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北京诗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抗战时期生活在北京沦陷区的诗人一直以来被新诗史冷落甚至遗忘,最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少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对这一被遗忘的新诗图景进行一番比较全面而具体的考掘、描述和阐释。
     本文首先对抗战时期北京的文学语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尽管侵略者试图在新闻出版和文学组织方面加以控制和渗透,但抗战时期的北京作家与上海孤岛作家一样,也有着比较大的自由言说的空间,半殖民地的京派现代主义依然是北京文坛的主色调。然而,新诗在30年代中期的中兴并没有得到延续。在抗战时期的北京文坛,与其他文类相比,新诗一直都处于文坛的边缘地带,诗人的创作环境也明显恶化。
     在文学语境变更和新诗逐步边缘化情况下,北方“孤岛”的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师生成为了北京诗坛的主体力量。他们或从国语中寻索现代诗歌的节奏,或在象征主义诗歌观念的影响下努力探索寻找超越浪漫主义的途径,或塑造女性意识与民族情感的双重诗境。吴兴华既可以视为这个诗歌群体的成员,又表征着沦陷区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浪漫、唯美与象征交织于他早期的诗作中,其中既蕴涵着诗人对于都市的想象和对故乡的留恋,又延续和更新了新诗前驱们建构神秘美的诗法。他在过渡期从诗形与诗质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展开的对于新诗发展道路的反思,不仅指出了使诗歌从平凡无奇走向丰富深刻的必要条件,而且在古今对比中指出了新诗在诗形建构上的局限与不足,表现出诗人与传统认同的历史意识。他在现代诗歌格律方面成功而多样的探索,对于一直在寻求某种形式秩序的现代汉诗来说,则是一份不时需要回望和参照的宝贵遗产。吴兴华对里尔克的学习和借鉴使他后期的诗歌走出了本体反思中的困惑。这一部分诗歌,无论是哀歌体,还是“古事新咏”类诗歌,都以其“另类现代性”深化和拓展了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将中国现代诗歌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论文最后部分,以朱英诞和南星为例分析了“废名圈”诗人或者说后期京派诗群的诗歌观念与创作实践,以及表现为“原野的呼声”的写实派诗风。南星作为中国现代田园诗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中西诗歌观念的双重影响下,以其柔和温情的心性、敏锐的观察力和纯熟的语言技巧,不仅为新诗写作如何面对田园或者正在城市中消失的田园风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想象方式,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已有之的田园诗传统;而朱英诞则以中国新诗里的古典作风为中国现代诗歌带来了古典与现代互动互涉的美学想象。写实派诗风在北京沦陷区诗坛呈现出批评界的大力倡导与创作量的急剧减少之间的错位。由于在极端的压抑中不得不借用现代派惯用的手法,许多以写实为目的的诗歌也反讽地呈现出现代主义的意味。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poets lived in Beijing under Japanese military occup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y always have been forgotten and welco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ew poetry, though there were a few of researchers’attention to them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dissertation’s aim is to excavate, depict and interpret the outcast prospect of new poetry by re-entrying the historical scene.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pres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iterary context in Beijing under Japanese military occup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ough the invaders wanted to control Beijing’s news blackout, imprimatur and literary organization, there still were some free discourse space for the writers who lived in Beijing as well as those lived in Shanghai at the war period. The semicolonial modernism of Beijing school still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Beijing. However, the poets in Beijing didn’t continue the resurgence of new poetry in 1930’s. Not only the poets were on the edge of the literary world, but also their writing conditions began to deteriorate.
     Yanjing University and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the principal part of Beijing’s poetry field under the literary surroundings. Some of them tried to find the modern poetry’s rhythm from Mandarin, some of them endeavored to beyond the romanticism style of new poetry under foreign symbolism, and some female poets worked hard to present feminine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ism. Wu Xinghua was both the most important member of this poetry circle and one of most important poets in modern China. His poems upgraded the status of this area’s poem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His forepart poems were an intertexture of romanticism, aestheticism and symbolism. These works contained both his imagination of modern city and nostalgia of rural life. He not only took over the mantle of Wen Yiduo in constructing mystic beaut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also renovated the vans’writing techniques. An ontological medit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al way of new poetry was practised from new poetry’s form, and texture and content. He showed clearly how modern Chinese poetry change its banality into profundity, and pointed out its shortage by a compare between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m and that of modern Chinese poem. We can find his historical sense to the tradi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 the meditation. His successful and various explo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 metrics is a valuable legacy which need to be constantly reviewed and consulted by modern Chinese poets who have been in search of a certain rule for their works. In his after poems, Wu went beyond his anterior bewilderment by learning and accepting Rainer Maria Rilke’s poetry. Among the poems, especially those texts presenting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legend, his alternative modernity at the aspect of their poetic art deepened and extended Chinese new poetry’s modernism. We should treat his after poems as a pinnacl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t all events.
     Chapter 6 is the la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researcher analyses Fei Ming circle’s poetry concept and practice, for example, Nan Xing and Zhu Yingdan. Nan Xing was an inaugurator and founder of modern Chinese idyll. Zhu Yingdan brought a kind of aesthetic imagination which classical and modern poetics interacting and interrelating in his poetry thoughts and works. This part also depicts realism poetry style. Because the realism poets had to borrow modernist techniques, their writings which aimed to write realistically presented ironically modernist style.
引文
1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导言。
    2孙玉石:《十五年以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1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2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诗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3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8月。
    4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1同前,第49页。
    2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6-162、379-392页。
    3吴兴华:《吴兴华诗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吴晓东:《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导言。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1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上海:现代出版社,1947年。
    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3周锦《中国新文学简史》和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皆在1980年由台北的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第一、二、三卷分别于1975年、1976年和1978年由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
    5舒兰:《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
    1林以亮:《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3-225页。
    3 Edward M. 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耿德华(Edward M. Gunn):《被冷落的缪斯》,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柳门:《中国抗战文学国际座谈会在巴黎》,《读书》1980年第10期;柳门:《中国抗战文学法国座谈会论文汇编》,《读书》1982年第11期。
    2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
    3黄万华、徐廼翔:《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1余凌(吴晓东):《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2 Ping-kwan Leung(梁秉钧),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 Thesis(Ph.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1984.
    1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9-392页。
    2贺麦晓:《吴兴华、新诗诗学与50年代台湾诗坛》,《诗探索》2002年第3-4辑。
    3张松建:《“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台北:《中外文学》2004年第33卷第7期。
    4梁秉钧:《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
    2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59页。
    3吴兴华:《吴兴华佚文八篇》,解志熙辑校并注,《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
    4《林庚信及诗》,吴晓东、张红丽辑佚,《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5《朱英诞文章选辑》,陈均辑注,《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6陈均:《废名圈、晚唐诗与另类现代性》,《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7史荪(李景慈):《目前华北文艺界批判》,北京:《国民杂志》第1卷第9期,1941年9月1日。
    1楚天阔(李景慈):《三十二年度的北方文艺界》,北平:《中国公论》第10卷第4期,1944年1月。
    2吴晓东:《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导言。
    1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李辉凡、张捷译,《周边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2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2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京“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1页。
    1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页。
    2神谷正男:《大陆思想战与儒教运动》,北京:《新民报半月刊》第5卷第12期,1943年6月。
    3大久保武:《东亚联盟之文化课题——以中日文化为中心》,北京:《东亚联盟》第4卷第4、5期合刊,1942年10月。
    4“七·七事变”之后,大批日本作家或作为随军记者,或作为报刊的特派员,或作为在华机构的日籍职员,或作为文化使者,或作为现役军人,被派到中国。他们以文人的身份,或主动或被动地为巩固日本占领区的殖民统治服务。这些人中比较出名的有尾崎士郎、林房雄、石川达三、丹羽文雄、林芙美子、火野苇平、片冈铁兵、岸田国土、吉川英治、吉屋信子、竹内好,等等。
    5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66页。
    1同前,第166-167页。
    2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3同前。
    1尾崎秀树:《论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文艺》第29卷第5期,1961年5月。转引自Edward M. 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p.33.
    2原为《文学报国》有关第二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宗旨的表述,引自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221-222页。
    1岩本与志雄:《日本文学与政治的关系,1931-1945》,第324页。转引自Edward M. 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p.40.
