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欧洲集体安全(1933-193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国际和平环境逐渐恶化、酝酿着新的世界大战的年代。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本国战略利益的定位,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逐渐转向欧洲集体安全路线。本文主要论述1933-1935年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形成的背景、实践过程及其影响。
     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实施的和平外交战略,通过签订拉巴洛条约和缔结苏法、苏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在与德国、西方关系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打破了过去只能从德国寻求支持的窘迫局面,使得苏联外交获得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形成的原因。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形成的反苏政策以及苏德关系的全面恶化,迫使苏联积极调整了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德国退出裁军大会和国际联盟后,苏法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苏德拉巴洛合作关系的破裂和苏法的日益接近是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形成的最大诱因。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内容。1933年末苏联提出了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计划,主张在苏、法同波兰等东欧邻国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包围和共同遏制德国的互助联盟。1934年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正式确定了苏联对外政策向集体安全路线的转变。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实践过程及其影响。1934-1935年苏、法围绕东方公约开展了一系列外交努力,由于德、波的拒绝,东方公约以失败告终。此外,1935年苏法仅仅缔结了流于形式的互助条约。1933-1935年苏、法等国没有建立起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意味着失去了建立这一体系的最好时机。日后,苏联同英、法的分歧和鸿沟日渐增大,它们各自的外交轨道势必与欧洲集体安全之路日行渐远。
In the 1930s, the international peaceful surroundings was deteriorating gradually and the new World War was emerging.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her own strategic interests, the Soviet Union accordingly adopted the polic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in Europe as foreign policy.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background in the formation of this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 The implementary process and influence of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 will be clarified also.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reviews the Peace Diplomatic Strategy of Soviet Union from 1920s to 1930s.Because of the Treaty of Rapallo, the Soviet-German Nonaggression Pact, the Soviet-French Nonaggression Pact, the Soviet Union kept the balance between Germ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us,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s that asking only German for help was broke up and the Soviet Union could have more diplomatic choices.
     This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 The anti-Soviet policy after Hitler assuming the reins of Germa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Soviet-German relationship forced the Soviet Union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ctively. After German exiting from disarmament congress and league of nations, the Soviet-French relationship became better and better. Therefore, the termination of Rapallo cooperation between German and Soviet, the gradual familiarity between France and Soviet are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
     This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European collective security. In the end of 1933, the Soviet Union proposed the polic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The policy suggested Soviet Union establish the mutual defense league against German on the basis of close cooperations between Soviet, France and their eastern europe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such as Poland. In Jan, 1934, the polic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was confirmed in the Stalin's report of The 17th congress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cess and influence of European collective security. From 1934 to 1935, Soviet and France took a lot of diplomatic actions to establish Eastern Pact, but this pace failed finally in the result of rejections from German and Poland. Furthermore, the mutual treaty between Soviet and France was only limited to paper. From 1933 to 1935, Soviet and France didn't achieve the European collective security system, which means they lost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After that, the gaps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western countries (Britain and France) increased gradually. Thus, their diplomatic pathways certainly departed from the polic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in Europe.
引文
①有关集体安全论述,参见门洪华:《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郭学堂:《集体安全与权力均势——兼析国际政治体系的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②朱建民:《国际组织新论》,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版,第540页。集体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是国际关系中争议颇多的一个概念,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一致的定义。本文只是借用相关的内容,并不做具体分析。
    ③参见《大美百科全书》编委会编:《大美百科全书》第7卷,外文出版社光复书局1994年版,第75页;伊尼斯L.克劳德:《权力与国际关系》(Inis L. Claude,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纽约1962年版,第114页;阿诺德?沃尔夫厄斯编:《冲突与合作:国际政治论文集》(Arnold Wolfers(ed.),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 s.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press, 1962.),巴尔迪摩1962年版,第182-183页。
    ①参见【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关于“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的相关论述,另见【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293页。
    ②比如,苏联并没有关闭苏德两国关系改善甚至和解的大门、苏联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外交定位的差异等因素对欧洲集体安全的负面影响等。
    ③参见【苏】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49页;【苏】И.А.基里林主编:《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262页。
    ①俄罗斯学者涅仁斯基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在斯大林的讲话和著作乃至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找不到“集体安全”这一术语,甚至没有提及这一概念。涅仁斯基认为,斯大林避而不谈“集体安全”不是偶然的,对斯大林来说,集体安全只是策略手段,而非战略方针。参见涅仁斯基主编:《苏联对外政策(1917-1945):新方法的探索》(Л.Н.Нежинский,Советскаявнещняяполитика1917-1945гг.Пойскиновыхподходов.М,.1992),莫斯科1992年版,第141页。
    ②参见【俄】德?安?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胜利与悲剧》中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54-655页;В.Я.西波尔斯:《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夕的外交秘密》(В.Я.Сиполс.Тайныдйпло-матическиеканун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Москва1997.),莫斯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183页。
    ③【俄】列夫?别济缅斯基著:《交战前夕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此中译本的原著ЛевБезыменский.ГитлериСталинпередсхваткой.Москва.2000.莫斯科2000年版),亦可参见别泽缅斯基的一篇论文:《1939年的苏德协定:新文件与老问题》(Л.А.Безыменский.Советско-Германскиедоговоры:новыедокументыистарыепроблемы),载俄罗斯《近现代史》1998年第1期。俄罗斯学者爱德华?拉津斯基也持“两条路线”说,参见【俄】爱德华?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03-504页。
