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者”的乡土—五四乡土叙事的生成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乡土”是一个古老的文学母题,而在“乡土中国”,它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自古以来描写乡土的作品就一直是长盛不衰。但在20世纪之前,传统中国并没有明确地将乡村视为一个文化空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清风细雨,春花秋月,这一切在文学之中表现的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就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换句话说,在文学之中没有出现另一种相异质的文化空间,人们不能根据框架之外的内容来感知框架的存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乡土社会,在没有现代文明的产物———都市崛起之前,是无所谓乡村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他者的参照来界定自身的,“他者”的缺失必然也会导致“自我”的模糊。只有当以都市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开始出现时,乡村经验和乡土文化才会凸显出来,也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
     20世纪20年代初,正是中国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艰难开端时期,传统的封闭格局被打破了,中国进入到了一个“自我——他者”互动竞争的现代语境,这种历史的规约使得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建构必然要在“自我——他者”的二元模式中展开。在这种参照他者的历程中,五四乡土文学的历史情境、时代诉求、表征谱系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以自身的经验和探索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内涵。由于20世纪特殊的历史情境,五四乡土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紧密相连的。从20世纪初开始,乡土中国就身处内忧外患之中,而那一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也大多是出生和成长于乡土,最后留学海外或侨居城市,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启示和参照之下,开始把视线更多地投向自己身边的乡土,并以此来想象与思考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具有一种“内因外缘”的性质。一方面,长期的积贫积弱使得乡土中国有一种迅速富国强民的现代性渴望与诉求;而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在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把现代性的观念带入到了中国,这也迫使中国不得不被动地去接受现代性的洗礼。因此,知识分子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同时也在对现代性进行着反思和批判,由此面对乡土,知识分子也就产生了两种心态:启蒙叙事和浪漫叙事。这两种态度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关于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的思考方式,在这种思考中,乡土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起点和实验场。
“Local” is an ancient motif, which is a long-standing theme in the “Rural China”,and describing the local work has been focused since ancient times. However,before20thcentury, traditional China did not explicitly regard village as a culturalspace, the long river of the desert, smoke in the setting sun, the breeze rain, springflower and autumn moon, among all the literature which is so natural, so like lifeitself. In other words, among the literature did not appear another different culturalspace, and people cannot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e fram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the framework outsid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native society, in the absen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before the rise of the city,which does not matter to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everything define their own withother reference, and the missing of “the other”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fuzzy of “theself”. Only when the moderniz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urban culture began toappear, the rural experience and local culture be highlighted, which produce thenative literature of modern meanings.
     The early1920s, it is the difficult beginning of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a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losedpattern was broken, and China entered a modern context of “self-the other”interactive competition, this statute of the history which makes the generation andconstruction May Fourth local literature be in a dual mode of “self-the other”. In thisreference to other proces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May Fourth local literature, thedemands of the tim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neage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areshowing a more complex meaning with their experience and explore.
     Because of special historical situ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the generation anddevelopment of May Fourth local literatur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process of theRural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early20thcentury, the native Chinesewas living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asion, many intellectuals of that age, whomostly was born and grew up in the countryside, and finally study abroad or a city, under this kind of background, they start focusing more on their own side of the localin the west modern civilizatio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and in order to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the problem of Rural China’s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China’s modernity has an “internal edge” property. On one hand, the long-term poormakes local China has a desires and aspirations of modernity in rapidly wealthy andpowerful;and on the other hand,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Western powers in the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it also take the modern concepts into China in fact, forcingChina to accept modern baptism passively. Therefore, at the same time of theintellectuals in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process, they also reflect and criticize themodernity, so face the local, the intellectuals also produced two kinds of state ofmind:enlightenment narrative and romantic narrative. In actually, behind this twokinds of attitude in fact is two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China’shistory modernization, in this kind of thinking, local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andexperimental field of China’s modernity.