    2针对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中这位记者的这段发言,张泉认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军国主义狂热使他忘记了莎士比亚也属于他要消灭的英美文化。”(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3何干:《四点希望》,北京:《文友》第36号,1944年11月1日。
    4吉士同:《牛步化的前导者》,北京:《文友》第36号,1944年11月1日。
    1泽地久枝:《日中友好的桥梁》,北京:《文艺春秋》1981年5月号。
    2耿小的:《本报明珠版发起青年作家协会》,北京:《新民报》1938年3月5日。
    3楚天阔:《一九三九年北方文艺界说略》,北京:《中国公论》第2卷第4期,1940年1月。
    4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5楚天阔:《一九四〇年的北方文艺界》,北京:《中国公论》第6卷第4期,1941年1月。
    6《编者的话》,北京:《中国文艺》第4卷第6期,1941年8月。
    1《华北作家协会成立典礼并全体会员大会记》,北京:《中国文艺》第7卷第2期,1942年10月。
    2同前。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1时人的赞许有刘萼(雷妍)《〈太平愿〉与〈贝壳〉》,北京:《新民声半月刊》第1卷第9期,1944年5月。
    1《燕京文学》发刊词,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1941年,与文艺有关的期刊62种,其中文艺期刊24种(主要为杂志),当年创刊20种(文艺期刊10种,均为杂志);1942年,与文艺有关的期刊59种,其中文艺期刊25种(主要为杂志),当年创刊15种(文艺杂志7种);1943年,与文艺有关的期刊63种,其中文艺期刊25种(主要为杂志),当年创刊20种(文艺杂志10种);1944年,与文艺有关的期刊52种,其中文艺期刊21种(主要为杂志),当年创刊14种(文艺杂志8种);1945年,与文艺有关的期刊32种,其中文艺期刊11种(主要为杂志),当年创刊5种(文艺杂志1种)。见上书583页。
    1同前,第584页。
    2有关《中国文艺》的讨论,比较负面的评价参见倪墨炎《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99页);比较客观的评价参见封世辉《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史料卷)(第606-607页)、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9-103页)。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4靳宜:《事变后的华北文坛和我们的责任》,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5期,1942年1月。
    5关于张深切的反日意识在编辑《中国文艺》时的体现,可参见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0-264页。
    6对于这件事情的内幕,洪炎秋曾回忆道:“后来经人告密,认为该志时有违碍的文字出现,迹近‘反动’,张君屡被传讯,终于为敌军的报道部所查封,派由他们的武德报社接收续办。”(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3页。)
    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2封世辉在《沦陷区文学大系》(史料卷)中,将文艺副刊创刊时间与报纸复刊时间误记为同一天(12月1日)。见该书,第586页。
    3《晨报副刊》,1939年6月1日,编者之言。
    1方纪生:《朔风室札记》,北京:《朔风》第1期,1938年11月10日。陆离(陆语冰)在第2期的《朔风室札记》中则更加详尽地介绍了该刊创办的起因:“今年秋天,偶在朋友处遇到我的一位同乡陶君,谈话间,说起他将来与他的亲戚于君创办一个书店,尽一己的力量从事于文化事业。我呢,自离开学校,起始就在出版界做事,听到旁人要开书店,自然是极其高兴,所以在晤面后的数日,我即寄与陶君一函,探问书店已办得怎样,顺便还将我以前要出刊物的计划提了提。一星期后,陶君有复札到来,说是‘书店资金,已准备充足,月内即可开办;刊物发行,更不成问题。’并约我有暇最好面谈以此。而就在这一谈之后,《朔风》的出版,已大致算决定了。”(北京:《朔风》第2期,1938年12月10日。)
    2方纪生:《朔风室札记》,北京:《朔风》第1期,1938年11月10日。
    3同前。此时,周作人、钱稻孙、沈启无等人还未投敌,稿酬似乎对于维持其战前生活水准不无助益。该刊稿酬标准为小品文每千字2到3元。
    1方纪生:《朔风室札记》,北京:《朔风》第2期,1938年12月10日。
    2陆离:《朔风室札记》,北京:《朔风》第2期,1938年12月10日。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4窄幅插页口号为:“反共是每个人的责任/东亚人起来共同建设新东亚/中日真正合作才能共存共荣/兴亚运动是亚洲人的责任/惟有反战和平才能救中国/反英是使中国自由的紧要步骤”。
    5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1柳龙光:《大陆视察报告——和平与祖国(1)》,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1期,1941年1月。
    2参见《辅仁文苑》第2辑之“编辑后记”。北京:《辅仁文苑》第2辑,1939年12月1日。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1张秀亚:《抗战时期中我的文艺生活》,《张秀亚全集》(资料卷),第15卷,台北:国家台湾图书馆2005年,第288页。
    2同前,第288-289页。
    1藤井省三:《台湾文学这一百年》,张季琳译,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39-83、273-294页。
    1陈映真和松永正义的观点,均参见赵京华《殖民历史的叙述与文化政治》(《读书》2007年第8期)。
    2张旭东:《批评的踪迹》,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9页。
    3笔者在此并非意指藤井省三的研究是日本右翼新保守主义文化政治的体现,其实,正如王德威指出的那样,藤井省三在日本学界一向被目为左翼自由派分子。见王德威为《台湾文学这一百年》所撰的《后记》(《台湾文学这一百年》,张季琳译,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后记)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属性(nationality),或者,有人会倾向使用能够表现其多重意义的另一字眼,民族的属性(nationness)以及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cultural artefacts)。想要适当地理解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审慎思考在历史上它们是怎样出现的,它们的意义怎样在漫长的时间中产生变化,以及为何今天它们能够掌握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第4页。)
    5张旭东:《批评的踪迹》,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9页。
    1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6-217页。
    2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3同前,第41页。
    4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页。当然,不仅欧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着巨大的区别,前者基本上没有过多的领土要求,而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对中国的策略就是逐步占领。
    1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2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页。在该书附录《后来的现代主义——战争岁月及其后》中,史书美认为战时的现代主义有三种特征: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之间界限的加速瓦解;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一种在文体、文风、文字和观点等方面取消了叙述限制的写作美学的形成。
    1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
    2季疯:《言与不言》,载《杂感之感》,长春:益智书店,1940年版。
    3钱理群:《“言”与“不言”之间——〈沦陷区文学大系〉总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1张泉:《抗战战争时期中国沦陷区的言说环境:以北京上海为中心》,《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2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1兴亚院是“日本政府的一个专门负责侵略中国事务的机构”。它设在北京等地的联络部,便是“该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参见齐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1页。)
    2志智嘉说:“我对于作者袁犀君及授予袁犀君大东亚文学赏的文学保国会冒昧地说句不客气的话,这《贝壳》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小说。”(志智嘉:《文艺杂谈》,北京:《艺文杂志》第2卷第1期,1944年1月。)
    3武田泰淳的私人信件,1976年9月4日。引自《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爱德华·冈恩著,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2页。E.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p.11.
    4笔者并不是否认台湾和东北在抗战时期存在着反抗殖民统治的战斗发生,但这两个地区直到抗战胜利几乎完全处于日本控制之中,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东北虽有抗日联军,但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在山林地带,在关东军的强力打压制下,1940年后东北抗联的活动进入低潮,整个抗联武装减至1000余人,1941年春后,残部一直隐蔽于中苏边境。(参见胡德坤:《中日战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2作为滞留北京的最重要文人,周作人未投敌前,在报友人书中,嘱其勿忘北方有苏武。在8月6日、20日,9月20日致陶亢德的信中,他反复申明,不能南下,纯系家累太重,“现只以北京大学教授资格蛰居而已,别无一事也”。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还令人瞩目地向文化界作保证说:“有同事将南行,曾嘱其向王教长蒋校长代为同人致一言,请勿视留北诸人为李陵,却当作苏武看为宜。此意亦可以奉告别位关心我们的人,至于有人如何怀疑或误解,殊不能知,亦无从一一解释也。”参见上海:《宇宙风》1937年11月。又见阿英《周作人诗纪》,原载上海:《文汇报》1938年5月27日,署名鹰隼,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12集,杂文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93页。
    3柳龙光:《大陆视察报告——和平与祖国(1)》,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1期,1941年1月。
    4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1林房雄:《新中国的文学运动》,岳蓬译,北京:《中国文艺》第9卷第1期,1943年9月。
    2同前。
    3同前。
    4同前。
    1 1941年日军占领宜昌后,伪新民会通知北京各校学生到天安门参加庆祝活动,教育总署请示督办,周作人以为学生总应离开政治,参加与否,无关宏旨,署中就根据这个文谕,转告市政府教育局和直辖各大学知照。次日,各校照例放假,无一学生到会。伪新民会顾问、日军安藤少将大怒,欲亲自去逮捕周作人,经日本大使馆一等参赞力劝而止。(参见于力:《人鬼杂居的北京市:安藤少将与周督办》,北京:《教育时报》第3期,1941年11月1日。)
    2片冈铁兵发言记录见上海《杂志》1944年5月号,译者陶晶孙。
    3周作人:《一封信》,上海:《杂志》1944年4月号。
    4五篇文章均收入周作人《药味集》,该书由北京新民印书馆在1944年1月出版。
    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第465页。
    6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7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94-195页。
    8同前,第172页。
    9同前,第193页。当然,周作人在1924年前后,为了反驳日本军国主义散布的“中国‘民心’反对废清帝号”之谬论,确曾说过:“五四时代我正梦想着世界主义,讲过许多迂远的话,去年春间缩小范围,修改为亚洲主义,及清帝废号迁宫以后,遗老遗小以及日英帝国的浪人兴风作浪,诡计阴谋至今未已,我于是又悟出自己之迂腐,
    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2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3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京“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1何其芳:《论梦中的道路》,天津:《大公报·文艺》第182期(《诗歌特刊》第1期),1936年7月19日。
    2何其芳:《〈燕泥集〉后话》,《何其芳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4-185页。
    3卞之琳:《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1页。关于卞之琳在事变之后的改弦更张,在另一处他也有明确的表示:“我自己思想感情上成长较慢,最初读到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好象一见如故,有所写作不无共鸣,直到1937年抗战起来才在诗创作上结束了前一个时期。”(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同上,第446页。)
    4马思聪曾将《战歌》谱成四部合唱曲,1939年发表在桂林《战时文艺》2卷4期。需要指出的是,讲求纯粹与精深的梁宗岱在抗战时期一直坚持将诗歌分成诗与歌进行看待,比如在答复友人对他的《战歌》的责难时,他就说道:“这并非诗而是歌,就是说要配上音乐给大众唱的。它底目的是激励士气,所以它底涵义不独要‘老妪都解’,并且无论是谁,在同样的景况下,都会油然发生的。”(参见《谈抗战诗歌》,原载1938年9月21日香港《星岛日报·星座》52期,据《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5七七事变前,北京左联以孙陵为主编办有机关刊物《文学杂志》,1933年4月15日创刊,共出四期。北京左翼文学人士一方面以此为阵地与其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学家展开论争,例如第2期署名陈均的评论者便撰文《喋血诗人陈梦家》对陈梦家的《在前线》组诗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该刊编者又在第2期“编后”中写道:“一期出版后,本刊是收到许多投稿。投稿,我们是尽量发表的。照第一期看,未发表的来稿,大半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一是太‘口号标语’化了,这特别是诗”,并且该刊第3、4期还登有署名“叔寒”的诗作《滑稽的梦》,则完全是一首象征主义的诗歌,充满唯美情调和个人话语。
