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考古学研究方法对至今所发现的夫余文化遗存特征进行了考察。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首先以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为基础,按时期整理了夫余的历史,其次确定了夫余的境域范围和自然地理环境。夫余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西汉初至西汉末,为夫余的形成时期;中期是东汉初至285年,为夫余的鼎盛时期;晚期是285年至494年,为夫余的衰落时期。夫余的境域早期只分布在第二松花江沿岸。中期,东以张广才岭和威虎岭为界;西以双辽至大安的一线为界;南以龙岗山脉为界;北以嫩江和第一松花江为界。晚期只限于辽源市一带。
     第二章整理了夫余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内容,并且将以往的关于夫余的研究论文分成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进行了介绍。关于夫余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国内的夫余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国外的夫余研究以韩国、朝鲜、日本为主。韩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后关于夫余的研究得到了正式发展。朝鲜的夫余史研究在七十年代就有了一定的成果。日本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关于夫余的研究。
     第三章探讨夫余文化的特点,首先观察夫余文化时间与空间的特点,之后把夫余文化遗存分为城址、生活遗址、墓葬、遗物等来观察其特点,最后探讨拥有夫余文化的族属和他们的经济生活。夫余文化的时间范围大致相当于公元前二世纪初至公元四世纪。夫余文化的空间范围以吉林市一
    
    带为中心的蛟河、永吉、九台、长春、舒兰、榆树、德惠、农安、双阳、
    伊通等,而且其大部分集中在第二松花江中流和饮马河、伊通河沿岸。夫
    余城址可分为平地城和山城。都城的防御体系由平地城和山城为一组的双
    重防御体系构成,主防御方向推定为西南方。地方的城址大部分位于交通
    道上。生活遗址可分为居住址和灰坑,居住址形制均为半地穴式的圆角长
    方形、椭圆形等。室内设有灶坑、壁盒、窖穴和柱洞。灰坑大部分设在居
    住址的周边,其形制有圆角长方形、不规则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墓
    葬的形制可分为竖穴土扩式、竖穴土扩木停式、土石混封式。葬具以木质
    为主,葬法采用了单人葬、两人同穴合葬、两人异穴合葬、三人同穴合葬、
    三人异穴合葬等,均为一次葬,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出现殉马习俗。根据
    墓葬的规模和葬法、男女性别等差异随葬器物的品种和数量也有不同。通
    过老河深墓地的男女性别和埋葬方法等可以看出组成此墓地的集团已出
    现了阶层分化。总体上老河深墓地是豪民以上的阶层利用过的共同墓地。
    出土遗物中生活活用具有陶器、铜镜、铜钱、铜旗、小铜壶、小铁刀、铁
    锥、铁剪、木漆器、桦树皮器皿、纺织品等。兵器有铁剑、环首刀、铁矛、
    铁链等,还有护身器盔胃、恺甲、护心镜等。生产工具有续、镑、镰、镭、
    凿、削、烨、锄、斗斧等。车马具有镶、衔、害、马橙、鞍桥、当卢、节
    约、带扣、卡具、环形饰、铃等。装饰品有耳饰、牌饰、腕饰、片饰、带
    钩、带卡、带扣、环饰、泡饰、铜梳、婆金铜贝等。拥有夫余文化的主体
    是秽拓族系统,而且还有少数的周边地区族属。夫余的经济生活为长期的
    定居,具有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第四章探讨夫余文化与西岔沟类型的关系,首先观察西岔沟类型的文
    化内涵,之后探讨西岔沟类型和夫余文化之间的关系。西岔沟类型遗存均
    为墓葬,墓葬形制为竖穴土扩式,使用木质葬具,均为单人一次葬,出现
    殉马习俗。西岔沟类型的渊源是宝山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外来文化因素
    有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西岔沟类型是当时生活在此地区的土著民吸
    收周边地区的文化因素创造的新文化类型,笔者支持‘一个单独的考古学
    文化说’。西岔沟类型和泡子沿类型是具有不同渊源的两种文化。
     第五章探讨夫余文化的渊源,首先探讨西团山文化和泡子沿类型之间
    出现的文化变异和泡子沿类型的出现过程,之后探讨汉书二期文化的影
    
    向,最后探讨泡子沿类型的渊源。公元前四世纪在一些西团山文化晚期遗
    存中开始出现与典型的西团山文化不同的新文化因素。随着进入公元前三
    世纪,各地出现了与西团山文化的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几种文化类型。到
    公元前二世纪,终于出现泡子沿类型。夫余文化的来源是西团山文化、汉
    书二期文化和宝山文化,其中最主体因素是西团山文化。
     第六章介绍了夫余和中原文化、北方草原文化、高句丽文化之间的关
    系。夫余和中原王朝虽有一些冲突,但长期来说维持了非常友好而亲密的
    关系。夫余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因素在土扩木停墓形制和铜镜、漆器、铜钱、
    砖瓦等高级器物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此外泥质陶、铁制兵器、铁制生产工
    具、车马具、玉饰等装饰品中也出现了中原文化因素。在与北方草原文化
    间的关系中,夫余与其中的匈奴和鲜卑建立了最为密切的关系。出现在夫
    余考古文化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有殉马习俗、动物纹牌饰、铜蝮、桦树
    皮器物等。与高句丽的关系,文献记载两国间关系非常密切,但两国的考
    古文化间却不存在这种密切的关系。
     结语提出关于夫余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豪离国”的地理位
    置问题;第二,关于夫余、北夫余、东夫余的问题;第三,后期王城的地
    理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current archaeological method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presently-know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Puyo culture.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first establishes a periodized arrangement of Puyo history, using extant historical records as a foundation, and then determines Puyo's territorial scope and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uyo's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early period, lasting from the early to the late Western Han, which is Puyo's formative period; the middle period, lasting from the Eastern Han until 285, which is the period of Puyo's flourish; and the late period, lasting from 285 until 494, which is the period of Puyo's decline. Puyo's territory during its early period was limited to the valley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its territories reached to the Zhangguangcai mountain range in the east, to the borders of Shuangliao and Da'an in the west, to the Longgang mountain range in the south, and to the Nen and First Songhua rivers in the north. In the late period its territories were limited to the region of the liaoyuan municipality.
