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散文文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战国散文文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文本包含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中的散文作品以及史传散文中著录的成文,系统地探讨了战国时期散文文体的大致风貌。其中涉及的散文文体有论、说、命令、律令、檄、谏、议、对、表、盟、誓、诅、祝、书、传记、典记等多种,论述的内容涉及到这些文体的概念辨析、溯源分类、体制特征、风格风貌、文化意蕴、嬗变历程、后世影响等。
     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要交代文章的选题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等。第一章主要论述战国时代的名称、分期与特征、文体的概念与分类,战国散文的基本概况及其文体分类,探讨战国散文在文体分类与界定时的特殊性与解决方法。第二章以战国论体为研究对象,认为战国论体文按照体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语录式、对话式、寓论式、专论式和解注式五种。第三章以战国说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国游说、传说和小说的概念、体制和风格特征。第四章以战国诏令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国命令体、律令体和檄体的概念、体制及后世流变。第五章以战国奏议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谏体、议体、对体和表体的概念、体制及写作特色。第六章以战国祝盟类文体和书牍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盟誓载书、诅祝文及书信等文体的大致风貌。第七章以记体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战国传记、典记的概念、写作规范与风格特征。
     通过上述考察,本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战国时期是散文文体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尽管后世多种文体在此时还没有出现,但其文体功能、体式及风格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并不断成熟。
     第二,战国时期各种散文文体的创作以论体和说体最为丰富,占据了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中的绝大部分。战国散文以议论、记叙为主,抒情散文颇为少见。在体式上既有思路多变、不拘一格的诡异之文,也有大量形式单一的公式化文章。
     第三,多种战国散文文体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记言服务,记言是文章的主体和精华。
     第四,在艺术手法上,各种文体的散文都注重修辞,尤喜对偶和引经据典,不以推理为能;又其语言风格多样,虽不乏瑰丽之辞,但总以简明洗练为主。
     第五,战国散文中的虚构成分日渐增多,是其文学性显著提升的重要因素。先秦散文经历了由记述到告述和追述,再到表述和论述,最后到注述和拟述的过程。战国时期是记述、告述以及表述和论述日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拟述正式出现的重要时期。拟述的出现,对于文学走向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Taking the the prose style in Zhanguo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the handed literatures and the prose which is contained in historical-biography pros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roughly style of the prose style in Zhanguo Dynasty. The prose style involved in this paper includes Lun(论), Shuo(说), Orders,Decrees,Xi(檄),Suggestion(谏),Discussion(议),Di(对),Biao(表),Mengshi Paper(盟誓载书),Zu(诅),Zhu(祝),Letters,Biography(传记)and Canon Remember(典记), its content involves their conception,traceability classification,system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connotations,styles and features evolution process a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 etc.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paper briefly talks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is paper, previous subject status of study and investigative thought, method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name, the installment and characteristic style in Zhanguo Dynasty, the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styl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rose style in Zhanguo Dynasty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particularity and solutions of the prose style in Zhanguo Dynasty in its classification and demarcation.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Lun in Zhanguo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yle, Lun in Zhanguo Dynast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sayings type, conversational, fable type, monograph type and explained type.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third chapter is Shuo in Zhanguo Dynasty. It inspected the concept, structure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Youshuo,Legend,Novel in Zhanguo Dynas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fourth chapter is Edict in Zhanguo Dynasty. It inspected the concepts, structures and later flow of Orders,Decrees,Novel in Zhanguo Dynas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fifth chapter is Memorials in Zhanguo Dynasty. It inspected the concepts, structures and writing features of Suggestion,Discussion,Di,Biao in Zhanguo Dynas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ixth chapter is Zhumeng(祝盟) and Letters in Zhanguo Dynasty. It inspected the roughly style of Mengshi Paper,Zu,Zhu and Letters in Zhanguo Dynas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eventh chapter is J(i记体)in Zhanguo Dynasty. It inspected the concepts, writing norms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Biography and Canon Remember in Zhanguo Dynasty.
     Through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Zhanguo Dynasty is the period for prose style to develop and mature further. Despite various styles which appeared later hadn’t appeared at that time, their stylistic functions, asana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had already appeared and continued to mature gradually.
     Second, in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prose style, the creation of Lun and Shuo was the most abundant and occupied most of the philosophers prose and historical-biography prose. In Zhanguo Dynasty, comment prose and narrative prose were abundant while lyrical prose was quite rare. There were not only some prose of which ideas were changeful and eclectic but also some prose of which form were single and formulational.
     Third, narration was the main in some prose in Zhanguo Dynasty, notes serviced for narration and narration were the essence of the prose.
     Fourth, in art gimmick, various style prose focused rhetoric,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ual and quotations and lacking of reasoning. And their language style was diversity, although magnificent words were very abundant, concise and succinct was their main style.
     Fifth, imaginary components in the prose in Zhanguo Dynasty were increased gradually, which was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actors to mark i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iterariness. The pre-Qin prose accounts to experience a process from Record and Added Record, again to Express and Discussed, finally to Explain and Imagination. Zhanguo Dynasty is the important period during which Record,Telling, Express and Discussion matured and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Imagination appeared formally. Appearing of Imagination in literature wa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be conscious.
引文
①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2—63页。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
    ③张中行《闲话八股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④(法)托多洛夫,巴赫金著,蒋子华、张萍译《对话理论及其他·扉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⑤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见:《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页。
    ⑥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伪古文《尚书·毕命》伪孔传:“政以仁义为常辞,以理实为要,故贵尚之。”见:孔颖达[唐]《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45页。下引版本同。
    ②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413页。
    ③刘勰[梁]撰、郭晋稀注译《文心雕龙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7页。下引版本同。
    ④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0页。
    ⑤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5页。
    ⑥《尚书》文体也有“十体”之说。《尚书·虞书·尧典》孔疏:“检其此体,为例有十。一曰典,二曰谟,三曰贡,四曰歌,五曰誓,六曰诰,七曰训,八曰命,九曰征,十曰范。《尧典》、《舜典》二篇,典也。《大禹谟》、《皋陶谟》二篇,谟也。《禹贡》一篇,贡也。《五子之歌》一篇,歌也。《甘誓》、《泰誓》三篇、《汤誓》、《牧誓》、《费誓》、《泰誓》八篇,誓也。《仲虺之诰》、《汤诰》、《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康王之诰》八篇,诰也。《伊训》一篇,训也。《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顾命》、《毕命》、《冏命》、《文侯之命》九篇,命也?敦氛鳌芬黄饕病!逗榉丁芬黄兑病!?见:《十三经注疏》,第117页。
    ⑦邵炳军师、叶小平《应用写作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27页。
    ⑧关于《昭明文选》的文体分类,有主张“三十七体”、“三十八体”、“三十九体”三说。现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即为三十七体,然黄侃、骆鸿凯等主张应补上“移”体,游志诚主张再加“难”体。详参:穆克宏《<文选>文体分类再议》,《江海月刊》,1996年第1期,第164—165页。
    ①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720页。
    ②《三国志·曹爽传》裴《注》云:“(桓)范尝抄撮《汉书》中诸杂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论》。”(见:陈寿[晋]撰、裴松之[南朝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陈乃乾校点,1959年,第290页。)《隋书·经籍志》亦载:“《世要论》十二卷:魏大司农桓范撰。梁有二十卷。”(见:魏征[唐]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互校本,汪绍楹等点校,1973年,第1004页。)后有《政要论》、《桓范新书》、《桓范世论》、《桓公世论》、《桓子》、《魏桓范》、《桓范论》、《桓范要集》等不同称谓。唐魏徵《群书治要》辑其文十三篇,其余基本亡佚。严可钧辑其残文于《全三国文》卷三十七。
    ③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41页。
    ④沈约[梁]《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王仲荦点校,1974年,第1770页。
    ①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第22页。
    ②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③杨传普《现代文体学世纪回眸》,《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第25页。
    ④刘世生《文体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何开丽《西方文体学与中国文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第144页。
    ⑦郭绍虞《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复旦学报》(社哲版),1981年第1期,第2—11页。
    ⑧钱志熙《古代文学教研要重视文体学》,《光明日报》,2005年2月25日。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章必功《文体史话》,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程毅中《中国诗体流变》,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⑥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⑦蒋长栋《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⑧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⑨赵敏俐、谭家健《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⑩熊宪光《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方铭《战国文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①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③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周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④胥洪泉《中国古代散文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⑥何明新《先秦散文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⑦章沧授《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⑧段波《先秦散文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⑨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⑩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11两文皆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12方勇《庄子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3王蒙《文体学丛书·序言》,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109—118页。
    ①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第28—36页。
    ②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309—347页。
    ③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⑤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1—97页。
    ⑥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第236页。
    ①张瑞《说炜晔而谲狂——先秦说体文叙事传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②宁稼雨《诸子文章流变与六朝小说的生成》,《南开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51—57页。
    ③王恒展《先秦典籍与小说滥觞》,《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3—8页。
    ④朱岩《<尚书>文体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⑤董芬芬《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⑥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自序》,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②《文心雕龙·序志篇》,见:《文心雕龙注译》,第582页。
    ①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4年,第473页。
    ②吴起[周]著《吴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1986年,第2页。
    ③尉缭撰[周]、李解民译注《尉缭子》,《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0页。
    ④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00页、第460页、第588页、第909页。
    ⑤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篇首第11页。
    ①《汉书·高帝纪赞》颜师古注:“春秋之后,周室卑微,诸侯强盛,交相攻伐,故总谓之‘战国’。”见:班固[汉]撰、颜师古[唐]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颜注本,傅东华等点校,1962年,第81—83页。下引版本同。
    ②《汉书》,第1692页。
    ③关于周元王元年的具体时间,有公元前475年与前477年两种说法,而以前475年为通行。详参: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12页。
    ④马骕[清]《绎史》,北京:中华书局校补整理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王利器整理,2002年,第2184页。
    ⑤邵炳军师《关于<春秋文学编年史>研究的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第62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②详参: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7页。
    ③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3页。
    ①司马迁[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三家注本,顾颉刚等点校,1959年,第2505页。下引版本同。
    ①详参: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17—231页。
    ①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25页。下引版本同。
    ②《十三经注疏》,第90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713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37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2页。
    ⑥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见: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页。
    ①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张少康认为,曹丕、陆机等对“文”的概念的理解,“实际上包含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文章。一类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具有想象和虚构特点的艺术文学;一类是以抽象的理论思维为主,着重于说理和实用的非艺术文章。”见: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503页。
    ④颜延年此语见存于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九:“颜延年语未知所出,当为《庭诰》逸文。……颜延年谓‘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此言字与笔字对举,意谓直言事理,不加彩饰者为言,如《礼经》、《尚书》之类是也;言之有文饰者为笔,如《左传》、《礼记》之类是;其有文饰而又有韵者为文。”见: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8页。
    ⑤萧绎[梁]《金楼子》,长沙: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排印本,1939年,第75页。
    ⑥萧统[梁]《文选序》,见: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
    ①《昭明文选》卷十二《海赋》唐李善注:“言沙汭之际,文若云锦,螺蚌之节,光若绫罗也。”见: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182页。
    ②范文澜注:“散文犹言敷文。”见: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86页。
    ③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见: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页。
    ④赞宁[宋]《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范祥雍点校,1987年,第48页。
    ⑤据马茂军《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发生研究》考证,宋代还有“散语”一词,“散语有散漫、随意之句式、语体的意思,和散文一样有文体的含义。而散文一词,文体意义更鲜明,而散语渐渐被中国古代文论淡忘了。”见:马茂军《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发生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152页。
    ①沈括[宋]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33页。
    ②罗大经[宋]《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页。
    ③黎靖德[宋]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王星贤点校,1986年,第3334页。
    ④王应麟[宋]《辞学指南》,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一册)校点浙江书局本,王宜媛、聂福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8页。
    ⑤详参: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566—571页。
    ⑥严既澄《韵文与骈体文》,《小说月报》,1927年17期(号外),第1—15页。
    ⑦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页。
    ⑧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⑨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①杨春时等著《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②刘师培《论文杂记》:“箴、铭、碑、颂,皆文章之有韵者也。”见:刘师培《论文杂记》,王水照《历代文话》(第十册)校点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遗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86页。
    ③(德)卡尔·雅斯贝斯著,柯锦华、范进译《智慧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④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49页。
    ①刘师培《论文杂记》,王水照《历代文话》(第十册)校点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遗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84页。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4页。
    ①《说文解字·骨部》段注:“十二属,许未详言。今以人体及许书覈之:首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尻;手之属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见:《说文解字注》,第166页。
    ②孙诒让[清]《墨子间诂·经上》注引《周礼·天官·叙官》郑注云:“体犹分也。”见: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308页。
    ③《周礼·天官·冢宰》郑注:“体犹分也。”见:《十三经注疏》,第639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77页。
    ⑤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35页。
    ⑥《易·乾·文言》孔颖达疏:“言君子之人,体包仁道,汛爱施生,足以尊长于人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5页。
    ⑦《昭明文选》卷十七《文赋》唐李善注:“赋以陈事,故曰体物。”见: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41页。
    ⑧《吕氏春秋·情欲篇》高诱注:“体,性也。”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45页。
    ⑨欧阳询[唐]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35页。
    ⑩沈约[梁]《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王仲荦点校,1974年,第1778页。11“推其文体”,曹旭注:“从诗的风格体制上推测。”见:钟嵘[梁]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135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344页。又,陆侃如注:“体,体势。”见:刘勰[梁]撰、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381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446—447页。又,“弥缝文体”,周振甫译为“使文辞更加紧密。”见:刘勰[梁]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13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360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579页。又“文体解散”,陆侃如译为:“文章体制败坏。”见:刘勰[梁]撰、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604页.