    1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朴素的歌〉序》,重庆:《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1942年6月10日。
    2靳宜:《事变后的北京文坛与我们当前的责任》,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5期,1942年1月。
    3谷孙朗:《华北文坛展望》,北京:《中国公论》第6卷第5期,1942年2月。
    1蒋濒(楚天阔):《旧的过去和新的未来——一九四一年岁首看华北文坛》,北京:《中国文艺》第3卷第5期,1941年1月1日。
    2张泉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1938年11月10日创刊的所谓纯文艺杂志《朔风》,是死寂的华北文坛开始运作的起点与标志。”(参见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1李景慈:《一九四〇年的北方文艺界》,署名“楚天阔”,北京:《中国公论》第4卷第4期,1941年1月。
    2同前。
    3黄万华:《沦陷区文学鸟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4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5同前,第42页。
    6关于新诗在新文学初期在文坛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姜涛以新诗集的出版数目为据,认为:“与其他文类相比(小说、散文等),‘新诗’不仅在理论倡导上,而且在出版、传播上也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导言。)
    1沈从文1935年在主持《大公报·文艺》,因深感新诗缺乏读者和发表空间,借此副刊创办《诗刊》。沈从文在1935年对于新诗的看法,仍然是新诗“正陷入一个可悲的境地里”。见《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天津:《大公报·文艺》第40期,1935年11月10日,署名上官碧。
    2楚天阔在1943年1月1日发表的《一年来的北方文艺界》中写道:“诗,今年的收成也不好,写诗的人很多,而刊物发表的很少”,载北京《中国公论》8卷4期,1943年1月。在《三十二年度北方文艺界》中他认为,各文类在1943年的北京文坛地位,依次为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所谓“诗与散文的成绩稍差,其中尤以散文的成绩,今年最为贫乏。”载北京《中国公论》10卷4期,1944年1月。)
    3陆离《朔风室札记》,北京:《朔风》第3期,1939年1月。
    4北京:《晨报·晨报副刊》,1938年9月17日。
    5北京:《晨报·晨报副刊》,1939年1月30日。
    
    1张铁笙:《编后记》,北京:《中国文艺》第3卷第1期,1940年9月。
    2张开:《稿费问题》,北京:《中国文艺》第2卷第5期,1940年7月。
    3林栖(南星):《诗作者的命运》,北京:《新民声半月刊》第1卷第1期,1944年1月。
    4同前。
    1《一九一九年诗坛纪略》,北社编:《新诗年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
    2姜涛:《“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导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3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京“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1北京:《燕京新闻》第6卷第6期,《枫岛》第6期,1939年10月7日。
    1封世辉:《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史料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86页。
    2在介绍诗人南星的生平时,迄今为止各家都一致认为:南星,原名杜文成,另用笔名杜南星、林栖、石雨,据笔者考察,南星还有另外一个笔名“禾草”,而且这一笔名除了在《晨报副刊》使用过,还在《中国文艺》使用过。《中国文艺》1940年1月第2卷第2期有禾草译文《祖父的信》。在1938年9月30日的《晨报副刊》发表有一篇散文《骡车》,而此篇实为他的旧作重刊,此前以同一篇名发表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1934年6卷1期);此外,1938年9月17日的《晨报副刊》曾登有声明:“禾草君:奉上谕此后将不刊新诗。”而他在1944年以“南星”之名发表的《诗作者的命运》一文也曾提及此事:“一个发表了我许多诗的副刊忽然登了启事说‘奉命’永不再登新诗了。”见北京:《新民声》第1卷第1期,1944年1月。
    2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73页。
    1这可以从朱自清借为《冬夜》作序时所说的话得到印证:“希望有些坚韧的东西,支持我们的坛坫,鼓舞我们的兴趣。出集子正是很好的办法。”朱自清:《〈冬夜〉序》,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2董生:《华北的文坛》,上海:《杂志》第12卷第5期,1944年2月。
    3袁笑星:《出版者的话》,刊于石樵等著新诗集《蓬艾集》前面,北京:艺术与生活出版社,1943年。
    4查显琳:《上元月》,北京:辅仁文苑社,1941年,题记。
    5同前。
    1在沦陷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诗坛,目前所见,自印的诗集有南星的《春怨集》、石樵的《山海集》、汪玉岑的《夸父》,刘荣恩则是这一地区所有诗人中自印诗集最多的诗人,他先后自印有《刘荣恩诗集》、《十四行诗八十首》、《五十五首诗》、《诗》、《诗二集》、《诗三集》。
    2吴晓东:《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导言。
    3黄万华、徐廼翔:《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5页。
    4同前,第411页。
    1陈异:《连上帝都不懂的》,北京:《新民报半月刊》第1卷第6期,1939年8月。
    2陈异:《新诗与旧诗》,北京:《新民报半月刊》第1卷第8期,1939年9月。
    
    1陈异:《谈新诗兼及旧诗》,北京:《新民报半月刊》第1卷第10期,1939年10月。
    2臧棣:《新诗的晦涩:合法的,或只能听天由命的》,《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3梅叔:《新诗与旧诗》,北京:《青少年》第1卷第4期,1943年12月10日。
    4同前。
    5同前。
    1郭绍虞在此文中认为:“新诗中原不妨容纳旧的,但必须容纳得使人不觉,易言之,也即是容纳而出之无意,容纳旧的以后依旧不妨碍新诗的风格与体制,那才是成功。新诗中原不妨欧化,但必须先有运用母语的能力,必须对于国情先有相当的认识。欧化而不破坏母语的流利,欧化而不使读者感觉到是否中国的背景,”(郭绍虞:《新诗的前途》,北京:《燕园集》,燕京大学燕园集出版委员会,1940年。)
    2李景慈:《新诗的道路》,署名“楚天阔”,北京:《中国公论》第3卷第6期,1940年6月。
    3同前。
    4林天青:《“报告”与“朗诵”诗》,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4期,1941年12月5日。
    5武知华:《读〈淮上吟〉》,北京:《中国公论》第7卷第1期,1942年4月。
    1李景慈:《目前华北文艺界批判》,署名“史荪”,北京:《国民杂志》第1卷第9期,1941年9月1日。
    2同前。
    3李景慈:《目前华北文艺界批判》,署名“史荪”,北京:《国民杂志》第1卷第9期,1941年9月1日。
    4吴兴华:《现代的新诗》,署名“钦江”,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 1941年11月。
    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50页。
    1海笛:《诗坛上》,北京:《中国文学》第11号,1944年11月。海笛,原名王长青,沦陷时期与程国璋合编北京《时言报》的诗歌专刊《诗刊》,在该诗刊上,他曾以海笛、红藻和芦燕等笔名发表新诗。
    2海笛:《诗坛上》,北京:《中国文学》第11号,1944年11月。
    3李景慈:《目前华北文艺界批判》,署名“史荪”,北京:《国民杂志》第1卷第9期,1941年9月1日。
    4同前。
    5李景慈:《新诗的道路》,署名“楚天阔”,北京:《中国公论》第3卷第6期,1940年6月。
    1谷孙朗:《华北文坛展望》,北京:《中国公论》第6卷第5期,1942年2月。
    2查显琳:《再论新诗》,署名“余皖人”,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6期,1942年2月。有关李景慈与查显琳走上文学道路之间的关系,查显琳在《忆辅仁》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披露,其中就有这样的言论:“景慈兄是我的好友,对我的延引推介极多,使我许多习作在校外若干知名的纯文艺刊物上发表,奠定下我一生爱好文艺的狂热。”(见《公孙嬿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89页)
    3惜麟:《论新诗朗诵》,北京:《燕京新闻·文艺》第4期,1941年10月18日。
    4惜麟:《论新诗朗诵》,北京:《燕京新闻·文艺》第4期,1941年10月18日。
    1同前,《燕京新闻·文艺》第5期,1941年10月25日。
    2茅盾:《叙事诗的前途》,原载《文学》第8卷第2号,1937年2月1日,引自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315页。
    3李景慈:《新诗的道路》,署名“楚天阔”,北京:《中国公论》第3卷第6期,1940年6月。
    1查显琳:《关于“新诗”中的“长诗”》,署名“余皖人”,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3期,1941年11月5日。
    2靳宜:《事变后的北京文坛与我们当前的责任》,北京:《中国文艺》第5卷第5期,1942年1月。
    3何一鸿:《现阶段诗歌运动的新途径》,北京:《新民声》,1944年8月13日。
    4何一鸿:《中国史诗的创造》,北京:《新民声》,1944年9月9日。
    5同前。
    6同前。
     1海笛:《诗坛上》,北京:《中国文学》第11号,1944年11月。
    2萧萧:《张秀亚:纯心灵的浪漫主义诗风》,《张秀亚全集》第1卷,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第35-52页。
    1王光明就曾从历史和美学的双重角度反思了“新诗”命名的合法性,认为“包括‘新诗’在内的新文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寻求思想和言说方式的现代性运动,因而在研究和观察20世纪的中国诗歌现象时不妨使用“现代汉语诗歌”这一称谓。(参见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王光明:《从“白话诗”到“新诗”》,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胡适:《答梅觐庄——白话诗》,《胡适留学日记》(四),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年,第966-967页。
    4胡适日记1916年8月21日,同前,第1002页-1003页。
    5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原载1919年10月《新潮》第3卷第1号,引自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导言。其实,陆志韦或许并非第一个有意创制新格律的诗人,胡适在《尝试集》就曾作过“二三十种音节的实验”,刘半农则提出了改良韵文的两项主张:“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语言学家赵元任还于1923年编写了《国音新诗韵》。这方面论述参见王光明著《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197-198页。
    2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自序之一。
    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导言。
    4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自序。
    1同前。
    2陆志韦:《论节奏》,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1日。
    3陆志韦在1937年曾坦言:“我呢,很早又把纯粹的南浔调忘记了。三十年来自己不知道说的是那一种的白话。”《论节奏》,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1日。
    4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自序之二。
    5同前。
    1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2《将来》和《哀歌》分别见《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第27-29页。
    3陆志韦:《论节奏》,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1日。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归属(nationality),或者,有人会倾向使用能够表现其多重意义的另一字眼,民族的属性(nationness)以及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cultural artefacts)。”(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第4页。)
    5陆志韦:《论节奏》,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1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他写道:“英国的发展史跟东方岛国的兴亡故事真是太相像了。日文也险点儿征服了亚洲。前几年,我有点着急。北平市上,掌柜的,拉车的,都说起‘大大的’,‘小小的’来了。‘小小的给钱,大大的不成。’我在监狱里,只许跟日本兵说话。他只懂‘小小的慢慢的’,‘大大的慢慢的’(意思是‘小米饭快就得了’,‘且不让你洗澡呐。’)我不说这个,说什么?肚子饿得慌,就说‘快快的’。让虱子咬得满身鸡皮疙瘩,只可以求他们‘小小的慢慢的’吧,别‘大大的慢慢的’啦。我又生怕我们的语尾都让人征服了。日本人的ne很容易插在中国句子的后臀尖上。把‘呐’字拉长点儿就成了。日本的ka也是有诱惑性的。‘去不去呐’能变成‘去不去ka’。……很长的尾巴当然是不会移植的。比如‘伊马四’。可是我真听见过玩票儿说相声的说‘糟糕伊马四’。……中国话的让人征服,历史上好像没有一次比这一次更危险的了。”见陆志韦:《从翻译说到批评》,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7期,1947年12月。
    1陆志韦:《再谈白话诗的用韵》,北京:《创世曲》,燕京大学新诗社编,1947年12月。
    2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3同前。由于陆志韦的《杂样的五拍诗》曾先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刊物上发表过,有关这23首诗的排列顺序以1947年9月出版的《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为准。
    4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日比谷,位于日本皇居的南面,是1903年诞生的近代都市公园。公园邻接霞关、银座、新桥,是日本第一座具有西式风格的花园,是东京市民的乐园。
