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桐城中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为题,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和创作进行总体考察,进而分析曾国藩在近代散文变革中所显示的特殊文学和文化意义,以及桐城中兴在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转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全文共分七部分:导论、结语和正文五章。
     导论部分叙述论文写作缘由、思路、目标和方法等,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第一章论述桐城中兴发端的背景。首先对桐城派与湘乡派关系进行溯源。在表面上,曾国藩主张的骈散兼容、经济致用的文论、湘乡派阳刚雄肆的风格与桐城文学大异其趣。但二者在内在精神和体系上,是血脉相连的。从理论框架、核心概念以及范本等几个角度入手,论证桐城与湘乡之间的和而不同,流中有变,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接下来论述中兴产生的具体社会、文学和学术背景,对文学“场”进行解读。尤其是学术背景中汉宋合流、理学转向、经世致用思潮与古文的发展与变革息息相关。
     第二章论述曾国藩主动接续桐城文统的努力。曾国藩并非桐城嫡系,他在面临文化危机的时刻主动连接桐城派,是个主动而自觉的过程。对其这一时期的思想特点和产生背景、发展原因进行探讨。他早期受到桐城文学影响,同时受理学影响,也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完善。从戎之后,体现出一种将桐城文学融入整个学术体系的用心,传达出一种文学观念的泛化,也体现出对桐城古文现实功利性的倡导。
     第三章论述曾国藩中兴时期的文学思想。与前期相比,这一时期他的古文理论臻于成熟。主要体现为对文道观念的质疑与新的探索和阐释,同时将汉学、经济渗透入文学,体现出对词章之学的深入理解和对文学本体的尊重。在探讨其古文框架发生新变的基础上,对其变化原因及意义进行分析。此外,在古文观念的传达方式上,其家书、书信等相对私人的方式与诗歌、散文等载体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这种观念与桐城派内部自梅曾亮以来的传统相呼应,同时与近代王国维等人所提倡的审美思潮暗合,体现出一种发端于传统文学内部的近代文学观念的演进。
     第四章论述曾国藩影响下,湘乡派作家的崛起和中兴的具体成就。涉及曾国藩对桐城中兴的影响、湘乡派作家的创作与成就。湘乡派作家作出了以姚鼐、梅曾亮、曾国藩为正统和典范的选择,体现出对桐城内部文统的别择。整体上中兴呈现出不尽同于桐城古文的新变,表现在体裁的兴盛、内容的开拓、风格的张扬以及古文理念方面,是对曾国藩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分析桐城中兴在近代散文变革中的意义。桐城中兴首先体现出对文学独立性的尊重,体现了古文观念的近代变革。另外实现了古文的实用功能,并扩大了古文的应用范围。同时,桐城中兴关于文学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张扬,对近代文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曾国藩的文学和文化地位以及桐城中兴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加以反思。
Starting with the topic of Tseng Guofan and the resurgence of Tongcheng School, the thesis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se theory and creation of Tseng and his fellows. And then 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his partticular significance in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ields of modern times.
     The thesis is constituted of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 epilogue, and five chapters in text.
     The introduction made a sumary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discoursed the cause, train of thought, objection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Chapter one disoursed the origin background of Tongcheng School.Tra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ngcheng School and Xiangxiang School was the first step of the research. Xiangxiang School seems to be distinct different in both theories and creation style from Tongcheng. Propsing compatibility of prose and parallel prose, useness-oriented, heroic-style, they were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from the theory framework and core concept, the research could continue prosperous. Then there was a discourse on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the society, literature and academy, unscrambling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confluence of the academy of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hangment in direction of Neo-Confucianism, the reality-oriented train of thought played a great p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hapter two discoursed Tseng's endeavour during the connetion with Tongcheng School. Faced with curious cultural crisis, he took great trou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Tongcheng School, his theory in this period and the factors imposed on it should be investigated carefully. All of his theories were affected by Tongcheng School and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he had some ideas as well, independent but not mature. After having joined in the army, he laid a great emphasis on integrating Tongcheng School into the whole academic system. It'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dea, indicating the realiy-orientied initiation of Tongcheng School.
     Chapter three discoursed Tseng's literature idea during the Resurgence period. Compared to the prior period, his theory on prose proved to be more mature. He questio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united Sinology and reality-oriented idea into literature, and showed deep comprehension and respection to the literature. It was meaningful to make such an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new changement on account of his whole theory framework.With regard to the ways of theory conveying, the private pattern in his home letters and diaries differed from which in his prose and poems. He laid great empfasis on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echoing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 from Mei Zengliang and the aesthetics thought Wang Guowei advocated in future, demontrating the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idea in modern times.
     Chapter four discoursed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xiang School and the achievements they had made with the influence of Tseng. Tseng had affected Tongcheng Resuigency deeply in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creation and definite achievement. Xiangxiang School took Yao Nai, Mei Zengliang, Tseng Guofan as their model, exempilying their clear-cut choice on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 On the whole, Xiangxiang School carried on Tseng and differed from Tongcheng School in the variety of the types of literature, expantion in the content, and publicization on the aesthetic style, et.
     Chapter five discour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ongcheng Resurg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 during modern times. Laying an emphasis on the in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aesthetics, Tongcheng Resurgence demonstrated the changement on prose idea of modern times. Simutaneously, the resurgence affected the literature field of modern times deeply with the interigation of aesthetics and reality of literature.
     The epilogue summaries in Tseng's status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 achievements Tongcheng Resurgency had made. And then a reflecation was made on the predicament of the resurgency.
