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渐进之路-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行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研究,多建立在有关“现代化”的一整套语汇及概念体系之上,而对此期问题的展开也往往受制于这样的知识与经验,基于“进步”之逻辑得出判断或结论。究其缘由,是因为我们在二十世纪“求变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进步的观念与思想。而现行教育、宣传亦多以此为源,并形成我们获知方式上的垄断性效应。这使得我们习惯于一种熟悉的思维前提,自然也就难以客观面对历史现象,尤其是当这一现象极度丰富而复杂之时。关于本文之研究对象——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的现行研究,同样也存在着上述问题。甚至,将北京传统派画家视作绘画史的一个问题来展开系统研究的专题论述几乎未见,相关论述人多散见各类美术史论中兼而带之。且。多数都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怎样应对外来文化”这样一个前提作为论证起点,以“冲击——回应——变革”为论证的内在逻辑,关注中国画革命与守成的冲突与碰撞。隐含着以“革命”为尚的价值上的实用化判断——将这批画家视为保守势力,从而忽略了文化体内部自我推进的动力、因素与规律,甚至以对社会、政治的判断取代文化本身的判断。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立足于我们所“熟悉”的概念内涵之形成历史的疏理与辨析——从现行某些简单化、甚至矛盾的论述入手,探寻我们“熟悉化”知识经验的形成过程。通过较为细致的考析,笔者认为此种观念的产生主要发生在建国之后,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同时,并认为我们要认识这段历史,首先应该反思我们习惯的思维逻辑,一步一步抛离我们所熟悉的知识或经验,以期获得相对客观的认知眼光。继而,本文以两则传统派画家临摹案例展开这批画家的作品分析,并结合相关题跋、画论探讨他们对待新知的“博采”态度。同时还指出这种“博采”与革命派主张有所不同。而是以尊重传统为前提——主要以“精研古法”的方式在传统内部中寻找摆脱晚清“四王”画风的“变革”之路,从而形成了相对温和的、渐进发展的艺术演进方式。进而,本文通过对“以西画写实改造中国画”之口号如何于1917~1918左右发生影响之考析为起点,探析当时传统派画家与激进主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指出激进派往往以革命方式摧毁过去,其呐喊有着醒人耳目、摆脱浑噩,给人以崭新的对未来的希望,但往往带有破坏性,缺乏建设功能而引发混乱:传统派则往往倾向改良方式,以对过去的尊重为前提,进而探寻新生之目标。带有稳步求变的建设价值。但这种改良色彩的“求变”如果缺少其外围的激进呐喊,也容易产生自足心理而趋于守成,尤其是当其面对的传统足够强大之时。故而,看待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对这两种力的作用、价值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武断地以单一的价值标准为其定位。然现行研究却多陷入简单化定位的误区之中,将两者对立而不细分其异同。并且在这种对立中,多看到激进革命之“变”,而忽视传统改良之“变”。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派一直被看作世纪初绘画变革中的保守营垒,是有碍艺术进步的惰性力量,从而造成我们现有“熟悉化”知识经验的偏颇色彩。最后,通过对于历史细节的深入解析,本文认为民初北京地区传统派画家基于中国画既有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西画新的因素发展本土艺术的思路,与清末民初国粹派在思想脉络上一脉相承——即于文化冲撞期中,强调本土文化之自身价值,同时整合异域文化因素,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寻求文化之演进与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冲撞期中,受力文时常采用的文化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当下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仍具有一定的参鉴作用。
The present study about 20~(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 mainly based on the system of the idea and conception of modernization, the further study on this issue is usually formed by thi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o the result or the judgment rely on the logic of progress. The idea and thoughts of social advancement that come out gradually from so called reform- progress we had experienced in 20~(th) century is the very reason that has caused these phenomena. However, the present educating and publicizing way basically originate from them, and has influenced our cognitional habit in monopolizing way. This has made us get used to a sort of thinking premise, and hardly to face the historical truth objectively, particularly when the historical phenomena are complicated. The matter of fact is that the actuality of 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focus on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artists in the first part of Mingguo period has the same problem. Indeed, it is hardly to find a deep research that takes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artists as a main issue of Chinese fine art history, instead they can only be found as a small part in some Chinese art history books. In these books, it is very common that how Chinese culture faced foreign culture in 2oth century has been u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s argumentation, and impact-- reaction—reform be used as the inner logic,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 and impact between reform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tend to get the practical value judgment through us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volution which regarded these artists as a conservative group, ignoring the inner side motive , the elements and the rule that make the self-progressing of culture itself, even substituting the judgment of culture with the jud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First of all. this dissertation ba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ion that we are familiar, through studying the present simple even paradoxical points to seek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our familia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meticulous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found that mainly this phenomenon happene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didn't go with the historical events. He believe that to get to understand this period of history, we need to think about our normal understanding logic, throw some of our familia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tep by step, then to get the relatively objective cognate insight. Then by studying two examples of traditional artists imitating the old masters' paintings, also by analyzing their creating visual images, some inscriptions and also their articles, to approach their finding and getting attitude to the western painting. The