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从战略特性上来划分,可分为体系结构性战略和体系进程性战略。这种划分的基础性前提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制度的作用可划分为结构性作用和进程性作用。
     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霸权体系的一部分,是霸权体系维持和扩张的工具,是为霸权国家利益服务的。本文将国际制度的这种作用定义为结构性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用来保护国家间合作的,是为实现共同利益服务的。本文将国际制度的这种作用定义为进程性作用。
     国际制度战略就是依据如何认同国际制度的这两种作用来进行特性划分的。如果强调对结构性作用的逆向认同,就会选择挑战或改造现行国际制度的战略,表现出体系结构性战略特征:如果强调对进程性作用的正向认同,就会选择维持和维护现行国际制度的战略,表现出体系进程性战略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期中国始终逆向认同国际制度的结构性作用,结果导致其选择对当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及国际制度发动革命或发起挑战的战略。其后,邓小平时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考虑,第一次开始正向认同国际制度的进程性作用,结果导致其选择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
     这种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变迁对冷战后的中国依然产生着影响。换言之,就是逆向认同结构性作用的体系结构性战略与正向认同进程性作用的体系进程性战略同时存在于江泽民时期及胡锦涛时期。
     首先,本文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对于全球的国际制度战略。江泽民时期大力推进多极化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体系结构性战略。在前苏联解体导致国际体系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美国单一霸权制度开始形成,因此应对霸权政治和强权政治的战略越发重要。在结构性作用的逆向认同下改善现行国际秩序及国际制度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民主赤字现状成为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核心。
     胡锦涛时期重点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体系进程性战略。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逐步实现大国化,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后始现于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仍未消失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进一步树立其更为和平的国际形象。因此,强调进程性作用的体系进程性战略成为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核心。
     其次,本文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对于东亚地区的国际制度战略,包括推动安全领域地区合作的体系结构性战略与推动经贸领域地区合作的体系进程性战略。地区安全合作的目的在于补充和牵制掌握地区内安全秩序主导权的美国及其同盟体系,表现出对国际制度的结构性作用起到牵制作用的体系结构性特征。地区经济合作的目的在于建立地区内市场单一化的自由贸易区,并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表现出强调国际制度的进程性作用的典型的体系进程性特征。
     本文的结论是: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特征是体系进程性战略与体系结构性战略并存,在今后实现和平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两者并存必将归于体系进程性战略。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Chin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has two dimensions. One is a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and the other is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 Thes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tructural role and progressive role.
     The neo-realists believe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s a part of hegemonic power, is an instrument to maintain or expand hegemonic power and only serves for the benefit of hegemonic state. This paper will define it as "a structural role". However, the neo-liberalists and constructivists insist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hould maintain cooperation among the nations and serves for common benefits of whole states. This paper will define it as "a process role".
     The ways of recognizing these two ro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make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If a state recognizes negative identity about a structural role, then it will try to challenge or change curren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ake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If a state recognizes positive identity about a process role, then it will try to maintain and preserve curren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ake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because Mao's time recognized negative identity about a structural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China took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and had been tried to challenge or revolt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which is builded and ruled by capitalism states. After Mao, because Deng's time started to tak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nd pursu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n this era first recognized positive identity about process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ried to participate in and make use of it.
     Thes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still affected China in the post cold war. In other words, the features of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and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coexist in the Jiang's time and Hu's time.
