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性”道德的基本伦理精神即是“普遍理性主义的内在冲动”。然而理性多元导致了“诸神混战”,从而引发现代性道德危机。对于现代性道德问题而言,以罗尔斯、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普遍理性主义主张重张康德的普遍理性主义旗帜,以拯救现代性道德危机。但是这种“现代性谋划”失败了!麦金太尔认为,由于启蒙谋划的失败,现代西方社会无论是社会生活中还是哲学理论上,都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中。基于此,麦金太尔提出了向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德性传统回归的独特思路。麦金太尔提出的摆脱现代道德困境的尝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种拯救方案在现实的考验中也未必行得通,但是麦金太尔的现代性批判本身有其理论价值。但是,由于其古典主义传统立场的限制,使得其批判总体上是保守主义的。就是因为其理论的保守性而使其批判缺乏现实性。马克思在反资本主义理论中的反现代性论说是有着“直接实践意义”的。他对以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无不蕴含着对现代性的间接诊断。然而,马克思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路径是与众不同的,即以“实践”为原点,分析出导致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根源是“异化劳动”,从而指出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保障和目标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Morality crisis of the modernity is accompanying with“the modernity”. Today the modernity has the hegemony status’s ideology and the power of speaking. It is in-depth survival situation and the speaking background on the morality in modern society. The 20th century's moral crisis first was or was still“modernity”crisis.
     The modern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is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modernity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focal problems currently because of developing modernization. The modernization, in fact is“the westernization”. Therefore, the modernity is an authority speaking, and it is also a cultural hegemony. The modernity is origin in Enlightenment directly. Therefore, the Enlightenment spirit itself Contains in“the modernity”. The modernity concepts' core is the rationality and subjectivity. And the free is the most basic value of the modernity. Although the modernity highly raises the subject’s rationality and person's freedom, it received the Metaphysics’consistent pursue of the universality. Modernity achievement“rationalization”the enterprise, means that the rationality substituted for the tradition to become the new authority. The rationalization is“identical”essentially. But, it’s one-sided development has caused the modernity question directly.
     The modernity morality, similar to the modernity, is in contradictory concepts’system. At present, a global phenomenon is cultural Pluralism. However, in this situation the people seek the Trans-Culture difference universal recognition, thus the morality of the modernity already transformed the criticized object. This is a cultural dilemma. However, MacIntyre declared in“after virtue”:It is a fundamental base on which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 failed.“Morality of the modernity”fell into mutual attack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post-modernism. In the 1990s's China ,those were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one hand, neo-Confucianists planted to reviv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post-modernism thinkers wanted to pursues the diversity and Heterogeneity.
     The basic ethics spirit of the modernity morality is“the universal rationalism intrinsic impulsion”. Basing on this, various cliques embarked from the different moral Preinstall source, and indicated own viewpoint respectively in own linguistic environment, thus causing fierce“Olympians tangled warfare”increasingly. It initiated the original moral power to lose, moral relativism being in flood, the moral foundation collapse and the moral mutual recognition crisis.
     Speaking of the modernity morality problems , as models of universal rationalism, Rawls and Habermas had provided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s. To save the modernity morality crisis, they insisted standpoint of the modernity morality, faced directly the modernity morality crisis, and advocated to return Kant’s universal rationalism. However, Rawls and Habermas’public ration concepts and their proof ways had basically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Moral Metaphysics’hedge. So, their theories face this question: How to realize their Public rational society. The modernity morality's essential problem is to yearn madly for the homogenization or the identical rational principle or the universal morality, and to favor rational construction about universal moral rule, thus the humanity lose the intrinsic support about virtue resources. Modern universal rationalism ethics is both unscrupulous metaphysics preinstall and the non-traditional virtue resources. So,“the modernity project”must fail! Therefore, MacIntyre advocated returning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Macintyre didn’t reconstruct the modernity morality with confidence, but pessimistically scanned the modernity