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生态学、生态学交叉学科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本文尝试提出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生态系统的方法,中国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要把握这个整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历程与规律,关键是要把握系统的要素、结构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以教育要素的出现与结构的形成为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则源于要素与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的上一级系统和外部环境。不同的社会生态系统有不同的要素、结构与特征,也就有不同的教育生态系统。以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为标准,可以把中国社会分为初民社会、贵族社会、官僚社会和国民社会四个阶段。与四种社会形态相对应,中国教育生态系统先后经历了自然教育生态系统、古典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和现代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四个阶段。一种教育生态系统向另一种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以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为基础,由教育要素与结构的改变所决定的。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制度化教育内容的确定化发展密切相关,而以太学的设立、儒学的独尊和察举制度的建立为重要标志。因为这三大措施既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要素的产生,又为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于汉代形成以后,在不断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发育进化,最终于宋代进入成熟状态。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态系统的亚系统。传统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同时又是影响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生态因子,它们的波动会对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但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的结构长期保持稳定,使中国传统社会保持长期的延续性,进而为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内部也有许多亚系统,如教育层次生态系统、教育类别生态系统、教育区域生态系统等。各亚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总体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走向。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强力冲击破坏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态系统,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而使其退化,逐步演化为现代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On the base of ecology, interdisciplinary of ecology and system science, thedissertation tries to put forward a research method of educational ecosystem.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ecosystem, the education of China is a whole system. Tomaster the course and the rule of its 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it is essential to masterthe elements, structure, and the inte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lements andenvironment. The appearance and structure 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lements arethe signs of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the succession of the systemoriginates from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of elements and structure.
     Society is a large ecosystem, which is the higher system and outer environmentof educational ecosystem. Educational ecosystem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ocietyecosyste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element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ociety ecosystem. By the standard of the social members' position in the socialstructure, Chinese societ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which are primitivesociety, noble society, bureaucratic society and civil society. Corresponding to thefour periods, the educational ecosystem has gone through four generations of natural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classic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traditional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modern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Thesuccession of educational ecosystem is based on the succession of society ecosystem,and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nges of educational elements and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was closely bound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atized educational content of the educator andthe educated, and was mark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xue and Chaju System, theConfucianism Reverence, which promote the emergence of th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e.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arose in Han Dynasty, and with theevo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self-regulation, it matured in SongDynasty.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cience and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were the ecological subsyste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eco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cienceinfluenced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However, the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kept long-term continuity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structurestability of the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hen offered a better outer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As the large system,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has a lot ofecological subsystem, such as educational level ecosystem, educational categoryecosystem and educational region ecosystem, etc.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the ecological subsystem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which reflected the internaltendency from simple and disorder to complex and order of traditional schooleducational ecosystem.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strong impact from west world destroyed the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ecosystem, so changed the outer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school educational ecosystem, which caused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chool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the succession of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alecosystem.