    ④乔纳森?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Jonathan Haslam,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for collective security in Europe,1933-39. London : Macmilla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entre for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84.),伦敦1984年版;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Jiri Hochma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failure of collective security, 1934-1938.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⑤以乔纳桑?哈斯拉姆的观点为代表,参见乔纳桑?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230-232;另见罗伯特. C.塔克:《斯大林掌权:自上而下的革命(1928-1941)》(Robert C. Tucker, Stalin in power: the revolution from above, 1928-1941. New York·London , 1990.),纽约和伦敦1990年,第341-350页。
    ⑥参见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170-171页;亚当·乌拉姆:《扩张与共存:苏联对外政策(1917-1973)》(第二版)(Adam B. Ulam, Expansion and coexistence : Soviet foreign policy, 1917-73.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 Praeger,1974)纽约1974年版,第217页。
    ⑦参见戈登?马特尔主编:《二战起源的再思考:纪念关于A.J.P.泰勒的辩论二十五周年》(Gordon Martel (e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the A.J.P.Taylor debate after twenty-five years. Boston: Allen &Unwin,1986),波士顿1986年版,第175页。
    ⑧杰弗里?罗伯茨指出苏德条约“产生于苏联领导人(主要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对他国的倡议和行动做出反应的短期危机处理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是一种意外结果,而非设计的结果;更多的是政策变化的结果,而非有意图的政策指导的结果;更多的是一系列战术转变和调整的结果,而非战略算计的结果。”参见杰弗里?罗伯茨:《苏联对纳粹德国条约的决定》(Geoffrey Roberts,The Soviet decision for a pact with Nazi Germany, Soviet Studies,Vol.44, No.1, 1992),载《苏联研究》1992年第1期,第58页。另外,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和罗伯特?莱格沃尔德的观点也比较具有代表性,近似于“推卸责任”说和“双重政策”说,参见【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6、433页;【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
    ①部分苏联史、苏联对外政策的著作和论文涉及到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代表著作有陈兼:《走向全球战争之路——二次大战起源研究》(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第二分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与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相关的重要论文有王哲:《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载《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罗志刚:《1931-1937年的苏联远东外交政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曹胜强:《论1939年苏联的外交选择》(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万柏年:《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罗志刚:《英国和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第53卷第三期)、毛锐:《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陈晖:《1939年苏联对外政策转变的在再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弟2期)、金重远:《苏联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载《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2期)等。
    ②这是大多数学者持有的观点,参见陈兼:《走向全球战争之路——二次大战起源研究》,第219-220页;王哲:《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于建胜:《30年代苏联集体安全体系述论》;万柏年:《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金重远:《苏联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论文。③毛锐:《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第45页;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2页;康春林:《论二战爆发前苏军西进过境问题》,载《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第59-60页。
    ④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版和《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沈志华执行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4、12、15、16、17、21、2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上卷《面对独裁者》,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英】温斯顿?邱吉尔:《邱吉尔第二次大战回忆录》第1部《风雨紧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苏联外交部编:《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1933年)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шест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 декабря1933г..Москва. 1970.),莫斯科1970年版;《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1934年),莫斯科1971年版;《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1935年),莫斯科1973年版;《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ПолитбюроЦКРКП(б)–ВКП(б)иЕвропа.Решения"особойпапки", 1923-1939.Москва. 2001. ),莫斯科2001年版;《1919-1943年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共产国际文件》(ПолитбюроЦКРКП(б) -ВКП(б)иКоминтерн, 1919-1943гг:Документы.Мос-ква. 2004.),莫斯科2004年版;简·德格拉斯编:《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三卷(1933-1941年)(Jane Degras ed., Soviet documents on foreign policy . Series C, 1933- 1941. London; New York,1953.)伦敦与纽约195 3年版;《英国对外政策文件》第二辑(1919-1939年)(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 193 9.second series. London,1958.)伦敦1958年版《;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1933-1937年)(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8-1945, Series C (1933-1937),London,1957-1983.),伦敦1957-1983年版;肯尼斯·布尔斯和D.C.瓦特主编:《英国外交档案:外交部机密报告和文件。第二部分,从一战到二战。A辑,苏联,1917-1939年。第11-17卷》(Kenneth Bourne,and D. C. Watt ed.,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Part II,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Series A, the Soviet Union, 1917-1939. Volume 11-17.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4-1992.),美国大学出版社1984-1992年版;R.W.戴维斯等编:《斯大林和卡冈诺维奇通信集(1931-1936)》(The Stalin-Kaganovich correspondence, 1931-36. edited by R.W. Davies ... Russian documents translated by Steven . Shaba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耶鲁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①【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248页。
    ②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1922年的工作总结报告指出,拉巴洛条约的签订“不仅标志着德苏关系的转折点,而且标志着后者从此具备了同西方强国缔结全面外交协议的坚实基础。”【苏】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第196页。
    ③苏联认为洛迦诺公约的目的在于反苏,而且担心德国“在讨价还价而得到尽可能有利的地位时,有可能在事件完结时与敌人结成统一战线”。参见【苏】И.А.基里林主编:《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45)》,第14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8卷,第560页,转引自吴伟:《苏联与“波兰问题”(1939-194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9卷,莫斯科1964年版,第251页,转引自吴伟:《苏联与“波兰问题”(1939-1945)》,第14页。
    ①1926年9月苏联同立陶宛签订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1932-1933年间苏联同芬兰、波兰、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签订了这样的条约。
    ②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Hugh D. Phillips,Between the revolution and the west: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Maksim M.Litvinov. Boulder·San Francisco·Oxford:Westview press,1992.),玻尔得、旧金山、牛津1992年版,第105页。
    ③J.A.拉吉:《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起源(1930-1932)》(J.A. Large,The origins of Soviet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 1930- 1932.),载《苏联研究》(Soviet studies),1978年第2期,第215-216页。经济危机期间,1929-1932年苏联的进口额增加了26%。机器、设备进口在1931年占了世界机器贸易的30%。到1932年几乎增加到50%。其中,1931年苏联从美国进口的机器和设备占美国出口的第一位。美国出口的农业机器有67 %、机床有65 %、铸造设备有74%都出口到苏联。1929-1930年,苏联购买了英国全部出口机床的70%左右。到1932年,英国出口的90%卖给了苏联。苏联的出口业务也有很大发展。1930年,苏联的出口总额为7亿卢布,其中1932年苏联的小麦出口占到了世界小麦出口的15%。参见郭美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50页。
    ④苏联外交部编:《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3卷(1930年)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три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0г..Москва. 1967.),莫斯科1967年版,第425页。
    ⑤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第112页。
    ⑥1931年3月21日德国和奥地利公开宣布计划组成德奥关税联盟,虽然计划最终搁浅,但这个事件使法国极为震惊。参见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J. Néré.The foreign policy of France from 1914 to 1945 . London and New York, 1975.),伦敦与纽约1975年版,第90-91页。
