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书画鉴藏活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书画鉴藏史的个案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征明。结合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方法,本论文力图尽可能地还原关于文征明的书画鉴藏活动,包括他参与的鉴藏诸事和他主导的鉴藏行为,通过对这些鉴藏活动的解读,了解文征明本人的鉴藏方法、鉴藏观念、鉴藏趣味,并将之放置在鉴藏史的整体范畴,讨论他的鉴藏活动所具有的特性和意义,并藉此管窥明代中期苏州乃至江南地域书画鉴藏的共性。
     文征明是中国绘画史上倍受推崇的大师,同时也是伟大的书法家、诗人、明代著名的文人。与此同时,文征明也是鉴藏史上著名的鉴赏家,他的鉴赏水平不光受到同时期收藏家们的认可,也受到其后各个时期的收藏家们广泛地赞誉。虽然文征明生前并未撰写过关于个人的收藏著录,但是他留存下来一定数量的书画题跋、题画诗,以及其撰写的许多包含与同时代文人、收藏家们往来的诗词、记、行状、墓志铭等等。我们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梳理和解读,可以部分地呈现其当时的鉴藏活动。文征明之所以能够成为眼力不凡的书画鉴赏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生长在鉴藏风气盛行的明代苏州地区,他的老师沈周、吴宽、李应祯,长辈王鏊、史鉴,好友都穆、唐寅、祝允明等,都是负有鉴赏家名气之人,文征明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对于书画鉴藏耳濡目染,鉴藏既是他学习书画创作时的需要,也逐渐成为他的爱好、学问和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征明接过沈周的衣钵成为吴门的领袖之后,他也愈发地笃好书画鉴藏,并与当时的许多收藏家如华云、华夏、何良俊、项元汴等频繁地互动与往来,发挥着他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史中,可以称之为鉴藏家的不在少数,以他们的身份来区分,有统治者身份的鉴藏家、有文人官员身份的鉴藏家、有画家身份的鉴藏家、有美术史家身份的鉴藏家,甚至也包括商人身份的鉴藏家……。文征明这样的书画鉴藏家,具有文人画家身份的意味,这种类型的鉴藏家,如宋元以来的苏轼、米芾、赵孟頫等,文征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文征明的鉴藏活动中,表现出他文人的一面,即更重视“寓目”而非占有,重视书画鉴藏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而非物质财富的炫耀。在文征明的晚年,他提出“真赏”的观点,明确了书画鉴藏的意义所在。从对于文征明书画鉴藏活动的研究中,我们既可以总结作为文人画家身份的鉴藏家其书画鉴藏的特点和观念,也可以将文征明视之为明代苏州文人收藏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了解到其时代性特征。以上,正是本论文通过对文征明书画鉴藏活动的研究,想要达到对于书画鉴藏史整体研究的微不足道的补充。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the selected research object is Wen Zhengming, a leader of Wu School of Painting in the Ming Dynasty. Combining history and philology methods together, this paper seeks to restore th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of Wen Zhengming'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 much as possible, including th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ffairs he has participated in and the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behaviors he has le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ffairs, the author understands the methods, concepts and interests of Wen Zhengming's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Putting them in the whole category of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history,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Wen's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 has a glimpse of the generalities of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in Suzhou and Jiangnan region in the Mid‐Ming Dynasty.
     Wen Zhengming is a highly respected mas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s well as a great and renowned calligrapher, poet and scholar in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meantime, Wen is also a famous connoisseur in the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history. His appreciation level was not only recognized by the collectors in the same period, but also widely praised by later generations of collectors. Although Wen did not author any collection records in his lifetime, he left behind a lot of paintings, calligraphy inscriptions and poems on paintings, as well as a sea of poetry, records,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deceased persons and epitaphs for exchanges with scholars and collectors in the same period. Through the car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th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in that era can be partly presented. The reason why Wen became an extraordina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 was historically inevitable. He was born in the S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Dynasty where th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tmosphere prevailed. His teachers Shen Zhou, Wu Kuan and Li Yingzhen, his elders Wang Ao and Shi Jian, his friends Du Mu, Tang Yin and Zhu Yunming were all renowned connoisseurs. In the process of his growth, Wen Zhengming was constantly influenced by what he saw and heard from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which was not only a necessity for him to stud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 but also gradually became his hobby, learning and a way of life. After Wen took over the mantle of Shen Zhou and became the leader of Wu School of Painting, he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nd frequently interacted with many connoisseurs at that time, such as Hua Yun, Hua Xia, He Liangjun and Xian Yuanbian, exerting his influence.
     In the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e scholars who could be called as connoisseurs were in great numbers. In terms of their identities, they were not only connoisseurs, but also rulers, literati scholars, painters, art historians or even merchant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 and collectors like Wen were also literati scholars and painters, and Su Shi, Mi Fu and Zhao Mengfu all belonged to this category while Wen was a representative one. Wen's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showed his literary side, namely, valuing appreciation rather than occupanc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delight brought b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rather than showing‐off of material wealth. In his late times, Wen put forward the view of "true appreciation", which specified the significance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f Wen'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we can not only summarize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cepts of connoisseurs with the identities of literati scholars and painters, but also regard Wen a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literati collectors in Suzhou in the Ming Dynasty to learn about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 The above contents are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author to the whole studie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history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Wen'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nnoisseurship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引文
1“明初高季迪有北郭十友,丽文亦有东庄十友,吴爟次明、文征明征仲、吴奕嗣业、蔡羽九达、钱同爱孔周、陈淳道复、汤珍子重、王守履约、王宠履吉、张灵孟晋。”参见朱彝尊《敬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参见陈瑞近《文征明的社会角色》,载《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总第130期,第6页。
    3参见陈瑞近《文征明的社会角色》,载《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总第130期,第8页。
    4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75页,上海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
    5如文征明《二湘图》(故宫博物院藏)、《松下高士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等,在此不一一例举。
    6参见乾隆本《苏州府志》卷二十七《第宅园林》、道光本《苏州府志》卷四十六《第宅园林》,转引自《文征明年谱》卷一[9],周道振/张月尊同纂,上海: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7文含纂修:《文氏族谱续修》(历世第宅坊表志/第宅),清道光十一年沈复燦抄本。
    8“到家,筑室于舍东,名玉磬山房。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参见文嘉《先君行略》,载文征明《甫田集》543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9参见《夜航船》,张岱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
    11关于二十世纪初期美术史研究概况和特征,可参见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12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25年1月由翰墨苑美术院出版;滕固《中国美术小史》,1926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潘天寿《中国绘画史》,1926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1年9月由南京书店出版;王钧初《中国美术的演变》,1934年10月由文心书业出版社出版;秦仲文《中国绘画学史》,1934年11月由立达图书公司出版;郑昶《中国美术史》,1935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937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上参见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13《画史汇稿文征明》,神州国光社出版,民国18年冬月。
