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立宪主义也即宪政,与其说是一种社会理想,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政治生活,是一种协调人与国家关系的法律哲学和政治活动。它要求在政府与公民的相互关系中,政府权力受到宪法、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约束,以保障人权价值的实现。在宪政秩序更新的各个环节当中,财政体制的变革无疑处于枢纽的位置。可以说,国家在经济形态上均是财政国家。租税国家概念,是财政国家的重要模式,它首先是宪政国家、法治国家。单单从财政的角度而言,租税国家就是在财政收支的全过程,贯穿了法治、民主精神的财政国家模式,并且这里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而非异化、虚假或被操控的民主。
     既然租税国家是财政领域之宪政国家,宪政国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一般会在租税国家得到贯彻和遵循。并且也只有贯彻了宪政国家基本精神的财政体制,才符合租税国家的实质。大体来说,租税国家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纳税人权利保障、财政权有限以及民生福利等原则。其中,财政民主原则是前提,而纳税人权利保障原则是核心,也是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租税国家运行的物质基础首赖税收,有时政府也会通过发行货币、公债和收费等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于是在税收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收益,加上其他的非税收入乃至预算外收入的存在,一方面从结构上提出了构建形式意义上之税收国家的要求,同时提出了构建实质意义上租税国家,即财政税收领域之宪政、法治国家的要求。
     在租税国家领域,税收收入是主要的财政来源,税收以外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纳入非税收入的范畴。至于非税收入的概念,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大体来说,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规费、罚没收入等基本类型。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宪法学意义。同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有关非税收入问题的研究,应将国有资产收益作为核心问题加以探讨。
     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而对公共财政资金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再分配。公共财政支出的首要特点是公共性,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切财政支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而不是为政府自身谋利益。出于对政府滥用财政支出权的警惕,古典经济学家对政府的财政职能秉持了保守的态度。然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应当介入市场,并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至于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方式,主要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策,结果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财政支出的增加,进一步带来政府权力的滥用和财政赤字的膨胀。
     弥补财政赤字的直接手段是增税,但是增税以及征税权的扩张,会直接造成人民财产权的萎缩,必然会遭受人民的抵制。在现代法治国家,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高涨,税权扩张的成本越来越高,决策者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例如通过发行公债、制造通货膨胀等手段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这些正是租税国家危机的根源。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变革都起源于财政体制的变革,或者说起源于财政危机和深刻的财政压力背景。随着民主国家政治的发展,通常会有财政危机的出现,进而转化为经济危机,最后沦为宪政危机。现代租税国家所面临的宪政危机主要有:国家征税权的扩张与滥用、非税收入的过度膨胀、公债发行得不到有效规制、货币发行权滥用、中央银行权力不受制约、金融资本与利益集团对民主政治的侵蚀等。其中,金融、货币,是现代社会最具统治力的社会力量,在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是对公民宪法财产权的最大威胁,如果不加制约,就会演变为吞噬人民财富的怪兽。
     在我国,财政压力也是推动政治秩序变迁的主要动力之一。1994年开始推行的分税制改革对我国的财政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央地财政关系的一种普遍制度。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并没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积弊,反而带来了新的央地矛盾,于是新一轮税改被提上日程,而财政联邦主义的引入亦是必要的选择。联邦主义既是一种关于联邦的政治哲学,也是关于联邦的政治秩序。财政联邦主义是联邦主义政治哲学理念在财政领域的提出,是宪政实践的产物。财政联邦主义的基本精神,要求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以及财(政)权进行合理划分,要求宪法对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加以确认和保障,并赋予地方充分的税收立法权。
     就当前而言,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遭受了严重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一系列扩张性财政政策被推出,巨额的建设性投资、结构性减税、大规模的举债和急剧膨胀的财政赤字,这些措施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其程序加以完善,防范可能由此引发的风险。这也是在有关租税国家的研究中,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Constitutionalism, also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s not so much to be said a social ideal as to be said a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which, more specifically, is more like a legal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activity that helps coordinate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country.
     It requires that, in dealing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civil relations, the government power must be restricted by the Constitution, laws and other social regulations so as to ensure and realize human rights. In each step of the renov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unquestionably stays in an important key position. Economically speaking, each nation can be called a fiscal state.
     The concept of Tax States is an important model of fiscal states. They are above all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states. From a financial stand-point alone, a Tax State is in fact a financial state model which,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legal and democratic spirit. Moreover, the democracy mentioned here is a real democratic system rather than a mutated, deceptive or manipulated one.
     The fundamental spirit and principles in Constitutional States are generally abided by and carried out in Tax States, since the latter can be considered the same as the former in financial domain. And Tax States can only meet in accord with its essence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represented in the basic spirit of Constitutional States.
     In general,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ax States include Fiscal Democracy, Guarantee System of the Taxpayers'Rights, Power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and Social Welfare, etc. Among these principles, Fiscal Democracy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Guarantee System of the Taxpayers'Rights is the core principle and the key value pursuit.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ax States first relies on income tax. The government sometimes earns revenue from issuing currency and national loans as well as charging. Because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ate ownership economy according to our socialism system determined by the Constitution, there, in China, still exists a great amount of State-owned Assets except taxation income. In addition, together with other Non-taxable Income and extra-budgetary income,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made for establishing a Tax State both in the sense of form and of matter, i.e. a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a legal country in financial and taxation fields.
     Tax revenue is the main financial source in tax States. Fiscal revenue except it should be included in non-taxable income. Although the definition of non-taxable income is a subject of debate, it generally includes fees revenue and fines and confiscations. It is of essential significance to Constitution jurisprudence. Meanwhile in China with public ownership playing the dominant role, the state-owned assets should be studied as a core problem in the discussion of non-taxable income.
     Public Expenditure is the government's planned redistribution of the public funds according to its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It is characterized first of all by its publicity, which means that, in market economy system, all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people, rather than for its own well-being. Out of prudence, classical economists grasp a conservative attitude on the financial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n fear of the abuse of its power. However, the theory of state intervention proposed by Keynes hold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ep in the market and the economy directly and energetically for macro adjustment and control, so as to achieve full employment. The means of macro-adjusting basically have the policy such as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resul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he boost in expenditure, which further brings the abus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growth of fiscal deficit.
     The direct method to cut the deficit is to raise taxes. However, the government's expansion of tax right can shrink people's tax right, which will be definitely resisted by them. In modern rule-of-law counties, citizen's consciousness of rights has been awakening and enhanced, and the cost of the expansion of tax right has increased, that's why policymakers have to take many roundabout methods as issuing public loans, creating inflation, etc in hopes of extracting more financial funds. These are in fact the root cause of the Crisis of Tax States.
     History shows that almost all the major social changes originate from the reform of fiscal system, or rather, from the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and pressur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in democratic nations, there often appears financial crisis, which then turns into economic crisis and finally ends up as constitutional crisis.
