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区域安全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76年东盟国家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来,东盟国家一直致力于建构一种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机制,这种安全机制为东盟国家处理相互之间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系列原则、规范和规则,这些原则、规范和规则在维护东南亚区域安全环境和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东盟国家还把这种安全机制运用到更广泛的亚太地区,东盟地区论坛的成立和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即是东盟安全机制在这一地区的扩大。但长期以来研究东南亚安全问题的学者往往都把焦点集中在东盟国家安全观、安全战略和安全合作等问题上,较少注意到东盟国家在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上的机制性建设。所以本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学术研究背景下,综合运用国际机制、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来论述东盟区域安全机制,具体包括从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着手,实证性地研究东盟安全机制的概念、内容和特点;运用认知主义观点论述东盟安全机制的价值;从国际机制历史的延续性角度论述东盟安全机制的扩大。
Since signing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in 1976, ASEAN states have constructed a sort of security regime, in core of the Treaty. This security regime offers ASEAN states principles, norms and rules, which exert an influence on maintaining security in Southeast Asia and constructing ASEAN Security Community. The security regime is also applied in Asia-Pacific, such as ASEAN founding ASEAN Regional Forum and China joining the Treaty. But scholars in studying security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focus on ASEAN security perspective, stratagem and cooperation. Few of them pays attention to ASEAN constructing security regime. So I, in context of studying, discuss ASEAN Regional Security Regime fro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for example, international regime and constructism in the dissertation, i.e. demonstrate the meaning of concept,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ASEAN Security Regime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discuss the value of ASEAN Security Regime from strong cognitivists, and discuss the extension of ASEAN Security Regime from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引文
1 曹云华:“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6期。
    2 王子昌:“国外东盟研究:方法与观点”,《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1期。
    3 王子昌:“博弈类型与国际机制——APEC方式的博弈论分析”,《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4期。
    4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5页。
    5 王杰:《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235—236页。
    6 郭树永,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2001年第2期。
    7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Ⅱ, http://www.aseansec.org/15159.htm.
    8 罗伯特·基欧汉,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1年版,第68页。
    9 Stephen Haggard and Beth A. Simmous,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1987, P.492, 转引自王杰:前引书,第4页。
    10 Krotochwil and Ruggi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 state of Art or an Art of 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0, 1986, P.764., 转引自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34页。
    11 Donald Puchala and Raymond Hopkins, "International Regimes: Lessons From Induc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1982, P.247. 转引自门洪华:前引书,第34页。
    12 门洪华:前引书,第36页。
    13 同9.
    14 王杰,前引书,第5页。
    15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240页。
    16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页。
    17 王杰,前引书,第237页。
    18 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141页。
    19 王子昌:“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
    20 [澳大利亚]托马斯·艾伦:《东南亚国家联盟》(中译本),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412—416页。
    21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1217.htm.
    22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1217.htm.
    23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High Council of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3639.htm.
    24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1217.htm.
    25 《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第二十三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首脑会议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如果一个成员国发生动乱,所有成员国必须在外交、政治和军事上做出反应,以尽快制止内乱,恢复该国的宪法秩序,保卫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6 Malcolm Chalmers, Confidence—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U.K.: Westview Press, 1995, P.27.
    27 [台湾]陈欣之:《东南亚安全》,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0页。
    28 J·索贾提·迪万多诺:《印度尼西亚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载《转换期的东南亚:地区与国际政治》(汉城),1977年版第]64页,转引自王士录、王国平,《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29 [澳大利亚]托马斯·艾伦:前引书,第414页。
    30 [台湾]陈欣之:前引书,第36页。
    31 [台湾]陈欣之:前引书,第35页。
    32 [澳大利亚]托马斯·艾伦:前引书,第414页。
    33 Michael Leifer, ASEAN and the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2, P.19
    34 印尼国际战略研究所,《东盟地区抗御力概念:印度尼西亚观点》,转引自陆建人:《东盟的今天明天》,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35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High Council of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cc.org/3639.htm.
    36 曹云华:“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6期。
    37 [台湾]陈欣之:前引书,第123页。
    38 Emanuel Adler,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56.
    39 建构主义在机制理论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国际机制问题上的衍生。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40 Hasencleve,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1—2.
    41 Ibid. p6.
    42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 pp.297—299,转引自王杰:前引书,第90页。
    43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 pp.295—296,转引自王杰:前引书,第90页。
    44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pp, 22—23,转引自王杰:前引书,第91页。
    45 Hasencleve,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37.
    46 Ibid. p155.
    47 Ibid. p156.
    48 王杰:前引书,第247页。
    49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0.
    50 Ibid. PP.37—48.
    51 王士录,王国平:《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52 [澳大利亚]托马斯·艾伦:前引书,第411页。
    53 阿利森·布洛伊诺瓦斯基:《理解东盟》,伦敦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3页,转引自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58页。
    54 阿利森·布洛伊诺瓦斯基:《理解东盟》,伦敦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5页,转引自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61页。
    55 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59页。
    56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57 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0页。
    58 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第428页。
    59 (日本)小木曾功:“巴厘岛首脑会议内幕”,日本《亚洲》月刊,1976年5月号,转引自《南洋资料译从》,1977年第2期。
    60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拥有东南亚地区最强大和装备最好的武装力量,在1975年共产党接管南越政权以前,北越已经拥有76万名武装部队,而此时东盟却总共只有62万8千名,以东盟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来说,也只有26万6千名。施葆琴:“东盟十年(1967
    