引文
[1]王一川:《晚清: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时段》,p44,《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传统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p5,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2]《曾国藩全集·书信》(五),《复夏教授》,同治元年12月,p3467。岳麓书社,1994年版。注:本文此后所引书信、家书、日记等原文,未另标明出处者,均见岳麓书社1994年版《曾国藩全集》各分册。
    [3]《家书》(二),同治2年3月4日,p947。
    [4]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p2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158,18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p1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p200,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3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4月。
    [1]吴敏树:《样湖文录》卷六。
    [2]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3]黎庶昌:《拙尊园从稿》卷二,《续古文辞类纂序》。
    [4]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四。
    [5]薛福成:《庸庵文外编》卷二,《寄龛文存序》。
    [6]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一,《孔叙仲文集序》。
    [7]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8]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五,《康端甫墓志铭》。
    [9]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湘军史料丛刊”,其中《曾国藩年谱》一册附录曾氏事略以及荣哀录,其中即借鉴了王定安《曾文正公事略》、《求阙斋弟子记》的部分资料。
    [1]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1907年3卷1期。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70《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胡适:《五十年中国文学之变迁》,1922年著,《胡适文存》。
    [5]姜书阁:《桐城派评述》,1928年著。
    [6]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1909年4卷12期。
    [7]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1930年著。
    [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37年著。
    [9]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著。
    [10]朱自清:《中国散文的发展》,1939年著。
    11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929年著。
    12 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校文士》。
    1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
    15 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p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29年,刘声木所撰《桐城文学渊源考》13卷、《补遗》3卷,以及《撰述考》4卷、补遗4卷会刊于《直介堂丛刊》;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由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出版:终于六朝,下册自南宋至清末,1947年出版。
    [2]主要包括北大中文系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复旦大学的《中国近代文学史稿》,中华书局,1958;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大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均对曾国藩古文有所提及。
    [3]刘季高《评<论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乔国章《论桐城派古文和清朝的文化统治》,王泽浦《桐城派发生发展及其衰亡的社会原因》,以上文章均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
    [4]武卫华:《桐城派学术讨论会综述》,《文史哲》,1986年第3期。
    [5]《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
    [6]万陆:《曾国藩与桐城派》,《江淮论坛》1985年第2期:魏际昌:《桐城古文派小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周颂喜:《篡统乎,继统乎?——论湘乡派与桐城派之关系》,《求索》,1987年第4期。
    [2]任访秋:《桐城文论的渊源及其发展》,《商丘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郭延礼:《曾国藩与桐城中兴》,《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6期。
    [3]周颂喜:《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求索》,1985年第2期。
    [4]分别为中华书局,199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6]龙建春:《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文学研究述要》,《辽宁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分别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岳麓书社,2008年1月出版。
    [1]包亚明主编:《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p7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1]王水照主编:《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即运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苏时苏轼等作家,展示了新的视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1]吴敏树:《柈湖文录》卷六。
    [1]《书信》(二),咸丰4年10月12日,《复欧阳兆熊》,p1096。
    [1]张裕钊:《濂亭文集》,《答刘生书》。
    [1]方苞:《方苞集·集外文》卷四,《古文约选序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陈康祺撰:《郎潜纪闻》(续笔卷五),中华书局,1990年。
    [3]沈廷芳:《隐拙轩文钞》卷四,《书方望溪先生传后》附记。
    [4]姚鼐:《惜抱轩全集》卷七,《与陈硕士书》,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
    [1]黎庶昌:《拙尊园从稿》卷二,《续古文辞类纂序》。
    [2]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四。
    [3]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4]薛福成:《庸庵文外编》卷二,《寄龛文存序》。
    [5]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一,《孔叙仲文集序》。
    [6]张裕钊:《濂亭文集·康端甫墓志铭》。
    [1]《奏稿》(一)。
    [2]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p48,华文出版社,2003年。
    [3]余英时:《现代儒学论》p13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4]易宗夔:《新世说》卷112,选举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卷,p3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持平叟:《用人论》,华文书局影印《万国公报》,1934年第四本。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卷一,《乙丙之际著议第九》,p6,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2]王弢:《驶园文录外编》卷一,《洋务上》,p32,中华书局,1959年。