引文
1庄汉新、邵明波:《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论评》,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页。
    2(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页。
    3(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页。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9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7
    页。
    1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2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陈继会:《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陈继会:《理性的消长——二十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综论》,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
    6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版。
    7陈昭明:《中国乡土小说论稿》,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8夏子:《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流变论》,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庄汉新,刘瑶:《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史话》,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2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3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吴海清:《乡土世界的现代性想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叙事思想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4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汪卫社:《文化的觉醒与文学的选择:论五四乡土小说与民间文化之关系》,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版。
    1许志英:《中国农村的面影——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管窥》,《文学评论》,1984年第5期。
    2傅红英:《在现代乡土群体中卓然独步——“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创作的价值估定》,《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王嘉良:《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4赵学勇:《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
    5戴光中:《侨寓者的怀恋——略论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6杨淑媛:《二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接受与借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3期。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3页。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13页。
    1(美)乔纳森·卡勒:《为“过度诠释”一辩》,(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7页。
    2(美)乔纳森·卡勒:《为“过度诠释”一辩》,(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5页。
    1参见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第3卷,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2(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7页。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页。
    4参见陈赟:《科学主义与现代世界观的起源》,《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
    1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2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3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6页。
    5徐复观:《不思不想的时代》,李维武编选《徐复观文集》第1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1参见陈赟:《科学主义与现代世界观的起源》,《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
    2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2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1(美)斯特恩:《历史哲学——其起源及宗旨》,见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332页。
    2(美)斯特恩:《历史哲学——其起源及宗旨》,见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3(英)阿诺尔德·汤因比:《我的历史观》,见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参见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张弘:《时间性分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点考察》,《学术界》,2004年第5期,第87页。
    1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1张晨怡:《现代性叙事下的“乡土中国”——论鲁迅笔下的历史隐喻和文化寓言》,《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第47页。
    2彭家煌:《彭家煌小说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3彭家煌:《彭家煌小说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4台静农:《台静农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1(美)酒井直树:《现代性与其批判: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问题》,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2周宁:《停滞/进步:西方的形象与中国的现实》,《书屋》,2001年第10期,第13页。
    3周宁:《停滞或进步:中国现代性的他者困境》,参见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8673
    1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267页。
    1《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六定公十年,《十三经注疏》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8页。
    1有关于传统自我与他者的“华夷之辩’,可参见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页。
    2(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页。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号。
    1蔡元培:《劳工神圣》,《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另见《新潮》1卷2号,《北京大学日刊》260号。
    2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演说》,《新青年》7卷6号,1920年5月。
    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
    2李大钊:《Bor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
    4《发行(醒农》的用意》,《醒农》第l期,1920年5月。
    5《代农民呼吁》,《钱江评论》192O年4月。
    1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649页。
    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页。
    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9页。
    5毛泽东:《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中国从湖南做起》,《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08页。
    6若愚:《学生与劳动》,《晨报副刊》,1919年2月25日。
    1《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0年6月8日。
    2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1陈昭明:《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风范——“五四”乡土小说评析》,《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2丁晓强、徐梓:《五四与现代中国——五四新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8页。
    2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1茅盾:《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小说月报》,第11卷第11期。
    2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和努力》,《小说月报》第12卷第2期。
    3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期。
    4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5郑振铎:《光明运动的开始》,《戏剧》,1921年第3期。
    6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
    7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11月6日。
    8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太平洋》1919年4月15日第1卷第11号。
    9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4号。
    1阿英:《晚清小说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2张堂会:《民粹主义思潮与五四平民文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3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一36页。
    4周作人:《〈在希腊诸岛〉译后记》,《周作人文类编·希腊之馀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5月31日。
    2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2),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3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茅盾统计的120多篇小说,其中描写男女恋爱的有70多篇,描写一般社会生活的有20篇左右,描写家庭生活的有9篇,描写农民生活的只有8篇,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
    8期。
    5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8期。
    6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8期。
    1化鲁:《再谈波兰小说家莱芒忒的作品》,《文学周报》1925年第156期。
    2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5页。
    4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0页。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15页。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3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4参见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5周作人:《<旧梦>序》,《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3页。
    6周作人:《<旧梦>序》,《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3页。
    1参见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3参见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参见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5周作人:《<旧梦>序》,《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3—734页。
    6参见陈继会:《五四乡土小说的历史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2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1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78页
    2傅伯言、汤乐毅、陈小青:《中国村官》,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2参见郭剑鸣:《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胡潇主编:《世纪之交的乡土中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2卢作孚:《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344页。
