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取晚清时期科技西书译介领域中成就斐然的西士傅兰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梳理“西译中述”时期科技术语翻译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意义。
     傅兰雅作为晚清入华西士中宗教色彩最淡的“世俗派”,从1868年开始担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首席翻译。他在馆的28年间,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当时中国一流的学者密切合作,将明清以来的“西译中述”事业推向了一个辉煌时期。
     傅兰雅作为19世纪中后期最有贡献的科技西书译介者,在科技术语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他和徐寿在元素汉译名称上的形声字创制,是充分运用汉字造字特点的成功典范;他在《格致汇编》上所演绎的“卫生”概念,是以旧词表达新义的苦心尝试;而他在制造局和益智书会的名目表汇编,也体现了他在术语统一工作上的努力。通过傅兰雅煞费苦心的翻译方式,中国士人获得了科学的启蒙,然而,在“西译中述”的有限条件下,中国士人所理解的“科学”并非是它本来的面貌。这其中当然有翻译者本身的局限性和学识不足的原因,同时也有容受者和容受环境的原因。
     傅兰雅处于“西译中述”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又经历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大量的科技西书翻译之实践,故而能够从实践中凝缩出他对西书译介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术语翻译的理论思索。《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和《科技术语:当前的差异和寻求统一的方法》堪称最完整体现傅兰雅译论的代表性著作。他译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的可行性和翻译之法,他坚持中文和西文的对等性和通约性,尽量采取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翻译术语,并呼吁建立科技术语厘定的标准体系。
     随着“西译中述”时代的终结和日制新语的大量涌入,以傅兰雅为代表的西士群体退出了科技术语翻译工作的舞台。但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后傅兰雅时代”,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保持了对前一时代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而中西文兼通的专业科技人才的涌现,以及中国科学氛围的变化,才使得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走上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The dissertation selects John Fryer, the remarkable missionary dedicating to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s at the late Qing dynasties as the study object, by analyzing hi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o as to expound the constitu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during a period of "oral interpretation by foreigners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by Chinese".
     John Fryer was one of the most secular among the missionaries entering China at the late Qing dynasties. He had served as the chief translator of Kiangnan Arsenal since1868. During the28years on the job, he had worked closely with several outstanding Chinese scholars such as Hsu Shou, Hua Heng-fang, Chao Yuan-Ⅰ, and pushed the so-called "oral interpretation by foreigners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by Chinese" to a new height in this area.
     As the most prominent personage in the mid and late terms of19th century, John Fryer left many classical cases in 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He and Hsu Shou invented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to denominate chemical elements, which is set as the successful example of adopting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building. He made an arduous and creative attempt to use “卫生” to interpretate "sanitation" in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 using an old word to denote new meanning. Moreover, his compilation of vocabulary of names at the Kiangnan Arsenal as well as the School and Textbook Committee had contributed to the unification of terminology. All of his painstaking translating efforts help to introduce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hinese scholars. However, Chinese scholars'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science" then was not its true nature. This is not only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ranslators, but also the influences of receivers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
     With the most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enviroments during the "oral interpretation by foreigners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by Chinese" period, John Fryer's rich translation practice had enabled him to condense the theoretical thoughts to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iterature on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books that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nclude,"An Account of the Department for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Books at the Kiangnan Arsenal Shanghai" and "Scientific Terminology:Present Discrepancies And Means Of Securing Uniformity". He devoted himself to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and methods to translate wester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He insisted on the equivalence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and called for establishing criterion of denomin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With the end of this era and the spread of new loanwords from Japan in China, John Fryer and of his kind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y stage. Even so, the post John Fryer times from late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period inherited the theory and undertakings from the former pioneers. Since then,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alents well versed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have emerg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environment, which leaded the denom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to a road towards syste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引文
①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62页。
    ①John Fryer. "Account of a trip to the hills(1863.9.26)",《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23-124页。
    ②John Fryer. "Sketch of the life of Anna Roleston Fryer" (date unknown),《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26页。
    ③John Fryer. "To Henry Venn" (1863.9.7),《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11-213页。
    ①Bennett.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pp22.
