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以李绍明为核心个案的中国人类学史研究,其最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关于李绍明的人生史访谈材料以及他的学术作品。本论文并非为李绍明个人立传,因此不涉及对人物的是非功过作价值判断;严格说来,这项研究毋宁是“对一位人类学家进行的人类学研究”(theanthropology ofan anthropologist),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解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者的所作所为,去认识被学界认为具有“人类学中国特色”的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中国人类学(在这一时期称为“民族学”或“民族研究”)的面貌。
     李绍明生长在成都,其父清末以来常年在西康藏彝民族地区工作。李1950年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民族学组,两年后因为院系调整,被并入四川大学历史系,一年后由于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迫切需要,再次转入西南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班”。四年辗转三校的经历,给了李绍明较为多样化的学科背景,但是,由于新中国意识形态对民族问题的高度关注,李绍明的知识训练里仍然是以当时占主流的马克主义唯物论、苏联民族学传统以及延安时期以来的民族政策、理论为核心。
     1956年至1964年,李绍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他首先作为四川组的成员参与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调查,1959年被抽调到云南组参与《彝族简史》的编写,1961年又被派往羌族组主持《羌族简史简志合编》编写。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学术关注点,一是社会性质研究,二是民族史以及民族族源研究。70年代末李绍明恢复民族学研究后,直至80年代中后期,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羌族史》等,并且也大致延续了50、60年代开始的思考和学术观点。
     中国人类学研究在服务于民族国家建设需要的情境下,其知识生产过程和乔治·斯托金(George Stocking)等人讨论的西方人类学“殖民情境”(colonial situation)可以构成密切的对话关系。首先,我们当然也认识到,那一时期的民族研究也是政治力量直接介入下的产物,人类学的知识生产过程背后也隐藏着外部权力的支配。但是,与西方后现代人类学史研究的发现有所不同的是,在中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绝非用权力普遍性、决定性的观点就可以全然解释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经世致用”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和政治权力合作的主动性、自觉性;而“道统”观念决定了他们在和权力合作的过程中,又会保持必要的批评和警惕的姿态。其次,西方“殖民人类学”背后固然有斯托金等人批评的种种权力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主要旨趣还在于正确认识他者,从而对其实行有效的治理。而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类学研究,其目的是服务于新政权的民族-国家建设需要。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这些朝向社会改造目标的调查,均是以一种单线的、政治经济学理性论的历史观念来看待少数民族资料,其基本框架是摩尔根-恩格斯-斯大林对原始社会、文明社会以及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将不同民族原本多元的文化和历史发展线路,看成了应该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去”。这种历史目的论导致的后果是,研究者习惯于用客位视角来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丧失了“同情式”理解的精髓。再次,西方“殖民情境”隐含的意思是,人类学家和“土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遭遇。但在中国的情境里,人类学知识的产生,是基于对“内部他者”的再认识。人类学家所代表的汉族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长期复杂的互动关系。有些少数民族甚至创造过自己的文字、历史和神话叙事,并且建立过政权。他们在与汉族的互动过程中,曾经各自吸收过对方的文明和文化因素,因此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费孝通语)的格局。对这样一种他者的人类学研究,当然会发展出本土独特的方法、视角以及情感,比如马长寿等人的研究就是典范。只是在50、60年代的特殊语境里,在继承民国时期人类学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将之简单化为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关系,以及一套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自上而下的涵盖关系。最后,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尽管出于民族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不同社会面貌被整齐划一地编排进一套进化序列里,但是,对“应然”的臆测并不能真正替代“实然”。进入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当对民族研究的意识形态干预发生变化时,对国家内部的地方特殊性和民族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强调突然成为这同一批人类学者的追求,于今则愈演愈烈。这至少证明了民族国家的追求并不能彻底消灭原来天下体系内部的文明多元及其地方感,而对50、60年代中国人类学民族研究的考察,只有结合了对后期的关照,才可能获得完整的理解。
     综上,本论文的探讨可以为中国人类学史、尤其是国际人类学史研究提供方法论和视野上的有益反思和补充。
Based on both the life history of Li Shaoming,narrated by Li himself,and his academic works,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from early 1950's through the middle of 1960's, which is called by some native anthropologists and historians of anthropology as“having Chinese characters”.Happily not to be taken as the biography of Li Shaoming,this disser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the anthropology of an anthropologist”,aiming to discuss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In 1933 Li was born in Chengdu,Sichuan,the regional center of Southwest China whe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had been living for long. His father,Liheng,used to work for government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helping set elementary schools for ethnic peoples in the remote western parts of Sichuan.Due to this,in 1950 when he obtained admission into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华西协和大学),where he chose ethnology as his major,Li had been told by his father much about the minorities such as Tibetans,Yi and Miao people, which had been raising his interest into these“Others”.Though he was twic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university during the four years of college time,which seemed having brought him quite different academic traditions,he had been mostly trained with Marxist materialism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cy and theory on minority's treatment, the latter mainly coming from former USSR.
