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关键性技术的突破,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规则。21世纪以来兴起的网络技术以其迅捷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席卷全球,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形成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开始崛起。作为一种新型开放的社会场域,网络空间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经济模式、政治结构和社会生活,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法律理论和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网络空间到底为现实社会的法律带来怎样的挑战?网络空间在法律意义上的属性为何?网络空间如何重构现实社会的法律理论?网络空间蕴含了怎样的法律价值?是否需要一门分支学问来专门研究和探讨网络空间的法律基本问题?这一切,都值得法学研究者深入的思索和积极的探讨。在理论上厘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有助于人们对网络空间的法律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对当前的网络立法提供全局性的理论指导,能为具体网络法律问题的研究提供根本的理论立足点。而这样根本性的研究由任何一个部门法学来回答都是有失偏颇的,唯有对网络空间进行法理的分析,才能做出真正有效的回应。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主要围绕本文研究的缘起、选题意义、学术简评以及研究方法及创新展开论述。如何理解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的法律产生的重大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诱因。试图有效避免因理论的缺乏而在网络法律的实践和研究中产生的无奈与尴尬,是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来源。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对网络空问进行法律意义上的理论概括和反思,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视角认识和理解网络空间,可以促进法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和研究范式的变革,可以促成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网络法理学”的兴起与建立。就实践意义而言,展开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能有效指导中国网络空间立法模式的选择和网络空间法律新问题的实际解决。
     第一章从网络空间的定义、特征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空间的崛起。网络空间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空间,更是一个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无中心权威性、即时性以及全球性的社会空间。它的崛起,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经济模式、政治结构和社会生活,将人类社会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遇。本章总体说来,篇幅较小,主要为论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铺设好论证的场景。
     第二章网络空间的法律基本问题由四个小节组成。首先,通过对五个典型网络法律案例的剖析,本文展现了网络空间带来的法律挑战,指出网络空间对法律的改变和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其次,对网络空间的法律属性做出界定。评析现有的学说之后,指出网络空间是法律调整的一个新空间。在这个与现实社会迥异的新调整领域,法律必须改变现有的规则和变革自我的理论以适应它的发展。其次,对网络空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在网络空间,法律关系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虚拟性使得法律关系主体难以确定,法律关系主体相比现实社会而言有所突破;从有体物到无形物,从实在物到虚拟物,法律关系的客体在网络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新型权利义务的不断涌现和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性是法律关系内容的新特点。最后,文章分析了网络空间的法律责任,从网络空间的法律责任追究入手,指出法律责任常常在网络空间中呈“落空”的态势;网络空间各种主体的法律责任面临着新的情况与可能;对网络空间的法律责任种类进行总结,指出在网络空间设定公法性质的法律责任应当谨慎,而私法性质的法律责任则可以有所突破。总之,在理论层面上对网络空间的法律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空间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已经开始逐步突破现有社会的法律理论,处在艰难的发展与嬗变中。
     第三章网络空间的法律价值。网络空间是法律调整的新空间,但并不是对现实社会的颠覆。它依然传承了现实社会基本的法律价值,秩序、平等、效益、自由和正义都是其应有之义,却又在自我特性中开创网络空间法律价值的新内涵。开放、共享和民主成为网络空间法律新的精神指向。在新价值指引之下,人类社会的法律也在网络空间中完成品质的提升和自我的进化。
     第四章“网络法理学”的兴起与建立。首先,分析和阐释了“网络法理学”兴起的背景。信息技术形塑和开辟的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社会场域的探讨,不仅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而且已经深入到法学的研究范畴。理论基础的薄弱让网络空间的法学研究举步维艰,“网络法理学”的兴起是研究的必然要求和学科细化的必然趋势。其次,界定“网络法理学”的概念,是以作为整体的网络空间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它是法理学的分支学科。然后本文阐释了“网络法理学”的理论来源,网络生存方式理论和网络社会理论能为其提供哲学和社会学的基础,网络伦理理论能为其发展提供资料和路径上的借鉴。最后本文简单的阐释了“网络法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指出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界定“网络法理学”中基本的概念、分析原则和价值、厘清“网络法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都是研究内容的重要构成。
     结语部分,文章指出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背后隐藏的路径是技术构建社会,社会改变法律。在法社会学的视野中,技术变迁如同暗流,却能激起社会规则层面法律变革的惊涛骇浪。网络技术的崛起,必定改变人类社会的法律规则,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能做的,是迎头面对,认真研究。“网络法理学”对不断展开的网络空间的法律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最终会取得丰硕的结果。
     论文从三个层面来完成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在理论层面的反思是对网络空间的法律基本问题做出的剖析。网络空间是人类社会一个独具特性的新型场所,它和其他意义的空间携手共进,共同构成人类的多维度生存。网络空间的法律关系已经发生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嬗变,它的变革冲击着现有社会的法律理论,促使法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在精神维度的追求阐释的是网络空间的法律价值,现有社会的基本法律价值和新的价值精神交织相容,共同指引网络空间法律的演进;研究体系的构建是“网络法理学”的兴起和建立。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要真正把握网络空间法律的本质、意义、表现、价值取向和未来发展等问题,必须由一门系统的学问——“网络法理学”对其加以科学完善的研究。
     在对网络空间相关法律理论进行必要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之上,本文将重点放在他人研究较少或者是尚未研究的领域,并试图做出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力求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对网络空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了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在网络空间中的改变,指出其法律理论要素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的传统理论,以网络空间为基点,发展新的法律理论和丰富现有法理体系势在必行。二是对网络空间的法律价值新内涵做出了阐释。指出开放、共享、民主价值的产生是网络空间的特性使然,也是人类法律价值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提出了“网络法理学”的概念。尽管“网络法理学”的提出还非常生涩,其自身的研究体系也还在构建之中,但随着网络空间的日渐壮大,它必将成长为一门重要的法理学分支学科,并在网络法律世界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The breakthrough of every key technology normally resul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life and even the change of basic social structure. New lifestyle and social rules will be formed, with new living space explored.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ing network technology is sweeping the globe with its rapid pace and enormous force. Cyberspace, which is a virtual world but an objective entity consisting of URLs and passwords, has begun to emerge. As a new style of open society, it is gradually changing the life mode, the economical pattern,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life. To a further degree, it is bringing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and influence to the legal theory and system of the real society.
