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工资被拖欠问题最为严重。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一些民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法律途径进行维权,但更多农民工却进行着引人注目且花样不断翻新的劳动仲裁和诉讼外“维权活动”(借用生活习语),目前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农民工长期进行劳动仲裁和诉讼之外的维权同我们正在追求的现代法治理想似乎南辕北辙,同政府期望相去甚远,社会评价褒贬不一。那么,如何理解和诠释农民工们长期进行的劳动仲裁和诉讼之外的维权活动?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当代农民工的维权处境,才能对民工维权行为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才能给急于寻找常规化对策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基于真实生活的法治对策。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本文的任务。
     同既有研究不同,本研究集中于“农民工如何保护权益”,将农民工看成“社会行动者”,研究对象是中国农民工在劳动仲裁和诉讼外的维权行为,目的在于揭示农民工这种维权行为的外在社会结构与内在行为逻辑。而既有研究集中于“如何保护农民工权益”这个论题,或者对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正式法律制度进行探讨(制度对策模式),或者侧重在国家正式法律之下衡量农民工的维权行为、解释其维权困境(维权行为模式)。既有研究大都将农民工看成“被保护者”,以寻求国家正式法律制度的改进对策。
     “国家—社会”是本文的分析框架基础,但本文不囿于此,而是引入国家元场域(meta-field)理论、底层社会(subaltern)理论、“过程—事件分析”和“策略的行为分析”对其做重大修正,以期突破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均质性和二元静态对立性。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法学方法是本研究的非常重要方法,没有依据国家法律对民工、企业和政府官员的行为合法律性的(legitimate)的判断,就不可能在比较中揭示他们行为背后蕴含的社会规则。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实地考察的定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民工讨薪行为过程的无结构观察和对农民工、用人单位、政府官员进行的非正式访谈,得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作为基础对民工维权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法社会学诠释。在研究对象上,尤其是在考察农民工维权原因和过程时,则多采用个案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如何诠释农民工劳动仲裁和诉讼之外的维权活动”分解为如下三个问题:1.为何很多农民工长期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之外的途径进行维权活动?2.他们怎样进行这些维权活动?3.如何看待这些维权活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文章三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是理论概念的准备。在既有的“依法维权”和“利益抗争”概念基础上,笔者在实证基础上将当代中国农民工劳动仲裁和诉讼外的维权活动抽象提炼为“非正式的利益抗争”,为后几章讨论建立逻辑一致的概念平台。
     第二章探讨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农民工进行非正式利益抗争?为突破既有分析要么注重结构要么注重行为的方法论一元性,笔者尝试运用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提出独特的解释。在全景式地叙述了一群建筑农民电工在班长陈明带领下坚持讨薪的故事后,笔者分析了讨薪行为是打工场域的社会结构及农民工心智结构相互作用的惯习(habitus)。惯习行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它的实践逻辑具有过程性、变通性和模糊性。
     第三、四、五章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农民工怎样进行非正式的利益抗争?基于西南边陲一个农民工成功讨薪的真实案例——“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个案分析,第三章揭示了案件各方力量包括农民工、包工头、媒体、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及其社会运行规则,展示了农民工如何借助社会资源,激发道德力量促使法律关系道德化运行的过程。在笔者对农民工行政投诉过程的参与观察和归纳分析基础上,第四章描述了农民工如何借助行政力量讨薪的过程。面对民工的经验性投诉,劳动部门往往通过劳动监察权正式和非正式地灵活运用如催讨、协调等来解决民工工资纠纷,促使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农民工借助行政力量讨薪的过程实质是法律关系行政化运行的过程。第五章在于揭示农民工借助集体行动力量讨薪使得法律关系政治化运行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的民工讨薪集体行动典型个案的“过程—事件”分析,笔者描述了民工们借助集体力量执行他们认定的“合法讨薪规则”追讨工资,政府既支持又控制地积极进行协调,建筑开发商被迫履行超越合同规定的义务,从而民工得到部分工资回家过年的过程。总之,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往往是借助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力量,有意无意促使法律关系非法律化运行,从而完全或部分成功地达到维权目标的过程。
     第六、七章讨论第三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农民工的非正式利益抗争?第六章主要解读国家对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的态度。笔者首先将国家理解为各种社会势力争夺中央集权资本(statist capital)的特定场域,指出我国国家态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表征。在社会争夺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符号暴力的语境下,中央政府法律与政策的表达是矛盾的,而地方政府的实践却力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在用人单位与民工之间保持平衡。最终我们发现,国家的态度是矛盾的和多样的,这恰恰为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留下了行动空间。第七章主要以断裂社会为背景,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来评判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农民工受到“非理性”、“法盲”等评价不过是精英视角的产物。如果从底层视角出发,就会发现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是为了冲破经济精英和地方权力结成的“利益—权力结构之网”,是有自主逻辑和宏大意义的底层法治行动。中国法治已经进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精英阶层和底层社会相互博弈互动的真实的演进阶段。
     结论部分总结出本文的中心命题:农民工劳动仲裁和诉讼之外的维权活动是农民工进行的法律关系非法律化运行的非正式利益抗争,是断裂社会中底层社会民众冲破社会精英编织的利益权力之网的法治行动。简言之,它是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为表现形式的底层法治行动。本文命题想告诉人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一群底层社会民众在进行着不同的法治活动,从而为中国社会法治行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现实案例。至于如何将目前农民工维权行动法律化,则需要进一步定量研究。
The infringement of farmer-workers'rights and interests has become a much-discussed problem from the end of 1990s, among which the delayed payment of wage appears to be most conspicuous. To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some farmer-workers take steps legally, such as labour arbitration and lawsuits while the majority others adopt varied, informal, eye-catching ways which exclude legal means and which seem to continue. Social opinions differ sharply about farmer-workers'informal way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which goes south by driving the chariot north with our modern legal ideal and our government's expectations. Then, how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long-existing informal way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by farmer-workers? Only when we get to the back of this phenomenon, can we have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circumstances for farmer-workers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give a convincing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ir action and provide legal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real life, for govern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which are in urgent need of routinized countermeasures. Therefore, the task for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The existing research highlights "how to protect farmer-workers'rights and interests", adopting either a systematic countermeasure mode under which the formal legal system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workers'rights and interests is carefully discussed or a rights protecting mode under which farmer-workers'informal way or dilemma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measured or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he formal legal system. The existing research almost always regards farmer-workers as "the protected"and tries to seek for a resolution realiz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one regards farmer-workers "social movers"and focuses on "how farmer-workers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ts", taking Chinese farmer-workers'informal way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aiming at revealing its external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said action.
