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山东乡村互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民互助合作的形态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它既保留着旧式互助的基本特征,又受到新型合作形式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基于“历史是一个不断的过程”的治史观念,我们要深入研究农业合作化问题,就不应该淡忘这段历史。因此,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山东农民的互助合作为切入点,试图从中观察到近代农民在互助合作过程中的基本性格特征,并对农民合作形式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和理论上的反思,以揭示出影响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制约因素。
     近代山东农村的“封闭性”影响着农民在互助合作过程中的“结合力”。农民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结成了分散的互助组合,在这种互助组合的内部,农户之间的“结合力”较强;而在对外时互助组合则表现出较强的排他性,为获取村内的公共资源,互助组合内的农户会团结一致与组合外的村民展开争夺。从村落的层面来看,近代山东大多数村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适宜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村落中的人际关系能够长久地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而自然灾害的侵袭则激发了村民的集体防御意识,如山东大部分村落的分布、村民居住的格局以及围墙等公共设施的建立,都与村落的集体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集体防御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村民“村落共同体”意识构建。传统村落并不是绝对封闭的,农民还需通过村外的交往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但大多数农民都走不出狭隘的地域界限,他们的对外交往一般不会超过基层市场的范围。总体而言,山东农村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有助于农民之间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同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下,农民获得社会资源的范围相当有限,为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与他人展开互助合作便成为许多农民的选择。
     在互助过程中,农户之间“结合力”的大小也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20世纪上半叶,在山东农村中,宗族对农民旧式互助合作的规定最具明确性和约束力,很多地方都有“同族在土地买卖中具有优先权”、“遇有婚丧仪式,同族之人必须参加”等等规定。不过,近代山东大部分村落的家族势力不强,宗族组织松散,亲缘认同观念有淡化的趋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立在亲缘关系对农民互助活动的影响,而地域关系在农民互助中的重要性却逐渐凸现出来。除此之外,在农民互助合作中,因业缘而生的各种后天性私人关系也是十分重要关系资源。
     从互助的主体来看,吸引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结合力”主要是农民现实的需要或利益。20世纪上半叶,山东农民的互助合作是在乡村社会的动荡和贫困中开展的。除了耕地不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天灾人祸、婚丧陋俗等村落内的制约因素之外,政府对农村的掠夺、土匪对乡村社会的劫掠式破坏以及商业资本和城市对乡村的掠夺都加重了农民的贫困。在缺少基本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推进的小规模社会保障,农民之间开展的互助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对互助中“结合力”探讨,在逻辑上衍生了本文对农民互助自主性的关注。山东农村旧有的互助形式主要包括婚丧礼仪性互助、农业生产性互助、资金融通性互助、安全防御性互助等。这些互助都是农民“生态理性”的产物,反映了传统农村社会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同时其中也普遍存在着“按阶层划分的纵向界限”。在互助过程中,在民间惩罚机制的威慑下,农民须遵守“互惠原则”以及其它与互助相关的传统规定,同时其互助行为受经济理性和道德情感的共同支配。
     在考察农民旧式互助合作的“交流”时,本文的兴趣集中在互助的主体、互助的程序、互助中特殊的讯号和途径等问题上。近代山东大部分地区土地占有相对分散,村落社区社会分化程度不高,这种情况制约了农民阶级觉悟的萌发,即使在土地占有相对集中的地区,“农民日常道德观也与阶级话语有着巨大的差别”,因而,农民更倾向于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或经验为基础来开展互助活动。关于农民每一次具体互助的流程,我们可以以农业生产性互助为例进行说明。在农民旧式的农业生产互助中,财富、诚信、声望、现实需求以及社会关系(主要是血缘、地缘关系)是互助关系建立前农民需要考虑的几大要素,互助关系建立之后,互助的发展分为两个路径,一是以富人为主导的异质互助,互助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剥削性,如换工;一是建立在经济条件相当基础上的同质互助,如搭套、合具等。在山东地区,这两种类型的互助都普遍地存在着,各阶层农户按照自己的需求会理性地选择不同的互助方式。而需求的满足、关系的破裂或是交易时不公平的程度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都会引发互助关系的终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战争、灾荒和经济危机的交迫下,山东农业经济破败不堪,农村的牲畜、农具、人口大幅度减少,租税、高利贷等封建剥削却更加沉重。互助是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手段之一,但农民之间自发的互助效力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状况。为拯救农村危机,国民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发起了一场农村合作运动。山东国统区的农村合作运动基本上属于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国民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合作法规的制定、合作指导机构的设置以及对合作组织在经济政策上的扶植,将西方的合作社组织引入到了山东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农民互助合作的模式,提高了他们互助合作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他们合作意识的形成。但在推动农民从个体经营向集体生产转变的过程中,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存在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推行新型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国民政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彻底地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因而其领导的农村合作运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农农业经营的分散状态,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单纯用政治力量来推动的,这就使合作社的建立更多地考虑了政府的意愿和制度偏好,容易忽视农民对新型合作互助组织的接受程度和切身利益,从而大大降低了合作社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影响程度。再次,合作组织的发展,过分依赖于政府的扶植,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再加上受战争和社会经济衰退的影响,国民政府扶植合作社的能力有限,这就极大限制了山东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中共在山东领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具有解放生产力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双重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减租减息、反奸清算、土地改革与农民的互助合作实践有着割不断的历史联系,它们共同组成了山东农村集体化初级阶段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共一边用革命手段开辟农村社会平均化的局面,一边用互助合作来维系革命的成果。中共对农民合作组织改造的思路是以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为主,即尊重农民的互助习惯和自愿结合,尽量避免对互助组织内部事务的过多干涉,从而使农民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想象力,对旧式互助组织进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的互助组织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村落社会地方性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制约。随着互助组织的发展,农村的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互助互济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开始树立。
     在当时山东的互助合作运动中,中共有意引导农民走长期互助的道路,因而采取了扶植贫农、中农的策略,使贫农、中农树立起了他们在互助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中共的政策和宣传、教育手段都向互助组织和社会经济的平均化倾斜,这在无形之中给农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压力,使他们在加入互助组织时不得不考虑自己在政治上的得失。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之间存在的张力以及行政力量的参与,导致一些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出现了偏差。
In the first half of20th century, the form of farmers'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was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old to new.which not only retained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Old mutual aid type, but also was attacked and affected by the new type of mutual aid. We can say that the period was an important prepara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Based on "history is an ongoing process," To study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thoroughly, we should not forget the history. Therefore, the article take the Shandong farmers'mutual aid in the first half of20th century as entry point, attempt to observe the basic character of modern farm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and from theory to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farmers and history of cooperation in countryside. And then reveals the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 'collectivization.
     The "closed" of modern rural Shandong affected the "binding force" of farmers in the 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process. In everyday life and production, farmers formed a scattered mutual aid group in the village, whose "binding force" was very strong.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up's external exclusive was strong, which often competed for public resources with villagers outside the group in their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llage, most villages in modern Shandong had a long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was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e, village relationships could maintain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tate in a long time. Natural disasters enhanced the collective defense awareness of the villagers. The distribution of most Shandong villages, the living pattern of villag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walls and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all reflected the Shandong people's awareness of collective defense, 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was not absolutely closed; farmers also need to get resources through external contacts. But most of the farmer's coule not get out of the narrow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and their external relations would not exceed the scope of the marke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verall, the closed characteristics of Shandong rural society was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lid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and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get more social resources in a very limited range, many farmers expanded mutual aid.
     The"binding force"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mutual aid was also restricted by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20th century, the provisions on the farmers'old-fashioned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from clan were the most clear and binding in rural Shandong. Many places had provisions such as "The family from the same clan have priority in the sale of land","If some family organize wedding or funeral, other family from the same clan must be present" and so on. However,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most villages of Shandong families were not strong. Clan Organizations were loosely, Phylogenetic identity Concepts trended weakening, which limited the farmers'mutual aid establishing on the basis of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farmers' mutual aid gradually emerged. In addition, Karmic relationship was also an Important resource in famers'mutal aid.
     From the principal of mutual aid, the "binding force" attracting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mutual aid was mainly the farmers'real needs or interests. In the first half of20th century, Shandong farmers'mutual aid carried out i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agnation, instability and poverty. In addition to some inherent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arable land, low level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natural disasters, and vulgar s of wedding and funeral. The plundering of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andits on the rural society and the plundering from commercial capital and city all made farmers poorer. When lack basic public facilities and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s, as a small-scale Social Security implemented in the rural social network, the mutual aid among farmers wa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Discussion of the binding force in farmers' mutual aid, derived for the concerns of the article in autonomy of farmers' mutual aid logically. The old type of mutual aid in rural Shandong including Ceremonial in weddings and funerals, Agricultural mutual aid in production, financial mutual aid intermediation, Security mutual aid and so on. These mutual aid were all the product of farmers'"ec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they also reflected the "A pattern of sequ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class boundaries" in this mutual aid.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aid, farmers must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nd other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deterrence of Civil punishment mechanism.while,The farmers' mutual aid behavior was dominate by their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common moral sentiments.
