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首章,20世纪初~1948年,筝乐艺术主要在各地民间及大城市的文艺社团中传承并得以交流发展,曲目以传统乐曲为主体,反映着各地音乐的特色及多样性。这些曲目的流传主要依靠民间的传承方式——即弹筝人“口传心授”的方法来维系。第二章,1949年~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筝乐艺术蓬勃发展,并开始了在音乐院校中传承的新阶段。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受聘到全国各地音乐院校,他们在对传统曲目进行大力的挖掘、整理工作的同时,创作了一批充满民族特色兼具时代特征的的作品。第三章,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筝在民族器乐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筝乐创作获得了意外收获,无论从作品数量还是演奏技法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第四章1977年~1986年,筝乐创作从题材到体裁呈现多元格局,涌现出独奏、重奏、协奏等形式多样的作品,并显现出“现代派”的一些痕迹。第五章1978年~1999年,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空前繁荣,为我国专业筝乐艺术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筝乐作品运用了全新的音乐语言、创作思维和演奏手法,对以往传统筝乐做出了很大的革新,体现出了作曲家们的“新潮”创作意识,因而称之为“新筝乐”。末章,结论及展望。
In the first chapter, Zheng zither music art, passed on and inherited, exchanged and developed in folk and large city literature and art organizations in every place, mainly of traditional music, reflected the local music features and varieti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Zheng zither music art grew vigorously and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passed on and inherited in musical academy after the new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set up.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engaged by musical academ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created a batch of opuses full of national features and epochal characters when they taped and sorted out and selected the traditional music.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status of Zheng zither was promoted in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and the Zheng zither music creation obtained unexpected rewarding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o matter opus quantity than performance skill and technique reached a quite high level. In the fourth chapter, Zheng zither music creation presented multi-style. Solo, ensemble, concerto, and so on came to the core, which appeared some "modernist" vestiges. In the fifth chapter, composers renovated the traditional Zheng zither music to a great degree and used totally new music languages, creation thoughts, and performance skill which showed their "fashion creation mentality" to create Zheng zither music opuses that called "new Zheng zither music". In the last chapter,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were presented.
引文
1 此筝的详细情况参见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 《旧唐书·音乐志》:“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
    1 侯瑾《筝赋》中记有:“于足急弦促柱,变调改曲。”的转调手法。
    2 八篇《筝赋》作者为:侯瑾、阮瑀、傅玄、贾彬、陈氏、顾野王、梁简文帝。
    3 南朝时筝曲,又名《三洲歌》,昭明太子诗《咏谈筝人》:“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
    4 又名《采莲曲》,《梁书·羊侃传》:“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
    5 又名《乌夜啼》,琴曲之同名曲。
    6 参见何成育《王建墓石雕筝技研究》,《秦筝》1993,1。
    1 参见丁承运《筝史钩沉》,《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86年。
    1 见姜宝海《筝学散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2 唱片反面足《关雕》一曲,两曲均出自遂平地区流传的扳头曲。
    3 参见梁在平《筝路历程文集》。
    1 樊艺凤《河南筝乐考略》,《秦筝》1990,2。
    1 参见姜宝海《筝学散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民族器乐集成》 。
    2 李萌《潮州筝曲选(五家筝演奏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1 参见《乐器》1988年第2期。
