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理念变迁研究(1917-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由诗(Free Verse),从字面上理解是放弃诗中一切韵法、律法、格式等所有形式因素随意抒写而成的诗歌;但是,作为一种西方现代诗歌体式,西方大多数自由诗中仍然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格律,仍然讲究音缀、音步、音节甚至还用比较宽的脚韵,同时非常注重节奏的传情达意功能的诗歌体式。这一诗歌体式在晚清到五四的文学革命过程中被引进到中国的“诗体革命”中来,并在随后成为了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主导体式。
     作为一种西方现代诗歌体式,自由诗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被引进到中国的“诗歌革命”中来,从“外”向“内”看,是由于在中国社会追求现代化的语境下,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急于“求解放”的历史情结;从“内”向“外”看,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唐代走过它的巅峰之后,晚清诗歌形式符号的物化抑制了诗人感性经验与美学诉求的诗歌实践,因而必须以内容的物质性去冲击原有的诗歌形式体制。在这一宏大的历史方阵中,自由诗成了中国“新诗”中最常见的一种诗歌体式。然而,中国“新诗”在接纳西方自由诗体式的过程中是否真正“领悟”了这一诗歌体式所蕴含的可能和限度?在从“文言”向“白话”转换的语言革命中,由于现代汉语的不成熟,中国的自由诗在语言和形式上遭遇了多方的非难和攻击,它是如何回应这些辩难的?从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类出发,自由诗无论怎样“自由”,它依然还是诗,但中国的自由诗从一开始是否就遵循了诗歌感觉、情绪思维的特点和基本的文类规则?在不断敞开的诗歌实践中,中国的自由诗又是如何运用本土独特的语言文字应对自身面临的问题?
     本文认为,中国的自由诗从最早被文学革命倡导者翻译过来,到后来提倡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阐释,它始终处在提倡诗体革命的理论家和新诗人的运作和掌控之中;然而,中国的自由诗也不是“任人摆布”的诗歌体式,在其被“规训”的过程中,不仅有其对立面的辩难,更为重要也更为内在的是,它时时遭遇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文类必须遵循基本形式规范的质疑和抗辩,因而对其复杂性的讨论也就应从多个层面来展开。本文第一章从中国自由诗的最早形式——白话诗的提倡为讨论的起点,重在展示自由诗这一诗歌体式在被翻译引进的过程中被挪用和改造的命运以及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纠缠,同时也探讨了白话诗在向西方自由诗“看齐”中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误读,从而滑向了浪漫主义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格律诗派和新月诗派贡献,他们对早期“新诗”的自由化、散文化的反思提出了形式秩序的必要性,为自由诗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质素;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自由诗在三十年代的进展。进入三十年代后,自由诗的诗歌体式再一次的成为新诗坛的主流体式,但是,它已不是重复过去的老调,而是在重新接纳中国古典诗词有益资源的同时,吸纳了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精髓”,使得自己在语言和形式方面有了新的超越。在这一章中,笔者从程千帆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戴望舒《望舒草》的评论出发,试图重新思考戴望舒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得与失。第四章从众多报刊杂志对自由诗这一诗歌体式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的角度切入,以废名的“新诗”理论、朱光潜与罗念生对“节奏”的探讨为例,重新检审“自由”与“诗”在语言与形式上相互缠绕又互相磋商的复杂关系。
     需要提及的是,本文为了使讨论的问题集中和探讨的便利,因而把论题的时间限定在1917-1937年这个时间段,其实,站在反思的立场看,中国自由诗的理念变迁和对其的争论在这一时期也最剧烈,这也可以说是本论题的出发点。
Free verse in its literal meaning refers to the kinds of poetry that abandons meter, rhyme, format or other poetic forms. But as a poetic style in modern western poetry, most of the free verses still retain some kinds of meter or rhyme. Attention is also laid to foot, syllable, metrics or even loose rhyme. Cadence and rhythm are taken as expressive means of passion and meaning. The form of poetry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as "the revolution of poetic form"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of the May 4th period and latter became the mainstream in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ew poetry".
     Free verse, as a modern poetic form in the wes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s the "poetic revolution" during the May 4th literature revolution. Looking from "outside" into "inside", it wa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social eagerness for the pursuit of modernization among the Chinese,and driven by the historical complex arisen in a group of radical intellectuals who vowed for "revolutio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view, after the poetic peak of the classic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ubstantiation of poetic forms and symbo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restrained poets' aesthetics seeking and idealistic senses during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Thus, they felt a need to break the old poetic form and system with new content substances. In the grandiose historical phalanx, free verse became the most common form in the Chinese "new Poetry". However, does the Chinese "New Poetry" on its way to accept the western free verse really "perceive"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 of the form style? At the time accompanied by the language revolution of shifting from classic Chinese to vernacular Chinese where modern Chinese underwent an unstabilized stage, the Chinese free verse received tremendous criticism and attacks on its language and forms. How does it response to those debates? In its open-minded poetic practice, how does the Chinese free verse use its regional language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The thesis argues that from its earlier translations by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ists to the creative practices and theoretical clarifications by its proponents, the Chinese free verse had been operative and under the level of proper manipulation. However, the poetic form of the Chinese free verse was not the kind of the "undisciplined". During its regularization, not only there were debates from the opposite but more importantly and internally it encountered from time to time, like any poetic genre, the questioning and defending of its basic format forma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complexities is unrolled on multiple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sis starts from the earliest form of the Chinese free verse - the advocation of the vernacular poetry, from where attention is allotted on how the free verse that had been imported and translated underwent transplantation and modific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ntanglement of ideological complex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also discussed the miscomprehension of symbolism and imagism when the Chinese vernacular poetry took as its example the western free verse, thus lead to the romanticism.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etrics school and the crescent school, who pondered over the liberation and proselization of the "new poetry"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for form order of the new verse. Their explorations on syllable, meter and cadence of the "new poetry" accumulated valuable qualities for the Chinese new verse.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progresses of the free verse in the 1930s. After the entry of the 1930s, free verse once again became the mainstream in the new poetic forum, but it was not the repetition of the old tune. It, at the same time inheriting the valued recourses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the symbolism and imagism of the western poetry and made it surpass the other in language and forms.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starting from Cheng Qianfen’s review of Dai Wangshu’s Wangshucao in the 30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ries to reconsider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Dai on poetic forms. Chapter four starts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most papers and magazines in free vers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aking Feiming’s theory of“new poem”and Zhu Guangqian and Luo Nian’s investigation on“rhythm”reexamines their reflection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nd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the linguistic form of“free”and“poem”.