     The interest of this article is concentrated in the main body of mutual aid, the procedures of mutual aid,the special signal and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aid, When it Investigates the "exchange" of farmers' old-fashioned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The land tenure was relatively scattered and Community differentiation level was not high in most places in modern rural Shandong, Which restricte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peasant class consciousness.Even in the place where land tenure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here wa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farmers' day-to-day morality and class discourse ". Farmers were more inclined to carry out their mutual aid based on logic or experience of everyday life. We can expla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 mutual ai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mutual ai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farmers' old mutual ai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alth, integrity, reputation real needs elations (kinship, geopolitical relations) were several element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mutual aid. After the Mutual aid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its development w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aths: one was led to the rich heterogeneity mutual aid. There was a certain amount of exploi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mutual aid; other was homogeneity mutual aid buil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two types of mutual aid generally existed in rural Shandong. All sectors of the farmers would select different mutual aid in a rational mann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needs. When needs were met, the relationship broken down or Unfair transactions exceeded a certain range, mutual aid relationship would end.
     In the1920s and1930s, forced by the war, famine and economic crisis, Shando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became dilapidated; Livestock, farm tools and the population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feudal exploitation such as the taxation, usury, etc., was heavier. Mutual aid was a mean by which farmers could solve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mutual aid between farmers was limited, and it could not chang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fundamentally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save the rural crisi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began to introduce Western system to rural.Farmers'cooperative movement basically was a mandatory government-le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s of Shando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from the West into the countryside, through top-down reform, such as making laws, setting the lead agency, economic support and so on, which changed the old mutual aid of the farmer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aid and wa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 awareness.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farmers' shift from the self to the collective production, the weaknesses of this compulsory system arrangements was obvious. First of all,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id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ers'land fundamentally and change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rural areas completely.So the farmers'cooperative movement lead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could not change the dispersion state of the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business fundamentall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Second,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was driven by political forces simply, which mak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s more consider the government's willingness and system preferences, easy to overlook farmers'acceptance and vital interests, and thus greatly reduce the penetration and impact of cooperatives in rural areas. Third,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over-reliance on government support, lacked self-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In addition, with the impact of war and socio-economic decline, the ability of National Government in fostering cooperatives was very limite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s had been limited.
     In the1940s, in Shandong led by Chinese Communists relations a double meaning in liberat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ransform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rom this point of view,the movement of reduction of rent and interest、land reform and anti-rape liquidation we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movement. They common composed the history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Shandong's rural collectivization.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one side, the open up the average of rural society by Revolution means; on the other side, the CPC maintai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volution by the 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movement. The thinking of CPC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rmers'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was in the wa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at was should respect for the habits of farmers' mutual aid and voluntary union, try to avoid too much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the mutual aid organizations. So that farmers could fully play their initiative and imagination, and they could transform and Consolidate mutual e organizations on the basis of old mutual aid.In this process, the new type of mutual aid organizations would inevitably be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local system of village society and social rel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tual aid organizations, the general mood of society also began to change, Farmers' collective ideology began to establish.
     In the Shandong mutual cooperation movement, the CPC intended to guide the farmers to undertake long-term mutual aid.Thus, the CPC had adopted the policies that foster the poor and middle peasants,and establish those peasants' leadership position in the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llective goal, the Communist Party's propaganda, education means and policy all inclined to the average of the mutual aid organizations and socio-economic which pu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to farmers invisibly and made they have to consider their own political gains and losses When they joined the mutual aid organizations.In the proces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economy and collective economy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xecutive power in the process, resulting in mutual cooperation movement of some rural areas had gone wrong.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8-499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页。
    ③刘永估:《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
    ④武寿高:《社会契约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①武寿高:《社会契约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①[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②[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
    ③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沙莲香:《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7页。
    ②[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8页。
    ①[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
    ②[美]弗里曼等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页。
    ②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1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9页。
    ②[日]中村则弘:《日本社会学界关于中国社会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③[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5-148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页。
    ②蔡少卿《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秦宝琦:《清前期天地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③路遥,程献著:《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207页。
    ④王大为:《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一种传统的形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页。
    ①转引自刘平:《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3-14页。
    ②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29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3页。
    ②刘鸿辉、任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东方发展道路:论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5页。
    ①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88页。
    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91页。
    ③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92页。
    ④胡潇:《世纪之交的乡土中国》,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08页。
    ①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6-67页。
    ②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3页。
    ①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②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①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著:《华北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19页。
    ①参见陈龙飞:《富饶的山东》,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20-23页。
    ②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著:《华北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0页。
    ③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著:《华北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0页。
    ④《民国山东通志》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第一册,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第223页。
    孙庆基、林育真主编:《山东省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17-118页。
    魏光兴,孙昭民:《山东省自然灾害史》,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
    ①[德]李希霍芬:《山东和它的门户胶州湾》(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Schantung und seine Eingangspforte Kiautschou),柏林:迪德力西·海默尔出版社1898年,第90页。
    ②[德]李希霍芬:《在中国写作的日记》(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Tagebucher aus China)第2卷,柏林:迪德力西·海默尔出版社1907年,第167页。
    ③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气象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4页。
    ④《申报》,1931年8月14日。
    ⑤《晨报》,1924年10月23日。
    ①李文海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090页。
    ②王林:《山东近代灾荒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1页。
    ③魏光兴,孙昭民:《山东省自然灾害史》,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④《申报》,1877年4月28日。
    ⑤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水利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⑥魏光兴,孙昭民:《山东省自然灾害史》,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⑦李文海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⑧魏光兴,孙昭民:《山东省自然灾害史》,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①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第38-39页。
    ②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第38-39页。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859页。
    ①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②山东省地名研究所编的《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收录的有历史可考的4830个自然村落中,建于明朝者达3448个,占总数的71.39%。目前山东部分县市的村落历史调查也支持“延续至今的山东村落大多建于明朝、建于明朝的村落又大都始建于明初”这一结论。
    ①李万鹏,姜波著:《齐鲁民居》,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9-40页。
    ②李万鹏,姜波著:《齐鲁民居》,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9-40页。