    [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卷一,《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p98,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p532,中华书局,1986年。
    [1]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卷一,《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p98,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2]管同:《因寄轩集初集》卷四。
    [3]姚莹:《东溟文外集》卷二。
    [4]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p2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p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劝学篇·外篇》,《内篇》。中国书店,1990年。
    [3]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上),p24,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1]注:《汉学商兑》成书五年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刊刻。
    [2]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九卷,《历史人物考辨·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徐世昌:《清儒学案》卷180,《心巢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转引自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16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
    [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台北商务书店,1972;转引自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p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文集卷三,《孙芝房侍讲刍论序》,p30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赵伯雄:《春秋学史》,其中第九章《清代春秋学》(下)部分对今文学派的梳理颇为详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张之洞:《张之洞全集·诗集》卷四,1904年所作绝句诗《学术》自注,指1868年以来之二十年,p12-13。
    [3]转引自龚书铎,黄兴涛:《儒臣的应变与儒学的困境——张之洞与晚清儒学(二)》,《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p21,p18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姚莹:《东溟文外集·与吴岳卿书》。
    [3]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p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转引自陈炳坤:《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p1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1]汤一介:《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1,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p9,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3]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指出清代俗文学有很大发展并取得很大成就,但与言志载道的诗文相比,依然作为小道、末技处于边缘状态。仅就数量而言,诗文家和诗文别集数以万计,而戏曲小说作品不过千计,作家不过以百计。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1]赵尔巽:《清史稿》,p11576,中华书局,1976年。
    [2]赵尔巽:《清史稿》,p11576,中华书局,1976年。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p22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易宗夔:《新世说》,文学3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六,《复蒋松士书》,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1]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4卷12期,1909年第1期。
    [2]详见姚莹:《东溟文后集》卷七,《再与梅伯言书》;方东树:《考槃集文录》卷三,《柏枧山房诗文集序》。
    [3]陈弱水王沉森主编:《思想与学术》,p24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p2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1]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年。
    [2]《家书》(一),道光二十一年6月日,p44。
    [3]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光绪七年闰7月10日。岳麓书社,1997年。
    [4]《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正月17日,p56。
    [5]《日记》(一),道光十九年3月22日,p12。
    [6]刘师培:《清儒得失论》,p26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家书》(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17日,p47。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汤海秋墓志铭》。
    [3]邵懿辰:《半岩庐遗集》遗文《仪宋堂记》,道光15年秋。
    [4]《家书》(一),道光二十二年9月18日,p34。
    [5]《日记》(一),道光二十一年7月24日,p46。
    [1]《日记》(一),道光二十一年7月14日,p92。
    [2]《家书》(一),道光二十四年3月10日,p80。
    [3]《家书》(一),道光年二十三年正月17,p55。
    [4]朱孔彰:《曾文正公别传》。
    [5]《奏稿》(一),咸丰元年4月26日,p24。曾国藩不仅指出咸丰三大弊端,并就广西事论议,亦在三端:指出首在“人才位置不妥,姚莹年近七十而泛泛差遣委用”;次在审度地利不当,“未见地图呈见,规划全局”;三在慎重军需,要慎开捐局。
    [6]《家书》(一),咸丰元年5月14日,p212。
    [1]《家书》(一),道光二十二年10月19日,p15。
    [2]《家书》(一),道光二十一年8月3日,p11。
    [3]《家书》(一),道光二十四年正月26,p71。
    [4]《家书》(一),道光二十二年9月18,p36。
    [5]《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正月17,p55。
    [6]《家书》(一),道光二十四年8月29日,p92。
    [7]朱熹:《朱子语类》卷139,中华书局,1986年。
    [8]《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5日,13125。
    [9]《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24日P133。
    [10]《家书》(一),《致澄弟沅弟季弟》,p68。
    [1]《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17日,p131。
    [2]《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1月25日,p593。
    [3]《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6月5日,p106。
    [4]《日记》(一),道光二十一年2月24日,p67。
    [5]《日记》(一),道光二十三年2月18日,p159。
    [6]《日记》(一),道光二十年6月8日,p48。
    [7]《日记》(一),道光二十年11月8日,p34。
