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58年的中国大陆文坛。这一年的文坛发生了很多新现象,如新民歌运动、诗歌道路问题的讨论、文艺大跃进、“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两结合”创作方法等,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链条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学界对这一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关注。因此,选择“1958年的中国文坛”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再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党委、群众、作家”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方式等是人们较少关注的现象,本课题将1958年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充分关注被学界忽视的问题,具有填补性意义。第二、选择这一课题,将有利于凸显1958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醒人们重视1958年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三、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作为研究对象,透过一个年头看一个时代,也有利于探寻一种新的文学史结构与叙述方式。
     第一章考察1958年文坛发生的一系列文艺批判运动:对“双百”时期“毒草”的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再批判”等。批判的矛头直指“写真实”、“个人主义思想”、“文学的独立性”等问题,而批判的目的是通过惩戒越规者,重新确立文艺规范。
     第二章梳理文艺大跃进运动的过程,勾勒“大跃进文艺”的面貌和特征,研究革命回忆录、“三史”写作、“三结合”写作模式、“共产主义文艺”等新现象。“大跃进文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产生了“共产主义文艺”的萌芽,它在打击“资产阶级文学”和“修正主义文学”之后继承了“双百”文学以前的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并决定着此后近20年文学运动的方向和基本形态。
     第三章检视诗歌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首先,描述新民歌引发的大讨论的过程和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一元派和多元派争论的分歧和焦点;最后,阐述这次讨论的影响和意义。这场讨论抛弃了五四以来新诗几十年建立的基础,扭转了五四新诗和新文学的发展方向;消解了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堵住了诗歌向外国学习和借鉴之路,切断了中国新诗和新文学借助于世界资源以实现现代化的路程。
     第四章将关注的重点投向文艺大跃进运动的理论成果——“两结合”创作方法”。第一节叙述“两结合”提出的过程、依据以及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第二节概括“两结合”的实质,即突出“革命的浪漫主义”,以此扼制了“双百”文学中刚刚出现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使文学成为合格的政治工具。第三节审视“两结合”指导下的文学创作,指出这种文学成为“文革”中“假大空”文学的先导。
     第五章考察新规范制约下的边缘、异类与潜在创作。许多注重艺术个性营造、表现复杂个人情感、塑造丰富人物形象的作品因为不符合“规则”而受到批评,说真话的精神和批判的声音既不准公开出现,“清醒者”的创作只好转入地下。后来者需要打捞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的言说。
     本文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为研究对象,关注了“再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三结合”创作方式、1958年的潜在创作等学界较少关注的现象,并概括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功能。论文阐述了1958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中的位置和作用,使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有更深入的认识。另外,解剖一个历史结点,以一个年头透视一个时代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文学史写作方法,可以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例证。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Chinese literary field in1958. A lot of newphenomenons appeared in1958, for example, the new folk song movement, thediscussions of the poetry of the road, the literary great leap forward, communistliterature and art,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factories, communes and army,two-combination writing method and so on, which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esecontemporary literatue development. But th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o the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the phenomenons of1958is not enough. Selecting thesubjec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field in1958has th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threeaspects. Firstly, this subject fills in the blanks at the recriticism, communist literatureand art,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factories, communes and army, the collectivecreative way of the party committees, the masses and writers, which was ignored inacademic circles. Secondly, this subject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and importanceof1958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t last, the way ofobserving an era through one year provides a new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form ofliterary history.
     Chapter one examines a seri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movement in the literary fieldof1958, such as criticizing the poisonous weeds in the double hundred period, criticizing the literary revisionism theory and the second criticism, which aimed atwriting a real world, the idea of individualism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Thepurpose of this criticism is to repair the literary norms by punishing offenders.
     Chapter two combs the process of the literary and art of Great Leap Forwardmovement. A lot of new phenomenons, such as revolutionary memoirs, writing of thehistory of factories, communes and army, the collective creative way of the partycommittees, the masses and writers, communist literature and art, are researched inthis charpter. The socialist Great Leap Forward literature and art produces bud ofcommunism arts. After beating the capital and revisionist literature, it inherits thetradition of the proletarian and socialist literature before double hundred literature and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the basic form of the following20years.
     Chapter three observes the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poetry. Firstly,it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discussion caused by the new folk songs. Secondly, it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and focus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discussion. At last,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iscussion. The folkdirection caused by the discussion abandoned the basis of new poetry since the MayFourth in1919and reverse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May Fourth poetryand literature. Canceling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poetry, it hindered the road ofChinese poetry learning from foreign poetry and cut off the modernization journey of Chinese poetry and literature by world resources.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Great Leap Forward,that is the two-combination writing method. The first quarternarrates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two-combination and its reason and itscontact with socialist realism. Section two summarizes the essence of two-combination method. It extrudes revolutionary romanticism, through which chokesthe realistic and critical spirit just appeared in the double hundred period and turnsliterature into qualified political tool. Section three examines the literature writingunder the guidance of two-combination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at it has become thepilo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which is hypocritical and emptiness.
     Chapter five researches the edge, heterogeneous, and the potential writingrestricted under new standards. Many works focusing on the artistic personality,expressing complex personal feelings, and creating complex characters had beencriticized because of not meeting the rules. The spirit of saying the truth and criticalvoice was kept from public view, so the creation of the sober people had to gounderground. We must salvage their voices and listen to their speech.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impact and function of many phenomenons inthe literary, such as the recriticism, criticizing the literary revisionism theory,communist literature and art,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factories, communes and army, the collective creative way of the party committees, the masses and writers, thepotential creation of1958.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yearof1958i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roughwhich helps peopl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the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he anatomy of a historical junctionand observing one year is an origin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can provide an examplefor the study of literary history.
引文
1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
    2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242页。
    1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
    2分别是新民、耘青的《一九五八年民歌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倾向》(《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许传京的《重读<红旗歌谣>——略谈1958年民歌运动》(《淮北煤炭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彭放的《“大跃进”民歌与新诗运动》(《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
    4期)、言风的《为民歌鸣不平》(《民间文学》1980年第4期)。
    3新民、耘青:《一九五八年民歌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倾向》,《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97-98页。
    2郭澄:《一九五八年新民歌运动再评价》,《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2期。
    3彭放:《“大跃进”民歌再评价——兼答陈光瓒同志的商榷》,《民间文学》1981年第4期。
    4朱晓进:《对大跃进民歌运动的几点再认识》,《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5期。
    1彭放:《“大跃进”民歌与新诗道路》,《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2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48页。