     What're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cyberspace to the society? What is its property in a legal sense? How to reconstruct the legal theory of real world? What's the value of cyberspace? Whether or not a new branch of jurisprudence should be set up to study the basic legal issues in cyberspace? All of this is worthy of deep-meditating and positively-exploring. Theoretically, the clarification on the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helps people to keep a clear head about the laws applicable to cyberspace, to provide an overall guidance to cyberspace legislation, and to have a theory basis for the study on specific cyber cases. It is biased and incomplete that any existing law department tries to answer for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nly after full jurisprudent analysis of cyberspace can we get a truly effective response.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oreword, main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the meaning of the subject, academic reviews,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s. The cause of the research originates from the great impact to the real society brought by cyberspace. Attempts to avoid effectively the compromise and embarrassment, which are aris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yber laws, is the power source for further in-depth study. The jurisprudent analysis of cyberspace has it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oretically, the generalization and reflection of cyberspace in a legal sense can make it more recognizable and understandabl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lso can exploit new reseach field and changes of research paradigm, and can bring the new branch-cyberjurisprudence- come into being. Practically, the analysis can guide effectively the choice of mode for domestic cyber legislation and provide practicable solutions to new legal ssues.
     Chapter 1 elucidates the rise of cyberspace from three aspects: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s to the society. Cyberspace comes out as a product of IT technology, but it is not a mere technical space but also a social space which characterized by virtuality, anonymity, open, non-central authority, real-time and globality. With the rise of cyberspace, it brings the people to an unprecedented situation, which the lifestyle, economical pattern,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ocial life have been gradually changing. Overall this chapter has a smaller size, mainly provides scenes-laying for further in-depth study.
     Chapter 2, the basic legal issues of cyberspace consists of four sub-parts. Fir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ive network-related case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legal challenge which brought by cyberspace, pointing out that the changes and impacts of the challenge a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Second, the legal property of cyberspace is defined. After reviewing the exiting theor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cyberspace is a new area regulated by law,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with real society. So the laws should change the current rules and adopt self-restructuring theory to meet self-development.Thirdl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jural relations in cyberspace, pointing out that its subject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Virtuality makes the subjects undeterminable. There is a breakthrough in cyber jural relations contrasting with the real society. From material to immaterial, from factual to virtual, the objects of jural relations get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its own in cyberspace. The continuous emerging of new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imbalances between rights and duties, mark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content of jural relations. Jural relations in cyberspace have already exceeded the existing ones in the real society. Finally, the paper anlysis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in cyberspace, pointing out tha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must change because of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It is still under restructuring and evolving, lay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yberspace as a new area to be regulated by the law.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legal values in cyberspace. Cyberspace is not subversion of the real society but a new area to be regulated. It not only inherits the basic legal values of the society such as order, equality, freedom, efficiency, and justice but also creates new legal content rooted in its self-characteristics. Open, sharing and democracy are the new spiritual orientations. Under such guidelines, the law of human society gets its quality-enhancement and self-evolution.