    ⑥郭晋稀注:“‘文体’,元作‘文辞’冯本作‘文体’,是也。‘文体’,指文章风格。”见:《文心雕龙注译》,第336页。
    ⑦《文心雕龙注译》,第527页。
    ⑧《文心雕龙注译》,第395页。又“文体遂弊”,周振甫译为“文章的体裁便会败坏。”见:刘勰[梁]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页。
    ⑨《文心雕龙注译》,第509页。又“文体多术”,陆侃如译为:“文章各种体裁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见:刘勰[梁]撰、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525页。
    ⑩详参: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3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18—188页。
    ②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③童庆炳认为:“上述文体定义实际上可以分两层来理解:从表层看,文体是作品的语言秩序、语言体式;从里层看,文体负载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作家、批评家的个体的人格内涵。”见: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原载: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⑤郭英德认为:“一种文体的基本结构,犹如人体结构,应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即:(一)体制,指文体外在的形状、面貌、构架,犹如人的外表体形;(二)语体,指文体的语言系统、语言修辞和语言风格,犹如人的语言谈吐;(三)体式,指文体的表现方式,犹如人的体态动作;(四)体性,指文体的表现对象和审美精神,犹如人的心灵、性格。”详参: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
    ⑥赵炎秋《文学原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⑦邵炳军师又在“文体”的基础上,借用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引晋刘智《论天》:“天有常度,日月成象,众星有宫分,方物有体类”(见:唐瞿昙悉达撰、常秉义点校《开元占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9页)中的“体类”一词,形成文章“体类”的概念,认为文章的体类,“指依文章内容与形式要素按特定标准对文章所划分之文体类别。”详参: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
    ①张寿康《文章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20页。
    ②(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98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0页。
    ④(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6—267页。
    ⑤《昭明文选》卷十七《文赋》李善注:“文章之体,有万变之殊,中众物之形,无一定之量也。”(见: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41页。)张少康认为:“陆机在这里指出了文体的多变,乃是由于它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本身千姿百态之故。”见:陆机[晋]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⑥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页。
    ①(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9页。
    ①曾国藩[清]《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标点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本,孙雍长标点,1987年。
    ①许嘉璐《古代文体常识》认为:“所谓同名异实,就是文体的名称相同,实际上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体裁。例如同是‘铭’,但是座右铭和刻在器物上的铭不同;同是‘赞’,但史书中的传赞和后来的画赞不同。所谓同实异名则正相反: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是同一体裁。例如‘墓碑’与‘墓碣’,只是所立的石板形制有别,文章体裁却无二致。”详参:张寿康《文章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63页。
    ②赵逵夫《<中国文章分类学研究>序》,《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哲版)2000年第1期,第55页。
    ③详参:邵炳军师、叶小平《应用写作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5—305页;邵炳军师《春秋散文体类概说》,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中国武夷山,2010年8月。
    ①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342页。
    ②《周易·杂卦》晋韩康伯注:“著,定也。”见:《十三经注疏》,第96页。
    ③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226页。
    ④《史记》,第2141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2481页。
    ⑥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453页。
    ①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1页。
    ②张朋川认为,中国远古时期的符号文字根据使用功能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来计数和名物,这类符号出现较早,大部分是指事符号,一般刻在陶器上,延续时间很长,在春秋时期仍在使用。一类是祭器上的标识,大多为象形的符号,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是祭祀文化的产物。第三类是占卜使用的契刻文字,最早出现在龟甲上,如八千年前裴李岗文化龟甲上契刻的独体符号。见:张朋川《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第37页。
    ①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47页。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2页。
    ③《汉书》,第1708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126页。按:周公所作之诗见于现存《诗经》之《大雅·文王》。又,亦有论该诗非周公作者,见: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45页。
    ①孔鲋[秦]撰、宋咸[宋]注、阮元[清]辑《孔丛子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1988年,第296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①详参:邵炳军师主编、侯文冉、杨延编撰《诗经文献研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90页。
    ①《史记》,第2147、2237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545页。
    ③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6年,第6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17页。
    ⑤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183页。
    ①李炳海《关于中国古代文体教学和研究的琐议》,《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古代诗歌研究中心&古代文体研究中心,2009年,第87—88页。
    ②柯昌济《韡华阁集古录跋尾》认为:“論字从谷,从侖声·茸执·从口,非山谷谷字,即古语字也。字象语气从口出形。”(见: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二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42页。)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五认为:“论即论难之论本字。”见: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1985年,第46页。
    ③《说文解字·言部》段注:“论,以仑会意。”见:《说文解字注》,第91—92页。
    ④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⑤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⑥《说文解字注》,第223页。
    ①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4页。
    ②许进雄《简明中国文字学》(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36页。
    ③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注:“论道经邦,谓讨论治道,筹画国家大计。”见: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78页。
    ④《诗经·大雅·灵台》毛传:“论,思也。”见:《十三经注疏》,第525页。
    ⑤黄怀信认为前“论”当作“评论”;后“论”当为“考论”、“考评”之意。(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40、304页。)又,据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及《逸周书校补注译·前言》,《皇门解》当作于西周,《官人解》作于春秋早期。见: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⑥《周礼·冬官·考工记》郑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贾疏:“言人德者,坐而论道是也。”见:《十三经注疏》,第905页。
    ⑦《论语·先进篇》何晏集解:“论笃者,谓口无择言。”(见:《十三经注疏》,第2499页。)杨伯峻以为“论”当作“言论”。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6页。
    ⑧《论语·宪问篇》邢昺疏认为“论”即“详而审之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10页。)杨伯峻注:“讨论,意义和今天的‘讨论’不同,这是一个人去研究而后提意见的意思。”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页。
    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杜预注:“论其得失。”见:《十三经注疏》,第2016页。
    ⑩《国语·齐语》韦昭注:论,择也。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①谭家健注:“论,分析、整理,论证。”见: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31页。
    ②杨伯峻认为二“论”当为“追论”、“讨论”之意。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1页。
    ③《吕氏春秋·论人篇》高诱注:“论,犹论量也。”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77页。
    ④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2年,第33页。
    ⑤《墨子·所染篇》孙诒让注引汉高诱云:“论,犹择也。”见: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16页。
    ⑥《荀子·王霸篇》杨倞注:“论,选择也。”见: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224页。
    ⑦《墨子·经说上》孙诒让注引张之纲云:“‘论’读为‘伦’。”见: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303页。
    ⑧《荀子·解蔽篇》郝懿行注:“论,读为伦,伦者,理也。”见: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397页。
    ⑨《礼记·王制》郑注:“论或为伦。论音伦,理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343页。)陆德明《经典释文·礼记音义一》:“论,音伦,理也。”见:陆德明[唐]《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校刻徐乾学通志堂本,黄焯断句,1983年,第174页。
    ⑩王应麟《[宋]玉海》,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刻本,1987年,第1172页。11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7页。12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①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页。
    ②又,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诸弟子所语之言也。……论者,伦也,有伦理也。”(见: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5—217页。)其“论”作“有条理”讲,亦可备一说。
    ③现存战国文献篇名中出现“论”的还有《庄子·齐物论》,《苟子·天论》、《正论》、《礼论》、《乐论》,《吕氏春秋·论人》、《论威》、《行论》,《吴子·论将》等篇。其中关于《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论”三字,历来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读法:第一种是以“齐物”为一词,“论”为一词,义同“齐物之论”;第二种是“齐”为一词,“物论”为一词,义同“使各种物论变齐”。相关理由,王夫之《庄子解》、章太炎《齐物论释》等均有较多论述,此不赘引。详可参阅:沈善增《<逍遥游><齐物论>新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89—201页;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31页。
    ④当然,“论”字还有其它一些含义,然均与文体无关,故此不赘引。详参: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660页。
    ⑤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720页。
    ⑥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720页。
    ①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41页。
    ②均见:陆机[晋]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17—118页。
    ③李昉[宋]《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刻本,1960年,第2578页。
    ④释僧佑[梁]《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苏晋仁点校,1995年,第390页。
    ①释僧佑[梁]《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苏晋仁点校,1995年,第386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13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213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214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214—215页。
    ⑥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页。
    ①刘知几[唐]撰、浦起龙[清]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1页。
    ②真德秀[宋]《文章正宗纲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5册,1983年,第6页。
    ③薛瑄[明]《敬轩文集》(卷十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43册,1983年,第238页。
    ④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48页。
    ①张寿康主编《现代文章学资料汇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1页。
    ②夏丏尊著、文心之辑《夏丏尊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49—50页。
    ③汪馥泉《文章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1990年,第346页。
    ④杨阴浒《文章结构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347页。
    ⑤卜维萍《阅读与写作》,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73页。
    ⑥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8页。
    ⑦刘石泉《论体文起源初探》,《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1页。
    ①刘宁《“论”体文与中国思想的阐述形式》,《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第31页。
    ②吴承学、刘湘兰《论说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6期,第88页。
    ③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213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13页。
    ②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③任昉[梁]撰、陈懋仁[明]注《文章缘起注》,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三册)校点学海类编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25页。
    ④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37页。
    ⑤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48页。
    ⑥姚鼐[清]《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页。
    ⑧陈骙[宋]《文则》,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一册)刊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台州丛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0—141页。
    ①何乔新[明]《椒邱文集》(卷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49册,1983年,第141页。
    ②胡朴安《论文杂记》,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九册)刊印1923年朴学斋丛刊本,聂巧平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115页。
    ③邵炳军师、梅军《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导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29页。
    ⑤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⑥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页。
    ⑦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张相《古今文综评文·论之体制》评论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对论体的分类时说:“要之彦和政经史文之别,卓哉名言,弗可易矣。兹约以今名,曰论理,曰论文,曰论政,曰论史,抑昔轨有不得而囿者,为之归途,曰杂论。凡类五。”见:张相《古今文综评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九册)刊印1916年中华书局本,崔铭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68页。
    ②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3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1页。
    ④张相《古今文综评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九册)刊印1916年中华书局本,崔铭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74页。又吕思勉云:“谓之义者,如《礼记·冠义》以下六篇是也。”见: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⑤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刘知几[唐]撰、浦起龙[清]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4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册),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226页。
    ③张子开《语录体形成刍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517页。
    ④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51页。
    ⑤谭家健《<论语>的文学价值和影响》,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8页(原发表于:《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2页。
    ⑥刘绪义《<尚书>:中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46页。
    ⑦谭家健《<论语>的文学价值和影响》,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9页
    ①杜绣琳《<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的说理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②钱大昕[清]《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422页。
    ③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134页。
    ④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等修订《辞海·文学分册》(修订稿),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266页。
    ⑤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1页。
    ①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0页。
    ②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1页。
    ①《论语·雍也篇》何晏集解:“矢,誓也。子路不说,故夫子誓之。”见:《十三经注疏》,第2479页。
    ①参看: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9页、第329页。
    ②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重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③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重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2686页、第2698页、第2740页。
    ②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133页、第357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13页。
