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构建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时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心理疏导”连续两次出现在党的重要会议报告当中,标志着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阈;也更突出了新形势下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实际上,心理疏导在心理学、医学领域一直在广泛应用。但在我国,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进行心理疏导研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与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社会环境为背景,以现代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的宗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心理疏导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对心理疏导的产生,心理疏导的要素、特征与结构,心理疏导的作用机制,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以及心理疏导的应用进行系统探讨,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之上的心理疏导模式与方法,以期通过这些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运行。
     文章的第一部分在借鉴已有关于心理疏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了学界目前对于心理疏导概念的模糊认识,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出发,对心理疏导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善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学、医学上的已有和相关概念区别开来,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中心理疏导的内涵与外延;论述了心理疏导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文章的第二部分论述了心理疏导的要素、特征与结构。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它有着自身的基本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心理疏导主体,心理疏导客体,心理疏导目标,心理疏导内容,心理疏导情境等。心理疏导的主体是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能对其加以熟练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疏导客体主要包括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存在问题的人;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正常,但是有可能受某种环境和群体不良思想感染的人;处于发展时期的青少年;经历危机的人群以及边缘客体。心理疏导目标主要有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以及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相统一等三个方面。心理疏导的内容主要有认知疏导、情感疏导、思想疏导、社会适应的疏导,社会环境的宏观疏导等。心理疏导情境包括实际情境,虚拟情境,想象情境。心理疏导的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不同方式,使心理疏导表现出不同的结构面貌。心理疏导的主要结构有:咨询——指导结构,说理-开导结构,对话-分享结构,启发——引导结构等。其中,启发——引导结构是较为正确与合理的结构。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崭新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传统方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相比,它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征,主要有主动性、共情性、双向性、动态性、方向性以及亲和性等。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具体阐述了心理疏导的作用机制。心理疏导不仅要面对个体的思想问题,也要面对群体和社会的思想问题。因此,本文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心理疏导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从个体方面来看,心理疏导主要是通过情绪宣泄,心理修通,认知促进,价值导向与行为调适等机制来消除个体的心理积淤,畅通个体情绪阻塞,解决个体的思想困惑;从社会层面来看,心理疏导主要是通过对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反映,社会情绪的宣泄与预警以及社会心态的调适与平衡等作用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疏导氛围,促进社会心态的健康发展。
     文章的第四部分具体探讨了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心理疏导实际上是众多方法的集合体,它自身包含了多种具体的方法。本文主要详细探讨了咨询指导性心理疏导,说理分析式心理疏导,生活对话式心理疏导,精神渗透性心理疏导,情感感化式心理疏导等几种具体方法。并对每种具体方法的产生、特点、技巧与策略等等作了详细探讨与研究,以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的心理疏导方法更为具体和适用,增加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文章的第五部分深入探讨了心理疏导的应用。具体探讨了心理疏导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心理疏导应用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从心理疏导对象的类型来看,心理疏导可以适用于个体心理疏导和群体心理疏导;从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思想问题的性质来看,它可以适用于常态问题的心理疏导和非常态思想问题的心理疏导;从进行心理疏导问题的阈限来看,主要可以应用于危机发生现场的心理疏导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民主、真诚一致、同感理解、双向互动和科学引导;应用步骤主要包括测查问题、疏泄情绪、化解矛盾、引导启迪、反思与调整。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心理疏导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具有传统方法所没有的很多优势。比如,心理疏导更有利于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的关爱,有利于拉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的研究才刚起步,因此,新形势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心理疏导的研究应该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勇于探索与创新,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的模式与方法。
The resolution adopted from the Sixteen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decisions on major issues",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e, consolid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foundation of society, explicitly put forward "strengthen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dredge, guide people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mselves, others and society, treat correctly the difficulties, setbacks and honor"; the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proposes clearly,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cus on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orrectly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t is that "psychological dredge" appears twice in the important report of the meeting of the party, which is a sign of our party have new thinking and awareness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further enrich the conn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widen the vis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lso more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fac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sychology, medicine. But in China,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relatively new concept and subject. This paper on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adheres to the modern social environment as the background, regards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as a starting point, bases on the purpo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wing care, love, consideration to human; regards psychological dredge as an objec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generation, the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the mechanism the specific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model an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better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and the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through these studies.