     Having finished his courses in college,Li failed finding a job in Chongqing,where he hoped to work for the Minzu Affairs Committee under Southwest Bureau of central government(中共中央西南局民族委员会).After a two-year teaching in Aba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1956 Li eventually grabbed an opportunity to leave there and join the nation-wide investigation into minorities organized by central government.He had been working within the team until 1964,serving as a common member,then a secretary and later a supervisor.During the period of investig?????;?;瑉椠?桴?敫?潴攠普牯散琠敨朠癯牥浮湥?畦据楴湯漠?摡業楮瑳慲楴湯愠捣牯楤杮琠?慬?潦?桴?潣獮牴捵楴湯漠?摡業楮瑳慲楴湯氠睡攠普牯散敭瑮猠獹整??楨慮椊?捯畣祰湩?桴?牣捵慩?桰獡?景攠潣潮業慣?湡?桴?潳楣污猠牴捵畴敲爊晥牯業杮?湕敤?桴?潣摮瑩潩?景洠牡敫?捥湯浯?椠?獩挠畲楣污猠捯慩?敤敶潬浰湥?敲畱獥?潦?桴?畦据楴湯漠?潌慣?畡桴牯瑩?景爠来潩慮?畡潴潮祭映牯渠瑡潩慮楬楴獥琠?敢琠慲獮潦浲摥?桔獩映畯瑲?慰瑲漠?桴?牡楴汣?湡污穹獥琠敨挠湯潮慴楴湯漠?桴?慬?湥潦捲浥湥?摡業楮瑳慲楴湯?桴?敭湡湩?景愠瑵湯浯畯?潬慣?潧敶湲敭瑮愠浤湩獩牴瑡癩?慬?湡?摡業楮瑳慲楴敶氠睡攠普牯散敭瑮猠獹整?愠摮戠楲杮?潦瑲?灳捥晩捩椠敤獡琊?潳癬?桴?牰扯敬?湩愠瑵湯浯畯?潬慣?潧敶湲敭瑮愠浤湩獩牴瑡潩??可?潬杮愠?桴?潧敶湲敭瑮椠?潧敶湲敭瑮戠?慬?椠獴愠瑵潨楲祴椠?楬業整?椠?畭瑳愠捣灥?慶楲畯?敲瑳慲湩?愠摮琠敨洠獯?慢楳?獩琠?捡散瑰?敬慧?桴?敲瑳慲湩?吠敨朠癯牥浮湥?湯祬洠癯湩?湩氠来污爠汵??捳灯?慣n ???;?;瑉椠?桴?敫?潴攠普牯散琠敨朠癯牥浮湥?畦据楴湯漠?摡業楮瑳慲楴湯愠捣牯楤杮琠?慬?潦?桴?潣獮牴捵楴湯漠?摡業楮瑳慲楴湯氠睡攠普牯散敭瑮猠獹整??楨慮椊?捯畣祰湩?桴?牣捵慩?桰獡?景攠潣潮業慣?湡?桴?潳楣污猠牴捵畴敲爊晥牯業杮?湕敤?桴?潣摮瑩潩?景洠牡敫?捥湯浯?椠?獩挠畲楣污猠捯慩?敤敶潬浰湥?敲畱獥?潦?桴?畦据楴湯漠?潌慣?畡桴牯瑩?景爠来潩慮?畡潴潮祭映牯渠瑡潩慮楬楴獥琠?敢琠慲獮潦浲摥?桔獩映畯瑲?慰瑲漠?桴?牡楴汣?湡污穹獥琠敨挠湯潮慴楴湯漠?桴?慬?湥潦捲浥湥?摡業楮瑳慲楴湯?桴?敭湡湩?景愠瑵湯浯畯?潬慣?潧敶湲敭瑮愠浤湩獩牴瑡癩?慬?湡?摡業楮瑳慲楴敶氠睡攠普牯散敭瑮猠獹整?愠摮戠楲杮?潦瑲?灳捥晩捩椠敤獡琊?潳癬?桴?牰扯敬?湩愠瑵湯浯畯?潬慣?潧敶湲敭瑮愠浤湩獩牴瑡潩??可?潬杮愠?桴?潧敶湲敭瑮椠?潧敶湲敭瑮戠?慬?椠獴愠瑵潨楲祴椠?楬業整?椠?畭瑳愠捣灥?慶楲畯?敲瑳慲湩?愠摮琠敨洠獯?慢楳?獩琠?捡散瑰?敬慧?桴?敲瑳慲湩?吠敨朠癯牥浮湥?湯祬洠癯湩?湩氠来污爠汵??捳灯?慣n Madison,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 developed by George Stocking and his colleagues.
     As“colonial situations”unveils the political power behind western anthropology,it is admitted that political power also interferes in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ethnological knowledge.While in the western context“power”is seen as determinative,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knowledg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subtle for by tradition Chinese scholars(in this case anthropologists are also included) are more likely and consciously to cooperate with the politics.
     While western anthropology attempts to,from the emic point of view,understand“Others”well with the goal of governing them successfully,under the stress of building a new nation-state,Chinese anthropology is to sort minorities into the evolutionary ladder,aiming at fashioning them into the same phase of Han people.