    5诗人在第3首和第12首诗分别作注:“十年前,卢沟桥还没有听到枪声,我仿佛已经想到现在的局面。在民族求生存的途径上,我宁愿像老憨赶大车,不开坦克车。”“日本人在这儿的时候,我没有敢把这一首写下来。其实这并不是所谓抗战诗。”所谓“老憨赶大车”,其实表明他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在战争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独特而深远远的理解,即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业,为战后的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一首的注释虽不是抗战诗,但诗人恐怕自己也意识到其中体现着明显爱国意识,否则何来不敢之虑。这也就涉及到我们理解沦陷区诗歌的一个问题:有些诗人的诗作会比较隐晦或显明地表现家国情怀,但因为历史语境和他们自身的美学追求,他们可能不会也不能写作抗战诗,但从他们的一些诗作中是可以读到他们独特的民族意识的。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1朱自清:《诗与话》,见《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84页。
    2解志熙认为:“《杂样的五拍诗》确是富于现代性的新古典主义之作,对陆志韦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诗艺风格,还是一种诗意境界和人文态度。”(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3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自序之二。
    4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5同前。
    6同前。
    1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顿拍号为笔者所加,“︱”表示行中一般的停顿,“‖”表示行中大顿。
    2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引文中顿拍号为原作者所加。
    3陆志韦:《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4同前。
    5陆志韦是非常看重他的这23首诗的,他说道:“人死了,留下来几根骨头,我想总应该有个权利希望聚在一块儿让人家烧毁。事实说,我对于这几首小诗比几年来粗制滥造的好些所谓科学的,考据的文章还来得爱惜。就好比生了一个又驼背又柺脚的女儿,人家不疼他,我偏疼他,还想把他嫁出去栽绞敲γβ衣业模较抽点儿工夫把他们钞在一起,交孟实代我付印,并且有几首还得重印一次。”见《杂样的五拍诗》,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4期,1947年9月。
    1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2陆志韦:《白话诗用韵管见》,《燕园集》,北京:燕京大学燕园集出版委员会,1940年。
    3同前。
    4同前。
    5同前。
    6朱光潜认为:“诗如果用韵必用现代语音,读的韵,才能产生韵所应有的效果。”(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6页。
    7陆志韦:《白话诗用韵管见》,《燕园集》,北京:燕京大学燕园集出版委员会,1940年。
    1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6-162页。
    2有关宋奇与燕京文学社的关系,参见郭蕊:《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73 -176页。
    3宋奇:《谈何其芳的散文》,署名“欧阳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这篇评论虽题为散文,但实际上涉及到了何其芳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学创作,何其芳的诗自然也在其评论之列。
    4同前。
    1同前。
    2同前。
    3同前。
    4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5宋奇:《谈何其芳的散文》,署名“欧阳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
    6在这一点上,宋奇与梁宗岱又存在着差异,他说:“西洋文学给何其芳影响最深的是十九世纪和现代文学,梁宗岱曾说过他很明显的受十九世纪末叶诗人的影响。这未免有点武断。”同前。
    7李景慈:《目前创作上的几个问题》,署名“上官蓉”,北京:《中国文艺》第6卷第5期,1942年7月5日。
    8宋奇:《谈何其芳的散文》,署名“欧阳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
    1同前。
    2宋奇:《汉园三诗人》,署名“欧阳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3期,1940年12月20日。
    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66页。
    4朱自清:《选诗杂记》,同前,第382页。
    5宋奇:《汉园三诗人》,署名“欧阳竟”,《燕京文学》第1卷第3期,1940年12月20日。
    6同前。
    7同前。
    8宋奇在《诗的创作与道路》一文中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参见他所著的《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版,第53-64页。
    
    1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下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56页。
    2宋悌芬:《无题》,上海:《文哲》第1卷第9期,1939年12月1日。
    3宋悌芬:《无题》附记,同前。
    1周煦良(译):《霍思曼诗抄》,上海:《新诗》第1卷第5期,1937年2月。
    2霍思曼的这首诗最早见于其1896年自费出版的《一个雪洛泼洲的少年》,据他自言:“《一个雪洛泼洲的少年》是在黑格脱区北路十三号拜伦旅舍内写的,从1886年到1905年,我住在那里。”见劳伦斯·霍思曼的《纪念A·E·霍思曼》,林率译,同前。
    3宋悌芬:《四行》,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2期,1941年4月1日。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20页。
    1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2林以亮:《诗的创作与道路》,《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第54页。
    3同前。
    4宋奇论及波德莱尔、韩波、福尔、里尔克的文章参见他《论散文诗》,同前,第32-45页。
    5宋悌芬:《诗两首》之二“歌”,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1期,1941年10月10日。这首诗后来又发表于香港《人人文学》第18期,1953年9月16日。
    1卞之琳曾回忆道:闻一多先生,“早年写过不少爱情诗,却也面夸过我在年轻人中间就不写这类诗。”参见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1页。
    2马拉美:《谈文学运动》,闻家驷译,黄晋凯等编:《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1关于中国初期象征派的这三个美学特征,参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三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 -105页。
    2克莱夫·斯科特在《象征主义、颓废派和印象主义》一文中认为罗登巴哈等被马拉美吸引在自己周围的小诗人,“他们的弱点主要在于把象征主义简单化的作法。他们倾向于采用比喻的方式,使事物仅仅代表服务于叙述的抽象概念,而不采取象征的方式,把抽象概念包含在事物里;他们用事先构思好的暗示来巩固一种措词方式,并由于未能用真正的理智主题使这种措词坚挺起来,他们的作品不免变成季节性的抒写心情的诗篇,温和而充满哀愁。”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合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87页。
    3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4波德莱尔:《契合》,梁宗岱译,《梁宗岱选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1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参见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章第四节“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59页。
    3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20世纪30年代的“晚唐诗热”》,《现代中国》第1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废名在《新诗问答》自道:“我对于新诗能够有我的一点意见,可以说是从旧诗看来的。”见《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5宋悌芬:《读诗因缘》,北京:《覆瓿》第12期,1939年12月1日。
    6李商隐《春雨》全诗为:“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宋悌芬:《读诗因缘》,北京:《覆瓿》第12期,1939年12月1日。
    2废名:《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见《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3宋悌芬:《读诗因缘》,北京:《覆瓿》第12期,1939年12月1日。
    4夏志清:《〈林以亮诗话〉序》,见《人的文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167页。
    5郭蕊:《〈燕京文学〉后记》,《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73-174页。
    6《发刊词》的执笔者所引用Logan Smith的那篇故事的文字与宋奇以“宋悌芬”之名发表在《沙漠画报》第5卷第13期的《多丽亚》的文字,毫无二致。
    
    1《燕京文学》发刊词,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
    2林以亮:《论散文诗》,《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第33-34页。
    3同前。
    4同前。
    1同前。
    2同前,第33-34页。
    3王光明:《散文诗的世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9页。
    4宋奇在他发表的散文诗小辑《细沙》的篇末自道:“十几年前,我曾经仿美国小品文作家史密斯的小品Trivia,写了一点小东西”。香港:《人人文学》第23期,1953年12月1日。
    1宋悌芬:《病中小品》,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5期,1941年1月20日。
    2对于现代性时间观念的论说,卷轶浩繁。阿格尼丝·赫勒认为,“从培根捣霍布斯,从维科到卢梭,时间被分为史前时间和历史时间”,从此,宏大叙事的序幕被揭开,普遍进步开始作为时间里所当然的产物,一种“技术想象的时间概念同时出现了。”(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4页。)笔者在此所说的现代性时间观念就是这样一种以普遍进步为目的的技术想象的时间概念。
    3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94页。
    4沈从文精神危机的散文诗写照《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中非常痛切地表现了自己被世界孤立的感觉:“我似乎完全孤立于人间,我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完全隔绝了。”
    
    1宋悌芬:《小品》,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3期,1941年4月15日。
    2林以亮:《论散文诗》,《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版,第41页。
    3宋悌芬:《美人鱼》,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2期,1940年12月5日。
    4王光明:《散文诗的世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1宋悌芬:《美人鱼》,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2期,1940年12月5日。
    2克莱夫·斯科特:《散文诗和自由诗》,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26页。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9页。
    2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313页。
    1张秀亚:《抗战时期我的文艺生活》,《张秀亚全集》(15)资料卷,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第282页。
    2据她回忆:“有一天,我在校内外籍一位修女教授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英文报纸,上面写着法国著名作家纪德的一段话,说他愿以笔代锋镝与压境的敌人鏖战,我读了又读,感动深深,希望自己的一枝笔,也能表达爱国之思。”同前,第285页。
    3同前,第288页。
    4同前,第289-290页。
    5同前,第290页。
    6张秀亚:《抗战时期我的文艺生活》,《张秀亚全集》(15)资料卷,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第290页。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2张秀亚:《珂罗佐女神·附记》,北京:《文苑》第1辑,1939年4月。
    3张秀亚:《张秀亚特别启事》,北京:《辅仁文苑》第5辑,1940年11月。
    1痖弦:《张秀亚,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张秀亚全集》(1)诗卷,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第15-16页。
    2萧萧:《张秀亚:纯心灵的浪漫主义诗风》,同前,第43页。
    3张秀亚:《蜜蜂》,原载1935年天津《大公报·诗特刊》,《张秀亚全集》(1)诗卷,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第96页。
    4痖弦:《张秀亚,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同前,第10页。
    5林慰君:《谈谈张秀亚及其他》,北京:《中国公论》第1卷第5期,1939年8月1日。
    1张秀亚:《荒园》,《中央日报·诗刊》,1937年3月20日。
    2何欣:《张秀亚的诗》,张秀亚诗集《秋池畔》(代序),《秋池畔》,台中:光启出版社,1966年。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3页。
    4第一节第一句的“垣”字与该节第二句的“怨”字,声韵皆同,第三句的“走”字与该句最末的“够”字,叶韵;第二节第一句的“水”字与该句末字“媚”,叶韵,第二句的“伸”字与该句末字“云”,叶韵;第三节第一句的“放”、“香”、“墙”,叶韵,第二句的“声”和“针”,叶韵,“线”和“隙”,双声。
