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人居环境及其建设程度早已今非昔比。而中国当代集合住宅,作为当下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与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居住建筑,亦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为营造更人性、更完善的人类栖居空间和场所而孜孜以求。如果从更深远更本质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现实生存乃至人的心灵状态与居住空间及其本质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本文则立足于现今集合住宅的未来发展这一关怀核心,以现代人的精神和情感等深层人类意识与居住场所的关系为引入,着眼于居住空间的本质意义的深刻思索与探寻,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这一论题和观点。试图从人与居住空间的本质关系——“空间情感性”角度出发,在客观剖析当今中国集合住宅居住空间其本质意义和传统住宅居住空间内涵与理念的基础上,依借“本土化”这一特殊手段、途径和过程,探寻现代居住空间物质条件与古代空间精神和内涵新的契合节点,思考并探索一种在现有居住空间物质形式基础上的“情感性空间”,即试图从居住空间更本质的意义上去把握当代集合住宅的空间改善与转变乃至进步,以期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性探讨和另一种角度的新思路,也为未来的集合住宅道路找寻新的启迪和思维参考。
     本文首先在阐述和透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及建筑等诸方面的现实状态后,对现代人的精神与情感进行冷静反思,并深入思索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与居住现象本身、住宅中居住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人类栖居场所的日后发展,在不断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物质条件的基础下,或可从空间本质乃至人与空间的关系等深层意义上做出回应。而本文则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的论题,试图从居住空间的深层意义上去把握其发展途径。之后,本文对论照本身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必要介绍和阐释以表明,本文提出的“本土化”,不过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也是达到我们所要追求的居住空间本质意义上一种可能性发展的方法和过程。进而,文章通过对集合住宅的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的详尽论述剖析,论证并指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光辉业绩的同时,亦存在其自身深刻的矛盾,即物质条件的完善和丰富与居住空间的单一僵化、缺乏表情及缺少对居住空间本质意义的深刻探求,同时指出其深刻原因在于对居住建筑的理解倾向单纯物质技术层面而忽视居住空间最深层的含义:空间情感性,即人与空间的诸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今天的、终极的问题关怀出发,并以现代理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居住空间进行重新解读和深入剖析,论证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其客观而积极的意义在于,其间凝结的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本体的意义内涵以及空间生成理念等隐型的空间精神,而并非在其他诸如物质形式的材料质感、符号构件抑或其单纯的审美价值。从而论证,传统居住空间之于今天集合住宅的价值,在于对居住空间本质的精确把握,对空间←→人的互动关系的注重,借以说明,这种凝结在传统住宅空间中的深刻内涵无疑可成为现代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在居住空间本体意义方面的有益启迪。最后,本文尝试性对以上论述加以补充,通过类型学的思考与设计方法,倡导并提出以“本土化”的手段和动态过程,对传统空间其抽象的“原型”意义,还原于集合住宅居住空间的现实形式中,寻求一种历史的空间意义与现代住宅的空间物质条件的合理契合“节点”,并就此“本土化”的方法对某些必要的把握原则进行说明,同时简要阐述其具体操作方式,以期为集合住宅的发展从空间形态角度,向人们表明另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启示。
Be in the 21th century, the human condition of subsistence and habitation is changed much more than before. The modern grouped housing in China, which come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dwelling building in the country, is absolutely compact with the folk and its existence and real life. What's more, the fastest-manufactured?the most extensively build?the greatest-scope architecture is certainly our housing complex. As now, people struggle to make it the more comfort and humanism habitation circumstance, looking for the most idealized perched space for all the people. Based on the enrooted meaning and its inbeing, the inhabitancy space and circumstance is countlessly tied with the real existence condition and spirit condition of human being.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based on the Chinese modern housing complex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proceeds with the relation of the modern's spirit and sensibility and the inhabitancy space and circumstance, lays stress on the searching for the enrooted meaning and inbeing o
    f the dwelling space, and put forward a point, that is, Nationalization of Modern Grouped Housing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tart with the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dwelling space, intituled "space sensibility" in this dissertation. Been based upon this point, article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dwelling space for the Chinese modern grouped housing, thoroughly and creatively rereads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 space, takes the "NATIONALIZATION" as a dynamic course, a special instrument, a road or the approach by which we can integrate the modern space and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space.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modem space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space, can be achieved or enlightened by this kind of "nationalization". Furthermore, it is the sensibility of dwelling space that this article means to ponder upon and search after. This whole process, which just wants to probe into the improvement and advancement of the spaces i
    n our modern grouped housing from the point view as internal meaning of space in the inhabitancy building, merely support a possible approach or, a new thoughtfulnes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housing complex.