     Based on but not confined to the analytic framework of "government-society", this dissertation strives to make very important modification of the said framework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overnmental meta-field theory, subaltern theory, "process-event analysis" and "behavorial analysis of strategies", hoping to break the overall uniformity and the binary static contrariety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Normative jurisprudence method is an essential analytic instrument,since we cannot reveal the hidden social rules behind their behaviors without the legitimate judgement of the behaviors of farmer-workers, businesses and public servants according to the law system.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firsthand material obtained b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tructureless observ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ertain farmer-workers'wage demand and informal interview of farmer-workers,employing units and public servants, the author tries to interpret farmer-workers' action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law. Case study is stressed in research objects, especially 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s and process of farmer-workers'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To interpret farmer-workers'informal way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author answers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Why have farmer-workers long preferred informal ways to formal legal ways in protecting their rights and intersts?; How do they carry out their activitie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sts?; How to evaluate these activities? Answers to the three questions consist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with intrinsic logic for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1:preparation of conceptions. In order to build a logically consistent conceptional platform for the discussion in the folowing chapters,the author abstracts and extracts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from farmer-workers'activitie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which exclude legal measures, such as labour arbitration and lawsuits,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conceptions,for instance,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ipulation of law"and "struggling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Chapter 2: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Why do farmer-workers prefer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Not confined by the existing unitary methodology which'stresses either structure or action, with Bourdieu's field-habitus theory,the author attempts to come up with unique interpretation for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After panoramically narrating the story of wage demand of a group of farmer-electricians on a building site led by their team leader, Chen Ming, the autho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action of wage demand is the habitu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structure and farmer-workers'mental structure in the part-time job field. Habitus behavior with procedurality, flexibility and ambiguity in its practical logic, is not an either-or question of rationality or irrationality.
     Chapter 3-5:to answer the second question(How do farmer-workers carry out their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sts?). Chaper 3: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farmer-workers'wives'wage demand story "which actually occurred on the southwestern border,the author uncovers the game theory among the various forces---farmer-workers,labour contractors, media, local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 and its social operation rule and furthermore shows how farmer-workers, through social resources, promote moralization operation of legal relations by arousing moral forces.Chapter 4: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induction and analysis of farmer-workers' administrative complaints in which the labor departments,faced with farmer-workers'experiential complaints, try their utmost to solve the wage dispute through flexible use of labour supervision power formally or informally,such as an urge to pay or coordination, the author reveals the fact that farmer-workers'wage demand via administrative force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ization operation of legal relations. Chapter 5: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hole operation organism in which farmer-workers, guided by their own "legal wage demand rules", demand their wages through collective forces,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coordinates in an attitude both supportive and manipulative, and the developer are obliged to fulfil extra responsibilities, the author aims at unveiling the fact farmer-workers'wage demand via collective forces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politicalization operation of legal relations. In a word, farmer-workers'partially or completely achieve their goals in their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via various governmental and social forces and in doing so they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promote delegalization operation of legal relations.