    14参见《文征明》,张安治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8月。
    15《文征明书画简表》,198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文征明集》分上下两册,198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文征明年谱》,1998年8月由百家出版社出版。《停云馆帖汇考》,全四册,2012年12月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此外,周道振尚编纂有《唐寅集》,2013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6参见《文征明书画简表》前言,周道振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6月。
    17例如,对于1543年传为文征明作品的《湖山新霁图》,在版本判别上就出现了误判。详见《从文征明风格为主之代笔画家与作伪画家看十六世纪苏州艺术市场之概况》第9页、第46页,陈怡勋著,薛永年指导,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04级博士学位论文。
    18同17。
    19参见《文征明集》第4-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0参见《文征明年谱》序言,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21详见《停云馆帖汇考》,周道振编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
    22《吴派绘画研究》,周积寅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
    23“在近年地方画派的研究活动中,发表了许多有真知卓见的论文,也出版了若干集腋成裘的论文集与研究资料集,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吴派绘画研究》之外的任何一本学术专著。”“可以说,在选题的指导思想上,填补空白与别开生面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美术史上的吴派,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中,向来有两种不完全相同的含义。一种是‘吴门派’的简称,一些清人著述往往如是。另一种则涵盖了‘吴门派’与其后的‘松江派’,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即称‘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为‘吴派支派’。周积寅禀承乃师的吴派内涵,却辨明了‘松江派’、‘苏松派’、‘云间派’、‘华亭派’实属同派而异名,为此他的《吴派绘画研究》正文分为五章,既明其渊源,又论其流变。”以上参见薛永年《画派研究的新成果》,载《美术》,1993年第4期。
    24《文征明》,刘纲纪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
    25《明代吴门画派研究》,李维琨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6月。
    26详见单国强《空前盛会话吴门——故宫博物院“明代吴门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巡礼》,载《新美术》1991年第1期。
    27《明代吴门绘画》,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8月。
    28《吴门画派研究》,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29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第124-1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30萧燕翼《陆士仁伪作文征明书法的鉴考》,原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3期;《陆士仁、朱朗伪作文征明绘画的辨识》,原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1期。
    31单国霖《文征明青绿山水画风格与若干作品考辨》,原载《上海博物馆集刊》,1996年。
    32参见《文征明与苏州画坛》,江兆申著,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1977年1月。
    33详见蒋復璁《吴派画九十年展序》,载于《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
    34参见《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第229页、261页、299页,石守谦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3月。
    35此著作后经国内出版,内容未作增减,书名《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36参见梁爱伦(Ellen Johston)《明代绘画研究概况》,原载《新美术》1991年第1期。
    37同上。
    38Marc F.Wilson&Kwan S.Wong, Friends of Wen Chengming: A View from the CrawfordCollection,(New York: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1975)
    39Richard Edwards, The Art of Wen Cheng-ming,1470-1559,(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Museum of Art,1976)
    40详见《停云模楷:关于文征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第8-9页,郭伟其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6月。
    41《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高居翰著,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42详见班宗华、高居翰、罗浩撰,李维琨译《关于明代绘画史研究方法的通信集[选译]》,原载《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辛选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
    43参见林嘉琳《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概况》,载于《中国画研究方法论》(朵云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7月。
    44Elegant Debts: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1470-1559,(London:Reaktion Books Ltd.2004)中译本《雅债:文征明的社会性艺术》,2009年由台北石头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出版的书名为《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2012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45柯律格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来自莫斯(Marcel Mauss)、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唐宁思(Nicholas Thomas)、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arn)、安妮特韦纳(AnnetteWeiner)、杨美惠、阎云翔、任柯安(Andrew Kipnis)、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Zemon Davis)等人类学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基础之上。参见《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引言,(英)柯律格著,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北京第1版。
    46参见《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引言,(英)柯律格著,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北京第1版。
    47参见薛永年,《书画鉴藏史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48参见唐勇刚《海上鉴藏名家钱镜塘研究》,第一章,中央美术学院2003级硕士论文。
    49见梁江《中国美术鉴藏史纲》,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届博士论文。
    50“我国古代的美术史著作不仅关注作者与创作,而且关注藏家与鉴赏,既记载艺术源流、名家名派和理论创作,又记载历代的鉴藏与批评。及至近现代,很多的美术史著作不知什么缘故,几乎都不再研究作品完成后的流通与鉴藏。”以上见薛永年《书画鉴藏史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51参见傅申《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
    52参见姜一涵《元代内府之书画收藏》,载《故宫季刊》第14卷第2期。
    53参见《元代奎章阁与奎章人物》,姜一涵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54见《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郑银淑,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55见李雪曼、何惠鉴于1980年发表了《梁清标收藏的本色与意义》,载《台北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56《国宝沉浮录——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杨仁恺著,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57《中国书画鉴定学稿》,杨仁恺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
    58参见薛永年《书画鉴藏史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59参见薛永年《书画鉴定与鉴定名家要论》,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第2期。
    60见薛永年《20世纪古书画鉴定名家方法论》,载《故宫博物院刊》2002年第4期。
    61见薛永年《书画鉴定与个案研究》,载《鉴画研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62参见尹吉男《明代后期鉴藏家关于六朝绘画知识的生成与作用——以顾恺之的概念为线索》,载《文物》2002年第7期。其它相关研究还包括尹吉男《“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二》,载《美术研究》1994年第1期。
    63见《海上收藏世家》,郑重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
    64见《收藏十三家》,郑重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
    65见《百年收藏——20世纪中国民间收藏风云录》,宋路霞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66同名出版物参见《南画北渡:梁清标书画鉴藏综合研究》,刘金库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67同名出版物参见《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封治国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万木春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
    68见沈振辉《明代苏州地区收藏家述略》,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69见沈振辉《明代私人收藏家百例辨析》,载《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
    70见沈振辉《明人的收藏活动》,载《文博》1998年第1期。
    71见沈振辉《元明时期的收藏学》,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72见吴琴《明清苏州商品经济与文物藏家群体》,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5期。
    73参见王照宇《文征明父子的书画鉴藏》,载《中国书画》2014年第2期。
    74关于历代私人收藏家的历史概述,见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第5—32页,第一章第二节书画鉴藏的历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75参见张应文《清秘藏》卷下,《叙赏鉴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第19页。
    76参见薛永年,《书画鉴藏史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77文征明与苏州拙政园主人王献臣半世交好,因而参与了对于拙政园营造的设计构思,他还曾为拙政园作小楷《王氏拙政园记》,并将拙政园内三十一景绘成《拙政园图咏》。参见王振《半世纪挚友情——文征明与拙政园主王献臣》,载《衡山仰止——文征明的社会角色》,苏州博物馆主编,故宫出版社2013年10月。
    78参见薛永年,《书画鉴藏史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79参见尹吉男《明代后期鉴藏家关于六朝绘画知识的生成与作用——以顾恺之的概念为线索》,载《文物》2002年第7期。
    80文林《文氏族谱序》,见《文温州集》卷八,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四〇》,齐鲁书社影印本,第347-348页。