    Chapter Two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rchaeological surveys and excavations of Puyo cultural remains, and also introduces previous scholarly works concerning Puyo,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ose works published in China, and those published elsewhere. Archaeological surveys and excavations of Puyo cultural remain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Chinese studies of Puyo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Studies of Puyo outside of China include
    
    
    primarily those published in South Korea, North Korea, and Japan. South Korean studies of Puyo commenced in the 1970s and attained to a degree of development after the 1990s. North Korean studies of Puyo have achieved some results since the 1970s. Japanese studies of Puyo commenced in the 1930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Puyo culture, first by analyz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pecifics of Puyo culture, and later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ultural remains, including walled sites, dwelling sites, burials, and artifacts. Finally, this chapter will analyze Puyo ethnicity and economy. Puyo's temporal scope corresponds generally to the early second century BC to the fourth century AD. The spatial scope of Puyo culture, concentrated on the region of Jilin city, includes the counties and municipalities of Jiaohe, Yongji, Jiutai, Changchun, Shulan, Yushu, Dehui, Nongan, Shuangyang, and Yitong. The majority of remain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Second Songhua, Yinma, and Yitong river valleys. Puyo walled si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ose built in fiat plains and those built on hilltops. The capital city's defense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dual complex of walled towns hi plains and hilltop fortifications, with lines of defense oriented primarily toward die southwest. Walled sites outside of the capital are usually built at the intersections of major transit routes. Dwelling rem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residential structures and ashpits. Residential structures are typically in the form of semi-subterranean rectangular pits with rounded corners or oblong pits. Dwelling chambers include hearths, stone niches, storage pits, and pestholes. Ashpits include rectangular pits with rounded comers, square pits, oblongs pits, and rounded pits. Burial forms include earthen pit burials, earthen pit with wooden coffin burials, and mounds consisting of mixed earth and rock. Coffins are made primarily of wood, and burial modes include individual burials, twin burials hi a single pit, twin burials hi separate pits, triple burials hi a single pit, and triple burials hi separate pits. All are primary interment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orpse is always supine and extended. There is occasionally seen the practice of immolating a horse with burials. According to burial practice and methods, male and female burials are distinguished hi terms of the kind and amount of burial goods. The case of the Laoheshen cemetery i
引文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资治通鉴》、[韩]《三国史记》、[韩]《三国遗事》
    程妮娜:《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传郎云、杨砀: 《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佟冬编: 《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董万仑: 《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董学增: 《吉林市考古文博论》,江城文博丛刊第4辑,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物管理处,1997。
    干志耿、孙秀仁: 《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社,1982。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何贤武、王秋华主编: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贾敬颜: 《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吉林省志卷43-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 《吉林省各县文物志》。
    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 《吉林省陆地卫星影像图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物、博物馆志》,吉林市文化局文化艺术志编辑部,1990.