    5张秀亚的《水上琴声》,最初发表于1941年1月《辅仁文苑》第6辑,结集时,经作者增删,长440行。
    1 Ibid,436-437.
    2译文引自《爱伦·坡精品集》,曹明伦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50-652页。笔者略有修改。
    3评论家何欣在《张秀亚的诗》中引录张秀亚对其创作经验的自述:“心灵常陷于一种沉酣状态,梦游状态,心灵卸却了世俗的外衣,而返回于原始的混沌真纯。”何欣指出“这正是一个真正诗人在倾吐心怀情感所必需的‘状态’,从这种‘状态’中产生的诗‘才能富诗意,有诗境’,才能把读者也带往那‘原始的混沌真纯’中,才能使读者的心灵开放花朵。”张秀亚诗集《秋池畔》(代序),《秋池畔》,台中:光启出版社,1966年。
    1郭蕊:《归来》,北京:《燕大周刊》第7卷第8期,1936年5月。
    2郭蕊的《写在自己的小手册上》和《雨愁》,皆载于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3期,1941年4月15日。
    1郭蕊:《哭与笑》,上海:《文哲》第1卷第8期,1939年11月1日。
    2按:就郭蕊这样一位把自己的一腔心绪都显露在诗里的女诗人来说,这里“压迫者”的意象,绝非指中国社会内部集体(或曰阶级)之间的压迫,而应该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因为就她与其恋人张芝联的家庭背景来说,他们在当时的社会都属于中上阶层。关于她和张芝联的家庭背景,她在《我的简历》一文中有披露。(参见《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4页。)
    1分别见耿德华著《被冷落的缪斯》,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2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页。
    1朱英诞:《〈春草集〉后序》,同样的说法,他在《冬述》、《美人之迟暮》等文章中亦有过极其相似的表述。三篇文章皆见《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2南星生于1910年,朱英诞生于1913年,吴兴华生于1921年。
    3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前言。
    4同前,第5页。
    5雷蒙德·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中指出一个小诗人Charles Jenner(1736-1774)最先在诗歌中关注城市问题,在时间上先于狄更斯的小说。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6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前言。
    1在朱东润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与罗根泽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以及张少康所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中,都指明了唐人王昌龄和皎然等人提出“境”和“意境”,以及清代恽寿平、纪昀、况周颐等人对“意境”和“境界”的使用和阐释,继而近人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丰富和深化,却从未将“诗”与“意”合用作一个批评术语。笔者以为臧棣解说“诗意”在新诗中的文学政治现象时,过多地强调了现代通行的“诗意”概念与古典诗歌美学的核心观念“意境”或“境界”的同一性,而没有注意到“诗意”与古典的“意境”或“境界”之间的区别。(臧棣:《“诗意”的文学政治——论“诗意”在中国新诗实践中的踪迹和限度》,《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诗论家朱光潜虽没有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明确的区别,但他却简短而明确地指出:“‘诗意’根本就是一个极含糊的名词……是幻觉和虚荣心的产品”,在作如此表述时,他面对的主要是现代诗人心中有诗意笔下无诗作的现象,绝口不提古代诗歌。(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7页。)而他在同一本书中,则以专章讨论诗的境界问题,古代诗歌和诗论成了论述的全部对象。(参见《诗论》,第40-74页。)
    2臧棣通过对现代诗人和批评家使用诗意的情况进行考察后,认为,“大致可分为两个解说的踪迹:一、或多或少在古典诗学的路径上汲取并修正‘诗意’的含义,……二、在诗的本质的意义上,泛泛谈论‘诗意’但不涉古典诗学的理路。”(臧棣:《“诗意”的文学政治——论“诗意”在中国新诗实践中的踪迹和限度》,《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这实际上也表明,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意”的想象和阐释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与古典诗歌的意境或境界概念也不是完全同一的。
    3吴兴华在《谈诗选》中指出,“我们应该知道新诗原是时代的趋势使然,胡适不过是把他特别提出来罢了。”(吴兴华:《谈诗选》,上海:《新诗》2卷1期,1937年4月10日。)
    4胡适:《谈新诗》,原载1919年10月10日《星期评论》纪念专号,引自《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5页。
    1吴兴华:《现在的新诗》,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2郭沫若:郭沫若致宗白华的信,《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第6页。
    3臧棣:《“诗意”的文学政治——论“诗意”在中国新诗实践中的踪迹和限度》,《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
    4同前。
    5周煦良:《介绍吴兴华的诗》,上海:《新语》第5期,1945年5月。
    1吴兴华:《歌》,北京:《小雅》第2期,1936年8月。
    2吴兴华:《花香之街》,北京:《小雅》第5、6期合刊,1937年3月
    1朱维基:《花香街诗集》,上海:自印(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第11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919页。
    3七行诗节,又称为皇家诗,英文名为rime royal stanza,韵式严格遵循ababbcc。参见王力著《汉语诗律学》,同前,第932页。
    1郁达夫:《住所的话》,北京:《文学》第5卷第1号,1935年7月1日。
    2吴兴华:《鸽,夜莺与红雀》,北京:《纯文艺》第1卷第3期,1938年4月5日。
    3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4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的第46首散文诗《光环的丧失》中对西方现代大都市生活的非神圣化经验,作了最早也最为精彩的描写。
    5吴兴华:《鸽,夜莺与红雀》,北京:《纯文艺》,第1卷第3期,1938年4月5日。
    6解志熙认为吴兴华的这段话是“暗中声援林庚对戴望舒的回应”。(解志熙《吴兴华佚文八篇》所附之“辑校札记”,《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
    1吴兴华:《夕暮》,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12月2日。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19页。
    1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页。
    2吴兴华:《西长安街夜》,北京:《文苑》第1辑,1939年4月15日。
    1卞之琳:《西长安街》,《卞之琳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2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卞之琳诗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6页。
    3同前。
    1吴兴华:《记诗神的生病》,署名“钦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3期,1940年12月20日。
    2赵园精深地分析了现代文人误把北平当故乡的现象。参见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8页。
    3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原载1919年10月30日《新潮》第2卷第1号,引自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27页。有必要指出的是,俞平伯虽也提倡含蓄,但正如孙玉石指出的那样,“他与胡适的提倡‘含蓄’,与传统美学的联系更多于同西方象征派诗的共鸣。”(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4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原载1920年3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9号“新诗研究专号”(二),引自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330页。
    5孙玉石:《论闻一多对新诗神秘美的构建》,《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6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1921年6月《清华周刊》第7次增刊。
    1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孙党伯、袁謇正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6-77页。在1922年5月7日致闻家驷信中,闻一多言:“《冬夜》底批评现在已作完。”(《闻一多全集·书信》,第33页)。后来,与梁实秋的《〈草儿〉评论》一起,由梁实秋私人出资,于1922年11月1日出版。
    2闻一多:《先拉飞主义》,原载1928年6月10日《新月》第1卷第4期,引自《闻一多全集》第2卷,孙党伯、袁謇正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0-162页。
    3孙玉石:《论闻一多对新诗神秘美的构建》,《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同前。
    5德拉梅尔(1873-1956),全名Walter De La Mare,出生于肯特郡,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合唱学校上过学,由于升不起学,中学毕业后在一家石油公司当小职员。1895年开始发表诗作,1902年用笔名沃尔特·拉马尔出版第一本诗集《童年之歌》,初露头角。1908年获政府年金,遂得以专事写作。著作十余本诗集,其中最有名的是《倾听者及其他》(1912)。另外,他还著有五部长篇小说、五本短篇小说集。1953年获功勋奖章。
    1闻一多在1931年2月25日所写的《〈现代英国诗人〉序》中将德拉梅尔与哈代、白里基斯、郝思曼、梅奈尔、夏芝、梅士斐、白鲁克等人并称为现代英诗八大家(《闻一多全集》);孙毓棠译有《丢掉的鞋子》(见吴兴华《德拉梅尔及其作品》,北京《晨报》1938年10月14日);禾草(南星)在《鬼诗》一文中专门讨论了德拉梅尔(禾草《鬼诗》,北京《晨报》1938年10月22日。)
    2吴兴华:《德拉梅尔及其作品》,北京:《晨报》,1938年10月13日。
    3同前。
    1吴兴华:《游梦者》,《吴兴华诗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32页。按:笔者暂难查证其原始出处,但按照他的诗歌历程来看,他对德拉梅尔喜好应该在他诗歌生涯的早期,关于此点请参看笔者后面的论述。另:巧塞(Chaucer),今通译为乔叟。
    2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3吴兴华:《谈诗选》,上海:《新诗》第2卷第1期,1937年4月10日。
    1周煦良:《介绍吴兴华的诗》,上海:《新语》第5期,1945年5月。
    2吴兴华:《老屋》附注,北京:《朔风》第8期,1939年6月。
    3本文所引该诗之诗句,皆出自上海《新诗》1937年7月第2卷第3、4期。有必要指出的是,《吴兴华诗文集》误将该诗的诗前小引“月亮圆时那森林是什么样子呢,我要告诉你”排成了诗歌的正文。
    1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1Edward M. Gunn.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1937-1945,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p.196.参看张泉的译本《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2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克利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62页。
    2郭蕊:《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3闻一多1930年12月10日致朱湘、饶孟侃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吴兴华:《老屋》附注,北京:《朔风》第8期,1939年6月。所谓用一首坏诗去注解,是指他在《森林的沉默》之后曾续著有一首十四行诗《小园夜景》,由于自觉不好,遂放弃了。(亦见附注)
    2吴兴华:《老屋》,北京:《朔风》第8期,1939年6月。
    2吴兴华:《游梦者》,《吴兴华诗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1吴兴华:《老屋》附注,北京:《朔风》第8期,1939年6月。
    2穆穆:《漫谈北京文坛》,济南:《大风》第9期,1942年2月1日。
    3耿德华(Edward M. Gunn):《被冷落的缪斯》,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4《倾听者》(The Listeners)原文引自Walter De La Mare,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ter De La Mare( 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79) 84.译文参见《沃尔特·德拉梅尔诗选》,傅浩译,《世界文学》2003年第1期。
    5比如王佐良就认为:“‘超自然’、神秘主义的一面”,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见王佐良著《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第258页。至于象征主义与梦境、幻象和幻景等神秘性事物的关系,瓦雷里在《纯诗》一文中早有论述。国内学者吴晓东对此也曾以专节论加以论述。参见吴晓东著《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8-301页。
    6艾弗·埃文斯:《英国文学简史》,蔡文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27页。
    7哈里·布拉迈尔斯指出:“在二十世纪善于创造气氛的诗人中,瓦尔特·德拉·梅尔堪称是他们之中的大师。”参见哈里·布拉迈尔斯著《英国文学简史》,濮阳翔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1参见Walter De La Mare,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ter De La Mare( 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79)447.
    2刘仪华:《瓦·德拉梅尔的〈银月〉与中国文化》,《山东文学》2007年第7期。
    3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4 Ted R. Spivey, The Writer As Shaman (Macon, GA: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1986) ix.