    ②John Fryer."To Susy Johnson"(1867.3.4.3.9),《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54-255页。
    ③傅兰雅在1867年7月16日写给表妹Susy Johnson的信中提到:“至于报纸,发行量正在增加,我的文章还被三份广东和香港的报纸引用。大约有5000个有知识的中国人每周阅读三次我的报纸。”(《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16页)。
    ④John Fryer."To Susy Johnson"(1867.3.4-3.9),《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55页.
    ①傅兰雅和制造局签订的“翻书合约”中即有一条细则:“除译西国格致制器等书之外,局中不可另有他事以纷译书之心,傅先生亦不在外另办新闻纸馆及一切别事。”(《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75页)
    ②John Fryer. "To Bishop Williams" (1868.1.22),《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41页。
    ①曾国藩提到的这四本书中,《运规约指》(傅兰雅、徐建寅)、《汽机发轫》(伟烈亚力、徐寿)后来以原名刊行于1871年,《泰西采煤图说》应该是1871年刊行的《开煤要法》(傅兰雅、王德均)的原题,《汽机问答》不明。
    ②《同治七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奏陈办理情形》,魏允恭等纂修:《江南制造局记》卷二,上海:文宝书局石印本,1905年,第31页。
    ①傅兰雅1868年入馆,1896年离开中国赴美国加州大学任教,在馆工作时间长达28年,赴美之后也仍然为制造局或其它机构翻译了十余种西书,傅兰雅在中国的最后一部译著《教育瞽人理法论》于1911年刊行。
    ②John Fryer. "To Cousin Susy" (1868.7.11),《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71页。
    ③同上,第372页。
    ④同上,第368页。
    ⑤John Fryer. "To Uncle and aunt" (1869.11.1),《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14页。
    ①傅兰雅:《译书事略》,第21页。
    ②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4页。
    ③李鸿章:《上海机器局报销折》(1875年11月16日),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
    ④参见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8-119页。
    ①傅兰雅:《译书事略》,第21页。
    ②Bennett.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 pp42.
    ③傅兰雅认为重技艺轻学问的清政府仍然不够重视翻译馆的工作,他对这一点感到很失望。参见Bennett.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 pp41.
    ④久米邦武编、田中彰校注:《米欧回览实记》第五册,日本:岩波书店,1977年,第335页。中译文由笔者所译。
    ⑤《日本外交文书》第五卷,日本:外务省,1938年,第255页。中译文由笔者所译。
    ①徐寿:《格致汇编》序,《格致汇编》1876年第1卷,第1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6页。
    ①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②玛高温在《格致汇编》上共发表了7篇文章:《有益之树易地迁栽》、《救溺新法》、《救服鸦片烟毒方法启》、《戒吸鸦片烟方法启》、《设法采珠》、《饲蚕新法》、《沙地种植》。参见附录六《格致汇编总目录》。
    ③具体书目如下:《克虏伯炮说》、《克虏伯炮操法》、《克虏伯炮表》、《克虏伯炮准心法》、《克虏伯炮腰箍炮说》、《克虏伯炮架说》、《克虏伯炮螺绳炮架说》、《克虏伯炮弹造法》、《营垒图说》、《行军指要》、《临阵管见》、《攻守炮法》、《饼药造法》、《喇叭吹法》、《兵船炮法》、《航海简法》、《行海要术》、《御风要术》、《海战指要》、《绘地法原》、《测候丛谈》、《光学》、《电学镀金》。
    ④Bennett.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 pp42.
