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战略规划为基本论域,以公民的个人品德养成为切入点,并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立论之基本解释框架和理论范式。通过建立起公民道德教育与德性伦理学的共同的基本的对话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地梳理德性伦理学之个人品德养成的相关理论资源,在一个具有理论之历史纵深感的维度上为公民的个人品德养成课题建构起较好的理论支撑,本课题通过导论和四个章节要实现的大致的理论任务是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寻找更加全面的德性伦理学支援,探索一条既具有中国传统伦理之基调,同时又能够适应中国当代现代化转型时期公民道德情境之特殊需要的道德教育实践路径。
     文章导论部分首先大致描述了我国所面临的道德危机状况,并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说明了我国的道德危机状况的世界普遍性,从而指明我国的道德危机的实质即现代性转型所造成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断裂和当代价值体系的真空。其次,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进行简单的比较,揭示出一个共同点,即发达国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亚于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视,而且都提出了要对公民进行系统的和具有持续性的道德教育。最后,详细地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即首先,在德性伦理学的学术背景下,将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与个人品德养成结合的理论可能性;其次,在充分研究西方德性伦理的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提取其德性伦理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尝试初步建立起与中国传统德性伦理融合的理论视域。
     第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本现状,即首先,虽然国内研究的广度涉及到德性伦理学的各种概念和原理,但对德性问题的泛泛而谈比较多,对德性问题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真理”阶段,并没有转化为中国德性教育的“具体真理”;其次,研究方法相对国外,比较单一,更多的是就哲学角度而谈德性问题,而很少涉及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成果和方法;或者仅仅从教育角度出发谈论如何教育学生获得良好道德品质,很少为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哲学反思等等。
     第三,本文的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采取文本解读法,即对德性伦理学,尤其是当代德性伦理学思想发展的几个重大时期的代表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努力从总体上把握德性伦理学思想发展和转折的逻辑脉络;比较分析法,即将西方的德性伦理学分析范式和道德教育范式与中国的德性伦理传统和道德教育路径进行合理的比较。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我国的德性伦理传统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法,即在对德性伦理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的探讨中,涉及到道德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部分已有理论成果,并尽量做到能够将哲学探讨的落脚点和归宿投向丰富和广阔的实践,即积极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品德教育运动的实践经验,在更为广阔的学科方法论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品德议题的中国式探索。
     文章主体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内容和基本观点概述如下:
     第一章:品德的德性伦理学基础,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德性伦理学、卢梭的近代德性伦理方法论、麦金太尔为代表的现代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来提取出一个笔者认为重要的德性伦理发展的大致线索。在这个线索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思想家都是在非现代性的立场之上的,其中卢梭被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是反现代性的,而麦金太尔毫无疑问是在对现代性道德伦理的哲学基础进行激烈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要复兴古典的德性伦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德性伦理传统,在非现代性的道德哲学家看来,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了,在分析启蒙运动对道德的合理性证明的失败和“伦理生活”的真义和本性之后,我们逻辑地就可以知道解决现代道德困境的一个可能性的道路就是返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在这个德性伦理传统中,实践智慧、个人生活世界、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概念的再发现对于当代各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品德、自我与偶然性,首先是讨论作为我们全部论题的核心的“品德”概念的内涵、基本结构及其道德心理学机制。品德(character)与德性(virtue)虽然在宽泛的意义上是可以而且经常被互换使用的,但是在严格的伦理学概念限定的意义上,两者还是有着原则性的区别的,道德哲学对于品德的内涵必须充分地考虑到“道德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道德生活”的辩证性。道德自我是一个把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统摄起来的综合性范畴,它是品德结构的内在化,而当代的道德危机的基本体现就在于道德自我的同一性危机,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内,一方面新旧规范同时并存以及新旧道德规范的暂时断裂形成的道德真空加大了道德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社会的日益开放造成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道德观的引入,使得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道德自我在建构的过程中,要面对的道德选择过多,需要道德自我自主做出决断的情境同样是非常多的。这也会造成在选择不当的时候,发生道德自我的同一性危机。而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德性的偶然性,或者道德运气的概念,这是道德自我建构的情境性因素。当我们评价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是否“应当”或者“不应当”的时候,不仅仅要从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和一般性的道德准则,而且要将道德主体置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系统中来充分考量他为什么做出如此的道德行为,以及他为什么不做出应当的道德行为。
     第三章:公民品德教育实践:美国的经验。本章开始进入道德教育实践环节的探讨,首先选择美国的道德教育成功实践作为镜鉴。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现代性最为成熟的国度,美国遭遇到最为深刻的道德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道德危机,如何重塑公民的品德结构的历史和实践经验的考察,对于我们最终形成我国的公民教育之品德养成实践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本部分第一节首先回顾美国品德教育的简史,并把美国品德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世纪到18世纪末的以宗教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第二阶段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对宗教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的改革时期;第三阶段是1890-1940年道德教育的现代性时期;第四阶段是1945年以来的道德教育复兴时期。第二节更为详细地研究美国当代道德教育的主流理论和实践,以科尔伯格和利考纳为代表,讨论了他们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在实践中取得很大成功的独特的道德教育方式。第三节,对美国品德教育的经验进行扼要的总结,并提炼出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有借鉴意义的几点重要启示。
     第四章:道德教育和品德养成:中国的视角和方法。本章是全部论文的落脚点,讨论公民道德教育的中国式实践方式和理论结构。当代中国的公民品德构建不能食洋不化,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注重中国语境,尽管西方的经验很重要,不过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的教育和塑造也同样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多样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以个人品德养成为核心来研究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的时候,就不能不重视我国的传统德性伦理传统,并且在分析我国公民的道德人格结构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传统德性和德目的教化作用,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完整的新型的公民品德。第一节阐述了中国传统德性伦理中的品德养成理论与方法,认为儒家教育在“君子人格”的道德养成目标设定、“仁与恕”的道德教育内容设定和“自由与审美”的道德教育方法设定方面对我们当代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德性伦理实践方面,儒家伦理特别重视日常生活当中的品德养成,不离人伦日用。第二节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多元化价值时代的中国式道德共识。这一点对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The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state strategic project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chooses a particular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zenship, and also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and theoretic paradigm of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virtue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builds up a common dialogue platform on which citizen moral education and virtue theory would happen to meet each other, provided with this base I would like to thoroughly scrutinize the relevant virtue ethics theoretic recourses of person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in this historical depth,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to unfold itself. The whole diss ertation is composed of one introduction and four chapters, and it is about to achieve a mission that is to find a comprehensive virtue ethics support for state citizenship moral construction, and find a particular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methodology which is comb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unique citizen moral situ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modernization transition of china.
