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抗复发的临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本研究运用中医理论,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了长期间断服用中药辨证汤剂在类风湿关节炎防止复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自2004.5~2005.5住院及门诊类风湿关节炎病人45例。以长期间断服用中药辨证汤剂者为治疗组,共30例;以服用中成药火把花根片加西药贝速清者为对照组,共15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复发次数、复发症状与实验室观察指标评分的对比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证候疗效、复发次数、部分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关节X线片、关节功能、部分症状和实验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证明了“伏毒致痹”理论的正确性及其采用中药汤剂间断给药的服药方法能有效防止或减少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复发的科学性。也证明了间断服用中药汤剂方法在维持缓解和抗复发方面较中成药火把花根片有更好疗效。
Objective: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probes into the effect of dialectical decoction taken disconnected for a long time to prevent the recrudescence of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We observed 45 patien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m 2004~2005 . Among them 30 cases were given long-term and disconnected decoction served as the treating group;While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15 cases, prescribing with“Huobahuagen tablet”and“Beisuqing tablet”.After treating 6 months,we observed the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indexes etc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syndrome curative effect,recurrence number,joint function and some symptoms,ther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int X-ray ,other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indexes.Conclusion: We have proved our theory is right and this way to take decoction so as 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recrudescence of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scientific.At the same time,it proved that this way has better effect tha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Huobahuagen tablet”.
引文
[1] 蒋明,DAV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第1版:697~827.
    [2] 刘锋,周广宇.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7):19~20.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第 1版:115~119.
    [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登(2).中国疗养医学,1995;4(3):80.
    [5] 张仲景.金匮要略,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第 1 版:5.
    [6]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 1 版:40.
    [7] 孙思邈.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第 1 版:164.
    [8]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第 1 版:482.
    [9] 宋绍亮.热痹证治新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第 1 版:134.
    [10] 周翠英.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第 1 版:425~447.
    [11] 虞抟.玉机微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第 1 版:240~250.
    [12] 李梴.医学入门,南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第 1 版:765~770.
    [13] 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第 1 版:248~255.
    [14] 柴中元.温病求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第 1 版:180~181.
    [15] 王孟英.温热经纬,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第 1 版:42.
    [16] 娄玉铃.中国痹病大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第 1 版:806.
    [17] 尤在泾.中国医学大成,长沙:岳麓书社,1990,第 1 版:304.
    [18]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第 1 版:538.
    [19] 赵晓辉,席军.雷公藤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实用医技杂志,2003;10(8):958.
    [20] 朱 廷 儒 , 王 素 贤 , 裴 月 湖 等 . 中 药 虎 杖 抗 菌 活 性 成 分 的 研 究 . 中 草药,1985;10(3):21.
    [21] 张长生.复方虎杖液对四种致病性真菌的抑制菌试验报告.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2):50.
    [22] 李 明 , 田 永 云 , 祝 捷 . 黄 芪 的 临 床 药 理 研 究 简 介 . 中 国 乡 村 医 药 杂志,2004;11(3):51.
    [23] 王宝亮.黄芪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在玉屏风散中的应用.中国民间疗法,2004;12(4):44.
    [24] 刘 汉 珍 . 白 芍 的 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 研 究 进 展 . 安 徽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报,2001;5(4):54~57.
    [25] 徐国钧.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第 1 版:235.
    [26] 王 卫 华 . 虎 杖 提 取 液 抗 柯 萨 奇 病 毒 B3 的 实 验 研 究 . 湖 北 中 医 杂志,2001;23(9):47.
    [27] 肖尚喜.白芍总甙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1):58.
    [28] 隗慧林,陈沄,郑家润.雷公藤对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780~784.
    [29] 张罗修.雷公藤红素抑制抗体形成及抗炎作用.药学学报,1990;25(8):573.
    [30] 霍海如,车锡平.青藤碱镇痛和抗炎作用机理的研究.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9;10(4):346.
    [31] 孙 霞 . 青 风 藤 药 理 与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外 科 杂志,2005;11(4):363~364.
    [32] 王霞,凌世峰.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海军医学杂志,2004;25(2):179~181.
    [33] Kosuge,Takuo,et al.Studies on bioactive substance in crude drug used for arthritic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principle from the root of angelice pubescens maxim.Chen Pharm Bull,1985;33(12):5351.
    [34] 王芳,李东.当归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3;14(10):630.
    [35] 王斌,姚余有,周爱武等.白芍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12(2):104~106.
    [36] 陈红.甘草药理作用概述.海峡药学,2005;17(4):37~41.
    [37] 杨俊伟,等.雷公藤内酯醇通过细胞凋亡阻止人 T 细胞增殖.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6(3):205.
    [38] 鲍一笑,等.Fas 可能是雷公藤红素诱导 MHC-Ⅰ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2):62.
    [39] Lipsky TX.The Chines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suppressive herbal remedy 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 F.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0;26(1):29~50.
    [40] 林培英,冯昭明,潘竟锵.青蒿琥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95:16(5):441.
    [41] 杨 启 超 . 青 蒿 素 及 其 衍 生 物 青 蒿 酯 钠 与 青 蒿 醚 的 药 理 研 究 . 广 西 医学,1984;6(6):292.
    [42] 焦艳.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6):356~357.
    [43] 许秋霞,邹敏.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50~451.
    [44] 李璘,金亦涛.甘草酸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抗感染药学,2004;1(3):103~106.
    [45] 朱瑾波,户田宪一,今村贞夫.雷公藤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关于血管新生方面.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3(1):16~18.
    [46] 丁怡,等.雷公藤甲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影响.癌症,2005;24(7):801~805.
    [47] 刘连噗.虎杖晶 4 号对兔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8(2):105.
    [48] 吴建新,等.黄芪、当归及其配伍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中 cAMP、cGMP 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6~18.
    [1]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第 1 版:459.
    [2] 于有山.高辉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3;(9):7~9.
    [3] 张 永 生 , 姜 良 铎 .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从 通 从 毒 论 治 探 讨 . 中 华 中 医 药 杂志,2005:20(6):347~348.
    [4] 黄 胜 光 , 朱 辉 军 .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中 医 治 法 浅 议 .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学报,2002;22(2):37~38.
    [5] 宋绍亮.热痹证治新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第 1 版:134.
    [6] 周学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路与方法.新中医,2001;33(1):5~6.
    [7] 董 新 民 .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探 讨 .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报,1996;12(4):9~10.
    [8] 郭 凤 莲 . 分 期 辨 证 治 疗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50 例 . 实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杂志,1998;11(9):781~782.
    [9] 张斌岐.中医治疗尪痹之我见.现代中医药,2002;5:62.
    [10] 陈政凯.痹证疗法浅析.河北中医,2004;26(12):915~916.
    [11] 廖世煌.痹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 41 例.江西中医药,1995:增刊:74.
    [12] 王成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58 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5):434.
    [13] 张恩霖.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31~33.
    [14] 朱久珍.辨证治疗尪痹 43 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23.
    [15] 吕 宗 科 . 痹 痛 安 胶 囊 治 疗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临 床 观 察 . 湖 北 中 医 杂志,2005;27(11):32.
    [16] 卢思俭,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策略探讨.四川中医,2005;23(3):16~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