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独立的政治、腾飞的经济以及复兴的文化,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国家综合国力来说,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虽然经济、军事、科技以及矿产资源等传统有形的“硬”实力亦然很重要,文化软资源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就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软资源之一,孔子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一方面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一方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软资源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该研究的意义表现在:首先,推进实施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其次,可以使国人更加清楚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永恒价值,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最后,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对既有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至今尚无系统地就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可以说,在今天的形势下,这一研究是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们根据文化学理论来分析孔子文化之不同部分的价值高低,并根据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总结,结合国家政策和具体实践,从国内、海外两个角度找出问题和困境所在,并试着提出解决之道,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
     第二章“孔子文化的‘地域性’与‘世界性”,主要分析了孔子学说与孔子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指出了孔子文化自始就具有中国文化主流的基因,这是由于孔子文化的母体鲁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孔子本人“集大成”的工作所决定的。孔子文化由“地域文化”走向“主流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初的步骤,同时正因为孔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更为突显。我们通过分析孔子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特殊性”与“世界性”、“普遍性”的二重品格,指出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第三章“孔子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历史上孔子文化在东亚和欧洲、美洲的传播历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孔子文化在东亚传播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其中当地政府的倡导孔子文化教育、在制度上有科举制度的建立为保障、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大量儒家典籍文献的输入和刊刻、通过设立孔庙举行释奠礼来扩大孔子的影响等多管齐下的措施,都是重要因素。而在孔子文化西传欧洲的过程中,最初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传教士,其次有海外华人及欧洲学者的推动。孔子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开始较晚,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推动、海外华人的努力、美国学者的推动及媒体的宣传,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是综合起来看,孔子文化在海外传播不是主动的,而是由对方主动实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文化“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传统有关的。
     第四章“‘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初步实践”,主要探讨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方面的既有经验。一方面分析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一方面对我国各地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取得的较为成功的经验、思路进行了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孔子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最后我们将孔子文化故乡济宁在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所作的工作进行归纳与总结,这些“济宁经验”可以为全国的孔子文化“走出去”提供范例,具有典型的意义。
     本文第五章“孔子文化怎样更好地走向世界”,则是在总结既有经验基础上,对孔子文化“走向世界”存在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包括:传播者——人才匮乏,主体意识缺失;传播内容——内力不足,缺乏创新;传播渠道——模式单一,缺少话语权;受众——外部环境面临挑战等方面。除了这些困境和挑战之外,孔子文化走向世界还有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其中包括:国外因素——西方国家对孔子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国内因素——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自身因素—孔子文化传统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我们试着提出推动孔子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若干建议。第一,破除“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传统心态,树立积极主动的文化传播信念;第二,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都应该继续加大力度,组织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人士进行联合攻关,确立切实可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加强国内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孔子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可靠的人才储备;第四,提升和优化孔庙功能,使其充分发挥教化国民、尊敬圣贤的场所,切实提升国民素养和德行,给孔子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最深厚的底气和动力;第五,优化整合曲阜及其周边孔子文化资源,对内保护和传承孔子文化,对外展现孔子文化之魅力;第六,在曲阜筹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为海外学生提供更真切体验孔子文化打造新平台;第七,做好中国经典的外译工作,这就需要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第八,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审美、心理、习俗,借助科技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展现孔子文化;第九,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海外孔子文化的传播的作用;第十,充分发挥海外孔庙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作用。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dependent politics, the booming economy and the rejuvenated culture ha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Chines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made China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s far 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concerned,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hard" power including economy, milit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s still important, the cultural soft resources influence and cultural soft power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measur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a country and a region. As one of Chinese major cultural soft resources, how to promote Confucius culture to the world, in order that on one hand, the world could know and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more thoroughly,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could be improved, Chines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China's influence in world affairs could be improved, is a significant topic to be solved.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analyze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research ideas of the issue that under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nfucius culture, which is Chines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soft resources, go to the worl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lies in as follows:firstly, it promo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 Secondly, it could make the public have a clearer mind of the historic status and eternal valu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culture self-awareness and confidence. Lastly, it could help to improv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strengthen the say and influence of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t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it is apparent that by now there is still not any works that mak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Confucius culture's going to the world. Therefore, in this circumstance, this research has both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in accordance to the theory of culture, analyze the varied values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Confucius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summarize the theories, combined with national policies and specific practice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plight from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perspectives, and try to pose the solu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Confucius culture to the worl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g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of Confucius culture, which chiefl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 doctrines and Confucius culture, and the author especially pointed out that Confucius culture embodies the genes of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reason of which li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Lu culture and Confucius'"epitome" work. In fact, the course that Confucius culture develops from "local culture" to "mainstream culture" is the preliminary procedure of Confucius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Meanwhile, thanks to Confucius culture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culture, Confucius' influence o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becomes more eviden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inevit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Confucius culture'going to the world by analyzing Confucius culture'double character of "regionalism", namely "particularity" and "globalization", namely,"universalit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which researched on the course of Confucius culture' spreading to East Asia, Europe and America.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uccessful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in East Asia is caus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local government advocating Confucius culture education, the guarante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the input and publication of massiv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multi-pronged measures including enlarging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by setting Confucian temple and holding Memorizing Confucius Ceremony. In the course of the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to Europe, the major agent is the missionaries, the secondary agents are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European scholars. The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in America started comparatively later, but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due to the promotion of American government, the endeavor of overseas Chinese, the pushing of American scholars and the publicity of the media. However, on the whole,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is not an active conduct, but implemented the counter part, which is to some extent related to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of "the learner rather tha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ctive in the teaching of ritual".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of'Confucius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which mainly discusses China's existing experience in terms of Confucius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since the new era. On one han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onfucius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in the national strategy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ideas of varied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ing out"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fucius culture going to the world. At las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work that Confucius'hometown Jining has done in promoting Confucius culture to go out, and these "Jining experiences" coul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Confucius culture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o "go out".
     The fifth chapter is "how Confucius culture better go to the world", which analyzes the plight and challenge that Confucius culture confronts in "going to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lack of talents and the deficiency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content, the lack of say because of the singleness of spreading mode, the challeng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the audience are facing,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lot of restricting factor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foreign factor, namely, western countries' prejudice and misunderstanding to Confucius culture; the domestic factor, namely, the frac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ultural factor, namely, the idiosyncrasy of Confuciu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 on.
     We should optimize and integrate Confucius culture resources in Qufu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Confucius culture internally and exhibit the charm of Confucius culture externally, we should prepare to construct experience base of worldwid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to provide new platform to vividly experience Confucius culture for overseas student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especially exerting 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overseas Confucian Temples.
     On this basis, We tries to 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promote Confucius culture better "going to the world". Firstly, we should break the traditional mentality of "the learner rather tha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ctive in the teaching of ritual", and set active and positive cultural spreading belief. Secondl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national level should increase the intensity, and organize relative talents from the cultural circle,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educational circle and the business circle to jointly establish feasible strategy of culture going out. thirdly, we should strengthen domestic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lassics education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to provide reliable talent reserves for the spreading of Confucius culture to the world. Fourthly, we should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function of Confucian Temples, making it fully play the role of teaching the public, respecting the passed sages, and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 attainments and virtue of the public,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most profound motivation for the overseas spreading of Confucius culture. Fifthly, we should optimize and integrate Confucius culture resources in Qufu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Confucius culture internally and exhibit the charm of Confucius culture externally. Sixthly, we should prepare to construct experience base of worldwid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to provide new platform to vividly experience Confucius culture for overseas students. Seventhly, we should do the classics translation work satisfactorily, which requires us to further cultivate and train the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Eighthl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custom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use high-tech means to exhibit Confucius culture from many angles and in many forms. Ninthly and the las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onfucius culture, especially exerting 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overseas Confucian Temples.