    ①详参:李乃龙《论<文选>“对问”体:兼论先秦问对体的发展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第84页。
    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认为今文《尚书·皋陶谟》一篇“内容记述舜与大臣讨论部落联盟大事,当是后世史官追述当时讨论的对话写成的,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议事记录。”见: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①《国语·周语中》韦昭注:“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守望之人也。”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②《说文解字·宀部》段玉裁注引《方言》曰:“寓,寄也。”见:《说文解字注》,第341页。
    ③《管子·内言·大匡》唐尹知章注:“寓,寄托也。”见: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4年,第336页。
    ④均见: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947页。
    ⑤王先谦[清]集解《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7年,第245页。
    ⑥北大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5页。
    ⑦蒋风《儿童文学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⑧谭家健《<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原载:《河北学刊》,1986年第1期。又见: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69页。
    ⑨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44页。
    ⑩白本松《先秦寓言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①马振方《<庄子>寓言辨析》认为:“寓意小说就是以超验的文学意象显示作者对人生的思想认识或哲理观念。”详参:马振方《<庄子>寓言辨析》,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二十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
    ①《史记》,第2343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23页、第138页。
    ①详参:廖名春、陈兴安译注《吕氏春秋全译》,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84页。
    ②方武《议论文体新论》认为:“凡是写在议论文开头起到‘引子’那样的引出中心论题或论点部分的作用的部分,都应该叫做‘引论’。”(见: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又其认为,余论部分的内容超出了主要论点或论题的范围,去掉它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是完整的。但从另一角度看,余论或是有必要联系眼前现实,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或者有必要补充一点说明,以避免文章的片面性。从这一角度看,添上余论不是多余的,有的甚至还是十分重要的。见: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6—208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441页。
    ①参看:谭家健、孙中原译注《墨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页。
    ①《说文解字注》,第462页。
    ②《汉书·薛宣传》颜师古注:“驳者,执意不同,犹如色之间杂。”见:《汉书》,第3394页。
    ③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415页。
    ④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266页。
    ⑤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
    ①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115页。
    ②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101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995页。
    ④《孟子·离娄下》宋孙奭疏:“既为禽兽,于我又何足责难焉。”见:《十三经注疏》,第2730—2731页。
    ⑤《汉书》,第1739页。
    ⑥刘义庆[南朝宋]撰、刘孝标[梁]注、徐震堮?恪妒浪敌掠镄<恪罚本褐谢榫郑?984年,第34页。
    ⑦《吕氏春秋·乐成篇》高诱注:“难,说。”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415页。
    ⑧《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引:“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见:《史记》,第6—8页。
    ⑨《史记》,第2447页。
    ⑩王充[汉]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95页。11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50页。12任昉[梁]撰、陈懋仁[明]注《文章缘起注》,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三册)校点学海类编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33页。13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75页。
    ①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382页。
    ②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③张惠仁《韩非:我国古代“难”体散文之祖》,《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33页。
    ④王充[汉]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第396页。
    ①顾炎武[清]著、顾汝成[清]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十四年嘉定黄氏西谷草庐重刊定本,1985年,第1369页。
    ②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9-330页。
    ③刘勰[梁]撰、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3—74页。
    ④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80页。
    ⑤周大璞主编、黄孝德、罗邦柱分撰《训诂学初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①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2页。
    ②详参: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四,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81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186页、第180页、第50页。
    ④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28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1240页。
    ⑥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250页。
    ⑦《庄子·天地篇》唐成玄英疏:“解,悟也。”见: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447—449页。
    ⑧王充[汉]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96页。
    ⑨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122页。
    ⑩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873页。11《十三经注疏》,第1707页。12《文心雕龙注译》,第307页。13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49页。14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4页。
    ①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页。
    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892页。
    ③《尔雅·释言》晋郭璞注:“皆传车驿马之名。”见:《十三经注疏》,第2581页。
    ④《说文解字注》,第377页。
    ⑤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391页。
    ⑥《左传·成公五年》杜预注:“传,驿。”见:《十三经注疏》,第1901页。
    ⑦《礼记·玉藻》郑注:“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485页。
    ⑧《周礼·地官司徒·司关》郑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见:《十三经注疏》,第739页。
    ⑨《汉书·宁成传》颜师古注:“传,所以出关之符也。”见:《汉书》,第3650页。
    ⑩《释名疏证补》卷六《释典艺》王先谦补:“叶德炯曰:此礼传之传。《汉书·艺文志》有《周官传》四篇。《隋书·经籍志》有马融注《丧服经传》、郑玄注《丧服经传》,皆此传也。汉儒最重师传,《汉书·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序》,述‘六经’传授,最详,故云‘传示后人’。此传下该《左氏》、《公》、《谷》者,以后述《春秋》不及三家故也。”见: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2—213页。11《十三经注疏》,第2334页。12《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传,谓解说经义者也。”见:《汉书》,第861—862页。13《汉书·淮南王安传》颜师古注:“传,谓解说之。”见:《汉书》,第2145—2146页。14张华[晋]《博物志》,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士礼居本校刊本,第14页。
    ①章炳麟谓“有之必无然”中之“无”是羡文,谭戒甫《墨辩发微》据其说。见:谭戒甫《墨辩发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①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认为:“《公羊传》和《谷梁传》,是相类而不尽相同的两部书。它们与《左氏春秋》的区别,是《公》、《谷》二传以阐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为主,而《左氏春秋》则以记春秋时代的史事为主。”见: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370页。
    ①《汉书》,第3266—3267页。
    ②又,《史记·韩非列传》司马贞《索引》:“按《韩子》有《内储》、《外储篇》:《内储》言明君执术以制臣下,制之在己,故曰‘内’也;《外储》言明君观听臣下之言行,以断其赏罚,赏罚在彼,故曰‘外’也。储畜二事,所谓明君也。”见:《史记》,第2148页。
    ①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第二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①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第159页。
    ①刘熙载[清]《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3页。
    ②毕沅云:“‘纪’、‘理’、‘疑’、‘比’、‘意’为韵,古四通声。”“‘故’、‘取’、‘予’为韵。”见: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415页。
    ①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陈松长《马王堆简牍帛书常用字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第87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93页、第405页。
    ④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页。又: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5页。
    ⑤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七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7页
    ⑥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05页。
    ⑦许进雄《简明中国文字学》(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99页。
    ⑧《说文解字注》,第93页。
    ⑨《周易·兑卦》孔颖达正义:“兑,说也。《说卦》曰:‘万物者莫说乎泽。’以兑是象泽之卦,故以‘兑’为名。泽以润生万物,所以万物皆说;施于人事,犹人君以恩惠养民,民无不说也。惠施民说,所以为亨。以说说物,恐陷谄邪,其利在于贞正。故曰‘兑,亨利贞’。”(见:《十三经注疏》,第69页。)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释曰:“此谓事物‘欣悦’之时,必可‘亨通’畅达;但不能‘悦’于为邪,故诫以‘利贞’。”见: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5页。
    ①《周易·说卦》孔颖达正义:“为巫,取其口舌之官也;为口舌,取西方于五事为言,取口舌为言语之具也。”见:《十三经注疏》,第95页。
    ②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③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212页。又,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上》引李颐曰:“兑,悦也。”见:陆德明[唐]《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校刻徐乾学通志堂本,黄焯断句,1983年,第368页。
    ④杨伯峻认为此“说”字“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⑤《论语·子路篇》邢昺疏:“(君子)不受妄说,故难说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08页。)杨伯峻复以此“说”字为“讨人喜欢”(亦即“取悦”)之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3页
    ⑥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页。
    ⑦[宋]陈彭年《钜宋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闽中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刊本,1983年。
    ⑧《说文解字注》,第93页。
    ⑨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59页。
    ⑩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43页。11 [宋]陈彭年《钜宋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闽中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刊本,1983年。12杨伯峻注:“说,音shuì,游说。”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7页。13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44页。
    ①《荀子·议兵篇》杨倞注:“《新序》作‘锐则若莫邪之利锋’也。”见: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268页。
    ②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第2789—2792页。
    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38页。
    ④《诗经·召南·甘棠》毛《传》:“说,舍也。”郑《笺》:“‘说’本或作‘税’,又作‘脱’,同。始锐反,舍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88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37页。
    ⑥《说文解字·言部》段注:“说释即悦怿。说、释、悦、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采部》曰:释,解也。”见:《说文解字注》,第93页。
    ⑦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43页
    ⑧《论语·八佾篇》郑注:“包曰:事已成,不可复解说。”见:《十三经注疏》,第2468页。
    ⑨《墨子·经上篇》清孙诒让注引清毕沅注:“解说。”(见: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315页。)又,谭家健《墨子今注今译》注:“说,推论。《小取》:‘以说出故。’”见: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5页。
    ①谭家健《墨子今注今译》注:“说,推论出来的知识。”见:谭家健、孙中原译注《墨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71页。
    ②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59页、第73页、第175页。
    ③张瑞《说炜晔而谲诳——先秦说体文叙事传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3页。
    ④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6页。
    ⑤关于“说”字的含义尚有不少,然多与文体无关,兹不赘述。详参: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656页。
    ①《周礼·春官宗伯·大祝》郑注:“攻说,则以辞责之。……攻如其鸣鼓然。董仲舒《救日食祝》曰:‘炤炤大明,瀸灭无光,奈何以阴侵阳,以卑侵尊?’是谓之说也。”见:《十三经注疏》,第808页。
    ②《周礼·春官宗伯·诅祝》郑注:“八者之辞,皆所以告神明也。”见:《十三经注疏》,第816页。
    ③《周礼·秋官司寇·庶氏》郑注:“攻说,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见:《十三经注疏》,第888页。
    ④《周礼·地官司徒·土训》郑注:“道,说也。”见:《十三经注疏》,第747页。
    ⑤《夏官司马·训方氏》郑注:“道犹言也,为王说之。”贾疏:“说往古之事也。”见:《十三经注疏》,第864页。
    ⑥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90页。
    ⑦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41页。
    ①均见:陆机[晋]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18—119页。
    ②详参:《文心雕龙注译》,第213—227页。
    ③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50页。
    ④刘勰[梁]撰、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65页。
    ⑤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48页。
    ①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3页。
    ②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2页。
    ④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定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8—355页。
    ⑤胡大雷《<文选>不录“说”体辨——“说”的文体辨析与小说的形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第50—55页。
    ⑥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28—36页。
    ⑦张瑞《说炜晔而谲诳——先秦说体文叙事传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3—24页。
    ①张瑞《说炜晔而谲诳——先秦说体文叙事传统研究·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①《汉书》,第1716页。
    ②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册),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239页。
    ③《国语·周语上》韦昭注:“无眸子曰‘瞍’”,“有眸子而无见曰‘矇’”。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11页。
    ①廖群《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年,第397页。
    ②徐克谦《论先秦“小说”》,《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10—1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5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163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932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90—894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1919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919页、第1932页、第1940页、第2019页。
    ④胡如虹《战国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1页。
    ⑤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1页。
    ①《史记》,第2510页。
    ②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61页。
    ③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452页。
    ④《汉书》,第1740页。
    ⑤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⑥《文心雕龙注译》,第222页。
    ⑦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页。
    ①张心澂《伪书通考》(修订本),上?荷虾I涛裼∈楣荩?954年,第543—544页。
    ②钟凤年《国策堪研·序论》,《燕京学报》专号11,1936年,第7页。
    ③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88—90页。
    ④《史记·李斯列传》司马贞索引:“言万乘争雄之时,游说者可以立功成名,当得典主事务也。”见:《史记》,第2539—2540页。
    ①据马雍《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帛书二十七章的时代,公元前305年以前的有三章,绝大部分则属于战国后期。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199页。
    ②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以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对“说”的描述为依据,提出游说文的概念,其内含与本文所论之“游说体”近似。见: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①注:《战国纵横家书》27篇中,有11篇内容见于《战国策》或《史记》。
    ①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6页。
    ②据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此句有讹误,当作“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见: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