     Chapter6-7:to answer the third question(How to evaluate farmer-workers'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Chapter 6:governmental attitude towards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author regards government as a particular field where various social forces struggle for statist capital, pointing out that the governmental attitude is indicated by that of both central and loacal governmen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various social forces competing for symbolic violence over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tipulation of law and its expression of policies are contradictor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strives for a balanced point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quality, employing unit and farmer-workers.The varied and contradictory attitude of the government leaves some room for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Chaper 7: against the fractured social background, to evaluate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sound legal system. It'a natural result from the elite perspective to degrade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o "irrational" and "legal illiterate"activities. From the subaltern perspective, we'll find that farmer-workers'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a subaltern legal action with its own logic and grandiose meaning, trying to tear open the web of "interest-power structure" elaborately knitted by economic elites and local powers. The building of a sound legal sysytem in China has evolved into a phase wher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elite and subaltern calsses compete and interact.
     Central proposition in the conclusion:Farmer-workers'action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which excludes labour arbitration and lawsuits, is their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delegalization operation of legal relations and their subaltern legal move to tear open the web of "interest-power structure" elaborately knitted by social elites in a fractured society. In short, it's a subaltern legal move which manifests in the informal strugg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proposi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shows that in this world a group of subaltern populace is taking different legal action and endeavors to supply an actual case for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legal actions in China.
引文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2曹林:《今年的讨薪新闻从自杀开始》,《中国经济时报》2004月10月28日。
    3这些内容及其政策文件的具体叙述,可参见本文第六章。
    42007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企业拖欠民工工资“清理旧欠”问题基本解决,工作中心向“预防新欠”转变。请参见《劳动部:企业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基本解决》,《中国青年报》,2007年10月24日。
    5关于“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始末和相关报道和讨论,请参见第三章的详述。
    6吴玲:《农民工讨薪何时不再“一跳才灵”》,《半月谈》2009年第2期,第55页。
    7梦想天空:《年关将至,有多少种办法讨薪?》,http://blog001.js.cn/?uid-67028-action-viewspace-itemid-87230,2008年11月29日访问。
    8蒋昕捷:《农民工开胸验肺续:市委书记走后门让他完成诊断》,《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22日。
    9吴尚清、黄新玉:《广东东源县“6.29"农民工讨薪群体事件始末》,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7-07/30/content_613670.htm,2009年5月29日访问。
    11李雪平:《国际人权法上的迁徙自由和迁移工人的权利保护—以中国农民工为例》,《法律科学》2004年第3期。
    12可参考如下文献: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Dorothy J. Solinger.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14,3,55-47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范进学:《“农民工”平等权的宪法保障》,《法学论坛》2007年第2期;
    13李光宇、王晓红:《论农民工工作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14可参考如下文献:杜正武:《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社会》2003年第8期;黎建飞:《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研究》,《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陈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2004年第5期;吕斌:《论民工工资的清欠与劳动争议法制的完善》,《政法论丛》2004年第2期;郑功成:《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应多管齐下》,《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
    15可参考如下文献: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政策研究》2001年第5期;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初探》,《律师世界》2003年第4期: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6可参考如下文献: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王舟波:《中国农民工维权之路及前瞻》,《新华文摘》2004年第15期。安徽省法学会农民工维权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失权原因及维权若干建议》,《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地3期: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徐昕:《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二十一世纪》(香港)2007年第2期。于建嵘:《中国农民工的依法维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7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214页。
    18Dorothy J.Solinger.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19Rachel Murphy.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 Jesus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2.
    20Pun,Ngai.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21[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2006年第9期。
    23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24郑广怀:《社会转型与个体痛楚——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5潘泽泉、陈有乾:《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26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7 Stewart Macaulay.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A Preliminary Study.28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1963.
    28Karl Llewellyn.What Price Contract?-An Essay in Perspective.40Yale Law Journal 704,1931.