    1 见《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序》曹正为书谱所做的序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2 程午嘉《关于筝和筝曲<渔舟唱晚>》见《艺苑》音乐版,1986,1。
    1 乐社名称取自古诗十九首的“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之句意。
    2 见何松整理《何育斋筝谱遗稿》,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北京第一版。
    3 这类社团在周边地区还有很多,由于当地艺人文化水平较低,政府又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其它一些组织未能付诸文字记载。
    4 大同乐会的创始人郑见义也擅长弹筝。
    1 《筝艺》2期
    2 见周菁菁、朱萍所撰《曹正》载于《秦筝》1994年第2期。
    3 参见曹正《娄树华传略》,载于《秦筝》1989年第2期。
    4 据丁承运先生讲,河南邓州曲剧团的马力前老人见过此谱本,并抄有部分曲谱。
    5 参见梁在平《古筝独奏曲集筝路历程》一书。
    1 参见梁在平《古筝独奏曲集筝路历程》一书。
    2 娄树华在京期间向当时的古琴家章宝忱学习古琴,遂将《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移植为筝曲。
    1 参见何松《我所知道的<弹筝八法>》,《何育斋筝谱遗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北京第一版。
    2 《音乐周报》,2000年,12月29日,第003版《曾正和<渔舟唱晚》>,“纪念曹正(1920—1998)诞辰80 周年”周延甲、周望。
    1 史兆元《汉乐筝曲四十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1 姜宝海《筝学散论》1995年6月第一版。
    2 参见梁在平《古筝独奏曲集筝路历程》、李萌《优秀古筝曲精选与解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 《民族民间音乐》1986年第二期。
    4 现在筝界普遍采用的是曾正先生提供的《渔舟唱晚》版本。
    5 《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吴赣伯、项斯华编著 上海书局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7月
    1 参见1949年7月6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54页。
    1 文化周期间,罗九香录制了《熏风曲》、《单点头》、《乱插花》、《叠断桥》等筝曲。
    2 1922年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
    3 1929年上海国立音乐院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1 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倡议下在延安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2 为与来自于民间的第一代筝家相区别,笔者将在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筝家称为院校筝家。
    1 《纪念曾东扶诞辰一百周年文集》第42页
    1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答本人提问的信件。
    2 资料来源于本人采访陈安华先生的录音笔记。
    3 参见李西安《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人民音乐》2003年第12期总第452期。
    4 娄树华《古筝谱·序》.转引自梵艺凤《河南筝乐考略》。
    1 吕殿生《我的音乐之父——曹东扶大师》《纪念曾东扶诞辰一百周年文集》42页
    1 吕殿生《我的音乐之父——曹东扶大师》,载于《纪念曹东扶诞辰一百周年文集》第42页
    2 蓝介愚《琴况廿四则警句——古筝家罗九香遗作》,载于《纪念罗九香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文集。
    3 山东艺术学院的金灼南因病未到会,托人送去了教材。参见《秦筝》2006年第1期。
    1 1961年,王巽之和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等人编写了这批教材。
    2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史兆元先生的录音笔记。
    1 陈安华《承秦筝正统 传太古遗音——广东汉乐演奏家罗九香》,载于《纪念罗九香先生百周年诞辰》文集。
    2 高百坚《高哲春传略》,《秦筝》1994年第一期。
    3 文中言及的曲目大多是见于正式出版物。
    4 冯光玉《天赋非凡 勇于创新——纪念著名古筝艺术家赵玉斋先生诞辰80周年》,载于《乐府新声》2000年第1期。
    1 李凌《古筝演奏革新者》载于《人民日报》1956年。
    2 《山东筝曲集》于1986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曲集分五个部分。
    1 《纪念曹东扶诞辰百年》文集第36页。此处提及的这些板头曲在《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中都有收录。
    1 梁毅夫《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的筝曲概述》,《秦筝》,1986年第1期。
    1 丁伯苓1956年进校,1961年毕业先留校任教。
    2 高沛《琴音不绝长空旋——追念筝演奏家丁伯苓同志》《人民音乐》1982,2。
    1 参见娜仁格日勒《继承民族传统 弘扬雅托噶艺术》,澄海1993年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交流资料。
    2 参见李萌《福建筝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1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周延甲先生的访谈录音笔记。
    2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的信件。
    3 《曹东扶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册第19页。
    1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李汴老师的录音笔记
    2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史兆元先生的录音笔记。
    3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周延甲先生的访淡录音笔记。