    81“某家世服儒,薄有荫祚。少之时,不自量度…”,见文征明《谢李宫保书》,载《甫田集》卷二十五,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82“高祖而上,世以武胄相承。至曾大父存心府君讳惠,始业儒,教授里中。”见文征明《亡兄双湖府君墓志铭》,载《甫田集三十五卷本》卷三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83“惠生洪,字公大,始以儒学起家,中成化乙酉科举人,仕为涞水县学教谕。”见文嘉《先君行略》,转引自《文征明年谱》,[卷一]3,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84参见《七修类稿辩证》,转引自《文征明年谱》卷一[4],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85参见《文征明年谱》,卷一[21],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86详见《文征明年谱》卷二104-105,至于赙金数额,有说“几千金”,有说“数百金”,例如《泰泉集》卷五十四《衡山文公墓志铭》、同治本《温州府志》卷二十一《寓贤》等。
    87参见《答陈汝玉书》,载《文征明集补辑卷第二十六》,第141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88“文翁负耿介,至巧亦天性;髫年却金赙,中岁辞藩聘;既三郑氏绝,仍齿伏生境;……”,见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十四,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6月,第1057页。
    89“……成化丙午,遂中应天乡试。明年丁末,中礼部试,廷试赐同进士出身。又明年戊申,孝宗皇帝登极,改元弘治,诏谕天下。公奉使历山东、凤阳、扬州、庐、淮诸郡,寻以纂修《宪宗皇帝实录》,奉使采访浙江。事竣,以病予告还吴。弘治四年辛亥,起告赴部,授河间府沧州庆云县知县。……会疾作,上疏乞告。明年甲子,还吴。阅二年丙寅,改元正德,逆瑾擅权,用例致仕。庚午更化,再起为河南道监察御史,推掌三发司事。……”以上详见《甫田集》卷二十六,第381至39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90见文征明《先叔父忠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载《甫田集》卷二十六,第
    381至39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91参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2册第232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5月。
    92参见《吴派画九十年展》图19,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
    93参见《故宫书画录》册6第218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1年。
    94见《文征明年谱》卷一,第20-21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95按周道振所考“按:《陶风楼书画目》二《明祁守端女史花卉轴》:纸本,设色。款‘成化丁亥清和月写于永嘉令署之吟月弄书楼,吴郡祁守端制。’考丁亥年为成化二年,文林犹未出仕。又1956年上海书画会主办宋、元、明、清书画展览会有着色双勾竹一轴,绢本,楷书题:‘一夜喧春雨,修篁绿满阑。惊雷看起箨,计日渐成竿。虚节干云上,清影匝地寒。绕庭闲觅句,写出碧琅玕。成化十年春正月起蛰日,祁守端写并句。’下有‘文进士妻’、‘祁守端印’两方印。钱载题云:‘明文温州名林,安人祁氏,名守端。工诗善画。沈石田所称今之管夫人也,惜年不永。’钱载所云,不详语所自出。祁夫人善画,他无所徵。”沈周所言,不知出处。前一幅《花卉轴》,年款所署与文林出仕时间不符,存疑,1956年所见双勾竹,颇为可信,但不知作品现藏何处,待考。所引周道振按语,见《文征明年谱》第12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96参见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图录。
    97见《文征明集》51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98王银妻与文征明妻是姐妹关系,因而文征明称他为“友婿”,同年文征明还为王银画作作题《题友婿王世宝勾勒竹》,见《文征明集》第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99参见“……公娶夏氏,太常卿仲昭女,封安人。有贤行。夏安人生女三人,长适王银,以子贵,赠翰林院编修;次陆伸;次文征明。……”载文征明为岳父吴愈所作《河南布政使右参政吴公墓志铭》,《文征明集》第693页。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中译本),“……其实答案很简单,夏昺不只是名气较大的夏昶之兄,两人还是文征明岳母的兄弟,是他妻子的舅舅。……”所言有误,见原书第1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100张廷玉等:《明史》卷287《文苑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363页。
    101见吴宽《家藏集》卷三十二(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第286页,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102参见冯时可《冯元成集》卷五十《文待诏徵明小传》,明万历刻本。
    103见黄佐《泰泉集》卷五十四《将仕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铭》,转引自《文征明集》第162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04见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四《列传》,中华书局1997年。
    105“温州公于吴文定公宽为同年进士,时文定居忧于家,温州使公往从之游。文定得公甚喜,因悉以古文法授之,且为延誉公卿间。”见文嘉《先君行略》,转引自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06见吴宽《家藏集》卷二十五,《家藏集》卷五十六,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107见《文衡山与匏庵先生书》,转引自《文征明集》,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08“……又有柯九思、陈彦廉名印,盖其所藏也。而仲寿所题,亦云藏之。则此帖经三氏收藏无疑。后归吴江史明古,而吾师匏庵先生得之,故某数获观焉。今疏本末如此,其详则俟博雅君子。”见文征明《跋林藻深为帖》,载《文征明集》卷二十一,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09见文林《文温州集》卷九《南京太仆少卿李公墓志铭》,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四〇》,齐鲁书社影印本。
    110见《文征明集》第52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11见《跋李少卿帖》,《文征明集》卷二十一,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12见《补石田翁溪山长卷》,钱谦益辑《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十,民国二年版。
    113“按:沈集此文,‘弘治己酉’作‘弘治乙酉’。今从《艺苑掇英》第卅四期《沈文合作山水图卷》文征明跋校正”。见周道振/张月尊同纂,《文征明年谱》卷一[41]。另见《吴派绘画研究》第28页,周积寅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另有刘纲纪《文征明》中认为:“……‘乙酉’无疑为‘乙卯’之误。一因弘治无乙酉,二因下文叙述文见沈的往事之后又说:‘及是五十年,公殁既久’,最后落款时间为‘嘉靖丙午四月望’,而嘉靖丙午(1546)与弘治乙卯(1495)之间,相隔正好五十年。”以上见《文征明》第48页,刘纲纪著,吉林美术出版社。关于此处纪年,本文从周道振、周积寅所校正,当以具体作品为准。
    114见《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33页,江兆申著,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115见王鏊《石田先生墓志铭》,《文恪公全集》卷二十九,王氏三槐堂万历刻本。(影印本)
    116见文征明《沈先生行状》,《文征明集》第593页。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17同上,《文征明集》第593-597页。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18参见文征明《沈先生行状》,载《文征明集的》第593—59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19陈欣:《沈同斋墓志铭》,《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十,民国石印本。
    120参见《隆池阡表》,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七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121同118。
    122同上。
    123同上。
    124见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第40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6月。
    125见文征明《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文征明集》第52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26见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第161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27见文征明跋《赵伯驹春山楼台图卷》,《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三,第135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28见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二十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29见《寓围杂记》,转引自《吴县志》卷五十二(上),乾隆本。
    130见王鏊《吴县修和丰仓记》,《文恪公全集》卷二十四,王氏三槐堂万历刻本。(影印本)
    131见文征明《记震泽钟灵寿崦西徐公》,《文征明集》第126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32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12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133见《文征明》第1页,张安治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8月。
    134见《中国绘画通史》下册,第30页,王伯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35见《中国美术史稿》第143页,李霖灿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36如刘纲纪《文征明》第46页,吉林美术出版社。
    137如周积寅《吴派绘画研究》第2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138如“初名壁,一作璧”,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75页,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
    139见《古书画伪讹考辨》第123页,徐邦达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140见薛永年《画派研究的新成果——[吴派绘画研究]评介》,载《美术》1993年第4期。
    141周道振《文征明原名考证》,载《书法研究》1982年第4期。
    142参见《文征明年谱》第6、7页,及前言,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143同上。
    144“事实上,在文献中存在着大量可靠的‘文璧’署名,如《姑苏志》以及传为文徵明手书刻本的《甫田集》四卷本等等,充分地说明了文徵明在早期完全是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署名为‘文璧’的。”以上见郭伟其《停云模楷——关于文征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第6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6月。
    145见《南濠居士诗话序》,《文征明集》补辑卷十九,第1255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46见《文征明集》,第12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47见《上守溪先生书》,《文征明集》卷二十五。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48见《顾春潜先生传》,《文征明集》卷二十七。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49见唐寅《送文温州序》,《六如居士集》卷五,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50见高居翰《唐寅与文征明作为艺术家的类型之再探》,载《吴门画派研究》第1-20页,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3月。
    151见杨新《人生、个性与艺术风格——略论文征明与唐寅的异同》,载《吴门画派研究》第347-359页,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3月。
    152见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第161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53参见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二,《明史》卷七《选举》,中华书局,1997年。
    154同152。
    155见杨新《人生、个性与艺术风格——略论文征明与唐寅的异同》,载《吴门画派研究》第347-359页,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3月。
