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译学研究自1979年以来经历了从零散到成体系,从无学科到学科独立,从只有传统译论到多元范式并存的发展历程。近三十年来是中国译学日益走向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译学观念激烈冲突与演进的时期。本文试图以涉及翻译学学科理解、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的译学观念为线索,梳理从1979-2007年的中国译学发展阶段,特别考察涉及翻译学学科建设的译学观念演进和冲突,从而总结出中国译学健康发展需要提倡的学术研究态度和需要避免的认识误区。
     本文第一章借鉴伊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中国翻译研究看作一个译学多元系统,其中各种研究范式所代表的译学观念不断处于冲突、变异和融合之中,为争夺译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而时刻斗争,并在斗争中彼此借鉴与融合。本章将1979-2007年间的中国译学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79年之前的中国译学研究以传统译论为主,缺乏必要的学科意识,笔者称之为“一元无体系的传统译论期”;1979-1986年间中国译学研究开始恢复,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开始登陆中国译学多元系统,两种译学观念发生初步冲突,笔者称之为“二元初显的中国译学恢复期”;1986-1995年间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学科理论建设,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出现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观两种范式平分秋色的局面,笔者称之为“二元范式并存的中国译学构想期”;1995-2007年间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开始出现突破文本和语言局限的文化研究范式,最终导致中国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中国译学在繁荣中日益走向独立,并向国际译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靠拢,笔者称之为“多元范式并存的中国译学文化转向期”。第一章在宏观描述中国译学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学术图景基础上,重点关注不同研究范式的翻译观在当时译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彼此冲突的轨迹,以及对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本文第二章以“演进”为关键词,从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和学科范式等三个侧面梳理中国译学学科观念的演进历程。具体的切入点体现在三个问题上:“翻译学该研究什么”、“翻译学是怎样一门学科”、“翻译学是如何理解翻译转换过程的”。这三个问题分别体现着中国译学观念对翻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对翻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采用,以及对翻译现象本质的理解。中国译学观念经历了从“只有传统译论”,到“引进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再到“文化研究范式引起文化转向,多元研究范式并存”这样的发展历程,对如上三个问题的回答体现出中国译学研究视野的逐渐拓宽、学科定位的逐渐清晰和准确、对研究对象本质认识的逐渐深刻。
     本文第三章以“冲突”为关键词,从1979-2007年间涉及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三次规模较大、程度较激烈的学术论争入手,展示译学新观念进入中国译学多元系统过程中遭到的阻力和质疑,从而有利于梳理和澄清中国译学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次冲突起因于强调“中国特色”译学观引起的质疑与论争;第二次冲突起因于否定翻译学学科价值引起的质疑与论争;第三次冲突起因于对文化转向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排斥和澄清。
     在对中国当代涉及翻译学学科发展的译学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有益于中国译学发展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和有害于中国译学发展的学术话语弊病,并指出中国译学观念在当前仍然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将翻译研究的本体混同于翻译活动的本体;将翻译研究的不同范式混同于自然科学范式。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需要达成如下两个共识:中国译学必须走出语言和文本的局限,才能真正走向独立;中国译学必须多元范式共存,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From 1979 to 2007,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a crucial development of what an emerging discipline has undergone. This nearly-three-decade period is not only an era in which the discipline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comes into being and enjoys a growing prosperity, but also a time when different paradigms and viewpoints collide and converge, each struggling for its legal academic po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academic outcomes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from 1979-2007, to describe its different phases of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 process of idea evolutions and idea conflicts, and finally, to conclude the beneficial academic attitudes and to warn the harmful misconceptions.
     Chapter One borrows the framework of "Poly-system theory" to survey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07.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aradigms patterns, the 27-year period of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Before 1979,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were overwhelming when there was no awareness of being a discipline. From 1979 to 1986, the linguistic paradigm appeared when two concepts began to collide. From 1986 to 1995, scholars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were eager to construct a separate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hen the linguistic paradigm began to share the central posi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1995 to 2007, cultural studies paradigm began its centripetal motion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circle when an era of multi-paradigms began in China.