    ①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1927年和1928年苏联曾建议法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但均遭法国的拒绝。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曾于1930年2月向法国驻苏大使表示准备在任何时候重启关于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3卷,第111页)。1931年3月初,李维诺夫坦率地告诉法国大使,他准备改善双方的紧张关系(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4卷,第172-174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4卷,第252、282页。
    ③参见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第118页。此外,法国以沙俄时期的债务没有解决为由拒绝讨论贷款问题,导致苏法经济谈判在9月中断。
    ④参见吴伟:《苏联与“波兰问题”(1939-1945)》,第14页。
    ⑤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57页。
    ⑥1924年正是在赫里欧任总理时法国承认了苏联。
    ⑦在日内瓦,德国冯?巴本政府极力要求获得“军备平等”的权利,并以拒绝继续参加会议相威胁。参见【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上卷《面对独裁者》,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8-49页。
    ⑧参见周旭东:《20世纪30年代底图内斯库的对苏政策》,载《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第65页。
    ①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第116页。
    ②1931年4月德国驻苏大使狄克森在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中指出,莫斯科认为法国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目的而且稳定的大国,但德国和意大利则日益成为“欧洲大平衡中不确定和不可预料的因素。”参见J.A.拉吉:《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起源(1930-1932)》,第220页。
    ③1931年8月传闻苏联和波兰进行谈判,虽然李维诺夫竭力否认,但是德国外交部大为惊恐,多次要求德国驻苏大使狄克森向柏林解释苏联政府的意图,并敦促狄克森竭力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施压。参见J.A.拉吉:《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起源(1930-1932)》,第223页。
    ④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29-30页。
    ⑤J.A.拉吉:《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起源(1930-1932)》,第229页。
    ⑥马歇尔.M.李,沃尔夫冈·米查尔卡:《1917-1933年德国对外政策:延续或中断?》(Marshall M. Lee, Wolfgang Michalka.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7-1933 : continuity or break? New York. 1987.),纽约1987年版,第136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5卷,第387页。另见【美】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上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
    ⑧例如,在经济方面,6月苏德签署了新的贸易协定。1932年两国的进出口额比1928年都有比较大的增幅。参见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25页;在军事方面,苏德各方面的军事合作仍在继续。1932年9-10月苏联副陆海军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受到德国热情接待。参见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Б.М.Орлов,Впоискащхсоюзниках:командованиеКраснойАрмииипроблем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в30-хгрдах),载苏联《历史问题》(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1990年第4期,第43页。
    ⑨【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外交的革命,1933-1936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8。
    ①希特勒上台之前把斯拉夫民族视为劣等民族的种族论、对共产党政权的仇视、在《我的奋斗》中所宣扬的在东欧和俄罗斯征服领土的生存空间论以及多次公开叫嚣向东扩张的言论。参见【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外交的革命,1933-1936年》,第16-17页。
    ②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37-38页;亚当·乌拉姆:《扩张与共存:苏联对外政策(1917-1973)》,第191-192页。
    ③古斯塔夫·黑格尔阿尔弗雷德.G.迈耶:《不和谐的盟友:一部关于1918-1941年苏德关系的历史回忆录》(Gustav Hilger , Alfred G. Meyer. The incompatible allies: a memoir-history of 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18-1941. New York, 1953 .),纽约1953年版,第254—255页。
    ④苏联外交部编:《苏联对外政策文件》(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шест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3г.Москва. 1970.)第16卷注35,莫斯科1970年版,第810-812页。
    ⑤针对1933年2月22日纳粹党的半官方刊物(《Ангриф》)进行的一系列针对苏联政府的“令人难以容忍”的抨击,苏联驻德国全权代表机关向德国提出了严正的交涉。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116页。
    ⑥1933年3月1日,李维诺夫对德国驻苏大使狄克森说,苏联对国会纵火案后德国的反共举动表示担忧。参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1卷(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8-1945,Series C (1933-1937), Volume 1. London , 1957.),伦敦1957年版,第91页。
    ⑦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140页;1933年3月4日的《真理报》头版刊登文章,对纳粹党的“反苏大爆发”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参见乔纳森·哈斯拉姆:《苏联与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8页。
    ⑧1933年3月23日在国会的演说中,希特勒保证继续执行对苏互利的友好政策。参见【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78年)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181页;4月3日,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克列斯廷斯基利用苏德军事合作向德国施压要求结束其“过火行为”。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87,第824页;4月28日希特勒亲自同苏联驻德全权代表欣楚克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希特勒认为“两国能够互为补充并且提供相互帮助。”并承诺,将在最近批准延长柏林条约的议定书并决定着手解决两国之间的经贸问题。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271-272页。
    ①据苏联驻德全权代表欣楚克的备忘录记载,从1933年1月到9月,德国当局非法逮捕苏联公民39起和搜查苏联公民住所69起(这不包括大量发生在街头的拘捕和搜查)。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45,第814页。
    ②起因是德国政府拒绝苏联驻德的所有新闻代表参加莱比锡法院对国会纵火案的审讯过程,并逮捕了设法采访的塔斯社和消息报的记者,引起了苏联政府的强烈不满。详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524页。
    ③冈特·罗森费尔德:《1922-1933年的苏联与德国》(德文),柏林1984年版,第464页,转引自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46页。
    ④1933年5月,苏联最重要的官方报纸《真理报》和《消息报》分析了罗森堡伦敦之行的反苏目的,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51,第817页。
    ⑤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359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359-361页。
    ⑦杰弗里·罗伯茨:《苏联与二战起源:俄德关系和通向战争之路(1933-1941)》(Geoffrey Roberts,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Russo-German relations and the road to war, 1933-1941.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5.),纽约1995年版,第12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СССР),全宗082,目录16,类别71,卷宗1,页码265-267,转引自А.А.阿赫塔姆扬:《1920-1933年苏德军事合作(根据新文件)》(А.А.Ахтамзян,Военное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СССРиГермании1920-1933гг.),载苏联《近现代史》(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1990年第5期,第24页。阿赫塔姆扬认为这是第一份强调德国正在进行对苏作战准备的苏联外交文件。
    ②据德国驻苏大使狄克森证实,终止军事合作源于苏联的提议——“苏联军事领导层要求国防军停止在俄国的所有措施的实施……”参见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Г.А.Бордюков,Гитрерприходиткврасти:новыедоминанты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решенейсталинскогоруководс-тва1933—1934годы),载俄罗斯《祖国史》(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история)1999年第2期,第34页。
    ③《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1卷,第460页。
    ④现俄罗斯西南部城市,利佩茨克州首府。
    ⑤仍有290万马克的军事物资留给了红军。参见《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4页。
    ⑥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51页。
    ⑦参见亚当·乌拉姆:《扩张与共存:苏联对外政策(1917-1973)》,第197页。
    ⑧1933年11月1日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在同德国驻苏代办特瓦尔多夫斯基会谈中,他强调了对国防军的友情,并指出,关闭军事基地是由政治决定的,因为苏联确信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反苏的。参见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第34—35页;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5页;谢尔盖·戈尔洛夫:《绝密:1922-1933年莫斯科—柏林轴心(苏德军事政治关系)》(СергейГорлов,Совершенносекретно:АльянсМосква-Берлин, 1920 -1933гг. (Военно-политичемкоеотношенияСССР–Германия.М. :2001.),莫斯科2001年版,第307—308页。
    ⑨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存与研究中心(РЦХИДНИ),全宗17,目录120,卷宗107,页码90-91,转引自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第31页。另外,1933年上半年,德国实行了严厉的保护关税的贸易措施,给苏联最重要的出口项目,诸如油类、油饼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45,第814页。
