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诗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发生于公元前262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代描写长平之战的诗作,计80余首,创作者达60多人。
     本文对这80余首“长平之战”诗作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历史上的长平大战及历代文献对这场大战相关人物的态度。第二、三、四章按照时代顺序,分别从创作背景、创作情感、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长平之战诗作进行分析研究和考察。第五、六章从横向角度比较历代“长平之战”诗作,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创作背景上,长平之战的诗作大多产生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创作情感分为感伤、同情、讥讽、对战争的体悟等几类;在艺术特色上,历代诗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则各有创新。
The battle what happened in 262 years BC between Qin and Zhao is the earliest and largest surrounded by annihilationin battl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t has an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warfare. It is more than sixty authors to write moer than eighty poems which about the battle of ChangPing in the paper.
     This paper's purpose is researching and sorting the battle of ChangPing's poems in order to f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it.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the first chapter write the battle of ChangPing and literature's view which about the battle of ChangPing's main characters. The second、thrid and fourth chapters study on the battle of ChangPing's poems form three aspects, Writing background、Writing feelings and Artistic features by times. By comparing, the last two chapters have conclusions:On the writing background, a large number of the battle of ChangPing's poems were created the period that political unrest and the masses have no means to live. On the writing feelings, there are four types about that, sentimental, sympathy, sarcasm and the feeling about battle.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following the former dynasty's footsteps, every tim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转引自《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靳生禾,谢鸿禧.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版,P5。
    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629。
    ②同①,P628。
    ③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577。
    ④同③,P580。
    ⑤同③,P578。
    ①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578。
    ②同①,P577。
    ③节选自《史记·赵世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386。
    ④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628。
    ①被,遭受。
    ②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576。
    ①汪遵[唐](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全唐诗云:一作王遵)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②朱正辞宋代人,曾任河东提刑部员外郎。
    ①萧贡(?—1223):字真卿,金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历官国子祭酒、河东北路按察转运使、御史中丞、户部尚书。卒谥文简。《金史》记载:“贡好学,读书至老不倦。”
    ②周昂字德卿,金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1211年,卫绍王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军随宗室完颜承裕到河北抗御蒙古。承裕逃亡,昂临危不惧。城陷,与其侄同被害。昂博学多识,《金史》载:“昂孝节,喜名节,学术醇正,文笔高雅。”著有《常山集》,己佚。存诗100首。