     The first part of article to clarifies the current ambiguity of the concep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bout psychological dredge, define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psychological dredge is a method which the work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llow the law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ideological activities, on the issue in people's minds through the clear guidance,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allowed full expression and at boot, to help people straighten out the ideological barriers,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choose the correct behavior of a method. On this basis, further compare systematically psychological dredge and related methods whic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otherapy, distinguishes psychological dredge as the domai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medical and related concepts, exp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domain; discusses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Psychological dredge is a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it has basic elements which include the subject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object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goal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content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and so on. The subject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 to master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to use skillfully, the object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clude the people whose understanding, behavior are error; thinking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to appear normal, but there may be some kind of bad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groups of people infected; adolescent in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edge object. The goal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cover three areas: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unity.The content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clude cognitive dredge and emotional dredge, ideological dredge, social adaptation dredge, the macro social environment dredge and so on. Psychological dredge situation include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virtual context and imagine situations. These basic element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teract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different ways, forming the psychological outlook of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main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clude:counseling-guiding structure, and reasoning-enlighten structure, dialogue-share structure, inspire-guide structure. Among them, the inspire-guide structure is more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dredge is a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itiative, empathy, bidirectional, dynamic nature, direction and other affinity, when compa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ther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some other methods.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in detail. Psychological dredge not only face the individual's ideological question, but also face ideological question of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from two aspects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From the individual perspective, psychological dredge mainly through catharsis, psychological through, and awareness promo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mechanisms and so on, to 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product of individual silt, smooth block of individual feelings, ideas to solve individual confusion;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psychological dredge primarily through the community together and reflect public opinion, testing of social psychology, assessment and early warn, exchange of flow of social mood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balance mechanism, forming a good psychological dredge environment in society,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The fourth part of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psychological dredge. Psychological dredge is actually a collection of many ways, which contains a variety of specific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type specific methods:the guidance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dredge, analytic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dredge, live interactive psychological dredge, spiritual permeability psychological dredge, and other emotional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redge in detail. Discuss and research the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skills and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Expecting psychological dredge approach in vie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ore specific and applicable, to increase their practical work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perability.
     The fifth part of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great depth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scope, the objects of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Psychological dredge can be applied to groups psychological dredge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redge from the view of the type of object;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of the normal problem and abnormal state of ideological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nature; it can be applied to in crisis and in daily life psychological dredg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threshold of vie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mainly include equality and democracy, in good faith consistent, shared understanding, mutual interaction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application steps include measure the problem, emotional catharsis, resolve conflicts and guide the inspiration, reflection and adjustment.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prospects psychological dredge. As a scientific w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dredge has many advantages, whic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do not have. For instance, psychological dredge play more beneficial to the main object of education, to better reflect the love to the obj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educators and target groups, help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influence and affinity, and enhance the accep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o on. But so far,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research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just beginning only. Therefore, the psychological dredge researc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situation should have an open vision, the courage to explore and innovate, to build the model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dredge 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引文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8/content_12076251_1.htm.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9-18/1874805.shtml.
    ②李广鼐:《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381页。
    ①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②参见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①陈大柔,丛行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①佘双好:《科学认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12期。
    ①解丽君等:《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党建与思想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4期。
    ②白贵才:《心理疏导》,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6/19/120877_4.html.
    ③高宇,孙夕军:《将心理疏导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2008年第12期。
    ①王艳红:《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及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第12期。
    ②高军,陆岩:《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论断的解读》,《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③刘闽阳:《论师范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2期。
    ④刘莹:《理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基于汶川震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2009年第3期。
    ① 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②参见白贵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6/19/120877_4.html;宋劲松,王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向》,《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①杨丹:《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学原理、方法的理性思考》,《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2期。
    ②王锦栋,邢鸿儒:《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作用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①参见寇红江,段海超,王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②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2008年第2期。
    ①参见宋劲松,王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向》,《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②宋劲松,王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③参见李东雷:《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第2期。
    ②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第2期。
    ③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第2期。
    ①王锦栋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作用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报》2008年第4期。
    ②徐晓娟:《对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认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6期。
    ③周先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8期。
    ④毛琪,李思聪:《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4期。
    ①宋义明,张娟:《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参见董素英:《突出以人为本加强心理疏导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张世军:《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任立亚:《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政工学刊》2008年第7期。
    ③周先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怀和心理疏导》,《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8期。
    ①参见徐晓娟:《对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认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4期;王小燕:《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李图仁:《论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新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③《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http://www.gmw.cn/content/2008-01/02/content_717977.htm.
    ①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长江论坛》2008年第5期。
    ②宋岩,季明宏:《开展心理疏导要搞好“四个结合”》,《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孙国瑞:《德育方法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①和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疏导方针》,《学术探索》2001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5页。
    ①《巴甫洛夫全集》第5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4页。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①林秉贤,张克荣著:《社会心理学》(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40页。
    ①参见黄红,高青梅,苏光:《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②苗丹民,王家同:《临床心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页。
    ①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②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2,126页。
    ①吴远,童曼:《心理疏导的方法与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②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l版,第157页。
    ③参见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④[英]亚当.斯密,余涌译:《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吴远,童曼:《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①欧阳辉:《大学生心理健康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①高治军:《教育文化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②俞长江,吕彤等:《白话诸子精华》,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页。
    ①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①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39页。
    ②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探索》2003年第3期。
    ①《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页。
    ②沈丹:《论情绪宣泄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8期。
    ① [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沈丹:《论情绪宣泄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8期。
    ①余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211页。
    ①沈丹:《论情绪宣泄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8期。
    ①张剑:《员工情绪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27页。
    ①参见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②陈章龙:《冲突与建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③参见陈章龙:《冲突与建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④朱贻庭:《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①参见谢建社,朱明:《社会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①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①李治安:《管理沟通与军队政治工作方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103页。
    ①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①张丽红:《试论舆情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①参见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和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②《毛泽东文选》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3页。
    ①参见北京大学国情研究所:《世界文明百科全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3页。
    ②参见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156页。
    ①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①参见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②宋义明,张娟:《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①黄玉捷:《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状态及其疏导》,《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
    ①《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参见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②黎玉明:《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运用和条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137页。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②徐建军:《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① 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①[英]艾森克主编,阎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9-541页。
    ②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200页。
    ①(英)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著,李小刚等译:《能说会道——劝说的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9394页。
    ②臧树华: 《感化范畴浅探》, 《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427页。
    ②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212页。
    ①参见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②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沈益洪:《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①孙国瑞:《德育科学方法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170页。
    ①谢德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智慧》,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90-9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①鲁玲,王重力:《教师应注重训练与人沟通的技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①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310页。
    ①《强迫思维的克服》,http://www.xlzxs.net/qiangpozheng/qiangpo_7385.html.
