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犯理论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加罗法洛从犯罪学角度提出,要将刑法打击的重点集中在道德异常的真正的犯罪人,即自然犯上面,进而根据是否具有道德异常提出了自然犯、法定犯的概念。
     “刑法学是最精确的法学。……含糊的刑法无异于否定罪刑法定原则以及否定刑法存在的价值。”1但我国刑法学界对法定犯的理解含糊不清,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法定犯等同于行政犯,曲解法定犯与行政犯的关系。事实上,行政犯源于违警罪,在行政犯理论的发源地德国已全部实行非犯罪化,这反映了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需要对法定犯理论正本清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定犯增生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因此提出我们已进入法定犯时代。由于法定犯具有易变性,从刑法立法史来看,犯罪化和非犯罪化都是从法定犯开始的;又由于法定犯具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与刑法分则规范的双重违法性,易造成规定法定犯的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与刑法分则规范对其构成要件和构成要件要素规定的不一致,从而引发法律适用问题;正是由于法定犯的出现和增生,违法性意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经历了一个从不要到必要的演进过程,经历了从故意的要素到责任的要素的纷争过程。这说明,研究法定犯理论与实践对于完善我国刑法理论、指导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语。导言对法定犯增生引发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作了阐述,对法定犯问题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作了分析,对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作了介绍。正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法定犯基础理论。本章是对法定犯基础理论的总体介绍与论述,共分为四节。第一节、第二节介绍了法定犯的产生渊源及法定犯与自然犯的相关内容。法定犯产生的历史渊源是古罗马法律禁止的“恶”,英美法系国家法规禁止的罪,产生背景是刑事人类学派对刑事古典学派刑法理论的批判,刑事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加罗法洛针对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是对法律的禁止的刑法理论难以有效应对累犯、惯犯与少年犯上升等问题,从犯罪学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犯和法定犯的概念。自然犯是触犯怜悯和正直这两种基本利他情感的犯罪,法定犯是法律规定予以禁止的行为,两者划分界限是是否道德异常。由于自然犯与法定犯区分具有相对性,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互相转化、互相交叉、互相包容的关系。第三节阐述了法定犯概念与特征。针对学者对法定犯的概念之争,笔者提出侵害或威胁法益但没有违反伦理道德的犯罪是法定犯,但由于法定犯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法定犯与自然犯的区分标准是是否具有双重违法性与较弱反伦理性。这样,区分标准明确。本节还全面阐述了法定犯具有双重违法性、较大易变性、较强目的性、较弱反伦理性、较强专业性、较高隐蔽性的特征。第四节阐述了法定犯的刑法价值。关于法定犯刑法价值,即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分的意义,学者之间存在“必要说”和“不必要说”的争论。笔者分析提出,由于法定犯的出现,在刑法理论上推动了严格责任、法人犯罪、违法性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在刑事立法上,从立法单轨制转化到双轨制,实现了刑法立法的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并且犯罪化、非犯罪化都是从法定犯开始,推动了刑法的科学进化,刑法立法大量增设法定犯,刑法立法从自然犯为主导转变到法定犯为主导;在刑事司法上,自然犯、法定犯在我国犯罪所占比例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法定犯的刑法价值。
     第二章——法定犯与行政犯。本章是全文的重点,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全面阐述了法定犯与行政犯的关系,提出要走出法定犯与行政犯等同说的误区。虽然学界对法定犯与行政犯的关系存在“等同说”与“区别说”之争,但“等同说”是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通过对行政犯理论与立法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笔者分析出这是对法定犯与行政犯关系的曲解。“行政犯”概念源自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违警罪”,在“行政犯”发源地的德国在20世纪中叶因刑事政策原因而从《刑法典》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行政犯”和“刑事犯”的对应概念,并促成了行政刑法的产生和发展。综观德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的行政犯理论与立法,可归纳出行政犯有三种不同内涵,包括:(1)属于行政违法性质的行政不法行为,这主要体现在德国的违反秩序行为;(2)既有“刑事违法”性质的刑事不法行为,又有“行政违法”性质的行政不法行为,这主要体现在中国澳门法律中的“轻微违反”;(3)属于刑事违法性质的行政犯罪行为,这主要是日本刑法学者、中国台湾部分学者的观点。这说明行政犯与无异议的属于刑事违法性质的法定犯不能等同。我国刑法理论之所以将法定犯与行政犯等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之间不存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刑法”中处于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之间的“行政犯”问题,因此,以违反行政管理法律为由,将法定犯与行政犯等同;另一方面,是深受日本刑法理论的影响,但即使在日本,对行政犯的内涵也有分歧,法定犯与行政犯等同也只是其中一种观点。第二节全面辨析了法定犯与行政犯差异。经比较研究和历史考察可辨知,法定犯与行政犯在历史渊源、法律渊源、行为性质、内涵外延、刑法总则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第三节全面辨析了法定犯与行政犯的共性以及两者在程序、证据、立法的衔接问题。法定犯与行政犯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均侵害法益、违反行政管理法律和均受“法无明文规定不得罚”原则的支配),两者的关系要求在法律制度上将此两种违法行为及其责任机制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实证研究可知,近年来,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对各种专业性较强的法定犯罪打击不力,没有实现有罪必罚。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解决法定犯与行政犯的衔接问题。由于法定犯首先具有行政违法性,法定犯的查处以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为前提,以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司法机关受理涉嫌犯罪的案件为条件。因此,本文所指的法定犯与行政犯的衔接则是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而要真正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顺畅衔接,就必须健全衔接机制,这包括程序、证据和立法三方面的衔接。程序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罪与非罪的界定。证据的衔接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的转化方式,具体包括:(1)对于客观性较强的实物证据,只要司法工作人员形式审查即可;(2)对于主观性较强的言词证据(但鉴定结论除外),则要经过司法工作人员重新收集。立法的衔接主要体现在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标准相互衔接。第四节全面分析提出了法定犯贯彻立法谦抑的具体意见。德国著名学者耶林指出:“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刑事立法谦抑正是源于刑罚两刃性的应对。刑事立法谦抑包括罪之谦抑和刑之谦抑。对照刑事立法谦抑原则,笔者分析了我国在犯罪化和刑罚结构方面都有值得检讨之处。在犯罪化方面,只有单向度的“犯罪化”、没有适时“非犯罪化”,导致刑法肥大症初现;增设新罪欠谨慎、没有考虑与现有罪名的包容或冲突问题;刑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过于严厉,没有考虑与民事、行政法律衔接问题。在刑罚结构方面,死刑罪名仍然偏多;自由刑与罚金刑适用比例不协调,非监禁刑适用比例不高;附加刑中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太广。为此,笔者提出,对于法定犯的立法,应坚持立法谦抑原则,坚持刑法适度干预、限定处罚范围,确立轻轻重重原则、构建合理刑罚结构,实现对法定犯的有效控制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