     “Colonial situation”means a first encounter in history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natives,but in the case of China it is obvious that Han people, represented by anthropologists,and minorities,the objects of study who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civilizations and polities,have been historically in various relationships with one anoth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onclusion,having noticed and analyzed the above differences and dialogu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anthropology,this dissertation goals to supplement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by providing a meaningful case, which(the studies) lack of dealing with,in details,the complexities of the period from early 1950's through the middle 1960's.
引文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载《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36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11页。
    [3][美]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48页。关于乔治·马尔库斯的译名,有译为乔治·马库斯的著作,本文统一用马尔库斯。
    [4]George Marcus and Dick Cushman,“Ethnographies as Texts”,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11,1982,pp.25-69.
    [5]George Marcus and Dick Cushman,“Ethnographies as Texts”,pp.42-43.作品如Paul Rabinow,Reflection on Fieldwork in Morocco,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Jean-Paul Dumont,The Headman and I,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8.
    [6][美]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58页。
    [1]James Urry,“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Alan Barnard and Jonathan Spencer,ed.,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6,pp277-280.
    [2]实际上知识分子史与人类学者研究同样密不可分,但由于知识分子研究属于另一个范畴的讨论,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太大,因此暂不讨论。
    [3][英]A.C.哈登:《人类学史》,廖泗友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此类研究还有如Adam Kuper,Anthropologists and Anthropology:The British School 1922-1972,London:Allen Lane,1973.
    [5]如Talal Asad,ed.,Anthropology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New York:Humanity Books,1973.或参见所见的George Stocking 的部分研究George Stocking,ed.,Colonial Situations: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History of Anthropology,Vol.7,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i;The Ethnographer's Magic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2;James Urry,Before Social Anthropology: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Anthropology,Reading:Harwood Academic,1993.
    [6]如James Clifford,“Fieldwork Reciprocity,and the Making of Ethnographical Texts:The Example of Malice Leenhardt ”,Man,New Series,Vol.15,No.3,1980,pp.518-532;所见的George Stocking 的部分研究George Stocking,ed.,Colonial Situations: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History of Anthropology,Vol.7,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The Eihnographer's Magic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2.
    [1][美]乔治·马尔库斯:《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20年的美国人类学》,载[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马尔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7页。
    [2]George Stocking,ed.Colonial Situations: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in History of Anthropology,Vol.7,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
    [1]George Stocking,“Maclay,Kubary,Malinowski:Archetypes from the Dreamtime of Anthropology”,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62.
    [2]Henrika Kuklick,“Contested Monuments:The Politics of Archeology in South Africa”,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p.162-165.
    [3]George Stocking,“Maclay,Kubary,Malinowski:Archetypes from the Dreamfime of Anthropology”;Ira Bashkow,“The Dynamics of Rapport in A Colonial Situation:David Schneider's Fieldwork on the Islands of Yap”,in George Stocking ed.,Ibid,pp.pp.48-61,pp.170-242.
    [4]George Stocking,“Colonial Situations”,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5.
    [5]David Tomas,“Tools of The Trade:the Produetion of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on the Andaman Islands,1858-1922”,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p.75-108.
    [1]Oscar Salemink,“Mois and Maquis:The Invention and Appropriation of Vietnam's Montagnards from Sabatier to the CIA”,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274.
    [2]Ira Bashkow,“The Dynamics of Rapport in A Colonial Situation:David Schneider's Fieldwork on the Islands of Yap”,pp.170-242.
    [3]Henrika Kuklick,“Contested Monuments:The Politics of Archeology in South Africa”,pp.135-169.
    [4]参见 Talal Asad,“From the History of Colonial Anthropology to the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Hegemony”,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p.318-321.
    [5]这里被研究对象的“殖民性”是指,他们遭遇殖民并和殖民力量互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种特征或创造。
    [6]Oscar Salemink,“Mois and Maquis:The Invention and Appropriation of Vietnam's Montagnards from Sabatier to the CIA”,pp.251-255.
    [1]Ira Bashkow,“The Dynamics of Rapport in A Colonial Situation:David Schneider's Fieldwork on the Islands of Yap”,p.208.
    [2]Terence Turner,“Representing,Resisting,Rethinking: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s of Kayapo Culture and Anthropological Consciousness”,in George Stocking,ed.,Ibid,pp.291-312.
    [3]Harvey A.Feit,“The Construction of Algonquian Hunting Territories:Private Property as Moral Lesson,Policy Advocacy,and Ethnographic Error”,in George Stocking,ed.,lbid,pp.118-123.
    [4]Ira Bashkow,“The Dynamics of Rapport in A Colonial Situation:David Schneider's Fieldwork on the Islands of Yap”,pp.226-234.
    [5]Terence Turner,“Representing,Resisting,Rethinking: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s of Kayapo Culture and Anthropological Consciousness”,pp.307-312.
    [1]George Stocking,“Colonial Situations”,p.5.
    [2]见 Harvey A.Feit,“The Construction of Algonquian Hunting Territories:Private Property as Moral Lesson,Policy Advocacy,and Ethnographic Error”;George Stocking,“Maclay,Kubary,Malinowski:Archetypes from the Dreamtime of Anthropology”;Oscar Salemink,“Mois and Maquis:The Invention and Appropriation of Vietnam's Montagnards from Sabatier to the CIA”,pp.109-134;p.13,p.33;p.250.