    1 《对于音乐工作的指示》转引自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
    2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史兆元先生的录音笔记。
    3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问题的信件。
    4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周延甲先生的访淡录音笔记。
    1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问题的信件。
    1 资料来源于笔者电话采访王昌元先生的访淡录音笔记。
    2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问题的信件。
    3 吴赣伯《议解——筝曲<战台风>析疑》,《中国人和中国人的音乐》。
    4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问题的信件。
    1 吴赣伯《误解——筝曲〈战台风〉析疑》,《中国人和中国人的音乐》。
    1 民族器乐文集202页
    1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者问题的信件。
    2 资料来源于项斯华先生回复笔肯问题的信件。
    1 拿萌论义中突出介绍了,《弦索十三套》中的筝曲.其中大部分是有双手弹筝技法.有些曲目左手技法难度很大,浙江筝曲的一部分就是取自《弦索十三套》中的筝曲。
    1 主要曲目收录在《筝曲集1949~1979》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1 此筝在广州由曾蹇督造,筝的底部刻有其手书:“余友何育君斋,习筝有年。。。。。。庚午春,因讨究声乐,冲礼心裁,命匠别制一具。试其声,在琴琶之间。凄怆中度,哀而不伤。即以为赠.并为命之曰幽湍云。”
    2 吕殿生《我的音乐之父—曹东扶大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42页
    1 张子锐《品式截弦变调筝》《乐器》1982,4。
    2 李婉芬《对良筝的尝试与体会》,《乐器改良参考资料汇刊》1964年第一辑。
    3 《乐器科技简讯》1972~1973年再期。
    4 《二十五弦五声音阶踏板转调筝》、《乐器科技简讯》1975年第一期。
    5 《介绍二十四弦自动移码踏板转调筝》(《乐器科技简讯》1975年第三期。
    1 郑德渊《古筝沿革概述》.台北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 成公亮《传统的器乐创作技法 古朴清新的音乐风格——筝曲“包楞调”的音乐分析》
    1 成公亮《筝曲《伊犁河畔》的创作和演奏》。
    2 李世彬《实践理论体系——关于陕西筝派的问答》《秦筝》1992。
    3 周延甲《古筝迷胡曲集》于1961年出版社,其中收录了他改编《绣金匾》、《秦桑曲》、《姜女泪》等曲日。
    1 项斯华《秦筝和“秦桑曲”》,香港《文汇报》。
    2 《秦筝》第二、三期。
    3 孙卓《秦筝的复兴》,《筝艺》2期.
    1 《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2。
    2 《中国音乐音响目录》,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
    3 《音乐创作》1980年各期。
    1 李涣之《传统音乐和我的创作》,《音乐研究》1988, 2:1981年.范上娥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香港参加亚洲作曲家大会及音乐节,在开幕式上与香港中乐团合作首演了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
    2 王树,《在“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之路究竟怎么走”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
    3 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由王巽之创意、项斯华演奏的筝独奏曲《海青拿天鹅》中使用了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两架筝的双筝演奏形式。
    1 梁茂春《筝的改革和筝曲的飞跃——评王树的双筝与交响乐队的<回旋协奏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4,40。
    1 尹其颖《晚清筝家尹鸿兆》,《乐器》。1982.2。
    1 资料来源于笔者采访赵曼琴先生的访淡录音笔记。
    1 邱大成《筝艺指南》中共记录筝演奏技法,右手64种、左手17种、双手13种。《筝艺指南》,华乐出版社,2000年版。
    1 樊艺风《一个独特的“渐变”过程——王建民筝曲《幻想曲》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1。
    2 《王建民古筝曲集》,台北音乐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 《王中山古筝曲集》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2 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中国音乐学》2004,4。
    1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音乐研究》1996,4。
    1 高哲睿《略谈秦筝的以韵补声》,《秦筝》1994.2。
    1 各位筝家的言论来自“华音”网站资料。
    1 SALLYNN GOODALL《与世界共享音乐的哲学思想》,李爱群编译.《中国音乐》95增刊续集。
    1 田青《论中国音乐的线性思维》,载于《静土天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 陈天国《潮州音乐研究》,花城出版社,1998。
    [2]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 王瑞裕 陈雪霞.《筝谱集成》,.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8。
    [5]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0。
    [6] 郑德渊《筝乐理论及演奏》,香港书店出版,1997。
    [7] 梁茂春《当代中国音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8] 《音乐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9] 梁在平《筝路历程文集》。
    [10] 侯涛《论我国当代筝曲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油印本,1987。
