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廷领台期间(1683-1895)闽粤两省民众带着寻求生存或投资盈利之目的,以偷渡私行或合法领照的方式蜂拥入台拓垦土地。汉人的进垦使得台湾的原住族群,尤其是平埔族群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局。笔者在文中侧重于利用契字、碑文等民间资料,摒弃汉人本位主义的立场,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按照台湾各地区开发的先后顺序,循着平埔族群与汉人接触互动,迁移埔里和后山,与高山族群交往这一线索,历时地梳理了山前、宜兰与后山土地拓垦中的族群互动情形,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平埔族群与汉人关系的几种外部力量、汉人入垦给平埔族群造成的变迁以及平埔族群式微的原委等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认为,清代台湾土地拓垦中虽然存在汉人以武力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侵占原住族群土地的现象,但“番”汉之间的土地转移关系主要是以民间的租佃制度为基础,遵照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调控,故而土地由平埔族群流向汉人之大势乃是双方经济文化水平差异所致。终清之世,平埔族群与汉人之间以共耕并处为主,冲突仅是插曲,而且双方的冲突在发生频率、激烈程度以及破坏性等方面,不仅远逊于汉人族群内部的分类械斗,甚至不及原住族群之间的斗争。官府尽管一直企图将台湾的族群关系置于掌控之中,但因其“族群隔绝”与“护番保产”政策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因而收效甚微。汉人的拓垦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平埔族群造成利益损害,但同时也促进了平埔族群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文明化。所以客观而言,清代汉人的进垦对平埔族群既是冲击,也是机遇。
     笔者在文中论证清代台湾拓垦中族群之间的互动情形符合正常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规律,反驳部分台湾学者所谓的“汉人移垦台湾史其实就是原住民遭受压迫的血泪史”,也有意欲借此反击台湾当前的“法理台独”之意图。
In the period of Qing Government ruling Taiwan (1683—1895), the residents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swarmed into Taiwan to cultivate by means of obtaining passports or running a blockade, on purpose of searching for a living or getting profits. The entering of the Hans made aborigines there, plains aborigines especially confronted with conflict and challenge which is unprecedented before so as to be faced with a keen changes of the time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ing on the use of the folk data such as contracts and inscriptions, abandoning selfish departmentalism of the Hans, in perspective of a "Bottom-up" research method, along with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in Taiwan and the clues which plains aborigines contacted with the Hans , migrated Puli and Houshan and contacted with mountainy aborigines, discourses of the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during land cultivation in Puli ,Yilan and Houshan, and on this basis discussing external forces which impa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ins aborigines and the Hans, changes which were caused by the Hans' entering, and the reasons of the decline of plains aborigine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lthough it happened that the Hans took up the land of aborigines in an improper manner by force or by fraud in Qing Dynasty, the transferring of land between the Hans and plains aborigines was based on tenancy system, complying with the operating rules of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Therefore ,land from plains aborigines flowing the Hans wa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plains aborigines and the Hans kept in peace mainly, conflicting with each other only an interlude. In additional, the frequency, intensity and destruct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plains aborigines and the Hans were not only less than the fightings with weapons among the Hans , but also less than the struggles among aborigines. The government had been attempting to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s of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However, its "ethnic groups separating" and "protecting aborigines and their possessions" policy, which had little effect, ran counter to the prevailing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e Hans' cultivation surely caused damages to plains aborigines to some extent, but changed the production form and civilized social lives of plains aborigines at the same time. In all, the decline of plains aborigines was mainly because of the exchange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between people, not due to the oppression of the Hans.
引文
[1]翁佳音:《平埔族汉化史考略》,《台湾风物》,第34卷第1期。
    
    [1]伊能嘉矩著,杨南郡译:《平埔族调查旅行—伊能嘉矩(台湾通信)选集》,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1996年,第251-252页。
    
    [2]庄英章:《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88年。
    
    [3]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辩》,黄山书社,2006年,第403页。
    
    [1]潘英海:《有关平埔族研究的西文资料》,《台湾风物》,第37卷第2期。
    
    [2]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11页。
    
    [3]张耀锜:《平埔族社名对照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1年;卫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台北),民 族所专刊甲种之27,1981年;李亦园:《平埔族衣饰》,载《考古人类学刊》,1954年,《从文献资料看 台湾平埔族》,载《大陆杂志》第10卷,1954,《台湾平埔族的祖灵祭》,载《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 化》,联经出版社,1982年;谢继昌:《平埔族的汉化:台湾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 究所集刊》(47),1979年;石万寿:《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组信仰》,载《成大历史学报》(8);阮昌锐: 《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载《台湾文献》,第17卷第1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6年,《宜兰地 区汉化的噶玛兰族初步调查》,载《台湾文献》,第20卷第1期。
    
    [4]Ing-Hai Pan. A Study on Pragmaticsof Human Understanding:Ritual Processes in A Southern Taiwanese Village,(1989),奥瑞冈大学(U.of Oregon)人类学系博士论文,第18-19页。
    
    [1]张耀铸:《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5年。
    
    [2]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1页。
    
    [3]陈汉光:《台湾移民史略》,载《台湾文化论集》,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第47页。
    
    [4]潘英海:《有关平埔族研究的西文文献资料》,载庄英章主编:《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1988年, 第94页。
    
    [5]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6年,第10页。
    
    [1]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序。
    
    [2]庄英章主编:《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88年。
    
    [3]关于平埔族群迁移的研究成果甚多。作为专题论述的主要有邱正略的《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徙拓垦埔 里之研究》,东海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2年;潘继道的《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 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温振华的《清代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分析》,《台湾文献》,第51卷第2期。
    
    [4]伊能嘉矩:《台湾蕃政志》(下),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1904年,第289页;《台中厅理蕃史》“理 蕃沿革概要”,台中厅蕃务课,1914年,第113-115页;戴炎辉:《清代台湾之大小租业》,《台北文献》 第4期;刘枝万:《台湾埔里乡土志稿》(卷一),第177页;洪敏麟:《台湾旧地名沿革》(第三册),台 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478页:张炎宪:《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台大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 稿),1973年,第27-28页;张胜彦:《南投开拓史》,1984年,第33页;黄富三:《清代台湾的土地 问题》,《食货复刊》第4卷第3期;詹素娟:《清代台湾中部汉番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 文(未刊稿),1988年,第179页;宋增璋:《台湾抚垦志》(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87 -88页;黄公备:《埔里志》,《埔里乡情》,第5期。以上参阅邱正略的《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徙拓 垦埔里之研究》,东海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2年,第184页。
    
    [5]温振华:《清代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分析》,《台湾文献》,第51卷第2期。
    
    [1]詹素娟:《清代台湾平埔族与汉人关系之研究》,师大史研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6年。
    
    [2]卓淑娟:《清代台湾中部汉番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8年。
    
    [3]范瑞珍:《清代台湾竹堑地区客家人拓垦研究—以族群关系与产业发展两层面为中心所做的探讨》,东海 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5年。
    
    [4]简炯仁的研究旨趣主要是台湾南部屏东平原的道卡斯族,研究成果有《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屏 东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台湾开发与族群》,前卫出版社1995年出版,《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 之再议》,载《台湾风物》,第53卷第1、2期。
    
    [5]李壬癸:《突破平埔族研究的瓶颈》,《平埔研究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各处,1995年, 第1页。
    
    [6]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下),东京:刀江书院,1928年,第785页。
    
    [7]施添福:《试释土牛红线》,《台湾风物》,第39卷第2期。
    
    [1]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第72-73页。
    
    [2]根岸勉治:《噶玛兰熟番移动与汉族之殖民》,《台湾风物》,第14卷第4期。
    
    [3]简炯仁:《屏东平原的开发与族群关系—兼评“台湾大势,海口多泉,内山多漳,再入与生番毗连,则 为越籍人”》,《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屏东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33页。
    
    [4]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编:《台湾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捷幼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5]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正中书局,1990年,第76-77页。
    
    [6]施添福:《清代“番黎不谙耕作”的缘由:以竹堑地区为例》,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9), 1990年。
    
    [1]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第664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2]潘英:《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源流》,台原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潘氏认为:“本土说”与李壬癸先 生所主张的南岛语民族“台湾起源说”无关,系仅依据清代旧文献及连横《台湾通史》等未经学术检视 的资料推断之结果,不足为凭已为学界共识;“北来说”系讨论所谓瑯峤族问题,与现在台湾原住民无 关,可存而不论。笔者在文中持相同观点。
    
    [3]近年来,部分极端台独分子为了推动文化台独、法理台独,人为武断地割断两岸的血脉渊源,鼓吹“台 湾民族独立论”,极力推崇“南来说”,并将其作为“民族独立”的理论基石。
    
    [4]金关丈夫,国分直一:《台湾考古学研究简史》(上、下),庄景辉,黄东毅译,《福建文博》,1982年第 1期,1984年第1期。
    
    [1]转引自吴春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述评》,《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译本,下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5年,第425页。
    
    [3]郭志超,吴春明:《台湾原住民“南来论”辨析—兼论“南岛语族”起源》,《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 第2期。
    
    [4]凌纯声:《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1952年。
    
    [5]陈国强等:《高山族史研究》,中国人类学学会编印,1999年,第6页。
    
    [1]费罗礼:《台湾土著族的文化、语言分类探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69年,第431页。
    
    [2]潘英:《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源流》,台原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3]卫惠林:《台湾土著族的源流与分类》,收入林熊祥等《台湾文化论集》(一),第36页。
    
    [4]“南岛语族”,英文名为“Austronesian Family”,意为“澳洲群岛土著民”,其分布范围东起南美西岸 的复活岛,西到非洲东岸马达加斯加岛.北到台湾,南到新西兰岛,主要包括马来人、密克罗尼西亚人、 美拉尼西亚人、波里尼西亚人等几大族群,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民族文化体系。
    
    [5]李亦园:《台湾平埔各族所具之东南亚古文化特质》,《主义与国策》第44期。
    
    [1]凌纯声:《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1952年。
    
    [2]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第8卷,《同胄志·平埔族篇》,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第1页。
    
    [3]石磊:《台湾土著族》,《国文天地》,第5卷第11册,1990年,第66页。
    
    [4]泰雅、邹、赛夏、巴宰、洪雅等为台湾原住民的族群类别。关于原住民的类别,将在第二节中详述。
    
    [5]李壬癸:《台湾南岛语民族的迁移史》,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
    
    [6]陈奇禄:《台湾土著文化的特质》,收入《台湾土著文化研究》,联经出版公司,1992年,第6-9页。
    
    [7]“发祥地传说”原理认为:传说中偏重高山发源说的族群来台较早,偏重平地或海滨发源说者次之,而 偏重海外发源说者来台最晚。因为偏重高山发源说者己忘记海洋,而偏重海外发源说者不仅记住海洋, 甚至还记得来台路线,显然前者来台较早,后者来台较晚。
    
    [8]潘英:《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源流》,台原出版社,1998年,第167-168页。
    
    [1]中国自西周以来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认同体系,将四方的异族斥为戎、狄、蛮、夷, 皆为非人类。以“番”或“蕃”字指称异族,出现较晚,约始于唐宋时期。它具有多重解释:“兽足谓 之番,从采田象其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0页。];“考国策史汉诸书,无指夷人为番者, 惟周礼之九畿有蕃畿,亦曰蕃服,蕃其地最远,籍以为蕃篱,又夷镇蕃之服皆为蕃国云。”[吴子光:《台 湾纪事》,第53页。];“千里曰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著畿”[孙希旦:《礼 记集解》,第287页。]。
    
    [2]沈有容:《闽海赠言》,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4-26、20页。
    
    [3]何乔远:《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1]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6页。
    
    [2]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295页。据潘英考证, “熟番”与“生番”的区分,最早出现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闽浙总督觉罗满保的《题报生番归化疏》 中。所谓的“生”与“熟”,是古代中国对四夷的一种分类法,以其与汉文化的接触程度为标准。如苗 族分为熟苗、生苗。
    
    [3]鲁之裕:《台湾始末偶记》,收入《台湾舆地汇钞》,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5 年,第9页。
    
    [4]胡传:《台东州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8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49页。
    
    [5]邝其照:《台湾番社考》,收入《台湾舆地汇钞》,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5 年,第35页。
    
    [6]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页。
    
    [1]邓传安:《蠡测汇钞》,“台湾番社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2]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拓垦之研究》,私立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 第16页。
    