    [3]George Stocking,“Maclay,Kubary,Malinowski:Archetypes from the Dreamtime of Anthropology”,p.40.
    [4]David Tomas,“Tools of The Trade:the Production of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on the Andaman Islands,1858-1922”,p.102.
    [5]王铭铭:《学科国家化——反思中国人类学》,见其《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67页。
    [1]Talal Asad,“From the History of Colonial Anthropology to the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Hegemony”,p.315.
    [1][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尔》,胡鸿保、周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31页。
    [2]该术语参考王铭铭的用语,见其《学科国家化——反思中国人类学》,53页。
    [1]最新成果是施琳主编:《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8页。
    [3]张冠生:《费孝通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吕文浩:《潘光旦画传》,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美]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将个人生活经历与学术思想的发展勾连起来考虑学科历史。如陈波:《祖尼小镇的结构与象征:纪念李安宅先生》,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5]李绍明口述、王林整理:《1950-1960年代的民族调查》,载《当代史资料》,2003年第3期;《四川的民族识别》,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2期;《我所知的四川考古、文博事业》,2004年第3期。
    [6]李绍明口述、王林整理:《我与凉山奴隶制研究》,载《当代史资料》,2003年第14期,;《我与羌族研究》,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1期;《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生涯》,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4期。
    [1]王菊:《李绍明的彝族社会学思想研究》,载《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2]这次访谈的主要采访人是曾穷石、舒瑜二位同学,过程中张原、汤芸二位学长,以及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院的诸位同学均参与了访谈工作,他们对李绍明一共进行了5次访问。第一批访谈员的成果是2007年6月我赴成都再访李绍明时重要的资料依据,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1]揣正宇主编:《中国民族学3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1页。
    [2][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83页。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322-348页。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74-186页。
    [1]李绍明语。
    [2]李绍明语。
    [3]参见《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协和大学(1910-1949)》,收入《四川大学史稿》,第4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99页。
    [4]李绍明语。
    [5]李绍明语。
    [6]李绍明语。
    [1]李绍明语。
    [2]李绍明语。
    [3]参见《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0)》,收入《四川大学校史》,第5卷,3-5页。
    [4]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秦和平、何启浩译,刘家峰、王薇佳校,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158页。
    [1]转引自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159页。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26页。
    [1]李绍明语。
    [2]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160-161页。
    [3]参见《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9)》,5页。
    [4]《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0)》,9页。但是在当时仍在校的西方教师的回忆里,他(她)们总是把改名后的华西大学称为“华西人民大学”或“人民华西大学”(参见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
    [1]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161-162页。
    [2]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3-64页。
    [3]同上,57页。
    [4]同上,59-60页。
    [1]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57页。
    [2]《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0)》8页。
    [3]霍巍:《温故而知新》,载李绍明、周蜀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成都:巴蜀书社、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5页。
    [1]参见《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目录,载李绍明、周蜀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成都:巴蜀书社、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273-344页。
    [2]黄思礼:《华西协和大学》,134页。
    [3]《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协和大学(1910-1949)》,75页。
    [4]参见陈波:《李安宅与中国人类学》(专著,待出版)。
    [5]《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华西协和大学(1910-1949)》,118页。
    [1]李绍明:《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载《厂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48页;另据本人采访笔记。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
    [1]参见李绍明:《冯汉骥先生与民族学》,载《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28页。
    [2]据李绍明的讲述,其父因与当时的西征军总司令尹昌衡之间发生冲突而被强行押送回内地,并被软禁了一年左右。因而,1913年李父离开康定并非本意,实为无奈。
    [3]1913年李亨在康定时,其康巴妻子、儿子尚在巴塘。李亨被押回内地后,就与妻儿彻底失去音讯了。据李绍明采访笔记。
    [1]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129页。
    [2]转引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83页。
    [1]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130-132页。
    [2]李绍明语。
    [3][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18-119页。
    [4]李绍明语。
    [1]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60-62页。
    [2]李绍明语。
    [3]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下卷,66页。
    [4][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任务》,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56年,1页。
    [1][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途径》,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56年,6-7页。
    [2]严汝娴口授、曾穷石整理:《人类学家严汝娴教授访谈录》,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143页。
    [1]四川大学校档案,169号,《文科三系教学计划1951-1958.7》第2号,《历史系52-57年教学计划》。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
    [1]《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1页。
    [2][苏]勃洛姆列伊、马尔科夫主编:《民族学基础》,赵俊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1-12页。
    [3][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任务》,1页。
    [4]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3页。
    [5]转引自童恩正:《摩尔根的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见其《文化人类学》,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310页。
    [1]林耀华:《关于原史社会史的几个问题》,见其《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91页。
    [2]之所以称其为临时性,是根据李绍明的解释说,“我们毕业以后研究班就没有继续办下去, 大概是因为我们毕业以后就已经基本能够解决当时所要解决的民族问题了。”另,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的校史上此后也无开办类似性质研究班的记载(见《西南民族学院院史1951-199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
    [1]《西南民族学院院史1951-199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16-17页。
    [1]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册,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505页。
    [2]陈国新、杜玉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3-51页。
    [3]李绍明语。
    [1]李绍明:《羌民的社会与生活》(未刊稿),华西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调查报告,1951年10月,8页。
    [2]李绍明:《云南聂苏族情况》(未刊稿),西南民族学院研究班调查报告,1953年10月,5页。
    [1]李绍明:《云南聂苏族情况》(未刊稿),3页。
    [2]李绍明:《羌民的社会与生活》,2页。
    [3]同上,3页。
    [4]同上,5a页。