    [11] 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12] 《中国乐器图鉴》,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13]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14] 焦文彬《秦筝史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5] 姜宝海《筝学散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16] 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音乐出版社1996。
    [17] 吕骥《新音乐运动论文集》,哈尔滨,光华书店,1949。
    [18] 吕骥《吕骥文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9]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发——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 刘靖之、吴赣伯《中国新音乐史论集》第五辑《国乐思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
    [21]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2]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台北耀文事业有限公司,1998。
    [23] 刘吉典《京剧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4] 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5] 缪天瑞、林剑编著《基本乐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6] 明言 《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7]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8] 孙幼兰、吴毓清等《中国现代音乐家论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内部参考资料135号,1962。
    [29] 三木稔著王燕樵,龚林译《日本乐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0] 李焕之《民族民间音乐散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31] 袁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2] 刘东升《中国乐器图鉴》,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3] 周耘《古筝音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4] 周望《秦地·秦人·秦筝》,中央音乐学院油印本,1987年。
    [35] 何松《何育斋筝谱遗稿》,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0。
    [36] 沈之白《沈之白音乐论文集》,社会音乐出版社,1994。
    [37] 孙继南《中国近现代(1840~1989)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
    [38] 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上、中、下),冯文慈、俞玉兹选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9] 伍国栋《中国音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0] 乔建中《中国音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41] 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42] 徐城北《梅兰芳与20世纪》,北京,三联书店,1990。
    [43] 叶易《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4] 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5]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6]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7] 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8]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刘东升主编《中国乐器图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49]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图鉴》。
    [50] 赵曼琴《古筝快速秩序法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51] 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3]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4] 苏巧筝《潮州筝艺》香港广兴书局有限公司,1995。
    [55] 张岱年《文化与传统》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6]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大出版社,2004。
    [57]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师大出版社,2005。
    [58] 肖子俊《论传统器乐合奏艺术中的乐队型态及合奏思维》,中央院油印本,1993。
    [59] 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 赵玉斋编《筝曲选集》,简谱,1960。
    [2] 《尔海渔歌·筝曲八首》,人民音乐出版社,简谱,1977。
    [3] 《筝曲选》(1949~1970)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 王省吾《河南曲子板头曲选》、《古筝独奏曲集》,1965。
    [5] 高百坚《高哲睿潮筝遗稿》,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6] 高自成《山东古筝曲选》、《山东筝曲集》,1985。
