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情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无论是历史学还是哲学、心理学,“情”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回顾前人对汉代“情”的研究,多是在探讨人性论时有所涉及,将“情”视作独立的个体展开系统论述的不多。汉代对“情”的认识是存在重大的发展演变的,情与礼、法的冲突及交融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情”为突破点,重点研究汉代学者们对“情”的阐释和论述(简称“情论”),并探讨汉代制度、社会层面呈现的情与礼、法关系的变动。
     根据先秦秦汉时期学术界论“情”的特点,本文把汉代的“情”大体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根据“情”的不同性质划分为自然情感和道德情感。自然情感是情的原始、自然义,多涉及人的自然情绪和生物性欲望。与自然情感对应的就是道德情感,如涉及到仁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墨家提倡的兼爱等等。情的原始自然义和伦理道德义两个概念没有绝对的界限。另一个层面是根据“情”的主体的不同类型分为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个人对事物产生的情感,社会情感是指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社会合成的情感价值观念,在汉代占据主流的社会情感体现为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情感价值观。
     从思想史角度来看,汉代学者们的情论各有特色,本文提炼总结出以下几节:《淮南子》的适情论,董仲舒的天道与人情说,刘向的人格塑造论,王充起事生情、以礼防情论,王符关注现实的情感论,苟悦性动生情、化情原心论等,这些人物的情论体现出时代嬗变的特性,《淮南子》的适情论顺应了汉初安顺处世的情感诉求,董仲舒的天道人情观从性情角度为霸王道杂之的理念做了铺垫。到了东汉,一方面《自虎通义》承接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套路,其情论附着了神学气息,情被贴上了先验性和神秘性的标签。另一方面,非官方的情论转移到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套路上来,王符、苟悦等人的情论注重礼对情的矫止,强调自我反省和情志的锻炼。情的主旨从达道、王霸转移到了修性,体现出时代嬗变的特性,同时认识论上也发生了从重视情的人文到重视礼的理性这样一个转变。除了由于时代嬗变而导致情论特点的不同,两汉的情论共同之处在于重视道德的实现,希望以君子为代表的道德精英们,运用自律、推己和移情等手段,通过情感的培养来塑造德性,发挥他们道德模范的影响,达到维护宗族的稳定、引领和规范社会的目的。
     汉代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时期,制度层面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引礼入法,或称作引礼入律,这是霸王道杂之的具体体现,引礼入法的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标志性事件,充分展现了情感如何从感性冲动付诸到理性实践,以及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是如何被道德化的情感逐步消磨和软化的。在引礼入法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重要的黏合作用,“情”是礼法一直在寻求的结合点,是“情”打开了法律的缺口,也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以“情”为奠基和桥梁,刑不至君子、存留养亲、亲亲相隐、恤刑、不孝入律、原情论罪等法制改革将礼的精神,如等级观念、忠、孝、三纲六纪等,注入到立法精神中,并成为法的灵魂,对抗性的礼与法逐渐融合起来。
     情与礼、法的关系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一种抽象的思想认识,又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汉代情与礼法关系在思想上的变动也引发了社会风气的转变。这个转变表现为地方官员在断案时哀矜折狱,执法时务求宽大,十人在生活中抑情崇礼来标榜德行。一方面,道德情感中的恻隐之心成为标榜仁德的标志,严肃的法律被宽宥之心软化地含情脉脉,并影响了此后的法律精神,合情成为优先于合法的追求目标。另一方面自然情感中自发的生物性欲望则被抑制,自然情感被注入了道德伦理的内核,人们对情的认识从适情、安情、体情走向了抑情、灭情。
     汉代以伦理化、规范化的儒家情感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社会控制体系,以此为基石构筑起政治权利的大厦。这种在情感价值观从根本上来说是限定在宗法社会的架构中的,它依靠族长的人格权威,以血缘为前提的等级性情感维系为基础,共同铸造了社会的稳定。一旦失去这块宗法社会的土壤时,这种以血缘亲疏决定情感价值的观念就会受到冲击,建立在这种情感价值观念上的纲常伦理就会日渐失去人心。
Whether regards to history, philosophy or psychology, "emo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but previous historians hadn't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on this project, as they didn't regard it as independent study target. The emotion theory of Han dynasty had changed a lot, and the conflicts and combination of emotion and Li, emotion and law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an dynasty and later. The paper took "emotio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ry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 and Li, emotion and law.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a theory of emotion in pre-Qin and Qin Han dynasties, the paper roughly divided "emotion" into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s natural emotion and moral emotion, which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emotion. Natural emotion refers to the original feeling, such as primitive and biological desires. Moral emotion refers to moral feelings, such as sense of compassion, shame, universal love etc. There are not fully boundaries between natural emotion and moral emotion. Another level is personal feelings and social emotion, which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the emotional body. Personal emotion means individual feeling to things, while social emotion refers to the synthesis of emotional concept of val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deology. In Han dynasty, the dominant social emotion is emotional values with Confucian morality as its core.
     From the aspects of thoughts, the emotional philosophy in Han dynasty ha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such as the theory "suitable emotion" by Huai Nan Zi, "consistency between TianTao and human emotion" by Dong Zhong-shu, "personality molding philosophy" by Liu Xiang, "emotion inspired by environment and LI's control on emotion" by Wang Chong, "the emotional theory focused on reality" by Wang Fu, "emotion inspired by Xing and mind control on emotion"by XunYue.All these theorie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ization and politicization as times changes. Huai Nan Zi's "suitable emotion" theory adapted with the social condition in early Han dynasty, DongZhongshu's philosophies were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BaWangTao. In eastern Han, on the one hand, BaiHuTongYi followed Dong Zhong-shu's mode, which put mysterious label on theory of Emotion. On the other hand, unofficial emotional theory transferred the theme to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morality, such as Wang Fu and XunYue's theories took attention on morality. In conclusion, the main theme of emotional theory in Han dynasty changed from Tao to WangBa and then to self-examination, which also reflec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pistemology from humanity to rational value of Li. In addition to the changes, emotional theories in Han dynasty ha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mean they emphasized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ity, hoping people to pursue self-perfection through emotional training, so a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as well as lead and supervise the morality of society.
     The centraliz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Han dynasty, and the introducing of Confucianism into laws was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is period, of which a series of major landmark fully showed how the emotional impulse changed into social practice, and how the seriousness and authoritative of legal system gradually corroded by moralized emotion. In this process, the emotional facto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opened the legal gap, mad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law. Emotion were foundation-laying and Bridges, by "keeping the gentleman out of punishment", "Relatives conceal crimes", "Exemption from disadvantaged groups" etc. Hierarchy, loyalty and filial were injected into the legislative spirit, and then became the soul of law. The competitive Li and law fused gradual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 and Li, emotion and law are a complicated eternal theme, which is not only a kind of abstract thought,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atmosphere. It initiated the social climate change in Han dynasty, which means local officials showed deeply kind heart in trial cases, and the custom of "emotion controlling and li following" emerged in the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moral emotion of benevolence become flaunt symbolize marks, serious law was softened. On the other hand, spontaneous biological desires were inhibited and natural emotion is injected into ethical kernel,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motion changed from soothing towards controlling and destroying.
     Regarding Confucian emotional values as the core, Han dynasty formed a set of social control system, on the base of which, political power mansion was finished. This kind of emotional value was fundamentally limited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relying on the blood relations. If the social soil of patriarchal clan lost, emotional value concept based on the blood will be affected. Gang Chang ethics built on the emotional value will increasingly become unpopular.