引文
①王建军:《论中国教育史的评价尺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②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①姜琦:《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1-2页。
    ②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③于述胜:《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④洪明、黄仁贤:《“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教育评论》2001年第6期。
    ⑤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气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②[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
    ③生态系统的最早提出者A.G.Tansley指出:“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整体性(holism)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有机整体,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参见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22页。
    ④详见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⑤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详见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11页;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页。
    ②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台北维新书局1975年版,第12页。
    ③贾锐:《校园生态环境与教育》,《师大学术专题研究》第十六辑,台湾文笙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182页。
    ④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①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6-287页。
    ③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④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①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②据刘贵华等2007年统计,“目前,已出版关于教育生态的专著7部,发表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论文2878篇。”见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③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④吴林富认为,以往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引进与理论探讨,至于如何将教育生态原理运用于分析“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管理”则较少,而关于这方面专门的、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更是缺乏,因此,作者有志于此,以期改进管理工作。见《教育生态管理·后记》,第234页。
    ⑤主要有: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刘贵华的《大学学术生态研究》,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徐书业的《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2004年西南师范大学王牧华的《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华中科技大学贺祖斌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周军的《乡村教师文化生态及乡村教育变革》,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余嘉云的《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戴联荣的《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蔡传明的《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王加强的《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
    ⑥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历年硕士论文发表数量为:2000年1篇,2001年2篇,2002年2篇,2003年5篇,2004年7篇,2005年10篇,2006年11篇,2007年22篇。
    ①吴鼎福:《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5-100页。
    ②马歆静:《教育生态学研究应明确的几个问题》,《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①[美]E.P.Odum.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②[美]E.P.Odum.:《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要观点》,《生态学杂志》1995年第1期。
    ①岳龙:《中国教育传统结构的人文生态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张倩如:《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①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①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王利华:《社会生态史: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社会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3期。
    ③[奥]L.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164页。
    ①孔繁德:《生态学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②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③唐德章:《论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④马歆静:《浅议对大教育的生态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①方然:《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②梁保国、乐禄祉:《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③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教育评论》1997年第6期。
    ④卢君臻:《教育生态环境简论》,《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⑤王忠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374页。
    ⑥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教育科学》2006年第3期。
    ⑦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①张呈琮:《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②李纯远:《中国原始社会晚期人口发展考略(下)》,《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4期。
    ①《尸子·君治》。
    ②《周易·系辞下》。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④也有人称之为培养直接生产者的社会教育。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①罗裕祥:《从考古发掘试探教育的起源》,《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把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的时代称为“古典古代”,他说:“第二种所有制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在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存着奴隶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而杜维明则把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大约春秋时期称为古典时期。参见《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借鉴马克思和杜维明的界定,我们把中国古典时期的文化称为古典文化,以古典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生态系统称为古典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②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页。