    ①李益(748-829),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徙居郑州(今属河南)。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迁主簿。建中四年(783),又登拔萃科,为侍御史。官低位卑,抑郁不得志,先后从军朔方、鄜坊、邠宁、幽州等地,任职幕府,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写下了大量诗篇。元和元年(806),入朝为都官郎中,历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学士,累迁太子右庶子、集贤学士判院事、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身经玄、肃、代、德、顺、宪、穆、敬、文九朝,阅历丰富,诗名卓著。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为诗诸体兼工,尤擅七绝。现存诗一百六十馀首。有《李益集》。
    ②李俊民(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金代泽州晋城人,文学家。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章宗承安五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贞佑中任沁水令,擢朝请大夫。未几,弃官教授乡里。南迁后,隐于嵩山。金亡,元世祖在藩邸,刘秉忠盛称之,以安车召见,延访无虚日,乞还山,赐号庄靖先生。“卒后,泽守段直刻其遗集《庄靖集》十卷,长平李仲绅、王特升序之,谓其冥搜隐索,片言只字,亦必有据。”刘瀛言:“其诗清新奇杰,似东坡、山谷,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之亚。其为当时推重若此。”
    ③大愚公(835—925):禅师,俗姓刘,法号大愚,潞城人。曾为高平开化寺主持,在寺后五音洞演声律,能达要旨。年九十余,一日嘱其徒曰:“吾将归矣。”端坐而逝。洞中常闻五音声,后人因以名。尝作《上心王状奏六贼表》,盖教乘寓言也。殁后弟子建禅师塔一座,塔身后部镌刻有高平县令王希朋撰写的“大唐舍利禅师塔铭并序”。塔保存完好。
    ①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宋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县)人。仁宗朝进士,知翼城县,通判绛州,擢殿中侍御史。累拜同平章事,封潞国公。后以太师致仕,居洛阳与富弼、司马光等结洛阳“耆英会”,时称盛世。精书法,工诗律。卒年九十二。
    ②杜衍(977—1056):字世昌,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知平遥县,以太常博士提点河东路刑狱,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复为河东转运使,以工部侍郎知并州,加龙图阁学士。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齐国公。为官刚正清廉,循公奉法,不殖私产。
    ③孙冲 字升伯,宋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宋真宗时举明经,又举进士。历通判晋州、绛州,至河东转运使。后以直史馆,知河中府,徙潞州,复为河东转运使,以谏仪大夫知潞州,迁翰林学士。官至给事中卒。
    ④梁镗 金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章宗明昌年间任昭义军(泽、潞等州)节度使观察判官,有惠政,民祀之。
    ⑤谢肃 字原功,浙江上虞人。学问赅博,与山阴唐肃齐名,时号会稽“二肃”。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肃慨然欲见宰相,献偃兵息民之策,卒无所遇,归隐于越。明洪武中举明经。官至按察司佥事。有《密庵集》。
    ①王纲 字振之,金河东赵城(今山西洪洞县)人,章宗时廷试诗赋,赐状元第,官翰林院修撰。撰《忠孝歌》行于世。
    ①元戎,主将
    ①漆灰,箭头黑如漆灰也。骨末,白色骸骨如粉末也。丹水砂,砂土人血染红也。或,以漆, 以灰,以骨末,矢始得成。铜花,铜锈也。
    ②白翎,箭羽也。三脊,箭头为三棱形也。狼牙,箭镞如狼牙也。
    ③平原,平野。蒿坞,遍生蓬蒿之低洼地也。
    ④黑旗云湿,状黑云如旗也。
    ⑤祭魂魄也。
    ⑥芦笋红,芦笋枯萎也。
    ⑦汛澜,泪流貌。陆机:”气冲襟以呜咽,涕垂睫而丸澜。”断镞,断箭。璺,裂隙也。刲,割刺也。
    ⑧马上儿,任侠者也。金,言箭头也。簝竹,竹也。《竹谱》载,簝竹细软肌薄。《说文》:”簝,宗庙盛肉器。”
    ①陈颢(1)元代陈颢,(1263—1339):元清州人,字仲明。其先居庐龙,有名山者,仕金为谋克监军,元太祖得之,以为平阳等路军民都元帅,子孙徙清州,遂为清州人。颢幼颖悟,日记诵千百言,稍长游京师,登翰林承旨王磐安藏之门。颢习金典章及诸国语,安藏荐颢入宿卫,寻为仁宗潜邸说书。仁宗即位,特拜集贤大学士,政事无不与闻。致仕归。文宗立,复起为大学士,卒谥文忠。(2)明代陈颢,山东济宁人,景泰二年进士。(究竟作者是谁?代考)
    ①偃蹇,骄横;傲慢
    ①祝徽明江西临川(今江西临川市)进士。崇祯初山西巡按。惩贪兴廉,法纪振肃禁馈遗,却赎羡,以锾银令各州县存白两,为养廉资本。性好题咏,所履州县公署,多亲书联额。
    ②陶凯 字中立,明浙江临海人,历礼部尚书、国子祭酒、晋王府左相等。《明史》称:“凯博学,工诗文。”
    ①官于宣 字雪眉,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进士出身,清康熙十二年任泽州知州。性廉洁,喜诗文。《清史稿》有传。《泽州府志》载,该诗为查慎行作品。查慎行:清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更今名,字悔馀,号初白,又号查田。少受学黄宗羲,於经邃易,然所长尤在诗。好游山水,所得一托于吟咏,故篇会最富,康熙时以举人特赐进士。官编修,后迁归家居。弟嗣庭狱起,尽室赴诏狱。世宗知其端谨,特放归,卒年七十有八。所著《敬业堂集》、黄宗羲比之陆游。又有《周易玩辞集解》、《经史正伪》、《苏诗补注》、《人海记》、《黔中风土记》。
    [1]张文达,维民.中国历代军事人物传略·白起[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2]魏河清,王守祯.高平县地名志[M].山西省高平县地名办公室编,1988.
    [3]邯郸历史学会编.赵国历史文化论丛[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4]军事科学战略部等编.先秦军事研究[M].金盾出版社,1990.