    金毓(?): 《东北通史》上篇,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7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考古学辞典》,知识出版社,199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东北史地考略(续集)》,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宁梦辰: 《东北地方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孙进已: 《东北民族原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孙进已、冯永谦: 《东北历史地理》1.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谭英杰等: 《黑龙江地域考古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王绵厚: 《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王绵厚: 《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王绵厚、李健才: 《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
    王禹浪: 《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吴文衔、张泰湘、魏国忠: 《黑龙江古代简史》,北方文物杂志社,1987。
    张博泉: 《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张博泉、魏存成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张碧波: 《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考古学会编: 《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6-2000年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
    安文荣: 《长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遗存的初步研究》, 《长春文物》,第11、12合刊:19991 《长春石碑岭出土的青铜时代遗物》, 《博物馆研究》,1991-1。
    陈家槐: 《吉林省永吉杨屯大海猛古遗址3次考古发掘概况》, 《吉林省考古学会通讯》,1982-2: 《吉林省永吉乌拉街出土触角式剑柄青铜短剑》, 《考古》,1984-2。
    唐音、翟敬源、张寒冰: 《吉林市东团山汉魏时期及明代遗址》, 《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
    丹化沙: 《黑龙江肇源望海屯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1961-10。
    东北博物馆: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考古学报》,1957-1。
    
    
    佟柱臣: 《考古学上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东北疆域》, 《考古学报》,1956-1:《“夫租(?)君”银印考》,《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
    佟阿伟: 《吉林德惠县出土陶器》, 《考古》,1985-3。
    董学增: 《吉林东团山原始、汉、高句丽、渤海诸文化遗址调查略报》, 《博物馆研究》,1982-创刊号;《吉林蛟河县新街、福来东古城考》,《博物馆研究》,1989-2:《从东团山、帽儿山汉、晋时代的文化遗存看当时今吉林市的历史与民族》,《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秦汉至三国》,北京出版社,1996; 《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其附近卫城调查报告》, 《北方文物》,1986-4。
    都兴智:《论汉书文化和白金宝文化》, 《北方文物》,1986-1。
    冯家升: 《豆莫娄国考》, 《禹贡》第一、二、三合期,1937。
    冯恩学: 《中国境内的北方系东区青铜釜研究》, 《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
    干支耿: 《古代槀离研究》, 《民族研究》,1984-2。
    耿铁华、王志敏、李魁星: 《柳河县三统河流域原始文化遗址踏查》, 《博物馆研究》,1988-2;《柳河县一统河流域的原始文化遗址》,《博物馆研究》,1989-1。
    贾伟明: 《关于白金宝类型分期的探索》, 《北方文物》,1986-1。
    郝思德: 《白金宝文化初探), 《求是学刊》,1982-5。
    何明: 《吉林省伊通河上流考古调查》, 《北方文物》,1990-3。
    黑龙江省博物馆: 《嫩江沿岸细石器文化遗址调查》, 《考古》,1961-10。
    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1980-4;《肇源县卧龙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肇东县青铜时代墓葬》,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黑龙江省海林市望天岭遗址发掘简报》, 《北方文物》, 1998-2;《黑龙江宾县庆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7。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黑龙江肇源白金宝遗址1986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 1997-4; 《黑龙江省肇东县哈土岗子遗址试掘简报》, 《北方文物》,1988-3;《黑龙江省肇东县后七棵树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88-3;《黑龙江省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发掘简报》. 《北方文物》,1997-1; 《黑龙江省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学报》, 1998-1。
