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学术与生活的历史境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十年来,大学青年教师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学术界从不同学科视角、聚焦不同问题领域、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纷纷对大学青年教师展开研究。现有大学青年教师的研究在呈现良好研究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局限:一是研究的时空: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缺乏历史感;二是研究的问题领域:维度有余,立体不足,缺乏联系感;三是研究的方法:定量有余,质性不足,缺乏生活感。
     为了研究的方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青年教师划分为三代人。具体说来,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形成的一代,他们中多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是经历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的一代,他们中多数是恢复高考后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第三代大学青年教师是迎来改革开放的新生一代,他们中多数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读的大学,主要出生于20世纪70-80年代。
     本文以时间为“线”、S大学空间场域为“点”,宏观社会背景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编制访谈提纲,选择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三代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教育叙事、口述史等研究方法,从教育、生活、学术等多种维度,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大学青年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术与生活的境遇。
     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同质”的一代,学术与生活常受困扰。在上大学期间,他们的学习就不断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在大学工作以后,学术活动在政治干扰中缓慢前行,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助教工作,在政治控制中科研“无意识”,由于职称晋升工作非制度化、不确定性,他们在青年时对讲师职称非常向往,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当了十多年助教。在生活方面,他们的生活境遇二十年间未曾本质改变,表现为拿了20年“一个”工资,住了20年“一间”房子,看了20年“一样”电影。
     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奋进”的一代,表现出对学术与生活的渴求。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多数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上大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的学习。在大学工作以后,他们的学术之花迎来了开放的春天。从担任助教那天起,就开始训练基本功站稳讲台,成为讲师以后教学成了生活的主线,科学研究开始有了量化评价标准,职称晋升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他们经历了“脑体倒挂”的岁月,并从容地度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清苦日子,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也可以简单快乐地生活,进入90年代以后,他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好转,物质待遇不断提高。1977、1978级大学生出身的大学青年教师成为第二代青年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年龄差异巨大、社会阅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格外刻苦,心态积极向上、敢于拼搏进取,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经历和道路不可复制,其经验和精神却可以传承。
     第三代大学青年教师是“纠结”的一代,学术与生活面临选择的困惑。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也给第三代青年教师日后的学术与生活带来了选择的烦恼。他们在学术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第一代青年教师记忆中刻骨铭心的助教,到了第三代青年教师时已行将成为历史。当第三代青年教师的教学遭遇科研那只“看得见的手”时,青年教师开始有了不同选择,或是重科研,或是委屈教学,或者寻求良心的平衡。当科研考核渐趋量化的时候,科研评价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双刃剑”,如何在积极与消极方面获得平衡又是一个纠结的问题。职称晋升的竞争到了第三代青年教师时日见激烈,职称晋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第三代青年教师有别于前面两代青年教师学术方面压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位提升方面的压力空前绝后。第三代青年教师的生活待遇在客观上不断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对于学术与生活他们面临从未有过的选择与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大学青年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术与生活境遇。扫描三代青年教师走过的学术与生活历程,发现曾经同样年轻的他们,在客观历史与主观经验交互作用下却有着不同历史境遇;虽然处在不同历史境遇中,却有着渴求知识传播知识的共同坚守;面临不同时空有着多样选择,却都是追求沉浸于日常教学与科研的“安心”人生。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University Young Teachers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academia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focus on different problem areas,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have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research. Existing University research of young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good research trend, there are also the following limitations:First study of time and space:static more than, less dynamic, the lack of a sense of history; research problem areas:the dimension is more than, less than three-dimensional. the lack of sense of connection; Third, the research methods:quantitative more than qualitative, lack of sense of life.
     Ease of stud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tions. Specifically,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is a generation before the " Cultural Revolution " of1966, the majority of them in the university in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ainly born in the1930s and1940s; secon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experienced mountains and the countryside, the generation growing up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st of them after the reopening of the university, mainly born in the1950s and1960s;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freshmen to usher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generation, the majority of them along with the tide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university, mainly born in the1970s and1980s.
     This paper takes time as the "line", S University space field as "point", the macroscopic social background for "face","point","line","noodles" combination, prepare the interview outline,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education,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psych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such as a three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narrative, oral history, from education, life, academic and other dimensions, stud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ree generations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academic and lif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situatio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homogeneous" generation, academic and life of their highly similar.In the University, their learning has been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movements.In university work, academic activities before the slow in political interference, experienced an imprint is engraved on my heart., in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unconscious", as the title promotion work of non-institutionalized, uncertainty, in their youth to the lecturer titles very yearning,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young teachers as10years ta.In the life, not the nature of their living situation twenty years changed, took20years to "a" wage, lived for20years-"a house, see"20years "as" movie.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Endeavour" generation, academic and life they accompanied by reform and opening-up renaissance.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mostly in the resump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1977the University, they cherish this be not easily won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be like hunger and thirst to learn.In university work later, their academic flower ushered in the opening up of the spring.From the teaching assistants of the day, began training basic skills in their new life, become a lecturer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life 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egun to quantify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title promotion is no longer unreachable, bu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progressive.They experienced "cerebral body is hanged" years, and calmly through the nineteen eighties rough, in the poor material can also be simple and happy life, after entering90age, their lives begin to improve gradually, material benefits continue to improve.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1977,1978grade students who become a special group of young teachers in second generations, their differences in age are great, rich social experience, a strong desire for knowledge, learning very hard, positive and progressive attitude, dare to struggle ahead,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their experience and the road can not be replication, its experience and spirit can inherit.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entangled" generation, academic and life they faced with how to choose.The colorful university life but also to the third academic and life in the future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bring choose the troubles.They are faced with hitherto unknown pressure in learning, memory imprint is engraved on my heart.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teaching, to have to become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of history.Whe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research the "visible hand", young teachers began to have different choices, or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or wronged, or seek the balance of conscience. When the scientific assessment is quant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was hanging over their head,"double-edged sword"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balance is a tangled problem.Promotion of competition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become more intense when, get promotion difficult.The third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hav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from pressure in front of two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s that they enhance the academic aspects of the pressure in the degree of unprecedented and unrepeatable.Treatment of third generations of young teacher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objective, bu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ir happiness is on the decline.They never had the face of choice and balance academic and lif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three gener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have different academic and life circumstances. Academic and life history of three generation of young teachers through scanning, found to have the same young they, in the interaction of objective history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lthough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have a desire to spread knowledge of common knowledge; facing different space-time has a variety of options, they are the pursuit of immersed in dail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peace of mind" life.
引文
① 王继平.合理调整我国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05(6):3-9.
    ① 教育部人事司.新中国60年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10-14.
    ② 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5-8.
    ③ 李志峰,龚春芬.大学教师发展:实践困境和矛盾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8(1):22-26.
    ④ 教育部人事司.新中国60年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10-14.
    ⑤ 别敦荣,赵映川.2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9):8086.