     First, the summary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in the whole world as follows;
     In Jiang's time, Chin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was based on the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China tried to introduce new world order and multipolarize the world. The collapse of Soviet Union gave hug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US became a super power and the shape of world order was quickly moved into unipolar system. Thus, it becam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find a countermeasure for upcoming super power. China recognized negative identity about structural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Therefore, it became China's main strategy to reform existing unfair, unequal and irrational world order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n Hu's time, Chin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was based on the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China takes the strategies to erect harmony world and democratiz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s China gradually forms a grate state, there is a huge demand that China should take the dut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oreover, China has to build peaceful state image because there has been lasting 'China threat theor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ince 90s. As a result, the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became China's ma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Second,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ies in the East Asia; the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 national security aims to check and balance the US and its ally's dominant security system in this area. It shows features of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that has a restraining influence on hegemonic st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o form a single huge free trade market in the region, at last realiz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t is typical features of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that emphasize proces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n conclusion,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Chin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trategy has both System Structural Strategy and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However, these two strategies may be resulted in System Process Strategy afterward because China has to go under the progress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引文
1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6页
    2 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Power(Boulder:Westview,1989),pp.3-4
    3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99页
    4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1页
    1 Jhon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9,No.3,1975,p.570.
    2 Stephen Haggard and Beth A.Simmons,"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No.3,1987,p.492.
    3 参见,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4-5页
    4 Stephen D.Krasner," Structural Cause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1982.p.186.
    5 参见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78-82页
    6 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Power(Boulder:Westvie w,1989),pp.3-4
    7 Ibid p.5
    8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68-70页
    9[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40页
    10 同上书,第70-71页
    11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1页
    12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294页
    13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1页
    14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99页
    15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103页
    16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51页
    17[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9-38页
    18[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214-215页
    19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95页
    20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280页
    21 Joseph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World Politics 40,1988,PP 235-251
    22[美]亚历山大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90页
    23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53页
    24 同上书,第147页
    25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2页
    26[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1页
    27 同上书,第24页
    28 同上书,第179页
    29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278页
    30 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86-109页
    31[美]约翰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215页
    32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4页
    33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114页
    34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5-56页
    35[美]莫顿A.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第149页
    36 参见,周丕启:《合法性与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4-47页
    37[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21-222页
    38 郭树勇:《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2001年第2期
    39 Alexander 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l t ics",Internat ional Security,V ol.20,No.(Summer,1995)p.81.对于该用语中国学者的选择分为身份和认同,即倪世雄使用认同,秦亚青使用身份,而大多数学者两个用语同时使用。参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0 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六章
    41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349页
    42 江西元:《国际体系转型理论范式与中国的选择》,《国际问题论坛》,2006年夏季号
    43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世界经济和政治》,2003
    44[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5页
    45 同上书,第287页
