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在唐代诗坛的接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庾信本身杰出的诗歌成就以及他在诗歌发展史上所处的特殊坐标,对于庾信的接受一直贯穿于唐诗近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甚至早在周、隋时期,庾信的直接影响就开始了。以北周明帝、赵滕诸王以及隋炀帝为核心的宫廷诗坛效“庾信体”,对庾信艳情、咏物、乐府之篇的倾心效仿,北周本土以及羁旅作家群对庾信羁旅、怀古、边塞、幽居等题材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埋下了唐代诗坛庾信接受的最重要的几条发展脉络,也奠定了唐代诗坛庾信接受的基石。
     武德诗坛大抵是周隋诗坛的延续,《艺文类聚》大量全面地收录了庾信的作品。在太宗重振儒学的文化政策下,贞观史臣对庾信加以严苛批判,冠以“辞赋之罪人”的骂名。然而,与此同时,由于诗才凋零,贞观诗坛新体之声律律、偶对技巧远逊齐梁、陈隋,以唐太宗为核心的贞观君臣在声律、体制诸多方面效仿庾信体。随着高宗朝声律、偶对技巧的发展,“庾信体”一度被“上官体”所取代,但仍风靡于中下层文士群体以及私人宴乐场合。至于武后中宗时期,随着声律难关攻克,“沈宋体”确立后不复再有明确的效“庾信体”之作。宫廷诗人对庾信诗歌声律与体物技巧也朝着更加娴熟的方向发展。在占据主流的宫廷诗坛庾信接受之外,以四杰、沈宋、陈子昂等人为代表,从体裁、题材、体制等层面对庾信五言艺术加以继承或反驳,蕴育出盛唐庾信接受的某些先机。
     盛唐前期的诗坛仍然延续了齐梁余风,《初学记》对庾信作品的收录以及玄宗宫廷诗坛对庾信接受皆与初唐一脉相承。与此同时,盛唐诗又能全面取法诗骚、汉魏六朝以来的诗学传统,其对庾信的接受也摆脱了初唐的局限,呈现出新的视野和超越,如张说对庾信诗歌“气骨”一面的凸显。继沈宋之后,王维将庾信五言艺术体制又加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其盛唐五律正宗地位。当李白取法齐梁写景造境艺术时,在题材与浪漫清新之情调上与庾信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同时,又延续陈子昂对庾信《拟咏怀》的接受,最终完成了盛唐五古以复为变的道路。
     从“清新庾开府”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对庾信的接受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与时代、人生遭际有关,更与其自身各阶段的诗歌创作状况以及诗歌理念、追求有关。正是在这种深层接受契机下,承沈宋、杜审言、王维等人对庾信五言艺术的发掘而来,杜甫对庾信五言的字法、句法、章法、偶对、用典等技巧都有深刻领悟和借鉴,将庾信五言诗歌艺术的能量发挥到极致。风格上,在初唐的“清新”、“绮丽”之外,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中的清峭、刚健、萧飒、朴拙等风格加以全面体认,由此突破了齐梁至盛唐前期五七言近体以清新、典雅为主的局限,构成了其诗歌集大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他对萧飒、朴拙一面的接受开中晚唐诗坛庾信接受之先声。诗文之外,其对庾信身世遭际的深刻同情以及悲哀形象的塑造奠定了中晚唐诗坛庾信接受的重要基调。
     中晚唐诗坛的庾信接受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时代精神、诗学传统与个性色彩相互交织。韩孟等复古一派延续了初唐史家的批判基调,发出“尘埃徐庾词”的批判。而与此同时,齐梁诗复兴之势已成,“庾信体”在试诗、帖诗中得到一脉接受,庾信的宫体之作也成为艳诗创作的取法对象。诗论家皎然对庾信诗歌的接受深刻地体现了中唐人对齐梁诗的界定与评价,或褒或贬,带有鲜明的诗诗学色彩。其中,以李贺、李商隐对庾信“宫体”艺术的借鉴最为深刻、独到。承杜甫而来,乱世羁旅下的中晚唐诗坛对庾信的同情也达到了顶峰,并重塑了一个羁旅不归、悲哀愁苦、隐逸的庾信形象。
     总之,唐代近三百年间庾信接受产生的内在动机、外在表现以及各阶段的沿革变迁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诗学内涵以及内在规律。以此为切入点,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庾信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及其在诗歌史上地位的沉浮变迁,更有助于把握唐诗自身在近三百年间发展过程中对六朝诗歌的继承、扬弃、超越与复归,以及会通地理解唐诗大家的诗歌创作渊源和历程。
Account of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poetry and the special coordinate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development, the acceptance of Yu Xin has been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ang poem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Even since the Northern Zhou and Sui Dynasty, the direct affection has beginning.The princes of Northern Zhou Dynasty, especially the Zhao and Teng and the king Suiiti imitated the "Yu Xin style"and the rhetoric poems. The local North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writers came from Qi and Chen Dynasty meditate his subjects, such as reclusive,homesick.All of this not only lead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ree-aspects of the acceptance of YuXin in Tang Dynasty,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The very beginning of early Tang Dynasty is the continuation of Zhou Sui poetry, and the encyclopaedia of literature'yiwenleiju'comprehensively collected his works. Under the cultural policy of appreation on Confucianism which advocated by Taizong, the historians pay harsh criticism onYu Xin, called him "the sinner of literatur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withering of poetry, the great draggle of the rhyme and skills on the new poetry style, Tang Taizong and his minister have to emulate the poetry style of YuXin. With the progress of Gaozong period, the poetry style of YuXin was replaced by "Shangguan style", but it was still popula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intelligentsia group and private pleasures. It was until the late peiod, as the great foreward of the poetry rhyme and skills,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n Song style", YuXin style was no longer appeared.On the otherside, the poetries likes"the famous four ", Shen Song and Chen Zi'ang inherited from the genre, theme and structure layer, which contains some new tendency.