    ①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② 本论文研究的大学青年教师是有界定的,其外延要小于高校青年教师,详见本章第六部分的概念界定,但是在文献综述方面,不严格区分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青年教师,而是把有些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文献也包括进来。
    ① 有关大学青年教师的国内研究述评,笔者已发表相关论文,详见:李宜江.近十年我国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12(6):62-67.
    ② 郭德怀,徐白梅.彷徨与无奈: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剖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5):45-47.
    ③ 孔凡胜.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1(8):84-86.
    ①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1-200.
    ② 吕春座.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6-57.
    ① 罗振华.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6-21.
    ② 许蓉.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以台州学院青年教师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8-23.
    ③ 宋金玲.试论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2(3):41-42.
    ④ 谷志远.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产出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个性特征和机构因素的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11(1):129-136.
    ① 王浩浪.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② 张洁.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③ 高赟.西部教学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 魏敦友.学术自由的真正敌人是学者自己[J].社会科学论坛,2005(6):118.
    ① [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中文版前言第4页.
    ②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1-226.
    ③ 郭丽君,周清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65-69.
    ④ 张英香,罗嵘,房丹.青年学术沙龙:催化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39-40.
    ⑤ 刘尧.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研究纵观[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54-56.
    ① 李宝富,周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89-91.
    ② 邹敏.高校青年教师培育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70-72.
    ③ 种道平.武汉高校青年教师择偶标准的变迁[J].社会,2004(11):43-46.
    ④ 刘庆.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对武汉市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的调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① 刘文胜.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生活研究——以上海高校三位青年教师为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② 有关大学青年教师思想道德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喻湘存,中国高教研究,1998(2));《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齐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范国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2));《当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调查与分析》(杨启富,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等。有关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论高校教学科研双优型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忠,王志彬,江苏高教,2004(4));《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适应期”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徐凤,李俊峰,唐艳娟,等,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专辑);《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赵跃华,湖北社会科学,2010(8));《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刘明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林金辉,潘赛,江苏高教,2010(6))等。有关大学青年教师心理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柳友荣,高等教育研究,1998(4));《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心理探析》(王俊杰,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探究》(袁银梅,中国成人教育,2010(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契约违背及其规避》(金艾裙,江苏高教,2011(3))等。有关大学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30位高校青年教师对工作环境态度的研究报告》(雷玉霞,江西社会科学,2000(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朱新秤,卓义周,高等教育研究,2005(5));《高校青年教师满意度调查——以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为例》(夏苹,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马秀敏,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等。
    ③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1-15.
    ① Bradley A.Boucher etc.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06(2):70.
    ② Yvomne Steinert,Karen Mann,Angel Centeno,Diana Dolmans,John Spencer,Mark Gelula&David Prideaux.A Systematic Review of Facul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Medical Education:BEME Guide.8[J].Medical Teacher,2006(28):6.
    ③ 吴振利.格里斯之“大学教师发展”六变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9(06):115-117.
    ①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9-32.
    ② Carroll,R.GImplications of adult learning theories for medical school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es[J].Medical Teacher,1993(15):163-170.
    ③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9-32.
    ④ Leonardo Legorreta.Etc.Linking Faculty Development to the Business School's Miss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6(9):3-10.
    ⑤ 王春玲.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阶段与维度[J].比较教育研究,2011(4):88-92.
    ① 林杰,李玲.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种理论模型[J].现代大学教育,2007(1):62-66.
    ① 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49-56.
    ① 蒋妍,林杰.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京都大学的个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29-44.
    ① 陈素娜,范怡红.英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特色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9(2):118-120.
    ② 李宜江.近十年我国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12(6):62-67.
    ① 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总序:1.
    ② 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M].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9:5.
    ① 朱佳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1):174-189.
    ② 本文研究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代大学青年教师与杜成宪教授关于六代教育史学人划分中的后三代学者是吻合的。
    ① 司宏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8.
    ① 姜丽静.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7.
    ① 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
    ② 丁钢,陈晓梅.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N].中华读书报,2004-2-18.
    ③ 司宏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2.
    ④ 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M].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9:5.
    ① 于述胜.教育口述史漫议[J].中国教师,2009(5):30-31.
    ② 关于大学、大学青年教师的界定笔者已发表相关论文,详见:李宜江.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身份与年龄界定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75-79.
    ①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② 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③ 杨德广.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解决高校的分类定位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3):18-20.
    ④ 胡建华.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29-32.
    ⑤ 刘少雪,刘念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0-44.
    ①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② 刘向东,吕艳.高等学校分类的实证研究——基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19所地方共建高校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4551.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2012-09-30
    ① 本文若无特别说明,年龄以周岁计,比如40岁就指40周岁,但是在引用已有研究时,还是保存该研究的原样,若写的是“周岁”就用“周岁”,笔者的行文,一律用多少岁来指称多少周岁,除非特别说明。
    ② 黄志坚.谁是青年?——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11):31-41.
    ③ 杨雄.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71.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4.html,2012-09-30.
    ① 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的相应课题申请通知及要求。
    ② 当然这种年龄的界定,正如历史的分期一样,只是寻找一个关键的节点,相对做一个划分,不可能是绝对的。不能说39岁还在“惑”,一到40岁就“不惑”了。从时间节点上来说,39岁的最后一天与40岁的第一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但40岁的第一天就不再是本文指称的青年教师了,这就是人为赋予的年龄意义,这与考试成绩是59分,还是60分的意义不同是一样的。
    ③ 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J].社会科学管理评论,2006(4):48-53.
    ① 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4.
    ② 潘金林,龚放.博耶的学术生态观与高等学校的学术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4):92-95.
    ③ 魏宏聚.“生活”与“生活世界”:误解及其隐喻[J].教育科学,2011(5):36-39.
    ①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7.
    ② 这样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粗线条的,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1949年建国至1956年,从新中国的宏观层面来说,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顺利过渡。从文化教育领域来说,特别对知识分子而言经历了四次大的运动,一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1年9月开始到1952年秋,中央将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发起的教职员政治学习运动推向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全国高校教职员的91%,大学生的80%,中学教师的70%,都参加了学习。当时在报刊上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实际上也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一部分。二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批判。从1954年10月开始,在知识分子中和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这场思想批判运动是从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开始的。到1954年12月这场批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转向对胡适在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三是“胡风事件”。在开展对胡适思想批判同时,1955年又展开了一场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四是“百花运动”。1956年1月14—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十大关系”时,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同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四次运动,除“胡风事件”外(1980年9月中央对此案平凡),三次运动虽有消极或错误的方面,但历史进步意义仍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从建国到1956年整个大学的气氛是比较温和的,虽然有上述四次大的运动,但因其主要是配合社会主义基本改造的思想舆论准备,并未动摇大学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的基本面。但到了1957年,整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第二,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从此一场全党整风运动在全国展开。期间,极少数右派借“鸣”“放”之机向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猖狂进攻,是中共中央没有预料到的。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认为:“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此后,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迅速展开。此后,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1960、1961年的自然灾害,1962年4月开始了对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受批判和处分完全错了和基本错了的党员、干部,加以甄别平反。1962年8月起,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八届十中全会上把党内认识上的分歧看成是严重的阶级斗争,大批所谓的“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这就将全党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导到抓阶级斗争的轨道,导致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1963年开始逐步推行以“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时中断。(详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8-93.147-156.182-189.193-204.211-217.232-234.245-257)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441.