    ③山曼等著:《山东民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年,第125-126页
    ①乔治强曾根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统计,划分出了山东民间自然崇拜的三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以前为自然崇拜的兴盛期,19世纪60年代到1916年为动摇期,此后为衰落期。见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06-607页。
    ②黄怀忠:《从聚落道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③李起元修,王连儒纂:《长清县志》卷九,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④转引自王庆成:《晚晴华北的村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①[美]明恩溥著,陈午睛、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30页。
    ②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9页。
    ③王敬可:《沾化农村杂写》,《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14期。
    ④《赈灾消息》,《救灾会刊》,1934年第5册第11卷。
    ⑤武得正:《泰安土地调查见闻录》,《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20期。
    ⑥孙葆田:《山东通志》卷40,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第1499-1508页。
    ①孟真:《山东底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新青年》,1920年第7卷第2期。
    ②李起元修,王连儒纂:《长清县志》卷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③王敬可:《沾化农村杂写》,《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14期。
    ④任传藻修,穆祥仲纂:《东明新县志》卷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本。
    ⑤[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⑥郭秀峰:《山东潍县土布业概况》(三),《纺织时报》,1935年总1219期。
    ⑦谢元鲤:《山东集市调查与研究辑稿》,香港:世界华人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⑧[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①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乡村建设》,1936年第6卷第1期。
    ②郭秀峰:《山东潍县土布业概况》(三),《纺织时报》,1935年总1219期。
    ③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乡村建设》,1936年第6卷第1期。
    ④谢元鲤:《山东集市调查与研究辑稿》,香港:世界华人出版社2000年,第286页。
    ⑤刘健飞:《邹平风俗调查纲要》(二续),《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①[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115页。
    ②周鸣凤修纂:《峄县志》卷八,光绪三十年(1904年)刻本。
    ③谢元鲤:《山东集市调查与研究辑稿》,香港:世界华人出版社2000年, 第342-344页。
    ①谢元鲤:《山东集市调查与研究辑稿》,香港:世界华人出版社2000年,第332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第32页。
    ②龙菲:《近年来我国关系网络研究述评》,《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7期。
    ③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①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②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③张国刚主编,郑全红著:《中国家庭史》第五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①杨启东修,赵梓湘纂:《青城县志》第二册,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第13-14页。
    ②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1936年)第三编第二章之《人口》表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影印本。
    ③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之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8页。
    ④参考张国刚主编,郑全红著:《中国家庭史》第五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3页:核心家庭指有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指在核心家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两代人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妻的家庭;联合家庭指至少同一代人中有两对夫妻,即由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甚至已婚孙子女组成的家庭;其他家庭指除去上述三种家庭以外的所有家庭,通常这类家庭是缺损家庭。
    ①参见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张国刚主编,郑全红著:《中国家庭史》第五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③刘建飞:《邹平风俗调查纲要(续)》,《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8期。
    ④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5-86页。
    ①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宋宪章等修,于清泮纂:《牟平县志》卷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③《河北月刊》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版。
    ④张育曾,刘敬之:《山东政俗视察记》(上),济南:山东印刷局民国二十三(1934年)年,第126页。
    ⑤张育曾,刘敬之:《山东政俗视察记》(上),济南:山东印刷局民国二十三(1934年)年,第142页
    ⑥张育曾,刘敬之:《山东政俗视察记》(上),济南:山东印刷局民国二十三(1934年)年,第197页。
    ⑦山曼等著:《山东民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年,第229页。
    ⑧刘建飞:《邹平风俗调查纲要(续)》,《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8期。
    ①《1992年山东邹平县调查记录》,转引自傅建成:《20世纪上半期华北乡村家庭关系实态与变迁分析》,见江沛,王先明主编:《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②刘建飞:《邹平县风俗调查纲要》,《乡村建设》第3卷,第7期,1933年8月。
    ③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①转引自麻天祥:《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②麻天祥:《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③王玉茹、燕红忠:《中国近代家庭规模分析》,见张东刚主编:《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①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农情报告》,1934年第2卷第12期,第117页。
    ②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2页
    ③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④国民党内政部:《内政调查统计表》,1935年第20期,第36页。
    ⑤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1页。
    ⑥张国刚主编,郑全红著:《中国家庭史》第五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①[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5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全6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
    ③[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④张玉山:《邹平农家妇女访问的尝试(续完)》,《乡村建设半月刊》,1936年第6卷第8期。
    ⑤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①麻天祥:《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②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③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④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①[日]佐佐木卫:《近代中国の晨村社会における民眾運動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转引自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89页。
    ②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二十二年度馆区工作报告》,《山东民众教育月刊》,1934年第5卷第8期。
    ③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④刘建飞:《邹平县风俗调查纲要》,《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7期。
    ⑤山东省档案馆藏:《辛集村土地经营的调查》,1944年,编号:J026-01-0214-003。
    ①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86页。
    ②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二十二年度馆区工作报告》,《山东民众教育月刊》,1934年第5卷第8期。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54页。
    ①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②张士闪:《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③华东局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编:《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山东省农村调查》,1952年版,第6页。
    ④参见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⑤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
    ①张建国:《魏氏庄园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1页。
    ②韦昌骢:《山东单曹县农民的痛苦》,《村治》,1930年第1卷第7期。
    ③[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④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a参见王日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⑤《邹平家族制度之调查》,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福州:福建教育 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72、73、74、136页。
    ②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③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
    ④杨懋春:《山东胶县南乡之现状》,《村治》,1931年第2卷第3期。
    ①[日]福武直:《日本农村的社会性格》,《福武直著作集》4卷,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第38-39页。
    ②[日]福武直:《日本农村的社会性格》,《福武直著作集》4卷,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第39页。
    ③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5页。
    ①许涤新:《农村破产中底农民生计问题》,《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期。
    ②韦昌骢:《山东单曹县农民的痛苦》,《村治》,1930年第1卷第7期。
    ③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④杨懋存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4页。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42页。
    ②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③[美]费正清著,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页。
    ④《北支惯行调查资料》,第71辑第10号,《家族制度篇·山东省恩县后夏寨庄》,第91-92页,转引自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⑤谢锡文修,许宗海纂:《夏津县志续编》卷五,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①《滨海地委关于土地改革的初步总结》,《山东党史资料》,1988年第4期,第59页。
    ②中共聊城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鲁西北革命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40页。
    ③梁秉锟修,杨酉桂等纂:《莱阳县志》卷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④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五,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①参见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38页。
    ②葛延英修,吴元录等纂:《重修泰安县志》第六册,民国十八年(1929年)铅印本。
    ③袁兆春:《(孔府档案)等有关孔氏家族宗族法资料选摘》,见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15页。
    ④选自牟日宝,牟珍主编:《栖霞名宦公牟氏望族》,北京:现代家教杂志社1997年,第318-320页。
    ⑤牟日宝,牟珍主编:《栖霞名宦公牟氏望族》,北京:现代家教杂志社1997年,第325-326页。
    ⑥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⑦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调查部:《邹平家族制度之调查》,《乡村建设半月刊》,1935年第5卷第1期。
    ①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②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
    ③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④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⑤[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92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②满铁调查部:《北支农村调查报告》,二,油印本1940年,转引自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③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
    ④任志强:《试论明清时期产权的共业形式》,选自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清史论丛》第5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①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②《七修日照丁氏家乘》,转引自《民国山东通志》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第三册,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第1671页。
    ③道光癸卯年重修《傅氏族谱》,嘉荫亭藏版。转引自《民国山东通志》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第三册,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第1691页。
    ④[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⑤[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⑥道光癸卯年重修《傅氏族谱》,嘉荫亭藏版。转引自《民国山东通志》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第三册,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第1691-1692页。
    ①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②成功:《五莲县大毛庄整顿互助组的办法》,《大众日报》,1948年5月12日。
    ③周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参考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页。
    ②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97页。
    ③鞠春彦《教化与惩戒:从清代家训和家法族规看传统乡土社会控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1页。
    ④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11页。
    ⑤程献:《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①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乡村建设半月刊》,1936年第6卷第1期。
    ②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③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北支惯行调查资料》,第71辑第10号,1942年油印本,第9、116页,转引自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④钟敬文等主编:《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7-358页。
    ①姜波、田禾、李万鹏等编著:《山东居住民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南京: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89页。
    ③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08页。
    ①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②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49页。
    ③王维屏:《一页新教材——山东省》,《地理教育》,1936年1月。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⑤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205页。这里的“元”
    和下一则材料中的“元”均指银元。
    ⑥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上海:黎明书局1935年,第217页。
    ⑦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
    ⑧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①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60—61页。
    ②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③参见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679页。
    ④雷啸岑:《一月来之内政》,《时事月报》(卷4合订本),1—6期,1931年,第62页。
    ⑤孙向群:《从家乡认同到国家认同:论旅京山东人在五四时期的活动》,《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⑥《山东旅沪同乡会》,上海市档案馆Q6-5-947,转引自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699页。