引文
① 载《济宁日报》2006年6月5日。
    ② 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 张立文:《圣境:儒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 钱穆:《孔子传》,北京: 三联书店,2002年。
    ① 匡亚明:《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② 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林存光、郭沂:《孔子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④ 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⑤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⑥ 魏衍华:《原始儒学:早期中国的大成智慧》,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⑦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⑧ 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传播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⑨ 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⑩ 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11 载《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6期。
    12 载《理论前沿》2008年第11期。
    13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 载《旅游学刊》2009年第3期。
    ④ 载《电影评价》2010年第7期。
    ⑤ 载《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
    ⑥ [美]H.GCREEL(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现代欧美人士看孔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⑦ [美]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⑧ 李启谦、姜林祥:《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⑨ 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① 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② [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③ [韩]崔英辰著,邢丽菊译:《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④ [韩]柳承国著,姜日天、朴光海译:《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⑤ 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⑥ 载《史林》1996年第3期。
    ⑦ 载《东方论坛》2006年第3期。
    ⑧ 路则权:《美国华裔史家历史解释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⑨ 张成权、詹向红:《儒学在欧洲:1500-1840》,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⑩ 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 张西平:《早期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2 [英]贡布里希著,张荣昌译:《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 杜维明著,彭国翔编译:《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近年来,为了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世界重要文明的对话,在山东尼山圣源书院连续举办了多届“尼山文明论坛”,就是这一“文明对话”理念的落实。
    ② 杜维明:《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全球伦理》,载哈佛燕京学术编,《儒教传统与启蒙心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33页。
    ① 本章的写作主要采纳了导师杨朝明先生相关论著如《鲁国史》、《鲁文化史》、《孔子文化十五讲》的观点。
    ② 《史记·货殖列传》。
    ③ 《汉书·地理志》。
    ④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5页。
    ⑤ 候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54页。
    ① 宋立林:《微孔子我们将“无家可归”》,《中和学刊》第2辑。
    ② 杨向奎:《<鲁国史>序》,见郭克煜等《鲁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③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④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5页
    ⑤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卷一《王《王朝交鲁
    ① 《礼记·明堂位》。
    ② 同上。
    ③ 《史记·鲁周公世家》。
    ④ 《礼记·明堂位》。
    ⑤ 《春秋》僖公八年。
    ⑥ 《左传》襄公十年。
    ⑦ 参见杨朝明:《鲁文化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31-58页。
    ⑧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编:《曲阜鲁国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214页。
    ① 《左传》定公四年。
    ② 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编:《曲阜鲁国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214页。
    ④ 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⑤ 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贞。
    ⑥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① 李学勤:《中国学术的源起——兼谈孔子之“集大成”》,载《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1-282页。
    ② 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文化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7页。
    ③ 张世英:《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光明日报》2012年9月30日。
    ④ 同上。
    ⑤ 王和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孔子的历史贡献:“孔子所创学说之文化意义的真谛,是在面临道德失范危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对中华民族已经具有的精神文化进行了一次高度浓缩的概括、提炼和总结。……孔子的真正功绩主要在于归纳提炼,其文化底蕴则是西周以来便逐渐形成和具有了的。”见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70-171页。
    ⑥ 宋立林:《三谈“述而不作”》,《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日。
    ⑦ 《论语·为政》。
    ⑧ 《论语·卫灵公》。
    ①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 相关论述可参看丁鼎:《孔子与六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王中江:《六经早成》,《光明日报》2010年3月3日。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0页。
    ③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8页。
    ④ 同上,第117118页。
    ⑤ 同上,第118页。
    ⑥ [美]苏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 参看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第一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② 《论语·微子》。
    ③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曲阜师范大学博_L学位论文,2011年,第31页。
    ②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③ 参看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2-55页。
    ④ 中国文化向来不喜欢给一个事物下定义,运用一些概念的时候往往也是模糊的,在西方人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看来,这显然有悖于逻辑,不够精确。但是这或许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征,很难说孰优孰劣。比如关于文化,就难以定义。即使有了定义,人们的理解也只能是模糊的。所以,我们这里只是对孔子文化作一解释,而不能视作定义。
    ⑤ 庞朴:《文化概念及其他》,《庞朴文集》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① 同上,第79页。
    ② 杨朝明:《文化学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宁日报》2006年6月5日。
    ③ 习近平主席最近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就指出:“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咳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这段话其实正是文化传播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见《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光明日报》2014年3月31日。
    ①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就经常以“孔家”文化来代指儒家文化。另外我们现代学术界也有类似例子。例如《孔子研究》、《孔子学刊》等以“孔子”命名,其实是以研究孔子与儒学研究为主的人文性学术刊物。而“中1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其工作范围亦不限于孔子,而是以整个儒学为对象的。
    ②可以参看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传播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 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第231页。
    ② 《大德十一年加封制诏碑》,载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250页。
    ③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50页。
    ④ 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序》,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又见:孟祥才:《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论齐鲁文化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齐鲁文化研究》第1辑,2002年。
    ⑤ 同上,第5页。
    ⑨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⑦ 同上。
    ⑧ 同上,第219页。
    ⑨ 同上。
    ① 转引自十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② 十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③ 同上,第83-143页。
    ④ 参看十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25页。
    ⑤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83页。
    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87-388页。
    ①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1年第6号,1905年7月22日。
    ② 柳冶微:《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微史学论文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15-516页。
    ① 参看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3-65页。
    ② 张文修:《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闸释》,《中国哲学》第2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③ 同上。