    3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3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页。
    3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1页。
    4胡潇主编:《世纪之交的乡土中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德)伊曼纽尔·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见(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2(法)卢梭:《晚年的反省》,《卢梭哲理美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3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4《辞海》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9页。
    5余英时曾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文中,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中西方启蒙意义的不同:“(欧洲)启蒙运动的哲士在抨击基督教、经院哲学与‘黑暗’中古时,他们是用
    古希腊和罗马经典来武装自己的。换句话说,他们接受了西方内在之光的引导。相形之下,
    为了见到白昼的光明,五四知识分子必须走出黑暗的洞穴一一中国,而引导他们的光照则
    来自外部一一西方。”参见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
    页。
    1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3页。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1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页。
    2(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2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2台静农:《台静农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1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一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一278页。
    2潘光旦:《派与汇(代序)》,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的附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一323页。
    1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88页。
    2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王逢振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3孔范今:《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1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6页。
    1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版,第104—106页。
    2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9页。
    3参见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萧功秦:《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4927
    4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l页。
    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7页。
    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7页。
    1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3页。
    2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1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5页。
    2葛红兵:《让农民发声,还是让农民沉默?——我对尤凤伟《泥鳅》的批评》,《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第38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页。
    1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2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读书》,2004年第4期。
    1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Volume X)[《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第X卷]对Nationality词条的解释是:1、a. National quality or character, b. Withpl. A national trait,characteristic or peculiarity;2、Nationalism, attachmentto one’s country or nation; national feeling.(P.234)。
    2参见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8页。
    1参见邵鹏:《西方政治思潮》,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208页。
    2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主义到拿破仑时代》,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3(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7页。
    4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主义到拿破仑时代》,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1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2福泽谕吉:《劝学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修订版,第14页。
    1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197页。
    1鲍绍霖:《欧洲、日本、中国的国民性研究:西学东渐的三部曲》,《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8页。
    1(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林欣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2(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林欣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3(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林欣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4逄增玉:《动机的善良与装置的不当——〈中国人气质〉的正误及其与启蒙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82页。
    1孙强:《国民性概念与理论的历史性考察》,《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第102页。
    2刘禾在《国民性理论质疑中》以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对“国民性”的译介及其在五四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指出了负面性的“国民性”与传教士话语之间的联系。可参见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104页。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号。
    2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页。
    1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页。
    2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第38页。
    1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一68页。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1(美)Myron L.Cohen:“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The Case of theChinese ‘Peasant’”,Daedalus,1993,Vol.122(2),P155。
    1(美)Myron L.Cohen:“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The Case of theChinese ‘Peasant’”,Daedalus,1993,Vol.122(2),P156。
    2(美)Myron L.Cohen:“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The Case of theChinese ‘Peasant’”,Daedalus,1993,Vol.122(2),P157。
    1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版,第104—106页。
    2参见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萧功秦:《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4927
    1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2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3参见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萧功秦:《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4927
    4参见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萧功秦:《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4927
    1湖北省民政厅编印:《湖北县政概况》,1934年版,第11页。
    2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
    3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6页。
    4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1潘光旦:《潘光旦文集》第8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6页。
    2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1927年第24卷16号,第5一6页。
    3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3页。
    1参见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109页。
    1参见范家进:《“双向隔膜”的发现和“双向批判”的开展——鲁迅乡土小说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
    2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3参见林毓生:《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0—204页。
    4翟业军:《迷失的主体》,《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5詹一之编:《晏阳初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范家进:《“双向隔膜”的发现和“双向批判”的开展——鲁迅乡土小说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
    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4一125页。
    1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1参见约翰尼斯·费边:《时间与他者:人类学如何创造其对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7页。
    2参见约翰尼斯·费边:《时间与他者:人类学如何创造其对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3周宁:《停滞/进步:西方的形象与中国的现实》,《书屋》,2001年第10期,第13页。
    1参见周宁:《停滞或进步:中国现代性的他者困境》,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8673
    1巴金:《巴金散文一我的故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3页。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13页。
    2陈继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3徐玉诺:《徐玉诺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页。
    4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5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2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3潘垂统:《讨债》,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42页。
    4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5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13页。
    1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73页。
