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隐逸传》编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四史作为公认的正史,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列传都是写王公大臣的,然而,史学家们又为隐士们留有一席之地,这既是对他们有益于封建统治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们高尚精神价值的肯定。
     隐逸是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存在于隐士的隐逸行为之中,更被历代史学家所重视,编撰于历代正史之中。二十四史虽编撰朝代不同,历史背景各异,然基本都有隐逸行为的记载,其中更有《后汉书》等十四部正史开辟了隐逸传。隐逸传的编撰是与当时的隐逸风气密不可分的,而隐逸风气又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因此,本文试从史学史的角度,通过对历代社会状况的分析,来阐述隐逸风气的兴衰,从而来说明历代隐逸传的编撰情况和编撰特点
     隐士是封建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隐逸传的编撰。
     同时,隐逸传的编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隐士阶层来说,隐逸传的编撰,使隐逸“合法”化,提高了隐士的地位;从隐逸文化方面来说,隐逸传的编撰,传播了隐逸的思想;从封建社会的发展方面来说,隐逸传的编撰,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The Twenty-four History Books are considered to the official history books. Inwhich 90%biographies are writing of emperors and ministers. While thehistoriographers set aside some words to record the hermit estate. This is not onlythe assent of their help to the feudal dominion, but also to their life-tropism andspirit value.
     Reclu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t is not onlyconsisted in the behavior of hermits, but also be much accounted by eachhistoriographer and written in each Past Dynastic Official History Book. TheTwenty-four History Books were written in different time and backdrops, but almostall have the records of reclusive behavior. Especially, were written in fourteen history books, such as etc. The writing of is related to the reclusivevogue of the time, and the vogue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s. So, this articleis from the point of the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analyses the social backdrops ofthe time, explains the rising and falling of reclusive vogue, interpret thecircumstance and the trait of .
     The hermit esta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ety of the time. It plays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ety developing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feudal dominion.So the feudal govern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writing of .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ing of plays an importantrole.To the hermit estate, the writing of improves theirsocial status; To the culture of reclusion, the written of spreads the vogue of reclusion; To the government of the time, the writing of is helpful to the feudal dominion.
引文
[1] (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2756页。
    [1] (清)永容,纪昀主编;周仁等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9年,第557页。
    [1]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1944年出版,1988年上海三联书店重版。
    [2] 聂雄前:《中国隐士》,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 贺宜:《隐士的胡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4] 张南:《隐士生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 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6] 许建平:《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7] 王德保:《仕与隐》,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1] 朱子仪:《魏晋<高士传>》,《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2期。
    [2] 孙适民、陈代湘:《中国隐逸文化》,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5月版。
    [1] (战国)荀况撰;(汉)刘向整理;张兆裕编著《荀子·非十二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121页。
    [1]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5页。
    [2]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序,(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2275页。
    [3]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高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5页。
    [4] (唐)姚思廉撰《梁书·处士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31页。
    [5]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序,(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2275页。
    [6] (唐)李延寿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07页。
    [7] 同上。
    [8] (春秋)孔丘原著《论语·里仁》,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2] 孔丘著,刘乐贤编著《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187页。
    [2]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隐逸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 (清)纪昀等总纂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02432页。
    [3] (唐)李延寿撰《南史·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61页。
    [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61页。
    [5]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序,(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3443页。
    [5]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卷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版,第305页。
    [4] (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8,840页
    [1] (战国)公羊高著;孙玉坤注释;邓泓,贾文启注释《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第799页。
    [2]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隐逸传》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5册(清)纪昀等总纂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2425页。
    [3] 朱熹注《诗经·考槃·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第79页。
    [1] (宋) 朱熹注《诗经·衡门·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第134页。
    [2] (宋)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第64页
    [3] (清) 姚际恒《诗经通论》,第商务出版社1976年版,146页。
    [1]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第97页。
    [2] (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第820页。
    [3] (清) 姚际恒《诗经通论》,第商务出版社1976年版,197页。
    [4] (南朝·朱)范晔著;张道勤校点《后汉书·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5页。
    [5] (唐)姚思廉撰《梁书·处士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732页。
    [6] (唐)李延寿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07页。
    [7] (唐)魏征等撰《隋书·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51页。
    [1] 庄周著;胡仲平编著《庄子·逍遥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2] 《庄子·让王》,同上第123页。
    [3] 《庄子·让王》,同上第145页。
    [1] 《史记·伯夷列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3册(清)纪昀等总纂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02123页。
    [2] (战国)孟轲撰;张文修编著《孟子·滕文公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1] (战国)孟轲撰;张文修编著《孟子·梁惠王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2] (南宋)朱熹;李明阳著《论语·泰伯》,合肥:黄山书社版2002年版,第108页。
    [3] (唐)李延寿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75页。
    [4] (唐)李延奄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07页。
    [5] (唐)李延寿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97页。
    [6] (南宋)朱熹;李明阳著《论语·学而第一》,合肥:黄山书社版2002年版。
    [7] (南宋)朱熹;李明阳著《论语·子路》,合肥:黄山书社版2002年版。
    [8] (南宋)朱熹;李明阳著《论语·宪问》,合肥:黄山书社版2002年版。
    [2]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高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78页。
    [3] 庄周著;胡仲平编著《庄子·骈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4] (春秋)李耳[著];江凌注释[(春秋)孔子等著];李真瑜等注释《老子·五章》,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
    [5] 庄周著;胡仲平编著《庄子·天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1] [(春秋)老子原著];陈忠译评《道德经》三十八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2] 司马迁著《史记》卷六十三《庄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88.10年版。