    ⑤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9页。
    ①具体书目如下:《四裔编年表》、《列国岁计政要》、《东方交涉记》、《水师章程》、《列国陆军制》、《埏统外乘》、《格致启蒙》(格物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4种)、《西艺知新续刻》(制肥皂法、制油烛法2种)。
    ②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8页。
    ③除附表所列笔译人员之外,参与傅兰雅译著绘图、校算和校对的中方馆员还有:沙英(长洲)、曹钟秀(上海)、曹撷亭(上海)、曹永清(上海)、李乘时(都昌)、张福谦(岭南)、王俊卿(怀远)、朱格仁(青浦)、周文奎(秀山)、邱瑞麟(元和)、刘彝程(兴化)、叶耀元(吴县)、沈善蒸(桐乡)、徐钟(长洲)、赵宏(阳湖)、蔡锡龄(历城)、朱彝(芜湖)、贾步纬(南汇)、华世芳(金匮)、孙鸣凤(武进)、程仲昌(桐城)、赵诒琛(新阳)、孙景康(无锡)、周道章(无锡)、李岳蘅(湘乡)、蔡澄(新建)等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馆员之事迹已难以考证,但是每本译著的刊行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附录一“傅兰雅编译书籍目录”中列入了他们参与绘图或校对的情况。
    ④本统计表根据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王红霞《傅兰雅的西译中述事业》所考制造局书目按人名别整理而成。
    ①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几何原本》,1607年。李之藻辑:《天学初函》,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第1939页。
    ②王微:《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新安广及堂刻本(日本近卫文库藏本),1627年,第7页。
    ③李之藻:《寰有铨》译序,1628年。
    ④徐光启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书总目表》1631年,收入《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即必须通过先振兴西书翻译事业,来达到学习和掌握外国先进学术的目的,进而在中外竞争中取得优势。
    ⑤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①伟烈亚力口述,李善兰笔译:《续几何原本》序。
    ②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8页。
    ①John Fryer. "To Aunt Maria" (1870.11.8),《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55页。
    ②John Fryer. "To Cousin Susy" (1868.7.11),《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68页。
    ③傅兰雅:《格致汇编》序,《格致汇编》1877年第1卷,第1页。
    ①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金石识别》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年。
    ②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年。
    ①华蘅芳:《论翻译算学之书》,《学算笔谈》卷十二,行素轩算稿,1882年,第18页。
    ②傅兰雅口译,华蘅芳笔述:《代数术》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73年。
    ③傅兰雅口译,华蘅芳笔述:《防海新论》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74年。
    ①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118页。
    ①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1995年第2期,第3页。
    ①John Fryer. "To Dr. Kerr" (1869.11.10),《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18页。
    ①合信:《博物新编》第一集,日本:三府书楼标注本(底本为1855年墨海书馆本),1877年,第34页。
    ②合信:《博物新编》第一集,日本:三府书楼标注本(底本为1855年墨海书馆本),1877年,第10-11页。
    ③丁韪良:《格致入门》卷六《化学入门》,北京:京师同文馆,1868年,第9-10页。
    ①丁韪良:《格致入门》卷六《化学入门》,北京:京师同文馆,1868年,第46页。
    ②丁韪良:《格致入门》卷六《化学入门》,北京:京师同文馆,1868年,第47页。
    ③丁韪良认为,“(拉瓦锡元素命名之法)以各种原质号以字母,其质配合而生他物,遂以字母配合彰明之。……因此法明简切当,凡西方各国文字虽多不同,而独至化学,悉从兹目。”(《化学入门》第8页)故而对西方的元素符号着力推介。这也很有可能是他用特定音译系统表示元素符号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将“H”译为淡气,可能是取其“无色无臭”之“水母”之意;将“N”硝气,是取其“因硝而生”之意。
    ⑤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7页。
    ⑥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present discrepancies and means of securing uniformity",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7-20,1890, Shanghai:American
    ①据王扬宗考证,《化学初阶》前二卷于1871年出版,卷三于1872年出版,卷四于1875年出版。而《化学鉴原》于1869-1870年翻译,1871年刊行。参见王扬宗:《关于化学鉴原和化学初阶》,《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1期,第85页。
    ②张子高:《何瞭然的化学初阶在化学元素译名上的历史意义》,《清华大学学报》1962年第6期,第41-47页。
    ③王扬宗:《关于化学鉴原和化学初阶》,《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1期,第84-88页。
    ①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化学鉴原》卷一,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年,第5-6页。
