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历史文化地理的分合与变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河北号称燕赵,源于先秦时期太行山东麓的燕赵两古国。燕、赵立国后,由于其历史传承、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决策者所实行的统治方略的不同,在其发展过程中各自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政权的道路,逐渐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燕地文化和赵地文化。汉代的幽冀两州、宋辽的白沟河界,也大致都在冀中燕赵旧界附近,故历史上的河北平原南北两部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借用河北地区广泛流传的“燕南赵北”一语为代指,试论述河北平原南北两地地域文化的差异及交融。
     先秦时期,燕地与齐地在地理环境、经济特征、文化信仰和一些制度表征上具有相似性,而与今天属同一行政区划的赵地有较大的差异性。燕国文化具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双重特征,而赵国的文化源出三晋,带有明显的法家智慧痕迹。燕地文化是一种由苦寒而表现的文化特征,而赵地文化是由社会经济繁荣而导致的一种文化特征。但两地文化都具有重义尚气的成分,成为后世燕赵文化中慷慨悲歌的基础。
     秦汉时期,失去载体的燕、赵两地区域文化也日见式微,秦汉时代“整齐风俗”运动使燕赵旧地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但风俗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历史传承性,幽冀两州部的地域特色依然存在。基于繁荣经济上的南部冀州在社会风俗、婚姻、学术文化上都与幽州地区不同。
     魏晋北朝时期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是一个离乱与动荡的时代,该时代对燕赵南北地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给燕赵地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加速了燕赵旧地的文化交融。然在燕赵全境胡化的状态下考察北朝时期该地颇具特色的儒学和佛学,仍可看出南北两地文化上的差异。
     唐安史之乱后,燕赵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全境胡化之后,南北两地地域文化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北部幽州镇继续保持胡化,南部成德和魏博镇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汉化。
     宋辽对峙时期,其两国边界大致维持在燕赵旧界一带,由于南北分属不同的政权,辽辖地域和宋属地域仍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色。然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的发展正处于“天下一体”向“中华一体”过渡的“前中华一体”时期,相应地燕赵南北地域文化也逐渐由“燕南赵北”融为燕赵一体。但需要说明地是,北京上升为全国的首都后,对燕赵地域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升华着燕赵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削弱着其地域个性,使燕赵地域文化发生新的变异。
Hebei province is known as Yan & Zhao, which stems from two ancient countries------Yan & Zhao that standing at the foothill of Mountain Taihang during the pre-Qinperio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 & Zhao, they moved toward the paths that suited their political powers resp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formed two different styles of regional cultures gradually, namely, Yan & Zhao cultur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historical inheritances, economic basi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different dominant plans implemented by the policy-maker. After that, Youzhou and Jizhou in Han Dynasty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Baigou River of Song and Liao were also nearby Yan & Zhao's old boundary. Therefore,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natures, political areas and cultures and other aspect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in Hebei plai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ries to elaborate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cultures and their blending in Hebei plain, using the phase "south of Yan and north of Zhao", which was widely spread in Hebei district.
     There were some similarities 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beliefs, system attributes between Yan & Qi in the pre-Qin period, but more differences between Zhao, which were in the identic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oday. The culture of Yan had dual characteristics that both of Shang Dynasty and Zhou Dynasty, but Zhao's cultural originated from Three-Jin Dynasty, which was left the wisdom trace of legalist school obviously. The culture of Yan was a kind of cataclysm culture by the initiation of bitter and cold, however the Zhao culture was caused by prosperous social economy. Simultaneously, two cultures had the ingredient of heavy loyalty, which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generous elegy of Yan & Zhao culture in later generation.
     When in Qin and Han Dynasty, Yan & Zhao cultures, which lost carriers, were also declining day by day. In addition, the unprecedented "neat custom" movement in Qin and Han Dynasty, caused more frequent exchange and fusion in the old places of Yan and Zhao. But the custom culture has the continuous nature and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it always inherite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zhou and Youzhou region still exists. The south Jizhou, based on the promo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was different from Youzhou area in social custom, marriage, academic culture,etc.
     It was time for setting at variance and reorganizing during the Wei-Jin-Northern -Dynasty. And it was a disorder and turbulent age. There was a huge impact on the culture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Yan & Zhao region this time. While pouring new blood into Yan & Zhao culture, it also accelerated Yan & Zhao culture's blending in the old place of Yan & Zhao region. However, when inspecting the multi-faceted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inontization throughout Yan & Zhao district during Northern Dynasty time, we still might se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places.