     The early period of Xuan Zong times, the poetry still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Qi Liang.The collection of Yu Xin's poems by "chu xue ji" and the palace poetry's acception were the continuing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Meanwhile, the poetry of this period is good at learning from the Six Dynasties poetics tradition.The acceptance of YuXin appeared new visions, such as Zhang Yue who claimed the"bone" and stength of Yu Xin's pomes. The most famous poetry Wang Wei gave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tyle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 of YuXin, which leading to his great status. Li Bai and Yu Xin showed remarkably similar in the theme atmosphere. He learned a lot on the scenery creation art from YuXin but still remained his own speaciality.At the same time, he acontinued the acception of Chen Zi'ang to YuXin, and finally completed the restore to the ancient po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eary time to late years, the acception of Du Fu to Yu Xin experienced a gradual process. This process not only related with the poetr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life experience, but alos with the poetry creative situation, his own poetry concept and pursuing.According to Shen Song,Wang Wei, Du Fu comprehensively aherited the syntax, structure and artistry of Yu Xin's five-character poetry. Besides the graceful and gorgeous style, Du Yu Fu also inherited the vigorous, plain style of YuXin's poem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to the poetry of late Tang Dynasty. Meanwhile, Du Fu also absorbed the realistic spirit of YuXin's Fu and show great sympathy to him, then moled a sorrow image of him.
     In the late Tang poetry, the acception of Yu Xin showed much more complex stat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poetic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ity are intertwined. Han Meng continued the critical tone of the early historian, issued"critical dust Xu Yu word". At the same time, the Qi and Liang poetry revival has revived,"Yu Xin style" was imitated again.The famous Critics Jiao Ran's acception of Yu Xin's poetry embodies the 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ang poetry to the poems of Qi and Liang Dynasty. Among them, Li He and Li Shangyin showed profounding and unique understangding to YuXin's "Palace" poetry. Along with Du Fu, the harsh mosphere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made a great compassion to Yu Xin's surferrin and remolded a sorrow, reclusive image of Yu Xin.
     In a word,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 pattern behind the acception of Tang Dynasty which continued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hided complex poetic connotation. Realizing it not only can better understand Yu Xin's poetry artistic value and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but also helpful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ang poetry itself in the past three hundred years and its'origin relationship with Six Dynasties Poetry.
引文
1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第270页。
    2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9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页。
    4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词集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0页。
    1李详《庾子山哀江南赋集注》,国粹学报,1911-1912年七卷4-6期。又见《李审言文集》,第325-351页。
    2梁廷灿《庾子山年谱一卷考略》,《北平图书馆月刊》,1929年7日三卷1期。
    3陈寅恪《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1卷1期,1931年4月15日;《读哀江南赋》,昆明清华学报,1939年。
    4黄汝昌《庾子山之生平及其著作》,广州岭南大学《南风》,1933年5月8卷1期。
    5高步瀛《哀江南赋笺》,《师大月刊》,1934年10月-1936年4月14期、18期、26期。
    6许逸民《<重别周尚书>二首之二非庾信作》,《文史》第6辑,1979年第6期。
    7鲁同群《庾信入北仕历及其重要作品的写作年代》,《文史》第19辑,1983年。
    8凌迅《庾信<咏怀诗>当别作编次——<拟咏怀>再思考》,《文苑纵横谈》第十七辑,1983年
    9刘文忠《庾信前期作品考辩》,《文史》第19辑、27辑
    10吴先宁《庾信<园庭>等七诗作年考》,《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
    11林怡《庾信作品考辨二则》,《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1张明非《试论庾信及其“乡关之思”》,《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
    2吴先宁《乡关之思和隐遁之念——庾信后期两大主题论析》,《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3鲁同群《庾信在北朝的真实处境及其“乡关之思”产生的深层原因》,《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4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5何世剑《庾信诗文接受及其当代意义》,《南昌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41期第2卷。
    1陶道恕《庾信文章老更成——杜甫学习庾信艺术经验浅议》,《古典文学论从》第15辑,四川大学,1982.10。
    2李岚《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庾信与杜甫关系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3吴相洲《庾信杜甫老成境界之比较》,《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4杜晓勤《庾信杜甫集大成之比较》, 《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5林继中《古事今情:杜诗与庾赋的内在联系》,《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6加藤国安《论杜甫的创作与庾信的关系》, 《辽宁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7张黎明《庾信与贞观文人的宫廷创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8何世剑《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承传与接受》, 《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春之卷。
    9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第三章《从陶渊明到王绩》,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1所谓“对立诗论”是与“宫廷诗”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注重自我表现、体现作者个性色彩、具有社会关怀的一种诗歌理论。初唐陈子昂的“兴寄”理论即属于此种。
    2矢岛美都子《庾信研究》,明治书院,平成12年版。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95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页。
    3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4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5页。
    5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43页。
    1令狐德棻《周书》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3页。
    1《周书》卷四十一,第745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第47页。
    3《周书》卷四十一,第744页。
    4《周书》卷四十一,第731页。
    5王夫之《古诗评选》,李中华、李利民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60页。
    2关于这一组诗的创作年代问题,学界目前尚无定论。国内学者如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庾信诗赋选注》将其定为梁时的作品:刘文忠《庾信前期作品考辩》一文中亦认为当作于南朝之时。此外,如日本学者清水凯夫先生亦将此推定为南朝时的作品。持此观点者的主要依据是该组作品所呈现出的绮艳的风格与题材。然而,由于庾信前后期作品在题材与风格上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单凭此一点很难令人完全信服。日本学者兴膳宏先生认为该组诗当作于入北之后。其依据是庾信文集的编纂及流传过程。据宇文逌之序,庾信扬都之时的作品历侯景之乱、江陵覆亡大都散佚,若《咏画屏风诗》二十四首作于梁时,不可能数量如此众多地留存下来。并据此认为此二十四首“或可间接说明该集有取自周代所编旧集的部分。而要说这二十四首诗是庾信北迁后的作品,恐怕问题也不大。”以上两种观点,虽各有道理,但都难以找到明确的史料作为支撑。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组作品的创作时期对于正确认识以及评价庾信新体诗的发展成熟过程至关重要。
    3郭绍虞主编,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第1524页。
    4《清诗话续编》,第538页。