    ①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化学鉴原》卷一,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年,第5页。
    ②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化学鉴原补编》卷六,上海:江南制造局,1875年,第274页。
    ①傅兰雅在新语创制上曾提到可以借鉴《本草纲目》,以他对《本草纲目》的了解程度来推测,他应该不会忽略李时珍的“慎疾卫生”论。
    ②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99页。
    ③丘浚:《大学衍义补》卷六。
    ①李贽:《兵食论》,《李氏焚书》卷三。
    ②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47页。
    ③参见余新忠:《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4-579页。
    ①傅兰雅:《延年益寿论批阅跋语》,《格致汇编》1891年夏季卷。
    ②余新忠:《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4-579页。
    ③栾学谦:《化学卫生论》序言,《格致汇编》1878年第1卷。
    ①季鸿崑:《(化学卫生论>的解读及其现代意义》,《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年第1期,第25页。
    ②傅兰雅口译、栾学谦笔述:《化学卫生论》,《格致汇编》1881年第11卷。
    ③傅兰雅:《重刻化学卫生论》,《格致汇编》1891年春季卷。
    ④傅兰雅口译、栾学谦笔述:《化学卫生论》,《格致汇编》1880年第12卷。
    ①傅兰雅口译、栾学谦笔述:《化学卫生论》,《格致汇编》1881年第12卷。
    ②傅兰雅:《居宅卫生论》,《格致汇编》1890年春季卷。
    ①傅兰雅:《居宅卫生论》,《格致汇编》1890年冬季卷。
    ②王凯:《早期现代中国建筑话语中的“卫生”(1890-1937年)—傅兰雅、(居宅卫生论)与卫生话语》,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690页。
    ③傅兰雅:《佐治刍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①如颜永京在《肄业要览》(1882)中有“卫生”一节专论近代卫生教育问题,嘉约翰的《卫生要旨》(1883)则涉及个人卫生常识和国家管理公共卫生职责的介绍,明显属于近代卫生学范畴的著作。
    ①仅有徐维则对另一部概述近代卫生学要义的《卫生要旨》(嘉约翰译)中涉及公共卫生事业的部分有所评价:“……其立论周密精微,具有至理,后论整伤全家,推爱乡邑,为国培元,慨乎言之,亦属可取。”这似乎是以“修齐治平”的思路去理解个人和公共卫生的关联,但《卫生要旨》本身就很粗浅,徐维则的理解也不免模糊。
    ②季鸿崑:《(化学卫生论)的解读及其现代意义》,《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年第1期,第19页。
    ③雷祥麟:《卫生为何不是保卫生命?民国时期另类的卫生、自我、与疾病》,《台湾社会研究》2004年第6期,第17-59页。
    ①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0页。
    ②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7年,第247页。
    ③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0-601页。
    ①如马西尼认为,“卫生”在日本所获得的意义与本义不相同,所以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来自日语的原语借词。罗芙芸则认为,虽然《化学卫生论》代表了卫生含义在中国转变的开始,但源自日本而后衍生至东亚各国的“卫生”才是东亚社会进入现代性的历史地标。
    ②余新忠:《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85页。
    ①本杰明·艾尔曼著,王红霞等译:《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①华蘅芳在《学算笔谈》卷六中回忆墨海书馆伟烈亚力和李善兰翻译数学西书的情况时提到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曾作过术语表。但是墨海书馆并没有将其整理出版。
    ②黎力基,德国传教士,1847年来华,主要在香港和潮汕一带传教。他的译业不多,但他是《马太福音》最
    ①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6-387页。
    ②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5.
    ③最早译介西方矿冶知识的是汤若望和李天经合译,1643年刻印的《坤舆格致》,该书底本是被誉为西方矿物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Georgius Agricola的著作《论矿冶》(De re metallica)。但该书在明清之际已经散佚不可考。
    ①艾素珍:《清代初版的地质学译著及特点》,《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1期,第12页。
    ②傅兰雅:《金石中西名目表》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83年。
    ①傅兰雅:《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小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84年。
    ①傅兰雅:《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87年。
    ①徐寿:《汽机命名说》,《格致汇编》1876年第5卷,第7页。
    ②傅兰雅:《汽机中西名目表》小序,上海:江南制造局,1889年。
    ①这一时期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1887年德贞编纂的《医学辞汇》(A Medical Vocabulary),他在第一卷中也列入了他所译的解剖学术语和合信《医学英华字释》译名的对照。
    ②傅兰雅:《论新译西药略释》,《格致汇编》1876年第8卷,第8-9页。
    ③参见本文第三章内容。
    ①A.Williamson. "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 Chinese Recorder,1887.Vol.18, pp162.
    ①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47-548.