     The constitutional crisis modern tax states are facing include, the expansion and abuse of the power of levy, the excessive expansion of the Non-taxable income, ineffective constraint to bond issues, the abuse of issuing of currency, uncontrolled power of the central banks and the erosion of the financial capital and interest group to democracy. Among these, finance and currency, the dominant social power in modern society, play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democratic politics, which become the biggest menace to people's property right, and which, if not controlled well, will become a leviathan devouring people's wealth.
     In our country, financial pressure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ush political changes. Tax Distribution reform, carried out in 1994, influenced our financial system greatly. Tax Distribution System is the general system of dealing with the fiscal relations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Regional government in market economy country. The Tax Distribution reform in China could not rectify the malpractice effectively, but producing new inflicts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Regional government, which requires new informs. It is the very choice that Fiscal Federalism is available to resolve such problems. Federalism i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relating to federation as well as Political Order. Fiscal Federalism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ory of philosophy of politics in finance area; meanwhile it is the product of constitutionalism practice. The basic spirit of Fiscal Federalism requires a reasonable division of the rights to handle administrative and financial affair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requires the Constitution to recognize and protect the local financial autonomy and gives them sufficient power to exercise Tax Legislative power.
     For now, because of the great impact of Chinese entity economy by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China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expansionary financial polices, namely, hug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ax deduction, large scales of borrowings and massive financial deficit, which, though extraordinary measures taken in a special time, are very close to the trap described by Keynes, and have set a financial warning wake-up call to Fiscal States. This is also an inevitable question in Fiscal States researches.
引文
①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②黄俊杰:《财政国与课税收入之立法》,载《月旦法学》第84期。
    ③在本文中,形式意义上之税收国家,是指政府财政收入全部或主要依赖税收的国家;实质意义上的税收国家是实现了税收法治的国家,是宪政和法治精神在税收领域得以贯彻的财政国家模式;租税国家则是将宪政和法治精神扩展到整个财政税领域的财政国家模式。
    ①陈弘毅:《论立宪主义》,载《视角》(中文版),2002年第2卷第3期。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50页。
    ①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5页。
    ②张馨:《财政公共化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变革·理念更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③王宇:《我国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变迁研究——一个基于集权与分权矛盾的分析》,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99-10页。
    ①《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第一阶段已初有成效》,载《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10期。
    ① 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90-140;也可参考[日]北野弘久:《和平、福利国家的发展与纳税者权利保护》,郭美松译,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②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①[日]北野弘久:《税收国家》,“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r2005/index.asp,2009-12-28
    ①朱孔武:《财政立宪主义》,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翟继光:《论税收国家建设》,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①张守文:《“第一税案”与财税法之补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3、384-385页。
    ②徐红:《财权掌控与财政民主——英美议会财政权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21页。
    ①[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②[美]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4-15、312页。
    ③见冯元兴为《宪政经济学》所作之“编校序”,第9页。见[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171页。
    ①布坎南也曾在其代表作《民主财政论》一书中对货币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更多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所作的探讨,并没有能够从制度的层面加以深如的分析。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页。
    ③[日]北野弘久:《税收国家》,“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r2005/index.asp,2009-12-28
    ①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27页。
    ②王岩:《契约理念: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兼论全球化时代的契约文明》,载《政治学》2004年第7期。
    ③[美]爱德华·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页。
    ①秦前红、张萍:《浅析社会契约思想与宪政》,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程汉大:《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程汉大:《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美]伯恩斯等:《美国式民主》,谭君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①[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26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0-271、326-327页。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②[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章。
    ③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8-29页。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⑤张雁深:《孟德斯鸠和他的著作》,收于[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①孙大吉:《经济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社会发展动力新探》,载《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
    ②钱弘道:《从经济决定论到公共选择理论》,载《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③[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页。
    ④[美]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何希齐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6-227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130页。
    ①高超群:《经济决定论反思》,载《南风窗》2007年7月上。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88页。
    ③张曙光:《从历史决定论到历史选择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再认识》,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④吴仁平:《评波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责难》,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①张曙光:《从历史决定论到历史选择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再认识》,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②[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③苗连营、王钰:《从传统的家园意识看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①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②苗连营、王钰:《从传统的家园意识看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①文勇:《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② 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report on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②钱弘道:《从经济决定论到公共选择理论》,载《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③苗连营、吴礼宁:《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载《北方法学》2009年第4期。
    ①葛克昌:《租税国家界限》,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台湾学者如葛克昌、黄俊杰、黄茂荣、蓝元骏等,香港学者如王绍光,大陆学者如刘剑文、马骏、刘少军、翟继光等。
    ③[日]北野弘久:《和平、福利国家的发展与纳税者权利保护》,郭美松译,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①[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张馨:《财政公共化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变革·理念更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王雍君、张拥军:《政府施政与预算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页。
    ⑤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90-140.
    ①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2页。
    ②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2-143页。
    ③梁文永:《人权与税权的制度博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注①)。
    ④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⑤刘少军、翟继光:《试论税收国家建设》,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Daniel Tarschys. Tribute, Tariffs, 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转引自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②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③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①刘少军、翟继光:《试论税收国家建设》,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翟继光:《论税收国家》,载《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财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第198页。
    ②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5-148页。
    ②同上,第51-52页。
    ③同上,第51-52、57-58页。
    ①翟继光:《论税收国家建设》,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美]凯斯·R·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279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4页。
    ③[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年版。
    ①羽翔:《政府非税收入到底有多少?》,《新京报》(网络版)2007年5月7日。
    ②周天勇:《改革“持非税自重”》,载《南风窗》2008年第7期。
    ③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6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2页。
    ②[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2页。
    ④[匈牙利]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转引自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①Daniel Tarschys. Tribute, Tariffs, 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转引自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②漆多俊:《论权力》,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③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4-145 页。
    ①李树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终结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年第2期。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9-60页。
    ③王茂庆:《财政权的宪政分析》,“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r2005/content.asp?a_id=3774,2009-12-15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78、147页。
    ②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①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②郭剑鸣:《预算国家的思想发展、制度意蕴及其建设路径》,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3期。
    ③郭剑鸣:《“预算国家”:一项防治腐败的基本制度供给——基于2008年国家审计署审计公告的思考》,载《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④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⑤郭剑鸣:《预算国家的思想发展、制度意蕴及其建设路径》,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3期。
    ⑥王鸿貌:《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理论发展与制度转型》,载《法治论坛》2008年第3期。
    ① Rubin, I. 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Budgeting:Getting and Speeding, Borrowing and Balancing (4th).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of Seen Bridges Press,2000.