    [3]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1766)闽浙总督苏昌奏:“比年熟番滋生日蹙,及今不办,日久必潜入大山, 仍作生番。”《高宗实录选》,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大通书局,第148页。另:雍正五年,(1727)8 月12日,巡台御史索琳、尹秦访陈台郡田粮利弊折:“熟番场地,向有奸棍认饷包垦,久假不归之弊, 若任其日被侵削,番众无业可依,必至退处山内,渐渐变为生番。”《雍正殊批奏折选辑》,台湾文献丛 刊第300种,大通书局,第44页。
    
    [1]黄叔璥在“番俗六考”中分原住民如下:北路诸罗番十种和南路凤山番三种,共十三类。前者包括:一、 新港、目加溜湾(一名湾裡)、萧垅、麻豆、卓猴;二、诸罗山、哆啰啯、打猫;三、大武郡、猫儿干 (一作麻芝干)、西螺、东螺、他里雾、猴闷、斗六(一名柴裡)、二林、南社、阿束、大突、眉裡、马 芝遴;四、大杰巅、大武垅、噍吧年、木冈、茅匏头、加拔、霄裡、梦明明;五、内优、垅社、屯社、 纲社、美垅;六、南投、北投、猫啰、半线、柴仔坑、水裡;七、踏枋、鹿堵、唣罗婆、庐麻产、干仔 务、奇冷岸、大龟佛、水沙连、思麻丹、木武郡赤嘴、麻咄目靠、挽鳞倒咯、狎裡蝉蛮蛮、干那雾;八、 大肚、牛骂、沙辘、猫雾捒、岸裡、阿里史、朴仔离、扫捒、乌牛难;九、大甲东社、大甲西社、宛里、 南日、猫盂、房袒、双寮、吞霄、后垅、新港仔、猫裡、加至阁、中港仔、竹堑、礁唠巴;十、南嵌、 坑仔、霄里、龟崙、澹水、内北投、麻少翁、武唠湾、大浪泵、摆接、鸡柔、大鸡笼、山朝、金包裡、 蛤仔难、哆啰满、八里分、外北投、大屯、里末、峰仔屿、雷裡、八芝莲、大加腊、木喜巴垅、奇武卒、 秀朗、里旋、答答悠、麻里即吼、奇里岸、眩眩、小鸡笼。后者包括:一、上澹水、下澹水、阿猴、搭 楼、茄藤、放索、武洛、力力;二、北叶安、心武里、山猪毛、茄蚌、加务朗、勃朗、施汝腊、山里老、 加少山、七齿岸、加六堂、礁唠其难、陈阿修、加走山、礁纲曷氏、系率腊、毛系系、望仔立、加笼雅、 无朗逸、山里目、佳者惹叶、摆律、柯觅、则加则加单;三、谢必益、猪唠踈、小麻利、施那格、猫裡 踏、宝刀、牡丹、蒙率、拔蛲、龙鸾、猫仔、上怀、下怀、龟仔律竹、猴洞、大龟文、柯律。
    
    [2]潘英:《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源流》,台原出版社,1998年, 第78页。
    
    [3]不著撰者:《理蕃沿革概要》,载《台中厅理蕃史》,台中厅著务课,1914年,第93页。
    
    [4]鲤登行文:《高山蕃与平地蕃》,《蕃情研究会志》,第2号,蕃情研究会,1899年,第6-7页。
    
    [1]刘斌雄:《日本学人之高山族研究》,载黄应贵主编:《台湾土著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 司,1998年版,第74页。
    
    [2]潘英:《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源流》,台原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1]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载《天风海涛室遗稿》,鹭江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2]转引自卓宏祺:《清代台湾理番政策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第6页。 在台湾原住民分类上,日月潭地区的邵族是个比较有争议的族群。有的学者认为其应为高山族,如张耀 镝、陈奇禄、卫惠林等;有的则认为是平埔族,如小川尚义、移川子之藏、李亦园等。
    
    [1]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卷,(中译本),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译,1985年,第409页。关于这三 条规定所颁行的时间、内容,以及其得以制定是否与施琅有关,李祖基在《对清初大陆移民渡台政策若 干问题的讨论》一文中(原文载《台湾源流》),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规定颁布的时间并非是康熙 二十三年(1684年),而最有可能在康熙二十四年的下半年至二十五年之间;清政府禁止人民携眷入台 的目的不是专门针对台湾移民的,其制定立法的本意原在于防止人口流向外国;禁止惠、潮人民渡台的 规定可以在有关史料中得到印证,基本可信。此外,其他学者对这三条规定也有异议,如周宪文在《“台 湾纪略”的弁文》中认为,规定制定的时间应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至二十九年之间。邓孔昭在《清政府 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湾和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及其对台湾人口的影响》一文中,认为“禁止惠、潮人 民渡台”的规定“未必可信”,施伟青在《施琅年谱考略》中认为此条规定“似存在错漏”。台湾学者杨 熙根据伊能嘉矩曾推定康熙二十五、二十六年就有粤省客民入台,拓垦于下淡水溪东岸流域等地,认为 此规定“可能是传闻失实。”
    
    [2]《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第277卷,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二月初九日条。
    
    [3]陈绍声:《台湾省通志》,卷2,“人民志人口篇”,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2年,第100页。
    
    [1]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上),《台湾文献》,第15卷第3期。
    
    [2]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户部《为内阁抄出巡台给事中六十七等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戊编第3册,第207页。
    
    [3]新的奖励办法是“偷渡船只尚在沿海口岸,兵目、澳保人等在本管汛虏获,毋庸给赏。如在洋面游巡追 获者,按获犯名数,十人以上赏银二两,每十名以上,递加二两。若尚未出洋而别汛兵目、澳保盘获, 减半给赏。其赏银俱于本案追获赃银船价内支给,余入官充公”。新的处分办法是:“凡获偷渡人犯,必 先究客头,如官不能究出,罚俸一年,已供故删者,革职。……如招引多人偷渡,本人照客头例,发边 疆卫充军,不请印照者,照偷渡例,杖八十,逐回原籍。地方官滥给印照,照例参处”。“有司阳奉阴违, 不行递逐,容留案犯,如止一、二名者,依违令例议处,三名以上者,罚俸一年,五名以上者,降一级 留任,至十名以上者,照奸棍不行虏例,议以降调”。“横洋船”的舵手限额为:“每只止需舵手十四名, 例准二十余名,请裁至十四名为率。”具体内容请参阅庄金德的《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上), 《台湾文献》,第15卷,第3期。
    
    [4]《清高宗实录》,第845卷,乾隆三十四年(1769),冬10月25日条。
    
    [1]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吏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吴士功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戊编第2册,第107-108页。
    
    [2]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户部《为内阁抄出巡台给事中六十七等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戊编第3册,第207页。
    
    [3]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吏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吴士功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戊编第2册,第107-108页。
    
    [4]蓝鼎元:《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见《鹿洲初集》,卷二。
    
    [1]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户部《为内阁抄出直隶总督梁肯堂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戊编第2册,第142页。
    
    [2]陈孔立在《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一书中罗列了历年官府所拿获的偷渡案件的次数、人数、地点以及 船户姓名。详情请参阅该书第117-120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1]周元文:《申禁无照偷渡客民详稿》,转引自简炯仁的《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之再议》(下),《台湾 风物》,第53卷第2期,第66页。
    
    [2]舡钱,又称“水脚银”,即偷渡的费用。
    
    [3]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24-126页。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神,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5]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3年,戊编4册,第303页。
    
    [6]台湾国学文献馆:《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第16467页。
    
    [7]《清高宗实录》,第281卷,乾隆十一年(1746年)。
    
    [1](乾隆)鲁鼎梅:《台湾县志》卷二,《山水·海道》。
    
    [2]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吏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吴士功奏》移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戊编第2册,第107-108页。
    
    [3]台湾国学文献馆:《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第5408页。
    
    [4]转引自简炯仁的《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之再议》(下),《台湾风物》,第53卷第2期。
    
    [1]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2]卢若腾:《岛噫诗》,转引自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3]不著撰者:《福建通志台湾府》,台湾文献丛刊第8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401页。
    
    [4]南安丰山《陈氏族谱》,转引自庄国土先生《海贸与移民互动: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台湾原因——兼 论漳泉籍移民差异》,《台湾文献》,第51卷第2期。
    
    [5]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4页。
    
    [6]庄国土:《浅析闽南人文精神的特点》,古鸿廷编:《第二届台湾历史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东海大学通 识教育中心,1999年。
    
    [1]周钟瑄:《诸罗县志》,卷十二杂记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2]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16页。
    
    [3]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12页。
    
    [5]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第148页。
    
    [1]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2]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49页。
    
    [3]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0页。
    
    [4]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5]鲁西奇:《移民:生存与发展》,《读书》,1997年第3期。
    
    [1]《明经世文编》,卷280,《冯养虚集》,2967页。
    
    [2](万历)《泉州府志》,卷二,《风俗》。
    
    [3]刘克庄:《后村集》,卷十二,《泉州南廊》,台北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80册。
    
    [4]李光缙:《景璧集》,卷四,《史毋沈孺人寿序》。
    
    [5]转引自曹树基:《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立》,《中 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296页。据文献记载,台湾初 入版图时,禁止粤人渡台。“台湾始入版图,为五方杂处之区,而闽粤人尤多。先时郑逆窃踞海上,开 垦十无二三。迨郑逆平后,招徕垦田报赋;经将军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 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渡台。”《台海使槎录》卷四赤炭 笔谈》。
    
    [2]洪丽完:《清代台中地方福客关系初探》,收入《台湾史研究论文集》,“中华民国”台湾史迹研究中心,1988 年,第54-94页。
    
    [3]施添福:《清代在台汉人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台北,台湾师大地理系,1987年,第180页。
    
    [4]不著撰人:《安平县杂记》,光绪二十三年辑,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36号。
    
    [5]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台湾在籍汉民乡贯别调查》,1928年。转引自林再复:《闽南人》,第80页,台 北,1993年。
    
    [1]樊信源:《清代台湾民间械斗历史之研究》,《台湾文献》,第25卷第4期。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2]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27页。
    
    [3](清)傅恒:《皇清职贡图》,辽沈书社,1991年。
    
    [4]宇骥:《从生产形态与聚落景观看台湾史上的平埔族》,《台湾文献》,第21卷第1期。
    
    [5]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八,“番俗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6]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71页。
    
    [1]甘迪纽斯:《台湾岛要略》。据文献记载,清初平埔族群狩猎活动中已普遍使用猎犬。并且,猎犬在平埔 族群的日常生活中极其珍贵。《诸罗县志》载:“犬大如黄犊,吠声殊异。剪其双耳,以草木丛密且多(?), 欲纵横驰骋无所挂碍也。能生擒者曰‘生咬一,独擒者曰‘单倒’。捕鹿獐,发示追踪,百不失一。价 至三、四十千。以田犬为性命。时抚摩之,出入与俱。数年前,有长官欲购番一犬,弗与,强而复可。 犬出,举家阖户痛哭,如丧所亲。”
    
    [2]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第60-62页。
    
    [3]不著绘者:《台番图说》,“捕鱼”。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5]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6]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7]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2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8]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65页。
    
    [1]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65页。
    
    [2]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2页。
    
    [3]《台阳见闻录》载:“熟番多于园中旱地种稻,粒圆而味香,名曰‘番米’又名大头婆,甚为珍重。”
    
    [4]邓传安:《蠡测汇抄》,“番俗近古说”,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
    
    [5]朱景英:《海东札记》,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62页。
    
    [6]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7]《诸罗县志》所附的番社图显示,南部平埔族已开始使用牛耕,收获稻谷以用镰铚而非用手摘取,并且 男女并耕现象。
    
    [8]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五,“风俗”,载《台湾府志》三种本,中华书局,1985年。
    
    [9]所谓“达戈纹”,即番女所织之布,其质料是以苎麻丝为线,染上茜草,加以鸟兽毛织成者,因其斑斓 相同,故称为达戈纹”。《彰化县志》载:“达戈纹”出水沙连,如毯纻,杂树皮成之,色莹白。斜纹间 以赭黛,长不竟床。出南路各社者皆灰色,有砖纹或方胜文,长亦如之。番以被体,汉人以为衣包,颇 坚致”。
    
    [10]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1]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2]丁绍仪:《东瀛识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5页。
    
    [3]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4]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5]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6]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7]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8]丁绍仪:《东瀛识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6页。
    
    [9]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10]丁绍仪:《东瀛识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6页。
    
    [1]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2]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3]郭辉中译:《巴达维亚城日记》,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0年。
    
    [4]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5]沈有容:《闽海赠言》,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4-26页。
    
