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它具有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它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推行绿色营销,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境保护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却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经常被拒之国门外,使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面对国际贸易中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既遵循国际惯例又要从我国现实出发,突出我国的特色。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迎合WTO规则,建立符合WTO规则的绿色贸易规则;除遵循国际上的常规做法外,还应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对策,主要的做法是针对绿色壁垒的实质,突出政府的管理地位,使政府行为既适应WTO规则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承担中国入世所应履行的义务,政府按照市场规则管理市场主体,全面贯彻WTO协定和协议的原则和精神,实现依法行政。
Green barriers, also called Environmental barriers derive from the emergency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et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owing to Trade Protectionism. Green barriers base on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egislation. Taking measures of Green barriers must abide by the foundation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transparency,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devdoping countries and so on. Facing the condition that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trade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alien Green barriers, we should reject firmly Trade Protectionism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rules, make laws about encouring export of green products and packing, and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protection.
    To some extent, we should abide by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e green trade and oppose unfair trade rebtion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grouth of our trade and environment.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our government, government administer the priucipal part of market abiding by the WTO rules.
引文
1.王之倩、柯金良译.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2.那力、何志鹏编编著.WTO与环境保护.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49页
    3.刘湘溶.论环境伦理教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
    4.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5.秦天宝.世界贸易组织法与环境保护;挑战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2期
    6.廖霞林.国际贸易中环境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法律对策.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7.王曦.国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8.戚道孟、李天辉.入世后绿色壁垒对我国环境及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9.王树义.从绿色壁垒的双重性看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10.毛润琳.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浅析.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11.陈泉生.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12.李艳芳.绿色壁垒与清洁生产法.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第18~23页
    13.郑黎平.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之探析.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14.廖华.论我国构建绿色壁垒的必要性及法律对策.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15.王明远.国际投资与贸易中的环境法律问题.中国环境报,2000年,第4期
    16.蔡地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胡晖、陈添.绿色壁垒的法律分析.长沙大学党报,2002看,第3期
    18.徐荟华.打破绿色壁垒的法律思考.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19.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20.江博伶.WTO绿色壁垒的法律思考.国际绿贸探索,2003年,第3期
    21.李艳芳.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互动——兼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西安,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22.吴荻枫.试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其法律对策.法学杂志,2003年,第1期
    23.陈宏平.“绿色壁垒”的伦理跨越.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4.刘波.论加入WTO后中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取向.法学刊,2002年,第6期
    25.赵细康.论贸易、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6.叶汝求.环境与贸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7.赵惊涛.绿色壁垒下我国环境法制的现实选择.当代法学,2002年,第9期
    28.张丽冰.环保时代中国如何面对“绿色壁垒”.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9.金泽虎.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
    30.江必新.WTO与行政法治——行政法的世界眼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5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