    29Robert C.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ow Neighbors Settle Dispute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0Eric A.Posner.Law and Social Norm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32李猛:《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3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第1-20页;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强世功:《“法律”是如何实践的》;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郑戈:《规范、秩序与传统》,上述三篇文章均可参见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8-562页。
    36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73页。
    37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391页。
    3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55页。
    39陆学艺:《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20-23页。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93-94页;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37页;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319页。
    40Partha Chatterjee,The politic of the Governed:Reflections on Popular Politics in Most of the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p34-41.
    41于建嵘:《中国的底层社会:我的研究和立场—2008年7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3533,2008年9月28日访问。
    42陈光兴:《简介Partha Chatterjee教授》,载[印]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中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8页;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43潘泽泉、陈有乾:《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44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2008第5期。
    45许振明:《论底层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甘肃社会科学年》2007年第6期。
    46王文祥:《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理论参考》2006年第2期。
    47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58页。
    48贺飞、郭于华:《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第44页。
    49吴龙贵:《农民工维权欠缺微观视角》,http://business.sohu.com/20061129/n246683766.shtml,2008年12月1日访问。
    50强世功:《市民社会及其问题》,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341页。
    51贺欣:《在法律的边缘—部分外地来京工商户经营执照中的“法律合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91页。
    5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53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0页。
    54赵鼎新:《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出路何在》,《社会观察》2004年第4期,第32页。
    55赵鼎新:《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出路何在》,《社会观察》2004年第4期,第33页;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2页。
    56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71-75页。
    57[英]大卫·希尔弗曼:《如何做质性研究》,李雪、张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58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5页。
    59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60于建嵘:《中国农民工的依法维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2-18页。
    61徐听:《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二十一世纪》(香港)2007年第2期。徐昕:《为权利而自杀—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 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305页。
    62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63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25页。
    64[美]裴宜理:《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余锎译,《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2期,第52页。
    65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66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67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68梁治平:《被收容者之死—当代身份政治的困境与出路》,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69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70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第14页。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2008年第5期,第23页。
    71Partha Chatterjee.The Politics of the Governe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4.P78.
    7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7-318页。
    73张若熙:《“跳楼秀”该红牌罚下吗?》,《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26期。
    74陈晶晶:《农民工工资清欠的法律思考》,《中国人大》2004年第4期,第19页。
    75江立华、胡杰成:《“地缘维权”组织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基于对福建泉州农民工维权组织的考察》,《文史哲》2007年第1期,第134-139页。
    76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1-128页。
    77[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孙春苗:《论农民工民间维权NGO在社合转型期的发展空间》,《调研世界》2006年第10期;姜涛、孙玉娟:《论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中国发展》2008年第2期等等。
    78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79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3页。
    80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81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4,196-208页。
    82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地3期,第99-18页。
    83郑广怀:《资历与信息的制约—影响农民工维权的微观因素分析》,载《清华法律评论》第二卷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2页。
    84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9-161页。
    85邢朝国:《农民工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影响因素》,《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76-80页。
    86徐听:《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30页。
    87方流芳:《徐听教授<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一文读后感言》,载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髂[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8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164页。
    90郭于华:《倾听无声者的声音》,《读书》2008年第6期,第38页。
    92[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页。
    93[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 162页。
    94徐勇:《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及转变》,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356,2009年4月18日访问。
    9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96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53-63页。
    97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页。
    98Donald Black, Sociological Jus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76.
    99陈娉舒:《人均收入可能相差4倍以上城乡差距:中国如何面对五大挑战之首》,《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5日。
    100孙立平: 《农民工究竟从何而来?》, 《农家之友》2003年第20期,第20页。
    101[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02[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
    103蔡鑫:《社会过激事件的场域理论研究》,《思想想线》2006年第4期,第71页。
    104喻中:《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37页。
    10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页。
    106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7页。
    107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载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1-522页。
    110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63、59页。
    11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8页。
    112何三畏:《太太讨薪队背后的故事》,《杂文选刊》2008年第1期(上),第30页。
    113何三畏:《S省“太太讨薪队”的背后故事》,http://view.QQ.com2007年10月25日12:12,2008-9-27访问。
    114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1页。
    115《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农民工》,《人民日报》2006年3月28日社论。
    116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8页。
    117[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8页。
    118[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119Dennis McQuail,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p331.