    1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75页
    2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75页。
    3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75页。
    1陈继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沈从文:《论冯文炳》,《抽象额抒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1参见逄增玉:《废名乡土小说隐含的反现代性主题及其叙事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汪曾祺:《文与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参见逄增玉:《废名乡土小说隐含的反现代性主题及其叙事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废名:《废名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5页。
    4废名:《废名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5废名:《废名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1废名:《竹林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废名:《竹林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3废名:《竹林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4废名:《说梦》,止庵编:《废名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1参见逄增玉:《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
    2参见逄增玉:《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
    1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版,第33—35页。
    2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89页。
    3(美)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一235页。
    4(美)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1逢增玉:《现代文学叙事与空间意象的营造》,《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第11页。
    2逢增玉:《现代文学叙事与空间意象的营造》,《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第11页。
    1王鲁彦:《黄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1詹一之编:《晏阳初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乔治·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1(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1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2台静农:《地之子·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3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1许钦文:《许钦文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2许钦文:《许钦文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3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40页。
    4潘漠华:《应修人潘漠华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32页。
    5孔范今:《孔范今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237页。
    1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页。
    2徐剑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3许道明:《“乡”与“市”和中国现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1王鲁彦:《黄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2王鲁彦:《黄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1王鲁彦:《黄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2王鲁彦:《鲁彦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3王鲁彦:《鲁彦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王鲁彦:《鲁彦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1王鲁彦:《一只拖鞋》,见覃英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鲁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8页。
    3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6页。
    4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页。
    2(法)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1(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1页。
    1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蹇先艾:《蹇先艾文集》第1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蹇先艾:《蹇先艾文集》第1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3蹇先艾:《蹇先艾文集》第1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丁帆:《文学的玄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492页。
    2张一兵:《拉康哲学的问题式》,《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70页。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可见梁启超:《中国与土耳其之异》、《大中华发刊词》,《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页、第80页。
    1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1页。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2页。
    2(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1961年1月至3月间在剑桥大学乔治·麦考利·特里维廉讲座中的讲演》,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7页。
    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王鲁彦.鲁彦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9.
    3、王鲁彦.柚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王鲁彦.黄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5、王鲁彦.河边.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
    6、王鲁彦.鲁彦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王鲁彦.童年的悲哀.上海:亚东图书馆,1934.
    8、王鲁彦.屋顶下.上海:上海印书局,1948.
    9、王鲁彦.小小的心.上海:天马书店,1933.
    10、王鲁彦.雀鼠集.上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
    11、王鲁彦.桥上.上海:上海三通书局,1940.
    12、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13、许钦文.许钦文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5、台静农.台静农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6、台静农.地之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7、台静农.台静农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8、蹇先艾.蹇先艾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9、彭家煌.彭家煌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0、彭家煌.怂恿喜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1、巴人.巴人文集(短篇小说卷).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22、巴人.巴人文集(中篇小说卷).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23、黎锦明.黎锦明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4、王善民,靖一民编.午夜彗星:新文化先驱王思玷遗作集.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1.
    25、王统照.王统照全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26、杨振声.杨振声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7、叶圣陶.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28、魏金枝.魏金枝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29、潘漠华.漠华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30、赵家壁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
    1、陈继会.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3、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4、陈继会等.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
    5、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上海书店,1995.
    6、庄汉新、邵明波.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论评.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7、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8、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夏子.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流变论.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0、范家进.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1、陈德锦.中国现代乡土散文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3、庄汉新.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史话.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1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陈昭明.中国乡土小说论稿.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16、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7、汪卫社.文化的觉醒与文学的选择:论五四乡土小说与民间文化之关系.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18、范家进.文学与乡土中国.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19、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0、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1、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2、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3、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4、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5、逄增玉.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6、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8、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9、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一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2、程啸.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3、徐剑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
    3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5、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6、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7、[美]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38、周晓虹.传统与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8.