    ②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the Chinese Scientific Nomenclature" (1896.5),《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19页。
    ①有关无机化合物的命名问题,参见何涓:《清末民初(1901-1932)无机物中文命名演变》,《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2期,第53-57页。
    ①C. W.Mateer. "To the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1902?),《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3页。
    ②C. W.Mateer. "To the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1902?),《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3页。
    ①张龙平:《益智书会与晚清时期的译名统一工作》,《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第22-27页。
    ②"Records of the Secon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傅兰雅档案》,第428页。
    ③C.W.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24,1877,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7, pp177.
    ①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7页。
    ②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9-70页。
    ①陈启天:《中国古代名学论略》,东方杂志社编纂:《名学稽古》,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85页。
    ②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5页。
    ③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译几何原本引》,《几何原本》,1607年。李之藻辑:《天学初函》,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第1939页。
    ④庞迪我口译,徐光启笔受:《七克》序文,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⑤利类思:《超性学要》序文,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①同上。
    ②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4-15页。
    ③傅兰雅:《译书事略》,第20页。
    ①John Fryer. "Philolog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99),《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02页。
    ②John Fryer. "Chinese scientific nomenclature" (1896.5),《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21页。
    ③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43。
    ④马礼逊对中文也曾有过积极的评价,他认为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字在东方五个国家共同使用,从通行性来说并不逊于西文。参见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①傅兰雅:《译书事略》,第15页。
    ②John Fryer. "Conveying western knowledge through the Chinese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cociety(1886. Vol.21),《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61页。
    ③傅兰雅曾在《格致汇编》中登载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之人物像,并撰《利玛窦汤若望二君传略》,以彰显他们在西学译介上的突出贡献。参见《格致汇编》1890年冬季卷。
    ④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4.
    ⑤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4-535.
    ①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45-546.
    ②如徐寿在和傅兰雅合译《声学》时,曾对原著中管口校正的描述提出疑问,为此傅兰雅还曾代徐寿将实验结果寄给原作者丁铎尔请教,丁铎尔后来在《自然》杂志上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③徐寿:《医学论》,《格致汇编》1876年第3卷,第8页。
    ④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1页。
    ①John Fryer:《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menclature》(1896年5月)《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16页。
    ②中英文版本均收录于《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42-543页。三条原则的中英文意义大抵一致,只不过在中文版中加入了示例。而从示例中也可以看出这三条原则是脱胎于化学元素汉译的实践的。
    ①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7-20,1890,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 pp 549-550.
    ②C.W.Mateer. "School Books for China", Chinese Recorder(1877.Vol.8), pp429.
    ③C.W.Mateer. "Preface", Technical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 Shanghai: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1904:pp1-2.
    ①C.W.Mateer. "Preface", Technical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 Shanghai: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1904:pp2.
    ②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pp538.
    ③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pp534.
    ①合信:《西医略论》,日本:东京书林万笈阁译解本(底本为1857年上海仁济医馆本),第8页。
    ②卢公明:《英华萃林韵府》,福州Rozario,Marcal and Company,1872年。
    ③对来自不同外国语言的音译之差,中国最早关注的是徐继畲。他在《瀛环志略》中考析了音译外国国名地名的来源。他所言“外国地名最难辨识,十人译之而十异,一人译之而前后或异”,正是由于地名在各种西文中的发音不同。
    ④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pp541.
    ⑤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pp540.
    ⑥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41.
    ①谢贵安:《从英法德意俄美汉译国名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冯天瑜等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5-173页。
    ②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9.
    ③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May7-20,1890,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pp549.
    ①华蘅芳:《论翻译算学之书》,《学算笔谈》卷十二,行素轩算稿,1882年,第17页。
    ②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7.
    ③同上。
    ④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5.
    ⑤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33.
    ⑥John Frye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pp545.