    1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国际制度战略变迁的性质,王逸舟教授定义为从拒绝到承认、参与,从比较被动到相对主动的变化过程。门洪华教授认为是从非参与国中的自觉性非参与国到参与国中的消极参与国,再到参与国中的积极参与国的变化过程。这种分析虽然可解释为外在表现出的政策结果,但本质上对国际制度作用的认同及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分析上有不足之处。
    可参考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252-256页
    门洪华:《21世界的中国外交战略》,楚树龙、耿秦 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清华出版社,2003,第339-353页
    2 李爱华 等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第81-82页
    3 同上书,第353-357页
    4 同上书,第516-518页
    5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448页
    6 郭树勇 主编:《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天津人曼出版社,2005,第63-65页
    7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第246-247页
    8 传耀祖 顾关福 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4,第93页
    9 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386页
    10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76-177页
    11 杨勉 主编:《国际政治中的中国外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20-21页
    12 传耀祖 顾关福 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7页
    13 同上书,第20页
    14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79页
    15 同上书,第180页
    16 杨勉 主编:《国际政治中的中国外交》,第22-23页
    17 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 第4期
    18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第243页
    19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181-182页
    20 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第380页
    21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第122页
    22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15页
    23 政府间的国际制度在1900年30个、1945年123个,到1993年发展到了272个,特别是在70-80年代有了大幅增加。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第213页
    24 80年代中国从国际货币基金16.5获得亿的贷款、20余次的技术援助,并派遣了85名中国人接受培训。李一门、马风书:《当代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第262-263页
    25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197-198页
    26 李寿源 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北进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第76页
    27 传耀祖 顾关福 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49页
    28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第247页
    29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第175页
    30 李寿源 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第86页
    31 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第381页
    32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79-181页
    33 周敏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96页
    34 90年代以后,对于中国的发展国外提出了忧虑与怀疑的主张,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威协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融入论等,其中中国威协论包括对各领域中的忧虑和批判,包括对国际秩序的威协、对西方文明的挑战、经济威协论、军事威胁论、资源威协论等。参考 郭树勇 主编:《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第264-265页 和 朱奕冰:“试论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的背景”,《求索》,2004年10月
    35 楚树龙 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323页
    36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183页
    37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第338页
    38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第213页
    39 布热津斯基:“如何与中国共处”,《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三期
    40 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41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第184页
    42 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实施出版社,2006,第22页
    43 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第394页
    44 孙哲:《崛起与扩张-美国政治与中美关系》,法律出版社,2004,第357页
    45 赵可金 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第366-367页
    4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47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第218-219页
    4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49 孙哲:《崛起与扩张-美国政治与中美关系》,第362页
    50 赵可金 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256页
    51 参考“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人民日报》,2006-4-3
    1 赵可金 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第173-174页
    2 本章和本论文使用的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概念如下。国际关系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层次的实力对比关系。传统上,还从构成格局的主角数目将国际格局分为单极、两极和多极等。 国际格局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客观基础,国际秩序如何建立则从主观上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动,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同、战略目标相依,因此提出的建立国际秩序的主张也各不相同,并且一些新秩序思想也总是在格局形成之前就生产的。因此,国际秩序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国际秩序一旦确立,就会发挥维护国际格局稳定性的作用。参考 方相华:《国际关系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和 唐彦林:《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30页
    3 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第97-98页
    4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6页
    5[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213-218页
    6 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5页
    7 张毓诗:《世纪之初的国际关系》,实施出版社,2007,第136页
    8 参见,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第60-69页
    9 肯尼思 沃尔兹:《冷战后结构现实主义》,[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4页
    10 威康 沃尔福思:《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同上书,第98-118页
    11 斯蒂芬 沃尔特:《维持世界的“失衡状态”:自我克制与美国的对外政策》,同上书,第133-140页
    12[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213-218页
    13 肯尼思 沃尔兹:《冷战后结构现实主义》,[美]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44页
    14 朱明权:《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41-42页
    15 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第186页
    16 倪保志:《多极世界与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第109页
    17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83页
    18 赵华胜:《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2期,第13页
    19 张毓诗:《世纪之初的国际关系》,第6-7页
    20 黄仁国:《论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中国的战略选择》,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10页
    21 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4页
    22 倪世雄:《对当前国际形势问题的几点思考》,《复旦学报》,2004年2期
    23 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24 倪保志:《多极世界与中国》,第151页
