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形式研究、风格研究是中国电影研究的薄弱环节,受大卫·波德威尔对好莱坞古典电影叙事模式研究的启发,在全面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基础上,我发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结构模式在百年中国电影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深受观众欢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思维,成为一种不无原型色彩的深层叙事结构。
     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在艺术形式上有如下几个特点:影片的故事持续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持续时间,叙事的动力来自于时间的自然流逝或者历史的变动,而不是来自于个人的欲望,叙事时间具有整体性、圆满闭合的特点;影片的故事空间稳固、镜头空间拒绝“缝合”,叙事空间具有某种象征色彩:叙事时间的整体性和叙事空间的稳固性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影片的整体时空结构呈现为点与点连缀的流动性或者首尾衔接的回环的形态;角色和情节的设置特别倾向于正反对比或者奇正相生,并且喜欢通过一个具体的“意象”来贯穿全部的故事情节;全知叙事和叙述者的在场也使得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特别有利于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独特的艺术形式导致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叙事极富曲折掩映的趣味性;抒情色彩浓郁、长于咏叹;对于人生、社会或者历史的全景式关照也使得这些影片在营造悲喜交融的审美境界的同时渗透着某种超越性的、对于人生和命运的哲思。
     当然,离合型叙事结构在中国电影中决非一个静止固定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在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故事时大多遵循着情节剧样式,即顺时序叙事、善恶分明的角色设置、情节世界自身的封闭性等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离合型叙事结构虽然基本上仍旧没有脱离情节剧样式,但是历史对叙事的强烈渗透、以回忆的形式表现离别的叙事方式都使这一时期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八十年代以来,散点透视和打破情节剧式的封闭叙事都使离合型叙事结构充盈着鲜活的原创力。
     离合型叙事结构之所以对百年中国电影叙事产生深远的影响、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与中国电影诞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电影媒介的大众传播属性和文化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年中国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实正是百年中国社会的离乱现实的影像呈现;而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究其根源,又与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也受到中国格外发达的家族主义传统的极大影响;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悲欢离合剧情的特别钟爱也是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格外发达的重要原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离合型叙事结构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国影片,百年中国电影的叙事形式不是单一的,但是与外国电影多样的叙事样式相比,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仍然显得不够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特别能够体现中国人潜在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人生的把握方式的叙事样式,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也仍然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也必须充分学习外国电影的叙事智慧,提高对国外电影文化整体吸收的能力,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Form and style investigation is continuously a weak link in china movie study. In the enlightenment of David Bordwell's study on the narrative mode of Hollywood classical films, after I did my best to inspect all the Chinese films in one hundred years completely, I have found that part and reunion as a narrative structure mode with deep cultural tradition accumulation has been not only given great influence but also received many spectator's welcome. This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mode has affected Chinese film directors' writing thinking profoundly and has been a deep narrative structure with prototype color.
     The art form of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of Chinese film has som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The story time of these films is far longer than their projecting time. Their narrative motive power comes from time's flowing away naturally or history's fluctuation, not from personal desire. The narrative time of these films seems whole and round.
     The story space of these films is sturdy, their shot space rejects sewing in each other usually. The narrative space of these films has some symbolic meaning. Their space-time framework shows point and point joining together or beginning and end circling.
     The role or plot's setup of these films especially trend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ast or main and minor reliance. These films also like using one concrete idea pierce through the entire plot.
     Omniscient narration and the narrator's presence also make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particularly in favor of the subject of creation to express his thought and emotion.
     The special art form of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leads to special art style: these films' narration has one kind of anfractuous and strange interest nature; these films are strongly lyric generally; seeing that these films always strive to notify life, society or history panoramic, on one hand, they construct certain appreciate beauty realm of sadness and happiness mingling, on the other hand, some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regard to life or destiny also infiltrate into them.
     Part and reunion as a narrative structure of Chinese film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s, Movie media's mass communication attribute and cultural attribute also cause the deep narrative struct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Those stories about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in China movies stem from China social reality in fact. If we 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of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China traditional space-time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mode must be considered. Prosperous China traditional family doctrine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Chinese film's audiences love the stories about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deeply, which is also a critical reason of the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existing in Chinese film.