    [6]詹素娟:《从中文文献资料谈平埔族研究》,收入庄英章《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学研究所,1988年,第2页。
    
    [7]荷兰据台的目的是想将其作为从事远东贸易的中转站。明郑则视台湾为反清的基地。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八,“番俗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第163页。
    
    [2]《理台末议》,载黄叔礅:《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3]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4]洪灿楠:《台湾地区聚落发展之研究》,《台湾文献》,第29卷第2期。
    
    [1]戴炎辉:《清代台湾番社的组织及其运用》,《台湾文献》,第26卷第1期。
    
    [2]陈文达:《凤山县志》,卷七,“风土志·番俗”,台湾文献丛刊第12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3]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59页。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5]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诸罗番”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 室,1960年。
    
    [6]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第43页。
    
    [1]宇骥:《从生产形态与聚落景观看台湾史上的平埔族》,《台湾文献》,第21卷第1期。
    
    [2]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第44页。
    
    [3]李亦园:《从文献资料看台湾平埔族》,载《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1982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第63-64页。
    
    [4]王育杰:《清代平埔族与汉人土地转移关系之研究》(未刊稿),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论 文,1987年,第29页。
    
    [5]《理台末议》云:“社立一公所,名日‘公廨’,有事则集”;《东瀛识略》载:“男女未嫁者,另筑木屋 日‘笼仔’或‘猫邻’,女居之,男所居者日‘公廨’”;《台海使槎录》云:“麻达夜宿社寮,不居家, 恐去社远,致妨公务也”;《番社采风图考》载:“社番择隙地编籐架竹木,高建望楼。每逢禾稻黄茂, 收获登场之时,至夜呼群扳缘而上,以延睇遐嘱。平地亦持械支析,彻晓巡伺,以防奸究。”“淡防竹堑、 南嵌、芝包里、八里岔等社,通事、土目建搭望楼,每日派拨麻达巡视,以社生番并防禾稻也”;“于屋 旁另筑谷之室,围以竹箙,覆以茅苫,连穗倒而悬之,令易干,名之曰‘禾间”;《台湾内山番地风俗 图》载:“其贮米之屋,又曰‘圭茅’。或方,或圆,高倍常屋,下木上箪,积谷于上。”
    
    [6]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7]唐赞衮:《台阳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
    
    [8]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13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1]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2]吴子光:《一肚皮集》,台北:龙文出版社,2001年。
    
    [3]《番俗六考》云:“藤笼以籐为之,有底无盖,或方或圆,或似猪腰形,用以贮物。”
    
    [4]陈小涯的《外记》载:“荷兰时,南北二路设牛头司牧,野放生息,千百成群。犊大设栏擒系之,牡则 俟其馁,渐饲以水草,称驯狎,阉其外肾令壮,以耕以挽;”故牛与车之外来不庸置疑也”。
    
    [5]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6]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第69页。
    
    [7]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8]邓传安:《蠡测汇钞》,“台湾番社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
    
    [9]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1]陈炎正等:《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9年,第103页。
    
    [2]巴则海族即巴宰族。
    
    [3]转引自李亦园:《从文献资料看台湾平埔族》,载《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2年,第51页。
    
    [1]以上转引自陈炎正等编写的《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9年,第103-104页。
    
    [2]有的学者认为女性在平埔族群社会的亲属关系衍生上居于主体地位,在农业生产上负担主要劳动,提供 族人生存的主食,收入也稳定,保障了其在社会中的权力,因此平埔族群是母系社会。此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平埔族群的部落土目几乎清一色为男性,凡重大事情的决策皆由年长男性所组成的部落会议决定, 而女性几乎不参与,女性的权力如何体现?其次,在原始民族中,因为农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在整个 社会生活中只是充当辅助性粮食来源,故而,一般由妇女来从事此无关紧要的生产活动。男子则从事保 障族人主要生活来源的狩猎活动。平埔族群中妇女从事农业,男子从事狩猎,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 男人承担社会重任的表现。平埔族群只能视为尊重女性的社会,而不能算作母系社会。
    
    [3]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4]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121页。
    
    [5]郁永河:《裨海纪游》,下卷,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34页。
    
    [6]郁永河:《裨海纪游》,下卷,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1]蒋毓英:《台湾府志》,中华书局,1985年。
    
    [2]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3]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5]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6]周钟谊:《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 167页。
    
    [7]关于室边土葬,《番俗六考》载:“尸瘗厝边,富者棺木,贫者草席或鹿皮衬上而殡。”屋外搭寮葬,《番 俗六考》载:“用木板四片殓葬,竹围之,内盖小茅屋,上插鸡毛并小布旗,以平生杂物之半,悬死者 屋外。”屋外山葬,《番俗六考》载:“番死,男女老幼,皆裸体用鹿皮裹,亲属四人舁至山上,用鹿皮 展铺如席,将平生衣服覆身,用土地掩埋。”
    
    [8]陈第:《东番记》,载沈有容《闽海赠言》,台湾文献丛刊第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6年。
    
    [1]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2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2]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2页。
    
    [3]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1]宋增璋:《台湾抚垦志》,(上),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26页。
    
    [2]二十四里分别为:文贤、仁和、永宁、新昌、仁德、依仁、崇德、长治、维新、嘉祥、仁寿、武定、广 储、保大、新丰、归仁、长康、永丰、新化、永定、善化、感化、开化。参见潘英:《台湾拓殖史及其 族姓分布研究》(下),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0年,第11-12页。
    
    [3]连文希:《客家人垦台湾地区考略》,《台湾文献》,第22卷第3期。
    
    [4]潘英:《台湾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0年,第6页。
    
    [5]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上),《台湾文献》,第15卷第3期。
    
    [6]不著撰者:《福建通志台湾府》,台湾文献丛刊第8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64页。
    
    [7]季麒光:《条陈台湾事宜文》,载陈文达《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03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1年,第228页。
    
    [8]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52页。
    
    [1]《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台南出张所公文类纂》,编号:4415,1903年。
    
    [2]简炯仁:《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之再议》(上),《台湾风物》,第53卷第1期。
    
    [3]林正慧:《清代客家人之拓垦屏东平原与六堆客庄之演变》,第48页;黄琼慧:《屏北地区的聚落形态、 维生活动与社会组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15页。
    
    [4]陈秋坤:《清初屏东平原土地占垦、租佃关系与聚落社会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为中心》, 载陈秋坤,洪丽完主编:《契约文书与社会生活》,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各处,2001年,第16页。
    
    [1]曾振名,童元昭:《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国立台湾大学人类 学系,1999年,第110-111页。
    
    [2]村上直次郎:《新港文书》,捷幼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3]简炯仁:《屏东平原的开发与族群关系——兼评“台湾大势,海口多泉,内山多漳,再入与生番毗连, 则为粤藉人”》,载《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新茂兴企业社,1999年,第14页。
    
    [4]清初,居台之汉人,须缴水丁之费,持丁票,方能在南北路自由行走营生。陈瑸“条陈台湾县事宜”奏 折载:“佥云台地新辟,民人进港,恐多匪类潜踪,因设为输丁之法。凡经输丁,本县有丁票在手者, 即属良民,任往南路、北路生理,营汛查验丁票,即与放行。否则,以为匪类,而拘执之。”
    
    [5]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辞书续编》,富山房会社,1910年,第73页。
    
    [6]《台海使槎录》载:沙辘社“土官嘎即,目双瞽,能约束众番,指挥口授无敢违。社南地尽膏腴,可种 水田。汉人有欲售其地者,嘎即佯许之,私谓众番曰:‘祖公所遗,只此尺寸土,可耕可捕,藉以给养 飨、输饷课,今售于汉人,侵占欺弄,势必尽为所有,阖社将无以自存矣!我与某素相识,拒其请将掏 怨,众为力阻,无伤也’。卒不如其请。”见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诸罗番八 附载,第128-129页。
    
    [1]刘良璧:《沙辘行》,载《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二十,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1年。
    
    [2]卓淑娟:《清代台湾中部的汉番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8年。
    
    [3]洪丽完:《大安、大肚两溪间垦拓史研究》,《台湾文献》,第43卷第3期。
    
    [1]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第767 -768页。
    
    [2]《硃批谕旨》,第45册,雍正四年十一月八日,闽浙总督臣高其倬奏,第104-105页。
    
    [3]洪丽完:《大安、大肚两溪间垦拓史研究》,《台湾文献》,第43卷第3期。
    
    [4]林献堂:《林石》,载于陈汉光的《雾峰莆坪林姓传记文献初辑》,《台湾文献》,第18卷第1期。
    
    [1]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一,“施杨吴列传”,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03页。
    
    [2]以上参阅洪丽完:《大安、大肚两溪间垦拓史研究》,《台湾文献》,第43卷第3期。
    
    [3]尹章义认为陈赖章是个垦号,而非人名,官府颁发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垦照,而是垦荒告示。尹章义: 《台北平原拓垦史研究》,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2-63页。
    
    [1]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第一章第一节,“垦照”(三),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湾银行 经济研究室,1964年。
    
    [2]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台湾风物》,第55卷第3期。
    
    [3]张福寿:《树林乡土志》,树林:树林信利购贩组合,1938年,第8页。
    
    [4]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台湾风物》,第55卷第3期。
    
    [5]尹章义:《台北平原拓垦史研究》,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 74页。
    
    [6]盛清沂:《台北县志》,台北县文献委员会,1960年。
    
    [7]桃园厅:《桃园厅志》,成文出版社影印,1985年。
    
    [1]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一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年版,第39页。
    
    [2]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187页。
    
    [3]潘英:《台湾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台北:南天书局出版,2000年,第172页。
    
    [4]将大甲溪到凤山溪之间的原住民分为竹堑、后垅五社、蓬山八社等三大社群,是清代以后的事,其划分依据除 了地理位置接近外,还应与社饷的征收有关。至于此三大社群被统称为道卡斯族,则是日本学者伊能嘉矩按照 语言分类的结果。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209-210页。
    
    [5]盛清沂:《新竹、桃园、苗栗三县地区开辟史》,(上),《台湾文献》,第31卷第4期。
    
    [6]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垦区庄”—萃丰庄的设立和演变》,载《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历 史地理研究》,新竹县文化局,2001年,第37页。
    
    [7]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垦区庄”—萃丰庄的设立和演变》,载《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历 史地理研究》,新竹县文化局,2001,第41页。
    
    [1]苗栗县文献委员会:《台湾省苗栗县志》,卷四,1960年,第117页。
    
    [2]盛清沂:《新竹、桃园、苗栗三县地区开辟史》,(上),《台湾文献》,第31卷第4期。
    
    [3]刘慧真:《清代苗栗地区之族群关系》(未刊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第 91页。
    
    [4]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145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239页。
    
    [5]陈运栋:《桃竹苗地区早期族群关系与开发初探》,《苗栗文献》,第8期,第106页。
    
    [6]黄鼎松编:《苗栗开拓史话》,苗栗县立文化中心,1991年,第42页。
    
    [7]吕荣泉编:《苗栗县地名探源》,苗栗县政府教育厅,1980年,第9、12页。
    
    [1]周文元:《重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第312页。
    
    [2]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6,“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 128-129页。
    
    [3]康熙年间,番地禁止私贌予汉人。自雍正二年起,清廷为情势所迫,开始准许汉人赎耕番地。《吴观察 论治台湾事宜书》云:“台湾彰化县,地多荒芜,宜令民开垦为田,勿致閒旷,前此皆以番地,禁民侵 耕,今已设县治,无扔弃抛荒之理。若云番地,则全台皆取之番,欲还不胜还也。宜先出示,令各土著 自行垦闢,限一年之内,尽成田园,不垦者听民垦耕,照依部例,即为业主。或令民贴番纳饷,易地开 垦,亦两便之道也”。
    
    [4]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第一章通论,第一节,垦照(七),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湾银 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
    
    [1]据洪丽完考证,业主名称于明朝以后始出现,契书中“永为己业”、“永为世业”、“给照为业”等明白确 指对田土私人权利之承认,亦明清以降之事。洪丽完:《大安、大肚两溪间垦拓史研究》,《台湾文献》, 第43卷第3期。
    
    [2]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之治》,联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378、392页。
    
    [3]周翔鹤:《清代台湾垦照与番社给垦字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
    
    [1]曾振名,童元昭:《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国立台湾大学人类 学系,1999年,第110-111页。
    
    [2]陈秋坤:《清初屏东平原土地占垦、租佃关系与聚落社会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为中心》, 《契约文书与社会生活》,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各处,2001年,第14-17页。
    