     Chapter 4 presents the rise and formation of cyberjurisprudence. First, the paper analyses and interprets the background of cyberspace. The study of the new social area, cyberspace, which is born and shaped out of IT technology, not only includes economics, sociology, culture etc. but also has been deep into the scope of the law. It is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ies due to the weakness of the theory foundation. So the rise of cyberjurisprudence is necessary for the study, as well as the evitable tendency of the refinement of the knowledge. Second, the paper raises the concept of cyberjurisprudence whose object of study is common and general legal issues of the whole cyberspace. It is a branch of jurisprudence. Third,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cyberjurisprudence is discovered and studied. The theory of network survival and the theory of network community provide the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basis. Finally the paper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the rules and values of analysis. The cross-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yberjurisprudence and other subjects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epilogue, it shows the hidden route of jurisprudent analysis of cyberspace: society shaped by technology and law changed with society. Technology evolves just as undercurrent, but it can provoke radical reform of the legal system on the level of social rules. The research of the cyberjurisprudence should be fruitful after it adopts systematic theory study of the on-going cyberspace.
     The paper carries out cyberjurisprudence study from three hierarchies. The meditation from theoretical lever acts as the anatomy of the basic issues of cyberspace. Cyberspace is a new unique space for civil living, which constitutes a multi-dimension society to human beings together with other spaces. The evolution of jural relations in cyberspa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ociety. It impacts the existing social legal system, puts the theory of jurisprude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elf-restructuring and self-improving. The pursuit from spiritual dimensions is the legal values of cyberspace. The existing basic legal values intertwine with new ones, together gui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law related with cyberspace. The rise and formation of cyberjurisprudence comes out from research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jurisprudential analysis has its non-ignorable function, but in order to grasp the legal essence, meaning, performance, value-orientation and future-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there must be a subject, cyberjurisprudence,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research.
     By classifying and interpreting some cyberspace-related legal theory, the paper will carry out some original study and reach some new conclusions, with focusing on the area which is poor-studied or non-studied at all. Firstly, the paper do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jural relations in cyberspace, and summarizes the changes of legal subject, legal object and legal conten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es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theory is imperative. Secondly, it makes some elucidation on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legal value of the cyberspace. Such values, like open, sharing and democracy, are due to the inner feathers of the cyberspace. Those values are also presenting the inevitable trend for the value of human law to develop. Third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cyberjurisprudence. Although the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is in primary stage and the research system is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growth of the cyber space, definitely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jurisprudence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yber legal system.
引文
1[英]J·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张新宝:“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12页。
    3 Lawrence Lessig, "the Law of the Horse:What Cyber Law Might Teach,"Harvard Law Review, (1993),p.113; See Frank Easterbrook,"Cyberspace and the Law of the Horse,"207,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Forum,1996; M-Ethan-Katsh, Law in a digital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5.
    MarkS.Nadel,"Computer Code vs.Legal Code:Setting the Rules in Cyberspace,"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al, Los Angels,May 2000; Joel Reidenberg,"Privacy Protection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law,technology, Self-Regulation,"Cahiers. du C.R.I.D,2002; Dan Jerker B. Svantess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Internet,"K luw er Law Intemational, 2006;Walter C. Dauterman, Internet Regulation:ForeignActors and Local Harms-at the Crossroads of Pornography, Hate Speech, and Freedom ofExpression, N.C. J. Int'L.& Com. Reg.177(2002).
    5[美]格拉德·佛里拉等:《网络法——课文与案例》,张楚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美]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英]Chris·Reed:《网络法》,白金、黄韬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Michael E.Doherty,"Marshall Mcluhan Meets William Gibson in'Cyberspace'",CMC Magazine,September 1,1995, p.4.
    7 Michael Benedikt, Cyberspace:First Step,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1,pp122-123.
    8[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9 A.R.Stone, "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 Boundary Srories about virtual culuture,"In M.Benedikt(1991): Cyberspace:First steps,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85.
    10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页。
    11裘伟廷:“‘网络社会’概念刍议”,《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3页;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7页。
    12本文认为,目前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导致出现了“网络空间”,“网络社会”是“网络空间”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之后的社会形态。笔者曾经在“网络社会”与“网络空间”两个概念之间举棋不定,并曾选择“网络社会”为定义发表文章,但经过慎重的思考,还是认为“网络空间”能够恰当的表现当前的情形。
    13参见[英]霍恩比:《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5 See Camp.J&Chien Y.T, "The Internet as Pubilc Space:Concepts, Issue and Implication in Policy, "Computers and Society, Sep,2000, pp.13-19.