    ⑦《山东旅沪同乡会》,上海市档案馆Q6-5-947,转引自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699页第700页-701页。
    ⑧孙向群:《从家乡认同到国家认同:论旅京山东人在五四时期的活动》,《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①天津档案馆藏134会馆全宗,转引自王静《试论近代天津的山东旅津同乡会》,《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①参见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689、699页。
    ②李起元修,工连儒纂:《长清县志》卷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③张志熙修,刘靖宇纂:《东平县志》卷八,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①王元一修纂:《桓台县志》卷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刊本。
    ②《农商公报》,1916年第3卷第7期。
    ③参见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2页。
    ④《山东潍县之织布业》,《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6卷第1期。
    ⑤阳谷档案馆档案:《阳谷三区:孙庄摸底工作总结》,第1-2页,编号为TD0637,转引自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2页。
    ⑥山东省档案馆藏:《牙前县鲁家夼村调查总结》,1943年,编号:G024-01-0017-007。
    ①蓝梦九:《山东农村中同有合作雏形的记载》,《乡村建设》,1932年第2卷第2期。
    ②胶济铁路管理局编:《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汇编》,六分册,第2页;三分篇,第11页;一分篇,《牟平县》,第6页,1934年。
    ③济南市总工会编:《济南工人运动史,1840-1949》,北京:中共工人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商业志》,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②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244页。
    ③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旧事》,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①[日]满铁调查部编:《支那经济年报》,(东京)改造社1941年版,第249页。转引自齐现广:《近代山东移民的空间位移与职业流向》,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51页。
    ②[英]琼斯著,胡继瑷译:《1931年以后的中国东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65页。
    ③钟敬文等主编:《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0页。
    ④[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 相互作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6页。
    ①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一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第747页。
    ②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9页。
    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续)》,《乡村建设》,1932年第6卷第2期。
    ④[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⑤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①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4-155页。
    ①胡振华、陈柳钦:《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②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宋宪章等修,于清泮纂:《牟平县志》卷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②宋宪章等修,于清泮纂:《牟平县志》卷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③杨士骧等修,孙葆田等纂:《山东通志》卷四十《疆域志第三·通志三之九·风俗》,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印,第1499页。
    ④杨士骧等修,孙葆旧等纂:《山东通志》卷四十《疆域志第三·通志三之九·风俗》,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印,第1500页。
    ⑤赵英祚修纂:《鱼台县志》卷一,清光绪十五年(1899年)刻本。
    ⑥卢永祥修,王嗣鋆纂:《济阳县志》卷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⑦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⑧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71页。
    ⑨周钧英修,刘仞千等纂:《临昫续志》卷十五,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①潘守廉修,袁绍昂等纂:《济宁县志》卷四,民国十六年(1927年)铅印本。
    ②高紫庭:《福山县之社会及农村》,《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5期。
    ③乌廷玉等:《现代中国经济的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④陈波:《山东栖霞县丧礼之一斑》,《新运导报》,1937年第5期、第6期。
    ⑤[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①陈波:《山东栖霞县丧礼之一斑》,《新运导报》,1937年第5期、第6期。
    ②桑本谦:《民间的社会保障——对山东农村互助合作规范的经济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③山曼等著:《山东民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年,第262页。
    ④桑本谦:《民间的社会保障——对山东农村互助合作规范的经济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刘健飞:《邹平风俗调查纲要(二续)》,《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②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调查部:《邹平家族制度之调查》,《乡村建设半月刊》,1935年第5卷第1期。
    ③《德州地区党史专题资料选编》第1辑,中共德州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6年,第36页。
    ④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99页。
    ⑤武厚仁:《山东潍县的丧礼》,《新运导报》,1937年第5期、第6期。
    ⑥《德州地区党史专题资料选编》第1辑,中共德州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6年,第36页。
    ①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著:《华北的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5页。
    ②罗伦,景甦主编:《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162-176页。
    ③徐慕韩:《山东省的农村经济概况》,《国际贸易导报》,1936年第8卷第8期。
    ④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自耕农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社会调查:邹平一四三四农家田产权之分配及耕地状况调查》,《乡村建设》,1935年第5卷第3期。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种谷》。
    ③《沙井村访问记录》,转引自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60页。
    ①徐秀丽:《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耕作制度》,《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陶玉田:《鲁北十县农业调查报告》,《山东农矿公报》,1930年第13期。
    ③胶济铁路管委会:《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安邱》,1932-1933年,转引自徐秀丽:《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耕作制度》,《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④参见[美]卜凯著:《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第六章第18表,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系1937年译印。
    ⑤参见王建革:《近代华北的耕作制度及其生态与社会适应》,《古今农业》,2001年第4期。
    ①[美]卜凯:《中国土地利用》,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系1941年,第405页。
    ②转引自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①参见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6—417页。
    ①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95页。
    ②山东省陆军特务机关:《鲁东农业概况》,昭和17年(1942年),第305-306页。
    ③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95页。
    ④参见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8页。
    ⑤参见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5页。
    ⑥刘行冀:《中国耕牛问题》,《中国实业》,1935年第1卷第12期。
    ①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95页。
    ②《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山东省农村调查》,华东局政委员会士改委员会1952年,第32页。
    ③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1页。
    ④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3页。
    ⑤陈赓孙:《华北五省之农村经济及棉业调查(续)》,《国际贸易导报》,1936年第8卷第7期。
    ①《菏泽农村的写真》,《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5期。
    ②现在一些学者将换工的概念与搭套、合具等农耕方面的互助形式混为一谈,这样不免造成研究上的混乱,本文参考了张思在《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一书中对换工的定义,突出换工中”对等交换”的特点。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60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57页。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57页。
    ④山东省档案馆藏:《海阳山前村的互助转变》,1948年,编号:G031-01-1706-0007。
    ⑤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60页。
    ⑥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60页。
    ⑦转引自[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2页。
    ②蓝梦九:《山东农村中固有合作雏形的记载》,《乡村建设》,1932年第2卷第2期。
    ③施闰章等修纂:《登州府志》卷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刻本。
    ④万邦维修,卫元爵等纂:《莱阳县志》卷二,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本。
    ⑤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5页。
    ①山东省档案馆藏:《关于农村互助问题的资料》,1948年,编号:G031-01-0437-018。
    ②山东省档案馆藏:《辛集村土地经营的调查》,1944年,编号:J026-01-0214-003。
    ③蓝梦九:《山东农村中固有合作雏形的记载》,《乡村建设》,1932年第2卷第2期。
    ④《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转引自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6页。
    ⑤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⑥上世纪,日本学者关于华北农村搭套对象的经济条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以戒能通孝、福武直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搭套是拥有、耕种相同数量土地的农家几个人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关系”,以此强调农民“合理算计”的一面,来作为共同体否定论的注脚。而内山雅生从分析满铁调查的农户租佃资料入手,制成“搭套农家相互关系图”,指出“搭套在经营规模相当的农家之间进行的情况比较少”,“村民之间存在着一种贫民救济的机能”,试图发现近代华北农村村民结合的强固性,从而在根基上推翻戒能等人对华北农村特质的描述。为弄清华北农村合具惯习的真相,中国学者张思对满铁调查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田野调查资料,厘清了关于合具的相关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合具对象经济条件对等说法的正确性。具体内容参见张思:《近代 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第五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57页。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1987页。
    ④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60页。
    ⑤《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转引自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0-171页。
    ⑥《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见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3页。
    ①《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见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0页。
    ②《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见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0-171页。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④[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⑤[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57页。
    ③《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山东省农村调查》,华东局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1952年,第10页。
    ④《于韩村土地浮财分配登记表》,转引自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64-166页。
    ⑤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9页。
    ②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12页。
    ③《后夏寨村调查记录—1994年8月》,转引自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1页。
    ④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⑤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6编3章,南京: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265页。
    ⑥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42页。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22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01页。
    ③传统时代的代耕是指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将自己的土地交给自己的亲戚或好友代种,”这种代种地,因主佃双方均系农民,经济上往往不分彼此”,(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山东省农村调查》,1952年,第20页。)属于互助的范畴。而抗战后根据地推行的”代耕”则是作为劳务优抚的措施,专门为了帮助抗属而无代价地给贫困抗属施以帮助,带有强制性,不属于互助。“帮工”没有什么约束,在需要他人劳动援助的时候,可以临时的对相互亲近的人和人在任何时候寻求帮助,接受帮助的人同时也有义务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无偿提供帮助,因此帮工也是一种村民间自愿的劳动“互助”。
    ④罗朝晖《富农与新富农——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①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51页:“如果说对最低限度保障的需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个强大的动因,那么,人们在满足这种需要的农民社会里就能发现制度化的模式,事实上,在生存伦理有了社会表达方式的村了内部,在塑造人的日常行为的社会控制和互惠的模式里,这一动因是头等重要的。把大量行为统一起来的原则似乎是:‘在村民所控制的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将保证所有的村民家庭都得到起码的生存条件’。在这一意义上的乡村平等主义是保守的而不是激进的;它要求一切人都有住所,都能生存,而不是一切人完全平等”。
    ①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②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6页。
    ①后夏寨村自耕农占86.3%,冷水沟村自耕农91.4%,中农在自耕农中占有相当的优势。
    ②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0页。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6页。
    ④段国卿,岳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农民运动简论》,《山东史学集刊》.1983年第1期。
    ④20世纪30年代,中国富农大约占农户总数的6%,中农约占总户数的20%。
    ⑥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计划司:《两年来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北京:中华书局1952年,第224页。
    ①《义和团中日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第37页。
    ②I AM A REFUGEE.Cheeloo Monthly.NO.24-25.December.1.1936年,p4。转引自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迂:1912-1937》,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③董龙凯:《近代山东黄河泛区的林在措施及评价》,《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④《义和团中日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第38页。
    ①徐宗干修,卢朝安等纂:《济宁直隶州志》卷三,咸丰九年(1859年)刻本。
    ②韦昌骢:《山东单曹县农民的痛苦》,《村治》,1930年第1卷第7期。
    ③何治平:《山东邹平齐东一带义坡社之调查》,《益世报》,1935年2月16日。
    ④[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5页。
    ⑤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四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8—29,35页。
    ⑥ Sidney D. Gamble. North China Villages_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 University and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63. P69.