    ④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97.
    ① 从1966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都停止了招生。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其中规定,废除以前实行的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新生的制度,改为“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的对象,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分子,而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制缩短为3年。这些经推荐而进入高等院校的工农兵学员,在读书的同时,还被赋予“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任务。在这场“教育革命”中,原有的大学教师队伍,由于被认为“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不少人被分赴农村、干校去接受劳动改造和再教育了。由于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积极性不能发挥,教学秩序又难以保证,教育质量明显下降了。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的10年,学业的荒废,无论对青年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至为严重的。“文化大革命”从教育领域发源,也必然严重冲击教育。毛泽东对建国后的教育工作有个基本估计,认为学校处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之下,“文化大革命”的任务之一,是夺取教育领域的领导权,并“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文革”初期,广大青年学生缺乏政治经验,涉世不深,出于对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信赖与忠诚,出于对“防止国家改变颜色”的真诚愿望,盲目地加入了打倒资产阶级在学校的“代表人物”和批判所谓“反动学术权威”的活动。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旗号下,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开展“革命大批判”成了中心任务。不少青年学生在政治狂热情绪支配下,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被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月“夺权”风暴之后,由于造反组织派系林立,你争我夺,校园内“炮轰”、“砸烂”之声不绝于耳。学校再也不是可以宁静读书的地方了。(详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4-305.)
    ① 杜成宪主编.张礼永,郭军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1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①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湖南、河北等地进行整风整社和社会主义教育。在河北保定地区称为“四清运动”,即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都属于“清经济”的范围。1963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推荐了保定“四清运动”和湖南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同时,根据中共中央于是年3月1日发布的《关于开展“五反运动”的指示》,在城市开展“五反运动”,即“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1963年9月,已经把“四清运动”称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1月以后,又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称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并把农村“四清运动”与城市“五反运动”合称“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织高等学校文科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知》,要求从1964年冬天,高等学校文科师生都应该分批下去,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是参加农村的“四清运动”。9月19日,文化部发出《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知》,要求艺术类师生也需要参加这一运动。次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组织高等学校理、工科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理、工科师生,原则上应同文科一样,必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实际斗争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据不完 全统计,到1965年底,全国共有395所高等学校的师生22万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才告中断。(详见:杜成宪主编.张礼永,郭军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1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38-240.)
    ① 李宜江.学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冲突及其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0(1):20-22.
    ② 李宜江.学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冲突及其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0(1):20-22.
    ① 1951年,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华岗在该校做的政治报告中,是这样阐述他对于思想改造运动的理解的:毛主席特别强调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目前在各个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在文化教育方面,肃清一切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意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而知识分子从旧社会带来的各种坏思想和坏习惯,如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和保守主义等等,则十分阻碍中国的民主改革和工业化。因为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之下……这次学习运动的目的,就在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肃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思想,批判自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确立革命的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人生观,以便彻底改革旧教育。(详见:华岗.目前形势、思想改造和学制改革[J].文史哲,1952(1):2-4.)
    ② 陈平原,等.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61.
    ③ 1949年12月,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参见:朱家存,王守恒,周兴国.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8)
    ④ 陈平原,等.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81.
    ① “四大”即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简称。1957年整风、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所采用过的群众运动的形式。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四大”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认为“四大”没有起过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积极作用,相反妨碍了人民正常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同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取消了《宪法》第45条中关于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详见:黄文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175.)
    ②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07-408.
    ①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381.
    ② 于述胜.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3-144.
    ① 詹瑛自述,载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225.
    ② “高教六十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科学研究成果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查或者鉴定,重要的应该经过国家指定的单位审查或者鉴定。优秀的成果应该给予奖励。研究成果的公布应该经过规定的批准手续。”
    ③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183.
    ①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354.
    ② 于述胜.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9-150.
    ③ 季羡林先生语录: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10-06/29/c_12275416.htm,2010-06-29.
    ① 何怀宏.渐行渐远渐无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
    ②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08.
    ①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185-187.
    ②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112.
    ③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413.
    ① 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402.
    ②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77-178.
    ① 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27-34.
    ② 湖南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通知[J].湖南政报,1960(5):107-108.
    ③ 教育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EB/OL].http://law.511abour.com/lawshow-37974.html,2013-02-03.
    ④ 第一次:1954年3月8日,中央在对中国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中己经认识到了建立学位制度,学衔制度的必要性,并责成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提出逐步建立这种制度的办法。于1954年初专门成立了“学衔问题研究小组”,在苏联专家积极协助下,开始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授予暂行办法的草案》。1955年9月,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由林枫同志等十三人组成“关于学位、学衔、工程技术专家等级及荣誉称号等条例起草委员会”。采取了分口负责,集中研究的方式,分别由科学院、高教部、国务院三办、文化部、卫生部及教育部等单位负责起草各项文件的工作。1956年6月,林枫主持的起草委员会向中央报送了工作报告和初步完成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和学衔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在内的十一个条例草案。1957年1月,林枫同志撤回原报告,准备根据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1957年5月22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当前的教师提升职务一般暂时停办,特殊情况可由高教部慎重审批。并“要求高教部进一步研究高 等学校的教师学衔条例,争取早日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以便作为今后教学学衔晋升的依据。”但从此以后,制订教师学衔制度的工作并未继续进行。第二次:1961年11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向志向邓小平同志及中央作了“关于建立学位、学衔、工程技术称号等制度的建议”的报告,中央同意了这个报告。1962年1月,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通知中宣部、教育部、科学院、国家经委、国务院文办、文化部着手起草工作。1962年3月,“学位、学衔和研究生条例起草小组”组成。5月开始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小组对条例草稿反复修改十余次,最后在1963年10月29日经聂荣臻同志主持讨论会定稿,并由国家科委党组向中央及国务院作《关于建立学位制度和教授称号制度的报告》,并将几个条列草案上报了中央,11月21日中央书记处听取了汇报。根据中央同志的指示精神,聂荣臻又主持讨论修改,于12月27日第二次上报中央及国务院。但是,第二次上报文只提出了建立学位制度,学衔制度或教授称号制度便不再搞了。(详见:石荣.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践与思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394-404)
    ① 叶芬梅.建国60年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变迁逻辑与制度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3-38.