    3陈其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1郭志刚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3-104页。
    2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页。
    1樊德三:《创作方法与时代潮流——兼论“两结合”创作方法》,《徐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2李国珍:《试论“两结合”创作方法提出的理论及实践根据》,《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3张育新:《试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合理性》,《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4马新国:《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5秦忠翼:《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提倡“两结合”:兼论周扬的理论贡献》,《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危磊:《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一辩》,《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7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6页。
    1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3页。
    2南帆:《“两结合”》,《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
    3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4崔志远:《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6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1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2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3陶东风:《大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1958-1959年新诗讨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4鲍焕然:《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张凤渝:《现代性焦虑下的美学选择——论大跃进民歌的美学原则》,《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张凤渝:《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权力话语和民间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0页。
    3张凤渝:《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权力话语和民间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1页。
    1史竞男:《喧嚣躁动下的寂寥:关于“新民歌运动”》,《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赫牧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文化反思》,长春:东北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第23页。
    3赫牧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文化反思》,长春:东北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第22页。
    1侯肖林:《透视1958民歌运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1期。
    2刘延年:《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江淮文史》2002年第2期。
    3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78页。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116页。
    2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2李新宇:《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3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1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中国主流文学象征年代个案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第2页。
    2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3钱理群:《我怎样想与写这本书——代后记》,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61页。
    1讲话后经过毛泽东修订在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和1958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
    2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5期。
    1何家槐:《从“本报内部消息”中的主要人物看刘宾雁的反党思想》,《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1严文井:《评“本报内部消息”》,《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2严文井:《评“本报内部消息”》,《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李希凡:《什么样的消息,什么样的“新路”?》,《人民日报》1958年3月31日。
    2李希凡:《什么样的消息,什么样的“新路”?》,《人民日报》1958年3月31日。
    1贾霁:《所谓“灵魂”的“挖掘”》,《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2艾芜:《评“沉默”》,《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1樵渔:《秦兆阳眼中的农村》,《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
    1马前卒:《一株攻击党的领导的毒草——评‘改选’》,《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吴平:《要把观众引向那里——评独幕剧“一壁之隔”》,《剧本》1958年第9期。
    2曹欣:《“提升”为什么遭到战士们的反对》,《剧本》1958年第9期。
    3《编后记》,《剧本》1958年第9期。
    1李希凡:《什么样的消息,什么样的“新路”?》,《人民日报》1958年3月31日。
    2《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观众》,《剧本》1958年第1期。
    3何家槐:《从“本报内部消息”中的主要人物看刘宾雁的反党思想》,《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1刘学勤、马季华、田克勤、朱家欣:《<布谷鸟又叫了>是个什么样的戏?》,《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姚文元:《从什么标准来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对<布谷鸟又叫了>一剧的一些不同的意见》,《剧本》1958年第12期。
    1刘学勤、马季华、田克勤、朱家欣:《<布谷鸟又叫了>是个什么样的戏?》,《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乔先知:《<凤凰之歌>的根本缺陷何在?》,《电影艺术》1958年第6期。
    3张骏祥:《<凤凰之歌>的问题在哪里?》,《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1张骏祥:《<凤凰之歌>的问题在哪里?》,《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2丘山:《公刘在他的“小夜曲”里宣扬了什么?》,《北京文艺》1958年第1期。
    1黎之:《反对诗歌创作的不良倾向及反党逆流》,《诗刊》1957年第9期。
    1社论《又红又专后来居上》,《人民日报》1958年5月4日。
    2李树尔:《穆旦的“葬歌”埋葬了什么?》,《诗刊》1958年第8期。
    1以上见《“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朱安平:《<不夜城>的浮与沉》,《大众电影》2006年第23期。
    2陈默:《一个美化资本家的电影剧本——<不夜城>》,《文艺报》1958年第17期。
    1姚文元:《文艺上的修正主义表现在哪几方面?》,《文艺月报》1958年第4期。
    2《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58年第1期。
    1《冯雪峰是文艺界反党分子》,《文艺报》1957年第21期。
    2张光年:《胡风派?雪峰派?》,《文艺辩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54页。
    1姚文元:《冯雪峰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思想基础》,《文艺报》1958年第4期。
    1王瑶:《关于现代文学史上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解——评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及其他》,《文艺报》1958年第1期。
    1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鲁迅文学社集体写作:《文艺界两条道路的斗争不容否定——批判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文艺报》1958年第17期。
    2张光年:《文艺辩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55页。
    1冯雪峰:《题外的话》,《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此文以“画室”笔名原载1946年1月23日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2罗荪:《雪峰的“艺术价值”——评“题外的话”》,《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1刘绶松:《斥反党者的谰言——评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日报》1958年4月9日。
    1怀海的《略谈鲁迅文艺思想——兼论雪峰、胡风文艺思想的一致》,《文艺报》1958年第3期。
    1《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2《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
    3《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4《新港》1957年第1期。
    5《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6《新港》1957年第7期。
    1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2石燕:《从“尖锐之风”说到风的尖锐》,《文艺报》1958年第3期。
    3刘白羽:《秦兆阳的破产——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林默涵:《现实主义还是修正主义》,《人民日报》1958年5月3日。
    2林默涵:《现实主义还是修正主义》,《人民日报》1958年5月3日。
    1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2林默涵:《现实主义还是修正主义》,《人民日报》1958年5月3日。
    3言直:《应当老实些》,《文艺报》1958年第3期。
    1常础:《秦兆阳的前言和后语》,《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2朱寨:《秦兆阳的身手》,《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3左随:《谈“毁誉”》,《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1唐弢:《谈“增灶撤军”》,《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2陈涌:《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
    1以群:《谈陈涌的“真实”论》,《文艺报》1958年第11期。
    2陈涌:《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人民文学》1956年第10期。
    3以群:《谈陈涌的“真实”论》,《文艺报》1958年第11期。
    4蔡仪的《批判陈涌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右派论调》,《文学研究》1958年第3期。
    1《锈损了灵魂的悲剧》,《文艺报》1956年第13号,收入《苔花集》。
    2《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在收入《苔花集》时,由作者作了许多重要修改,文章题目也改为《肯定生活和否定生活》。
    3《犬儒的刺》,《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
    4《刺在哪里?》,《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
    5邵荃麟:《修正主义文艺思想一例——论<苔花集>及其作者的思想》,《文艺报》1958年第1期。
    1邵荃麟:《修正主义文艺思想一例——论<苔花集>及其作者的思想》,《文艺报》1958年第1期。
    1解驭珍、克地:《评“论‘文学是人学’”》,《解放军文艺》1957年11月号。
    2罗竹风:《“人道主义”可以说明一切吗?》,《文艺月报》1957年9月号。
    3李希凡:《论“人”和“现实”——驳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年12月号。
    1蒋孔阳:《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评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8年3月号。
    2蒋孔阳:《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评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8年3月号。
    1箭鸣:《批判钱谷融的典型论》,《文艺月报》1958年3月号。
    2贾文昭:《评关于典型问题的修正主义观点——批判钱谷融、鲍昌、王愚的论点》,《文艺月报》1958年第4期。
    1何其芳:《就党领导文艺问题驳右派》,《人民日报》1958年2月7日。
    1洪永固:《邵燕祥创作的歧途》,《诗刊》1958年第3期。
    1陈冰夷:《关于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刘白羽《透明的还是污浊的?——评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文艺纲领》,《文艺报》1958年第
    12期。
    1《再批判·编者按语》,《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转引自封培定:《“赔我一个王实味”》,《文史天地》2010年第1期。
    1黄昌勇:《<野百合花>如何被利用》,黄昌勇:《砖瓦的碎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1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吴强:《蚂蝗与毒草——王实味和他的“野百合花”的再批判》,《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2王素稔:《王实味煽惑青年的伎俩》,《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林默涵:《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王素稔:《王实味煽惑青年的伎俩》,《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3林默涵:《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文艺报》1958年第2期。
    4王素稔:《王实味煽惑青年的伎俩》,《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林默涵:《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丁玲:《三八节有感》,《文艺报》1958年第2期,原载1942年3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丁玲主编的《文艺》副刊。
    1罗洪:《读“三八节有感”的感想》,《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2王子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重读<三八节有感>》,《文艺报》1958年第2期。