    5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6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1王夫之《古诗评选》,第68页。
    2王夫之《古诗评选》,第69页。
    3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页。
    4北朝多有七言四句的民歌,如《钜鹿公主歌辞》、《地驱乐歌》、 《捉搦歌》等。此外,又有五七杂言之作,如《咸阳王歌》:“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度。”以及相传为胡太后所作的《杨白花辞》等。而南朝七言乐府的兴盛实与北朝七言及杂言民歌有着密切关系。曹道衡先生论鲍照之七言及杂言乐府时说:“南北朝之间的歌谣和乐章的交流,并不会完全被隔绝,例如北朝的《高阳乐人歌》、《杨白花歌辞》等很快流传到南方就是明显例证。尤其像鲍照这样原籍北方,而且还到过南北朝边界地区的人,接受北方原有的民歌的影响,可以说是不乏机会的。所以鲍照在他的乐府诗中出现了那么多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很难说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和他受流行于北方的一些民歌的影响有关。” 杨生枝《乐府诗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3页。
    2a式(仄仄平平仄)、A式(仄仄仄平平)、B式(平平仄仄平)、b式(平平平仄仄)、b a式(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a B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参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
    3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第808页
    1《周书》卷四十一,第734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第1094页。
    1《周书·帝记》第四,第60页。
    2《北史》卷六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9页。
    3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三,第279页。
    1《周书》卷十三,第206页。
    2倪璠《庾子山集注》,第51、53页。
    3倪璠《庾子山集注》,第51、53页。
    4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三,第280页。
    5《隋书》卷三十五,第1079页。
    6倪璠《庾子山集注》卷十一,第657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卷十一,第657页。
    2《隋书》卷三十五,第1079页。
    3《周书》卷三十八,第686页。
    1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30页。
    2《周书》卷三十八,第687页。
    3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的嬗变》,第20页。
    1《隋书》卷五十七,第1398页。
    2郭绍虞选编,富寿荪典校《清诗话续编》,第1523页。
    3《隋书》卷四十五,第1230页。
    4《隋书》卷五十八,第1416页。
    5《隋书》卷五十八,第1423页。
    1《隋书》卷五十八,第1424页。
    2《旧唐书》卷七十二,第1975年版,第2565页。
    3《隋书》卷七十六,第1742-1743页。
    1《隋书》卷七十六,第1743页。
    2《隋书》卷五十八,第1423页。
    1《周书》卷三十八,第685页。
    1钱志熙《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兼论其与徒诗五言体之间文体上的分合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49卷。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一,第136页。
    1周绍良《唐才子传笺证》巾华书局,2010年版,第3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第三章《从陶渊明到王绩》,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2参见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三章第三节《王绩对庾信声律化技巧的继承和发展》,第3034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29页。
    2矢岛美都子《庾信研究》,明治书院,平成12年版,第213-221页。
    3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35页
    1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三,第284页。
    1《旧唐书》卷七十二,第2577页。
    2《隋书》卷五十八,第1406页。
    3《旧唐书》卷七十二,第2577页。
    4《隋书》卷三十五,第1091页。
    5《北史》卷五十五,第2006页。
    1《隋书》卷七十六,第1735页。
    2沈德潜《古诗源》,第315页。
    1《隋书》卷七十六,第1424页。
    1《隋书》卷十四,第331页。
    2《隋书》卷十四,第342页。
    3《北史》卷四十七,第1728页。
    4梁简文帝集中有六言《拟娼楼节怨》:“朝日斜来照户,春鸟争飞出林。片光片影皆丽,一声一啭煎心,上林纷纷花落。淇水漠漠苔浮。年驰节流易尽,何为忍忆含羞。”与庾信之诗情调颇似。又王褒亦有六言《高句丽》:“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娑娑。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亦是歌舞绮靡之作。任半塘先生认为此诗作于北周,然观其与庾信《舞媚娘》和梁简文帝《拟娼楼节怨》情调极相似,皆婉媚绮丽,而后二者皆作于梁。且王褒入北后,以雅识治体且累世在江东为宰辅而深得宇文泰器重,兼掌纶诰,言志叙怀之外,不复别有乐府之作,单作此一首的可能很小。笔者认为此三首作品很可能是在梁时的唱和之作。
    1陈祚明《采菽堂诗选》卷二十二,第696页。
    1《周书》卷十三,第202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959页。
    2仅存四句残篇:“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水冻菖蒲未生节,关寒榆荚不成钱。”
    3倪璠《庾子山集注》卷八,第404-405页。
    4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二十一,第510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第53页。
    1《隋书》卷七十六,第1730页。
    2《隋书》卷七十六,第1730页。
    3郭绍虞主编、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第522页。
    4《隋书》卷七十六,第1730页。
    5《周书》卷四十一,第744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7页。
    2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页。
    1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2《旧唐书》卷一百九十,第4984页。
    3唐雯《<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第六卷。
    1唐雯《<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第六卷。
    2此诗《庾子山集注》(以下简称庾集)作《和李司录喜雨》节选了三、四、五、六、七联。
    3庾集作《同颜大夫初晴》,此处节录了“湿花飞未远,阴云敛向低。燕燥还为石,龙残更是泥”四句
    4《应令诗》:“望别非新馆,开舟即旧湾。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路尘犹向水,征帆独背关。”
    5“保法师”当是“侃法师”,倪璠《庾子山集校注》作《和侃法师三首》
    6《至老子庙诗》:“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量药用刀圭。行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
    1“昨夜”“逍遥”二首与《咏春诗》重收。
    3“于时玄鸟司历……眷回銮之馀赋”
    1倪璠《庾子山集校注》,第3页。
    2《隋书》卷五十八,第1416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4页。
    1《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第4941页。
    1杜佑《通典》卷十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02页。
    2《新唐书》卷一百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69页。
    1《隋书》卷七十六,第1730页。
    2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巾华书局,1998年版,第313-314页。
    3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90页。
    1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0册。
    2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第1530册。
    3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页。
    4杨师道、上官仪、李百药、长孙无忌、谢偃、王珪、杜正伦、凌敬、于志宁、魏征
    5许敬宗、虞世南、褚亮、岑文本、褚遂良、刘孝孙、刘洎、刘子翼、欧阳询、沈叔安、朱子奢
    6《旧唐书》卷七十二,第2577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第43页。
    2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上》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页。
    1《旧唐书》卷六十二,第2383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22页。
    2杜晓勤《齐梁文学向盛唐文学的嬗变》,第37-39页。
    1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361页。
    1参见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一书第五章《上官仪、元兢的诗律学理论及其对诗律发展之影响》,第40-47页。
    2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48页
    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68-69页。
    2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94页。
    3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92页。
    4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14页。
    5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15-116页。
    1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59页。
    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以高峤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无此官,应从世系表改为“司门郎”。
    2杜晓勤《齐梁文学向盛唐文学的嬗变》,第59页。
    3杜晓勤《齐梁文学向盛唐文学的嬗变》,第37-39页。
    1蒋清翊《王子安集注》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2计有功撰,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九,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6页。
    3《旧唐书》卷一百,第3112页。
    4《旧唐书》卷八十五,第2816-2817页。
    1所谓“对立诗论”是与“宫廷诗”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注重自我表现、体现作者个性色彩、具有社会关怀的一种诗歌理论。参见宇文所安《初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2《全唐文》卷二二五,第18页。