    ①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0-321页。转引自宋立林:《也谈董仲舒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关于传统的价值,可以参看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 关于文明的发展路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因为眼睛盯着西方,从而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泥淖不自知。因此在看待中国时,也往往以西方的历史和文明为标准或坐标。比如很多人以为中国文明是早熟的,因此陷入长期的停滞。其实,这些观点已经学者批驳,本身就是伪命题。反倒是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先生,经过他对世界不同文明的考古学反思,提出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发展路径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破裂性”发展则是个例外的观点。见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美术、神话与祭祀》,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130页。张氏认为,世界文明起源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世界式的或说非西方式的,以中国为代表,一种是西方式的。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而西方则是一种“突破式”的模式。见张光直:《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1-24页。
    ① 何怀宏:《世袭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
    ② 同上,第163页。
    ③ 杜维明概括张光直先生的观点。见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三联书店,第9页。
    ④ 李学勤:《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
    ⑤ 关于《保训》的中的理解,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可李学勤、梁涛及杨朝明等先生的看法。参见李学勤《周文王遗言》、梁涛《清华简<保训>的“中”为中道说》,杨朝明主编《孔子学刊》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杨朝明:《清华简<保训>与“文武之政”》,《管子学刊》2012年第2期。
    ⑥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466页。
    ① 杜维明著、陈静译:《儒教(Confuciani s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15页。
    ①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6页。
    ②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第165页。
    ① 参见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第201页。
    ②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又见其《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7-29页。
    ①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又见其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0页
    ① 杜维明著、陈静译:《儒教(Confuciani s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
    ② 最近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赵东一最近出版《东亚文明论》一书。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孔子是哪国人?”他解释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为此东亚人应该共同努力,就像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一样。见赵东一著,李丽秋译,《东亚文明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李雪涛等译:《大哲学家》(修订版),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② [德]同上,第193页。
    ③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李雪涛等译:《大哲学家》(修订版),上册,北京: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00页
    ① 参看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第3-7页。
    ② 最早提出“送去主义”的大概是季羡林先生。此后汤一介等也对此有所阐发。见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和汤一介《“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19日。汤先生分析何以中国不管是强盛还是衰弱,都不大突出文化的对外传播时,指出中国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上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在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上则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鉴于此,汤先生指出,在进入21世纪的时刻,我们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和民族时应更加有“自觉性”和“进取”精神。我这里说的“进取精神”不是说要把中国文化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这样做不仅是不可取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让别国人民了解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在我们和国外的文化交流上应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积极吸取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主动地向外面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在文化的对话和讨论中共同推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一“送去主义”观念对于中国政府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
    ③ 杜维明:《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全球伦理》,载哈佛燕京学社编:《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①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② 同上。
    ③ 郑文龙编:《杜维明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54页。
    ④ 万俊人:《寻求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⑤ 秦家懿教授很早就对此进行了论述。见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
    ①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7-138页。
    ② 万俊人先生的说法。见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0页。
    ③ [韩]赵东一:《东亚文明论》,第3页。 年,第3页。)今天儒学被“博物馆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展现自身生命活力,甚至为世界贡献思想的时代已经初露端倪了。
    ①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2页。
    ②参看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儒家思想与日常生活》二文,载《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4-188、194-201页。
    ① 同上,第280-281页。
    ② 同上,第290页。
    ③ 详见互联网的相关信息。
    ④ 转引自王钧林等:《斯文在兹: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235页。
    ⑤ 载《南方日报》1992年11月27日。
    ①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5页
    ① 郭沂:《天下主义:世界秩序重建的儒家方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3月15日。除了郭沂之外,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盛洪《天下文明——论儒家的国际宪政原则》、《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十春松《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许纪霖《新天下主义》等论著都对天下主义有所阐述,可以参考。
    ② 转引自汤一介:《中国哲学中和谐观念的意义》,《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2页。
    ① 这一观点最早见于福山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的1989年的夏季号发表的《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将之扩展为一本同名著作。见[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
    ② 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在《外交事务》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强烈反响。随后扩展为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③ 参看郭沂:《天下主义:世界秩序重建的儒家方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3月15日。
    ① 戢斗勇先生将“儒家全球伦理十大金律”归纳为:天下归仁,世界大同,义利统一,待人如己,执两用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直报怨,诚实守信,济贫扶弱。见戢斗勇:《论儒家全球伦理金律》,《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
    ② 杜维明:《体知儒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5贞。
    ① [韩]柳承国:《韩国儒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5页。
    ② 转引自李甦平:《韩国儒学史》,第47页。
    ① 转引自李甦平:《韩国儒学史》,第47页。
    ② 《北史·高句丽》。
    ③ 《朝鲜史略》,卷一。
    ④ [宋]赵汝适:《诸蕃志·新罗国》。
    ⑤ 《太祖实录》卷一。
    ① 王勇:《日本文化通史》(网络版)(http://www.sanada.net.cn/cangjing/wen5.htm)
    ② 转引自尹建章、萧月贤著:《先秦儒家与现代社会》,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③ 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④ 《续日本纪》卷二十。
    ① 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1920页。
    ② [日]尼形裕康著,黄启森译:《日本教育通史》,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81年,第101页。
    ③ [日]古田熊次著,蒋维乔编译:《新教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第2-3页。
    ④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一)·丁纪·废帝》。
    ⑤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二)·李纪(一)太祖皇帝》。
    ⑥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二)·李纪(一)太宗皇帝》。
    ①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五)·陈纪(一)·太宗皇帝》。
    ②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五)·陈纪(一)·太宗皇帝》。
    ③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五)·陈纪(一)·圣宗皇帝》。
    ④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六)·陈纪(二)·明宗皇帝》。
    ⑤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八)·陈纪(四)·废帝》。
    ⑥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八)·陈纪(四)·顺宗皇帝》。
    ⑦ 《明史(卷三二一)·外国(二)》。
    ⑧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九)·属明纪》。
    ⑨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二)·黎纪(二)·太宗》。
    ⑩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三)·黎纪(三)·圣宗(下)》。
    ⑩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三)·黎纪(三)·圣宗(下)》。
    ① 《大南实录正编(第二纪)·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十一)》。
    ② 《三国史记(卷十)·新岁本纪(第十)》。
    ③ 《高丽史(卷七十三)·志(卷二十七)·选举(一)》。
    ④ 《高丽史(卷七十三)·志(卷二十匕)·选举(一)》。
    ①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三)·李纪(二)·仁宗皇帝》。
    ②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四)·李纪(三)·高宗皇帝》。
    ③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五)·陈纪(一)·太宗皇帝》。
    ④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八)陈纪(四)·少帝胡纂》。
    ⑤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一)·黎纪(一)·太祖》。
    ⑥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二)·黎纪(二)·太宗》。