    ⑩参见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第31页。
    ①【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外交的革命,1933-1936年》,第98-99页。
    ②正如1933年7月8日苏联驻德全权代表欣楚克致信卡冈诺维奇所说:“我认为,当我们同法国、波兰以及其他国家接近时,不应过早露出真面目而掀起猛烈的反德运动。在此有必要保持一定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完全决定了对外政策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公开承认苏德关系一无是处,那么这只会削弱我们在德国的敌手眼中的价值。”参见《1933年7月8日Л.欣楚克致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Л.М.卡冈诺维奇的信》,转引自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第31页。
    ③R.W.戴维斯等编:《斯大林和卡冈诺维奇通信集(1931-1936)》(The Stalin-Kaganovich correspondence, 1931-36. compiled and edited by R.W. Davies ... Russian documents translated by Steven .Shaba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耶鲁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234页;Г.А.波尔加科夫:《希特勒上台:1933-1934年斯大林领导层对外决策的新指导思想》,第30-31页;З.С.别洛乌索娃:《苏联与欧洲问题:1933-1934年》(З.С.Белоусова,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иевропейскиепроблемы: 1933-1934годы.),载俄罗斯《历史问题》(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1999年第10期,第55页。
    ④俄罗斯社会与政治史国家档案馆(РГАСПИ),全宗17,目录162,卷宗15,页码98,转引自З.С.别洛乌索娃:《苏联与欧洲问题:1933-1934年》,第55-56页。
    ①李维诺夫在柏林的情况,参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日记》(1933年10月28日,柏林),《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589-592页。
    ②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12页;《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261,第865页。
    ③1933年12月11日和13日李维诺夫与纳多尔尼两次会谈的情况,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40-744页。
    ④汉斯-阿道夫·雅格布森登主编:《德俄关系的历史转折点:战争与和平(1941-1995)》(德文),巴登-巴登1995年版,第70-71页,转引自《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49-50页。
    ①草案分为三部分:(1)对进攻一方或侵略国下了明确定义,列举了五种被定为侵略国的情况;(2)指出任何政治、战略或经济方面的考虑都不能成为侵略的理由,列举了15条不得作为进行侵略辩护的典型的理由;(3)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内容详见《苏联代表团主席М.М.李维诺夫在裁军大会总委员会第31次会议上的发言(1933年2月6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80-83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192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3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84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89-90页。
    ⑤有关四国公约的详细内容,参见梁占军:《英国与“四国公约”(1933.3-7)》,载《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第33-34页。
    ⑥《法国外交文件(1932-1939)》第1辑第3卷,第206-207页,转引自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62页;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第126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226-227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227-228页。
    ②梁占军:《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与法国的反应》,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第83页。
    ③彼得?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Peter Jackson, 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载《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1998年第3期,第811页;另见马丁.S.亚历山大威廉J..菲尔波特主编:《大战之间的英法防务关系》(Edited by Martin S. Alexander William J. Philpott, Anglo-French Defenc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ars. Palgrave Macmillan, 2002.),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2002年版,第62页。
    ④参见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38页。
    ⑤【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84)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303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416-417页。
    ⑧【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外交的革命,1933-1936年》,第224页。
    ⑨《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417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148,第841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522页;注218,第857页。
    ③吉里·霍克曼认为科特的任务主要是探究苏联的意愿和倾向,给法国未来的对苏政策提供某种参考。参见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39页。
    ④详见梁占军:《英国与“四国公约”(1933.3-7)》,第37页;【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上卷《面对独裁者》,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83-85页。
    ⑤《英国对外政策文件(1919-1939)》第2辑第5卷(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Second Series, Vol. V, ,London, 1956.),伦敦1956年版,第702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577页。
    ⑦另见1933年11月1日多夫加列夫斯基的报告,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02-603页。
    ⑧《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595页。
    ①基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41页。
    ②【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欧洲外交的革命,1933-1936年》,第233-235页;希特勒在柏林两次会见(1933年11月24日和12月11日)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赛。参见【苏】С.Ю.维戈兹基等主编:《外交史》第三卷(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797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82-683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84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95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96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24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24-725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41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31-732页。
    ③乔纳森·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28页。
    ④乔纳森·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29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1929-1939),第121页;【苏】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年),第352页。
    ⑤О.Н.肯А.И.卢巴索夫:《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苏联与西方邻国的关系(20年代末至30年代):问题、文件和注解》(О.Н.Кен,А.И.Рупасов.ПолитбюроЦКВКП(б)иотношенияСССРсзападнымисоседними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конец1920-1930-хгг.) :Проблемы.Док.Опыткоммент.Ч. 1.СПб. 2000.)第1卷,圣彼得堡200年版,第406-407页。
    ①此计划的俄文原件,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注321,第876-877页;Г.阿基别科夫等主编:《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Редкол.:Г.Адибековидр.ПолитбюроЦКРКП(б) -ВКП(б)иЕвропа.Решения"особойпапки", 1923-1939.М. :РОССПЭН, 2001.),莫斯科2001年版,第305-306页。
    ②金重远:《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对外政策》,《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第5页;【英】阿诺德·托因比弗兰克·T·艾什顿-格沃特金:《一九三九年三月的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③1933年12月2日,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克列斯廷斯基在给李维诺夫的电报中指出,在同墨索里尼的会谈中要明确表示苏联反对德国提出的扩充武装的要求。同一天,克列斯廷斯基指示多夫加列夫斯基向保罗-邦库尔表明苏联政府对于德国扩充武装要求的反对立场。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699-700页。
    ①俄文原件,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68页;《和<纽约时报>记者杜兰特先生的谈话》的中译本,参见《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49-250页。
    ②列宁把国联称为“掠夺者的联盟”。参见《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48页;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对国联所掩饰和信奉的扩军备战和新军事联盟负责,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组成部分。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1929-1939),第124页。
    ③此次会议非常重要,是为了筹备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在1933年12月末召开的联共(布)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莫洛托夫、李维诺夫报告的内容,详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78—781、第781-797页。