    [8]《日记》(一),咸丰九年8月9日,p408,看《左传》《书经》感悟“思古文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工夫。《书经》《左传》每一篇空处较多,实处较少;旁边较多,正面较少。精神注于眉字目光,不可周身皆眉,到处皆目也。线索要如蛛丝马迹,丝不可过粗,迹不可太密也”。
    [9]《日记》(一),咸丰九年9月13日,p419。称:“夜温《长杨赋》,于古人行文之气,似有所的。”15日又记:“思《书经·吕刑》,于句法若有所会”。
    [10]《家书》(二),同治四年7月3日,p1205。
    [1]《日记》(一),道光二十三年2月17日,p159。
    [2]《书信》(一),道光二十五年《致刘蓉》,p5。
    [3]《家书》(一),道光二十四年8月29日,p92。
    [1]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中华书局,1990年。
    [2]道光二十四年,书信《致刘传莹》中称:“是通过时疫大作,梅言翁相见尤少”。
    [3]《家书》(二),同治四年9月29日,p1220。另有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庄子》,韩文,《资治通鉴》,《昭明文选》,《十八家诗抄》。
    [4]《家书》(一),咸丰十年9月24日,p588。
    [5]《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3月10日。
    [6]《家书》(一),咸丰十一年4月19日,p699。
    [7]《家书》(一),咸丰九年5月4日,p481。
    [8]《家书》(一),道光二十四年5月12日,p87。
    [1]《书信》(一),道光二十三年《致刘蓉》,p5。
    [2]“虚车”之谓,见于宋代理学家周敦颐:《通书》第二十八章《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致之。是为教,故日:言之无文,传而不远。”意指如果车不用来载人,那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而文不载道则如虚车,强调文章作为传达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3]《日记》(一),道光二十三年2月4日,p156。
    [4]《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3月10日,p60。
    [5]《家书》(一),致温弟,道光二十三年6月6日,p66。
    [6]曾氏所选诗歌十八家自魏晋,经唐宋,迄金宋,包括魏晋两朝六家: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胱;唐八家: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宋三家:苏轼、黄庭坚、陆游;金一家:元好问。岳麓书社,1991年。
    [1]《家书》(一),致温弟,道光二十三年6月6日,p66。
    [2]《书信》(一),道光二十三年《复贺长龄》,p4。
    [3]《书信》(一),道光二十四年《致刘传莹》,p15。
    [4]《书信》(一),道光二十六年《致刘传莹》,p29。
    [5]《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正月17,p55。
    [1]《家书》(二),同治六年2月25日,p1326。
    [2]《书信》(一),《加李如片》,咸丰八年2月8日,p757。
    [1]《书信》(二)。
    [2]易宗夔:《新世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王先谦:《柈湖文录序》。
    [4]吴敏树:《柈湖文录》卷五。
    [1]杜贵墀:《吴先生传》,见吴敏树《样湖文录》附录。
    [2]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卷二,《书样湖文录后》。
    [3]易宗夔:《新世说·文学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姚鼐:《惜抱轩全集》,p412,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5]刘声木:《桐城文学撰述渊源考》,p255,黄山书社,1989年。
    [6]赵尔巽:《清史稿·列传273,文苑三》。中华书局,1997年。
    [1]《书信》(二),咸丰九年12月初二日,《复吴敏树》。
    [2]《书信》(一),咸丰元年,《复胡大任》,p77。
    [1]《书信》(一)《与刘蓉》,咸丰四年2月7日,p486。
    [2]《书信》(一),咸丰八年8月16日,《加李续宜片》,p673。
    [3]《书信》(一),咸丰八年10月1日,《加彭玉麟片》,p695。
    [4]《家书》(一),咸丰五年3月20日,p291。
    [5]《家书》(一),咸丰八年10月25日,p436。
    [1]《书信》(一),咸丰八年10月17日,《加孙芝房片》,p712。
    [2]《家书》(一),谕纪泽,咸丰六年11月5日,p331。
    [3]《书信》(一),咸丰8年1月3日,《致刘蓉》,p611。
    [1]《家书》(一),咸丰八年5月30日,p392。
    [2]《日记》(一),咸丰八年11月9日,p325。
    [3]《书信》(一),咸丰八年1月3日,《致刘蓉》,p611。
    [4]《书信》(二),咸丰九年12月初二日,《复吴敏树》。
    [1]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一,《孔叙仲文集序》。
    [2]《日记》(一),咸丰九年正月20日,p350。
    [3]《家书》(一),咸丰九年正月23日,p460。
    [1]《书信》(一),《复吴竹如侍郎》。
    [2]《书信》(二),《复颍州府夏教授书》。
    [3]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四,《海愚诗抄序》,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1]《书信》(二),咸丰九年3月11日,《加张裕钊片》。
    [2]《家书》(一),咸丰九年4月21日,p477。
    [1]《家书》(一),咸丰九年3月3日,p469。
    [2]《家书》(一),道光二十五年3月5日,p108。
    [3]《书信》(二),咸丰九年10月20,《复欧阳兆熊》,p1096。
    [4]《家书》(一),咸丰十一年,正月24日,p637。
    [1]《日记》(一),咸丰10年3月13日,p475。
    [2]吴承学、陈赟:《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汤艳秋:《章学诚与文史通义》,见《清史论丛》(2006年号),p210,中华书局,2006年。
    [1]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三,《记校勘古文辞类纂后》称:“姚选特入词赋门,最得韩公论文尊扬马之意。而楚辞至为难读,因颇发其旨趣,著于编”。
    [2]《家书》(一),咸丰十年2月24日,p527。
    [3]《家书》(一),咸丰十年闰3月4日,p533。
    [4]《家书》(一)咸丰十一年6月29日,p749,其中称方苞:“……经学勇于自信,而国朝巨儒多不甚推服,《四库书目》中于望溪多贬词,《皇清经解》中并未收其一册一句。姬传先生最推崇方氏,亦不称其经说。”
    [1]邵懿辰:《半岩庐遗文》,《书刘海峰文集后》。
    [1]谭嗣同:《报章文体阅》,转引自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1]赵尔巽:《清史稿·文苑传》,中华书局,1979年。
    [1]《家书》(一),成丰十年4月24日,p540。
    [2]《家书》(一),咸丰八年正月14日,p367。
    [1]据王澧华点校《曾国藩诗文集》,此文写作时间不详,查《日记》同治五年11月尚在阅读钱作,时间当在此后。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3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4月。
    [3]陈石士:《太乙舟文集》卷三(姚先生行状)》。
    [4]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p4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p58,60,7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p116,p30,人民出版社,2001年。
    [1]《书信》(二),咸丰九年,《复邓汪琼》,p1010,p1041。
    [1]吴汝纶:《答姚叔节》。
    [2]《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致温弟沅弟》,p55。
    [3]《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18日,p131。
    [4]《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17日,p131。
    [5]《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2月28日,p145。
    [1]《书信》(一),《致刘蓉》,道光二十三年,p5。
    [2]书信《致刘蓉》,咸丰八年正月初三,p611。
    [3]《日记》(二),同治二年11月16日,p950。
    [4]《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诗文集》,p443,岳麓书社,1994年。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2月13日,p589。