    16[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11页。
    17曾国屏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
    1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页。
    19[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23 John Gerstner, "The Civilization of Cyberspace, Communication World, "San Francisco, Jun/Jul 1998.转引自蔡文之:
    “自律与法治的结合和统一——论网络空间的监管原则”,《社会科学》(沪),2004年1期,第75页。
    24[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25[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26[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27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65页。
    28[荷]纽斯·德·穆尔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和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9陆机:《文赋》,参见张怀瑾:《文赋译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30参见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6页。本文比较赞同学界所认为的在网络空间已经出现了新的模式的聚集主体,“网络共同体”是一个较好的名词表达。
    31[美]雷·海蒙德:《数字化商业》,周东等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中文序言版,第1页。
    32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3严耕、陆俊等:《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34参见[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参见[美]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萧华敬、任平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306页。
    4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142页。
    42“草根”是伴随着网络空间崛起而逐渐使用的一个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并没有这个词条的解释。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在网络文化之中,草根和有权无权,地位高下没有关系。它具有两个特点:一、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网络空间代表着一种草根文化(grass-rooted culture),它所能表述的是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或曰爱好者,甚至纯然出自民间草泽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他们使之区别于那种固步自封、惟我独尊的所谓正统的,主流的声音,有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和独特优势。
    43参见蓝爱国:《网络恶搞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4页。
    44“芙蓉姐姐”是近年来网络空间的红人,她以完全不同于世俗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有的人追捧她,有的人贬低她,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她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46王建:法学家建言为‘网络社会立法’,《法律与生活》,2007年5月上半月刊,第23-26页。
    47蒋云立:“从婚姻契约论角度谈‘网婚’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62页。
    48参见珍尔:“网婚”给法律出道难题,《检察风云》,2004年第3期,第54页;黄兴旺:“网婚”泛滥背后的法律缺位,《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段媚媚:“网络婚姻的法律问题探微”,《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樊晓芳:“网络婚姻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1期等文章相关的论述。
    49崔晓林:网婚:e时代的“情流感”,http://media.people.com.cn/GB/40728/40730/4070585.html,2006年1月30日发布,登陆时间:2008年12月30日。
    50唐小艳:“论‘网婚’对青少年婚姻家庭道德观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第78页:另参见万希平:“论网络婚恋及其对当代青年现实婚恋的负而影响”,《青年探索》,2007年第2期。
    51王建:“法学专家建言为‘网络社会’立法”,《法律与生活》,2007年5月上半月刊,第23-26页。
    53熊键:“从Toysmart.com案例看美国对消费者网上隐私权的保护”,李步云主编:《网络经济与法律论坛》(第一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3页。
    54殷丽娟:“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检察日报》,1999年5月26日,第6版。
    55陈龙业:“解析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损害与赔偿——以‘艳照门’事件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第15页。
    56 Walter C. Dauterman, Internet Regulation:Foreign Actors and Local Harms-at the Crossroads of Pornography, Hate Speech, and Freedom ofExpresion,28 N. C. J. lnt'l.& Com. Reg.177,2002, pp.197-203; Sckura Mizuno, When Free Speech and the Internet Collide:Yahoo!-Nazi-Paraphernalia Case,10 Currents Int'l TradeL. J.2001, p.56; Daniel Arthur Lapres, Of Yahoos and Dilemmas,3 Chi. J.Int'l L,2002,p.409.
    57 Adria Allen, Internet Jurisdiction Today,22 Northwest J.lnt'l L.Bus.69,2001,pp.70-73.
    58候捷:“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探析”,《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第31页。
    69参见[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英]尼尔·巴特雷:《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71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chievingLegal and Business Order in Cyberspace:A Report on Global Jurisdiction Issues Created by the Internet,"http://www.kentlaw.edu/cyberlaw/.(visited 12 Jun.2007).
    72刘玥:《网络法律热点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73 Frank Easterbrook, "Cyberspace and the Law of the Horse,"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Forum,207,1996.p.207.
    74 F.Webster,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York:Routledge,1995, pp.23-27.
    75李英明:《网路社会学》,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69页。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习惯用“网路”表达“网络”,为尊重作品原貌,本文涉及台湾学者的论述,都按照“网路”来表述。
    76齐爱民、刘颖主编:《网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77 Lawrence Lessig,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ew York:Basic Books,1999, p.12.