    1《新唐书》卷二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748页。
    2屠隆评点《徐庾集》,四部丛刊本。
    3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71页。
    4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66页。
    5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489页。
    6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第281页。
    7《旧唐书》卷一百九十,第5025页。
    8《全唐文》卷六五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9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04页。
    1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页。
    1《清诗话续编》,第1366页。
    1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2页。
    1《全唐文》卷一九八,第2001页。
    2《全唐文》卷一九八,第1829页。
    3葛晓音《初唐四杰与齐梁文风》, 《求索》,1990年,第3期,第90-91页。
    1葛晓音《初唐四杰与齐梁文风》,《求索》,1990年第3期,第90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第140页。
    1张鷟《朝野佥载》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1页。
    2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75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75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第141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九,第129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45页。
    3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九,第132页。
    4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第143页
    1周维德《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60页。
    2《三唐诗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页。
    3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页。
    4陶敏、傅璇琮《唐五代编年史》(初盛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5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第150贞。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44页。
    2许槤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絮笺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许槤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絮笺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4钱志熙先生曾指出:“在永明新体出现之后,一方面是声律体越来越发展,被以声律,流丽为宗的诗风越来越推广,至梁陈宫体诗人而造极:另一方面,一些造诣较高、试图对流俗的诗风与诗体有所超越的诗人,又常常自觉第学习晋宋乃至汉魏的诗体与诗风,造成一种可视为唐人古风、古体之先声的诗歌。”“北朝卢思道、薛道衡、杨素……诸家虽未找到整体地超越齐梁陈隋诗体的道路,但超越时风,突破程式化的创作倾向,是明显存在的。”参见《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62-68页。
    5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第三届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18页。
    1参见钱志熙《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第66页。
    1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2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5页。
    1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5页。
    1姚思廉《陈书》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8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949页。
    3参见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一书第五章《齐梁诗风在吴越山水诗巾的复兴》,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9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8页。
    2《新唐书》卷二百二,第5751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8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67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250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第36页。
    3参见《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65页。
    1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140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1080页。
    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05页。
    3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807页。
    4倪璠《庾子山集注》,第229页。
    5倪璠《庾子山集校注》,第3页。
    1王钟陵《巾国中古诗歌史》,第805页。
    2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第三届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18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第三章《从陶渊明到王绩》,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2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第三届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18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第236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83页。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493-494页。
    4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三,第144页。
    1按照一般的盛唐研究断限,盛唐诗坛指从开元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一期间的诗歌创作情形。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1987年版,第416页。
    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第384页。
    4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第446页。
    1杜佑《通典》卷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2页。
    2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第24页。
    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第5049-5050页。
    2唐雯《<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六卷。
    3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页。
    1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一云:“郑左司子敬家有《玉台后集》,天宝间李康成所选,自陈后主、隋炀帝、江总、庾信、沈、宋、王、杨、卢、骆而下二百九人,诗六百七十首,汇为十卷,与前集等,皆徐陵所遗落者。往往其时诸人之集尚存。今不能悉录,姑摘其可存者于后……《闺情》云:‘虽是从来月,东窗异昔时。今宵一长夜,应敛几人眉。’”诗后小字注“庾信《闺人望月》”
    2王夫之《古诗评选》,第287页。
    1《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52页。
    2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2页。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5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603页。
    2唐雯《<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六卷。
    3此诗《庾子山集注》(以下简称庾集)作《和李司录喜雨》节选了三四五六七联。
    4《咏春诗》实倪集中的《咏画屏风诗二十四首》中的二首。
    1就具体篇目来说,《初学记》与《艺文类聚》共收的篇目文辞上多有异同,如《初学记》所收《对烛赋》较之《艺文类聚》更完整,更近于倪璠《庾子山集注》,反之《艺文类聚》所收《春赋》又较《初学记》更完善。两书收录上的这种差异可以窥见庾信南朝之赋的散佚、整理过程之一斑。
    2《大唐新语》卷九,中华书局,2004年版。
    1《隋书》卷九,第331-332页。
    2倪璠《庾子山集题辞》,第7页。
    3《南齐书·乐志第三》载:“明堂祠五帝,汉郊祀歌皆用四言,宋孝武使谢庄造辞,庄依五行之数,木数用三(青),火数用七(赤),土数用五(黄),金数用九(白),水数用六(黑)。”参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中华书局,1972年版。
    4杨生枝《乐府诗史》,第423页。
    5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二,第1055页。
    6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二,第1055页。
    1袁行霈、丁放《盛唐诗坛研究》第一章《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9页。
    1岑参撰,寥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页。
    2杜晓勤《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3月第48卷第2期。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449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402页。
    3许学夷《诗源辨体》,第158页。
    1葛晓音先生《盛唐清乐的衰落和古乐府的兴盛》,《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4期。
    2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第957页。
    4宇文所安《盛唐诗》,第145页。
    5宇文所安《盛唐诗》,第116-117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第113页。
    2杨慎《升庵诗话》卷九,第815页。
    1《全唐文》卷二十七,第33页。
    2陈铁民、候忠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页。
    3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第1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页。