    156见唐寅《答文征明书》,《六如居士集》卷五,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57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1618-16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58王世贞《文先生传》,转引自《文征明集》第162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59参见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第4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160宁王即朱宸濠(1479-1521),明宗室,袭封宁王。正德间,与致仕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等谋夺帝位。正德十四年(1519)起兵,从南昌出鄱阳湖,声言直取南京。后为王守仁所俘,历时仅43天,次年被杀。相关内容参见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第48-5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161“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觉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见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二唐寅》,中华书局,1997年。
    162“……颜路长孔子十岁,寅长徵仲十阅月,愿例孔子以徵仲为师。非词伏也,盖心伏也。诗与画,寅得与徵仲争衡;至其学行,寅将捧面而走矣。寅师徵仲,惟求一隅共坐,以消熔其渣滓之心耳,非矫矫以为异也。虽然,亦使后生小子钦仰前辈之规矩丰度,徵仲不可辞也。”见《六如居士集》卷五《又与文徵仲书》。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63见《大川遗稿序》,《文征明集》第125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64“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七十乃致政,古今故一致。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据弹丸,亦有社稷置。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所忧脚本短,时雕虞易踬。只应尽素衷,玄鉴不可悖。一区石湖水,渔舟早相伺。”见《五十服官政效白公》,《怀星堂集》第74页,祝允明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65“……五应乡荐,裁忝一名,七试礼部,竟不见录。曾未尝有毫发怨尤忿怼之气,众人皆知非敢妄缪。迨戊辰年会试下第,朝廷纂修《孝宗皇帝实录》。伏蒙当时元相欲荐允明入中书,执事笔札。允明自审力辞不就,惟默感恩而已。……”见《上巡抚陈公辞召修广省通志状》,《怀星堂集》第312页,祝允明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66“……作好官,建勋名固是门户大佳事,要是次义,只是不断文书种子至要至重,苟此业不坠,则名行自立,势必然也。……”见《示续》,《怀星堂集》第289页,祝允明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67“……或有问先君于祝君者,君曰:‘文君乃真秀才也。’……”。见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1618-16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68“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见《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二。中华书局,1997年。
    169见《文征明年谱》卷二[78],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170见《文征明年谱》卷二[87],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171徐祯卿《新倩籍》,见《新倩籍(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85年。
    172见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1618-16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73见石守谦《<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74见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21卷。
    175“……唐君继起高科,寻即败去,余与道卿竟潦倒不售。于是人益非笑之……”。见《大川遗稿序》,《文征明集》(补辑卷十九),第125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76“……君自弘治辛酉,至正德丙子,凡六试应天,试辄不售……”。见《钱孔周墓志铭》,《文征明集》(卷三十三),第75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77“盖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试,试辄斥。而名日益起……”。见《王履吉墓志铭》,《文征明集》(卷三十一),第71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78“……盖自弘治壬子至嘉靖辛卯,凡十有四试,阅四十年,而先生则既老矣。”见《翰林蔡先生墓志》,《文征明集》(卷三十二)。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79见《谢李宫保书》,《文征明集》(卷二十五),第58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80同上。
    181以上参见《文征明年谱》,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182见《三学上陆家宰书》,《文征明集》(卷二十五),583-58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83参见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84见《上守溪先生书》,《文征明集》(卷二十五),第58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85见《大川遗稿序》,《文征明集》(补辑卷十九),第125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86见《补石田翁溪山长卷》,钱谦益辑《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十,民国二年版。。
    187见《文征明年谱》,卷二[68]。第331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
    188见文征明《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顾公墓志铭》,《甫田集》第486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89见文征明《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甫田集》第211-212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90“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闲兴未夸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见文征明《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饮客,命余赋诗》,《甫田集》第96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191见《文征明年谱》卷四,第331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
    192“文徵明……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三。
    193“按:李充嗣荐文征明,乃受林俊之托。林俊去年应诏进京,见征明后以书致充嗣。充嗣荐已在嘉靖初。”见《文征明年谱》卷四[332]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194见石守谦《嘉靖新政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
    263至2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95参见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96参见《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
    197见《明会要》,龙文彬著,中华书局1956年。
    198参见王起亚《明代选官制度述略》,载《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四期。
    199见《文征明年谱》卷四[339]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200柯律格在其著作《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中,将文征明与父执长辈的关系分为三类:师表(master)、教师(teacher)、庇主(patron)。参见《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201见石守谦《嘉靖新政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
    263至2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02见林俊《见素集》卷二十三,《见素集/古城集/虚斋集》(四库明人文集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03见文征明《谢李宫保书》,《甫田集》第341-345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04参见李洵《“大礼仪”与明代政治》,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205参见张廷玉《明史》卷17,《世宗本纪一》,中华书局,1997年。
    206参见《文征明》第52至53页,刘纲纪著,吉林美术出版社。
    207参见李洵《“大礼仪”与明代政治》,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208见文征明《致外舅(吴愈)》,《文征明集》第14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09见文征明《致外舅(吴愈)》,《文征明集》第14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10见文征明《送太常周君奉使兴国告祭诗叙》,《甫田集》第234-235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11“偶跌伤左臂,始注门籍月余”,见文嘉《先君行略》,载《甫田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12参见石守谦《嘉靖新政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
    2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13见文征明《闰四月初八日家书》,见Edwards,The Art of Wen Cheng-ming,p.89转引自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第2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14见萧燕翼《有关文征明辞官的两通书札》,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215见石守谦《嘉靖新政与文征明风格之转变》,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16“到家,筑室于舍东,名玉磬山房。数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见文嘉《先君行略》,《文征明集》1618-16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17见王世贞《文先生传》,《文征明集》162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18见陈瑞近《文征明的社会角色》,载《中国书画》2013年10期。
    219见米芾《画史》,《说郛三种》(7)41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20见姚廷遴《历年记》稿本,《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21见顾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22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5册《苏下》,《曹自守:吴县城图说》,上海书店,1986年。
    223转引自吴琴《明清苏州商品经济与文物藏家群体》,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5期。
    224见石守谦《<雨馀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25同223。
    226张应文《清秘藏》卷下,《叙赏鉴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第19页。
    227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228见王鏊《震泽集》卷六,《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29见《文征明年谱》,卷四[305]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230见《沈维时墓志铭》,《文征明集》卷29,第672-67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31见《文征明年谱》卷二[68]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232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2月。
    233见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附录题跋,载《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234见白谦慎《傅山的交往与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第8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35见王穉登《吴郡丹青志》,载《中国历代画史汇编》第二册第295、296页,于玉安编辑,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36王鏊《石田先生墓志铭》,见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37见吴宽《家藏集》卷六,《题王叔明遗沈兰坡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5月。