     After Anlushan Rebellion in Tang Dynasty, Yan & Zhao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time of minontiza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ultures developed toward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Youzhou state in the north maintained minontization, while Chengde and Weibo states in the south moved toward sinicization in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nfronting time of Song & Liao, the two countries' boundary maintained approximately the old boundary of Yan & Zhao. Because the north and south belonged to different political powers, the two countries showed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ime of Liao-Song-Xia-Jin wa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a world body" to "a Chinese body". Correspondingly, the regional cultures of Yan & Zhao also merged into one organic whole gradually from "south of Yan and north of Zhao". Something need to explain, after establishing the capital in Beijing, i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Yan & Zhao's culture, while it's sublimating the culture of Yan & Zhao, it's also weakening its regional individuality and causing new variation of Yan & Zhao regions.
引文
[1](宋)苏辙:《栾城集》卷十六,《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
    [2](宋)刘克庄:《后村集》卷十九,《沁园春·梦孚若》。
    [3]乾隆《河间府志》卷首,《圣祖仁皇帝御制九河故道》.
    [4]乾隆:《御制诗集》三集卷九十五,《鄚州道中》.
    [5]曹广志:《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河北卷),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张伟然、周鹏:《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第2期。
    [2]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3]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1]蒙文通:《古学甄微》自序,巴蜀书社,1999年版.
    [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3]王冠英等:《中国文化通史》(先秦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第8卷,第1-2页.转引自《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1]参见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张京华:《燕赵文化——一个北方平原地区汉族早地农耕文化的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
    [2]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1]无名氏撰:《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2]无名氏撰:《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吕氏春秋》卷十二,“序意”。
    [4]《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章。
    [1]《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2]《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3]《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3]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5]《礼记·中庸》。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3]《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4]《白虎通》卷二,《社稷篇》。
    [5]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2]《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
    [3]《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1]见《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史记》卷八十五,《春申君列传》;《烈女传》卷七,《孽嬖传·赵悼娼女》。
    [2]《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
    [3]《汉书》卷一百七,《魏其武安列传》。
    [4]《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
    [5](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十六,《阮籍·乐论》
    [6]《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7]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1]《春秋繁露》卷第十一,《王道通三》。
    [2](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三十五,《冀州论》
    [3]《管子》卷十四,《水地》。
    [4]《吴子》,《料敌》。
    [5]《旧唐书》卷一百八十,《赞曰》。
    [6]王子今:《秦汉时期的环渤海地区文化》,《社会科学辑刊》 2000年第5期。
    [7]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2]《史记》卷三十,《平淮书》。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4]《汉书》卷五十,《贾邹枚路传》。
    [5]《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
    [6](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列仙传》.
    [1]《水经》卷十三,《漯水注》。
    [2]《水经》卷十一,《易水注》。
    [3]《水经》卷十三,《漯水注》。
    [4]《水经》卷十四,《濡水注》。
    [5]《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
    [6]参见《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
    [1]《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
    [1]《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
    [2]《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99页。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
    [3]《太平御览》第三十九部,“器物部”。
    [4](唐)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页.
    [5]《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
    [6]《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
    [1]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十,《隋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
    [2]采自宋金绪《北朝佛教学派的地理分布》(未刊稿).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陈寅格:《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1]《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3]《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史孝章传》。
    [4]参见《新唐书》卷二一○,卷二一一,卷二一二,卷二二五和《旧唐书》卷一八○中的有关传记。
    [1]参见《新唐书》卷二一一,卷二一二中的有关传记.
    [2]本表制作,参考了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156页的内容。
    [1](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
    [2]《新唐书》卷二一二,《杨志诚传》。
    [3]《新唐书》卷二一○,《田承嗣传》。
    [4](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九,《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
    [5]《新唐书》卷二一一,《王武俊传》。
    [6](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五,《罪言》。
    [7]《新唐书》卷一四八,《史孝章传》。
    [1]毛汉光:《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举在籍大士族为例》,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第105页。
    [2]冯金忠:《从王公淑墓志看唐代卢龙镇》,《文物春秋》 2004年第4期。
    [3]杨小燕:《唐代平卢军与环渤海地域》附录1,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年版,第204页。马驰:《唐幽州境侨治羁糜州与河朔藩镇割据》,《唐研究》第4卷,第200-203页。
    [5]《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年(751)正月”条。
    [6]《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
    [1]《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
    [2]《唐会要》卷九六,《奚》,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20页。
    [3]《唐会要》卷九六,《契丹》,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19页.
    [4]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5]《旧唐书》卷一八四,“张仲武”条。
    [6]《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
    [7]《新唐书》卷二一二,《藩镇卢龙》。
    [8]转引自李恺彦:《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域文化与落镇政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第36页.
    [1]《旧唐书》卷一百八十。《赞曰》。
    [2]转引自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淡江大中文系主编,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207页.
    [1]《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2]《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唐纪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条.