    [5]高平县志[M].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6]司马迁.史记[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7]靳生禾,谢鸿禧.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8]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郎志仁.长平之战[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10]政协山西省高平市委员会.高平历代诗词集(上、下册)[M].2008.
    [11]常四龙.长平之战与文化旅游之原始文明与高平炎陵[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12]政协山西省高平市委员会.高平秧歌[M].2009.
    [1]张颔.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J].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2期.
    [2]贺新辉,屈毓秀,赵东生.历代名人咏晋诗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2期.
    [3]肖剑声.太行山上运粮队[J].中国音乐,1982年1期.
    [4]张景贤.长平之战时间考辨[J].历史教学,1982年9期.
    [5]武铁城,郭孟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辨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3期.
    [6]唐嘉弘.论赵文化及其历史地位[J].河北学刊,1988年1期.
    [7]孙继民,郝良真.试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J].河北学刊,1988年2期.
    [8]史建群.论赵国政治改革的失败: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并存[J].河北学刊,1988年3期.
    [9]李民,王健,胡海燕.纵横战争与长平、邯郸两役的成败[J].历史教学,1988年4期.
    [10]舒咏梧. “长平之战活埋赵卒四十万”质疑[J].文史杂志,1990年3期.
    [11]史延廷,徐勇.试论战国时期邯郸城的战略地位[J].河北学刊,1990年3期.
    [12]陈昌远.论赵国社会经济的发展[J].河北学刊,1990年6期.
    [13]宋裕.长平之战的真象[J].河北学刊,1990年6期.
    [14]刘式今.赵文化及其考古遗迹觅踪[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4期.
    [15]曲英杰.赵都邯郸城研究[J].河北学刊,1992年4期.
    [16]张仲立.长平之战垒壁与秦俑坑军事建筑[J].文博,1993年1期.
    [17]岳玉杰.地域文化差异:台湾文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因素[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3期.
    [18]田卫平,崔向东.十年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之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3期.
    [19]杨希义.试论马嵬驿杨贵妃死因真相[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4期.
    [20]郭一峰,张广善.高平县出土“宁寿令戟”考[J].文物季刊,1994年4期.
    [21]王子今.秦汉时期赵地社会文化的特色[J].河北学刊,1995年1期.
    [22]韦荣慧.赵武灵王服制改革刍议[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3期.
    [23]李青耕.长平之战尸骨重见天日[J].农业知识,1996年2期.
    [24]常四龙.秦坑在何处——长平之战永录村尸骨坑的发掘与探讨[J].沧桑,1996年4期.
    [25]石金鸣,宋建忠.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6期.
    [26]张全盛.长平之谜待揭晓[J].山西老年,1996年7期.
    [27]小妍. 《太行山下苦与乐》[J].大众电影,1996年10期.
    [28]孙继民.考古证实“坑杀”并非活埋[J].中国语文,1997年5期.
    [29]柴吉宏,罗爱党.纸上谈兵与用人失察[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年8期.
    [30]郎保利.长平古战场出土三十八年上郡戈及相关问题[J].文物,1998年10期.
    [31]钮仲勋.评(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期.
    [32]周是今. <长平之战)读后[J].晋阳学刊,1999年1期.
    [33]唐根希.长平之战再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
    [34]帅好.长平之战的另一种读法[J].黄河,2000年4期.
    [35]陈桥驿.前无古人的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成果——评<长平之战)[J].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6期.
    [36]钱林书.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6期.
    [37]杨松,岳建俊.太行山情思[J].党史文汇,2000年9期.
    [38]马美珍.长平之战的杀戮[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1年10期.
    [39]许锡强.廉颇对秦作战乏善可陈[J].阅读与写作,2001年10期.
    [40]姚姬娥.山西古战场略记[J].文史月刊,2001年11期.
    [41]黎铎.融而未合 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42]白国红.试论先秦时期赵国的封君制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43]杨爱民.白起之死新议[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期.
    [44]江作苏.也谈赵括将兵[J].新闻前哨,2002年7期.
    [45]郝良真,侯廷生.冯亭献上党与赵国实为诈降辨[J].河北学刊,2003年1期.
    [46]王福才.高平市谷口村骷髅庙考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
    [47]宋玲平.再议辉县琉璃阁春秋大墓的国别[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4期.