    3王慧敏:《丁玲揭起的一面反党黑旗——读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王子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重读<三八节有感>》,《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王慧敏:《丁玲揭起的一面反党黑旗——读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张光年:《莎菲女士在延安——谈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姚文元:《以革命者姿态写的反革命小说——批判丁玲的“在医院中”》,《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3张光年:《莎菲女士在延安——谈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文艺报》1958年第2期。
    1信涛:《一个反党分子的自白书——读丁玲的“在医院中”》,《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2张光年:《莎菲女士在延安——谈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文艺报》1958年第2期。
    3信涛:《一个反党分子的自白书——读丁玲的“在医院中”》,《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4姚文元:《以革命者姿态写的反革命小说——批判丁玲的“在医院中”》,《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1华夫:《丁玲的“复仇的女神”——评<我在霞村的时候>》,《文艺报》1958年第3期。
    2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1页。
    1马铁丁:《斥<论同志之‘爱’与‘耐’>》,《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李岳南:《论萧军之毒与害》,《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马铁丁:《斥<论同志之‘爱’与‘耐’>》,《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李岳南:《论萧军之毒与害》,《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3马铁丁:《斥<论同志之‘爱’与‘耐’>》,《文艺报》1958年第2期。
    1马铁丁:《斥<论同志之‘爱’与‘耐’>》,《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李岳南:《论萧军之毒与害》,《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3马铁丁:《斥<论同志之‘爱’与‘耐’>》,《文艺报》1958年第2期。
    1冯至:《驳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文艺报》1958年第2期。
    2峻青:《我们了解艾青》,《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1李方立:《我给艾青的回答——斥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2严文井:《罗峰的“短剑”指向哪里?——重读<还是杂文的时代>》,《文艺报》1958年第2期。
    1邢秋平:《是谬论,也是恶毒的诽谤!——读“还是杂文时代”有感》,《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1山柏:《关于小品文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6日。
    1严文井、公木:《萧军思想再批判》,《文艺报》1958年第7期。
    2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8页。
    1萧军:《政、教泛谈》,《文艺报》1958年第7期,原载《文化报》第45期。
    2严文井、公木:《萧军思想再批判》,《文艺报》1958年第7期。
    3严文井、公木:《萧军思想再批判》,《文艺报》1958年第7期。
    4严文井、公木:《萧军思想再批判》,《文艺报》1958年第7期。
    1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93页。
    2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01页。
    3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06-107页。
    1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09页。
    2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10页。
    3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5-117页。
    1李希凡:《萧军的“布尔巴精神”的再现——评“五月的矿山”的反动倾向》,刘芝明主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12页。
    1王素稔:《王实味煽惑青年的伎俩》,《北京文艺》1958年第2期。
    2吴强:《蚂蝗与毒草——王实味和他的“野百合花”的再批判》,《文艺月报》1958年第3期。
    1杨桂欣:《回眸时看“再批判”》,《齐鲁学刊》1989年第1期。据《齐鲁学刊》编者按:杨此文写于1979年年底至1980年年初,1980年先后有三家刊物表示愿意发表,但由于受到某些阻力,均未发出。时隔八年,作者再次希望发表,编者重读原稿,仍觉得是一篇颇有分量的文章,所以再次发排。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5-36页。
    1《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1《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1-62页。
    1[英国]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1梁思成:《谁能不感到全身是劲!》,《人民日报》1958年1月1日。
    1李劼人:《我要坚决改正错误》,《人民日报》1958年2月14日。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9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1956年1月—1958年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1956年1月—1958年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1曹禺:《伟大的文献——阅读“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文学》1958年第12期。21962年,周恩来在《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中以曹禺为例说明作家胆子小了,受的拘束多了,“生怕这个错,那个错,没有主见,没有把握。这样就写不出好东西来”。见《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62页;钱理群也认为“曹禺在大时代的冲击下,比较容易放弃‘自己’,而认同于时代的传统规范”,“当剧作家自愿放弃自己的独立意志与独立思考,向自己的‘接受者’——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批评家的‘权威解释’全面‘认同’,也即向自己力图反叛的既成规范和模式归依”时,曹禺剧中人物的以反叛开始,又以归依告终的悲剧命运落到了剧作者自己身上。见钱理群:《曹禺戏剧生命的创造与流程》,载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第510页。
    3老舍:《大喜事》,《诗刊》1958年第5期。
    1冯至:《把文艺教学上的大跃进和文艺上的大跃进结合起来》,《人民日报》1958年3月10日。
    2王积贤:《研究现代文学也要“厚今薄古”》,《文艺报》1958年第9期。
    3王子野:《保古派的技法》,《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1《文学评论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文艺报》1958年第8期。
    2孟宪鸿:《高举红旗,破浪前进——武汉大学中文系在大跃进中》,《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3纪延:《南开大学文学教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4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把红旗插遍文学教学的阵地上》,《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1纪延:《南开大学文学教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6页。
    1葛德:《再谈惠明精神》,《人民日报》1958年6月5日。
    2刘丰:《先生,你倒去碰碰看!》,《人民日报》1958年7月7日。
    3克新:《喷气式无梭织布机》,《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4龙国炳:《记李始美》,《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1车少仑:《科学行列里的新人》,《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2车少仑:《科学行列里的新人》,《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3程贤策:《为集体协作进行文学研究欢呼》,《人民文学》1958年第12期。
    4郭预衡:《重视青年的科学研究成果》,《人民文学》1958年第12期。
    1郭预衡:《重视青年的科学研究成果》,《人民文学》1958年第12期。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93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94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94-195页。
    3戈基:《要像战士那样坚定》,《人民日报》1958年1月10日。
    1杜俊林:《劳动锻炼收获大》,《人民日报》1958年12月12日。
    2臧成耀:《下乡九月胜坐机关几年》,《人民日报》1958年12月12日。
    3《下放锻炼一年思想丰收无边》,《人民日报》1958年12月15日。
    1柳苗:《炼出来了》,《人民日报》1958年12月16日。
    2马铁丁:《祝萌芽猛长成林》,《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3张沛:《天摇地动的一年间》,《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4老舍:《打倒洋八股》,《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
    1徐迟:《诗人们已经远行》,《诗刊》1958年第1期。
    2老舍:《读报笔记一则》,《人民文学》1958年第11期。
    3巴波:《巴波来信》,《诗刊》1958年第3期。
    4苏一萍:《剧作家应当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剧本》1958年第12期。
    1方殷:《方殷来信》,《诗刊》1958年第3期。
    2周扬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5期)中说:“要扩大社会主义,就要缩小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万恶之源。”
    1张光年:《个人主义与癌》,《人民日报》1958年1月7日。
    1杨东蒪:《从剪辫子联想起来的》,《人民日报》1958年4月25日。
    2马铁丁:《冲破个人主义三道防线》,《人民日报》1958年6月18日。
    3《人民大学教师决心割毒瘤》,《人民日报》1958年4月1日。
    4《从“名缰利索”中解放出来!》,《人民日报》1958年4月3日。
    5《北京许多高级医务人员猛攻资产阶级思想》,《人民日报》1958年4月2日。
    6《人民大学学生向党交心放下包袱奔赴十三陵工地劳动锻炼》,《人民日报》1958年4月8日。
    1巴人:《为文学艺术大跃进扫清道路——座谈周扬同志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6期。
    2申寄云:《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给一位下放同志》,《人民日报》1958年4月4日。
    3巴人:《交心篇》,《人民日报》1958年5月20日。
    1严文井:《为文学艺术大跃进扫清道路——座谈周扬同志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6期。
    1转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8页。
    2《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人民日报》1958年4月14日。
    3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66页。
    1《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郭沫若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人民日报》1958年4月21日。
    1《采风大军总动员——首都文艺界民歌座谈会纪要》,《文艺报》1958年第9期。
    2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21页。
    1徐迟:《一九五八年诗选》,《诗刊》1959年第4期。
    2芷汀:《数字的诗》,《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3《东风得意诗万篇——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发言集锦》,《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1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2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1《中国作家协会发出响亮号召作家们!跃进,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3月8日。
    2《作协书记处讨论大跃进草案首都作家纷纷响应作协号召》,《人民日报》1958年3月9日。
    3《作协书记处讨论大跃进草案首都作家纷纷响应作协号召》,《人民日报》1958年3月9日。
    4《农村群众文艺活动全面开花》,《人民日报》1958年4月28日。
    5《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人民日报》1958年5月8日。
    1朱东:《谈谈山西省的群众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11期。
    2沐阳:《进一步贯彻作家与劳动群众结合的方针充分反映大跃进中的人民英雄主义——作家深入生活座谈会报道》,《文艺报》1958年第17期。
    3《工人阶级拿下“文学堡垒”天津市举行第一次工人写作会议》,《人民日报》1958年5月29日。
    1颜欣:《丰富多采的上海工人戏剧演出》,《剧本》1958年第8期。
    2林子:《海河工地诗如海》,《诗刊》1958年第12期。
    3刘芝明:《群众专家大动员,百家齐放文艺星》,《剧本》1958年第11期。
    1李希凡:《上海工人阶级的创作之花——读7月号<文艺月报>工人创作专号》,《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1《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宋垒:《喜读<人民文学>8月号》,《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3毛文仲:《夜读“群众创作特辑”》,《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4马铁丁:《全民办文艺》,《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77-178页。
    1《争取文学艺术的更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2邵荃麟:《繁荣创作,发展理论批评改革文风,促进文学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3月10日。
    1陈白尘:《在广泛展开群众性的文学活动的基础上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3月19日。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6页。
    3郭玉琴:《打破迷魂阵,工农登文台》,《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张春桥:《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2《我来了》一诗的内容如下: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3小乙:《“我来了”及其它》,《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4这两首民歌皆转引自郭玉琴:《打破迷魂阵,工农登文台》,《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1《农村群众文艺活动全面开花》,《人民日报》1958年4月28日。
