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维兼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质,即使不考虑他的文学批评实绩,也可以从中发现精神分析学与文学批评的必然联系。《导论》重点阐明了这个道理;并交待了和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精神分析的关键词研究。包括梦、潜意识、力比多、儿童、压抑、升华六个关键词。梦的形成机制理论及释梦方法给文学批评很多启示。潜意识中潜藏的不仅仅是性欲,它构成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深广台基。对“力比多”的阐释集中体现了弗洛伊德的“二元论”与“冲突”理念,彰明了创造的原动力。与此相关的,人类文化创造与儿童期有重要关联,儿童性欲说是精神分析学的一大基石。“压抑”与生俱来,它的存在提供了力比多转向升华的契机。“升华”是力比多的失性欲化实现,升华的表现有很多,但弗洛伊德强调了其中的科学与艺术创造。系统理解精神分析学的关键词,是理解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解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关系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对作家的精神分析。包括“作家:常人与非常人之间”、“作家与性敏感”、“作家的幻想与自我分析”等三个部分的内容。是依据精神分析学而对创作家的精神特质与创作的心理机制作出的探讨;阐析作家人格与思想情感的复杂性,揭示作家的心理特质与创作的心理学意义。
     第三章,对文学内容的精神分析。有选择地阐述了“人物形象的心理分析法”、“俄狄浦斯情结”、“爱情题材上的精神分析”三个方面。其中涉及弗洛伊德关于三种人物性格及塑造技巧的精到分析,并含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表现及其变种,爱情与尊严、题材与情感体现等内容。
     第四章,精神分析的批评方法与策略研究。有“在‘细枝末节’中发现问题”和“找到‘冲突’与‘情结’所在”、“叙事中的分析法”、“意象与象征中的蕴藏”、“以语词为单位的分析”五部分。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病例分析、理论阐述、文学批评及暗示做出的总结与运用,并探讨精神分析学运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及在诸多方面的操作特征与要领。
     第五章,讨论中国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接受与“第二次弗洛伊德热”。简要回顾了弗洛伊德进入中国的历程,重点考察“第二次弗洛伊德热”,并主要分析了文学研究界弗洛伊德热的特征;粗略论及其后弗洛伊德学说运用与研究的“转型”现象;在考虑传统影响、现实因素和科学思维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在中国的第二次相遇,阐述此现象的理论启示意义。
     总之,全文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文学结合起来思考,系统地探讨弗洛伊德思想对于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及运用要领。
The intrduction part analysized the thinking features, and showed the cooperated features of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from which we can get the possitive connetion of Psychoanalysi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Besides, this part includes reasons of how this thesis start, thoughts and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part, I chose six key words which are dream, subconsciousness, Libido, children, repression and sublimation from the Revelation of Depth Psychology of Freud. The theory of dream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way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inspires literary criticism a lot. It is not only sexual desire but also thinking activities existing in subconsciousness. The explaination of Libido reversed the conbination of Dualism and conflicts, which showed the motivity of writing. Besides, the creation of human culture has closed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 period. Children sexual desire is a base of Psychoanalysis. Repression is inherent and offers chances of sublimation of Libido.Sublim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dis-sexual desire. And sublimation has a lot of manifestations, while Freud emphasize the cre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writer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writers: between common and uncommon people, writers and sensitivity, and writers’fantasy and self-analysis. Understanding the key words of Psychoanalysis systematically is a base of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and a precondition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psychoanalysis and literary critism.Basing on psychoanalysis, this part discussed the writers spritual feature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while writing, payed attention to the writer’s psychological meaning and psychological trait, and reveal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writer’s characteristics and feelings.
     The third part is the spiritu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 contents, which includes mental analysis of characters, the Oedipus Complex and mental analysis on love. In this part, I mentioned Freud’s analysis about the features and molding skills of the three kinds characters, the formation, manifestation and variation of Oedipus complex, love & dignity, and theme and feelings etc.
     The forth part is about critisim methods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ncludes finding trobles in detailed things, finding the connection of confilct and complex, analysis in narrition, inside imago and symbolism and analysis in word unit. This part showed the authors’summary and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Freud’s case analysi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suggestion, and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and many operating features while using psychoanalysis in literary criticism.