    120林建平:《“太太讨薪队”为何先求助媒体》,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275412.html,2008年12月1日访问。
    121《好一个“秋菊”替夫讨薪队》,http://www.efaw.cn/html/ltan/2007/1026/071026133949J3D8ED3A0BDA1B84HA05.html,2008年12月1日访问。
    122张慧瑜:《遮蔽与突显:作为社会修辞的“农民工”——农民工在大中媒体中的再现》,载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47-553页。
    123《“太太讨薪队”是无奈的噱头》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07/09/011001_673618.shtml,2008年8月20日访问;禾愚:《太太讨薪队,多少无奈多少泪?》,http://www.bokequn.cn/artical/387826.html;宣华华:《”太太讨薪队”的”爱与哀愁”》,http://view.news.qq.com/a/20071025/000018.htm,2008年8月20日访问;《“太太讨薪队”且看崭新的讨薪方式》,http://review.ynet.com/view.jsp?oid=23697343,2008年8月27日访问;《“太太讨薪队”:一个无奈的新名词》,http://nc.people.com.cn/GB/6247786.html,2008年9月20日访问。
    124林卫萍:《”太太讨薪队”是维权无力的花样翻新》,http://www.china.com.cn/review/txt/2007-09/11/content_8855456.htm,2008年8月27日访问。
    125刘长锋:《是谁在逼着成立“太太讨薪队”?》,http://digest.icxo.com/htmlnews/2007/09/11/1189557.htm,2008年8月27日访问;罗瑞明:《“太太讨薪队”折射民工维权之艰》,http://www.jxcn.cn/1389/2007-9-11/30078@332534.htm,2008年8月20日访问;曾诚:《“太太讨薪队”,<劳动法)的悲哀之殇》,http://opinion360.bolaa.com/forum/blogtopic_5443293_17986.html,2008年8月27日访问9。《“太太讨薪队”为夫讨薪羞辱了谁?》,http://jianghu.jxcn.cn/1389/2007-9-11/30038@332572.htm,2008年8月27日访问;《太太讨薪队-以弱制强式的”非典型性讨薪”让谁汗颜》,http://finance.ce.cn/law/home/scroll/200709/11/t20070911_12608494.shtml,2008年8月27日访问;林建平:《“太太讨薪队”为何先求助媒体》,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275412.html,2008年12月1日访问。《“太太讨薪队”出现折射出薪酬机制的缺失》,http://www.chinazawen.cn/2006/html/2007-09/2412.htm,2008年8月27日访问。
    126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283页。
    127凸凹凹:《“太太讨薪队”与工程领域“黑幕,,》,http://opinion.people.com.cn/GB/6246336.html,2009年3月2日访问。
    128杜世文、李盛成、文伟:《G县“太太讨薪队”鸣锣收兵》,http://www.guang-an.gov.cn/Html/Today%20Guangan/7410408500520.html,2008年9月27日访问。
    129江维:《劳动监察强势介入,“太太讨薪”事件平息》,《S省劳动保障》2007年的9期,第26页。
    130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131张慧瑜:《遮蔽与突显:作为社会修辞的“农民工”——农民工在大众媒体中的再现》,载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61页。
    132陈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2004年第5期,第5-6页。
    133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34吉森:《应尽早走出“人治讨薪”的怪圈》,《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2期,第57页。
    135宋安平:《应该为政府讨薪叫好吗?》,《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第4期,第148-151页。
    136曹飞:《政府及政府官员行政行为的解读、定位与问责—以政府行政介入讨薪与矿难为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37姚先国:《工资欠款转政府债权:追讨农民工欠薪的新思路》,《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第1期,第148-151页。
    138翟玉娟《中国劳动监察的困境与挑战—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屡屡败诉为例》,《行政与法》2008第8期,第77页。
    139陈凌、曹飞:《政府帮助民工讨要工资的法经济学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92页。
    140艾芸:《农民工权益保障责在政府》,《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第48页。
    14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42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第5期,第34页。
    143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9-161页。
    144Yang Su, Xin He. Street as Courtroom:State Accommodation of Labor Protest in South China. Law and Society Review,44(l),2010, forthcoming.