    ①参见斯大林的《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1934年1月26日),《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第266-267页。
    ②《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第267-268页。
    ③《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第268页。
    ④从斯大林讲话的字里行间能够清楚地觉察到苏联对外政策的这种转变,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集体安全”、“区域性的相互保卫协定”等字眼,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苏法约定必须非常秘密地进行关于缔结区域性的相互保卫协定的相关谈判。1933年12月28日多夫加列夫斯基把苏联关于签订区域性的互助公约的建议转达给邦库尔时,二人都承诺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谈判。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73页;法国只有议会主席、外交部的两位高官知道此事。参见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65-166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73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1934年1月1日-12月31日)注35,莫斯科1971年版,第773页。
    ③《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07页。
    ④多夫加列夫斯基的报告内容,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70-71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注71,第781-782页。
    ①【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第84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47、762页。
    ③参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委员会委员斯托莫尼亚科夫致苏联驻波全权代表В.А.安东诺夫-哈夫申科的信》(1934年2月4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08-109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32-133页。
    ⑤后来,李维诺夫与贝克达成了一致,只是发表一个苏波合作“维护对两国利益最为密切的东欧地区的和平与正常关系”的联合公报(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38、149页)。联合公报连“波罗的海国家”的字眼都没有出现,可见这对保证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39页。
    ②【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第253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91页。
    ④从1934年2月13日斯托莫尼亚科夫同法国驻苏大使阿尔方的会谈、1934年3月27日苏联驻法国代办罗森伯格的报告、3月28日李维诺夫给罗森伯格的指示以及同一天罗森伯格的报告,都能看出苏联的这种担心。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140-142、213、220-221页。
    ⑤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214-215、215-220页。
    ⑥《德国外交政策文件》C辑第2卷,第731页。
    ⑦《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7卷,第260-261页。
    ⑧《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7卷,第277页。
    ⑨乔纳桑·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37页。
    ①在1933年4月17日的备忘录中,巴尔都提醒法国要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要抱有任何可能的幻想。参见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66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297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306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309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340页。
    ①草案的内容,详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80—482页。
    ②国联盟约第十条规定了联盟会员国承担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义务,若遇到他国的侵犯或此种侵犯的任何威胁,行政院应当寻求履行此项义务的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会员国对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进行经济、财政以及军事制裁以及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实施原则。参见《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266-276页。
    ③巴尔都在伦敦的会谈内容,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68-469、469-471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67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74-475页。
    ⑥《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13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78、479页。
    ①《英法会谈备忘录(1934年7月9日)》,《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2辑第6卷,第821-822页。
    ②威廉?埃文斯?斯科特:《反希特勒联盟:法苏条约的起源》(William Evans Scott, Alliance against Hitler : the origins of the Franco-Soviet pact.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62.),伦敦:杜克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2页。
    ③《德国外交政策文件》C辑第3卷,第328页。
    ④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46页。
    ⑤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68页。
    ⑥苏联与罗马尼亚过去一直由于“比萨拉比亚”领土争端问题而未能建交,现在终于打破了坚冰;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建交是达成东方公约一个重要条件,也成为后来缔结苏捷互助条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1934年苏联分别于与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复交。参见《外交史》第三卷(下),第813页。
    ⑦《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95页。
    ①《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14页。
    ②《英国对外政策文件(1919-1939)》第2辑第7卷,第668页。
    ③《法国对外政策文件》第1辑第7卷,第718页。转引自休.D.菲利普斯:《在革命与西方之间:马克西姆.M.李维诺夫政治传记》,第148页。
    ④《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647-648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注275,第824页。
    ②《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18-319页。
    ③具体内容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725-726页。
    ④具体内容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738-739页。
    ⑤罗马协定的内容,参见梁占军:《1935年法意罗马协定的缔结与意埃战争的爆发》,载《历史教学》2001年第11期,第15-16页;另见【英】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风雨紧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3-94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注9,莫斯科1973年版,第614页。
    ②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达成一份关于军备限制的协定用以代替凡尔赛和约的第五部分(军事条款)、德国重返国联、英法比德意等洛迦诺成员国签订航空公约等。参见乔纳桑?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47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注19,第616页。
    ④《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19-320页。
    ⑤李维诺夫的指示,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93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130-131页。
    ①В.Я.西波尔斯:《为争取和平与安全斗争中的苏联(1933-1939)》(В.Я.Сиполс.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вборьбезамирибезопасность1933-1939.Москва.1974.),莫斯科1974年版,第78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185页。
    ③1935年3月24-26日,西蒙和艾登访问德国并与希特勒会谈。但是会谈没有就任何问题达成协议。参见《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第275页;《艾登回忆录》上卷《面对独裁者》,第246-254、256-260页。在访问德国后,1935年3月28日,艾登抵达苏联开展访问。这是十月革命以来,英国首位大臣对苏联进行的官方访问。但是,外交大臣西蒙并没有访问苏联,说明了艾登之行主要体现的是英国的一种姿态——对苏联的意图做试探性的了解,试图增强自己在外交上的回旋余地,但其实际意义甚微。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第114页。
    ④参见《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8卷,第253-254页。
    ⑤《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8卷,第259页。
    ①《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8卷,第266-267页。
    ②图哈切夫斯基的此篇文章于4月1日分别在《消息报》和苏联军报《红星报》重载。在此文公开发表之前,斯大林对图哈切夫斯基的原文进行了修改。把原题目《希特勒的军事计划》改为《当今德国的军事计划》,并用刻意强调德国的威胁首先针对法国的新内容取代了原文的结论部分。参见亚历山山大?莫伊斯维奇?尼克瑞奇:《无赖汉、合伙人、掠夺者:德苏关系(1922-1941年)》(Aleksandr M. Nekrich, 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 : 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 -1941.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0页。
    ③协定内容参见《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8卷,第271-274页。
    ④赫里欧当时的回忆,参见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1938)》,第51页。
    ⑤《苏联外交政策文件》第18卷,第280页。
    ⑥修改意见参见《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22页。国联盟约的第十六条提供了这样一种法律效果,即“为实施集体行动,联盟会员国均有相互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的义务。”但是十六条仅把义务限于建议而已,不具有强制性和自动原则。这样,“接受或拒绝就只能听凭各会员国的随意决定。”(参见【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因此,在国联盟约第十六条这一问题上,苏联特别强调缔约双方的一致立场。
    ⑦文本内容,参见《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24-325页。