    5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6吴兴华:《老屋》附注,北京:《朔风》第8期,1939年6月。
    7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1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上海:《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2徐志摩在《诗刊放假》中说“谁都会运用白话,谁都会切豆腐似的切齐字句,谁都能似是而非的安排音节——但是诗,它连影儿都没有还你见面!”(参见徐志摩《诗刊放假》,原载1926年6月10日《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引自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3戴望舒:《望舒诗论》,上海:《现代》第2卷第1期,1932年11月。
    4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原载1935年11月10日《大公报·文艺》第40期,署名上官碧,引自《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98-99页。
    5叶公超:《谈新诗》,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年5月。
    6杜蘅之(1913—),国际政治学、外交学专家。浙江青田人。著译有《诗的本质》、《美国史研究》、《中美新关系与国际法》、《国际法》、《国际法大纲》、《中国条约史大纲》、《国际法与中国》、《西藏之法律地位》、《西藏条约研究》等,并发表游美、游欧散文多篇。
    1杜蘅之:《诗的本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2页。
    2同前,第3页。
    3吴兴华:《谈诗的本质——想像力》,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4期,1941年5月1日。其实,杜蘅之的《诗的本质》虽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真正的诗歌理论专著,但却并未提及具体的文本,对中国新诗更无只言片语的评论。
    1吴兴华:《谈诗的本质——想像力》,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4期,1941年5月1日。
    2同前。
    3吴兴华:《记诗神的生病》,署名“钦江”,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3期,1940年12月20日。
    4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5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90页。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3-274页。
    2杜蘅之:《诗的本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3页。
    3吴兴华:《谈诗的本质——想像力》,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4期,1941年5月1日。
    4华兹华斯认为:“想象跟幻想一样也具有加重、联合、唤起和合并的能力。但是,彼此所唤起和合并的素材不同,或者彼此依据不同的规律和为了不同的目的把素材聚集在一起。幻想并不要求它所使用的素材在性质上由于它的处理而有所改变。如果素材可以改变的话,那末为了幻想的目的,仅仅作轻微的、有限的和暂时的改变也就够了。至于想象力所愿望和要求的恰恰和着相反。它只肯接近可塑的、柔软的和不明确的对象。……幻想有时候夸耀自己以出奇的巧妙和成功的造诣来发掘事物的隐蔽的相似之处。……幻想是在于激发和诱导我们天性的暂时部分,想象是在于激发和支持我们天性的永久部分。”(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序言》,引自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4-66页。)
    5吴兴华:《现代诗与传统》,上海:《西洋文学》第4期,1940年。
    6 M.H.艾布拉姆斯认为:“在其批评著作中,华兹华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18世纪联想主义的术语和思维方式。”(参见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1吴兴华:《谈诗的本质——想像力》,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4期,1941年5月1日。
    2曹植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叵移谱蟮模曳⒋菰轮АQ鍪纸臃赦┥砩⒙硖恪=平莨镌常仑馊舯ぁ1叱?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鲍照的《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3吴兴华:《谈诗的本质——想像力》,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4期,1941年5月1日。
    4同前。
    5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95页。
    1“直接的诗”与“间接的诗”的概念,应该来源于英国学者E. M. W. Tillyard(1889-1962)的诗学著作《直接的诗与间接的诗》(Poetry Direct and Oblique),Chatto &Windus出版社,1934年联合出版。
    2吴兴华:《现在的新诗》,署名“钦江”,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3同前。
    4同前。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4吴兴华:《现在的新诗》,署名“钦江”,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1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77-178页。
    2秦弓:《论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3宇文所安:《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他山的石头记》,田晓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8-310页。按照译者的注释,“履行性话语”被解释为“一旦出口就使得所说的话成为‘现实’的一种特殊话语:言说本身造成行动的发生。”
    4钱钟书:《论复古》,原载1934年10月1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引自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33页。
    5叶公超:《谈新诗》,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年5月。
    
    1吴兴华:《现在的新诗》,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2同前。
    3同前。
    4同前
    1吴兴华:《现代诗与传统》,上海:《西洋文学》第4期,1940年12月。按:《现代诗与传统》一书的第一章即讨论艾略特,而吴兴华在谈论布鲁克斯的这本著作时,曾将其第四章与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相比较,而《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第四章就专为艾略特而设。
    2叶公超:《谈新诗》,上海:《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年5月。
    3吴兴华:《现在的新诗》,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4奚密认为:“19世纪末开始的教育改革引进了西式学校(‘新学堂’)和西方科目。其结果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较以往增加了,他们所受的教育也较以往多元化(中国古籍的分量随之降低),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准缺少一致性。对现代诗人来说,‘谁是我的读者’这一问题的答案只能是个人的、主观的。读者可能是大众(至少在理论上,‘白话’是大众使用的口语,是新诗的载体),可能是少数有文学兴趣的现代知识分子,也可能是为数更少的诗人群。”(参见奚密:《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1吴兴华:《现在的新诗》,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2这25首分别是:《灯下》、《过杨柳》、《河水上的虹》、《闻箫》、《夜的幻觉》、《沙滩上的月夜》、《沉默》、《“而从高处落下的水——”》、《在黄昏里》、《白杨庄》、variations、《观画》、《湖畔》、《西长安街夜》、《解佩令》、《刀》、《随笔》、《歌两篇》、《明妃诗》、《初月》、《无题》(谁会想得到在她未来到之前)、《无题》(若不是置身高处怎能够发现)、《天河》、《弹琵琶的妇人》。
    1吴兴华:《“过度泛滥的音乐最应该提防”》,《吴兴华诗文集》(诗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按:此诗为吴兴华未刊稿,原本无题,在《吴兴华诗文集》中,编者以“无题”命之。
    2闻一多:《诗的格律》,北京:《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3叶公超:《论新诗》,上海:《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按:虽然孙大雨认为音组概念是他的发明(参见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但正如王光明先生所说,“真正把‘音组’放在现代汉语的特点中进行阐述,从而在‘新诗’语言的特性上呈现‘音组’一词的特殊诗学意义的,还是叶公超《论新诗》一文。”(参见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4卞之琳:《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原载《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见《卞之琳诗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4页。
    5吴兴华:《关于版本、译文和注释的说明》,《吴兴华诗文集》(诗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1吴兴华:《谈田园诗》,上海:《新诗》第2卷第2期,1937年5月10日。
    2吴兴华:《九歌·月》,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8月19日。按:顿拍号“|”和韵式符号皆为笔者所加。
    1《黄昏的星》、《手表》和《吹哨》,出处同前;《冬夜》和《笛》,载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8月20日;《鸣蝉》、《借宿》和《百合》,载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8月21日。
    2王力指出:“全篇音数完全相同的诗行,叫做‘等度诗行’……但是,‘非等度’的诗行也可以造成整齐的局面,因为一首诗往往分为若干‘诗段’(stanza),每段的行数又往往相同,这样,如果各段的长短行的排比方式是一致的,就造成了不整齐之中的整齐了。”(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74页。)
    3吴兴华:《远别离·别》,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8月31日。顿拍号“|”和韵式符号为笔者所加。
    4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03页。
    1吴兴华:《落叶吟——为小妹作》,北京:《赈学》创刊号,1939年7月1日。
    1吴兴华:《空屋》,最早发表于北京《中国文艺》1940年11月第3卷第2期,又见北京《燕京文学》1941年10月第3卷第1期。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13、914页。按:
    3即使《飞毛腿》中,也只有“‘天为啥是蓝的?’没事他该问你”的“你”字与“擦着擦着问你曹操有多少人马”的“马”字,才是实字。
    4林以亮:《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第108页。
    5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50、951页。
    1吴兴华:《影的十四行》,北京:《赈学》创刊号,1939年7月1日。按:顿拍好“|”和韵式符号为笔者所加。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57页。
    3同前,第950-981。江弱水也说:商籁体“全诗最少四个韵,最多七个韵。”(参见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0页)济慈的《初读查普曼的荷马》原文亦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55页,译文见吴兴华《济慈诗钞》,上海《西洋文学》1940年12月第4期。
    4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77页。
    1吴兴华:《西珈》,北京:《文艺时代》第1卷第4期,1946年9月。按:顿拍的划分采用卞之琳的读法。(参见卞之琳《吴兴华的诗与译诗》,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亦见《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9页。)
    2林以亮:《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1976年,第25页。
    3卞之琳:《吴兴华的诗与译诗》,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亦见《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9页。
    1同前。
    2郭蕊:《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
    3卞之琳:《吴兴华的诗与译诗》,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亦见《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9页。
    4《深夜中作》见《燕京文学》第3卷第1期,1941年10月10日;《歌》(“今天晚上别再去点燃那金色的烛台”)见《燕京文学》第1卷第6期,1941年3月1日。
    5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1萧望卿说:“一首诗所以好,不仅系于它的表现,也由于它情思与感觉的深度,而情思与感觉是沉潜在生活里慢慢滋长的,这是艺术创造的根源。卡罗萨(Hans Carassa)论到里尔克,著名的《杜伊洛哀歌》说得好:‘谁若是要纺织这样的诗篇,就必须一再像个采珠人潜身于他自己灵魂的深处,冒着死于上层的压抑,与迷失归途的危险。我觉得那简直是有点怵然,几乎是遏制住自己生命之流以便产生一种作品。’”(参见萧望卿《诗与现实》,1947年1月13日北京《新生报·语言与文学》第13期)
    2杨丙辰:《布里格随笔》,北京:《中国文艺》第2卷第2期,1940年4月1日。
    3石樵:《谈〈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北京:《艺文杂志》第3卷第1、2期合刊,1945年1月1日。
    4梁秉钧:《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4卷第6期,2005年12月。
    5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在这篇评论之后,另附有吴兴华所译的里尔克散文《述罗丹》。关的文章和书籍分别有:《雷兴自论》,雷兴(按:即莱辛)著,吴兴华译,北京:《中德学志》第4卷第2期,1942年6月;《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歌德与中国》,福兰阁著,吴兴华译,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3期,1943年9月;《德语翻译的中国诗》,常安尔著,吴兴华译,北京:《中德学志》第6卷第1、2期合刊,1944年6月;《黎尔克诗选》,共收里尔克诗32首,吴兴华译,北京:中德学会,1944年12月。
    1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2同前。
    3吴兴华:《现在的新诗》,北京:《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
    4吴兴华:《黎尔克的诗》,《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上海:《新诗》第1卷第3期,1936年12月10日。
    2同前。
    3范劲:《里尔克神话的形成与现代中国新诗中批评意识的转向》,《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4臧棣认为:“中国诗人对里尔克的误读属于一种创造性误读,它极少受到文化背景、文学传统、美学观念和语言的异质性的束缚。”(参见臧棣《汉语中的里尔克》,见他编译的《里尔克诗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5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张松建:《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香港:《现代中文文学学报》第6卷第1期,2005年1月。
    2雷兴(Lessing):《雷兴自论》,吴兴华译,北京:《中德学志》第4卷第2期,1942年6月。
    3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8-19页。
    4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五章“是否雕刻家们摹仿了诗人”,第33-40页;第六章“是否诗人摹仿了雕刻家”,第40-45页。
    5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3臧棣《汉语中的里尔克》,见他编译的《里尔克诗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格雷厄姆·霍夫:《现代主义抒情诗》,《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91页。
    2埃尔曼·克拉斯诺:《诗歌和虚构:斯蒂文斯、里尔克、瓦莱里》,同前,第346页。
    3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刘皓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4同前,第21页。
    1里尔克:《致马利·封·屠恩与塔克西斯》,《里尔克散文选》,绿原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
    2臧棣:《汉语中的里尔克》,见他编译的《里尔克诗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3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上海:《新诗》第1卷第3期,1936年12月5日。
    4同前。
    5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按:in sich gebunden,德语,意为自我约束。
    1梁宗岱:《论诗》,北京:《诗刊》第2期,1931年4月。
    2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2济慈:《济慈书信集》,傅修延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3 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译,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4臧棣《汉语中的里尔克》,见他编译的《里尔克诗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按:“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出自陆龟蒙诗《白莲》;“堤远意相随”出自李商隐诗《赠柳》;“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出自陶渊明诗《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转引自张隆溪:《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同前,第20页。
    4吴兴华:《黎尔克诗选》,北京:中德学会,1944年,译者弁言。
    5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上海:《新诗》第1卷第3期,1936年12月10日。
    
    1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08页。
    2吴兴华:《黎尔克诗选》,译者弁言,北京:中德学会,1944年。按:解志熙认为引文中的“谈”,疑为衍文。
    3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关于“哀歌”在西方的演变历程,详见刘皓明译《杜伊诺哀歌》“导言”的第三节“哀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40页。
    1吴兴华:《哀歌》,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2期,1940年12月5日。按:这首诗与吴兴华的另一首诗《“当你如一朵莲花——”》同期发表在《燕京文学》,《吴兴华诗文集》的编者误将这首诗的最后两行当作《“当你如一朵莲花——”》第一节的最后两行。引诗中的顿拍号“|”为笔者所加。
    2刘皓明:《杜伊诺哀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导言,第39页。
    3吴兴华:《黎尔克诗选》,北京:中德学会,1944年,译者弁言。
    4摩西事迹见《圣经·旧约》第二章,“出埃及记”。
    1吴兴华:Elegies(一),《燕京文学》第2卷第2期,1941年4月1日。按:“Elegies”,即为吴兴华发表这两首诗时所用诗题,为英文Elegy的复数形式。
    2吴兴华:Elegy,《燕京文学》第2卷第5、6期合刊,1941年9月20日。按:吴兴华径直用哀歌的英文名“Elegy”为题。
    3克利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60页。
    4吴兴华:Elegy,《燕京文学》第2卷第5、6期合刊,1941年9月20日。按:吴兴华径直用哀歌的英文名“Elegy”为题。。
    1吴兴华:Elegies(二),北京:《燕京文学》第2卷第2期,1941年4月1日。
    2埃尔曼·克拉斯诺:《诗歌和虚构:斯蒂文斯、里尔克、瓦莱里》,《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53页。
    1吴兴华:《吴兴华诗文集》(诗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3-84页。
    2同前,第84页。按:“Hexameters”与“Pentameters”,现在通译为六音步与五音步。
    3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王根林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4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刘皓明:《杜伊诺哀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导言,第41页。
    2瓜尔蒂尼:《〈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概念》,《〈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刘小枫编选,林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3埃尔曼·克拉斯诺:《诗歌和虚构:斯蒂文斯、里尔克、瓦莱里》,《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55页。