    [2]《家书》(二),同治元年4月4日,p821。
    [3]《家书》(二),同治元年11月4日,p900。
    [4]《家书》(一)咸丰九年,正月4日,p629。
    [1]《家书》(二)同治元年11月初四,p900。
    [2]《书信》(二),咸丰九年正月11,《加张裕钊片》,p920。
    [3]《家书》(二),同治元年5月28,p837。
    [4]《日记》(一),咸丰九年2月初十,p353。
    [5]《家书》(二),同治二年3月24日,p959。
    [6]《日记》(一),咸丰九年4月18日,p379。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正月25日,p582。
    [2]《家书》(二),同治元年12月14日,p916。
    [3]《日记》(一),咸丰九年6月17,p395。
    [4]《家书》(二),同治五年10月1日,p1292。
    [5]《日记》(一),咸丰十一年7月3日,p637。
    [6]《家书》(二),同治六年3月22日,p1333。
    [7]《日记》(一),咸丰十一年6月16日,p632。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9月12日,p661。
    [2]《家书》(二),同治元年7月14日,p949。
    [3]《日记》(二),同治四年正月22日,p1105。
    [4]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舒伯鲁集序》。
    [5]《书信》(二),咸丰九年9月8日,《加吴嘉宾片》:“退之论文,先贵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陆士衡刘舍人辈皆以骨肉停匀为上。姬传先生亦以格律声色神理气味四者并称。阁下之文有骨无肉,似宜于声色二字稍加讲求”,p1054。
    [1]《家书》(一),道光二十二年9月18日,p35。
    [2]《日记》(二),同治二年9月23日:“温《易经·系辞》,因思文章阳刚之美,莫要于勇直怪丽四字,阴柔之美,莫要于忧茹远洁四字”,p936。
    [3]《日记》(二),同治四年正月22日,p1105。
    [4]《家书》(一),咸丰十年4月24日,p540。
    [5]《家书》(一),咸丰十年4月4日,p537。
    [6]《日记》(二),同治元年2月28日,p864。
    [1]《家书》(二),同治二年3月4日,p947。
    [2]《家书》(二),同治元年正月16日,p809。
    [3]《书信》(三),咸丰十一年3月11日,《复许振祎》,p1971。
    [1]《家书》(二),同治元年5月14日,p831。
    [2]《书信》(三),咸丰十一年4月24日,《复邓汪琼》,p2077。
    [3]《家书》(一),咸丰十年2月24日,p527。
    [4]《家书》(一),咸丰十年闰3月4日,p533。
    [5]《家书》(二),同治元年5月14日,p831。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2月29日,p699。
    [2]《书信》(二),《加张裕钊片》,咸丰九年3月11日。
    [3]《家书》(二),同治四年6月19日,p1201。
    [4]《家书》(二),同治五年11月2日,p1197。
    [5]《家书》(二),同治四年6月1日,p1198。
    [6]《家书》(二)同治四年7月3日,p1204。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9月12日,p667。
    [2]《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正月17日,p54。
    [3]《家书》(二),同治四年7月3日,p1204。
    [4]《日记》(二),同治二年11月16日,p950。
    [5]《家书》(一),咸丰十一年正月4日,p629。
    [6]《家书》(二),同治元年8月4日,p853。
    [1]《读书录》,卷七。
    [2]《家书》(二),同治二年3月4日,p947。
    [3]《家书》(一),咸丰九年11月21日,p439。
    [4]《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2月29,p699。
    [5]《日记》(二),同治五年10月14日,p1310。
    [6]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四卷十二期,1909年1月。
    [1]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200,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2]《家书》(二),同治九年11月2日,p1407。
    [3]《日记》(三),同治七年8月2日,p1538。
    [1]《日记》(一),咸丰九年5月18,p387。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135,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3]《家书》(二),同治元年正月十四,p809。
    [1]阎若璩:《序臧琳<经义杂记>》。
    [2]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论例》。
    [3]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p58,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158,18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姚鼐:《安庆府重修儒学记(代)》,《惜抱轩全集》,p308,中国书店1991年。
    [3]姚莹:《复黄又园书》,《中复堂全集·东溟文外集》卷一;又参见郑福照:《姚惜抱先生年谱》。
    [4]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552。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p470,三联出版社,2004年。
    [2]刘师培:《清儒得失论》,p26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孙芝房侍御刍论序》,咸丰九年6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日记》(二),咸丰十一年8月16日,p653。
    [2]《日记》(一),道光二十三年2月18日,p159。
    [1]《日记》(一),道光二十三年2月23日,p160。
    [2]《日记》(二),同治元年3月17日,p950。
    [3]《家书》(二),同治元年正月14日,p809。
    [4]《家书》(二),同治元年4月24日,p826。
    [5]《日记》(一),咸丰十一年9月12日,p661。
    [6]《日记》(二),同治元年4月2日,p735。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3月21日,p603。
    [2]《家书》(一)咸丰十年4月24日,p540。
    [3]《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0月10日,p672。
    [4]《日记》,同治三年5月3日,p1014。
    [5]《日记》,同治三年12月1日,p1083。
    [6]《日记》(一),咸丰十一年6月17日,p632。
    [7]《日记》(一),咸丰十一年6月17日,p632。
    [8]《日记》(二),同治元年11月27日,p829。
    [9]《日记》(二),同治四年11月20日,p1199。
    [10]《日记》(二),同治三年5月3日,p1015。
    [11]《日记》(二),同治三年5月27日,p1024。
    [12]《家书》(二),同治元年正月16日,p809。
    [13]《日记》(一),咸丰十年10月28日,p549。
    [14]《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1月27日,p689,称“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
    [1]《日记》(一),咸丰十一年2月30日,p595。
    [2]《家书》(一),咸丰九年3月3日,p468。
    [3]《日记》(一),咸丰九年4月8日,p376。
    [4]《日记》(一),咸丰九年5月18日,p387。
    [5]《日记》(一),咸丰十一年1月1日,p575。
    [1]《日记》(一),道光二十二年11月5日,p125。
    [2]《诗文集·送黎樾乔侍御南归六首》。
    [3]《诗文集·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道光二十九年。
    [4]《诗文集·酬李生》。
    [5]《诗文集·送黎樾乔侍御南归六首》。
    [6]《诗文集·书严太守大关赈(粜翟)诗后》。
    [7]《诗文集·感春六首》。
    [8]《家书》(一),道光二十三年6月6日,p66。
    [1]《诗文集·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二首》。王澧华先生《近代“宋诗运动”考辨》一文曾经论及,曾国藩在当时在京师,其诗歌影响并不像他本人及其追随者所认为的那么大,但确实在客观上推动了宋诗运动,见《社会科学研究》p170,2005年第6期。
    [2]《诗文集·题唐本说文木部应莫闾亭孝廉》,诗集卷四,p114。
    [3]《书信》(一),咸丰六年五月十六日,《与李元度》,p549.