引文
①[美]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②钱穆:《晚学盲言(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8页。
    ①何善蒙:《魏晋情论》,光明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序。
    ②[美]诺尔曼·丹森(Denzin, N. K.)著魏中军,孙安事译:《情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
    ③[苏]л м雅科布松著,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8页。
    ④仇德辉:《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⑤参见:时代生活图书荷兰责任有限公司著,孙红玖、连煦译:《情感的力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①P·T·扬等著,魏庆安等译:《情感·意志·个性》,鹭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②孔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③孙清政:《情感尺度的理论探讨》,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情感尺度的理论探讨》第144页。
    ⑤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2页。
    ⑥[荷兰]时代生活图书付兰责任有限公司著,孙红玖,连煦译《情感的力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⑦杨岚:《人类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⑧钱穆:《晚学盲言(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8页。
    ⑨金马:《情感智慧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参见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何善蒙:《魏晋情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③《荀子·正名》[战国]荀子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2页。版本下同。
    ④《荀子·非相》第78页。
    ⑤《荀子·非相》第78页。
    ⑥《荀子·非相》第78页。
    ⑦《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清]焦徇:《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42页,版本下同。
    ⑧《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三·孟子·公孙且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第1285页。[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了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版本下同。
    ①《论语·子路》[春秋]孔子著,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页。版本下同。
    ②《论语·子张》第203页。
    ③《国语·晋语一·献公伐骊戎》[春秋]左丘明:《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28页。版本下同。
    ④《国语·晋语二·反自稷桑》第141页。
    ⑤一般认为郭店楚墓竹简书写年代在《孟了》之前,起码不晚于荀子。
    ⑥《性自命出》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版本下同。
    ⑦《性自命出》第88页。
    ⑧《性自命出》第90页。
    ⑨《荀子·正名》第412页。
    ①《礼记正义·礼运》[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2页。版本下同。
    ②《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明]吴昆注,孙国中,方向红点校:《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③《春秋繁露·王道通》[汉]董仲舒著,[清]苏舆义证,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版本下同。
    ④《白虎通疏证·性情》第382页。
    ⑤《原性》,[清末民初]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12页。版本下同。
    ⑥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性情》,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5页。
    ⑦《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八·杂著·颜子所好何学论》 [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7页。版本下同。
    ⑧《北溪字义·情》王隽编,[宋]陈淳著,王隽编:《北溪字义(附补遗严陵讲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⑨《天方性理·大成全品》第31页。[清]刘介廉:《天方性理》,1923年版(出版社不详),版本下同。
    ⑩《天方性理·大成全品》第32负。
    [11]《天方性理·大成全品》第32页。
    [12]《天方性理·气性显著》第97页。
    [13]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293页。
    ①《性自命出》刘钊著:《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版本下同。
    ②《荀子·正名》第428页。
    ③《荀子·正名》第412页。
    ④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上》,[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菡芬楼1922年版,第8页。
    ⑤《北溪字义·情》王隽编,陈淳著《北溪字义(附补遗严陵讲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⑥[明末清初]王夫之:《读四书人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74页。
    ⑦《淮南子·原道训》 [汉]刘安等著,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斛》,中华书局1989年版,
    第10-11页。版本下同。
    ⑧《论衡·变动》[汉]工充:《论衡》,中华坪书局1985年版,第160页。版本下同。
    ⑨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页。版本下同。
    ⑩《刘子·清神》[北齐]刘昼著,傅亚庶校释:《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贝。版本下同。
    [11]《刘子·防欲》第10页。
    [12]《原性》第12页。
    [13]《王文公文集·性情》第315页。
    ①《孟子字义叔证下·才》[清]戴震撰;汤志钧校点:《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9页。
    ②《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八·杂著·颜子所好何学论》第577页。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8页。
    ④《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第335页。
    ⑤《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330页。
    ⑥《论衡·祭意》第275页。
    ⑦《春秋繁露·竹林》第54-55页。
    ⑧《论衡·定贤》第287页。
    ⑨《抱朴子内篇·辨问》第230页。
    ⑩《潜夫论·梦列》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5页。版本下同。
    [11]《抱朴子外篇·广誉》[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版。版本下同。
    [12]《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5页。
    [13]“转换性”参考燕国材主编:《心理学思想史·中国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18页。
    ①《韩非子·解老》[战国]韩非著,陈奇猷集释:《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41-342页。版本下同。
    ②《抱朴子外篇·擢才》第456页。
    ③《孟子·离娄章句下》第329页。
    ④《论语·阳货》第188页。
    ⑤《礼记·问丧》第209页。
    ⑥《论语·颜渊》第123页。
    ⑦《说文解字·人部》[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61页。版本下同。
    ⑧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21页。
    ①《孟子·离娄章句上》第313页。
    ②《论语·八佾》第30页。
    ③《论语·季氏》第175页。
    ④《论语·八佾》第24页。
    ⑤《论语·述而》第68页。
    ⑥《论语·了罕》第89页。
    ⑦《论语·乡党》第107页。
    ⑧《论语·先进》第112页。
    ⑨《论语·先进》第112页。
    ⑩《论语·里仁》第35页。
    [11]《论语·学而》第1页。
    [12])《论语·泰伯》第81页。
    ①《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139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293页。
    ③《老了》十二,[春秋]老子著,高明校注:《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73页。版本下同。
    ④《庄子·庚桑楚》[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校点:《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10页。版本下同。
    ⑤《庄子·至乐》第614页。
    ⑥《庄子·德充符》第220221页。
    ⑦《庄子·大宗师》郭象注第267页。
    ⑧《庄子·大宗师》郭象注第267页。
    ⑨《庄子·至乐》第609页。
    ①《庄子·大宗帅》第260页。
    ②《庄子·大宗师》第226-231页。
    ③《庄了·大宗师》第272负。
    ④《淮南子·精神训》第238页。
    ⑤《庄子·德充符》第220221页。
    ⑥《老子》六十九第160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②《白虎通疏证·性情》第382页。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八·杂著·颜子所好何学论》第577页。
    ④《周易外传·系辞是》[清]王夫之著:《周易外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98页。
    ⑤《荀子·礼论》第349页。
    ⑥《淮南子·原道训》第31页。
    ⑦《淮南子·原道训》第1011页。
    ⑧《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9-300页。
    ⑨《论衡·本性》第31页。
    ①《白虎通义·性情》[清]陈立疏正,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81页。版本下同。
    ②此后代表性的认识如:唐代李翱赞同性善情恶说,主张灭情复性。北宋王安石反对性善情恶,认为性情是统一的,“世有论者日‘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王文公文集·性情》第315页。)明代杨慎总结了前人的性情认识,认为性善说是因为没有看到情,性恶说是没有看到本性,性善恶相混说只是把性和情掺杂起来认识罢了。
    ③《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88页。
    ④对于“欲”,大多学者都是持批判态度的,道家对于“欲”更是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如“罪莫大于可欲”,“咎莫憯于欲得” (《老子》四十六第48页),“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第237页),“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第106页)。庄了说:“至德之世……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第336页),不同之处就是老庄认为“欲”是与“性”相对立的。而孟子、荀子认为“欲”是“性”“情”的一部分。
    ⑤《礼记·礼运》第1422页。
    ⑥《论语·里仁》第36页。
    ①《商君书·算地》[战国]商鞅著,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版本下同。
    ②《荀子·正名》第428页。
    ③《荀子·王霸》第211贝。
    ④《荀子·正名》第428页。
    ⑤《荀子·礼论》第346~349页。
    ⑥《荀子·性恶》第435页。
    ⑦《性自命出》第90页。
    ⑧《汉书·董仲舒传》[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1页。版本下同。
    ⑨《汉书·董仲舒传》第2515页。
    ⑩《说文解字·心部》第217页。
    [11]《三国志·钟会传》裴注一。[晋]陈寿著,[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5页。版本下同。
    [12]《庄子·齐物论》郭象注第44页。
    [13]《庄子·齐物论》郭象注第44页。
    [14]《庄子·养生主》郭象注第128页。
    [15]《刘了·防欲》第10页。
    [16]《朱子语类卷第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第93页。
    [17]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明]王廷相著,冒怀辛译注:《慎言·雅述全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99页。
    ①《性自命出》第88页。
    ②《孟子·告子章句上》第467页。
    ③《荀子·正名》第412页。
    ④《荀子·正名》第431432页。
    ⑤《淮南子·本经训》第265页。
    ⑥《性自命出》第88页。
    ⑦《淮南子·齐俗训》第353页。
    ①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②《米了语类卷第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13-2514页。
    ③《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张了之书一》第2513-2514页。
    ④《朱子语类卷第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第82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尽心章句上》第443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8页。版本下同。