    14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2页。
    146蔡鑫:《社会过激事件的场域理论研究》,《思想想线》2006年第4期,第71页。
    147应星:《“承认的政治”》,《南风窗》2007年第20期,第69页。
    148[英]R.G.甘米奇:《宪章运动史》,苏公隽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149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2008年第5期,第23页。
    150徐听:《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8页。
    151王伦刚:《市民社会的多样性与中国经济法学的选择—历史视角下中国经济法社会观的重构》,《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第61页。
    15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154页。
    153Migdal Joel,Kohli Autl, and Shue Vivienne.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155贺飞、郭于华:《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第44页。
    156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这一点。其他学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校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和几个农民工闲聊,当谈到他们在各个不同城市打工所遭遇的种种不平等待遇时,我们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沉默而放弃维权,一个小伙子很快答道:“这都是国家规定的,维什么权呀?”其言外之意,即“地方政府”就是“国家”。唐鸣、陈荣卓:《论我国农民工法律地位的双重化格局—以国家公民与地区居民为分析框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5期,第21页。
    157向左走:《“跳楼秀”:一个缺乏人性的称谓》,《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2期。
    158叶传龙:《跳楼讨薪是无奈还是作“秀”?》,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8410832.html,2008年12月1日访问。
    159刘武俊:《人们急需有效及时的公共维权机制》,《北京观察》2005年第1期。
    160张若熙:《“跳楼秀”该红牌罚下吗?》,《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26期。
    161明俊国、崔文书:《讨薪不能走极端》,《中国民兵》2006年第1期。
    162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年第2期,第18-19页。
    163亦萌、傅麟:《进城农民工基本话语权的获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73-75页。
    164张若熙:《“跳楼秀”该红牌罚下吗?》,《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26期,第57页。
    165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载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166金耀基:《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载刘军宁、王焱、贺卫方《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7、53页。
    167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6-67页。
    168[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169赵晓力:《论我国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载梁治平《国家、市场、社会: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0-140页。
    170张慧瑜:《遮蔽与突显:作为社会修辞的“农民工”—农民工在大中媒体中的再现》,载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47-553、556页。
    17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20-23页。
    172徐勇: 《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及转变》,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356,2009-4-18访问。
    173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6-70,259-261页。
    175刘小枫:《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现代性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9-92、119-122页。
    176蔡定剑:《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兼论政策对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177Lee, Ching Kwan 2002, "From the Specter of Mao to the Spirit of the Law:Labor Insurgency in China."Theory and Society 31.
    178曹天予:《小康、小资与市场社会主义》,《读书》2004年第3期,第14页。
    179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80郑在浩:《改革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对过去25年的评价》,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23-131页。
    181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39页。
    182郑在浩:《改革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对过去25年的评价》,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23-131页。
    183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57-58页。
    184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85刘雅鸣、李钧德:《河南:率先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立法》,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27/content_5140552.htm,2009年5月4日访问。
    186一刀:《农民工讨薪,非得省委书记批示吗》,http://hudeifeifei.blog.inhe.net/viewdiary.23498.html。
    187 《北京市建委发出警告: 引发恶意讨薪者将受到制裁》,http://news.163.com/05/1111/10/2295OJTF0001124T.html,2008年8月1日访问。
    188姚德春:《武汉市规定突发农民工讨薪事件需45分钟内介入》,http://news.cnhubei.com/xwhbyw/xwwc/200809/t444816.shtml,2008年9月25日访问。
    189《两男子爬塔吊讨薪涉嫌违法被警方带走》,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91774.htm,2008年9月25日访问。。
    190秋风:《地方政府形象当如何刷新》,《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
    19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92蒋立山:《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93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9页。
    194苏力:《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载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95马长山:《市民杜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31-37页。
    196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60页。
    197何勤华、任超等:《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6页。
    198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343页。
    199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5-9页。
    200何勤华、任超等:《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90页。
    201具体分析可以参见孙立平先生的如下书籍和有关文章:孙立平、王思斌、杨善华、王汉生、林彬:《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演变》,《转型与发展》2005年第1期;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篇;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02许纪霖、刘擎、罗岗、薛毅:《寻求“第三条道路”——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翼”的对话》,载李世涛《知识分子的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203罗岗:《谁之公共性?》,载李世涛《知识分子的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5页。
    204刘涛:《为何关注底层?》,《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第108页。
    205斯人:《爬塔吊与讨工钱》,《中国劳动》2002年第8期;章法:《岁末讨薪,勿忘理性维权》,《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章法:《讨薪勿忘理性维权》,《乡镇论坛》2008年第4期。
    206例如,参见国务院《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简新华、黄锟等:《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等等。
    207于建嵘:《中国农民工的依法维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08徐听的《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209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载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245页。
    210苏力:《秋菊的困惑与山杠爷的悲剧》,载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8页。
    211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第134页。
    212苏力:《为什么送法下乡?》,载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一文。
    213冯象:《秋菊的困惑》,《读书》1997年第11期,第6-7页。
    214冯象:《秋菊的困惑》,《读书》1997年第11期,第6页。
    215胡水君:《法律的政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62页。
    216冯象:《秋菊的困惑》,《读书》1997年第11期,第6页。
    217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155、105-114页。
    218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6页。
    219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3-67页。
    220吴毅先生在分析农民上访行为时曾提出“权力—利益结构之网”的概念。参见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21-45页;也可参见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63页。
    221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24-30页。
    222孙立平:《权力和市场的“非法婚姻”》,《中国改革》2006年第4期,第76页。
    223孙立平:《失职又势利》,《当代工人》2007年第5期,第10页。
    224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99-118页。
    22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226张千帆:《法治概念的不足》,《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27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梁治平《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228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2期,第15页。
    229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第136页。
    23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10页。
    231应星:《“承认的政治”》,《南风窗》2007年第20期,第68-69页。
    232于建嵘、裴宜理:《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2008年第20期,第32页。
    233Janes C.Scott. Weapons of the Weak.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reface,pxvi-xvii.