     第三章——法定犯与罪状。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至第三节从司法实践角度阐述不同罪状法定犯的法律适用问题。由于法定犯具有双重违法性,由此易造成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与刑法分则规范对法定犯的构成要件和构成要件要素规定的不一致,从而引发法律适用问题。根据罪状的不同,法定犯刑法分则规范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规定空白罪状的空白刑法和规定叙明罪状的完全刑法。据此,法定犯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与依附的刑法分则规范,依罪状不同可以区分两种关系,即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对空白刑法的补充关系和对完全刑法的依附关系。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变动后,补充空白刑法的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依附完全刑法的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应适用刑法解释规则,对依附非参见罪状和参见罪状完全刑法的前置性行政法律规范要分别适用刑法的主观性解释、客观性解释规则。第四节通过对两大法系法定犯的立法比较研究,提出完善我国法定犯的立法建议。纵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地区立法例,对法定犯均采取双轨制,以调和恒定性的自然犯和易变性的法定犯的矛盾,实现刑法立法的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并且设立过失危险犯或实行严格责任,以应对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危害公共卫生犯罪的需要,实现刑法对超个人法益的公共安全的保护。针对我国法定犯立法单轨制的弊端,提出有必要采取法定犯立法双轨制;并且法定犯过失犯罪要从“以实害结果为中心”向“以注意义务为中心”转化,刑法总则增设过失危险犯的规定,保持刑法总则与分则的统一协调。
     第四章——法定犯与违法性意识。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对违法性意识的历史研究,全面介绍了违法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违法性意识一般是从其反面禁止错误加以研究,经历了“不知法律不免罪、不知法律不免罪原则的例外、区分禁止错误与构成要件错误、禁止错误纳入故意之中、禁止错误作为责任要素”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立法、司法来看,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了“不知法律不免罪”原则,美国1957年蓝波特案体现了不知法律不免罪原则的例外。1871年《德国刑法典》只规定了构成要件错误,1952年德意志联邦法院大刑事判决委员会1952年3月18日的判决承认了违法性意识作为责任要素。1975年《德意志联邦刑法典》增加了禁止错误条款,区分了禁止错误与构成要件错误,在禁止错误中,区分了不可回避的禁止错误和可以回避的禁止错误。第二节全面阐述了故意与违法性意识的关系,提出要走出故意的误区。在故意与违法性意识关系的学说中,历来有“排除说”、“必要说”、“独立说”,我国刑法以“必要说”来处理违法性意识与故意的关系,实为长期以来刑法理论之一大误区。因此,笔者提出要走出故意的误区,借鉴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将违法性意识作为一种独立的主观责任要素,故意不包括违法性意识,只是对行为事实的认识。第三节全面辨析了法定犯故意与违法性意识的关系。法定犯故意与违法性意识关系上,历来有“违法性意识不要说”和“违法性意识必要说”之争,必要说中又区分为“故意说”和“责任说”。笔者赞同“责任说”,即法定犯故意,不包括违法性意识,违法性意识只是责任的要素,但责任说要区分两种情况,有正当理由的(不可回避的禁止错误),可以阻却罪过不予处罚,无正当理由的(可以回避的禁止错误),不可阻却罪过但可减轻处罚。此外,本节还研究辨析了法定犯违法性意识与违法性过失的关系以及法定犯禁止错误可避免性的判断标准。
     第五章——法定犯与犯罪形态。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法定犯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包括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笔者提出,法定犯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关系是,除法定犯既遂可罚性外,根据危险递增理论,法定犯预备与中止行为的原则不可罚性和未遂行为的选择可罚性。第二节阐述法定犯与共同犯罪形态的关系。首先,本节阐述了法定犯与共同犯罪人的关系。大陆法系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正犯与(狭义的)共犯,如何区分,刑法理论上存在主观理论、客观理论和行为支配理论之争。笔者分析了赞同行为支配理论的理由:无论是客观理论还是主观理论,均不能恰当地区分正犯和共犯,而行为支配理论综合了客观理论和主观理论,坚持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作为狭义的共犯的理论,在共犯与正犯的关系上,存在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的对立。由于笔者认可正犯行为支配理论,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只能是共犯从属性理论,而且我国刑法采取的也是共犯从属性理论。法定犯共同正犯的认定上,同自然犯不同的是,在主体上包括法人犯罪(单位犯罪)。在法定犯狭义共犯的认定上,同样需要坚持共犯从属性说。其次,本节阐述了法定犯与共同犯罪构成的关系。共同犯罪应否以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为前提?刑法理论对此存在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对立。笔者分析了赞同部分犯罪共同说的理由:因为该说符合我国刑法规定和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并且可以比较合理地认定现实中的共犯现象。根据该说,对于法定犯共同犯罪构成的认定,只要二人以上就部分犯罪具有共同的行为与共同的故意(具有重合性质),便成立共同犯罪;在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下,又存在分别定罪的可能性。第三节阐述法定犯与罪数形态的关系。虽然我国刑法理论对一罪有各种不同分类,但我国刑法中真正属于罪数形态研究对象的只有牵连犯、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犯三种。由于实质竞合是实质的数罪,主要是研究数罪并罚的问题,因而不属于本节研究对象。1据此,本节以牵连犯、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犯三种罪数形态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法定犯在上述罪数形态中的认定与处罚。首先,本节阐述对牵连犯应适用从一重重处断原则。法定犯特点是专业性强,通常行为人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行为如果刑法将其独立地规定为犯罪时,使用这些方法,则可能成立牵连犯。对于法定犯中牵连犯,同样适用从一重重处断原则。其次,本节阐述了对想象竞合犯应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这一原则对法定犯中想象竞合犯同样适用,而且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再次,本节阐述了法条竞合犯所包含的法条之间的特殊关系,包括特别关系、补充关系、吸收关系;论述了法定犯中法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原则,包括:(1)特别关系法条竞合犯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为主、重法优于轻法为辅的原则,(2)补充关系法条竞合犯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3)吸收关系法条竞合犯适用吸收法优于被吸收法的原则。
The criminal human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school of Garofalo fromcriminology angle of criminal law, will focus on moral abnormality in the realperpetrator, namely natural crime, and then according to whether having moralabnormal presents natural crime、statutory crime.