    25 房乐宪:《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判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26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梁守德 主编:《新形势与新国际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7 《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世界周报》,2003-5-20
    28 房乐宪:《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判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29 江泽民:《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演讲》,《人民日报》,1997-4-24
    30 倪保志:《多极世界与中国》,第152页
    31 杨成绪:《大国际格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24页
    3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斯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半,第517页
    3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斯社会主义事业西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34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207页
    35 阮宗泽:《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6月
    36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69页
    37 倪保志:《多极世界与中国》,153页
    38 曹泳鑫:《国际秩序分析分层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6期
    39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77页
    40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第154页
    41 吴永恒、贾安平:《就建立新型国际经济关系问题江主席提出四项主张》,《人民日报》,1993-11-25
    42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74页
    43 戴德铮:《国际格局与世界和平》,《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44 房乐宪:《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战略饭端:演化轨迹及其特征》,《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45 《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97-04-24
    46 戴德铮:《国际格局与世界和平》,《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47 倪世雄:《对当前国际形势问题的几点思考》,《复旦学报》,2004年2期
    48 倪世雄:《对当前国际形势问题的几点思考》,复旦学报,2004年2期
    49 唐彦林:《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
    50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58页
    51 李正男:《中国多边外交在东北亚和平构想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当代亚太》,2005年第6期
    52 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中国与国际组织》,2005年第4期
    53 沈骥如:《中方认为发展俄中印三国间合作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俄罗斯新闻》,2007年10月29日
    54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8页
    55 崔艳红:《试论中国和谐世界思想对全球治理理论的意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7月
    56 社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6-8-24
    5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58 崔启明:《建设和谐世界:中国的角色与定位》,《湖北日报》,2007-07-16
    59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光明日报》,2002-11-18
    60 唐家璇:《国际关系要民主化》,新华网,2000-09-14
    61 胡锦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001-11-06,http://www.redyouth.cn/Article.asp?ArticleId=78#
    62 孙建社:《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5月
    6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光明日报》,2002-11-18
    64 新华时评:《联合国改革要有利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2000-06-12,http://news.xinhua net.com/world/2005-06/12/content_3074363.htm
    65 郭新宁 徐弃郁:《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析论》,实施出版社,2007,第381页,第396页,第411页
    6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67 国纪平:《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人民日报》,2007-11-26
    1[美]迈克尔 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约翰 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第194页
    2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71页
    3 贾曦:《维持亚洲军事志衡,保持美国战略优势),《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4 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
    5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第275页
    3[美]艾米 斯里特:《亚洲多边主义的进程与外交艺术:美国、日本、中国之比较》,《外 交评论》2005年第6期
    7[美]迈克尔 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第195页
    8 王少普:《伊拉克战争后的东亚形势与东亚多边合作》,《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9 王守贞:《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07年4月
    10[美]迈克尔 马斯坦杜诺:《不完全霸权与亚太安全秩序》,第196页
    11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第273页
    12[美]沈大伟:《中国、美国与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13 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14 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
    15 王守贞:《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07年4月
    16 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第129页
    17 张晓 药朝诚:《中国在亚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18 胡鞍钢 门洪华:《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
    19 对地区主义概念的定义至今还有争论,但在本文中使用“地区主义指的是民族国家的政府推动的地区计划,是一个带有规范性特征的过程,有三要素;由政府推动、自上而下的合作、建立半永久性的官方参与机构。”这一共通概念。地区主义的概念可参考龙中英:《中国与亚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46-160页
    20 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21 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第90页
    22 Jusuf Wannandi " "The Architecture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for a Durable Re gional Security in East Asia",阎学通 周方银:《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 李正男:《中国多边外交在东北亚和平构想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当代亚太》,2005年第6期
    24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广布学院出版社,2003,第243页
    25 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26 莫金莲:《亚太地区合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第151页
    27 庞中英指出:安全地区主义不是一个国家奉行的对外安全战略,而是处理地区范围内国际之家安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全合作为基本精神的地区安全安排。参见 龙中英:《中国与亚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9-181页
    28 阎学通 金德湘 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时事出版社,2005,第79页,第368页
    29 莫金莲:《亚太地区合作研究》,第153页
    30 程又中 主编:《当代国际安全合作的探索与争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242页
    31 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32 庞中英:《中国与亚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180-181页
    33 《人民日报》,1997-12-16,第6版
    3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光明日报》,2002-11-18
    35 唐家璇在联大阐述互信、互利、平等、写作的新安全观,新华社2002年9月13日电
    36 崔天凯:《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求是》,2005年第15期