引文
·《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设部勘察设计司编撰,全国优秀住宅设计作品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设计工作室编,新世纪住宅公寓设计图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李耀培,赵冠谦等.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陈龙,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闻适应性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周静敏,世界集合住宅·新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孙孝凡.住宅艺术与导向,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王纪鲲译著,集合住宅之规划与设计(Housing),台湾中央图书出版社,1983
    ·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住居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美]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等著,住宅制造(The Production of Houses),高灵英 李静斌 葛素娟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日]彰国社,集合住宅实用设计指南,刘东卫,马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日]早川邦彦.现代建筑集成·集合住宅,日本MEISEI出版公司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日]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台北明文书局出版,1982
    ·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余卓群 龙彬,中国建筑创作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王振复,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徐中玉 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诗词曲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顾孟潮等编,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高介华主编,建筑与文化论集,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
    ·湖北省美学学会主编,中西美学艺术比较,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p40
    ·吴良镛.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宪章,1999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论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时事出版社,2001
    ·史建,大地之灵——东西方经典建筑艺术的魅力,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尹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
    ·水晶石建筑报道(www.far2000.co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国济大学等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资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吴光祖,中国近现代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建筑艺术特征,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卷(一),台北锦年国际有限公司出版,1997
    ·路红,中国现代住宅艺术概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卷(二),台北锦年国际有限公司出版,1997
    ·[挪]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 Schulz.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意]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Architecture as Space—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荷]赫曼·赫茨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Lessons For Students in Architecture,仲德崑译,刘先觉 薛皓东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荷]赫曼·赫茨伯格Herman Hertzberger著,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Lessons For Studencs in Architecture2:Space and the Architect,刘大馨 古红樱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建筑师2003/05,总第105期(“空间”专辑)
    ·摩罗,不死的火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陈嘉民,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
    ·[英]安东尼·吉斯登,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法]德尼兹·加亚尔等著,欧洲史,蔡鸿滨 桂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0
    ·[英]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瑞] 荣格著,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
    ·[英]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于世华译,外文出版社,北京.2000
    ·世界建筑,1996/02,1997/01,1998/03,2000/05,2002/08,2003/01,2003/07,2003/12,
    ·时代建筑,2001/02
    ·华中建筑,2003/05
    ·[中] 新建筑,1985/01,2004/01
    ·[中] 建筑师,2004/01,2003/05
    ·[日]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A+U)建筑与都市.2003/12,总399
    ·设计新潮,2002总第103期
    ·读书,三联书店,2002/04,2003/01,2003/03,2003/07,2003/12,2004/02,2004/03
    ·读者,2003/01
    ·美术辞林·建筑艺术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
    ·新华字典(1998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8
    ·现代汉语小词典(1983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3
    www.abbs.com.cn.
    www.far2000.com.
    www.people.com.cn.
    www.economy.enorth.com.cn.