    ②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③《说文解字·示部》第7页。
    ④《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72页。
    ⑤也有学者称之为礼之“文”和“本”,见刘德增《礼与中国文化的再探讨》,《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第83页。
    ⑥《论语·阳货》第185页。
    ①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说文解字·示部》第7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上)》卷六《释礼》,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1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⑤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2页。
    ⑥张践、张宪平:《儒家礼-欲思想的现代价值》,《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第1期。第11页。
    ⑦《荀子·礼论》第346页。
    ①关于圣人作礼,《礼记·檀弓上》(第1279页)有“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的说法,《礼记·礼运》(第1426页)记载“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之情。’”这还可以归类为圣人作礼说。
    ②《礼记·昏义》第1681页。
    ③《礼记·冠义》第1679页。
    ④《礼记·内则》第1468页。
    ⑤《礼记·礼运》第1415页。
    ⑥ [清]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礼运》,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6页。
    ⑦刘师培:《古政原始论》之十《礼俗原始论》,《刘师培全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⑧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138页。
    ⑨柳诒征:《柳诒征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⑩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4页。
    [1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12]参见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史记·礼书》[汉]司马迁著,[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57页。版本下同。
    ②《礼记·乐记》第1535页。
    ③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转引自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④何联奎:《中国礼俗研究·导言》,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转引自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⑥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中王子今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⑦《礼记·中庸》第1633页。
    ⑧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参见任相宏,张光明《高青陈庄遗址M18出土豊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探讨》,《管了学刊》2010年第2期,第97页。
    ②《说文解字·豊部》第102页。
    ①《史记·礼书》第1157页。
    ②《语从一》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③《性自命出》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④《韩非子·解老》第331页。
    ⑤《韩非子·解老》第335页。
    ⑥《韩非子·解老》第337页。
    ⑦《荀子·礼论》第374页。
    ⑧《荀子·礼论》第374页。
    ⑨《礼记·乐记》第1537页。
    ①《礼记·乐记》第1527页。
    ②《荀子·乐论》第379页。
    ③《礼记·乐记》第1527页。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⑤《荀子·乐论》第381页。
    ⑥《礼记·乐记》第1527页。
    ①《礼记·乐记》第1528页。
    ②《礼记·乐记》第1537页。
    ③《毛诗正义·国风·周南》,[汉]毛亨、毛苌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句读:《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48页。
    ④《性自命出》第89页。
    ⑤《论语·八佾》第30页。
    ⑥《礼记·檀弓》第1282页。
    ⑦《礼记·檀弓》第1285页。
    ⑧《论语·子张》第202页。
    ⑨《礼记·檀弓》第1289页。
    ⑩《孟了·尽心章句下》第595页。
    ①《四书集注·孟子·尽心章句下》第472-473页。
    ②《盐铁论·孝养》[汉]桓宽著,[明]张之象注:《盐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版本下同。
    ③《论语·颜渊》第130页。
    ④《礼记·乐记》第1529页。
    ⑤《礼记·礼运》第1422页。
    ⑥《礼记·礼运》第1426页。
    ⑦《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4页。
    ⑧《论语·泰伯》第81页。
    ①《荀了·乐论》第381页。
    ②《礼记·乐记》第982页。
    ③《礼记·乐记》第1528页。
    ④《礼记·乐记》第1529页。
    ⑤《礼记·乐记》第1530页。
    ⑥《礼记·乐记》第第1543页。
    ⑦《礼记·乐记》第1529页。
    ⑧《说文解字·廌部》第202页。
    ⑨《尚书正义·吕刑》[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7页。版本下同。
    ①《管子·心术上》[春秋]管子著,黎翔凤校注,梁云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9页。
    ②《尔雅·释诂》 [晋]郭璞注:《尔雅》,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③《慎子·逸文》 [战国]慎到著,[清]钱熙祚校:《慎子(附逸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版本下同。
    ④《周易正义·蒙》[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页。版本下同。
    ⑤《通典》卷一百六十三《刑法一·刑制上》[唐]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90页,版本下同。
    ⑥《国语·鲁语上·温之会》第77页。
    ⑦《慎子·因循》第4页。
    ⑧《汉书·晁错传》第294页。其后,汉代以后,也有类似的说法,如西晋思想家傅玄说:“刑罚不用情而下从之者未之有也”。明代理学大师薛瑄说:“法者,因天理,顺人情,而为之防范禁制。”
    ⑨《管子·形势解》第1186-1187页。
    ⑩转引自李海荣:《法本无情亦有情——对“亲属容隐”和“春秋决狱”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第9期。
    [11]《商君书·壹言》第63页。
    [12]《申鉴·时事》[汉]荀悦:《申鉴(附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9页。版本下同。
    [13]《盐铁论·刑德》第393页。
    ①《管子·形势解》第1169页。
    ②《管了·牧民》第13-14页。
    ③《文子·自然》[春秋]辛妍著,[元]杜道坚注:《文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版本下同。
    ④《文子·自然》第63页。
    ⑤《汉书·晁错传》第2293-2294页。
    ⑥《淮南了·泛论训》 [汉]刘安等著,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4-455页。版本下同。
    ⑦《春秋繁露·保位权》第172-174页。
    ⑧《刘子·赏罚》第149页。
    ⑨《说苑·政理》第202页。
    ⑩ [宋]朱熹:《舜典象刑说》(卷十三),载《朱子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3页。
    ① [清]袁守定:《图民录》(卷二),载《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197页。
    ②《慎子·逸文》第16页。
    ③《论语·为政》第12页。
    ④《礼记·乐记》第1528页。
    ⑤《荀子·性恶》第434页。
    ⑥《荀子·荣辱》第70页。
    ⑦《荀子·性恶》第435页。
    ⑧《荀子·富国》第178贝。
    ⑨《商君书·画策》第107页。
    ⑩《商君书·算地》第45页。
    [11]《韩非子·六反》第949页。
    [12]《商君书·算地》第46页。
    ①《韩非子·六反》第949页。
    ②《韩非子·难一》第800页。
    ③《韩非子·备内》第290页。
    ④《韩非子·五蠹》第1052贝。
    ⑤《商君书·错法》第65页。
    ⑥《韩非子·八经》第996页。
    ⑦《商君书·定分》第146页。
    ⑧《韩非子·显学》第1103页。
    ⑨《韩非子·五蠹》第1051页。
    ⑩《韩非子·五蠹》第1052页。
    [11]《韩非子·奸劫弑臣》第250页。
    [12]《商君书·画策》第113页。
    [13]《管子·法法》第302页。
    [14]《商君书·定分》第144页。
    ①《汉书·艺文志》第1742页。侯外庐认为:“其书意多杂出,文甚沿复。”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②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74页。
    ③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无理论性专著,《淮南了》是中国著述史上惟一有相对系统之情感论的著作”。(见周远斌《〈淮南子〉的情感论》,《南都学坛》2006年第4期)相关评述参见刘乐贤《〈件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④《荀子·正名》第412页。
    ⑤《礼记·礼运》第1422页。
    ⑥《淮南子·本经训》)第260页
    ⑦《说文解字·思部》第216页。
    ⑧《说文解字·思部》第217页。
    ①《淮南子·齐俗训》第354页。
    ②《淮南子·原道训》第10-11页。
    ③《淮南子·缪称训》第332页。
    ④《淮南了·本经训》第265页。
    ⑤《性自命出》第88页。
    ⑥《淮南了·齐俗训》第353页。
    ⑦《庄子·知北游》第731页。
    ⑧《淮南子·本经训》第260页。
    ⑨《淮南子·本经训》第260页。
    ①《淮南子·本经训》第260页。
    ②《淮南子·本经训》第261页。
    ③《淮南子·原道训》第10-11页。刘文典注曰:“言通道之人,虽外貌与物化,内不失其无欲知本情也。”
    ④《淮南子·泛论训》第455页。
    ⑤《淮南子·精神训》第238页。
    ⑥《淮南子·原道训》第39页。
    ⑦《淮南子·诠言训》第466页。
    ⑧《语从一》第181页。
    ⑨《性自命出》第21页。
    ①《史记·礼书》第1157页。
    ②《淮南子·齐俗训》第357页。
    ③《淮南子·齐俗训》第356页。
    ④《淮南子·齐俗训》第356页。
    ⑤《淮南子·齐俗训》第343-344页。
    ⑥《淮南子·齐俗训》第356页。
    ⑦《淮南子·缪称训》第329页。
    ⑧《淮南子·齐俗训》第356页。
    ⑨《淮南子·齐俗训》第356-357页。
    ①《淮南子·本经训》第268页。
    ②《淮南子·本经训》第265-267页。
    ③《淮南子·齐俗训》第343-344页。
    ④《淮南子·览冥训》第214页。
    ⑤《淮南子·齐俗训》第343页。
    ⑥《淮南子·精神训》第240-241页。
    ⑦《淮南子·泰族训》第681页。
    ⑧《淮南子·主术训》第273页。
    ⑨《淮南子·主术训》第299页。
    ①《淮南子·主术训》第296页。
    ②《淮南子·泛论训》第454-455页。
    ③《淮南子·泰族训》第682-683页。
    ④《淮南子·主术训》第297页。
    ⑤《淮南子·主术训》第297页。
    ⑥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310页。
    ⑦《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⑧《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⑨《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①《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②《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③《淮南子·泰族训》第698-699页。
    ④《庄子·胼拇》第234页。
    ⑤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5页。
    ⑥《淮南子·主术训》第295贝。
    ⑦《淮南子》的适情论和儒家倡导的“中节”论相通,荀悦也认为:“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申鉴·俗嫌》第14页)。后世二程也认为:“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伊川杂录》第292页)。强调情发生后的节制和适度。
    ①《淮南子·原道训》第10贝。
    ②《淮南子·缪称训》第326页。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8页。
    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330页。
    ⑤《春秋繁露·阴阳义》第341页。
    ⑥《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318-319页。
    ⑦《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第335页。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6页。
    ②“儒家与阴阳家结合形成新儒家”。(参见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35页。)
    ③《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第76页。
    ④《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9-300页。
    ⑤《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8页。
    ⑥《论衡·本性》第31页。
    ⑦《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302页。
    ⑧《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6页。
    ⑨《汉书·董仲舒传》第2501页。
    ⑩《汉书·董仲舒传》第2515页。
    ⑨《春秋繁露·度制》第227-229页。
    ①《春秋繁露·度制》第232页。