    [1]苗栗县文献委员会:《台湾省苗栗县志》,卷4,1960年版,第113页。
    
    [2]黄鼎松编:《苗栗开拓史话》,苗栗县立文化中心,1991年,第31页。
    
    [1]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55-56页。
    
    [1]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台湾风物》,第55卷第3期。
    
    [2]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的阶段论与类型论》,《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版,第22页。
    
    [1]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编:《台湾私法》,台湾文献丛刊15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第571页。
    
    [2]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民国75年,第48页。
    
    [3]惠邨:《清代台湾之租赋》,《台湾文献》,第10卷第2期。
    
    [4]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
    
    [1]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2页。
    
    [1]《岸里文书》No.13,转引自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集,1991年。
    
    [2]施添福:《清代台湾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台湾风物》,第40卷第4期。
    
    [3]不著撰者:《清会典台湾事例》,卷775,雍正2年议,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6年。
    
    [1]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483页。
    
    [1]曾振名,童元昭:《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国立台湾大学人类 学系,1999年,第112-113页。
    
    [2]此处“生番”并非专指高山族群,其实在清代凡未归化的番人都称为生番,包括平埔族群与高山族群。 所以“生番”所指的族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1]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14页。
    
    [2]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14-15页。
    
    [1]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15页。
    
    [2]关于“埤”,陈淑均在《噶玛兰厅志》中如是解释:“台郡凡水所都处,不论圆池、方沼,概名之曰埤。 埤即陂之音讹也。”陈淑均:《噶玛兰厅志》,“规制”,水利附考,第41页。至于“圳”,周钟碹在《诸 罗县志》中定义道:“决山泉或导溪流,远者数十里,近亦数里,不用筑堤,疏凿溪泉,引水灌田,谓 之圳”。周钟瑄:《诸罗县志》,卷二,“规制志·水利”,第34页。
    
    [1]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四),《台湾文献》,第34卷第4期。
    
    [2]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四),“翁仔社纠纷互控卷宗”,《台湾文献》,第34卷第4期。
    
    [1]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年,第88-91页。
    
    [1]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沧桑史》,南天书局出版,1998年,第182-183页。
    
    [1]陈炎正:《台中县岸袒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26页。
    
    [2]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第—章第二节,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4年。
    
    [1]陈炎正:《台中县岸袒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27页。
    
    [1]陈炎正:《台中县岸袒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29页。
    
    [1]据王世庆考证,隘起源于宋代为防御西南边界的苗瑶民族而设置要砦之名称,而台湾防番之构筑工事, 亦名日隘,则始自清初。王世庆:《台湾隘制考》,《台湾文献》,第7卷第3、4期。
    
    [2]李绍盛:《台湾的隘防制度》,《台湾文献》,第24卷第3期。
    
    [3]转引自李绍盛:《台湾的隘防制度》,《台湾文献》,第24卷第3期。
    
    [4]陈培桂:《淡水厅志》,卷三,“建置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9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1]王世庆:《台湾隘制考》,《台湾文献》,第7卷,第34期。
    
    [1]王世庆:《台湾隘制考》,《台湾文献》,第7卷第3、4期。
    
    [1]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台湾风物》,第55卷第3期。
    
    [2]陈盛韶:《问俗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1]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台湾风物》,第55卷第3期。
    
    [1]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下),《台湾源流》,第19期。
    
    [2]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下),《台湾源流》,第19期。
    
    [1]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沧桑史》,南天书局,1998年,第198-199页。
    
    [1]温振华:《清代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分析》,《台湾文献》,第51卷第2期。
    
    [1]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上),《台湾源流》,第19期。
    
    [1]高育仁:《埔盐庄纳租谕示碑》,《明清台湾碑碣选集》,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193页。
    
    [2]刘枝万编:《台湾中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15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16页。
    
    [3]温振华:《清代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分析》,《台湾文献》,第51卷第2期。
    
    [1]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下),《台湾源流》,第19期。
    
    [1]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1962年,第279页。
    
    [2]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1962年,第279-280页。
    
    [3]宫中档,雍正朝,NO.4051,雍正十年十月十四日巡台给事中希德慎奏。
    
    [4]宫中档,雍正朝,NO.2935,福建漳州总兵初有德奏。
    
    [1]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77年,第479-480页。
    
    [1]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第72-73页。
    
    [2]黄富三:《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载《食货》,第11卷第1、2期。
    
    [3]詹素娟:《清代台湾平埔族与汉人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8 年,第114页。
    
    [4]王育杰:《清代平埔族与汉人土地转移关系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7年,第114-138页。
    
    [5]在此值得提示的是,“业”并非指土地的所有权,而是垦户与佃人之间订租佃契约后,佃人对垦户得为 租赁地使用收益之权利而言。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34页。
    
    [1]《岸里文书》,No.73。转引自陈秋坤的《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集,1991年。
    
    [1]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的阶段论与类型论》,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版,第25页。
    
    [2]张胜彦:《清代台湾汉人土地所有形态之研究》,《台湾文献》,第34卷,第2期,1983年,第32页。
    
    [3]张汉裕:《日据时代台湾经济之演变》,《台湾经济史二集》,研丛32,1955年,第74页。
    
    [1]“兰地”指今之宜兰平原及其近山地区。
    
    [2]不著撰者:《台案汇录甲集》,台湾文献丛刊第3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9年,第163-164页。
    
    [3]潘英:《台湾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南天书局,2000年,第96页。
    
    [4]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正中书局,1990年,第8页。
    
    [5]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第102页。
    
    [6]关于“宜兰”之来源与意义,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噶玛兰厅改制时,首任知县马桂芳将噶玛兰改为宜兰, 宜字是助词,没有意义,宜兰即兰地之意。有的认为是取适宜一切之意。在噶玛兰的“兰”字前冠佳字 “宜”作为县名,称宜兰县。
    
    [7]连横:《台湾通史》,卷五,“疆域志”,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79年,第132页。
    
    [1]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7页。
    
    [2]伊能嘉矩著,杨南郡译:《宜兰方面平埔蕃的实地调查》三之二,《宜兰文献杂志》,第8期,上欣印刷 制版企业社。
    
    [3]转引自阮昌锐:《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台湾文献》,第17卷第1期。
    
    [1]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正中书局,1990年,第47页。
    
    [2]中村孝志:《兰人时代の蕃社户口表》,《南方土俗》第4卷,第期,1936年,第46-48页。
    
    [1]蒋毓英:《台湾府志》,收于陈东林编《台湾府志三种》,北京:中华书局,第39页。
    
    [2]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一,“封域·山川”,台湾文献丛刊第12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 年,第34页。
    
    [1]施添福:《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上),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32页。
    
    [1]施添福:《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上),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33页。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6,“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 140页。
    
    [2]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7页。
    
    [3]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226-227页。
    
    [4]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30页。
    
    [1]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234页。
    
    [2]浊水溪即今之兰阳溪。
    
    [3]据悉,最早入垦噶玛兰的汉人是林汉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率众自淡水乘船于乌石港登陆开 垦,但遭到噶玛兰族的袭击,本人被杀害,垦务遂止。乾隆末年,淡水人柯有成、何绘、赵隆盛、赖柯 登又率众从淡水南来,登陆乌石港,欲开垦附近的土地,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姚莹:《东槎纪略》,台湾 文献丛刊第7种,第69-70页。
    
    [4]柯培元:《噶玛兰志略》,台湾文献丛刊第9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140页。
    
    [5]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正中书局,1990年,第101页。
    
    [1]施添福:《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理论架构与基本资料》,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14页。
    
    [2]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49-51页。
    
    [1]杨廷理:议开台湾后山噶玛兰即蛤仔难节略,陈淑均:《噶玛兰厅志》,第366页。
    
    [2]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1-72页。
    
    [3]方维甸:《奏请噶玛兰收入版图状》,陈淑均:《噶玛兰厅志》,第333页。
    
    [1]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40-41页。
    
    [2]施添福:《兰阳平原传统基层社会空间的形成及其演变》,载《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理论架构与基本 资料》,(上),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39页。
    
    [3]据《宜兰县志》载:“同治初,辉煌倡募熟番及彰化人二百余,以十九个结首率领垦荒,彰化流番阿里 史、阿束、岸里、东螺、北投及淡水流番大甲、吞霄等皆附之,今三星乡十九结,因纪念结首而名,即 当年开垦之基地。”宜兰文献委员会编:《宜兰县志》,“人物志”,1970年,第10-11页。
    
    [1]台北州警务部:《台北州理蕃志——旧宜兰厅上、下编》,1924年,第75-76页。
    
    [2]以上参阅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67-71页。
    
    [3]詹素娟认为,噶玛兰的土地制度西势、东势名称有所不同,东势称为“加留余埔”,西势称为“加留沙 埔”。为了一并指称东势、西势的土地制度,可统称为“加留制”。
    
    [1]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233页。
    
    [2]“加留制”作为清廷的番地政策并不是杨廷理等首创。其实,早在雍正五年(1727),巡台御史索琳、尹 秦就曾因当时理番政策的需求而尝试去区隔出番地与荒地,他们建议采取淡水同知王泙的看法:“熟番 场地,向有奸棍认饷包垦,久假不归之弊,若任其日被侵削,番众无业可依,必至退处山内,渐渐变为 生番。宜令大社留给水、早地五百甲,中社留给水、旱地四百甲,小社留给水、旱地三百甲,号为‘社 田’,以为社番耕种、牧猎之所,各立界碑,将田场甲数,四至刊载全书,使日后势毫不得侵占,其余 草地,悉行招垦,并限三年起科”。黄于玲:《国家、族群与土地租佃制度》,载《宜兰文献杂志》,第 33卷,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8年。
    
    [3]詹素娟:《有加有留--清代噶玛兰的族群土地政策》,载《平埔族群与台湾历史文化论文集》,中央研 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2001年,第112页。
    
    [4]见《嘉庆十九年三月十二日给佃人朱生认垦扫笏社埔地执照》,收于邱水金编:《宜兰古文书》,第4辑。 宜兰: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16页。
    
    [5]黄于玲:《国家、族群与土地租佃制度》,载《宜兰文献杂志》,第33卷,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8年。
    
    [1]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9页。
    
    [2]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341页。
    
    [1]周玺:《彰化县志》,卷十二,“艺文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1962年,第 411页。
    
    [2]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正中书局,1990年,第177-178页。
    
    [1]柯培元:《噶玛兰志略》,“双衔会奏稿”,台湾文献丛刊第9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41页。
    
    [2]柯培元:《噶玛兰志略》,“双衔会奏稿”,台湾文献丛刊第9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141 -142页。
    
    [3]陈秋坤:《清代台湾土著地权——官僚、汉佃与岸里社人的土地变迁(1700-1895)》,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4,1994,第161-162页。
    
    [4]杨廷理惟恐兰地设立业户,正供无几,“名以尺土归王,实大费国幣”,因此废除业户之制,使噶玛兰成 为全台湾唯一没有业户的地区。柯培元有“禁充业户谕”,令其勿生觊觎之心。柯培元曰:台中独兰无 业户,尔等啧有烦言。当开辟时,诚恐经费不足,故以田六、园四之租谷尽归诸公。除应完正供而外,
    
    [1]李亦园:《从文献资料看台湾平埔族》,载《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第51页。
    
    [2]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南天书局,1996年,第165页。
    
    [3]此观点并非本人首创,有的台湾学者在论文中曾蜻蜒点水式地提及过,但没有展开论述。
    
    [1]吴新荣认为卓猴社先移至芋匏、木岗及其附近,后又移到大湖附近的海边“白大”。后来被被汉人驱逐, 又经过深水及岭口而移到旗山地方的溪洲附近一带,再移到口溢、尾庄、大埔、沟坪等地。吴新荣:《南 台湾采风录》,远景出版公司,1981年,第134-135页。
    
    [2]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南天书局,1996年,第167-172页。
    
    [1]洪敏麟:《台湾省通志》,第九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2年,第10页。
    
    [2]吴新荣:《南台湾采风录》。远景出版公司,1981年,第133页。
    
    [3]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二册,(下),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年,第306-307页。
    
    [4]洪敏麟:《台湾省通志》,卷八,“同胄志·族群分类分布篇”,第一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2年,第 20-22页。
    
    [1]陈朝龙:《新竹县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145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99页。
    
    [2]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年。
    
    [3]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南天书局,1996年,第214-215页。
    
    [1]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二册,(下),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年,第393-394页。
    
    [2]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71页。
    
    [3]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34页。
    
    [1]洪敏麟:《台湾省通志》,卷8同胄志平埔族篇第9册第7页,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一册,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439-441页。
    