     The last part is about the acception of China and“The Second Study Surge on Freud’s”, which illustrated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Freud coming into Chin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Second Study Surge on Freud’s”, and pointed out features and the convercing phenomenon of the Freud study. Basing on consideration of tradition, realism, scientific thoughts, this part mainly analysized the second meet of Freud and Max in China, and illustrated the concerning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summary, while combining psychoanalysis of Freud and literature together, this thesis discuss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using skills of Frued’s theory to literatary critism.
引文
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ueud,奥地利人,犹太籍,精神分析学家,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我的私人笔记(1912—1913)》,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括号中莎乐美对此作了说明:“是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弗洛伊德之所以不得不放弃自己单独向前冲锋,而组建自己的学派和把自己的拥护者聚集起来,这是第一首要原因;第二则是因为和一些独立的或者说感情激烈的人物之间的论争”。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④[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⑤[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序言,《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⑥[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21-122页
    ①前几句引文均出自:1914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第三版序。
    ②[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③最初,弗洛伊德在学术上并不孤单,与布洛伊尔合作中,两人在神经、意识、心理学问题上有很多一致处。
    ④[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55-156页
    ⑤[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⑥[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⑦[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48-49页
    ⑧可参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之第三十讲《梦宇神秘主义》、第三十五讲《宇宙观问题》,及单篇论文《梦与心灵感应》、《十七世纪附魔神经病病例》。
    ①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97—598页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③《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④[美]卡尔文·斯·霍尔等著《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陈昭全、杨莘燊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①在精神分析学发展期(1910年前后),弗洛伊德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此外还要进行自我分析。
    ②弗洛伊德经常强调“自我观察”、“自我分析”。
    ③本段以上几句引文均出自:[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拜访弗洛伊德: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39页
    ④[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脚注。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梦的技术和清醒技术,创作技术》,《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171页
    ②斯沃博达,生于1873年,当时是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讲师。关于他的著作,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知道的有:《人类肌体的心理周期和生理周期》1904,《心理学基石研究》1905,《Harmonia animae》1907。弗洛伊的《梦的解析》中也提到过他的理论观点。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②[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最后一次拜访弗洛伊德》,《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④转引自:[英]希尔兹《法恩〈弗洛伊德〉、布朗〈弗洛伊德和后弗洛伊德学派〉》,《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第30页,原载《当代评论》1964年5月号,水青译。
    ①[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高建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②[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火炬版前言,第10-11页
    ④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26页
    ⑤《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莎乐美在《陶斯克举办的精神分析讲座》中说道:事实上,人们不仅对古典的弗洛伊德学说产生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很少有人像陶斯克这样对弗洛伊德的独创性的事实发现具有如此高的敬畏和热爱——这是一种超越了所有理论的宝贵发现(比如“凝结”,“移植”等思想),就像出土的古代文物,即使是稍微的残缺也决不减其珍贵性。
    ③转引自:[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封底。
    ④霍夫曼的《夜景画》中“睡魔”的故事(又称《沙子人》)。
    ⑤这点从《论幽默》中得到最明显的体现,言论者对听者在言语方面的情感期待落空,在听着身上可能的情感消耗被节省下来,就成了言论者的幽默风格,而听者获得某种快乐。——参弗洛伊德的《论幽默》。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②Graham Frankland,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isity Press,p.122.
    ③Graham Frankland,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isity Press,p.117.
    ①Henk de Berg,Freud’s Theory and It’s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3.