     It has to be noted that in order for the convenience of discuss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questions, the coverage is limited to the period of 1917-1937. As a matter of fact, standing on the ground of reflection, the ideological transition and debate of the Chinese free verse at the period was immense. That may constitut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esis.
引文
①克莱夫·斯科特:《散文诗和自由诗》,《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高逾,沈弘等译,胡家峦,第327-328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②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第11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6月。
    ①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1921年1月第1期。
    ②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新潮》第2卷1号,1919年10月30日。
     ①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①徐志摩:《诗刊放假》,载《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1926年6月10日。
    ②陈梦家:《诗的装饰和灵魂》,载《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第1卷7期,1930年1月16日。
    ③孙作云:《论“现代派”诗》,载《清华周刊》第43卷1期,1935年5月15日。
     ①石灵:《新月诗派》,载《文学》第八卷第1号(新诗专号),1937年1月1日。
    ②孙作云:《论“现代派”诗》,载《清华周刊》第43卷1期,1935年5月15日。
    ①克莱夫·斯科特:《散文诗和自由诗》,《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高逾,沈弘等译,胡家峦,第327-328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120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②T. 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86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③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第11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6月。
    ①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现代主义政治——反对新国教派》(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一书中强调形式分析必须牢牢地植根于历史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在形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很深刻的关联。
    ②史书美在她的《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中对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有相当精彩的分析,第36-48页,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适对中国文字的字母拼音化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在《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胡适写到:“我是不反对字母拼音的中国文字的;但我的历史训练(也许是一种保守性)使我感觉字母的文字不是容易实行的,而我那时还没有想到白话可以完全替代文言,所以我那时想要改良文言的教授方法,使汉文容易教授。”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5页。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第2卷,第260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也可参见《四十自述·附录·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第87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②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第2卷,第283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③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64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王光明先生同时还深刻地指出:“也许胡适自己并未意识到,把文学作为对国家有意义的崇高事业而不只是作为自我慰藉、进退的方式,作为独立的而无须依附的文化形态,实际上也是新的知识分子对于人格独立和新的事业格式的意识。必须强调的是,正是由于有这种意识,胡适才不像当时一般的文艺革新家那样普遍关心思想内容的革命,而是更关心语言形式问题。”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第2卷,第286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②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第2卷,第287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③梅光迪:《梅光迪复胡适》(1916年1月25日),见《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第1199-1200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此信函原来并没有注明年、月,只有日期,编者根据内容考察,推知信函的具体时间为1916年1月25日。其实由胡适的《留学日记》也可推知时间,胡适在《留学日记》1916年2月3日的《与梅觐庄论文学改良》、《“文之文字”与“诗之文字”》两则日记中均有提及此信函。另外,胡适在《逼上梁山——文学革
    ①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1931年1月《诗刊》。
    ②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15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①梅光迪:《梅光迪致胡适》(1916年7月24日),见《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第1204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②梅光迪:《梅光迪致胡适》(1916年8月8日),见《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第1206-1207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③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1921年1月第1期。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第2卷,第521-522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②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15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③王光明先生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中的《从“白话诗”到“新诗”》这一章节中对胡适和胡怀琛翻译的“Over the Roofs”作了精细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采纳了王光明先生的观点。
    ①臧棣:《“诗意”的文学政治——论“诗意”在中国新诗实践中的踪迹和限度》,《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总第五辑,第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②《诗》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创刊于1922年1月1日,由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发起,叶圣陶和刘延陵负责具体编辑,该刊于1923年5月终刊,共出两卷七期。《诗》杂志除了发表过刘延陵的《美国的新诗运动》、《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现代的平民诗人买丝翡耳》、《诗泉灌溉的花》、《前期与后期》和《现代的恋歌》之外,还发表了俞平伯的《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周作人的《法国的俳谐诗》、《石川啄木的短歌》和《日本的小诗》,王统照的《对于诗坛批评者的我见》和《夏芝的诗》,叶圣陶的《诗的泉源》等大量的诗歌理论文章。