    ③柳海明:《现代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7页。
    ①臧乐源:《教师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②[美]约翰·S·布鲁柏克著、吴元训主译:《教育问题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9页。
    ③此外,在陕西华县泉护村和临潼姜寨等地也都发现了类似的“大房子”。
    ④王从仁、孙曰融:《从“大房子”谈中国原始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⑤米丁斯基:《世界教育史》,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1页。
    ②王伦信:《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桑新民:《从印刷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12期。
    ④王仁湘、贾笑冰:《中国史前文化》,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8页。
    ①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①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②《龟甲兽骨文字》卷二,北京富晋书社1930年版,第25页,九片。
    ③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④章学诚:《文史通议》卷三《史释》。《周礼·地官司徒》。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年2000年版,第9页。
    ②《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③《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公孙弘和太常博士臧平等议及三代为学之道时说:“乡里有教,夏曰校。”
    ①《汉书·景十三王传》。
    ②《汉书·窦田灌韩传》。
    ③《史记·孝武帝本纪》。
    ④ 《汉书·百官公卿表》。
    ⑤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①《史记·马宫传赞》。
    ②《史记·夏侯胜传》。
    ③《史记·韦贤传》。
    ④《史记·儒林列传》。
    ⑤张岱年:《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
    ⑥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81页。
    ⑦参见孙培青、李国钧主编:《沈灌群教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
    ⑧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页。
    ①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②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③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④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⑤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页。
    ①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②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③小拉尔夫·弗·迈尔斯主编,杨志信、葛明浩译:《系统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④王充:《论衡》卷13《效力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4页。
    ⑤《墨子·亲士》。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泰伯》。
    ③《孟子·滕文公下》
    ④《战国策·秦策三》:“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相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秦于天下之士非有怨也,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贵耳。’”
    ⑤《荀子·荣辱》。
    ⑥《盐铁论·晁错》。
    ⑦《汉书·高帝纪下》。
    ⑧《汉书·文帝纪》。
    ①《汉书·文帝纪》。
    ②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汉书·武帝纪》。
    ⑤劳干:《汉代察举制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页。
    ①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 318页。
    ②《汉书·循吏传》。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0页。
    ④《汉书·儒林传》。
    ⑤《旧唐书·儒学列传上》。
    ⑥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记赵普曰:“当其为相时,每朝廷遇一大事,定大议,才归第,则亟闭户,自启一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其家人莫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必决矣,用是为常。故世议疑有若子房解后黄石公事,必得异书焉。及后王薨,家人始得开其箧而视之,则论语二十卷。”
    ⑦《癸巳类稿》卷3《乡兴贤能论》。
    ①《廿二史剳记》卷2《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②《荀子·王制》。
    ③《史记·儒林传》。
    ④《西汉会要·选举上》。
    ⑤《后汉书·儒林传》。
    ⑥《后汉书·顺帝本纪》。
    ⑦《后汉书·质帝纪》。
    ⑧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⑨《汉书·倪宽传》称察举制度为“汉之得人,于兹为甚”。
    ⑩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 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总第43期。
    ①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①朱大渭:《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②《晋书·食货志》。
    ③《宋书·礼志》。
    ①《通典·选举四》。
    ①《隋书·文帝纪》。
    ②《隋书·儒林传》。
    ①《续资治通鉴·宋纪》。
    ①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②有关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可参见张金岭:《宋理宗与理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③参见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55页。
    ①邹珊刚等编著:《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②邹珊刚等编著:《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③邹珊刚等编著:《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63页。
    ①厉以贤等也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分别是人类社会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分别构成整个人类的各个方面。他所谓的子系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指的分系统。参见厉以贤、徐琦:《社会经济发展·人·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88年第5期。
    ②陶安:《陶学士集》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57页。
    ③斛是汉代量制,1斛等于汉代120斤,汉代1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
    ①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1-533赠。