    [2]刘枝万:《南投文献丛辑》(六),《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南投文献委员会,1987年,第19页。
    
    [3]布农族卡社群的一则迁移传说也反映了埔番与眉番隔自古便隔眉溪对峙。“往时埔里社(Qavithan)曾 住Vulvawan与Ta-qavithan二族。两者挟一溪流对峙,Vulvawan住于溪北,Ta-qavithan住于溪南。 Vulvawan面有刺字,Ta-qavithan即反之。Ta-qavithan族之所以不得不迁往Bunbun社北方,实由于 不堪Ta-qavithan族之欺凌侵迫,故将该地亦称为Qavithan”。
    
    [1]姚莹:《东槎记略》,《埔里社记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35-36页。
    
    [2]姚莹:《东槎记略》,《埔里社记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35页。
    
    [3]周玺:《彰化县志》,卷12,“艺文志“,”邓传安水沙连纪程“,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湾银行经 济研究室,1962年。
    
    [1]刘枝万:《南投县志稿》,“沿革志”“开发篇”,中国地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74号,成文出版社,1978 年,第43-45页。
    
    [2]“打里折”原非汉语,而是布农族式部落命名(Takesi),用以表达同根、共祖、亲族等意义。铃木满男: 《汉蕃合成家族の形成と展开》,山口大学博士论文,1988年,第28-29页。
    
    [1]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年,第303-304页。
    
    [1]刘枝万:《南投县志稿》,“沿革志”“开发篇”, 中国地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74号,成文出版社,1978 年,第39-41页。不过,据邱正略认为《公议同立合约字》中的“界内山后东南势溪头茅埔一所”的 “茅埔”指的是今东南势角附近的“大茅埔”, 而非埔里。第164-165页。
    
    [2]洪敏麟:《台湾省通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2年,第20-22页。
    
    [1]连横:《台湾通史》,卷5,疆域志,埔里社厅,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3页。
    
    [2]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与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206页。
    
    [3]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移迁移埔里拓垦之研究》(未刊稿),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2年,第177-178页。
    
    [1]姚莹:《东槎记略》,《埔里社记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133页。
    
    [2]道光二十一年(1841)台湾道熊一本奏曰:“眉社有阿里山熟番百余人新近潜入该社私垦数百甲,又淡 水岸里朴仔社熟番数百人,因传闻开垦,亦由内山潜入埔社私垦。”丁日健:《治台必告录》,熊一本“条 覆筹办番社议”,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229页。
    
    [3]夏献论:《台湾舆图》,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75页。
    
    [4]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5]邝其照:《台湾番社考》,收于《台湾舆地汇钞》,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5 年,第35页。
    
    [1]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2]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南天书局,1996年,第178页。
    
    [1]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卷三,“民族”,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年。今田岩:《大庄の平埔族》 (一),(南方土俗),第2卷第2号,1933年,第77页。伊能嘉矩:《台湾蕃政志》,第298页。潘继 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2]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第13页。
    
    [3]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4]林灯炎译:《大庄“沿革”手写文献解说与摘译》,载《台湾风物》,第37卷第4期,1987年,第112 -113页。
    
    [1]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下),东京刀江书院,1928年,第883页。
    
    [2]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第21页。
    
    [3]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1]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卷3,“民族”,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年,第8页。
    
    [2]苗允丰:《花莲县志》,卷5,民族,花莲县政府,1974年,第7-8页。
    
    [1]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下)东京刀江书院,1928年,第485页。张耀锜:《台湾省通志稿》,卷八, “同胄志”,第3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5年,第628-629页。
    
    [2]李亦园:《从文献资料看平埔族》,载《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年。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的阶段论与类型论》,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第13页。洪丽完:《清代台中移垦社会中“番社”之处境》,《东海历史学报》第7期,1985年。
    
    [3]张炎宪:《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74年,第23页。
    
    [4]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74页。
    
    [1]潘英:《台湾平埔族史》,南天书局出版,1998年,第172页。
    
    [2]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年。
    
    [1]吴子光:《吴子光全书》,台北:“中华民国”台湾史迹中心,1979年。
    
    [2]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嘉庆五年晓谕”,《台湾文献》,第34卷第4期。
    
    [1]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与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196-198页。
    
    [1]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拓垦之研究》,私立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92年,第200页。
    
    [1]刘枝万:《南投县志稿》,“沿革志”“开发篇”,中国地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74号,成文出版社,1978 年,第49-52页。
    
    [2]王育杰:《清代平埔族与汉人土地转移关系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7年,第174页。
    
    [3]丁日健:《治台必告录》,熊一本“条覆筹办番社议”,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年,第229页。
    
    [1]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拓垦之研究》(未刊稿),私立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2年,第322页。
    
    [1]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拓垦之研究》(未刊稿),私立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2年,第209页。
    
    [2]刘枝万:《南投文献丛辑》(六),《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南投文献委员会,1958年,第91-92页。
    
    [1]谢继昌:《从埔番的式微来看台湾汉人的移民模式》,《三民所丛刊》第8期,第50-51页。
    
    [2]林灯炎译:《大庄“沿革”手写文献解说与摘译》,载《台湾风物》,第37卷第4期,1987年,第112 -113页。
    
    [3]鸟居龙藏:《东部台湾に栖息すゐ平埔种族》,《蕃情研究会志》,第2号,1899年,第26-27页。
    
    [4]加礼宛与奇莱平原南部的阿美人之所以能够和睦相处,潘继道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其一,加礼宛平埔 族虽然汉化,但并不完全,尚保留噶玛兰族的风俗习惯与噶玛兰语,由于同属于母系社会,因此较易包 容。其二,撒基拉雅族受到南边南势阿美人的欺压,因此,在接触到一个新的族群,而这个族群又愿意 与他们维持良好关系时,自然容易接受他们。其三。加礼宛平埔族的拓垦区域主要在今新城乡嘉里村附 近的平原,并不侵犯撒基拉雅族在花莲市的土地,因此不致发生冲突。其四,撒基拉雅族从事旱田烧垦 的粟作农业,而加礼宛平埔族则从事水稻种植,因此撒基拉雅族选择的土地与加礼宛所需要的低湿地不 同。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
    
    [1]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第21页。
    
    [2]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卷三,“民族”,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年,第8页。
    
    [3]伊能嘉矩:《台湾蕃政志》,祥生出版社,1973年,第302页。
    
    [4]该契约内容如是:“同立合约字人陈谐云、杜再元、杜四孟、杜可四人合伙明买过丹番土草地一所,坐 落在后山秀姑銮,土名丹埔。东至仑顶,西至溪,南至溪,北至拔兴埔,四至界址明白为界。一所草地 银一百元,交付丹番土人收入,随时草地踏明界址付银主前去招佃开垦成业,逐年抽收税粟做五份:系 元应得一份;云、孟、可三人应得四份。诚恐年久月深,各安生业,生齿日多,争长竞短,致伤和气。 恐口无凭,同立各约字一样二纸,各执一纸存熠。”《台湾私法物权编》(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9, 第37-38页。
    
    [5]夏献纶:《台湾舆图》,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
    
    [1]卫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七,1981年,第29页。
    
    [2]周玺:《彰化县志》,卷十二,“艺文志”,“邓传安水沙连纪程”,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湾银行经济 研究室,1962年,第44页。
    
    [3]刘枝万,《南投文献丛集》(6),《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南投文献委员会,1987,页24。
    
    [4]卫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七,1981年,第29页。
    
    [5]刘枝万:《南投文献丛辑》(6),《南投县沿革开发篇稿》,南投文献委员会,1987年,第144页。
    
    [1]丁日健:《治台必告录》,熊一本“条覆筹办番社议”,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年,第229-230页。
    
    [2]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233-234页。
    
    [3]丁绍仪:《东瀛识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第67页。
    
    [1]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2]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辩》,黄山书社,2006年,第26页。
    
    [3]夏献纶在《台湾舆图》曰:“鲤浪溪南者,统名日南势,凡七社。”并在《附录番社》中载:“南势七社: 巾老耶、饱干、薄薄、斗难、七脚川、理流、集集。”夏献纶:《台湾舆图》,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台 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75-77页。
    
    [4]刘斌雄:《秀姑峦阿美族的社会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八,1965年,第7页。
    
    [5]阮昌锐:《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十八,1969年,第8-9页。
    
    [6]丘其谦:《布农族卡社群的社会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七,1966年,第9页。
    
    [7]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8]陈文德:《卑南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与人权现况——一个聚落的分析》,载《台湾土著的传统社会文化与人 权现况》,大佳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9]陈国钧:《台湾东部山地民族》,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年,第20-21页。
    
    [1]卫惠林等:《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第1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5年,第7页。
    
    [2]陈文达:《风山县志》,“风土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2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3]程大学:《台湾开发史》,民族文化丛书第14种,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86年,第13页。
    
    [4]陈显忠:《谈台湾后山之开发》,《台湾文献》,第32卷第2期。
    
    [5]这五个族社是:苴兰社、薄薄社、美楼社、拔便社、七脚川社。
    
    [6]曾一平:《汉人在奇莱开垦》,载《花莲文献》第1期,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3年,第77-79页。
    
    [1]黄瑞祥:《花莲县居民繁殖考》,载《花莲文献》,第4期,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5年,第92-93页。
    
    [2]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辞书续编(台湾)》,东京,富山房,1909年,第179页。
    
    [3]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卷三,“民族”,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年,第6页。
    
    [4]吴文星、郑瑞明编译:《台东移民史》,(一),载《台湾惯习记事》,第4卷上,第1号,台湾省文献委 员会,1989年,第4页。
    
    [5]以上参阅潘继道:《晚清“开山抚番”下台湾后山奇莱平原地区原住民族群势力消长之研究》,《台湾风 物》,第52卷第4期。
    
    [6]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卷三,“民族”,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年,第6页。
    
    [1]黄拓荣:《台东县志》,卷二,“人民志”,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84号,1983年, 第319页。
    
    [2]陈显忠:《谈台湾后山之开发》,《台湾文献》,第32卷第2期。
    
    [1]不著撰者:《清高宗实录选辑》,卷619,乾隆二十五年八月杨廷璋条奏,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湾 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
    
    [2]台湾国学文献馆:《台湾研究资料汇编》,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第1942页。
    
    [3]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第153页。
    
    [4]不著撰者:《清奏疏选汇》,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第41页。
    
    [5]不著撰者:《清奏疏选汇》,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第41页。
    
    [1]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第57页。
    
    [2]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文献丛刊第15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第1023页。
    
    [3]温振华:《汉人社会的建立》,《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9年,第144页。
    
    [4]不著撰者:《台湾私法物权编》,台湾文献丛刊15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407页。
    
    [5]不著撰者:《清会典台湾事例》,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年,第43页。
    
    [1]尹章义:《台湾北部拓垦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与功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 限公司,第176页。
    
    [2]通事之名称至少在宋朝时期就已出现。周密《癸辨杂识》后集《译者》条云:“译者之称见礼记云:东 方日寄言,传寄内外言语……西方曰狄是,是知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今北方谓之通事。”转引 自尹章义:《台湾北部拓垦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与功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 有限公司,第177页。学界一般认为台湾的通事制度似为清代始创,不过,据江日升的《台湾外纪》记 载,明郑时期台湾番社已举有通事,但通事成为一制度应自清朝开始。
    
    [3]周钟瑄《诸罗县志》卷六,“赋役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第71页。
    
    [1]尹章义:《台湾北部拓垦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与功能》,《台湾开发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 限公司,2003年,第218页。
    
    [2]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八,“番俗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第169页。
    
    [1]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2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2页。
    
    [2]黄叔璥《台海使搓录》卷八,《番俗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 170页。
    
    [3]内凹庄、柳树滴兵民事件经过如是:雍正七年(1729)有汉人简经,业医,娶北投社女子为妻,向北投 社葛买奕贌得北投社公共埔地,土名大吼凹仔,又名内凹庄,雍正九年(1731)起,协议每年纳五百石 租谷予番,并代纳社番丁银二百零七两五钱。复于雍正十三年(1735)另占土名“旧社”公共埔地,年 需加纳租谷九十石。乾隆二年(1737)清廷上谕番饷改造民丁征收后,每名番丁改纳银四钱,截至乾隆 十二年(1747)止,总计简经所欠租谷六千石,未还减免丁饷银一千余两。南北投社通事三甲,汉名葛 第夫,于乾隆十二年赴台湾府告追,不料简经仅偿还谷一千石,仍占田欠租。三甲索讨无果,积忿难释, 乾隆十六年(1751)11月,唆使通事叶福,勾结万丹坑隘口生番老茅,游说埔里、猫里眉、福骨、眉 加腊等社生番,约定日期,出草杀人。十二月八日,大肆焚杀内凹庄,杀赖、白二姓男妇22名并焚附 件民庄,旋袭柳树浦(雾峰)营盘,杀兵丁7人。洪敏膦编:《草屯镇志》,草屯镇志编纂委员会,1986 年,第899-900页。
    