    234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35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11页。
    236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8页。
    237胡水君:《法律的政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71页。
    238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256页。
    23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27页。
    240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3页。
    241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42陶钟灵、杜文忠:《“送法进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价值取向——“2003年中国民族法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研讨会”观点综述》,《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84-85页。
    243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兼论我国法学研究之流弊》,《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第102-108页。
    244张静:《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载郭星华、陆益龙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2页。
    245于建嵘:《中国的底层社会:我的研究和立场——2008年7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3533,2008年9月28日访问。
    246郭于华:《倾听无声者的声音》,《读书》2008年第6期,第38页第41-42页。
    247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18-130页。
    248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123-125页。
    249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第22-25页。
    250[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高晋康:《经济法律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刘健芝、许兆麟:《庶民研究》,中国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一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英]大卫·希尔弗曼:《如何做质性研究》,李雪、张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8.[美]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一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周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印]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中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页。
    1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668页。
    15.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英]R.G甘米奇:《宪章运动史》,苏公隽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1.[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刘小枫:《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现代性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5.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页。
    26.薛毅:《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27.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
    28.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1.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2.蒋月:《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版。
    34.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5.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36.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7.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8.郭星华、陆益龙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4.陆学艺:《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6.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8.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9.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0.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1.喻中:《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52.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4.刘军宁、王焱、贺卫方《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5.梁治平《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梁治平:《国家、市场、社会: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蒋立山:《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8.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何勤华、任超等:《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吴敬琏、江平:《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李世涛《知识分子的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2.胡水君:《法律的政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5.简新华、黄锟等:《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7.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兼论我国法学研究之流弊》,《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
    2.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4.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6. 强世功:《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吴玲:《农民工讨薪何时不再“一跳才灵”》,《半月谈》2009年第2期。
    8.庞文:《武汉市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及其权益保护调查》,《社会》2003年第8期。
    9.李耀玉、杨星:《云南省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法制环境初探》,《学术探索》2003年第11期。汪习根、辛坤:《论民工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的构建——当代中国发展权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之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王舟波:《通过立法程序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11.于定勇:《论农民工合法权益制法律保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2.江文胜:《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演变及前景展望》,《科学决策》2004年第4期。
    13.黄昆:《农民的劳动法律保护研究述评》,《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
    14.杨福忠等:《试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15.乔建:《农民工权益保护需要制度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16.任喜荣:《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当代法学》2007年第2期。
    17.李雪平:《国际人权法上的迁徙自由和迁移工人的权利保护—以中国农民工为例》,《法律科学》2004年第3期。
    18.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4期;
    1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0.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范进学:《“农民工”平等权的宪法保障》,《法学论坛》2007年第2期。
    22.李光宇、王晓红:《论农民工工作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23.杜正武:《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社会》2003年第8期。
    24.黎建飞:《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研究》,《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25.陈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2004年第5期。
    26.吕斌:《论民工工资的清欠与劳动争议法制的完善》,《政法论丛》2004年第2期。
    27.郑功成:《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应多管齐下》,《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
    28.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政策研究》2001年第5期。
    29.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30.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初探》,《律师世界》2003年第4期。
    31.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2.王舟波:《中国农民工维权之路及前瞻》,《新华文摘》2004年第15期。
    33.安徽省法学会农民工维权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失权原因及维权若干建议》,《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34.徐听:《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二十一世纪》(香港)2007年第2期。
