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乡地区空间管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工业城市,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强大的区位优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用地的迅猛扩展,苏州城市未来的发展在土地资源、环境生态品质、城乡协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入空间管治的理念,试图立足空间作为城市发展载体的基本属性,剖析城市空间扩展现象与问题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通过对城乡地区空间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整合土地与空间资源,确保城乡空间拓展在时间上的“有序”和空间上的“有控”,全面调动城乡资源,促进城乡统筹。这既对今后苏州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缓解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与压力的现实需求。
     论文借鉴国内外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管治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经验,首先对空间管治的基本理念、模式、措施等进行归纳总结,然后针对苏州城乡地区空间管治基础条件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确立苏州城乡地区空间管治的主要任务、目标、原则,提出该地区实施空间管治的技术基础和实施措施,并对管治实施的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借鉴国内外区域与城市空间管治理论和实践经验,将空间管治理念运用与配置城乡空间资源、调控各类规划建设行为的过程中来。剖析苏州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乡空间表现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苏州城乡地区地理、社会、经济及空间发展现状,提出苏州城乡地区空间管治基本内容,构建苏州城乡地区空间管治方案。
Suzhou, a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our country and a newly rising industrial city, has been gifted natural resource, humane resource and great advantage of region site as well . Since 1980’s ,with a rapidly rising urban economy and rapidly rising to unbalanced growth, Suzhou is giving reduce to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of the urban space and deteriorate to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Suzhou face a great deal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land resource, ecological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etc.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regional spatial governance is attempt to analysis the economics and society reason of urban space expand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space as the basic carrier of city's development, throug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rolling and guiding , to integrate land and space resource , make sure that urban and rural space development has order on time and control on space. Reassign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whole development level and city competitiveness of Suzhou ,and it could alleviate real needs that the city is experiencing kinds of contradiction and pressure in urban developing.
     The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ositive study on regional spatial governance ,then summarize the basic idea, pattern and measure. In charge of managing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patial governance ,it propose regional spatial governance of Suzhou on main task, goal, principle and the regional spatial governance district pl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 Then base on government's angle, the paper give suggestion to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spatial governance of Suzhu.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firstly, drawing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regional and urban spatial governance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nterpenetrate the process of disposal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gulating plan construction behavior. Secondly, with analyzing social economy problem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isplaying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regions and unifying Suzhou's present situation, the paper construct the pla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spatial governance of Suzhou.
引文
[1] 石楠 ,姚鑫 . 中国城市管治研究回顾和展望《.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2] 张京详,庄林德 . 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3] 张京详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P 223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5
    [4] 理查得·瑞吉斯特[美].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P224
    [5] 陈振光,胡燕 . 管治:理论角度的探讨和启发.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6] 陈振光,胡燕 . 西方城市管治:概念与模式.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7] 黄光宇,张继刚.中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8] 姜涛,吴志强 . 西欧 1990 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案例的比较研究 . 城市规划学刊2007(5)
    [9] New Jersey Sate Development and Redevelopment Plan(2000). 转引自 朱国鸣.《珠江三角洲都市区空间管治研究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5.5
    [10] 房庆方等.联合规划和协调发展规划的实践——《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简介及编制工作回顾.城市规划,2005(4)
    [11] 建设部 . 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
    [12] 陈闵齐 . 苏锡常都市圈的管治协调规划.城市规划,2003(6)
    [13] 韩守庆等 . 长春市城镇体系空间管治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4(9)
    [14] 罗赤 . 变动中的判断与对应——写在顺德市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城市规划 2003(8)
    [15] 徐会夫 .《“撤县(市)并区”的市辖区空间管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4
    [1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广东省建设厅 , 2004
    [17] 赵民等 . “都市区化”条件下的空间发展问题及规划对策——基于实证研究的若干讨论. 城市规划学刊,2008(1)
    [18] G.阿尔博斯著[德].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 吴维佳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9] 陆希刚 . 从农村居民意愿看“迁村并点”中的利益博奕.城市规划学刊,2008(2)
    [20] 韩明清 . 地权限制与规划控制——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两个基本途径.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1] 孙施文 . 现行政府管理体制对城市规划作用的影响 . 城市规划学刊,2007(5)
    [22] 耿毓修等主编 .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2.
    [23] 龙云 . 交往型规划与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2004(1).
    [24] 连玉明主编 . 中国领导红皮书 .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
    [25] 罗小龙 . 《多中心城市区域管治研究——以苏锡常多中心城市区域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 南京大学 . 2002 5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7] 张萍著 . 城市规划法的价值取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8] 马文军著 . 城市开发策划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9] 童明著 . 政府视角的城市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0] 陈秉钊著 . 当代城市规划导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1] 仇保兴. 新农村如何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模式 . http://news.xinhuanet.com/ .2007.8
    [32] 仇保兴著 . 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3] 雷翔著 . 走向制度化的城市规划决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4] 张泉等著 .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5] 杨忠伟,范凌云著 . 中国大都市郊区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4
    [36] 尼格尔·泰勒著[英] . 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 李白玉,陈贞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37] 刘易斯·芒福德著[美]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 宋俊岭,倪文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8] 迈克·詹克斯等编著[英] . 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 周玉龙,龙洋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9] 韩南生 . 深圳特区外农村聚居环境改造对策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40] 史健洁 . 论城市管治与地方政府的作用:以镇江市机构改革为例 .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41] 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 .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研究 .《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 顾朝林等编著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42]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说明书 . 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2007.5
    [43] 苏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2007 .5
    [44] 苏沪关系及苏州中心城市职能定位研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 . 2007 .5
    [45] 苏州 2004-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发展研究院 . 2007 . 5
    [46]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遥感分析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7 . 5
    [47] 苏州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2007.5
    [48] 苏州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2007.5
    [49]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南京大学,2002.10
    [50]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清华大学,2002 . 9
    [51] 苏州市统计局编 . 苏州统计年鉴—2006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6 . 10
    [52] 苏州市统计局编 . 苏州统计年鉴—2007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7 . 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