    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838页。
    ①张心澂《伪书通考》(修订本),上?荷虾I涛裼∈楣荩?954年,第541页。
    ②张心澂《伪书通考》(修订本),上?荷虾I涛裼∈楣荩?954年,第543页。
    ①张心澂《伪书通考》(修订本),上?荷虾I涛裼∈楣荩?954年,第543页。
    ①《史记》,第2287页、第3198页。
    ②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132页、第252页、第377页。
    ①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413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2723页。
    ②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5—266页。
    ③王构[元]《修辞鉴衡评文序》,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二册)刊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94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36页。
    ①司马光[宋]《类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第87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12页。
    ②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6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245页
    ①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85—86页。
    ①详参:胡如虹《战国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3页。
    ②刘勰[梁]撰、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19页。
    ①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21—22页。
    ②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4页。
    ③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0页。
    ④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⑤刘勰[梁]撰、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2页。
    ①王培峰、黄元英《试论汉大赋源于战国纵横家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31—133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③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5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13页。
    ②据缪文远《战国策考辨》,战国纵横家之文亦不乏拟托之作,然毕竟只是其中之少部分,且拟作之人多在战国末期,亦即宋玉之后。
    ③《史记》,第2491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86页。
    ①王齐洲《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作——兼论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第54—57页。
    ①《汉书》,第1701页。
    ②《论语·阳货篇》何晏注:“马曰:闻之于道路则传而说之。”见:《十三经注疏》,第2525页。
    ③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第221—250页。
    ④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31页。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⑥刘志勇等编著《中国语文文体词典》,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15页。
    ①陶渊明《读山海经》,见:陶渊明[晋]撰、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10页。
    ①张觉《韩非子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34页。
    ②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32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473—1474页。
    ②《汉书》,第1715页。
    ①对于孔子作《春秋》一事,唐以前无异议者。唐刘知几《史通·惑经篇》首先对孔子作《春秋》一事表示怀疑,。二十世纪以后,周予同、童书业、钱玄同等分别发表见解质疑《春秋》为孔子所作。现在亦有学者认为,孔子没有编撰《春秋》,但曾经修订过《春秋》。详参: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1—28页。
    ②《史记》,第1943—1944页。
    ③《史记》,第2442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181页。
    ⑤详参:胡如虹《战国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719页、第1743页、第1885页、第1791页。
    ①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9页。
    ①胡如虹《战国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2页。
    ②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34页。
    ①《战国策·赵策三》中有“卫灵公近雍疽”章,记载的是卫灵公(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君臣的事迹,是《战国策》及《战国纵横家书》中唯一的记载非战国时期发生的事情的篇章,缪文远认为此非《国策》之文,当为后人误收。见: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625页。
    ②白本松《先秦寓言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9页。
    ③廖群《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年,第394—395页。
    ①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30—31页。
    ①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2—143页。
    ①刘廷矶[清]《在园杂志》,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2页。
    ②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925—927页。
    ①据张同胜《关于中国小说起源的思考》一文统计,有神话说、劳动说、休息说、史传说、民间故事说、方士说、稗史说、寓言说、俗讲变文说、多祖说等。见:张同胜《关于中国小说起源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15—20页。
    ②王齐洲《中国小说起源探迹》,《中国古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7页。
    ③萧相恺《<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前言:文化的·民间的·传说的———中国文言小说的本质特征·兼论文言小说观念的历史演进》,《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第5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⑤马振方《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的小说品格及小说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83—88页。
    ①如《四库全书》即将《山海经》归为“子部”的“小说类”。
    ②叶岗《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特征的民族性》,《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126页。
    ③马振方《<晏子春秋>的虚拟成分与文类辨析》,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十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①李昉[宋]《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刻本,1960年,第1385页。
    ②《汉书》,第1729页。
    ③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与成书时间:前人有春秋时期晏婴作、墨子之徒作、战国时期齐人作、秦汉人作、六朝人伪作等多种。高亨《<晏子春秋>的写作年代》一文认为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或久住齐国的人(见:高亨《<晏子春秋>的创作时代》,《文学遗产增刊》第八辑,1961年11月,后收入《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此从之。
    ④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序言》,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2年,第30页。
    ⑤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8—9页。
    ⑥王绪霞认为:“《晏子春秋》中的传说有的是晏子本人故事的传闻,这些一般有事实依据,但也未免夸张失实,《晏子春秋》中大量重言重意的内容都属于这一类。《晏子春秋》中还有一些传说,是对别人故事移花接木的改造,或者是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或者是春秋战国之际其它人的故事,都被改成晏子故事编入本书,我们通过与记载先秦人物事迹的各种典籍对比,发现这一类在《晏子春秋》中大量存在。”见: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85页。
    ①蔡梅娟《<晏子春秋>文体辨析——兼与<世说新语>比较》,《管子学刊》,2007年第2期,第28页。
    ②《汲冢琐语》,晋武帝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一作咸宁五年,即公元279年)发现于汲郡魏襄王(或言魏安釐王)墓,以战国古文字书写。据《晋书·束皙传》,出土之时有十一卷,乃“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见:《晋书》,第1433页。)《隋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作四卷,南宋后亡佚。清洪宣颐《经典集林》卷九、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十五、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六十三、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均有辑录。褚斌杰《先秦文学史》认为《汲冢琐语》成书当在战国中期以前,而不得晚于魏襄王之卒年(前296年),作者很可能是三晋之史官。见: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①《穆天子传》,又称《周王游行记》,初经西晋荀勖校定,分为五篇;东晋郭璞为之作注,加入《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成为六卷,是为古本。今本为宋人所修编。关于《穆天子传》的作者和成书时间,有西周说、春秋末战国初说、战国说、西晋说数种,常金仓《<穆天子传>的时代和文献性质》等均认为其成书在战国后期,(见:常金仓《<穆天子传>的时代和文献性质》,《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第126—133页。)此从之。
    ②马振方《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的小说品格及小说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83页。
    ③详参:马振方《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的小说品格及小说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83页。
    ①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页。
    ②伪古文《尚书·商书·说命上》伪孔《传》:“令,亦命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74页。
    ③《汉书》,第2844页。
    ④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306页。
    ①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1、120页。
    ②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二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19页、第131页。
    ④《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毛传:“令,告也。”见:《十三经注疏》,第350页。
    ⑤《诗经·小雅·出车》毛《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孔《疏》:“古者无纸,有事书之于简,谓之简书。”见:《十三经注疏》,第406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1825页。
    ⑦《国语·吴语》韦注:“命,告也。”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22页。
    ⑧《十三经注疏》,第2507页。
    ⑨姜宝昌《墨经释训》释曰:“命令是由自己发出并让别人去执行的指示。”又,《墨子·经说上》:“所令。非身弗行。”姜宝昌《墨经释训》释曰:“这种指令,如果法令者自己不能真正做到,那么,就不能保证别人执行。”(见:姜宝昌《墨经释训》,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1—22页。)可见此处之“令”,与今日“命令”含义相近。
    ⑩《尔雅·释诂》邢昺疏:“《释》曰:皆谓告谕也。命者,使告也;……令,发号以告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70页。11《说文解字·口部》段注:“令者,发号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见:《说文解字注》,第57页。12《说文解字·卩部》段注:“发其号,呼以使人,是曰令。”(见:《说文解字注》,第430页。)又,《说文解字·号部》:“号者,嘑也。”《口部》:“嘑者,号也。”《人部》:“使者,令也。”13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40页。14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四,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000页。
    ①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5页。
    ②《史记》,第5页。
    ③《史记》,第2158页。
    ④郭晋稀注曰:“铃木云:王本同,嘉靖本、梅本下令字作命,《御览》两字并作命,闵本、冈本、张本同。”见:《文心雕龙注译》,第229页。
    ⑤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页。
    ⑥《诗经·周颂·维天之命》郑笺:“命,犹道也。”见:《十三经注疏》,第583页。
    ⑦《论语·尧曰篇》魏何晏注引孔安国曰:“命,谓穷达之分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03页、第2536页。
    ⑧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89页
    ⑨《十三经注疏》,第2477页。
    ⑩《十三经注疏》,第1588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20页。
    ②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112页。
    ③又,《文心雕龙·诏策篇》:“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范文澜注:“性,疑当作姓。……古人最重得姓。”因此认为“彦和之意,以为命之本义,由于制姓,至三代始事兼诰誓也。”见: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61页。
    ④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04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753页。
    ⑥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1页。
    ⑦尽管“令”字不具备“任命”之意,但在金文中,除“命令”之意外,亦有“赏赐”、“生命”等含义。详参: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60页。又,“令”字还有一些含义,为“命”字所缺。如:“令”字有“善”、“美好”之意。《尔雅·释诂》:“令,善也。”《诗·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郑笺:“令,善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68页、第546页。)又,《说文解字·卩部》段注:“凡令训为善者,灵之假借字也。”(《说文解字注》,第430页。)又,“令”、“命”二字有“禁止”之意,详参本文《律令体》一节。
    ⑧蔡邕[汉]《独断》,北京直隶书局影印乾隆庚戌雕报经堂校本,1923年。
    ⑨戴侗[宋]《六书故》,清方谦均编刻小学汇函本。
    ⑩《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蔡邕曰:“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诏书。诏,告也。”见:《史记》,第236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29页。
    ②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1页。
    ③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临啸阁刻本,1984年,第845页。
    ④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
    ⑤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
    ⑥《文心雕龙注译》,第229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61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9页、第228页。
    ③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第237页。
    ④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0页
    ⑤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70页。
    ⑥关于《顾命》之作者主要有二说:今文《尚书·顾命》之《书序》云:“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见:《十三经注疏》,第237页。)又,《史记·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裴骃《集解》引郑玄曰:“临终出命,故谓之顾。顾,将去之意。”(见:《史记》,第134页。)姑存疑待考。
    ①今文《尚书·文侯之命》之《书序》:“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见:《十三经注疏》,第253页。
    ②邵炳军师、叶小平《应用写作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③《尚书·洛诰》载周公曰:“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见:《十三经注疏》,第214页。)又,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诰》:“按字书云:‘诰者,告也,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古者上下有诰,故下以告上,《仲虺之诰》是也;上以告下,《大诰》、《洛诰》之类是也。”可见,《洛诰》本身亦与命令体文性质相近。见: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5页。
    ④《尚书》伪孔《序》称《尚书》:“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孔疏:“命,凡十八篇,正十二,三篇亡,摄六,四篇亡。”(见:《十三经注疏》,第114页。)按:其中以“命”名篇者有《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毕命》、《冏命》等。
    ⑤该篇篇名参照邵炳军师、梅军《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见:邵炳军师、梅军《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99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20页。
    ②《史记》,第158页。
    ①苏秦,《战国策·燕策二》本章作“苏代”,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卷三十据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认为当作“苏秦”,(见: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5页。)此从之。
    ②据《史记·范雎列传》,文当作于秦昭王四十一年,亦即周赧王四十九年(前266年)。
    ①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4页。
    ②安陵,魏所封之附庸国,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据《资治通鉴》,文当作于在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见:司马光[宋]撰、胡三省[元]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1956年,第201—202页。
    ③缪文远注:“管,初为韩邑,后入魏,其后又入于秦,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二里。”见: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796页。
    ①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平装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4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08—809页。
    ②尉缭撰[周]、李解民译注《尉缭子》,《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0页。
    ③尉缭撰[周]、李解民译注《尉缭子》,《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2页。
    ④《周礼·天官·职内》郑注:“贰令者,谓若今御史所写下本,奏王所可告者书之,若言:某月某日某甲诏书出某物若干,给某官某事。”见:《十三经注疏》,第682页。
    ⑤《周礼·天官·女史》郑注:“(内令),后之令。”见:《十三经注疏》,第690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780页。
    ⑦《十三经注疏》,第820页。
    ⑧《周礼·春官宗伯·外史》郑注:“王令下畿外。……书王令以授使者。”见:《十三经注疏》,第820页。
    ⑨《夏官司马·太仆》郑注:“出大命,王之教也;入大命,群臣所奏行。”见:《十三经注疏》,第851页。
    ⑩《论语·宪问篇》宋邢昺疏:“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10页。
    ①《史记》,第2481页。
    ②陈彦辉《西周册命铭文的礼仪内涵及其文体意义:以文体要素“拜手稽首”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76页。
    ③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第94页。
    ④尉缭撰[周]、李解民译注《尉缭子》,《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2页。