    [1]不著撰者:《清高宗实录选辑》,卷559,乾隆二十三年三月,是月条引杨应琚奏,台湾文献丛刊第186 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
    
    [2]不著撰者:《清高宗实录选辑》,卷1027,乾隆四十二年二月条引闽浙总督钟音奏,台湾文献丛刊第186 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
    
    [3]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晓谕,《台湾文献》,第34卷第2期。
    
    [1]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91年,第196页。
    
    [2]陈盛韶:《问俗录》,卷六,“鹿港厅”,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3]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学生书局,1969年,第777-782页。
    
    [1]朱景英:《海东札记》,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29-30页。
    
    [2]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3]崔应阶奏,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军机处录副。
    
    [4]故宫博物院(台北):《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2辑,第630页。
    
    [5]不著撰者:《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第198页。
    
    [6]姚莹:《中复堂选集》,台湾文献丛刊第83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87页。
    
    [7]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203页。
    
    [8]《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年,第398页。
    
    [9]故宫博物院(台北):《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8辑,第42页。
    
    [1]何培夫编《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高雄市、高雄县篇》,台北市:台湾分馆,1995年,第117页。
    
    [2]高育仁:《严禁无赖棍徒诬害良民碑》,《明清台湾碑碣选集》,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597页。
    
    [1]简炯仁:《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之再议》,《台湾风物》,第53卷第2期。
    
    [2]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卷五,(上),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194页。
    
    [3]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已编,第10册,1960年,第950页。
    
    [4]黄仕简奏,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录副。
    
    [1]《清宣宗实录》,卷231,道光八年正月癸亥,第17页。
    
    [2]林豪:《东瀛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8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第68页。
    
    [3]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上),《台湾源流》,第19期。
    
    [1]《岸里大社文书》,No.958。
    
    [2]吴子光:《台湾纪事》,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54号,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
    
    [3]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8,“番俗杂记”,番界,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年,第392页。
    
    [4]故宫博物院(台北):《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5辑,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福建巡抚毛文铨“奏报台湾 情形折”,第390下-391上页。
    
    [5]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五,“土番风俗”,中华书局,1985年。
    
    [1]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三),“福建台湾府、淡水同知为访查勘报事案”,《台湾文献》, 第34卷第3期。
    
    [2]森丑之助:《台湾蕃族志》,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1917年3月30日,第324页。
    
    [3]王云五编:《道成同光四朝奏议》,册七,“亲勘台湾北路后山大略情形疏”,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年, 第3141上-3141下页。
    
    [4]胡传:《台东州采访修志册》,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34号,成文出版社,第319页。
    
    [5]藤崎济之助:《台湾の蕃族》,东京:国史刊行会,1930年8月20日,第121-124页。
    
    [6]黄焕尧:《清代台湾番人与地方治安之关系——义番与番患之研究》,台北:文化史学所硕士论文(未刊 稿),1985年。
    
    [7]黄焕尧:《清代台湾番人与地方治安之关系——义番与番患之研究》,台北:文化史学所硕士论文(未刊 稿),1985年。
    
    [1]洪敏麟编:《草屯镇志》,草屯镇志编纂委员会,1986年,第899-900页。
    
    [1]“汉化”是人类社会同化现象的一种。当非汉族群在日常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价值观念上采 用与汉人接近或相同的方式时,即被视为是“汉化”。部分台湾学者认为,平埔族群受汉人影响,接受 汉人习俗,很难以“汉化”一词概括。两种族群文化的接触,不论是汉文化,或是平埔族群文化,都已 经相互影响、相互涵化,而产生另一种“合成文化”,与原本的汉文化或平埔族文化有所差异。所以, 清代台湾平埔族群的社会变迁应该称之为“涵化”。见潘英海的《文化合成与合成文化—头社村太祖年 度祭仪的文化意涵》,《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第235 -236页。
    
    [2]朱岑楼译:《社会学》,台北:协志出版社,1963年,第271页。
    
    [3]宋光宇:《人类学导论》,桂冠图书公司,1979年,第44页。
    
    [1]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2]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3]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13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4]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3页。
    
    [5]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 集,1991年。
    
    [1]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 集,1991年。
    
    [1]刘枝万:《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南投县文献委员会,1958年,第201页。
    
    [2]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第156页。
    
    [3]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2005年,第122页。
    
    [4]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卷三,“风土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5]陈培桂:《淡水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72种,1963年,第294-295页。
    
    [1]沈茂荫:《苗栗县志》卷七,《风俗考》,苗栗县文献委员会,1953年。
    
    [2]参阅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2005年,第 122-124页。
    
    [3]刘枝万:《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南投县文献委员会,1958年,第94-95页。
    
    [4]“搭纪”为一种容器,系用竹蔑编成,大口小腰,高尺余,可容数斗。
    
    [5]黄叔璥:《台海使搓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1]黄叔璥:《台海使搓录》卷六,“番俗六考”,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2]周钟瑄:《诸罗县志》,卷八,“风俗志杂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2年,第167页。
    
    [3]洪丽完:《拍宰族岸里大社之古神主牌》,载《台湾中部平埔族沙麓社与岸里社之研究》,稻乡出版社, 1997年,第440-441页。
    
    [4]谢继昌:《水利和社会文化之适应—蓝城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年, 第57-77页。
    
    [1]岸里社祭文如是: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岁二月十五日旦 祈求集福 岸里社信民潘兆敏后六阿马辖、通 事潘明慈朴通事郡乃土官潘启万后那马下六马下六二使阿沐茅格潘捷元阿打歪打把六等诚心合各猪羊 鸡鸭酒果碗盒五兽长钱金银锭帛天金牲仪在于西片大屋门前三献祈求上祖大人打肉六老万打肉禾下肉 兰打禾禾肉兰斗六马烈斗淋马烈暨天上佛神明列位神祗观音娘娘天上张天师义勇敦公妣六下婆婆大学 生恭顺士万公一仝列位神公祖妣历代先人到座庇佑合社平安无事求祈护福无疆倘有大小生事祈列位神 祖公先人一仝一力 碛往去别处远送他方文武官员商釐不定计较不同起者无心议则无意伏乞神祗祖公 先人灵感庇佑各社平安各各清吉永远无事护福无疆大吉大利。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县 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99页。
    
    [2]铃木清一郎:《台湾旧惯——冠婚丧祭と年中行事》,台湾日日新报社,1934年,第295页。
    
    [3]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年,第90页。
    
    [4]刘枝万:《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南投文献丛集(六)》,南投:南投县文献委员会,1958年,第48- 50页。
    
    [5]王育杰:《清代平埔族与汉人土地转移关系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7年,第206页。
    
    [1]乐舞生,即俏生。
    
    [2]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年,第517页。
    
    [3]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 委员会,1991年,第154页。
    
    [4]廖汉臣:《台湾省通志》,卷二,“人民志氏族篇”,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0年,第20页。
    
    [5]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译本)(下),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1年,第653-657、659页。
    
    [1]谢世忠:《认同的污名》,自立晚报社,1987年,第97、106页。
    
    [2]朱景英:《海东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58-59页。
    
    [3]不著撰人:《安平县杂记》,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36号,光绪23年辑。
    
    [4]王甫昌:《省籍融合的本质:一个理论经验的探讨》,收入《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 1993,第78页。
    
    [1]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2]谢世忠:《认同的污名》,自立晚报社,1987年,第34页。
    
    [3]转引自潘云东:《清代台湾平埔族汉化原因试探》,华特的《台湾岛之历史与地志》,台湾文献丛刊第56 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
    
    [4]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37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30页。
    
    [5]毕其林著,吴明远译:《老台湾》,台湾研究丛刊第6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
    
    [1]宋光宇的《人类学导论》,桂冠图书公司,1979年,第454页。
    
    [2]目前在台湾汉人社会里,尚保留部分平埔族文化,如台湾的地名很多是平埔族语音译保留下来的,像南 投、北投、埔里等。参阅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二册下。汉人由平埔族处知道以台风草来预 测台风。《台湾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平埔族篇”,第163页。民间嗜食槟榔,与平埔族妇女以黑 齿为姘,多少也有关联。翁佳音:《平埔族汉化史考略》,第21页。“牵手”是平埔族语,也流传与沿用 至今。丰原地区汉人仍流行吃麻叶以避暑退火,相传是由巴宰族习得。
    
    [1]曾振名、童元昭《噶玛蘭西拉雅古文书》,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国立台湾大学人类 学系,1999年,第126-127页。
    
    [1]据简炯仁考证,万兴庄小分原应属于马卡道族茄藤社。见简炯仁:《<由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所收录 有关茄藤社的古契字试论“凤山八社”中茄藤社的社址及其势力范围》,《台湾文献》第53卷,第1期。
    
    [2]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集, 1991年。
    
    [3]《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四),雍正十一年五月十三日漳邑陈令给示以杜混争,第102页。
    
    [1]《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一),乾隆五十六年四月初二日晓谕潘士兴私业不得争占,第103页。
    
    [2]曾振名、童元昭《噶玛蘭西拉雅古文书》,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国立台湾大学人类 学系,1999,第117-118页。
    
    [1]谢继昌:《平埔族之汉化-台湾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47),第267页。
    
    [2]苗栗文献委员会:《新编苗栗县志》,卷四,1959年,第119页。
    
    [3]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二:“姜周列传”,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55-956页。
    
    [1]林再复:《台湾移民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冲突、对立与融合》(上),《台湾源流》,第2卷,1996年。
    
    [2]周凯:《内自讼齐文选》,《记台湾张丙之乱》,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 第31页。
    
    [3]丁日健:《治台必告录》,卷三,“条覆筹办番社议”,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 室,1958年。
    
    [4]林伟盛:《罗汉脚:清代台湾社会与分类械斗》,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年,第49-58页。
    
    [1]黄秀政:《清代台湾分类械斗事件之检讨》,《台湾文献》,第27卷第4期。
    
    [1]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2]林豪:《东瀛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8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年。
    
    [3]洪叶生:《寄鹤齐选集》,“彰化兴利除弊问对”,台湾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1987年,第 5-6页。
    
    [4]陈培桂:《淡水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9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977页。
    
    [5]邵族的族属问题在台湾学者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属于高山族群,有的认为平埔族群,还有的认为 它不能单独称为一个族群。笔者在此姑且认为它属于平埔族群的一支。
    
    [6]张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台湾文献》,第21卷第1期。
    
    [1]鹿子木小五郎:《台东厅管内视察复命书》,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171页。
    
    [2]森丑之助原著,杨南郡译注,《生蓍行脚》,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429-430页。
    
    [3]潘英海:《平埔族研究的困惑与意义——从邵式柏的博士论文<十七及十八世纪台湾拓垦中的汉番关系> 谈起》,《台湾风物》,第37卷第2期。
    
    [1]John R Shepherd,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2]施添福:《清代“番黎不谙耕作”的缘由:以竹堑地区为例》,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9, 1990年。
    
    [3]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168页。
    
    [1]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2页。
    
    [2]潘英:《平埔族史略》,《台湾文献》,第44卷第1期。
    
    [3]周钟瑄:《诸罗县志》,“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4]丁宗洛编著:《陈清端公年谱》,台湾文献丛刊第20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第80页。
    
    [1]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
    
    [2]伊能嘉矩:《台湾蕃政志》,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1904年,第104-105页。
    
    [1]宋增璋:《台湾抚垦志》,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第82-84页。
    
    [1]陈进传:《清代噶玛兰古碑之研究》,彰化:左羊出版社,1989年,第121页。
    
    [2]李汝和主修:《台湾省通志》,(第三册),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第19、48页。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65页。
    
    [2]引自施添福:《清代台湾“番黎不谙耕作”的缘由:以竹堑地区为例》,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 刊》,第69期,第78-80页。
    
    [3]温吉(编译):《台湾蕃政志》,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年,第301页。
    
    [1]张耀锜:《平埔族社名对照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1年,第1页。
    
    [1]翁佳音:《平埔族汉化史考略》,《台湾风物》,第34卷第1期。
    
    [2]不著撰者:《台湾私法物权编》,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445页。
    
    [1]沈有容.闽海赠言[Z].台湾文献丛刊第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2]何乔远.闽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郁永河.裨海纪游[M].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4]周玺.彰化县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
    
    [5]鲁之裕.台湾始末偶记[A].台湾舆地汇钞[Z].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北:台湾银 行经济研究室,1965.
    