    ②王鸿貌:《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理论发展与制度转型》,载《法治论坛》2008年第3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页。
    ①熊伟:《财政法基本原则论纲》,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3、171、199页。
    ①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405页。
    ③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9页。
    ②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54页。
    ③徐红:《财权掌控与财政民主——英美议会财政权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5、42页。
    ①[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9页。
    ③黄俊杰:《税捐基本权》,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5页。
    ④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0页。
    ①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尹田:《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国民法上广义财产理论的现代启示》,载《法学家》2004年第2期:尹田:《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载《法学》2005年第2期。
    ③洪燮林:《政府征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冲突与协调》,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④[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等译,中国监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日]北野弘久:《纳税者基本权论》,陈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261页。
    ②洪燮林:《政府征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冲突与协调》,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①苗连营:《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入宪问题之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②[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页。
    ①[美]布坎南:《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翟小波译,http://www.yadian.cc/paper/3449/,2009-10-3
    ②[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0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65页。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4页。
    ①陈新民:《宪法学释论》,三民书局2005年版,第164页。
    ②同上,第164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56、147页,97页注①。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6-29页。
    ③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9-120页。
    ④转引自何怀宏:《康德论改革与服从》,载《公共论丛——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9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第154页。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2、117页版。
    ③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6页。
    ① 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90-140.
    ①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③李丽凤:《浅议财政支出》,载《新疆财经》1996年第2期。
    ④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①[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页。
    ②[美]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①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葛克昌:《租税国家界限》,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③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268页。
    ①可参考王世涛:《税收原则的宪法学解读》,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公平与法定:宪政意义上的税收原则》,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侯作前:《从税收法定到税收公平:税法原则的演变》,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②可参考闫勇、吴艳华:《宪政视角下的税收原则》,载《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③黄士洲:《脱法避税的防杜及其宪法界限》,《第三届行政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论文集》,台大公法中心2003年。
    ④杨林:《略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王世涛:《公平与法定:宪政意义上的税收原则》,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白彦锋:《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与政府税收立法权的界限》,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
    ③杨林:《略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155页。
    ②[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6页版。
    ④[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75页。
    ①闫勇、吴艳华:《宪政视角下的税收原则》,载《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张彪、刘刚:《类推适用的法理分析》,载《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转引自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10-111页。
    ④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09-122页。
    ①朱力宇、孙晓红:《论法的溯及力的若干问题——关于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争议、实践、反思与主张》,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28页。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9页。
    ③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④王建煊:《租税法》,文笙书局2004年版,第220页。
    ⑤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7-138页。
    ⑥[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2页。
    ①黎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之法律保留原则》,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41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14章。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页。
    ⑤[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⑥转引自徐红:《财权掌控与财政民主——英美议会财政权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页。
    ①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②张正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③[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南宾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④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10页。
    ①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②黄茂荣:《实质课税原则》,载《植根杂志》2002年第8期。
    ③陈端洪:《宪政初论》,载《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4期。
    ④[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⑤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⑥[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葛克昌:《地方税法通则与地方自治》,载《地方自治法学论辑》(下),台北市政府法规会1999年版,第428页。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26页。
    ③黄源浩:《法国地方税制之危机与转机》,载《台大法学论丛》2006年第3期。
    ④[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⑤王世涛:《税收原则的宪法学解读》,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
    ①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4、20、18页。
    ②陈松青:《西方税收公平原则的演进与借鉴》,载《当代财经》2001年第7期。
    ③[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84页。
    ④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⑤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62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71页。
    ②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③姜听:《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3-14页。
    ①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14页。
    ②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69-70、119、160页。
    ③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4页。
    ①张海斌:《古典宪政与现代宪政——论我国宪政建设的思路》,http://www.studa.net/zhengzhiqita/060403/11222815.html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7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7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①钱弘道:《从经济决定论到公共选择理论》,载《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②[美]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何希齐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9页。
    ③钱弘道:《从经济决定论到公共选择理论》,载《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74页。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50页。
    ①[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271页。
    ②张西明:《新美利坚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4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05-107页。
    ②[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①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277、279、281页。
    ②[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4页。
    ①[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4页。
    ②Ralph Nader, "Corporate Socialism",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18 2002, p. A29.
    ②张西明:《新美利坚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1页。 者就曾亲历了这样的事件。曾经的两颗子弹将会成为台湾民主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幕。选举不再是民主的过程,而是成为权力角逐的战场,“钱”、“拳”、“演”交相辉映;人民也不再是主人,而仅仅是观众或民主的看客。
    ①民主的悖论是指,一方面,民主制正在全球扩展;而另一方面,长期实行民主制度,且步入成熟阶段的民主社会对民主程序却不再抱太高的期望,其公民对民主制变得冷淡,正在丧失对政治过程的兴趣。(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9-410页。)
    ②许善达等:《中国税权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张则尧:《财政学概要》,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77页。
    ④陈敏:《宪法之租税概念及其课征限制》,载《政大法学评论》1981年第24期。
    ⑤吴建华、罗卜:《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9期。
    ①《公共经济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②白彦锋:《政府税权约束论》,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③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页。
    ④[美]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9-140页。
    ⑤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7页。
    ①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9页
    ②[美]布坎南、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③白彦锋:《政府税权约束论》,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142页。
    ①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②唐之亨等:《法治:传承与创新——中国当代依法治国之路再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31页。
    ②张海星:《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5-30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09-110页。
    ①转引自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1页。
    ②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0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2页。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1、73页。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2-73页。
    ②[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李伯涛、龙军:《财政赤字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评述》,载《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12期。
    ②同上。
    ③吴世杰:《财政赤字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载《技术与市场》2004年第7期。
    ①[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4页。
    ②胡贲:《中国式的“税收战争”》,载《南方周末》2009年10月14日。
    ③[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0页。
    ④段海英:《财政赤字风险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页。
    ①陈宝森:《从预算赤字到预算平衡——评美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变革》,载《中国财政》1998年6月号。
    ②文娟、沈映春:《财政幻觉假说的实证检验》,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美]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9-140页。