    —1977)”,(美国)《亚洲概览》,1977年8月号,转引自《南洋资料译从》,1978年第2期。
    61 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Declaration, http://www.aseansec.org/3629.htm.
    62 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77页。
    63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二版),第365页。
    64 郭树勇:前引书,第215页。
    65 温特将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界定为集体身份合结构变化的主变量,前三个是集体身份形成的主动或有效原因,第四个是助然或许可原因。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23—452页。
    66 温特在论述国家身份和利益时,把身份作为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它可以产生动机和行为特征。并把身份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个人或团体身份、类属身份、角色身份和集体身份。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2页。
    67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1.
    68 Ibid. PP.55-56.
    69 Amitav Acharya,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in Security Communities, edited by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208—213.
    70 Ibid. P.208.
    71 Lee Kim Chew, "Asean Unity Showing Signs of Fraying", Straits Times, 23 July 1998, P.30,转引自王子昌:“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
    72 Herbert Faith,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Ithach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P.40.转引自王子昌:“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
    73 Adam Malik,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ited in Amitav Acharya,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P.213.
    74 Richard W. Van Wagenen, Research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ield, cited in Amitav Acharya,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P.201.
    75 Amitav Acharya, 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21 转引自王子昌:“东盟的地理整体与利益整体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Ⅱ)”,《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5期。
    76 王子昌:“东盟的地理整体与利益整体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Ⅱ)”,《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5期。
    77 陆建人,东盟的发展道路,《当代亚太》,1999年第8期。
    78 《参考消息》,2003年6月18日。
    79 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140页。
    80 王士录、王国平,前引书,第257页。
    81 《人民日报》,1995年8月2日。
    82 [台湾]陈欣之:前引书,第139页。
    83 苏浩:《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枝》,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447页。
    84 赵学功:《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395页。
    85 “唐家璇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7月26日
    86 《参考消息》,2003年6月20日。
    87 曹云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88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事务》,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
    
    自曹云华,前引书,第115页。
    89 《参考消息》,2003年7月3日。
    90 陆建人:“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几点看法”,《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91 N.Ganesan, "ASEAN's Relations with Major External Power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2, Number2, August 2000, P.271.
    92 Joseph Y. S.Cheng, "Sino—ASE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Number 3, December 2001, P.423.
    93 Protocol Amending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3632.htm; Second Protocol Amending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http://www.aseansec.org/3633.htm.
    94 《参考消息》,2003年6月20日。
    95 Robert Butterfield, History and Human Relations, London, Collins, 1951, P.21转引自王子昌,“不确定性与安全困境”,《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6期。
    96 John Herz,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clitics, Vol.2, 1950, P.157.转引自王子昌,“不确定性与安全困境”,《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6期。
    97 Robert Jervis, "Security Regimes",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 edited by Stephen D. Krasne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73.
    98 Joseph Y. S.Cheng, "Sino—ASE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Number 3, 2001, P.424.
    99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5日。
    100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Regimes",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233.
    101 曹云华:“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6期。
    102 曹云华,前引书,第114页。
    103 唐家璇,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8月1日。
    104 朱听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309页。
    
    
    1、王杰:《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02年
    2、罗伯特·基欧汉,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1年
    3、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
    4、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5、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7、[澳大利亚]托马斯·艾伦:《东南亚国家联盟》(中译本),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
    8、[台湾]陈欣之:《东南亚安全》,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9、王士录,王国平:《从东盟到大东盟——东盟30年发展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10、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
    11、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
    13、何春超:《国际关系史》,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第二版)
    14、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赵学功:《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曹云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朱听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
    18、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20、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玛莎·费丽莫,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3、约翰·鲁杰,苏长和等译:《多边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巴瑞·布赞、奥利·维夫、迪·怀尔德,朱宁译:《新安全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马晋强:《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26、陆建人:《东盟的今天明天》,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27、陈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28、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29、梁守德主编:《21世纪:东亚文化与国际社会》,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30、米余庆:《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天津出版社,2001年
    31、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德国]弗劳利安·康马斯,[荷兰]尤迪特·施塔波丝,陈宝,周一玲译:《新亚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3、苏浩:《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枝》,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34、孙叔林:《当代亚太政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1、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2、Hasencleve,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Emanuel Adler,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Amitav Acharya, 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Derek da Cunha: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
    6、Malcolm Chalmers, Confidence—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U. K.: Westview Press,
    
    1995
    7、Michael Leifer, ASEAN and the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2
    8、Bill McSweeney: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Alan Collins: The Security Dilemmas of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10、http://www.aseansec.org
    11、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12、Documents: ①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②Protocol Amending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③Second Protocol Amending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④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High Council of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