     Chapter Two tries to trace the idea evolutions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circle from 1979 to 2007. By asking three questions which involve the recognitions of the discipline object, the discipline terminological systems, and the discipline object's definitions,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Discipline in China.
     Chapter Three tries to present the three idea conflicts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circle. The first conflict was the arguments about if or not should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deliberately maintain its Chinese feature by rejecting foreig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second conflict was the argument about if translation theories are worthless or not. The third conflict was the argument about if the cultural studies paradigms and the deconstruction paradigms have diverted from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per se. By displaying each point of view as well as its supporting evidences, this chapter discloses the dominating ideas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circl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dea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discipline. The conclusion part lists some academic diseases and misconceptions existed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circle. By focusing on academic attitudes and discipline recognitions, this dissertation hopes to build up some common-sense ground on which we can push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引文
A.Chesterman & E.Wagner.Can Theory Help Translation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Basil Hatim &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Brownlie,Siobhan.Distinguishing Som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Research:The Issue of Interpretative Constraints[J].Translator 1,2003,pp.39-64
    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Chang Nam Fung,Defile,Violate,D,Fuck--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Honglou Meng[J].Translation 1-2,1998,pp.44-55.
    Chang Nam Fung,Polysystem Theory:Its Prospect As a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 Research[J],Target 2,2001,pp.317-332.
    Chang Nam Fung,Towards a Macro-polysystem Hypothesis[J].Perspectives 2,2000,pp.109-123.
    Chang Nam Fung.Faithfulness,Manipulation,and Ideology:A Descriptive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radition[J].Perspectives 2,1998,pp.235-258.
    Chang Nam Fung.Politics and Poetics in Translation:Accounting for a Chinese Version of 'Yes Prime Minister'[J].The Translator 2,1998,pp.249-272.
    Chang Nam Fung.Towards a Better General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J].Babel 1,1996,pp.1-17.
    Codde,P.,Polysystem Theory Revisited:A New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J].Poetics Today 200324(1):91-126
    Eva Hung,Translation in China - An Analytical Survey:First Century B.C.E.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M],Asian Translation Traditions,Eva Hung and Judy Wakabayashi(eds) 2005:pp 67-107.
    Even-Zohar.Polysystem Studies[J],Poetic Today,1,1990
    Gentzler,Edwin.Contempa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Godard,B.(1990)."Theorizing Feminist Theory/Translation" in S.Bassnett & A.Lefevere(eds).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Frances Pinter.
    Hermans,Theo."Paradoxes and Aporias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A],in Translation Studies:P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Discipline[C],Alessandra Riccardi(ed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2002.
    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2004
    House 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M].Tubingen:Niemeyer.1997
    Lawrence Wang-Chi Wong,From 'Controlling the Barbarians' to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1840-1919[A],Asian Translation Traditions,Eva Hung and Judy Wakabayashi(eds) 2005:pp 109-134
    Lefevere,Andre.That structure in the dialect of Men Interpreted.[J]Comparative Criticism,1984(6),87-100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the Circ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Some Aeneids in English.[A].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eds).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Leo Tak-hung Chan.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Modes,Issues and Debates[C].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Luhmann,Niklas.Deconstruction as Second-order Observing[A].New Literary History.1993(24):763-78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artha P.Y.Cheung,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Volume 1: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Buddhist Project[T].UK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6.
    Michael Ermarth,Objectivity and Relativity in Dilthey's Theory of Understanding,Dilthey and Phanomenology[M].Washington,D.C.1987,P.82.
    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Neubert,Albrecht & Gregory M.Shreve.Translation as Text[M].US: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Pym,Ant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UK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8.
    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Snell-Hornby,Mary.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0/2004
    Von Flotow,L.(1991).Feminist Translation,TTR(Traduction,Terminologie,Redaction,4,2,69-85
    包振南.开拓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介绍卡特福德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3).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内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
    蔡新乐.翻译学研究的一个盲点:翻译哲学的形而上之维--从翻译学的方法论到本体论刍议[J].中国翻译,2002,(5).
    查明建.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的译介以及“影响源文本”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1999(4)
    陈殿兴.试论翻译规律层次性与翻译理论体系建立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86(1)
    陈东东,吴道平.也谈深层结构与翻译问题[J].外语学刊,1987,(2).
