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政治价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虚拟的社会,这就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对现实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网络与政治的关系,网络对不同的政治主体具有不同的政治价值。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网络社会的崛起,并界定几个重要概念;第二部分简要说明作为政治现象的网络所具有的特点;第三部分根据网络的特点阐述网络的政治功能;第四部分阐述网络的政治价值的实现。不同的政治主体利用网络满足自身的政治需求;第五部分分析网络的政治价值的走向,网络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会在网络社会一直继续下去,而社会主义国家仍将利用网络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The Internet which is supported b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ttacking each aspect by the unprecedented speed, profoundly is affecting human society's economy,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life.
     The Internet has been creating a special virtual society, which is the network society.The network society has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realistic poli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 the network and the politics' relation, the network has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value to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main body. The paper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outline network society's rising, and limits several important concepts; The second part brief the Internet's characteristic as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The third part elaborates network political function basisin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tic; The fourth part elaborates the Internet's political valual realization.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main body meets own political need by the Internet; The fifth part analysises the Internet's political value trend, the Internet hegemony can continuously continue with the counter-hegemony strugglein in the network society, but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still positively will advance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by using the Internet.
引文
① 《全球互联网统计信息跟踪报告》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http://www.cnnic.cn/index/0E/00/11/?
    ①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69页
    ①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70页
    ② 巴雷特《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第7页
    ①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112页
    ① 魏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思维方式的擅变》 探索 2003年第4期
    ①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38页
    ① 2002年3月14日《今日早报》第11版
    ① 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51页
    ① 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第4期
    ② 胡泳.《我们是丑人和Luser——网络胡话之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第114.页
    ① 胡泳:《另类空间——网络胡话之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第148页
    ② 秦麟征:《21世纪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外未来研究专家的分析与预测》国外社会科学,2001,第1期
    ③ 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cn
    ① 参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有关新闻,http://net.china.cn
    ① 参见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② 参见博客中国:《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6606.html
    ①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①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8页
    ②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③ 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0页,第22页。
    ④ 托夫勒.《杖力的变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12页
    ⑤ 托夫勒.《权力的变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12页
    ① 托夫勒.《权力的变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7页
    ① 孙海良:《网络上的文化竞争》科技时报1999年5月5日
    ① 严耕,陆俊 《网络悖论》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第289页
    ② 胡泳,范海燕 《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58页
    ③ 胡泳,范海燕 《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23页
    ① 参见:李攀《全球网络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解措施》新闻大学2001.春季号
    ① 《南方周末》》2000.6.23第五版
    ① 欧阳斌《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 见http://column.bokee.com/30481.html
    ① 张枚,张云等.《胡锦涛温家宝上网 网络成拓宽民主新渠道》新华社,2004.03-12.
    ② 张枚,张云等.《胡锦涛温家宝上网 网络成拓宽民主新渠道》新华社,2004-03-12.
    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ompar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编辑部邮箱2002年03期
    ② 见《中国政府网提升中国政府“开放、负责任”良好形象》2006年10月10日 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1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5
    3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 王志宏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 陈振明主编.《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 燕继荣著.《政治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 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8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9 普拉特.《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M) 石家庄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8
    10 弗里克·凯尔奇.《信息煤体革命—它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2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13 比尔·盖茨.《未来时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4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5 卡尔·谢尔多.《虚拟社会》(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16 约翰·卡斯蒂.《虚拟世界》(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
    17 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18 许良.《技术哲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9 陈幼松.《数字化浪潮》(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20 刘建明.《网络上的21世纪》(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21 胡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22 吴爱明.《政府上网与公务员上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3 科恩.《论民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4 刘文富.《网络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5 Tim Jordan, Cyberpwo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Routledge 1999
    26 Richard Dais, The Web of Politics: 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Oxiford press
    27 William Mann, Pilitics on the Net, Que Education&Training
    28 Eric Kruger,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ternet and Cyberspace
    29 Greme 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30 Greme 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zEd Independent Pub Group
    1 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年02期
    2 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J) 《学术季刊》 2002年01期
    3 殷安阳.《论网络政治时代》(J) 《中州学刊》 2002年03期
    4 李斌.《网络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J)《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03期
    5 朱银端.《网络政治文化认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文峰.《论网络政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6期
    7 孙志建.《电子政务——网络政治时代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反思》(J) 《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8 彭鹏.《电子乌托邦:网络民主的神话》(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J)《政治学研究》2003年03期
    10 韩志磊.《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1 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2 昝玉林,许文贤.《引导网络舆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导向功能的发展》(J)《求实》2005年06期
    13 彭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4 秦章.《关于“互联网政治”的一些资料》(J) 《当代思潮》2000年06期
    15 宁小银.《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6 马湘临.《互联网对我国社会政治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7 赵波,赵振寰.《互联网对政治舆论传播的影响及治理对策》(J)《学海》 2002年06期
    18 刘祥军,楚成亚.《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图景——互联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2期
    19 杨世宏,李荣.《互联网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0 石磊.《互联网络·言论自由·未来政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01期
    21 希瑟·萨维尼,张文镝.《公众舆论、政治传播与互联网》(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9期
    22 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期
    23 陈丽.《互联网与政治互动》(J)《唯实》2005年07期
    24 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J)《战略与管理》1999年05期
    25 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1年01期
    26 张啸尘.《论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1年04期
    27 彭丹.《论网络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五大促进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4期
    28 刘彤,赵学琳.《网络化趋势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9 吕明伟.《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2年02期
    30 闫增武,郑庆久.《试论网络技术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几点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年06期
    31 陶建钟.《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2 严俊.《试论网络的政治功能》(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33 邓集文.《网络与政治:二元互动发展》(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4 刘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35 唐代喜.《网络化趋势下的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求索》2003年06期
    36 罗海林.《论网络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7 李斌.《论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38 田作高.《网络化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4年05期
    40 田科瑞.《网络的发展对民主政治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4期
    41 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42 丁建军.《网络民意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43 申文杰.《论网络条件下政治文化传播的新趋势》(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2期
    44 王磊,杨文娟.《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03期
    45 孙志建.《电子政务——网络政治时代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反思》(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46 王磊,杨文娟.《网络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刍议》(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04期
    47 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唯实》2005年Z1期
    48 郭峰.《因特网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第一信息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年10期
    49 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50 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101
    51 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J)《江海学刊》200406
    52 李永刚.《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J)《江海学刊》199904
    53 陈源.《网络帝国主义?——新电子前沿中的国际关系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106
    54 王军.《浅析国际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外交学院学报》200002
    55 刁生富.《试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
    56 周民.《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205
    57 刘彤,赵学琳.《网络化趋势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01
    58 《网络化社会中的行政决策主体:大众化?还是官僚化?》(J)刘昌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05
    59 邬昆.《网络民主与集权体制之间的价值冲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5
    60 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J)《江海学刊》200004
    61 杨晓光,施新州.《政府决策面临的网络化挑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110
    62 乌云娜,郝海霞.《政府网络化管理——我国行政改革的新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04
    63 李平.《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J)《科学学研究》200305
    64 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J)《政治学研究》200303
    65 刘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306
    66 张锐昕.《信息技术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冲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67 陈振明.《走向一种科学技术政治学理论——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政治效应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年02期
    68 吴国衡.《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J)《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02期
    69 叶怀义,齐勇,周则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J)《唯实》2003年04期
    70 李明传.《论信息科学技术对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