    洪峰:《吉林省辉发河上流地区原始文化简析》,《北方文物》,1985-3:《吉
    
    林市郊区帽儿山汉代墓地》, 《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4; 《关马山石盖石圹墓及其相关问题》, 《长春文物》7,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94。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吉林省农安德惠考古调查简报》, 《北方文物》,1985-1; 《吉林夫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 《考古》,1979-2; 《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9-2。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 《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东北考古与历史》, 1982-1;《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6;《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古城址调查简报》, 《考古》,1988-6。
    吉林省文化局群众文化处: 《吉林九台上河湾考古调查》,《考古》,1961-3。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 《吉林长蛇山遗址的发掘》, 《考古》,1980-2; 《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 《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3; 《吉林舒兰黄鱼圈珠山遗址清理简报》, 《考古》,1985-4。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等:《吉林桦甸西荒山屯青铜短剑墓》,《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1; 《吉林永吉杨屯遗址第3次发掘》, 《考古学集刊》, 7集,1991。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农安县邢家店北山墓地发掘》,《考古》1989-4;《吉林九台市石砬山、关马山西团山文化墓地》, 《考古》,1991-4; 《吉林德惠县北蛉墓地调查与发掘》,《考古》, 1993-7:《吉林省九台董家遗址发掘简报》,《博物馆研究》,1996-3。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吉林市猴石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93-3。
    吉林省博物馆, 《吉林江北土城子遗址及石棺墓》, 《考古学报》,1957-1;《吉林大安东山头细石器文化遗址》, 《考古》,1961-8;.《吉林大安东山头古墓葬清理》,《考古》, 1961-8。
    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 《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 《考古》,75-6。
    吉林市博物馆: 《吉林永吉县学古东山遗址试掘简报》, 《考古》,1981-6:《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 《考古》,1985-6: 《吉林市帽儿山汉代木椁墓》,《辽海文物学刊》,1988-2;《吉林永吉杨屯大海猛遗址》,《考古学集刊》,第5集,1987:《吉林口前蓝旗小团山、红旗东梁岗石棺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9。
    
    
    金旭东:《1987年吉林东丰南部盖石墓调查与清理》,《辽海文物学刊》,1991-2;《试论邢家店类型及其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93-2;《西团山文化辨析》,《青果集》Ⅰ, 知识出版社,1993。
    金岳: 《东北貊族源流研究》, 《辽海文物学刊》,1994-2。
    蔺新建: 《东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陶壶研究》, 《辽海文物学刊》,1994-2。
    蔺新建、张志立: 《考古学上夫余文化之探索》, 《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秦汉之三国》,北京出版社,1996。
    康家兴:《吉林江北土城子附近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考古通讯》,1955-1;《浑江中流的考古调查》, 《考古通讯》,1956-6。
    匡瑜: 《战国至两汉的北沃沮文化》, 《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1。
    栾兆鹏: 《从考古学上看汉代夫余国的社会经济》, 《博物馆研究》,1995-1。
    李殿福: 《汉代夫余文化刍议》, 《北方文物》,1985-3; 《从考古学上看汉代东北地区的汉族文化》, 《博物馆研究》,创刊号; 《吉林省西南部的燕秦汉文化》, 《社会科学战线》,1978-3。
    李健才: 《夫余的疆域和王城》, 《社会科学战线》,1982-4; 《吉林市龙潭山山城考》, 《博物馆研究》,1995-2; 《再论北夫余、东夫余即夫余的问题》,《东北史地考略》续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三论北夫余、东夫余即夫余的问题》, 《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李文信: 《吉林市附近之史迹与遗物》, 《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吉林龙潭山遗迹报告》,《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吉林辽源市龙首山城内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3;《吉林辽源市龙首山遗址的调查》, 《考古》,1997-2。
    林沄: 《论团结文化》, 《北方文物》,1985-1: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辽海文物学刊》,1989-2; 《西岔沟型铜柄铁剑与老河深、彩岚墓地的族属》, 《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夫余史地再探讨》,《北方文物》,1999-4。