     “The science of criminal law is the most accurate law....... Vague criminal lawis tantamount to deny the principle of prescribed punishment and negative criminallaw value.” But in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educational world about statutory crimeunderstanding is ambiguous,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s that the statutory crimeequivalent administrative offense, misinterpretation of statutory crime andadministrative offense relationship. In fact, the administrative offense is frompolice offense, the birthplace of Germany has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decriminalization, which reflects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theory research seriouslyinsufficient,need to make the theory of statutory crime clear from the bottom. With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statutory crime proliferation is anindisputable fact, som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we have entered the era ofstatutory crime. The statutory crime has volatility, so the criminalization anddecriminalization are from the statutory crime beginning from the history of criminallegislation,; because the statutory crime is the vio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criminal law norm dual illegality, easy to cause the statutory crime prepositiveadministrative law and criminal law norms of its constituents and the elementsspecified is inconsistent, which caused legal problems; it is due to the statutory crimeemergence and proliferation, il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theory of crime has experienced the necessary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dispute from the element ofintent to responsibility. So the research of statutory crime theory and practice isimportant to perfect our country’s criminal theory、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criminaljustic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described that the statutory crime proliferation cause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introduced the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innovation and insufficiency. There are five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he statutory crime theory. This chapter is the basic theory ofstatutory crim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second sectionintroduce the origin of statutory crim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utory crime andnatural crime. The statutory crime’s historical origin is the prohibited “evil” inancient Rome law, the prohibited crime in the countries of Anglo-American law, thebackground is human school’s criticism against the criminal law theory of criminalclassical school, Garofalo,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human school creatively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ural crime and statutory crime from the criminologyangle, because criminal classical school theory that crime is against the lawprohibited cannot effectively cope with recidivism, recidivism and juvenile offendersrising. Natural crime violated the mercy and integrity of the two basic altruisticemotional crime, statutory crime violated the prohibited acts, the two boundaries iswhether moral abnormality. As a result of natural crime and statutory crimedistinction is relative, therefore exist between the two mutual transformation, crosseach other, mutually inclusive relations. 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characteristics of statutory crime. According to scholars concept of statutory crimeconcep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which harmed or threatened legal interest but noviolation of ethics is statutory crime, but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tutorycrime, the modern sense of the statutory crime and natural crime distinguishingstandard is whether dual illegality and the weaker anti ethics. This section alsoelaborates the statutory crime has dual illegality, greater volatility, strong purpose,weak anti ethics, professional, high concealment. The fourth section describes thestatutory crime criminal law value. On the statutory crime criminal law value,meaning distinguish value between statutory crime and natural crime, scholars have dispute. The author proposed, because of statutory crime appearing, promote strictliability, corporate crime, il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perfect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n criminal legislation, from the legislation oftransformation to a dual-track system, realize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socialadaptability and stability, criminalization, decriminalization are from the statutorycrime, promoted the scientific evolution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many additionalstatutory crime created, criminal legislation’s dominant from natural crime led tothe statutory crime; in criminal justice, natural crime, statutory crime in ourproportion reciprocal changes appear, these are refl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udyvalue of statutory crime.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offense. This is thekey chap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lelabor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offense, putforward to walk out of equal error between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offense. Although the academic circle of legal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offense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ame” and “different” contend for, but “equal” is theauthority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theory.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legislation ofadministrative crime history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author analyzesthat this is the distortion of legal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offense.“Administrativeoffense” concepts derived from the mainland legal system country “contravention”,in the “administrative offense” birthplace of Germany in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because of criminal policy reasons from “penal code” separated, therebyforming the “administrative crime” and “criminal”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and contributed to the administrative criminal law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Germany, Japan, China Taiwan, China Macao administrative crime theory andlegislation, can be summed up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connotations,including:(1) belonging to the administrative illegal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illegalbehavior,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erman violation behavior;(2)existingcriminal law the nature of the criminal behavio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law nature ofthe administrative illegal behavior,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hinese law ofMacao" in a minor breach;(3) the na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riminal law crime,this is mainly the Japanese criminal law scholars, China Taiwan scholars. Theadministrative crime and no objection belongs to the criminal nature of the statutory offender is not equal.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is the statutory crime andadministrative crime equivalent, on one hand, because in our law system, criminal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does not exist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countries" criminal law" in the crimin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between "administrative offense" problem, therefore, in breach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grounds,the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crime equivalent; on the other hand, is by theJapanese criminal law theory's influence, but even in Japan, on the connotation ofadministrative crime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statutory crime andadministrative offense with only one view. Section second of the overall legal crimeand administrative crime difference.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historicalinvestigation of discernible knowledge,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crime inhistory, the legal origin, natur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criminal law the guidance function are differen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ctionthird statutory 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crime commonness as well as both inprocedure, evidence, legislation articulation problems. The statutory crime andadministrative crime between which there are differences, and the common (bothlegal interest infringement, vio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re subject to the nolaw expressly prohibiting the penalty principle's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two requirements in the legal system, the two kinds of illegal behavior and itsmechanism of organic ground joins rise.