    [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成德君节度下左金吾卫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1页。
    [4]宁欣、李凤先:《试析唐代以幽州为中心地区人口流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唐纪三十三》,“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条。
    [1]《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2]参见《新唐书》卷二一一等和《旧唐书》卷一八○中的有关传记。
    [1]《辽史》卷一,《太祖纪上》。
    [2]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太宗·端拱二年正月”条。
    [1](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贾敬颜编:《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六,“真宗·咸平三年三月”条。
    [3]《资治通鉴》卷二八○,胡三省注“石敬瑭割地事”。
    [4](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九,“太宗嗣立”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转引自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第8页。
    [5](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九。“太宗嗣立”引程大昌《北边备对》,转引自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页。
    [6]《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后晋天纪一》。
    [7]《辽史》卷四,《本纪第四·太宗下》。
    [8](明)陆楫:《古今说海》,卷十。
    [1](宋)洪浩:《松漠纪闻》,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2]《辽史》卷四,《本纪第四·太宗下》。
    [3]《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宋琪传》。
    [4]《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真宗咸平六年己酉”条。
    [5]《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奚》。
    [6]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转引自林林《9—10世纪燕云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及其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页。
    [7]王德忠:《辽朝的民族迁徙及其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8]《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国列传一·契丹》。
    [9]《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上京道》。
    [1]《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
    [2]《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志四·乡兵一》。
    [3]《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志四·乡兵一》。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八,《靖康中帙十三》。
    [5](宋)苏辙:《栾城集》卷十六,《诗一百二十首·奉使契丹一十八首·燕山》。
    [6](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第四程,“自良乡六十里至燕山府”条。
    [7]《耿延毅墓志》,向南编:《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转引自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
    [8]《耿延毅墓志》,向南编:《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二十七,《开国功臣传·韩常》,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转引自张国庆《契丹族文化对汉族影响刍论》,《北方文物》 1998年第3期。
    [2]《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国列传一》
    [3]贾敬颜《记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http://www.im-eph.com/sb/bfwh/2006-08/31/content_1693_2.htm,2008-5-25。
    [4]《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
    [5]《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6]《辽史》卷六十五,《公主表》。
    [7]《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1]王玲:《北京通史》(辽代卷),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张国庆《契丹族文化对汉族影响刍论》,《北方文物》 1998年第3期。
    [2]参见艾荫范:《契丹民族精神与近世中国区域文化特色》,《东北亚文化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宋)洪皓:《松漠纪闻》卷上。
    [4](宋)文惟简:《虏廷事实》,“放偷”条。
    [5]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辽史》卷五十三,《礼志六·嘉仪下》。
    [2](宋)路振:《乘轺录》,贾敬颜编:《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3](宋)沈括:《熙宁使契丹图抄》,贾敬颜编:《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4](宋)苏辙:《栾城集》卷十六,《诗一百二十首·奉使契丹一十八首·出山》。
    [1](宋)苏辙:《栾城集》卷十六,《诗一百二十首 奉使契月一十八首·燕山》。
    [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七,“政宣上帙十七”条引《北征纪实》。
    [3]参见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髡发习俗考述》,《民俗研究》 1995年1期。
    [4]转引自蒋祖怡、张涤云整理:《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年版。
    [5]1993年发掘的张世古墓,其前室东壁壁画中,即有一髡发男子,站于桌后,怀抱白色执壶侧身立,面色粉红,身着土黄色圆领长袍,绿色中衣,系蓝色腰带,穿黑色高筒鞋。桌右后角妇人身后又有一髡发男子,双膝着地,身穿蓝色圆领长袍,褐色腰带,黑靴,双肘压着茶罗子,手背托下巴(注: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文物》 1995年第2期。
    [6]参见徐苹芳:《看<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精粹展>札记》,《文物》 1996年第9期。
    [1](宋)《欧阳修全集》卷一一八,“论河北财产上时相书”条。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825、1827页。
    [2](宋)《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七,“举官札子”条,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82页。
    [3](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62,“看详杂议”条。
    [4]参见马玉臣:《从县的密度与官民对比看宋代冗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宋祁传》。
    [6](宋)晁说之:《景迂生集》卷二,《朔问下》。
    [7]《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志四·乡兵一》。
    [8](宋)《苏轼文集》,“奏状表疏文·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条。
    [1]《宋史》卷八十六,《地理志二》。
    [2]《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五。
    [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二,“建炎三年四月戊申”条。
    [4](宋)庄绰:《鸡肋篇》卷中,转引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天圣七年十月癸丑”条。
    [1](宋)庄绰:《鸡肋编》卷二十九,“祁州新修学记”。
    [2](宋)庄绰:《鸡肋编》卷中。引李邦直《韩太保墓表》.