     The introduction roughly describes the moral crisis of china, and emphasizes the world universality of the moral crisis. It also argues that the nature of moral crisis is an outcome of the moral values rif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society and the vacuum condition of modern moral value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ty transition. Secondly, this introduction tries to compare developed countries worldwide and give out a common point which is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put more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than economic growth, and also think that a systematic and durativ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undertaken. Finally introduction discusses at length three questions:
     Firs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virtue ethics, 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person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western virtue ethics I extrac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structure of it, and try to approximately build up a base to combin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with its western counterpart.
     Secondly the condi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domestic and abroad pertaining to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contemporary virtue theory involves some concepts, but not in length, it is just at the start point of abstract truth, not at the finish of concrete truth. The methodology is monotonous, some is confined within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some is confined within education sc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Actually a cross-discipline perspective is not at work.
     Finally this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y of my research.1. text interpretation, digging in the key texts of virtue ethics in the history of virtue ethics theory. I try to capture the logic thread as a whole of history of virtue ethics theory.2. Comparison analysis, comparing the western virtue ethics paradigm and education paradigm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paradigm and education paradigm. And on this base I reassess the theoretic significance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of Chinese virtue ethics 3. Cross-discipline methodology, In my research I involve moral psychology, education sciences and sociology. I try to put my dissertation on a comprehensive base, referred to the experienc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SA, and start my Chinese way of research of this topic.
     The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whose content list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The Virtue Ethics Base of Character. This chapter is about to study the virtue ethics of Aristotle, Rousseau and Macintyre. The three thinkers share one common point, that is they all stand on a non-modernity position. Rousseau even is thought as a counter-modernity thinker, while Macintyre is thought without doubt as a thinker who tries to revive the tradition of wrester virtue ethics criticizing dramatically the moral philosophy based on modernity. The tradition of Aristotle, in the view of non-modernity philosophers, is already fragmented. After we discussed the essence and nature of Ethical life and the failure of justifications of morals given by Enlightment movement, we logically know that the possible way to solve the modern moral dilemma is to return to Aristotle. In which, some key concepts such as Practical wisdom, personal life world and moral emotion and so on, are rediscovered by us and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itizen moral education.
     Chapter two is entitled as Character Self and Contingency. In this chapter I first discus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Character, its meaning,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Character and Virtue is interchangeable in a extensive sense. But in a strict ethics sense these two is distinctive from each other. Moral philosophy should consider the complexity of moral life, that is the dialectic of moral life. Moral self is a synthetic category which incorporated moral psychology,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character. It is the internization of character structure. In some sense the modern moral crisis is the crisis of moral self integration. In the transition of modern china, on one hand, new and old moral values exists at the same time and new and old moral values rift happens to come to be a moral vacuum this also aggravate the cris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re and more open of society resul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which make the moral choices diverse rendering moral subject to make right moral judgments. This condition aggravates the crisis of moral self integration. The final question is the contingency of virtue, or moral luck. This is the situation element of moral self construction. When we evaluate the "right"or "wrong" of moral subject, we not only make our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if he or she do as required of ethics values or general moral regulation, but also we should put moral subject in a complicated society and history system to consider what he or she would do like this and why he or she would not do right things.
     Chapter three:The Practice of Citizenship Character Education:American experiences. This chapter set forth to research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s. We choose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as our example. As developed capitalism country and modern society, America encountered the most sophisticated modernity crisi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how should we cope with the moral crisis, how should we reshape the character structure? In this chapter I first review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I divide it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from 17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during which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is religious.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19th century to early 20th century during which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is religion renovated; the third stage is 1890-1940 during which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is modernity oriented; the fourth stage is from 1945 till now during which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revival of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And then I discuss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main stream. I choose Lawrence Kohlberg and Thomas Lickona as topic. Finally I summarize the American experiences and extract some points that inspires us from it.