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inrecent years, all kinds of malignant event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investigateits reason, is on a variety of professional legal crime attack strength, not realizing theguilty must be punished. The deep reason is no solution to the legal crime andadministrative crime articulation problems. The statutory crime begins withadministrative illegality, statutory crime investig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awenforcement of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of law as the premise, withadministrative law-enforcement organs, criminal justice authorities accepted thesuspected criminal cases for the cond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legalcrime and administrative crime articulation refers to the linkage between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and criminal justice. To truly realize the administrativelaw enforcement and criminal justice smooth engagement, we should improve thecoordina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procedure, evidence and legislation fromthree aspects of the interface. Program interfa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ransfer thesuspected criminal case,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and non-crime. Evidence of converge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evidence andcriminal judicial evidence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cluding:(1) physical evidencefor strong objectivity, as long as the judicial staff review form to;(2) the subjectiveevidence (but the appraisal conclusion except), should be after the judicial staff tocollect. Legislation engage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andcriminal punishment standard connection and concurrent articulation. Section fourthpres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egal crime legislation should carry out specificadvice. Famous German scholar, has pointed out:" punishment like a two-edgedsword, use not when, national and individual two victim". The restraining criminallegislation is rooted in penalty double-edged nature of coping. It includes the crimeof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penalty modesty modesty.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restraining criminal law,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on the crime andpenalty structure are worth reviewing. In the criminal context, only unilateral "crime", not timely" decriminalization", led to the criminal hypertrophy peep; addingnew crimes less scrupulous, did not consider and existing charge inclusion orconflict; criminal law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tooharsh, did not consider and civil, administrative legal connection problem. In thestructure of penalty, the death penalty is still too much; free punishment and criminalpenalties apply scale is not harmonious, Non-Imprisoned punishment ratio is nothigh; the supplementary punishment of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in the range istoo wide. For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legal crime, legislation, should adhereto the principle of restraining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 adhere to the appropriateintervention, limit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principles, constructing a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legal crime penalty, realizingeffective control and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The third chapter:the statutory crime and count.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third s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dicialpractice in different counts of statutory crime legal problems. The statutory crimehas dual illegality,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aw and criminallaw norms of legal crime constitution important document and elements specified isinconsistent, which caused leg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unts,statutory crime criminal law norm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lank descriptionof crime criminal law and regulations stated blank counts complete criminal law.Accordingly, the legal commit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egal norms and depend on the criminal law nor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unts of different can distinguishbetween two kinds of relations, namely the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egal norms onthe blank criminal law supplement and the complete criminal attachment. Prepositiveadministrative law changes, added blank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egal norms ofcriminal law should be applied from the old and the principle of lighter punishment;criminal law depend on completely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egal norms applicablerules of interpretation of criminal law, see attachment a counts and counts ofcriminal law. See Synonyms at complete prepositive administrative legal norms aresubjective explan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objectivity in interpretationrules. Section fourth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of legal crime through the comparisonon the legislation, perfecting the legal crime legisl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lawsystem and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countries, areas of legal crime legislation,adopt double-track, to reconcile the constancy of natural crime and mutability of thestatutory offender is contradictory, realize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social adaptabil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angerous criminal negligence or strictliability,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harm public security crime, harm public healthcrime need, realize criminal law on the 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s and public safetyprotection. In the light of our country the legal crime legislation monorail systemdefect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legal crime legislation system; and the legalcommit crime from" to a harmful result as the center" to" the duty of care as thecenter " the transformation,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criminal law provisions of theaddition of involuntary dangerous crime, to maintain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criminallaw and the special coordination.
     The fourth chapter:the statutory crime 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 This chapter is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By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illegal consciousness ofhistorical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illegal consciousness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Illegal consciousness is generally from the opposite errorof prohibition, experienced" ignorance of the law does not know the law is no excuse,no excep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prohibition, distinguish errors and constitutiveelements of error, error into the prohibited deliberately, forbidding wrong as thefactors of liability " development,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1810" French penal code" set " ignorance of the law is no excuse" principle,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57blue Potter case reflects the ignorance of the law isno excep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In1871," the German penal code" only provides elements of error, the1952federal court criminal sentencing commission ruling onMarch18,1952that the illegal consciousness as the factors of liability. In1975," thefederal criminal code prohibits" increases the error terms, to distinguish theprohibition mistake and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error, in the prohibition mistake,distinguish the inevitable disable error and can avoid forbidden error. Section second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al 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 putforward to want to walk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deliberately. In the intentional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 relationship theory, there have always been" exclusion","need to say"," independent","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to need to say" to dealwith illeg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 relations, it is long-term since the criminallaw theory of errors. Theref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hould walk out of deliberateerrors, profits from the mainland legal system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he illegalconsciousness as a kind of independent subjective factors of liability, deliberatelyexcluding illegal consciousness, just to the fact of behavior understanding. The thirdfestival of statutory crime intentionally comprehensive 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relations. The legal commit intentional 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 relations, there hasalways been "the illegal consciousness do not say" and" illegal consciousness needto say" contend for, to say and to distinguish " say" and" responsibility". I agree withthe" responsibility", namely the legal commit intentionally, not including the illegalconsciousness, law consciousnes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elements, but theresponsibility to distinguish two kinds of circumstances, has justified reasons (cannot avoid the prohibition mistake), can hinder sin shall not be penalized, withoutjustifiable reasons (to avoid ban error), can not be hindered sin but can be mitigatedpunishment. In addition, this section also study of statutory crime illegalconsciousness and illegality faul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utory crimeprohibition mistake can avoid the judgement standard.