    ④李伯涛、龙军:《财政赤字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评述》,载《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12期。
    ⑤[英]阿特金森、[美]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蔡江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93页。
    ①罗哲、段海英:《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英]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③[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历史片断》,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①[英]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②同上,第34、134页。
    ③同上,第148页。
    ①张维迎:《理解经济危机》,载《读书》2009年第5期。
    ②卢菁:《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载《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
    ①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载《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
    ②[英]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③ Leonard Silk & Mark Silk:《主导美国的势力》,陈卫平译,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4-157页。
    ②程燎原、江山:《法治与政治权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①白伊宏:《关于货币发行权问题的探讨》,载《吉林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②孙树茜、张贵乐:《比较银行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119页。
    ①[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71页。
    ②尹洪霞、刘振海:《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③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9页。
    ④尹洪霞、刘振海:《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⑤陈晓:《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⑥尹洪霞、刘振海:《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8页。
    ①[美]施密特等着:《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②宋琳:《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载《开敌导报》1996年第9期。
    ③孙树茜、张贵乐:《比较银行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④[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页。
    ⑤陈晓:《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⑥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9页。
    ① Maureen Burton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导论》,惠超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美]佛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②[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余慢宁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③[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386-387页。
    ④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中央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113页。
    ②对此一问题,可参考张维迎:《理解经济危机》,载《读书》2009年第5期;《危机中的选择》,载《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
    ①蔡中兴:《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173、175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2页。
    ③蔡中兴:《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182页。
    ④指的是1892-1893年,在法国揭露出的被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公司所收买的国务活动家、管理和报纸的大舞弊、大受贿案件。(见蔡中兴:《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页。)
    ⑤美国的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电力交易商。2001年底,该公司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并且掩盖10亿多美元巨额债务的事实被披露,12月2日,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宗破产申请案。而在对该案的调查过程中,有消息称从1993年起,安然公司对小布什的政治献金将近200万美元,而根据美国有线电视网的报道,副总统切尼也曾接受过安然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资助。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参与调查安然案的248名国会议员中,有212人曾接受过安然或安达信的政治捐款。而《华盛顿邮报》则称,在1989年至2001年期间,71位参议员和187位众议员接受了安然公司的金钱资助。(见代维:《“安然事件”搅乱美国政坛》,载《四川监察》2002年第3期;唐海军、冯秀珍:《从安然事件看美国政治献金制度的影响》,载《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4期。)
    ⑥唐海军、冯秀珍:《从安然事件看美国政治献金制度的影响》,载《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4期。
    ①卢菁:《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陆晓明:《金融现代化法案后的美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兼评花旗集团出售“旅行者”》,载《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
    ③吴敏:《揭示美联储神秘面纱——(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书评》,载《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第46期。
    ④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54页。
    ①[美]维克多·瑟仁伊:《比较税法》,丁一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156页。
    ②Leonard Silk & Mark Silk:《主导美国的势力》,陈卫平译,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 页。
    ①陈岳琴:《世界各国赠与税立法实践的6种模式(国际经验)》,载《市场报》2006年9月4日,第4版。
    ②邱凌:《我国遗产税立法的探讨和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页。
    ③戴美兰:《遗产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④王玉英:《美、日、香港证券与财税政策之比较》,载《财政与税务》2001年第3期。
    ⑤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为了履行大选时许下的减税承诺,宣布将在10年之内废除遗产税。2003年5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布什政府提出的减税计划,众议院还以264对163票通过了永久性终止不动产遗产税的法案。(见邱凌:《我国遗产税立法的探讨和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页。)
    ⑥[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① Leonard Silk & Mark Silk:《主导美国的势力》,陈卫平译,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27页。
    ②王明高等:《国外遗产税税率比较》,载《中国经济论坛》,2004年第42期。
    ③宋鸿兵:《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④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⑤徐辉:《美国:基金会的公信力决定一切》,http://news.sohu.com/20080617/n257554491.shtml,2009-12-23
    ⑥ Sec.501. Exemption from tax on corporations, certain trusts, etc.,httP://www.informed.org/sec %20501.htm.
    ⑥乔枫:《基金会基本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第5页。
    ①黄浩明:《研究当代公益基金会的一面镜子》,载《博览群书》2000年第4期。
    ②宋鸿兵:《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233页。
    ③ Joseph C. Kiger, 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2000, P.23.
    ③樊静:《中国税制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50页。
    ② 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90-140.
    ①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页。
    ②葛克昌:《租税国家界限》,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98-100页。
    ②当然,美国民众税赋负担沉重,自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如美国基金会制度的存在,致使大财阀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避税,而沉重的财政负担却落到了大多数工薪阶层肩上。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④[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⑥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97页注⑦。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00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323页。
    ③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02、103页。
    ①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00页。
    ② 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90-140.
    ①葛克昌:《租税国家界限》,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②[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①[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②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312页。
    ①如2003年5月,财政部、发改委、监察部、审计署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2004年7月的《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以及各地方旨在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规章等,均采用了“非税收入”这一用语。
    ②按照学界的解释,准公共物品又称为混合商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属性。(见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至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上应由政府和市场分担。比如教育、政府修建的公园等,都属于准公共物品。
    ③陈清秀:《税法总论》,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63页。
    ④财政高权可解释为较高之财政权限,类似用语有组织高权、执行高权、立法高权等。
    ⑤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57页。
    ⑥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页。
    ①对于这一界定尚有待商榷,虽然不少学者认为非税收入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事实上不少非税收入如罚没收入等,都是具有强制性的。
    ②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③转引自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④见《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1996年7月6日。
    ①马海涛:《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进步》,载《中国税务报》2008年5月21日,第006版。
    ②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③潘明星:《创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式的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④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评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②樊丽明、李齐云等:《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90页。
    ③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5页。
    ①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页。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4页。
    ③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治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1页。
    ④赵忠良:《我国罚没收入征管的理论基础研究》,载《求索》2008年第8期。
    ⑤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273页。
    ⑥王为民:《我国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收入规范管理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07第12期。
    ①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329页。
    ②刘剑文:《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③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④刘剑文:《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①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275页。
    ②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6页。
    ③管荣开:《政府税外收入要从无序膨胀走向有效约束》,载《中国改革报》2006年8月22日。
    ①胡庆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7页。
    ①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265页。
    ②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58页。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6页。
    ②蔡建明:《政府非税收入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41页。
    ③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6-87页。
    ①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HNS)项目已经充分制度化,但对于推出HNS诊疗检查的少量强制收费就遭到了激烈的抵制。对于那些需要排长队等候的公共服务项目,以及那些人们普遍认为已经走样的服务项目,也是如此。(见[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72页。)相比较而言,在诸如我国这样的非税国家,收费种类庞杂,数量惊人,法律监管不力,乱收费现象严重,于是公众的认同程度较低。这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②[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171-172页。
    ③制度外收入属于违法收入,一经发现,应依法取缔。
    ④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①黄世钊:《政府非税收入占我区财政收入五成多》,载《法治快报》2007年11月10日第001版。
    ②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页。
    ③方建妃:《政府非税收入问题研究》,同济大学MPA学位论文2005年,第28页。