     Chapter four is entitled as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A Chinese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This chapter is the standpoint of my dissertation discussing the Chinese practice paradigm and theoretic structure of citizenship moral education. Modern Chinese citizenship moral education should not west-oriented. Although western experiences is very importan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d already for us the way and methodology about shaping personal character. We should put more attention to our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when we study the citizenship moral education in the base of person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we also should bring the tradition virtues into full play and achieve the project of shaping full and intact citizen personal character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modern transition. I first describe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our traditional virtue ethics, the Confucianism ethics emphasize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the daily life thinking that perfect personal character is achieved in the daily life. And then I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t kernel values and citizenship moral education auguring that socialist kernel values are the Chinese particular of moral agreement
引文
1吉尔·利波斯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倪复生,方人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吉尔·利波斯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倪复生,方人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3关于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状况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比较多,可参见吴潜涛杨峻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主要特点》[J].道德与文明,2008,(05);徐匡迪:《青少年道德教育与未来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论坛”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01,(11);宋雪艳:《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2);叶松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中国德育,2009,(05)等。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
    5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26-27。
    6这场运动在世界范围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以品德教育运动的核心代表人物托马斯·利考纳(Thomas Lickona)为例,他1991年出版的著名的《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明确提出的“尊重”和“责任”两个核心价值观。这部著作被视为新品格教育运动的精神代表,对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来说,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7日本文部省:《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89年版。
    8在此借用1992年美国学者Michael Slote出版的著作((From Morality to Virtue))之书名。实际上从这个书名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当代德性伦理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所受到的来自麦金太尔的深刻影响。德性伦理的当代复兴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也深刻反应了启蒙运动以来以功利和权利概念为中心的现代西方规范伦理学的缺陷,暴露了伦理规范的启蒙谋划的失败。在德性伦理运动的理论家看来,当代社会需要重新恢复德行伦理在当代社会道德实践和道德理论中的主导作用。而道德教育作为德性伦理基本原则的实践途径,正是恢复人所内在的和应当与之匹配的崇高美德的努力尝试。
    9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8页。
    10汤姆·L·波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1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12吕耀怀,刘爱龙:《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2期。13同上。
    14高国希:《德性的结构》,《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15高国希:《二程理学与德性伦理》,《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16路晓军:《儒家德性论》,《理论探讨》,2004年第6期。
    17王易,刘致丞:《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2009年第5期。
    18英冠球:《(孟子)反映的伦理学型态—从德性伦理学的观点看》,《哲学与文化》(台湾),2010年第5期
    19刘健康:《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论析》,《理论学习》2008年第7期。
    20廖小平:《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的个体维度》,《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
    21曾繁敏,程立涛:《论个人品德的日常生活之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2罗元:《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与特征》,1997年第6期。
    2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999年第1期。
    24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25傅淳华,陈伟邦:《基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学校制度变革刍议》,《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26高德胜:《对话与灌输:道德教育的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3期。
    27郭本禹:《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28 Gilbert Meilaender:Theory and Practice of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8.
    29 S.GClarke, E.Simpson:Anti-theory in Ethics and Moral Conservat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30 Michael Slotes:From Morality to Virt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1 Onora O'Neill, 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A Constructive of Practical Reaso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2 Daniel Statman:Virtue Ethics:A Critical Reader,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
    33 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4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p 228.
    " Rosalind Hursthouse,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6 Michael Slote, Morals From Mo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 70.
    37 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Press,1985, p 36.
    38 Rosalind Hursthouse,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 222.
    39赵祥麟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页。