    ②《春秋繁露·天道施》第469页。
    ③《春秋繁露·天道施》第469-470页。
    ④《春秋繁露·天道施》第469页。
    ⑤唐代李翱提出了“性善情恶,复性灭情”论,有学者认为这是受到了董仲舒性情论的影响,其实,董仲舒并不主张“灭情”,而是“安情”、“体情”。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则是对与董仲舒思想的极端发展,都歪曲了董的本义。
    ⑥《春秋繁露·竹林》第52页。
    ⑦《春秋繁露·竹林》第52页。
    ①《春秋繁露·竹林》第52页。
    ②《春秋繁露·竹林》第54-55页。
    ③《春秋繁露·竹林》第55页。
    ④在董看来,只要是以仁、爱为目的,就可以舍弃虚文,做出了违背礼制的事情也可以原谅,这种以动机、情感作为论断依据的认识,含情入理,使得董仲舒的论著中被冰冷神化的阴阳五行充斥的字里行间,传递出了些许温情。董以此为思路,最终发成为系统的原情论罪的理论。
    ⑤董仲舒《上不遇赋》引自何香久主编:《中国历代名家散文大系·先秦·秦汉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591页。
    ⑥《春秋繁露·玉杯》第27页。
    ⑦《春秋繁露·玉杯》第27页。
    ⑧《春秋繁露·玉杯》第27页。
    ⑨《春秋繁露·玉杯》第30页。
    ⑩《春秋繁露·玉杯》第25页。
    [11]《春秋繁露·玉杯》第26页。
    ①《春秋繁露·玉杯》第25页。
    ②《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第336页。
    ③《春秋繁露·精华》第94页。
    ④《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302页。
    ⑤《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7页。
    ⑥《汉书·董仲舒传》第2503页。
    ⑦《春秋繁露·玉杯》第34页。
    ⑧《春秋繁露·正贯》第143-144页。
    ①《春秋繁露·盟会》第141页。
    ②《汉书·董仲舒传》第2515页。
    ③《汉书·董仲舒传》第2499页。
    ④《春秋繁露·基义》第351页。
    ⑤《春秋繁露·保位权》第172-174页。
    ⑥《春秋繁露·阴阳义》第341页。
    ①《春秋繁露·俞序》第161页。
    ②《春秋繁露·必仁且智》第258页。韦政通认为“孔了的仁,最基本的意义,是在确立人的道德主体,它直接的表现就是爱。”,而董仲舒却把“原来发之于心性的仁,转换为取之十天。原来人本主义的道德理论,现在又被改为道德的天启说,历史重新走回头的路。”(《中国思想史·上》,古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332页。)徐复观则认为这段话“都是从他内心体验所说出的,与孔门言仁,亦深相契合。”(《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本文认为董仲舒一方面讲天之仁,但没有忽略生活之仁,这正是他以人世附会天道特点的体现。
    ③《盐铁论·禁耕》第36页。
    ④《盐铁论·取下》第301页。
    ⑤《盐铁论·毁学》第140页。
    ⑥《盐铁论·授时》第268页。
    ⑦《盐铁论·疾贪》第262-263页。
    ⑧《盐铁论·授时》第268页。
    ⑨《盐铁论·大论》第418页。
    ⑩《盐铁论·刑德》第395页。
    ①《盐铁论·申韩》第400页。
    ②《盐铁论·错币》第30页。
    ③《盐铁论·大论》第419页
    ④《盐铁论·本议》第6页。
    ⑤《盐铁论·本议》第1页。
    ⑥《盐铁论·散不足》第220页。
    ⑦《盐铁论·散不足》第221页。
    ⑧《盐铁论·力耕》第16页。
    ⑨《盐铁论·本议》第8页。
    ⑩《盐铁论·国疾》第214页。
    [11]《盐铁论·授时》第268页。
    [12]《盐铁论·申韩》第401页。
    [13]《盐铁论·周秦》第408页。
    [14]《盐铁论·刑德》第393页。
    ①《盐铁论·周秦》第404页。
    ②《盐铁论·大论》第421页。
    ③《盐铁论·申韩》第401页。
    ④《盐铁论·本议》第3页。
    ⑤《盐铁论·本议》第5页。
    ⑥《盐铁论·和亲》第347页。
    ⑦《盐铁论·和亲》第347页。
    ⑧《盐铁论·复古》第45页。
    ⑨《盐铁论·复古》第45页。
    ⑩《墨子·尚贤中》[战国]墨翟著,吴毓江校注,孙启治校点:《墨了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9页。版本下同。
    [11]《墨子·天志上》第293页。
    [12]《墨子·经上》第471页。
    [13]《盐铁论·毁学》第140页。
    [14] 这也和当时社会重利风气有关,“及王恢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选举陵夷,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面始”(《汉书·食货志》第1157页)。趋利的社会风气蔓延,桑弘羊对利欲的着重关注也就毫不奇怪了。
    ①《盐铁论·和亲》第347页。
    ②《盐铁论·地广》第126页。
    ③《盐铁论·取下》第302页。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304页。
    ⑤《盐铁论·周秦》第405页。
    ⑥《盐铁论·通有》第24页。
    ①《汉书·楚元王传》第1927页。
    ②《说苑·敬慎》[汉]刘向著,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3页。版本下同。
    ③《说苑·淡从》第399页。
    ④《说苑·贵德》第113页。
    ⑤《说苑·尊贤》第186页。
    ⑥《说苑·尊贤》第186页。
    ⑦《说苑·谈从》第407页。
    ⑧《说苑·谈从》第545页。
    ⑨《说苑·谈从》第532页。
    ⑩《说苑·修文》第476页。
    [11]《孟子·公孙且上》第139页。
    ①《说苑·贵德》第113~114页。
    ②《孟子·梁惠王上》第52页。
    ③《说苑·贵德》第99页。
    ④《说苑·政理》第150~151页。
    ⑤《孟了·离娄下》第327页。
    ⑥《说苑·贵德》第94页。
    ①《说苑·君道》第5页。
    ②《说苑·贵德》第95页。
    ③《说苑·谈从》第393-394页。
    ④《孟子·告子上》第467页。
    ⑤《说苑·修文》第504页。
    ⑥《说苑·修文》第493页。
    ⑦《汉书·礼乐志》第1033页。
    ①《说苑·谈从》第405页。
    ②《说苑·谈从》第391页。
    ③《说苑·权谋》第315-316页。
    ④《说苑·修文》第497页。
    ⑤《说苑·修文》第498页。
    ⑥《礼记·乐记》第1537页。
    ⑦《说苑·修文》第502~503页。
    ⑧《说苑·修文》第506页。
    ⑨《说苑·修文》第505页。
    ①《荀了·礼论》第346~349页。
    ②《荀子··性恶》第346页。
    ③《荀子·荣辱》第70页。
    ④《说苑·谈从》第407页。
    ⑤《列女传·仁智·鲁公乘姒》张涛译注:《列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⑥《说苑·修文》第479页。
    ⑦《说苑·辨物》第453页。
    ⑧ [汉]扬雄著,[清末民初]汪荣宝疏,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页。
    ⑨《说苑·谈从》第403页。
    ①《说苑·谈从》第394页。
    ②《列女传·母仪·弃母姜嫄》第7页。
    ③《说苑·谈从》第400页。
    ④《说苑·反质》第528页。
    ⑤《老子》五十七第106页。
    ⑥《老子》十九第314页。
    ⑦《庄子·山木》第671页。
    ⑧《老子》十二第273页。
    ⑨《庄子·知北游》第731页。
    ⑩《庄子·刻意》第542页。
    [11]《老子》十六第298-300页。
    [12]《老子》十九第315页。
    [13]《庄子·养生主》第119页。
    [14]《老子》三第237页。
    [15]《说苑·反质》第512页。
    [16]《说苑·修文》第503页。
    [17]《说苑·修文》第481页。
    ①《说苑·敬慎》第240页。
    ②《说苑·谈从》第399页。
    ③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页。
    ④《老子》四十九第58页。
    ⑤《说苑·修文》第482-483页。
    ①《说苑·修文》第496页。
    ②《申鉴·杂言下》第22贝。
    ③《说苑·贵德》第110页。
    ④《说苑·辨物》第442页。
    ⑤《说苑·辨物》第442页。
    ⑥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书店出版2003年版,第58页。
    ①《论衡·寒温》第153页。
    ②《论衡·感类》第200页。
    ①《论衡·明雩》第163页。
    ②《论衡·变动》第160页。
    ③《论衡·祭意》第275页。
    ④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和情感的发生、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如有学者认为“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任德新,张芊《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第50页)可见,王充对情感发生学方面的概括认识是具有开拓性的。不过,王充没有对“得”、“不得”的内容继续探讨下去。“得”就是“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动机阶梯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审美、求成、自我完善等内容。
    ⑤《论衡·率性》第18页。
    ⑥王充的“思想和学说是‘综合儒道,博通百家’。但是,他主要是继承了西汉以来的黄老思想,批判儒家神学目的论以及世俗迷信等的主要理论武器是‘元气自然论’”。(参见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社中心2007年版,第177页)
    ①《论衡·本性》第31页。
    ②《论衡·定贤》第287页。
    ③王充以人之常情来揣度伯夷等人,忽视了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志向,不过在这里,王充实际上更是借此批判当时盛行的隐逸之风。
    ④《论衡·道虚》第74页。
    ①《论衡·非韩》第108页。
    ②《论衡·量知》第134页。
    ③《论衡·自然》第195页。
    ④《论衡·物势》第32页。
    ⑤学者金春峰总结王充的观点:“既然骨肉如路人,大家偶然地来到世间,偶然地聚会又偶然地离去,犹如身上长了虮虱一样,那么,还有什么骨肉恩义可言呢?”认为王充的说法“使儒家的孝道失去了依据”。并且认为祢衡和孔融的看法如:“父之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和王充“思想渊源上的密切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6)本文认为,王充之说并没有否认父母养育子的过程中形成的骨肉亲情,只是否认了父母生养子女的天道神秘性。
    ⑥《论衡·祸虚》第62页。
    ⑦《论衡·累害》第3-4页。
    ①《论衡·本性》第29页。
    ②《论衡·四讳》第249页。
    ①《论衡·非韩》第108页。
    ②《论衡·本性》第31页。
    ③《论衡·答佞》第125页。
    ④《论衡·问孔》第100页。
    ⑤《论衡·问孔》第100页。
    ⑥《论衡·问孔》第100页。
    ①《论衡·对作》第305页。
    ②《论衡·对作》第306页。
    ③《论衡·对作》第305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⑤《论衡·超奇》第146页。
    ⑥《论衡·佚文》第218页。
    ⑦《论衡·佚文篇》第220页。
    ⑧《后汉书·章帝纪》[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8页。版本下同。
    ⑨《后汉书·章帝纪》第138页。
    ⑩《白虎通》的性质,侯外庐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法典,是“庸俗的经学和神学的混合物”,是“利用经义为汉制法”,(《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5页。《汉代白虎观会议与神学法典〈白虎通义〉》,载《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7页。)。任继愈认为“属于经学的范围,不算 作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典,但它的内容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起着法典的作用”,“总的说来,《白虎通》是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双重关系指导编纂的一部经学官方答案。”(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4、110页。)金春峰认为“虽然由于皇帝亲临裁决而使这部名词汇编具有官方经学和权威法典的性质,但它还是以学术形式出现的,它的学术性是占主导地位的”(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9页。)。葛兆光认为“并不i是班固个人的思想而是当时经过君主认可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表述”(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9页。)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认为其“在东汉具有宪法的地位,为章帝之后的东汉诸帝确立了施政理国的大经大法”。(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8页。)还有学者认为《白虎通义》的真正意义是“在引经书以定礼制,以为治国的凭藉”,“礼制人伦的制定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林丽雪:《〈白虎通〉“三纲”说与儒法之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①《白虎通疏证·情性》第381页。
    ②《白虎通疏证·情性》第382页。
    ③《白虎通疏证·情性》第382页。
    ④《白虎通疏证·情性》第382页。
    ⑤《白虎通疏证·情性》第381页。
    ⑥在《白虎通义》对于董仲舒观点的继承方面,参见黄朴民:《<白虎通义>对董仲舒新儒学的部分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6期,第84-87页。)文章认为董仲舒的天地生成观“具有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性质,但董仲舒很快又将它们幻化为意志性感情性的实体了”。而《白》是“正宗的新儒学,但它的宇宙生成论马上就落实到纲常上去了。”黄又认为《白》“提出“情性’的复合概念,来阐述人性的善恶”,“比董仲舒高明一些”。本文认为,在情性问题上,董的“安情”论是《白》不能比拟的,《白》因为更加神学化,依托于阴阳五行论证人的情性,因而在对情的态度上,更缺少人文关怀。
    ⑦宋明理学的“性者理也”是对《白虎通义》的继承和发扬。“从儒家产生之后,就逐渐开始强调理(道、志),把‘志’和“情’对立起来,如《礼记·乐记》之‘反情以和其志’,《荀子·乐论》之‘以道制欲(情欲)’,要以‘道’、‘志’(也就是理)来限制人们的情欲,把理摆在第一位。这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汉代就是如此”。(参见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20页)。
    ①《白虎通疏证·姓名》第401页。
    ②《白虎通疏证·宗族》第397-398负。
    ③《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4页。
    ④《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4页。
    ⑤《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66页。