    ⑤范晔[南朝宋]撰、李贤[唐]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南宋绍兴本,宋云彬等点校,1965年,第1537页。
    ⑥《文心雕龙注译》,第230—231页。
    ①王应麟[宋]《辞学指南》,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一册)校点浙江书局本,王宜媛、聂福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8页。又,邵炳军师认为:“此乃汉魏以降体式,而非先秦体式。”见: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第5页注。
    ②陈绎曾[元]《文说》,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二册)校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41页。
    ③孙梅[清]《四六丛话》,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五册)校点光绪七年(1877年)岭南许应嵘重刊本,聂福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371页。
    ④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54页。
    ⑤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
    ⑥《史记·秦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见:《史记》,第236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29页。
    ②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4—120页。
    ④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1—6282页
    ①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二):制书、诰、敕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第95页、第97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29—230页。
    ③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54页。
    ④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一):诏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第87页。
    ⑤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二):制书、诰、敕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第99页。
    ①《释名·释典艺》王先谦《补证》引叶德炯曰:“汉令有《甲令》,见《宣帝纪》、《萧望之传》;《后汉律志》有《乙令》,见《张释之传注》、《江充传注》;有《丙令》,见《章帝纪》。此三章之总目也。其名则有《秩禄令》,见《史记·吕后纪注》、《文帝纪注》;有《宫卫令》,见《张释之传注》;有《金布令》,见《后汉礼仪志注》;有《品令》,见《百官志注》;有《祠令》,见《文帝纪注》;有《祀令》,见《后汉祭祀志注》;有《功令》,见《儒林传序》;有《廷尉挈令》,见《张汤传》;有《光禄挈令》,见《燕王旦传注》;有《乐浪挈令》,见《说文》,有《田令》,见《后汉书·黄香传》;有《水令》,见《前汉儿宽传》。此律中之细目也。其令文有‘诸侯在国,名田他县,罚金二两’,见《哀帝纪注》;‘女子犯罪,作如徙六月遣归’,见《平帝纪注》;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见《张释之传注》。此即理领使不相犯之意也。”见: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6页。
    ②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11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306—307页。
    ④王兆芳《文章释·命》又云:“命者,使令也,教也。”见: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0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878页。
    ⑥《国语·楚语上》韦昭注:“令,谓先王之官法、时令也。”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29页。
    ⑦“命”、“令”二字含义比较接近,在此意义上也如此。如:《礼记·缁衣》:“《甫刑》曰:‘苗民匪用命。’”郑玄《注》曰:“命,谓政令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647页。)《周礼·秋官司寇·司盟》:“盟万民之犯命者。”郑玄《注》曰:“犯命,犯君教令也。”(见:《十三经注疏》,第881页。)汉贾谊《新书·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见:贾谊[汉]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0年,第379页。
    ①《史记·律书》司马贞索隐:“古律用竹,又用玉,汉末以铜为之。”见:《史记》,第1239页。
    ②《说文解字注》,第77页。
    ③《尚书·舜典》孔传:“律谓六律六吕,……言当依声律以和乐。”见:《十三经注疏》,第131页。
    ④刘安[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冯逸、乔华点校,1989年,第296页。
    ⑤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383页。
    ⑥《周易·师》孔颖达疏:“律,法也……使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见:《十三经注疏》,第25页。
    ⑦《荀子·非十二子》杨倞注:“律,法。”见: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98页。
    ⑧《尔雅·释诂》邢昺疏:“律者,常法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69页。
    ⑨《文心雕龙注译》,第286页、第306页。
    ⑩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454页。11清王兆芳《文章释·法》:“法为国制,古作‘灋’,如水之平,触不直者去之也,制也。制,裁断也,裁断用法也。”(见: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79页。)又,尽管“律”、“法”二字在此意义上较为接近,终有细微区别。《古汉语常用字典》云:“‘法’所指的范围大,多偏重于法令、制度。‘律’所指的范围小,多着重在具体的规则条文。所以‘变法’不能说成‘变律’。用作动词时,‘法’是效法、仿效,如‘法后王’;‘律’是根据一定的准则来要求,如‘律己甚严’。”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92页。12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411页。13《说文解字·卩部》段注:“引申为律令。”见:《说文解字注》,第430页。14《汉书》,第81页。
    ①《左传·定公九年》杜注:“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云‘竹刑’。”(见:《十三经注疏》,第2143页。)又,《吕氏春秋·精谕篇》:“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欢哗。子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488页。
    ②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③《史记》,第2229页。
    ④《史记》,第2481页。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3291页。
    ⑥《商君书·赏刑篇》,见: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6年,第96页。
    ⑦《韩非子·难三》。见: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380页。
    ①《晋书》,第922页。
    ②张建国《帝制时代的中国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72页。
    ②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9—212页。又该篇载:“赵简子举兵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可见赵简子此令亦与晋平公、吴王二人之令同。
    ③孟尝君将西入秦事又见《战国策·齐策三》及《史记·孟尝君传》。缪文远《战国策考辨》认为事当在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见: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
    ①事又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萯阳宫”,或作“咸阳宫”。详参: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5页。
    ①如,池万兴认为《管子·法禁篇》“明显属于颁布法律条文的律令体,而非论说道理、议论是非、论证事理的论说体。”见:池万兴《<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65页。
    ①《为吏之道》由51支竹简组成,原置于墓主腹下,分上下五栏书写,其第五栏末尾附抄有此魏国二律。详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80—281页。
    ①详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80页。
    ①《汉书》,第2637页。
    ②王先谦[清]《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1206页。
    ③《封诊式》共有98支简,出土时已散乱,全书标题在最后一支竹简的反面。简文共分25节,每节第一支简简首写有小标题。详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44页。
    ①《汉书·杜周传》颜师古注:“著谓明表也;疏谓分条也。”见:《汉书》,第2659—2660页。
    ②《汉书》,第253页。
    ①长孙无忌[唐]等撰《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刘俊文点校,1983年,第2页。
    ②《汉书》,第2006页。
    ③《汉书》,第1096页。
    ④吴兢[唐]《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1页。
    ⑤崔敏《中国古代刑与法》,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①《尔雅·释木》郭璞注:“檄,櫂直上。”见:《十三经注疏》,第2638页。
    ②骈宇骞、李解民等译注《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93页。
    ③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6年,第73页。
    ④《史记》,第2575页。
    ⑤《汉书·高帝纪下》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疾速也。”见:《汉书》,第68—69页。
    ⑥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31页。
    ⑦范晔[南朝宋]撰、李贤[唐]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南宋绍兴本,宋云彬等点校,1965年,第622页。
    ⑧《文心雕龙注译》,第243页。
    ⑨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5页。
    ⑩房玄龄[唐]《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清金陵书局本,吴则虞等点校,1974年,第2179页。11刘知几[唐]撰、浦起龙[清]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88页。12《说文解字注》,第265页。13《文心雕龙注译》,第243页。
    ①《史记》,第2281页。
    ②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5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265页。
    ④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⑤刘勰撰[梁]、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86页。
    ⑥《后汉书·鲍昱传》唐李贤注:“檄,军书也;若今之露布。”见:范晔[南朝宋]撰、李贤[唐]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南宋绍兴本,宋云彬等点校,1965年,第1022页。
    ⑦《后汉书·李云传》唐李贤注:“露布谓不封之也。”见:范晔[南朝宋]撰、李贤[唐]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南宋绍兴本,宋云彬等点校,1965年,第1851—1853页。
    ⑧《文心雕龙注译》,第243页。
    ⑨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⑩孙梅[清]《四六丛话》,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五册)校点光绪七年(1877年)岭南许应嵘重刊本,聂福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698页。
    ①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6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43页。
    ③按,今文《尚书》载有夏启所作之《甘誓》、商汤之《汤誓》、周武王之《牧誓》、伯禽之《费誓》和秦穆公之《秦誓》,其文体特征与后世檄体文颇为相似。又,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见: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第237页。)观点与刘勰近同。
    ④陶宗仪[元]《说郛》(第二册),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涵芬楼1927年版,1986年。
    ⑤《国语·周语上》:“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夫先王之制,……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⑥陶宗仪[元]《说郛》(第二册),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涵芬楼1927年版,1986年。
    ⑦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立辞以伐,先声夺人,此檄之类。名始战国,道源春秋。故举管仲之答楚,吕相之绝秦,以为之范也。”(见: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第188页。)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四:“齐桓公以私忿侵蔡,因便伐楚,本嫌理屈;而管仲对楚人举召康公之命以夸楚,又举先君四履以自言其盛,吕相尤多诬秦之辞。晋侯使吕相绝秦,檄书始于此。汉以后方有题。”见: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81页。
    ①《史记》,第729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44页。
    ②孙武[周]撰、曹操[三国]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9年,第148—149页。
    ③(德)克劳塞维茨著、钮先钟译《战争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④(以色列)Reuven Gal、(美)A. David Mangelsdorff主编,苗丹民、王京生等译《军事心理学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92—393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44页。
    ②陈琳善为檄文。《三国志·陈琳传》宋裴松之注引《典略》云:“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见:陈寿[晋]撰、裴松之[南朝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陈乃乾校点,1959年,第601页。
    ③详参:刘林魁《佛教檄魔文的文体价值》,《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9期,第51—55页。
    ④《新唐书·骆宾王传》:“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但嬉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见:欧阳修[宋]、宋祁[宋]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影印宋嘉佑间十四行本,石淑仪等点校,1975年,第6742页。
    ①蔡邕[汉]《独断》,北京直隶书局影印乾隆庚戌雕报经堂校本,1923年。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62页。
    ③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7页。
    ④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2页。
    ①所谓“上书”,即向上递交之文书。“书”字在金文中常作“文书”讲,如《颂鼎》:“尹氏受(授)王命书。”(见: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5页。)①《周礼·天官·宰夫》:“宰夫之职,……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郑注:“奏事自下而上曰逆,逆谓上书。”又,《夏官·太仆》:“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郑注引郑司农云:“复,谓奏事也;逆,谓受下奏。”《夏官·御仆》:“御仆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见:《十三经注疏》,第655页、第851页、第852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61—262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1页。
    ④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9页。
    ⑤姚鼐[清]《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五注:“(召虎、重耳)皆受命口谢,非如后世有谢章,而陈谢之意可见。郝懿行曰:‘……又《韩诗外传》载孔子为鲁司寇之命,及孔子答词,皆所谓言笔未分者也。’”见:刘勰[梁]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09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72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503页。
    ④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1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68页。
    ②姚鼐[清]《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222页。
    ①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2页。又,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认为“谏”在文献中多为下对上,铭文则多是上对下,“可见谏字在西周乃至春秋时用于上对下、下对上均可。”见: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4页。
    ②《说文解字注》第93页。
    ③洪兴祖[宋]撰《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236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731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2468页。
    ⑥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1页,第118页。
    ⑦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42页。
    ⑧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8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731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22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受法律原则的制约,和臣民的服从法律并无区别。”见: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
    ①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认为中国古代是“从君王自身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君神关系诸方面构成了对君主权力的约束”,亦甚合理。详参: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②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624—625页。
    ③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6页。
    ④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94—95页。
    ①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6页。
    ①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二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42页。
    ②《说文解字·言部》段注:“‘论’难曰‘语’,又云:‘语,论也’,是论、议、语三字为与人言之称。按许说未尽。议者,谊也。谊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谓议。”(见:《说文解字注》,第92页。)又,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五引沈涛曰:“《御览》五百九十五引作‘议,语也’,又曰:‘论,难也。’是古本尚有‘一曰论难也’五字,今夺。伦案:谋也是本义。”见: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1985年,第46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91页。
    ④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13页、第117页、第118页。
    ⑤伪古文《尚书·周官》孔《传》:“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孔疏:“凡欲制断当今之事,必以古之义理议论量度其终始,合于古义然后行之,则其为之政教乃不迷错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36页。
    ⑥《诗经·小雅·斯干》孔疏:“唯酒食于是乃谋议之。”见:《十三经注疏》,第438页。
    ⑦《十三经注疏》,第2521页。
    ⑧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883页。
    ⑨《说文解字注》,第91—92页。
    ⑩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1985年,第46页。11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83页。
    ①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3页。
    ②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4年,第1047页。
    ③陈寿[晋]撰、裴松之[南朝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陈乃乾校点,1959年,第60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285页。
    ①《史记》,第732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85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87页。
    ②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3页。
    ③桓宽[汉]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2年,第429页。