morality. His basic judgment is: Since Enlightenment, moral construction work had throughly failed, thus leading to the crisis of moral life and theori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Macintyre thought that the ethical language of our society was in a grave disorder condition. He used“Feeling doctrine”as the current ethical state token fors another purpose. Why in this way? The fundamental reason rested with the limitations of enlightenment reason,the immediate reason was that the thinkers wholly failed to save Enlightenment. It caused today's virtuous life to be in the fragment. Macintyre believed that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failed, we faced two choices: Nietzsche or Aristotle. MacIntyre thought Nietzsche's standpoint was still individualism essentially, it was itself in the modernity morality problems. Therefore, we could not accept post-modernism, also could not approve the modernism, the only choice should returns to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Therefore, before he saved the ethical crisis of the modern west, MacIntyre began to restate the western ethical tradition of virtue. He describ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virtue theories. He recounted in oder Homer’s virtue, Athens' virtue, Aristotle’s virtue and the medieval times’virtue. MacIntyre was not simply duplicates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morals linguistic environment. Macintyre’s principle was the historicism critic, thus realized breakthrough on the theory. MacIntyre proposed distinctive train of thought to return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Namely, to carry on the moral inquisition by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way, to reconstruct community, and to restructure teleology. Why to return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Macintyre thought that in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there were able to find the resources which to solve questions. In addition, the human was the dependent rational creature. Macintyre proved that the human needed the virtue from person's biology subject significance. But, because of Circumstances changing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could we return to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Macintyre thought that once ideological prop collapsed with“God died”, so, the people must seek for the new ideological prop.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showed to pursue and affirm for the supreme good, it exactly could achieve this point, thus became the basic reason and the powerful for returning Ancient Virtue tradition.
     MacIntyr’s attempts to get rid of the modern moral dilemma was worth discussing, moreover the plan cannot necessarily accepted in real life, but Macintyre's modernity critique had its theory value. They show mainly: (1) to criticize which individualism over expansion of the modern West causes the Relativism; (2) to wake up which extremely growing hedonism of the modern West results in person's intrinsic energetic value lost; (3) to surmount the modern West ethics abstract speculative mode by traditional narrative inquisition way. However, its Classicism tradition standpoint resulted in its critique is as a whole the Conservatism. They showed mainly: (1) MacIntyre’s moral philosopy theory was idealism; (2) MacIntyre theory's Utopia fantasy was obvious; (3) MacIntyre’s theory only was to patch capitalist system.
     Obviously, MacIntyre’s anti-modernity issues were extremely rich, regarding capitalist system's critique was without doubt profound, but its critique lacked the feasibility because of its conservatism. However, Marx's anti-modernity dissertations had“the direct practice significance”in anti-capitalism theory. Because Marx’s care for the human happy question based on his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realistic misery destiny of the human. He was a revolutionary and thinker who took the emancipation of mankind as his own duty , he lifetime devoted in“the extant world revolutionization”. For this reason, Marx undoubtedly held the special status. The modernity indirect diagnosis was hidden his insight into the capitalism. However, Marx’s routes to get out of plight were out of the ordinary, namely to take“the practice”as the origin, and analyze that“talienative labour”reasons for the modernity moral dilemma , and then point out that“union united by free individuals”was the basic object of the modernity moral dilemma.
引文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7页。
    ②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年,第1页。
    ③参见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他说:“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④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导论第5页。
    