    2社论《加强民间文艺工作》,《人民日报》1958年8月2日。
    3余章瑞:《俱乐部跃进棚门板报——介绍四川西充县农村宣传鼓动工作的三种好方式》,《人民日报》1958年8月9日。
    4朱东:《谈谈山西省的群众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11期。
    5虞棘:《耀眼红花满地开——评<解放军文艺>》,《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1陈亚宁:《两张小字报》,《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2刘芝明:《重视工人业余创作》,《剧本》1958年第8期。
    3小尔:《提倡“车间戏”》,《剧本》1958年第10期。
    4北京市工会联合会宣传部:《生产在哪里,文艺到哪里——北京市职工业余文艺活动的简况》,《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1马铁丁:《全民办文艺》,《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4-35页。
    1《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54页。
    2茅盾:《茅盾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30-131页。
    1刘恩启:《一个急待表现的主题——镇压反革命》,《人民日报》1951年4月1日。
    1萧殷:《论“赶任务”》,《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5期。
    2《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27-228页。
    3《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43页。
    1夏衍:《业精于勤,劳者多能》,《人民日报》1958年3月10日。
    1王锦泉:《读“洋河大渠”想到“赶任务”》,《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2陈其通:《我们要“赶任务”》,《剧本》1958年第4期。
    3曹禺:《让我们的事业飞跃前进》,《剧本》1958年第4期。
    1社论《要创作更多更短小的文艺作品》,《人民日报》,1958年4月26日。
    2《工人阶级拿下“文学堡垒”天津市举行第一次工人写作会议》,《人民日报》1958年5月29日。
    3子英:《创作更多更好配合政治任务的小戏》,《剧本》1958年第7期。
    1宋垒:《从“论斤称”想起的》,《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社论《戏曲工作者应该为表现现代生活而努力》,《人民日报》1958年8月7日。
    3《让曲艺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作用》,《人民日报》1958年8月10日。
    1陈骢:《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式》,《文艺报》1958年第17期。
    2李纶:《创作更多的作品,歌唱伟大的时代》,《剧本》1958年第2期。
    1陈白尘、刘沧浪、王命夫、黄悌:《哎呀呀!美国小月亮》,《人民文学》1958年第1期。
    2陈白尘、米谷、江有生、汪巩等人的“美国奇谭”系列包括《愚人节的喜剧》、《两兄弟》、《相信美国》三个独幕讽刺剧,见《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3黄庆云:《爸爸的血》,《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4黄东平:《在印度尼西亚》,《人民文学》1958年第2期。
    5许在民:《张四快》,《剧本》1958年第9期。
    6严青:《查卫生的故事》,《剧本》1958年第5期。
    7林飞:《劝导员》,《剧本》1958年第9期。
    8李超:《火》,《剧本》1958年第7期。
    9任晦:《啼笑之间》,《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10贾克:《引火烧身》,《剧本》1958年第5期。
    1巴人:《略论“英雄人物”》,《人民文学》1958年第2期。
    2范溶:《欢呼现代题材的新戏曲》,《剧本》1958年第7期。
    3刘学勤、马季华、田克勤、朱家欣:《<布谷鸟又叫了>是个什么样的戏?》,《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1刘厚明:《漫谈儿童剧》,《剧本》1958年第6期。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3《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1《天天向上——出席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全体少先队员》,《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日。
    2闻捷:《谈谈甘肃对唱诗——<对唱诗的大丰收>编后记》,《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1《太阳的光芒万万丈——歌颂党的新民歌四十首》,《诗刊》1958年第6期。
    2《民歌选一百首》,《诗刊》1958年第8期。
    3河北省兴隆县红星人民公社刘章:《党是春雨社是花》,《诗刊》1958年第12期。
    4《哈尼族民歌七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5《彝族民歌十八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6《土族民歌一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7七十多岁老农民程永德:《毛主席的大恩典》,《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1王老九:《伟大的手(外二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2《民歌选一百首》,《诗刊》1958年第8期。
    3公木辑录:《口唱山歌劲头足——采风新录》,《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
    4《太阳的光芒万万丈——歌颂党的新民歌四十首》,《诗刊》1958年第6期。
    5《毛主席恩情重》(河北邢台柴家庄),《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6刘勇:《山歌倒满涟水河(外二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7《山民心上的红线(鄂伦春族民歌四首)》,《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8《有了你,毛主席!(傈僳族民歌)》,《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9《一万个人一颗心(藏族民歌五首)》,《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1《太阳的光芒万万丈——歌颂党的新民歌四十首》,《诗刊》1958年第6期。
    2《哈尼族民歌七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3河北省兴隆县红星人民公社刘章:《党是春雨社是花》,《诗刊》1958年第12期。
    4《傈僳族民歌七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5《傣族民歌九首》,《诗刊》1958年第11期。
    6《僮人永跟毛泽东(僮族民歌)》,《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7[英国]乔治奥威尔著:《一九八四》,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56页。
    1郭沫若:《遍地皆诗写不赢》,《诗刊》1958年第6期。
    2田间:《献给党——街头诗六首》,《诗刊》1958年第6期。
    3戈壁舟:《宣誓》,《人民日报》1958年7月12日。
    4方纪:《走访麻城万斤棉》,《诗刊》1958年第8期。
    5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1颜一烟:《我们的兽医》,《剧本》1958年第11期。
    2鲁易:《友谊的心》,《剧本》1958年第11期。
    3克新:《喷气式无梭织布机》,《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4段荃法:《凌红蝶》,《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5超克图纳仁:《草原即景》,《剧本》1958年第12期。
    6武玉笑的话剧《天山脚下》,《剧本》1958年第3期。
    1《伟大的整风运动在四川省结出丰硕之果》,《人民日报》1958年8月30日。
    2袁应龙:《营春河上》,《剧本》1958年第1期。
    3丁邑、崔焉:《刘介梅》,《剧本》1958年第4期。
    1陈曦、许在民、黄森、李果仁:《战鼓催春》(湖南花鼓戏),《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1巴金:《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欧外鸥:《党交给我们一枝枪》,《诗刊》1958年第10期。
    1曹子西:《生活斗争的火花——读<发电厂里五十年>》,《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天津职工编写“工厂史”》,《人民日报》1958年4月30日。
    3《我们是怎样编辑<工厂史专辑>的》,《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1《大家都来编写工厂史·编者按》,《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1沈思:《<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文的编辑工作》,《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1陈洪:《谈发动老干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1陈亚宁:《两张小字报》,《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2解南征:《我们怎样帮助老干部写回忆录的?》,《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3张文秋:《党的儿子》,《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4沈思:《<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文的编辑工作》,《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1姚兆生、项瑞芝等口述王子经整理:《一九二五年的风暴》,《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王林:《青春的力量(开滦矿史片段之一)——一九二二年开滦五矿大罢工时的林西矿》,《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3周骥良在《天津编写工厂史的初步经验》,《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4刘振华、张文升等口述王永春整理:《八间房》,《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许宗旺:《工人文娱生活的今昔》,《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王佩玉、李惠云口述袁鹤鸣记:《母女两代》,《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3夏晔:《编辑“工厂史”的一点体会》,《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石泉:《把编写工厂史和开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结合起来》,《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石泉:《把编写工厂史和开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结合起来》,《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3中国作家协会涿鹿县麦田公社下放锻炼小组:《我们怎样编写<麦田公社史>》,《文艺报》1958年第23期
    1《火种在年青的心中燃烧——河北保定师范学校学生座谈<红旗谱>》,《文艺报》1958年第9期。
    1华夫:《集体创作好处多》,《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东风得意诗万篇——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发言集锦》,《文艺报》1958年第15期。
    3闻山:《诗洋画海金束鹿》,《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1绿采:《哈尔滨市文坛上的新主人》,《文艺报》1958年第18期。
    2《我国文学艺术创作百花争荣》,《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1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2符邨:《一个集体创作的好例子》,《剧本》1958年第10期。
    1白明:《一次剧本创作上的大协作——介绍中国儿童剧院<飞出地球去>的创作经验》,《剧本》1958年第12期。
    2白明:《一次剧本创作上的大协作——介绍中国儿童剧院<飞出地球去>的创作经验》,《剧本》1958年第12期。
    3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1《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实行“四合一”走群众路线集体创作成风气》,《人民日报》1958年4月12日。
    2刘芝明:《要放出戏剧创作上的“卫星”》,《剧本》1958年第10期。
    1刘芝明:《群众专家大动员,百家齐放文艺星》,《剧本》1958年第11期。
    2马飞、麦飞、连裕斌、林树棠、黄名卓、谢永一:《党重给了我光明》,《剧本》1958年第12期。
    3连裕斌、马飞、麦飞:《<党重给了我光明>的创作经过》,《剧本》1958年第12期。
    4抚州市采茶剧团集体创作林凡、莫志贤、易兰英、张振安执笔:《红松林》,《剧本》1958年第12期。
    1张圣道、麦宝琪、杨凝、任鹏远、田嫁:《红旗处处飘》,《剧本》1958年第10期。
    2王大拴:《戏剧创作上的一面红旗——推荐三幕五场话剧“红旗处处飘”》,《剧本》1958年第10期。
    3张西莲、田隆、吴凤媛、朱嘉媛:《街道食堂》,《剧本》1958年第9期。
    4上海市榆林区办事处打虎山储蓄所集体创作:《双反前后》,《剧本》1958年第8期。
    5空整文工团舞蹈队集体创作:《时事测验》,《剧本》1958年第7期。
    1符邨:《一个集体创作的好例子》,《剧本》1958年第10期。
    1杨履方:《关于“布谷鸟又叫了”的一些创作情况》,《剧本》1958年第5期。
    2李束丝:《谈谈现代剧写作中的问题》,《剧本》1958年第2期。
    3李新宇:《当代文艺顽症分析:公式化与概念化》,《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各报刊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2刘芝明:《重视工人业余创作》,《剧本》1958年第8期。
    1社论《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文艺!》,《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2华夫:《文艺放出卫星来》,《文艺报》1958年第18期。
    3社论《乘风破浪》,《人民日报》1958年1月1日。
    3严文井:《为文学艺术大跃进扫清道路——座谈周扬同志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6期。
    1马铁丁:《全民办文艺》,《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刘芝明:《共产主义文学艺术的萌芽——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3刘芝明:《重视工人业余创作》,《剧本》1958年第8期。
    4华夫:《文艺放出卫星来》,《文艺报》1958年第18期。
    1《我国文学艺术创作百花争荣》,《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2社论《争取文学艺术的更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3社论《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文艺!》,《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4社论《争取文学艺术的更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
    1社论《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文艺!》,《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2马铁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读者》,《诗刊》1958年第10期。
    3宋爽:《放声歌唱人民公社》,《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4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人民公社好》,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9-20页。