    238都穆《寓意编》,《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39都穆《寓意编》,《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40吴宽《家藏集》卷四十八,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5月。
    241图版参见《明四家画集》图10-1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2月。
    242见沈周《题吴瑞卿临王叔明太白山图》,载《石田诗选》卷八,《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43见文征明《沈先生行状》,《文征明集》第59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44同上。
    245参见本文所整理附表《文征明收藏鉴考书画、刻帖一览表》。
    246跋文内容见文征明《湘君湘夫人图》,转引自《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第29页。
    247参见《文征明集》卷二第92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248见文征明《沈维时墓志铭》,《文征明集》第672-67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49同上。
    250同248。
    251同248。
    252参见《文征明集》第1310、131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53见文征明《跋林藻深慰帖》,《文征明集》第531-532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54见王鏊《震泽集》卷四,《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55见文征明《过吴文定公周庄》,《甫田集》卷5,第7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56见沈周《七言律三》,载《石田诗选》(华汝德辑),《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57见吴琴《明清苏州商品经济与文物藏家群体》,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5期。
    258见《上守溪先生书》,《文征明集》(卷二十五),第58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59见《太傅王文恪公传》,《文征明集》第656-67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60见《文征明年谱》卷四[207]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261见《又跋李少卿帖》,《文征明集》卷二十一,第52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62见《跋东坡楚颂帖真迹》,《文征明集》第52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63见《跋颜鲁公刘中使帖》,《文征明集》第133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64见《跋钟元常荐焦季直表真迹》,《怀星堂集》卷二十五,第540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65参见都穆《寓意编》第9页,载《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66见文征明《题黄庭不全本》,《文征明集》卷二十一,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67诗题原文为:“四月廿一日雨中过太仓,邂逅都玄敬同宿友婿陆安甫家,余与玄敬不胥会者十年而安甫之没亦八年矣,因赋呈玄敬并赠安甫之子之箕之裘。”诗文参见文征明《宿陆安甫家因赋》,《文征明集》第90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68见都穆《寓意编》第3到5页。载《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69同上。
    270见王珍珠《都穆考论》第三章《都穆著述考》,苏州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271参见谢巍《中国历代画学著作考录》第308、30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7月。另,本文所参考的《寓意编》为《丛书集成初编》本。
    272跋文参见文征明《跋吴文定公撰华孝子祠岁祀祝文》,《文征明集》第1374、1375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3参见文征明《梅里华氏九里泾新阡之碑》,《文征明集》第787、78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4参见文征明《南溪华君墓志铭》,《文征明集》第1515-151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5参见文征明《明赠奉政大夫兵部郎中华公碑》,《文征明集》第1574-157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6参见文征明《中顺大夫嵩峰华公志略》,《文征明集》第1562、156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7参见文征明《华尚古小传》,《文征明集》第64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78参见《无锡金匮县志(二)》卷二十二,第4页,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2月。
    279参见文征明《跋定武五字损本兰亭》,《文征明集》第132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0参见文征明《跋华氏续收淳化祖石刻法帖三卷》,《文征明集》第1329、133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1参见文征明《跋颜鲁公刘中使帖》,《文征明集》第1330、133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2参见文征明《跋袁生帖》,《文征明集》第1331、1332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3参见文征明《黄文节公书伏波祠诗》,《文征明集》第1332、133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4参见文征明《跋荐季直表》,《文征明集》第133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5“……项元汴三十五岁,在无锡以五十金从华氏手中购得元虞集《虞允文诛蚊赋卷》。后来他又以银八十两向华夏买到宋黄筌《柳塘聚禽图卷》。”详见郑银淑《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第56页,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286参见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95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287参见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113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288参见《文征明集》第81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89参见《文征明集》第805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90参见《文征明年谱》[卷七]第581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291参见《文征明集》第136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92参见《文征明年谱》[卷七]第643页。
    293参见《文征明年谱》[卷五]第44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94参见《文征明年谱》[卷五]第44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295参见何良俊《何氏语林》之文征明《语林原序》,载《水东日记、菽园杂记、先进遗风、觚不觚录、何氏语林》(四库全书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96参见文征明《送何元朗南京孔目》,《甫田集》第192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
    297参见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八《画一》,第1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298见何良俊《书画铭心录》之《赵文敏时苗留犊图》,载王原祁等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卷93,文物出版社2013年11月。
    299同297。
    300参见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十五《史十一》,第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301见《文征明年谱》卷八第665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02见李日华《六砚斋二笔》卷一,转引自《文征明年谱》第665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03参见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第14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304参见封治国《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第161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
    305参见《文征明年谱》第675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06参见郑银淑《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第48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307参见封治国《项元汴年谱》,载《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
    308参见谢稚柳《北行所见书画琐记》,载《鉴余杂稿》(增订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09以上三札内容参见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四,载《中国书画全书》第六册,第573、57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310参见刘九庵《元张雨两件书法作品的辨伪》,载《故宫博物院十年论文选》第456页,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311参见封治国《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第172-176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
    312见文征明跋《宋高宗石经残本》,《文征明集》第54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13参见《文征明集》第529、530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14见文征明跋《颜鲁公刘中使帖》,转引自《文征明年谱》卷五[438]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315见《文征明年谱》卷二[118]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316见《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三,第135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17见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9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318见《题张长史四诗帖》,《文征明集》补辑卷22,第131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19见文征明《跋郑所南国香图卷》,载《文征明集》第1326页,周道振辑校,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20见《文征明年谱》卷三[149]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
    321见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第171页,东方出版社2008年6月。
    322见唐寅《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六如居士集》第22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323参见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载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第16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24见文征明《致世村》,《文征明集》第147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25见文征明《跋张僧繇画霜林云岫图》,《文征明集》第1346、134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26见都穆《寓意编》,《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327关于项元汴收藏书画的价格,参见郑银淑《项元汴收藏的书画中记录价格的情况》,载《当代韩国》2002年第1期。详见郑银淑《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第209-213页,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328见詹景凤《题文太史渔乐图卷》,《东图玄览编》附录,《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329参见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载《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30见《文征明集》第65-6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31相关情况可参见本文附录《文征明收藏鉴考书画、刻帖一览表》,其中文征明所题跋的沈周作品约有20余件。