    [5]同上,7页。
    [1]李绍明:《云南聂苏族情况》,7页。
    [2]李绍明:《羌民的社会与生活》,2页。
    [3]同上,1页。
    [1]李绍明:《云南聂苏族情况》,9页。
    [1]费孝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工作》,载其《费孝通民族学文集新编(1951-1984)》,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25页。
    [1]李绍明语。
    [2]《几点说明》,载《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1956年7月。(内刊)
    [1]《几点说明》,载《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1956年7月。(内刊)
    [2]《本书说明》(1958年5月),载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四川省编辑组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页。
    [1]罗新慧:《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17页。
    [2]费孝通、林耀华:《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见其《费孝通民族学文集新编(1951-1984)》,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39页。
    [3]费孝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调查工作》,226-227页。
    [1]李绍明:《羌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性质之初探》(未刊稿),1955年12月四川刷经寺民干校,24页。
    [2]李绍明:《羌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性质之初探》(未刊稿),26页。
    [3]同上,31页。
    [4]同上。
    [5]转引自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道毛泽东》,胡鸿保、周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61页。
    [1]李绍明:《论四土嘉戎藏区的社会性质——古代东方奴隶制之初探》(第二稿),1956年6月刷经寺(未刊稿),37页。
    [2]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24页。
    [1]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成都:巴蜀书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327-340页;林耀华:《凉山夷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64-73页。
    [2]江应樑:《凉山夷族的奴隶制度》,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173-179页。
    [3]参见李绍明:《我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2004年第3期,7页。
    [4]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50年》,164页。
    [5]胡庆均:《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原载《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8、9期合刊),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编:《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集》(内部参考),1977年成都,69页。
    [1]胡庆均:《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71页。
    [2]江应樑:《凉山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原载《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1期),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编:《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集》(内部参考),1977年成都,143页。
    [3]同上,138页。
    [4]同上,156-157页。
    [5]同上,143-147页。
    [6]束世澂:《论凉山彝族解放前的社会性质》(原载《新建设》,1961年第6期),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编:《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集》(内部参考),1977年成都,271页。
    [1]张向千:《西康省大凉山彝族的社会经济制度》(原载《教学与研究》,1954年第3期),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编:《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集》(内部参考),1977年成都,42-43页。
    [2]施修霖、陈吉元:《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性质的探讨》(原载《民族研究》,1959年第9期),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编:《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集》(内部参考),1977年成都,204页。
    [3]同上,221页。
    [1]《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67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1956年7月。
    [2]四川民族调查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面貌》,156页。
    [3]同上,173页。
    [1]四川民族调查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面貌》,184页。
    [2]同上,180页。
    [3]同上,189-190页。
    [1]四川民族调查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面貌》,201页。
    [2]同上,201页。
    [3]李绍明:《我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9页。
    [1]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封2信息及李绍明题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印,1957年4月。
    [2]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4-6页。
    [3]因为萌柱被视为是与曲诺同源的。
    [1]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22-23页。
    [2]同上,27-32页。
    [3]同上,27页。
    [1]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42-43页。
    [2]同上,35页。
    [3]同上,10页。
    [4]同上,17页。
    [1]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18页。
    [2]四川民族调查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面貌》,175页。
    [3]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11-16页。
    [4]白彝包括曲诺和萌柱两个等级,尽管萌柱和赤黑被合称为“阿加”等级,但二者的区别在于赤黑没有家支。
    [1]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142页。
    [2]四川民族调查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面貌》,195页。
    [1]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50年》,168页。
    [2]李绍明语。
    [3]费孝通、林耀华:《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239页。
    [1]胡庆均:《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回忆》,载《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32-33页。
    [2]参见李绍明:《我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9页。
    [1]参见李绍明:《李绍明谈民族地区民主改革》,2006年10月1日,西南民族大学一教103室报告会。曾穷石整理(未刊)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
    [1]费孝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工作》,228页。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2008年9月访谈。
    [4]李绍明语。
    [1]李绍明语。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收入其《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04]年,3页。
    [3]李绍明语。
    [4]王铭铭:《人类学再20世纪中国》,421-422页。
    [5]该文改动的数稿中,题目有所变动,这里讨论的是其第三稿,因此采用此稿题名。
    [1]李绍明语。
    [2]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87-193页。
    [1]李绍明:《羌民的社会与生活》,1页。
    [2]本文依据的《羌族简史》是1963年内部发行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该书末尾李绍明写有题记简述了自己参与工作的过程:“余1961年11月抵羌族组后,先后二次去茂汶参加县委审稿。返蓉后,担任本书一、二、三、四等章的修改工作,1962年将此书重写一遍,修改数遍,1963年春始脱稿。该年4月付印,印前曾将全稿再改一次,校样五次,11月8日由成都印制厂印成。绍明附记63.11.9蓉”
    [3]转引自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年,359页。
    [4]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69页。
    [5]同上,371页。
    [1]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45页。
    [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发行),1985年,486页。
    [3]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183-185页。
    [4]四川调查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8页。
    [1]同上,16页。
    [2]四川调查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18-32页。
    [3]同上,18页。
    [4]同上,21页。
    [5]同上,28页。
    [6]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262页。
    [7]云南调查组:《彝族简史》(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1963年,内部刊印,29-30页。
    [1]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266页、341页。