    ① 在1960年2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颁布之前,不仅是教授,副教授也是需要教育部审批的。高教部于1954年1月15日发布(54)人干杨字第4号“关于教师升等及于部管理问题”文件,说明“拟订统一标准,……尚须经过一个时期研究草拟,并须经中央批准方能下达。”要求在统一标准未制订下达前,暂时只能办理助教升讲师,由学校校长批难,报各大区行政委员会备案并抄报高教部;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一般暂不办理,遇特殊情形可由大区行政委员会批准并报高教部备案。1955年9月19日高教部发出(55)人干黄字第296号“关于修订教师升等问题的补充通知。”文件说明在正式颁布学衔授予条例之前,为解决当时实际问题,对(54)人干杨字第4号作出修订,规定了晋升审批手续:助教升讲师——本人申请、教研组审查通过或由教研组提出,系主任同意后,提请校务委员会审查,校长批准。讲师升副教授——按上述程序,校长同意后,报高教部,征得该校主管部门同意后,由高教部审查批准。《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确定或提升为副教授的,须经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教(教育)厅(局)批准,并且报中央教育部和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备案。详见:石荣.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践与思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391-393.
    ① 高沂.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J].高教战线,1982(3):4-7.
    ② 黄泰岩,程斯辉.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137.
    ① 高教部于1954年1月15日发布(54)人干杨字第4号“关于教师升等及于部管理问题”文件,说明暂时只能办理助教升讲师,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一般暂不办理。1955年9月19日高教部发出(55)人一黄字第296号“关于修订教师升等问题的补充通知。”文件要求各校在办理教师升等时要控制晋升面,可晋可不晋者暂不晋,应晋升者限制在已担任高一等职务内。(详见:石荣.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践与思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391-393.)
    ① 管培俊.关于我国大学教师工资待遇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0(1):32-39.
    ① 1967年5、6月间,已有的八个样板作品,即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七个戏剧,及“交响音乐”《沙家浜》,在首都集中上演,并被高度赞誉和宣传。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其中五次出现了“(这)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字样。这篇文章,或许还有同时的其它文章,让人们知道也记住了“样板戏只有八个”。“样板戏”发展了新作品以后,也不断有过不再提“八个”的报刊文章。但是“样板戏只有八个”已先入为主,而且这些文章几乎再也没有提到数目字了,尽管有“革命样板戏进一步发展”之类的字样,很多人却对文章中扩大的“样板戏”名单视而不见了。
    ② “样板戏”所贯彻的“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明显的是个人崇拜的英雄史观在文艺创作理论上的典型反映,是要突出江青个人及其所实行的“左”倾文艺路线。对不合其口味或不肯追随其后的文艺作品,江青等则利用其地位与权力轻则批判,重则打成“毒草”禁止上演。优秀影片《创业》和《海霞》,没有遵从江青等人的创作模式,被诬为“毒草”,不许公演。毛泽东对这种现象也表示不满,说,现在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详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3-304)
    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04-305.
    ② 陈建功,周国平,等.我的1977[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4.
    ③ 放正片子之前,少不了新闻纪录片,一般都是尊敬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这些“新闻简报”放好后,才是当天的主菜影片上场。由杨亚洲执导,倪萍、袁泉、孙海英主演的电影《美丽的大脚》中,放映员王树(孙海英饰)在播放电影之前,要做一段计划生育的宣传,说这是乡长要求的。
    ④ 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02.
    ⑤ 城市里一般是集体组织观看,一些青年通过看电影谈恋爱、找对象,台词都很熟了,进影院是为了消磨时光。在农村,那时看电影,可是一件大事,人山人海,许多人要翻山越岭,赶几十里路。夕阳西下,放映员幕布就已经撑好,大家争着将板凳靠到放映机的位置。放映员在调焦的时候、或者换片子的时候,一些人将手对着投射灯直挥,然后照射到幕上,很得意。碰到放映员深夜从其他地方放完影片后再来连放,那大家更是盼望得直伸脖子。观众很多,几乎将银幕四面围住,后边的爬到房顶、树上、电线杆上,常有不小心摔伤的。有的人到银幕背后从反面看,没办法,正面人太多。(详见: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02.)
    ① “文革”期间电影的影响可谓深远,1978年,揭露50年前日本少女被卖到南洋当娼妓的辛酸史的日本影片《望乡》,在中国上映,引起的反响远远超过了日本国内。一些人看到一部公然描写妓女的影片上映,勃然大怒,在大街上贴出大幅标语,要禁止和批判这部“黄色电影”。结果有关部门又剪掉了一些镜头才重新放映。1979年5月,复刊不久的《大众电影》在第5期封底刊登了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在欧洲中世纪华丽宫殿中接吻的剧照。接吻照片的刊登,引发了风波。一位读者写给《大众电影》的信中称:“万没想到在毛主席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然堕落到和资产阶级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详见:陈煜.中国生活记忆一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38.)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17.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1.
    ① 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国务院名义在北京召开。会议是在张春桥、迟群一伙控制下进行的。会议强行通过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8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次会议的纪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中心论点是“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时,《纪要》还将“全民教育”、“智育第一”,“知识私有”、“个人奋斗”等称之为17年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精神支柱。“必须继续抓紧对原有教师的再教育”,“要创造条件,让原有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农村、部队,政治上接受再教育,业务上进行再学习,尽快地适应教育革命的要求”。“对于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或一批二看,或一批二用,或一批二养。”“对顽固坚持反党反社会主义立场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要坚决予以揭露,批倒批臭,作为反面教员。”总之,凡是“文化大革命”前17年在教育方面肯定过的东西都要批判。(参见:方晓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24-228.)
    ②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55-356.
    ①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批准北大、清华废除考试,采取“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办法招生。招生名额为北大2000名,26个专业;清华2100人,37个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试点中招收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学员”。其入学的条件是:(1)政治思想好。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能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密切联系群众,有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符合党的阶级路线,既反对忽视成份,又要反对唯成份论,要重在表现。(2)有实践经验。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一般只招未婚者)。允许招收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他们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理工科学员原则上专业对口。农村学生应有3年以上劳动锻炼、表现较好,受贫下中农欢迎并为群众所推荐的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接着,其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确定了一些大学依照北大、清华的模式招收“工农兵学员”。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共招收“工农兵学员”41870人。从1970年恢复招生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国295所大专院校共招收工农兵学员7届,约94万人。这里应该指出,工农兵学员的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工农兵学员入学后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因此他们成了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传薪接火人。他们虽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环境中培养的,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在政治上却坚决地与“文化大革命”决裂。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政府对工农兵学员作了妥善的安排。其中多数人都脱产1年至2年回炉补习或者进修,并在统一考试中达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成绩。但是就招收工农兵学员这个问题来讲,给我们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却是不争的事实。(详见:方晓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31-234.)