    ⑦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二)·黎纪(二)·太宗》。
    ① 《大日本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吉备真备条》。
    ② 《宋史·外国传(三)》。
    ③ 《明史·外国传(一)》。
    ④ 《宋史·外国传(三)》
    ⑤ 《宋史·外国传(三)》。
    ① 胡道静:《谈古籍的普查和情报》,《历史研究》1982年4期。
    ② 《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一)》。
    ③ 《宋史(卷四八八)·外国(四)》。
    ④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一)·交趾》。
    ⑤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六)·安南(下)》。
    ⑥ 《明史·安南传》。
    ⑦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三)·黎纪(三三)·圣宗(上)》。
    ⑧ 《越史通鉴纲目》(卷三十七)。
    ⑨ 《越史通鉴纲目》(卷三十七)。
    ⑩ 《越史通鉴纲目》(卷三十七)。
    ① 《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第八)》。
    ② 《高丽史(卷七十四)·选举二·学校》
    ③ 《朝鲜志(卷上)·风俗》。
    ④ 《世祖实录》(卷三十七)。
    ⑤ 《增外文献备考·卷二百四·学校考(二)·文庙条》。
    ⑥ 《小方壶斋舆地从钞》之《朝鲜杂述》。
    ① 《朝鲜金石总览》(下)。
    ② 《国史纂论》卷二。
    ③ 《续日本纪(卷三十)·称德纪》。
    ④ 《大日本史(卷一百一十六)·列传·膳大丘条》。
    ⑤ 《大日本史(卷三百三十五)·礼乐(二)·释奠条》。
    ⑥ 《续日本后纪(卷七)·仁明纪》
    ⑦ 《三代实录》卷四。
    ① 《昌平志(卷二)·事实条》。
    ② 《昌平志(卷二)·事实条》。
    ③ 《昌平志(卷二)·事实条》。
    ④ 《昌平志(卷二)·事实条》。
    ⑤ 武纯仁:《考察日本教育纪略》,张家口:中华印刷局,1933年,第10-13页。
    ⑥ [日]津田敬武编;曹钦源译:《日本的孔子圣庙》,国际文化振兴会,1941年,第7页。
    ⑦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三)·李纪(二)·圣宗皇帝》。
    ⑧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四)·李纪(三)·英宗皇帝》。
    ⑨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之五)·陈纪(一)·太宗皇帝》。
    ⑩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二)·黎纪(二)·太宗》。
    11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四)·黎纪(四)·圣宗(下)》。
    ①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卷之四)·黎纪(四)·圣宗(下)》。
    ② 《越史通鉴纲目》(卷四十一)。
    ③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九六)·安南》。
    ④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世祖实录(卷二十)》。
    ⑤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世祖实录(卷三十五)》。
    ⑥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世祖实录(卷三十六)》。
    ⑦ 《大南实录正编(第二纪)·圣祖实录(卷十二)》。
    ① 吕同六:《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者——利玛窦》,《人民日报》1979年11月4日。
    ② [英]汤恩比编,梅寅生译:《半个世界——中日历史与文化》,台北:枫城出版社,1979年,第467页。
    ③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上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10年,第276页。
    ④ 赵晓阳:《传教士与中国国学的翻译:以四书、五经为中心》,《恒道》第2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⑤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10年,291页。
    ① [意]利奥纳络·兰乔蒂著,白玉英泽:《中国学简史:倾向和思考》。载《外国研究中国》(四)。
    ② [意]利奥纳络·兰乔蒂著:王英译:《中国学简史·倾向和思考》。载《外国研究中国》(四)。
    ③ 方豪:《十七八世纪中国学术西被之第二时期》,载《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1期。
    ④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10年,第296-302页。
    ① [英]庄十敦:《中国宗教之将来》,原载《经业报》第一卷第一号,1922年。见《中华民国史资料从稿》特刊,第二辑,第66页。
    ② 杨慕冯:《欧美人研究中国学的概要》,《大学月刊》,1943年2卷第10期。
    ③ 转引自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0页。
    ④ [台]何福同著:《现代欧美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之研讨》,“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1957年。
    ① 李思纯:《十八世纪西欧之华化与中国之欧化》,《史学季刊》1940年一卷一期。
    ② 张吴:《意大利汉学概况》,载《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论文集》第二辑,1967年。
    ③ 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④ 朱谦之:《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家的孔子观》,《人民日报》,1962年3月9日
    ⑤ 转引自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291页。
    ① 转引自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② [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94页。
    ③ [日]五来欣造著,刘百闵等译:《懦教对于德国政治思想的影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43页
    ① 朱谦之:《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家的孔子观》,《人民日报》1962年8月9日。
    ②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0页。
    ③ 同上,第125页。
    ④ 这里只是概略说明学者的研究对孔子文化的传播作用,不是全面评述某国的孔子文化研究。
    ① 费海玑:《法国的汉学研究》,王静如《二十世纪之法国汉学及其对中国学术之影响》(《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之八,1943年8月1日。
    ② 《本会纪事》,《经世报》一卷九期,1924年4月。
    ③ 陈正夫、何植婧:《孔子、儒学与中国观代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272页。
    ④ 《法兰克福汇报》1980年10月25日。引自焦树安著《世界比较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⑤ 参见杜维运的《英国的汉学研究》和陈尧圣的《英国的汉学研究》。
    ⑥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340页
    ① 转引自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3页。
    ② 胡国强:《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和美国的东北图书馆的中国藏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外国研究中国》(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美国中国学手册》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 陈荣捷编著,杨儒宾、吴有能等译:《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 施忠连:《国外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2期。
    ③ 窦宗仪:《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论人性及其实践》,《哲学译从》1981年第2期。
    ④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上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15页。
    ⑤ 余英时认为宋代士人的君权观并未激进到忽略了君主的枢纽地位,故始终未曾放弃“得君”是“行道”之前提的想法,但同时也想对君权有所约束,认为“君”必需要得相治国,而君臣之间也逐渐发展出类似契约式的关系。参见王汎森:《历史方法与历史想象: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十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20页。
    ① "Chinese Worship of Confucius,"New York Times,Jan.8,1866:2.
    ② "Government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China,"New York Times,Aug.4,1867:6.
    ③ "The Rivers of China,",New York Times,May 23,1867:2.
    ④ "Chinese Table Etiquet,"Chicago Daily Tribune, Mar 27,188l:9.
    ⑤ "Brevities,"New York Observer and Chronicle,Dec.9,1875:386.
    ⑥ "Education in China," New York Times, Mar,15,1873:9.
    ⑦ Untitled Article, Every Saturday: A Jonrnal of Choice Reading, Feb 5,1870:94
    ① "Wu Replies to Criticism, " New York Times, Dec.12,1900:2; "The Chinese View,' According to Wu, " Los Angeles Times, Dec.13,1900:12.
    ② "Minister Wu'S Ethics," Washington Post, Jul.26,1901:6.
    ③ "China's'Vox Populli,'" New York Times, Feb.18,1912:12.
    ④ "General Capital Gossip," Chicago Tribune, Oct.8,1888:2.
    ⑤ 饯穆:《八十亿双亲 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34-335页。
    ① "Father Hyacinthe Is Converted," New York Times, Sept.16,1894:24.
    ② "The Golden Mean, " New York Times, Jan 20,1890:3.
    ③ "Nine Things to Remember," Chicago Defender, May 20,1911:2.
    ④ "Epigrams of Confucius, " Atlanta Constitution. Oct.2,1910:E4.
    ⑤ "Chicago'S New Public Library, Its Architectural Beauties and Common Sense acilities," Chicago Tribune, Sept.11,1897:9
    ⑥ "Maxims from the Sages of China," Washington Post, Jul.14,1901:19.
    ⑦ "Daily, the Life Saver: How to Reseue Persons from Death by Drowning," Boston Globe. Jul 22.1984: 30.
    ① "Along El Camino Real with Ed Amsworth, " Los Angeles Times, Jun.7,1934:4.
    ② Mary Meade, "Dry Sausages Find Way into Varied Dishes," Chicago Tribune, Aug.11937:D5.
    ③ "Family of Seven Can Feed Here for$10.36 Week, " Chicago Tribune, Jul.17,1931:20; "Summer Diet Finds Variety in Chop Suey, " Washington Post, Sept.5,1934:15.
    ④ "Facts about the Original House of Eng," Chicago Tribune,。Jun.5,1944:14; "The Original House of Eng," Chicago Tribune, Jun.25,1944:E9.
    ⑤ "Gay Long Beef, " Chicago Tribune, Jun.3,1945:E5.
    ⑥ "What’S New in Coats?," Boston Globe, Feb.27,1921:41.
    ⑦ Sylva Weaver, "Trim Wool Dress Rallies Collegiates to Fall Colors," Los Angeles Times, Aug.20, 1941:A7.
    ⑧ "Japs Plan Crossdrive against. Gen. Stilwell," Los Angeles Times, Mar.22,1942:2.
    ⑨ "Confucius Helps GI to Judge Ilirohito, " New York Times, Aug.12,1945:19
    ① "Two Worids Fused in South China College," New York Times, Aug.17,1924:XX7.
    ② "Butler,Dr. Dewey Honored by China," New York Times, Dec.21,1939:20.
    ③ William Wilson, "Chinese Exhibit Blends Parts into Wholeness," Los Angeles Times Jul 6.1975:P1.
    ④ Sherman E. Lee, "The Glories of Bronze Age China, " New York Times,, Apr.6,1980:D1.31.
