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绩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大量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优化产权配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优化不同所有制性质产权配置和优化产权权能配置两条有效路径,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外部性”问题的存在。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包括产权起源和内涵、“权利束”思想与产权的可分解性、产权形态要求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和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科斯定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产权制度变迁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实践的高度概括与系统总结。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历史条件是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和产权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应当从对新民主主义产权形态的设计和新民主主义产权政策的形成来认识新中国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国有产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推行是其中的两项重大实践。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随后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所有制性质视角认真分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强调公有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公有产权及其主体地位做出新解释;2002年以来,巩固和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与上述内容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也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允许非公有产权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产权的新论断;2002年以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产权发展的认识与政策。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产权权能视角深入考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关于产权权能的认识创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企业自主权、企业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物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关于“拨改贷”、企业承包权、租赁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债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国家所有权的股权化,运用股权优化产权配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提出了若干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成效与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归属清晰、汉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直接成效。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启示有:客观认识公有、非公有产权各自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物权、债权、股权及其内部权利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把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推进到了新的境界。我们党适时提出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形成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新。这将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提高,有利于实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理论及其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proposed many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in order to liberate and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 and improve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ptimizing property rights allocation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The core logic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is:Through the two effective path of the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ownership property rights configuration and of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 allocation, set up and perfect the moder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so that transaction costs are reduced, existence of "externality"problems are mitigated. Study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deeply is an important and foundamental work to construct Chinese socialism law and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s Marxist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nd experiences learning from the modern western property rights theory. Marxism property rights theory includes property rights origin and connotation, decomposability of property rights and "a bundle of rights" thought, requirements of property rights forms correspond with mode of production and diversity of public property rights'realizing forms, etc. Property rights theor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include transaction cost, Coase Theorem, functions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transi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 etc. Property rights theor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generalization and systematic conclus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 revolu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e system under large-scale socialized production and market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are the new democratic property relationship and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hip. It is thought that confirmation of new democracy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should be recognized from design of new democracy property rights form and formation of new democracy property rights policies. Establishment of state owned property rights and conduct of land reform are two important practices. In1953,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me up with general line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it took more than three years to fulfill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can be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ownership.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to develop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from1978to1992,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f dominant position of public property rights were emphasized; from1992to2002,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nd its dominant position were explained newly; since2002,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re being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Corresponding with contents abov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to develop non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re also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from1978to1992,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about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on public property rights; from1992to2002, new conclusion of non public property rights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since2002, cognitons and policies of encouraging, supporting and guiding non public property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can be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alize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bou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about rural land contracting management right, autonomous right of enterprise and management right of enterprise constitute the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tilizing real right. Cognitons and policies about "change appropriation to loan", enterprise contracting right, leasehold and transfer of rural land contracting management right constitute the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tilizing creditor's righ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gives great impetus to capitalization stock right of state ownership, utilizes stock right to optimize property rights alloca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ays high attention, makes and implements many policie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chievement and in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should be studied intensively.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with "clearn affiliation, explicit rights and liabilities, strict protection and smooth transfer" is the direct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cludes recognizing public and non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dvantages objectively, perfecting basic economical system; optimizing real rights, creditor's rights, stock rights and internal rights allocation, deepen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 Communists represented by Xiaoping Deng, Zemin Jiang and Jintao Hu are facing new situations constantly, studying new problems, proposing new ideas and propelling chinization of Marxism property rights theory to new stat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mplement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n property rights in suitable time, establish and perfect moder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form important innovation with milestone significance. This will improve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greatly, it is in favor of realizing the target of the beginning period socialism in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and it is in favor of promoting economical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complete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people. Cognitions and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property rights in new period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ese socialism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practice. It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explore realization form of socialism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t can bring confidence of insisting on Chinese socialism path. And it ha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deepen system and mechanism reform.
引文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②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①程恩富(?)产权、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一[J].学术月刊,1995(6)
    ②刘诗(?)论构建新的社会主义产权经济学[J].东北则经大学学报,1999(1)
    ③唐(?)建立社会主义产权理论刍议[J].经济研究参考,1999(Z1)
    ④臧志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1999(Z1)
    ⑤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制度的构建[J].经济学家,1999(1)
    ⑥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J].经济学动态,2004(1)
    ①李炳炎,王小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产权理论[J].学习论坛,2005(8)
    ②张迎新.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3)
    ①刘伟.产权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9—17.
    ②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③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
    ④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2):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⑤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3.
    ⑥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5.
    ①李会明.产权效率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14.
    ①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产权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②杨秋宝.产权和企业产权制度[A]//白津夫主编.中国改革20年经济理论前沿问题[C].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161.
    ③林兆木,范恒山.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5.
    ④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J].经济研究,1991(1)
    ⑤张维迎.公有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4)
    ①林毅夫.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3)
    ②张维迎.将国有资产变为债权——解决政企不分的有效途径[J].瞭望,1995(18)
    ③林毅夫,沈明高.论股份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2(9)
    ①苏东斌.市场经济体制对所有制结构的三大要求[J].经济研究,1998(12)
    ②厉以宁.股份制试点中的若干问题[A]//岳福斌.经济学家论股份经济[C].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17.
    ③岳福斌.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报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2)
    ①徐颖.马克思的产权理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3):2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13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17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473.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3.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0.
    ①[英]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A]//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第二版,上卷[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110.
    ②[英]罗纳德·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第二版,上卷[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2.
    ①[英]罗纳德·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第二版.上卷[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14.
    ②[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23.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8.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3.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7.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9.