    ①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②福柯.福柯集[M].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页。
    ③转引自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④刘梅、王佳.现代性的问题[J].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第1页。
    ①参见刘梅、王佳.现代性的问题[J].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第2页。
    ②就像万俊人所概括的那样:“一方面,它由传统文化的挑战者变成了被传统文化挑战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由现代人和现代世界的文化理想变成了‘后现代文化’超越的对象。”引自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③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74页。
    
    ①参见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275、276页。
    ③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①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③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④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①参见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②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③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④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②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84页。
    ③参见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④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①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②参见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③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①Jue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M]. Vol.I,Beacon Press,1984年版,第138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第2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18-419页。
    ③Jue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M]. Vol.I,Beacon Press,1984年版,第325页。
    ④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李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①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
    ②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M]. the MIT Press,1990年版,第68页。
    ③Jue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 Vol.Ⅱ. Beacon Press,1984年版,第93页。
    ④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M]. the MIT Press,1990年版,第93页。
    ⑤李安东、段怀清译.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⑥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M]. the MIT Press,1990年版,第68页。
    ⑦转引自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
    ①参见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M]. the MIT Press,1990年版,第89页。
    ②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M]. the MIT Press,1990年版,第103页。
    ③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页。
     ①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页。
    
    ①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②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①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①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②参见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181页。
    ③孙利天.信仰的对话——辩证法的当代任务和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37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②同上。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⑥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参见何怀宏.在康德与卢梭之间[M].读书,2004年第12期,第150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②尼采认为从内容上: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1)虚无主义是精神权力提高的象征:积极的虚无主义;(2)虚无主义是精神权力的下降和没落:消极的虚无主义。参见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按照尼采的观点,似乎他的积极虚无主义并非是一种虚无主义,而是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彻底的唯意志论并不能解决任何现实的道德问题,这似乎也是麦金太尔没有接受尼采而转向亚里士多德的原因。
    ③参见应奇.启蒙谋划的失败与市民社会的超越[J].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113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⑤参见姚大志.亚里士多德还是尼采——麦金太尔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3期,第22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154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⑥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180页。
    ⑦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③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⑥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⑦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⑧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②里士多德选集[M]政治学卷.颜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页。
    ③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5页。
    ④亚里士多德选集[M]政治学卷.颜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6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③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页。
    ④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页。
    ⑤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8页。
    ⑥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⑦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⑧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①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年版,第221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⑤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⑥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217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⑦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⑧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③同上。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236页。
    ②同上,第236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④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⑤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⑥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⑦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②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③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⑥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9页。
    ③同上,第281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⑤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①转引自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②A·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万俊人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文版导论1999年版,第3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①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185页。
    
    ①A·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万俊人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②A·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万俊人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③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10页。
    
    ①参见Jurgen Habernas.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C]. Polity Press,1993年版,第104-105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⑤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①参见龚群.德性思想的新维度——评麦金太尔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为什么人需要德性》[J].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第43页。
    ②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202页。
    ①参见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62页。
    ①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导论第31-32页。
    
    ①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M].读书,2004年第12期,第150页。
    ②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③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0页。
    ④刘时工.道德虚无主义和柏拉图的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第58页。
    ①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太尔德性观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155页。
    ②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身推进的生长点[J].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第39页。
    ③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身推进的生长点[J].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第38页。
    ⑤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
    ①陈占友.论麦金太尔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C].第三届中国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4年第6期,第30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译者前言第2页。
    ③麦金太尔这里所说的“道德文化”,既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现象,也指社会道德实践状况。
    ④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324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08页。
    ②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③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①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②陈学明.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③陈学明.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④同上,1998年版,第137页。
    ⑤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页。
    ⑥陈占友.论麦金太尔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C].第三届中国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4年第6期,第31页。
    ①陈占友.论麦金太尔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C].第三届中国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4年第6期,第3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①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页。
    ②付艳辉.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4页。
    
    ①王海明.伦理学类型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40页。
    ②赵敦华.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第46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第二版跋,1995年版,第333页。
    ①万俊人.比照与透析[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②转引自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摘要第1页。
    ③参见同上,第15页。
    ④笔者非常赞同李佑新先生在《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中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虽然“麦金太尔不承认自己是保守主义者,也不愿意充当保守主义者的角色(参见麦金太尔著、龚群等译:《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81页),但是,他对现代性道德的看法及其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路与基本立场表明他无疑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①转引自史蒂芬·缪哈尔等.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M].孙晓春译.吉林人民出版,2007年版,第114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③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三大维度及其内在理据[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第101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页。
    ②罗国杰.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334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9.
    ②王婷.麦金太尔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J].学海,2007年第3期,第60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①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217页。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③参见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1页。
    ④参见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1页。
    