author then points out that this attitude is some kind different from the reform way of revolution group, the premise of them is respect of the tradition, and main way for them to get rid off the influence of Si Wang in late Qing is to find the new reform style inside of the traditional art by studying the tradition thoroughly, and then to find the relatively moderate and gradual way of art developing. After that,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how the slogan of re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ith western realism has brought influence to art circle around 1917- 1918 as the start point, he has search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tists and radical artists, and he found that the radical group often destroy the past by revolution, their activities somehow could awake people and bring them with future hope, but usually could cause destroy and confusion since lack of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traditional group usually intend to choose the way of improving to find new style and took the respect of past as premise, compare with radical group's way, this is a more stable and constructive. The problem of this group was that they were easy to become conservative if
    lack of strong radical incentive. So when looking back 20lh century art history, we should make thoroughly compar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and avoid to make simple and objectively result. However, the present studies on this issue usually have this problem, the reform of radical group has been emphasized while the improving effort of traditional group has been ignored by them. That's the very reason why the traditional group has been regarded as a conservative school which prevent the improvement of art that has caused us the unilateral familiar knowledge . finally, through deeply historical detail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based on the idea that Chinese should has its own tradition and also should absorb some western idea to develop itself,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artists in the first part of Mingguo period had the same aesthetics as the Guocui school late Qing and the beginning of Minguo, they emphasis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art itself, while using some foreign idea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art gradually. In fact, this has been the main wa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flict of civilization, it is still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us when choosing the wa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引文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 2004年8月;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刘思量,《中国美术思想新论》,艺术家出版社(台北) 2001年9月;
    (日)关卫著,熊得山译《西方美术东渐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4月;
    《历史教学》编辑部编《新生代历史学者访谈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6年12月;
    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文汇出版社 2003年;
    林木,《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现代部分》,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年1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1月;
    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们出版社 2001年1月;
    范景中、曹意强编,《美术史与观念史》,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9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 2003年;
    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2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 2003年;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8月;
    吴景洲,《故宫五年记》,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年6月;
    朵云编辑部编,《清初四王画派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7月;
    朵云编辑部编,《任伯年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6月;
    詹姆斯·埃尔会斯,《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中国美术出版社 1999年;
    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三联书店 2005年5月;
    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10月;
    罗福惠,《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 1997年1月;
    罗杰·法约尔著,怀宇译《批评:方法与历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5月;
    郎绍君,《陶冷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
    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5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5月;
    曹意强、范景中编,《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们美术出版社 1997年3月;
    万青力,《画家与画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年3月;
    郎绍君,《守护与拓进——二十世纪中国画谈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年;
    炎黄艺术馆编,《近百年中国画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1月;
    郎绍君编,《古道西风:高剑父、刘奎龄、陶冷月》,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年;
    萧公权著,汪荣祖译,《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年4月;
    罗凤礼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7月;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年4月;
    朱京生,《陈半丁》,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
    云雪梅,《金城》,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
    朱万章,《陈师曾》,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朱伯雄、陈瑞林编《中国西画五十年(1898—1949)》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年