     Of course,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is absolutely not a still and fixed model in Chinese films, it is a movable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Befor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ing, if Chinese films told about those vicissitudes of life, they mostly followed the melodrama modality: narrate with cycle time; set up good and evil clearly roles; obdurate the plot. From PRC establishing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1980, although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didn't basically escape from the melodrama modality, it had showed a new facial feature through the history infiltrating the movies' narration strongly and the parting behaved in the recalling. Since 1980, splashes perspective and breaking obturated plot make this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full of fresh original creativity.
     Here, one important thing is necessary to be pointed out, which is the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none too include all the china movies. In one hundred years, China movie's narrative mode isn't single. But comparing to those diverse narrative modes of foreign movies, China movie's narrative patterns still show a little insufficient. This is a big obstruction when China movie wants to take a step forward. On one hand, we should see that part and reunion narrative structure is particularly able to show Chinese people's potential thinking mod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mod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and life. It has had huge vitality and magic power not only in the past but also in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film must adequately learn to absorb foreign movies' narrative wisdom and raise its absorbing ability for the whole foreign film culture. Then china movie may really run to the world.
引文
[1]罗兰·巴特.符号学的挑战.转引于[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
    [2][美]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姆逊.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21.
    [3]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5.
    [4]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J].求是学刊,2005,3.
    [5][法]米歇儿·塞尔索.埃里克·侯麦[M].李声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
    [6][法]米歇儿·塞尔索.埃里克·侯麦[M].李声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
    [7][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7.
    [8][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9]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22.
    [10][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11]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11-112
    [1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59.
    [13]萧瑞峰.宋词中的离别主题[J].文学评论,2002,1.
    [14]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
    [15]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萧瑞峰.宋词中的离别主题[J].文学评论,2002,1.
    [17]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120.
    [18]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0.
    [19]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1.
    [2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6.
    [21]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J].新青年,1918,10.
    [2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8.
    [24]沃特·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转引自(美)理查德·凯勒·西.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人传统[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25][美]克劳迪亚·戈尔卜曼.关于电影音乐的叙事学观点[J].当代电影,1993,5.
    [26][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386.
    [27][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4.
    [28]参见徐昌霖.电影民族形式探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郑君里.画外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9]参见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风雨银幕[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电影民族 化论辨——评《电影美学随想纪要》之六[J].电影艺术,1985,4.
    [30]李亦中.“巧合”备忘录——论中国电影情节与人物关系的一种常见模式[J].电影艺术,1991,4.
    [31]刘一兵.电影剧作与“巧合”[J].当代电影,1985,3.
    [32]高歌今.偶然、巧合及其他[J].电影艺术,1983,8.
    [33]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0.
    [34]应雄.古典写作的璀璨黄昏——谢晋及其“家道主义”世界[J].电影艺术,1990,2.
    [35]江逐浪.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J].当代电影,2004,1.
    [36]郦苏元.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模式[J].当代电影,1993,6.
    [37]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于丽娜.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39]武龄仁.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观照[J].电影艺术,2004,3.
    [40]王一川.中国电影中的家破亲离故事[J].电影艺术,2005,2.
    [41][美]张英进.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5.
    [42]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
    [43]胡亚敏.结构主义与叙事学探讨[J].外国文学研究,1987,11.
    [44][关]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8.
    [45][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9.
    [46]余岱宗.叙事模式研究: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48][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0.
    [49][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9.
    [50]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46.
    [5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52][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二十世纪文学评论[G]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9-130.
    [53]李欧梵,罗岗.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J].天涯,2004,2.
    [1][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编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3.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4.
    [3][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02.
    [4]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20.
    [5][法]克·麦茨.当代电影理论问题(下)——译让·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J],崔君衍译.世界电影,1983,5.
    [6]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6.
    [7]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51.
    [8]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中国电影年鉴[M].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
    [9]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57.
    [10]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26.
    [1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M].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3:95.
    [12]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4.
    [13]彭吉象.民族美学传统与世界文化背景——电影自身的文化品格.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
    [14]黄建新.用自己的天性拍电影[J].电影艺术,2002,6.
    [15]谢晋.创作《女篮五号》的一些体会.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3.
    [16]成谷.牙雕·明珠·匠心——赞《舞台姐妹》[J].大众电影,1979,6.
    [17]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62,4.
    [18]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62,4.
    [19][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
    [20]宋崇.为《小花》叫好[N].文汇报,1979,10(18).
    [21]谢晋.当我拿到文学剧本之后.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62.
    [22]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1.
    [23]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2.
    [24]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2.
    [25]江世雄,文伦.《舞恋》的构思与体现.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411-412.
