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艺术教育是通过对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电视电影等知识和经验的传授,以训练技能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养成学生感受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艺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文化基础课教学,一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艺术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口传心授”。
     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属性,因为艺术规律的作用,高等艺术教育又有自己的独特性。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体现了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一般特征。表现在办学的行业性和地方性;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办学层次的过渡性以及对生源的选择性和独特的市场性。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全国11所高职艺术学院一样都是近年从中专升格成大专的。在升格发展过程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办学模式,确立了“围绕舞台,造就人才”,“追求卓越,不厌平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树大师,树大楼”,“出人才,出作品”的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使之符合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规律;打通产学结合的通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学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事业和产业快速地发育、生长和壮大。构建一个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既是为了明确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也可以为同类学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Art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ffection, intrigue students' imagination,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sensing beauty, pursuing beauty, presenting beauty in the forms of skill-training through the imparting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of the opera, music, dancing, painting, movies and televisions. College educa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 general knowledge teaching and art major course teaching. The main method of art major teaching is "inputting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by oral instructions".
    College art education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laws of art, It has its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izm, localization, special market, comprehensive major-setting, different source of students and transitional gradation of college-running.
    Hunan art vocational college was upgraded from art vocational school as other eleven similar schools in recent years. During the course of upgrading, it worked hard to set up a distinguishing college-running pattern. It formed a belief of "bring up the personnel round the stage" and "pursuing excellence and willing to be common". It advanced a developing thought of "setting up masters, setting up mansions" and "training the talent, creating more works". It brought forth new ideas in regulatory so as to accord with the laws of art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opens up the passageway between property and knowledge and devoted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undertak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schooling and the undertaking of the college rapidly grow up and become strong. Constructing the running pattern of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not only clear the thoughts and direction of its own development but provide experiences for similar college.
引文
[1] 龚治祖,“略谈大学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2] 徐国庆,“领域特殊性理论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观”,《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6期);
    [3] 李定仁、马正学,“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4] 石伟平、徐哲岸,“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的趋向”、“外国教育资料”(2002年第3期);
    [5] 郭扬,“高等职业教育概论”,《高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6] 杨金土、孟广平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
    [7] 沈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上海职教》(1993年第12期);
    [8]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最优化”,《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
    [9] 陈丹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第11期);
    [10] 余祖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模式探讨”,《职教论坛》(2003年第1期);
    [11] 王真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办学模式”,《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12] 黄鸿鸿,“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13] 王明伦,“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河南职技师范学校》(2001年第6期);
    [14] 徐雅娟,“国内外职教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15] “创办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办学模式”;
    [16] 蒋元国,“创新高职办学模式,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中国农业教育》(2000年第11期);
    [17] 谷亚红、谷亚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8] 吴新佳,“探索高职‘N+1’办学新模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王珂珍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特色探析”,《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19] 张剑峰,“中专升格的高职学院办学模式探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0] 海燕,“做好产学研结合大文章”,《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21] 周彦,“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初探”,《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9期);
    [22] 刘晓顺,“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初探”,《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第1期);
    [23] 窦君芙,“高职院校师资强化要点”,《机械职业教育》,(2000第1期);
    [24] 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初探”,《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25] 刘欣,“高职办学的技术特色及其互动模式的构建”,《教育导刊》(2002年第8、9期);
    [26] “高职教育发展贵在模式创新”,《咨询与决策》,(2003年第1期);
    [27] 李国春、曾天球,“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职业教育》(2002年第6期);
    [28] 匡瑛,“几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及其启示”,《中外教育》(2001年第2期);
    [29] 俞仲文,“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若干特征”;
    [30] 王清华,“联合办学与合作办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31] 胡修银、潘友刚,“论校长理念与办学模式的关系”,《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1] 鞠传文,“五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比较”,《比皎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 康兵,“谈高职艺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第3期);
    [2] 王玉苓,“艺术高职教育特点分析”,《辽宁高职学校学报》(2001年第10期);
    [3] 王玉苓,“关于培养应用性高等艺术人才的几点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2年第10期);
    [4] 郭声健,“艺术教育中的异化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5] 刘芙凤、韦豪,“中等艺术学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6] 胡知凡,“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及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5期);
    [7] 周维妍,“论当代美国的艺术教育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 吴培文,“关于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福建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9] 刘一矛,“艺术职业学院教育课程模式简论”,《艺海》(2003年第1学期);
    [10] 《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16届年会论文集》(三卷).
    [1] 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 马应发,《当代职业教育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3]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 李力,《艺术教育论纲》,山西人民出版社;
    [5] 郭晓明,《课程结构论》,湖南师大出版社;
    [6]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7] 孙俊三,《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
    [8]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9]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内部资料;
    [1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12] 怀海特,《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
    [13]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浙江教育出版社;
    [14] 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
    [15]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6]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工人出版社;
    [18] (英)大卫·贝斯特,《艺术·情感·理性》,工人出版社;
    [19] (美)欧文·埃德曼,《艺术与人》,工人出版社;
    [20] (英)马丁·约翰逊,《艺术与科学思维》,工人出版社;
    [21] 杨辛、甘霖,《美术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3]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
    [25]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
    [26] (苏)德廖莫夫等,《美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7] (瑞士)C·G·荣格,《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