    1 Patricia Pollock Brodsky: Rainer Maria Rilke, Boston: Twayne, 1988, p15.
    2耿德华(Edward M. Gunn):《被冷落的缪斯》,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3同前,第226页。
    4卞之琳:《吴兴华的诗与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
    5黄万华、徐迺翔:《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6余凌(吴晓东):《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沦陷区文学研究专号”。
    7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03页。
    1张松建:《“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台北:《中外文学》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2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3《咏古事二首》发表于《人民文学》1957年第8期,分别为以《刘裕》为题的两首十四行诗和以《弹琵琶的妇人》为题的自由体诗。
    4梁秉钧:《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4卷第6期,2005年12月。
    1王佐良:《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第192页。
    2吴兴华:《黎尔克的诗》,北京:《中德学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月。
    1吴兴华:《柳毅与洞庭龙女》,北京:《燕京文学》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20日。
    1吴兴华:《北辕适楚,或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劝告》,北京:《文艺时代》创刊号,1946年6月。
    3耿德华(Edward M. Gunn):《被冷落的缪斯》,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1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2-383页。
    2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nescu):《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5页。
    3同前,第10页。
    4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1同前,第201页。
    2张松建:《“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台北:《中外文学》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3同前。
    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5同前,第147页。
    1张松建:《“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台北:《中外文学》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2同前。
    3吴兴华:《盗兵符之前》,北京:《文艺时代》第1卷第1期,1946年6月。
    
    1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69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3吴兴华:《明妃诗》,《吴兴华诗文集》(诗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
    4吴兴华以西施事迹为本事的诗原名《给伊娃》,发表于1941年11月10日出版的《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
    1吴兴华:《明妃诗》,《吴兴华诗文集》(诗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2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7页。
    3同前,第30页。
    1 Ping-kwan Leung(梁秉钧),Modern Hong Kong Poetry: Negotiation of Cultures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9:2(Fall 1996), p226.
    2吴兴华:《大梁辞》,北京:《文艺时代》第1卷第2期,1946年7月。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2吴兴华:《谈田园诗》,上海:《新诗》第2卷第2期,1937年5月10日。
    1吴兴华:《谈田园诗》,上海:《新诗》第2卷第2期,1937年5月10日。
    2张中行:《诗人南星》,《张中行自述文录》(下卷):《留梦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09页。
    3朱英诞在《读〈灾难的岁月〉》中写道:“戴望舒先生的人品也是有限的;还有诗人南星也是这样,”(原载《华北日报·文学》第39期,1948年9月26日)。
    4南星:《诗作者的命运》,署名“林栖”,北京:《新民声半月刊》第1卷第1期,1944年1月1日。
    1张中行:《诗人南星》,《张中行自述文录》(下卷):《留梦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2郭蕊:《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3沈启无:《闲步庵书简钞》,北京:《文学集刊》第1辑,北京:新民印书馆:1943年9月。
    1南星:《九歌》(一),上海:《新诗》第1卷第3期,1936年12月10日。
    1刘复:《一个小农家的暮》,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19-20页。
    1张中行:《诗人南星》,《张中行自述文录》(下卷):《留梦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12页。
    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页。
    3同前。
    4林栖(南星):《蠹鱼集》,北京:沙漠画报社,1941年2月20日。
    1同前。
    2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3南星译有D. H.劳伦斯的诗五首,分别为:《病》、《忧怀》、《万灵节》、《困苦》和《寒冷的花》,载于1935年6月25日出版的《文饭小品》第5期;该刊同期也发表了他的诗论《谈劳伦斯的诗》。此外,南星在《忆克木》中也说道:“四年前,秋天,我住在大学宿舍里。……有时候读几章小诗,那时候我已经喜欢德拉梅尔和劳伦斯了。”(南星:《忆克木》,该文写于1939年2月, 1939年3月《朔风》第5期,)
    4纪果庵:《跋〈寄花溪〉》,北京:《中国文学》第1卷第4号,1944年4月。
    5南星:《故居》,上海:《天地》第13期,1944年10月1日。
    1禾草(南星):《谈“温情”诗选》,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11月26日。
    2林栖(南星):《长安街独立》,北京:《新北京报》周刊版,“新文艺”第2期,1939年1月13日
    1禾草(南星):《田园九章·暮雨》,北京:《晨报副刊》,1938年8月26日
    1楚天阔(李景慈):《三十二年的北方文艺界》,北京:《中国公论》第10卷第4期,1944年1月。
    2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5页。
    1李俊国:《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思想辨析》,《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2吴晓东:《林庚信及诗》(附记),《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1白药(朱英诞):《〈逆水船〉序》,北京:《文学集刊》第2辑,1944年4月7日。
    2朱英诞《:我对现代诗的感受》,作于1977年9月16日,引自《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按:蔡普门(A. Chepman)为现代文学批评家,朱英诞在这里所说到《诗与经验》其实是蔡普门的《雪莱、华兹华斯及其他》一书中第一篇。梁遇春曾撰文介绍此书:“蔡普门这部批评文集,包含有十一篇文字,除开一篇谈Walt Whitman外,全是批评英国的诗歌的。在第一篇《诗同经验》里,他很严格地把真诗和辞藻(rhetoric)分开,他大胆地说拜仑,丁尼逊,雪莱,威志威士都是辞藻家rhetoricians,不是真正的诗人,因为他们的多半作品若使用散文来写,也不会失丢了什么妙处,而真正的诗是绝对不能用散文来代的。这些话对于盲目地崇拜拜仑、雪莱的人们,的确是一服清凉散。拜仑、雪莱是否诗人,我们暂且不论,他这个诗和辞藻之分实在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国现在的诗坛。”(参见梁遇春《雪莱、威志威士及其他》,上海《新月》1929年9月10日第2卷第6、7号合刊)
    3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1废名:《林庚同朱英诞的诗》,原载北京《华北日报》1948年4月25日,又见废名著《新诗二十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2朱英诞:《谈韵律诗》,原载上海《星火》1936年第2卷第4期,重刊于《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3朱英诞:《略几几项微末的诗——答友好十问》,《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4此处京派文人思想观念即前引李俊国文所说的“远避于政治斗争,高蹈于现实功利”的文学思想。在1948年9月所写的《读〈灾难的岁月〉》这篇诗评中,他似乎不喜欢戴望舒这本诗集中的下半部分(十六首),认为那是“轻呼而呐喊之作”,接着他说:“一个人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一转变而成为蛮性的;首先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忍耐和顽强的极端者;那么你的安静是一种暂应,一个阖合;你的转变的结果也同样是一时的,虚妄的,脆弱的;有了艺术,没有内容,固然只是‘少作’必经过的一段路程;但有了内容,失掉了艺术良心,也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朱英诞:《读〈灾难的岁月〉》,北京:《华北日报·文学》第39期,1948年9月26日。)
    5废名:《林庚同朱英诞的诗》,原载北京《华北日报》1948年4月25日,又见废名著《新诗二十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1朱英诞:《无题之秋》,北京:自印,1935年,第12页。按:废名的《林庚同朱英诞的诗》原载北京《华北日报》1948年4月25日,这首诗的诗题被误排为“雷之前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的《谈新诗及其他》,便以“雷之前后”,加以编排;该社2006年版的《新诗十二讲》,亦复此讹。
    2废名:《林庚同朱英诞的诗》,原载北京《华北日报》1948年4月25日,又见废名著《新诗二十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3张炎:《词源》,引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67页。
    4朱英诞:《废名先生所作序论——跋废名先生手稿》,《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1朱英诞:《略几几项微末的诗——答友好十问》,《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2朱英诞:《紫竹林集》,北京:《辅仁文苑》第2辑,1939年12月1日。
    3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85页。
    4这3辑分别发表在北京《中国文艺》1943年3月5日第8卷第1期(4首)、《中国文艺》第8卷第2期1943年4月5日(3首)和《中国文艺》1943年6月5日第8卷第4期(6首)。
    5这3辑分别发表在上海《风雨谈》1943年7月第4期(6首)、《风雨谈》1943年8月第5期(11首)和《风雨谈》1944年12月第9期(13首)。
    6司马谆:《北京文场的几件事》,北京:《敦邻》第1卷第3期,1944年3月1日。
    7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86页。
    8朱英诞:《秋述——纪念写诗四十年》,作于1972年8月7日,载《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1庄损衣(朱英诞):《损衣诗抄·十五夜》,北京:《中国文艺》第8卷第2期,1943年4月5日。
    2朱英诞:《略几几项微末的诗——答友好十问》,《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1朱英诞:《无题之秋》,北京:1935年,自印,自跋。
    1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滕守尧译,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2朱英诞:《T. S. Eliot诗论拾零》,《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1张秀亚:《张秀亚全集》(15),资料卷,台北:国家台湾图书馆,2005年,第284页。
    2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6页。
    3高深:《没有灵魂的人们》,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9期,1941年5月。
    2高深:《给〈大地的波动〉的作者》,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5卷第12期,1940年12月。
    1高深:《我对于〈大地的波动〉的感想》,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1期,1941年1月。
    2据高深自述其军旅生活的《我的真面目》(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3期,1941年2月1日号)一文可知,他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应为团职以上干部,事变之后,他可能曾被抓入狱,此后不久无罪释放。
    3高深:《八月的罪人》,大阪:《华文大阪每日》第6卷第4期,1941年2月15日。
    4弗朗兹·法农:《论民族文化》,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83页。
    1吴晓东:《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导言。
    2山丁得知自己成为日伪情报机构监视的对象后,在友人帮助下,于1943年9月30日离开东北,来到北京。但北京时期的山丁,在诗歌方面并无什么建树,比较出名的唯有短篇小说集《丰年》,且该集中七篇作品多数为东北时期旧作。(参见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第329-330页)。吕奇因在东北组织“首都歌舞剧团”,上映郭沫若的《卓文君》和田汉的《南归》等剧目,重新引起警察的高度重视,他得知内情后,委托友人陈承翰帮忙,得以在1943年夏逃离东北,移居北京。(参见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6-227页。)
    3吕奇:《我们的队伍》,北京:《中国文学》第1期,1944年1月。
    1吕奇:《孤独的老人》,北京:《中国文学》第2期,1944年2月。
    2吕奇:《中华民歌》,上海:《文运》第1卷第2期,1944年9月。
    《晨报副镌》,1921-1928年。
    《新月》,1928-1932年。
    《诗刊》,1931-1932年。
    《晨报》,1937-1943年。
    《实报》,1939-1944年。
    《新北京报》,1938-1944年。
    《新民报》,1948-1944年。
    《新民报半月刊》,1939-1943年。
    《文学季刊》,1934年。
    《文学》,1933-1937年。
    《诗刊》,1931-1932年。
    《燕京学报》,1927-1951年。
    《辅仁学志》,1928-1947年。
    《燕大年刊》,1928-1947年。
    《燕京学报专号》,1933-1951年。
    《诗篇月刊》,1933-1934年。
    《辅仁大学广东同学会半年刊》,1934-1935年。
    《火山》,火山诗社,路易士,1934-1935年。
    《燕京新闻》,1937-1940年。
    《妇女杂志》,1940-1945年。
    《现代》,1932-1934年。
    《水星》,1934-1935年。
    《新诗》,1936-1937年。
    《诗志》,1936-1937年。
    《小雅》,1936年。
    《六艺》,1936年。
    《中国文艺》,1939-1943年。
    《中国文学》,1944年。
    《万象》,1941-1945年。
    《文哲》,1939年。
    《光化》,1944 -1945年。
    《乡友》,1938年。
    《燕京文学》,1940-1941年。
    《文学年报》,1932-1941年。
    《华文大阪每日》,1938-1944年。
    《辅仁生活》,1939-1942年。
    《辅仁一九四〇年刊》,1940年。
    《学文》,1939-1940年。
    《艺术与生活》,1939-1944年。
    《燕园集》,1940年。
    《荣耀》,1939-1941年。
    《新少年》,1941-1945年。
    《中国青年》,1940年。
    《吾友》,1940-1945年。
    《新光》,1940-1944年。
    《慕贞校闻》,1939-1940年。
    《覆瓿》,1939-1941年。
    《南风》,1939-1940年。
    《燕京水星》,1941年。
    《燕京大学文学院消息》,1941年。
    《大风》,1941-1944年。
    《中德学志》,1940-1944年。