    ①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
    ②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49——1979)(内部刊物)[Z].1980-03.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85.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54.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31,132.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33.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9.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07.1008.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4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5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57.
    ①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2.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⑤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⑥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87.
    ①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0.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7,548.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10-16.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10-16.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7,38.
    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
    ①白天亮.“十二五”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初定:国企将分公益性竞争性[N].人民日报.2011-12-14(1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3.
    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5.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32.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2.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9.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9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29,430.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29.
    ④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12-513.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07,1008.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9.
    ③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16.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8.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9.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6.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10-16.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7.
    ①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②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9.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4.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4.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5.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5.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5.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14.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14.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1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8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1.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1,562.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7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61-464.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3.
    ①张雷声,董正平.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36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16-824.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74.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7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75.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2.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7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67.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j.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7-74.
    ③陈芬森.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沉思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6.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05-31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5.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89.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08.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0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0.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67.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06.
    ①王敏.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87.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19.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2.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6.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8.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74.675.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15.
    ①王敏.股东知情权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8):70.
    ①王敏.股东知情权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8):70.
    ②王敏.股东表决权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经济导刊,2011(6):30.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86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01.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0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40,124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59.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60.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7,1008.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8,1009.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12.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9.
    ④张雷声,董正平.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44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6.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7,468.
    ③王敏.论公司监事会机制创新的三条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1):109.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3.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33-948.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5,546.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7.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8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9.
    ①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65.
    ①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69.
    ②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70.
    ①周茂清等.产权市场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4.
    ①王敏.市民社会与民主政治主体的培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131,132.
    ②汤天滋.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标准新探[J].经济学动态,1999(11):19.
    ③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56.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026.
    ②宫崎犀一.近代国际经济要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426.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729.
    ④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
    ⑤吴易风,关雪凌等.产权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48.
    ⑥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17.
    ①吴易风,关雪凌等.产权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48,649.
    ②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0—45.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09.
    ①林双林.民营企业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A]//林双林等.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②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08.
    ①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7.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21.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
    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③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9.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
    ⑤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①于喜繁,丛娟.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96.
    ②[美]克里斯特曼.张绍宗译.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
    ①[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韩水法译.民主和资本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2,253.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3,3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8]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0]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2]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增订本)[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程恩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王振中主编.产权理论与经济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何秉孟主编.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兼评科斯产权理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刘伟.产权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6]严冰.产权不完备性研究:兼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7]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武建奇.马克思的产权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张雷声,董正平.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10]曹天予主编.劳动产权与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张兴茂,李保民.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3]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4]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与现代西方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5][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7][美]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8][美]诺思,张五常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C].罗仲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9][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M].蒋琳琦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0]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1]刘灿等.中国的经济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2]兰定香.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3]葛扬.经济转型期公有产权制度的演化与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4]荣兆梓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5]赵凌云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6]常修泽.广义产权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纪坡民.产权与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9]刘桂斌,刘勤.产权经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罗能生.产权的伦理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1]陈芬森.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沉思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2]刘秀生主编.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33]吴易风,关雪凌等.产权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4]李维安主编.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5]杜康传,李景治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6]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7]高放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8]程伟礼,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9]李稼蓬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0]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1]贺耀敏,武力主编.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2]杨晓舫.中国产权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3]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44]李太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5]邹东涛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6]徐洪才.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7]张宇等.高级政治经济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8]潘新平.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9]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0]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1]王盛开.农村改革三十年:政策取向与利益诉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2]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53]周茂清等.产权市场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4]张文魁.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转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55]曹阳.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6]林岗,张宇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7]钱明星.物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8]肖厚国.所有权的兴起和衰落[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59]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0]邹东涛,欧阳日辉.所有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1][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2]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3]本书编写委员会.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M].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64][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吕鹏,李荣山等译.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5]于喜繁,丛娟.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6]刘长庚主编.联合产权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7][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魏平译.中国大趋势[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68]吴汉东主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9]乔永忠.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70]曲三强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1][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72]尹国俊.日本创业资本产权缺损及其演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3]朱春燕.《资本论》产权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4]曹之虎.论所有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5][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陈郁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76][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77]曾繁华,鲁贵宝.基于市场产权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林岗,张宇.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2]林岗.马克思与诺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3]方和荣.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4(6)
    [4]岳福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
    [5]杨秋宝.马克思的产权理论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3)
    [6]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7]丁小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沈灿煌.我国民(私)营经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汪军.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谷书堂,谢思全.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经济纵横,2002(9)
    [11]岳福斌,张宇.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背景、目标、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3)
    [12]李炳炎,王小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产权理论[J].学习论坛,2005(8)
    [13]张迎新.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3)
    [14]刘诗白.论构建新的社会主义产权经济学[J].经济评论,1999(2)
    [15]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制度的构建[J].经济学家,1999(1)
    [16]谷书堂.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理论[J].经济学家,1999(1)
    [17]程恩富.产权、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一[J].学术月刊,1995(6)
    [18]唐丰义.建立社会主义产权理论刍议[J].经济研究参考,1999(Z1)
    [19]臧志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1999(Z1)
    [20]张国昀.论产权的文化属性[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1]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22]程恩富.产权制度:马克思与西方学者若干理论比较[J].社会科学,1998(2)
    [1]Harris J.W. Property and Justi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Munster, Stephen. A Theory of Proper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R.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ober 1960
    [4]R.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ume 4, November 1937
    [5]Waldron, Jeremy. What is Private Property? In the Right to Private Property. Oxford: Claredon Press,1988
    [6]R.H. Coase.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