    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三联书店 1994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两卷四部),三联书店 2004年7月;
    伯德莱著,耿升译,《清宫洋画家》,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2年1月;
    伊曼纽埃尔·勒鲁瓦·拉迪里著,杨豫、舒小昀、李宵翔译,《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潘耀昌编,《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年9月;
    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
    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5年12月;
    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8月;
    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8月;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刘开渠,《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4年8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年6月
    《湖社月刊》(上、中、下)影印本,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5月;
    姚渔湘编,《中国画讨论集》,立达书局 1932年
    《申报》1911年—1927年、《晨报》1918年—1927年、
    周积寅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6年10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2月
    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年11月
    许志浩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编,《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书画报出版社 2004;
    余子安编,《余绍宋书画论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年12月;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4年5月;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11月;
    《北京故宫的故事》香港中华书局 1972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2年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1.6
    佚名,《日本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之消长》,《译书汇编》(东京)第2年第五期,1902年7月25日。
    樊锥,《开诚篇三》,《湘报》第24号,1898.4.2。
    《邵阳土民驱逐乱民樊锥告白》,《翼教丛编》卷五,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武昌重刻本。
    《诂经精舍八集序》,转引于汤志均《诂经札记校点后记》,载《章太炎全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锋郎,《媚外性》,《杭州白话报》 1903年第21期。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载郎绍君、水天中主编《二十世纪美术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
    陈独秀,《美术革命》,载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6卷一号。
    吕徵,《美术革命》,载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6卷一号。
    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载北京大学《绘学杂志》第一期,1920年6月。
    陈独秀,《美术革命》,载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6卷一号。
    《谋官者之人数》,《大公报》 1914年6月17日。
    金城,《十八国游历日记》,P180,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0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6。
    金城,《北楼论画》,载云雪梅《新旧冶熔 故步不封——金城初论》附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1997年硕士毕业论文。
    姚华,《在师曾先生追悼会上演说》,载俞剑华《陈师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丁光煦,《金北楼先生百鸟谱序》,《湖社月刊》第五十二册,P10—11。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卷38,中华书局 1989。
    陈师曾,《自题<临沈周山水图>》,载朱万章,《陈师曾》P132—135,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王扆昌,《中华民国三十年中国美术年鉴》,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 1948年10月10日。
    蔡元培,《致陈衡恪函(1918年2月4日)》,载《蔡元培全集·第十卷》,P333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蔡元培,《致陈衡恪函(1918年2月4日)》,载《蔡元培全集·第十卷》,P333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陈邦济狄福鼎致陈衡恪函》,载《蔡元培全集·第十卷》,P92,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致陈邦济、狄福鼎函(1918年2月8日)》,载《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21日。
    《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旨趣书》,载《蔡元培全集·第十卷》,P30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之演说词》,《北京大学月刊》,1918年10月25日。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绘学杂志》1921年第二期,载姚渔湘编《中国画讨论集》,立达书局 1932年。
    《美术学校考试风潮》,载《晨报》 1922年5月28日。
    蔡元培,《哀陈师曾》,载《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秋季始业式演说词(1919.10.15)》,载《北京大学日刊》 1919年10月15日。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P78—79,广智书局,光绪三十四年初版。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1916年11月,第二卷第三号。
    汪叔潜,《新旧问题》,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第一卷第一号。
    罗致田,《林纾的认同危及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5。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915年9月,第一卷第一号。
    贺履之,《篑公论画》,《湖社月刊》第23册(1929年10月)。
    《古物陈列所1914——1927年大事记》,故宫博物院藏《古物陈列所档案·行政类》第39卷。
    陈师曾,《清代花卉之派别》,见《湖社月刊》11—20册
    梁启超《梁任公在中国公学之演说》《东方杂志》第17卷第6号 1920年3月。
    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1917年4月。
    《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1905年)第一期。
    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人种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3号。
    《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1907年)第一期。
    黄宾虹,《新画法“序”》,载陈树人编译《新画法》,审美书馆 1914。
    罗致田,《林纾的认同危及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5。
    《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142号,转引于罗致田,《林纾的认同危及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5。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1919年12月,第七卷第一号。
    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1916年11月,第十三卷第十号。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1月,第六卷第一号。
    陈独秀,《随感录(一)》,《新青年》1918年4月,第四卷第四号。
    福开森,《在古物陈列所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见《古物陈列所二十周年纪念专刊》,北平古物陈列所 1934年。