     The fifth Chapter:the statutory crime and character of crime. This chapter is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legal crime and intentionalcriminal cessation pattern relationship. Intentional criminal cessation patternincluding the accomplished crime, preparation for a crime, criminal attempt anddiscontinuance of crim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legal commit intentionalcrimes, and to stop the form relation is the statutory crime, crime punishment,according to the incremental risk theory, the legal commit preparation andsuspension principle can not be punished and attempted behavioral choice of punishment. Section second describes the statutory crime and joint crime ofmorphological relations. First of all,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statutory crime andjoint crime human relations. Criminal law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will becommon crime divided into principal and (narrow) accomplice, how to distinguish,the criminal law theory subjective theory, objective theory and behavior controltheory argumen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endorsing behavioral dominance theoryreasons: either objective or subjective theory theory, are not appropriate in theprincipal offender and accomplice, and behavior control theory comprehensiveobjective theory and subjective theory, adhere to the unity of the objective andsubjective. As the narrow accomplice accomplice in criminal theory, and therelationship, exists accomplice dependency and accomplice independency ofopposites. Because of the recognition of criminal behavior control theory, thencorresponding to only be accomplice dependency theory, and the criminal law of ourcountry is taken from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Statutory crime joint principaloffenders identified, with natural crime is different, in the body (including corporatecrime crime unit). In the legal commit narrow accomplice cognizance, also need topersist accomplice from the said properties. Secondly,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statutory crime and joint crime constitution relationship. Common crime should beto meet in one and the same constitution of crime as a premise? The existence of thiscrime in criminal law theory common theory and the behavioral common opposition.The author analyzed the aligned portion of common crime that reason: because thataccords with Chinese criminal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 and object consistent,and can be reasonably identified the reality of accomplice phenomenon. Accordingto the said, the statutory crime crime constitution of common recognition, as long asmore than two people on the part of crime is common behavior and commonintentional (with coincident properties), set up joint crim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joint crimes, and were convicted of possibility. Section third elaborates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tory committed and quantity of crime. AlthoughChina's criminal law theory of a crime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reallybelong to only Implicated in the quantity of crime study of the Criminal Law,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guilty and Imaginative Joinder of three. Real competingis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offenses, mainly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graft, andtherefore it is not the object of study of this section. Accordingly, this section guiltyof three quantity of crime Implicated, Imaginative Joinder and 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for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and punishment of statutorycommitt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quantity of crime. First, this section shall apply toImplicated from a heavy off principle. Statutory commit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professional, usually acts by means of some method, these methods acts of criminallaw will be independently specified as crime, to use these methods, you may set upImplicated. Implicated in the statutory committed the same from heavy off principle.Second, this section states Imaginative Joinder shall apply to the felony principle,this principle applies equally the Statutory committed the Imaginative Joinder,China's criminal law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plicit provisions. Again, thissection describes the 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guilty included a speci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 including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complementarity,and absorption relations; discussed 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guilty of statutorytransgressions law application principles, including:(committed1) Specialrelationship 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applicable special law superior to commonlaw-based, heavy method is better than light method, supplemented by the principle,(2) to supplement relations 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guilty of the application ofthe principle of weight method is better than light law (3) absorption relationshipLapping of Legal Provisions committed to apply the absorption method is superior tothe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is absorbed.
引文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序。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参见储槐植:《建立刑事一体化思想》,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1期。
    4参见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2页。
    1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1参见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2参见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3刑事古典学派有前期和后期之分。前期旧派是指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半期的旧派。后期旧派出现在刑事实证学派(新派)之后,是在前期旧派的基础上反驳新派而形成的(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本文所说的古典学派,特指以贝卡里亚、边沁、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前期古典学派。
    4从犯罪学角度而言,刑事古典学派又称为犯罪古典学派,刑事实证学派又称为实证犯罪学派。实证学派包括人类学派和社会学派。
    5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52页。
    6参见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7米传勇:《阅读加罗法洛——以自然犯、法定犯理论为中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1页。
    2参见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3参见[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4参见[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0页。
    2[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1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2从犯罪学角度而言,刑事人类学派又称为犯罪人类学派。由于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意大利人,所以又称为意大利学派。
    3在龙勃罗梭以前,古典学派主要关注犯罪行为,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又大多局限于法律规范。在研究方法上,古典学派追求思辨,脱离个案,使犯罪的研究陷于空洞的哲理之中。而龙勃罗梭认为犯罪是人的行为,如欲揭示犯罪的本质,必先研究实施犯罪的人。参见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201页。
    4参见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5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4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1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2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1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2页。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3笔者认为,根据加罗法洛观点,判断的依据是缺乏这种情感时是否会危及社会。
    4[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0页。
    1[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3[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1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2页。
    2详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2-73页。
    3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1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5页。
    2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3[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8-79页。
    4加罗法洛指出:“在非野蛮社会中,犯罪人是一种非正常人,他因缺少某些情感和厌恶感而区别于大多数同时代人和同胞,这种缺乏与精神能力方面某种独特气质或缺陷具有关联性。我们应该放弃这个问题(指这种缺乏情感即道德异常是否总是具有某种生理基础)的解剖学方面,而将注意力指向犯罪人的心理异常,但这并意味着承认或否认这种心理异常具有某种纯粹生理根源的可能性。”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3页。
    5参见[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2页。
    3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126页。
    4[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53页。
    4[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1[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4参见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5自然犯是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法定犯是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但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6规定在刑法典以及单行刑法中的犯罪就是自然犯,规定在除刑事法律之外的其他法律中的犯罪是法定犯。参见储槐植:《要正视法定犯时代的到来》,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日第3版。
    7[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1[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1参见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6-67页。
    3孙万怀著:《在制度和秩序的边际:刑事政策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4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1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43-44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1参见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3参见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以下。
    4陈兴良教授指出:“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分涉及伦理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伦理与法律是统一的,凡是违反法律的,均是违反伦理的,反之则不然。但在违反伦理的程度上,有些重一些,有些轻一些,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是在附属刑法日益发达情况下,某些单纯由于违反法律规则而与伦理无涉的犯罪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分具有一定意义。”参见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2页。
    5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3页。
    6详见储槐植:《要正视法定犯时代的到来》,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日第3版。
    1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9页。
    2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7-8页。
    3参见[英]鲁珀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著:《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转引自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4参见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2参见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1页。
    1如《日本银行法》(1927年)、《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1934年)、《日本邮政法》(1947年)、《日本矿业法》(1950年)、《百货商店法》(1956年)、《日本专利法》(1959年)、《日本商标法》(1959年)、《日本河流法》(1964年)、《日本所得税法》(1965年)、《日本国土利用计划法》(1974年)。