    ①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第795页。
    ②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③曲金良:《中国民俗知识·山东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79页。
    ④《义和团中日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第30页。
    ⑤《义和团中日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馆藏,第33页。
    ①于京西:《漫话沂水联庄会》,《沂水县文史资料》第7辑,沂水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2年,第142页。
    ②《中华民国建国史》第3篇,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年,第751页。
    ③于京西:《漫话沂水联庄会》,《沂水县文史资料》第7辑,沂水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2年,第144-145页。
    ④项定荣:《山东邹平之乡村建设事业》,南京:中国地方自治学会1935年,第28页。
    ⑤王先明,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防卫体制的变迁——邹平联庄会与新桂系民团比较 研究》,《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①谢锡文修,许宗海纂:《夏津县志续编》卷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②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③杨焕鹏:《红枪会与近代乡村自卫——1912—1917以鲁东地区为中心》,《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④范春三,袁东旭:《红枪会秘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第258页。
    ①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文史集粹》(社会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7页。
    ②中农:《红枪会》,《犁头周报》,1926年第11期。
    ③马毓山、周庆月:《聊城东部的红枪会》,《聊城文史资料》第7辑,山东省聊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5年,第183页。
    ④姚雪垠:《长夜》,选自《姚雪垠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⑤杨焕鹏:《红枪会与近代乡村自卫——1912—1917以鲁东地区为中心》,《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⑥《北支惯行调查资料·村落制度篇·山东省恩县后夏寨庄》,,第15—17页,107页。转引自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①曹乃鼎:《一支活跃在鲁东南地区的农民自卫团练——五莲县大古家沟大刀会始末》,《潍坊文史资料》第8辑,山东省潍坊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2年,第242-244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选自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34页。
    ①《农赈消息》,《救灾会刊》,1934年6月。
    ②俊才:《山东广饶县农民生活》,《中国青年》,1924年第2卷第30期。
    ③高紫庭:《福山县之社会及农村》,《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5期。
    ④南阳:《垦殖东北与民生国计》,《中东经济月刊》,1930年第6卷第9期。
    ⑤卫广儒:《泰安的农村》,《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5期。
    ①《诸城焚掠》,《兴华》,1924年第21卷第30期。
    ②《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会报》,第82-85页。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664-665页。
    ③日本外务省通商局:《清国事情》上册,明治四十年(1907年)版,第332-333页。
    ①李锡周:《中国农村经济实况》,北京:北平农民运动研究会1928年,第62页。
    ②王毓铨:《山东莱芜县农村实况》,见于家驹:《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635页。
    ③[德]瓦格纳,王建新译:《中国农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32页。
    ④朱宪章等修,于清泮纂:《牟平县志》卷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①《农情报告:各省农民借贷调查》,《农业周报》,1934年第3卷第16期。
    ②邵履均:《山东莒县邵泉乡社会状况调查》,《村治》.1930年第2卷第1期。
    ③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5编9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89页。
    ④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8编2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677页。
    ⑤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8编2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678页。
    ⑥《邹平农村经济概况》,《乡村建设》,1936年第6卷第5期。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5编9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193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5编9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189页。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第681页。
    ④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金融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22页。
    ⑤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2页。
    ①山东省档案馆藏:《桓台县索镇区六个村初步调查材料》,1948年,编号:G026-01-0037-001。
    ②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金融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20页。
    ①山东省档案馆藏:《农村借贷问题》,1942年,编号:G052-01-0075-007。
    ②[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③山东省档案馆藏:《农村借贷问题》,1942年,编号:G052-01-0075-007。
    ①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506页。
    ②山东省档案馆藏:《农村借贷问题》,1942年,编号:G052-01-0075-007。
    ③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上海: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第1页。
    ④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⑤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①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②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219页。
    ③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第414-415页。
    ④林飞主编:《济宁市金融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⑤山东省档案馆藏:《群众运动材料—丙种类型村典型调查》,1948年,G031-01-1573-003。
    ①山东省栖霞县志编纂委员会:《栖霞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4—165页。
    ②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资料》第12辑,1996年,第125—126页。
    ③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北京:北平燕京大学经济学系1935年,第131页。
    ④《合会与合作社》,见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农情报告》,1934年第11期。
    ①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②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2页。
    ③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页。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展、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8页。
    ⑤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 77页。
    ①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6页。
    ②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0页。
    ③王药雨:《山东昌邑县农村的“孝帽子会”》,见千家驹主编《中国经济论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66-368页。
    ④宋凤西:《老会》,《民俗研究》,1989年第4期。
    ⑤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2页。
    ⑥诸城市志编委会:《诸城市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76-377页。
    ①山东省档案馆藏:《各村的社会调查工作总结》,1942年,编号:G02401-0017034。
    ①陈松岩:《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页。
    ①山东省合作学会:《山东合作运动概况报告》,《合作月刊》,1934年第6卷第11-12期合刊。
    ②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41页。
    ③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81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81页。
    ①陈松岩:《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3页。
    ②陈松岩:《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4页。
    ③陈松岩:《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页。
    ④姚公振:《中国农业金融史》,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第179页。
    ⑤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310页。
    ⑥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235页。
    ⑦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056页。
    ①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236-237页。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238-239页。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237页。
    ④《文史资料选集》第80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
    ⑤蒋介石:《整理土地是我们国计民生的一个生死关键》,引自张其姰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653页。
    ⑥参见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91—92页。
    ⑦蒋中正:《中国经济学说》,北京:台北帕米尔书店1943年,第39页。
    ①李树基:《中国之合作和运动》,合肥:安徽省农业合作委员会1937年,第44页。
    ②《济南市市政月刊》,1930年第2卷第3期。
    ① 《山东合作事业报告》(1936年9月),见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708页。
    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中国合作事业》,1948年,第12页。
    ①《合作社法》,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601页。
    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1936年,第183页。
    ③《山东省战时经济建设之回顾》(节录),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52页。
    ①《战时经济建设纲要》,1941年9月山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石印本,山东省图书馆特藏部历史档案,第33-35页。转引自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2—823页。
    ②参见《山东省合作事业过去办理情形》(1946年9月3日),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40页。
    ③《山东省三十二年度合作事业工作报告》,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12页。
    ④《山东省三十二年度合作事业工作报告》,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11页。
    ⑤参见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9页。
    ①《山东省三十二年度合作事业工作报告》,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13页。
    ②《山东省三十二年度合作事业工作报告》,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11页。
    ③山东省合作学会:《山东合作运动概况报告》,《合作月刊》,1934年第6卷第11-12期合刊。
    ④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13页
    ⑤屈凌汉:《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区报告》,选自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 《民国丛书》第4编之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第317页。
    ①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民国丛书》第4编之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第515页。
    ②屈凌汉:《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区报告》,选自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民国丛书》第4编之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第324页。
    ③何思源:《山东省教育辅导委员会工作报告》,选自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民国丛书》第4编之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第448-450页。
    ①郭铁民,林善浪:《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158页。
    ②郑厚博:《中国合作金融之检讨》,《合作事业》,1941年第3卷第3期。
    ①山东省合作学会:《山东合作运动概况报告》,《合作月刊》,1934年第6卷第11-12期合刊。
    ②符致逵:《商业银行对于农村放款问题》,《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22期。
    ③章元善:《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第159页。
    ①章元善:《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159-161页。
    ②章元善:《合作与经济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4页。
    ①任济民:《菏泽实验县合作事业报告》,《山东合作》,1935年第3卷第10-12期。
    ②董树荣:《华洋义赈会与旧中国的合作社》,《文史精华》,1998年第2期。
    ③参见曲直生:《河北省八县合作社农民耕田状况之一部分》,《社会科学杂志》,1933年第4卷第1期。
    ①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38页。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1页。
    ③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物发行处1934年,第11页。
    ④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物发行处1934年,第11页。
    ⑤善峰:《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8页。
    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邹平农村金融工作实验报告》,1935年,第9页;罗子为:《邹平实验县二十五年度各种合作社概况报告专号·绪言》,《乡村建设》半月刊,1937年第6卷第17—18合刊。
    ①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山东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二届概况报告》,1935年,第9页。
    ②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金融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69页。
    ③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④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1页。
    ⑤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4-105页。
    ⑥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4-105页。
    ①薛暮桥:《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5页。
    ②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907-910页。
    ③成学先:《30年代梁漱溟对邹平风俗的改革》,选自梁培宽编:《梁漱溟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④萧光畔:《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4期。
    ①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报告》,章元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4年,第36页。
    ②吕伟俊等著:《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山东:齐鲁书社2002年,第333页。
    ③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67-468页。
    ④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09页。
    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8、369、372页。
    ①葛兰笙:《山东合作学会会务报告》,《山东合作》,1935年第3卷第10-12期。
    ②葛兰笙:《山东合作学会会务报告》,《山东合作》,1935年第3卷第10-12期。
    ③葛兰笙:《山东合作学会会务报告》,《山东合作》,1935年第3卷第10-12期。
    ①刘家峰:《基督教育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宗教·教育·社会——吴梓铭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第56页。
    ②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①率真:《黄灾过后话济宁》,《乡村建设半月刊》,1937年第6卷第10期。
    ②《乡村建设旬刊》,1934年第4卷第14期。
    ③梁明德:《合作通讯:邹平信用庄仓合作社概述》,《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9期。
    ④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135页。
    ⑤《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五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1937年第6卷第17-18期合刊。