    ③刘延陵:《美国的新诗运动》,《诗》,第1卷第2号,1922年2月。
    ①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周边集》,李辉凡、张捷等译,第145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这篇文章在最初发表时署名为巴赫金的朋友∏.H.梅德维杰夫,在《巴赫金全集·前言》中编者对这些署名有详细的说明。
    ②庞德:《几条禁例》,郑敏译,《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第13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③庞德:《关于意象主义》,张文锋译,杨恒达校,《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第15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④意象派的六条原则是:1.运用日常会话的语言,但要使用精确的词,不是几乎精确的词,更不是仅仅是装饰性的词。2.创造新的节奏——作为新的情绪的表达——不要去模仿老的节奏,老的节奏只是老的情绪的回响。我们并不坚持认为“自由诗”是写诗的惟一方法。我们把它作为自由的一种原则来奋斗。我们相信,一个诗人的独特性在自由诗中也许会比在传统的形式中常常得到更好的表达,在诗歌中,一种新的节奏意味着一个新的思想。3.在题材选择上允许绝对的自由。把飞机和汽车乱写一气并非是好的艺术,把过去写得栩栩如生也不一定是坏的艺术。……4.呈现一个意象(因此我们的名字叫“意象主义”)。我们不是一个画家的流派,但我们相信诗歌应该精确地处理个别,而不是含混地处理一般,不管后者是多么辉煌和响亮。正因为如此,我们反对那种大而无边的诗人,在我们看来,他似乎是在躲避他的艺术的真正困难之处。5.写出硬朗、清晰的诗,决不要模糊的或无边无际的诗。6.最后,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凝练是诗歌的灵魂。见《〈意象主义诗人(1915)〉序》,《意象派诗选》,彼德·琼斯编,裘小龙译,158-159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年8月。
    ①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08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10月。
    ②郑敏:《意象派诗的创新、局限及对现代派诗的影响》,《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结构诗论》,第10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③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9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④刘延陵:《美国的新诗运动》,《诗》,第1卷第2号,1922年2月。
    ①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诗》,第1卷第4号,1922年4月。
    ②马拉美:《谈文学运动》,闻家驷译,《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第4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③莫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王泰来译,《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第4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①朱湘:《新诗评·二·郭君沫若的诗》,《晨报副刊》第1376期,1926年4月10日。
    ②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93-95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①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1917年5月1日。
    ②刘复:《〈四声实验录〉序赘》,见《半农杂文》,第1册157页,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
    ③周作人:《〈扬鞭集〉序》,见《扬鞭集》,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10月。
    ④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1917年5月1日。
    ①刘复:《〈四声实验录〉序赘》,见《半农杂文》,第1册156页,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
    ②赵元任:《国音新诗韵·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查阅中国国家图书馆赵元任著的《国音新诗韵》并没有注明此书出版的时间,只标明了“商务印书馆发行”。此出版时间是根据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得出的。见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37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下同。
    ①赵元任:《国音新诗韵》,第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
    ②赵元任:《新诗歌集·序》,第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6月。
    ③赵元任:《新诗歌集·序》,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6月。
     ①赵元任:《新诗歌集·序》,第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6月。
    ②赵元任:《新诗歌集·序》,第7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6月。
    ①潘大道:《何谓诗》,载《学艺杂志》第2卷第1号,1920年4月。潘大道在文中写道:“总之,温柔敦厚,是诗底精神,因此他底体势,贵以种种象征,来烘托那个实物,贵反复咏叹。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贵一语道破。说得个淋漓尽致。简单说,便是贵曲不贵直。”当然这种儒家的“诗教”观也不符合当时“白话诗”的实际,另当别论。本文着重在他对当时复古派的“非韵无诗”据理力争上,尤其是文中对待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非难“白话诗”的观点上,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的。
    ②潘大道:《诗论·自序》,上海:中华学艺社,1924年5月。
    ③潘力山(潘大道):《从学理上论中国诗》,载《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6月。
    ①潘力山(潘大道):《从学理上论中国诗》,载《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6月。
    ②潘力山(潘大道):《从学理上论中国诗》,载《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6月。
    ③有学者认为《渡河》不是陆志韦的第一部诗集。见解志熙:《现代与传统的接续——吴兴华及燕园诗人的创作取向评议》一文。文中相关注解这样写到:“一般以为《渡河》(亚东图书馆,1923年出版)是陆志韦的第一部诗集,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他的第一部诗集是1922年自费出版的《不值钱的花果》,该集是由无锡锡成印刷公司代引的,流传不广。”此文载于《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总第五辑),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④陆志韦:《渡河·自序》,第1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7月。
    ⑤陆志韦:《渡河·我的诗的躯壳》,第14-19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7月。
    ①陆志韦:《渡河·我的诗的躯壳》,第17-18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7月。
    ②陆志韦:《渡河·我的诗的躯壳》,第19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7月。
    ①陆志韦在《渡河·自序》中这样写到:“所以我的做诗,不是职业,乃是极自由的工作。非但古人不能压制我,时人也不能威吓我。可怕呵,时人的威吓!我的诗必不能见好于现代的任何一派。已经有人评我是不中不西,非新非旧。然而我所以发表这本小册子,就为他一时不能见好于人。我这样的不顾礼貌,倒也有些方便之处。第一呢,我对于种种不同的主义,可一概置之不问。浪漫也好,写实也好。只求我的浪漫不是千篇一律的浪漫;我的写实不是写科学的实。……第二呢,我决不敢用我的诗做宣传任何主义或非任何主义的工具。……”(见陆志韦:《渡河·自序》,第4-5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7月。)
    ③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37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④俞平伯:《诗底新律》,见《我们的七月》,O.M.编辑,第174-175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7月。该书中并没有注明作者是俞平伯,但是,在1925年6月也是由O.M.编辑的《我们的六月》中,在读者的要求下,补刊了《我们的七月》中每篇文章的作者。另查阅《俞平伯全集》也可证明这篇文章是俞平伯写的。