    [26]宋罡.“平波秋水狂澜深藏”——访问《云水谣》导演尹力[J].电影新作,2007,1.
    [27]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阐述.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16.
    [28]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总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23.
    [29]倪震.吴贻弓的创作道路.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9.
    [30]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31]芭莎专访陈可辛《像孩子一样笑,像老人一样思考》.腾讯娱乐http://ent.QQ.com,2005,9(22).
    [32]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9.
    [33]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4.
    [34]刘嵌.《旺角卡门》——铁汉与柔情,江湖与爱情.潘国灵、李照兴主编.王家卫的映画世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09.
    [1]罗艺军.电影民族化论辨——评《电影美学随想纪要》.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
    [2][美]基·科亨.电影叙事与语言[J].郝大铮译.世界电影,1985,3.
    [3][美]劳森.电影的创作过程[M].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77-378.
    [4]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75.
    [5]张延风.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41.
    [6]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22.
    [7]杨义.中国叙事时间的还原研究[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9.
    [9]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30.
    [1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
    [11]周欢.叙事电影中的相对时空结构[J].电影艺术,1992,2.
    [12]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2.
    [13]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12月,P33
    [14]杨格.镜头:留下历史——记著名导演吴贻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3.
    [15]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11.
    [16]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1.
    [17]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02页
    [18]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66.
    [19]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67.
    [20][美]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45.
    [21][法]弗雷德里克·阿斯特吕克.科恩兄弟的电影[M].刘娟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
    [22]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23]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4.
    [24]贾樟柯谈《站台》.2002,6(10).网易报道http://ent.163.com/edit/020610/020610_122795.html.
    [25][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107.
    [26][美国]基·科亨.电影叙事与语言[J].郝大铮,郝欣译.世界电影,1985,3:39.
    [27]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14.
    [28]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16.
    [29]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16.
    [30][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M].杨松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26.
    [3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22.
    [32]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63.
    [33]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62,4.
    [3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0.
    [35][美]丹尼尔·达杨.经典电影的指导符码[J].陈犀禾译.当代电影,1987,4:22.
    [36]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8-129.
    [37]李宗桂.比喻、象征及对行而上的向往.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96.
    [38]倪震.吴贻弓的电影创作道路.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0.
    [39]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0.
    [4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97.
    [41]周欢.叙事电影中的相对时空结构[J].电影艺术,1992,2.
    [42][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82.
    [4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31.
    [44]林年同.中国电影美学[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57.
    [45]赵建军.中国艺术结构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70.
    [4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67.
    [47]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J].当代电影,1985,4.
    [48]杨延晋,吴天忍.探索与追求——《小街》艺术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70.
    [49]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4.
    [50]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总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25.
    [51]张凤麟.《2046》——爱情和时间的永远轮同.潘国灵、李照兴主编.王家卫的映画世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67.
    [52]潘国灵.《东邪西毒》——时间的灰烬,沉溺的极致.潘国灵,李照兴主编.王家卫的映画世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26.
    [53]林岗.叙事文结构的美学观念—明清小说评点考论[J].文学评论,1999,2.
    [54]应锦襄,林铁民.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7.
    [5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89.
    [56]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1.
    [57]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0.
    [58]胡经之,王岳川.中西审美体验论.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14.
    [59]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4.
    [60]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
    [61]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
    [62]参见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9-103.
    [63]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54.
    [64]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25-326.
    [65]封敏,少舟,靳凤兰.中国电影艺术史纲1896—1986[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97.
    [66]彭吉象.民族美学传统与世界文化背景——电影自身的文化品格.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3.
    [67]转引于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9.
    [6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05.
    [69]应锦襄,林铁民,朱水涌.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7.
    [70]吴贻弓.风雨同舟 灵犀相通——《巴山夜雨》导演札记.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79.
    [71]江世雄,文伦.《舞恋》的构思与体现.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421-422.
    [72]谢晋.当我拿到文学剧本之后.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63.
    [73]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74]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44.
    [75]李焯桃.文章本来辛苦事——严浩谈《似水流年》.似水流年——从剧本到影片[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75.
    [76][美国]罗·伯戈因.电影的叙事者:非人称叙事的逻辑学和语用学[J].王义国译.世界电影,1991,3:5.
    [77][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清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71.
    [78]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81.
    [79]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81.
    [80]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中国思维偏向[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0.
    [81]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3.
    [82]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64.
    [83]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48.
    [84][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90.
    [8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83.
    [86]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500.