    78参见王德全:《试论Internet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第29页。
    79本文对于技术的定义,来源于《技术史》(A History of Technology),全球顶尖的技术学家都参与了此书的编写。查尔斯·幸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特雷弗·Ⅰ·威廉斯等主编,高亮华、戴吾三主译,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技术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篇幅最大、资料最全的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
    80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62页。
    81[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4-954页。
    82[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0页。
    83[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2页。
    84[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4页。
    85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第34页。
    86[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一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87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6年9月,第944页。
    88转引自于志刚:“论传统刑法和虚拟空间的冲突与衔接”,《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19页。
    92[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286页。
    93 Friedrich Carlvon.Savigny, "System des heutigen R [AKo··] mischen Rechts"II, Berlin 1840.Kap.Ⅰ-Ⅳ.
    94《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95《法学词典》(增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617页。
    96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98参见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9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从技术、利益到伦理》,北京: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77页。
    100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10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第64页。
    102李萱:“法律主体资格的开放性”,《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第51页。
    103李萱:“法律主体资格的开放性”,《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第55页。
    10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页。
    105[美]雪莉·特寇:《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106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第68页。
    107在权威的法理学教科书中,法律关系客体被定义为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但是关于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存在不同的理解。
    108孙春伟:“法律关系客体新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57页。
    109杨立新、王中合:“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基本规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2页。
    110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03页。
    111参见王秀梅:《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初探》,http://www.netbarcn.net/Html/internet law/20131711732 2.html,登陆时间2008年5月8日。
    112房秋实:“浅析网络虚拟财产”,《法学评论》,2006年第2期,第75页。
    11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王宗玉副教授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创造,一种智力成果,接近于知识产权,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02/12/103349.shtml,登录时间:2008年9月23日。
    114杨立新、王中合:“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基本规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3页。
    115杨立新、王中合:“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基本规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4页。
    116[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117国内学者王利明教授早在其主持编写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指出,除有体物外,依法可以作为物权客体的权利、人力控制之下的电气等财产可以视为物。这其实上已经大大地扩充了传统物的概念。表征物权的提单、仓单、汇票等各种票据、证券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则凸显了物权客体从实体化走向价值化的发展趋势,《物权法》的颁布也支持了这一理论。可见物的有形无形不应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障碍。
    118高富平:“从实物本位到价值本位——对物权客体的历史考察和法理分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5页。
    119[法1R.舍普等:《技术帝国》,刘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8页。
    120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第46页。
    121林旭霞、张冬梅:“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第189-191页。
    122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9页。
    123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124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页。
    125 Tim Jordan, 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9. pp.36-37.
    126张新宝:“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6页。
    127参见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法学问题》,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128参见杜小卫:“域名抢注及其法律规制”,《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赵林青:“对域名法律保护的思考——以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为视角”,《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李红:“网络域名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当代法学》,2003年第4期。
    129马剑峰:“超文本链接可能引发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问题”,《法学》,2006年第5期,第155页。
    130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131王全第、赵丽梅:“论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法学论坛》,2002年第2期,第72页。
    13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页。
    133“艳照门”事件是指2008年娱乐圈的丑闻,内容涉及大量艺人的“艳照”在网络上肆意流传。参见陈龙业:“解析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与赔偿一以‘艳照门’事件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第15一18页。
    134华劫:“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一兼论美国和欧盟网络隐私权保护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第10页。
    135汪毅:“关于建立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研究”,李步云主编:《网络经济与法律论坛》(第一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页。
    139“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韩非子·难二》。
    140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203页。
    141参见赖晓黎:“网路的礼物文化”,《资讯社会研究》,2004年第6期。“网络”在台湾一直翻译成为“网路”,为了尊重翻译习惯,笔者保持原有说法。
    142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143[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汪明杰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0-71页。
    144[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4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4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147 Liability,n.l.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egally obligated or accountable; legal responsibility to another or to society, enforceable by civil remedy or criminal punishment[liability for injuries caused by negligence].---Also termed legal liability; responsibility; subjection.2. (often pl.) A financial or pecuniary obligation; DEBT(tax liability) (assets and liabilities).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2004), liability.
    148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页。
    149候捷:“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探析”,《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第34页。
    150详见本文第31页。
    151参见孙尚鸿:“传统管辖规则在网络背景下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法律科学》,2008年第4期,第160-162页;王德全:“试论Internet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冯文生:‘'Internet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和法律适用”,《法律适用》,1998年第9期等等。
    152 Shevill v. Press Alliance S.A., Case 68/93(1995) E.C.R.415.
    157王斗斗、袁定波:“网络舆论监督谨防侵犯隐私权”,《法治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5版。
    158王斗斗、袁定波:“网络等新闻媒体合法表达界限不明晰—侵权责任法(草案)应做出规定”,《法治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5版。
    160 Iredell Jenkins, Justice as Ideal and Ideology, in Justice (Nomos vol.vi), ed. C.J.Friedrich and J.w.Chapman, New York, 1963,p.204.