    35.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2006年第期。
    36.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37.郑广怀:《社会转型与个体痛楚——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8.李猛:《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论文。
    39.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40.潘泽泉、陈有乾:《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41.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2008第5期。
    42.许振明:《论底层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甘肃社会科学年》2007年第6期。
    43.王文祥:《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理论参考》2006年第2期。
    44.贺飞、郭于华:《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45.贺欣:《在法律的边缘—部分外地来京工商户经营执照中的“法律合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6.赵鼎新:《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出路何在》,《社会观察》2004年第4期。
    47.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71-75页。
    48.于建嵘:《中国农民工的依法维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9.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50.[美]裴宜理:《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余锎译,《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2期。
    51.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52.江立华、胡杰成:《“地缘维权”组织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基于对F省泉州农民工维权组织的考察》,《文史哲》2007年第1期。
    53.姜涛、孙玉娟:《论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中国发展》2008年第2期。
    54.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5.邢朝国:《农民工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影响因素》,《湖南社会科学》2009 年第1期。
    56.郭于华:《倾听无声者的声音》,《读书》2008年第6期。
    57.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58.孙立平:《农民工究竟从何而来?》,《农家之友》2003年第20期。
    59.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0.何三畏:《太太讨薪队背后的故事》,《杂文选刊》2008年第1期。
    61.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2.江维:《劳动监察强势介入,“太太讨薪”事件平息》,《S省劳动保障》2007年的9期。
    63.陈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2004年第5期。
    64.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65.吉森:《应尽早走出“人治讨薪”的怪圈》,《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2期。
    66.宋安平:《应该为政府讨薪叫好吗?》,《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第4期。
    67.曹飞:《政府及政府官员行政行为的解读、定位与问责—以政府行政介入讨薪与矿难为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8.姚先国:《工资欠款转政府债权:追讨农民工欠薪的新思路》,《中国乡村发现》。
    69.翟玉娟《中国劳动监察的困境与挑战—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屡屡败诉为例》,《行政与法》。
    70.陈凌、曹飞:《政府帮助民工讨要工资的法经济学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1.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第5期,第34页。
    72.蔡鑫:《社会过激事件的场域理论研究》,《思想想线》2006年第4期。
    73.应星:《“承认的政治”》,《南风窗》2007年10月下期,第69页。
    74.王伦刚:《市民社会的多样性与中国经济法学的选择—历史视角下中国经济法社会观的重构》,《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
    75.向左走:《“跳楼秀”:一个缺乏人性的称谓》,《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2期。
    76.明俊国、崔文书:《讨薪不能走极端》,《中国民兵》2006年第1期。
    77.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年第2期。
    78.亦萌、傅麟:《进城农民工基本话语权的获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9.蔡定剑:《从政策之国到法治国家》,《中外法学》1999年
    80.曹天予:《小康、小资与市场社会主义》,《读书》2004年第3期。
    81.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2.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3.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84.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85.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86.马长山:《市民杜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87.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88.孙立平、王思斌、杨善华、王汉生、林彬:《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89.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90.孙立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演变》,《转型与发展》2005年第1期。
    91.刘涛:《为何关注底层?》,《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
    92.冯象:《秋菊的困惑》,《读书》1997年第11期。
    93.孙立平:《权力和市场的“非法婚姻”》,《中国改革》2006年第4期。
    94.孙立平:《失职又势利》,《当代工人》2007年第5期。
    95.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96.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2期。
    97.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4年第2期。
    98.于建嵘、裴宜理:《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2008年第20期。
    99.陶钟灵、杜文忠:《“送法进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价值取向——“2003年中国民族法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研讨会”观点综述》,《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00.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101.李文涛:《劳动法的能与不能——一种语境论进路的解析与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 Donald Black, Sociological Jus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 Robert C.Ellickson.Order without Law:How Neighbors Settle Disputes.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 Migdal Joel,Kohli Autl, and Shue Vivienn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 Dorothy J.Solinger.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5. Eric A.Posner.Law and Social Norm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6. Rachel Murphy.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Jesus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2.
    7. Pun,Ngai.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5.
    8. Partha Chatterjee,The politic of the Governed:Reflections on Popular Politics in Most of the worl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9. Stewart Macaulay.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A Preliminary Study.28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1963.
    10. Karl Llewellyn.What Price Contract?-An Essay in Perspective.40Yale Law Journal 704,1931.
    11. Dorothy J. Solinger. 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14,3,455-479.
    12. Yang Su,Xin He. Street as Courtroom:State Accommodation of Labor Protest in South China. Law and Society Review,44(1),2010,forthcoming.
    13. Lee,Ching Kwan 2002,"From the Specter of Mao to the Spirit of the Law:Labor Insurgency in China."Theory and Society 31.
    14. Pierrre Bourdieu.The Logic of Practice.Traslated by Richard Nic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 Danniel Kelliher.Peasant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eaven and London.1992.
    16. Randall Peerenboom.China Long March Toward Rule of Law.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