    ⑥《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66贝。
    ⑦《白虎通疏证·日月》第424页。
    ⑧《白虎通疏证·日月》第424贞。
    ⑨《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6页。
    ⑩《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6页。
    [11]《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6页。
    [12]《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6页。
    ①《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7页。
    ②《白虎通疏证·五行》第197页。
    ③《白虎通疏证·三纲六纪》第374-375页。
    ④《白虎通疏证·三纲六纪》第375页。
    ⑤《白虎通疏证·三纲六纪》第374页。
    ⑥《白虎通疏证·礼乐》第126页。
    ⑦《白虎通疏证·丧服》第506-507页。
    ⑧《白虎通疏证·丧服》第518页。
    ⑨《白虎通疏证·丧服》第510-511页。
    ⑩《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5页。
    ①《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5-96页。
    ②《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5页。
    ③《白虎通疏证·礼乐》第115页。
    ④《白虎通疏证·礼乐》第93-94页。
    ⑤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79-80页。
    ①《潜夫论·德化》第71-372页。
    ②《潜夫论·明忠》第360-361页。
    ③《潜夫论·明忠》第360-361页。
    ④《潜夫论·思贤》第86页。
    ⑤《潜夫论·潜叹》第99页。
    ⑥《潜夫论·交际》第342页。
    ⑦《潜夫论·交际》第342页。
    ⑧《潜夫论·交际》第336页。
    ⑨《潜夫论·交际》第333页。
    ⑩《潜夫论·交际》第333页。
    ①《潜夫论·交际》第352页。
    ②《潜夫论·交际》第337页。
    ③《潜夫论·交际》第337页。
    ④《潜夫论·交际》第337页。
    ⑤《潜夫论·交际》第337页。
    ⑥《潜夫论·交际》第333页。赵注
    ⑦《潜夫论·忠贵》第108页。
    ⑧《潜夫论·遏利》第26页。
    ⑨《潜夫论·德化》第371-372页。
    ①《潜夫论·德化》第376页。
    ②《潜夫论·德化》第376页。
    ③《潜夫论·救边》第256页。
    ④《潜夫论·救边》第266页。
    ⑤《潜夫论·救边》第267页。
    ⑥ 王符提倡情感L的互动观念,认为感情的付出要有相应的回报,这样才是仁和恕:“论彼恕十我,动作消息于心。”(《潜夫论·交际》第346页。)要以己度人,行为出自内心,“我之所有,不以讥彼”(《潜夫论·交际》第346页。),我拥有的东西,不去嘲笑别人没有,“感己之好敬也,故接士以礼,感己之好爱也,故遇人有恩”(《潜夫论·交际》第346页。),自己感到受了尊敬,对待别人就有了礼节,感到受了爱护,对待别人就有恩德,此外,还有“善人之忧我也,故先劳人,恶人之忘我也,故常念人”等(《潜夫论·交际》第346页。)。这正和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十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报和以己度人的理念相吻合。
    ⑦《潜夫论·救边》第263页。
    ⑧《潜夫论·边议》第271页。
    ⑨汉代常常以“忧国”作为称赞官员的评语,如《汉书·傅喜传》记载傅喜:“忠诚忧国。”(《汉书·傅喜传》第3380页)。汉代也经常因为“不忧国”责备、贬黜大臣。如成帝诏曰:“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 (《汉书·成帝纪》第324页。)哀帝时朱博弹劾丞相孔光:“丞相光志在自守,不能忧国。”(《汉书·朱博传》第3407页。)汉哀帝下诏曰:“今相朕,出入三年,忧国之风复无闻焉。”(《汉书·孔光传》第3357页。)孔光遂被免为庶人。
    ①《潜夫论·忠贵》第112-113页。
    ②《潜夫论·赞学》第10页
    ③《潜夫论·断讼》第235页。
    ④《潜夫论·班禄》第172页。
    ⑤《潜夫论·务本》第19页。
    ⑥《潜夫论·务本》第20页。
    ⑦《潜夫论·务本》第20页。
    ⑧《潜夫论·梦列》第323页。
    ①《潜夫论·下列》第293页。
    ②《潜夫论·断讼》第235页。
    ③《潜夫论·断讼》第226页。
    ④《潜夫论·述赦》第190页。
    ⑤《潜夫论·衰制》第242页。
    ⑥《潜夫论·断讼》第224页。
    ⑦《潜夫论·衰制》第242页。这个说法继承了前人观点,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工下》);如召文子:“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曰:‘君了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春秋左传正义·宣公十七年》)
    ①《潜夫论·述赦》第194页。“子爱”,是慈爱的意思。
    ②《潜夫论·释难》第328页。
    ③《潜夫论·述赦》第182负。
    ④《潜夫论·述赦》第183页。
    ⑤《潜夫论·慎微》第146页。
    ⑥《潜夫论·断讼》第236页。
    ⑦《潜夫论·述赦》第196页。
    ⑧《潜夫论·述赦》第196页。
    ⑨《潜夫论·德化》第380页。
    ⑩《潜夫论·本训》第366页。
    [11]《潜夫论·赞学》第1页。
    ①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②《申鉴·序》荀悦:《申签(附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周桂钿认为:“荀悦生于乱世而有惊世之才,论到政体、时事,却无一言明确针对时弊的批评”。(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页。)这和荀悦所处的时代有关联,东汉末年政局腐败,荀悦和堂弟荀或都入仕曹操,荀或后来被逼自杀,可见当时政局之险恶,况且荀悦“性沉静。……灵帝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个性沉静内向,“善处浊世”,“无一言及于操”(王鏊:《申鉴》序),表现在文笔思想中,也不会有惊世骇俗之论。但荀悦对于现实还是密切关注的,其著述讽刺多而愤激少,是希望借此让执政者有所反思和借鉴。
    ④《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⑤《申鉴·杂言下》第23页。《淮南子》虽然也认识到感物而动才能生情,但是荀悦首次明确提出了情是“性动”而起,荀悦的认识被南宋理学家陈淳继承和发挥:“情与性相对。情者,性之动也。在心里面未发动底是性,事物触著使发动出来是情。寂然不动是性,感而随通是情,这动底只是就性中发出来,不是别物,其大目则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北溪字义·情》王隽编,陈淳著:《北溪字义(附补遗严陵讲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⑥《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①《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②《申鉴·杂言下》第22-23页。
    ③《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④《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⑤《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⑥《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⑦《汉纪·孝昭皇帝纪》[汉]荀悦著,[晋]袁弘著,张烈校点:《两汉纪·上(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79页。版本下同。
    ⑧《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①《申鉴·俗嫌》第14页。
    ②《申鉴·杂言下》第25页。
    ③《申鉴·杂言上》第19页。
    ④《申鉴·杂言下》第22页。
    ⑤《申鉴·俗嫌》第15页。
    ⑥《老子》七十四第183页。
    ⑦《老子》五十二第77页。
    ①《申鉴·政体》第4页。
    ②《申鉴·政体》第5页。
    ③《春秋繁露·下杯》第32页。
    ④《申鉴·杂言上》第17-18页。
    ⑤《申鉴·政体》第4贝。
    ⑥《申鉴·政体》第5页
    ⑦《申鉴·政体》第5页。
    ⑧《申鉴·政体》第4页。
    ⑨《申鉴·杂言上》第18贝。
    ⑩《汉纪·孝昭皇帝纪》第378页。
    ①《汉纪·孝文皇帝纪下》第121页。
    ②《申鉴·杂言上:》第19页。
    ③《申鉴·政体》第2页。
    ④《申鉴·政体》第2页。
    ⑤《申鉴·政体》第2页。
    ⑥《申鉴·政体》第2页。
    ⑦《申鉴·政体》第2页。
    ⑧董仲舒也讲性三品,如“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春秋繁露·实性》第312页。)韩愈在董仲舒和荀悦的基础上做了深入发展,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三品说。韩愈认为:“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有五:仁礼信义智,根据仁的含量和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情有七:喜怒哀惧爱恶欲,根据七情是否适中,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人,“动而处其中”,下品之人“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发而悖于善”情性的上中下三品相互对应。
    ①《申鉴·杂言上》第19页。
    ②《申鉴·时事》第8-9页。
    ③《申鉴·时事》第9页。
    ④《申鉴·政体》第3页。
    ⑤《申鉴·政体》第3页。
    ⑥《汉纪·孝元皇帝纪上》第370页。
    ⑦《汉纪·孝武皇帝纪》第158页。
    ⑧《汉纪·孝昭皇帝纪》第379页。
    ①《申鉴·杂言下》第23-24页。
    ②《申鉴·杂言下》第24页。
    ③《申鉴·杂言下》第24页。
    ④《申鉴·政体》第5页。
    ⑤《申鉴·政体》第5页。
    ⑥《申鉴·政体》第5页。
    ⑦《申鉴·杂言下》第24页。
    ①《淮南子·泛论训》第455页。
    ②《淮南子·泰族训》第681页。
    ③《淮南子·诠言训》第466页。
    ④《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298页。
    ⑤《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330页。
    ①《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第336页。
    ②《春秋繁露·精华》第94页。
    ③《汉书·贾谊传》第2244页。
    ④《史记·礼书》第1157页。
    ⑤《淮南子·齐俗训》第357页。
    ⑥《淮南子·齐俗训》第356页。
    ⑦《说苑·修文》第504页。
    ①《春秋繁露·玉杯》第27页。
    ②《论衡·答佞》第125负。
    ③李洋厚:《孔子再评价》,中国孔了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415页。
    ①《新语·本行》第143页。
    ②《淮南子·本经训》第260页
    ③《论衡·量知》第134页。
    ④《潜夫论·梦列》第323页。
    ⑤《申鉴·杂言下》第25页。
    ⑥“善(good)……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他意指在很大或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赞美,或者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有益”。(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论语·述而》第74页。
    ②《论语·颜渊》第123页。
    ③《论语·卫灵公》第166页。
    ④《孟子·离娄上》第290页。
    ⑤《老了》五十七第106页。
    ⑥《礼记·大学》第1674页。
    ⑦《论语·述而》第67页。
    ⑧《论语·卫灵公》第168页。
    ⑨《曾了·外篇·三省》[春秋]曾子著,贾庆超、郭德芳,朱锡禄主编:《曾了校释》,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①《说苑·谈从》第405页。
    ②《说苑·谈从》第391贝。
    ③《论衡·量知》第134页。
    ④《论衡·本性》第31页。
    ⑤《潜夫论·下列》第293页。
    ⑥《潜夫论·梦列》第323页。
    ⑦《申鉴·俗嫌》第14页。
    ⑧《汉纪·孝元皇帝纪上》第370页。
    ⑨《汉纪·孝武皇帝纪》第158页。
    ⑩《淮南子·泛训论》第455页。
    [11]《淮南子·原道训》第39页。
    [12]《淮南子·原道训》第39页。
    [13]《潜夫论·明忠》第363页。
    [14]《说苑·敬慎》第240页。
    [15]《说苑·谈从》第399页。
    [16]《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17]《淮南子·主术训》第314页。
    [18]《春秋繁露·必仁且智》第258页。
    [19]《说苑·贵德》第99页。
    ①《潜夫论·救边》第256页。
    ②《潜夫论·边议》第271页。
    ③(英)坦塔姆(Ddgby Tantam)著,施琪嘉译:《实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④《说苑·政理》第150-151页。
    ⑤《说苑·贵德》第95页。
    ⑥《潜夫论·救边》第256页。
    ⑦《潜夫论·救边》第266贝。
    ⑧《申鉴·政体》第5页。
    ⑨《淮南子·主术训》第297页。
    ⑩《申鉴·政体》第5页。
    [11]《春秋繁露·立元神》第168页。
    [12]《申鉴·政体》第4页。
    ①《潜夫论·救边》第256页。
    ②《说苑·政理》第150-151页。
    ③《说苑·君道》第5页。
    ④《申鉴·政体》第5页。
    ⑤《潜夫论·救边》第266页。
    ⑥《申览·杂言上》第17-18页。
    ⑦《潜夫论·救边》第256页。
    ⑧《说苑·贵德》第95页。
    ⑨《申鉴·杂言上》第18页。
    ⑩《汉纪·孝昭皇帝纪》第378页。
    ①《申鉴·政体》第5页
    ②《申鉴·政体》第5页。
    ③《申鉴·政体》第4页。
    ④《潜夫论·救边》第267页。
    ⑤《潜夫论·务本》第23页。
    ⑥《说苑·政理》第147页。
    ⑦《荀子·君道》第234页。
    ①《后汉书·仲长统传》第1658页。
    ②《汉书·贾谊传》第2260页。
    ③《新书·阶级》,《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4页。版本下同。历来认为贾谊的主张是刑小上大夫,《礼记·曲礼》也有“刑不上大夫”语,但是细究起来,贾谊的刑不上大夫和君子德行密切相关,和大夫具有司法特权的阐释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认为用贾谊的原话“刑不至君子”概括其主张更为恰当。
    ④《汉书·贾谊传》第2256页。
    ⑤《新书·阶级》第42页。
    ⑥贾谊《治安策》第196-197页。《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①《孟了·公孙且章句上》第139负。
    ②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公孙且章句上》,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版本下同。
    ③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2期。第26页。
    ④《论语·子路》第140页。