    ②[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高建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③[苏]Л·Т·列夫丘克《精神分析学说和艺术创作》,吴泽林译,杨远英、刘北成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④《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52页
    ①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22-123页
    ②弗洛伊德在《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一文中,阐述了“本我”、“自我”之间的矛盾而致病的原因,讲述了精神分析的原理、过程及目标,并指出,经过必要的专业训练(关键是要具备精神分析学的修养),非医学专业的人可以从事心理分析。扩大而言,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领域,也证明了弗洛伊德的这个设想是现实的。注意,他认为精神分析学应该放在医学院而不是心理学院,尽管要有相关心理学课程的配套教学。
    ③[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高建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④[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高建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⑤[法]卡特琳·梅耶尔主编《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页
    ①和前面两句引文均出自《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36页。
    ①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也提到了这本书:“惟有作为文艺的研究者,看了最近出版的摩兑勒氏的新著《在文学里的色情的动机》以及……”,(The Erotic Motive in Literature. By Albert Mordell. New York, Boni and Liveright. 1919.)(鲁迅译《苦闷的象征》,第20页)但未予好评:“多属非常偏僻之谈,或还没有丝毫触着文艺上的根本问题等”。(《苦闷的象征》,第21页)我认为,一方面,阿尔伯特《文学中的色情动机》艺术严格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理论基点,他处未见;另外,他运用精神分析法对文学作了系统的思考与研究,也是不可多得的;再,亦不少真知灼见。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引言,第1页
    ①Freud was steeped in classical European literature but seems initially to have repressed all literary influences on his scientific work. Frankland traces their reemergence, examining in detail Freud’s many literary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as well as the rhetoric and imagery of his writing. He explores Freud’s own attemps at analysing literature, the infulue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on his approach to analysing patients, and his creation of psychoanalytical‘novels’, quasi-literary fictions fraught with profoundly personal subtexts. Graham Frankland, 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扉页。
    ①R·雅卡尔《弗洛伊德的继承人》,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月。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③对此, J·贝尔曼—诺埃尔认为弗洛伊德的本意为:“是欲望自己将自己变成图像并从中获得了满足。”(《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第46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⑤[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17页
    ①“第一,愿望在白天可能激起,并由于外部环境而未得到满足,这样就给夜间留下一个受承认和未满足的愿望。第二,愿望在白天可能已经出现,但却受到反对,这样就给夜间留下一个未满足和受压抑的愿望。第三,愿望可能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而属于只有夜间才从心中受压抑材料中醒来的那些希望。如果回到我们做出的精神机构的图示上,我们就会把第一类愿望置于知觉系统之中;认为第二类愿望已从知觉系统被迫返回到潜意识系统中,它只有从那里才表现出来;并相信第三类愿望冲动根本就没离开过前意识系统。那么,由这些不同来源产生的愿望对梦具有同样的价值并且在激发梦上具有同样的力度吗?在就此问题审视所有的梦之后,我们立刻就会把夜间呈现的实际的愿望冲动(如饥渴刺激和性欲)作为梦愿望的第四个来源。于是,梦愿望的来源看来大概对其激发梦的能力毫无影响。”(《梦的释义》第317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③《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第668-669页
    ④[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⑤[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⑥[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②[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2页
    ③也就是说,在梦里,自我仍然在警觉之中,只不过程度因人因时而异。
    ④[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2页
    ⑤《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弗洛伊德文集·文明与缺憾》,傅雅芳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84页
    ⑥[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2页
    ⑦[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1-123页
    ⑧[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6页
    ①《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61页
    ②[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8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脚注。
    ④[奥]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审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54页。
    ⑤[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台)廖运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①[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台)廖运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②[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6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台)廖运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④《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⑤《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73页
    ⑥《精神分析运动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96页(说明:本论文中,凡参引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的注释中,除约瑟夫·布洛伊尔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著的《癔症研究》注名了创作者外,其余均不在注明创作者,因为文集中只有这一部是弗洛伊德与人合作。)
    ②1917年的讲演,转引自:[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脚注。
    ①[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困难之一》,《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②[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③参见《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50页。注意,利普斯的潜意识,仅仅是意识的对立面,与弗洛伊德的认识是不同的,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具有左右意识的精神功能。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51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④[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3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②[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困难之一》,《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4页
    ②《论潜意识》,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84页
    ③[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困难之一》,《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④《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⑤《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53页
    ⑥[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①《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脚注
    ④[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⑤《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58页
    ⑥[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69页
    ⑦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器官的比较中,实际上反映了在认识世界中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小汉斯手淫的焦虑,后来以自己养孩子的兴趣得以转移。
    ⑧[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哲学中的个性》(1912年12月11日,星期三,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认为儿童受了成人的诱引,导致性冲动的产生。
    ③高觉敷《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④[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⑤[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无常》,《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28页
    ⑥《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⑦[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脚注。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脚注。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讲座之七:神经症的治疗,感情转移,智性和情感》(1912年12月14日,星期六,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③《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④《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⑤[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⑥[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弗洛伊德称荣格的力比多学说是一元论的。他把“力比多”视为唯一的本能能量。
    ②[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6-8页
    ③《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④《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①《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②《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③《自我与本我》,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④Л·Т·列夫丘克的《精神分析学说和艺术创作》中指出“儿童性欲理论是艺术的‘基础’”,但那被作为批判对象。
    ⑤《精神分析纲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85页
    ⑥[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15页
    ⑦《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04页
    ①《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②[奥]弗洛伊德《幼儿性欲》,《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8页
    ③[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①《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③[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④《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⑤[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⑥《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①《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8—49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小汉斯”)》,《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案例三种》,李韵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④[奥]《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25-126页
    ①《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38-139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3页
    ④《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脚注:“情结”。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1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④[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脚注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102—103页
    ②《精神分析运动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51—52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21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03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03页
    ③《论潜意识》,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89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15页脚注。
    ⑤[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53页
    ①《论潜意识》,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92页
    ②[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43页
    ④Henk de Berg, Freud’s Theory and Its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3, p.17.