    ⑤ Howard Rosenberg, "Dragon'Takes Look at China," Los Angeles Times, May 6,1985:G1.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② 丹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鲁迅:《致陈烟桥》,《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④ [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载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① [美]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② 邓显超:《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理论探索》,2009年第22期,第35-37页
    ③ [德]马尔特·菲舍尔:《还会发生什么》,《经济周刊》(德国),2009年7月13日,第10版。
    ① 《论语·颜渊》。
    ② 参见丹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页。
    ③ [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北京:北京时事出版,1999年,第30页。
    ④ 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第30页。
    ⑤ 丹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页
    ①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①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32-233页。
    ②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5页。
    ③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64页。
    ④ 吕明灼等:《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56页。
    ⑤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708页。
    ① 同上,第708页。
    ② 同上,第708页。
    ③ 同上,第706页。
    ④ 同上,第706页。
    ⑤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⑥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⑧ 毛泽东:《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②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③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2页。
    ④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⑤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⑥ 杨利英:《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探索》2009年第2期,第102页。
    ⑦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而——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8日,第2版。
    ⑧ 孙家正:《关于战略机遇期的文化建设问题》,《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第5页。
    ① 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6期,第108页。
    ② 孟晓驷:《中国和平发展时代的文化使命》,《人民日报》2004年7月27日,第9版。
    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2版。
    ④ 赵维绥:《实施五大战略,构建五大体系》,《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第2021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2页。
    ⑥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2版。
    ⑦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8年1月23日,第l版。
    ⑧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人民日报》2009年9月27日,第3版。
    ① 《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日报》2010年7月24日第1版。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光明日报》2011年3月17日第1-3版。
    ③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6日第1版。
    ④ 同上。
    ⑤ 明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5版。
    ①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② 田新玲:《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面临重大发展契机》,《新金融》2013年第12期,第15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2版。
    ④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
    ① 张道正:《中国在116个国家建立430多个孔子学院》[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hwjy/2013/09-03/5241007. shtml,2013-09-03/2014-02-21.
    ② 王珏、任姗姗:《在这里,世界读懂中国——我国在14个国家设立海外文化中心,为文化“走出去”搭建桥梁》,《人民日报》2013年11月7日第12版。
    ③ 仲计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载辛鸣主编:《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第213-220页。
    ④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经济日报》2012年2月16日第9-10版。
    ⑤ 吴碧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11-12页。
    ⑥ 参见仲计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载辛鸣主编:《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第213-220页
    ① 李玉兰,吴娜,谌强,李春利:《文化:架起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光明日报》,2010年11月9日第1版。
    ② 王肖,郭丹,李晓萍:《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EB/OL]. http://gb.cri.cn/27824/2010/11/30/5187s3073330.htm,2010 11-30/2014 02 21.
    ① 参见廖翊:《<时空之旅>何以在沪连演8年》,《中国文化报》2013年9月30日,第2版。
    ② 赵文:《<大梦敦煌>发挥海外演出经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10-27/3419883.shtml,2011-10-27/,2014-02-21.
    ③ 李舫:《走出去,天地更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综述》,《中国文化报》2011年10月8日,第2版。
    ①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介》[EB/OL].http://www.cnicif.com/about/default.shtml, 2008-08-08/2014-02-21.
    ② 杨阳腾、金晶:《文化盛宴 全球共享——历届文博会精彩回顾》,《经济日报》2012年5月20日第6版。
    ③ 同上
    ④ 郑小红:《文博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5-12/3034520.shtml,2011-05-12/2014-02-21.
    ⑤ 花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东岳论从》2012年第1期,第49页。
    ⑥ 于婧阳:《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支持辽宁文化“走出去”的策略和措施研究》,《理论界》2013年第6期,第43页。
    ① 高舰:《教育走出去的中国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十》,《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6日第1版。
    ②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综述》[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0611/120061107 41623.html,2006-11-07/2014-02-21.
    ①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综述》[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fx200611/t20061107_41623.html,2006-11-07/2014-02-21.
    ②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gd.gov.cn/govpub/fzgh/zdzx/200704/t2007041815290.htm,2007-04-10/2014-02-21.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①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http://www.gd.gov.cn/govpub/fzgh/zdzx/200704/t20070418_15290.htm,2007-04-10/2014-02-21.
    ② 《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artbank.people.com.cn/n/2012/0827/c209261-18816139.html,2012-08-27/2014-02-21.
    ③ 《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artbank.people.com.cn/n/2012/0827/c209261-18846439.html,2012-08-27/2014-02-21.
    ④ 华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东岳论从》2012年第1期,第49页。
    ① 花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东岳论从》2012年第1期,第49页。
    ② 孟航:《“桥头堡”建设引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EB/OL]. http://1heory.people.com.cn/GB/40537/11704495.html,2010-05-26/2014-02-21.
    ③ 任维东:《云南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8日第1版。
    ④ 汤先营:《<吴哥的微笑>成柬埔寨旅游的又一张名片》,《光明日报》2014年2月13日,第8版。
    ① 花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东岳论从》2012年第1期,第46页。
    ② 王春林:《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学术论坛》2012年第7期,第117页。
    ③ 翁晔、管浩:《<印象·刘三姐>8年演出2700多场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10/09/c_113311191.htm,2012-10-09/2014-02-21.
    ④ 张莺:《<越南越美>今年有望试演》,《西江都市报》2010年4月27日,第9版。
    ⑤ 花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全”的新格局》,《东岳论从》2012年第1期,第50页。
    ① 王春林:《广西而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学术论坛》2012年第7期,第116页。
    ② 金起文、刘瑞芳等:《加快河北文化“走出去”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9期,第6页。
    ③ 杨雪梅:《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贸易成就文化“丝绸之路”》,《人民日报》2012年7月1日第18版。
    ④ 吴碧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11-12页。
    ① 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6期,第110页。
    ② 蔡武:《着力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开创对外文化工作新局面——在文化部2014年驻外文化处(组)及文化中心负责人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cnt.gov.cn/whzx/whyw/201401/t20140109_425435.html,2014-01-09/2014-02-21.
    ③ 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6期,第111-112页。
    ④ 王春林:《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学术论坛》2012年第7期,第117-118页。
    ⑤ 王静:《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为例》,《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13页。
    ① 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6期,第113页。
    ② 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6期,第113页。
    ③ 翟新颖:《从跨文化交流看西藏近年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EB/OL]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90500-1.htm,2013-04-09/2014-02-21.
    ④ 同上。
    ① 房伟:《儒家圣域 精神家园——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民族》2012年第4期,第37页
    ② 韦群、亚军:《放飞心灵游战学哉——到修学之都孔子家乡曲阜去》,《齐鲁晚报》2013年7月11日,第8版。
    ① 杨义堂:《时代丹墀 全球同祭—近几年的祭孔大典》,[EB/OL]. http://www.jnncws.tv/kongzi/2009-09/09/cms28414article_2.shtml,2013-04-09/2014-02-21.
    ② 同上。
    ③ 杨义堂:《时代丹墀 全球同祭—近几年的祭孔大典》,[EB/OL]. http://www.jnnews.tv/kongzi/2009-09/09/cms28414article 2.shtml,2013-04-09/2014-02-21.
    ① 李民、朱黎明:《东方圣诞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45-46页。
    ② 同上,第69页。
    ① 李民,朱黎明:《东方圣诞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② 《山东曲阜“2009孔子文化节”将呈现六大亮点》,[EB/OL].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9-09/26/content_17815756.htm,2009-09-26/2014-02-21.