    ④周天勇:《改革“持非税自重”》,载《南风窗》2008年第7期。
    ⑤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
    ⑥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85、83页。
    ①[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①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②周天勇:《改革“持非税自重”》,载《南风窗》2008年第7期。
    ①高超群:《经济决定论反思》,载《南风窗》2007年7月上。
    ②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67页。
    ③高超群:《经济决定论反思》,载《南风窗》2007年7月上。
    ①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337页。
    ②周天勇:《改革“持非税自重”》,载《南风窗》2008年第7期。
    ③郭爱娣:《北京去年卖地净赚477亿地王频现使收益大增》,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842076.html, 2010-1-26
    ①邬凤英:《“天价吊灯”提醒国企要向全民分红》,载《中国改革报》2009年7月20日第005版;陈宇峰:《天价吊灯背后的故事》,载《新财经》2009年第9期。
    ②子非鱼:《“天价吊灯”风波质问油价真相》,载《消费日报》2009年7月27日第A01版;黄冠:《天价吊灯”照出了一种信任危机》,载《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7月22日第001版。
    ①邹继础:《中国财政制度改革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125页。
    ②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③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156页。
    ①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王世涛:《论中国的宪政单一制与财政联邦制》,收于2008年“中国公法时代高端论坛——第一届‘公共财政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①王振宇:《央地分税未来路径》,载《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10月29日。
    ②全国政协常委甘宇平于2006年3月4日向记者披露,根据有关政府部门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定点检测数据推算,全国仅乡、村两级的各类公共债务,每县平均达2.55亿元。按全国约2100个建制县计算,乡村债务总规模可能达到5355亿元。并且该调查还显示,县级债务的规模要比这个数字还高。即便县级债务与之持平,那么全国县乡负债也达到了10710亿元以上。(见秦大军等:《数千亿县乡财政赤字成中国新农村建设“绊脚石”》,http://www.gmw.cn/content/2006-03/04/content 383605.htm,2010-1-20)
    ③杨之刚:《中国分税财政体制:问题成因和改革建议》,载《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
    ①李凤荣:《分税制下我国地方税权问题探析》,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0期。
    ②王鸿貌、陈寿灿:《税法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范围的意见》,对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变更。根据该《决定》,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而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更是通过一纸通知,将个人所得税变更为共享税。(见王鸿貌:《税法学的立场与理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显然这种做法在法理上都是存在瑕疵的。
    ①王鸿貌:《税法学的立场与理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②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6、30、37、41页。
    ③我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第69条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④王绍光:《挑战市场神话——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
    ①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
    ②王绍光:《挑战市场神话——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03页。
    ①王绍光:《挑战市场神话——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107页。
    ②在这里,总支出主要是直接支出,而不包括转移支付支出。
    ③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18页。
    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收于《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②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③同上,第120-1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2、681页。
    ①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二字原则指的是:减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八项内容则为: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改革消费税,改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城镇建设税费,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见高培勇:《新税改2006年送给企业2千亿》,载《中国贸易报》2004年12月09日。)
    ③高培勇:《新税改2006年送给企业2千亿》,载《中国贸易报》2004年12月09日。
    ④薄贵利:《构建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载《新视野》2006年第2期。
    ①贾浩、林至敏:《改革与国家能力:变化中的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第1卷。
    ②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③黄海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法律划分》,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寇铁军、周波:《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④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84页。
    ⑤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①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②毕丽、危素玉:《财政分权理论综述》,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Oates, Wallace. E, An Essay on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Sep,1999, p.1120-1149.
    ①毕丽、危素玉:《财政分权理论综述》,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②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黄源浩:《法国地方税制之危机与转机》,载《台大法学论丛》2006年第3期。
    ①[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57页。
    ②[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③许善达等:《中国税权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④转引自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①黄海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法律划分》,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②寇铁军、周波:《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③傅红伟:《论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①孙开:《地方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②傅红伟:《论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张道庆:《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划分》,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39838,2009-11-17
    ①任鹏:《中国税权状况浅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00年,第9页。
    ②当然,对这里的“立法”只能做狭义的理解。
    ③安体富等:《关于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研究》,载《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第6期。
    ④[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①寇铁军、周波:《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②[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2页。
    ①Tiebout, Charles.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4.1956.p.416-424.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1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刷馆1983年版。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 [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4卷),贺麟译、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8.[英]洛克:《政府论》(上、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9. [英]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徐式谷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1.[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韦伯作品集》(1-11卷),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2.[美]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3.[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4.[美]布坎南、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刘延安、罗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5.[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唐寿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27.[美]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8.[美]布坎南、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30.[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31.[英]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32.[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3.[日]北野弘久:《纳税者基本权论》,陈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
    3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6.[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7.[美]伯恩斯等:《美国式民主》,谭君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8.[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3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0.[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41.[美]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何希齐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3.[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6.[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7.[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南宾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9.[英]约翰·里维斯:《货币王朝》,陈昊等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
    50.[加]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泽出版社1992年版。
    51.[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2.[美]刘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53.[美]刘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宪政与权利》,郑戈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54.[美]维克多·瑟仁伊:《比较税法》,丁一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三联书店2003 年版。
    57.[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58.[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9.[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凯斯·R·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 Arend Lijpharr · Carlos H.Waisman:《新兴民主国家的宪政选择》,蔡熊山等译,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
    62.[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刘青、牛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英]贾斯廷·罗森伯格:《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评》,洪邮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7.[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王小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8.[美]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9.[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0.[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1.[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72.[英]R·G·甘米奇:《宪章运动史》,苏公隽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3.[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吴玉章、信春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2002年版。
    74.[阿根廷]尼诺:《慎议民主的宪法》,赵雪纲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5.[美国]罗素·哈丁:《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的民主》,王欢、申明民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6.[美]罗伯特·A.达尔:《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佟德志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7.[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8.[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历史片断》,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9.Leonard Silk & Mark Silk:《主导美国的势力》,陈卫平译,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80.[美]彼得斯:《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郭为桂、黄宁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2.[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3.[美]菲利浦·T·霍夫曼、凯瑟琳·诺伯格:《财政危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储建国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4.[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5.[美]福克纳:《美国经济史》,王昆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86.[英]J.S.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大力译,世界书局1937年版。