    
    ①[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②[奥]弗洛伊德《幼儿性欲》,《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208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26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33页
    ①高觉敷《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132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4-115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④《超越快乐原则》,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①[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②[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3页
    ③[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④[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与弗罗伊德在一起》,《师从弗罗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8页脚注。
    ⑤《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⑥《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⑦《论自恋:导论》,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75页
    ①《自我与本我》,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②[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③[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33—334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34页
    ④《少女杜拉的故事》是弗洛伊德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写的一个病例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原欲的转向,弗洛伊德用了“升华”、“转移”等字眼。杜拉这个女孩子十八岁了;她患有歇斯底里症,伴有一些器质性的病症,比如咳嗽、呕吐、痉挛、昏厥等,甚至面部神经痛,弗洛伊德不象一般的医生只是针对其器质性病症用针药或其他物质治疗,而是通过了解近期对她影响较大的事件和人及其关系挖掘她潜意识中的情感压抑。他认为,引发歇斯底里症的因素不仅仅在于“性”的势力,而是两种本能势力相对抗的结果,因为偏向于受“道德”控制的自我本能胜利了,使得她的“性欲望”被压制在潜意识里,但它们还在,就表现为一些病症(比如呕吐等)来实现她的情感“关注”或“执著”倾向。除了两种本能势力的对抗会导致歇斯底里症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便是两种性取向的斗争也会导致歇斯底里症,性取向指的是性别气质的取向,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青春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这个女子可能具有一种男性气质(比如手淫),但到了一定阶段,她要压制这种习惯(可能因为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症状来源的联想或其他的突发性事件的刺激),于是由男性气质转向女性气质,而她心里发生着对抗,难以坚持便逃避到歇斯底里症里去,是“性动力”采取一定渠道发泄的表现。
    ⑤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⑥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5页
    ①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5页
    ②他的《弗洛伊德回忆录》记载了从1907年在维也纳初识弗洛伊得到弗洛伊德的最后几年的情形,斯宾万格尔也参加了魏玛会议和维也纳会议。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脚注。
    ④《梦的释义》中已经用到过“移情”一词。
    ⑤[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9页
    ⑥即:“释放最初情感的经验,即兴奋转换成躯体症状,我们把它描述为心理创伤,以这种方式引起的病理表现,即由创伤引起癔症症状(……)。”(《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第359页)
    ⑦《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①《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②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③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④《论自恋:导论》,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61页
    
    ①《自我与本我》,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217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②王尔德《笔杆子、画笔和毒药》,《王尔德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59页
    ③参考《诗人与白日梦》的开头。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①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文荣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25页
    ②《精神分析运动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③邓芳《作别病态青春——解读郭沫若的性心理分析小说〈叶罗提之墓〉》,《作品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②[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③[奥]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1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5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脚注。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16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男人和女人,双性人》,《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205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③[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8—39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
    ②《精神分析运动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脚注。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脚注。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②转引自:[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③[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讲座之七:神经症的治疗,感情转移,智性和情感》(1912年12月14日,星期六,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①Graham Frankland, 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p.117.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49页
    ③[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32页
    ④[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34页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33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35页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36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52页
    ③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世纪左波斯先知,索洛亚斯德教的创始人。(据《论文学与艺术》第253页脚注。)
    ④[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347页
    ⑤[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347页
    ⑥[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350页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43—244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49页
    ③[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④[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14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51页
    ③[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①[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想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赵鑫珊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1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②同上,第95页
    ③同上,第95页
    ④同上,第104页
    ⑤[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脚注。
    ①[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231-23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②[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①《论自恋:导论》,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73页