    2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2页。
    3在德国,违法性意识是作为责任要素,指只有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人,才是有责的行为主体。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7页。
    1参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1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3页。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3所谓犯罪化,就是把过去认为不是犯罪的行为,立法规定为犯罪行为,给予刑事处罚。
    4所谓非犯罪化,就是把过去认为犯罪的行为从刑法中删除,不再给予刑事处罚。5即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6即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款增加规定的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7参见储槐植:《犯罪学界的贡献》,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2008年危害公共安全罪所占比例比1988年上升了7.38个百分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所占比例上升了9.02个百分点。22008年侵犯财产罪所占比例比1988年下降了8.84个百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所占比例下降了6.83个百分点。
    3佟季:《六十年刑事审判情况分析》,载《人民司法·应用》2010年第3期。
    4佟季:《2008年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分析》,载《人民司法·应用》2009年第19期。
    1参见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卢建平:《论行政刑法的性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行政犯”实际上就是行政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而不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
    3参见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1参见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参见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页。
    4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5参见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24页。
    6即违警罪。
    7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8[日]福田平著:《行政刑法》,有斐阁1978年版,第42页。转引自黄明儒著:《行政犯比较研究——以行政犯的立法与性质为视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9参见黄明儒著:《行政犯比较研究——以行政犯的立法与性质为视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10[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5参见[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3页。
    1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4页。
    2参见黄明儒著:《行政犯比较研究——以行政犯的立法与性质为视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1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8页。
    1详见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3-26页。
    2参见陈朴生:《略谈刑事刑法与行政刑法之关系》,载《法令月刊》第36卷第11期,第3页。转引自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5页。
    3参见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4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2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2《法国刑法典》虽然保留了违警罪的规定,但它显然同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犯”是不同的。
    3我国学者卢建平所持观点只是其中一种观点。
    4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2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5页。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2参见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5页。
    3林山田:《论制裁法之体系》,载《刑事法杂志》1986年第30卷第1期,第6页。转引自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页。
    4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5米万英:《澳门轻微违反法律制度研究》,载《澳门检察》第6期,第97页。
    1参见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2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4期。
    3朝正:《国际刑法学协会第14届代表大会综述》,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1期。
    1[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2参见《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3参见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页。
    4也有学者将“行政不法”译成“警察不法”。参见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页。
    5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1参见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24页。
    2林山田:《行政刑法与行政犯辩正》,《法令月刊》第40卷第9期,第19页以下。转引自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页。
    3郭氏认为,司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与人的意思领域,所采取的手段为持续的宣示与法律规定等,在这些宣示与法律规定之中,必须要有强制力的刑法,以达成司法目的的强制手段,此为“司法刑法”,如刑法中关于杀人、抢劫、强奸等自然犯的规定;但行政的目的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促进的手段为行政作为,在行政作为中同样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法规,以确保行政作为的畅行无阻,此为“行政刑法”。
    4关于“司法刑法”与“行政刑法”之区分,参见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14-115页。
    5即违警罪。
    6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7参见黄明儒著:《行政犯比较研究——以行政犯的立法与性质为视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3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4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参见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2日本现行刑法典1907年颁布,1908年10月1日起施行。
    3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译者序。
    4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译者序。
    5[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1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45-146页。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2参见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10-121页。
    1[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2[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3[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详见[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1页。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3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1-22页。
    4[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8页。
    2[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1参见徐燕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研究——兼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2期。
    2参见周佑勇、刘艳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程序机制研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参见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13条规定。
    1曹建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载《求是》2011年第4期。
    2王大海:《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的理性思考》,载刘远、王大海主编:《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论要》,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1参见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71页。
    2如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3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4张彩荣、母光栋:《浅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换》,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2期。
    1万毅:《证据“转化”规则批判》,载《法学》2011年第1期。
    2朱铭元:《司法实践新观念: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3参见张智辉、王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处罚标准为视角》,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9期。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2储槐植、薛美琴:《刑法谦抑——由一则建议稿引发的思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3期。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著,何天贵译:《世界性刑法改革运动概要》,载《法学译丛》1981年第l期,转引自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1关于刑罚的经济性详细论述请参见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9页。
    2林山田著:《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27页。
    3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1[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88-189页。转引自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2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4参见朝正:《国际刑法学协会第14届代表大会综述》,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1期。
    1正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2黄太云著:《刑法修正案解读全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3王世洲:《联邦德国刑法改革研究》,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1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参见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3在整个刑罚体系中,罚金轻于监禁。缓刑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短期徒刑的补救和替代。
    4参见储槐植:《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变革对中国的启示》,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3期。
    5参见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1杨兴培:《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载《法学》2011年第4期。
    2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重印版序第7页。
    5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61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47页。
    2既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又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既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又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详见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812页;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下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265页。
    4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5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01-106页。
    6顾肖荣、陈玲:《必须防范金融刑事立法的过度扩张》,载《法学》2011年第6期。
    7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1参见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01-102页。
    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3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并构建“风险社会”理论。参见苏彩霞:《“风险社会”下抽象危险犯的扩张与限缩》,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
    4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79页。
    5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1详见《德国刑法典》第41条。
    2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9页。
    1孙万怀著:《在制度和秩序的边际:刑事政策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2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年第2期。
    1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载《求是》2011年第3期。
    2谭兆强:《论行政刑法对前置性规范变动的依附性》,载《法学》2010年第11期。
    3邸瑛琪:《试析侵犯著作权罪的法律冲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林亚刚:《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刘艳红、周佑勇著:《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4页。
    2如在德国,学界有时仍然称《违反秩序法》为行政刑法,但是,这已经不是真正刑法意义上的“刑法”了,而是历史或者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用语。参见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3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吴允锋:《非刑事法律规范中的刑事责任条款性质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龚培华:《刑法溯及力问题研究》,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万国海:《论刑法领域的非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1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3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肖中华:《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载《法学家》2010年第3期。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1顾肖荣等著:《经济刑法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2有学者认为,刑法条文中包含有“违反……法规”之类似文字的,其罪状未必就是空白罪状(参见刘树德:《罪状构建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另有学者认为,空白罪状以“违反……”的方式为前提(参见王瑞君:《空白罪状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是:空白罪状必须指明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它法律、法规(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页)。因此,凡是刑法条文写上“违反……法规”之类似文字的都是空白罪状。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4刘树德著:《宪政维度的刑法新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2[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6页。