    37 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第160-161页
    38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9页
    39 秦月明:《中俄从“上海五国”到“世纪之约”》,《经济与法律》,2001年8月
    40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第266页
    41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66页
    42 东盟的目标是于是2020年成立自由贸易区,在2007年第12次会议上决定于2015年之前成立,比原来提前了五年。
    43 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第117页
    44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73页
    45 胡鞍钢 门洪华:《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
    46 莫金莲:《亚太区域合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第116-117页
    47 《人民日报》,1993-11-22,1995-11-20
    48 《人民日报》,1995-11-20,1996-11-26,1997-11-27
    49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50 王守贞:《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07年4月
    51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52 陆建人:《论中国的地区合作政策》,《当代亚太》,2005年第10期
    53 引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7页
    5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2008年
    55 陈峰君:《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意义》,梁守德主编:《新形势与新国际观》,中央翻译出版社,2004,第45页
    56 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第189页
    57 中国新闻周刊社论:《东亚分会谁的角色在变》,2005-12-15
    58 查道炯:《中日关系与东亚合作》,金灿荣主编:《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第347页
    1 赵可金 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第378页
    2 阮宗译:《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78页
    3 刘阿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第5页
    4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246页
    5 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时事出版社,2007,第15页
    6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第247页
    7 高兰:《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轨迹》,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第140-142页
    8 龚克瑜:《东盟的战略:面对和平发展的中国》,同上书,第102页
    9 龚克瑜:《东盟的战略:面对和平发展的中国》,同上书,第109页
    10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文汇报》,2004-3-21
    11 胡宗山:《中国的和平崛起:理论、历史与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5页
    12 唐绍邦:《和平发展道路:意义、机遇、挑战与国际战略》,《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13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1-12页
    14 郭树勇:《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7页
    15 《人民日报》,2006-8-24
    1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17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05-12-22
    18 2002年,Kavaljit Singh第一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以后,在2004年中国倡导和平崛起论当中,Joshua Cooper Ramo再次强调其概念而广泛使用和“华盛顿共识”的对比概念。参见Kavaljit Singh:“From Beijing Consensus to Washington Consensus:Chi na's Journey to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APRN Journal,Volume 7 Dec ember,2002和Joshua Cooper Ramo:“chnia Has Forged its Own Economic C onsensus",Financial Times,May 6 2004
    19[美]诺姆 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3-4页
    20 宋玉华 江振林 等著:《新兴大国》,人民出版社,2004,第259页
    21 唐绍邦:《和平发展道路:意义、机遇、挑战与国际战略》,《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22 孙建社:《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外交战略死刑的创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23 杨洁勉:《大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319页
    24 刘阿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第20-21页
    25 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33-234页
    26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262页
    27 《胡锦涛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人民日报》,2005-11-21
    28 王国兴:《中美财经外交:里程、发展和问题》,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时事出版社,2007,第50页
    29 金熙德:《21世纪的中日关系》,重庆出版社,2007,第104页
    30 马茜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睦邻外交战略》,《工会论坛》,2006年3月
    31 张义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两个层面建构的探析》,《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5月
    32 阮宗译:《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93页
    1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4页
    2 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3 牛军:《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梁守德主编:《新形势与新国际观》,中央翻译出版社,2004,第36页
    4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51页
    5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2005,第5页
    6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2005,第17页
    7 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利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美]罗伯特·基欧汉遍.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7][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美]霍夫曼·斯坦利.当代国际关系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美]大卫·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0][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熊玢.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2][美]约翰·鲁杰.多边主义[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美]爱德华·勒特.美国政治与国际组织[M].新华出版社,2001
    [14][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15][美]保罗·肯尼迪.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6][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7][美]约翰·伊肯伯里.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美]莫顿A.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
    [20][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1]杜枚 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2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3]俞正梁.大国战略研究-未来世界的美、俄、日、欧和中国[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4]阎学通.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5]李寿源 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M].北进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6]阎学通.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7]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全球战略大格局: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M].时事出版社,2000
