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类型,纪录片承担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但是相对于其它片种,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又有着明显的不足,社会功能、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掣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梳理并比对了影响中外纪录片发展历程的几个关键元素,包括: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等,提取不同阶段不同关键点上纪录片发展面临的功能拓展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纪录片起步不晚,但中间有停滞,90年代以来重新启动,市场化方面较之西方还有距离;第二,中国纪录片有独特的题材资源和受众资源,市场潜力尚待挖掘;第三,借鉴西方国家纪录片发展的经验,重新评定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与商业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是发展壮大纪录片的关键之所在。
As a kind of visual type,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documentary and other film type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is a record of the arts,at the same time,its responsibility comes from this kind of record.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documentary is a good manner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Expect it's social function education,the documentary always have human and artistic value.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track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ocumentary,documentary commercial value has obvious deficiency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the conflict among social function, artistic value and commercial value is an important issues.The documentary in China took a short several decades to achieve the process which the western need a century to accomplish.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key elements which have deep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including:social system,ideology,culture, tradition etc,extract and analyze problems in different stages.Conclusion: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documentary development,reassess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commercial value of documentary,the gre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documentary's social values and commercial value,is the key to development documentary.
引文
[1]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文献[G].单万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00、25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910488.html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5页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101页
    [2]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141页
    [2]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189页
    [1]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见单万里编《纪录电影义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6页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250页
    [1]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5
    [2]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5
    [1]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37-38页.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238页
    [2]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239页
    [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240页
    [2]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240页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80年第2版,1495页
    [2]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1998.05
    [3]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1998.05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18页
    [1]王卓玉.从《探索》、《国家地理》到《感知中国》--媒体经济学视角下的电视纪录片[J].科教文汇,2007.12
    [1]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2006年第2期,《视听界》
    [2]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三联书店,2003年版
    [1]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2006年第2期,《视听界》
    [2]中国纪录片网,关于冷冶夫先生的访淡http://www.enjlp.tv/4-wz.asp?id=2384
    [1]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2006年第2期,《视听界》
    [1]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2006年第2期,《视听界》
    [2]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支庭荣.《媒介管理》,暨南大学出版州,2000年
    [01]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0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03]刘立滨,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04]单万里,张宗伟.纪录电影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05]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06]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07]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片运动[M].三联书店,2003
    [08]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09]支庭荣.媒介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李兴国.电视纪录片卷[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1]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12]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3]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15]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16]张雅欣.中外纪录片比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欧阳宏生.电视批评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18]石屹.电视纪录片一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0
    [19]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0]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学苑出版社,2002
    [21]林少雄.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M].学林出版社,2003
    [22]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3]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4]张风铸.影视艺术新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5]陈志昂.电视艺术通论[M].知识出版社,1991
    [26]陈志昂.审美文化与电视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7]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28]张雅欣.电视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9]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0]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1][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2][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3][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34]Ellis.Jack C,Maclane.Betsy A.:A New History Of Documentary Film[M].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35]Bill Nichols.: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1
    [36]Heffner Richard D.: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Amer Library
    [01]黄朝相.中西文化与纪录片[D].暨南大学,2007.
    [02]刘毅.多元文化和中西纪录片比较[D].山东大学,2004.
    [03]鞠清明.当纪录片“遭遇”电视--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本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04]滕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
    [05]赖黎捷.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之演变及展望[D].四川大学,2003.
    [06]胡颖.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出路[D].中央民族大学,2005.
    [07]郁章利.论中国当代纪录片叙事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
    [08]林颖.电视纪录片形态发展研究--破析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D].厦门大学,2006.
    [09]刘宁.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变迁--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高宏丽.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迁探析[D].河北大学,2003.
    [11]梁桂军·为生活展开有记忆的镜子--纪录片文化功能论[D].苏州大学.2003.
    [12]李威·比较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D].苏州大学.2003
    [13]卢晓云.纪录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01]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现代传播,2005.1
    [02]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J].视听界,2006.2
    [03]何苏六.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J].现代传播,2005.3
    [04]郝静静.专业化·商业化·制片人制--探索(Discovery)频道的成功要素分析[J].中 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
    [05]王卓玉.从《探索》、《国家地理》到《感知中国》--媒体经济学视角下的电视纪录片[J].科教文汇,2007.12
    [06]冷冶夫.刘新传.关于纪录片商业化运作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7.11
    [07]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1998.05
    [08]冷凇.中西方电视纪录片种类及创作方式比较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8
    [09]崔香天.电视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分析[J].民营科技,2008.09
    [10]冷凇.用娱乐的方式教育受众--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成功模式探索[J].声屏世界,2006.10
    [11]徐帆.“四期说”:一种纪录史观的建构--读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J].现代传播,2006.06
    [12]李春颐.从探索频道节目看影视纪录片的发展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09
    [13]王哲.改革开放30年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分析[J].青年记者,2009.02
    [14]朱景和.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叙略[J].中国电视,2008.05
    [15]殷孜涵、姬松梅.安东尼奥尼的《中国》[J].传承,2009.03
    [16]程晓鸿.《华氏911》一部纪录片电影的奇迹[J].新闻周刊,2004.26
    [17]何炜.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J].新闻前哨,2005.06
    [18]孙玉平、孙振虎.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责任与功能[J].电视研究,2001.01
    [19]刘华、焦见增.试论纪录片的视角与价值[J]山东视听,2006.05
    [20]吴晓平.中西电视纪录片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J].新闻前哨,2003.08
    [21]魏敏扬.DISCOVERY的成功之道[J].当代传播,2004.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