    1 Andre Comte-Sponville:A Short History Treatise on the Great Virtues:The Uses of Philosophy in Everyday Life, London:Heinemann,2002, p 1.
    2这种转变在当时的许多经典著作当中体现的很明显,比如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的亚当·斯密问题,就非常典型的体现出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的转变。其实,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即由前现代的自然经济逐渐转向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后者主导了以后数个世纪的时代精神——计算化,数量化和精确化。可以说现代性的启蒙造成了美德的落寞,而规范的兴起。伦理学从向内寻求的道路转向向外寻求的道路。这种转变的说明还可以详见崔宜明《论亚当·斯密问题》,载《思想与 文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万俊人:《道德类型学及其文化比较视境——兼及现代伦理问题与罗尔斯和麦金太尔对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5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第10页。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9页。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9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实践智慧包含着要求行为者理解勇气、慷慨之类的美德所经常会带来的内在矛盾冲突,比如在处于危险的时刻所体会到的恐惧,也就是要理解这种内在矛盾对于作为美德的勇气而言是必要的,这种内在冲突有别于那些我们不得不去忍受的,比如那些为了满足我们无节制或者过度的欲望而产生的内在矛盾。如果前者可以成为一种高尚的冲突(noble conflict)的话,后者则是一种卑下的冲突。尽管在前一种特定环境或者场合之下,道德行为是高尚的因为它克服了对于危险的恐惧,但是后者由于是无节制的欲望或者对无节制欲望满足的行为,那么它是远远没有前者的行为高尚。这些乃是诱惑,而非外在的威胁。
    10有些道德哲学家质疑德性伦理的实践可能性,认为既然每一个公民的品德的养成必须面对他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千变万化的实践,并作出微妙的道德判断,采取合宜的道德行动,那么系统的和普遍的道德教育就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无法将具体的变动不居的实践抽象化为一个模型,来告诉公民采取何种道德行为才是有“美德”的。
    11关于官僚体制对现代社会和人性的影响,参见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上),商务
    印书馆1997年版,第245-246页,(下),第278-281页;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关于现代性科层体制和管理方式对人性的戕害,参见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2同情之理解的榜样作用同样是具体的和巨大的。比如对于勇气的理解,前线归来的飞行员向我们讲述在执行任务时,目睹自己的战友牺牲的整个过程,并亲自参加了战友的葬礼。但是一切过后,战斗任务照常进行,而每一个战士都清楚地知晓当他们离开自己的阵地,进入前线,就将意味着可能不再能够回来。在这里勇气的美德的示范作用是同恐惧一起发生作用的。当听闻者介入故事讲述者的经历的时候,他清楚地理解勇气意味着面对恐惧的时候做出的一种高尚的选择。
    13或者用现代道德哲学的一个近似概念,叫做“道德运气”(moral luck)。纳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在她著名的《善的脆弱》中谈到,古希腊的哲学家因为无法理解造化之无常而开始讨论运气对于人类优秀品格和伦理德性的重大影响。不过,在康德的规范伦理学之后,运气在道德哲学中的地位逐渐式微,似乎成了与道德范畴格格不入的概念。究其原因,乃是是康德的善良意志得到了广泛支持,而作为善良意志的基地的自由意志概念,是无法容许道德主体承担理性管辖范围之外的因素所导致的道德责任的。道德运气真正能够再次成为伦理学讨论的热点,并被真正冠以“道德运气”的正式称号,则要拜伯纳德·威廉姆斯(Sir Bernard Arthur Owen Williams)和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所赐。
    14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15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1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页。
    1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6-57页。
    1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48页。
    19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页。
    20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35页。在这部分里,纳斯鲍姆引用了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状况和阿伽门农状况作为品格在道德情境和特殊道德事件中存在的断裂,以及意图和行为之间如何被衔接起来。
    2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页。
    22转引自陆沉:《论道德情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第278页。
    23事实上,笛卡尔也曾经注意到情感对认知的作用,不过笛卡尔意义上的情感,主要是作为对那些导致不同情感的客体的描述而出现的,并没有充分注意到情感的意向性。
    24可以设想,某个十岁的孩子,经常由于同学某种对待他的方式而发脾气,此时,作为道德引导者的老师或者家长应当在此情境下帮助孩子去自己思考什么造成了自己发脾气,大发脾气究竟是否是好的。可能经过这样的反思,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外在的客观原因或者同学的羞辱造成了孩子的愤怒;另外一种情况下,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对立方的态度,而主要是孩子自己的态度向外投射到了他的同学身上。道德引导者应当逐步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者,并且能够反思到自己的行为,并且最终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链接知道何者是道德的。
    25卢梭在1750年第戎学院的那篇著名的征文中回答了“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问题。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对人的教化造成了道德的堕落,在文明社会中,人们对所谓的高超的技艺和才能等外在特质的赞扬更甚于对真正有价值的人的特质,即德性的赞颂。参见《论科学与艺术》,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6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9页。
    27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页。
    28对于人的自爱的特征,卢梭用过两个词语来规定,一个是amour-propre,另外一个是amour de soi。在卢梭的哲学概念中,两个概念都有“爱自己”的意思,所不同的是,amour de soi是指一种出于自然的自爱,那是人的自然状态,不排斥和排除他人的利益;而amour propre是指一种以满足私利为核心的自爱,它是非自然的,常常与他人的利益互相排斥。关于两者的区别,在对《爱弥儿》的讨论中进一步展开
    29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23页。
    30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页。
    31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7页。
    32卢梭:《忏悔录》,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6页。
    33在卢梭的自传文本中,也就是除了《忏悔录》之外,包括《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梦》在内,卢梭都讨论了他“变得有德性”的尝试。在这些文本的许多地方,他似乎所说的是他取得了某些成功,但是卢梭的一生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包括卢梭本人在内,是最具有德性的。不过卢梭很明显知晓他并没有做到自己的理想人格。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文本的许多地方看到卢梭充满自责的段落,而且,卢梭要求读者不要由于他的个人的德性上的不足而怀疑他的主张的真实性。
    34卢梭:《忏悔录》,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67-468页。
    35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10页。
    36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2页。
    37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60页。
    37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5-229页。
    39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9页。
    40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65页。
    41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9页。
    42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1页。
    43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1页。
    44 Jean-Jacque Rousseau, Collected Writings of Rousseau, Vol.3:Discourse on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 Polemics:and Political Economy, C. Kelly and R. Masters, eds,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2, p 147.