    [28]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9]邢爱芬 等著.影响世界格局的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张缊岭 主编.21世纪: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1]俞正梁.全球时代的国际关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2]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3]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4]方柏华.国际关系格局:理论和现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5]王杰 主编.国际机制论[M].新华出版社,2002
    [36]李一门,马风书.当代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7]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8]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太战略场:世界主要力量的发展与角逐[M].时事出版社,2002
    [39]赵学功.巨大的转变:冷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0]陈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41]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2]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3]倪建民,陈子舜.中国国际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3
    [44]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5]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46]楚树龙,耿秦 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M].清华出版社,2003
    [47]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8]苏活.从亚领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49]张贵洪 主编.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0]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1]张世鹏 编译.全球化与美国霸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2]传耀祖,顾关福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时事出版社,2004
    [53]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4]梁守德 主编.新形势与新国际观[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5]孙哲.崛起与扩张-美国政治与中美关系[M].法律出版社,2004
    [56]庞中英.中国与亚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7]宋玉华,江振林等著.新兴大国[M].人民出版社,2004
    [58]倪世雄,王义桅 主编.中美国家利益比较[M].时事出版社,2004
    [59]李而炳 主编.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M].时事出版社,2004
    [60]倪保志.谁与争锋:多极世界与中国[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1]饶戈平 主编.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2]周丕启.合法性与大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3]杨勉 主编.国际政治中的中国外交[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64]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5]王逸舟.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6]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7]门洪华.建构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8]郭树勇 主编.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9]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0]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71]朱明权.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2]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3]杨洁勉.大合作[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4]阎学通,金德湘 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M].时事出版社,2005
    [75]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M].时事出版社,2006
    [76]李爱华 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6
    [77]周敏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8]杨成绪.大国际格局[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79]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80]程又中 主编.当代国际安全合作的探索与争鸣[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81]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2]金灿荣 主编.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83]胡宗山.中国的和平崛起:理论、历史与战略[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84]赵可金,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85]张毓诗.世纪之初的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2007
    [86]徐弃郁.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析论[M].时事出版社,2007
    [87]莫金莲.亚太地区合作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88]阮宗译.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9]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多边机制与中国的定位[M].时事出版社,2007
    [90]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M].时事出版社,2007
    [91]金熙德.21世纪的中日关系[M].重庆出版社,2007
    [9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斯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
    [9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斯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95]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M].2008
    [96][美]艾米·斯里特.亚洲多边主义的进程与外交艺术:美国、日本、中国之比较[J].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
    [97][美]沈大伟.中国、美国与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98]郭树勇.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J].欧洲,2001年第2期
    [99]江西元.国际体系转型理论范式与中国的选择[J].国际问题论坛,2006年夏季号
    [100]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J].世界经济和政治,2003
    [101]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02]朱奕冰.试论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的背景[J].求索,2004年10月
    [103]布热津斯基.如何与中国共处[J].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三期
    [104]唐彦林.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
    [105]赵华胜.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2期
    [106]黄仁国.论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107]倪世雄.对当前国际形势问题的几点思考[J].复旦学报,2004年2期
    [108]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09]房乐宪.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判断[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110]曹泳鑫.国际秩序分析分层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6期
    [111]阮宗泽.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6月
    [112]戴德铮.国际格局与世界和平[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113]唐彦林.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
    [114]李正男.中国多边外交在东北亚和平构想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J].当代亚太,2005年第6期
    [115]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J].中国与国际组织,2005年第4期
    [116]崔艳红.试论中国和谐世界思想对全球治理理论的意义[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7月
    [117]贾曦.维持亚洲军事制衡,保持美国战略优势[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18]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J].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