    3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刘树德:《罪刑法定原则中空白罪状的追问》,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刘艳红、周佑勇著:《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1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2参见[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陈志军译:《葡萄牙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4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46-147页。
    5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1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2根据文章内容,此处应指广义的行政刑法。
    3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2顾肖荣等著:《经济刑法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5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6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7大陆法系构成要件中的客体,相当于我国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对象。
    1[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4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2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3王世洲:《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4[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6页。
    5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6页。
    2龚培华:《刑法溯及力问题研究》,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刘宪权著:《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7页。
    2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94、199、216、222-223、247、271、345、376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78页。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2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1是邮件诈骗和电信诈骗的中文简缩合称。
    2参见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228页。
    3参见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4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年第2期。
    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2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序。
    2周少华:《立法技术与刑法之适应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详见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39页。
    2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229页。
    2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3凌文珍:《过失危险犯中外立法比较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613页。
    1即1994年《法国刑法典》第122条第3款规定:“证明自己系由于其无力避免的对法律的某种误解,本以为可以合法完成其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页。
    1参见《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218页。
    3参见[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19页。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3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页。
    2[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页。
    3[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611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页。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8页。41975年《德意志联邦刑法典》第17条规定:“行为人行为时没有认识其违法性,如该错误认识不可避免,对其行为不负责任。如该错误认识可以避免,则依第49条第1款减轻处罚。”
    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6参见刘明祥著:《刑法中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7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5页。
    1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2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3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4[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0页。
    5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1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页。
    2[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4-615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5页。
    2该法第38条第3款规定:“即使不知法律,也不能据此认为没有犯罪的故意,但可以根据情节减轻刑罚。”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1页。
    参见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5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4-345页。
    6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337页;王作富主编:《刑法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1参见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杨新培、陈昌:《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3期;周光权:《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2参见周光权:《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4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前提和基础,违法性认识在我国就是指社会危害性认识。
    5对法定犯来说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6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249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2构成要件规范的要素是指那些只有根据规范的逻辑前提才能认识与把握的要素,如“婚姻”、“国家工作人员”、“扶养义务”、“国家机密”、“淫秽”,等等。
    3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217页。
    4参见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433页。
    5[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613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页。
    1参见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248页;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443页;[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等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25-226页。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04-505页。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04页。
    2参见周光权:《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页。
    1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2由于有的学者将“构成要件”又译成“行为构成”,因此,“构成要件错误”又译成“行为构成错误”。
    3[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9页。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1参见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2因为违法性意识不要说认为,由于违法性意识不是故意的要素,因此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不阻却故意的。
    3“故意说”中的“严格故意说”将违法性意识作为故意要素;“限制故意说”则认为作为故意的要素,只要有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就行。
    4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1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3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547页。
    2[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9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47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22页。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4[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5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393页。
    6[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1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页。
    2因为举动犯的特点是,只要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即告成立,而不管事实上是否造成了危害结果。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8页。
    3参见赵秉志主编:《犯罪停止形态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22页。
    1赵秉志主编:《犯罪停止形态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326页。
    2参见刘之雄:《犯罪既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285页。
    3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2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27页。
    3即内乱罪、外患罪、危害国交罪、放火罪、妨害交通罪、伪造货币罪、故意杀人罪和强盗罪。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2页。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27-628页。
    5当然,即便是自然犯,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不能够明确加以证明的。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477页。
    2所谓立法推定的危险是指不是规范构成要件、而是违法实质根据的法益损害可能性。换言之,这种危险及其程度与应否予以刑事处罚基本上是立法者的判断,法官只要证明这种危险不是想象或者臆断的,就可以认定危险的存在,该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就具备了可罚的实质违法。参见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3所谓危险递增理论是指危险只有递增到一定量的时候,国家刑罚权的介入才是正当与必要的。参见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12-613页;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3-475页。
    2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57页。
    2由于《澳门刑法典》采取的是广义的犯罪未遂概念,因此,此处的中止未遂与犯罪中止是同义。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8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页。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82页。
    2即《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1款规定的第二种情况,是间接正犯。
    3即《德国刑法典》第25条第2款规定,是共同正犯。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776页。
    5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0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776页。
    2[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4形式客观理论严格以构成要件对行为的描述为准,不考虑行为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如何,只将那些完全实现构成要件中所规定的行为之人看成是正犯,而任何其他对犯罪行为的产生起到因果作用之人只能被看作是共犯。实质客观理论是为了克服形式客观理论而产生的。实质客观理论通过正犯相对于帮助犯所表现出来的较大危险性观点来予以补充。此外,以因果关系的种类和强度的表面上的区别为准。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82-783页。
    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84页。
    4[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92页。
    1[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19-820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90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0-833页。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7页。
    1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2[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1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1刘宪权:《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2即牵连犯的成立必须有数个犯罪行为的存在,而不仅仅只是触犯了数个罪名。如果一个行为触犯数罪名,就不能认定为牵连犯,而只能以想象竞合犯论处。
    3即构成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上具备独立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如果虽有数个独立行为,但其中只有一个行为可以成罪,其他行为不可成罪,则无牵连犯问题的存在。
    4即构成牵连犯的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相同的罪名不能构成牵连犯。例如,行为人以伪造证件印章的方法,诈骗他人钱财,由于伪造证件印章的行为与诈骗的行为均可构成独立的犯罪,因而可认定为牵连犯。反之,如果行为人连续实施几个相同的犯罪行为,尽管行为与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也不能认定为牵连犯,只能以连续犯论处。
    5即构成牵连犯的数个独立的不同罪名的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这种牵连关系既可以是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的关系,也可以是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关系。
    6即按照牵连犯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定罪。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7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7页。
    8参见吴振兴著:《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
    1参见沈言:《牵连犯的成立要件及其处断》,载《人民司法·案例》2009年第18期。