    ①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②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9页。
    ③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0页。
    ④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②刘化军、郭佩惠.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J].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6期,第8页。
    ①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参见同上,前言第5-6页。
    ①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5页。
    ②参见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版,第24页、第75-76页。
    ③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0页。
    ④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郝名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①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③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5页。
    ⑤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第73页。
    
    ①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4页。
    ②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②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①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第70页。
    ②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3页。
    ④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费希特.知识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0、261页。
    ②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③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⑤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①参见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第2页。
    ②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③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J].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1页。
    ①参见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J].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4页。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③同上,第102页。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①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J].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页。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③同上。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②同上。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6页。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页。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⑤同上,第226-227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③G. Lukacs.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M]s. the MIT Press ,1972年版,第1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页。
    ②参见许全兴.怎样理解马恩“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北京日报,2007年4月9日,第017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4页。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5页。
    ⑥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②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③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页。
    ⑥参见张盾.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伦理问题.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8页。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①张盾.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伦理问题.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4-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页。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30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6]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9]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0]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万俊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1]亚里士多德选集[M]伦理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2]里士多德选集[M]政治学卷.颜一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6]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1]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3]康德.康德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3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8]费希特.知识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9]尼采著.权力意志[M].张念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0]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1]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生活的一个片断[M].封宗信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4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5]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6]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7]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8]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9]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M].莫伟民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0]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
    [5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第2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
    [54]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5]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6]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7]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8]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60]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2]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63]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4]福柯.词与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65]福柯集[M].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66]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67]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8]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9]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70]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M].顾爱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1]爱德华·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M].马元德等译.东方出版社,1989.
    [72]霍里德.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3]艾森斯塔特SN.反思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74]史蒂芬·缪哈尔等.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M].孙晓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7.
    [75]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6]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77]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郝名玮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8]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9]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0]孙利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8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82]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83]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4]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85]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7]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8]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89]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90]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2]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3]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4]张维久、刘福森.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95]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6]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7]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2000.