    1《暖泉民歌好声音》,《诗刊》1958年第9期。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人民公社好》,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69页。
    3《新山歌(二十五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4《河北丰润县万诗乡民歌选》,《诗刊》1958年第12期。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人民公社好》,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6页。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人民公社好》,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7页。
    3《新民歌五十首》,《诗刊》1958年第10期。
    4萧三:《人民公社好》,《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5郭沫若:《长春行》,《诗刊》1958年第9期。
    6田间:《人民公社祝词(六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1中流:《红旗飘飘渔歌多》,《诗刊》1958年第12期。
    2徐迟:《公社的萌芽》,《诗刊》1958年第8期。
    3韩文洲:《天门取经记》,《人民文学》1958年11月。
    1叔纹:《谈“天门山取经记”》,《人民文学》1958年11月。
    2《编后记》,《剧本》1958年第11期。
    3老舍:《红大院》,《剧本》1958年第11期。
    4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1张西莲、田隆、吴凤媛、朱嘉媛:《街道食堂》,《剧本》1958年第9期。
    2许以:《游龙山脚红旗飘——访诸暨县红旗人民公社》,《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3唐飞霄:《人民公社是万人欢乐的大花园》,《人民日报》1958年8月21日。
    4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颂》,《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1龙德、蔡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人民公社好》,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58页。
    3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250页。
    4《新山歌(二十五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陈刚:《应该写出人们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丁浪:《畅想和人》,《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1朱艺祖:《怎样展望共产主义的明天?》,《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1胡采:《放出文学艺术创作的卫星》,《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1日。
    2车少仑:《科学行列里的新人》,《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3《民歌选一百首》,《诗刊》1958年第8期。
    4《民歌选六十首》,《诗刊》1958年第5期。
    5丁力:《十三陵水库开工了》,《诗刊》1958年第2期。
    1戈茅:《在十三陵工地上》,《诗刊》1958年第4期。
    2吴伯萧:《歌集体》,《诗刊》1958年第7期。
    3《妹妹英雄哥好汉——新情歌选》,《人民日报》1958年6月29日。
    4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147页。
    5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136页。
    6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137页。
    1宛青:《云南民歌的丰收——介绍“边疆文艺”各族民歌专号》,《诗刊》1958年第7期。
    2阳翰笙:《诗四首》,《诗刊》1958年第10期。
    3邹荻帆:《扬水站的歌声(二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4丁力:《八个红衣姑娘》,《诗刊》1958年第6期。
    1田汉:《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剧本》1958年第8期。
    2吕骥:《我们的吁请》,《诗刊》1958年第3期。
    1林默涵:《为文学艺术大跃进扫清道路——座谈周扬同志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6期。
    2张光年:《为文学艺术大跃进扫清道路——座谈周扬同志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6期。
    1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文艺报》1958年第5期。
    2社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民日报》1958年3月15日。
    1刘丰:《积极性不能用金钱衡量》,《人民日报》1958年10月9日。
    1田汉、夏衍、老舍、阳翰笙、曹禺、陈白尘:《我们热烈拥护降低稿酬》,《剧本》1958年第11期。
    2曹禺:《必须减低稿费和上演报酬》,《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3劳荣:《新民歌给我的启发》,《诗刊》1958年第10期。
    1崔道怡:《北京在怒吼》,《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2李音湘:《矿工的话》,《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工人房德文:《汽车城的歌声(三首)》,《诗刊》1958年第4期。
    4胡万春:《步高师傅所想到的》,《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5杨履方:《不夜乡》,《剧本》1958年第9期。
    6柯蓝:《韶山脚下——毛主席故居拾零》,《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1冯金堂:《炼铁厂里一位老英雄》,《人民文学》1958年12月。
    2工人朱建章:《调令》,《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3任萍、田川:《李月娥还乡》,《剧本》1958年第2期。
    1赵寻:《一个高大的人》,《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2福庚:《上海人》,《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3刘川:《烈火红心》,《剧本》1958年第10期。
    1《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2《深翻一尺土多产万斤粮》,《人民日报》1958年9月12日。
    3《毛主席视察山东农村》,《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1仲夏:《三化和一化》,《人民日报》1958年11月27日。
    2仲夏:《三化和一化》,《人民日报》1958年11月27日。
    3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1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大跃进”运动(福建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2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南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2-173页。
    3社论《要注意保证农民的休息》,《人民日报》1958年11月9日。
    1社论《要注意保证农民的休息》,《人民日报》1958年11月9日。
    2秦绣兰:《道是无家却有家——星期日早晨留给丈夫的一封信》,《人民日报》1958年7月6日。
    1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2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953-954页。
    3《中国1958:一桌五亿农民的“大锅饭”——全国大办公共食堂始末(上)》,《时代文学》2007年第4期。
    1李先念:《人民公社所见》,《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7日。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88页。
    1罗平汉:《中国1958:一桌五亿农民的“大锅饭”——全国大办公共食堂始末(上)》,《时代文学》2007年第4期。
    1靳以:《老孟泰来到了上海》,《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2阳翰笙:《三人行》,《剧本》1958年第7期。
    1《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1958年《红旗》创刊号。
    2邵荃麟:《门外谈诗》,《诗刊》1958年第4期。
    1李亚群:《我对诗歌道路问题的意见》,《星星》1958年11月号。
    2愚公:《诗歌下放是指什么》,《星星》1958年8月号。
    3雁翼:《对诗歌下放的一点看法》,《星星》1958年6月号。
    1红百灵:《让多种风格的诗去受检验》,《星星》1958年8月号。
    2红百灵:《我对诗歌下放的补充意见》,《星星》1958年9月号。
    3小晓:《我的看法》,《星星》1958年10月号。
    4韩郁:《诗歌下放真正的涵义是什么》,《星星》1958年8月号。
    5石火红:《漫谈<让多种风格的诗去受检验>》,《星星》1958年9月号。
    1碎石:《不要对民歌百般挑剔》,《星星》1958年10月号。
    2傅世悌:《对<我对诗歌下放的补充意见>的意见》,《星星》1958年10月号。
    3李亚群:《我对诗歌道路问题的意见》,《星星》1958年11月号。
    4何其芳:《关于新诗的“百花齐放”问题》,《处女地》1958年7月号。
    1卞之琳:《对于诗歌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处女地》1958年7月号。
    2宋垒:《与何其芳、卞之琳同志商榷》,《诗刊》1958年第10期。
    1萧殷:《民歌应当是新诗发展的基础》,《诗刊》1958年第11期。
    1邵荃麟:《民歌·浪漫主义·共产主义风格》,《文艺报》1958年第18期。
    2贺敬之:《关于民歌和“开一代诗风”》,《处女地》1958年第7期。
    3红百灵:《我对诗歌下放的补充意见》,《星星》1958年9月号。
    4何其芳:《关于新诗的“百花齐放”问题》,《处女地》1958年7月号。
    1冬昕:《新民歌是共产主义诗歌的萌芽》,《星星》1958年9月号。
    2愚公:《必须向民歌学习》,《星星》1958年10月号。
    3张光年:《从工人诗歌看诗歌的民族形式问题》,《红旗》1959年第1期。
    4郭沫若:《就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诗刊》1959年第1期。
    1欧外鸥:《也谈诗风问题》,《诗刊》1958年第10期。
    2余音:《重要的是改变诗风》,《星星》1958年9月号。
    3愚公:《必须向民歌学习》,《星星》1958年10月号。
    4郭沫若:《就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诗刊》1959年第1期。
    5臧克家:《民歌与新诗》,《人民日报》1959年1月13日。
    6欧外鸥:《也谈诗风问题》,《诗刊》1958年第10期。
    1李树尔:《欧外鸥错了》,《诗刊》1958年第12期。
    2邵荃麟:《门外谈诗》,《诗刊》1958年第4期。
    3高风:《对诗歌发展问题的几点意见》,《作品》1959年6月号。
    1欧外鸥:《也谈诗风问题》,《诗刊》1958年第10期。
    2窦功亚:《民歌万岁!》,《文汇报》1959年1月5日。
    3萧殷:《民歌应当是新诗发展的基础》,《诗刊》1958年第11期。
    4李霁野:《一封关于新民歌和新诗的信》,《新港》1959年3月号。
    1李霁野:《一封关于新民歌和新诗的信》,《新港》1959年3月号。
    2傅世悌:《对<我对诗歌下放的补充意见>的意见》,《星星》1958年10月号。
    3张先箴:《谈新诗和民歌——与何其芳同志商榷》,《处女地》1958年10月号。
    1天鹰:《“新诗”自由体和民歌自由体》,《文汇报》1959年3月2、4日。
    2傅东华:《谈谈民歌的过去未来》,《文汇报》1959年1月7日。
    3天鹰:《驳“内容论”》,《文汇报》1959年1月11日。
    4张钟仁、汪国璠:《如何对待新民歌与新诗——与傅东华先生商榷》,《文汇报》1959年1月19日。
    5沙鸥:《道路宽阔,百花争艳》,《诗刊》1959年第2期。
    1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2徐迟:《谈民歌体》,《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3李冰:《也谈诗歌发展的基础》,《长江文艺》1959年3月号。
    4黎本初:《谈<自由诗和外国诗及其他>》,《星星》1959年9月号。
    1黄力丁:《要诗歌百花齐放》,《长江文艺》1959年4月号。
    2鲍明路:《我的一些认识》,《雨花》1959年第7期。
    3徐景贤:《关于诗歌发展的基础和主流问题》,《文艺月报》1959年3月号。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1李亚群:《我对诗歌道路问题的意见》,《星星》1958年11月号。
    1卞之琳:《分歧在哪里》,《诗刊》1958年第11期。
    2卞之琳:《关于诗歌的发展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1月13日。
    3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4何其芳:《再谈诗歌形式问题》,《文学评论》1959年第2期。
    1雁翼:《对诗歌发展的几点看法》,《红岩》1959年5月号。
    2宋垒:《分歧在这里》,《诗刊》1958年第12期。
    3张永善:《民歌在发展着》,《诗刊》1958年第12期。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中国青年》1953年第23期。
    1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国青年》1954年第10期。
    1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2金戈:《试谈现代格律诗问题》,《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1周煦良:《论民歌、自由诗和格律诗》,《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2林庚:《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文汇报》1959年12月27日。
    1陈业劭:《论“自由格律诗”》,《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1朱光潜:《谈新诗格律》,《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1罗念生:《诗的节奏》,《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1林焕平:《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文学月报》1940年第2卷第1、2期合刊。
    2《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心贴心》,《光明日报》1977年1月21日。
    1转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8页。
    2郭沫若:《郭沫若同志答<文艺报>问》,《文艺报》1958年第7期。
    3张光年:《给郭沫若同志的信》,《文艺报》1958年第7期。
    4袁水拍:《诗歌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文艺报》1958年第9期。
    5郭小川:《我们需要最强音》,《文艺报》1958年第9期。
    1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
    2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红旗》1958年第3期。
    1《高尔基论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8页。
    1安旗:《从现实出发又高于现实》,《文艺报》1958年第11期。
    2董小吾:《打破话剧创作中的迷信》,《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3华夫:《文艺放出卫星来》,《文艺报》1958年第18期。
    4姚文元:《伟大的史诗——论新民歌》,《跃进文学研究丛刊》1958年第2期。
    5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学评论》1960年第4期。
    1以群:《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文学研究》1958年第4期。
    2胡经之:《理想与现实在文学中的辩证结合》,《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3沙鸥:《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学习新民歌”的第四章》,《诗刊》1958年第12期。