    ⑤《孟子·尽心上》第522页。
    ⑥《治安策》第197页。
    ⑦《论语·里仁》第38页。
    ⑧《论语·为政》第12页。
    ①《汉书·贾谊传》第2257页。
    ②《治安策》第195页。
    ③《治安策》第185页。
    ④刘毅,刘萍:《自我尊重简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第40页。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1页。
    ⑥《白虎通疏证·五刑》第442页。
    ⑦《白虎通疏证·五刑》第442页。
    ⑧《礼记·曲礼》第1249页。郑玄注。
    ①《尚书大传·尧典》[汉]伏胜著,[汉]郑玄注,福州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附序录辨讹)》,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页。版本下同。
    ②《尚书大传·尧典》第12页。
    ③ 马克斯·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83页
    ④《舍勒选集》第698页。
    ⑤《墨子·经说上》第543页。
    ⑥《后汉书·仲长统传》第1652页。
    ⑦《汉书·司迁传》第2732页。
    ⑧《汉书·司马迁传》第2732页。
    ①《后汉书·杜林传》第937页。
    ②《汉书·高帝纪》第54页。
    ③《汉书·贾山传》第2335页。
    ④《汉书·贾山传》第2335页。
    ⑤《后汉书·张敏传》第1502-1503页。
    ⑥《春秋繁露·王道》第117页。
    ⑦《后汉书·申屠蟠传》第1751页。
    ⑧《后汉书·吴祐传》第2101页。
    ⑨《后汉书·张敏传》第1503页。
    ⑩《后汉书·张敏传》第1503页。
    ①《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第267页。
    ②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四·律令杂考·轻侮》,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6页。
    ③《汉书·刑法志》第1098页。
    ④《汉书·刑法志》第1098页。
    ①《汉书·刑法志》第1099页。
    ②《尚书正义·吕刑》第250页。
    ③《周礼注疏·秋官·小司寇》[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3页。版本下同。
    ④《论语·了张》第203页。
    ⑤《史记·孝文本纪》第414页。
    ⑥《史记·孝文本纪》第419页。
    ⑦《史记·孝文本纪》第431页。
    ⑧《史记·孝文本纪》第434页。
    ⑨《史记·孝文本纪》第433页。
    ⑩《史记·孝文本纪》第437-438页。
    [11]《汉书·刑法志》第1099页。
    [12]《汉书·刑法志》的1100页。
    [13]《白居易集·策林五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51-1352页。
    ①《汉书·文帝纪》第113页。
    ②《汉书·文帝纪》第113页。
    ③《汉书·惠帝纪》第88页。
    ④《汉书·刑法志》第1108页。
    ⑤《汉书·刑法志》第1108页
    ⑥《汉书·刑法志》第1106页。
    ⑦《汉书·平帝纪》第356页。
    ⑧《二年律令·具律》第21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版本下同。
    ⑨《汉书·惠帝纪》第85页。
    ⑩《尚书正义·周书·泰誓》第181页。
    [11]《尚书正义·周书·泰誓》第181页。
    [12]《尚书大传·甫刑》第111页。
    ①《孟子·尽心上》第529页。
    ②《礼记·中庸》第1634页。
    ③《礼记·三年问》第1663页。
    ④《论语·为政》第15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论语·为政》第79-80页。
    ⑥《盐铁论·孝养》第190页。
    ①《二年律令·贼律》第13页。
    ②《二年律令·贼律》第14页。
    ③刘厚琴、田芸《汉代“不孝入律”研究》,《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第42页。
    ①《汉书·公孙弘传》第2618页。
    ②《汉书·儿宽传》第2629页。
    ③《后汉书·应肋传》第1612页。
    ④《史记·儒林列传》第1612页。
    ⑤《汉书·刑法志》第1103页。
    ⑥《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8页。
    ⑦《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⑧《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页。
    ①《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页。
    ②《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页。
    ③《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页。
    ④《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165页。
    ⑤《汉书·薛宣传》第3394-3395页。
    ①《汉书·薛宣传》第3395页。
    ②《汉书·薛宣传》第3395-3396页。
    ①《汉书·薛宣传》第3396页。
    ②《礼记·王制》第1343页。
    ③《性自命出》第91页。
    ④《九朝律考·汉律考九·春秋决狱考》第164页。
    ⑤《论语·了路》第139页。
    ⑥米熹《四书集注·论语·子路》第178-179页。
    ①《逸周书·史记解》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②转引自李海荣《法本无情亦有情——对“亲属容隐”和“春秋决狱”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第9期。
    ③《汉书·宣帝纪》第251页。
    ④《唐律疏议·斗讼律》[唐]长孙无忌等著,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2页。
    ⑤《后汉书·刘恺传》第1309页
    ⑥《盐铁论·周秦》第404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年》第2092页。
    ⑧《后汉书·孙宝传》第3258页。
    ⑨《汉书·田延年传》第3666页。
    ① 如刘黎明《汉代的“〈春秋〉决狱”》,《文史杂志》2001年第6期。
    ②《汉书·薛瑄传》第3395页。颜师古解释说:“原谓寻其本也。”
    ③《春秋繁露·精华》第92页。
    ④《盐铁论·刑德》第393页。
    ⑤《论衡·符佞篇》第126页。
    ⑥《潜夫论·述赦》第196页。
    ⑦“所滑‘原情’,足依据儒家根据人情所定的道德标准,所谓‘殊意’,不一定是刑罚,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制约,于是儒学成了刑法的内在中心,儒生成了政府管理的官员,儒学正在一步步地取得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
    ⑧ [宋]王溥:《议刑轻重》(卷三十九),载《唐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06贝。
    ⑨《春秋繁露·玉杯》第41页。
    ⑩《春秋繁南·玉杯》第41页。
    [11]我们现在诸多学利,可以考察古人的生存状态,揣度古人心意,就是因为不论去古多久,人性是可以考察的,人的感情都是可以相通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人固有的情感因素。
    [12][美]诺尔曼·丹森(Denzin, N. K.)著,魏中军,孙安事译:《情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页。
    ①《孔子家语·刑政》冯国超主编:《孔子家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②《盐铁论·刑德》第393页。
    ③[英]耶方斯(W. S. Jevons)著,严复译:《名学浅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①《晋书·刑法志》[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3贝。版本下同。
    ②《晋书·刑法志》第923页。
    ③《晋书·杜预传》第1026页。
    ④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国粹学报》1907年第7期。
    ⑤《后汉书·刘恺传》第1309页。
    ⑥《后汉书·孙宝传》第3258页。
    ⑦《汉书·田延年传》第3666页。
    ⑧《汉律摭遗》,沈家本撰:《沈寄穋先生遗书》,中国书店1990年版。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1页。
    ②《管子·任法》第911页。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1页。
    ④《管子·任法》第911页。
    ⑤《礼记·曲礼》第1231页。
    ⑥《韩非子·安危》第483页。
    ⑦《商君书·开塞》第80-81页。
    ⑧《管子·法法》第148页。
    ⑨《管子·法法》第153页。
    ⑩《商君书·禁使》第135页。
    [11]《史记·商君列传》第2230页。
    [12]《论语·子路》第139页。
    [13]《礼记·檀弓》第21页。
    ①《韩非子·五蠹》第1057页。
    ②《孟子·尽心上》第549页。
    ③《论语·为政》第12页。
    ④《礼记·乐记》第1528页。
    ⑤《韩非子·八经》第996页。
    ⑥《商君书·壹言》第63页。
    ⑦《汉书·食货志》第1097页。
    ⑧《淮南子·主术训》第296页。
    ⑨《淮南子·泰族训》第682-683页。
    ⑩《汉书·晁错传》第294页。
    [12]《盐铁论·刑德》第393页。
    [13]《申鉴·时事》第8-9页。
    ①《潜夫论·述赦》第196页。
    ②《申鉴·政体》第3页。
    ③《春秋繁露·玉杯》第41页。
    ④董仲舒的“原情”观详见后文第四章第三节的论述。
    ⑤《申鉴·政体》第3页。
    ⑥《潜夫论·断讼》第236页。
    ⑦《申鉴·杂言下》第24页。
    ⑧《语从一》第181页。
    ⑨《性自命出》第21贝。
    ⑩《韩非子·解老》第331页。
    [11]《韩非子·解老》第335页。
    [12]《史记·礼书》第1157页。
    [13]《淮南子·齐俗训》第357页。
    [14]《春秋繁露·天道施》第469-470页。
    ①《说苑·修文》第493页。
    ②《论衡·本性》第29页。
    ③《潜夫论·断讼》第235页。
    ④《春秋繁露·玉杯》第27页。
    ⑤《治安策》第195页。
    ⑥《汉书·晁错传》第2296页。
    ⑦《史记·孝文本纪》第419页。
    ⑧《治安策》第192页。
    ①《礼记·王制》第1343页。
    ②《汉书·司马迁传》第2713页。
    ③《荀子·王制》第149页。
    ①[清]袁守定《图民录》,引自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第5册,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193页。版本下同。
    ②徐忠明:《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5页。
    ①《后汉书·鲍昱传》第1021页。注释二
    ②《后汉书·申屠蟠传》第1751页。
    ③《后汉书·申屠蟠传》第1751页。
    ④《后汉书·郭躬传》第1544页。
    ⑤《论语·颜渊》第128页。
    ⑥《孟子·滕文公上》第212贝。
    ⑦《说文解字·言部》第56页。
    ⑧《说文解字·言部》第56页。
    ⑨《兴革条例·刑属·词讼》[明]海瑞著,陈义钟编校:《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114页。
    ①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②《潜夫论·德化》第372页。
    ③《潜夫论·德化》第380页。
    ④《潜夫论·德化》第377页。
    ⑤《潜夫论·德化》第375页。
    ⑥《潜夫论·德化》第380页。
    ①《后汉书·仇览传》第2749-2480页。
    ②《汉书·韩延寿传》第3213页。
    ③《后汉书·许荆传》第2472页。《旧唐书》记载的一例以情息讼案件也比较典型,“(书景骏)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谓之曰:‘吾少孤,每见人养亲,自恨终天无分。汝幸在温情之地,何得如此?锡类不行,令之罪也。’因垂泣呜咽,仍取《孝经》付令习读之,于是母了感悟,各请改悔,遂称慈孝。”(《旧唐书·韦机传》第4797页)。
    ④《图民录》第195页。
    ①《尚书正义·吕刑》第250页。
    ②《论语·子张》第203页。
    ③《申鉴·政体》第3页。
    ④ [清]嵇璜、刘墉等撰,纪昀等校订:《续通典》卷112,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819页。
    ⑤ [清]徐松辑录:《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667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84页。
    ②《汉书·朱邑传》第3637页。
    ③《汉书·酷吏传·严延年》第3672页。
    ①《后汉书·卓茂传》第869-870页。
    ②《明史·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83页。
    ③ [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④《淮南子·主术训》第296页。
    ①《汉书·型法志》第1079页。
    ②《毛诗正义·关雎》,[汉]毛亨、毛苌传,[汉]郑玄笺,[唐]颖达等正义,黄侃句读:《毛许正义》,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36页。
    ③《荀子·性恶》第437页。
    ④《后汉书·邓彪传》第1495页。
    ⑤《后汉书·韩棱传》第1534页。
    ⑥《后汉书·鲁恭传》第874页。
    ①《后汉书·循吏列传·童恢》第2482页。
    ②《后汉书·刘恺传》第1306页。
    ③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36-4537页。
    ④《后汉书·韦彪列传》第917页。
    ⑤《后汉书·章帝八王传·济北惠王传》第1807页。
    ⑥《风俗通义·衍礼》[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7页。版本下同。
    ①《汉书·贾捐之传》第2833页。
    ②《风俗通义·衍礼》第152页。
    ③《后汉书·张湛传》第928页。
    ④《后汉书·儒林列传·周泽》2579
    ⑤《晋书·何曾传》[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7页。
    ⑥《荀子·性恶》第435页。
    ⑦《礼记·坊记》第1618负。
    ⑧《性自命出》第91页。
    ①《白虎通·性降情》第381页。
    ②《后汉书·荀爽传》第2055页。
    ③《汉书·叔孙通传》第2126页。
    ④《礼记·礼运》第1422页。
    ⑤《淮南了·缪称训》第332页。
    ① 马克斯·舍勒著,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23页。
    ②《礼记·仲尼燕居》第1613页。
    ③《礼记·乐记》第1529页。
    ④《汉书·叔孙通传》第2127页。
    ①《论衡·率性》第18页。