    ③ 赵厚峰:《2010年孔子文化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EB/OL]. http://www.jn001.com/news/2010 08/09/content_415750.htm,,2010-08-09/2014-02-21.
    ① 杨骏、王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30/content_3569994.htm,2005-09-30/2014-02-21.
    ② 余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EB/OL]. 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0609/t20060924_1773291.htm,2006-09-24/2014-02-21.
    ③ 同上。
    ④ 韦群、续兵:《文化的歌唱,旅游的舞蹈——曲阜旅游业掠影》,《大众日报》2009年4月28日B6版。
    ①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EB/OL].http://www.confucius.gov.cn/Item/2266.aspx,2013-09-27/2014-02-21.
    ② 陈斐,张建生,靳凯元:《记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中华文化画报》2012年11月16日。
    ③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EB/OL].http://www.confucius.gov.cn/Item/2266.aspx,2013-09-27/2014-02-21.
    ④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简介》[EB/OL]. http://www.nishan.org.cn/gylt/201009/t20100915_5846153.html, 2014-02-21/2014-02-21.
    ⑤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宗旨》[EB/OL].http://www.nisahn.org.cn/gylt/201009/t20100915_5846153.html,
    2014-02-21/2014-02-21.
    ①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75页。
    ② 文松辉:《外国孔子学院院长谈中国孔子学院的优、劣势》[EB/OL]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69556/177071/10600183.html,2009-12-17/2014-03-07.
    ③ 管静:《基于发展视角的孔子学院问题与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6页
    ① 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① 朱清河、王军:《跨文化传播时代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困境与途径——以孔子学院海外创办实践得失为例》,《东南传播》2011年第6期,第9页。
    ② 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第24-34页。
    ③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70页。
    ④ 同上,第72页。
    ① [法]德里达著、张宁译:《书写与差异》,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9-10页。
    ② 刘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复兴困境及战略转型——以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为分析样本》,《南都学坛》2013年第5期,第99页。
    ③ 韩方明:《孔子学院:如何成为中国的软力量?》,《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第7版。
    ④ 李宁:《孔子学院的发展及其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6页。
    ①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② 李金姝:《“西方中心主义”语境下的<论语)英译》,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第50贞。
    ③ 李钢:《和而不同——历史文化视闽下的<论语>英译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7-58页。
    ④ 婀晋:《版权交易逆差的“东方学”分析》,《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第21页。
    ⑤ 李钢:《和而不同——历史文化视阈下的<论语>英译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758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延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②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2页。
    ①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②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62页
    ③ 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2003年第5期,第23页。
    ① [英]贡布里希著,张荣昌译:《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① 《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人民网,2014年3月29日。[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9/c1024-24772378.html
    ② 近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兼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卢树民在《光明日报》报社组织的一次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如何开展多元文明对话,推进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时的发言。见《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中国的需要、世界的需要》,《光明日报》2013年1月27日。
    ③ 《王蒙谈金色大厅:文化走出去不要急功近利》,《光明日报》2014年3月31日。
    ① 《网友提问:2020年前建500所孔子学院是否急功近利》,凤凰网,2011年11月5日。[EB/OL]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zhonghuawenhua/content-3/detail201111/05/10439551 O.shtml
    ②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中国的需要、世界的需要》,《光明日报》2014年1月27日。
    ③ 同上
    ① 《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人民网,2014年3月29日。[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9/c1024-24772378.html.
    ② 就在本文修改过程中,欣闻国家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纳入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必将对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在国民中推广和普及。
    ③ 《优化孔庙文化功能,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关于孔庙使用和保护问题的建议书》,孔子2000网。
    ① [台]傅朝卿,廖丽君:《全台首学台南市孔子庙》,台北: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② [台]杜美芬:《台湾孔子祀典人文暨仪序空间庙学解构后的衍变》,《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三卷第1期,2006年第6期。
    ①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网,2014年3月28日。[EB/OL]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328/c1002-24761811.html
    ① 《许嘉璐出席山东人文社科研究协作体年会》,新华网山东频道,2014年1月26日。[EB/OL] http://.www.sd.xinhuanet.com/whsdw/2014-01/26/c_119137778.html
    [1]十三经注疏·礼记[Z].
    [2]十三经注疏·论语[Z].
    [3]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Z].
    [4][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Z].
    [5][汉]司马迁.史记[Z].
    [6][汉]班固.汉书[Z].
    [7][唐]李延寿.北史[Z].
    [8][五代]刘昫.旧唐书[z].
    [9][元]脱脱.宋史[Z].
    [10][清]张廷玉.明史[Z].
    [11][朝]太祖实录[Z].
    [12][朝]世祖实录[Z].
    [13]清朝文献通考[z].
    [14][宋]赵汝适.诸蕃志[M].
    [15][宋]王溥.唐会要[Z].
    [16][明]朝鲜志[Z].
    [17]朝鲜史略[Z].
    [18][朝]三国史记[Z].
    [19][朝]高丽史[Z].
    [20][朝]增补文献备考[Z].
    [21][朝]朝鲜金石总览[Z].
    [22][日]大日本史[Z].
    [23][日]续日本纪[Z].
    [24][日]续日本后纪[Z].
    [25][日]三代实录[Z].
    [26][越]大越史记全书[Z].
    [27][越]大南实录正编[Z].
    [28][越]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Z].
    [29][明]张燮.东西洋考[M].
    [30][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
    [31][清]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M].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M].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
    [2]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3]陈光林.建设山东文化大省论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4]陈来、甘阳.孔子与当代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陈寅恪.诗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陈正夫,何植靖.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邓正红.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0]丁鼎.孔子与六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1]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3]杜维明著、陈静译.儒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4]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5]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6]干春松.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998.
    [18]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9]郭克煜等.鲁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郭墨兰.齐鲁文化[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21]哈佛燕京学社编.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2][台]何福同.现代欧美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之研讨[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7.
    [23]何怀宏.世袭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4]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5]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6]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7]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8]李民,朱黎明.东方圣诞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9]李甦平.韩国儒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李学勤.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3]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M].济南:齐鲁书社2004.
    [34]林存光,郭沂.孔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5]刘辉.孔子儒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藏[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36]刘吉发,乔艳,陈怀平.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37]刘述先.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3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39]柳曾符、柳定生.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0]吕明灼等.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4.
    [41]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1.
    [42]鲁迅.鲁迅全集[C].1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3]马国庆等.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9.
    [46]蒙文通.经学抉原[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7]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48]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9]庞朴.庞朴文集[M].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0]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编.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
    [52]唐晋.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53]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54]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5]涂可国.山东文化蓝皮书——2010年: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报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7]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8]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59]王钧林等.斯文在兹: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6.
    [60]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1]武纯仁.考察日本教育纪略[M].张家口:中华印刷局.1933.
    [62]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63]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6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5]杨朝明.鲁文化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66]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
    [67]杨朝明、宋立林.孔子文化十五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68]杨朝明,王青.鲁国历史与鲁文化探秘[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69]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0]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71]杨晓洲.山东文化[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72]尹建章、萧月贤.先秦儒家与现代社会[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73]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74]张成权、詹向红.儒学在欧洲:1500-1840[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75]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6]张立文.圣境:儒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7]张立文,李甦平.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78]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北京:三联书店.2013.
    [79]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三联书店,2013.