    陈刚,胡维佳.功能翻译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兼析《红楼梦》咏蟹诗译文及语言学派批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6).
    陈浪,.德里达究竟对翻译说了什么?--兼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一文[J]。外语研究,2007b,(2).
    陈浪,.德里达思想对翻译研究/内影响--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c,(12).
    陈浪.冷静看待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兼与张经浩先生商榷.[J].中国翻译,2007a.(1)
    陈木茵.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4).
    陈学斌.为“文化派”一辩:试论《翻译学归结论》的几个误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
    陈钰,陈琳.话语的女性主义重写--兼比较《简·爱》的两个中译本[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陈忠诚.词语翻译丛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程镇球.翻译问题探索--毛选英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崔峰.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早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J].中国翻译,2007.(6)
    崔永禄.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董丽敏,.翻译现代性:剔除、强化与妥协--对革新时期《小说月报》英、法文学译介的跨文化解读[J].学术月刊,2006,(6).
    董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董史良.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7,(6).
    范守义.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J].中国翻译.1987(4)
    方梦之.发展与完善我国的译学研究体系--谈建立中国翻译学[J].外语教学,1988,(1).
    方梦之.译论研究的综合性原则[J].中国翻译,1996,(4).
    方守江,谢应喜.信息理论与平衡翻译[J].中国翻译,2004,(3)。
    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付习涛.论话语层翻译的本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傅勇林,郭勇,20世纪8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范式的发展,2003
    傅勇林,朱志瑜,西方译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1999
    高方,谢天振.关于当前几个重要翻译问题的思考--谢天振教授访谈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高云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杨荫榆[J].档案时空,2004,(3).
    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6).
    耿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辜正坤,.中国外语学术自主创新:学术研究理路和前途展望--从单向殖文主义到双向互动的比较文化转向[J].中国外语,2007,(1).
    关熔珍,.翻译政治之比较:斯皮瓦克与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07,(9).
    桂乾元,《记联邦德国的三位翻译家》,《中国翻译》,1987(3)
    桂乾元.为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而努力--从国外翻译学谈起[J].中国翻译.1986(3)
    郭建中.中国翻译界十年(1987-1997):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1999,(6).
    郭沫若,《论诗三札》之余,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28-329
    郭萍,.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郭萍.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郭庆,张媛.将“信”的标准融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J].中国翻译,1996,(5).
    韩子满.翻译学不是梦--兼与张经浩先生商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何高大,陈水平,.翻译--政治视野中的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对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何高大陈水平.雌雄同体:女性主义译者的理想[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
    贺微.翻译学:跋涉在漫长的自我寻找之路上[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贺微.翻译学:历史与逻辑的必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贺文照.翻译学辩论中的几个边缘问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洪素野,.直译、硬译与意译p).读书,1980,(4)。
    侯向群.翻译为何不可为“学”?--读《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侯向群.翻译学的学科定位与逻辑起点--几种不同翻译观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b,(2).
    侯向群.主干清晰多元丰富--论翻译学的理论框架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a,(4).
    胡翠娥,.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胡德香.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4).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r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2a,(4).
    黄国文.《清明》一诗英泽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外语教学,2002d,(3).
    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b,(2).
    黄国文.导读:关于语篇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b,(7).
    黄国文.对唐诗《寻隐者不遇》英译文的功能语篇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f,(5).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c,(5).
    黄国文.古诗英译文里的时态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a,(1).
    黄国文.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对唐诗《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c,(2).
    黄国文.唐诗英译文中的引述现象分析[J].外语学刊,2002e,(3).
    黄琼英.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6,(3)。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江帆,红楼梦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7
    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姜秋霞.权晓辉.翻译研究与论文写作--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问题分析[J].中国翻译.2008(2)
    姜秋霞.郭来福.多元系统中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互动--一项基于胡适、郭沫若作品分析的描述性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7,(6).
    姜艳,.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J].上海翻译,2006,(3).
    蒋骁华.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4,(4).