    [87][美]克劳迪亚·戈尔卜曼.关于电影音乐的叙事学观点[J].当代电影,1993,5.
    [88]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201.
    [89]宋时.郑君里创作个性初探[J].电影艺术,1990,1.
    [90]张明堂.用镜头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天云山传奇》的导演艺术特色.王白石,王文和编.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G](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113.
    [91]李以庄.追求“特别东方”的美——影《乡情》艺术片谈.王白石,王文和编.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G](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176.
    [1]赵建军.中国艺术结构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153.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66.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0.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1.
    [5]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83.
    [6]转引于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290.
    [7]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1.
    [8]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4.
    [9]郑正秋.我之编剧经验谈[J].电影杂志,1925,13.
    [10][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11]孙隆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96.
    [12]应锦襄,林铁民.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5.
    [1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4-235.
    [14]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40.
    [15]转引于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367.
    [16]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0.
    [17]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2.
    [18]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1.
    [19]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1.
    [20]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4.
    [21]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6.
    [22]严寄洲.收获·遗憾·体会——《二泉映月》导演散记.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249.
    [23]胡柄榴,王进.拍摄《乡情》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01.
    [24]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25]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26][法]克·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下)》[J].李恒基译.世界电影,1986,3:67.
    [27]参见世界电影,1986,4:156.
    [28]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7
    [29]萧瑞峰.宋词中的别离主题[J].文学评论,2002,1.
    [30]倪震.吴贻弓的创作道路.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9.
    [31]张良.探索与实践——故事片《梅花巾》艺术小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06.
    [3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9-50.
    [33]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34]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3.
    [35]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3.
    [36]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62,4.
    [37]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38]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11.
    [39][苏]C·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86.
    [40]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3.
    [41]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5.
    [42]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2.
    [4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0.
    [4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9.
    [4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0.
    [46]《焚香记·序》.王玉峰.《焚香记》卷首.明末刻本.转引于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47]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94.
    [48]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2.
    [49]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1992:154.
    [5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5.
    [5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97.
    [5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02.
    [53]钱锤书.管锥编[M]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949-950.
    [54]郑正秋.我之编剧经验谈[J].电影杂志,1925,13.
    [55]冰心.《玉梨魂》之评论观[J].电影杂志,1924,2.
    [56]倪震.吴贻弓的创作道路.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0.
    [57]蔡引之.评论《荒山得金》之洽允[N].申报,1923,6(19).
    [58]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56.
    [59]_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70.
    [60]_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17.
    [61]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1983:24.
    [62]《牧马人》导演组.探索和追求——影片《牧马人》导演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5.
    [63]谢晋.深沉的历史反思——《芙蓉镇》导演阐述.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98.
    [64]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20.
    [6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61.
    [66]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
    [67]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84-285.
    [6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61.
    [69]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238.
    [7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09.
    [71]何志钧,刘希磊.悲美人生——解读王家卫电影[J].艺术广角,2003,3.
    [72]林洪桐语.王纯整理.《云水谣》:云与水的爱情守望[C].电影艺术,2007,1.
    [73]杨延晋,吴天忍.探索与追求——《小街》艺术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84.
    [74]《牧马人》导演组.探索和追求——影片《牧马人》导演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8.
    [75]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7.
    [76]石琪.似水流年[J].似水流年——从剧本到影片[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56.
    [77]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3.
    [78]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39.
    [79]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4.
    [1]周斌.反思与重构——关于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108.
    [2]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4.
    [3]余岱宗.叙事模式研究: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余岱宗.叙事模式研究: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M1.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2:8.
    [6]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9-140.
    [7]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G].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0.
    [8]崔君衍.现代电影理论信息(第三部分)[J].世界电影,1985,4:60.
    [9][英]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M].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7-8.
    [10]参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1]崔君衍.现代电影理论信息(第三部分)[J].世界电影,1985,4:63.
    [12][英]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M].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
    [13][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7.
    [14]转引于[英]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M].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7.
    [15]崔君衍.现代电影理论信息(第三部分)[J].世界电影,1985,4:63-64
    [16][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1.
    [1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8.
    [18]雅尼娜·卡吉米洛夫娜·马尔库兰.情节剧电影[M].于培才译,张开校.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40.
    [19][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6.
    [20][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21][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7.
    [22][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1.
    [23][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M].杨松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41.
    [24][日]松浦友久.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秋与冬夏[J].古典文学知识,1987,1:
    [25]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3.