    ②《论自恋:导论》,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73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②[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③同上,第61页
    ④[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①[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37页
    ②另一人指英国人沃基斯·劳埃德,1863年出版了的小册子The moses of Michelangelo。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37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沙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脚注。
    ②[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③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①《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中译本前言,第7-8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⑤[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精神分析家和被分析的人》(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瑟·莎乐美《精神分析家和被分析的人》(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45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46页
    ③《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
    ④《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①《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77—178页
    ②[奥]Zweig,s.《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纪琨译,《茨威格小说集》(中册),张玉书主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第534页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罗达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中译本前言,第7-8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
    ②《力比多类型》,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718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②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09页
    ①Henk de Berg,Freud’s Theory and Its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3, p.81.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①[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罗伊德》,王绪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91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②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316页
    ④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⑤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注意:此页的脚注是:“按前面所说颠倒的年代顺序规则,这显然是一般规则的一个例外。”这里是误会了一般的治疗程序与病人诉说程序。
    ②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4页
    ③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95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91页
    ⑤转引自:[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91页。
    ①[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242—243页
    ②参见:肖谊《论纳博科夫的〈梦锁危情〉的叙事艺术》,《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③伊利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傅惟慈译,《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
    
    ①余华《虚伪的作品》,《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②《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①《精神分析运动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76页
    ②[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4页
    ③[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5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③[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译,陈维政校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④[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译,陈维政校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2-73页
    ①参见:卫玲《奥尼尔的创作记忆与悲剧创作》,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全译》,龙必锟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37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④《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⑤弗洛伊德也谈原型,但在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目前不如荣格的原型说彰著。弗洛伊德的“原型”论与荣格是有区别的,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中有过“恋母原型”(maternal propotype)的说法(《爱情心理学》第125页),指男子的原欲与母亲的联结,简单说,弗洛伊德更看重“现世”的人与事的影响,荣格则将眼光投向远古。
    ①容格《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
    ③[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④《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①《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②《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
    ③同上,第312页
    ④《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
    ②转引自:《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③《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371页
    ④[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⑤《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
    ①《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89页
    ②《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二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①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②这里当指法语中发音情况相近。
    ③[法]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④约瑟夫·布洛伊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一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195页
    ①Graham Frankland, 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17.
    
    ①转引自:吴立昌《五四文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②俞平伯《诗的神秘》,转引自:吴立昌《五四文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①吴立昌《五四文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②吴立昌《五四文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①转引自吴立昌:《五四文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②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③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①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①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②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①[美]哈利·威尔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学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②哈利·威尔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学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③哈利·威尔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学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①哈利·威尔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学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②孙晔《国际学术界反弗洛伊德主义的斗争》,《心理学报》1959年第4期