    刘红宇: 《长春市德惠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述要》,《博物馆研究》,1984-1;《吉林省德惠王家坨子北岭发现的古代遗存》, 《北方文物》,1985-1; 《试论田家坨子遗存有关问题》, 《北方文物》,1985-1; 《饮马河流域原始文化初探》,《博物馆研究》,1986-3。
    
    
    刘振华: 《试论吉林西团山文化晚期遗存》, 《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1:《永吉杨屯遗址试掘简报》, 《文物》,1973-8。
    刘景文: 《双阳考古调查记》, 《博物馆研究》,1982-创刊号; 《吉林市郊帽儿山古墓群》, 《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 《吉林市帽儿山古墓群》, 《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
    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1。
    刘升雁: 《东辽县石驿公社古代墓群出土文物》, 《博物馆研究》,1983-3;《东辽县石驿公社古代墓群出土文物的研究》, 《博物馆研究》,1985-1。
    刘升雁、栾兆鹏: 《从考古学上谈鲜卑早期的文化问题》, 《博物馆研究》,1992-2。
    马德谦:《淡淡吉林龙潭山,东团山一带的汉代遗物》,《北方文物》,1987-4:《夫余文化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91-2:《夫余丛说》,《博物馆研究》,1994-3; 《夫余前期国都的几个问题》, 《博物馆研究》,1995-3。
    万顺: 《农安田家坨子遗址新出土的几件陶器》, 《博物馆研究》,1984-2。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 《考古》,1961-12;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 《考古》,1965-6。
    乔梁:《吉长地区西团山文化之后几种古代遗存》,《辽海文物学刊》,1993-2。
    三江: 《汉魏夫余史地考略》, 《北方文物》,1988-1。
    四晋: 《望海屯遗址略记》, 《北方文物》,1987-1。
    四平地区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古城址调查简报》,《考古》, 1988-6。
    邵蔚风: 《吉林市东团山遗址局部调查简报》, 《博物馆研究》,2001-1。
    孙进已: 《古代东北民族的分布》, 《东北地方史研究》2,1985。
    孙进已、张志立: 《秽貊文化的探索》, 《辽海文物学刊》,1986-创刊号。
    松花江地区文物管理站:《松花江地区1981年文物普查简报》,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3-1。
    孙守道: 《“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 《文物》,1960-8、9; 《再论“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文化内涵、族属及国别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
    孙正甲: 《夫余原流辨析》, 《学习与探索》6,1984。
    
    
    宋玉彬: 《东丰县十大望遗址新出土一批文物》, 《博物馆研究》,1992-2。
    松原市博物馆:《吉林省松原市后山土木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98-2;《吉林松原市后土木村发现古代墓葬》, 《考古》,1999-4。
    谭英杰: 《白金宝遗址》。《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3。
    唐洪源:《吉林东辽公路沿线文物调查简报》,《博物馆研究》,1992-1:《辽源地区发现两处青铜时代石棺墓》, 《北方文物》,1993—2; 《东辽石驿长兴汉墓出土文物调查>,《博物馆研究),1994-1;《东辽永康青铜文化遗址调查》,《博物馆研究》,1994-3: 《东丰南部青铜文化遗存调查》, 《博物馆研究》,1995-2;《东辽县有关青铜器文化遗存调查》, 《博物馆研究》,1998-1; 《东辽县发现一批古文化遗物》, 《博物馆研究》,1998-3; 《吉林省东丰县狼洞山石棺墓调查与清理》, 《北方文物》,1999-1; 《辽源龙首山再次考古调查与清理》, 《博物馆研究》,2000-2。
    田耘: 《两汉夫余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7-2; 《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 《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1。
    王城贤等: 《吉林市附近发现多处古代文化遗址》, 《考古通讯》,1957-3;《吉林市组织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吉林市附近第一次文物普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12。
    王海燕: 《早期拓跋鲜卑和夫余考古遗存的比较》, 《博物馆研究》,2003-1。
    王洪峰: 《吉林海龙原始社会遗迹调查》, 《博物馆研究》,1985-2; 《吉林市帽儿山夫余遗址》, 《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文物出版社,1997; 《大安县汉书遗址》, 《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 《长白干沟子汉代积石墓群》, 《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 文物出版社,2003。
    王绵厚:《东北古代夫余部的兴衰及王城变迁》,《辽海文物学刊),1990-2。
    王未想:《内蒙巴林左旗石房子村发现的夫余族官印》,《北方文物》,1997-3。
    王侠等:《农安县刑家店汉书一期文化及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
    王亚洲等: 《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的发现与初步调查》, 《吉林大学人文学报》,1958-3.