    ②胡适认为叔孙通制定朝仪有“莫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这是儒生在汉帝国之下开始大批进用的历史。第二,这是那在马上得天下的帝国开始文治化的历史。第三,这是平民革命推翻秦国帝制之后又从头建立专制政体的历史”。(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卷,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42页。)学者史广全认为“刘邦拜叔孙通为太常并赐金五百斤,这标志着整个儒家学术的复兴契机就要到来了。”(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③《申鉴·杂言下》第23页。
    ④《后汉书·党锢列传》第2185页。
    ⑤《后汉书·戴良传》第2773页。
    ⑧《世说新语·任诞》[刘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2页。版本下同。
    ⑦《礼记·曲礼》第1240页。
    ①《世说新语·任诞》第393页。
    ②《晋书·阮籍》第1361页。
    ③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④这种对“情”的价值肯定体现各个方面,譬如文学创作方面,晋陆机提出了作诗应“缘情而绮靡”的主张,梁钟嵘提出“吟咏情性”说,刘勰提出“情者文之经”说等。
    ① 弗洛姆:《基督的教条》,黄颂杰上编:《弗洛姆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②《孟子·滕文公上》第226页。
    ③《礼记·乐记》第1541页。
    ④《礼记·乐记》的1541页。
    ①《汉书·晁错传》第2294页。
    ②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黄玉蓉注评:《李贺李商隐诗选》,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155页。
    [春秋]管子著,黎翔凤校注,梁云华格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春秋]老子著,高明校注:《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春秋]孔子著,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春秋]曾子著,贾庆超、郭德芳,朱锡禄主编:《曾子校释》,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春秋]左丘明著:《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
    [春秋]辛妍著,[元]杜道坚注:《文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战国]墨翟著,吴毓江校注,孙启治校点:《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战国]慎到著,[清]钱熙祚校:《慎子(附逸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
    [战国]商鞅著,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战国]孟子著,[清]焦徇正义:《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版。
    [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校点:《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
    [战国]苟子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正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战国]韩非著,陈奇猷集释:《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汉]伏胜著,[汉]郑玄注,[清]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附序录辨讹)》,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汉]贾谊著,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汉]贾谊著,《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汉]司马迁著,[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止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毛亨、毛长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句读:《毛诗止义》,中华书局1952年版。
    [汉]刘安等著,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汉]董仲舒著,[清]苏舆义证,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汉]桓宽著,[明]张之象注:《盐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汉]刘向著:张涛泽注:《列女传泽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汉]刘向著,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汉]王充著:《论衡》,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班固著,[清]陈立疏止,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版。
    [汉]扬雄著,[清末民初]汪荣宝疏,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汉]荀悦:《中鉴(附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汉]荀悦著,[晋]袁宏著,张烈校点:《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晋]陈寿著,[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郭璞注:《尔雅》,中华书局1985年版。
    [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版。
    [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刘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
    [北齐]刘昼著,傅亚庶校释:《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著,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杜佑著,正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王安石:《正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宋]样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陈淳著,王隽编,《北溪字义(附补遗严陵讲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朱熹:《朱子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
    [明]王廷相著,冒怀辛译注:《慎言·雅述全译》,巴蜀书社2009年版。
    [明]海瑞著,陈义钟编校:《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明]吴昆注,孙国中、方向红点校:《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明末清初]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刘介廉:《天方性理》,1923年版(出版社不详)。
    [清]嵇璜、刘墉等撰,纪昀等校订:《续通典》,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清]戴震著;汤志钧校点:《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孙希口.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孙星衍著,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徐松辑录:《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末民初]马通伯校注:《韩吕黎文集样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邓公玄:《人性论》,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52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弋出版社1957年版。
    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第一册)》中华15局1959年版。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
    徐平章:《王符潜夫论思想探微》,文津出版社1982年版。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古华:《礼俗》,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3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
    [美]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王步贵:《正符思想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泽华:《先秦礼论初探》,选自《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四辑)复旦大学1987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苏]л м雅科布松著,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日]宫城音弥: 《情感与理性:人性心理剖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朱葵菊:《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诺尔曼·丹森(Denzin, N. K.)著,魏中军,孙安事泽:《情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沈家本撰:《沈寄穋先生遗书》中国书店1990年版。
    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柳诒征:《中国礼俗史发凡》,《柳诒征史学论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焦国成:《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林丽雪:《王充》,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田吕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周桂钿:《中国历代思想史》,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陈戌国:《中国礼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金马:《情感智慧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余书麟:《中国儒家心理思想史》,心理出版社1994年版。
    乔尔·马科斯、安乐哲合编:《亚洲思想中的情感:在比较哲学中对话》(Joel Marks and Roger T. Ames, eds., Emotions in Asion Thought:A Dialogue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马征:《多维视野中的礼仪文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姚伟钧:《礼:传统道德核心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刘师培:《刘师培全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李学颖:《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黄宛峰:《礼乐渊薮——(礼记)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元未,张黎明:《中国历代礼仪文化丛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姜国柱、朱葵菊《中国人性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姜林祥主编;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志明等:《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仇德辉:《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邹吕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启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秀宫:《孔孟荀礼法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年版。
    许顺湛:《论古代礼制的产生、形成与历史作用》,《许顺湛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炽,白萍:《中国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2002年版。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时代生活图书荷兰责任有限公司著,孙红玖、连煦泽:《情感的力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丁原植:《楚简儒家性情说研究》,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孔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岚:《人类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江必新:《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马君:《礼法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叶孝信,郭建主编:《中国法律史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版。