    2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页。
    3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107页。
    4宇文所安《盛唐诗》,第6页。
    5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下,第161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189页。
    2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5页。
    3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第114页。
    4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252页。
    5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188页。
    6《旧唐书》卷一百二,第3184页。
    1《旧唐书》卷一百四十,第5004页。
    2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第541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959页。
    2刘繁蔚《魏晋南北朝专家文之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1页。
    1令狐德棻《周书》卷六,第107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093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092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203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203页。
    3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193页。
    4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77页。
    1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一,第69页。
    2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一,第48页。
    3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一,第70页。
    4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二,第137页。
    5《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7页。
    1宇文所安《盛唐诗》,第45页。
    2宇文所安《盛唐诗》,第57-58页。
    3钱志熙《论王维“盛唐正宗”地位及其与汉魏六朝诗歌传统之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4《旧唐书》卷一九十下,第5052页。
    5钱志熙《论王维“盛唐正宗”地位及其与汉魏六朝诗歌传统之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7月,第48卷第4期。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60页。
    1宇文所安《盛唐诗》,第4页。
    2宇文所安《盛唐诗》,第5页。
    3张玉谷《古诗赏析》,第507页。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34页
    2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61年版,第5页。
    1《四库总目提要》别集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
    1宇文所安《盛唐诗》,第46页。
    2此处的“抑制或隐藏法则”借用了宇文所安先生的一个概念,意为所说出来的不再一定是所要表达的,表面的情致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情致。参见《盛唐诗》,第46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第36页。
    2参见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一书第五章《齐梁诗风在吴越山水诗巾的复兴》,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宇文所安《盛唐诗》,第58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17页。
    1王维撰,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末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61页。
    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十种》,第128页。
    2傅璇琮主编《唐人选唐诗十种》,第463页。
    3《全唐文》卷四十六,第510页。
    4宇文所安《盛唐诗》,第57-58页。
    5何世剑《论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承传接受》,《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01期。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第132页。
    2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一八,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册,第600页。
    3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第571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659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页。
    3《杜诗详注》卷一,第53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第54页。
    2胡应麟《诗薮》卷六,第119页。
    3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第600页。
    4裴雯、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7页。
    1葛晓音《古诗艺术探微》,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2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认为此诗作于入北之后,而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则曰:“本篇大约是作者早年仕梁时所作。其时所作《荡子赋》云:‘新歌《子夜》,旧舞《前溪》。别后关情无复情,奁前明镜不须明。’与本篇内容颇为相近。”按庾信此诗是典型的齐梁咏物乐府的笔法,且杂以凄艳之情,故当从后说。
    3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齐鲁书社,2000年版。
    1王夫之《古诗评选》,第66页。
    2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二十一,第510页。
    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4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第44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720页。
    2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38页。
    1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六,第191页。
    2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页。
    3王琦《李太白全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66页。
    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页。
    2元萧士赞《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3叶大庆撰,陈大同校注《考古质疑校注》卷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0页。
    4宇文所安《盛唐诗》,第166页。
    1钱志熙《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页。
    3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第三届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18页。
    4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67页。
    1王夫之评选,陈书良校点《唐诗评选》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63页。
    3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63页。
    4陈伯海《唐诗汇评》,第555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13页。
    1《续编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2郭绍虞主编,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第1525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第1081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52页。
    1参见杜晓勤《庾信、杜甫诗歌集大成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9月,第25卷,第3期。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52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23页。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8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二,第1006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814页。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第319页。
    4沈德潜《古诗源》,第299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52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5页。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815页。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第830页。
    5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13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七,第413页。
    2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6页。
    3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二,第1059页。
    4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472页。
    1《周书》卷四十一,第734页。
    2倪璠《庾子山集注》,第4页。
    1杨伦《杜诗镜铨》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97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499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450页。
    1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第55页。