    [2]同上,282页。
    [3]同上,258页。
    [4]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66页。
    [1]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73页。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
    [1][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刘宇瑞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300页。
    [2]川大169号《文科三系教学计划1951-1958/7》,2号《历史系52-57年教学计划》
    [3]川大354号《历史系关于教学工作总结1951/8-1954/6》,1号《1951年度上期概况调查表》
    [4]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页。
    [5][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途径》,9页。
    [1]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59页。
    [2]李绍明语。
    [3]参见王林对李绍明的采访:《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生涯》,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4 期,30页。
    [1][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304页。
    [2]同上,295页。
    [3][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任务》,1页。
    [4][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305页。
    [5]E.E.Evans-Pritchard,Social Anthropolog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1[1982],pp.21-42.
    [1]李绍明:《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50-51页。
    [1]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编,153页。
    [2]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于1934年秋增设了这几门课程(陈永龄:《民族学浅论文集》,台北:弘毅出版社,1995[1981]年,36页)。
    [3]王宗维、周伟洲编:《马长寿纪念文集》,65页。关于马长寿的治学无特别师承的问题,笔者2008年9月19日电话访问马先生的弟子周伟洲先生时再次得到确认。
    [4]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册,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156-162页。
    [1]马长寿:《缽教源流》,载其《马长寿民族学论集》,308-316页。
    [2]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册,296页,
    [3]马长寿:《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马长寿民族学论集》,246页。
    [4]传播学派有德奥派与英国派之分,后者认为世界文明的源头是一元的。此派对美国人类学影响不大,因此本文只讨论德奥学派的问题。
    [5][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李文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96页。
    [6]这里并非得出结论说,马长寿对历史过程的关注就是因为受到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影响,两者固然会有一定的关联,但实际上,“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内培养起来的民族学家(这里指人类学家)受史学传统影响较深......对中国古代史籍也更为熟悉和更加强调,有些人甚至 一身兼民族学家与历史学家二任”(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编,155页)。马长寿的史学特征应当也可归于这一类。
    [1][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276页。
    [2]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4页。
    [3][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293页。
    [4]同上,294页。
    [5]彝族是建国以来经过民族识别以后所用的名称,这里为了讨论和理解的方便,我也直接加以使用。实际上,在马长寿的论述里,他所使用的是“罗彝”或“彝人”。
    [1]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下册,447页、614-616页。
    [2]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3]马长寿在此报告中将黑、白彝之间的等级制度通称为“族级制度”。
    [4]马长寿认为白彝不是指同一个民族,而是“非黑彝民族”的总称,由被黑彝掳掠的各民族构成(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册,332页)。
    [1]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册,327-331页、344-346页。
    [2]这里指的是史蒂文生(Stevenson)和吴定良联合所作的测量,以及哈登(A.C.Haddon)的测量(马长寿:《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237-238页)。
    [3]指端纳(W.Tuner)和毛伦特(G.Morin)的测量结果(马长寿:《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232-233页)。
    [4]马长寿:《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235页。
    [5]同上,239-244页。
    [1]马长寿;《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属及其社会组织》,234页。
    [2]马长寿:《中国西南民族分类》,载其《马长寿民族学论集》59页。
    [3]同上,64页。
    [4]同上,62页、68-69页。
    [1]同上,64页。
    [2]见马长寿《四川古代民族历史考证》、《嘉戎民族社会史》等诸篇,载其《马长寿民族学论文集》。
    [3]马长寿:《嘉戎民族社会史》,126-131页。
    [4]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121页。
    [1]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编,1-13页;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李培林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400-415页;王建民:《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社版)》,2007年第12期,11-12页。
    [3]林惠祥对人类学学科定义的完整表述是,“人类学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生活、社会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934]年,7页)
    [4]马长寿;《人类学在我国边政上的应用》,载其《马长寿民族学论集》,8-9页。
    [5]同上,10页。
    [1]李绍明语。
    [2]马长寿:《中国西南民族分类》,49页。
    [3]马长寿:《嘉戎民族社会史》,158-164页。
    [1]参见揣正宇主编:《中国民族学30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1-87页。
    [2]李绍明:《前言》,见其《民族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3]童恩正:《摩尔根模式与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见其《文化人类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315-354页。
    [4]王铭铭:《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430页。
    [5]同上,430页。
    [1]李绍明语。
    [2]《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四川省编写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4]李绍明语。
    [5]《凉山彝族奴隶社会》,2-4页。
    [1]《凉山彝族奴隶社会》,4页。
    [2]李绍明;《论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土地所有制形态》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2]年,166-168页。
    [3]同上,169页。
    [4]李绍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5]年,104页。
    [5]同上,108页。
    [1]李绍明:《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区租佃制的性质》,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91]年,185页。
    [2]同上,186页。
    [3]李绍明:《论民改前凉山彝族社会的等级结构》,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92]年,126页。
    [1]李绍明:《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区租佃制的性质》,183-184页。
    [2]李绍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儿个理论问题》,98页。
    [3]同上,99-100页。
    [4]同上,101页。
    [5]同上,102页。
    [6]李绍明关于彝族家支的论述,集中在《凉山彝族奴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和《略论 凉山彝族家支》(1985年)西篇文章中,本文引用二文中相同的内容时以《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为据。
    [1]李绍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12页。
    [2]同上,114页。
    [3]同上,113-114页。
    [4]李绍明:《论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曲诺等级的阶级属性》,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77]年,134页。
    [1]李绍明:《论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曲诺等级的阶级属性》137页。
    [2]同上,139页。
    [3]同上,148页。
    [4]同上,141页。
    [5]同上,141-142页。
    [6]同上,151页。
    [7]同上,142-145页。
    [8]同上,150页。
    [9]同上,151页。
    [1]李绍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98页。
    [2]云南调查组:《彝族简史》(初稿),4-7页。
    [3]李绍明:《关于东爨乌蛮诸部的族源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79]年,256页。
    [1]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是题》,350页