    www.cnki.net
    
    
    □图片索引
    The Index of Pictures in Dissertation
    
    
    图1,中国宫殿建筑的“陛”。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从鼓楼环顾北京城.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83页
    图3,北京建外SOHO.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4,武汉黄鹤楼脚下的住宅群像。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1页
    图5,东上海花园.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54页
    图6,中国家庭空间中的“电视情结”。图片来源:瓦联网WWW.ABBS.COM.CN
    图7,深圳万科,“城市花园”金枫苑。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57页
    图8,改造中的美国时报广场。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29页
    图9,美国时报广场一号。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31页
    图10,曼哈顿中城鸟瞰。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07页
    图11,“人造筋肉”亮相北京。图片来源:互联网WWW.SINA.COM.CN
    图12,北京西单。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页
    图13,建设中的中国北京。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14,建设中的中国城市常见景象。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15,大开发下何去何从的老人。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16,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猫》图片来源:互联网。中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南方周末2004/5/6,Al版
    图17,清孝钦显皇后.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18,广州用啤酒瓶搭建“伦敦塔桥”。图片来源:互联网WWW.CNSPHOTO.COM.CN
    图19,2003年西湖狂欢节中巴西演出团.图片来源:互联网WWW.POHTOBASE.COM.CN
    图20,中国北京天坛皇穹宇.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62-163页
    图21,中国的欧陆风建筑.图片来源:邹德依,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3页
    图22,欧陆风,哈尔滨某住宅区.图片来源:把小做大.时代建筑2001/02,19页
    图23,四川某地,“川西民居”风。图片来源:互联网WWW.SCOL.COM.CN
    图24,文丘里“建筑不是空间而是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设计新潮,2002总第103期,84页
    图25,A+U杂志2003/12期封面.图片来源:[日]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A+U)建筑与都市,2003/12,总399。封面
    图26,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图片来源:设计新潮,2002总第103期.108页
    图27,北京天安门.图片来源: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0页
    图28,纽约耐克专卖店。图片来源: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42-143页
    图29,2004年贵州首届世界名犬交易展示会。图片来源:互联网/新华网
    图30,2004年福州国际车展。图片来源:互联网WWW.CNSPHOTO.COM.CN
    图31,上海南京东路。图片来源: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50-151页
    图32,北京西单地下人行道入口。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03页
    图33,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之一“山水大餐”。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34,翁培峻作品“骑墙”。图片来源:设计新潮,2002总第103期,139页
    
    
    图35,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36,商业社会的光华景象。图片来源:互联网WWW.FOTOE.COM.CN
    图37,从天安门城楼俯瞰天安门广场上芸芸众生。图片来源:赞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8-119页
    图38,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北隅街口。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98页
    图39,谢海龙作品“我要上学”,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40,上海南京路。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20页
    图41,丁聪漫画“空巢里的老鸟”,图片来源:读书2004/04,114页
    图42,北京西城区砖踏胡同。图片来源:赞菁傅刚,都市生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48页
    图43,黄鹤楼脚下的住宅群像。图片来源:费菁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9-91页
    图44,北京SOHO现代城。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45,北京建外SOHO,山本里显。V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46,北京亚运村公寓群。属于中国住宅的特殊的壮观。图片来源:费莆傅刚,都市村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2-93页
    图46、47,加拿大科其托兰内廊式住宅平面.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1页
    图48,加拿大科其托兰内廊式住宅剖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50,合肥琥珀山庄南村4-12号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科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5页
    图51,北京蝶型支撑体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14页
    图52,中高层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4页
    图53,广州天河18层商场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9页
    图54,厦门光华大厦。同上
    图55,天津华苑小区第九小区F型住宅单元尽端单元。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4页
    图56,天津华苑小医第九小区F型住宅单元.同上
    图57,混合式住宅,16层塔式公寓。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79页
    图58,老人住宅,上海康乐小区老年公寓。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84页
    图59,老人住宅,贵州老人公寓。图片来源:同上
    图60,台阶式住宅.德国悬崖台阶式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72页
    图61,跃层跃廊式住宅,天津高层跃层住宅。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1页
    图62,皇家新月住宅。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63,terrace house。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on
    图64,CastelBeranger。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65,Rue Franklin.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66,Casa Mila.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67,“自已的家”.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68,“自己的家”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catbuildings.com.cn
    图69,Karl Marx-hof.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70,Karl Marx-hof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cn
    图71,柯布120单元的集合住宅设计速写。图片来源: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3页
    图72,Mies,Weissenhof_Apartment。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271页
    图73,柯布1927年魏森霍夫轴测。图片来源: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4页