    [119]王少普.伊拉克战争后的东亚形势与东亚多边合作[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120]王守贞.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7年4月
    [121]孙建社.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大战略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5月
    [122]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J].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123]张晓,药朝诚.中国在亚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J].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124]胡鞍钢,门洪华.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J].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
    [125]崔天凯.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J].求索,2005年第15期
    [126]秦月明.中俄从“上海五国”到“世纪之约”[J].经济与法律,2001年8月
    [127]陆建人.论中国的地区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5年第10期
    [128]唐绍邦.和平发展道路:意义、机遇、挑战与国际战略[J].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129]孙建社.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外交战略实行的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130]马茜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睦邻外交战略[J].工会论坛,2006年3月
    [131]张义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两个层面建构的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5月
    [132]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133]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134]江泽民.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4(24)
    [13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2,11(18)
    [136]胡锦涛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5,11(21)
    [137]社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6,8(24)
    [138]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N].文汇报,2004,3(21)
    [139]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N].人民日报,2006,4(3)
    [140]吴永恒,贾安平.就建立新型国际经济关系问题江主席提出四项主张[N].人民日报,1993,11(25)
    [141]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1997,4(24)
    [142]国纪平.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N].人民日报,2007,11(26)
    [143]沈骥如.中方认为发展俄中印三国间合作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N].俄罗斯新闻,2007,10(29)
    [144]崔启明.建设和谐世界:中国的角色与定位[N].湖北日报,2007,7(16)
    [145]联合国改革要有利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髓].新华时评,2000-06-12,
    [146]胡锦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EB].http://www.redyouth.cn/Article.asp?ArticleId=78#,2001-11-06
    [147]唐家璇.国际关系要民主化[EB].新华网,2000-09-14
    [148]唐家璇在联大阐述互信、互利、平等、写作的新安全观[EB].新华网,2002-9-13
    [1]Kenneth A.Oye,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Prinston,New Jersey:Prinston Un iversity Press,1986)
    [2]Harry Harding,China and Northeastern Asia(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1988 )
    [3]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Power(Boulder:Westview,1989)
    [4]Arthur A.Stein,Why Nation Cooperate:Circumstance and Cho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5]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Stanley Hoffmann,eds.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Strategies in Europe,1989-1991(Cambridge,Mass.And London,England: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6]Samuel S.Kim,eds.,China and the Worlo(4~(th) Edi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8)
    [7]Mark R.Amstuts,I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olitics(Boston,McGraw-Hill College,1999)
    [8]Helga Haftendorn,Robert Keohane and Wallander Celeste,Imperfect Unions:Security Institutions Over Time and Spa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9]Joseph S.Nye and John Donahaue,eds.,Governe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New York: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
    [10]Robert D.Blachwill and Paul Dibb,eds.,America's Asian Alliances(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0)
    [11]Richard Copper,The Postmodern State and the World Order(London:Demos,2000)
    [12]Robert G.Dutter,Chinese Policy Priort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United States (Boulder:Rawman & Littlfield Publishers,Inc.,2000)
    [13]John G.Ikenberry,After Victory:Ins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14]Thanh Duong,Hegemonic Globalization:U.S.Centrality and Global Strategy in the Emerging World Order(Hamphshire:Ashgate,2002)
    [15]John G.Ikenberry and Michale Mastanduno,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Asia Pacifi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
    [16]David Malone and Yuen Foong Khong,eds.,Unilateralism and U.S.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3)
    [17]Robert J.Art,Grand Strategy forAmeric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
    [18]Thomas P.Barnett,the Pentagon's New Map:War and Peace in the Twentt-First Century(New York:G.P.Putnam's Sons,2004)
    [19]Kathie Krumm and Kharas Homi,eds.,East Asia Integrates:A Trade Policy Agenda for Shared Growth(Washington D.C.: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0]Jhon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In 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9,No.3,1975,
    [21]Stephen Haggard and Beth A.Simmons,"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No.3,1987,.
    [22]Stephen D.Krasner," Structural Cause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1982,
    [23]Joseph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World Politics 40,1988
    [24]Alexander Wendt,"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 t 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Summer,1995)
    [25]Jusuf Wannandi:"The Architecture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for a Durable Regi onal Security in East Asia",阎学通 周方银:《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6]Kavaljit Singh:"From Beijing Consensus to Washington Consensus:China's Jo urney to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APRN Journal,Volume 7 December,2002
    [27]Joshua Cooper Ramo:"chnia Has Forged its Own Economic Consensus",Financ ial Times,May 6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