    2郭绍虞《戏为六绝句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8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第1545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一,第898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005页。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4页。
    1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22-223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第55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仉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第1716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第1767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64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第792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1081页。
    1沈德潜《古诗源》,第299页。
    1王夫之《唐诗评选》,第71页。
    2王夫之《唐诗评选》,第71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529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529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八,第563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117页。
    2鲁同群《庾信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4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5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080页。
    3葛晓音《八代诗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4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第1602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第734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一,第904页。
    4葛晓音《八代诗史》,第245页。
    1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第270-271页。
    2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9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949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31页。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949页
    4王夫之《古诗评选》,第302页。
    5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四,第1127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九,第1081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第111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22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35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二,1034页
    1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9页。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第1页。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1页。
    4李鹏飞《求之六朝岂易得,去矣千秋不足论——庾信诗文的艺术创新》,《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二,第1011页。
    2参见王力《近体诗格律学》第十六节《五言近体诗的句式》,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第47页。
    1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4页。
    3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14页。
    3金圣叹《唐诗解》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第406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95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三,第1080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116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089页。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第1716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第1716页。
    2《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第4026页。
    3陈小燕《唐代庾信接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8页。
    4王冠辑《赋海广聚》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310页。
    5郭建勋《论庾信辞赋》,《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1陈寅恪《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第858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二,第1063页。
    2倪璠《庾子山集校注》,第3页。
    3刘师培《魏晋南北朝专家文之研究》,第10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第1678页。
    2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第497页。
    1本章关于中唐诗坛的断限,自代宗大历六年(771)至武宗会昌六年(846),此年中唐诗人中的标志性诗人白居易卒。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第55页。
    3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五,第331页。
    4关于中唐诗坛齐梁诗风的复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前人已有研究,如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指出中唐诗歌与齐梁诗在求新求变意识的相似性,是中唐齐梁时风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如胡学琦、薛健飞《齐梁诗风在中唐复苏的政治经济原因初探》(《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10卷第2期)则从中唐独特的政治经济格局出发,探讨了文士大量入幕以及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所形成的诗酒风流、唱和往还的风气与齐梁诗风的复兴之关系。
    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456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十二,第237页。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9页。
    4李壮鹰《诗式校注》,第273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8-1419页。
    1王夫之《唐诗评选》,第131页。
    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081页。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8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第229页。
    1仉兆鳌《杜诗详注》卷三,第210页。
    2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173页。
    3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0-381页。
    1(明)唐汝询《唐诗解》,王振汉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一作岑参诗,或常衮诗。
    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十种》,第299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739页。
    3唐赵磷《因话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4页。
    1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三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58页。
    2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十五,第255页。
    3宇文所安《盛唐诗》,第248页。
    4《全唐文》卷六五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9页。
    5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14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第237页。
    2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82页。
    1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十六,第357页。
    1《全唐文》卷七五五,第7834页。
    1《全唐文》卷七九七,第8359-8360页。
    2《梁书》卷四,第108页。
    3《梁书》卷三十,第447页。
    1贾晋华《皎然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2李壮鹰《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3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4李壮鹰《诗式校注》,第205-206页。
    1李壮鹰《诗式校注》,第205-206页。
    2李壮鹰《诗式校注》,第30页。
    3李壮鹰《诗式校注》,第31页。
    4李壮鹰《诗式校注》,第36页。
    5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204-205页。
    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204-205页。
    1李壮鹰《诗式校注》卷一,第11页。
    2李壮鹰《诗式校注》卷四,第427页。
    1贾晋华《皎然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1漆绪邦《皎然生平及交游考》,《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王琦《李贺诗歌集注》,第4页。
    2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3191页。
    2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353页。
    1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1047页。
    2姚思廉《梁书》卷四十九,第691-692页。
    3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43页。
    4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1054页。
    1《全唐文》卷七三五,第7594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37页。
