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不容乐观,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成为了目前国内教育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以健美操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标准(SCL-90量表)和SPSS统计软件,对部分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大学生进行前后的测试对比,研究结果反映出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实验者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良好影响,在“人际关系”、“焦虑”等因子项目有明显的作用。研究表明强度适中,编排合适的健美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allows of no optimist more and more at present, how carry on reasonabl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become domestic focus and difficult point problem of education circle at present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Because the sports activity has positive influence func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this text probe into sport main sport prescription of content to university student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with aerobics mainly. Article adopt sampl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 analytic approach mainly, use common psychological health test standard (SCL-90 scale ) and SPSS count the software in the world, to the test contrast before and after going 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taking aerobics course partly, the result of study refl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ody building prescription has certain good influence on the experimenter's psychological health, have obvious function in factor projects such as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 " anxious " ,etc..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e intensity is moderate , grading the suitable aerobics will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引文
[1]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 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 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07
    [4] 李虹.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5] 张小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上海,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6]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7] 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8] 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9] 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0] 郁景祖.大学生心理与调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11]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12] 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13]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1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
    [15] 杨宗义.体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16] 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
    [17] 理查德(Richard J.G.).心理学与生活(第 17 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8] 陈建锋.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19] 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4(3):4—6
    [20] 王小棉.心理健康与健康的教育环境[J].大众心理学.1995(6):36—37
    [21] 冯艳阳,李刚.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150—151
    [22] 王树明,张静,左从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3(2):18—20
    [23] 张大庆.论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 年第 1 期:35—37
    [24] 丁庆健,范方.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68—470;
    [25] 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30—31
    [26] 陈大为.体育运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2,23(2):47
    [27] 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
    [28] 任未多.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5)
    [29] 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4)
    [30] 杨昭宁.大学生运动员与一般大学生的 16PF 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
    [31] 林宋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4)
    [32] 李今亮.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情绪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66
    [33] 林少娜,郑李茹.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0(4):P88-94
    [34] 王晓刚.杭州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G].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P108
    [35] 彭劲松.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P82-83
    [36] 樊新生.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2000(2):P99-101
    [37] 季建林.不同专业大学生 SCL—90 评定结果分析[G].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P123-125
    [38] 王景芝.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9] 黄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P211-213
    [40] 颜军.中学生体育学习焦虑控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5(2):P72-75
    [41] 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P82-84
    [42] 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南宁) ,2001(4)
    [43] 佟立纯,张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4] 罗建英等.高校体育课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法探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1):P91-93
    [45] 何颖,徐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6] 涂相仁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1)
    [47] 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4)
    [48] 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P117-119
    [49] 张蕊.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思想教育研究,1997(2):P38
    [50] 邱远.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调查报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P109-112
    [51] 章明明.环境变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3):P77-81
    [52] 李大为,马艳.试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P151-153
    [53] 李林,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P165-167
    [54] 朱晓春.高校公体课健身跑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4):P86-88
    [55] 赵珍.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紧张度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P175-176
    [56] 何颖,季浏.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体育与科学,2003(4):P58-61
    [57] 许同海,李少铎.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P621-622
    [58] 李薇,陈莉萍,魏秀云.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P144-146
    [59] 凌月红,钟振新.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P127-129
    [60] 房杰.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J].安徽体育科技学报,2004(3):P74-75
    [61] 傅雪林,殷恒婵,郑恒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P80-82
    [62]纪秋云,健美操教学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9 362-364
    [63]孙高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相关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0
    [64]刘荣花,健美操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5.3,195-196
    [65] MorganW.P. Affective beneficence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85,17(2).
    [66] AppenzellerO.What make usrun [J] N.Engl.J.Med,1981,305.
    [67] FarmerME,etal.Physical act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the NHANESL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 [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88,(2).
    [68] Brawley L R,Motivation participation in the fitness group,Recreation Research Review 1979(6),P35-39
    [69] Cheryl A. CERASOLI (June, 1998). A Case Study of Exercise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nd Their Effects o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Symptomatology
    [70] Kevin D. GILLOTTI (March, 2000). The Influence of Two Schedules of Mental Practice upon the Performance of a Gross Motor Skil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