    87.[美]汉弥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8.[英]阿特金森、[美]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蔡江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9.[美]阿伦·威尔达夫斯基、内奥米·凯顿:《预算过程中的新政治学》,邓淑莲、魏陆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0.[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熊希龄、吕德本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91.[美]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王丛虎等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美]H·W·布兰兹:《货币贵族》,楚建海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93.[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95. Maureen Burton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导论》,惠超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7.[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余慢宁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98.[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徐子健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99.[阿根廷]卡洛斯·桑迪亚戈·尼诺:《慎议民主的宪法》,赵雪刚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00.[美]詹姆斯·S·杜森贝里:《货币、银行与经济》,洪文金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阮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2.Michel Albert:《两种资本主义之战》,庄武英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
    103.[秘鲁]赫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王晓冬译,经济新潮社2001年版。
    104.[日]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黄绍恒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105.[美]约翰·R·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寿勉成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6.[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7.[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中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8.[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英]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10.[法]福雷德里克·巴斯夏:《财产·法律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秋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1.[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秋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2.[美]理查德·A·姆斯格雷夫、皮吉·B·姆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邓子基、邓力平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113.[美]艾伦·鲁宾:《公共预算中德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叶丽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4.[英]凯恩斯:《货币论》(上、下),蔡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5.[英]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戴炳然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16.[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竟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日]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118.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理念》,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119.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
    120.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21.黄俊杰:《税捐基本权》,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122.崔国华:《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123.林美莉:《西洋税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版。
    124.刘孔中、李建良:《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8年版。
    125.刘孔中、陈新民:《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第三辑),中央研究院中山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版。
    126.汤德宗、刘淑范:《2005行政管制与行政争讼》,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06年版。
    127.郭明政:《年金制度及其法律规范》,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法研究中心1996年版。
    128.郭明政:《社会安全制度与社会法》,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法研究中心1997年版。
    129.覃正祥、郭土木:《惩与治——美国华尔街共同基金与分析师弊案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130.覃正祥、郭土木:《惩与治——保险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131.张则尧:《财政学概要》,三民书局1988年版。
    132.王建煊:《租税法》,文笙书局2004年版。
    133.谢瑞智:《法律与社会》,文笙书局2001年版。
    134.林纪东:《比较宪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0年版。
    135.杨志恒:《预算政治学的构筑》,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国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版。
    136.谢瑞智:《宪法大辞典》,台湾千华出版社1993年增订版。
    137.翁岳生:《行政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
    138.陈光兴:《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殖民民主》,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
    139.王坤一:《财税政策与制度》,财团法人台湾经济研究院1992年版。
    140.张昌邦:《税捐稽征法论》,台湾文笙出版社1979年版。
    141.蔡东杰:《台湾与墨西哥民主化比较研究》,风云论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42.苏永钦:《宪政论衡》,一品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43.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4.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宪政主义》,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
    145.苏永钦:《寻找共和国》,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
    14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7.陈新民:《宪法学释论论》,三民书局2005年版。
    148.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9.黄少谷:《日本国宪法判例译本》(第1-8卷),司法院秘书处发行。
    150.陈明光:《中国古代纳税与应役》,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1.陈清秀:《税法总论》,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152.吴庚:《选举与政治参与》,正中书局1987年版。
    153.劳思光:《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154.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5.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6.王绍光:《挑战市场神话——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7.苗连营:《立法程序论》,中国监察出版社2001年版。
    158.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9.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60.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1.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2.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3.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4.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65.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6.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67.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6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9.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0.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年版。
    171.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中央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
    172.林喆:《权利的法哲学——黑格尔法权哲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3.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4.陶鹤山:《市民群体与制度创新——对中国现代化主体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5.朱福惠:《宪法与制度创新》,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6.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7.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杨立华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178.许善达等:《中国税权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版。
    179.刘剑文:《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80.刘剑文:《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1.刘剑文:《财税法学研究评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2.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3.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4.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5.毛程连:《西方财政思想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7.童星:《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188.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9.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0.孙文学:《中国财政思想史》(上、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1.赖勤学:《转型与立宪:公共财政与宪政转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92.甘功仁:《纳税人权利专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193.易定红:《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4.李建昌、高培勇:《当代美国财税教程》,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95.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收于《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97.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98.张馨:《财政公共化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变革·理念更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99.朱孔武:《财政立宪主义》,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00.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01.王雍君、张拥军:《政府施政与预算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2.梁文永:《人权与税权的制度博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203.张西明:《新美利坚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4.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05.黄新华:《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6.廖益新等:《现代财税法学要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7.郑若山:《公司制的异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8.李津:《世界货币大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9.郑启明:《美元与战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10.王曙光等:《公共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1.樊丽明、张斌等:《税收法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2.张正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3.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4.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15.周弘:《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216.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7.齐延平:《自由大宪章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8.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9.李延明等:《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0.桁林:《中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21.王传纶:《资本主义财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22.马海涛:《政府预算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3.邹继础:《中国财政制度改革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24.唐之亨等:《法治:传承与创新——中国当代依法治国之路再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5.蔡志刚:《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26.卢菁:《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7.尹洪霞、刘振海:《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28.孙树茜、张贵乐:《比较银行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229.陈晓:《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30.蔡中兴:《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1.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2.丁志田:《赋税新论》,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