    金隄.Eugene Nida.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金隄.论等效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4).
    金文俊.翻译理论研究基本取向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
    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金吾伦、胡新和(译)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康宏逵(译),拉卡托斯《证明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蓝峰.观念与方法--翻泽研究.[J].中国翻译.1986(6)
    劳陇.“殊途同归”--试论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J].外国语,1990,(5).
    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践--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J].中国翻译,1996,(2).
    劳陇.翻译到底是科学,艺术,或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初步总结[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6).
    劳陇.什么是翻译学(translatology)?翻译科学(scienceoftranslating)?--对翻译理论研究“沉寂期”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5).
    劳陇.再论“直译”与“意译”--对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点商榷[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3).
    劳陇.“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对《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的一点意见[J].中国翻译,2000,(4).
    李春长,.《神州集》对中国女性的再审视[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译介(1898-1919)[J].中国翻译,2003a,(6).
    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b,(2).
    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李建红,.作者死亡,译者诞生?--对解构主义意义不确定论的质疑[J].外语教学,2005,(6).
    李建梅.多元系统论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李今,.翻译的政治与翻译的艺术--以瞿秋白和鲁迅的翻译观为考察对象[J].河北学刊,2007,(2).
    李林波.回顾与反思--在中国翻译学的建设之路上[J].外语教学.2005(11)
    李林波.中国新时期翻译研究考察:1981—2003.[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李田心.不存在所谓的翻译(科)学[J].中国翻译,2000,(5).
    李田心.增强翻译学科民族性,加强“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李霞.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李祥德.动态对等翻译初探[J].上海科技翻译,1988,(2).
    李小均.促进译学观念转变推动译学学科建设--2002年上外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高层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3,(1).
    李欣.“翻译研究”各流派的阐释与梳理--介绍Theo Hermens《翻译研究的系统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李胥森,.乔姆斯基的深层、表层结构对翻译的意义[J].外语教学,1985,(1).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李运兴.翻译研究方法论--语篇描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
    李运兴.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李运兴.主位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梁桂平,.林译言情小说中的女性观[J].求索,2006,(8).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敝社,1920/1995
    廖蓓辉,范晓燕.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J].求索,2007,(3).
    鏖七一,.从政治到艺术翻译模式的演变--论消末民初的诗歌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廖七一,.翻译研究的趋势与中国译学的现代化[J].中国外语,2006,(2).
    廖七一,.胡适译诗的平民化倾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廖七一,.梁启超与拜伦《哀希腊》的本土化[J].外语研究,2006,(3).
    廖七一,.现代诗歌翻译的“独行之士”--论苏曼殊译诗中的“晦”与价值取向[J].中国比较文学,2007,(1).
    廖七一.翻译研究的趋势与中国译学的现代化[J].中国外语.2006(3).
    廖七一.胡适诗歌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廖七一.胡适译诗与经典构建[J].中国比较文学,2004,(2).
    廖七一.胡适译诗与新诗体的建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6).
    廖七一.跨学科综合·文化回归·多元互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走向试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 语学院学报),1998,(5).
    廖七一.论胡适诗歌翻译的转型[J].中国翻译,2003c,(5).
    廖七一.论谢天振教授的翻译研究观[J],2008
    廖七一.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廖七一.庞德与胡适:诗歌翻译的文化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d(6).
    廖七一.诗歌翻译--胡适伸展情感的翅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b,(4).
    廖七一.学科设置与翻译学的发展[J].中国翻译,2004,(3).
    廖七一.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J].中国翻译,2001,(5)
    廖七一.译耶?作耶?--胡适译诗与翻译的历史界定[J].外语学刊,2004,(6).
    廖七一.译者意图与文本功能的转换--以胡适译诗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廖七一.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比较文学,2003a,(1).
    廖七一.重返伊甸园的亚当梦--论《奥吉·鸡琪历险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3).
    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林涧.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J].中国比较文学.2005(2)
    林克难.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J].中国翻译,1998,(6).
    林克难.试论现代翻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
    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林书武.翻译中的语用意义问题--从某些汉语称谓的英译谈起[J].中国翻译,1994,(5).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刘晖(译).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
    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4).