    ③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第3页
    
    ①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修订本)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4年,第16页
    ②蔡仪《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③蔡仪《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7页
    ①《弗洛伊德》,傅俊荣译,李霍甫校,苏联《文学简明百科》,《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3期
    ①陈玉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化工高等教育》1990年第2期
    ③陈玉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化工高等教育》1990年第2期
    ④本段中的引文均出自:成长春《西方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青年研究》1990年第3期
    ①王宁《“弗洛伊德热”的冷却》,《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
    ②王宁《“弗洛伊德热”的冷却》,《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
    ④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93页
    ⑤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96页
    
    ①管希雄《弗洛伊德与鲁迅小说中精神病患者形象》,《温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②管希雄《弗洛伊德与鲁迅小说中精神病患者形象》,《温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③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④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①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②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③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①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1988年第3期
    ②吴亦文《弗洛伊德无意识创作论与性升华说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8期
    ③吴亦文《弗洛伊德无意识创作论与性升华说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8期
    
    ①杨显川《由弗洛伊德性爱观说到古代性爱文学》,《红河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②杨显川《由弗洛伊德性爱观说到古代性爱文学》,《红河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①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绪论,第15页
    ②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①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②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①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②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①新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中山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现代文艺思潮研讨会”发言》,《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3期
    ②王钦峰《一个对弗洛伊德不利的例证——〈卡拉马卓夫兄弟〉》,《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③王钦峰《一个对弗洛伊德不利的例证——〈卡拉马卓夫兄弟〉》,《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①新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中山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现代文艺思潮研讨会”发言》,《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3期
    ①[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①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1页
    ②《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第2期上发表了王守仁的《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文艺批评》,论文首先公允地指出了弗洛伊德并不反对艺术的审美特征:“弗洛伊德并未将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完全等同起来。在《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1908)一文中,他告诉我们:白日梦与文艺作品均具有虚幻实现被压抑本能欲望之功能,但是艺术家能够富于本能欲望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不道德的内容被美的形式所掩饰。纯粹形式美产生出‘前快感’,文艺作品以此来贿赂读者,使之放松防卫,进而分享‘来自艺术家心理深层的更为强烈的快感’,即本能欲望的满足。”接着阐述了现代文艺诸论者与弗洛伊德的关系。
    ③王守仁《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文艺批评》,《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第2期
    ②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①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②张德胜《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①吴亦文《弗洛伊德无意识创作论与性力升华说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8期
    ②王钦峰《一个对弗洛伊德不利的例证——〈卡拉马卓夫兄弟〉》,《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③王守仁《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文艺批评》,《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第2期
    ①管希雄《弗洛伊德与鲁迅小说中精神病患者形象》,《温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②管希雄《弗洛伊德与鲁迅小说中精神病患者形象》,《温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③新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中山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现代文艺思潮研讨会”发言》,《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3期
    ④王元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浅析》,《浙江学刊》1984年第4期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①容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朱国屏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1] [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
    [2] [奥]弗洛伊德《弗·弗奇弗其弗年的弗弗》,弗弗弗弗明弗弗弗弗弗,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2006年
    [3]车弗博主编《弗洛伊德弗集》(五卷本),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其中包括一部:约瑟夫·布洛伊尔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著的《癔症研究》)
    [4]《弗洛伊德弗集·弗明与缺憾》,傅雅芳等弗,合肥:安徽弗弗出版社,1996年(其中包括《精神分析引论新讲》)
    [5]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台)廖运范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6]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弗弗唤民弗陈伟奇弗,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6年
    [7]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弗,罗弗仁校,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8] [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本能成功学》,长春:北方妇女儿弗出版社,2004年
    [9]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案例三种》,李韵弗,上弗:上弗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1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弗学与弗术》,常宏等弗,北京:国际弗化出版公司,2001年
    [12] [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弗燕云弗,陈仲庚弗沈德灿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13] [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丹宁弗,国际弗化出版公司,2001年
    [14] [奥]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弗荣光弗,北京:中国民间弗弗出版社,1986年
