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缔造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难点和学术争论的焦点。自1956年非斯大林化运动以后,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就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以及世界东西方政治思想界激烈交锋的热门话题。苏东剧变后,这一话题再度被热炒,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成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热点,斯大林模式及其理念又成为西方反共思潮的主要攻击目标。对于这个难题,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新角度,即从工业化的启动和进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党制度的嬗变、意识形态的更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借鉴社会心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
     在廓清“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与社会模式”、“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主义”、“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运动、社会问题”、“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个人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模式的一般性与斯大林模式的个性”等7组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本论文扼要地阐明了重评斯大林模式的意义和方法,然后分五章剖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根源、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和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对斯大林模式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本论文认为:
     斯大林模式的诞生是苏联现代化进程上不得不进行的体制转轨。当时国内严峻的社会危机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使苏联社会产生了停止实行相对分散的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要求,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为了积极备战,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应运而生。综观斯大林模式诞生和实行的情况,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斯大林个人的思维方式三者是斯大林模式诞生的思想根源。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分析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问题的争论,揭示二十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阶级状况的新变化基础上,本论文认为,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及其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理论等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些理论是引导苏联人民在孤立无助的处境中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不可否认,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不够严整,有些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斯大林时期苏联出现的过失与这些缺陷是相关的,肃反扩大化的发生与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不无关系,苏联农业长期发展滞后与斯大林
    
    农业集体化理论也是有关的。但是,总的讲,鉴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对斯大林社会主
    义理论的评价,不应拘泥于对其理论逻辑严整性的分析,而应到社会实践中去探求。尽管
    这些理论存在不足,但它们满足了社会的要求,总体上是推动了社会发展的。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这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
    表现。在经济上,苏联建立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运用行政手段执行指令性计划,对
    工农业生产及工农业产品的分配和流通都进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在这种经济体制内部,
    联共(布)和中央政府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控制,经济发
    展自身的规律受到排斥。在政治上,苏联实行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执政党内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联盟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进行了强有力的领导,通过安全机关大
    力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在联共(布)的权力结构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
    最高权力机关,在其休会期间党的领导权由中央委员会行使,在中央委员会休会期间党的
    政治事务由政治局及其日常办事机构书记处处理。对此,本论文认为,只要坚决贯彻民主
    集中制,保证党的代表大会对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书记处的领导,这些现象乃是政治生
    活的正常情况,而不是政治体制的弊端。在文化上,苏联通过政治批判构造一元化意识形
    态,国家对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都进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在实践
    中产生互动,使整个社会都具备了高度集中的特征。
     比较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可见,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
    的一种模式,它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发
     。;:~
    挥了重大作用,它使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使苏联在现代化的进程上取得非凡成就。从落
    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斯大林模式在推进工业化,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的文化科
    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斯大林领导开创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与英国开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并列的另一种现代化途
    径,尽管这种途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在苏联所取得的举
This thesis has ful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Stalin Mode from the view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y's modernization, that is from the points of industrialization's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mode's transformation and party system's evolution.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Birth of Stalin Mode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Soviet modernization process. At that time, severer domestic social crisis added with a fluctuant dis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produced objective requests to stop implementation of New Economic Policies. Under such a circumstance, highly centralized Stalin Mode was bom to consolidate Soviet regime, actively prepare for war and realize the dream to surpass Hesperian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With overview of Stalin Mode's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Stalin Mode deeply roots in three contributing elements: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by Soviet leadership with Stalin as the head, unique ethical ide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Russia as well as personal thinking way of Stalin.
    Featured by strong pertinence to reality, the socialist theory of Stalin was once an effective ideological weapon equipped by Soviet people to carry out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an isolated and helpless environment. It shall be admitted that the socialist theory of Stalin is not so perfect in its logical structure. However, study and evaluation on Stalin's socialist theory shall not be constrained to rigorous analysis on its theoretic logic perfection. Instead, the research must be put into context of social practices. Although defects exist in these theories, they met social requirements of that time and had really facilitated Soviet social development.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Stalin Mode is high centralization. In economics, Soviet Union established instructiv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hat is to conduct highly-centralized management on production, products' allocation and circulation both i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In politics, USSR began to practise highly-centralized party leadership, that is to enhance repression role of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through security agencies. In cultures, USSR constructed centralized ideology with measures of political animadversion. Thus the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had gener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so as to bring the feature of high centralization to the whole society.