    [4]《日记》(一),咸丰八年11月6日,p324。
    [5]《曾国藩诗文集·文集》卷一,作于1844年,p14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家书》(二),同治十年10月23日,p1424。
    [1]《曾国藩诗文集·文集》卷三,p29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曾国藩诗文集·文集》卷三,p29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唐德刚:《胡适杂忆》,华文出版社,1990年。
    [2]《家书》(一),咸丰八年正月14日,p367。
    [1]朱琦:《柏枧山房文集书后》,即明确将曾国藩列为梅曾亮的“徒友”之列,曾氏门人、李详、刘声木等亦多沿此说。
    [2]梅庚:《绩学堂诗抄》序,见梅鼎九《绩学堂诗钞》附录。
    [3]曾国藩:《笔记二十七则》。
    [1]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四卷十二期,1909年1月。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赠汪写园序》,1838年。
    [1]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赠汪写园序》,1838年。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答王鹏云书》,1847年。
    [3]王先谦:《悔翁诗抄》卷十三,《十哀》之一。
    [4]闵尔昌:《碑传集补》卷49,《梅曾亮传》,《清碑传合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5]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四卷十二期,1909年1月。
    [1]《日记》(一),道光十九年3月22日,p12。
    [2]李详:《论桐城派》 《国粹学报》4卷12期,1909年1月。
    [3]王拯:《龙壁山房文集》,陈宝箴序。
    [4]易宗夔:《新世说·文学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朱琦:《柏枧山房文集书后》。
    [6]陈康祺:《郎潜纪闻》(续笔卷五),中华书局,1990年。
    [1]邵懿辰:《半岩庐遗集》,诗歌卷《集龙树寺寿伯言六十》,p639。
    [2]《书信》(一),道光二十四年,《致刘传莹》。
    [3]《诗文集·赠梅伯言三首》。
    [4]《诗文集·赠梅伯言归金陵三首》。
    [5]《书信》(一),道光二十三年,《致刘蓉》,p5。
    [6]《书信》(二),《致吴敏树》。
    [7]孙衣言:《逊学斋文钞》续钞卷一,《书王定甫集后》。
    [1]《诗文集·书归有光文集后》。
    [2]管同:《因寄轩文集》补遗,《书梅伯言马韦伯诗后》。
    [3]赵尔巽:《清史稿》卷四四,《文苑》(三),中华书局,1979年。
    [1]《日记》(二),同治元年9月27日,p809。
    [2]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
    [1]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p385,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0月。
    [2]王飚、关爱和、袁进:《探索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1]薛福成:《庸庵笔记》,《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
    [2]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p17,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1]《家书》(一),咸丰五年5月26日,p299。
    [2]容闳:《西学东渐记》1863年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3]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五,《康端甫墓志铭》。
    [4]《日记》(二),同治三年5月27日,p1024。
    [1]《书信》:《复胡官保》。
    [2]《书信》(二)。
    [3]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17,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4]曾国藩:《劝诫士绅四条》之四,《扩才识以待用》。
    [1]薛福成:《上曾侯相书》。
    [2]钱穆:《近三百年中国学术思想史》,p270,中华书局,1986年。
    [3]汪士铎:《汪梅村先生集》卷八,《不朽说上湘乡相国》。
    [4]曾国藩:《诗文集·劝学篇示直隶士子》,p443。
    [1]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p2,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2]易宗夔:《新世说》,《文学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日记》(三)。
    [2]王先谦:《悔翁诗钞》补遗,《题莫子偲吕亭诗钞兼寄怀郑子尹》。
    [3]王先谦:《悔翁日记》附录光绪甲申受业合肥张士珩序。
    [1]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p378,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2]张裕钊:《廉亭文集》,《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
    [3]转引自王遽常:《严几道年谱》,《严复研究资料》,p44,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
    [4]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答姚慕庭》。
    [5]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四,《跋西师意所著书》,p354。
    [1]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与钟子琴文丞书》。
    [2]王先谦:《悔翁诗抄》,卷三,《与友人论学》。
    [3]王先谦:《悔翁诗抄》补遗,《释迦》。
    [4]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一,《送李佛生序》。
    [5]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三,《湘乡相国曾公五十有八寿序》。
    [6]贺涛:《吴先生行状》,《桐城吴先生文集》附录。
    [7]郭立志:《桐城吴先生年谱》卷四,台海出版社。
    [1]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p98,华文出版社,2003年。
    [2]罗汝怀《绿漪草堂文集》首卷,转引自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p107,华文出版社,2003年。
    [3]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p200。
    [4]邵懿辰:《半岩庐遗集》,诗歌卷《涤生擢学士,芝房有诗道其进官之速,而勉以乡先辈风义,其言甚美,因和此篇赠涤生,并呈芝房》,p638。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p49,p253,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6]《书信》(一),《与刘蓉》,咸丰四年二月初七,p486。
    [1]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1914年《民国杂志》连载。
    [2]《家书》(一),咸丰十年6月27日,p556。
    [3]黎庶昌:《曾国藩年谱》,p251,岳麓书社,1986年。
    [4]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1]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2]邵懿辰:《半岩庐遗集·遗文》,p599。
    [3]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四,《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
    [1]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2]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四,p316。
    [3]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三《姚慕庭墓志铭》称:“方侍郎固不为诗,只姚郎中乃以诗法教人,其徒方植之东树益推演姚氏绪论,自是桐城学诗者一以姚氏为归。”
    [4]姚鼐:《惜抱轩全集》,《文后集·刘海峰传》,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5]见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14;又见田望生:《百年老汤——桐城文章品味》:“后人刻其(方苞)文集,仍有其裔孙恩禄家藏诗稿十五首,义正辞雅。”p286,华文出版社,2003年。
    [6]方苞:《方苞集·徐司空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赵烈文:《能静居日记》。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p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见刘大櫆《海峰文集》附录序、跋,续修四库本。
    [3]王云五主编:《民国丛书》第五编,p49,上海书店,1930年。
    [4]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卷二,《书样湖文录后》,p287。
    [1]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p17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p162-17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3]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答吴挚甫书》。
    [4]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一,《归震川评点史记后序》。
    [5]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6]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43。
    [1]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与李赞臣书》,齐鲁书社,1983年。
    [2]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三,《记校勘古文辞类纂后》,p273。
    [1]徐又铮:《徐氏评点古文辞类纂序》,转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p16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
    [2]张裕钊:《濂亭文集》卷三,《吴育泉先生暨马太宜人六十寿序》。
    [3]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一。
    [4]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四,《记古文四象后》。
    [1]张裕钊:《濂亭文集·康端甫墓志铭》。
    [2]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答黎纯斋书》。
    [3]姚莹:《东溟文集·复杨君论文诗》。
    [1]吴汝纶:《吴汝纶尺牍:答吴实甫》。
    [2]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三,《高侨白山咏经子史绝句千首跋》。
    [3]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答姚慕庭书》。
    [4]吴汝纶:《答姚叔节》。
    [5]吴汝纶:《与姚仲实》。
    [6]《书信》(一),《致刘蓉》,道光二十三年,p5。
    [1]书信(一):《致刘蓉》,咸丰八年正月3日,p611。
    [2]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与黎纯斋书》。
    [3]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与钟子勤文丞书》。
    [4]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与黎纯斋书》。
    [5]张裕钊:《濂亭文集》遗文卷三,《策经心书院诸生》。
    [6]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p567。
    [7]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二,p564。
    [8]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p567。