    王雅周: 《在长春伊通河畔的田野考古调查》, 《文物参考资料》,1956-1。
    王禹浪、李彦君: 《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 《第8回高句
    
    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高句丽的国际关系-》,高句丽研究会,2002。
    王禹浪等: 《拉林河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东北史研究动态》,第5期。
    王昭:《谈吉林帽儿山出土丝织品的处理与封护》,《博物馆研究》,1997-3。
    魏国忠: 《豆莫娄国考》, 《学习与探索》,1982-3。
    武国勋:《夫余王城新考-前期夫余王城的发现》,《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4。
    武保中: 《吉林公主岭猴石古墓》, 《北方文物》,1989-4。
    荆三林:《长春近郊伊通河流域史前文化遗迹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学报-文史版-》,1954。
    许彦文: 《吉林双阳万宝山石棺墓》, 《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3。
    严长录: 《夫余的遗迹和遗物》, 《民族文化的诸问题》,世宗文化社,1994。
    杨俊贤: 《鲜卑鸭形鼎浅析》, 《博物馆研究》,1998-2。
    阎孝慈: 《东北人民大学历史系同学赴吉林市郊进行考古调查实习》, 《考古通讯》,1956-4。
    尹玉山: 《吉林永吉学古汉墓清理简报》, 《博物馆研究》,1985-1。
    于海民: 《东辽黎明石棺墓清理》, 《博物馆研究》,1989-2。
    张博泉: 《夫余史地丛说》, 《社会科学辑刊》,1981-6: 《夫余的地理环境与疆域》, 《北方文物》,1998-2: 《魏书豆莫娄传中的几个问题》, 《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2。
    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吉林省饮马河沿岸古文化遗存调查简报》,《考古》,1986-9。
    张立明: 《吉林泡子沿前山遗址及其相关问题》, 《北方文物》,1986-2。
    张伟: 《松嫩平原早期铁器的发现与研究》, 《北方文物》,1997-1。
    张永平、于岚:《磐石县梨树上屯西山竖穴岩石墓》,《博物馆研究》,1993-2。
    张忠培:《吉林市郊古代遗址的文化类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
    郑新城: 《吉林松原市后土木村发现古代墓葬》, 《考古》,1999-4。
    郑君雷:《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郑永振: 《沃沮·北沃沮疆域考》, 《韩国上古史学报》,1991-7。
    赵殿坤: 《四平出土东汉鸟兽纹规矩镜》, 《博物馆研究》,1993-3。
    赵善桐: 《黑龙江宾县老山头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1962-3。
    中国考古学会编:《东辽县石驿乡汉代透雕铜牌》,《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
    
    1988。
    周向永、赵守利、邢杰: 《西丰城子山山城》, 《辽海文物学刊》,1993-2。
    朱泓、王培新: 《吉林农安邢家店北山墓地的古代人骨》, 《考古》,1989-4。
    朱永刚: 《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古城址调查简报》, 《考古》,1988-6; 《吉林省及相邻地区出土铜剑的聚流分析-兼论东北系铜剑的区系与流变》,《边疆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
    孔锡龟: 《在广开土王陵碑的“东夫余”考察》, 《韩国史研究》70,1990。
    金光洙: 《夫余的‘大使’职》, 《朴永锡教授华甲纪念韩国私学论丛》上,1993。
    金到勇: 《关于下户的一考察》, 《釜山女大史学》12,1994。