    1郭沫若:《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人民文学》1959年第1期。
    2李希凡:《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革命现实和革命理想的结合》,《文艺报》1959年第
    3期。
    1茅盾:《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1959年第2期。
    2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现代》1933年第4卷第1期。
    3周恩来:《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周恩来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53页。
    1《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文艺!》,《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2茅盾:《关于革命浪漫主义》,《处女地》1958年8月号。
    3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红旗》1958年第3期。
    4贺敬之:《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文艺报》1958年第9期。
    1井岩盾:《座谈会记录》,《处女地》1958年8月号。
    1张利群主编:《文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4页。
    1席扬:《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84页。
    2崔志远:《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茅盾:《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1959年第2期。
    1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
    2欧阳山尊:《大胆尝试新形式》,《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3艺军:《电影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中国电影》1958年10月号。
    4《座谈记录》,《处女地》1958年8月号。
    1臧克家:《新的形势,新的口号》,《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2臧克家:《新的形势,新的口号》,《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3贺敬之:《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文艺报》1958年第9期。
    4邵荃麟:《插红旗,放百花》,《长江文艺》1958年7月号。
    5治芳:《略谈我们时代的革命浪漫主义》,《诗刊》1958年第6期。
    1晴空:《我们需要浪漫主义》,《诗刊》1958年第6期。
    2沙鸥:《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学习新民歌”的第四章》,《诗刊》1958年第12期。
    3贺敬之:《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文艺报》1958年第9期。
    4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第283页。
    1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
    1沙鸥:《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学习新民歌”的第四章》,《诗刊》1958年第12期。
    1《新民歌五十首》,《诗刊》1958年第10期。
    2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122页。
    3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194页。
    1《湖北高额丰收民歌八首》,《诗刊》1958年第9期。
    2农业工人高炉铁:《丰收谣》,《诗刊》1958年第10期。
    3《新民歌五十首》,《诗刊》1958年第10期。
    4《人民公社祝词(六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5丁力:《六颗“卫星”》,《诗刊》1958年第9期。
    1马光琳:《僮家卫星上天了!》,《诗刊》1958年第12期。
    2许以:《游龙山脚红旗飘——访诸暨县红旗人民公社》,《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1菡子:《目睹卫星田丰收》,《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2徐迟:《钢和粮食》,《人民文学》1958年第10期。
    1《新山歌(五十首)》,《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2《民歌选一百首》,《诗刊》1958年第8期。
    3河北兴隆县中田乡社员刘章:《日出唱到太阳落》,《诗刊》1958年第10期。
    4《湖北应城七香姑娘民歌选》,《诗刊》1958年第12期。
    1张克石:《凿穿旱海底,翻转万年石——贺<征服旱海>》,《文艺报》1958年第17期。
    2《民歌选一百首》,《诗刊》1958年第8期。
    3工人高长福:《天高我们要攀》,《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4工人韩长兴:《高举跃进红旗》,《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5海员陆俊超:《“劳动号”油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1干部窦功亚:《“跃进”号的诞生》,《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
    1李新宇主编:《现代中国文学(1949-2008)》,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1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1982年,第251页。
    2茹志娟:《我写<百合花>的经过》,《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1茹志娟:《漫谈我的创作》,《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9-50页。
    2茹志娟:《漫谈我的创作》,《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页。
    1欧阳文彬:《试论茹志娟的艺术风格》,原载《上海文学》1959年10月号,见《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8-119页。
    1唐弢:《风格一例——试谈<山那面人家>》,《人民文学》1959年第7期。
    2石言:《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体会》,《电影艺术》1958年第10期。
    1石言:《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体会》,《电影艺术》1958年第10期。
    2转引自石言:《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体会》,《电影艺术》1958年第10期。
    1朱旭:《<柳堡的故事>——红色爱情的书写与妥协》,《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1杨天喜:《“柳堡的故事”从小说到影片》,《电影艺术》1958年第3期。
    2张立云:《<柳堡的故事>创作思想的探索》,《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3石言:《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体会》,《电影艺术》1958年第10期。
    4陈播:《创造银幕的美——王苹同志为人民的艺术奉献》,《当代电影》1991年第2期。
    1尹一之:《翠竹不翠——读长诗“青松翠竹”》,《诗刊》1958年第11期。
    1商文健:《这不是我们的丁佑君——评高缨的长诗“丁佑君”》,《诗刊》1958年第12期。
    2商文健:《这不是我们的丁佑君——评高缨的长诗“丁佑君”》,《诗刊》1958年第12期。
    1商文健:《这不是我们的丁佑君——评高缨的长诗“丁佑君”》,《诗刊》1958年第12期。
    2商文健:《这不是我们的丁佑君——评高缨的长诗“丁佑君”》,《诗刊》1958年第12期。
    3金霖:《管桦的<辛俊地>》,《博览群书》1997年第11期。
    1钱志华:《发人深思,促人猛醒》,《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2风人:《<辛俊地>是一篇好小说》,《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1钱志华:《发人深思,促人猛醒》,《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2孺子牛:《是香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3周承珩:《创作的歧途》,《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4周承珩:《创作的歧途》,《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1钱志华:《发人深思,促人猛醒》,《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2剑锋:《时代,英雄和集体》,《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3钱志华:《发人深思,促人猛醒》,《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4黄伊:《又可恨,又可惜》,《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5黄伊:《又可恨,又可惜》,《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1周承珩:《创作的歧途》,《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2剑锋:《时代,英雄和集体》,《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3罗祖惠:《应该批判得更深刻些——也谈小说<辛俊地>》,《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4山大中三红专读书小组袁震宇执笔:《“辛俊地”是一株毒草——我们对“辛俊地”的意见》,《文史哲》1958年第9期。
    1剑锋:《时代,英雄和集体》,《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2孺子牛:《是香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文艺报》1958年第14期。
    3李希凡:《略谈生活和艺术的真实性——评<辛俊地>》,《读书》1958年第17期。
    1吴中幈:《评白薇的“盘锦花开十月天”》,《诗刊》1958年第5期。
    1吴中幈:《评白薇的“盘锦花开十月天”》,《诗刊》1958年第5期。
    2吴中幈:《评白薇的“盘锦花开十月天”》,《诗刊》1958年第5期。
    1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火花》1959年6月号。
    2武养:《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锻炼锻炼”>读后感》,《文艺报》1959年第7期。
    1车少仑:《“除夕”讨论和肖平的创作》,《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2雷隆:《和<除夕>的作者谈几句话》,《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3高游:《谈“除夕”》,《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4张世德、孙玉溱、路林春:《严重歪曲现实的“除夕”》,《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
    1车少仑:《“除夕”讨论和肖平的创作》,《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2车少仑:《“除夕”讨论和肖平的创作》,《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1王衍盈:《<理发师>宣传了一些什么?》,《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2贾连城:《读“理发师”》,《北京文艺》1958年第7期。
    3田家:《论小市民的悲欢》,《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4少扬:《<理发师>的自然主义倾向和贾连城的资产阶级艺术观》,《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1田家:《论小市民的悲欢》,《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2王树芬:《谈叙事诗“理发师”》,《北京文艺》1958年第7期。
    3《工人对<理发师>的意见——光华木材厂文学小组座谈纪录》,《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4曹洪森:《从“理发师”里能得到什么教育?》,《北京文艺》1958年第8期。
    1少扬:《<理发师>的自然主义倾向和贾连城的资产阶级艺术观》,《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1王衍盈:《<理发师>宣传了一些什么?》,《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2《工人对<理发师>的意见——光华木材厂文学小组座谈纪录》,《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3《工人对<理发师>的意见——光华木材厂文学小组座谈纪录》,《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1王树芬:《谈叙事诗“理发师”》,《北京文艺》1958年第7期。
    2田家:《论小市民的悲欢》,《北京文艺》1958年第9期。
    1萧翔:《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蔡其矫“川江号子”、“宜昌”等诗的意见》,《诗刊》1958年第7期。
    2萧翔:《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蔡其矫“川江号子”、“宜昌”等诗的意见》,《诗刊》1958年第7期。
    3萧翔:《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蔡其矫“川江号子”、“宜昌”等诗的意见》,《诗刊》1958年第7期。
    1啸海:《对“川江号子”、“宜昌”的意见》,《收获》1958年第6期。
    1转引自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2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1转引自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1志朴:《评<来访者>》,《文艺报》1958年第13期。
    2姚文元:《评<来访者>的思想倾向》,《文艺报》1958年第16期。
    1杨沫:《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44页。
    2杨沫:《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61页。
    1杨沫:《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74页。
    2袁鹰:《你怎样对待自己的青春?——和一位青年同志谈“青春之歌”》,《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3刘导生:《党使我们的青春发出光辉——读<青春之歌>》,《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4王世德:《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人民日报》1958年4月17日。
    1任孚先:《读杨沫的“青春之歌”》,《文史哲》1958年第9期。
    2金一羽:《现实生活的对照——我读“青春之歌”》,《读书》1958年第6期。
    3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
    1杨沫:《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52-353页。
    1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
    2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中国青年》1959年第5期。
    3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读书》1960年第1期。
    1金宏宇:《对知识分子的改叙——<青春之歌>的版本变迁》,《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读书》1960年第1期。
    1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
    1郭开:《就<青春之歌>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文艺报》1959年第4期。