    ⑤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36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⑥朱自清:《新诗》,《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216-21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①唐钺:《诗与诗体》,载于《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上>,1927年6月;而后这篇论文收入在他的论文集《国故新探》中,引文见第7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其实唐钺的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8月9日。
    ②唐钺:《音韵之隐微的文学功用》,见《国故新探》,第3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在该文中,唐钺把音韵的隐微功用分成十种:(一)显态绘声,(二)隐态绘声,(三)散文中的韵语,(四)双声,(五)叠韵,(六)倒双声(半韵),(七)半双声(八)应响,(九)同调,(十)和声。
    ③朱自清:《新诗》,《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21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①刘梦苇:《中国诗底昨今明》,载《晨报副刊》1409号,1925年12月12日。
    ①刘梦苇:《论诗底音韵》,载《古城周刊》第一卷第2期,1927年9月。
    ②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译。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第2页,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③刘梦苇:《论诗底音韵》,载《古城周刊》第一卷第2期,1927年9月。
    ④刘梦苇:《论诗底音韵》(续),载《古城周刊》第一卷第3期,1927年10月。
    ⑤可参看前文所引蹇先艾的《向艰苦的路途走去》一文。新文学以来,正式在报刊上最先登海报举办“读诗会”的,笔者认为是朱湘的《我的读诗会》,此海报载于《晨报副刊》第1382号,1926年4月24日。
    ①这17篇文章是:《诗刊弁言》(徐志摩)、《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闻一多)、《新诗评·〈尝试集〉》(朱湘)、《诗与历史》(邓以蛰)、《新诗评·〈草儿〉》(朱湘)、《新诗的音节》(饶孟侃)、《论诗剧》(余上沅)、《再论新诗的音节》(饶孟侃)、《诗的格律》(闻一多)、《厌世的哈提》(志摩)、《新诗话·土白入诗》(饶孟侃)、《随便谈谈译诗与做诗》(天心)、《诗人的横蛮》(闻一多)、《新诗话·情绪与格律》(饶孟侃)、《英译的李太白》(闻一多)、《诗刊放假》(志摩)、《感伤主义与“创造社”》(饶孟侃)。
    ②诗歌作者有:饶孟侃(子离)、杨世恩(子惠)、蹇先艾、闻一多、志摩、刘梦苇、于赓虞、朱湘、小兵、朱大枬、谷、绍、默深、茹、、程侃声、南湖、叶梦林、张鸣琦、王希仁、适之、金满成。
    ③徐志摩:《诗刊弁言》,载《晨报副刊·诗镌》第一号,1926年4月1日。
    ④饶孟侃:《新诗的音节》,载《晨报副刊·诗镌》第四号,1926年4月22日。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13日。
    ②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13日。
    ③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13日。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13日。
    ②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219-220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①于赓虞《世纪的脸·序语》,见《于赓虞诗文辑存》(上),第308-309页,解志熙、王文金编校。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②于赓虞《世纪的脸·序语》,见《于赓虞诗文辑存》(上),第309页,解志熙、王文金编校。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③天心:《随便谈谈译诗与做诗》,载载《晨报副刊·诗镌》第八号,1926年5月20日。
    ①徐志摩:《诗刊放假》,载载《晨报副刊·诗镌》第十一号,1926年6月10日。
    ②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晓河译,见《哲学美学》钱中文主编,第31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③朱湘曾写过《评徐君志摩的诗》和《评闻君一多的诗》等诗歌评论,见《中书集》第298-357页。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
    ④《新月》月刊是综合性刊物,创刊于1928年3月10日,1933年6月1日停刊,出有四卷43期,由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梁实秋、叶公超、潘光旦、胡适、罗隆基、余上沅及邵洵美先后担任主编。
    ⑤《诗刊》创刊于1931年1月20日,1932年7月停刊,共出4期,由孙大雨、邵洵美、徐志摩、负责编辑(第4期出版于徐志摩遇难8个月之后,由邵洵美主编)。
    ①于赓虞:《志摩的诗》,载《北平晨报·北晨学园·哀悼志摩专号》,1931年12月9日出版。
    ②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晓河译,见《哲学美学》钱中文主编,第372-373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时新诗坛及其后《新月》和《诗刊》中诗人的诗歌创作这是毋庸置疑的,倒是不能用“新月诗派”淹没了“格律诗派”。
    ①陈梦家:《诗的装饰和灵魂》,见《陈梦家著作集》之《梦甲室存文》,第12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月。此文原载《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第一卷第7期,1930年1月16日。完全是起于商业观点。但望有一个能持久的刊物,按月出版,使门市维持热闹,连带地可以多销些其他出版物。我主编的《现代》,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可以把我辞退,另外请别人编辑。”
    ①施蛰存:《编辑座谈》,载《现代》第一卷第4期,1932年8月1日。
    ②施蛰存:《编辑座谈》,在《现代》第一卷第6期,1932年10月1日。施蛰存在文中这样写到:“我自己的创作,取得是那一条路径,这在曾经赐读过我的作品的人,一定会很明白的。但是我编《现代》,从头就声明过,绝不想以《现代》变成我底作品型式的杂志。我要《现代》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这是我的私愿。但是,在纷纷不绝的来稿之中,我近来读到许多——真的是可惊的许多——应用古事题材的小说,意像派似的诗,固然我不敢说这许多投稿者都多少受了我一些影响,可是我不愿意《现代》的投稿者尽是这一方面的作者。”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见《北山散文集》(一),第25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④安簃(施蛰存)在《现代》第一卷第1期选译了《夏芝诗抄》(《木叶之凋零》、《水中小岛》、《茵尼思弗梨之湖州》、《恋之悲哀》、《酒之歌》、《他希望着天衣》、《柯尔湖上之野凫》),同时还写了《译夏芝诗赘语》;第一卷第2期施蛰存创作了意象抒情诗5首(《桥洞》、《祝英台》、《夏日小景》、《银鱼》、《卫生》);第一卷第3期安簃(施蛰存)又翻译了《美国三女流诗抄》,她们包括了《陶立德尔女史三章》(《池沼》、《山魈》、《月上》),《史考德女史二章》(《热带之月》、《冬季之月》),《罗慧尔女史二章》(《某夫人》、《赠送》);施蛰存并在译者记中认为“这三位女史的作品都是隶属于意像派的”。
    ①施蛰存复吴霆锐的公开信函,载《现代》第三卷第5期《社中谈座》中的(三)《关于本刊所在的诗》,1933年9月1日。
    ①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载《现代》第四卷第1期的《文艺独白》,1933年11月1日。
    ②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周宪,许钧主编,第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
    ①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08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10月。
    ②施蛰存:《海水立波》,《新诗》1937年第2卷第2期。
    ①《雨巷》最早发表于1928年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上,该刊当时由叶圣陶代理编辑。据杜衡《望舒草·序》中说:“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②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349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③《旧锦囊》包括:《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自家伤感》、《生涯》、《流浪人的夜歌》、《Fragmengts》、《凝类出门》、《柯志》、《静夜》、《山行》、《残花的泪》、《十四行》。