    ②《宋会要·职官》。
    ③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178页。
    ④《后汉书·儒林传》。
    ⑤楹,《说文》:“楹,柱也”,是古代房屋的计量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如屋有三楹。
    ①黄佐:《南雍志》卷1。
    ②《汉书·儒林传序》。
    ③《汉书·儒林传序》。
    ④《太平御览》卷534《礼仪十三》引《三辅黄图》。
    ①喻本伐:《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
    ②《汉书·文翁传》。
    ③毛德琦:《白鹿书院志》。
    ④《玉海》卷107。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2。
    ⑥《宋会要辑稿·崇儒》。
    ⑦崇宁元年(1101年),《州县学敕令格式》:“乞增置田业养士。应本路常平户绝土田、物业,契勘合用数拨充。如不足,以诸色系者官田宅、物业补足。”
    ⑧《文献通考·学校考》。
    ⑨《至元嘉禾志》卷16《复学田记》。
    ①《钦定续文献通考》卷50。
    ②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③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146页。
    ④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148页。
    ①《汉书·食货志》。
    ②《全唐文》卷10《存问并州父老玺书》。
    ③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2页。
    ①《新唐书》卷51《食货志》。
    ②郑綮:《开天传信记》。
    ③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6页。
    ④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⑤《旧唐书·代宗本纪》。
    ⑥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明史·选举志》。
    ②《孟子·尽心上》。
    ③《荀子·大略》。
    ①王子今:《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理论学刊》2002年第1期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5页。
    ①翦伯赞:《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学习》1951年第3卷第10期。
    ②陈高傭等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海书店1986年版。
    ③该书为统计战争频度,以10年为一个周期,故秦朝自公元前246年开始统计,清朝统计至1913年;内乱次数统计方法为双方每交锋一次为一个标准单位,因此有的战争因延续时间长、交锋次数多而被计为多次,如晋武帝咸和三年陶侃击败苏峤与咸和四年击败苏逸原是一场战事,然而实际交锋2次,故计为内乱2次。
    ④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页。
    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页。
    ②《后汉书·儒林传》。
    ③《后汉书·孝献帝纪》。
    ④《梁书·儒林列传》
    ⑤《晋书·列传第七十》。
    ⑥《晋书·列传第五十三》。
    ⑦《宋书·本纪第三·武帝下》。
    ①《北史·儒林传序》。
    ②《隋书·儒林列传》。
    ③《新唐书·礼仪志》。
    ④《文献通考·学校二》。
    ⑤《至正金陵新志》卷9《学校志》。
    ⑥《明史·选举志》。
    ⑦阮元等修、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卷137《建置略·学校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611页。
    ⑧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卷3《讨粤匪檄》。
    ①《后汉书·儒林传》。
    ②《新唐书·选举志》。
    ③《宋史·选举志》。
    ④《清史稿·选举志》。
    ⑤《晋书,载记》。
    ①《魏书·儒林传序》。
    ②《清史稿·选举志》。
    ③《龚自珍全集·上大学士书》。
    ①袁燮:《絜斋集·四明教授厅续壁记》。
    ②《文献通考·学校考七》。
    ③《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五》。
    ①《宋史·职官志》。
    ②《汉书·儒林传》。
    ①《汉书·翟酺传》。
    ②《旧唐书·儒学列传》。
    ③《新元史·选举志》。
    ④《明史·选举志》。
    ⑤《明史·选举志》。
    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②《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③《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⑤《隋书·儒林传序》。
    ⑥《隋书·帝纪第二》。
    ①《旧唐书·儒学列传》。
    ②《三国志·杜畿传》。
    ③《文心雕龙·论说》。
    ①《晋书·向秀传》。
    ②《晋书·儒林传序》
    ③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79-280页。
    ④《宋书·何尚之传》。
    ⑤《颜氏家训·勉学》。
    ⑥《三国志·魏志·文帝丕》。
    ⑦《晋书·荀崧传》
    ⑧《北史·儒林传序》。
    ⑨《魏书·任城王云附子澄传》。
    ①方立天:《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②法琳:《辩正论·卷第二》。
    ①《全唐文》卷6《令道士在僧前诏》。
    ②《唐大诏令集》卷3《释教在道法之上制》。
    ③《唐大诏令集》卷113《僧道齐行并进制》。
    ④《旧唐书·玄宗本纪》。
    ⑤谢守灏:《混元圣纪》卷8。
    ①《隋书·经籍志》。
    ②《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
    ③《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
    ④《唐会要》卷75《帖经条例》。
    ⑤《新唐书·百官志三》。
    ⑥《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
    ⑦《通典》卷15《选举三·历代志下》。
    ①徐松:《登科记考》卷8。
    ②王永平:《论唐代道举》,《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③《北史·儒林传上》。
    ①《贞观政要》卷6《慎所好》。
    ②《旧唐书·儒学传序》。
    ③《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
    ④《颜氏家训·归心》。
    ⑤《贞观政要·崇儒学》。
    ①《贞观政要·崇儒学》。
    ②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3页。
    ④《汉书·刑法志》。
    ⑤按秦制规定,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秦代1斤约合0。256公斤。
    ⑥《史记·滑稽列传》载:“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辙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①张揖《字诂》云:“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裁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
    ②此类西汉纸主要有: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的“罗布淖尔纸”,1957年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发展的“灞桥纸”,1973年在甘肃居延金关烽火台遗址发现的“金关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的“中颜村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马圈湾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放马滩纸”等。
    ③可参见毕青:《何谓纸?中国造纸史上的“古纸”与“今帋”》,《中国造纸》1983年第1期。
    ④《后汉书·贾逵传》。
    ⑤《后汉书·班超传》。
    ⑥叶德辉:《书林清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285-288页。
    ①李肇:《唐国史补》下卷,第54页。
    ②《梁书》卷33,第469页。
    ③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④关于雕版印刷的出现时间有诸多争论,详见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4页。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纸和印刷,第1页。
    ②桑新民:《从印刷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12期。