    [荷兰]哈尔沃·奥弗灵主编:《中国传统文献中的爱与情》(Halvor Elfring, ed., Love and Emo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莱顿:布雷尔出版社2004年版。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杰舜:《汉族风俗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季乃礼:《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一一由〈白虎通〉看汉代社会人伦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清政:《情感尺度的理论探讨》,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全来:《西方法、中国法与法律近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曹旅宁:《张家出汉律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季蒙:《主思的理学:王夫之的四书学思想》,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程宇宏:《荀悦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黄开国:《儒家人性与伦理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贾顺先:《儒学与世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史广全:《中国古代立法文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李有兵:《道德与情感:朱熹中和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国猛,徐华:《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夏宝平:《先秦儒家性情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吴全兰:《刘向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何善蒙:《魏晋情论》,光明出版社2007年版。
    干雪:《<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西奥多·泽尔丁: 《情感的历史》,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卢春红: 《情感与时间:康德共同感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程石泉著;俞懿娴编:《中国哲学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枘桦:《中国古代刑罚政治观》,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陈少华: 《情绪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吉林大学法学院编:《法苑英华(宪法学·行政学·法律史学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任强:《知识、信仰与超越——儒家礼法思想解读》(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徐忠明:《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黄意明:《道始于情——先秦儒家情感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美]James W. Kalat,(美)Michelle N. Shiota:《情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坦塔姆(Ddgby Tantam)著,施琪嘉译:《实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丁峻: 《情感演化论》,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史》,齐鲁书社2010年版。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石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 1990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竹简》,中华书局1997年版。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汉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燕国材:《荀子论情、欲、性》,《心理学报》1980年第2期。
    王鑫义:《王符哲学思想渊源探讨》,《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金春峰:《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
    顾农:《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大序〉的合理内核》,《福建论坛》1983年第6期。
    高汉声:《论<淮南子>关于性、欲、情的心理学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王泾丰:《王符哲学思想研究》,《哲学动态》1986年第11期。
    吴敏霞:《刘向学术思想特点浅议》,《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胡健:《〈吕氏春秋〉音乐美学思想初探》,《音乐探索》1988年第4期。
    黄朴民:《〈白虎通义〉对董仲舒新儒学的部分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6期。
    张才兴:《荀子礼义之治与性说的关系》,《浙江学刊》1989年第3期。
    王古山:《从<韩诗外传〉看西汉前期儒家思想的变化》,《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
    David B. Wong, Is There a Distinction between Reason and Emotion in Mencius? Philosophy East &West,January 1991.
    何敏:《刘向的政治法律观》,《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李仲涟:《王充论知、情、性》,《邵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谢明仁:《论刘向的儒家思想》,《广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庞学铨:《中国古代情感理论的特点》,《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李丽:《“情”之德性与“理”之德性》,《河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寇养厚:《先秦道家的“自然任情”观念》,《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张复熙:《先秦儒家情法观初探》,《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桑风:《刘向道家思想及其在西汉后期的时代意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杨彦平:《王符法治思想评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刘毅,刘萍:《自我尊重简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尚睁:《简论汉代的礼和法》,《史学月刊》1997年第4期。
    张节末:《先秦的情感观念》,《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马良怀:《<老子>的道德学说与魏晋时期道德重建之关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熊铁基:《从“存天理,灭人欲”看朱熹的道家思想》,《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朱喆:《儒情与道情》,《江汉论坛》2000年第5期。
    晏海珍:《〈吕氏春秋〉中“人欲”与“知人”思想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徐国荣:《六朝名士的情礼之争》,《文史哲》2000年第3期。
    刘乐贤:《〈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李天虹:《〈性自命出〉与传世先秦文献“情”字解诂》,《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高新民:《东汉思潮与王符思想》,《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丁原明:《郭店儒简“性”、“情”说探微》,《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韩东育:《〈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
    阮忠勇:《“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尚情特质》,《浙江海洋学院 学报》2002年第1期。
    董恩林:《简论以德治国的内涵与途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王子今:《张家由汉简所见“妻悍”“妻殴夫”等事论说》,《南都学坛》2002年第4期。
    杜洪义:《荀悦的人性学说与治国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刘丰、杨寄荣:《先秦儒家情礼关系探论》,《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于欣:《王符德论研究》,《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李禹阶:《论陆贾的“礼”“法”思想》,《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赵浴沛:《睡虎地秦墓简牍所见秦社会婚姻、家庭诸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安作璋:《说“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胡家祥:《“情”的字义转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月第25卷第1期。
    曹晓虎:《儒家“情”的观念的发展及其与佛、道关系》,《中州学刊》2004年3月第2期。
    赫广霖:《儒、道之“情”特色论》,《许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钱国旗:《在礼与情之间——〈颜氏家训〉对礼俗风尚的论述和辨证》,《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杨金运:《苟悦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南都学坛》2004年第5期。
    陈徽:《“以才论性”与“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论之致思理路》,《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李俊方、魏克威:《汉代援礼入法渊源考论》,《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孙家洲:《论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素》,《南都学坛》2005年第1期。
    王康:《情、理、法的冲突与整和——浅议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特色》,《沧桑》2005年第1期。
    刘固盛:《二程人性论的道家思想渊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2期。
    王洁:《略论儒家的“情”观》,《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高兵:《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宋洪兵:《日本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的继承与超越》,《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张松:《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亲亲相隐制度》,《南都学坛》2005年第6期。
    马育良:《〈淮南子〉中的性情观》,《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樊祯祯:《先秦两汉情性之辨初探》,《山东文学》2006年1期。
    陈希红:《情礼递变与魏晋十风转向》,《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张金梅:《〈周易〉“情”辨析——兼论“设卦以尽情伪”》,《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艾春明:《〈韩诗外传〉情性论与〈性自命出〉的渊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周远斌:《〈淮南子〉的情感论》,《南都学坛》2006年第7期。
    吴越滨:《情性之说——论王充的美学思想》,《艺术教育》2006年第7期
    张保同:《汉代引礼入法的理论与实践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5期。
    陈雯、李娟:《孟庄性情论之比较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刘厚琴:《张家山汉简所见汉代父权》,《天府新论》2007年第1期。
    熊铁基:《再论“秦汉新道家”》,《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张秋英、张春英:《魏晋十人生命体验的美学解读——之任情纵欲篇》,《新学术》2007年第2期。
    王云萍:《儒家伦理与情感》,《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周天庆:《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求索》2007年第5期。
    李海荣:《法本无情亦有情——对“亲属容隐”和“春秋决狱”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第9期。
    郭卫华:《论儒家传统道德哲学中“尚情”思想的历史流变》,《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牛伟:《中国哲学的“气”与“情”》,《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
    黄芸:《从“性恶”到“先王制礼义”——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兼与活布斯比较》,《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4期。
    冀宇宁:《道是无情却有情——浅析老子“情”的维度》,《安徽文学》2008年第12期。
    颜炳罡:《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1期。
    胡启勇:《性善与礼法——孟子礼法思想的人性根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王雅:《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摄——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型塑》,《孔子研究》2009年第1期。
    韩星:《“霸王道杂之”:秦汉政治文化模式考论》,《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刘厚琴、田芸《汉代“不孝入律”研究》,《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
    王经纬:《荀子与苟悦人性观比较》,《安徽文学》2009年第10期。
    池桢:《爱的天空:探索先秦人性论的感性之纬》,《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林桂榛:《“父子相为隐”与亲属间举证——亲情、法律、正义的伦理中道问题》,《现代哲学》2010年第6期。
    陈希红:《魏晋士人重情风尚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山东大学哲学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06年博士论文。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论汉代国家意识形态之确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