    [2]李绍明:《唐代西爨昆明的族属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3]年,271-272页。
    [3]李绍明:《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78]年,327页。
    [4]参见李绍明口述、王林整理:《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生涯》,36页。
    [1]李绍明:《四川的民族识别》,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2期,32页。
    [2]李绍明:《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1]年,781页。
    [3]同上,774页。 年,386页。
    [1]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387-388页。
    [2]转引自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390页。
    [3]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390页。
    [4]同上,396页。
    [5]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66-368页。
    [6]参见曾维益:《白马藏族及其研究综述》,载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218-228页。
    [7]李绍明:《论氐族的族源与民族融合》,见其《李绍明民族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2]年,535页。
    [1]李绍明:《论氐族的族源与民族融合》,527-534页。
    [2]同上,534页。
    [3]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47-348页。
    [4]李绍明:《论氐和羌、戎的关系》,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0]年,486-487页。
    [5]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51页。
    [6]李绍明:《羌族与白马藏族文化比较研究》,见其《巴蜀民族史论集》,成都:四川出版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79页。
    [7]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内部刊物),第4辑,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1955年,1-134页。
    [1]李绍明;《川东南土家与巴国南境问题》,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5]年,666页。
    [2]同上,659页。
    [3]李绍明:《论氐和巴、三苗的关系》,见其《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1983]年,506页。
    [4]同上,510页。
    [5]同上,509-511页。
    [6]同上,511页。
    [1]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73页。
    [2]李绍明:《论氐和巴、三苗的关系》,510页。
    [3]李绍明:《唐代西爨及昆明的族属问题》,271页、284页。
    [4]同上,269-272页。
    [5]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351页。
    [1]马曜:《记建国初期云南民族调查》,见其《民族学与民族工作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45页。
    [2]李绍明语。
    [1]李绍明语。
    [2]转引自李绍明;《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123-124页。
    [3]李绍明:《“禹兴西羌”说新证》,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1-3页。
    [4]同上,1页。
    [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37页、230-231页。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235页。
    [2]李绍明语。
    [3]李绍明语。
    [1]王铭铭:《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421-422页。
    1.《李绍明口述资料》,伍婷婷等访谈整理,2006年10月、2007年6月、2008年9月。
    2.李绍明口述;《我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王林整理,载《当代史资料》,2003年第4期。
    3.李绍明口述:《四川的民族识别》,王林整理,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2期。
    4.李绍明口述:《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生涯》,王林整理,载《当代史资料》,2004年第4期。
    5.李绍明口述:《谈民族地区民主改革》,曾穷石整理,2006年10月(未刊)。
    6.李绍明:《民族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7.李绍明:《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年。
    8.李绍明:《巴蜀民族史论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9.李绍明:《羌民的社会与生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调查报告,1951年10月(未刊稿)。
    10.李绍明:《云南聂苏族情况》,西南民族学院研究班调查报告,1953年10月(未刊稿)。
    11.李绍明:《羌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性质之初探》,1955年12月四川刷金寺民干校(未刊稿)。
    12.李绍明;《论四土嘉戎藏区的社会性质——古代东方奴隶制之初探》(第二稿),1956年6月刷经寺(未刊稿)。
    13.[美]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刘宇瑞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苏]勃洛姆列伊、马尔科夫主编:《民族学基础》,赵俊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6.陈国强、林加煌编:《当代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17.陈国强等:《建设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18.陈永龄:《民族学浅论文集》,台北:弘毅出版社,1995[1981]年。
    19.陈国强、孙远谋:《中国文化人类学回顾》,载《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20.陈国新、杜玉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兼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载《考古》,1987年第5期。
    22.陈波:《李安宅与中国人类学》(专著,待出版)。
    23.费孝通:《费孝通民族学文集新编(1951-1984)》,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郭自叶:《试论建国初期我国民族学研究的特点》,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5.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2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7.[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夫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胡鸿保、周燕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28.黄文山:《民族学与中国民族研究》,载《民族学研究集刊》,第1辑,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
    29.侯哲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建立》,载《中南民族大学(文社)》,1982年第4期。
    30.[英]A.C.哈登:《人类学史》,廖泗友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31.[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学报告书》,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2.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册,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33.[美]黄思礼:《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华西协和大学》,秦和平、何启浩译,刘家峰、王薇佳校,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3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35.胡庆均:《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回忆》,载《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36.胡鸿保:《略谈中国人类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史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7.胡鸿保主编:《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8.胡鸿保,李红武;《反思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史》,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39.金天明、龙平平:《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载《中央民族学院》,1986年第2期。
    40.金炳镐、周传斌:《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41.金炳镐、周传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历史回顾》,载《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9期。
    4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43.康基柱:《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略》,载《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4.[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马尔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5.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见其《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04]年。
    46.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934]年。
    47.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8.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9.林耀华:《凉山夷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性质讨论集》,成都:四川民族研究所,1977年。