    332见文征明《跋荐季直表》,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第13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33参见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1330、13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34见文征明《跋家藏赵魏公二体千文》,《文征明集》第5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35从本文的统计来看,文征明为古代绘画作品的题跋约40余条,为古代书法、碑帖的题跋约70余条。相关情况可参见本文附表《文征明收藏、鉴考书画、刻帖一览表》。
    336参见文征明《跋杨凝式草书》,周道振辑录《文征明集》第5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37参见穆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墨迹考辨——兼论宋周密所记之典型“绍兴御府书画式”》,载《中国书画》2007年第6期。
    338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册)第142—14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11月。
    339参见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第四章“乙、摹本与廓填一节”,辽海出版社2000年10月。
    340见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论古书画汇集)第23、2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
    341见文征明《题李西台千文》,《文征明集》第541-542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2见文征明《题苏长公御书赋》,《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二,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3见文征明《题陆宗瀛所藏柯敬仲墨竹》,《文征明集》52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4见张珩《怎样鉴定书画》第3-1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7月。
    345见文征明《题沈润卿所藏阎次平画》,《文征明集》52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6跋文内容参见《文征明集》第545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7“郭忠恕字国宝,不知何许人。柴世宗朝,以明经中科第,历官。……”参见《宣和画谱》卷八第176页,岳仁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
    348跋文内容参见《文征明集》第53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49参见薛永年《书画鉴定与鉴定名家要论》,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
    350关于目鉴和考订,参见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51相关观点,王照宇在其文《文征明父子的书画鉴藏》中也提到,这与本文的观点不谋而和。参见王照宇《文征明父子的书画鉴藏》,载《中国书画》2014年第2期。
    352文征明《真赏斋铭》,载《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一,第130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3见《集古录跋尾》,欧阳修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4月。
    354见《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三,第1356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5“……此思想帖,与余旧藏平安帖行笔墨色略同……”,见《王右军思想帖》,《文征明集》第1365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6见文征明《跋家藏坐位帖》,《文征明集》第524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7“……予以孔子庙碑易于朱君性甫,都玄敬见而称爱,遂题以归之。”见文征明《题石本汝南帖后》,《文征明集》第522、523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8“……予往时尝蓄石本……”,见文征明《跋东坡楚颂帖真迹》,《文征明集》第521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59“……余家有松雪临服食帖,……”,见文征明《跋赵松雪临裹鮓二帖》,《文征明集》第1372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60见《文征明年谱》卷八[671]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61此册共计六十二纸,后连名人题跋一册,计三十人,后归项元汴。见《文征明年谱》第
    669-670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62见《文征明年谱》第675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63见《文征明年谱》卷五第396页,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64见文嘉《钤山堂书画记》,载《钤山堂书画记、七颂堂识小錄》(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365见王鏊《跋文丞相过小青口诗墨迹》,《震泽集》卷三十五,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66见汪珂玉《珊瑚网》卷二,载《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367见张丑《真迹日录》三集。载《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368见吴宽《跋赵魏公临智永真草千文》,载《家藏集》卷五十四(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图有限公司2005年。
    369见吴宽《跋赵仲穆马图》,载《家藏集》卷五十五(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图有限公司2005年。
    370参见王照宇《文征明父子的书画鉴藏》,载《中国书画》2014年第2期。
    371跋文内容参见《题通天进帖》,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第13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72见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第39、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373文征明题跋时间参见本节附图。图片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精品集》,辽宁省博物馆编,1989年。
    374参见周道振、张月尊同纂《文征明年谱》第169页,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375参见《停云馆帖汇考》,周道振编著,河南美术出版社。
    376跋文内容参见《文征明集》第1336、133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77参见《中国书画》第117页,杨仁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78参见傅申《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379跋文参见《文征明集补辑》卷二十三,第1347、134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80参见《文征明集》第1317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81参见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第239页,注释4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382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卷)第45-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383跋文内容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6第18页,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1997年9月。
    384同上。
    385同378。
    386参见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第297、29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87跋文内容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7第181、18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主编,1998年初版。
    388参见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第3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389跋文内容参见《文征明集》第1147、1148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390参见张子宁《漫谈倪瓒<水竹居图>》,载《朵云》1993年第4期第5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391相关论述参见娄玮《倪瓒<水竹居图>题跋考》,载《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6期。
    392台北故宫本《水竹居图》,图像和题跋内容参见《故宫书画录》第4册第271、27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2012年。
    393跋文内容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7第377页,台北故宫博物院主编,1998年初版。
    394同385。
    395参见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213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396语出《清閟阁录》(卷八),转引自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264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397参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2册第105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
    398参见《故宫书画录》卷18第138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399参见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第4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400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5第235—237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1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第297、28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2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5第303—31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3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6第323—325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4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6第357—36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5此作现藏故宫博物院,曾经徐邦达先生考鉴,《盘古图》已佚,现存《盘古叙》及其后跋尾,相关情况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额考辨》(上卷)第190—19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11月。
    406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6第405—408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7参见《故宫书画录》,册17第123—12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08见《故宫书画录》,册17第223—22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