    [1]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答吴挚甫书》。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3]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李芝龄先生文集序》。
    [1]黎庶昌:《拙尊园从稿》卷二,《续古文辞类纂序》。
    [2]薛福成:《庸庵文集·寄龛文存序》。
    [3]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与姚仲实》。
    [1]刘建强:《曾国藩幕府》,p311,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1]吴汝纶:《答严几道书》。
    [2]吴汝纶:《答黎纯斋书》。
    [3]张裕钊:《濂亭文集》,《复蒯礼卿书》,p574。
    [4]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
    [5]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答黎莼斋书》。
    [6]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p4。
    [1]《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导言》,p8,三联书店,1998年。
    [1]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p1,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
    [2]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p41,岳麓书社,1985年。
    [3]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黎庶昌:西洋杂志》,p5,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十九世纪中国十大夫对中西关系之理解及衍生之新观念》。
    [2]《郭嵩焘诗集·自序》,岳麓书社,1984年。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4]吴孟复:《桐城文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1]章太炎:《校文士》评价曾国藩之语。
    [1]黎庶昌:《古文辞类纂·序》。
    [2]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黎庶昌》,转引自刘建强《曾国藩幕府》,p32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1]薛福成:《拙尊园丛稿序》。
    [2]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p405,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3]易宗夔:《新世说·巧艺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p3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p13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答黎纯斋书》
    [1]赵则诚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词典》,古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1]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六,《复汪进士辉祖书》,p89,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1]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答吴子序书》。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李芝龄先生诗集后跋》。
    [3]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刘楚桢诗序》。
    [1]曾国藩:《家书》(一),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四,p533。
    [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p13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方东树:《与罗月太守书》。
    [2]章太炎:《检论·清儒》。
    [3]关爱和:《守望艺术的壁垒》,《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p226,三联书店,2005年。
    [1]杨彝珍:《天岳山馆文钞序》。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复陈伯游书》。
    [3]王云五主编:《民国丛书》第五编,p39,上海书店民国19年。
    [1]杨彝珍:《天岳山馆文钞序》。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
    [1]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黎庶昌》,转引自刘建强《曾国藩幕府》,p32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转引自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p405,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3]马其昶语,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p1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黎庶昌撰,梅季等标点《曾国藩年谱》,p254,岳麓书社,1986年。
    [1]袁枚:《小仓山房文集·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卷十九。
    [1]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传统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2]余英时:文集卷七《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三联书店,2004年。
    [1]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p13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p13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p13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王闿运:《湘绮楼文集》。
    [1]林纾:《畏庐续集》,《与姚叔节书》,商务印书馆,1914年。
    [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p16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p189,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2]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晚清政治思潮之动向》,p16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德社会学》,p144,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晚清政治思潮之动向》,p16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李光地;《榕村集》,1324分册
    梅文鼎:《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794分册
    刘大櫆:《海峰文集》,1427分册
    姚莹:《东溟文集》,1512分册
    方东树:《考槃集文录》,1497分册
    管同:《因寄轩文集》、补遗,1504分册
    刘开:《刘孟涂集》,1510分册
    顾广颀:《思适斋集》,1491分册
    陈石士:《太乙舟文集》,1493分册
    汪士铎:《汪梅村先生集》、《悔翁诗抄补遗》,1531、1523分册
    叶名沣:《敦夙好斋诗全集初编)),1536分册
    孙衣言:《逊学斋文钞》、《逊学斋诗钞》,1544分册
    朱琦:《怡志堂文集》,1530分册
    邵懿辰:《半岩庐遗集》,1536分册
    龙启瑞:《经德堂文集》,1541分册
    王拯:《龙壁山房诗草》、《龙壁山房文集》,1545分册
    戴均衡:《味经山馆诗钞》,1545分册
    方宗诚:《柏堂师友言行记》,540分册
    吴敏树:《柈湖文录》,1534分册
    刘蓉:《养晦堂文集》,1547分册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538-539分册
    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1549分册
    张裕钊:《濂亭文集》,1544分册
    黎庶昌:《拙尊园丛稿》,1561分册
    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文集》,1563分册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1714分册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1570分册
    章太炎:《太严文录初编》,1577分册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1570分册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560-564分册
    王闿运:《湘绮楼文集》,1593分册
    [美]埃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潮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艾永明.清代文官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3
    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桐城派研究论文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
    安徽桐城派研究会网站:http://www.tcp.gov.cn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M].巴蜀书社.2004
    包亚明.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曹虹.阳湖派散文研究[M].中华书局.1996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桐城派义法[M].东方出版中心.1996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三联出版社.2003
    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M].东方出版中心.1997
    陈伯海 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陈炳坤.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陈谷嘉.岳麓书院名人传[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1.商务印书馆.2003
    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M].中华书局.1990
    陈平原等.晚明与晚清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陈弱水、王泛森.思想与学术[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陈柱.中国散文史[M].东方出版社.1996
    成晓军.曾国藩家族[M].重庆出版社.2006
    戴名世.戴名世集[M].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
    [法]戴维·斯沃茨.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法]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M].张之沧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邓云乡.清代八股文[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方苞.方苞集[M].刘季高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方东树.昭昧詹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M].三联出版社.2007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5
    冯小禄.明清诗文论争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龚书铎.中国近代史[M].中华书局.2001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杨坚点校.岳麓书社.1984