    [80]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1]张西平.早期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2]赵刚、肖欢.国家软实力[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83]郑文龙编.杜维明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84]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8.
    [85]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6]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姜广辉.中国哲学[C].第2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国际儒学研究联合会.国际儒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10.
    [4]陶振誉.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论文集[C].二.台北:“国防研究院”.1968.
    [5]杨朝明.孔子学刊.2.[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陈荣捷编著.杨儒宾、吴有能等译.中国哲学文献选编[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7]刘东.中国学术[C].十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8.
    [1]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J].国粹学报.6.1905/7/22.
    [2]杨朝明.清华简《保训》与“文武之政”[J].管子学刊.2012(2).
    [3]戢斗勇.论儒家全球伦理金律[J].现代哲学.2003(2).
    [4]胡道静.谈古籍的普查和情报[J].历史研究.1982(4).
    [5]方豪.十七八世纪中国学术西被之第二时期[J].东方杂志.1945(1).
    [6]李思纯.十八世纪西欧之华化与中国之欧化[J].史学季刊.1940(1).
    [7]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J].世界历史.1983(1).
    [8]焦树安.世界比较哲学动态[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4).
    [9]施忠连.国外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动态[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2).
    [10]窦宗仪.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论人性及其实践[J].哲学译丛.1981(2).
    [11]赵汀阳.“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J].世界哲学.2003(5)
    [12]丹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3]朱清河,王军.跨文化传播时代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困境与途径——以孔子学院海外创办实践得失为例[J].东南传播.2011(6)
    [14]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4(3)
    [15]刘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复兴困境及战略转型——以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为分析样本[J].南都学坛.2013(5)
    [16]邓显超.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9(2).
    [17]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0(5).
    [18]杨利英.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3(1).
    [19]吴卫民,石裕祖.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J].学术探索.2008(6).
    [20]曹晋.版权交易逆差的“东方学”分析[J].编辑学刊.2004(6)
    [21]花建.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J].东岳论丛,2012(1)
    [22]田新玲.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面临重大发展契机[J].新金融,2013,(12):15.
    [23]王春林.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J].学术论坛.2012(7).
    [24]金起文,刘瑞芳,于海珍,张晓凤.加快河北文化“走出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9)
    [25]于婧阳.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支持辽宁文化“走出去”的策略和措施研究[J].理论界.2013(6)
    [26]王静.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华 人华侨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
    [27]赵维绥.实施五大战略构建五大体系[J].人民论坛.2005(10).
    [28]关晓丽,傅琳凯.弘扬儒家中和思想之精华提升国家软实力[J].道德与文明.2008(6)
    [29]赵长茂.软实力支撑中国崛起[J].西部财会.2005(11)
    [30]陈岸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4)
    [31]张剑荆.“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32]唐慧云.国内学术界中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述评[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3)
    [33]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国际观察.2007(2)
    [34]张文忠.“双和模式”推动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江苏大学学报.2007(6)
    [35]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述评[J].社会科学.2010(5)
    [36]蒋英州,叶娟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2009(2)
    [37]程光泉.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
    [38]罗建波.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一种软实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3).
    [39]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大学学报.1993(3)
    [40]王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国家软实力[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41]朱仁夫.中国儒学在俄罗斯——献给中俄文化年[J].东方论坛.2006(3)
    [42]沈立新.孔子影响在国外——韩日美[J].史林.1996(3)
    [43]张德才.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J].理论前沿.2008(11).
    [44]房桦.十年来中国软实力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国际关系.2009(1)
    [45]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J].湘潭大学学报.2008(5)
    [46]杨牧之.国家“软实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华文库》编辑出版启示[J].中国编辑.2007(2)
    [47]廖宏斌.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48]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4)
    [49]骆宾城.浅谈国家软实力[J].魅力中国.2010(10)
    [50]罗运璇.试论国家软实力中的民族意识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5(1)
    [51]康承宝.“我们领略到了孔子文化的魅力”——欧洲外交官代表团访问中国孔子基金会侧记[J].走向世界.2010(22)
    [52]庄英博.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孔子文化大展”[J].中国博物馆.2010(2)
    [53]冷兴邦.孔子:一个日渐融入世界的文化音符——东积极推进孔子文化走向世界[J].对外传播.2009(9)
    [54]王京传,刘以慧.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发展的经验[J].旅游学刊.2009(3)
    [55]李倩.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J].电影评价.2010(7)
    [1]杨朝明.文化学视野中的儒家文化[N].济宁日报.2006/6/5.
    [2]杨朝明.真实的孔子[N].光明日报.2010/1/28.
    [3]安作璋.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3/5/20.
    [4]苗春.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1-03(7)
    [5]杨春光.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奋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光明日报2008/1/5.
    [6]赵启正.公共外交大有作为[N].新民晚报.2010/3/6.
    [7]张世英.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N].光明日报.2010/12/2.
    [8]王中江.六经早成[N].光明日报.2010/3/3
    [9]李学勤.周文王遗言[N].光明日报.2009/4/13.
    [10]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N].中华读书报.2001/9/19.
    [11]汤一介.“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1/9/19.
    [12]郭沂.天下主义:世界秩序重建的儒家方案[N].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3/15.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15.
    [1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1/23.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光明日报.2012/11/18.
    [16]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0/7/2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1/3/17.
    [1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1/26.
    [19]文化产业振兴规划[N].人民日报.2009/9/27.
    [20]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
    [2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2]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
    [2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1/1.
    [2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10/19.
    [25]孟晓驷.中国和平发展时代的文化使命[N].人民日报.2004/7/27.
    [26]吕同六.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者——利玛窦[N].人民日报.1979/11/4.
    [27]朱谦之.十七八世纪西方哲学家的孔子观[N].人民日报.1962/3/9.
    [28]黄滢.约瑟夫·奈: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N].环球人物.2014/1/5.
    [29]王珏,任姗姗.在这里,世界读懂中国——我国在14个国家设立海外文化中心,为文化“走出去”搭建桥梁[N].人民日报.2013/11/7.
    [30]张玉玲.文化产业:中国经济的温暖亮色[N].光明日报,2010/11/8.
    [3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N].经济日报,2012/2/16.
    [32]杨阳腾,金晶.文化盛宴全球共享——历届文博会精彩回顾[N].经济日报,2012/5/20.
    [33]廖翊.《时空之旅》何以在沪连演8年[N].中国文化报.2013/9/30.
    [34]李舫.走出去,天地更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综述[N].中国文化报,2011/10/8.
    [35]高靓.教育走出去的中国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十[N].中国教育报.2012/11/6.
    [36]杨雪梅.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贸易成就文化“丝绸之路”[N].人民日报,2012/7/1.
    [37]任维东.云南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N].光明日报.2003/11/18.
    [38]汤先营.《吴哥的微笑》成柬埔寨旅游的又一张名片[N].光明日报.2014/2/13.
    [39]韦群,亚军.放飞心灵游哉学哉——到修学之都孔子家乡曲阜去[N].齐鲁晚报,2013/7/11.
    [40]韦群,续兵.文化的歌唱,旅游的舞蹈——曲阜旅游业掠影[N].大众日报,2009/4/28.
    [41]韩方明.孔子学院:如何成为中国的软力量?[N].南方周末.2006/11/23.
    [42]张莺.《越南越美》今年有望试演[N].西江都市报.2010/4/27.
    [1]张道正.中国在116个国家建立430多个孔子学院[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hwjy/2013/09-03/5241007. shtml,2013-09-03/2014-02-21.