    [6]胡传.台东州采访册[M].台湾文献丛刊第8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7]邝其照.台湾番社考[A].台湾舆地汇钞[Z].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 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5.
    
    [8]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Z].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9]邓传安.蠡测汇钞[M].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10]不著撰者.理蕃沿革概要[A].台中厅理蕃史[Z].台中厅蕃务课,1914.
    
    [11]鲤登行文.高山蕃与平地蕃[J].蕃情研究会志(2),1899.
    
    [12]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Z].台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0.
    
    [13]庄英章.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88.
    
    [14]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15]中国档案汇编.明清史料(戊编)[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3.
    
    [16]蓝鼎元.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A].鹿洲初集[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41)[Z].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17]鲁鼎梅.台湾县志[M].乾隆刻本.
    
    [18]周钟瑄.诸罗县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
    
    [19]黄叔璥.台海使槎录[M].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20]林豪.东瀛纪事[M].台湾文献丛刊第8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21]不著撰人.安平县杂记[Z].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36号,光绪23年辑.
    
    [22]不著撰人.台湾舆地汇钞[Z].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5年.
    
    [23]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M].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
    
    [24]傅恒.皇清职贡图[M].沈阳:辽沈书社,1991.
    
    [25]丁宗洛编著.陈清端公年谱[Z].台湾文献丛刊第207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
    
    [26]董天工.台海见闻录[M].台湾文献丛刊第12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
    
    [27]邓传安.蠡测汇抄[M].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28]朱景英.海东札记[M].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29]丁绍仪.东瀛识略[M].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
    
    [30]郭辉中译.巴达维亚城日记[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0.
    
    [31]陈文达.凤山县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2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32]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1.
    
    [33]唐赞衮.台阳见闻录[M].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34]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13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1.
    
    [35]吴子光.一肚皮集[M].台北:龙文出版社,2001.
    
    [36]蒋毓英.台湾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不著撰者.福建通志台湾府[Z].台湾文献丛刊第8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0.
    
    [38]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M].台湾历史文献丛刊第6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58.
    
    [39]不著撰人.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台南出张所公文类纂[Z].编号:4415,1903.
    
    [40]村上直次郎.新港文书[Z].台北:捷幼出版社,1995.
    
    [41]曾振名、童元昭.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Z].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藏品资料汇编五,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99.
    
    [42]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1.
    
    [43]不著撰者.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Z].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 究室,1964.
    
    [44]盛清沂.台北县志[M].台北:台北县文献委员会,1960.
    
    [45]桃园厅.桃园厅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1985.
    
    [46]黄旺成.台湾省新竹县志[M].新竹:新竹县文献委员会,1976.
    
    [47]不著撰者.台湾省苗栗县志[M].苗栗:苗栗县文献委员会,1960.
    
    [48]不著撰者.台湾私法[Z].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
    
    [49]陈寿祺.福建通志台湾府[M].台湾文献丛刊第8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0.
    
    [50]不著撰者.台案汇录甲篇[M].台湾文献丛刊第3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9.
    
    [51]不著撰者.清会典台湾事例[Z].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
    
    [52]范咸.重修台湾府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53]陈璸.陈清端公文选[M].台湾文献丛刊第11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54]不著撰者.台湾中部地方文献资料[Z].台湾文献,34(1、2、3、4).
    
    [55]陈培桂.淡水厅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99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
    
    [56]陈盛韶.问俗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57]高育仁.明清台湾碑碣选集[Z].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
    
    [58]刘枝万.台湾中部碑文集成[Z].台湾文献丛刊第15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2.
    
    [59]蓝鼎元.东征集[M].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60]不著撰者.清高宗实录选辑[Z].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4.
    
    [61]台湾国学文献馆.台湾研究资料汇编[Z].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
    
    [62]不著撰者.清奏疏选汇[Z].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63]不著撰者.台湾私法物权编[Z].台湾文献丛刊15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2年.
    
    [64]故宫博物院(台北).宫中档雍正朝奏折(22)[Z].
    
    [65]姚莹.中复堂选集[M].台湾文献丛刊第83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66]何培夫编.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高雄市、高雄县篇[Z].台北市:台湾分馆,1995.
    
    [67]陈淑均.噶玛兰厅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
    
    [68]吴子光.台湾纪事[M].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5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69]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M].台湾文献丛刊第12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2.
    
    [70]姚莹.东槎纪略[M].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
    
    [71]柯培元.噶玛兰志略[M].台湾文献丛刊第9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72]不著撰者.台北州理蕃志——旧宜兰厅(上、下)[Z].台北州警务部,1924.
    
    [73]邱水金编.宜兰古文书(4)[Z].宜兰: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6.
    
    [74]夏献论.台湾舆图[M].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75]骆香林主修.花莲县志稿[M].花莲: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9.
    
    [76]丁日健.治台必告[M].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77]王云五编.道咸同光四朝奏议(七)[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
    
    [78]刘枝万.南投文献丛辑(六)[Z].南投:南投文献委员会,1987.
    
    [79]周凯.内自讼齐文选[M].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80]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1]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辩[M].合肥:黄山书社,2006.
    
    [2]张隆志.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M].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1.
    
    [3]伊能嘉矩著.平埔族调查旅行—伊能嘉矩(台湾通信)选集(杨南郡译)[M].台北:台 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4]张耀锜.平埔族社名对照表[M].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1.
    
    [5]卫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M].台北:民族所专刊甲种之27,1981.
    
    [6]Ing-Hai Pan.A Study on Pragmaticsof Human Understanding:Ritual Processes in A Southern Taiwanese Village[D].奥瑞冈大学(U.of Oregon)人类学系博士论文,1989.
    
    [7]张耀锜.台湾省通志稿[M].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5.
    
    [8]潘英.台湾平埔族史[M].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6.
    
    [9]詹素娟、张素玢.北台湾平埔族群史[M].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
    
    [10]邱正略.清代台湾中部平埔族迁徙拓垦埔里之研究[D].东海大学史研所硕士论文(未 刊稿),1992.
    
    [11]潘继道.清代台湾后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1.
    
    [12]卓淑娟.清代台湾中部汉番关系之研究[D].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8.
    
    [13]宋增璋.台湾抚垦志[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
    
    [14]简炯仁.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M].屏东:屏东县立文化中心,1999.
    
    [15]简炯仁.台湾开发与族群[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
    
    [16]铃木满男.汉蕃合成家族の形成と展开[M].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1988.
    
    [17]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2005.
    
    [18]John R Shepherd,Plain Aborigines and Chinese Settlers on the Taiwan Frontier in the Sey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19]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M].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2001.
    
    [20]潘英.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源流[M].台北:台原出版社,1998.
    
    [21]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译本,下卷)[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5.
    
    [22]陈国强等.高山族史研究[M].厦门:中国人类学学会编印,1999.
    
    [23]费罗礼.台湾土著族的文化、语言分类探究[M].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69.
    
    [24]李壬癸.台湾南岛语民族的迁移史[M].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
    
    [25]林修澈.原住民的民族认定[M].台北:立华出版有限公司,2001.
    
    [26]李壬癸.台湾平埔族的历史与互动[M].台北: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7]卓宏祺.清代台湾理番政策之研究[D].国立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8.
    
    [28]吴梨华.从文献资料解读清代台湾平埔族的社会文化[D].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台湾文 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2004.
    
    [29]刘泽民.平埔百社古文书[M].台北: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2.
    
    [30]阮昌锐.大港口的阿美族(上)[M].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18,1969.
    
    [31]林仁川、黄耀才.闽台文化交融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2]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3]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4]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
    
    [35]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6]曹树基.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 立[M].中国社会科学,1998(2).
    
    [37]连横.台湾通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8]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9]余光弘.清代班兵与移民:澎湖个案研究[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7.
    
    [40]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41]王育杰.清代平埔族与汉人土地转移关系之研究(未刊稿)[D].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42]陈炎正.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M].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9.
    
    [43]潘英.台湾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0.
    
    [44]黄琼慧.屏北地区的聚落形态、维生活动与社会组织[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研 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6.
    
    [45]张福寿.树林乡土志[M].树林:树林信利购贩组合,1938.
    
    [46]洪敏麟.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第一册)[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
    
    [47]刘慧真.清代苗栗地区之族群关系[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 稿),1994.
    
    [48]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采访册[M].台湾文献丛刊第145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 究室,1962.
    
    [49]黄鼎松编.苗栗开拓史话[M].苗栗:苗栗县立文化中心,1991.
    
    [50]吕荣泉编.苗栗县地名探源[M].苗栗:苗栗县政府教育厅,1980.
    
    [51]温振华.大茅埔开发史[M].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9.
    
    [52]温吉(编译).台湾番政志[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7.
    
    [53]陈炎正.台中县岸里社开发史[M].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6.
    
    [54]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沧桑史[M].台北:南天书局出版,1998.
    
    [55]洪敏麟编.草屯镇志[M].草屯:草屯镇志编纂委员会,1986.
    
    [56]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M].台北:学生书局,1969.
    
    [57]黄焕尧.清代台湾番人与地方治安之关系——义番与番患之研究[D].台北:文化史学 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5.
    
    [58]森丑之助.台湾蕃族志[M].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1917.
    
    [59]藤崎济之助.台湾の蕃族[M].东京:国史刊行会,1930.
    
    [60]廖风德.清代之噶玛兰[M].台北:正中书局,1990.
    
    [61]施添福.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理论架构与基本资料(上)[M].宜兰:宜兰县立文化 中心。1996.
    
    [62]吴新荣.南台湾采风录[M].台北:远景出版公司,1981.
    
    [63]刘枝万.南投县志稿[M].中国地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7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
    
    [64]铃木满男.汉蕃合成家族の形成と展开[D].山口大学博士论文,1988.
    
    [65]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M].蕃语研究会,1938.
    
    [66]苗允丰.花莲县[M].花莲:花莲县政府,1974.
    
    [67]森丑之助原.生蕃行脚(杨南郡译注)[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68]刘斌雄.秀姑峦阿美族的社会组织[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八, 1965.
    
    [69]丘其谦.布农族卡社群的社会组织[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七, 1966.
    
    [70]陈国钧.台湾东部山地民族[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
    
    [71]程大学.台湾开发史[M].台北: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86.
    
    [72]黄拓荣.台东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第84号,1983.
    
    [73]宋光宇.人类学导论[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79.
    
    [74]谢世忠.认同的污名[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
    
    [75]朱岑楼译.社会学[M].台北:协志出版社,1963.
    
    [76]林伟盛.罗汉脚:清代台湾社会与分类械斗[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
    
    [77]鹿子木小五郎.台东厅管内视察复命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78]刘枝万.南投县沿革志开发篇稿[M].南投:南投县文献委员会,1958.
    
    [79]沈茂荫.苗栗县志[M].苗栗:苗栗县文献委员会,1953.
    
    [80]铃木清一郎.台湾旧惯——冠婚丧祭と年中行事[M].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34.
    
    [81]毕其林著,吴明远译.老台湾[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
    
    [82]陈进传.清代噶玛兰古碑之研究[M].彰化:左羊出版社,1989.
    
    [1]阮昌锐.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J].台湾文献,17(1).
    
    [2]张茂桂.再谈族群的多元融合[N].自立晚报,1993-1-18.
    
    [3]翁佳音.平埔族汉化史考略[J].台湾风物,34(1).
    
    [4]潘英海.有关平埔族研究的西文资料[J].台湾风物,37(2).
    
    [5]李亦园.平埔族衣饰[J].考古人类学刊,1954.
    
    [6]李亦园.从文献资料看台湾平埔族[J].大陆杂志,(10),1954.
    
    [7]李亦园.台湾平埔族的祖灵祭[A].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C].台北:联经出版 社,1982.
    
    [8]谢继昌.平埔族的汉化:台湾埔里平原之研究[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47), 1979.
    
    [9]石万寿.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组信仰[J].成大历史学报,(8).
    
    [10]阮昌锐.宜兰地区汉化的噶玛兰族初步调查[J].台湾文献,20(1).
    
    [11]陈汉光.台湾移民史略[A].台湾文化论集[C].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 1954.
    
    [12]温振华.清代中部平埔族迁移埔里分析[J].台湾文献,51(2).
    