    409参见《故宫书画录》,册4第105、10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10参见《故宫书画录》,册4第295、29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11参见《故宫书画录》,册4第331、33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12参见《故宫书画录》,册4第339、34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413见《故宫书画录》,册17第319—32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
    414见《辽宁博物馆藏书画精品集》(下),辽宁省博物馆,1989年。
    415参见《故宫书画录》,册6第113、11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1年。
    416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139—14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17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151—15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18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179—18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19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191—20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20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239—248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21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293—29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22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339—34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23见《故宫书画录》,册18第347—352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
    424见《文征明年谱》卷三[169]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425见张伯英《真赏斋帖》跋,容庚《丛帖目》第一册卷三,第219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1986年。
    426见《文征明年谱》卷六[482]页,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427见容庚《丛帖目》,第245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1986年。
    428参见《停云馆帖汇考》第二册第四卷,周道振编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
    429参见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299-303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430见容庚《丛帖目》第一册卷三,第245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1986年。
    431见容庚《丛帖目》第一册卷三停云馆帖十二卷,第249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1986年。
    432见王世贞《文先生传》,《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十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1986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故宫书画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初版。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87年。
    卢辅圣等:《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1994。
    夏征农主编:《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
    赵禄祥主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2007年。
    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校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米芾:《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米芾:《画史》,《美术丛书》第二册,黄宾虹、邓实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米芾:《评纸帖》,《美术丛书》第一册,黄宾虹、邓实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苏轼:《东坡题跋》,《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周密:《云烟过眼录》,见《画品丛书》(于安澜点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沈周:《石田诗选》(华汝德辑),《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沈周:《沈周集》(张修龄、韩星婴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宽:《家藏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鏊:《震泽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王鏊等:《姑苏志》,《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王鏊:《王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史鉴:《西村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林俊:《见素集》,载《见素集、古城集、虚斋集》(四库明人文集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文林:《文温州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四〇》,齐鲁书社影印本。
    文征明:《文待诏题跋》,载《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文征明:《甫田集》(陆晓东点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文征明:《文征明集》(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文征明:《文征明集续辑》(周道振辑校),周道振自刊本,2002年。
    祝允明:《怀星堂集》(孙宝点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唐寅:《六如居士集》(应守岩点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徐祯卿:《新倩籍》,载《新倩籍、吴郡二科志、江西诗社宗派图錄》(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徐祯卿:《迪功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徐祯卿:《徐昌谷全集》,松涛阁万历刻本。
    朱存理:《珊瑚木难》(王允亮点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朱存理:《铁网珊瑚》,《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都穆:《寓意编》,载《文待诏题跋、寓意编、书画史》(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王穉登:《吴郡丹青志》,载《中国历代画史汇编》第二册,于玉安编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钱榖:《吴都文粹续编》,《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文嘉:《钤山堂书画记》,载《钤山堂书画记、七颂堂识小錄》(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汤志波辑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孙鑛:《书画跋跋》,《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李剑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何良俊:《何氏语林》,载《水东日记、菽园杂记、先进遗风、觚不觚录、何氏语林》(四库全书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何良俊:《书画铭心录》,载《古今图书集成》,广陵书社,2011年。
    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载《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
    汪珂玉:《珊瑚网》,《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张应文:《清秘藏》(四库笔记小说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张丑:《真迹日录》,《中国书画全书》,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文震亨:《长物志》,《美术丛书》第二册,黄宾虹、邓实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董其昌:《筠轩清秘錄》,《筠轩清秘錄、妮古錄》(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董其昌:《骨董十三说》,《美术丛书》第二册,黄宾虹、邓实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陈继儒:《妮古錄》,《筠轩清秘錄、妮古錄》(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张岱:《夜航船》,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
    冯时可:《冯元成集》,明万历刻本。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黄汝城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
    顾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书店,1986年。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97年。
    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
    姚廷遴:《历年记》稿本,《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97年。
    钱谦益:《沈石田先生诗文集》,民国二年版。
    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中国书店,1984年。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载《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安歧:《墨缘汇观》,《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吴其贞:《书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吴升:《大观录》,《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文含纂:《文氏族谱续修》,清道光十一年沈复燦抄本。
    吴荣光:《辛丑销夏记》,载《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三册,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朱彝尊:《敬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续记》(顾麟士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佚名:《苏州府志》,道光本。
    佚名:《长洲县志》,乾隆本。
    佚名:《无锡金匮县志》(光绪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白谦慎:《傅山的交往与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陈利辉编:《唐怀素自叙帖》,中国书店出版,2012年。
    傅依凌主编:《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
    傅依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傅申:《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主编:《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单国强:《明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单国强:《古画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霖灿:《中国美术史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新:《美术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
    杨新:《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杨新、班宗华等:《中国绘画三千年》,中国外文出版社/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麦青:《祝允明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藏书画精品集》,1989年。