    ①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menclature" (1896.5),《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22页。
    ②同上,第423页。
    ③关于傅兰雅在益智书会的活动,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④周亚祥:《科技术语译名的统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第4期,第312页。
    ①张沉香、王小宁:《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与译名的国际化》,《上海翻译》年2007,第31-34页。
    ②"Records of the Secon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31页。
    ③John Fryer. "Efficaciousness of western vs. Chinese language" (1886?),《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01页。
    ①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①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1894),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第30页。
    ②高凤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郑振铎主编:《晚清文选》卷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③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8页。
    ①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8页。
    ②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③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3页。
    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1898年6月17日),汤志钧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①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1894),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第30页。
    ①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6页。
    ②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5页。
    ③郝胥黎原著,严复译述:《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①高凤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郑振铎主编:《晚清文选》卷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
    ②梁启超:《读西学书法》,夏晓虹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1页。
    ①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1-72页。
    ②梁启超:《读西学书法》,夏晓虹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1页。
    ③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2页。
    ④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4页。
    ⑤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4页。
    ⑥郝胥黎原著,严复译述:《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①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0页。
    ②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页。
    ③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19页。
    ④穆勒著,严复译:《群己权界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3页。
    ⑤郝胥黎原著,严复译述:《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①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8页。
    ②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页。
    ③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年第1期,第64页。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的一大特点是根据外国顾问的建议,提出了科学向德法两国学,技术向英国学的总方针,可见对当时的世界科学水平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②东京大学理学部在1876年草创期时,15名教授中有12名外籍教授,到1886年理学部改组为理科大学时,13名教授中,外籍教授减至2名,而到1893年,理科大学所设的17个主要课程全部由日本教员担任。这些日本最早的科学家和高等科学教育工作者,都是从欧美高校留学回来的精英分子。
    ③杉木勋编,郑彭年译:《日本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3-345页。
    ①杉木勋编,郑彭年译;《日本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54-356页。
    ②仅以自然学科大学科为例,明治时期先后出版的权威术语辞典就有:《医语类编》(1883)、《工学字汇》(1886)、《物理学术语和英法独对译字书》(1888)、《数学用语英和对译字书》(1889)、《化学语汇》(1900)等等。
    ③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1905年4月第96期。
    ④曹仲渊:《电磁学名辞译法的商榷(续前)》,《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3日,第1版。
    ①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04-524页。
    ②温昌斌:《中国近代关于如何对待日译科技名词的讨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20页。
    ③黄兴涛:《新名词的政治文化史—康有为与日本新名词关系之研究》,《新史学》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①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28年,第14页。
    ②郝胥黎原著,严复译述:《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③《奏定译学馆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1页。
    ④据王树槐考察,译学馆唯一的成绩就是将日本的《新法律词典》翻译成中文。参见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年第1期,第66页。
    ⑤《奏定译学馆章程》(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1页。
    ①中国科学社:《科学》,1915年1月。
    ②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
    ③参见张澔:《中文化学术语的统一:1912-1945年》,《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2期,第123-131页。
    ④罗家伦:《中国若要有科学,科学应先说中国话》,《图书评论》1932年第1卷3期,第4-5页。
    ①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8-189页。
    ②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在大东书局新厦落成开幕礼演说词》(1931年4月),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2-43页。
    ①罗家伦:《中国若要有科学,科学应先说中国话》,《图书评论》1932年第1卷第3期,第3页。
    ②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立编译馆成立之前的5年时间里,科技术语的审定工作和北京政府时期相比基本上是毫无进展的,所以罗家伦有如此批评。
    ③罗家伦:《中国若要有科学,科学应先说中国话》,《图书评论》1932年第1卷第3期,第5页。
    ④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5页。
    ①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②史景迁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156-157页。
    ③史景迁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29页。
    ④John Fryer. "To president Kellogg" (1895.5.22),《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4页。