    ①参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从日内瓦发往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的电报(1935年4月18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292-293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295页。
    ③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11页。
    ④苏法互助条约及其签订议定书的内容,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09-312页。
    ⑤苏捷互助条约及其签订议定书的内容,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33-336页。
    ⑥《法国外交文件(1932-1939)》第1辑第2卷,第53-61页,转引自J.A.拉吉:《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起源(1930-1932)》,第233-234页;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59-160页。
    ⑦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70页。
    ⑧参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4卷,第158页。另外,法国外交部的高官,例如外交部秘书长莱热和政治司司长(political director)保罗?巴格顿也反对法国同苏联发展密切的关系,而且阻止法苏互助条约发挥任何效力。参见参见米歇尔?贾巴拉?卡利:《走向死胡同:英法苏关系(1920-1939)》(Michael Jabara Carley, Down a Blind-Alley: Anglo-Franco-Soviet Relations,1920-1939.),载《加拿大历史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1994年4月号,第159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415页。
    ②参见【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83页。
    ③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36页。
    ④П.Н.波斯别洛夫主编:《苏捷关系史文件与资料》第3卷(П.Н.Поспелов(отв.ред.)идрДокументыиматериалыпоисториисоветско-чехословацкихотношений,том3 .М. :Наука, 1978.),莫斯科1978年版,第185页。
    ⑤由于捷波边界的切欣地区的归属纠纷,波捷两国关系一直紧张。参见吉里·霍克曼:《苏联与集体安全的失败(1934 -1938)》,第53页。
    ①《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24-325页。
    ②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72页;康春林:《论二战爆发前苏军西进过境问题》,第57-59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292页;杰弗里?罗伯茨:《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俄德关系和通向战争之路(1933-1941)》(Geoffrey Roberts,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Russo- German relations and the road to war, 1933-1941.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5.),纽约1995年版,第19页。
    ④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12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37页。
    ②《俄共(布)-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欧洲。1923-1939年“特档”决议》,第327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62-363页。
    ④在1935年4月斯特莱沙会议期间,4月12日德国向英国声明(随后在4月14日公布),德国愿意同所有的国家签订互不侵犯的双边条约,并声明德国政府同意在这样的条件下,即在规定互不侵犯、仲裁和协商的义务,而去除互助条款的基础上签订多边条约。参见В.Я.西波尔斯:《为争取和平与安全斗争中的苏联(1933-1939)》,第81-82页。
    ⑤《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66页。
    ⑥《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74页。
    ①参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4卷,第356页。
    ②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8页。
    ③В.Я.西波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外交斗争》(В.Я.Силпос,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аяборьбакануневтороймировойвойны.Москва.1979.),莫斯科1979年版,第85页。
    ④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8页。
    ⑤В.Я.西波尔斯:《在争取和平与安全的斗争中的苏联(1933-1939)》,第92页。
    ⑥威廉?埃文斯?斯科特:《反希特勒联盟:法苏条约的起源》,第54页。
    ⑦正如法苏合作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法国驻苏大使阿尔方在1936年4月所写:“同苏联联合的主要作用在于,把这股力量放在我们一边而阻止其落入到我们敌人的手里。此外,我坚持认为,一旦爆发战争,法国与苏联合作的主要方式将是在我们的盟友认为必要的范围内以装备、物资供应、原材料和军火援助它们。”《法国外交政策文件》第2辑第2卷,第63页。转引自J.奈雷:《1914-1945年的法国外交政策》,第171页。
    ①其中波兰阻力最大,例如1936年7月,波兰陆军司令斯米格利-利兹将军在华沙对法军总参谋长甘末林将军说:“如果让布尔什维克假道波兰,那么它就会赖着不走。”他还说:“沙皇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德国这三者我们都厌恶。但是前两者比后者更可恶。”参见【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对1940年法国战败的研究》(上),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96页。
    ②约翰.E.德雷福特:《法国人民阵线和法苏条约(1936-1937):对外政策中的两难选择》(John E.Dreifort,The French Popular Front and Franco-Soviet Pact,1936-1937:A Dilemma in Foreign Policy),载《现代史杂志》(Journal of Contempor- ary History),1976年第11期,第219页。
    ③参见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8-49页。
    ④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69页。
    ⑤【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对1940年法国战败的研究》(上),第302页。
    ①1933年12月29日,李维诺夫在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集中阐述了他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思想。李维诺夫的报告内容,详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81-797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82-785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85页。
    ②《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85-786页。
    ③《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86、797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97页。
    ②国外学者对李维诺夫的作用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亚当?乌拉姆认为,李维诺夫“只不过是斯大林的工具”,“是斯大林和政治局所制订的决策的忠实执行者。”但他又能使苏联领导层认识到国际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现实(参见亚当?乌拉姆:《扩张与共存:苏联对外政策(1917-1973)》,第144、204、215页)。乔纳森?哈斯拉姆在《苏联和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见第5页)一书中认为“李维诺夫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但是这只是在斯大林的默许之下的扮演”。R.克雷格?纳辛认为,李维诺夫拥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权去执行贯彻在领导层所认可的范围内的政策。参见R.克雷格?纳辛:《黑色的地球,红色的星星:苏联安全政策史(1917-1991)》(R.Craig Nation.Black earth, red star: a history of Soviet security policy, 1917-1991. Ithaca and London.1992.)伊萨卡与伦敦1992年版,第78页。
    ③例如法苏东方公约草案达成后,1934年7月17日李维诺夫在给苏联驻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全权代表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抱怨道:“我们连这个草案的详细讨论都没有参与,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出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7卷,第480页。
    ①英国政府的重要官员西蒙爵士和内维尔·张伯伦的观点很有代表性。1934年3月,外交大臣的西蒙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非常不满并且怀疑苏联的政策。1934年3月时任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在给他妹妹的信中,公开承认他“极端不信任俄国。”他说:“我怀疑她(俄国)的动机,她那和我们自由理念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只会使别人受她摆布的动机。”参见G.布鲁斯?斯特朗:《约翰牛寻找一个适合的俄罗斯:英国对外政策与1939年英法苏联盟谈判的失败》(G. Bruce Strang, John Bull in Search of a Suitable Russia: Bri- tish Foreign Policy and the Failure of the Anglo- French- Soviet Alliance Negotiations, 1939),载《加拿大历史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2006年春夏合刊,第51-52页。
    ②用米德尔马斯的话说,英国的对外政策“犯下了抛弃一个潜在盟国的根本性错误。”【英】基思?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9页。
    ③1926年4月英国外交备忘录,参见【英】基思?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第28页。
    ①梁占军:《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缔结与英法关系》,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第43页。
    ②Н.Ф.莫楚里斯基:《1934-1937年的英国》(Англияв1934-1937годах),莫斯科1957年版,第46页,转引自林和坤:《30年代英国对德政策浅析》,载《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第62页。
    ③艾登曾在日后访问罗马时,对墨索里尼直言不讳地指出,正是法国的对德政策直接导致了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范西塔特的私人秘诺顿在一份文件中也坦称希望英德海军协定与法苏联盟相互抵消。参见梁占军:《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缔结与英法关系》,第43-44页。
    ④【德】迪特尔?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波恩Inter Nationes 1987年版,第294页。
    ⑤【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293页。
    ⑥乔纳森?哈斯拉姆:《苏联和争取欧洲集体安全的斗争(1933-1939)》,第59页。
    ⑦参见Б.М.奥尔洛夫:《寻找盟友:红军司令部与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问题》,第43-53页。