    《文苑》,1939年。
    《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校刊》,1938-1940年。
    《辅仁文苑》,1939-1942年。
    《华北通讯》,1942-1943年。
    《风雨谈》,1943-1945年。
    《文潮》,1944-1945年。
    《文运》,1944年。
    《文艺时代》,1946年。
    《文艺世纪》,1944-1945年。
    《朔风》,1938-1940年
    《沙漠画报》,1938-1943年。
    《文笔》,1939-1940年。
    《华光》,1939-1940年。
    《再建》,1940年。
    《鲁迅风》,1939年。
    《文艺阵地》,1938-1942年。
    《野草》,1942年1-6期。
    《国民杂志》,1941-1944年。
    《雅言》,1940-1944年。
    《全家福》,1939-1944年。
    《文艺世界》,1940-1941年。
    《中国公论》,1939-1945年。
    《华北作家月报》,1942-1943年。
    《文艺先锋》,1942-1948年。
    《文艺春秋从刊》,1944年。
    《文学集刊》,1943-1944年。
    《北大文学》,1943年。
    《文友》,1943-1945年
    《诗站》,1943年。
    《女声》,1942-1946年。
    《公教学生》,1940-1943年。
    《工商生活》,1941-1946年。
    《艺文杂志》,1943-1945年。
    《文学杂志》,1937年,1946年-1948年。
    《文艺复兴》,1946-1947年
    《中国新诗》,1948年。
    《诗创造》,1947-1948年。
    《文艺杂志》,1940年。
    《长城画刊》,1939-1940年。
    《异端》,1948年。
    《作品》,1943年。
    《综合月刊》,1945-1946年。
    《燕大双周刊》,1945-1946年。
    《六艺》,1945-1946年。
    《世界文艺季刊》,1945-1946年。
    《新民声》,北京,1944-1945。
    《诗音讯》,1947年。
    《新语》,1945年。
    《西洋文学》,1940年。
    《人人文学》,香港:1953-1954年。
    《人民文学》,1957年。
    《新诗评论》,2005-2007年。
    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
    《汉语的构词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朱维基:《花香街诗集》,自印(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
    《世纪的孩子》,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年。
    朱英诞:《无题之秋》,北京:自印,1935年。
    《冬叶冬花集》,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
    曹葆华(编译):《现代诗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南星:《石像辞》,上海:新诗社,1937年。
    《离失集》,上海:中国图书杂志公司,1940年。
    《松堂集》,北京:新民印书馆,1945年。
    《三月·四月·五月》,北京:文艺时代社,1947年。
    《甘雨胡同六号》,北京:文艺时代社,1947年。
    《春怨集》,北京:个人刊,1940年。
    《蠹鱼集》北京:沙漠画报社,1941年。
    刘荣恩:《刘荣恩诗集》,天津:自藏版,1938年。
    《十四行诗八十首》,天津:自藏版,1939年。
    《五十五首诗》,天津:自藏版,1940年。
    《诗》,天津:自藏版,1944年。
    《诗二集》,天津:自藏版,1945年。
    《诗三集》,天津:自藏版,1945年。
    查显琳:《上元月》,北京:辅仁文苑社,1941年。
    刘荣恩、田苇等:《友情》,文辑丛刊社编辑,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2年。
    百灵:《火光》,抚顺:抚顺月刊满洲社,1938年。
    《未明集》,长春:满日文化协会诗歌丛刊刊行会,1939年。
    古丁:《浮沉》,长春:满日文化协会诗歌丛刊刊行会,1938年。
    沈启无:《思念集》,汉口:大楚报社,1940年。
    张醉丐:《张醉丐打油诗》,北京:华龙印书馆,1940年。
    白金:《无月夜》,上海:新诗会,1941年。
    《爱的呼唤》,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
    锡金:《黄昏星》,上海:泽上社,1941年。
    山丁:《季季草》,长春:新京诗季社,1941年。
    白金、李駖子:《忏悔书·无弦琴》,上海:中国图书杂志总公司代售,1941年。
    菲力、顾视、穆穆、毕基初:《摘果录》,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1年。
    赵晓风(编选):《古城的春天》,沈阳:奉天秋江书店,1941年。
    汪玉岑:《夸父》,北京:个人刊,1941年。
    《卞和》,台北:新力出版社,1946年。
    秦佩珩:《椰子集》,上海:南强书局,1941年。
    《埋剑集》,天津:天津书局,1943年。
    顾视:《虹桥集》,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2年。
    《画影篇》,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3年。
    黄肃秋:《寻梦者》,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2年。
    黄道明:《文学丛话》,北京:新进社,1942年。
    李重光:《北京城》,长春:开明图书公司,1942年。
    石木(编):《艺文小语》,上海:新中国报社,1943年。
    石樵等:《蓬艾集》,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3年。
    石樵等:《诗潮》(第一集),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3年。
    林榕:《远人集》,北京:新民印书馆,1943年。
    常风:《弃余集》,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
    石樵:《山海集》,北京:张丹发行,1946年。
    陆白人:《铁马》,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3年。
    黄茶等:《新诗集》,北京:艺术与生活社,1943年。
    沈启无、废名:《水边》,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
    废名:《谈新诗》,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
    《招隐集》,开元辑,汉口:大楚报社,1945年。
    《谈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诗二十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吴兴华:《黎尔克诗选》,北京:中德学会,1944年。
    《亨利四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吴兴华诗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吕奇:《艺术与技术》,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
    范泉:《战争与文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45年。
    周作人:《立春以前》,上海:太平书局,1945年。
    张爱玲:《张爱玲全集》(第3卷),台北:皇冠文学出版公司,1968年。
    孙毓棠:《宝马》,香港:宏文出版社,1978年。
    卞之琳:《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查显琳:《公孙嬿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林庚:《问路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
    王光明:《散文诗的世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
    张我军:《乱都之恋》,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沈宝基:《沉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
    苏光文:《抗战诗歌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朱乔森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叶维廉:《叶维廉诗选》,杨匡汉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
    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奥)里尔克:《里尔克诗选》,臧棣编,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朱光潜:《诗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封世辉(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论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吴晓东(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
    沈宝基:《沈宝基诗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
    沈宝基:《沈宝基译诗译文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夏志清:《人的文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
    舒兰:《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地下文学》,台北:中正书局,1985年。
    赵毅衡:《远游的诗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林庚:《唐诗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
    郭蕊:《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
    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刘心皇:《抗战时期的文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5年。
    黄万华、徐迺翔:《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佐良:《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编):《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孙中田、逄增玉、黄万华:《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出版社,1998年。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封世辉(编著):《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史料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晓东:《记忆的神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福春:《新诗纪事》,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张秀亚:《张秀亚全集》,台南县: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
    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
    黄维樑:《新诗的艺术》,南昌:江西高?霭嫔纾?006年。
    刘福春:《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刘小枫(编):《德语诗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夏志清:《人的文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美)理查德·泰勒:《理解文学要素》,黎风等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李世耀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英)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
    (英)T·S·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法)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美)威廉·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荷)佛克马、蚁布思(讲演):《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加拿大)斯蒂文·托托西(讲演):《文学研究的合法化》,马瑞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美)张隆溪:《道与罗各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美)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伊夫·瓦岱(讲演):《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日)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济慈:《济慈书信集》,傅修延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荷?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孙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兴出版社,2005年。
    (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奥)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刘皓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耿德华(Edward M. Guun):《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Edgar Allan Poe, The Poems of Edgar Allan Poe, edited by Thomas Ollive Mabbort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 1980).
    康林:《〈尝试集〉的艺术史价值》,《文学评论》1990年4期。
    吴晓东:《从“散文化”到“纯诗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3期。
    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文学评论》1994年1期。
    孙玉石:《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和瞻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1期。
    李怡:《十五年来新诗研究之断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1期。
    钱理群:《一九四八:诗人的分化》,《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4期。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20世纪30年代的“晚唐诗热”》,《现代中国》(第一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黄万华:《40年代: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兼及林语堂小说的文化视角》,《理论学刊》2002第2期。
    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两种诗学的对立与竞争、交错与纠缠》,北京大学2002级博
    士论文,孙玉石指导。
    贺麦晓:《吴兴华、新诗诗学与50年代台湾诗坛》,《诗探索》2002年3-4辑。
    段美乔:《论40年代后期的“新写作”文学思潮:1946-1948年平津文坛研究》,北京大学2003级博士论文,孙玉石指导。
    张松建:《“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台北《中外文学》2004年33卷7期。
    刘福春:《吴兴华的诗与诗论》,《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
    梁秉钧:《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6期。
    张松建:《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香港:《现代中文文学学报》第6卷第1期,2005年1月。
    Ping-kwan Leung(梁秉钧),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 Thesis(Ph.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1984.
    Ping-kwan Leung(梁秉钧),Modern Hong Kong Poetry: Negotiation of Cultures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9:2(Fall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