    ② 其实,20世纪40年代末出生的人,其经历也同50年代初出生的人大体相当。如本文绪论所述,对三代大学青年教师的划分只是粗略、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理,按照本文的划分出生于60年代末的第二代大学青年教师与出生于70年代初的第三代大学青年教师的经历也会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一方面,恰好说明历史的发展是无法简单割裂的,有时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的将历史划分为若干时期,相对独立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的共性特征要大于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错综复杂的螺旋式上升,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总是在前期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和超越的,也总会孕育着后期历史发展的新因素。历史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继承、超越与被超越关系,而是一种在相溶中不断孕育的过程。
    ③ 1968年夏天,全国兴起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主要是因为:一是红卫兵运动经过治理,在1968年走向衰落,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和大学毕业生不能继续留在学校,他们面临人生出路问题;二是“文革”初期,大中专院校和高中停止招生,国民经济持续倒退,这批人升 学无门,就业无望。据统计,1968年大学共积压了三届毕业生达数十万,中学则有初高中毕业生近千万,还有中专毕业生54.7万,职业中学毕业生443.3万。这么一大批人社会无法接收,学校又容不下。他们滞留城市,既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增加家庭负担,还将会给原本就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为此,1968年6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分配一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锻炼的通知》。在中央的指示下,各地于1968年夏天开始按照“四个面向”原则(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分配毕业生。大学毕业生都下乡去了,中学毕业生自然不能留在城里,之后,各省市开始组织中学生下乡,“滚一身泥巴,溅一身油污,炼出一身钢筋铁骨”。“四个面向”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一浪。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日后十分著名的报道:《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报道中说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编者按中引述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此后,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升学无望就开始纷纷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有些地区因初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了高中,一些地方大批在校的初、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也随毕业生到农村劳动锻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调整政策,改进做法,城乡广开就业门路,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排知识青年。会议的召开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迅速衰退,1979年,原计划的80万知青下乡计划,只完成了24万多,有395万知识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回到城市。1980年9月6日,国务院知青办拟定《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能够做到不下乡的可以不下。后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指示,对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再组织和动员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结束。据统计,仅“文革”期间十年,有超过1700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68届和69届两届中学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无一人留城市或在工矿企业就业,谓之“一片红”。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因为路途遥远,即使是运送这些人,也颇费周折。北京市在高峰时期,每天就要开出运送知青的专车3列,上海市甚至动员海军舰船把知青先运到大连,再从大连做火车去黑龙江和吉林。(详见:杜成宪主编.蒋纯焦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41-167.)
    ① 刘海峰.1977年高考:一次空前的招生考试[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1-5.
    ① 刘海峰.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J].教育研究,2008(12):11-15.
    ② 之所以说60年代出生的人思想比较活跃,一是因为在“文革”期间,他们多数尚小,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文革”,对政治的厉害感受不深,在政治上要解放些,但又因为他们毕竟在“文革”中成长,多少感受到了那种政治运动的氛围,有些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场运动的尾声,所以,他们又有政治运动的遗风,一旦形势允许他们可能就会爆发出某种可能性。二是随着“文革”的结束,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戴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不断被砸碎,60年代出生的人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禁锢十年之久的思想解放时代,他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前所未有。
    ③ 20世纪80年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较量,大的主要有三次,且呈现出逐步升级状态。第一次较量,发生在1983年前后的一场思想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精神污染的形式,在思想理论文化界泛滥。他们宣传抽象的民主和自由,公开主张有发表反革命主张的自由。斗争集中在人的本质、人道主义、人性论和异化问题上。在文艺界,对“二为”方针表示怀疑,推崇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主张引进西方的低级、庸俗的东西。面对搞精神污染的自由化思潮,邓小平在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尖锐地提出了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进一步阐明了党和政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坚定立场,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突出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这次会议以后,全党开展了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但不久,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抵制批评的声音。这种倾向在1984年12月的一次文艺界代表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会上宣布:反自由化不提了,反对精神污染不提了。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很快结束了。第二次较量,发生在1986年底到1987年初。1983年以来,由于思想战线上的混乱,由于领导的软弱,态度不坚决,旗帜不鲜明,对青年学生引导不力,以致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更加泛滥,更加露骨。少数党内高级知识分子公开站出来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出现了学生公开上街闹事的严重事件。在这场斗争中,党和政府明确指出必须充分估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严重性,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长期性。同时,邓小平提出,对搞自由化的人,除了教育、疏导,对触犯刑律的必须坚决处理。这次斗争,尽管中央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反复重申,但是,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够坚决有力,斗争不到半年就草草收场,结果酝酿了一场更大的风波。第三次较量,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爆发于1989年春夏之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从学潮发展到动乱,最后在北京升级为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极少数人采取恐怖主义的手段和暴力行为,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合法政府,颠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其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完全西方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次斗争中,我们党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迅速平息了反革命暴乱,取得了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反革命暴乱平息后,邓小平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这场斗争的性质和原因,提出这场斗争,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问题的实质是要颠覆我们的国家,颠覆我们的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全西方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从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两个方面深刻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且重申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建立坚强的党的集体领导,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做了理论上的概括。(详见: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479-481)
    ④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10.
    ① 在20世纪80一9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收入普遍低于同龄的工人(体力劳动者),其中以教师的待遇最低。一个教师的工资养活一家人显得捉襟见肘,当时民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400元。至于“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也有人算了一笔账:个外科主任医生,月薪也就600元左右,每做一个大手术的补贴只有10元左右;而一个发廊的高级理发师,如果做女宾美发,每天可收入100元,一周的收入就超过外科主任医生一个月的收入了。当时,即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杨乐,买西瓜也要拣小的买;著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的大作家路遥,为了省钱,中午饭只吃两个馒头一根大葱。(详见:杜成宪主编.张继玺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3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91-192.)
    ② 许纪霖.从80年代寻找青春精神[J].上海采风,2012(6):92-93.
    ① 于述胜,等.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6.
    ② S大学校史编写组.S大学校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12.
    ① 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9):34-41.
    ② 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方面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整。第一次始于1978年。1978年4月,教育部草拟了《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工作的意见》,并同国家计委一起下达了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调整的通知。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对文科专业调整提出了如下意见:文科一般按学科设置专业,要适当放宽专业口径;有些缺门专业要增设;对即将“断线”而又需要的专业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挽救”。1979年6—7月,教育部相继召开了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调整会议和部属工科院校专业调整会议,提出专业调整必须积极、慎重、有步骤地进行。要在原有基础上做适当调整,克服专业范围划分过窄、基础建设较弱、专业名称和目录比较杂乱等缺点,同时增设一些急需的新专业。全国高校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系科、专业的调整。到1980年,全国高校共设专业1039种。第二次专业调整始于1982年。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又露端倪,要求必须继续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198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修订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开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需要和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科学管理,需要重新修订高等工业院校专业目录。1984年,我国高等工业院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初步修订工作基本结束。此时,我国高等工业院校本科专业数为362种,其中包括32种试办专业。第三次专业调整始于1985年。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决定》指出:“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为此,国家教委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本科专业范围过窄、专业设置不规范等现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专业数目为800余种。
    ③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①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第八条:高等学校教师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法纪,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地、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学风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法律教育网: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EB/OL].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12-12-20.)
    ① 许纪霖.从80年代寻找青春精神[J].上海采风,2012(6):92-93.