    [3] 庄周著;胡仲平编著《庄子·大宗师》,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11] (唐)李延寿撰《北史·隐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07页。
    [1] (宋)范晔撰《后汉书·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6页。
    [2] (宋)范晔撰《后汉书·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6页。
    [2] 同上。
    [1] (宋)范晔撰《后汉书·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9页。
    [1]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袁宏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393页。
    [1] (魏)王弼,(晋)韩康们注:(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2] 郭璞:《游仙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 同上。
    [4] 陶渊明:《归园田居》,
    [1] (唐)李延寿撰《南史·陶弘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983年版第1899页。
    [1] (唐)李延寿撰《南史·刘虬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页939页。
    [1] (唐)李延寿撰《南史·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07页。
    [2] (唐)姚思廉撰《梁书·处士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983年版第751页。
    [3]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陶弘景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899页。
    [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远知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125页。
    [1]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3205页。
    [2] 《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中)·卷四百四十五
    [3] 庄周著;胡仲平编著《庄子·缮性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4] 王康琚《反招隐诗》,《文选》卷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解缙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116页。
    [2]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功臣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00页。
    [3]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茹太素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88页。
    [1] (宋)范晔撰《后汉书·李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69页。
    [2] (宋)范晔撰《后汉书·党锢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85页。
    [1] (春秋)孔丘原著《论语·尧曰》,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隐逸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425页。
    [3] (宋)范晔撰《后汉书·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55页。
    [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120页。
    [3]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高逸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25页。
    [4]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276页。
    [5] (春秋)孔丘原著《论语·尧曰第二十》,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版。
    [6][7] (宋)范晔撰《后汉书·韦彪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21页。
    [8]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峻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3页。
    [9] 同上。
    [1]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峻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3页。
    [1]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2] 《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3] 《后汉书》,[南朝]范晔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4]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 《梁书》,[店朝]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8]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9] 《南史》,[唐朝]李延寿,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 《北史》,[唐朝]李延寿,中华书局1997年版。
    [11] 《隋书》,[唐朝]魏徵寿,中华书局1997年版。
    [12] 《旧唐书》,[后晋]刘晌,中华书局1997年版。
    [13] 《新唐书》,[宋朝]欧阳修,中华书局1997年版。
    [14] 《宋史》,[元朝]脱脱,中华书局1997年版。
    [15] 《金史》,[元朝]脱脱,中华书局1997年版。
    [16] 《元史》,[明朝]宋濂,中华书局1997年版。
    [17] 《明史》,[清朝]张廷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蒋星熠著,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张立伟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9月版。
    [3] 《中国隐士》,聂雄前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 《仕与隐》,王德保著,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5] 《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许建平著,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6] 《隐士传》,高敏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 《隐士的胡须》,贺宜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5月版。
    [8] 《隐士录:中国历史上的隐士》,陈洪著,台北: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2002年版。
    [9] 《隐士生涯》,张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版。
    [10] 《隐士与解脱》,冷成金著,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11]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 《士人皇帝宦官》,马良怀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13] 《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葛荃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 《士人心态话儒林》,陈文新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15] 《士人与社会:先秦卷》,刘泽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16] 《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葛荃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 《士思维》,冯必扬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
    [18]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 《魏晋隐逸思想及其美学涵义》,许尤娜撰,文津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0] 《中国古代的隐士》韩兆琦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
    [21] 《隐遁与仕途放言落纸的梦与现实》,范成志著,成阳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1] 周相录:《遁归心灵宁静的港湾——中国古代知识者的隐逸心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 萧文:《史书之隐逸传》 《文学遗产》 2006年第3期。
    [3] 孙邦金:《论(周易)的隐逸思想》 《周易研究》 2006年第2期。
    [4] 王国胜:《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 《晋阳学刊》 2006年第3期。
    [5] 朱军、叶贵霞:《浅论中国隐逸文化的嬗变》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0期。
    [6] 李红霞:《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7] 许晓晴:《论儒道的隐逸观与隐士形象》 《社会科学家》 2006年第6期。
    [8] 霍建波:《先秦儒、道隐逸观略论》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年第1期。
    [9] 李红霞:《唐代隐逸兴盛成因的社会学阐释》 《史学月刊》 2005年第2期。
    [10] 王刚:《隐逸之士与汉代政治文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11]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12] 李红霞、张彩红:《论科举对唐代隐逸风尚兴盛的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3] 李红霞:《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4] 吴在庆:《谈唐代隐士的隐逸动机与归隐之路》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 邱少平:《魏晋隐逸论》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16] 郑训佐:《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17] 屈小宁、余志海:《儒家隐逸观与自然观自先秦至唐的演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18] 崔伟:《儒、道隐逸思想之浅探》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19] 张骏、夏琴:《试论隐逸文化成熟的显性标志及其他》 《天府新论》2003年第6期。
    [20] 胡秋银:《汉魏士人隐逸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21] 李笑野:《(周易)的隐逸思想探论》 《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22] 胡秋银:《论汉晋南朝的隐逸政策》 《社会科学辑刊》 2002年第1期。
    [23] 朱丁:《盛唐隐逸文化数议》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4] 李善奎:《古代隐逸的文化思考》 《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笫1期。
    [25] 吴功正:《论宋初隐逸闲淡心态的特征及其产生》 《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6] 杨朝云:《淡泊与宁静:宋初隐逸文化的特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27] 张晓军:《隐逸对中国文化的调适作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28] 高建立:《(庄子)与隐逸》《开封大学学报》1999年笫3期。
    [29] 张利平:《中国古代文人隐逸原因管见》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
    [30] 朱子仪:《魏晋(高士传)与中国隐逸文化》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2期。
    [31] 尤西林:《隐逸的人文意义》 《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