    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梁江:《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文物出版社,2009年。
    刘纲纪:《文征明》,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刘金库:《南画北渡:梁清标书画鉴藏综合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方闻:《心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封治国:《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郭味蕖编:《宋元明清画家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郭伟其:《停云模楷——关于文征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
    高居翰:《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高居翰:《山外山》,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故宫博物院编:《吴门画派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故宫博物院编:《明代吴门绘画》,紫禁城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0年。
    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出版社,2003年。
    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
    姜一涵:《元代奎章阁与奎章人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柯律格:《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文献索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画研究方法论》(《朵云》第52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刘九庵:《刘九庵书画鉴定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阮荣春:《沈周》,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容庚:《丛帖目》,中华书局(香港),1980-1986年。
    苏州博物馆编:《衡山仰止——文征明的社会角色》,故宫出版社,2013年。
    宋路霞:《百年收藏——20世纪中国民间收藏风云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艺苑掇英》(第34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文征明画系年》,台北故宫博物院,1976年。
    王以坤:《书画鉴定简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万木春:《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徐邦达:《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中华书局,1974年。
    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录》,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
    薛永年:《蓦然回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薛永年:《书画史论丛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
    薛永年主编:《鉴画研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萧燕翼:《书法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谢国桢《明清笔记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谢稚柳:《鉴余杂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谢稚柳:《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辽海出版社,2000年。
    杨仁恺:《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杨仁恺:《国宝沉浮录》,辽海出版社,1999年。
    佚名:《宣和画谱》,岳仁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郑银淑:《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周道振:《文征明书画简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周道振、张月尊:《文征明年谱》,百家出版社,1998年。
    周道振编著:《停云馆帖汇考》,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
    周积寅:《吴派绘画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
    张安治:《文征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
    张万夫编辑:《明四家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庄申:《从白纸到白银——清末广东书画创作与收藏史》,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郑重:《海上收藏世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郑重:《收藏十三家》,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
    中国书画杂志社编:《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中国书画杂志社,2013年。
    中国书画杂志社编:《中国书画》(2014年第2期),中国书画杂志社,2014年。
    班宗华、高居翰、罗浩撰(李维琨译):《关于明代绘画史研究方法的通信集[选译]》,载《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辛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陈瑞近:《文征明的社会角色》,载《中国书画》2013年第10期。
    陈怡勋:《从文征明风格为主之代笔画家与作伪画家看十六世纪苏州艺术市场之概况》(中央美术学院2004级博士学位论文)。
    邓明亮:《十六世纪江南的书画收藏与创作的关系》,载《左右》(香港)第三期,香港艺术历史研究会出版,2001年。
    傅申:《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
    高居翰:《唐寅与文征明作为艺术家的类型之再探》,载《吴门画派研究》,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方法论》,载《新美术》1990年第1期。
    葛鸿桢:《三文手札今犹在,吴门法帖添新贵——从文征明父子致华氏诸君手札谈起》,载《书法》2013年第10期。
    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21卷。
    郭伟其:《作为明代艺术史向导的文征明》,载《美术学报》2010年第1期。
    郭伟其:《图上造停云馆——文氏[停云馆帖]的摹刻》,载《新美术》2010年第1期。
    黄兴亚:《明代选官制度述略》,载《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黄朋:《明代中期苏州地区鉴藏家群体研究》(2002年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
    韩进:《从籍官簿到书画鉴藏目录——严嵩父子籍没书画目录的文本演变》,载《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8期。
    孔晨:《聊以画图写清居——谈以园林、庭园为题材的吴门绘画》,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3期。
    蒋復璁:《吴派九十年展序》,载《吴派九十年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
    姜一涵:《元代内府之书画收藏》,载《故宫季刊》第14卷第2期。
    纪学艳:《张丑书画鉴藏与著录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3级博士学位论文)
    梁爱伦:《明代绘画研究概况》,载《新美术》1991年第1期。
    李雪曼、何惠鉴:《梁清标收藏的本色与意义》,载《台北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1980年。
    李洵:《“大礼仪”与明代政治》,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李维琨:《吴门画派成因及其历史贡献》,载《新美术》1991年第1期。
    林嘉琳:《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概况》,载《朵云》第52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刘九庵:《元张雨两件书法作品的辨伪》,载《故宫博物院十年论文选》,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娄玮:《倪瓒<水竹居图>题跋考》,载《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6期。
    穆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墨迹考辨——兼论宋周密所记之典型“绍兴御府书画式”》,载《中国书画》2007年第6期。
    单国强:《空前盛会话吴门——故宫博物院“明代吴门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巡礼》,载《新美术》1991年第1期。
    单国霖:《文征明青绿山水画风格与若干作品考辨》,载《上海博物馆集刊》,1996年。
    沈振辉:《明代苏州地区收藏家述略》,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沈振辉:《明代私人收藏家百例辨析》,载《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
    沈振辉:《明人的收藏活动》,载《文博》1998年第1期。
    沈振辉:《元明时期的收藏学》,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石守谦:《嘉靖新政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石守谦:《<雨馀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载《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薛永年:《书画研究刍论》,载《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二期,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薛永年:《书画鉴定与鉴定名家要论》,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
    薛永年:《20世纪古书画鉴定名家方法论》,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4期。
    薛永年:《书画鉴定与个案研究》,载《鉴画研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薛永年:《画派研究的新成果——[吴派研究]评介》,载《美术》1993年第4期。
    薛永年:《文物出土与书画鉴定》,载《文物》1998年第2期。
    唐勇刚:《海上鉴藏名家钱镜塘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3级硕士论文。
    谢稚柳:《北行所见书画琐记》,载《鉴余杂稿》(增订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吴琴:《明清苏州商品经济与文物藏家群体》,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5期。
    王起亚:《明代选官制度述略》,载《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王连起:《文征明[临赵松雪兰石图]考——兼谈文氏兰竹题材绘画》,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3期。
    王珍珠:《都穆考论》(苏州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王照宇:《文征明父子的书画鉴藏》,载《中国书画》2014年第2期。
    温建:《文征明[真赏斋]图》,载《文物》1978年第6期。
    萧燕翼:《陆士仁伪作文征明书法的鉴考》,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3期。
    萧燕翼:《陆士仁、朱朗伪作文征明绘画的辨识》,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1期。
    萧燕翼:《有关文征明辞官的两通书札》,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杨新:《人生、个性与艺术风格——略论文征明与唐寅的异同》,载《吴门画派研究》,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杨春晓:《满船书画同明月——米芾鉴藏书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1级博士论文)。
    杨永安:《明中叶前期吴中文人生活考察》,载《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
    尹吉男:《明代后期鉴藏家关于六朝绘画知识的生成与作用——以顾恺之的概念为线索》,载《文物》2002年第7期。
    尹吉男:《“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尹吉男:《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二》,载《美术研究》1994年第1期。
    周道振:《文征明原名考证》,载《书法研究》1982年第4期。
    周道振:《无锡东林书院[停云馆帖]刻石》,载《文物》1983年第9期。
    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载《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85年第4期。
    郑银淑:《项元汴收藏的书画中记录价格的情况》,载《当代韩国》2002年第1期。
    张长虹:《晚明徽商与苏州艺术市场关系研究》,载《新美术》2005年第3期。
    张子宁:《漫谈倪瓒<水竹居图>》,载《朵云》1993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