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和声游移的表现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序曲与赋格》不仅在复调音乐的创作上很有特点,在和声技法的运用上也是相当的丰富。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和研究,进而对作曲家的和声手法作一定的归纳和概括,集中反映作曲家在和声游移技法上的创作特征和音乐上的表现意义。全文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证:第1章对作曲家的《24首序曲与赋格》和声游移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第2章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传统功能性和声体系的动摇与新的调性思维的建立进行解剖。第3章对其作品中和弦结构纵合游移的表现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第4章对其作品中和声序进横向游移的表现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第5章浅谈作品中的和声游移技法在音乐上的表现意义。通过探究,我们不仅要知道作曲家是如何运用和声游移手段来进行创作,还要知道和声游移作为音乐事件的呈示,延伸及收束过程中很重要的和声手段之一,在古典、浪漫及近现代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这对于今天的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4 Preludes & Fugues by D. Shostakovich boasts not only for its special creation of polyphony, also for its abundant employment of harmony.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work in details, generalizes its techniques applied in the harmony, and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harmony shifting and the expressive effects thus brought.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pitomizes the history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the harmony shifting in the work.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techniques of the work—the composer shakes the root of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al harmony system and establishes the base of new thinking of tonali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expressive effects of the chord structural vertical shifting in the work.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armony sequence horizontal shifting. The last chapter centers on the musical expressive effects of the harmony shifting. This paper reveals how the composers employ the technique - harmony shifting in their work, moreover, why this technique is so important to the manifestation, extension, and conclusion of the musical incident, an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classic, romantic, and modern music. This revelation is meaningful to the composition today.
引文
① 刘奕: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法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48页。
    ② 宫晓霞:心灵的回响——从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看其和声特点及表现意义.全国和声论文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2005年5月,第76页。
    ③ 陈铭志: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曲》(上).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第30页。
    ④ 田艺苗: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三声部赋格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61页。
    ⑤ 陈大明:近现代音乐中音高耗散结构的最初理论构架——论和声的游移及技法的形成与延伸.全国和声论文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2005年5月,第136页。
    ⑥ 陈大明:近现代音乐中音高耗散结构的最初理论构架——论和声的游移及技法的形成与延伸.全国和声论文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2005年5月,第153页。
    ⑦ 徐平力:大小调和声的解体与调性思维的发展.全国和声论文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2005年5月,第4页。
    ⑧ 桑桐:和声学专题6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2月,第176页。
    ⑨ 赵德义: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思维的特征.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1989年12月,第569页。
    ⑩ 宫晓霞:心灵的回响——从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看其和声特点及表现意义.全国和声论文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2005年5月,第114页。
    1、所罗门·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叶琼芳译.卢佩文校: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M].北京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1981年8月。
    2、勋伯格著.茅于润年译:和声的结构功能[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9月。
    3、彼得·斯·汉森著.孟宪福译: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
    4、童忠良: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5、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6月。
    6、卡尔·伽特纳著.顾连理译.沈敦行校:作曲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9月。
    7、尤里凯尔第什等:苏联名作曲家传[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
    8、柏西·勃克著.吴增荣译.沈敦行校:和声处理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9月。
    9、桑桐:和声学专题6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2月。
    10、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张洪岛译:和声学实用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7月。
    11、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和声应用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3月.黄晓和:苏联音乐史(上卷)[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12、艾瑞克·罗斯伯利.杨敦惠译.萧韶审校:肖斯塔科维奇[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
    14、季家锦: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M].华乐出版社,2000年8月。
    15、德特勒夫·戈约夫.葛斯译:肖斯塔科维奇[M].人民音乐出版社,2 03年12月。
    1、钱仁平.李雪梅: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述要[J].钢琴艺术,1966年第4期。
    2、普罗托波波夫:肖斯塔科维奇的复调音乐[J].音乐艺术,1985年第2期。
    3、赵恕:二十世纪伟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J].音乐、舞蹈研究,1988年第2期。
    4、林华:苏联现代音乐中的复调[J].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5、赵德义: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思维的特征[J].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1989年12月。
    6、钱仁平著.童莘编译:肖斯塔科维奇生平及其创作[J].艺苑,1995年第2期。
    7、邹建平: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J].艺苑(音乐版),1995年第3期。
    8、廖明:谈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之第十六首赋格曲的调式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9、陈铭志: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曲》(上、下)[J].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
    10、田艺苗: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三声部赋格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1、刘奕: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法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2、杨凌云: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写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3、欧阳蓓蓓:肖斯塔科维奇——夹缝中寻求发展的苏维埃作曲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14、杨立青:20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5、陈莉莉:传统的形式新颖的手法——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曲》中第七首赋格曲的写作特点[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