    ① 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9):34-41.
    ② 这种学术“近亲繁殖”的现象在2005年以后有所改善。这一方面是2000年以来,学校比较重视吸收外校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鼓励当年毕业留校任教的教师通过到外校攻读最高学位来改变学缘结构。当然,这样做在根上可能依然是“近亲繁殖”,但总比之前要好,而且学校也只能采取以送出去为主、请进来为辅的方式逐步改善学缘结构。至少,那些在外校拿到最高学位的教师,回校后或多或少会带进来一些新的、不同的学术气息,推进了学校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③ 根据朱雪梅2003年统计,以北京为例,在部分重点大学中,高校“近亲繁殖”的比例依旧相当严重。在她有选择性地对部分学院教师来源的统计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教师最后学历为本校的高达68%,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比例达到71%,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和劳动人事学院的比例达76%。而根据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课题组所作的抽样调查研究,到2007年,在北京的重点大学中,教师本、硕、博同校的比例高达30.9%,硕、博同校的比例达到20.2%,两者合计达到51%。换言之,如果我们把硕士阶段教育视为一个人专业意义上学术生涯的开端,那么不难推断,在目前我国重点大学中不仅存在比较突出的近亲繁殖现象,而且有“直系血缘”关系甚至三代同堂现象也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一些有较深厚传统的学科和院系。(详见:阎光才.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制度化与学术人的生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5-117)
    ① 李子江.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大学教育科学,2010(4):84-87.
    ② 1991年S大学开始设立首届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总额为3万元,资助项目38项。学校制定了《S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暂行办法》。从1991年到1998年,约250项青年科研项目得到资助,对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1994年学校出台《S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配合《S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的实施,学校制定了《S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学术期刊要目》。1997年为适应新的形势,对1994年的《S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制定了新的《S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和《S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学术期刊要目》。此外,还制定了《S大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S大学科研计划管理暂行办法》、《S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等管理制度。(详见:S大学校史编写组.S大学校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63-266)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0-21.
    ② 一般来说,能够在科研奖励目录内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在晋升职称时肯定具有数量意义,而且还具有质量意义,能提升作者竞争力。
    ① 尹建莉.教育制度问题背后往往是人性问题[N].教育文摘周报,2012-10-24(1)
    ② 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0.
    ③ 管培俊.关于我国大学教师工资待遇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0(1):32-39.
    ④ 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9):34-41.
    ①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②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①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6.252.
    ② “逃离科研”:另一维度的思考[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21130/t20121130_874971.shtml,2012-11-30.
    ① 管培俊.关于我国大学教师工资待遇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0(1):32-39.
    ① 管培俊.关于我国大学教师工资待遇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0(1):32-39.
    ① 陈平原.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J].书城,2010(5):32-34.
    ① 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9):34-41.
    ①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
    ①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41-143.
    ① 刘海峰.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J].教育研究,2008(12):11-15.
    ① 刘海峰.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J].教育研究,2008(12):11-15.
    ①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考生要具有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从应届高中生中招收的人数占招生总人数的20-30%。文件还特别提到,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详见:杜成宪主编.张继玺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3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8.)
    ① 刘海峰.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J].教育研究,2008(12):11-15.
    ①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① 劳五一.只有“一碗水”,还抱怨?[N].文汇报,2011-05-03(2).
    ② S大学人事处编.人事工作手册(第一辑)(内部资料).
    ① 顾海良.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2-18.
    ② 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1.
    ① 赵跃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8):170-172.
    ① 以安徽省为例,200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4号)规定副教授任职资格条件:1.教育教学方面条件:(1)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2)系统地承担过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一门必须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历年教学质量考核成绩合格。但是论文著作条件则非常明细。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修订了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印发《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1号),规定副教授任职资格条件:1.教育教学方面条件:(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专业课教师须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1门为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指导过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是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组成员。(2)教学观点正确,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育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教学效果良好,历年教学质量考核合格。(3)作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该团队做出一定的贡献,并参加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2.教学科研成果须具备下列条件第1项和第2-8项中的一项(略,不仅非常明细且操作性强)。(详见:安徽教育人事网:http://ahjyrs.ahedu.gov.cn)
    ② 顾海良.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07-12-18.
    ① 郭法奇.教学影响科研吗?——与新入职教师谈教学的科研特征[J].中国教师,2009(21):25-27.
    ① 张斌贤.教育是历史的存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00.
    ① 安徽教育人事网: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EB/OL]. http://ahjyrs.ahedu.gov.cn/show.asp?id=45,2009-11-12.
    ② 《S大学教学科研系列各级岗位聘期职责(暂行)》规定:1.四级教授岗位职责之科研工作职责为聘期内业绩成果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聘期内年均科研工作量不少于120分(注:有一套详细的科研分计算办法);(2)主持地、厅级以上项目1项以上;(3)横向项目经费到账25万元(文科15万)以上;(4)获省部级成果奖(前3名)以上;(5)在二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三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注:三级期刊文科为CSSCI期刊,理科为CSCD期刊,二级和一级期刊主要从三级期刊中遴选,此外,SSCI、SCI、EI等期刊为一级期刊);(6)撰写8万字以上专著1部或省级规划教材1部,并在四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2.七级副教授岗位职责之科研工作职责为聘期内业绩成果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聘期内年均科研工作量不少于70分;(2)主持项目1项以上;(3)横向项目经费到账12万元(文科7万)以上;(4)获厅局级成果奖(前3名)以上;(5)在三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四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注:四级期刊指核心期刊);(6)取得发明专利1项。3.八级讲师岗位职责之科研工作职责为聘期内科研成果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聘期内年均科研工作量额定标准为25分;(2)主持项目1项以上;(3)横向项目经费到账5万元(文科3万)以上;(4)在五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注:五级期刊指CSSCI扩展版、CSCD扩展版)。学校一般每3年考核一次,即一个聘任期满,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将作出如下处理:1.停发所聘岗位相关津贴;2.不得参加高一级岗位的应聘;3.不得享受超工作量津贴;4.学校将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决定是否缓聘或低聘。
    ③ 黄泰岩,程斯辉.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137.
    ① 如厦门大学陈诗启先生在自述时也强调大学教学和研究相辅相成。“我是在集中力量搞好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紧密联系的。教学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系统知识和必备的条件;而研究的成果,扩大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作为大学的教学人员,既要搞好教学,也要搞好研究,尽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先后、主次,但绝不能偏废。”“直接促进我的研究工作的是编写讲稿。编写课程讲稿,需要涉猎有关这门课程的历史资料和著作,掌握这门课程的系统知识,熟悉学术界有关这门课程的研究动态;为了讲好课,写好讲稿,就必须学习精选典型史料、做好论证工作;要做好论证工作,就必须讲究讲稿的科学性、系统性,突出重点,做好结论;在一遍又一遍修改讲稿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我的论证和撰写能力。我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我的研究工作的”。(陈诗启自述.载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181-182.)