    [98]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99]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0]吴冠军.多元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01]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102]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贝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103]秦存越.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04]陈学明.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105]陈学明.情系马克思——陈学明演讲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06]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07]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8]吴晓明.全球化北京下的现代性问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109]何霜梅.正义与社群——社群主义对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0]许纪霖.现代性的多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11]朱新民.西方后现代哲学——西方民主理论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13]赵祥禄.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4]Alasdair MacIntyre. Afte virtue[M].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econd edition,1986.
    [115]Alasdair MacIntyre. Whose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M].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8.
    [116]Alasdair MacIntyre. 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M].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8.
    [117]Alasdair MacIntyre. 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hirtue[M].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118]Peter McMylor. Alasdair Maclntyr: Critic of Modernity[M]. London and NewYork,1994.
    [119]Bruce Ballard. Understanding Maclntyre[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9.
    [120]Jue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M]. the MIT Press,1989.
    [121]Jue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 Vol.Ⅱ. Beacon Press,1987.
    [1]陈占友.论麦金太尔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
    [C].第三届中国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6).
    [2]Juergen Habermas.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C]. Polity Press, 1993.
    [1]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
    [2]张盾.现代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4.
    [3]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007.
    [4]许安明.通往自由之路[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2007.
    [5]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陈升磊.麦金太尔美德伦理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7]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付艳辉.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麦金太尔.不可公度性、真理和儒家及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关于德性的对话[J].彭国翔译.孔子研究,1998(4).
    [2]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百科全书派、谱系派、传统[J].高国希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12).
    [3]麦金太尔.道德与爱国主义[J].傅娉译.开放时代,1995(4).
    [4]麦金太尔.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走之路[J].乔法容译.国外社会科学1995(6).
    [5]麦金太尔.关于《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J].万俊人等译.读书. 1998(9).
    [6]麦金太尔.论人的脆弱性和依赖性[J].龚群译.伦理学研究,2003(3).
    [7]麦金太尔.论德性与独立性的实践推理者[J].龚群译.伦理学研究. 2003(4).
    [8]龚群.重新审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9]龚群.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承继及其理论特征[J].教学与研究,2000(12).
    [10]龚群.德性思想的新维度——评麦金太尔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为什么人需要德性》[J].哲学动态,2003(7).
    [11]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趋势[J].教学与研究,2003(9).
    [12]龚群.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现代德性伦理学评介[J].哲学动态,1998(6).
    [13]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读书,2004(12).
    [14]高国希.当代西方道德——挑战与出路[J].学术月刊2003(9).
    [15]高国希.当代西方的德性伦理学运动[J].哲学动态,2004(5)
    [16]高国希.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矛盾及其当代转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17]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J].现代哲学,2003(1).
    [18]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9]王海明.伦理学类型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6).
    [20]赵敦华.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2(4).
    [21]孙利天.信仰的对话——辩证法的当代任务和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03(6).
    [22]孙利天.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哲学[J].哲学动态,1995(5).
    [23]姚大志.亚里士多德还是尼采?——麦金太尔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2003(3).
    [24]姚大志.道德证明与现代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1).
    [25]贺来.“现代性”的建构——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J].哲学动态,2000(3).
    [26]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身推进的生长点[J].求是学刊,2005(1).
    [27]贺来.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
    [28]王振林.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J].人文杂志,2002(3).
    [29]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J].哲学研究,2004(5).
    [30]张盾.反现代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J].长白学刊,2004(1).
    [31]何睿洁.麦金太尔与传统德性理论的复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2]秦存越.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批判[J].学术交流,2007(2).
    [33]赵敦华.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2(4).
    [34]田海平.道德哲学的伦理思维进路[J].哲学研究,2005(11).
    [35]詹世友.对道德德性的哲学分析[J].人文杂志,2001(2).
    [36]詹世友.关于道德价值的哲学考察[J].社会科学,1999(11).
    [37]毛怡红.当代西方伦理学基础的重建及其扩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3).
    [38]刘化军、郭佩惠.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J].理论与改革,2005(6).
    [39]王今一.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摄义[J].中州学刊,1997 (3).
    [40]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太尔德性观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0(1).
    [41]刘时工.道德虚无主义和柏拉图的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3(6).
    [42]刘钢.合理性概念能情境化吗?——评麦金太尔的合理性思想[J].暨南学报23卷,2001 (6).
    [43]寇东亮.德性优先于权利——对礼群主义伦理的一种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13卷,2005 (1).
    [44]应奇.社群主义的自我观——兼评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3).
    [45]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三大维度及其内在理据[J].甘肃理论学刊,2009(2).
    [46]王婷.麦金太尔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学海,2007(3).
    [47]孙君恒.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复兴[J].广西大学学报,2001 (6).
    [48]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49]赵景来.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50]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51]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52]郭大为.镜像中的生存——现代性的反思与反思的现代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53]张曙光.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J].哲学动态,2006(4).
    [54]江文富.关于现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考[J].哲学研究,2007(7).
    [55]唐文明.何谓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8).
    [56]贾英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变革实质[J].哲学研究,2005(9).
    [57]刘梅、王佳.现代性的问题[J].兰州学刊,2006(8).
    [58]李淑梅.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59]罗骞.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60]任平.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现代性路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诞生160周年后的新解读[J].江海学刊,2005(3).
    [61]韩庆祥.现代性的建构与当代中国发展[J].理论参考,2007(10).
    [62]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1(5):25-32.
    [63]罗骞.“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不同定向——论马克思资本批判与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基本差异[J].教学与研究,2005(7).
    [64]王金福、王永山.从异化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人的存在状态发展之路的马克思主义解答[J].南京师大学报,2005(3).
    [65]张之沧.论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J].东南大学学报,2003(1).
    [66]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67]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2).
    [1]许全兴.怎样理解马恩“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N].北京日报,2007-4-9.
    [2]詹姆逊.现代性的幽灵[N].社会科学报,2002-9-19.
    [3]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N].光明日报,2004-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