    ①John Fryer. "To president Kellogg" (1895.1.12),《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页。
    ②John Fryer. "To president Kellogg" (1895.5.22),《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5页。
    Ferdinand Dagenais主编,Peter X.Zhou、Jean C.Han副主编:《傅兰雅档案》全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傅兰雅主编:《格致汇编》全六册(格致书室重印本影印版),南京古旧书店1992版。
    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化学鉴原》,江南制造局1871年。
    傅兰雅口译,华蘅芳笔述:《代数术》,江南制造局1873年。
    傅兰雅口译,华蘅芳笔述:《防海新论》,江南制造局1874年。
    傅兰雅口译,徐建寅笔述:《声学》,江南制造局1874年。
    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化学鉴原补编》,江南制造局1875年。
    傅兰雅口译,赵元益笔述:《西药大成》,江南制造局1884年。
    傅兰雅:《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江南制造总局1884年。
    傅兰雅:《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江南制造总局1887年。收入袁俊德编《富强斋丛书续全集》刻本。
    傅兰雅:《金石中西名目表》,江南制造局1883年。
    傅兰雅:《汽机中西名目表》,江南制造总局1889年。收入袁俊德编《富强斋丛书续全集》。
    傅兰雅:《佐治刍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毕利干:《化学阐原》,京师同文馆1882年。
    曹元宇:《教育部公布化学命名原则》,图书评论1934年第9期。
    曹仲渊:《电磁学名辞译法的商榷(续前)》,《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3日。
    狄考文:《术语辞汇》,上海益智书会1904年。
    狄考文口译,邹立文笔述:《形学备旨》,美华书馆1890年。
    丁韪良:《格致入门》,京师同文馆1868年。
    东方杂志社编纂:《名学稽古》,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高凤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时务报1897年5月12日),收入郑振铎主编《晚清文选》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8年。
    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国立编译馆:《国立编译馆一览》,1934年。
    合信:《博物新编》,日本三府书楼标注本1877年。
    合信:《西医略论》,东京书林万笈阁译解本1857年。
    华蘅芳:《学算笔谈》,行素轩算稿1882年刻本。
    嘉约翰口译,何瞭然笔述:《化学初阶》,日本东京书林1873年版。
    李之藻辑:《天学初函》,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读西学书法》,夏晓虹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卢公明:《英华萃林韵府》,福州Rozario,Marcal and Company1872年。
    罗家伦:《中国若要有科学,科学应先说中国话》,图书评论1932年第3期。
    马礼逊:《华英字典》,1823年影印本,大象出版社2008年。
    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江南制造局1871年。
    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金石识别》,江南制造局1871年。
    汤志钧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教育世界第96期,1905年4月。
    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王韬著,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
    伟烈亚力口译,李善兰笔受:《代数学》,日本静冈集学所训点本1872年。
    魏允恭等纂修:《江南制造局记》,上海文宝书局石印本1905年。
    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收《增版东西学书录》、《译
    书经眼录》、《新学书目提要》、《西学书目答问》)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中华书局1963年。
    徐继畲:《瀛寰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中国科学社:《科学》第1卷、第19卷、第21卷。
    Chinese Recorder,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日)久米邦武编,田中彰校注:《米欧回览实记》,岩波书店1977年。
    (日)日本外交文书第五卷,日本外务省1938年。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段怀清:《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冯天瑜、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黎难秋:《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黎难秋主编:《中国口译史》,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
    李廷举、吉田忠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8科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李维颐等编:《科技翻译工作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李兆华主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第八卷:清中期到清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编:《汉语外来词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沈国威:《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日本笠间书院1994年版。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中华书局2010年版。
    汪广仁编:《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汪向荣:《日本教习》,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王冰:《中国物理学史大系:中外物理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渝生:《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李善兰》,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武际可编著:《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京伟:《近代日中新语的创制与交流—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为中心》,日本白帝社2003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美)Bennett.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
    (美)本杰明·阿尔曼著,王红霞等译:《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史景迁著,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版。
    (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日)杉本勋编,郑彭年译:《日本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版。
    艾素珍:《清代初版的地质学译著及特点》,《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1期。
    陈镱文、姚远:《亚泉杂志与西方化学元素名称在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年第2期。
    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冯天瑜:《“科学”:概念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收入《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冯天瑜:《清末民初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冯天瑜:《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傅良瑜:《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西书方法考》,《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2005年第1期。
    何涓:《化学元素名称汉译史研究述评》,《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第2期。
    何涓:《清末民初无机物中文命名演变》,《科学技术研究》2006年第2期。
    黄河清、侯迁、邵靖宇:《关于硅和矽的来历的补充》,《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第4期。