    图74,Le Corbusier的Dom-Ino结构单元。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诃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244页
    图75,俄国带中心走廊的双层交错式公寓住宅。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289页
    图76,俄国,简单厨房设计。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290页
    图77,Le Corbusier的Dom-Ino结构单元式集合住宅。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245页
    图78,Lake Shore Drive Apts.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79,le corbusier,roq and rob计划案。图片来源: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贺陈词译,内部胶印学习资科(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印)387页
    图80,Unite d'Habitation.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1,Unite d'Habitation.。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2.五人组哈兰住宅区集合住宅.图片来源:[挪] 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 Schulz,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13页
    图83.住宅‘67,莫什·萨夫迪(Moshe Safdie).图片来源:建筑师2004/01,91页
    图34,les arenes de picasso.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5,huoderwasser haus.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6,les especes d' abraxas。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7,IBA住宅.图片来源:建筑师2004/01,31页
    图88,Bercy-Gabriel Apartments.图片来源:互联网www.greatbuildings.com
    图89,晴海居住区高层集合住宅。图片来源:[日] 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页
    图90,同润会青山公寓。图片来源:同上
    图91,大谷幸夫川崎市河源町高层住宅。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1页
    图92,东孝光“塔之家”。图片来源:同上
    图93,藤本昌也水户六号池低层住宅。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3页
    图94,公营住宅48-A型方案。图片来源:[日] 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页
    图95,公营住宅51-C型方案。图片来源:同上
    图96,公团住宅1988年广泛适用型住宅方案,3DK。图片来源:[日] 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页
    图97,公团住宅1988年广泛适用型住宅方案,3LDK案。图片来源:同上
    图98,石山修武“幻庵”。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2页
    
    
    图99,毛纲毅旷“反住器”。图片来源:同上
    图100,桢文彦东京代官山居住综合体。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43页
    图101,多摩新城居住区。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11页
    图102,摩新城居住区。图片来源:同上
    图103,内井昭藏樱台合院式住宅。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2页
    图104,内井昭藏东京多摩南大洋居住区。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3页
    图105,原广司“原邸”。图片来源:同上
    图106,大野胜彦积水之家MI。图片来源:同上
    图107.矶崎新福冈设计联合体住宅群。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34页
    图108,公团住宅1992年广泛适用型住宅方案.4LDK型方案。图片来源:[日] 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页
    图109,日本住区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图片来源:[日]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6页
    图110,融入环境的住宅区。图片来源:同上
    图111,趋向“正常化”的住宅设计,图片来源:[日]石氏克彦,多层集合住宅,张丽丽译 慕春暖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1页
    图112,青岛德国总督府邸。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页
    图113,哈尔滨中东铁路公司董事长公馆。图片来源:同上
    图114,近代上海里弄式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8页
    图115,近代,济南里弄式独户住宅,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2页
    图116,近代,昆明市内的民居。图片来源:同上
    图117,近代,广州陈氏书院。图片来源:同上
    图118,上海嘉道理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页
    图119,上海霞飞坊里弄式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页
    图120,上海陕南村花园式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21,青岛“八大关”住宅区。图片来源:南方周末2004/5/6,c24版
    图122,天津利华大楼。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页
    图123,天津香港大楼。图片来源:同上。
    图124,上海恩派亚大厦。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页
    图125,上海曹杨新村鸟瞰.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2页
    图126,上海曹杨新村型Ⅰ住宅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127,上海曹杨新村住宅外观.图片来源:同上
    图128,上海曹杨新村沿河居住环境。图片来源:同上
    图129,上海曹杨新村总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130,北京百万庄住宅区总平面。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4页
    图131,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干部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32,北京百万庄住宅区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33,北京复外邻里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页
    图134,天津中山门工人新树。图片来源:同上
    图135,天津中山门工人新村总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136,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活福利社区周边式布局。图片来源:邹德依,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8页
    图137,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活福利社区。图片来源:同上
    
    
    图138,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活福利社区。图片来源:同上
    图139,天津大学六村。图片来源:同上
    图140,1950年代中国某地简易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7页
    图141,北京地安门机关宿舍大楼。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1页
    图142,55-6住宅平面。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7页
    图143,1950年代中国建工部简易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6页
    图144,大跃进时期某城镇的粗线条规划。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9页
    图145,上海郊区某地规划的农村人民公社居住点。图片来源:同上
    图146,四川某地人民公社集体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47,四川某地人民公社集体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48,天津鸿顺里城市人民公社大楼。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0页
    图149,上海闵行一条街,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2页
    图150,上海闵行一条街。图片来源:同上