    [3](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九,《与赵伯山书》。
    [4](清)沈涛:《常山贞石志》卷十一,徐晟:《大宋真定府藁城县重修文宣王庙堂记》。
    [5]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144页。
    [1](宋)毕仲游《西台集》卷十九,《读将叔弟送路帅诗》.
    [2]《宋会要》刑法二之六三。
    [3]张博泉:《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115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庆历四年六月戊午”条。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庆历六年八月癸亥”条。
    [1]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版,第2页。
    [2]《旧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
    [3]《韩愈全集》,钱仲联、马茂元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毛汉光:《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举在籍大士族为例》,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第105页.
    [1]邓小南:《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见张希清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5、(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9、(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13、(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战国)吕不韦编,陈奇猷校译:《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6、(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8、(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1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1993年版。
    2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 1963年版。
    2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23、(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宋)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中华书局,1985年版
    2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年版。
    26、(清)严均可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
    1、(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南朝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徐孝穆集笺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隋)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4、(唐)姚汝能著,曾贻芬点校:《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唐)杨炯:《盈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唐)杜牧:《樊川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唐)徐坚:《初学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宋)余靖:《武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宋)张方平:《乐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宋)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
    12、(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宋)毕仲游:《西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宋)洪浩:《松漠纪闻》,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年版。
    15、(宋)刘克庄:《后村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6、(宋)王禹偁:《小畜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7、(明)陶宗仪撰:《说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8、(明)陆揖:《古今说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9、(清)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0、(清)乾隆:《御制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1、(清)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明)正德《赵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90年。
    2、(明)万历《保定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明)嘉靖《河间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4、(清)康熙《畿辅通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刻本。
    5、(清)雍正《畿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清)光绪《畿辅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年。
    7、(清)光绪《保定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修十二年(1886)刻本。
    8、(清)康熙《大名府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影印本。
    9、(民国)《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4、河北省地名办公室编:《河北政区沿革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年版。
    5、邓绶林:《河北省地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7、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 1987年版。
    9、谭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王玲:《北京与周边城市关系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版。
    11、《赵国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19、向南编:《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0、张京华:《燕赵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1、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3、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下),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24、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27、《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杜荣泉等:《燕赵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29、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成晓军、宋素琴:《燕赵文化纵横谈》,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32、谭其骧:《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3、沈长云:《赵国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
    34、严兰绅主编:《河北通史》(10卷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编写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6、王冠英等:《中国文化通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37、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张渭莲、段宏振:《燕赵民俗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39、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40、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41、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3、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44、梁允麟:《三国地理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46、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47、徐杰舜:《汉族风俗史》(1—5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48、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1、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2、段连勤:《北狄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8年版。
    1、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2、王飞:《全国赵文化研究会讨论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11期。
    3、孙继民:《试论赵国文化构成的二重性》,《河北学刊》 1988年第2期。
    4、陈昌远:《赵国的疆域与地理特征》,《河北学刊》 1989年第5期。
    5、雁侠:《先秦赵国疆域变化》,《郑州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
    6、许抗生:《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北方和东方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州学刊》 1991年第4期。
    7、唐嘉弘:《论赵文化及其历史地位》,《河北学刊》 1992年第4期。
    8、刘式今:《赵文化及其考古遗迹觅踪》,《河北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
    9、董旭:《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境内的民族融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0、徐亦亭:《论中国古代的民族区域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2年第6期。
    11、田卫平、崔向东:《十年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之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3期。
    12、王子今:《秦汉时期赵地社会文化的特色》,《河北学刊》 1995年第1期。
    13、周振鹤:《秦汉风俗地理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
    14、李慕寒、沈守兵:《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15、王洲明:《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6、裘士京:《试论先秦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格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第1期。
    17、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一解读秦汉风》,《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18、杨玉生:《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9、耿虎:《试论唐代河北道政区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0、雷虹霁:《秦汉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研究综论》,《民族艺术》 2002年2期。
    21、辛彦怀、李广:《关于赵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邯郸师专学报》 2003年4期。
    22、周积明:《文化分区与湖北文化》,《江汉论坛》 2004年第9期。
    23、《赵文化研究的里程碑:赵文化研究100周年学术纪念会发言摘要》,《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4、邓乔彬:《先秦诸子的地域文化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5、马玉臣:《从县的密度与官民对比看宋代冗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6、侯廷生:《赵文化、燕赵文化等概念的文化边界辨析—兼论赵文化发展延续的上下限》,《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27、张光成,李萍:《近现代燕赵文化的历史地理脉络》,《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8、陈玉霞:《西汉时期赵、中山风俗成因之浅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29、闫荣素:《燕赵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1、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林林:《9—10世纪燕云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及其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李恺彦:《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域文化与藩镇政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