    233.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34.王鸿貌:《税法学的立场与理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
    235.王鸿貌、陈寿灿:《税法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6.程瑜:《政府预算契约论——一种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7.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8.黄俊杰:《财政国与课税收入之立法》,载《月旦法学》第84期。
    239.蔡茂寅:《财政作用之权力性与公共性——兼论建立财政法学之必要性》,载《台大法学论丛》25卷第4期。
    240.黄茂荣:《实质课税原则》,载《植根杂志》2002年第8期。
    241.黄源浩:《法国地方税制之危机与转机》,载《台大法学论丛》2006年第 3期。
    242.陈敏:《宪法之租税概念及其课征限制》,载《政大法学评论》1981年第24期。
    243.吴志光:《公民投票与权利分立原则——由公民投票的事项限制谈起》,载《宪政时代》2005年第4期。
    244.廖元豪:《宪法何用?赞颂权力,还是控制权力?》,载《台湾民主(季刊)》2006年第一期。
    245.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载《读书》2007年第10期。
    246.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载《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
    247.张维迎:《危机中的反思和我们的选择》,载《当代经济》2009年4月(上)。
    248.张维迎:《理解经济危机》,载《读书》2009年第5期。
    249.刘剑文:《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
    250.陈弘毅:《论立宪主义》,载《视角》(中文版),2002年第2卷第3期。
    251.张守文:《“第一税案”与财税法之补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252.陈刚:《税的法律思考与纳税者基本权利的保障》,载《现代法学》1995年第5期。
    253.刘少军、翟继光:《试论税收国家建设》,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54.薛凤平:《试论税收国家的出现对政党国家体制的影响》,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9期。
    255.郭剑鸣:《“预算国家”:一项防治腐败的基本制度供给——基于2008年国家审计署审计公告的思考》,载《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256.郭剑鸣:《预算国家的思想发展、制度意蕴及其建设路径》,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3期。
    257.李树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终结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年第2期。
    258.周天勇:《改革“持非税自重”》,载《南风窗》2008年第7期。
    259.熊伟:《财政法基本原则论纲》,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260.吕铁军:《钱票换选票——台湾选举文化面面观》,载《台声》1998年12月。
    261.李丽凤:《浅议财政支出》,载《新疆财经》1996年第2期。
    262.王世涛:《税收原则的宪法学解读》,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
    263.王世涛:《税收的宪政原则》,载《税务研究》2007第6期。
    264.王世涛:《公平与法定:宪政意义上的税收原则》,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65.侯作前:《从税收法定到税收公平:税法原则的演变》,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266.杨林:《略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67.白彦锋:《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与政府税收立法权的界限》,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
    268.朱力宇、孙晓红:《论法的溯及力的若干问题——关于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争议、实践、反思与主张》,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69.黎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之法律保留原则》,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70.陈松青:《西方税收公平原则的演进与借鉴》,载《当代财经》2001年第7期。
    271.胡敬涛、赵明:《宪政起源中的赋税》,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2.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73.潘明星:《创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式的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274.赵忠良:《我国罚没收入征管的理论基础研究》,载《求索》2008年第8期。
    275.王为民:《我国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收入规范管理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07第12期。
    276.晁毓欣:《公债功能的拓展:从理论到中国实践的分》,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77.刘雅静:《西方财政支出理论探析》,载《文史哲》1993年第2期。
    278.林学军、杨萱:《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比较的启示》,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4期。
    279.李伯涛、龙军:《财政赤字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评述》,载《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12期。
    280.陈宝森:《从预算赤字到预算平衡——评美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变革》,载《中国财政》1998年6月号。
    281.文娟、沈映春:《财政幻觉假说的实证检验》,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82.罗哲、段海英:《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83.丁谦:《论我国扩张性贴政政策的调整》,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第4期。
    284.毛夏鸾、任丽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与效应评价》,载《税务研究》2009年第12期。
    285.袁元:《近万亿赤字的承受力》,载《瞭望》2009年第3期。
    286.杜朝运、郑瑜:《积极财政政策的理性思考——兼论其退出机制》,载《税务研究》2009年第12期。
    287.邓力平:《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权与用于国际协调》,载《税务研究》2009年第11期。
    288.林尚立:《行动者与制度效度:以文本结构为中介的分析》,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289.彭健:《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及特征》,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90.陈端洪:《宪政初论》,载《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4期。
    291.闫海:《预算民主:预算审批权为中心的构建》,载《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92.姚凤民:《我国政府预算的完善:法律视角》,载《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8期。
    293.袁孝宗:《公共财政理念与中国预算法完善》,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94.吴建华、罗卜:《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9期。
    295.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296.姜维壮、王倩:《地方债发行管理比较研究》,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297.白伊宏:《关于货币发行权问题的探讨》,载《吉林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98.宋琳:《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载《开放导报》1996年第9期。
    299.陆晓明:《金融现代化法案后的美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兼评花旗集团出售“旅吴敏:《揭示美联储神秘面纱——〈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书评》,载《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第46期。
    300.刘伟:《论协商民主视阈中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01.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302.张馨:《中国财政支出的公共化改革》,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
    303.宋士云、李成玲:《1992~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3期。
    304.戴美兰:《遗产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05.王玉英:《美、日、香港证券与财税政策之比较》,载《财政与税务》2001年第3期。
    306.王明高等:《国外遗产税税率比较》,载《中国经济论坛》,2004年第42期。
    307.黄浩明:《研究当代公益基金会的一面镜子》,载《博览群书》2000年第4期。
    308.杨之刚:《中国分税财政体制:问题成因和改革建议》,载《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
    309.李凤荣:《分税制下我国地方税权问题探析》,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0期。
    310.王鸿貌:《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理论发展与制度转型》,载《法治论坛》2008年第3期。
    311.杨璨明、贾文娟:《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重新思考》,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12.薄贵利:《构建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载《新视野》2006年第2期。
    313.寇铁军、周波:《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314.贾浩、林至敏:《改革与国家能力:变化中的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第1卷。
    315.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316.毕丽、危素玉:《财政分权理论综述》,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17.黄海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法律划分》,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18.傅红伟:《论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319.安体富等:《关于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研究》,载《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第6期。
    320.韩宗保、刘建芍:《科学界定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载《财税与会计》1999年第11期。
    321.张金艳:《政府间转移支付: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载《工商管理》2007年第10期。
    322.余珊、丁忠民:《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公平性效果的实证分析》,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23.王丽君、刘卫华:《财政转移支付问题探讨》,载《金融经济》2006年第3期。
    324.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载《财经论丛》2006年第5期。
    325.宋学红:《规范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思考》,载《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5期。
    326.王志涛:《地区差距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竞争》,载《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327.李红霞:《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载《现代经济》2008年第4期。
    328.宴辉:《论市民社会的现代形态》,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2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30.李永传:《试论我国的行政区划》,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31.丛中笑:《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经济法思考》,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9期。
    332.赵长庆:《论税权》,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1’期。
    333.刘云龙:《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评述》,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7期。
    334.王怡:《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35.王岩:《契约理念: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兼论全球化时代的契约文明》,载《政治学》2004年第7期。
    336.程汉大:《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37.孙大吉:《经济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社会发展动力新探》,载《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
    338.钱弘道:《从经济决定论到公共选择理论》,载《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39.高超群:《经济决定论反思》,载《南风窗》2007年7月上。
    340.张曙光:《从历史决定论到历史选择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再认识》,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341.吴仁平:《评波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责难》,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42.苗连营、王钰:《从传统的家园意识看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343.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44.苗连营:《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入宪问题之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345.苗连营、程雪阳:《分税制、地方公债与央地财政关系的深化改革——基于立宪主义的视角》,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46.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347.苗连营:《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载《河南省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48.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349.苗连营、吴礼宁:《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载《北方法学》2009年第4期。
    350.尹田:《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国民法上广义财产理论的现代启示》,载《法学家》2004年第2期。
    351.尹田:《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载《法学》2005年第2期。