    ①杜衡:《望舒草·序》,载《现代》第三卷第4期,1933年8月1日。
    
    ①杜衡:《望舒草·序》,载《现代》第三卷第4期,1933年8月1日。
    ②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第63-6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③杜衡:《望舒草·序》,载《现代》第三卷第4期,1933年8月1日。
    ①望舒:《望舒诗论》,载《现代》第二卷第1期,1932年11月1日。
    ②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137-13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③G.M.海德:《城市诗歌》,《现代主义》,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胡家峦,高逾,沈弘等译,胡家峦,第314-315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①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37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①望舒:《望舒诗论》,载《现代》第二卷第1期,1932年11月1日。
    ②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曾回忆:“在望舒之前,也有人把象征派那种作风搬到中国第诗坛上来,然而搬来的却正是‘神秘’,是‘看不懂’,那些我以为是要不得的成分。望舒底意见虽然没有像我这样绝端,然而他也以为从中国那时所有的象征诗人身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一派诗风底优秀来的。因而他自己为诗便力矫此弊,不把对形式的重视放在内容之上;他底这种态度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动过。他底诗,曾经有一位远在北京(现在当然该说是北平)的朋友说,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这样的说法固然容有太过,然而细阅望舒底作品,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倒的确走的诗歌底正路。”
    ③施蛰存:《戴望舒译诗集·序》,《北山散文集》(二),第1279-128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④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12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①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第34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吴晓东先生此书是目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象征主义诗学关系相当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②马拉美:《谈文学运动》,闻家驷译,《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第4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③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第59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④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5月。
    
    
    ①戴望舒:《〈西茉纳集〉译者前记》,载《现代》第一卷第5期,1932年9月1日。
    ②戴望舒:《〈保尔·福尔诗抄〉译者附记》,载《新文艺》第一卷第5期,1930年1月1日。
    ③戴望舒:《〈耶麦诗抄〉译者记》,载《新文艺》第一卷第1期,1929年9月15日。
    ④杜衡:《望舒草·序》,载《现代》第三卷第4期,1933年8月1日。
    ①林庚:《无题之秋·序》,《无题之秋》为朱英诞的诗集,193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本文转引自《林庚诗文集·集外集》第九卷,第6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①陈子展:《略论“胡适之体”》,载《申报·文艺周刊》第6期,1935年12月6日。
    ②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载《自由评论》第12期,1936年2月21日。
    ③梁实秋:《我也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载《自由评论》第12期,1936年2月21日。
    ④梁实秋对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批评由来已久,这牵涉到他与梁宗岱在此问题上长时间的争论,参阅拙文《“古典主义”与“象征主义”之争——试论梁宗岱与梁实秋的争论》,详见本章附录。
    ⑤《谈新诗》是冯文炳三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现代文艺》课时的讲义,共十二章。四十年代由黄雨编定,并由周作人作序,于1944年11月列为“艺文社艺文丛书”之五,由北平新民印书馆出版。周作人在《谈新诗·序》中这样写到:“废名在北京大学当讲师,是胡适之兼任国文学系主任的时候,大概是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最初他担任散文习作,后来添了一门现代文艺,所讲的是新诗,到第三年预备讲到散文部分,卢沟桥的事件发生,就此中止,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①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24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②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22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③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5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④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25-33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⑤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5-6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①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22-23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②废名:《论新诗及其他》,第33-34页,陈子善编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③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一书中,学者王光明从语言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新诗”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诗歌语言在“文法”与“诗法”问题上的复杂纠缠。
    ④瓦莱里:《论诗》,段映虹译,《文艺杂谈》,第336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
    ⑤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第141-142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①孙玉石:《对中国传统诗现代性的呼唤——废名关于新诗本质及其与传统关系的思考》,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②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载《新青年》第六卷第3号,1919年3月15日。其实,俞平伯这篇文章写于1918年10月16日。随后,俞平伯在《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以我的经验,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他的自由上面。他是赤裸裸的,没有固定的形式的,前边没有模范的,但是又不能胡诌的:如果当真随意乱来,还成个什么东西呢!所以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要拿机器来试验的。白话诗是一个‘有法无法’的东西,将来大家一喜欢做,数量自然增加,但是白话诗可惜掉了底下一个字。”此文载于《新潮》第2卷1号,1919年10月30日。
    ①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载《星期评论》纪念号,1919年10月10日。
    ②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中国的新诗的运动,我以为胡适是最大的罪人。胡适说:做诗须得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所以他的影响给中国造成一种Prose in Verse一派的东西。他给散文的思想穿上了韵文的衣裳。”穆木天的观点是有偏见的,这与他当时的诗歌观念有关系。