    [26]黄祖模,包起成,吕薇.风格·感情·技巧——《庐山恋》导演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93.
    [27]储双月.时代视阈中的历史叙事——郑君里历史题材电影创作探析[J].当代电影,2005,2:
    [28]杨延晋,吴天忍.探索与追求——《小街》艺术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70.
    [29]张良.探索与实践——故事片《梅花巾》艺术小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96.
    [30]段吉顺.《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合作记事.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364.
    [31]刘梦溪.棋道 艺术 历史——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漫评[J].电影艺术,1982,10:
    [32]《牧马人》导演组.探索和追求——影片《牧马人》导演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2.
    [33]胡克语.《益西卓玛》走进西藏[C].电影艺术,2000,4:
    [34]张思涛语.《益西卓玛》走进西藏[C].电影艺术,2000,4:
    [35]顾长卫.《孔雀》:平凡生命的平凡传奇[J].电影艺术,2005,3:
    [36]陈荒煤.我爱《巴山夜雨》——给叶楠同志的一封信.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91.
    [37]翁睦瑞.评《巴山夜雨》的艺术魅力[J].当代电影,1985,3:
    [38]史蜀君.布里丹驴子及其他——从《女大学生宿舍》迈出的第一步.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四集,P176.
    [39]史蜀君.布里丹驴子及其他——从《女大学生宿舍》迈出的第一步.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四集,P181.
    [40]史蜀君.布里丹驴子及其他——从《女大学生宿舍》迈出的第一步.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四集,P178.
    [41]澍笙.缓流的河时而扬波——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叙事特色[J].电影文化,1985,5:
    [42]婴子.评《城南旧事》的导演风格[J].电影文化,1983,3:
    [43]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44]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45]顾长卫.孔雀:平凡生命的平凡传奇[J].电影艺术,2005,3:
    [1][美]丹尼尔·达杨.经典电影的指导符码[J].陈犀禾译.当代电影,1987,4:17.
    [2]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244.
    [3]贾磊磊.语境重合——论电影叙事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互映[J].电影创作,1998,3.
    [4]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J].影迷周报,第1卷第1期,1934,9.
    [5]蔡楚生.中国电影往何处去[J].电声电影周刊,第3卷第31期,1934.
    [6]转引于[英]艾伦·卡斯蒂.电影的戏剧艺术[M].郑志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
    [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8.
    [8]贾磊磊.语境重合——论电影叙事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互映[J].电影创作,1998,3.
    [9]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
    [10]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第一部.章建刚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36
    [11]黄漪磋.《故都春梦》索隐[J].影戏杂志,第1期7、8合刊,1930,1.
    [12]陆立之.一段辛酸的回忆 一副悲惨的情景——1937年南京沦陷前期离乱记[J].江淮文史,1997,2.
    [13]郝卫群.老舍、舒乙的离乱亲情[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7,3.
    [14]蔡佑祥.陈独秀女儿与外孙女的悲欢离合[J].纵横,2005,6.
    [15]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67.
    [16]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67.
    [17]李亦中.“巧合”备忘录——论中国电影情节与人物关系的一种常见模式[J].电影艺术,1991,4.
    [18]李芳.女红军74年离散他乡 姐弟暮年一朝得团聚[J].中国民兵,2006,6.
    [19]孙小宁.张扬:《第二次握手》隐含家族的秘密[N].燕赵都市报,2006,9(13).
    [20]沈毅.悲欢离合半世情[J].黄埔,2004,4.
    [21]肖剑平.生生世世割不断的亲情——海峡相离近半世纪的姐弟俩团聚的历程[J].老年人,1999,6.
    [22]杨格.镜头:留下历史——记著名导演吴贻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6.
    [23]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24]赵榆.《云水谣》背后的故事[J].两岸关系,2007,1.
    [25]转引于[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26]荣格.心理学与文学[G].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21.
    [2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4.
    [28][苏]C·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41.
    [29]刘长林.文化基因与中国思维的阴性偏向.中国思维偏向[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12.
    [3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5.
    [31]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7-18.
    [32]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41.
    [33]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8.
    [34]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7.
    [3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6.
    [36]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3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4.
    [38]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41.
    [39]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6-77.
    [40][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8.
    [41]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0.
    [42]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1.
    [43]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82.
    [4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4.
    [45]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36.
    [4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61.
    [47]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62.
    [4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62.
    [49]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64.
    [50]李钊平.结构模式及其在唐宋传奇小说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1,5.