    39、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一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0、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
    4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42、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44、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
    45、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
    46、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47、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
    48、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49、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0、彭明、程啸.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一一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52、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3、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一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4、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6、周积明、郭莹等.震荡与冲突一一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7、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8、[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9、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60、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1、陈贇.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2、陈贇.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63、[美]乔治·拉雷登.意识形态与文化身分.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4、[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65、[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6、[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7、[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68、[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9、[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邱慧,孟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0、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1、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2、[德]恩斯特·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5、[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式.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6、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77、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78、[波]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9、[法]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80、[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其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1、[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83、[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84、[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85、[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86、[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87、[美]保罗·博维.权力中的知识分子.萧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8、[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辨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9、[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0、[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2、[英]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苏贤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3、[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4、[英]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95、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6、[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7、[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9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0、[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02、[美]埃德·里吉斯.科学也疯狂.张明德,刘青青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103、[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4、[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5、[美]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06、[美]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陈健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7、[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8、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
    109、[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110、[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张晨怡.民族国家的想象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论五四文学与抗战文学中的乡土叙事.云南社会科学,2011(1).
    2、鲁枢元.国民性改造与乡土文学反思.文艺争鸣,2011(13).
    3、罗关德.生成、繁荣与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陆与台湾乡土文学.华文文学,2011(3).
    4、韩鲁华.中国当代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的乡土叙事——以《陈奂生上城》、《活着》、《秦腔》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5、孙国亮.从主体生成论的视角诠释乡土文学发声的困境.上海大学学报,2011(3).
    6、胡明贵.西方文化视角与新文学乡土小说改造国民性的现代性书写.东南学术,2011(2).
    7、陈超.“乡愁”的当代阐释与意蕴嬗变——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情结的心态寻踪.当代文坛,2011(2).
    8、李丹梦.文学“乡土”的现代考证——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与乡土诠释为核心.文艺理论研究,2011(1).
    9、余荣虎.贫穷·革命·犹疑——20世纪30年代乡土文学的三个关键词.广西社会科学,2010(12).
    10、余荣虎.文学语言变革与乡土小说的早期形态.江苏社会科学,2010(5).
    11、禹建湘.20世纪以来文学中乡土想像的文化机制.湖南大学学报,2010(4).
    12、李丹梦.“侨民文学”与“异域情调”——关于鲁迅的乡土文论与乡土小说.南方文坛,2010(5).
    13、谢丽.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生成缘由.云南社会科学,2010(2).
    14、陈继会.乡土文学研究的甲子之辩——兼及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考察.深圳大学学报,2009(6).
    15、孟繁华.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的历史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9(2).
    16、杨剑龙.论20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心态与叙事方式.社会科学,2009(4).
    17、魏洪丘.从流亡文学到审美化、地域化、民族化的多元追求——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的演变轨迹.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18、余荣虎.早期乡土文学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5).
    19、祝学剑.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三种启蒙叙事.学术探索,2007(3).
    20、周新顺.在“生死场”与“后花园”之间——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想像.山东社会科学,2007(8).
    21、余荣虎.《故乡》与乡土文学中还乡情怀的现代变迁.鲁迅研究月刊,2007(1).
    22、孔朝蓬.审美评判与道德救赎的局限——评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神圣化倾向.中国文学研究,2006(4).
    23、袁国兴.乡土文学?鲁迅风?——对中国现代文学初期一个小说群体创作倾向的再认识.文学评论,2006(5).
    24、罗关德.二三十年代倡导乡土文学的三种理论视角.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
    25、周海波.论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理性精神.文学评论,2003(4).
    26、彭燕艳.文学:拯救谁的历史?——试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两种精神史叙述.浙江学刊,2000(3).
    27、逄增玉.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诉求及其悖论——以鲁迅的《故乡》为中心.文艺研究,2009(8).
    28、周宁.在西方现代性中发现中国历史.厦门大学学报,2005(5).
    29、周宁.中国的“东方性”.粤海风,2004(2).
    30、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5).
    31、摩罗.国民性批判与近代思想史的逻辑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10(2).
    32、贺仲明.阿Q为什么是农民?.读书,20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