    金元龙:《鸟形天线(NNTENNA)式细形铜剑的问题》, 《白山学报》8,1970。
    金贞培: 《关于秽貊族的研究》, 《白山学报》5,1968; 《豆莫娄国研究-关于夫余史的连结-》, 《国史馆论丛》29,1991。
    金贤正: 《关于夫余成立的一考察》, 《祥明史学》。
    卢重国: 《关于东夫余的几个问题》, 《韩国史论集》10,1983。
    卢泰敦: 《夫余国的疆域及其变迁》, 《国史馆论丛》4,1989。
    朴京哲:《关于夫余史展开的再认识试论》,《白山学报》40,白山学会,《夫余史的展开及支配构造》, 《韩国史2-从原始社会至古代社会-》,韩吉社,1995;《为考察夫余国家的支配构造的—试论》, 《古朝鲜与夫余的诸问题》, 新瑞园,1996。
    朴洋震: 《墓葬资料的社会的分析和榆树老河深墓地的—考察》, 《韩国上古史学报》29,19981 《族属推定和夫余及鲜卑考古学资料的比较分析》, 《韩国考古学报》39,1998。
    宋镐最:《夫余》,《韩国史4-初期国家(古朝鲜.夫余.三韩)-》,国史编纂委员会,1997; 《通过考古学资料分析的夫余起源及其成长过程》, 《韩半岛和中国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汉城大学出版部,1999。
    吴江原:《中满地域的初期铁器文化-泡子沿式文化的成立和展开》,《转换期的考古学Ⅲ-第24回韩国上古史学会学术发表大会发表要旨文-》,2000年10月。
    
    
    吴永灿: 《通过榆树老河深遗迹所探讨的夫余社会》, 《韩半岛与中国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汉城大学出版部,1999。
    俞泰勇: 《论衡“吉验”编的槀离国研究》, 《白山学报》57,2000。
    尹乃铉: 《东夫余国家和社会性格》, 《白山学报》49,1997; 《夫余的分裂和变迁》, 《祥明史学-赵景来博士停年退任纪念论文-》,1995。
    尹武炳:《秽貊考》,《白山学报》1,1966。
    李基白: 《夫余的妬忌罪》, 《史学志》4,檀国大学,1970。
    李健茂: 《关于传忠南出土触角式铜剑》, 《硕晤尹龙镇教授停年退任纪念论丛》,1996。
    李道学: 《关于夫余国不同方位名称的出现过程》, 《白山学报》38,1991。
    李丙焘: 《夫余考》, 《韩国古代史研究》,博英社,1976。
    李钟洙:《吉长地区初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百济文化》第30辑,2001。
    李亨求:《关于韩国民族文化的西伯利亚起源说再考》,《东方学志》69,1990。
    郑尚锡: 《西团山文化和初期夫余》,东亚大学校硕士学位论文,1996。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夫余史》, 《朝鲜全史》2,科学百科事典出版社,1979。
    李址麟: 《对夫余的考察》, 《古朝鲜研究》,科学院出版社,1963。
    黄铁山: 《对秽貊族》Ⅰ、Ⅱ, 《考古民俗》2期、3期,1963。
    李京逸: 《吉林省蛟河一带的堡塞遗迹》, 《朝鲜考古研究》,2003-1。
    金炳龙著、文一介译: 《后夫余的建立》, 《东北与考古信息》,1992-2。
    池内宏:《夫余考》, 《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13,1932。
    白鸟库吉:《夫余国始祖东明王传说就》,《白鸟库吉全集》5,19701《弱水考》, 《史学杂志》,7-11、12,1986: 《秽貊民族由来述,夫余、高句丽及百济起源及》,《史学杂志》45,1936。
    田村晃一: 《新夫余考》, 《青山考古》,1987-3。
    日野开三郎: 《扶余国考》,《史渊》34,九州大,1946。
    
    
    中山清隆: 《秽.夫余考古新探》, 《北方考古学》,1998。
    井上秀雄: 《夫余国王大使》, 《柴田实记念日本文化史论丛》,1976。
    三品彰英: 《秽貊小考》, 《朝鲜学报》,1952。
    津田左吉: 《勿吉考》, 《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1。
    岛田好: 《东夫余位置高句丽开国传说》, 《青丘学丛》16。
    宫本一夫: 《东北亚地区触角式铜剑的变迁》, 《边疆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