    1王琦等《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页。
    2朱晓海《庾信<杨柳歌>释论》,《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
    3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105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53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53页。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9页。
    4钱钟书《谈艺录》,第189页。
    1川合康三《李贺其人其诗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23期,1972年10月。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45页。
    3钱伯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二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第1985页。
    2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页。
    3《新唐书》卷一九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566页。
    4《全唐文》卷七八三,第8190页。
    1《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九,中华书局,1956年版。
    2徐震堮《世说新语》卷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4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页。
    1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3页。
    1《旧唐书》卷十九,第720页。
    2《旧唐书》卷二十上,第737页。
    3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0页。
    1《旧唐书》卷十九上,第675页。
    2《唐语林校证》,第157页。
    3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卷八,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3页。
    4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241页。
    5整个初盛中唐加起来也不过14首。
    1令狐德菜《周书》卷四十一,第734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945页。
    1《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162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20页。
    1《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九,第251页。
    2《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九,第423页。
    1周绍良《唐才子传笺正》,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97-1998页。
    z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1《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408页。
    2周绍良《唐才子传笺证》,第1968页。
    3《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425页。
    4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851页。
    5《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八,第514页
    6《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九,第413页。
    7《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八,弟405页。
    8《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七,第250-251页。
    9《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九,第508页。
    10《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八,第422页。
    1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8页。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三册)卷八,第459页。
    3《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壬集)卷四十八,第195页。
    4中晚唐交游之风之盛,如郑谷与齐己、吴融、皮日休、陆龟蒙,雍陶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姚合、白居易、刘得仁、姚鹄、广宣上人、李廓等人的交游。
    5《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一引。
    6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前言》,第3页。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98-1799页。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99页。
    1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28页。
    2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32页。
    3《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卷九,第101页。
    4李泽厚《美的历程》,第279页。
    1《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卷九,第166页。
    1《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6页。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48页。
    3所谓拟意,即拟古诗之意,唐诗的拟古颇多是拟齐梁之诗,如李白《拟古》:“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31页。
    2陈伯海《唐诗汇评》,第2410页。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998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20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第1273页。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800页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604页。
    3《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811页。
    4《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43页。
    5《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43页。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21页。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21页。
    3《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21页。
    4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第1243页。
    5《旧唐书》卷一九○,第5078页。
    6《旧唐书》卷一九○,第5078页。
    7《全唐文》卷七七九,第8316页。
    8《李商隐诗歌集解》,第838页。
    9《李商隐诗歌集解》,第994页。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三,第1101页。
    2《旧唐书》卷十八,第610页。
    3《旧唐书》卷十八,第611页。
    1《李商隐诗歌集解》,第606页。
    2朱鹤龄笺注《李义山诗集》,(香港)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2页。
    3《庾子山集注》,第3页。
    1《清诗话续编》,第471页。
    1《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第541页。
    2宇文所安《盛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8页。
    3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第三届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18页。
    1.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中华书局,2008年版。
    3.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3年版。
    4.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5.王绩撰,韩理洲点校《王无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6.卢照邻撰,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7.骆宾王撰,陈熙晋笺注, 《骆临海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8.王勃撰,蒋清翊注, 《王子安集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
    9.陈子昂撰,徐鹏校点, 《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10.张九龄撰,熊飞校注, 《张九龄集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1.王维撰,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俭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13.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14.李白撰,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杜甫撰,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16.杜甫撰,浦起龙解《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
    17.杜甫撰,杨伦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18.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19.高适撰,刘开扬校注《高适诗集编年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20.白居易撰,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1.孟郊撰,韩泉欣校注《孟郊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2.李贺撰,王琦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3.李商隐撰,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4.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校注《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温庭筠撰,曾益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6.严寿澂、黄明、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8.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29.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