    [2]王肖,郭丹,李晓萍.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EB/OL]. http://gb. cri. cn/27824/2010/11/30/5187s3073330. htm,2010-11-30/2014-02-21.
    [3]赵文.《大梦敦煌》发挥海外演出经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cul/2011/10-27/3419883. shtml,2011-10-27/2014-02-21.
    [4]中国(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介[EB/OL]. http://www. cnicif. com/about/default. shtml,2008-08-08/2014-02-21.
    [5]郑小红.文博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cul/2011/05-12/3034520. shtml,2011-05-12/2014-02-21.
    [6]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综述[EB/OL]. http://www.gdstats. gov. cn/tjzl/tjfx/200611/t20061107_41623. html, 2006-11-07/2014-02-21.
    [7]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 http://www. gd. gov. cn/govpub/fzgh/zdzx/200704/t20070418_15290. htm, 2007-04-10/2014-02-21.
    [8]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artbank.people.com.cn/n/2012/0827/c209261-18846439.html, 2012-08-27/2014-02-21.
    [9]翁哗、管浩.《印象·刘三姐》8年演出2700多场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10/09/c_13311191. htm, 2012-10-09/2014-02-21.
    [10]蔡武.着力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开创对外文化工作新局面——在文化部2014年驻外文化处(组)及文化中心负责人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 ccnt. gov. cn/whzx/whyw/201401/t20140109_425435. html, 2014-01-09/2014-02-21.
    [11]翟新颖.从跨文化交流看西藏近年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EB/OL]. http://www. mzb. com. cn/html/Home/report/390500-1. htm,2013-04-09/2014-02-21.
    [12]杨骏,王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EB/OL]. http://news. xinhuanet. com/world/2005-09/30/content_3569994. htm, 2005-09-30/2014-02-21.
    [13]余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EB/OL]. http://www. dzwww. com/shandong/sdnews/200609/t20060924_1773291. htm 2006-09-24/2014-02-21.
    [14]文松辉.外国孔子学院院长谈中国孔子学院的优、劣势[EB/OL] http://culture. people. com. cn/GB/22226/69556/177071/10600183. html 2009-12-17/2014-03-07.
    [1]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管静.基于发展视角的孔子学院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李宁.孔子学院的发展及其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2.
    [5]李钢.和而不同——历史文化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魏衍华:原始儒学:早期中国的大成智慧[D].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王淑臣.孔子文化节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国林霞.中国的软力量及其构建[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传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高歌.曲阜市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孔祥双.孔子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刘凤春.历史哲学视域下的孔子儒学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美]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M].北京:北京时事出版.1999.
    [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三.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法]德里达著,张宁译.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M].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美]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9][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韩]赵东一著.李丽秋译.东亚文明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12][韩]崔英辰著,邢丽菊译.韩国儒学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3][韩]柳承国著,姜日天、朴光海译.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李雪涛等译.大哲学家[M].修订版.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秦家懿、孔汉思.吴华译:中国宗教与基督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0.
    [16][美]狄百瑞著.尹钛译.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7][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18][日]尼形裕康著.黄启森译.日本教育通史[M].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81.
    [19][日]古田熊次著,蒋维乔编译.新教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20][日]津田敬武编.曹钦源译.日本的孔子圣庙[M].国际文化振兴会.1941.
    [21]汤恩比编.梅寅生泽.半个世界——中日历史与文化[M].台北:枫城出版社.1979.
    [22][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3][日]五来欣造.刘百闵,刘燕谷译.儒教对于德国政治思想的影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24]"Chinese Worship of Confucius," New York Times, Jan.8,1866:2.
    [25]"Government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China," New York Times, Aug.4, 1867:6.
    [26]"The Chinese in America," New York Times, Feb.26,1878:5.
    [27]"The Rivers of China," New York Times, May 23,1867:2.
    [28]"Chinese Table Etiquet," Chicago Daily Tribune, Mar 27,1881:9.
    [29]"Brevities," New York Observer and Chronicle, Dec.9,1875:386.
    [30]"Education in China," New York Times, Mar.15,1873:9.
    [31]Untitled Article, Every Saturday:A Journal of Choice Reading,Feb 5, 1870:94.
    [32]"Wu Replies to Criticism," New York Times, Dec.12,1900:2; "The Chinese View,'According to Wu," Los Angeles Times, Dec.13,1900:12.
    [33]"Minister Wu'S Ethics," Washington Post, Jul.26,1901:6.
    [34]"China's 'Vox Populi,'" New York Times, Feb.18,1912:12.
    [35]"General Capital Gossip," Chicago Tribune, Oct.8,1888:2.
    [364]E. L. Hsieh, "Mistakes ofthe West," Boston Globe, Nov.28,1909:46.
    [37]"Joy among Chinamen," Washington Post, Jan.23,1898:2
    [38]"Father Hyacinthe Is Converted," New York Times, Sept.16,1894:24.
    [39]"The Golden Mean," New York Times, Jan 20,1890:3.
    [40]"Nine Things to Remember," Chicago Defender, May 20,1911:2.
    [41]"Epigrams of Confucius," Atlanta Constitution. Oct.2,1910:E4.
    [42]"Chicago'S New Public Library, Its Architectural Beauties and Common Sense acilities," Chicago Tribune, Sept.11,1897:9
    [43]"Maxims from the Sages ofChina," Washington Post, Jul.14,1901:19.
    [44]"Daily, the Life Saver:How to Rescue Persons from Death by Drowning," Boston Globe. Jul 22.1984:30.
    [45]"Along El Camino Real with Ed Amsworth," Los Angeles Times, Jun.7, 1934:4.
    [46]Mary Meade, "Dry Sausages Find Way into Varied Dishes," Chicago Tribune, Aug.11937:D5.
    [47]"Family of Seven Can Feed Here for$10.36 Week," Chicago Tribune, Jul.17, 1931:20; "Summer Diet Finds Variety in Chop Suey, " Washington Post, Sept.5, 1934:15.
    [48]"Facts about the Original House of Eng, " Chicago Tribune, 。 Jun.5, 1944:14; "The Original House of Eng, " Chicago Tribune, Jun.25,1944:E9.
    [49]"Gay Long Beef," Chicago Tribune, Jun.3,1945:E5.
    [50]"What'S New in Coats?," Boston Globe, Feb.27,1921:41.
    [51]Sylva Weaver, "Trim Wool Dress Rallies Collegiates to Fall Colors," Los Angeles Times, Aug.20,1941:A7.
    [52]"Japs Plan Crossdrive against Gen. Stilwell, "Los Angeles Times, Mar.22, 1942:2.
    [53]"Confucius Helps GI to Judge Hi roh i to," New York Times, Aug.12,1945: 19
    [54]"Two Worids Fused in South China College," New York Times, Aug.17, 1924:XX7.
    [55]"Butler, Dr. Dewey Honored by China," New York Times, Dec.21,1939: 20.
    [56]William Wilson,"Chinese Exhibit Blends Parts into Wholeness,"Los Angeles Times Jul 6.1975:PI.
    [57]Sherman E. Lee, "The Glories of Bronze Age China," New York Times,, Apr.6,1980:D1.31.
    [58]Howard Rosenberg, "Dragon'Takes Look at China," Los Angeles Times May 6,1985:G1.
    [1]杨朝明.孔庙祭祀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R].山东:孔子研究院,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