    ② 《文汇报》曾以“倾听青椒”专栏报道了一些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与生活状况,其中就有一篇大学青年教师描写自己上课遇到的困境:上别人挑剩下的课。如罗云峰曾描述:“我几年前从国内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毕业,也算因缘际会,先后辗转于几所高校任教。博士毕业刚工作那会儿,我对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都充满热情,然而很快就被泼了一盆盆冷水,直落得个透心凉。最先遇到的窘境是,初来乍到的青年教师没有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课可上。因为专业必修课的‘地位’高,年长的老师已经在上了。‘挑剩下’给我们新人的,都是比较枯燥、抽象而相对难教,或者学生们不大重视的课程。来到上海一所高校后,我上的第一门课就是这种性质。当然这可说是对青年教师的考验和锻炼,我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备课,仍然吃力不讨好。问题在于,现在上课,是要让学生给老师打分的,这分数学校各级领导还很看重——但只看分数,并不分析相关的具体情况,似乎分数低,就是讲课老师水平不高或努力不够。我有点郁闷,好心的同事劝,说等老教师退休,我就能顶上去上别的课,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新老师了。跟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师,都上过棘手的课,都尝过被学生打低分的味道。”(详见:罗云锋.为什么“青椒”总要“排队”?[N].文汇报,2011-04-05(1))
    ① 闻道.“青椒”更要主动找机遇[N].文汇报,2011-04-10(1).
    ①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教育价值[M].李丽,孙颖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6.
    ① 安徽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深化职称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EB/OL].合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http://www.hefei.gov.cn/n1105/n32819/n169172/n17232246/17395535.html,2008-07-24
    ② S大学人事处编.人事工作手册(第一辑)(内部资料).
    ③ S大学人事处编.人事工作手册(第一辑)(内部资料).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2.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4.
    ①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该条规定在《教师法》实施近二十年内,各地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拖久教师工资现象。但大学教师工资至少是省级财政拨款,所以不存在拖欠问题。在工资层面也基本实现了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年份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5992元、11679元,国家机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4958元、8965元。本文中的大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
    ② 管培俊.加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1999(5):4-6.
    ③ 比如S大学2001年开始实行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教师的收入主要是法定工资和教学工作量,不设岗位津贴,上一节课就给一节课的钱。教授一节课的课酬一般在40元左右,副教授一般在35元左右,讲师一般在30元左右,助教一般在25元左右(有一套具体的换算办法,每年会略有不同,大体上是这个标准)。2011年实行(实际执行是2012年)绩效工资改革以后,确立岗位津贴,规定了不同岗位的教学工作量,额定内的教学工作量没有课时津贴,超过部分基本是上述标准进行超工作量奖励,不足部分也会从岗位津贴中扣除(因为年终会有30%的绩效工资,平时发70%)。
    ④ 以S大学为例,2002年讲师月工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不含返还的公积金),年终课时津贴一般在10000元左右,平均月收入一般不少于2000元。2012年,讲师月工资一般在4000元左右(若含返还公积金则接近5000元,因为公积金扣除比例已经提高到20%,讲师一般每月扣800元左右公积金,2002年大概扣130元左右),年终超工作量课时津贴一般在5000元左右,平均月收入一般不少于4500元。因公积金平时无法提取,所以可支配月收入一般在3500元左右。加上校内福利,全日制教学以外的成人教育、社会服务等收入,可支配月收入一般不少于4000元。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不含公积金)。十年收入翻了一番。安徽省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06元,S大学所在地W市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为21010元。
    ①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共19大类,67个行业。具体如下:(1)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2)采矿业;(3)制造业,包括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包括住宿业,餐饮业;(10)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11)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租赁业,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包括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16)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②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教育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34-135.
    ①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教育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11-112.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44.
    ③ 《中国统计年鉴:2012》在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中指出工资总额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平均工资指单位就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人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就业人员平均人数。
    ① 全球大学教师月薪排行:中国几乎垫底[EB/OL].滴答网:http://www.tigtag.com/,2012-04-05.
    ② 比如S大学所在地W市,2000年市区房价一般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讲师月收入一般不少于1000元,房价略低于讲师月平均收入;2012年市区房价一般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讲师月收入一般在4000—5000元,远高于讲师月平均收入。另外,从全国范围看,2002年国内商品房均价为2250元/平方米,2012年国内商品房均价为5791元/平方米,增幅高达257%。(详见: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13/0227/17/80038UHS00252G50.html)。
    ① 乐云.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真相大揭秘[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13180287.html, 2010-11-10.
    ② 如《文汇报》自2011年4月5日在版面中开出《倾听“青椒”》专栏(“青椒”者,大学青年教师之谐音也),已陆续发表20多篇文章。
    ① 傅铿.托克维尔随想[J].史林,2010(1):152-158.
    ②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化社会——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494.
    ③ Ian Miles and John Irvine,The Poverty of Progress[M].Oxford:Pergamon,1982:56.
    ①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132-133.
    ② 查建英.80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45.
    ① 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23.
    ① 何怀宏.中国的忧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90-191.
    ①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42.
    ①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①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
    ①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08.
    ② 制度应包括显性的制度和隐性的制度,或称为规范的制度和观念的制度,前者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法律、规范、守则、纪律等明文规定的规则,后者指在明文规定的规则中看不见的价值观、习俗、习惯、伦理、思维等涉及人们精神层面的“规则”。事实上,隐性的制度已经大量的显性化了,已经贯穿或散见于各种规范性条文之中。在缺乏显性制度规定的领域,隐性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反之,就是显性制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有时也会遭遇隐性制度的博弈,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向隐性制度妥协。本文此处讲的制度主要是显性的制度,如国家和地方有关大学教师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大学内部有关大学教师管理的制度、体制、机制,大学教师职业群体行业内部的管理规范等。
    ③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08.
    ① 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39-140.
    ① 南怀瑾.易经杂说(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57-159.
    ① 章开沅.20后寄语90后: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大学时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
    ② [古罗马]马克·奥勒留.沉思录(第2版)[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8.
    ③ [古罗马]马克·奥勒留.沉思录(第2版)[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8.
    ①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2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30.47.49.87.
    ①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① 常在不同场景下看见这样的文字或话语:家庭里:我这么辛苦、这么做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和孩子啊,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啊!单位里: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图什么啊,又不能当一辈子领导,不就是想干点事吗,给你们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为你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领导语)。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啊,你以为我想报课题、写文章啊,不是要考核你吗,不是想着要受重用吗,不是要让大家认可你吗,不然怎么能混得下去呢(教师语)?社会上:今天小丽又换了一辆车了,奥迪换宝马了,一百多万呢,我一辈子还挣不到呢,她的命真好啊,摊上了一个有钱的老公(老爸等),你看看你,要什么没什么,我当初怎么就嫁给了你呢?
    ②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3.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
    ② 黄新原.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序.
    ③ 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6.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33.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20.
    ③ 李斌,钟秋然.深描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读格尔茨的《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56-58.