    [48]褚立勇.从赵括战败说起[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8期.
    [49]肖知兴.纸上谈兵说管理[J].IT经理世界,2004年1期.
    [50]张秀荣.关于东胡族的几点看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2期.
    [51]支韵.品五台山之魂[J].中国校园文学,2004年3期.
    [52]张邦邦,慈爱民.古长平之战遗址揭晓[J].今日山西,2004年6期.
    [53]吕红.六百年来的大明遗风——贵州屯堡文化[J].浙江档案,2004年9期.
    [54]吉中.长平之战中外战争明鉴史月落丹河大秦一统天下人[J].大众电影,2004年18期.
    [55]李文华,陈迪里,李红芳.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56]李元林. “三老”唱和五台山[J].文史月刊,2005年4期.
    [57]肖宝龙.告别我的太行山[J].歌曲,2005年4期.
    [58]赵云.太行山老爸[J].时代风采,2005年6期.
    [59]流沙河.坑杀与坑害[J].文史杂志,2005年6期.
    [60]宋晓民.反思战争[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5年7期.
    [61]张元.历史的理解[J].历史教学,2005年11期.
    [62]侯英梅,温耀刚.评长平之战中赵括的启用及赵国的决策得失[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63]安新鲜.异彩纷呈的高平民间艺术[J].美术,2006年1期.
    [64]张箭.战国长平之战赵降卒被秦坑杀数新探[J].齐鲁学刊,2006年4期.
    [65]马斗全.五台山诗集[J].五台山研究,2006年4期.
    [66]高广东,于洋. “纸上谈兵”辩[J].国防,2006年8期.
    [67]王志远.赵括的悲剧,不仅在纸上谈兵[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11期.
    [68]高曾伟.镇江地域文化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1期.
    [69]王玲,王芙蓉,张志春.探寻屯堡服饰文化内涵[J].艺术探索,2007年1期.
    [70]段崇轩.地域文化的生命与山西文学的走向[J].小说评论,2007年1期.
    [71]范林,张应二.诸葛亮南征实施“心战”的特点[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
    [72]陈巍.由白起之死想到的[J].企业管理,2007年3期.
    [73]刘世普.你好,太行山[J].岁月,2007年3期.
    [74]易水.走太行[J].解放军生活,2007年4期.
    [75]娄可树.廉颇不是春秋时人[J].文史天地,2007年5期.
    [76]李华.吊古战场文[J].中学生百科,2007年32期.
    [77]侯文宜,杨丽.大粮山古战场:长平之战的历史见证与廉颇崇拜——晋东南米山小地域文化遗存考论之一[J].沧桑,2008年1期.
    [78]左正华.太原晋国赵卿墓晋阳城肇建者最后的奢华[J].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1期.
    [79]潇潇.试析地域文化环境对郭祥正创作的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80]周建新,刘宇.客家神灵和地域文化的多元视界——“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81]张杰,张伟.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8年1期.
    [82]乐承耀.晋商与晋商地域文化传承比较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1期.
    [83]史杰鹏.从楚简看矛盾的楚平王[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2期.
    [84]张卓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意义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85]周正龙. 解读“长平之战”的历史借鉴意义[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5期.
    [86]汤新祥,张雪梅.成也法家,败也法家——商鞅、韩非法治思想异同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87]李延军.李牧——中国式死亡[J].国学,2008年8期.
    [88]李延军.我看赵氏孤儿[J].国学,2008年9期.
    [89]刘润堂.长平之战不是纸上谈兵[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8年9期.
    [90]安然.加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军事人才[J].政工学刊,2008年12期.
    [91]刘芳.变者可久,通则不乏——刘勰“通变”说发微[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2期.
    [92]石振声. “竹林七贤”的“竹林”今何在[J].寻根,2009年2期.
    [93]振北.司马熹一石三鸟妙计保命[J].东西南北,2009年2期.
    [94]许雨浓.话说五帝[J].福建乡土,2009年2期.
    [95]鲁先圣.张仪:舌头是用来建功立业的[J].半月选读,2009年3期.
    [96]邓忠强. “赵括为将”谁之过[J].意林(原创版),2009年3期.
    [97]余准.长平之战谁是谁非[J].国学,2009年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