    ③朱光潜在《论中国诗的韵》一文中曾对胡适的这一观点有所评论,文中这样写到:“除着第三层尚待斟酌以外,头两种自由是将来的的新诗所必走的路。两层之外,如果须加上一层,就应该是连韵,隔韵,换韵,种种韵的应用法变化多端,如西方诗及《诗经》所指示的路。胡氏所说的第三层自由只能适用于‘自由诗’。如果一切新诗的声调都只在‘自然的轻重高下’和‘语气的自然区分’则诗和散文的声调便绝对没有分别,因为‘自然的轻重高下’和‘语气的自然区分’,像我们已经分析过的,只是语言的节奏。散文的节奏可以完全是语言的节奏,而诗却与此之外,另有一种形式化的节奏。如果把这个形式化的节奏(如平仄韵脚音步之类)完全丢开,则作者没有理由把他的作品排列称为诗的形式。我们并不反对诗人用散文写他的情思,不但不反对,并且相信纯文学在逐渐放弃诗的形式而取散文。但是我们找不到理由可以辩护一个诗人在可以用散文时而冒用诗的形式,既冒用诗的形式而又不给我们所预期的有规律的音节。”此文载于《新诗》第一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④郭沫若:《论诗三札》,见《郭沫若论创作》,第23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6月。
    ⑤郭沫若:《论节奏》,载《创造月刊》第一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①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梁宗岱文集》(评论卷),马海甸主编,第158-160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
    ②林以亮:《论新诗的形式》,见《林以亮诗话》,第3-4页。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76年8月。
    ③林以亮:《论新诗的形式》,见《林以亮诗话》,第3页。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76年8月。
    ①王光明:《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②钦江(吴兴华):《现在的新诗》,载《燕京文学》第三卷第2期,1941年11月10日。后来此文署名“梁文星”重刊于台北的《文学杂志》第一卷第4期,1956年12月20日。
    ③梁宗岱在1935年冬至1936年夏主持编辑《大公报·文艺》栏里《诗特刊》时曾写过多篇诗论文章,《新诗底纷岐路口》这篇文章是《诗特刊》创刊号发刊辞。
    ④金克木:《论诗的灭亡及其他》,载《文饭小品》第2期,1935年3月。
    ⑤林庚:《谈谈新诗回顾楚辞》,见《问路集》,第27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
    ⑥林庚:《诗与自由诗》,载《现代》第六卷第1期,1934年11月1日。
    ⑦《新诗》由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编辑,其实真正负责编辑任务的主要是戴望舒。创刊于1936年10月10日,共出两卷10期,第二卷3、4期合刊,1937年7月10日停刊。
    ①钱献之:《〈北平情歌〉》,载《新诗》第一卷创刊号,1936年10月10日。
    ②林庚:《关于〈北平情歌〉——答钱献之先生》,载《新诗》第一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①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载《新诗》第一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②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载《新诗》第一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①林庚:《质与文——答戴望舒先生》,载《新诗》第一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②T.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85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③王运熙在《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认为:文质并提,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一书。《论语·雍也》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包(咸)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邢昺疏:“彬彬,文质相半之貌,言文华、质朴相半彬彬然,然后可为君子也。”包咸、何晏、邢昺都把文质理解为文华和质朴,文与质都指一个人的文化和修养、礼仪节文、言谈举止等而言。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朴拙,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如果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节,就如同那些掌文辞礼仪的官(吏),多虚华不实之语。文与质相半,不过分偏向一方,那才是既有文化修养、又不虚浮不实的君子。后来魏晋南北朝以至唐代的文论,经常借用《论语》的这段话,用来评论文学,指文学作品的文华质朴,指以语言为基础的文与质两种不同文学风貌以及作家的总体风貌特征。文与质,均指文学的艺术风貌特征。至于以质指作品的思想内容的,那只是个别场合。
    ④陈伯海:《“文”与“质”:中国诗学的文辞体性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20日。
    ⑤周煦良:《〈北平情歌〉——新诗音律的新局面》,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2期,1937年6月1日。
    ①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2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②H.R.姚斯,R.C.霍拉勃:《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滕守尧审校,第44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①朱光潜:《论中国诗的韵》,载《新诗》第一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②朱光潜:《论中国诗的顿》,载《新诗》第一卷第3期,1936年12月10日。
    ③罗念生:《与朱光潜先生论节奏》,载《新诗》第一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④罗念生:《再与朱光潜先生论节奏》,载《新诗》第二卷第2期,1937年5月10日。
    ①朱光潜:《答罗念生先生论节奏》,载《新诗》第一卷第5期,1937年2月10日。
    ②T.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77-178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①T.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80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②施蛰存:《〈现代〉杂忆》,见《北山散文集》(一),第25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③T.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86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④T.S.艾略特:《诗的音乐性》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第186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①梁宗岱:《论诗》,《诗刊》第2期,1931年4月。
    ②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梁实秋文集》第一卷,《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杨迅文主编,第340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③周振甫(梁实秋化名):《什么是象征主义》,载于1933年10月28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48期。
    ④梁宗岱:《释“象征主义”——致梁实秋先生》,《人生与文学》第2(1936年11月)、3(1937年4月)两期。
    ⑤〔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第3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①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一卷,《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杨迅文主编,第7、22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②梁实秋:《关于白璧德先生及其思想》,《梁实秋文集》第一卷,《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杨迅文主编,第548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③梁实秋:《一个评诗的标准》,《梁实秋文集》第一卷,《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杨迅文主编,第475-476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①梁宗岱:《象征主义》,《梁宗岱文集》(评论卷),马海甸主编,第66-67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