    161 Robert Paul Wolff, In Defense of Anarchism, New York,1970,p.18.
    162刘秀荣:“欧洲委员会打击网络犯罪会议在斯特拉斯堡闭幕”,来源于警察网—外警瞭望http://www.police.com.cn/Article/xinwen/wjlw/200706/10381.html,发布时间,2007年6月3日,登陆时间:2009年3月28日。
    163杨骏著:“网络犯罪何以成为全球性威胁”http://www.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81969,发表时间2007年6月13,登陆时间2008年6月5日。
    164卓泽渊:《法的价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页。
    17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页。
    17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176相当一部网友们认为人肉搜索的兴盛,归根结底,源于网络正义的力量。网友老叶:“敬畏网络正义的力量”,来源于国务院参事室首页,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9-01/27/content 2251.htm,发布时间,2009年1月27日,登陆时间2009年]月30日。
    177李记:“从规范‘人肉搜索’看法治进步”,《重庆时报》,2008年8月28日。
    178朱娟:“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一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观的进路”,《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第55页。
    179 W.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Ⅱ, Simon and Schuster,1966, p.262.
    180高鸿钧:“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京),2003年冬季号, 第440-441页。
    181[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界法的三个挑战》,罗结珍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182高鸿钧:“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京),2003年冬季号,第442页。
    183 Manuel Castells, The Internet Galax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28.
    184[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185[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186高鸿钧:“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京),2003年冬季号,第443页。
    187许榕生:《网络媒体》,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189高鸿钧:“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京),2003年冬季号,第456页。
    190杜术林:“汪洋两次网络问策的时代含义”,http://blog.cqnews.net/?71804/viewspace-70157,登陆时间2008年5月23日。
    191[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192[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33页。
    193[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194许多先进的民主国家的选举当中,目前最令人忧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投票率不断下降。允许网络投票,可以极大地为选民提供便利,促进民众的政治参与。以爱沙尼亚共和国的亚历桑纳州1996年与2000年投票率的比较为例,2000年施行网络投票之后,相较于1996年的选举增长了600%,其投票率高达93%,尤其是18岁到20岁的投票人口更是大幅增加。可见,网络投票对于落实选举的普遍性原则具有极高的价值。参见屠振宇:“网络投票选举带来新的不平等?——评爱沙尼亚网络投票法令违宪审查案”,《人大研究》,2007年第4期,第37-38页。
    195有不少网民认为,网络以后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投票,实现完全的直接民主。
    196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从技术、利益到伦理》,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108页。
    19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198参见[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99 Andrew Calcutt, White Noise:An A-Z of the contradiction in Cyberspace,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9, INC.p.29.
    20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205陈伯礼、徐信贵:“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第156页。
    206[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9、132页。
    207[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苗华健、陈体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53页。
    208[美]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09实际上,法理学体系和对象因为研究视角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和本文在此所论述的法理学的成熟并不冲突,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法理学研究内容如此丰富正是它成熟的表现之一。
    223[美]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2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25付子堂主编:《法理学初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26葛洪义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27葛洪义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30王伟光等:《社会生活方式论》,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231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47页。
    23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233有不少的年轻人感叹,由于电脑使用太多,文字通过敲打键盘而得出,反而在现实生活中用钢笔写字,往往不知道怎么写法了。传统中捧着一本刊版印刷的书籍才叫读书的方式已经被网络空间打破。事实上,一个人守在电脑面前,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娱乐,也可能是在读书。
    234[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235关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参见[西班牙]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谢俊贵:“当代社会变迁技术逻辑——卡斯特信息社会理论评述”,《学术界》,2002年第4期。
    236参见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7参见论文“网络空间的概念”部分,第9页。
    238李娟、吕世辰:“试论网络伦理的构建”,《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第113-114页。
    239刘大椿、张星昭:“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第24-25页。
    240闫巧丽、周世祥:“对网络技术发展的伦理思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4页。
    241牟宗艳、吕本修:“构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第81页。
    242参见刘云章:《网络伦理学》,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版。
    243参见赵兴宏:《网络伦理学概要》,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4朱娟:“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观的进路”,《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第55页。
    245张立先、李军红:“网络法律文化悖论的法理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第145—147页。
    246[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
    247[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434页。
    [1]查尔斯·辛格等编:《技术史》,高亮华等译,牛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上海:上海科教出版社(中文),200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5][美]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小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英]霍布斯:《利维坦》(影印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
    [7][荷]格劳修斯著;宇川译,弗朗西斯·培根著,汤茜茜译,《海洋自由论新大西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8][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汪明杰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美]雪莉·特寇:《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年版。