    ①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180页。
    ①参见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外国教育》1988年第3期。
    ①潘懋元:《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潘懋元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②[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③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骆郁廷著:《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项久雨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万光侠等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合亮著:《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彦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吴潜涛、刘建军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何一成著:《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玄武、骆郁廷著:《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万斌、张应抗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罗国杰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李辽宁著:《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宋元林、陈春萍等著:《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万美容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华洲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敏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龚志宏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刘书林、陈立思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罗洪铁著:《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西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蔚萍著:《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耀灿、徐志远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勤著:《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秦在东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郑永廷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刘新庚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韩玉芳、林泉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祖熹合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苏崇德等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立思编:《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谢德民著:《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智慧》,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郑永廷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黄钊等著:《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郑永廷、张彦著:《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澍军著:《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东莉著:《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袁本新、王丽荣著:《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立仁著:《德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视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高德胜著:《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朱小蔓著:《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薛晓阳著:《希望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惊铎著:《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侯晶晶著:《关怀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刘慧著:《生命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向阳主编:《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版。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
    戴钢书著:《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杨超著:《现代德育人本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田建国著:《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范树成著:《德育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琼、马尽举著:《道德接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振兴、朱如坷编著:《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邱伟光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吴焕荣、周湘斌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王树茂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郁景祖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继安著:《思想工作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武怀堂主编:《思想教育心理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程昌柱等编著:《思想教育心理学》,科普出版社1991年版。
    田曼琦、马煌友主编:《职工思想教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陈大柔、从杭青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宋书文等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崇岳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童彭庆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杨芷英、王希永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姜相志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云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姚松柏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军事谊文出版社1998年版。
    于正泉主编:《青年军人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曾钊新、李建华等著:《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希林、冯惠先著:《青年道德心理学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丙明杰等著:《思想.心理.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探索》,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李晓文张玲屠荣生编著:《现代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DavkLBohm:《On Bialogue》, London Rout-ledge1996年版。
    佘双好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佘双好主编:《毕生发展与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晓凤、佘双好编著:《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RobertJ. Sternberg著:《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郭永玉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建平著:《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蓝维等著:《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编:《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高玉样著::《个性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石书臣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戴钢书著:《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L·科尔伯格著:《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语确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希庭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少华著:《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廷、汪安圣著:《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郭永玉著:《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姚本先、方双虎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光兴著:《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丛立新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建平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1年版。
    林崇德等著:《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葛鲁嘉著:《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高峰强著:《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一中著:《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韶刚著:《存在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申荷永、高岚著:《理解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申荷永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汪凤炎著:《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龚根著:《教育是什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于钦波、刘民著:《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谷成久主编:《当代大教育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文萍主编:《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坤庆著:《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柯尔伯格著:《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斯洛著:《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美]赫根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出版社1986年版。
    [美]T.H.黎黑著:《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英]爱德华.铁钦纳著:《系统心理学:绪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瑞士]丹尼什著:《精神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德]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奥]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佘双好:《科学认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政工研究动态》2008第12期。
    杨丹:《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学原理、方法的理性思考》,《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2期。
    宋劲松,王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王锦栋,邢鸿儒,冯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作用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宋义明,张娟:《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胜利油田 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宋岩,季明宏:《开展心理疏导要搞好“四个结合”》,《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年第10期。王小燕:《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董素英:《突出以人为本 加强心理疏导 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江光荣,林孟平:《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沈贵鹏:《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唐柏林:《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陈永胜:《关于心理辅导中国化几个问题的思考》,《东岳论丛》2001年第1期。
    贺银瑞:《关于心理辅导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
    张冬梅:《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0期。
    毛建平:《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模式的设计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张世军:《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韩迎春:《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徐晓娟:《对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认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6期。
    李正云,张华:《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历史、现状、动向及其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
    李图仁:《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疏导方法研究》,《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方健华:《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与操作范型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 第5期。
    王晓琴:《浅议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苏进昌,王君学,田荣彬:《思想工作的心理疏导艺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7期。
    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心理科学》2007年第4期。
    李图仁:《论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新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11期。
    吴远,童曼:《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