    45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4-5页。
    46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20页。
    47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21页。
    48关于这类论述可以参见赵林:《试析卢梭政治哲学中的集权主义暗流》,《学术研究》,2004 年第6期;塔尔蒙(J.L.Talmon),《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几乎同时出版的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49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19页。
    50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25页。
    51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24-25页。
    52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35页。
    53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45页。
    54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55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56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57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到地毯酒馆》,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38页。
    58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59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和政治观点表明,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对人就像狼一样”,为了“自我保存”,人们就来相互订立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另外一个第三方来进行管理和统治,于是国家就产生了。
    60。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61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62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63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64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202页。
    65可能是由于麦金太尔早期理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的缘故,在麦金太尔的理论话语中,历史与理论几乎是同一个事情。麦金太尔的重要伦理学观点也是在对伦理学历史的叙述中逐渐得到阐明的,比如他的《伦理学简史》,既是一部伦理学史的著作,同时也是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的专门学术著作。尤其是麦金太尔的《德性之后》开篇就以极为一针见血的叙述,向读者提示出现代性机制下的道德哲学所遭遇的肢解及其碎片化状态。现代道德哲学的现状就是现代性机制下的人类生活的普遍现状,现代道德哲学的困境本质上是现代性的困境。这种历史的、辩证的和总体性的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暗合的。因此,麦金太尔的理论体现出鲜明的历史主义的精神气质,本质上也是一种在道德哲学角度对现代性规划的强烈批判,而其德性伦理的重建道德哲学的尝试也是超越现代性困境的可贵尝试,同时也必然对现代性产生强烈的拒斥和批判。所以,在理解麦金太尔的过程中,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背景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66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67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68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69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70龚群:《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观》,《论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81页。
    71麦金太尔以与一个小孩下棋举例说,下棋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孩子下棋受到外在物质之鼓励,比如奖励给他糖果培养他保持下棋的兴趣,对成年人这个例子还可以放大为带来名望、地位和金钱。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外在于棋艺的外在之善,它们可以由其他特殊实践所达到;另外下棋还有着其特有的内在之善,它不可由其他特殊实践所达到,只能在下棋活动本身中才能获得。比如棋艺高超和博弈厮杀所带来的紧张和愉悦,对棋迷来说只能在对弈过程中才能获得。换句话说,第一,我们只能在下棋或者某种其它的游戏中,以这种游戏的具体经历作为手段中介而实现其独特的善的东西;第二,它们只有参与到当下的实践中去通过切身的参与经验才能被认同和领略,缺少相关经验的那些人是无法胜任来对内 在之善进行判断的。关于这个例子的详细解读,参见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的详细分析。
    72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73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74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75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76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77参见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78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79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80所谓去地域性(disembedding)乃是指将个人从其所处地缘、血缘、历史中剥离出来而成为一个原子论的抽象的自由独立的自治个体。
    8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331页。
    82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一书的末尾虽然把本尼迪克特视为一个拯救西方道德共同体的象征性人物,但是他对本尼迪克特本人的生平、思想和事业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论述。但是按照他的言犹未尽的本意,结合基督教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麦金太尔而言,现代西方道德及其共同体同样面临着本尼迪克特在罗马帝国所面临的末世危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本尼迪克特是实质上的同时代人。现代西方社会如何才能走出道德无序的混乱状态呢?麦金太尔提出,之后通过重新建构共同体传统以取代自由个人主义,才能避免由情感主义所带来的道德纷争和混乱。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有价值的文献,参见张惠娜,卢风:《共同体与道德:麦金太尔对共同体伦理传统的追求》,《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此外,参见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王亚平:《修道院的变迁》,东方出版社,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83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84苏力:《社群主义构成一种挑战吗?》,收录于刘军宁等编的《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页。
    85迈克尔·沃尔泽:《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载应奇,刘训练编:《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13页。
    86张惠娜,卢风:《共同体与道德:麦金太尔对共同体伦理传统的追求》,《社会科学》,2010
    年第1期,第120页。
    87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88郑富兴:《麦金太尔的美德教育思想》,《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8期,第34页。
    1英文解释原文是:"instrument for marking and graving, impress, stamp, distinctive mark, distinctive nature,
    2英文解释原文是:"the sum of the moral and mental qualities which distinguish an individual or a race."
    3英文解释原文是:"personal qualities; particular constitution of the mind."
    4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彳部。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8页。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8页。
    7寇东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内涵》,《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第90-91页。
    8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9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第12-13页。
    10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1-122页。
    11汤姆·彼彻姆:《哲学的论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12 O.O'Neill: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 9.
    13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第16-17页。
    14本部分内容的主要观点参考了高国希:《论个人品德》的部分内容,本文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15《孟子·告子上》。
    16转引自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17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泰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18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9-150页。
    1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20《论语·子罕》。
    21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2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
    23《论语·颜渊》。
    24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25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4-495页。
    26《论语·子罕》。
    27《论语·里仁》。
    28《孟子·告子下》。
    29《陆九渊集·语录下》。
    30转引自: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31《孟子·公孙丑上》。
    32《孟子·告子下》。
    33高国希:《论个人品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34 参见 Atkins R L.& Hard D.:The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Personality Type with Volunteering Dring Adolescenc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05.51(2):145-162 和 Hart, D等:Family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moral identity in adolescence:Longitudinal analyse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8, p 375-386.
    34万增奎:《西方德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道德同一性》,《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
    5期,第85页。
    36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292页。
    37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第175页。
    38高国希:《道德理论形态:视角与会通》,《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第16页。
    39不过,道德自我的论题在建国前也有所讨论,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唐君毅写于抗战时期的《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可以说对于探索如何在现实中凭借有限的个人之力实现自身具有无限超越性的道德理想和文化理想的问题,也通过这个问题讨论了建立自身的道德自我及他人的道德自我的问题。
    40王启康:《再论道德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第77页。
    4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42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参见卢梭对于自爱和自私的经典定义。
    43G.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58页。
    44孙迎联:《论道德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第26页。
    45杨国荣:《道德自我与自由》,《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61页。
    46 参见 E. Ericson: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1977:174.