    [10][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界法的三个挑战》,罗结珍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德]卡尔·施密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13][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5][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二卷),袁瑜峥、苗文龙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2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24][英]J·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西班牙]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荷]纽斯·德·穆尔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和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美]理查德·斯皮内洛著:《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美]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加]大卫·约翰斯顿等:《在线游戏规则:网络时代的11个法律问题》,张明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30][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1][美]爱德华·A.卡瓦佐等:《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王月瑞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2][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34][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5][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6][美]布莱恩·卡衡、查理斯尼森编:《数位法律》,巫宗融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37][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8][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0][英]Chris-Reed:《网络法》, 白金、黄韬编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美]格拉德·佛里拉等:《网络法——课文与案例》, 张楚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43][美]约翰·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尹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44][英]普瓦德万:《四维旅行》,胡凯衡、邹若竹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曹卫东编:《霍克海默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47]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6年版。
    [48]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9]张明仓:《虚拟实践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张怡等:《虚拟认识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1]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2]赵震江、付子堂著:《现代法理学》,北京:北大出版社,1999年版。
    [53]高鸿钧:《法治:理念与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季卫东:《秩序与混沌的临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5]赵明:《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袁峰:《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利与挑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冯震宇:《网路法基本问题研究》,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版。
    [59]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赵兴宏:《网络伦理学概要》,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何明升著:《叩开网络化生存之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徐晓明:《全球化压力之下的国家主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4]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曾国屏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6]张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7]齐爱民等:《网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8]吴佩江主编:《网络法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张平主编:《网络法律评论》(1—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008年版。
    [70]娄耀雄:《信息法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71]王云斌:《中国网络法律问题——互联法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72]郭卫华等:《网络之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3]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前沿与热点专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74]张楚编:《网络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5]杨正鸣:《网络犯罪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于志刚:《虚拟空间的刑法理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77]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法学问题》,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78]何家弘:《电子证据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9]屈茂辉、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1]刘玥:《网络法律热点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82]鞠海亭:《网络环境下的国际民事诉讼法律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3]张平:《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法》(三卷本),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84]付子堂:《法理学高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5]李步云主编:《网络经济与法律论坛》(第一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86]熊志海:《网络法律导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个人信息保护法总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齐爱民:《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信息财产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李臣:“略论Internet对传统冲突法的挑战”,《法学》,1999年第11期。
    [2]张广荣:“互联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4期..
    [3]张西明:“从Non-regulation走向Regulation网络时代如何保障言论自由”,《法学》,2001年第7期。
    [4]徐向素:“我国网络立法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5]赵兴宏等:“网络技术发展与立法适时跟进”,《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6]王海英:“论网络立法的价值取向”,《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7]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8]吴弘、陈芳:“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9]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0]赖晓黎:“网路的礼物文化”,《资讯社会研究》,2004年第6期。
    [11]胡平仁:“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
    [12]张楚:“关于网络法基本问题的阐释”,《法律科学》,2003年第6期。
    [13]蒋坡:“论网络法的体系框架”,《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
    [14]周江红:“网络法问题的法哲学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5]秦绪栋:“网络管制立法研究”,《网络法律评论》,2004年第4期。
    [16]张冰、张宇润:“对网络私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学杂志》,2003年第4期。
    [17]张新宝:“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18]王佩芬:“论网络技术发展对传统法律概念的影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9]董炳和:“网络时代呼唤网络法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20]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21]朱萍:“虚拟空间管辖权的确定—美国和欧盟实践的启示”,《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22]高鸿钧:“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环球法律评论》(京),2003年冬季号。
    [23]暮枫:“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
    [24]王静、周向明:“网络空间法律问题初探”,《现代情报》,2003年第2期。
    [25]郭玉军、向在胜:“网络案件中美国法院的长臂管辖权”,《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26][美]查尔斯·艾斯:“全球网络的文化与交流:文化多元性,道德相对主义,以及一种全球伦理 的希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7]李峻清、梁明山:“论网络时代和立法民主化”,《文史博览》,2007年第2期。
    [28]马思萍:“网络经济与政府行政范式的转变”,《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9]刘国建:“赛博空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共在与互动”,《自然辨正法研究》,2005年第8期。