    刘立.张德让.权力话语理论和晚清外国诗歌翻译[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刘宓庆,.中国翻译理论基本原则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1989a,(2).
    刘宓庆.翻译理论研究展望[J].中国翻译,1996,(6).
    刘宓庆.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的美学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刘宓庆.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模式问题.[J].现代外语1989b.(1)
    刘庆元,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山东外语教学》,2004
    刘庆元.语篇层面的改编翻译研究[J].外语学刊,2005,(2).
    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J].中国翻译,2005,(4).
    刘全福,.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兼评“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一文[J].外语研究,2006,(6).
    刘士聪,余东.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刘四龙.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J].中国翻译.2001(2)
    刘西锋,张庆盈.论文学翻泽中的“创造性叛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7)
    刘霞敏,.翻译中的性别差异及女性身份认同[J].外语教学,2007,(2).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
    刘小刚.释义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叛逆[J].中国比较文学.2006(1)
    刘亚儒.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刘英凯.归化是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
    刘英凯.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刘重德.翻译漫谈.[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刘重德.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2).
    刘重德.事实胜雄辩--也谈我国传统译论的成就和译学建设的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0,(7).
    刘祖慰.现代语言学和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86,(1).
    陆国飞,.近代外国小说译介中的功利主义思想[J].学术界,2007,(4).
    陆国飞,.试论中国晚清翻译小说中的“译意”现象[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吕俊,.关于建构的翻译学之构想[J].中国外语,2004d,(2).
    吕俊,.何为建构主义翻译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吕俊,.论学派与建构主义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5,(4).
    吕俊,.论有限的主体性--对两种译学范式中的主体问题批评[J].中国外语,2007,(1).
    吕俊,侯向群.谈翻译观念的嬗变与对话意识的建立--兼谈新时期的翻译观(续)[J].外语研究,1999,(2).
    吕俊.对翻译学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b,(4).
    吕俊.翻译学:解构与重建--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J].外语学刊,2002a,(1).
    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
    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吕俊.翻译学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译学研究的反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b,(5).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吕俊.关于翻译研究中的两种范式问题--读《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
    吕俊.建构的翻译学之理性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c,(12).
    吕俊.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4b,(1).
    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a,(6).
    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a,(4).
    吕俊.普遍语用学的翻译观--一种交往理论的翻译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罗新璋.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A].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1983-1992[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罗选民,.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梁启超的翻译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罗选民.从词层、句层翻译到话语层翻译--翻译的语言单位的回顾[J].衡阳师专学报.1988(2)
    罗选民.话语的认知模式与翻译的文本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马风华.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江苏大学学报.2003(7)
    马红霞.浅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本质差异[J].广东社会科学.2006(6)
    马会娟,温秀颖.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J].外语教学,1999,(4).
    马会娟.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兼谈Maria Tymoczko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1b,(2).
    马会娟.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兼谈奈达的“翻译科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a,(9).
    马亚静,单亦祯.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两个中译本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毛荣贵.乱花渐欲迷人眼--评译论研究之一隅[J].上海科技翻译,2003,(4).
    孟伟根.关于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4)
    孟翔珍.女权主义在翻译文学中的创造性叛逆.[J].郑州大学学报.2002(9)
    孟翔珍.女权主义在翻译文学中的创造性叛逆[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穆雷.翻泽学:一个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穆雷.卡特福德与《翻译的语言学理论》[J].语言与翻译,1993,(2).
    穆雷.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再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1992,(4).
    穆雷.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1,.(2).
    穆雷.关于翻译学的问题[J].外语教学,1989,(3)
    穆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外国语,1995,(4).
    欧洁.从《简爱》的不同泽本看多元系统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潘道正.翻译之不可能--评德里达对翻译的解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4)
    彭长江,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J],外国语,2000(5)
    彭甄,《翻译研究:范式转换与选择》[J].外语学刊,2004,(6).
    彭卓吾.翻译学--一门新兴科学的创立[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秦文华.翻译--种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再创造活动[J].外语学刊.2001(3)
    邱懋如.翻译的过程--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外国语,1984,(2).