    图151,大庆职工‘打干垒”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6页
    图152,速写“能往地下钻井,能在地上盖房”。图片来源:同上
    图153,大庆,6503型职工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54,住宅立面。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7页
    图155,住宅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156.某省会城市极为简陋的居住环境空间。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2页
    图157,深圳园岭联合小区。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6页
    图158,唐山重建工程,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0页
    图159,唐山重建工程,居住区与市中心广场。图片来源:同上
    图160,天津低层高密度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7页
    图161,北京台阶式花园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62,无锡支撑体系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6页
    图163,1980年代村镇建设中的山东牟平农村住宅区.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7页
    图164,1980年代村镇建设中的某农村住宅室内.图片来源:同上
    图165,青岛疗养区插建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5页
    图166,北京礼士路高层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3页
    图167,苏州桐芳巷。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4页
    图168,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6页
    图169,上海漕溪北路高层公寓式住宅。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8页
    图170,广州名雅园高层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71,上海鞍山新村高层集合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73,天津体院北高层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74,天津体院北集合住宅。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1页
    图175,无锡沁园新村。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9页
    图176,济南燕子山小区。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0页
    图177,天津川府新村连廊式住宅。图片来源:同上
    
    
    图178,合肥琥珀山庄。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1页
    图179,北京恩济里小区。图片来源: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2页
    图180,上海康乐小区。图片来源:邹德依,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3页
    图181,常州红梅西村。图片来源:同上
    图182,深圳滨河新村。图片来源:龚德顺 邹德侬 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1页
    图183,北京建外SOHO,居住空间新理念。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184,住宅环境,万科上海西郊花园。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56页
    图185,住宅环境,万科嘉兰苑。图片来源:同上
    图186,住宅环境,杭州南都德加公寓。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41页
    图187,住宅环境,杭州南都德加公寓。图片来源:同上
    图188,住宅环境,成都银都花园。时代建筑2001/02.18页
    图189,深圳某些楼盘中的居住环境。建筑师2004/01.28页
    图190,住宅外观,万科城市花园优诗美池。时代建筑2001/02,56页
    图191,住宅外观,万科华尔兹花园。图片来源:同上
    图192,住宅外观,万科城市花园金枫苑。图片来源:同上
    图193,住宅外观,东上海花园。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53页
    图194,住宅外观,上海盛大花园。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53页
    图195,住宅外观,北京太阳园。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49页
    图196,某住宅外观。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197,住宅空间私密性序列示意图。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12页
    图198,住宅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示意图。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13页
    图199,住宅居住性,分区明确。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0,住宅居住性,某二房二厅二卫平面组合方式。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1,住宅居住性,某二房二厅平面组合方式。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2,住宅居住性,起居餐厅一体带儿童房。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3,住宅居住性,所有房间均有良好朝向和采光。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4,中高层住宅,功能排布紧凑不失秩序。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5,住宅居住性,起居客厅分开并保证主要房间良好朝向和采光。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6,住宅居住性,带书房与储藏室。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7,住宅居住性,常见的起居餐厅查访一体化布置。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8,一层庭院二层平台,均有良好休憩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09,住宅居住性,错层式三房二厅二卫,起居卧室位于较低标高位置。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0,住宅舒适性,错层式,各房间朝向佳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1,住宅舒适性,错层式,各房间朝向佳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2,住宅舒适性,错层式,各房间朝向佳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3,住宅舒适性,某二室二厅一卫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4,住宅舒适性,某三室二厅二卫带书房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5,住宅舒适性,一梯单户型设计四室二厅二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16,住宅舒适性,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7/01,57页
    图217,住宅舒适性,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图片来源:同上
    
    
    图218,住宅舒适性,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图片来源:同上
    图219,住宅舒适性,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图片来源:同上
    图220,住宅舒适性,一梯三户组合方式每户朝向佳明厨明卫。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21,住宅空间,深圳留仙村绿色空中庭院剖视图。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18页
    图222,住宅空间,深圳留仙村绿色空中庭院与小区带状绿地。图片来源:同上
    图223,住宅空间,昆明银海soho住宅。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11页
    图224,住宅空间,跃层第二层,私有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25,住宅空间,跃层第一层,公共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26,住宅空间,一户四层,1、2层平面。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27,住宅空间,一户四层,3、4层平面。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228,住宅空间,昆明银海SOHO住宅室内与室外关系。图片来源:时代建筑2001/02,11页
    图229,住宅适应性,支配权可调整住宅方案示意图。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15页