    352.文勇:《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353.方世熔:《论行政权力的要素和制约》,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
    354.[美]道格拉斯·诺思、巴里·温格斯特:,《宪法与承诺:17世纪英格兰治理公共选择制度的演进》,载《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5.葛克昌:《地方税法通则与地方自治》,载《地方自治法学论辑》(下),台北市政府法规会1999年版。
    356.黄土洲:《脱法避税的防杜及其宪法界限》,载《第三届行政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论文集》,台大公法中心,2003年。
    357.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主办,“直接民主与公民意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8年。
    358.刘剑文:《财税法论丛》(1-9),法律出版社2002-2007年版。
    359.翟继光:《论税收国家》,载《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财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360.何怀宏:《康德论改革与服从》,载《公共论丛——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8年版。
    361.王世涛:《论中国的宪政单一制与财政联邦制》,收于2008年“中国公法时代高端论坛——第一届‘公共财政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62.张宝贵:《论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法制建设》,收于“中国公法时代高端论坛——第一届‘公共财政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363.刘军宁:《联邦主义:自由主义的大国方案》,载汪丁丁:《自由与秩序: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版。
    364.蓝元骏:《熊彼特租税国思想与现代宪政国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65.吴祥荣:《财产与自由——自由主义论证的分析》,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
    366.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67.王玉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68.段海英:《财政赤字风险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369.蔡建明:《政府非税收入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0.张海星:《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1.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72.王宇:《我国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变迁研究——一个基于集权与分权矛盾的分析》,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73.范立新:《从税收专制主义到税收立宪主义——税收法治的经济学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74.徐红:《财权掌控与财政民主——英美议会财政权的政治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5.羽翔:《政府非税收入到底有多少?》,新京报网络版2007年5月7日。
    376.马海涛:《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进步》,载《中国税务报》2008年5月21日,第006版。
    377.管荣开:《政府税外收入要从无序膨胀走向有效约束》,载《中国改革报》2006年8月22日。
    378.胡贲:《中国式的“税收战争”》,载《南方周末》2009年10月14日。
    379.李耀宗:《明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5000亿》,载《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2日,第B10版。
    380.陈岳琴:《世界各国赠与税立法实践的6种模式(国际经验)》,载《市场报》2006年9月4日,第4版。
    381.王振宇:《央地分税未来路径》,载《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10月29日。
    382.高培勇:《新税改2006年送给企业2千亿》,载《中国贸易报》2004年12月09日。
    383.《1950年税收工作大事记》,源于中国税收咨询网,2009年9月7日。
    384.全承相:《财政权的配置及其运行制约机制》,http://www.xslx.com/ htm/jjlc/csjr/2003-4-19-13632.htm.。
    385.[日]北野弘久:《税收国家》,“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专 题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r2005/index.asp,2009-12-28
    386.张海斌:《古典宪政与现代宪政——论我国宪政建设的思路》,http://www.studa.net/zhengzhiqita/060403/11222815.html
    387.张道庆:《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划分》,http://article. chinalawinfo. com/ 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39838,2009-11-17
    388.秦大军等:《数千亿县乡财政赤字成中国新农村建设“绊脚石”》,http://www.gmw.cn/content/2006-03/04/content_383605.htm,2010-1-20
    389.徐辉:《美国:基金会的公信力决定一切》,http://news.sohu.com/ 20080617/n257554491.shtml,2009-12-23
    390.蔡定剑:《中国公共预算改革——透明化、法制化与民主化》,http:// www.law-thinker.com/news.php?id=2326,2009-12-3
    391.张千帆:《公共利益并不要求征地》,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 20080228/11154559085.shtml,2008-3-30
    392.[美]布坎南:《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翟小波译,http://www.yadian. cc/paper/3449/,2009-10-3
    393.王茂庆:《财政权的宪政分析》,“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r2005/content.asp?a_id=3774,2009-12-15
    394.Joseph A. Schumpeter, The Crisis of Tax State. In Richard Swedberg, Eds., Joseph A. 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395.Bernhard Heitger, Convergence, the "tax-state" and economic dynamics,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Volume 129(2),1993.
    396.Dieter Bos,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Public Choice, Vol 38(3),1982.
    397.R. A. Musgrave, Schumpeter's Crisis of the Tax State: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Vol 2(2),1992.
    398.Christopher Green, From "Tax State" to "Debt State",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Vol 3(3),1993.
    399.Karl-Heinz Schmidt, Schumpeter and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 IN J.Backhaus eds.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p.337-351.
    400.John Ashworth and Bruno Heyndels, Politicians'Opinions on Tax Reform, Public Choice, Vol 103(1-2),2000.
    401.Noam Chomsky, Failed States:The Abuse of Power and the Assault on Democracy, Metropolitan Books,2006.
    402.Michael Mandelbaum, The Ideas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Peace, Democracy, And Free Marke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ublic Affairs, 2004.
    403.Timothy Harper,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U.S. Constitution, Alpha, 2007.
    404.Bertrand Russell, Power:A New Social Analysis, Routledge,2004.
    405.Daniel Tarschys. Tribute, Tariffs, 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88.
    406.F. A. Hayek, Prices and Production, Routledge,1931.
    407.Brennan, Geoffrey, James Buchanan, the Power to Tax: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a Fiscal Constit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408.Chernick, Howard, A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al Incidence of State and Local Taxes, Public Finance Quartly, Oct.,1992.
    409.Frey, B., Eichenberger, R., To harmonize or to compete? That's not the ques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60,1996.
    410.Inman, Robert P., Danie L. Rubinfeld, Designing Tax Policy in Federalist Economies:An Overview,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60(3),1996.
    411.Inman, Robert P., Danie L. Rubinfeld, Making Sense of the Antitrust State-Action Doctrine:Balanc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n Regulatory Federalism, Texas Law Review, Vol.75,1997.
    412.Kirchgassner, G., Pommerehne, W., Tax harmonization and tax competi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lessons from Switzerland, Journal of Pubic Economics, Vol.60,1996.
    413.McKinnon, Ronald I., Market-preserving Fiscal Federalism in the American Monetary Union, in Mario Blejer and Teresa Ter-Minassian eds., Macroeconomic Dimensions of Public Finance:Essays in Honor of Vito Tanzi, Routledge,1997.
    414.McLure, Charles E., Vertical Fiscal Imbalance and the Assignment of Taxing Powers in Australia. Hoover Institution,1993.
    415.Mark S. Kamlet and David C. Mowery, Contradictions of Congressional Budget Reform:Problem of Congressional Emulation of Executive Branch,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Vol.6, No.3,1987.
    416. Allen Schick, Congress and Money, Urban Institute Press,1980.
    417.E. C. S. Wade, G. Godfrey Philips,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Longman Group Ltd.1997.
    418.Robert P. George, Great Cases in Constitutional La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419.R. A. Dahl, After the Revolu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420.Brownli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Oxford University,1963.
    421.Michael H. Davis, The Law politics Distinction, the French counsel constitutional and the US. Supreme Cou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4.No.1 Winter 1986.
    422.Carl Wellmanl Solidarity, the Individual and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22,2000.
    423. Arrow, Kenneth J. and Mordecai Kurz,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 John Hopkins Press,1970.
    424.Aschauer, David A., 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 Manuscript, Chicago: Fed. Reserve Bank Chicago, Mar,1988.
    425.Bolton, Patrick and Gerard Roland, The Break-Up of Nations: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2, No.4, Nov, 1997.
    426.Niskanen, W. A. Jr., Burea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Atherton,1971.
    427.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6pez-de-Silanes, Cristian Pop-Eleches, Anderier Shleifer, Judicial Checks and Balanc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12, no.2.2004.
    428.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report on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429.Daniel Tarschys. Tribute, Tariffs, 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88.
    430.Rubin, I. 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Budgeting:Getting and Speeding, Borrowing and Balancing.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of Seen Bridges Press, 2000.
    431.Edmund S. Morgan, Prologue to Revolution:Sources and Documents on the Stamp Act Crisis.
    432.Ralph Nader, Corporate Socialism,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18),2002.
    433.F.C. Lan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Organized Violence, JEH 18,1958.
    434.Gary M. Walton, Hugh Rochoff,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7th), the Dry Press,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435.Joseph Wronka,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436.Joseph C. Kiger, 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2000.
    437.Tiebout, Charles,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4.1956.
    438.Oates, Wallace. E, An Essay on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Sept,1999.
    439.Sandra Eden, A leap into the unknown or into the fire:is unitary taxation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s of cross-jurisdictional taxation?“全球化与财税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论文,http://www.cftl.cn/prosemina2005/content. asp?a_id=39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