    ⑥《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五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1937年第6卷第17-18期合刊。
    ⑦《山东省县政建设实验区各县农村互助社规程》,《山东民政公报》,1935年第240期。
    ①《山东临沂涌泉村琅琊草帽运销合作社章程》,《乡村建设旬刊》,1933年第2卷第16期。
    ②当时全国合作社每社的平均人数为38人。
    ③《邹平信用合作社近况》,《乡村建设》,1936年第5卷第11期。
    ④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135页。
    ⑤《山东临沂涌泉村琅琊草帽运销合作社章程》,《乡村建设旬刊》,1933年第2卷第16期。
    ⑥吴敬敷:《邹平见闻录》,《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4年第2卷第4期。
    ⑦任子正:《邹平合作事业概况》,《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⑧《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五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1937年第6卷第17-18期合刊。
    ①于鲁溪:《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农场四年来工作之回顾》,《乡村建设》,1935年第5卷第4期。
    ②任子正:《邹平合作事业概况》,《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③梁明德:《合作通讯:邹平信用庄仓合作社概述》,《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9期。
    ①《山东省战时经济建设之回顾》(节录),选自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52页。
    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1936年,第183页。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228页。
    ④郑厚博:《中国之合作运动》,《农村经济》,1936年第3卷第4期。
    ①根据《山东省各县合作社统计表》(1934年底)统汁,选自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407-411页。
    ②《中国之合作运动》,《合作经济》,1949年第3卷第4期。
    ①山东省合作学会:《山东合作运动概况报告》,《合作月刊》,1934年第6卷第11-12期合刊。
    ②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489页。
    ①《华北建设年史》,天津:东亚新报社天津支社1944年,第230页。
    ②松崎雄二郎:《北支那经济的新动向》,东京: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1944年,第214页。
    ③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中国近代经济史》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27页。
    ④《山东分库工作报告》,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844页。
    ①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下篇·山东省之经济建设》,1937年,第42页。
    ②焦定远:《山东省农村经济暨合作调查辑要(续)》,《华北合作》,1938年第4卷第8期。
    ③参见贾学耆:《办理临淄县烟叶产销无限合作社经过情形及将来计划书》,《山东建设半月刊》,1936第1卷第1期。
    ④宋宪章修,邹允中等纂:《寿光县志》卷十一,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①《张锡吕关于抗战三年来的合作事业稿》,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之《财政经济(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0页。
    ②李鼐:《山东邹平实验县实验规程汇编》,邹平:乡平问题研究社1936年,第13页。
    ③《张锡昌关于抗战三年来的合作事业稿》,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之《财政经济(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0页。
    ④秦亦文:《邹平实验县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报告》,《乡村建设》,1935年第5卷第4期。
    ⑤屠绍祯:《青岛市合作事业概况》,《山东合作》,1935年第3卷第10-12期。
    ①梁明德:《合作通讯:邹平信用庄仓合作社概述》,《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9期。
    ②《山东合作事业报告》,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712页。
    ③《山东合作事业报告》,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720页。
    ④任子正:《邹平合作事业概况》,《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⑤《一年来复兴农村政策之实施状况》,《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4年第2卷第3期。
    ①《合作消息:山东邹平县的运销合作发达》,《农友》,1935年第3卷第1期。
    ②赖建诚:《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社会经济史的分析》,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第82页。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第45页。
    ①任子正:《邹平合作事业概况》,《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9期。
    ②《鲁省推广棉业》,《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8期。
    ③陈世灿:《山东齐东美棉产销合作社纪略》,《棉讯》,1934年第5期。
    ④吴敬敷:《邹平见闻录》,《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4年第2卷第4期。
    ①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13页。
    ②参见齐立梅:《中国近代农业合作运动的特征》,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49页。
    ③覃振:《民族复兴运动中对于家族制之问题》,《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0期。
    ④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62页。
    ⑤李作周:《山东潍县的大地主》,《中国农村》,1935年第1卷第7期;李亚夫:《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实例》,《中国农村》,1935年第1卷第11期。
    ⑥[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9-110页。
    ⑦[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9页。
    ⑧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9-180页。
    ①龚鸾:《潘家店:鲁西农村中小镇店的典型》,《乡村建设》,1936年第6卷第1期。
    ②《山东合作事业报告》,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710页。
    ③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1936年,第183页。
    ④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1936年,第183页。
    ①梁明德:《合作通讯:邹平信用庄仓合作社概述》,《农行月刊》,1936年第3卷第9期。
    ①山东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创立和建设的根据地之一,它的范围大体是包括现在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河北、江苏两省的部分地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抗战时期人口约2400万,解放战争时期人口约4000万。抗战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在行政区划上重叠现象比较严重,到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分成了五个大区:西起运河,东至寿光,南起胶济路,北至天津以南青县的地区为渤海区;西起津浦路,东至莒县,南起费县,北至胶济路的地区为鲁中区:西起宁阳县,东至邳县,南起陇海路,北至临沂县的地区为鲁南区;西起胶济路,北至渤海湾的地区为胶东区。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1页。
    ③《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关于春耕的指示》,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8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①黄文主,赵振军:《抗日根据地军民大生产运动》,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第227页。这里的2000余万元指的是北海银行币。
    ①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8页。
    ②黎玉:《山东过去政权工作与今后工作方案》,《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第9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页。
    ①刘大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②黎玉:《山东省政府关于减租减息增资的布告》,选自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的减租减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415-416页。
    ③《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8页。
    ④《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放手发动新解放区群众的工作指示》,《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16辑,第95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②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页。
    ③《论群众路线与山东群众运动》,《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15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8页。
    ④岳海鹰、唐致卿:《山东解放区史稿·抗日战争卷》,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①《解放日报》,1944年1月29日。
    ②《解放日报》,1944年12月30日。
    ①《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②中共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编:《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滨海区农村经济调查》,1989年,第145页。
    ③《山东莒南变工互助的成绩、种类和经验》,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18页。
    ④《介绍朱兰亭的变工组》,《大众日报》,1945年4月15日。
    ⑤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0页。
    ①《山东滨海区变工互助的经验》,《解放日报》,1945年4月3日。
    ②张林夫:《对山东培养互助合作典型的研究》,选自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业司辑:《农业生产互助组参考资料》第2集,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1953年,第38页。
    ③张林夫:《对山东培养互助合作典型的研究》,选自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业司辑:《农业生产互助组参考资料》第2集,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1953年,第40-41页。
    ④《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⑤郭影秋:《杨心田的互助组》,《冀鲁豫日报》,1945年6月12日。
    ①山东省档案馆藏:《典型互助生产汇报》,1949年,编号:G024-01-0580-001。
    ②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2-753页。
    ③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0页。
    ④《莒南县三区十一村阶级关系的变化》,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28页。
    ①《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9页。
    ②《山东莒南变工互助的成绩、种类和经验》,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12页。
    ③《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5页。
    ④《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⑤《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
    ①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开展春耕运动的指示》,《大众日报》,1945年1月15日。
    ②《临沭西河口、金花村劳动互助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③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④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⑤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①《临沭西河口、金花村劳动互助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699页。
    ②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8页。
    ③《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④《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⑤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0页。
    ①黎玉:《黎玉在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上的总结报告》,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0页。
    ②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9页。
    ①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②《如何发展巩固变工》,《大众日报》,1945年12月27日。
    ③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68页。
    ④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调研室材料股编:《关于滨海区六十六个村子的土地人口问题之调查研究》,《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9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0-191页。
    ⑤《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半年农林工作的指示》,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 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5-646页。
    ①《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半年农林工作的指示》,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5-646页。
    ②《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页。
    ③《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1页。
    ④山东省档案馆藏:《福山狮子山区东黄山村农村调查》,1948年,编号:J024-01-0545-005。
    ⑤《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
    ①《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2页。
    ②《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3页。
    ①《莒南县筵宾、大店、沟头三区农村经济调查》,选自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1页。
    ②《临沭西河口、金花村劳动互助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7页。
    ③新华社滨海电讯:《滨海区莒南变工互助的分析》,《解放日报》,1944年6月2日。
    ①《临沭西河口、金花村劳动互助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②《官地村农业劳动合作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15页。
    ③《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
    ④《官地村农业劳动合作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1991年,第714页。
    ①《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9页。
    ②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③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8页。
    ④新华社滨海电讯:《滨海区莒南变工互助的分析》,《解放日报》,1944年6月2日。
    ①郭影秋:《杨心田的互助组》,《冀鲁豫日报》,1945年6月12日。
    ②《山东临沭一带的搭犋队》,选自张永森:《山东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4页。
    ③《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5页。
    ④王三影:《文登富贵村组织互助组的经验》,胶东《大众报》1948年10月2日。
    ⑤翟向东:《劳动互助经验介绍》,选自《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2辑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0页。
    ⑥胡乐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67页。
    ①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8页。
    ②《胶东生产互助合作小组经验介绍》,山东《大众日报》1944年1月15日。
    ③翟向东:《劳动互助经验介绍》,选自《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2辑下,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0页。
    ①《胶东生产互助合作小组经验介绍》,山东《大众日报》1944年1月15日。
    ②山东省档案馆藏:《关于农村互助问题的资料》,1948年,编号:G031-0437-018。
    ③火星:《戴公田变工队一年概况》,《大众日报》,1944年12月17日。
    ④山东省档案馆藏:《关于农村互助问题的资料》,1948年,编号:G031-0437-01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5页。
    ①《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9-708,711页。
    ②山东省档案馆:《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1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2-373页。
    ③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泰州:苏北新华书店1949年,第163页。
    ①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3页。
    ②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3页。
    ③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3页。
    ④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4页。
    ①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4页。
    ②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4页。
    ③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4页。