    ④ 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忠告[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16/16/2730734_224552315.shtml,2012-07-16.
    ①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6.
    ② [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8.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36.
    ① 该访谈提纲只是供访谈时参考,是访谈者了然于胸的一个访谈全貌,对于某位具体的被访谈者,有些问题未必会问到,有些问题即使问到了,他(她)也未必或需要给予正面的回答。访谈提纲二也同理。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英]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M].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9.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陈建功,周国平,等.我的1977[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6]陈平原,等.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7]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9]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11]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化社会——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3]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4]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杜成宪主编.张礼永,郭军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1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6]杜成宪主编.蒋纯焦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7]杜成宪主编.张继玺著.共和国教育60年(第3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8]方晓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19][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教育的价值[M].李丽,孙颖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0]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五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1]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2]何怀宏.渐行渐远渐无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3]何怀宏.中国的忧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4]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5][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7]黄新原.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8]黄文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
    [2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3.
    [32][古罗马]马克·奥勒留.沉思录(第2版)[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3][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4]南怀瑾.易经杂说(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36]石荣.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践与思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37]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2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8][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9]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40]阎光才.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制度化与学术人的生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1]于述胜.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2]于述胜,等.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43]杨雄.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4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5]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6]张斌贤.教育是历史的存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7]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8]朱家存,王守恒,周兴国.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9]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教育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0]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教育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
    [5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别敦荣,赵映川.2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9).
    [2]陈平原.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J].书城,2010(5).
    [3]陈素娜,范怡红.英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特色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9(2)
    [4]丁钢,陈晓梅.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N].中华读书报,2004-2-18.
    [5]傅铿.托克维尔随想[J].史林,2010(1).
    [6]高沂.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J].高教战线,1982(3).
    [7]谷志远.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产出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个性特征和机构因素的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11(1).
    [8]管培俊.关于我国大学教师工资待遇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0(1)
    [9]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9).
    [10]管培俊.加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1999(5).
    [11]郭丽君,周清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12]郭法奇.教学影响科研吗?——与新入职教师谈教学的科研特征[J].中国教师,2009(21).
    [13]郭德怀,徐白梅.彷徨与无奈: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剖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5).
    [14]胡建华.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15]华岗.目前形势、思想改造和学制改革[J].文史哲,1952(1)
    [16]黄志坚.谁是青年?——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11).
    [17]黄泰岩,程斯辉.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8]湖南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通知[J].湖南政报,1960(5)
    [19]教育部人事司.新中国60年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20]蒋妍,林杰.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京都大学的个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21]孔凡胜.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1(8).
    [22]劳五一.只有“一碗水”,还抱怨?[N].文汇报,2011-05-03(2)
    [23]李宝富,周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4]李斌,钟秋然.深描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读格尔茨的《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
    [25]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J].社会科学管理评论,2006(4)
    [26]李志峰,龚春芬.大学教师发展:实践困境和矛盾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27]李宜江.近十年我国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12(6).
    [28]李宜江.学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冲突及其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0(1).
    [29]李宜江.关于大学青年教师身份与年龄界定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0]李子江.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大学教育科学,2010(4)
    [31]林杰,李玲.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种理论模型[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32]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33]刘海峰.1977年高考:一次空前的招生考试[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34]刘海峰.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J].教育研究,2008(12)
    [35]刘尧.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研究纵观[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
    [36]刘少雪,刘念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7]刘向东,吕艳.高等学校分类的实证研究——基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19所地方共建高校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38]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39]罗云锋.为什么“青椒”总要“排队”?[N].文汇报,2011-04-05(1)
    [40]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41]潘金林,龚放.博耶的学术生态观与高等学校的学术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42]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43]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44]宋金玲.试论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45]王春玲.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阶段与维度[J].比较教育研究,2011(4)
    [46]王继平.合理调整我国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05(6)
    [47]魏宏聚.“生活”与“生活世界”:误解及其隐喻[J].教育科学,2011(5)
    [48]魏敦友.学术自由的真正敌人是学者自己[J].社会科学论坛,2005(6)
    [49]闻道.“青椒”更要主动找机遇[N].文汇报,2011-04-10(1).
    [50]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51]吴振利.格里斯之“大学教师发展”六变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9(06)
    [52]许纪霖.从80年代寻找青春精神[J].上海采风,2012(6)
    [53]杨德广.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解决高校的分类定位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3).
    [54]叶芬梅.建国60年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变迁逻辑与制度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9(6).
    [55]尹建莉.教育制度问题背后往往是人性问题[N].教育文摘周报,2012-10-24(1)
    [56]于述胜.教育口述史漫议[J].中国教师,2009(5).
    [57]赵跃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8).
    [58]章开沅.20后寄语90后: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大学时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9]张英香,罗嵘,房丹.青年学术沙龙:催化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60]邹敏.高校青年教师培育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61]种道平.武汉高校青年教师择偶标准的变迁[J].社会,2004(11)
    [62]朱佳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1]高赞.西部教学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姜丽静.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刘庆.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对武汉市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的调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刘文胜.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生活研究——以上海高校三位青年教师为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吕春座.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罗振华.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司宏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王浩浪.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许蓉.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以台州学院青年教师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张洁.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安徽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深化职称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EB/OL].合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http://www.hefei.gov.cn,2008-07-24.
    [2]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EB/OL].法律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 2012-12-20.
    [3]顾海良.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2-18.
    [4]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安徽教育人事网:http://ahjyrs.ahedu.gov.cn,2012-08-06.
    [5]季羡林先生语录: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10-06/29/c_12275416.htm,2010-06-29.
    [6]教育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EB/OL].http://law.51labour.com,2013-02-03.
    [7]乐云.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真相大揭秘[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 2010-11-10.
    [8]全球大学教师月薪排行:中国几乎垫底[EB/OL].滴答网:http://www.tigtag.com/, 2012-04-05.
    [9]人事部职位职称司关于贯彻人职发(1990)4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答[EB/OL].中国百科网:http://www.chinabaike.com,1991-05-08.
    [10]“逃离科研”:另一维度的思考[EB/0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12-11-30.
    [11]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忠告[EB/OL]. http://www.360doc.com,2012-07-16.
    [1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EB/OL]. http://www.jyb.cn,2009-08-10.
    [1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2-03-28.
    [1]Bradley A.Boucher etc.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06(2).
    [2]Carroll,R.GImplications of adult learning theories for medical school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J].Medical Teacher,1993(15).
    [3]Ian Miles and John Irvine.The Poverty of Progress[M].Oxford:Pergamon,1982.
    [4]Leonardo Legorreta.Etc.Linking Faculty Development to the Business School's Miss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6(9).
    [5]Yvomne Steinert,Karen Mann,Angel Centeno,Diana Dolmans,John Spencer,Mark Gelula&David Prideaux.A Systematic Review of Facul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Medical Education:BEME Guide.8[J].Medical Teacher,2006(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