    [7] 筝曲集《银河碧波》(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8] 筝曲集《银河碧波》(二)人民音乐出版, 1988。
    [9] 焦金海《筝演奏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10] 《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香港,上海书局有限公司,1983。
    [11] 《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第二集》香港,上海书局有限公司,1987。
    [12] 范上娥《郭鹰演奏的潮州筝曲选》,1987。
    [13] 徐晓琳《筝曲集》(第一集),香港,文响古筝团,1994。
    [14] 曲云《陕西筝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15] 李萌《潮州筝曲选——五家筝演奏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6] 《王中山筝曲集》,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
    [17] 王建民《古筝曲集》,台北,音乐中国出版社,1998。
    [18] 周望编《周延甲筝曲选》,人民音乐出版,2000。
    [19] 童宜风、李远榕《古筝入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0] 韩庭贵《山东筝曲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21] 《中国古筝艺术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演奏曲目选集——百花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2] 张弓《古筝弹奏指南》,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
    [1] 《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编辑组,1988,10。
    [2] 曹正《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民族民间音乐》,1985第一、二期。
    [3] 李萌《<弦索备考>的筝演奏艺术》,《中国音乐》,1999,3。
    [4] 乔建中《门外谈筝——代序》,《筝曲集第一集徐晓林作曲》,香港:文响古筝团出版。
    [5] 丁承运《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11。
    [6] 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
    [7]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音乐研究》,1996,4。
    [8] 周望《秦筝、秦人、秦声——筝的渊源与陕西流派对传统的弘扬》,《中国音乐》,1999,3。
    [9] 王运《潮州筝曲演奏特色分析.》,《黄钟》,2003。
    [10] 王夏婕《我国东南三个传统筝派之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
    [11] 姜伯瑾《潮州筝乐轻重三六与秦腔花音苦音的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4。
    [12] 俞人豪《中日传统筝音乐历史与形态之比较》,《比较音乐研究》,1996,1。
    [13] 易人《关于筝曲《渔舟唱晚》的署名问题》,《音乐与表演》, 2001,4。
    [14] 张珊《王建民筝曲不同风格成因透析》,《中国音乐》,2003,2。
    [15] 李吉提《传统与创新》,《人民音乐》,2002,9。
    [16] 刘燕《管见中国古筝发展之轨迹》,2003,4。
    [17] 周为民《从文化的视角谈当代“中国音乐之路”论辩中的中西关系问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2。
    [18] 樊艺凤《一个独特的“渐变”过程——王建民筝曲《幻想曲》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1。
    [19] 樊艺凤《河南筝乐考略》,《秦筝》,1995, 2。
    [20] 樊艺凤《审美变化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中国音乐学》, 2002,1。
    [21] 魏军《秦筝源流新证》,《交响》,1986,1。
    [22] 魏军《秦筝源流再证》,《交响》,1990、1。
    [23] 高德祥、吕殿生《说筝》,《乐府新声》,1992,3。
    [24] 焦文彬《“秦筝归秦”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交响》,1993,4。
    [25] 赵曼琴《筝史浅析》,《音乐研究》,1981,4。
    [26] 金建民《古筝起源之谜》,《中国音乐》,1988、1。
    [27] 金建民《也谈筝的起源——与邱大成同志商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1。
    [28] 项阳《从筑到筝》,《中国音乐学》,1990,1。
    [29] 项阳《筑及相关乐器析辨》,《音乐探索》,1992,3。
    [30] 项阳《考古发现与秦筝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
    [31] 曹正《关于古筝历史的探讨》,《中国音乐》1981、1。
    [32] 阎林红《中日传统筝曲演奏技巧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1996,1。
    [33] 阎林红《简述日本俗筝定弦法及其乐调系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1。
    [34] 阎林红《筝的演奏技巧发展脉络》,《音乐研究》,1993,4。
    [35] 野坂惠子、程天健译《日本筝乐器介绍》,《交响》,1996,3。
    [36] 肖巧玲《日本筝乐的历史与发展》,《中国音乐》,1996,4。
    [37] 王建民 《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作》,《中国音乐》,1999,4。
    [38] 谭盾《南乡子》箫、筝二重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4。
    [39] 《乡月三阙》,筝、箫、扬琴三重奏,《音乐创作》,1988,1。
    [40] 《虚谷》蝶式筝、新笛、云锣三重奏,《音乐创作》,1986,4。
    [41] 《空谷流水》筝、笛、管子与打击乐四重奏.《音乐创作》1984,1。
    [42] 徐励《关于发展民族音乐的思考》,《乐府新声》,2002,4。
    [43] 阎爱华《简论古筝的模拟音响效果及演奏手法》,《人民音乐》,1996,4。