    ②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文集》(评论卷),马海甸主编,第87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
    ③胡适:《谈新诗》,《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第308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①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文集》(评论卷),马海甸主编,第8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
    ②瓦莱里:《论诗》,段映虹译,《文艺杂谈》,第337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
    ③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梁宗岱文集》(评论卷),马海甸主编,第156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9月。
    ①朱自清:《抗战与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朱乔森编,第345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卞之琳.三秋草.上海:新月书店,1933
    卞之琳.鱼目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汉园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卞之琳.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曹葆华.寄诗魂.北平:北平震东印书馆,1930
    曹葆华.落日颂.上海:新月书店,1932
    曹葆华.灵焰.上海:新月书店,1932
    曹葆华.无题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
    戴望舒.我底记忆.上海:水沫书店,1929
    戴望舒.望舒草.上海:现代书局,1933
    戴望舒.望舒诗稿.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37
    戴望舒.戴望舒全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冯乃超.红纱灯.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
    何其芳.刻意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8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侯汝华.海上谣.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
    胡适.四十自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纪弦.纪弦回忆录.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蹇先艾.蹇先艾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蹇先艾.乡谈集.贵阳:文通书局,1947
    金克木.蝙蝠集.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
    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蓝棣之.新月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李白凤.凤之歌.上海:新诗社,1937
    李白凤.南行小草.重庆:独立出版社,1939
    李金发.微雨.上海:北新书局,1925
    李金发.为幸福而歌.商务印书馆,1926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上海:北新书局,1927
    联合诗歌杂志社编辑.诗歌杂志.上海:联合诗歌杂志社,1936~1937
    梁宗岱.晚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林庚.夜.上海:开明书店,1933
    林庚.春野与窗.上海:开明书店,1934
    林庚.北平情歌.北平:风雨诗社,1936
    林庚.冬眠曲及其他.北平:风雨诗社,1936
    林庚.问路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林庚.林庚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林庚.林庚诗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玲君.绿.上海:新诗社,1937
    刘复.半农杂文.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
    刘半农.《扬鞭集》.上海:北新书局,1936
    路易士.易士诗集.上海:中和印刷公司,1934
    路易士.行过之生命.上海:未名书屋,1935
    路易士.火灾的城.上海:新诗社,1937
    路易士.爱云的奇人.上海:诗人社,1939
    路易士.烦哀的日子.上海:诗人社,1939
    路易士.不朽的肖像.上海:诗人社,1939
    陆志韦.《渡河》.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穆木天.旅心.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
    蓬子.银铃.上海:水沫书店,1929
    南星.石像辞.上海:新诗社,1937
    施蛰存.北山散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孙大雨.孙大雨诗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孙玉石编.象征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王独清.圣母像前.上海:光华书局,1926
    王独清.死前.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
    王独清.威尼市.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
    闻一多.红烛.上海:泰东书局,1923
    闻一多.死水.上海:新月书店,1928
    辛笛、辛谷.珠贝集.上海:光明书局,1936
    徐迟.徐迟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徐迟.江南小镇.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徐志摩.志摩的诗.上海:中华书局,1925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上海:新月书店,1927
    徐志摩.猛虎集.上海:新月书店,1931
    徐志摩.云游.上海:新月书店,1932
    于赓虞,解志熙,王文金编校.于赓虞诗文辑存.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止庵编.废名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朱湘.中书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
    朱英诞.无题之秋.上海:开明书店经售,1935
    [英]T·S·艾略特,查良铮,赵毅衡,张子清译,紫芹编.T·S·艾略特诗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
    [法]瓦雷里,葛雷,梁栋译.瓦雷里诗歌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法]夏尔·波德莱尔,郭宏安译.恶之花.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英]艾略特,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
    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俄]巴赫金,李辉凡等译.周边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俄]巴赫金,晓河等译.哲学美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郭宏安.波德莱尔诗论及其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奚密.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张隆溪,冯川译.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英]特雷·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法]罗兰·巴尔特,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
    赵元任.国音新诗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唐钺.国故新探.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解志熙.和而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片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美]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法]福柯等,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瑞恰慈,曹葆华译.科学与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刘禾,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2