    51.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2.吕文浩:《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潘光旦社会学思想研究1922-1949》,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2003年。
    53.吕文浩:《潘光旦画传》,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李绍明、童恩正主编:《雅砻江西游考察报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印,1985年7月。
    55.李绍明:《冯汉骥先生与民族学》,载《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28页。
    56.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57.李绍明:《“禹兴西羌”说新证》,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58.李绍明:《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59.罗新慧:《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60.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61.马长寿:《马长寿民族学论集》,周伟洲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2.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上、下),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成都:巴蜀书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
    63.马曜:《记建国初期云南民族调查》,《民族学与民族工作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64.马启成:《前进中的中国民族学;对新中国民族学发展历史的回顾》,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1998年第1期。
    65.[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66.[美]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7.[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8.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欧潮泉:《解放前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载《广西民民族学院学报(哲社)》,1983第2期。
    70.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内部刊物),第4辑,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1955年。
    71.四川大学校档案,169号,《文科三系教学计划1951-1958.7》第2号。
    72.四川大学校档案,354号,《历史系关于教学工作总结1951/8-1954/6》,第1号。
    73.四川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则洛乡社会调查(初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印,1957年4月。
    74.四川调查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1963年5月,内部刊印。
    75.四川省编辑组编:《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综合报告),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76.《四川大学史稿》第4卷,《华西协和大学(1910-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77.《四川大学史稿》第5卷,《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0)》,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1956年7月。(内刊)
    79.宋蜀华:《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载《中国民族学纵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0.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前瞻》,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81.宋蜀华、满都尔图主编:《中国民族学50年1949-199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82.施琳主编:《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徐平;《费孝通民族学术思想述略》,载北大社会学人类学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84.熊春文;《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85.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发行),1985年。
    86.[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87.童恩正:《文化人类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88.[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任务》,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56年。
    89.[苏]托尔斯托夫:《苏联民族学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途径》,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56年。
    90.王宗维、周伟洲编;《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91.王建民:《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载《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92.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1903-1949》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93.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1950-1997》下卷,昆明:云满人民出版社,1998年。
    94.王铭铭:《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载李培林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95.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96.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97.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8.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99.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0.[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01.《西南民族学院院史1951-199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
    102.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3.《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
    104.云南调查组;《彝族简史》(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1963年,内部刊印。
    105.[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李文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6.严汝娴口授、曾穷石整理:《人类学家严汝娴教授访谈录》,载主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107.叶文宪:《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3期。
    10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新中国的民族学与民族学研究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1999年第5期。
    109.曾维益;《白马藏族及其研究综述》,载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0.张冠生:《费孝通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
    111.詹真荣:《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12.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13.Asad,Talal,ed.,1973,Anthropology andthe Colonial Encounter,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14.Barnard,Alan & Spencer,Jonathan,ed.,1996,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115.Clifford,James,1980,“Fieldwork Reciprocity,and the Making of Ethnographical Texts:The Example of Maurice Leenhardt”,Man,New Series,Vol.15,No.3.
    116.Geertz,Clifford,1988,Works and Lives: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7.Kuper,Adam,1996[1973],Anthropologists and Anthropology:The British School 1922-1972,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18.Marcus,George,& Cushman,Dick,1982,“Ethnographies as Texts”,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11.
    119.Stocking,George,ed.,1991,Colonial Situations: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History of Anthropology,Vol.7,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20.Stocking,2002,“The Shaping of National Anthropologies”,Delimiting Anthropology:Occasional Essays and Reflection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21.Urry,James,1993,Before Social Anthropology: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Anthropology,Reading:Harwood Academic.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