    ④陈绎曾[元]《文说》,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二册)校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41页。
    ⑤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3页。
    ⑥李昉[宋]《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刻本,1960年,第2679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85—286页。
    ②《文体明辨序说》,第133页。
    ①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73—274页。
    ②《诗经·大雅·桑柔》郑笺:“对,答也。”见:《十三经注疏》,第560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103页。
    ④《文心雕龙注译》,第292页。
    ⑤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7页。
    ⑥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
    ①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第330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293—296页。
    ③刘勰[梁]撰、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7页。
    ④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第220页。
    ⑤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第1009页。
    ⑥《文心雕龙注译》,第284页。
    ①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5页。
    ②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0页。
    ①《汉书》,第2290—2299页。
    ②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0页。
    ③《说文解字·衣部》段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见:《说文解字注》,第389页。
    ④《荀子·大略篇》杨倞注:“表,标志也。”见: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第488页。
    ⑤梁萧统《文选》卷七潘岳《藉田赋》李善注:“表,犹标也。”见: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第116页。
    ⑥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9页。
    ⑦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31页。
    ⑧《文心雕龙注译》,第262页。
    ⑨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⑩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56页。11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7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62—263页。
    ②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7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2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262页。
    ①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第330页。
    ①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748页。
    ②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1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314—315页。
    ④《释名·释言语》毕沅疏证:“《周礼·司盟》:‘北门诏明神,既盟则贰之。’襄九年《左传》:‘昭大神要言焉。’是盟必告事于神明也。”见: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117页。
    ⑥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第87—89页。
    ⑦《尚书·吕刑》孔传:“无中于信义,以反背诅盟之约。”见:《十三经注疏》,第247页。
    ⑧《礼记·曲礼下》孔颖达疏:“‘涖牲曰盟’者,亦诸侯事也。涖,临也偕撸怂靡病C苏撸?牲歃血誓于神也。若约束而临牲,则用盟礼,故云‘涖牲曰盟’也?奔骸妒⑹琛罚?1266页。
    ⑨《十三经注疏》,第434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68页。
    ②刘安[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冯逸、乔华点校,1989年,第430页。
    ③《诗经·小雅·巧言》毛传:“凡国有疑,会同则用盟而相要也。”郑笺:“屡,数也。盟之所以数者,由世衰乱,多相背违。”见:《十三经注疏》,第454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881页。
    ⑤(汉)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冯逸、乔华点校,1989年,第430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1266页。
    ⑦陈梦家《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考古》1966年第5期,第271—282页。又,吕静通过考证认为,盟誓的祭仪仪式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为事务性准备阶段,主盟国先派遣“行人”出使结盟国,向对方通告结盟的原委、理由,互相商定举行盟誓的日期和地点,并将此决定通告参盟的相关各国;第二为盟誓祭仪阶段,包括孔疏中的“杀牲”、“割耳”、“歃血”和“载书”等诸项,是最主要的步骤;第三为享宴阶段。(详参: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第84—87页。)则陈梦家所论,当属吕静所谓的第二阶段,而这也是考察古代盟誓仪式最为主要的对象。
    ⑧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2页。又,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认为“誓”在金文中有三义:1,誓言;2立誓言,发誓;3、通“哲”。见: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⑨《礼记·曲礼下》孔颖达疏:“约信以其不能自和好,故用言辞共相约束,以为信也。若用言相约束以相见,则用誓礼。故曰誓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266页。
    ⑩《说文解字注》,第92页。11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①《逸周书·世俘》晋孔晁注:“誓,告也。”,见: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42页。
    ②《仪礼·大射》郑注:“誓,犹告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034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889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1911页、第1912页、第1943也。
    ⑤《周礼·春官宗伯·诅祝》:“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见:《十三经注疏》,第816页
    ⑥吕静认为:“事实上盟誓作为一种手段在法的领域中被使用,在世界范围里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见: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2页。
    ①转引自:周一良、吴于谨《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3页。
    ②详参:宋兆麟《神明裁判与法的起源》,《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第34—35页。
    ③郑显文《律令时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881页。
    ⑤《墨子间诂》,第232—233页。
    ⑥《礼记·檀弓下》郑注:“会,谓盟也。盟誓,所以结众以信,其后外恃众而信不由中,则民畔疑之。”见:《十三经注疏》,第1313页。
    ⑦《春秋谷梁传·隐公八年》晋范宁注:“五帝,谓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也。……三王,谓夏、殷、周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370—2371页。
    ①刘安[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冯逸、乔华点校,1989年,第430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117页。
    ③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4—125页。
    ④(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5页。
    ⑤田兆元《盟誓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⑥《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杜注:“十二年而一盟,所以昭信义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071页。)《说文解字·囧部》亦云:“《周礼》曰: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岁一盟。”(见前文)说明入周之后,盟会日益制度化。
    ⑦《史记》,第179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1756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1800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1930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2023页。
    ⑤《春秋·桓公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见:《十三经注疏》,第1755页。)杜预注:“柔,鲁大夫未赐族者。”杨伯峻注:“此内卿会盟诸侯之始。”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9页。
    ⑥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95页。
    ①顾炎武[清]著、顾汝成[清]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十四年嘉定黄氏西谷草庐重刊定本,1985年,第1005—1006页。
    ②王先慎注:“‘立于’二字当衍。”见: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第171页。
    ③《史记》,第1845页、第1894页。
    ④《周礼·春官宗伯·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四曰会。”贾公彦疏:“云会,谓会同盟誓之辞,会中兼有盟誓者,以其盟时皆云公会某侯,某侯盟于某。”(见:《十三经注疏》,第808—809页。)《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会。”郑注:“郤,间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266页。)田兆元《盟誓史》认为,根据不同情况,盟又有“会”、“遇”、“成”、“平”、“胥名”等不同变体或别称。详参:田兆元《盟誓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一章。
    ⑤《史记》,第203页、第1891页。
    ⑥《史记》,第1799页。
    ⑦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185—194页。
    ⑧《史记》,第2232—2233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81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510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808—809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816页
    ⑤《十三经注疏》,第2183页。
    ⑥《周礼·秋官司寇·司盟》郑注:“贰之者,写副当以授六官。”见:《十三经注疏》,第881页。
    ⑦《十三经注疏》,第1821页、第2135页。
    ①详参:张颔《<侯马盟书>研究综述》,张颔等著、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张颔等著、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①王钦若[宋]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影宋本,1989年,第634页。
    ②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458页。
    ③《华阳国志·巴志》刘琳注:“黄龙:可能是以黄金铸成龙形。《太平广记》引此作‘黄金一两’。”见:常璩[晋]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4—35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118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118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816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74页。
    ②《左传·闵公二年》杜预注:“誓军旅:宣号令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788页。
    ③《尔雅·释言》郭璞注:“所以约勤谨戒众。”邢昺疏:“集将士而戒之曰誓。”见:《十三经注疏》,第2582页。
    ④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⑤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9页。
    ⑥《说文解字注》,第72页。
    ⑦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9页。
    ①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一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又,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又案殷墟卜辞‘祝’作‘’(《殷虚书契》卷七第三十一页),作‘’,大祝禽鼎作‘’,皆象人跪而事神之形。古‘祷’‘祝’二字同谊,疑本一字。”见: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1983年,第166页。
    ②《十三经注疏》,第2134页。
    ③《说文解字·示部》段注:“此以三字会意,谓以人口交神也。”见:《说文解字注》,第6页。
    ④《十三经注疏》,第808页、第811页。
    ⑤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8页。
    ⑥《十三经注疏》,第1996页、第2085页。
    ⑦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⑧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①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临啸阁刻本,1984年,第294页。
    ②《尚书·周书·洛诰》孔颖达疏:“读策告神谓之祝。”见:《十三经注疏》,第217页。
    ③《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杜预注:“祝,上寿酒。”见:《十三经注疏》,第2182页。
    ④《吕氏春秋·乐成篇》高诱注:“祝,愿也。”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第416页。
    ⑤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8页。
    ⑥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⑦《说文解字注》,第97页。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二引《考声》:“詶,亦诅也。……经文从口作咒,俗字也。”见:释慧琳[唐]《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日本狮谷本,1986年,第1306页。
    ⑧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⑨今文《尚书·周书·无逸》孔颖达疏:“诅祝,谓告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见:《十三经注疏》,第222页。
    ⑩《左传·襄公十七年》杨伯峻注:“诅祝犹言毁誉。”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33页。11《十三经注疏》,第2093页。12《十三经注疏》,第755页。13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89—6290页。
    ①《十三经注疏》,第816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117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455页。
    ④《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郑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蜡也者,求索也。”孔颖达疏:“伊耆氏,神农也,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453—1454页
    ⑤《史记·周本纪》载伊佚之祝:“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见:《史记》,第126页。);《说苑·修文篇》载祝雍《成王冠祝》,其文曰:“使王近于民,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见: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83页。
    ①如《说苑·复恩篇》作:“下田污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保毫跸騕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8页。)即非全文四字句。
    ①《战国策·齐策二》高诱注:“祝,祈。”见: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543—544页。
    ②《文心雕龙·祝盟篇》郭晋稀注:“招与祝音近,招魂犹言祝魂,故彦和以《招魂》作为祝辞。”见:《文心雕龙注译》,第111—114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6页。
    ①文见:李学勤《秦玉牍索引》,《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第41—42页。
    ②曾宪通《秦骃玉版文字初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第49—54页。
    ③详参:董芬芬《先秦的策祝仪式及文体特点——兼谈对<左传>中两篇祝辞的看法》,《阅江学刊》,2009年第3期,第131—135页。
    ④李学勤《秦玉牍索引》认为前三段为韵文,第一段幽部韵,第二段阳部、东部合韵,第三段耕部韵。见:李学勤《秦玉牍索引》,《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第42页。
    ①《巫咸文》主要参自:孙作云《秦<诅楚文>释要——兼论<九歌>的写作时代》,《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第6页;《大沈厥湫文》主要参自:杨宽《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第29—30页。其中杨文主要根据为容庚考释《告大沈厥湫文》和郭沫若《诅楚文考释》,本文所引是据上述学者所之定文互校而成。
    ①郭沫若《诅楚文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85—295页。
    ②《史记》,第207页、第1724页。
    ③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931页。
    ④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958页。
    ⑤《史记》,第1402页。又,《汉书·郊祀志下》颜注引应劭曰:“丁夫人,其先丁复,本越人,封阳都侯。夫人其后,以诅军为功。”见:《汉书》,第1246页。
    ⑥《汉书》,第3913页。
    ①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06页。
    ①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8页。
    ②《说文解字·聿部》段注:“著于竹帛谓之书。”见:《说文解字注》,第117页。
    ③《文心雕龙注译》,第299页。
    ④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⑤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8页。
    ⑥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92页。
    ⑦《说文解字·片部》段注:“牍,专谓用于书者。然则《周礼》之版、《礼》经之方皆牍也。”见:《说文解字注》,第318页。
    ⑧陆德明[唐]《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校刻徐乾学通志堂本,黄焯断句,1983年,第402页。
    ⑨曾国藩[清]《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标点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本,孙雍长标点,1987年。
    ①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①文引自: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5—26页。
    ②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5—26页。
    ③《史记》,第2340页。
    ④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第567页。
    ①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②《说文解字·言部》段注:“疋,各本作‘疏’,今正。《疋部》曰:一曰疋,记也。此‘疋’‘记’二字,转注也。‘疋’字今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见:《说文解字注》,第95页。
    ③《十三经注疏》,第819页。
    ④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3页。
    ⑤清叶德炯曰:“纪、记二字古通。”见: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4也。
    ⑥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73页。
    ⑦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42页。
    ⑧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⑨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第157页、第159页。
    ⑩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第42页。11《文心雕龙注译》,第298页。按:大舜所云见今文《尚书·虞书·益稷》。
    ①张表臣[宋]《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6页。
    ②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③《周礼·春官宗伯·小史》郑注引郑司农云:“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是也,史官主书。”见:《十三经注疏》,第818页。