    46尤其在青少年的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成人社会或者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对青少年的道德自我结构的内化是否成功和顺利,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转化为成年,进入主流社会的成功与否,失败的案例有许多,犯罪和人格缺陷都是失败的结果。而在主流社会和主流道德观念对青少年道德自我的塑造过程中,青少年群体的亚社会(sub-society)中的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会与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进行争夺,而对青少年而言自己所属的亚社会往往会产生更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这个阶段道德自我结构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强烈关注。
    48这种变化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一是当文化环境发生着历时性的变化时,文化的变迁造成古代的道德价值与现代的道德价值的断裂,这个时候道德自我的结构也显然不同了。二是当道德主体由于置换了新的文化环境所造成的道德自我结构的更新和再组织。比如具有传统道德价值的中国人在美国文化环境中显然会遭遇到中国式的道德自我与美国式的道德自我的剧烈冲突,电影《刮痧》正好展示了这种冲突。
    49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转引自万
    增奎:《论道德自我的文化建构观》,《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第106页。
    50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51徐赛虎:《自我的结构与道德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第59页。
    52张全新:《康德主体性道德哲学及其教育学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6期,第113页。
    53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指出,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与别人展开交往的过程中,都期望与别人交往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也就是在追求着一个理想沟通情境。这个理想沟通情境可以被视为一种道德取向,普遍地存在于人的行为里。
    54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55徐赛虎:《自我的结构与道德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第60页。
    56转引自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5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5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9页。
    59参见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1-562页。
    6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61吕耀怀:《从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然》,《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第18页。
    62吕耀怀:《从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然》,《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第18页。
    6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0页。
    64道德脆弱性概念也与道德运气相关。参见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65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66道德运气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可以充分说明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考虑道德运气的情况。有两个卡车司机,一个司机由于疏忽将车开到人行道上,意外撞死了一个小孩;另一个司机同样由于疏忽将车开到人行道上,不过没有造成任何灾难性后果。在实际的道德评价甚至法律判决中,我们会给前者比后者以更加严厉的道德谴责甚至法律惩罚。我们这么做的显而易见的理由似乎是:前者造成了灾难,后者没有而道德评判的结果是由行为的结果来判断的。要求卡车司机为小孩的死亡担负更为严重的责任就意味着,卡车司机应该为他所不能控制的事情负责。因此在这样的道德直观中,道德运气对于道德责任的“负责”和“免责”的分界标准获得了默认。对卡车司机而言,小孩突然出现在人行道上,完全是一个不可控和偶然性的,即道德运气的。然而当我们考虑道德运气的话,我们要求卡车司机他无法避免的偶然性负责,似乎又存在着某种不合理性。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道德运气似乎应当使得部分道德义务获得免除,并非也认为造成灾难后果的当事人可以免除法律的责任。在这里要做出这样的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区分。
    67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徐向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6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8页。
    6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70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71 W. D. Ross:What Makes Right Act Right? In Reading in Ethical Theory, New York,1952, p 178.
    72陈根法:《心灵的秩序——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73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7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75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8页。
    76道德行为者本人也是道德行为的观察者和评判者,它透过“良知”和“责任”的心理机制来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评判
    7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78转引自:周辅成:《西方名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06页。
    79转引自: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8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8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995年版,第78页。
    82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页。
    83 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p 90.
    84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85郭金鸿:《道德责任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86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46页。
    87 Harry Frankfurt:Alternative Possibility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69(23).
    88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46页。
    89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46页。
    1托马斯·利考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 W. Althof & M. W. Berkowitz: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Education:Their Relationship and Roles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 [J]. Jou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6,35(4), pp 495-518.
    3参见Helena M. Wall, Fierce Communion:Family and Community in Early Americ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比如"In Adam's Fall, We sinned all"。虽极简短,但是内容却很丰富,既有创世纪中亚当犯戒后失乐园之典故,同时也交给孩子要以德性来赎回罪过。
    5关于家庭、学校和教会在殖民时期的道德教育中的功能和角色,详细情况请参见Lawrence A. Cremin, American Education:The Colonial Experience,1607-1783,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0.
    6参见Michael Zuckerman:Peaceable Kingdoms:New England Town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70.
    7也就是说,共同体的紧密的生活联系,使得违抗父母教育的孩子,最终是无法脱离亲属或者学校或者教会等等其他社会建制的教育范围的。
    8 Greven, Protestant Temperament, chap.6; Daniel Blake Smith, Inside the Great House:Planter Family Lif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esapeake Socie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9参见B. Edward McClellan, "Public Education and Social Harmony:The Roots of an American Dream," Educational Theory 35,1985, p 3342.
    10关于自由和在政治和教育领域的规约的思想,可以参见Rush Welter, Popular Education and Democratic Thought in Americ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的第二部分(part 2)。
    11 Oaks意为橡树,栎树。在这种植物的内层是最坚实的芯材,及其坚固和耐用。因此,在英语中也用来比喻具有坚毅的品格的人,能够直面严酷环境的考验,也丝毫不会改变自己的德性。
    12 Horace Mann, untitled editorial, The Common School Journal 1, November 1838, p 14.
    13转引自:McClellan, B. Edward: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 p 19.