    图230,住宅适应性,同等空间适应不同家庭结构住户所做出的调整与变动的示意。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6/02,14页
    图231,住宅改造分类比例,对隔墙的改动占68%。图片来源:李耀培,赵冠谦等,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6页
    图232,室内装修重点,起居室占总数的50%以上。图片来源:同上
    图233,住宅地区性,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二期工程,总平面。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88页
    图234,住宅地区性,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二期工程,戊院。图片来源:同上
    图235,住宅地区性,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二期工程,丙院,南北立面图。图片来源:同上
    图236,住宅地区性,苏州狮子林小区住宅,1、2层面,图片来源:《住宅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住宅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90页
    图237,住宅地区性,北京慧谷根园,公有空间。图片来源:世界建筑2003/07,84页
    图238,住宅地区性,北京慧谷根园,,风景桥。图片来源:世界建筑2003/07,85页
    图239,住宅地区性,北京慧谷根园,,风景桥。同上
    图240,住宅地区性,北京慧谷根园,致远胡同。世界建筑2003/07,86页
    图241,住宅地区性,北京慧谷根园,总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242,住宅是最为本质的建筑。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43,集合住宅的本质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44,六面围合的“基本空间”,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45,中国集合住宅中常见的现象:电视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46,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方案,图片来源:作者绘制组合
    图247,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方案。居住区规划。图片来源:世界建筑1997/01,57页
    图248,本土化中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49,四合院广亮大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3页
    图250,四合院金柱大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3页
    图251,四合院蛮子门。图片来源:同上
    
    
    图252,北京四合院垂花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兰联书店,2001,191页
    图253,屋宇门的三种形式。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1页
    图254,墙门的三种形式。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8页
    图255,徽州民居高墙门几种门楼形式。图片来源:同上
    图256,吉林民居中塾门型宅门。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页
    图257,辽宁兴城民居塾门型宅门。图片来源:同上
    图258,吉林市两大街某宅简易低墙门。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8页
    图259,曲阜广亮大门。图为立面、平面和剖面。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2页
    图260,北京四合院广亮大门。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页
    图261,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宅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页
    图262,福州古民居宏林厝的门庭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63,安徽农村“八”字影壁大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页
    图264,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宅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页
    图265,浙江农村住宅院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页
    图266,王其均速写中的民居门楼。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8页
    图267,王其均速写中的民居门楼。图片来源:同上
    图268,云南丽江宅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页
    图269,安徽农村“八”字影壁大门。翻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页
    图270,门与院墙的关系:安徽农村院墙与低墙门。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2页
    图271-1,内外空间“截然划分”和“内外搭接”的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71-2,门对于内部外部空间的处理的不同方式的示意简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72,集合住宅中户门与传统住宅户门的对比简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73,集合住宅中户门和传统住宅户门对于内外空间的不同回应.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74,山西平遥王家大院内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75,徽州民居的院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76,江南民居影壁。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77,浙东古镇走马塘民居墙身。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78,南方天井院“对合式”住宅院墙。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0页
    图279,南方天井院“三间两搭厢”住宅院墙.翻片来源:同上
    图280,四合院内墙与漏花窗。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页
    图281,云南“一颗印”外墙与内部空间。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5页
    图282,福建龙岩民居的外围院墙。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5页
    图283,浙江东阳水阁庄叶宅外部封火山端。图片来源:同上
    图284,从半月潭透视宏村住宅院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85,平遥古城民居院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86,浙东古镇前童民居四合院山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87,周庄传统住宅山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88,周庄传统住宅山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89,浙东古镇前童民居四合院山墙。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90,山西平遥民居影壁。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91,山西平遥王家大院宅门与影壁。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页
    图292,山西郭峪村王维时进士住宅门与影壁。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页
    图293,四合院照壁。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1页
    图294,云南大理四合院照壁。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6页
    图295,绍兴故居侧天井中隔墙运用。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页
    图296,浙江慈城某宅中侧天井.图片来源:同上
    图297,山西平遥乔家大院廊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98,山西平遥乔家大院廊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299,四合院中的穿廊。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00,平遥古城民居过厅。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01,四合院中的穿廊。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页
    图302,四合院中檐廊空间。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2页
    图303,云南丽江民居中宽大的“厦”空间.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页