    [51]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379.
    [52]Laurence Binyon,.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Chinese Art[M].25.转引于方东美.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74.
    [53]方东美.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74.
    [54][日]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化的乡愁[J].转引于青木正儿.对中国文化的乡愁[G].P123.
    [5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17.
    [56]杨义.中国叙事时间的还原研究[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57]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4.
    [58]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4.
    [59]杨义.中国叙事时间的还原研究[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6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8.
    [6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9.
    [62]林语堂.中国人[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89.
    [63]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1.
    [64]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5.
    [65]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4.
    [66]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9.
    [67]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68]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69]郑洞天.《故园秋色》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
    [70][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3.
    [71]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09.
    [72]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9.
    [73][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7.
    [74][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80.
    [75]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G].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80.
    [76]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11.
    [77]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10.
    [78]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47
    [79][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1.
    [80]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336.
    [81][美]戴维·波德威尔.电影理论和实践[J].木凡译.电影艺术,1989,1、4、5、7.
    [8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1:136.
    [83][德]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M].洪修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00.
    [84]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G].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9-260.
    [85]欧阳文风.《聊斋志异》的离合叙事模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86][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4.
    [87]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26.
    [88]陈大悲.北京观众的派别[J].中国电影杂志,1927,8.
    [89]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09.
    [90]尹力.云水谣[C].当代电影,2007,1:
    [91]李少白.电影民族化琐议.转引于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
    [92]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4、5、6期.
    [93]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56.
    [94]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90.
    [95]郑正秋,《姊妹花》的自我批判[J].《社会月报》创刊号,1934,6,15.
    [96]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15.
    [97]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26.
    [98]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27.
    [99]转引于[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M].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65.
    [100]王纯整理.《云水谣》:云与水的爱情守望[C].电影艺术,2001,1:
    [101]《我的兄弟姐妹》全国票房逾1500万.http://ent.163.com/edit/010724/010724_83599.html.
    [102]武龄仁.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关照[J],.电影艺术,2004,3:
    [103]杨小仲.《母之心》出映以后[J].紫罗兰,第1卷第12号,1926.
    [104]裘芑香.导演琐谈[J].神州公司《花好月圆》特刊.1925.
    [105]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J].影迷周报,第1卷第1期,1934,9.
    [106]吴贻弓,小鸥.阙外千重浪 阙里一家人——访《阙里人家》导演吴贻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26.
    [107]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总结.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29.
    [10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12.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英]艾伦·卡斯蒂.电影的戏剧艺术.郑志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3.
    ◆[苏]C·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清.香港电影8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陈飞宝.台湾电影史简编.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1983.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美]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姆逊.电影艺术导论.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2.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电影导演的探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电影导演的探索(第四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丁亚平.电影的踪迹.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5.
    ◆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章建刚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封敏,少舟,靳凤兰.中国电影艺术史纲1896-1986.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法]弗雷德里克·阿斯特吕克.科恩兄弟的电影.刘娟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美]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洪修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原型——方东美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威尔 陈旭光 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英]柯里·马克 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美]劳森.电影的创作过程.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林年同.中国电影美学.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陆绍阳.1977年以来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杨松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法]米歇儿·塞尔索.埃里克·侯麦.李声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荷]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潘国灵、李照兴主编.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日]青木正儿.对中国文化的乡愁.戴燕,贺圣遂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任仲伦.新时期电影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编.上海影人创作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似水流年——从剧本到影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宋子文.台湾电影三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王白石,王文和编.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海州主编.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德]沃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王泰来等编译.叙事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徐昌霖.电影民族形式探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苏]雅尼娜·卡吉米洛夫娜·马尔库兰.情节剧电影.于培才译,张开校.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匈牙利]伊·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应锦襄,林铁民.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余秋雨.观众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英]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赵建军.中国艺术结构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郑君里.画外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郑雪莱,纪令仪,谷时宇.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郑雪莱,纪令仪,谷时宇.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续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郑雪莱,纪令仪,谷时宇.世界电影鉴赏辞典(三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郑雪莱,纪令仪,谷时宇.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中国台湾电影研究会编.香港电影回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
    ◆五四以来中国电影剧本选集(上、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1—8).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9—1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11.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12.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13.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1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49~1976.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77~199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中、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周斌.反思与重构——关于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周斌.求索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张燕.映画:香港制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延风.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film style & mode of production to 1960/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and Janet Staig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