    [30]万希平:“论网络婚恋及其对当代青年现实婚恋的负面影响”,《青年探索》,2007年第2期。
    [31]屠振宇:“网络投票选举带来新的不平等?——评爱沙尼亚网络投票法令违宪审查案”,《人大研究》,2007年第4期。
    [32]王宏选:“网络时代的法治新范式初探:也谈“馒头血案”的法哲学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3]夏燕:“网络法律的法理分析”,《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0期。
    [34]夏燕:“网络社会中法律的发展变迁趋势研究—以网络社会的特性为视角”,《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35]张立先、李军红:“网络法律文化悖论的法理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36]杨春然、刘素花:“博客的经济分析及对法律的影响”,《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37]孙尚鸿:“传统管辖规则在网络背景下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法律科学》,2008年第4期。
    [38]陈龙业:“解析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与赔偿—以‘艳照门’事件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39]华劫:“网络时代的隐私权—兼论美国和欧盟网络隐私权保护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
    [40]朱娟:“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观的进路”,《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41]陈伯礼:“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
    [42]扬君佐:“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模式”,《法学家》,2009年第4期。
    [43]夏燕:“论网络空间法的价值新内涵”,《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4]王启梁:“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从‘躲猫猫’事件切入”,《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1]《中国网络经济研究报告2008年市场份额版》来源于http://tech.sina.com.cn /focus/2006_economy/index.shtml,登陆时间2009年9月3日。
    [2]《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2月 发布。
    [3]马克·纽尼斯,闫臻译,“网络空间的鲍德里亚:网络、真实与后现代性“来源于学术中华网站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16,登陆时间2009年9月1日。
    [4][英]道格拉斯·韦克:“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网络空间:因特网与国家主权”,金冠军等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李旭:“网络博客:法律给了多大自由”,《检察日报》,2005年4月8日,第5版。
    [6]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7]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从技术、利益到伦理》,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8]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中心http://www.pkunetlaw.cn
    [9]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http://www.apcyber-law.com
    [10]中国网络法律网http://www.cyberlawcn.com
    [1]Lawrence Lessig,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Gordon Graham, The Internet:A Philosophical Inquiry, New York:Routledge.1999.
    [3]Basalla. George,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4]M-Ethan-Katsh, Law in a digital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5.
    [5]May.C, A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New Enclosures? London: Routledge,2000.
    [6]Alfred van Staden and HansVollaard, State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Richard A. Spinello, Cyberethics:Morality and Law in Cyberspace. Sudbury, Massachusetts: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0.
    [8]Manuel Castells, The Internet Galax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9]David R-Johnson&David Post, Law and Borders-The Rise of Law in Cyberspace,48 STAN-L-REV 1367,2006.
    [10]Walter C.Dauterman, Internet Regulation:Foreign Actorsand Local Harms-at the Crossroads of Pornography, Hate Speech,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28 N.C. J. Int'L.& Com,2008.
    [11]Professor Raymond S. R. Ku, Professor Jacqueline D. Lipton, Write a ReviewCyberspace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2006.
    [12]Armin von Bogdandy,Developing the Publicnes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Towards a Legal Framework for Global Governance Activities,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0.
    [1]Laurence H.Tribe, "The Constitution in Cyberspace:Law and Liberty Beyond the Electronic Frontier"The Humanist, September-October 1991.
    [2]John Gerstner, "The civilization of Cyberspace, "Communication World, San Francisco, Jun/Jul 2003.
    [3]MarkS.Nadel, "Computer Code vs.Legal Code:Setting the Rules in Cyberspac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al, May 2000.
    [4]Frank Easterbrook, "Cyberspace and the Law of the Hors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Forum, 207,1996.
    [5]Jonthan. Wallace, "Nameless in Nameless in cyberspace:nonymity on the Internet,"at http://www.Cato. org/pubs/briefs/bp_054es Html.
    [6]Yaman·Akdeniz, "The Regulation of Internet Content in Europe:Governmental Control versus Self-Responsibility,"at http://www.Ib.tehz.ch/spsr/debat-net/art-2-2Html.
    [7]Lawrence Lessig, "the Law of the Horse:What Cyber Law Might Teach, "Harvard Law Review, 113,1993.
    [8]Graham Greenleaf,"an endnote on regulating cyberspace:Architecture vs.Law,"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Law Journal, Volume 21,1998.
    [9]Lawrence Lessig. "The Zones of Cyberspace, "Stanford Law Review, No.5,1996.
    [10]Katharina Boele-Woelki ang Catherine Kessedjia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Internet, Which Court Decides, Which Law Appli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
    [11]Jonathan L. Zittrain, "The generative internet," Harvard Law Review, May 2006.
    [12]Lewis Mumford,"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technics,"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5, No.1.2008.
    [13]Joel Reidenberg, "Privacy Protection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law, technology, Self-Regulation,"Cahiers du C.R.I.D,2006.
    [14]Jerry Markon, "Curbs Debated as Court Records go Public on Net,"The Wall Street Joural, February,2006.
    [15]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chievingLegal and Business Order in Cyberspace:A Report on Global Jurisdiction Issues Create the Internet,"http://www.kentlaw.edu/cyberlaw,visited 12 Jun.2008.
    [16]Dan Jerker B.Svantess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Internet,"K luw er Law International, 2008
    [17]Shulamit Almog, "How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Changing the Practice of Law",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