建筑遗产保护中几个重要概念考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起步较国外晚,而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实践明显不足。本文着眼于对遗产保护中“保护”理念的发展、遗产的“价值评估”及“真实性”原则这三个建筑遗产保护相关概念进行溯源,并通过对《威尼斯宪章》及《奈良文件》等相关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法规条文的深入解读,以研究发展时代为顺序,对这些相关概念的实际指导方法进行讨论。并籍此提出应提高前期研究工作,以及价值评估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比重。同时,文章就建筑遗产的评估标准、及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探索性建议。
Comparing with the foreig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is late, while the researching about the theorys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s insufficient.The paper traces to the source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abou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value assessment and authenticity. Though the learning of The Venice Charter, the 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Principl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nd related documents and researching the order of the tendencies of the times,the paper t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mentioned above. Furthermore, The paper propos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value assessment and the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it makes advanced suggestion abou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s.
引文
3论文原为英文标题。中文翻译引自Jokilehto Jukka著刘临安译,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建筑师》78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8-111页
    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盖蒂保护研究所,2002:阐释部分.第八条
    5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第13.1条
    13参见雨果著管震湖译.《巴黎圣母院》,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雨果原序
    14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年—1870年,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考古学者,历史学家。代表作为著名小说《科隆巴》(1840)年与《卡门》(1845)。
    27卢卡·贝尔特拉米(Luca Beltrami),1854年–1933年,意大利建筑师、建筑史学家。他是波依多的学生,因修复建筑闻名。
    31朱利奥·卡罗·阿甘(Giulio Carlo Argan),1909年-1982年,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政治家。
    32罗伯特·潘(Roberto Pane),1897年-1987年,意大利建筑师。
    33切萨雷·布兰迪(Cesare Brandi),1906年-1988年,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
    37同上,第401页
    38《威尼斯宪章》,国内最早的译文为陈志华所译,发表于《世界建筑》,1986(3):13~14 ,本文中有关
    41《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绪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一期,1935年
    43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总则第2条
    44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阐释部分》,8.1.1
    45参见文化遗产保护要尊重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成都商报,2010,3,9
    46参见谢辰生.四种倾向威胁当代中国文物保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37-346
    47参见《国家历史场所登录》指导手册,美国内政部,1991
    48阿洛伊斯·李格尔(Alois Riegl),1858年-1905年,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学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一。
    57参见The Venice Charter, ARTICLE 9.
    58参见The Venice Charter, ARTICLE 11.
    59参见《梁思成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0参见《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三卷,378
    61同上,第380页
    62参见《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60,第四条
    63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第二章,第11条
    6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版,第十条,2002
    65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234
    66参见村上讱一.日本的民家重要文化财修理报告书集成,东洋书林,2000.6
    67参见《新牛津英语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参见Martin Robertson , Conservation and authenticity ,引自Michael Forsyth , Understanding Historic Building Conservation , Wiley-Blackwell , 2007
    69实证主义(positivism),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
    84 (美)比尔·盖茨著,辜正坤主译,《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5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3。
    86参见《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四条人权——文化多样性的保障
    87引自《论语·子路》
    88引自(清)叶燮,《己畦文集》,卷六《滋园记》
    90参见《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引言I.B.4
    98参见The Athens Chart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Monuments ,Preamble,第7条
    101参见《操作指南》,第87段~第89段
    102参见《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导言
    103参见《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第二条整体保护政策
    105参见顾烨、傅双琪.“假古董”还是“真文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有误区,新华网,2010,3,5
    106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阐释部分》,2002:第29条
    107参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阐释部分》,2002:第30条
    108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穿越千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第286页
    [1] John Earl, Buliding Conservation Philosophy, Donhead ,2003
    [2] EH.Understanding Historic Buildings: A guide to good recording practice, Swindon:English Heritage,2006
    [3] Bernard M. Feilden,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
    [4] Jukka Jokilehto.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D. Phil Theis, University of York, 1986
    [5] Michael Forsyth , Understanding Historic Building Conservation , Wiley-Blackwell , 2007
    [6]雨果著管震湖译.巴黎圣母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7]约翰·罗斯金著张粼译.建筑的七盏明灯,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8]陈志华.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几个流派,建筑史论文集(第十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9]林洙.扣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0]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一期,1935
    [12]王其亨.中国建筑艺术全集(7)明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3]李允鉌著.华夏意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14]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写.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6]谢辰生.四种倾向威胁当代中国文物保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8]村上讱一.日本的民家重要文化财修理报告书集成,东洋书林,2000.
    [19]比尔·盖茨著,辜正坤主译.未来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0]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1]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22]林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23]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
    [24]邓宇宁.当前中国建筑遗产记录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年
    [25]狄雅静.建筑遗产测绘记录规范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9年
    [1]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The Athens Chart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Monuments,1931
    [2]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The 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1964
    [3] ICOMOS . Guide to Recording Historic Buildings. London: Butterworth Architecture,1990
    [4] ICOMOS.Charter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rchaeological Heritage,1990
    [5] ICOMOS.Principles for the Recording of Monuments, Groups of Buildings and Sites,1996
    [6] Australia/ICOMOS.Burra Charter, 1999
    [7]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雅典宪章,1933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一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佛罗伦萨宪章,1982
    [10]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1994
    [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巴拉宪章,1999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
    [1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宣言,2005
    [15]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北京文件,2007
    [16]国务院.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61
    [17]文化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1963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
    [1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
    [20]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2003
    [2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http://www.icomos.org/
    [2]国家文物局http://www.nach.gov.cn/
    [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建筑测绘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113.13.85/ webclass/zggjzch/new/index.php
    [4]维基百科网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
    [5]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http://www.icomoschina.org.cn/dzhk/index.aspx
    [6]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http://www.cach.org.cn/yjsjj.asp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whc.unesco.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