    2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金宏宇:《对知识分子的改叙——<青春之歌>的版本变迁》,《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韦启玄:《田汉同志创作“关汉卿”散记》,《剧本》1958年第5期。
    1田汉:《窦娥冤》,《剧本》1958年第5期。
    1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2于是之:《演王和卿纪实》,《中国戏剧》1989年第3期。
    3云松:《田汉的<谢瑶环>是一颗大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2月1日。
    1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亳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2转引自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亳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3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亳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5-86页。
    4转引自葛渭康:《从“大跃进”到大饥饿——一个农村粮管干部的亲历与回忆》,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5一说这首诗为彭德怀本人所作,另一说是彭德怀在湖南收集的民歌。
    1转引自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亳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2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8-79页。
    3转引自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4转引自葛渭康:《从“大跃进”到大饥饿——一个农村粮管干部的亲历与回忆》,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5转引自梁志远:《“大跃进”在安徽亳县》,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6勤心:《“大跃进”时期明暗歌谣》,阿波罗新闻网2009年4月1日。
    1《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791页。
    2《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803页。
    3《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809页。
    4《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812页。
    5《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810页。
    1转引自李新宇:《寻找刘明樾》,《随笔》2005年第6期。
    1转引自刘发清:《一个不屈的英魂》,许觉民编:《追寻林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2转引自孙文铄:《血溅罗裙直道存——纪念林昭同学就义卅一周年》,许觉民编:《追寻林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1页。
    3转引自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下)》许觉民编:《追寻林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1转引自甘粹:《北大魂——林昭》,许觉民编:《追寻林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2转引自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下)》许觉民编:《追寻林昭》,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4-55页。
    1《<夜行>后记》,彭燕郊:《夜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2《夜闻雁过》,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3《无声语》,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废物利用》,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2《获释口占》,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3《耻辱》,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4《耻辱》,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1《耻辱》,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2《天喜·天怒》,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1《家——给一个在运动中失掉家的人》,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57-58页。
    2《松动》,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65-66页。
    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3-14页。
    2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3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6页。
    4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4页。
    5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2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3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4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5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68页。
    2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22页。
    3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4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35-36页。
    2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1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4页。
    2资中筠;《记饿——“大跃进”余波亲历记》,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1页。
    3茹志娟:《漫谈我的创作》,《茹志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0页。
    1转引自王泓:《跃入“共产主义”的悲壮实践》,王梦初编:《“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
    2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6页。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5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6页。
    6李慎之:《无权者的权力和反政治的政治——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李慎之、何家
    栋:《中国的道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2徐刚、刑小群:《文学研究所的悲喜剧》,《山西文学》2000年第8期。
    1、《人民日报》(1956-1960)
    2、《光明日报》(1956-1960)
    3、《文汇报》(1956-1960)
    4、《文艺报》(1957-1960)
    5、《人民文学》(1956-1960)
    6、《诗刊》(1957-1960)
    7、《剧本》(1956-1960)
    8、《收获》(1957-1958)
    9、《北京日报》(1958)
    10、《北京文艺》(1958)
    11、《文艺月报》(1958)
    12、《中国电影》(1958)
    13、《星星》(1958)
    14、《处女地》(1958)
    15、《萌芽》(1958)
    16、《新港》(1958)
    17、《蜜蜂》(1958)
    18、《火花》(1958)
    19、《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0、《关于写工厂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
    21、文艺报编辑部编:《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2、《熔炼集——思想改造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
    23、刘芝明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4、《再批判》,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5、《“论‘文学是人学’”批判集(第一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26、姚文元:《论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27、张光年:《文艺辩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8、《保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1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
    30、《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31、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59年。
    32、《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1集(1958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
    33、《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2集(1959年1月-2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
    34、《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3集(1959年3月-5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
    35、《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4集(1959年6月-12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年。
    36、《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
    3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3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3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1958年1月-1958年12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40、杨沫:《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41、《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史料集(1949-196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
    42、谢冕、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4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44、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45、李锐:《李锐反“左”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46、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47、牛汉、邓九平主编:《原上草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48、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49、牛汉、邓九平主编:《六月雪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50、彭燕郊:《夜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
    51、《毛泽东文集第7卷(1956年1月-1958年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52、季羡林主编:《枝蔓丛丛的回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
    53、《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54、季羡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55、彭燕郊:《野史无文》,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
    56、萧军:《萧军全集第20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57、严家炎、唐弢:《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58、郭志刚、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59、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60、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61、李新宇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
    62、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3、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64、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65、杨匡汉等:《共和国文学5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6、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6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69、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0、金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71、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2、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3、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74、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75、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6、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古远清:《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78、柏定国:《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0、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81、李新宇主编:《现代中国文学:1949-2008》,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做一个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
    83、李哲人:《谈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84、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85、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86、文聿:《中国“左”祸》,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