    图304,平遥古城民居连廊.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05,福建南平市巨口乡慕坑村”驸马房”.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78页
    图306,赣南客家民居中的过渡。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23页
    图307,广东揭阳县港后乡某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8页
    图308,陕西韩城民居的“披屋”和“披檐”,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6页
    图309 安徽黟县碧山村吴宅中空间的交融性。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页
    图310,江西铜鼓虎形新屋平面.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95页
    图311,山西平遥石头坡街张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页
    图312,四川乐山犍为县罗城古镇王街的棚廊.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页
    图313,过渡空间和特定功能空间的关系示意简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14,福建连城县培田明清住宅内院.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15,徽州民居天井院.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16,平遥古城民居日升昌内厅.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17,四合院不同布局.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3页
    图318,传统居住院落中庭式构成示意图.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6页
    图319,院落形态。图片来源;同上
    图320.云南各式民居中院落空间结构性与伸缩性.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页
    图321,徽州民居天井院。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22,济南张怀芝府第院落空间,小姐楼的跨院天井。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7页
    图323,桂北资源民居天井空间。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0页
    图324,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5页
    图325,浙江天台某住宅庭院。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页
    图326,建筑外围墙而成的“圃”,依附建筑的围墙而成的院子和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27,福州古民居宏林厝内院。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28,陕西祁县乔家大烷一号院。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页
    图329,山西平遥赵宅内院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30,永定县坎市客家民居,新业兴楼,空井式方楼。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31,永定县坎市客家民居,新业兴楼空井式方楼。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32,永定县客家民居巨大的中庭共享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33,清张惠言仪礼图中的士大夫住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页
    图334,“一明两暗”式“ 一堂二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页
    图335,刘致平阐释的“一堂二内”示意图。图片来源:同上
    图336,清代北方堂屋的基本制式。图片来源: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21页
    图337,浙江东阳巍山镇某宅敞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1页
    图338,福建民居中的厅井空间。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页
    图339,苏州留园王峰仙馆。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0页
    图340,南方天井院住宅的堂屋。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1页
    图341,南方天井院住宅的堂屋平面。图片来源:同上
    图342,清带北方堂屋,西次间看明间。图片来源: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20页
    图343,清带北方堂屋,为明间堂屋内部。图片来源:同上
    图344,云南丽江民居中堂屋空间的灵活性.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页
    图345,福建古田于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8页
    图346,山西平遥石头坡街张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页
    图347,福建民居中的“厅并”空间剖面。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页
    图348,福建晋江庄宅。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0页
    图349,苏州天平山高义园厅堂与院落的关系。图片来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6页
    图350,某传统居住建筑间的巷。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1,某民居街巷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2,速写中的民居街巷。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3,江西客家民居的巷弄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4,韩城党家村住宅巷弄。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6,苏州地区街巷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7,浙东古镇前童民居—米小巷。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58,传统街道空间与巷弄空间的对比。图片分别来自,互联网www.abbs.com.cn: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8页
    图359,吴江同里镇“敝弄”。张彤, 图片来源: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0页
    图360,吴江同里镇”敝弄”。图片来源:同上
    图361,徽州民居街弄空间。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2页
    图362,速写中的民居街巷。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63,安徽天井院住宅的“弄。图片来源: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2页
    图364,苏州地区街巷,一线天。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65,浙东古镇走马塘民居街道。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66,传统住宅中巷弄空间的基本形态示意简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67,人在行进时巷弄空间的变化层次示意简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68,浙江绍兴柯桥镇的水系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69,浙江绍兴柯桥镇的水系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0,浙江绍兴柯桥镇的水系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1,苏州市吴江镇,各户后门均有石排水槽.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2,苏州市吴江镇。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3,江南面水民居。图片来源: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63页
    图374,浙江同里三桥。图片来源: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6页
    图375,浙江绍兴柯桥镇.图片来源: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0页
    图376,江南水系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7,江南水系空间。图片来源:互联网WWW.ABBS.COM.CN
    图378,吴江黎里镇平面;鱼骨型布局.图片来源: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6页
    图379,鱼骨所显示的经线纬线关系的结构性.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380,寻找理想城市。设计新潮,2002总第103期,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