    群力,《费道罗夫关于可译性问题的说明及确切翻译的原则》[T].俄文教学,1954(9)
    邵璐.国内翻译界在多元系统论研究上的误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b,(5).
    邵璐.质疑,解构,颠覆?--论多元系统论的悖谬、误读与误用[J].外语教学,2004a,(4).
    中雨平.《描写性翻译研究内外》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沈继诚.目的论与广告语篇汉英翻译的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沈苏儒。继承·融合·创立·发展--我国现代翻译理论建设刍议[J].外国语,1991,(5)
    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沈伟栋.话语分析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0,(6).
    生安锋,李秀立,.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与想象--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访谈录(下)[J].文艺研究,2007,(12).
    石永珍.给“翻译学”一席之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
    司显柱.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中国翻译,1999,(2).
    司显柱.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宋洪英.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
    孙会军,张柏然.全球化背景下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中国当代译学研究走向[J].中国翻译,2002,(2)
    孙会军,郑庆珠.也谈中国翻译学的建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
    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
    孙建昌.论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山东外语教学.2002(6)
    孙建昌.试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理论学刊.2001(7)
    孙卫伟.从多元系统理论看《简·爱》的不同译本[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孙艺风,欧阳之英,.翻译研究与文化身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2).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J].中国翻译,2003,(5).
    孙艺风.视角 阐释 文化 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迎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孙迎春.译学大词典[C],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7(7)
    孙致礼.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1997,(2).
    谭理.《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史》评介[J].现代外语,1981,(1).
    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87
    谭载喜,论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a(3)
    谭载喜,论翻译学的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b,(1).
    谭载喜,奈达论翻译[T],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谭载喜.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谭载喜.翻译学与语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J].翻译通讯.1982(1)
    谭载喜.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1).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J].外国语,1988,(3)
    谭载喜.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
    汤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唐述宗.“巴别塔”理论可以休矣--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再解构[J].山东外语教学,2004,(2).
    陶友兰,.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6,(5).
    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0,(4).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王大伟,.关于推进译论发展的探索[J].上海翻译,2007,(1).
    王德春.论翻译学和翻译的实质.[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2).
    王东风,楚至大.翻译学之我见--与劳陇先生商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5).
    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6).
    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2).
    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未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1).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
    王飞.清末民初翻译小说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J].鲁迅研究月刊,1995,(3).
    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J].中国比较文学,2001,(2).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王辉.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王建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J].语言与翻译,2004,(2).
    王建国.贾佳.翻译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创造性叛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4)
    王锦霞,三友.《论语》英译的多元系统理论阐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王宁,.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J].中国翻译,2005,(6).
    王宁.再论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J].中国翻译,2004,(3).
    王微萍,肖娴,.二元对立的追述:结构与解构翻译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王晓元.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王友贵,.波兰文学汉译调查:1949-1999[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6).
    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J].外国语言文学,2007,(1).
    王友贵.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J].山东外语教学,2003a,(2).
    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J].中国翻译,2003b,(5)
    王育伦.从“削鼻剜眼”到“异国情调”[J].外语学刊,1982,(2).
    文军,高晓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文军,高晓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8-52.
    文军,高晓鹰.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J].中国翻译,2003,(5):40-43.
    文军,胡庆洪.中国翻译史研究:回眸与前瞻[J],上海翻译,2007(3)
    文军.翻译技巧百年回眸[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文军.翻译理论百年回眸[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文军.翻译史百年回眸[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文军.中国翻译教学五十年回眸[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文军.中国翻译批评百年回眸(1900-2004中国翻译批评论文论著索引)》,文军[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吴存民.创建中国翻译学势在必行——兼与劳陇先生商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5).
    吴南松.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以对晚清小说翻译的批评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吴南松.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69-73.
    吴莎,屠国元,.论中国近代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1840-1919)[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吴新祥,李宏安.等值翻译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3).
    吴新祥,李宏安.等值翻译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吴燕,.翻译的相异性——1910-1920《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言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吴义诚.关于翻译学论争的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5).
    吴志杰,.试论中西译学的殖民关系——兼谈中国翻译学的身份建构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5,(12).