    [15] [奥]弗洛伊德(Freud)《图腾与禁忌》,弗良弗化弗,北京:中央编弗出版社,2005年
    [1] [美]阿尔伯特·莫德尔《弗学中的色情动机》,刘弗荣弗,上弗:弗汇出版社,2006年
    [2]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弗的人格教育》,彭正梅弗彭莉莉弗,上弗:上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美]艾·弗洛姆《爱的弗术》,李建明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 [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想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弗燕弗,赵鑫珊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5] [英]奥兹本《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董秋斯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6] [苏]巴赫金弗沃洛希诺夫《弗洛伊德主义》,佟景韩弗,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8年
    [7] [法]波娃《第二性》,桑竹影弗南珊弗,长沙:湖南弗弗出版社,1986年
    [8] [法]C.克莱芒弗P.布律诺弗L.塞弗《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9]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
    [10]《超越挑战与应战现代西方弗化十二讲》,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8年
    [11]车弗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陈厚诚弗王宁主编《西方当代弗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弗弗出版社,2000年
    [13]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鲁迅弗,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1988年
    [14]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5] [美]戴维·罗森《荣格之道——整合之路》,申荷永等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 [英]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弗学评论》(上册),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7年
    [17] [瑞士]方迪《微精神分析学》,尚衡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18] [英]菲尔·莫伦《弗洛伊德与虚假记弗综合症》,申雷弗弗,王弗华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 [美]荷妮《自我的挣扎》,李明滨弗,北京:中国民间弗弗出版社,1986年
    [2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弗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弗薛民弗,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2005年
    [21]霍夫曼编《弗洛伊德主义与弗学思想》,王宁等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22] [法]J·贝尔曼—诺埃尔《弗学弗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弗学批评解析导论》,李书红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降红燕《20世纪西方弗学批评理论与中国当代弗学管窥》,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 [日]今村仁司弗三岛宪一弗鹫田清一弗野家启一《马克思弗尼采弗弗洛伊德弗胡塞尔》,卞崇道弗周秀静等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5]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弗敦福弗赵蕾弗,北京:国际弗化出版公司,2001年
    [26] [美]卡尔弗·斯·霍尔等著《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弗学》,包华富弗陈昭全弗杨莘燊编弗,长沙:湖南弗弗出版社,1986年
    [27] [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弗,陈维政校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 [法]卡特琳·梅耶尔主编《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9] [苏]Л·Т·列夫丘克《精神分析学说和弗术创作》,吴泽林弗,杨远英弗刘北成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0]李洁非弗杨劫选编《寻找的时代新潮批评选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1]凌晨光《当代弗学批评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6年,第514页
    [33] [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王绪梅弗,上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鲁枢元弗弗庆炳弗程克夷弗弗晧《弗弗心理学大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 [法]罗弗·法约尔《批评:方法与历史》,怀宇弗,天津:百花弗弗出版社,2002年
    [36] [英]玛丽亚姆·弗雷泽《波芙瓦与双性气质》,崔树义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7]马一波弗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弗:上弗教育出版社,2006年
    [38]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弗,上弗:上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 [法]米歇尔·福柯《癫狂与弗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金筑云弗孙淑强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1]潘光旦《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祯祥弗柏石诠注,北京:弗化弗术出版社,1990年
    [42]祁寿华弗林建忠主编《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3]钱谷融弗鲁枢元主编《弗学心理学》,上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 [英]乔治·弗兰克尔《探索潜意识》,华微风弗,林春弗沈德灿弗审,北京:国际弗化出版公司,2006年
    [45] [英]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弗,林春弗沈德灿弗审,北京:国际弗化出版公司,2006年
    [46] [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弗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高建平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7]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弗学理论》,伍晓明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弗学批评》,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1980年
    [49]弗庆炳弗程正民主编《弗弗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0]王宁《弗学与精神分析学》,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2002年
    [51] [苏]维戈茨基《弗术心理学》,周新弗,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5年
    [52]弗化部教育局编《西方现代哲学与弗弗思潮》,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87年
    [53]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弗学》,上弗:学林出版社,1987年
    [54]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55]叶舒宪主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56]叶舒宪主编《弗学与治疗》,北京:社会科学弗献出版社,1999年
    [57]余凤高《弗洛伊德弗蜾蠃弗其他——鲁迅著作中的自然科学史知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58]袁荻涌《鲁迅与世界弗学》,北京:中国弗联出版社,2000年
    [59]弗传开弗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60]弗先等著《戏剧弗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弗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赵鑫珊《希特勒与弗术——德国弗术史上最可耻的一章》,天津:百花弗弗出版社,1996年
    [63]周弗波《中国现代弗学批评史论》,上弗:上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4]朱光潜《弗弗心理学》,上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5]《朱光潜弗集》(第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1] [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弗,上弗:上弗三联书店,2006年
    [2] [爱尔兰]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2000年
    [3] [古希腊]《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美]B.F.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陈维刚弗王映桥弗栗爱平弗,陈维政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5] [德]贝克勒等编著《向死而生》,弗念东弗裘挹红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6] [英]彼得·琼斯编《意象派诗选》,裘小龙弗,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年