    87、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88、谢春涛:《大跃进狂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9、张志忠:《迷茫的跋涉者——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心态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90、华民:《中国大逆转——“反右”运动史》,香港:明镜出版社,1996年。
    91、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92、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93、萧克等著:《我亲历过的政治运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94、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5、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6、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7、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8、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99、摩罗:《耻辱者手记》,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0、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101、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102、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103、李慈健、田锐生、宋伟:《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4、谢冕:《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5、丁帆、王世诚:《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6、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107、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9、谢泳编:《思想的时代——<黄河>忆旧文选》,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110、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1、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2、高华:《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3、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14、刘克宽:《阐释与重构——当代十七年文学沉思》,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5、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6、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7、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8、方兢:《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潮流三十年(1949-1978)》,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119、胡平:《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120、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121、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22、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23、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4、杨天石主编:《文坛与文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125、王文胜:《在与思:“十七年文学”现实主义思潮新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6、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127、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8、吴秀明主编:《“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9、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
    130、林蕴晖:《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1、王梦初:《“大跃进”亲历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2、黄昌勇:《砖瓦的碎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3、罗平汉:《大跃进的发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4、[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5、[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6、[美]约瑟夫·威廉:《极左思潮与中国》,夏军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7、[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38、[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39、[美]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0、[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41、[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143、[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4、朱恩彬:《“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文史哲》1979年第6期。
    145、吕兆康:《“两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1期。
    146、新民、耘青:《一九五八年民歌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倾向》,《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47、杨朴:《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管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48、彭放:《“大跃进”民歌与新诗运动》,《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149、刘光:《“两结合”创作方法与“左”倾思想》,《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5期。
    150、陶阳、亮才:《谈现代民间诗人和歌手的创作》,《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151、陈光瓒:《如何正确对待五八年新民歌》,《民间文学》1980年第10期。
    152、季元龙:《现实·理想·文学——也谈对“两结合”的理解,兼与严家炎同志商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1年第1期。
    153、郭澄:《一九五八年新民歌运动再评价》,《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2期。
    154、吕林:《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155、陆一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56、曹辉:《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的不同意见》,《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157、孙铭有:《两种创作方法既需要也能够结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158、黄绍勋:《试论“两结合”创作方法产生的基础》,《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159、樊德三:《创作方法与时代潮流——兼论“两结合”创作方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60、李国珍:《试论“两结合”创作方法提出的理论及实践根据》,《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61、张育新:《试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合理性》,《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162、毛志雄:《评我国“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运动》,《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63、杨桂欣:《回眸时看“再批判”》,《齐鲁学刊》1989年第1期。
    164、危磊:《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一辩》,《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65、马新国:《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166、秦忠翼:《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提倡“两结合”:兼论周扬的理论贡献》,《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67、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168、南帆:《“两结合”》,《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
    169、黄昌勇:《<野百合花>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
    170、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71、李新宇:《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172、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中国主流文学象征年代个案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173、陈登凯:《综合统一独具个性——毛泽东的两结合与诗及诗论》,《理论导刊》2001年第1期。
    174、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175、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下)——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176、李钧:《失衡的转向——“破”与“立”与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177、高玉:《“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78、张桃洲:《论“新民歌运动”的现代来源——关于新诗发展的一个症结性难题》,《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79、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
    180、侯肖林:《透视1958民歌运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1期。
    181、刘延年:《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江淮文史》2002年第2期。
    182、陶东风:《大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1958-1959年新诗讨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183、张大为:《乌托邦的狂欢:1958年民歌运动》,《粤海风》2003年第2期。
    184、王晓生:《激情癫狂:1958年新民歌的理论话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5、赵金钟:《“新民歌运动”的五大流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86、崔志远:《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87、张保华:《对1958年新民歌运动现象的思考》,《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88、史竞男:《喧嚣躁动下的寂寥:关于“新民歌运动”》,《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89、吴迪:《不能想象的现实:1958年电影实录》,《艺术评论》2005年第1期。
    190、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191、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92、马波:《杨沫与<青春之歌>(上)》,《百年潮》2005年第4期。
    193、马波:《杨沫与<青春之歌>(下)》,《百年潮》2005年第5期。
    194、王恒升:《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的几次革命及其影响》,《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95、韩金玲:《大跃进民歌中的历史文化意蕴》,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96、张凤渝:《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权力话语和民间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97、陈泳超:《想象中的“民族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198、金宏宇:《对知识分子的改叙——<青春之歌>的版本变迁》,《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99、孙晓燕:《论“两结合”时期长篇小说中浪漫主义的异化》,《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200、赫牧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文化反思》,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01、马纶鹏:《1958年大跃进语境下的新民歌运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02、鲍焕然:《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03、王芳芳:《1958:新民歌运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04、[韩]金慈恩:《大跃进民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05、易彬:《“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沉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206、吴继金:《毛泽东对1958年新民歌创作的影响》,《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207、黄擎、李超:《1946-1976年间的集体写作现象平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08、金丹元、徐文明:《“十七年”时期的“两结合”思想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
    209、熊卫民:《一九五八年,中国科学家的选择与遭遇》,《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2期。
    210、宋学勤:《制度与生活之间的张力:1956至1966年间人民物质生活状况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