    吴自选.电视新闻汉英翻译“信”的幅度[J].中国翻译,2004,(6).
    萧立明,论科学的翻译和翻译的科学,《中国科技翻译》。1996,3
    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a
    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2006,(3).
    谢天振,.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J].中国外语,2005a,(5).
    谢天振,.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J].探索与争鸣,1987,(6).
    谢天振,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J],探索与争鸣,1990.6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
    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a,(5).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b,(4).
    谢天振.翻译: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J].上海文化.1994(3)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谢天振.翻译文学当然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J].书城杂志.1995(4)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c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
    谢天振.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J].外国语,1995a(4)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1).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b,(1).
    谢天振.启迪与冲击——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困惑[J].中国比较文学,1997,(1).
    谢天振.如何看待中西译论研究的差距——兼谈学术争鸣的学风和文风[J].学术界,2002c,(3).
    谢天振.树立译学理论意识培养独立科研能力[J].中国翻译,2002a,(2).
    谢天振.为“弃儿”寻找归宿——论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上海文论.1990
    谢天振.文学翻译: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叛逆.[J].1996(3)
    谢天振.文学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中华读书报.1996(12)
    谢天振.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J].中国比较文学.1994(1)
    谢天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J].中国翻译,2004d,(3).
    谢天振.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J].中国比较文学,2005b,(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谢天振.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J].中国比较文学,2002b,(4).
    谢天振.赵译“牛奶路”及其他--顺致冷子兴先生[J].鲁迅研究月刊,1995b,(8).
    谢天振.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J].中国比较文学,2004c,(1).
    徐本炫.深层结构与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2,(3
    徐剑,从合理性的三个考察维度看翻译行为,2007
    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
    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
    徐蕾,李里峰,.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J].广东社会科学,2006,(2).
    徐林发.试论中西方翻译理论的一致性[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徐泉,王婷.试论软新闻的翻译方法及其理论依据[J].语言与翻译,2001,(3).
    徐盛桓.关于翻译学的研究[J].现代外语,1989,(1).
    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大学报.1987.(4)
    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徐玉娟.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接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许崇信.从现代翻译实践重新认识直译与意译问题[J].外国语,1981,(6).
    许钧,王克非.近年国内立项的翻译研究课题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a(1)
    许钧,朱玉彬,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1)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1997b,(3).
    许钧.翻译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许渊冲.关于翻译学的论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许渊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许渊冲.译文能否胜过原文?[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2).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6).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1,(2).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中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1,(1).
    许渊冲.中国是不是“翻译强国”?[J].上海翻译,2005,(2).
    许渊冲《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再谈发挥译文语言优势》《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6期
    薛思亮,目的,委任与原文--费尔梅的现代翻译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7(5)
    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译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阎德胜.翻译与系统科学[J].中国翻译,1994,(5).
    杨春燕.翻译中的叛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杨光慈.用乔姆斯基的理论分析翻译中的某些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3,(3).
    杨柳,.解构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理论“旅行”[J].外国语,2007,(3).
    杨柳,.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2003,(2).
    杨晓荣.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中国翻译,1996,(6)
    杨晓荣.学术泡沫及其成因[J].学术批评网,2006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8159&type=1008
    杨雪,.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与《葬花词》英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杨镇源,.哲学实践转向的启示:后解构主义时代的译学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7,(9).
    杨自俭.关于建立翻译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1989(4)
    杨自俭.我国近十年来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1993,(6):11-1
    姚暨荣.论篇章翻译的实质[J].中国翻译,2000,(5).
    姚亮生.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向对话——论建立传播学的翻译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3).
    叶苗.关于“语用翻译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8,(5).
    易林、田雨.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2005年中国译学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6(2)
    于德英.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中国翻译,2004,(5).
    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俞佳乐.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J].中国翻译,2000,(6).
    喻杭.从多元系统理论看佛经翻译对魏晋文学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2007,(4).
    袁斌业.从损华翻译看意识形态决定论的解释力[J].上海科技翻译.2001(1)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袁筱一.翻译的语言学情结[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4).