    《四王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8月;
    《中国近代画派画集——京津画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12月;
    《京津名家绘画选集》,长城出版社 2004年10月;
    《近百年中国画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近代百家书画名迹集粹》(台北)长流画廊 1990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集》P26,中艺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咨询中心 1992年5月。
    《晚清民初水墨画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7年;
    《晚清民初绘画选》,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7年;
    《近百年中国名家画选集(1853—1971)》甲编,台北中华书画出版社 1973年
    《民初十二家——北方画坛》,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8年;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
    《中国近代水墨画精选》,“中华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家协会 1993年;
    北京嘉德拍卖公司2003—2006年拍卖图录;
    中贸圣佳拍卖公司2003—2006年拍卖图录;
    北京华辰拍卖公司2003—2006年拍卖图录;
    北京保利拍卖公司2005—2006年拍卖图录;
    北京瀚海拍卖公司2003—2006年拍卖图录;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2003—2006年拍卖图录;
    曾意强,《图像与语言的转向——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新美术》2005.3。
    黄厚明,(未刊稿)《什么是艺术史?为什么是艺术史——方闻中国艺术史研究对当代艺术史学界的启示》。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大公报》1940.3.副刊“战线”栏目。
    《为创造新的国画艺术而奋斗——武汉市国画展览会的总结》,《美术》1954.11。
    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美术》1955.7。
    王逊,《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美术》1954.8。
    傅抱石,《政治挂了帅,笔墨就不同》,《美术》1959.9。
    段勇,《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评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5期。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人民美术》1950年创刊号。
    《北京中国画画家的意见》,《美术》1957.6。
    方增先,《斥右派分子的“中国画不科学论”》,《美术研究》1957.4。
    李桦,《改造中国画的基本问题》,《人民美术》1950创刊号。
    薛永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美术观察》2002.4。
    范美俊,《清末民初中国书画的现代化转型初探》,《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
    胡光华《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上)》,《美术观察》2000.6。
    侯军,《中国画与世纪现代潮——兼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与再认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杨伯达,《清代院画》,紫禁城出版社 1993年,P153。
    聂崇正,《清代外籍画家与宫廷画风之变》,《美术研究》1995.1。
    洪再新,《传统与归属》,《新美术》1987.4。
    苏立文,《北京的保守主义——1900~1937中国的传统绘画(一)》,《新艺术家》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龚产兴,《陈师曾年表》,《朵云》1984第6集。
    龚产兴,《陈师曾的画学思想与创作》,《美术观察》1996年/10。
    刘小路,《君子之交——从陈师曾送鲁迅的十幅画谈》,《美术观察》1999/4。
    朱万章,《陈师曾年表》,《中国书画》2004/9。
    胡健,《守护中的拓进:陈师曾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江西社会科学》2004/10。
    胡健,《花落春仍在——论陈师曾的文化保守主义》,《美术观察》2004/12。
    成佩,《陈师曾的关于文人画的理论》,《美术研究》2005/1。
    邱敏芳,《民初(1912—1937)北京画坛中国画的转变》,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 2001年6月“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课程”期末报告作业。
    李松,《20世纪前期的湖社与京津地区画家》,见《中国近代画派画集·京津画派》前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
    薛永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美术观察》2002年第4期。
    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上)》,《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
    沈宁,《南京美术专门学校史料钩沉》,《荣宝斋》,2003年第一期。
    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产生与变化》,《中国现代绘画评论》,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页54-57。
    刘曦林,《古今转换与过度》,《近百年中国画选1893-1993》,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页19-31。
    薛永年,《变古为今 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美术研究》,1996年第二期。
    李松《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的地域分布及社团活动》,《美术》1994/5。
    张弘星,《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篮——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艺术事业》,《东南文化》1991。
    杨孝鸿,《传教士与西洋美术在近代上海的传播》,《艺术探索》2005.2。
    秦仲文,《近代中国画家与画派》,《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
    袁宝林,《潜变中的中国绘画——关于明清之际西画传入对中国画坛的影响》,《美术》1995.4。
    沈之瑜,《关于任伯年的新史料》,《文汇报》1961年9月7日。
    郎绍君,《以复古为更新——艺术演进的一种方式》,《文艺研究》2001.3。
    李伟铭,《旧学新知:博物图画与近代写实主义思潮——以高剑父与日本的关系为中心》,载郎绍君主编《古道西风——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画家融合中西的求索》,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
    吉田鹤子,《大村西崖和中国——以他晚年的五次访华为中心》(刘晓路译),《艺苑·美术版》1997.1
    吉田鹤子,《大村西崖和中国——以他晚年的五次访华为中心》(刘晓路译),《艺苑·美术版》1997.1
    龚产兴,《陈师曾的画学思想与价值》,《美术观察》1996.10。
    李伟铭,《康有为与陈独秀——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桩“公案”及其相关问题》,《美术研究》1997.3。
    田恒铭《中国画坛一老兵——谈石谷风先生和他的画集》,《美术之友》2000年第1期。
    启功,《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1期。
    肖建生,《熊希龄与热河行宫盗宝案》,《文史精华》1995、1。
    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5年第五期
    王均、孙冬虎、周荣,《近现代时期若干北京古旧地图研究与数字化处理》,《地理科学进展》2000/3
    汤钦飞、杨忠红,《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云雪梅,《新旧冶熔 故步不封——金城初论》,(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1997年硕士毕业论文。
    李顺霖,《从金城谈民初中国画的复古革命》,(台湾)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 1997年硕士毕业论文。
    萧玮文,《金城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中国艺术史课程哲学博士毕业论文。
    邱敏芳,《金城绘画研究》,(台湾)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 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卢宣妃,《陈师曾的绘画新貌与民初新式知识分子的文化实践:以<北京风俗图册>为中心》,(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 2002年硕士毕业论文。
    李中华,《1917—1937:北京国立专门美术教育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届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