    4基督教教会为了向儿童灌输宗教思想,在星期天开办的儿童班,对儿童进行早期宗教教育。
    15 David Riesman:The Lonely Crowd,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16转引自:McClellan, B. Edward: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 p 26.
    1719世纪美国教育史上的一种革新运动,理论指导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它主张反对形式主义的学科内容,反对学校粗鲁的纪律要求,要求适应儿童自然之发展,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此外,还强调个体教学、课堂的非正规化、小组讨论及实验作为教学技巧。
    18参见Julie A. Reuben: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Intellectu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oral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19 Bernard Rosen:"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Ethics ",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ed. Callahan and Bok, p 177.
    20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页。
    B. Edward McClellan.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81.
    22檀传宝:《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23参见Jounal of Moral Education,1987年第2期。
    24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25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26具体划分参见本章第一节第4小节中的“认知发展主义理论”以及第二节的第2小节的“建构”部分,在此不再重复。
    27参见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徐梦秋等译,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13-24页。
    28 L. Kohlberg: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Harper Collins Press,1981, p 136.
    29皮亚杰:《智慧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30 L. Kohlberg:A Just Community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Press,1985, p 32.
    31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32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33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34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35为了克服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在研究方法上的困境,科尔伯格把它升级为一个个的道德两难故事(或者翻译为道德困境),道德两难故事用讲述情境故事的方法来设置特定的道德冲突,并进而提出道德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获得答案的时候具体地确定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个体获得道德判断和道德体验的“同情之理解”。比如经典的“海因茨与药”的故事,为了挽救生命而不得不去盗取药物的两难境地中,我们发现保护生命和遵守法律都是合理的,但是却必须二者选一。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这种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我们中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中特别值得借鉴的。
    36转引自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37转引自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90页。
    38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第168页。
    39 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Bantam,1992, pp 20-22.
    40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41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42赵雪霞:《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的嬗变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43孙蓉:《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探析及启示》,《文教资料》,2010年2月上旬刊。
    44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45安钰峰:《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
    46唐汉卫:《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47杨桂青:《品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交界处”绽放》,《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5日。
    48 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Bantam,1992, p 418.
    49安钰峰:《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道德与文
    明》,2005年第5期。
    50 Michael Sandel:Liberalism and its critics.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4.
    51 Alfie Kohn:How not to Teach Values:a Critical Look at Character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1997,78(6):p 431.
    52参见Robert D. Heslep:Moral education for Americal, Praeger Publisher,1995.
    53参见Thomas Lickona: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Bantam, 1991.
    54 Grahan Haydon:Values, virtues and violence,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The Jounal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1999,33(1).
    55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56樊浩:《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57樊浩:《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58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9页。
    59吴敏,刘东丽:《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智慧”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60托马斯·利考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61郑富兴,李桢:《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国品格教育争论的伦理学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62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63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64参见托马斯·利考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5-387页的目录和标题部分。
    65境遇伦理学的最初起源是来自美国基督教内部20世纪60年代起出现的新道德改革运动的产物,我们发现这种伦理学同美国新品德教育运动的复兴几乎是同时的,这也印证了他们实质上针对的乃是同一个问题:即美国当代的道德危机问题。虽然弗莱彻代表的境遇伦理学强调人的主观之自由,并且被一些道德哲学家诟病其有道德相对主义的缺陷,不过,我国伦理学家万俊人却认为:“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是现代西方各种人本主义思想的一次综合性尝试。”提供了另外一条伦理路径,把人从传统的抽象原则和普遍规范中解放出来。
    66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67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68陈依琳:《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反省——证成、定义与评鉴》,《中等教育》第59卷,第1期,2008年3月。
    69陈依琳:《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反省——证成、定义与评鉴》,《中等教育》第59卷,第1期,2008年3月。
    70英冠球:《(孟子)反映的伦理学型态—从德性伦理学的观点看》,《哲学与文化》(台湾),2010年第5期
    71陈依琳:《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反省——证成、定义与评鉴》,《中等教育》第59卷,第1期,2008年3月。根据陈博士的研究,这种评估倾向在实践中表现为比如教师倾向于认为一个接受“诚实”这项价值的学生,他不会再某项考试中作弊。而真实的情况是,接受好的道德价值的学生,不一定就在任何道德情境中都按照道德价值的要求来采取道德行为,相反,一个没有按照某种道德价值要求采取道德行为的学生,也不必然可以判定他是不接受该项道德价值的。偶然性和道德运气在这里发挥着作用。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论语·为政》。
    3《论语·为政》。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5《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6《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7李志林:《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200-201页。
    8《庄子·齐物论》。
    9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1页。
    10《论语·里仁》。
    11《论语·阳货》。
    12《孟子·尽心章句上》。
    13《荀子·大略》。
    14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5《庄子·齐物论》。
    16《周易·序卦传》。
    17《张子正蒙·乾称篇下》。
    18《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
    19《礼记·中庸》。
    20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1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1页。
    22《论语·子路》。
    23《论语·先进》。
    24杨涯人,邹效维:《中庸范畴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25《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人民大学和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26《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人民大学和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27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28《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人民大学和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75页。
    30《左传·隐公十一年》。
    31《论语·泰伯》。
    32《论语·里仁》。
    33《论语·尧曰》。
    34《论语·先进》。
    35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36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37申扶民:《康德审美自然观的道德维度》,《学术论坛》,2006年第7期。
    38《论语·学而》。
    39《论语·为政》。
    40《荀子·大略》。
    41《传习录》下。
    4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43魏琳、朱文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4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1万俊人:《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之间和之外》,《神州学人》,1995年12期。
    2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1. Michael Slotes:From Morality to Virt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Michael Slote:Morals From Mo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 Gilbert Meilaender:Theory and Practice of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8.