    郭嵩焘.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M].三联书店.1998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郭延礼.中国文学的变革:由古典走向现代[M].齐鲁书社.2007
    郭英德.明清文学讲演录[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M].中华书局.1997
    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C].中华书局.1979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黄霖.二十世纪中国古文史研究(散文卷)(文论卷)[M].东方出版中心.2006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黄念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M].岳麓书社.2005
    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中华书局.2005
    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M].商务印书馆.1928
    蒋述卓.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贾文昭.中国近代文论类编[M].黄山书社.199l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中华书局.1989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M].中华书局.1963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M].岳麓书社.1985
    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岳麓书社.1986
    黎庶昌.西洋杂志[M].俞岳衡、朱心远校点.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李肖聃.湘学略[M].岳麓书社.1985
    李育民.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任青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中国书店.198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梁绍辉.曾国藩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梁章钜.浪迹丛谈[M].中华书局.1997
    林纾.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M].慕容真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林纾文选.[c].许桂亭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柳春蕊.晚晴古文研究[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刘大櫆.论文偶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刘建强.曾国藩幕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M].黄山书社.1989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M1.中华书局.1997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M].中国人民大学.2004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论文杂记[M].舒芜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刘绍瑾.复古与元复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M].东方出版社.2004
    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M].中华书局.1960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朝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中华书局.2003
    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M].湖南出版社,1996
    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马睿.从经学到美学:中国传统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M].彭国忠、胡晓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梅曾亮.古文辞略[M].学部图书馆.1908
    牛仰山、孙虹霓.严复研究资料[C].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
    裴效维.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
    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中华书局.1986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钱仪吉、闵尔昌等.清碑传合集[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M].齐鲁书社.1983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商务印书馆.1981
    钱钟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
    覃召文 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容闳.西学东渐记[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学林出版社.1995
    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中华书局.2005
    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中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冯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M].东方出版社.2005
    覃召文.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重庆出版社.2006
    汤志均.近代经学与政治[M].中华书局.2000
    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田望生.百年老汤——桐城文章品味》华文出版社.2003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现代意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中华书局.1984
    汪晖.近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M].三联出版社.2004
    王继平.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阎运.湘绮楼文集[M].朱太忙标点.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M].马积高主编.岳麓书社.1997
    王澧华.曾氏三代家书[M].岳麓书社.2002
    王澧华.曾国藩诗文系年[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王澧华.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
    王弢.驶园文外集[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王献永.桐城文派[M].中华书局.1990
    王云五.民国丛书[M].上海书店出版社.民国19年
    王镇远.桐城派[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l
    吴讷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谢楚发.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史[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徐鹏绪.中国近代文学史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许神吉.义法与经世——方苞及其文学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1
    徐一士.一士类稿[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薛福成.庸庵笔记[M].丁凤麟、张道贵点校.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M].安宇寄校点.湖南人民出版社.198l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C].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姚鼐.惜抱轩全集[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
    姚鼐.古文辞类纂[M].胡士明、李祚唐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M].许振轩点校.黄山书社.1989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叶太平.中国文学的美学精神[M].(台)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易宗夔.新世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历史人物考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M].孙雍长标点.岳麓书社.1987
    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M].王澧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岳簏书社.1994
    曾纪泽.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M].王杰成标点.岳麓书社.1985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M].俞岳衡点校.岳麓书社.1983
    曾卓.湘雅摭谈[M].丁保赤标点.岳簏书社.1987
    赵伯雄.春秋学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赵尔巽等.清史稿[M].中华书局.1997
    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昭楗.啸亭杂录[M].中华书局.1980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赵则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M].古林文史出版社.1985
    赵增辉.曾国藩言行体系[M].兰州图书公司.1975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学苑出版社.2001
    张国华.大变局时代整合社会资源大师[M].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5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中华书局.1981
    张静.曾国藩文学研究[M].岳麓书社.2008
    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M].人民出版社.2004
    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张燕瑾 吕薇芬.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
    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郑大华.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郑剑顺.晚清史研究[M].岳麓书社.2004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2005年号).中华书局.2005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朱汉民.湖湘学派史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朱汉民.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朱汉民.清代湘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M].华文出版社.2003
    朱熹.朱子语类[M].[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