    2参见高铭暄、叶良芳:《再论牵连犯》,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1该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170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该条规定:行为人使用爆炸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爆炸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68页。
    4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1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97页。
    5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页。
    6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页。
    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1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94-897页。
    2[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3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页。
    4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1页。
    5陈兴良:《刑法竞合论》,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6周光权:《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研究——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7在择一关系中,两个不法构成要件彼此对立而相互排斥,并不具有法条竞合要求的构成要件重叠现象,一个构成犯罪事实的行为该当A构成要件,即不致该当具有择一关系的B构成要件(例如该当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即无法该当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故不可能发生既该当A构成要件又该当B构成要件的情形,而后再考虑应适用A构成要件或B构成要件的法条竞合问题。因此,法条竞合的关系中并不存有择一关系。而学者所谓的包容关系,实际是想象竞合。例如,主张包容关系的学者所举的例子,放火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在导致被害人死亡时,包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
    8[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94页。
    9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1页。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95页。
    1德国学者将吸收关系界定为吸收法与被吸收法之间的竞合关系。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97页。
    2日本学者指出,可以认为适用于一个行为的数个构成要件中,某个构成要件比其他构成要件具有完全性时,“完全法拒绝不完全法”。参见[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3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4陈兴良:《刑法竞合论》,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5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6《日本刑法典》第223条、第222条分别规定了强要罪和胁迫罪。
    7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页。
    1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张明楷:《法条竞合中特别关系的确定与处理》,载《法学家》2011年第1期。
    3周光权:《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研究——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1、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1997年版。
    3、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赵秉志著:《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刘宪权著:《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顾肖荣等著:《经济刑法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9、顾肖荣著:《刑法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10、赵国强著:《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赵国强著:《澳门刑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2、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4、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5、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6、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下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9、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0、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21、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4、孙万怀著:《在制度和秩序的边际:刑事政策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黄太云著:《刑法修正案解读全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
    26、刘艳红、周佑勇著:《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28、黄明儒著:《行政犯比较研究——以行政犯的立法与性质为视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9、陈灿平著:《刑民实体法关系初探》,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0、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修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3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2、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3、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5、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6、[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美]博西格诺著:《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8、[英]鲁珀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著:《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0、[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2、[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3、[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6、[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7、[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日本刑法典》(第2版),张明楷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9、《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0、《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1、《葡萄牙刑法典》,陈志军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2、《意大利刑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三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中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7、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赵秉志主编:《犯罪停止形态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郎胜、刘宪权、李希慧主编:《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戴玉忠、刘明祥主编:《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刘远、王大海主编:《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论要》,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4、[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等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1、储槐植:《建立刑事一体化思想》,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1期。
    2、储槐植:《犯罪学界的贡献》,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3、储槐植:《刑法目的断想》,载《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4、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5、佟季:《六十年刑事审判情况分析》,载《人民司法·应用》2010年第3期。
    6、佟季:《2008年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分析》,载《人民司法·应用》2009年第19期。
    7、卢建平:《论行政刑法的性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8、朝正:《国际刑法学协会第14届代表大会综述》,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1期。
    9、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4期。
    10、王世洲:《联邦德国刑法改革研究》,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11、曹建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载《求是》2011年第4期。
    12、徐燕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研究——兼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2期。
    13、周佑勇、刘艳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程序机制研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4、张彩荣、母光栋:《浅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换》,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2期。
    15、万毅:《证据“转化”规则批判》,载《法学》2011年第1期。
    16、朱铭元:《司法实践新观念: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17、张智辉、王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处罚标准为视角》,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9期。
    18、储槐植、薛美琴:《刑法谦抑——由一则建议稿引发的思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3期。
    19、杨兴培:《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载《法学》2011年第4期。
    20、顾肖荣、陈玲:《必须防范金融刑事立法的过度扩张》,载《法学》2011年第6期。
    21、苏彩霞:《“风险社会”下抽象危险犯的扩张与限缩》,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22、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23、龚培华:《刑法溯及力问题研究》,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4、刘树德:《罪刑法定原则中空白罪状的追问》,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5、邸瑛琪:《试析侵犯著作权罪的法律冲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6、王世洲:《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7、林业刚:《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28、万国海:《论刑法领域的非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29、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年第2期。
    30、王瑞君:《空白罪状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31、吴允锋:《非刑事法律规范中的刑事责任条款性质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2、谭兆强:《论行政刑法对前置性规范变动的依附性》,载《法学》2010年第11期。
    33、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载《求是》2011年第3期。
    34、肖中华:《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载《法学家》2010年第3期。
    35、张明楷:《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36、刘仁文:《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37、于志刚:《刑法修正何时休》,载《法学》2011年第4期。
    38、周少华:《立法技术与刑法之适应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9、凌文珍:《过失危险犯中外立法比较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0、贾宇:《论违法性认识应成为犯罪故意的必备要件》,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3期。
    41、周晶敏:《违法性意识:故意犯罪之要件》,载《法学》2003年第3期。
    42、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43、杨新培、陈昌:《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3期。
    44、周光权:《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45、赵国强:《大陆法系犯罪论三要素学说的定位思考,载《法学》2011年第4期。
    46、赵国强:《中国内地刑法与澳门刑法故意犯罪阶段形态之比较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7、赵国强:《中国内地与澳门犯罪构成要素理论比较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6期。
    48、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49、侯国云:《对传统犯罪既遂定义的异议》,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3期。
    50、杨兴培:《论一罪的法律基础和事实基础》,载《法学》2003年第1期。
    51、刘宪权:《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52、高铭暄、叶良芳:《再论牵连犯》,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53、陈兴良:《刑法竞合论》,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54、张明楷:《法条竞合中特别关系的确定与处理》,载《法学家》2011年第1期。
    55、周光权:《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研究——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1、米传勇:《阅读加罗法洛——以自然犯、法定犯理论为中心》,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米传勇:《对加罗法洛犯罪学思想的曲解与澄清》,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周宜俊:《刑法适度性原则研究——以法定犯为视角》,载《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八卷)。
    1、黄明儒:《行政犯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何子伦:《台湾地区刑事犯与行政犯分界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郭晶:《刑事领域中行政犯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储槐植:《要正视法定犯时代的到来》,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日第3版。
    2、游伟:《经济犯罪立法模式新论》,载《检察日报》2010年2月5日第3版。
    3、林燕:《三方面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载《法制日报》2011年3月3日第1版、第4版。
    4、黄庆畅:《醉驾入刑4个月,全国查处酒驾下降45.4%》,载《人民日报》2011年9月15日第9版。
    5、冯军:《宏观解析刑法的责任原则》,载《法制日报》2011年9月21日第12版。
    1.李肇星:《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http://www.legaldaily.com.cn/dfjzz/content/2010-03/05/content_2073494.htm,2010年6月16日访问。
    2.江苏省常州市中级法院(2008)常知刑初字第1号刑事判决书,北大法意——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2.0版,http://10.1.1.34:809//detail?channelid=15100&record=1&presearchword=CaseID=200360,2010年6月16日访问。
    [德]许乃曼:《传统过失刑事责任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弊病(新的趋势与展望)》,王秀梅译,载《法学家》2001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