    [13]戴炎辉.清代台湾之大小租业[J].台北文献,(4).
    
    [14]黄富三.清代台湾的土地问题[J].食货复刊,4(3).
    
    [15]黄公备.埔里志[J].埔里乡情,(5).
    
    [16]张炎宪.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D].台大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73.
    
    [17]洪敏麟.台湾旧地名沿革[M].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
    
    [18]詹素娟.清代台湾平埔族与汉人关系之研究[D].师大史研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6.
    
    [19]范瑞珍.清代台湾竹堑地区客家人拓垦研究—以族群关系与产业发展两层面为中心所 做的探讨[D].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5.
    
    [20]李壬癸.突破平埔族研究的瓶颈[A].平埔研究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 研究所筹备处,1995.
    
    [21]简炯仁.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之再议[J].台湾风物,53(1、2).
    
    [22]施添福.试释土牛红线[J].台湾风物,39(2).
    
    [23]詹素娟.与台湾历史文化接榫—平埔研究的再思[A].平埔族群与台湾历史文化论文 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2001.
    
    [24]吴荣顺.从音乐思考平埔族群分类的问题—以屏东加蚋埔为例[A].平埔族群与台湾 历史文化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2001.
    
    [25]李壬癸.台湾北部平埔族的种类及其互动关系[A].平埔研究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1995.
    
    [26]王崧兴.浊大流域的民族学研究[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1975.
    
    [27]张永桢.清季台湾后山开发之研究[D].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1985.
    
    [28]孟祥瀚.台湾东部拓垦与发展(1874-1945)[D].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未刊稿),1988.
    
    [29]郑全玄.台东平原的移民拓垦与聚落[D].国立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论文(未刊稿), 1993.
    
    [30]林圣钦.花东纵谷中段的土地开发与聚落发展(1800-1945)[D].国立师范大学地理 学系硕士论文(未刊稿),1995.
    
    [31]洪丽完.清代台中开发之研究[D].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85.
    
    [32]张环显.清代“埔里”的开发[D].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2.
    
    [33]程士毅.理番分府与岸里社(1766-1786)[D].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 刊稿),1994.
    
    [34]钟幼兰.族群历史与意义——以大社巴宰族裔的个案研究为例[D].国立清华大学社 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95.
    
    [35]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垦区庄”:萃丰庄的设立与演变[J].台湾风物,39(4).
    
    [36]施添福.清代台湾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J].台湾风物,40(4).
    
    [37]施添福.清代“番黎不谙耕作”的缘由—以竹堑地区为例[A].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 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C].新竹:新竹县文化局,2001.
    
    [38]洪丽完.拍瀑拉族沙辘社之遗迹[A].台湾中部平埔族沙辘社与岸里大社之研究[C]. 台北:稻乡出版社,1997.
    
    [39]洪丽完.拍瀑拉族沙辘社之祭仪[A].台湾中部平埔族沙辘社与岸里大社之研究[C]. 台北:稻乡出版社,1997.
    
    [40]洪丽完.拍瀑拉族沙辘社之祭祀公业[A].台湾中部平埔族沙辘社与岸里大社之研究 [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7.
    
    [41]洪丽完.拍瀑拉族沙辘社之史[A].台湾中部平埔族沙辘社与岸里大社之研究[C].台 北:稻乡出版社,1997.
    
    [42]罗春寒.台湾平埔族群文化变迁及其原因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5(6).
    
    [43]杨梅.试析台湾平埔族语言转用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2).
    
    [44]翁伟志.对清代基督教在台湾原住民中传播的原因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1).
    
    [45]韦朝晖.浅议清代台湾知府杨廷理处理噶玛兰地区的汉番关系[J].广西地方志,2002(1).
    
    [46]曾思奇.台湾南岛语民族的分类沿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3).
    
    [47]曾思奇.台湾南岛语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8]周翔鹤.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台湾竹堑社的土著地权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3(2).
    
    [49]刘正刚.清代移民开发边疆与少数民族关系——以台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3).
    
    [50]根岸勉治.噶玛兰熟番移动与汉族之殖民[J].台湾风物,14(4).
    
    [51] John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52]柯志明.理性的国家与历史的机遇—清代台湾的熟番地权与族群政治[J].台湾史研 究,6(2).
    
    [53]简炯仁.屏东平原的开发与族群关系—兼评“台湾大势,海口多泉,内山多漳,再入 与生番毗连,则为越籍人”[A].屏东平原开发与族群关系[C].屏东:屏东县立文化 中心,1999.
    
    [54] Marx Weber: 1961 "The Ethnic Group" in THEORIES OF SOCIETY Parsons and Shils etal ( eds.)[J].Vol. lGleercool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P306.
    
    [55]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56]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
    
    [57]金关丈夫、国分直一.台湾考古学研究简史(庄景辉,黄东毅译)[J].福建文博, 1982(1),1984(1).
    
    [58]吴春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4(2).
    
    [59]郭志超、吴春明.台湾原住民“南来论”辨析—兼论“南岛语族”起源[J].厦门大学 学报,2002(2).
    
    [60]凌纯声.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J].学术季刊,1(2).
    
    [61]卫惠林.台湾土著族的源流与分类[A].台湾文化论集(一)[C].
    
    [62]李亦园.台湾平埔各族所具之东南亚古文化特质[J].主义与国策(44).
    
    [63]石磊.台湾土著族[J].国文天地,5(11),1990.
    
    [64]陈奇禄.台湾土著文化的特质[A].台湾土著文化研究[C].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2.
    
    [65]刘斌雄.日本学人之高山族研究[A].台湾土著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C].台北:联经 出版事业公司,1998.
    
    [66]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A].天风海涛室遗稿[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
    
    [67]中村孝志.兰人时代の蕃社户口表[J].南方土俗,1936,4(1).
    
    [68]卫惠林.赛夏族的氏族组织与地域社会[J].台湾文献,7(34).
    
    [69]洪灿楠.台湾地区聚落发展之研究[J].台湾文献,29(2).
    
    [70]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上)[J].台湾文献,15(3).
    
    [71]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J].台湾研究集刊,2004(3).
    
    [72]庄国土.浅析闽南人文精神的特点[A].古鸿廷编.第二届台湾历史与文化研讨会论 文集[C].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1999.
    
    [73]庄国土.海贸与移民互动: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台湾原因——兼论漳泉籍移民差异 [J].台湾文献,51(2).
    
    [74]尹章义.开拓台湾史研究的方法与视野[J].台湾风物,36(2).
    
    [75]鲁西奇.移民:生存与发展[J].读书,1997.
    
    [76]尹章义.台湾平原拓垦史研究(1697-1772)[A].台湾开发史研究[C].台北:世和 印制企业有限公司,2003.
    
    [77]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 研究所集刊(36),1975.
    
    [78]施添福.清代在台汉人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J].台北,台湾师大地理系,1987.
    
    [79]洪丽完.清代台中地方福客关系初探[A].台湾史研究论文集[C].台北:中华民国台 湾史迹研究中心,1988.
    
    [80]杨彦杰.从客家视野看清代台湾史研究几个问题[J].台湾研究,2006(3).
    
    [81]樊信源.清代台湾民间械斗历史之研究[J].台湾文献,25(4).
    
    [82]宇骥.从生产形态与聚落景观看台湾史上的平埔族[J].台湾文献,21(1).
    
    [83]潘英海.平埔族研究的困惑与意义——从邵式柏的博士论文<十七及十八世纪台湾拓 垦中的汉番关系>谈起[J].台湾风物,37(2).
    
    [84]詹素娟.从中文文献资料谈平埔族研究[A].台湾平埔族研究书目汇编[C].台北:中 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8.
    
    [85]戴炎辉.清代台湾番社的组织及其运用[J].台湾文献,26(1).
    
    [86]连文希.客家人垦台湾地区考略[J].台湾文献,22(3).
    
    [87]陈秋坤.清初屏东平原土地占垦、租佃关系与聚落社会秩序,1690-1770——以施世 榜家族为中心[A].契约文书与社会生活[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 处,2001.
    
    [88]洪丽完.大安、大肚两溪间垦拓史研究[J].台湾文献,43(3).
    
    [89]温振华.清代台湾淡北地区的拓垦[J].台湾风物,55(3).
    
    [90]尹章义.台北平原拓垦史研究[A].台湾开发史研究[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 公司,2003.
    
    [91]陈运栋.桃竹苗地区早期族群关系与开发初探[J].苗栗文献,(8).
    
    [92]陈运栋.桃竹苗地区早期族群关系与开发初探[J].苗栗文献,(8).
    
    [93]周翔鹤.垦首考辨[J].台湾研究集刊,1989(2).
    
    [94]周翔鹤.清代台湾垦照与番社给垦字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1989(1).
    
    [95]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的阶段论与类型论[A].台湾开发史研究[C].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96]黄富三.清代台湾之移民的耕地取得问题及其对土著的影响[J].食货,11(1、2).
    
    [97]根岸勉治.噶玛蘭熟番移动与汉族之殖民[J].台湾风物,14(4).
    
    [98]陈三郎.大突番社始末初探[J].台湾文献,29(2).
    
    [99]张胜彦.清代台湾汉人土地所有形态之研究[J].台湾文献,34(2).
    
    [100]张汉裕.日据时代台湾经济之演变[A].台湾经济史二集[C],1955.
    
    [101]王世庆.台湾隘制考[J].台湾文献,7(3、4).
    
    [102]李绍盛.台湾的隘防制度[J].台湾文献,24(3).
    
    [103]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J].台湾源流,19(2).
    
    [104]温振华.汉人社会的建立[A].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C].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 心,1989年.
    
    [105]尹章义.台湾北部拓垦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与功能[A].台湾开发史研究[C].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106]伊能嘉矩.宜兰方面平埔蕃的实地调查(杨南郡译)[J].宜兰文献杂志(8).
    
    [107]詹素娟.兰阳平原噶玛兰族之来源、分布与迁徙——以哆啰美远社、猴猴社为中心之 研究[A].平埔研究论文集[C].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筹备处,1995.
    
    [108]黄于玲.国家、族群与土地租佃制度[J].宜兰文献杂志(33),宜兰:宜兰县立文化 中心,1998.
    
    [109]詹素娟.有加有留——清代噶玛兰的族群土地政策[A].平埔族群与台湾历史文化论 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2001.
    
    [110]林灯炎译.大庄“沿革”手写文献解说与摘译[J].台湾风物,37(4).
    
    [111]鹿子木小五郎.《平埔族移民遗事》(杨南郡译)[N].台北:自立晚报,1991-12-25.
    
    [112]鸟居龙藏.东部台湾に栖息すゐ平埔种族[J].蕃情研究会志(2),1899.
    
    [113]陈文德.卑南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与人权现况——一个聚落的分析[A].台湾土著的传 统社会文化与人权现况[C]. 台北:大佳出版社,1987.
    
    [114]陈显忠.谈台湾后山之开发[J].台湾文献,32(2).
    
    [115]曾一平.汉人在奇莱开垦[J].花莲文献,花莲: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3(1).
    
    [116]黄瑞祥.花莲县居民繁殖考[J].花莲文献,花莲:花莲县文献委员会,1955(4).
    
    [117]吴文星、郑瑞明编译.台东移民史(一)[J].台湾惯习记事,台中:台湾省文献委 员会,1989,4(1).
    
    [118]潘英海.文化合成与合成文化—头社村太祖年度祭仪的文化意涵[A].台湾与福建社 会文化研究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119]简炯仁.<由噶玛兰·西拉雅古文书>所收录有关茄藤社的古契字试论“凤山八社”中??茄藤社的社址及其势力范围[J].台湾文献,53(1).
    
    [120]林再复.台湾移民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冲突、对立与融合(上)[J].台湾源流,1996(2).
    
    [121]黄秀政.清代台湾分类械斗事件之检讨[J].台湾文献,27(4).
    
    [122]张菼.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J].台湾文献,21(1).
    
    [123]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20),1991.
    
    [124]洪丽完.拍宰族岸里大社之古神主牌[A].台湾中部平埔族沙辘社与岸里大社之研究 [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7.
    
    [125]谢继昌.水利和社会文化之适应—蓝城村的例子[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36),1973.
    
    [126]王甫昌.省籍融合的本质:一个理论经验的探讨[A].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C].台北: 业强出版社,1993.
    
    [127]盛清沂.新竹、桃园、苗栗三县地区开辟史(上)[J].台湾文献,3l(4).
    
    [128]谢继昌.从埔番的式微来看台湾汉人的移民模式[J].三民所丛刊(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