    ①《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第792、793页。
    ②苏联在1936年3月8日、法国在1936年3月26日分别批准苏法互助条约。
    ③参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4卷,第121页;另见罗伯特. C.塔克:《斯大林掌权:自上而下的革命(1928-1941)》,第348页。但苏联档案的相关记载却有有较大的出入。1935年5月9日在给苏联驻德国全权代表苏里茨的电报中,李维诺夫向舒伦堡说明了在缔结苏法互助条约以后在苏德之间建立“更为恰当的关系”的可能性,而缔结区域性的协定有助于建立这种关系。参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8卷,第323页。
    ④1935-1937年苏德经济谈判的详细情况,参见Н.А.阿布纳莫夫Л.А.别泽缅斯基:《戴维?坎杰拉基的特殊使命》(Н.А. АбрамовиЛ.АБезыменский.ОсобаямиссияДавидаКанделаки.),载《历史问题》(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1991年第4-5期;毛锐:《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第98-110页。
    ⑤1935年9月,李维诺夫对于法国拖延批准法苏互助条约感到“极度沮丧”,他说苏联政府愿意实行“一种与欧洲合作的政策”,但是如果这不能实现的话,那么苏联“将会停止对西方的兴趣而且放弃东欧让其置于德国的影响之下。”见米歇尔?贾巴拉?卡利:《走向死胡同:英法苏关系(1920-1939)》(Michael Jabara Carley,Down a Blind- Alley:Anglo -Franco-Soviet Relations,1920-1939.),载《加拿大历史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1994年4月,第159页;1937年5月5日,苏联《真理报》和《消息报》发表文章纪念苏法互助条约缔结两周年。《真理报》认为,假如法国更加明确地向德国指出,它与苏联的合作是其对外政策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无疑会更好地满足法国与和平事业。《消息报》指责由于法国的过错,苏法互助条约没有能够成为进一步组织和平的起点,并批评赖伐尔的政策导致条约的批准耽误了近一年,从而增强了德国的侵略政策。参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C辑第6卷,伦敦1983年版,第738页。
    1、《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2、《国际条约集》(1924-193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3、《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4、【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5、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版。《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版。
    6、【苏】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7、沈志华执行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4、12、15、16、17、21、2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上卷《面对独裁者》,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美】C.E.波伦:《历史的见证(1929-1969)》,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3、【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英】温斯顿·邱吉尔:《邱吉尔第二次大战回忆录》第1部《风雨紧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5、【美】约瑟夫·E·戴维斯:《出使莫斯科》,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
    1、【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英】阿诺德·托因比维罗尼卡·M·托因比编:《大战前夕,193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3、【英】阿诺德·托因比弗兰克·T·艾什顿-格沃特金:《一九三九年三月的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4、【英】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5、【俄】爱德华?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6、【苏】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英】C.L.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2卷《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 1898-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陈兼:《走向全球战争之路——二次大战起源研究》,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9、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大美百科全书》编委会编:《大美百科全书》第7卷,外文出版社光复书局1994年版。
    12、【俄】德?安?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胜利与悲剧》中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迪特尔?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波恩Inter Nationes 1987年版。
    14、【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篇《欧洲的外交革命,1933-1936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5、【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7、【英】基思?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18、【俄】列夫·别济缅斯基译:《交战前夕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9、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84)》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3、【美】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4、【英】提莫·邓恩密切尔·考克斯肯·布斯主编:《八十年危机:1919-1999年的国际关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6、【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对1940年法国战败的研究》(上),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版。
    27、【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8、吴伟:《苏联与“波兰问题”(1939-194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9、【日】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0、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第二分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31、【英】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
    32、【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朱建民:《国际组织新论》,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版。
    35、【苏】И.А.科罗特科夫:《苏联军事思想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36、【苏】И.А.基里主编:《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苏】М.М.基里扬:《军事技术进步与苏联武装力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年版。
    38、【苏】С.Ю.维戈兹基等主编:《外交史》第三卷(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1、曹胜强:《论1939年苏联的外交选择》,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
    2、陈建平:《20世纪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载《福建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第4期。
    3、陈晖:《1939年苏联对外政策转变的再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郭梅花:《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探微》,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郭美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6、郭学堂:《集体安全与权力均势——兼析国际政治体系的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金重远:《苏联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载《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2期。
    8、康春林:《论二战爆发前苏军西进过境问题》,载《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9、梁占军:《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与法国的反应》,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
    10、梁占军:《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缔结与英法关系》,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50
    11、梁占军:《英国与“四国公约”(1933.3-7)》,载《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12、林和坤:《30年代英国对德政策浅析》,载《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
    13、罗志刚:《1931-1937年的苏联远东外交政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4、罗志刚:《英国和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第3期。
    15、毛锐:《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6、门洪华:《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
    17、万柏年:《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18、王哲:《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载《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19、于建胜:《30年代苏联集体安全体系述论》,载《青大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20、周乾:《重新认识二战前夕苏德关系的发展》,载《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
    21、周旭东:《20世纪30年代底图内斯库的对苏政策》,载《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
    1.Дашичев,В.И.СтратегияГитлера-путьккатастрофе, 1933-1945:историческиеочерки,документыиматериалы.В4-хтомах.М.:Наука:2005.
    2.Кен,О.Н.Рупасов,А.И.,ПолитбюроЦКВКП(б)иотношенияСССРсзападнымисоседними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конец1920-1930-хгг.) :Проблемы.Док.Опыткоммент.Ч. 1.СПб. 2000.
    3.Поспелов,П.Н. (отв.ред.)идрДокументыиматериалыпоисториисоветско-чехословацкихотнош-ений,том3 .М. :Наука, 1978.
    4.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три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0г..Москва. 1967.