    30.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1.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陈尚君《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4.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5.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6.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7.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8.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9.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
    40.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41.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4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43.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4.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5.遍照金刚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6.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1),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2),中华书局,1989年版。
    49.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3),中华书局,1990年版。
    5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4),中华书局,1990年版。
    5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5),中华书局,1995年版。
    52.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
    53.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4.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55.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56.(唐)令狐德菜《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57.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58.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59.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60.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6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2.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
    6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刘文忠《鲍照与庾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许东海《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3.钟优民《望乡诗人庾信》,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张翥、曹萌《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鲁同群《庾信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林怡《庾信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徐宝余《庾信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吉定《庾信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 (日)兴膳宏《望郷诗人庾信》,集英社,昭和五十八年版。
    10.(日)矢岛美都子《庾信研究》,明治书院,平成12年版。
    1.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3.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4.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
    5.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7.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版。
    8.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
    9.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葛晓音《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钱志熙《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15.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7.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美)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19. (美)宇文所安《盛唐诗》,贾晋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20. (美)宇文所安《晚唐诗》,贾晋华、钱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
    21.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10年版。
    2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3.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4.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5.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吴怀东《杜甫与六朝诗歌关系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9.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版。
    31.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杨金梅《隋代诗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4.尚永亮等著《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5.吴先宁《北朝文化与文学演进特质》,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6.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8.胡可先《唐诗发展的地域因缘和空间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版。
    41.(日)兴膳宏撰,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版。
    42. (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3. (联邦德国)H.R.姚斯、 (美)R.C.霍拉勃著,周宁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4.孙力平《中国古典诗歌句法流变史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王云路《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 钱志熙《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 《唐代文学研究》11辑。
    2.钱志熙《论王维“盛唐正宗”地位及其与汉魏六朝诗歌传统之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钱志熙《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
    4. 钱志熙《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 《南开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葛晓音《庾信的创作艺术》, 《中州学刊》,1982年第4期。
    6.刘文忠《庾信前期作品考辩》, 《文史》,1986年十二月27辑。
    7.吴先宁《庾信<园庭>等七诗作年考》, 《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
    8.陶道恕《庾信文章老更成——杜甫学习庾信艺术经验浅议》, 《古典文学论丛》,第15辑。
    9.李岚《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庾信与杜甫关系新探》, 《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10.杜晓勤《庾信杜甫集大成之比较》, 《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11.杜晓勤《杜诗在至德大历间的流传和影响》, 《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12.杜晓勤《开天诗人对杜诗接受问题考论》, 《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
    13.吴相洲《庾信杜甫老成境界之比较》,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第2期;
    14.林继中《古事今情:杜诗与庾赋的内在联系》,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15.张黎明《庾信与贞观文人的宫廷创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6.曹萌《历代庾信批评述论》, 《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7.何世剑《论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承传接受》, 《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春之卷。
    18.吴怀东《“异代可同调”———杜甫师承庾信诗法之一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9.周勋初《元和文坛的新风貌》, 《中华文史论丛》第47辑,1991年5月
    20。罗宗强《论唐大历初至贞元中的文学思想》,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3期。
    21.徐尚定《四杰诗歌艺术渊源考辨——兼析<昭明文选>与初唐诗风》, 《文献》,1993年第2期。
    22.许总《论贞元士风与诗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2月。
    23.张安祖、杜萌若《天宝之风尚党——论盛中唐之交诗坛风气的转移》,《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4.加藤国安《论杜甫的创作与庾信的关系》, 《辽宁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25.矢岛彻辅《关于庾信绝句体诗中的文学意识的转换》, 《文学研究》(九大)1968.3
    26.山田英雄《庾信<拟咏怀诗>考——以其与阮籍<咏怀诗>的不同为中心》,《入矢、小川教授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语文论集》,1974
    27.中野将《庾信绮艳诗考——以咏画屏风诗为中心》,《筑波中国文化论丛》,1984.9
    1.陈亦桥《历代诗话视野中的庾信接受史》,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2.陈小燕《唐代庾信接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3.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