    ④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4页。
    ⑤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6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2页。
    ⑥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主编:《山东省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①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5页。
    ②薛暮桥:《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③《山东省政府关于一九四六年生产工作的指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138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主编:《山东省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②参见《山东省农业合作会议总结》,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153页。
    ①耿广波:《山东省农林合作会议总结》,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7页。
    ①《山东省战时功罪推行委员会关于开展合作事业的指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31页。
    ②《介绍洙江区一个合作社的特点》,《大众日报》,1944年4月7日。
    ③《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工作三年来的总结与今后施政之中心方案》,《供销》,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42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②薛暮桥:《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5—116页。
    ③《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春耕生产和救灾工作的指示》,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3页。
    ④《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春耕生产和救灾工作的指示》,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1页。
    ⑤《胶东区士地改革档案史料》,《山东党史资料》1989年第3期,第43页。
    ①《山东省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选自《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665页。
    ②杜润生:《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③山东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山东党史资料》,1985年第2期,第13页。
    ④山东省档案馆:《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18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⑤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4页。
    ⑥山东省档案馆藏:《菎崳县文山区柳林村情况调查总结》,1948,山东档案馆G24-01-5531-004。
    ①《卫固镇土改全过程》,选自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桓台革命斗争史》,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②《卫固镇土改全过程》,选自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桓台革命斗争史》,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③吕铭铎,常毅传:《牟平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山东党史资料》,1990年第1期
    ④罗朝晖:《富农与新富农——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⑤《卫固镇土改全过程》,选自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桓台革命斗争史》,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4页,第724页。
    ②山东省档案馆;《渤海区土地改革档案史料》,《山东党史资料》,1989年第2期,第13页。
    ③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29页。
    ④山东省档案馆藏:《渤海区三个劳动互助组的典型材料》,编号:G0034-0001-0285-001 0。
    ①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村工作委员会:《当前山东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大众日报》,1952年3月15日。
    ②山东省档案馆藏:《海阳山前村的互助转变》,1948年,编号:G031-01-1706-0007。
    ①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村工作委员会调查组:《山东广饶县三柳树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解放日报》,1959年3月25日。
    ②《沂源县娄家铺村按类型整理变工组》,《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春耕生产和救灾工作的指示》,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9页。
    ③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46页。
    ①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55页。
    ②山东省档案馆藏:《关于农村互助问题的资料》,1948年,编号:G031-0437-018。
    ①《山东省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选自《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666页。
    ②高凌云:《费县西马庄妇女参加变工组》,《大众日报》,1949年8月27日。
    ③山东省档案馆藏:《渤海区三个劳动互助的典型材料》,1949年,编号:G034-01-0285-010。
    ④李乡朴:《山东老区的劳动互助组织是怎样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华半月刊》,1950年第13卷第17期。
    ⑤耿骏:《为群众服务的臧家庄子合作社》,选自杨波:《山东解放区的工商业》,济南:山东新华书店1946年,第55页。
    ⑥《模范的牛栏官庄生产合作社》,《大众日报》,1946年7月8日。
    ①《塘子模范合作社》,《大众日报》,1946年6月4日。
    ②参见《山东省农业合作会议总结》,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151页。
    ③《北海推进社与合作社的一般情况》,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第441页。
    ④《渤海组织合作社联合运销》,《大众日报》,1948年11月18日。
    ⑤《山东省1946年度生产统计资料》,选自张永森《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2页。
    ①《小坊前合作社调查》,《大众日报》,1948年8月5日。
    ②《全省各地农林蚕场一年来恢复建设成绩》,《大众日报》,1949年2月12日。
    ①《全省各地农林蚕场一年来恢复建设成绩》,《大众日报》,1949年2月12日。
    ②《胶东农业实验场1949年工作总结》,选自《山东解放后科技史料选编》,济南: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7年,第175页。
    ③《胶东实业处、滨海蚕业推进社研究恢复发展蚕业》,《大众日报》,1949年4月5日。
    ④《山东省胶东区行政公署关于各级农场今后之工作方针与机构组织的决定》,选自《山东解放后科技史料选编》,济南: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7年,第37-38页。
    ⑤《与农林科合并后的胶东农场》,胶东《大众报》,1945年6月17日。
    ①《山东省下丁家农业合作发展史》,选自《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702页。
    ②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58页。
    ③《群众》,1944年第9卷第3、4期合刊。
    ④山东大学中文系:《尹集人民公社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⑤《大毛庄劳动互助组织的整顿与巩固》,《大众日报》,1948年3月24日。
    ①《山东省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选自《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第665页。
    ②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82-1083页。
    ③[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10页。
    ④《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2页。
    ⑤山东省档案馆藏:《1948年12个典型家庭的观察》,1949年,编号:G018-01-0009-001。
    ⑥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①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003页。
    ②《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3-84页。
    ③[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
    ④[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第295页。
    ⑤[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业,第297页。
    ⑥[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第297页。
    ⑦山东省档案馆藏:《1948年12个典型家庭的观察》,1949年,编号:G018-01-0009-001。
    ⑧山东省档案馆藏:《整理互助组的初步总结》,1949年,编号:G031-01-1593-005。
    山东省档案馆藏:《整理互助组的初步总结》,1949年,编号:G031-01-1593-005。
    ①《毛洋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65页。
    ②《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为(严重的教训)一文写的按语》,《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9-450页。
    ①参见[俄]克鲁泡特金著,李平沤译《互助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6页。
    ②[俄]克鲁泡特金著,李平沤译《互助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12页。
    ③《墨子》卷二之《尚贤下》。
    ④《太平经》之《六罪十治诀》。
    ⑤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中国大同思想资料》,北京:中华书店1959年,第34页。
    ①邹枋:《中国田赋附加的种类》,《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14期。
    ②工寅生等著:《中国北部的兵差与与农民》,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年,第10页。
    ①根据王寅生等著:《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年,第12-14页表7计算。
    ②张振之:《人祸天灾下之山东人民与其东北移民》,《新亚细亚》1931年第2卷第3期。
    ③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20页。
    ④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⑤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21页。
    ⑥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22页。
    ⑦转引[美]菲尔·比琳斯立著,王贤之等译:《民国时期的土匪》,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第69页。
    ⑧《山东匪患之猖獗》,《申报》,1922年11月19日。
    ①《东鲁要讯》,《大公报》,1919年2月15日。
    ②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67页。
    ③陈翰笙:《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2页。
    ④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9-40页。
    ⑤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第680页。
    ⑥李起元,王连儒:《长清县志》卷二,民国24年(1935年)铅印本。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5编9章,南京: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第179-180页。
    ②黄鲁珍:《山东峄县的南乡》,《新中华》,1934年第2卷第9期。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第326页。
    ④卫广儒:《泰安的农村》,《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5期。
    ①张振之:《人祸天灾下之山东人民与其东北移民》,《新亚细亚》,1931年第2卷第3期。
    ①[德]马克思·韦伯著,王荣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0页。
    ①中共莒南县委:《大店查减斗争总结》,1944年11月5日,《山东的减租减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212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335-336页。
    ①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4-357页。
    ②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4-355页。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二《役职二》,台北:台湾新兴书局1998年。
    ②孔胤淳修纂:《曲阜县志》卷二,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本。
    ③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22页。
    ④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①迟福林,隐仲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354页。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泰州:苏北新华书店1949年。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农村借贷问题》,1942年,编号:G052-01-0075-007。
    《各村的社会调查工作总结》,1942年,编号:G024-01-0017-034。
    《牙前县鲁家夼村调查总结》,1943年,编号:G024-01-0017-007。
    《辛集村土地经营的调查》,1944年,编号:J026-01-0214-003。
    《海阳山前村的互助转变》,1948年,编号:G031-01-1706-007。
    《福山狮子山区东黄山村农村调查》,1948年,编号:J024-01-0545-005。
    《桓台县索镇区六个村初步调查材料》,1948年,编号:G026-01-0037-001。
    《关于农村互助问题的资料》,1948年,编号:G031-01-0437-018。
    《菎崳县文山区柳林村情况调查总结》,1948, 山东档案馆G24-01-5531-004。
    《典型互助生产汇报》,1949年,编号:6024-01-0580-001。
    《渤海区三个劳动互助的典型材料》,1949年, 编号:G034-01-0285-010。
    《1948年12个典型家庭的观察》,1949年,编号:G018-01-0009-001。
    《整理互助组的初步总结》,1949年,编号:G031-01-1486-005。
    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孔胤淳修纂:《曲阜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本。
    [清]万邦维修,卫元爵等纂:《莱阳县志》,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本。
    [清]施闰章等修纂:《登州府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刻本。
    [清]严有禧等修纂:《莱州府志》,清乾隆五年(1740年)刻本。
    [清]杨祖宪修、乌竹芳纂:《博平县志》,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刻本。
    [清]李天骘,岳赓廷修纂:《荣成县志》,道光二十年(1840年)刻本。
    [清]徐宗干修,卢朝安等纂:《济宁直隶州志》,咸丰九年(1859年)刻本。
    [清]赵英祚修纂:《鱼台县志》,清光绪十五年(1899年)刻本。
    [民国]林修竹编辑:《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九年(1920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印。
    [民国]孙维均修,章光铭纂:《续安邱新志》,民国十九年(1920年)石印本。
    [民国]白眉初:《中华民国省区全志·山东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1924年。
    [民国]潘守廉修,袁绍昂等纂:《济宁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年)铅印本。
    [民国]任传藻修,穆祥仲纂:《东明新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本。
    [民国]张育曾,刘敬之:《山东政俗视察记》,山东印刷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南京: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
    [民国]王元一修纂:《桓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刊本
    [民国]卢永祥修,王嗣望纂:《济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民国]赵文琴修,王金岳等纂:《昌乐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民国]周钧英修,刘仞千等纂:《临朐续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民国]张自清修,张树梅等纂:《临清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民国]谢锡文修,许宗海纂:《夏津县志续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民国]杨启东修,赵梓湘纂:《青城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排印本。
    [民国]李起元修,王连儒纂:《长清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民国]宋宪章等修,于清泮纂:《牟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民国]唐介仁修,庄陔兰纂:《重修莒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民国]宋宪章修,邹允中等纂:《寿光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民国]路大遵修,张树梅纂:《清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孙葆田:《山东通志》,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
    山东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山东党史资料》,济南:山东省委党史委印刷所1985年。
    《德州地区党史专题资料选编》,中共德州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6年。
    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主编:《山东省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共沂南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沂南党史资料》第四辑,1987年。
    山东省栖霞县志编纂委员会:《栖霞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莱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莱州市党史资料》,1990年。
    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旧事》,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
    诸城市志编委会:《诸城市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林飞主编:《济宁市金融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商业志》,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年。