    [44] 乔荞《筝乐左手技法之探微》。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5] 黄少枚《浅谈潮州二四谱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乐府新声》,2005,3。
    [46] 李军《主要筝乐流派的风格特点及演奏提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47] 刘诗瑶《浅谈<寒鸦戏水>的艺术特点》,《音乐探索》2000,2。
    [48] 何宝泉,《古朴典雅的古筝名曲—浅析<蕉窗夜雨》》,《音乐爱好者》1997,2。
    [49] 吴润霖《潮州筝曲(寒鸦戏水)》,《音乐爱好者》,1998,3。
    [50] 陈安华《关于<出水莲>乐谱及其他》,《黄钟》,1992,2。
    [51] 高梦柯《为<古筝书谱序·跋集>题序》,《乐府新声》,2003,3。
    [52] 高沛 《琴音不绝长空旋——追念筝演奏家丁伯苓同志》,《人民音乐》,1982,2。
    [53] 曹正《谈筝的演奏技巧及其革新》,《音乐研究》,1958,4。
    [54] 焦金海《筝乐苦音研究》,《音乐研究》,1998,2。
    [55] 杨娜妮《<庆丰年>奏响双手弹筝新乐章——纪念赵玉斋教授诞辰80周年》《乐府新声》,2003,4。
    [56] 冯光钰《天赋非凡 勇于创新——纪念著名古筝艺术家赵玉斋先生诞辰80周年》,乐府新声,2003,4。
    [57] 成公亮《——筝曲“包楞调”音乐分析》,《齐鲁乐苑》,1981,1。
    [58] 姜宝海《浅谈筝曲<渔舟唱晚>的由来》,《齐鲁乐苑》,1981,1。
    [59] 赵玉斋《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齐鲁乐苑》,1983,1。
    [60] 陈蕾士《发扬传统筝乐的基本理论(演讲词)》,《乐府新声》,1992,4。
    [61] 刘承华《乐器神韵与历史氛围——对中国乐器的演进轨迹及其机制的考察》,《乐府新声》,1996,2。
    [62] 苏巧筝《中国古筝流派》,《中国音乐学》, 1992,3。
    [63] 梁茂春《筝的改革与筝曲的飞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2。
    [64] 东川清一《再谈“调”——中国琴、筝的调弦法>》,《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4,1~2。
    [65] 赵玉斋《谈筝曲<庆丰年>的创作》,《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4,1~2。
    [66] 张珊《一流九派 异趣同工——三首民间筝曲<高山流水>源流、结构、风格及演奏技法的比较》,《音乐研究》,2001,2。
    [67] 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中国音乐》,2002,2。
    [68] 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中国音乐学》,2004,4。
    [69] 项斯华、吴赣伯.《浙江筝绉议》,《中国音乐》,1991,4。
    [70] 李婉芬《论“曹派”筝艺的演奏特色》,《中国音乐》,1999。
    [71] 阎林红《筝的演奏技巧发展脉络》,《音乐研究》,1993,4。
    [72] 王小平《近年古筝左手技术的发展与筝曲音乐风格》,《人民音乐》2001,12。
    [73] 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
    [74] 郭雪君《王巽之和浙派古筝》,《中国音乐》,1993,3。
    [75] 《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中国音乐学》创刊号。
    [76] 李世斌《传统乐种的衰落与继承》,《艺术探索》,1989,1。
    [77] 《从系统论看中国传统音乐单声体系的长期延续》,《音乐研究》,1991,4。
    [78] 李元庆《谈乐器改良问题》,《人民音乐》,1954,2月号。
    [79] 刘红《谈演奏技法对民族器乐风格之影响>》,《中国音乐》,1992, 4。
    [80] 冯光玉《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中国音乐》,1992,4。
    [81] 杨礼桐《.潮州音乐的音阶和调式》,《中国音乐》,1983,4。
    [82] 陈天国《20世纪潮州乐器的演革》,《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
    [83] 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中国音乐学》,2004,1。
    [84] 王建元《浅析民乐新作中作曲技法的探索与创新》,《艺苑·音乐版》,1995,4。
    [85] 周武彦《我国弦乐器源流探梳》,《艺苑·音乐版》,1992,3。
    [86] 张彤 《从新时期古筝创作看筝乐的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4。
    [87] 樊艺凤《审美变化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中国音乐学》,2002,1。
    [88] 阎林红《筝的演奏技巧发展脉络》,《音乐研究》,1993,4。
    [89] 王建民《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中国音乐》,1996,4。
    [90] 焦金海《论筝乐定弦调式音阶》,《音乐研究》,1998,3。
    [91] 涂永梅《筝乐创作中调式的传统与创新问题》,《艺苑·音乐版》,1996,2。
    [92] 阎爱华《简论古筝的模拟音响效果及演奏手法》,《人民音乐》,1996,4。
    [93] 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
    [94]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音乐研究》,1996,4。
    [95] 王守琢《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心器相应”》,《中国音乐》,1996,2。
    [96] 焦金海《中国筝古今谈——筝的种类与弦制探讨》,《中国音乐》,1998,4。
    [97] 汤扫昧,《筝史概述》,《中国音乐》,1990,2。
    [98] 何成育《王建墓石雕筝技研究》,《秦筝》,1993,1。
    [1] 中国知网。
    [2] 华音网。
    [3] http://www.hbfh.com/cpjj/cptd.htm 。
    [4] http://www.philmultic.com/guzheng/zheng3_big5.html 。
    [5] http://www.hbfh.com/cpjj/cptd.htm
    [6] http://www.hbfh.com/cpjj/czff.htm
    [7] http://www.ceformosa.org.tw/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