    迮卫.巴西内特麦圭尔《翻译研究》[J].
    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J].外语学刊,2006,(2).
    曾文雄,.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语研究,2006,(3).
    曾文雄,.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J].社会科学家,2006,(5).
    曾文雄.中国语用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曾亦沙.论翻译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译学研究的辩证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
    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1997a,(2).
    张柏然,辛红娟,.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翻译学派[J].中国外语,2005,(5).
    张柏然,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J].现代外语,1997b,(2).
    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1).
    张长明,仲伟合.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J].语言与翻译,2005,(3).
    张冲.翻译标准的功能对应—元论[J].外语研究,1991,(3).
    张砥.比较多元系统理论和关联理论对翻译策略选择的指导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7,(2).
    张后尘.翻译学:在大论辩中成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张健稳,梁海波,.文化学派:你还要走多远?——对文化学派翻译观的反思[J].山东文学,2007,(10).
    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
    张经浩.奈达究竟怎样看待翻译与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98,(4).
    张经浩.译论[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J].中国翻译,2000,(5).
    张经浩.再谈“翻译学”之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张经浩.主次颠倒的中国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6(6)
    张晶,靳瑞萍,.后殖民主义引发的翻译研究再思[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张景华.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4,(4).
    张俊.翻译学的传播理论探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张黎,张轶前,.权力话语对20世纪70-90年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张黎,张轶前.权力话语对20世纪70-90年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张琳艳,李龙泉.多元系统理论对制约作品译介因素的解释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5).
    张曼.时代文学语境与穆旦译介择取的特点.[J].中国比较文学.2001(4)
    张美芳,黄国文.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3).
    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
    张美芳.重新审视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比利时“语言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专家访谈录[J].中国翻译.2006(5)
    张明林,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质疑,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12)
    张南峰.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3,(1).
    张南峰.The Implications 0f Hawkes'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o Translation Theorists[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1,(3).
    张南峰.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J].中国翻译,2004,(1).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4).
    张南峰.从多元系统论的观点看翻译文学的“国籍”[J].外国语,2005,(5).
    张南峰.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3).
    张南峰.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张南峰.谈译者与委托人的沟通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1995,(3).
    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张南峰.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95,(4).
    张南峰.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泽,2002,(4).
    张佩瑶.从话语的角度重读魏易与林纾合译的《黑奴吁天录》[J].中国翻译,2003,(2).
    张佩瑶.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翻译,2004,(5)
    张齐颜.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
    张瑞娥,.多维视角下女性指称语的解读与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张世英.“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之间的一点链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张晓芸.美以示美,各美其美--从目的论角度看化妆品品牌汉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张旭,卞亦,走近通天塔--《META中国翻译研究专号》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张永喜,.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J].外语研究,2006,(6).
    张瑜.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
    张泽乾,.现代系统科学与翻译学[J].外语研究,1987,(3).
    赵家琎.当代翻译学派简介[J].中国翻译,1996,(5).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郑秋芳.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郑秋芳.应用文翻译的功能主义标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郑文婧.读《再谈“翻译学”之梦》和张经浩先生商榷.上海科技翻译.2002(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周瑞,王建平.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翻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朱纯深.“特色”抹不掉,“特色论”不必要--读孙会军、张柏然论文有感[J].中国翻译,2002,(6).
    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M[,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
    朱纯深.子之矛乎?子之盾乎?有关翻译研究学术话语弊病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7.(5)
    朱纯深.走出误区踏进世界——中国译学:反思与前瞻[J].中国翻译,2000,(1)
    朱桂成.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J].外语教学,2005,(1)
    朱徽.具开拓意义的翻译文学研究新著--评谢天振著《译介学》[J].中国翻译,2000,(1).
    朱静.清末民初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女译者研究[J].国外文学,2007,(3).
    朱静.撰写博士论文要用“心”[J].中国比较文学.2005(2)
    朱静.新发现的莎剧《威尼斯商人》中译本:《剜肉记》[J].中国翻译,2005(4).
    朱伊革,.林纾与庞德误读和误译的解构主义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朱伊革.从庞德和林纾翻泽个案反观多元系统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3,(4).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