    Stalin Mode had onc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actices, which enabled USSR to defeat German Fascism and gain incredible achievements in modernization process. Under promotion of Stalin Mode, USSR had accomplished modernized process using only tens of years while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had expended hundreds of years so that USSR grew into a powerful industrial country from a lagged agricultural country. Of course, it is incontestable that serious intrinsic abuses lie in Stalin Mode. In economics, instructiv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cannot promote a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long time. In politics, political system of Stalin mode had degenerated from high centralization to immoderate centralization so that social correction mechanism had lost its functions and various kinds of destruction to democracy and law appeared more and more, hi cultures, simplified, formulized management had repressed intrinsic development law of human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hus severe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ause.
    Stalin Mode not only produced direct influence to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movement, but also gave out a strong blow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and even to that of the world. Throughout the world, due to Stalin Mode, a long-tim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wo camps of the world was formed in the 20th century.
    To sum up, gain of this thesis is not limited to advantage-disadvantage analysis of Stalin Mode, but on embodiment comment of thes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is kind of typi
引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斯大林全集》第1—13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4年版。
    《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4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一国社会主义”问题论争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德波林学派资料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部分初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预定)。
    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苏联文学教研室编译:《关于“解冻”及其思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靳辉明主编:《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靳辉明、罗文东著:《现代化与人道主义》,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53—1964)》,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的再探讨》(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丁学良著:《“现代化理论”的渊源和概念构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吴冷西著:《十年论战》,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主编:《战后中苏关系走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江流、徐崇温主编:《20-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沈志华著:《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2页。
    
    
    李会滨主编:《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和前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周晓红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沙莲香著:《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马洪主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吴敬琏著:《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胡乃武、金培主编:《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刘玉珂等著:《经济增长模式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程又中著:《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宫达非主编:《中国著名学者苏东剧变新探》,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陆南泉、姜长斌主编:《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克明、金挥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正泉主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周新城、高成兴主编:《苏联东欧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龙闪著:《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
    姜长斌主编:《斯大林政治评传(1879-195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姜长斌主编:《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变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叶卫平著:《千秋功过 谁人评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邢广程著:《目标偏移和结构缺陷——从系统的观点研究苏联模式》,《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
    陆南泉、张础、陈义初等编:《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樊亢、宋则行主编:《近现代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国新著:《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沈宗武著:《斯大林模式是历史的错位吗?》,《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
    沈宗武著:《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
    沈宗武著:《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第4期。
    唐士其著:《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家荣等著:《苏联怎样利用西方经济危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张盛发著:《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启华著:《曲折探索时期的光辉业绩——建国后至“文革”结束的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
    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艾森斯塔德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艾森斯塔德著:《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牛津1966年版。
    罗克斯巴勒著:《关于不发达的理论》,麦克米兰1979年版。
    W.布鲁斯著:《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阿兰·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吉拉斯著:《同斯大林的谈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斯蒂芬·科恩著:《布哈林政治传记(1988-1938)》,纽约1973年版。
    《布哈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罗伯特·塔克主编:《斯大林主义——历史解释论文集》,纽约1977年版。
    翁贝托·梅洛蒂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商务印书官馆1981年版。
    韦伯斯特著:《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马尔科维奇、塔克等著:《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上、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A.诺夫著:《苏联经济史》,米德尔塞克斯1969年版。
    莫里斯·梅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E.H.卡尔著:《计划经济的基础(1926-1929)》,伦敦1969年版。
    奥塔·锡克著:《经济体制——比较、理论、批评》,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乔治·霍利德著:《对苏联的技术转让,1928-1937年和1966-1975年:西方技术在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美国西方观察出版社1979年版。
    兹·布热津斯基著:《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兹·布热津斯基著:《苏联集团:一致与矛盾》,马萨诸塞1967年版。
    伊萨克·多依彻著:《斯大林政治传记》,纽约1973年版。
    赫格居斯著:《赫格居斯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莫里斯·梅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伊恩·格雷著:《斯大林——历史人物》,新华出版社译1981年版。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让·爱伦斯坦著:《斯大林现象史》,时事出版社1986年版。
    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1—5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1982年版。
    苏联科学院历史所编:《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著:《新经济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
    罗·亚·麦德维杰夫著:《让历史来审判》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罗·梅德韦杰夫著:《斯大林与斯大林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沃尔科戈诺夫著:《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戈尔巴乔夫著:《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戈尔巴乔夫等著:《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戈尔巴乔夫著:《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真相与自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瓦·博尔金著:《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雅科夫列夫著:《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弗·普京著:《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