    ④《礼记·王制》郑注:“简记,策书也。”孔颖达正义:“此大史之官典掌礼事,国之得失,是其所掌,执此简记策书,奉其讳恶之事。”见:《十三经注疏》,第1345页。
    ⑤《文心雕龙注译》,第178页。
    ⑥王应麟《[宋]玉海》,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刻本,1987年,第1088页。
    ⑦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⑧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⑨《十三经注疏》,第87页。
    ①《汉书》,第1715页。
    ②胡培俊《巫术的发展和文字的起源》,《江汉考古》,1993年第5期,第64页。
    ③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29页。
    ④《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见:《史记》,第147—148页。
    ⑤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第404页。
    ⑥《文心雕龙注译》,第305页。
    ①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62页。
    ①《文心雕龙注译》,第179页。
    ②《周礼·春官宗伯·小史》郑注:“志,记也,谓若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见:《十三经注疏》,第820页。
    ①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38页。
    ②傅:傅籍,男子成年时的登记手续。详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1页。
    ①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46页。
    ②《春秋事语》十六篇,帛书书写,原文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整理,载于《文物》1977年第1期,第32—35页。该书抄写于秦末汉初,内容基本为春秋时事。据张政烺考证,帛书《春秋事语》当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见: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第36—39页。
    ①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第36页。
    ②《文心雕龙注译》,第300页。
    ③刘知几[唐]撰、浦起龙[清]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79页。
    ④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①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50页。
    ①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7页。
    ②《尔雅·释诂上》邢昺疏:“典,至常也。”见:《十三经注疏》,第2569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200页。
    ④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0页。
    ⑤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伪孔传:“典谓经籍。”见:《十三经注疏》,第157页。
    ⑥《国语·鲁语上》韦昭注:“典,法也。”见: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65—166页。
    ⑦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第766页。
    ⑧曾国藩[清]《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标点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本,孙雍长标点,1987年。
    ⑨《十三经注疏》,第817页。
    ⑩关于《周礼》、《仪礼》二书的作者作时,历代颇多争议,刘建国《先秦伪书辩证》认为二书皆作于西周初期,(见: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96页。)姑且从之。
    ①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②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③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62页。
    4①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第75—81页。
    ②李文初《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第47页。
    ③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④详参本文《绪论》部分。
    ①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②刘师培《论文杂记》,王水照《历代文话》(第十册)校点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遗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00—9501页。
    白本松《先秦寓言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班固[汉]撰、颜师古[唐]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颜注本,傅东华等点校,1962年。
    北大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蔡邕[汉]《独断》,北京:北京直隶书局影印乾隆庚戌雕报经堂校本,1923年。
    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常璩[晋]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
    陈骙[宋]《文则》,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一册)刊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台州丛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梦家《六国纪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陈彭年[宋]《钜宋广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闽中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刊本,1983年。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寿[晋]撰、裴松之[南朝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陈乃乾校点,1959年。
    陈松长《马王堆简牍帛书常用字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陈彦辉《春秋辞令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陈绎曾[元]《文说》,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二册)校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第二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池万兴《<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崔敏《中国古代刑与法》,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范晔[南朝宋]撰、李贤[唐]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南宋绍兴本,宋云彬等点校,1965年。
    方铭《战国文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方勇《庄子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房玄龄[唐]《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清金陵书局本,吴则虞等点校,1974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983年修订本)(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顾观光[清]《国策编年》,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四年续刻武陵山人遗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顾炎武[清]著、顾汝成[清]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十四年嘉定黄氏西谷草庐重刊定本,1985年。
    顾野王[梁]撰、陈彭年[宋]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组编纂《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
    郭沫若《诅楚文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庆藩[清]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长沙思贤讲舍刊本(第二版),王孝鱼点校,2004年。
    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上海:上海书店复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1984年。
    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韩非[周]撰、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钟哲点校,1998年。
    韩非[周]撰、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郝经[元]《郝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何明新《先秦散文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何乔新[明]《椒邱文集》(卷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49册,1983年。
    何文焕[清]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洪迈[宋]撰《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洪兴祖[宋]撰《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胡朴安《论文杂记》,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九册)刊印1923年朴学斋丛刊本,聂巧平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胡如虹《战国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应麟[明]《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校刻明万历刻本,1958年。
    桓宽[汉]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2年。
    黄怀信、孔德立、周海生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纪昀[清]等撰、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贾公彦[唐]《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贾公彦[唐]《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贾谊[汉]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0年。
    姜宝昌《墨经释训》,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蒋长栋《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蒋风《儿童文学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6年。
    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重版。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古籍出版社校点本,章锡环校点,1956年。
    孔鲋[秦]撰、宋咸[宋]注、阮元[清]辑《孔丛子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1988年。
    ﹡孔颖达[唐]《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孔颖达[唐]《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孔颖达[唐]《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孔颖达[唐]《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孔颖达[唐]《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黎靖德[宋]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王星贤点校,1986年。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4年。
    郦道元[北魏]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昉[宋]《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刻本,1960年。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1—12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
    李万寿《晏子春秋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
    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北京:清华周刊丛书社,1930年。
    廖名春、陈兴安译注《吕氏春秋全译》,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廖群《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年。
    林辰《古代小说概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林纾《春觉斋论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校点一九一六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林纾撰、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刘安[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本,冯逸、乔华点校,1989年。
    刘海年《战国秦代法制管窥》,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刘师培《论文杂记》,王水照《历代文话》(第十册)校点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遗书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世生《文体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熙[汉]撰、毕沅[清]疏证、王先谦[清]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刘熙载[清]《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刘向[汉]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勰撰[梁]、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刘勰[梁]撰、郭晋稀注《文心雕龙注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勰[梁]撰、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刘勰[梁]撰、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刘勰[梁]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刘勰[梁]撰、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刘昫[后晋]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清道光年间扬州岑氏惧盈斋刻本,朱东润等点校,1975年。
    刘义庆[南朝宋]撰、刘孝标[梁]注、徐震堮?恪妒浪敌掠镄<恪罚本褐谢榫郑?984年。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刘知几[唐]撰、浦起龙[清]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刘志勇等编著《中国语文文体词典》,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陆机[晋]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陆德明[唐]《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校刻徐乾学通志堂本,黄焯断句,1983年。
    罗大经[宋]《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册),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吕祖谦[宋]《大事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永康胡氏刻本。
    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马瑞辰[清]《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本,1989年。
    马骕[清]《绎史》,北京:中华书局校补整理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王利器整理,2002年。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1985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缪文远《战国策考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欧阳修[宋]、宋祁[宋]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影印宋嘉佑间十四行本,石淑仪等点校,1975年。
    欧阳询[唐]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1982年。
    裴登峰《战国策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骈宇骞、李解民等译注《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卜维萍《阅读与写作》,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钱大昕[清]《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秦宪光《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秦彦士《墨子考论》,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屈万里先生全集》之四),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
    瞿昙悉达[唐]撰、常秉义点校《开元占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任昉[梁]撰、陈懋仁[明]注《文章缘起注》,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三册)校点学海类编本,王宜瑗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等修订《辞海·文学分册》(修订稿),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邵炳军师、梅军《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邵炳军师、叶小平《应用写作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邵炳军师主编、侯文冉、杨延编撰《诗经文献研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沈善增《<逍遥游><齐物论>新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沈约[梁]《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王仲荦点校,1974年。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释慧琳[唐]《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日本狮谷本,1986年。
    释僧佑[梁]《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苏晋仁点校,1995年。
    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司马光[宋]《类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
    司马光[宋]撰、胡三省[元]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1956年。
    ﹡司马迁[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三家注本,顾颉刚等点校,1959年。
    魏征[唐]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互校本,汪绍楹等点校,1973年。
    孙梅[清]《四六丛话》,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五册)校点光绪七年(1877年)岭南许应
    嵘重刊本,聂福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孙奭[宋]《孟子注疏》,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孙武[春秋]撰、曹操[三国]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9年。
    孙诒让[清]《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宣统二年(1910)重定本,孙以楷点校,1986年。
    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谭家健、孙中原译注《墨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谭戒甫《墨辩发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陶渊明[晋]撰、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陶宗仪[元]《说郛》(第二册),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涵芬楼1927年版,1986年。
    田旭东《司马法浅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田兆元《盟誓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汪馥泉《文章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1990年。
    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弼[魏]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充[汉]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0年。
    王构[元]《修辞鉴衡评文序》,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二册)刊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宜媛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2年。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1983年。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王钦若[宋]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影宋本,1989年。