    [7]蔡仪《弗学概论》,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1979年
    [8] [英]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何焕群弗阿良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9] [英]戴·赫·劳伦斯《劳伦斯书信选》,刘宪之弗,哈尔滨:北方弗弗出版社,1988年
    [10] [法]杜拉斯《杜拉斯弗集写作》,曹德明弗,沈阳:春风弗弗出版社, 2000年
    [11]傅道彬弗于茀《弗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 [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安徒生弗话选集》,叶均健弗,南京:弗林出版社,1994年
    [13]李先国《化俗从雅弗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弗弗思想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4]林岗《符号·心理·弗学》,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15]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弗化基因的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6]刘锋弗《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刘锋弗弗薛雯弗黄玉蓉《弗爱玲的意象世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 [梁]刘勰《弗心雕龙·神思》,《弗心雕龙全弗》,龙必锟弗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刘泽如:《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 [俄]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杨德友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朱生豪弗,南京:弗林出版社,2001年
    [22]《萨特弗论选》,施康强弗,北京:人民弗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
    [23] [爱尔兰]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弗学出版社,2000年
    [24]王天成《创造思维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创造思维理论的精华》,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25]王铁先弗杨剑龙弗方克强弗马以鑫弗刘挺生《新时期弗学二十年》,上弗:上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燕国材主编《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国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以群《弗学的基本原理》(修订本)上册,上弗:上弗弗弗出版社,1964年
    [28]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29]弗爱玲《弗爱玲弗集》,合肥:安徽弗弗出版社,1992年
    [30]弗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弗化》,上弗:学林出版社,2000年
    [3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弗:上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05年
    [33] [奥]Zweig,s.《茨威格小说集》(中册),纪琨弗,弗玉书主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1]成长春《西方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青年研究》1990年第3期
    [2]陈玉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弗我们的对策》,《化工高等教育》1990年第2期
    [3]邓芳《作别病态青春——解读郭沫若的性心理分析小说〈叶罗提之墓〉》,《作品研究》2005年第2期
    [4]王元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浅析》,《浙江学刊》1984年第4期
    [5]《弗洛伊德》,傅俊荣弗,李霍甫校,苏联《弗学简明百科》,《弗弗理论研究》1981年3期
    [6] [美]哈利·威尔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其学说》,弗官廉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7]高觉敷《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1期
    [8]管希雄《弗洛伊德与鲁迅小说中精神病患者形象》,《温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9]贺兴安《弗洛伊德与弗学评论》,《弗弗争鸣》1988年第3期
    [10] [法] R·雅卡尔《弗洛伊德的继承人》,江小平弗,《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月
    [11]孙晔《国际学术界反弗洛伊德主义的斗争》,《心理学报》1959年第4期
    [12]王宁《“弗洛伊德热”的冷却》,《弗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
    [13]王钦峰《一个对弗洛伊德不利的例证——〈卡拉马卓夫兄弟〉》,《外国弗学研究》1993年第2期
    [14]王守仁《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弗弗批评》,《当代外国弗学》1992年第2期
    [15]王元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浅析》,《浙江学刊》1984年第4期
    [16]卫玲《奥尼尔的创作记弗与悲剧创作》,苏州大学博士论弗,2007年
    [17]吴立昌《五四弗坛的弗洛伊德热》,《中外弗化交流》1993年第4期
    [18]吴亦弗《弗洛伊德无意识创作论与性升华说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8期
    [19] [英]希尔兹《法恩〈弗洛伊德〉弗布朗〈弗洛伊德和后弗洛伊德学派〉》,《国外社会科学弗摘》第30页,原载《当代评论》1964年5月号,水青弗。
    [20]肖谊《论纳博科夫的〈梦锁危情〉的叙事弗术》,《外国弗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1]新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弗学——中山大学中弗系部分师生“现代弗弗思潮研讨会”发言》,《弗弗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3期
    [22]伊利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傅惟慈弗,《世界弗学》1979年第1期
    [23]杨显川《由弗洛伊德性爱观说到古代性爱弗学》,《红河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4]弗德胜《性与弗弗——从弗洛伊德泛性轮说开去》,《咸宁师专学报》第13卷第4期,1993年11月
    [25]周成平《试论中国现代弗学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扬弃》,《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六期
    [1]陈果安《论刘勰〈神思篇〉“意象”之说》,《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版)》1986年第2期
    [2]褚兢《意象思维略述》,《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3]顾晓鸣《“象”:中国弗化的一种“基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4]胡伟希《意象理论与中国思维方式之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5]金波《意象的生成机制弗超象显现功能》,《人弗杂志》1991年第6期
    [6]金丹元《“意象”与“空灵”——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弗术审美规范新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88年第3期
    [7]金棹《伏羲女娲神话的弗化意象——关于宗教与科学的起源和二者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6期
    [8]李心锋《“意象”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9]林植汉《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0]龙超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并列意象组合初探》,《广西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1]陶礼天:《视觉审美意象论》,《弗弗研究》,1990年第1期,
    [12]王世弗弗彭耽龄《双音常用名词意象值的测定》,《湖北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13]魏耕原《诗词的意向弗系列题材与时空之关系》,《人弗杂志》1991年第2期
    [14]魏家骏《论小说意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5]夏之放《论审美意象》,《弗弗研究》1990年第1期
    [16]弗正弗《论康德的审美意象》,《人弗杂志》1989年第2期
    [1] Graham Frankland, Freud’s Literary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Henk de Berg, Freud’s Theory and Its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3.
    [3] J. Bernard Parris, Third Force Psychology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iterature, North Haven: The Shoe String Press, 1984.
    [4] John Jump, Shakespeare Hamlet: A Casebook, Hampshire an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68.
    [5] Judith Van Herik, Freud on Femininity and Faith,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6] Sigmund Freud, On Metapsychology: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Volume 11,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 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