    5.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шест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3г..Москва. 1970.
    6.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семт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4г..Москва. 1971.
    7.МинистерствоиностранныхделСССР,Документ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Томвосемнадцатый. 1января-31декабря1935г..Москва. 1973.
    8.Сталинскоеполитбюров30-егоды.Сборникдокументов.Москва. 1995.
    9.ПолитбюроЦКРКП(б) -ВКП(б)иЕвропа.Решения"особойпапки", 1923-1939.Москва. 2001.
    10.ПолитбюроЦКРКП(б) -ВКП(б)иКоминтерн, 1919-1943гг:Документы.Москва. 2004.
    1.Bourne, Kenneth and Watt ,D. Cameron ed.,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Part II,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Series A, the Soviet Union, 1917-1939.Volume 11-17.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4-1992.
    2.Dallin,Alexander and Firsov, F.I.ed., Dimitrov and Stalin,1934-1943 : letters from the Soviet archives.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Davies,R.W.ed.,The Stalin-Kaganovich correspondence,1931-36.Russian documents translated by Steven . Shaba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Degras, Jane ed., Soviet documents on foreign policy (1917-1945 ).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1953.
    5.Hilger,Gustav ed.,The incompatible allies: a memoir-history of 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18-1941. New York, 1953.
    6.Sweet, Paul. R ed., 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8-1945, Series C (1933-1937).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57-1983.
    7.Wozniuk, Vladimir ed., Understanding Soviet foreign policy : readings and documents.New York : McGra w-Hill, 1990.
    8.Woodward, E. L. and Butler Rohan ed.,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second series. London , 1958;third series. London , 1955.
    1.Горлов,Сергей,Совершенносекретно:АльянсМосква-Берлин, 1920 -1933гг.Во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еотношениеСССР–Германия.М. :2001.
    2.Максимычев,И.Ф.Дипломатиямирапротивдипломатиивойны:Очерксоветско–германских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хотношенийв1933-1939годах.М. :Междунар.отношения, 1981.
    3.Нежинский,Л.Н.Советскаявнещняяполитика1917-1945гг.Пойскиновыхподходов.М,. 1992.
    4.Попов,Василий,Большаяничья:СССРотПобедыдораспада.М. :ЭНАС, 2005.
    5.Сиполс,В.Я.Тайны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екануне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Москва1997.
    6.Сиполс,В.Я.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вборьбезамирибезопасность1933-1939.Москва.1974.
    7.Сиполс,В.Я.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аяборьбакануневтороймировойвойны.Москва.1979.
    8.Стегарь,С.А.ДипломатияФранциипередвтороймировойвойной.М.:Междунар.Отноше-ния, 1980.
    9.Шамбаров,В.Г.Государствоиреволюции.М. :Алгоритм, 2001.
    1.Alexander, Martin S. The republic in danger : General Maurice Gamelin and the politics of French defence, 1933-1940.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Alexander ,Martin S. Philpott, William J. (Ed), Anglo-French Defenc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ars.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3.Bell, P. M. H.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Europe.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86.
    4.Dallin, Alexander ed. ,Soviet foreign policy, 1917-1990 . New York : Garland Pub., 1992.
    5.Haslam, Jonatha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collective security in Europe, 1933-39.London : Macmilla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entre for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84.
    6.Haslam, Jonatha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threat from the East, 1933-41 : Moscow, Tokyo and the Prelude to the Pacific War.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1992.
    7.Haigh, R. H. Soviet foreign policy,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Europe, 1917-1939.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Gower, 1986.
    8.Hochman, Jiri.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failure of collective security, 1934-1938.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9.Jacobson, Jon. When the Soviet Union entered world politics.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10.Jordan, Nicole, The popular front and Central Europe : the dilemmas of French impotence,1918- 1940.Cambridge ; New York, NY, US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Lee, Marshall M. Michalka, Wolfgang,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7-1933 : continuity or break? New York. 1987.
    12.Martel, Gordon (e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the A.J.P.Taylor debate after twenty-five years. Boston: Allen &Unwin,1986.
    13.Nation, R. Craig. Black earth, red star : a history of Soviet security policy, 1917-1991.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14.Nekrich, Aleksandr Moiseevich. 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 : 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1941.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Néré, J. The foreign policy of France from 1914 to 1945 . London and New York, 1975.
    16.Roberts, Geoffrey K.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Russo-German relations and the road to war, 1933-1941.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5.
    17.Scott,William Evans, Alliance against Hitler : the origins of the Franco-Soviet pact.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62.
    18.Tucker, Robert C. Stalin in power : the revolution from above, 1928-1941. New York : Norton, 1990.
    19.Ulam, Adam B. Expansion and coexistence : Soviet foreign policy, 1917-73.second edition. New York : Praeger, 1974.
    1.Абрамов,Н.А.иБезыменскийЛ.А.ОсобаямиссияДавидаКанделаки.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 1991 No.4-5.
    2.Ахтамзян,А.А.Военное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СССРиГермании1920-1933гг.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1990 No.5Белоусова,З.С.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иевропейскиепроблемы:1933-1934годы.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1999No.10.
    3.Безыменский,Л.А.Советско-Германскиедоговоры:новыедокументыистарыепроблемы.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1998 No.1.
    4.Бордюков,Г.А.Гитрерприходиткврасти:новыедоминанты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решенейсталинскогоруководства1933—1934годы.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история.1999 No. 2.
    5.Гинцберг,Л.И.СталиниКПГвпреддвериигитлеровскойдиктатуры(1929-1933гг.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1990 No.6.
    6.Орлов,Б.М.Впоискащхсоюзниках:командованиеКраснойАрмииипроблемы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СССРв30-хгрдах.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 1990 No.4.
    1.Carley,Michael,Jabara,Downa Blind-Alley: Anglo-Franco-Soviet Relations, 1920-1939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April/1994.
    2.Large, J.A. The origins of Soviet collective security policy,1930-1932.Soviet studies, No.2, 1978.
    3.Roberts, Geoffrey, The Soviet decision for a pact with Nazi Germany.Soviet Studies, No.1, 1992.
    4.Peter Jackson, 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The Historical Journal, No.3, 1998.
    5.Strang,G. Bruce ,John Bull in Search of a Suitable Russia: British Foreign Policy and the Failurof the Anglo-French-Soviet Alliance Negotiations, 1939.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spring- summer/2006.
    6.Dreifort, John E The French Popular Front and Franco-Soviet Pact,1936-1937:A Dilemma in Foreign Polic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No.11, 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