    王贻梁、陈建敏撰《穆天子传汇校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应麟[宋]《辞学指南》,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一册)校点浙江书局本,王宜媛、聂福
    安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应麟[宋]《玉海》,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刻本,1987年。
    王兆芳[清]《文章释》,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七册)刊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尉缭[周]撰、李解民译注《尉缭子》,《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兢[唐]《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吴讷[明]《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吴起[周]《吴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1986年。
    吴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孙启治点校,1993年。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2年。
    夏丏尊著、文心之辑《夏丏尊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
    祥贵编著《崇拜心理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
    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1977年。
    萧绎[梁]《金楼子》,长沙: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排印本,1939年。
    ﹡邢昺[宋]《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邢昺[宋]《孝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邢昺[宋]《尔雅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徐师曾[明]《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徐彦[唐]《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
    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许进雄《简明中国文字学》(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梁运华整理,2009年。
    薛瑄[明]《敬轩文集》(卷十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43册,1983年。
    荀况[周]撰、王先谦[清]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点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沈啸寰等点校,1988年。
    颜之推[北齐]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3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79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杨春时等著《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杨士勋[唐]《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杨阴浒《文章结构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姚鼐[清]《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叶志衡《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佚名[宋]《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
    佚名[古]《燕丹子》,北京:中华书局点校平津馆丛书本,程毅中点校,1985年。
    应劭[汉]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永瑢[清]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赞宁[宋]《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范祥雍点校,1987年。
    曾国藩[清]《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标点光绪二年传忠书局刻本,孙雍长标点,1987年。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张颔等著、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增订本),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张辑[魏]撰、王念孙[清]疏证《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嘉庆王氏家刻本,1983年。
    张建国《帝制时代的中国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张觉《韩非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觉《韩非子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张觉《商君书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张君房[宋]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北京:华夏出版社校点本,1996年。
    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张寿康《现代文章学资料汇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张相《古今文综评文》,王水照《历代文话》(第九册)刊印1916年中华书局本,崔铭校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心澂《伪书通考》(修订本),上?荷虾I涛裼∈楣荩?954年。
    张舜徽《张舜徽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4年。
    张正男《战国策初探》,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
    张中行《闲话八股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章必功《文体史话》,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章沧授《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年。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章学诚[清]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长孙无忌[唐]等撰《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刘俊文点校,1983年。
    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赵逵夫主编《先秦文学编年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赵敏俐、谭家健《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赵炎秋《文学原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赵晔[汉]原著、张觉译注《吴越春秋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赵晔[汉]原著、周生春辑校《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周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赵翼[清]撰《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据乾隆庚戌(1790)湛贻堂刊本排印本,1957年。
    真德秀[宋]《文章正宗纲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5册,1983年。
    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郑良树《战国策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郑显文《律令时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钟嵘[梁]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周大璞主编、黄孝德、罗邦柱分撰《训诂学初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一良、吴于谨《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中孚[清]《郑堂读书记》,《续修四库全书》(第9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
    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民国十年刻吴兴丛书本,1994—2002年。
    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临啸阁刻本,1984年。
    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左丘明[周]撰、韦昭[吴]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柯锦华、范进译《智慧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德)克劳塞维茨著、钮先钟译《战争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西方四大政治名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法)托多洛夫,巴赫金著,蒋子华、张萍译《对话理论及其他·扉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日)浅井虎夫撰、陈重民译《中国法典编纂沿革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以色列)Reuven Gal、(美)A. David Mangelsdorff主编,苗丹民、王京生等译《军事
    心理学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董芬芬《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何李《唐代记体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李素琴《先秦几组同义词辨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马世年《<韩非子>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张瑞《说炜晔而谲狂——先秦说体文叙事传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朱岩《<尚书>文体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蔡梅娟《<晏子春秋>文体辨析——兼与<世说新语>比较》,《管子学刊》,2007年第2期,第27—30页。
    常金仓《<穆天子传>的时代和文献性质》,《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第126—133页。
    陈梦家《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考古》,1966年第5期,第271—282页。
    陈彦辉《西周册命铭文的礼仪内涵及其文体意义:以文体要素“拜手稽首”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75—78页。
    程武《一篇重要的法律史文献》,《文物》,1976年第5期,第50—54页。
    董芬芬《先秦的策祝仪式及文体特点——兼谈对<左传>中两篇祝辞的看法》,《阅江学刊》,2009年第3期,第131—135页。
    杜绣琳《<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的说理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第101—104页。
    郭绍虞《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复旦大学学报》(社哲版),1981年第1期,第2—11页。
    过常宝《<论语>的文体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第29—34页。
    何开丽《西方文体学与中国文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第144—145页。
    何诗海《“文体备于战国”说平议》,《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第121—127页。
    侯忠义《<燕丹子>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5期,第66—69页。
    胡大雷《<文选>不录“说”体辨——“说”的文体辨析与小说的形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第50—55页。
    胡培俊《巫术的发展和文字的起源》,《江汉考古》,1993年第5期,第63—65页。
    胡治洪《论<大学>的作者时代及思想承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30—34页。
    李剑国《小说的起源与小说独立文体的形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7期,第1—13页。
    李乃龙《论<文选>“对问”体:兼论先秦问对体的发展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第84—89页。
    李文初《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第45—52页。
    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第51—56页。
    李学勤《秦玉牍索引》,《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第41—45页。
    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28—36页。
    刘林魁《佛教檄魔文的文体价值》,《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9期,第51—55页。
    刘宁《“论”体文与中国思想的阐述形式》,《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第31—39页。
    刘石泉《论体文起源初探》,《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1-66页。
    刘绪义《<尚书>:中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46—49页。
    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1—97页。
    卢世华《<汉书·艺文志>之“小说”的由来和观念实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3—109页。
    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第83—91页。
    马达《论<列子>非张湛所伪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25—30页。
    马茂军《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发生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152—157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释文》,《文物》,1977年第1期,第32—35页。
    马振方《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的小说品格及小说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83—88页。
    穆克宏《<文选>文体分类再议》,《江海月刊》,1996年第1期,第164—165页。
    宁稼雨《诸子文章流变与六朝小说的生成》,《南开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51—57页。
    潘建国《“稗官”说》,《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76—84页。
    岐山县文化馆等《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26—44页。
    钱志熙《古代文学教研要重视文体学》,《光明日报》,2005年2月25日。
    邵炳军师《关于<春秋文学编年史>研究的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59—63页。
    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第22—28页。
    宋兆麟《神明裁判与法的起源》,《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第24—39页。
    孙作云《秦<诅楚文>释要——兼论<九歌>的写作时代》,《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第3—13页。
    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第5期,第55—63页。
    陶思炎《神话文体辨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3期,第130—132页。
    万义广《圣人情节与中华文化特征:兼与基督教世界上帝崇拜比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第85—91页。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1—46页。
    王锷《<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5期,第1—6页。
    王恒展《先秦典籍与小说滥觞》,《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3—8页。
    王培峰、黄元英《试论汉大赋源于战国纵横家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31—133页。
    王齐洲《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作——兼论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第54—57页。
    王瑶《原始神话与汉代小说》,《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第77—79页。
    文军《殷商图腾祖先崇拜衰败的原因》,《齐鲁学刊》,1995年第2期,第64—65页。
    吴承学《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02—111页。
    吴承学、刘湘兰《论说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6期,第88—96页。
    吴承学、刘湘兰《书牍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第103—111页。
    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一):诏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第83—88页。
    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二):制书、诰、敕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第93—99页。
    吴承学、刘湘兰《祝祷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5期,第106—114页。
    吴承学、刘湘兰《奏议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4期,第90—98页。
    夏遇南《中国的圣人崇拜》,《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65—70页。
    萧相恺《<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前言:文化的·民间的·传说的———中国文言小说的本
    质特征·兼论文言小说观念的历史演进》,《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第4—19页。
    徐克谦《论先秦“小说”》,《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10—115页。
    严既澄《韵文与骈体文》,《小说月报》,1927年17期(号外),第1—15页。
    杨传普《现代文体学世纪回眸》,《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第24—27页。
    姚娟《论古今小说观念的同一性》,《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第91—94页。
    叶岗《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特征的民族性》,《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122—126页。
    于省吾《<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第147—149页。
    俞志慧《事类之“语”及其成立之证明》,《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13页。
    曾宪通《秦骃玉版文字初探》,《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1期,第49—54页。
    张惠仁《韩非:我国古代“难”体散文之祖》,《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30—35页。
    张朋川《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第28—37页。
    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第75—81页。
    张同胜《关于中国小说起源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15—20页。
    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第36—39页。
    张子开《语录体形成刍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517—521页。
    赵逵夫《<中国文章分类学研究>序》,《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哲版),2000年第1期,第49—56页。
    郑良树《论<公孙龙子·迹府篇>的成书时代》,《文献》,2000年第2期,第1—11页。
    朱岩《<尚书·君奭>与后代书牍散文》,《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第4—6页。
    马振方《<晏子春秋>的虚拟成分与文类辨析》,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十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马振方《<庄子>寓言辨析》,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二十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8页。
    李炳海《关于中国古代文体教学和研究的琐议》(提纲),《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古代诗歌研究中心暨古代文体研究中心,2009年,第87—94页。
    邵炳军师《春秋散文体类概说》,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中国武夷山,2010年8月。
    邵炳军师《春秋时期行政公务文族体类考论》,中国台北第八届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10年11月。
    王齐洲《中国小说起源探迹》,《中国古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杨宽《月令考》,杨宽著《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3—51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