    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林以亮.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1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英]威廉·燕卜荪,周邦宪等译.朦胧的七种类型.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日]柄谷行人,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
    [美]李欧梵,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广田.诗的艺术.上海:开明书店,1946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结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潘大道.诗论.上海:中华学艺社,1924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冯文炳.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美]高友工,梅祖麟,李世耀译,武菲校.唐诗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北京:三联书店,1999
    张隆溪.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英]雷蒙德·威廉斯,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
    [加]马克·昂热诺等主编,史忠义,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闻一多.闻一多论新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法]瓦莱里,段映虹译.文艺杂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O.M.编辑.我们的七月.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美]史书美,何恬译.现代的诱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匡汉,刘福春编.西方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
    [英]艾略特等,曹葆华译.现代诗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弗莱德里克·R·卡尔,傅景川,陈永国译.现代与现代主义.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英]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等,胡家峦等译.现代主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英]雷蒙德·威廉斯,阎嘉译.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发行,1936
    [英]查尔斯·查德威克,郭洋生译.象征主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
    [法]约瑟·皮埃尔,狄玉明,江振霄译.象征主义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尹康庄.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美]约翰·克罗·兰色姆,王腊宝,张哲译.新批评.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赵元任.新诗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谢冕.新世纪的太阳二十世纪中国诗潮.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刘福春.新诗纪事.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骆寒超.新诗主潮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王光明.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89
    叶公超.新月怀旧——叶公超文艺杂谈.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法]皮埃尔·布迪厄,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哈罗德·布鲁姆,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蓝棣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王昺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英]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骆寒超.中国现代诗歌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吕周聚.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江锡铨.中国现实主义新诗艺术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1917-194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刘福春.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北平晨报·北晨学园·诗与批评专栏.曹葆华主编,1933,10(1)~1936,3(74)
    晨报副刊·诗镌.徐志摩主编,1926-04-01(1)~1926-06-10(11)
    创造月刊.创造社编,1926-03-16(1)
    创造周报.郭沫若,成仿吾等主编,1923-5-13(1)~1924-5-19(52)
    大公报·文艺副刊.沈从文主编,1933,9(1)~1935,8(166)
    大公报·文艺.萧乾,1935,9(1)~1937,7(361)
    独立评论.胡适主编,1937-06-13(238),1937-07-04(241)
    古城周刊.古城书社周刊社编辑,1927-09-25(2)~1927-10-16(5)
    华北日报·每周文艺.1933,12(1)~1934,3(15)
    华北日报·文艺周刊.李健吾主编,1934-04-02(1)~1934-05-28(9)
    华国月刊.章炳麟主编,1924,4(4)
    清华周刊.1930(33)~1937(43)
    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编,1919,7(1)~1924,5(48)
    诗.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编辑,1922,1(1)~1923,5(2)
    世界日报·副刊·明珠.周作人主编,1936,10(1)~1936,12(92)
    诗刊.徐志摩,邵洵美编辑,1931,4(1)~1932,7(4)
    诗篇.朱维基编辑,1933,11(1)~1934,2(4)
    诗志.路易士,韩北屏合编,1936,11(1)~1937,1(2)
    水星.巴金,卞之琳主编,1934-10-01(1)~1935-06-02(3)
    天津益世报·文学.李长之主编,1935-3(1)~1935-10(35)
    图书评论.刘英士编辑,1933,11(3)
    文饭小品.康嗣群编辑,1935,2(1)~1935,7(6)
    文学.王统照编辑,1937-01-01(1)
    文学评论.李长之,杨丙晨主编,1934,8,1(1)~1934,10,1(2)
    文学杂志.朱光潜主编,1937,5(1)~1937,8(4)
    文学周报.赵景深主编,1928-09-16(335)
    文艺月刊.中国文艺社编辑,1936,7(1)
    无轨列车.刘呐鸥,施蛰存,戴望舒编辑,1928,9(1)~1928,12(8)
    现代.施蛰存,杜衡,汪馥泉主编,1932,5(1)~1935,5(4)
    现代诗风.戴望舒编辑,1935,10(1)
    小说月报.郑振铎主编,1927,6(17)号外
    小雅.吴奔星,李章伯主编,1936,6(1)~1936,12(4)
    新潮.北京大学新潮社编,1919,1(1)~1922,3(12)
    新青年.新青年社编辑,1917-05-01(3)
    新诗.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主编,1936,10(1)~1937,7(4)
    新诗歌.中国诗歌社编辑,1933,2(1)~1935,12(4)
    新诗评论.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编,2005,4(1)~2007,3(1)
    新文艺.施蛰存主编,1929,9(1)~1930,4(2)
    新月.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梁实秋,潘光旦,叶公超,罗隆基主编,1928,3(1)~1933,6(7)
    学文.叶公超主编,1934,5(1)~1934,8(4)
    学衡.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主编,1922,1(1)~1926,12(60)
    学艺杂志.中国公学同学会编辑,1920,4(1)
    燕京文学.北平燕京大学燕京文学社编辑,1941-11-10(2)
    自由评论.罗隆基编辑,1936,2(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