    《民国山东通志》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
    郁浚生,毕鸿宾:《续修巨野县志》,南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张华松,赵钟云,刘晓焕等点校:《历城县志正续合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年。
    《申报》、《晨报》、《山东农矿公报》、《河北月刊》、《乡村建设》、《中国青年》、《乡村建设半月刊》、《山东民众教育月刊》、《村治》、《东方杂志》、《大众日报》(山东)、《时事月报》、《农商公报》、《工商半月刊》、《中国实业》、《大公报》、《国际贸易导报》、《山东合作》、《社会科学杂志》、《实业部月刊》、《农业周报》、《中行月刊》、《中国农村》、《乡村建设旬刊》、《山东建设半月刊》、《冀鲁豫日报》、胶东《大众报》、《渤海日报》、《解放日报》、《乡村建设半月刊》、《山东省建设月刊》、《水利月刊》、《人民日报》、《益世报》、《解放日报》、《新中华半月刊》、《群 众》、《济南市市政月刊》、《合作事业》、《合作月刊》、《社会科学杂志》、《地理教育》、《时事月报》、《农行月刊》、《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山东民政公报》、《农村经济》、《合作经济》、《新青年》、《礼拜六》、《纺织时报》、《农业周报》、《华北合作》、《兴华》、《新运导报》、《新亚细亚》、《犁头周报》、《中东经济月刊》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胶济铁路管理局编:《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汇编》,1934年。
    吴志铎:《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北京:北平燕京大学经济学系1935年。
    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上海:黎明书局1935年。
    国民党内政部:《内政调查统计表》,1935年。
    华东局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编:《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山东省农村调查》,1952年。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业司辑:《农业生产互助组参考资料》,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1953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刊行会:《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东京:岩波书店1955年。
    李文治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组编:《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合作资料汇编1949-1952》,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中国科学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中国大同思想资料》,北京:中华书店1959年。
    秦孝仪:《革命文献》,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0年。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山东省税务局税史编写组:《山东革命根据地税收史料选编》,1985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革命根据地北海银行史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山东解放后科技史料选编》,济南: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87年。《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合作化史料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共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编:《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滨海区农村经济调查》,1989年。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史料汇编(1924-1949)》,1991年。
    张永森:《山东农业合作化史料集续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文海等编:《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锡周:《中国农村经济实况》,北京:北平农民运动研究会1928年。
    王寅生等著:《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年。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物发行处1934年。
    王宗培:《中国之合会》,上海: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
    项定荣:《山东邹平之乡村建设事业》,南京:中国地方自治学会1935年。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农村通讯》,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版。
    乡村工作讨论会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民国丛书》第4编之1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
    杨西孟:《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上海商务出版社1935年。
    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1936年。
    李鼐:《山东邹平实验县实验规程汇编》,邹平:乡平问题研究社1936年。
    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下篇·山东省之经济建设》,1937年。
    李树基:《中国之合作和运动》,合肥:安徽省农业合作委员会1937年。
    章元善:《合作与经济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蒋中正:《中国经济学说》,台北:台北帕米尔书店1943年。
    姚公振:《中国农业金融史》,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
    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中国合作事业》,1948年。
    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48年。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千家驹:《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著:《华北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山东大学中文系:《尹集人民公社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中国近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陈松岩:《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陈龙飞:《富饶的山东》,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张其姰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
    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上海书局1984年。
    陈翰笙:《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薛暮桥:《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合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山曼等著:《山东民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年。
    秦宝琦:《清前期天地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路遥,程箫著:《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乡村:中国文化之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山东省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山东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中华民国建国史》,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年。
    赖建诚:《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社会经济史分析》,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
    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乌廷玉等:《现代中国经济的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程歉:《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赵传集:《山东自然灾害防御》,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
    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
    济南市总工会编:《济南工人运动史,1840-1949》,北京:中共工人出版社1992年。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文主,赵振军:《抗日根据地军民大生产运动》,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的减租减息》,济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陶飞亚,刘天路:《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牟日宝,牟珍主编:《栖霞名宦公牟氏望族》,北京:现代家教杂志社1997年。
    范春三,袁东旭:《红枪会秘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岳海鹰、唐致卿:《山东解放区史稿·抗日战争卷》,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
    逢振镐、江奔东:《山东经济史》(近代卷),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年。
    郭铁民,林善浪:《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年。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麻天祥:《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秦晖:《秦晖文选: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刘鸿辉、任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东方发展道路:论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沙莲香:《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吕景琳:《山东五十年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魏光兴,孙昭民:《山东省自然灾害史》,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
    谢元鲤:《山东集市调查与研究辑稿》,香港:世界华人出版社2000年。
    善峰:《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杨菲蓉:《梁漱溟合作理论与邹平合作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刘平:《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张建国:《魏氏庄园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吕伟俊等著:《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胡乐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杜润生:《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
    梁培宽编:《梁漱溟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王林:《山东近代灾荒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清史论丛》,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李万鹏,姜波:《齐鲁民居》,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思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张东刚主编:《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年。
    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1912-1937》,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
    刘大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王启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武寿高:《社会契约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姜波、田禾、李万鹏等编著:《山东居住民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年。
    张国刚主编,郑全红著:《中国家庭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天津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水利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气象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钟敬文等主编:《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曲金良:《中国民俗知识·山东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桓台革命斗争史》,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
    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迟福林,隐仲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罗朝晖:《富农与新富农——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日本外务省通商局:《清国事情》上册,东京:明治四十年(1907年)。
    [德]瓦格纳著,王建新译:《中国农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美]卜凯:《中国土地利用》,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41年。
    [日]满铁调查部编:《北支那と农业の经济》,东京:日本评论社,昭和十七年(1942年)。
    [日]松崎雄二郎:《北支那经济的新动向》,东京: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1942年。
    [日]《华北建设年史》,天津:东亚新报社天津支社1944年。
    [英]琼斯著,胡继瑗译:《1931年以后的中国东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
    [俄]克鲁泡特金著,李平沤译《互助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日]福武直:《福武直著作集》第九卷,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
    [美]珀金斯著,宋海文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美]费正清著,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菲尔·比琳斯立著,王贤之等译:《民国时期的土匪》,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弗里曼等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马克思·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韦伯作品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美]李怀印著,王士皓校对:《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蔡少卿《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宋凤西:《老会》,《民俗研究》,1989年第4期。
    [日]中村则弘:《日本社会学界关于中国社会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彭泽益:《清前期农副纺织手工业》,《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88年第2期。
    徐秀丽:《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耕作制度》,《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董树荣:《华洋义赈会与旧中国的合作社》,《文史精华》,1998年第2期。
    张佩国:《近代山东村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李金铮:《私人互助借贷的新方式——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互借”运动初探》,《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王建革:《近代华北的耕作制度及其生态与社会适应》,《古今农业》,2001年第4期。
    王庆成:《晚晴华北的村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王先明,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防卫体制的变迁——邹平联庄会与新桂系民团比较研究》,《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伍兵:《国共两党乡村政权合法化建设之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
    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董龙凯:《近代山东黄河泛区的林在措施及评价》,《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蔡勤禹、侯德彤:《二三十年代华洋义赈会的信用合作试验》,《中国农史》,2005年第1期。
    张士闪:《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黄怀忠:《从聚落道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周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桑本谦:《民间的社会保障——对山东农村互助合作规范的经济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王金凤:《村民的互助——豫东一个村落的个案》,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王静:《试论近代天津的山东旅津同乡会》,《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张瑞静:《民国中期(1927-1937年)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以华北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日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萧光畔:《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4期。
    孙向群:《从家乡认同到国家认同:论旅京山东人在五四时期的活动》,《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龙菲:《今年来我国关系网络研究述评》,《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7期。
    杨焕鹏:《红枪会与近代乡村自卫——1912—1917以鲁东地区为中心》,《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胡振华、陈柳钦:《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沂水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沂水县文史资料》,1992年。
    山东省潍坊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潍坊文史资料》第8辑,1992年。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文史集粹》,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山东省聊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聊城文史资料》,1995年。
    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资料》第12辑,章丘:章丘出版社199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