    黄兴涛:《新名词的政治文化史—康有为与日本新名词关系之研究》,《新史学》(第三卷),中华书局2009年。
    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季鸿崑:《化学卫生论的解读及其现代意义》,《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年第1期。
    金卫国:《“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第1期。
    雷祥麟:《卫生为何不是保卫生命?民国时期另类的卫生、自我、与疾病》,《台湾社会研究》2004年第6期。
    黎难秋、徐萍、张帆:《中国科学翻译史各时期的特点、成果及简评》,《中国翻译》1999年第4期。
    黎难秋:《明清科学翻译方法与特点》,《中国科技翻译》1991年第3期。
    黎难秋:《十九世纪中文化学书籍补考》,《化学通报》1983年第5期。
    李莉:《晚清译著<声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刘广定:《中文“化学”考源》,《化学》1988年第1期。
    卢明玉、王克非:《论晚清传教士林乐知著译的本土化取向》,《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梅晓娟、周晓光:《晚清在华传教士与英汉科技词典编纂》,《辞书研究》2007年第4期。
    潘吉星:《谈“化学”一词在中国和日本的由来》,《情报学刊1981年第1期。
    潘书祥:《汉语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科技术语研究》1998年第1期。
    邵靖宇:《硅字的来历和变迁》,《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第1期。
    沈国威:《译名“化学”的诞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以西学译名的确立和统一问题为中心》,《语言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孙琢:《近代医学术语的创立——以合信及其<医学英华字释>为中心》,《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王冰:《我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
    王冰:《中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审订与统一》,《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
    王红霞:《晚清的科学术语翻译——以傅兰雅为视点》,《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2期。
    王红霞:《从翻译西书到教授汉学——傅兰雅身份转变浅述》,《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王凯:《早期现代中国建筑话语中的“卫生”(1890-1937年)—傅兰雅、<居宅卫生论)与卫生
    话语》,《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王强、姚远:《傅兰雅之格致汇编及其科学传播实践》,《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年第8期。
    王扬宗:《“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在晚清的盛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5期。
    王扬宗:《格致汇编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在清末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王扬宗:《格致汇编之中国编辑者考》,《文献》1995年第1期。
    王扬宗:《关于化学鉴原和化学初阶》,《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1期。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
    王扬宗:《六合丛谈中的近代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第3期。
    王扬宗:《清末益智书会统一科技术语工作述评》,《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
    王扬宗:《上海格致书院的一份译书清单》,《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1期。
    王扬宗:《晚清科学译著杂考》,《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4期。
    温昌斌:《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及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第3期。
    温昌斌:《中国近代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28—1949》,《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2期。
    温昌斌:《中国近代关于如何对待日译科技名词的讨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吴国庆:《硅作为元素名一开始就读作gui而不读作xi》,《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第4期。
    吴孟雪:《近代译书的变迁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熊月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研究》,《船史研究》1995年第8期。
    徐振亚、阮慎康:《徐寿父子、祖孙译著简介》,《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第1期。
    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徐振亚:《徐寿父子对中国近代化学的贡献》,《大学化学》2000年第1期。
    咏梅、冯立异:《<物理学>与汉语物理名词术语—饭盛挺造(物理学>对我国近代物理教育的影响》,《物理》2007年第5期。
    余新忠:《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中华书局2008年。
    张秉伦、胡化凯:《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张沉香、王小宁:《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和译名的国际化》,《上海翻译》2007年。
    张沉香:《影响术语翻译的因素及其分析》,《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张大庆:《近代中国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15——1927》,《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5期。
    张大庆:《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博医会的努力和影响》,《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1期。
    张澔:《傅兰雅的化学翻译的原则和理念》,《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4期。
    张澔:《氧氢氮的翻译:1896—1944年》,《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张澔:《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名词: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系统命名的开始》,《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3期。
    张澔:《郑贞文与中文化学命名》,《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3期。
    张澔:《中文化学术语的统一:1912-1945年》,《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2期。
    张剑:《近代科学名词术语审定统一中的合作、冲突与科学发展》,《史林》2007年第2期。
    张龙平:《益智书会与晚清时期的译名统一工作》,《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
    张增一:《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赵璞珊:《赵元益和他的笔述译书》,《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1期。
    赵栓林、郭世荣:《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术语翻译规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赵栓林:《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赵玉玲:《傅兰雅翻译选材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赵中亚:《华人编辑栾学谦与<格致汇编>》,《史林》2011年第2期。
    周济:《试论徐寿的科学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4期。
    周亚祥:《科技术语译名的统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第4期。
    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邹振环:《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历史教学》1986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