    4. S.GClarke, E.Simpson:Anti-theory in Ethics and Moral Conservat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5. Onora O'Neill: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A Constructive of Practical Reaso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 Daniel Statman:Virtue Ethics:A Critical Reader,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
    7. Rosalind Hursthouse,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8.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9. 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Press,1985.
    10. O. O'Neill: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1. 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Bantam,1992.
    12. Lawrence Kohlberg: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Harper & Row,1981.
    13. Michael Sandel:Liberalism and its critics,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84
    14. Alfie Kohn:How not to Teach Values:a Critical Look at Character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1997
    15. Robert D. Heslep:Moral education for Americal, Praeger Publisher,1995.
    16. Larry P. Nucci:Education in the Moral Dom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7. Robert Merrihew Adams:A Theory of Virtue:Excellence in Being for the Good, Clarendon Press,2006.
    18. Robin Barrow:An Introduction to Moral Philosophy and Moral Education, Routledge Press, 2007.
    19. David Carr:Education the Virtues, Routledge Press,1991.
    20. Joel Kupperman:Charac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1. James Arthur:Education with Character:the Moral Economy of Schooling, Routledge Press, 2003.
    22. Tim Sprod: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in Moral Education, Routledge Press,2001.
    23. David Carr & Jan Steutel: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Routledge Press,1999.
    24. James Davison Hunter:Death of Character:Moral Education in an Age Without Good or Evil, Perseus Books Group,2000.
    25. F. Clark. Power:Lawrence Kohlberg's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26. Thomas Lickona: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Schools and Beyond,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1992.
    27. Thomas Lickona:Character Matters:How to Help Our Children Develop Good Judgment, Integrity, and Other Essential Virtues, Touchstone,200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邓小平文选》1-4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普罗泰戈拉篇》(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2.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7.卢梭:《忏悔录》,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8.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9.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2.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4.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观》,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年版。
    26.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徐向东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27.罗伯特·J·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李菲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汤姆·L·波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G.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0.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32.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徐梦秋等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皮亚杰:《智慧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34.塔尔蒙(J. L. Talmon),《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吉尔·利波斯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倪复生,方人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汤姆·彼彻姆:《哲学的论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斯特·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8.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
    39.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42.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43.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
    45.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7.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8.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郭金鸿:《道德责任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0.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1.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52.赵祥麟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53.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4.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5.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56.周辅成:《西方名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7.李志林:《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58.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9.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0.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1.杨涯人,邹效维:《中庸范畴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62.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3.王亚平:《修道院的变迁》,东方出版社,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64.陈根法:《心灵的秩序——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刘军宁等:《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
    66.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70.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1.应奇、刘训练编《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72.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3.吕耀怀,刘爱龙:《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j],《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2期。
    74.寇东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
    75.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6.高国希:《德性的结构》[j],《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77.高国希:《论个人品德》[j],《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78.高国希:《二程理学与德性伦理》[j],《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79.高国希:《道德理论形态:视角与会通》[j],《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
    80.路晓军:《儒家德性论》[j],《理论探讨》,2004年第6期。
    81.王易,刘致丞:《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2009年第5期。
    82.孙迎联:《轮到的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j],《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
    83.杨国荣:《道德自我与自由》[j],《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4.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
    85.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6.万增奎:《论道德自我的文化建构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
    87.王启康:《再论道德自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88.刘健康:《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论析》[j],《理论学习》2008年第7期。
    89.赵雪霞:《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的嬗变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90.孙蓉:《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探析及启示》[j],《文教资料》,2010 年2月上旬刊。
    91.安钰峰:《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
    92.唐汉卫:《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j],《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93.杨桂青:《品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交界处”绽放》[j],《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5日。
    94.郑富兴:《麦金太尔的美德教育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8期。
    95.胡绪阳:《德性的概念与内涵》[j],《求索》,2006年第4期。
    96.廖小平:《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的个体维度》[j],《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
    97.曾繁敏,程立涛:《论个人品德的日常生活之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8.罗元:《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与特征》[j],1997年第6期。
    99.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00.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101.郑富兴,李桢:《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国品格教育争论的伦理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102.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03.樊浩:《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j],《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04.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1999年第1期。
    105.檀传宝:《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106.张惠娜,卢风:《共同体与道德:麦金太尔对共同体伦理传统的追求》[j],《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7.申扶民:《康德审美自然观的道德维度》[j],《学术论坛》,2006年第7期。
    108.万俊人:《道德类型学及其文化比较视境——兼及现代伦理问题与罗尔斯和麦金太尔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09.吴敏,刘东丽:《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智慧”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110.赵林:《试析卢梭政治哲学中的集权主义暗流》[j],《学术研究》,2004年第6期。
    111.徐赛虎:《自我的结构与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112.张全新:《康德主体性道德哲学及其教育学意义》[j],《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13.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114.龚群:《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管》[j],《论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15.陆沉:《论道德情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116.万增奎:《西方德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道德同一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11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118.魏琳、朱文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19.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