    ③《宋史》卷431《邢昺传》。
    ④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纸和印刷,科学出版社,第338-339页。
    ①转引自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268页。
    ②袁枚:《随园随笔》卷14。
    ③光绪《江西通志》卷82。
    ④魏了翁《鹤山书院始末记》。
    ⑤《后汉书·王充传》。
    ⑥张耒:《明道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①苏轼:《李氏山心藏书记》。
    ②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第116页。
    ③[法]让一皮埃尔·戴仁:《中国的读书写字和木板印刷》,见《法国汉学》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④华大明:《中国传统思想对科学的阻尼作用》,《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中国教育通史》也认为儒家经学教育“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阻力”,见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⑤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06页。
    ①《后汉书·律历志》。
    ②刘金沂:《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略》,1990年版,第9页。
    ①《尚书·尧典》。
    ②《汉书·艺文志》。
    ③《魏书·宣武帝本纪》。
    ④《隋书·文帝本纪》。
    ⑤《唐律疏议》卷九。
    ⑥《宋大诏令集》卷198《禁天文相数六壬遁甲三命及阴阳书诏》。
    ⑦《元史·刑法志》。
    ⑧沈德符:《野获编》卷20。
    ⑨《清律》。
    ①裴骃:《史记集解》引如淳注。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
    ③《元史·职官》。
    ④《元史·选举志》。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页‘
    ②《魏书·术艺传》。
    ③《魏书·范绍传》。
    ④《隋书·百官志》。
    ⑤《旧唐书·职官志》。
    ⑥《宋史·选举三》。
    ⑦《宋史·职官志》。
    ①《明史·选举志》。
    ②《明史·选举志》。
    ③《明史·选举志》。
    ④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卷217。
    ⑤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卷217。
    ①《唐六典》卷14。
    ②《唐六典》卷14。
    ①《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81。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
    ③《增人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1。
    ④《元典章·吏部三》。
    ⑤《元史·百官四》。
    ①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②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①《礼记·礼运》。
    ②孙立平:《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③孙立平:《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④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①《论语·颜渊》。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苟子·大略》。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隋书·儒林列传》。
    ⑥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①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②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及其历史变迁——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大自然探索》1983年第2期。
    ③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
    ④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
    ⑤如王充就以“元气呼吸,随日盛衰”来解释潮汐周期。
    ⑥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
    ①[以]S.艾森斯塔德:《传统、变革与现代化——对中国经验的反思》,参见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97页。
    ②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③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7页。
    ①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45页。
    ②[美]布鲁巴克著、张家祥译:《政治与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页。
    ③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20页。
    ①《汉书·循吏传》。
    ②《汉书·平帝纪》。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④《汉书·寇恂传》。
    ⑤《汉书·倪宽传》。
    ①《旧唐书·儒学传上》。
    ②《通鉴·高祖武德七年二月》。
    ③《通鉴·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正月》。
    ④《新唐书·选举志》。
    ⑤《新唐书·百官志》。
    ①《唐会要·学校》。
    ②《新唐书·选举志》。
    ③《新唐书·选举志》。
    ④《唐会要·学校》。
    ①《宋会要辑稿·崇儒二》载:政和四年(1114年)二月,中书省上奏:“小学生见近一千人,入学者尚未己。”
    ②《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九》。
    ③《朱文公文集·与李教授书》。
    ④《新元史·食货志》。
    ①《明史·选举志一》。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③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山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④《明史·选举志一》。
    ⑤《明仁宗实录》卷4。
    ①《大明会典》卷78。
    ②《大明会典》卷2。
    ③《明会典》卷77《礼部三十六·学校二·科举·乡试》。
    ④《明史·选举志一》。
    ①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110页;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6页。
    ②金忠明、李若驰、王冠:《中国民办教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③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④《论衡·自纪》。
    ①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后汉书·儒林传》。
    ③《后汉书·党锢列传·刘淑传》。
    ④《后汉书·包咸传》
    ⑤崔实:《四民月令》。
    ①《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②关于中学的产生与发展,可参见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冯丽:《清末中学教育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③《朱文公文集》卷75。
    ④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
    ⑤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103页。
    ①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在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②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①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4页。
    ②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页。
    ①《吕氏春秋·尊师》。
    ②《吕氏春秋·博志》。
    ③《汉书·儒林传》。
    ④《隋书·李谔传》。
    ⑤《通典·选举典》。
    ⑥《新唐书·选举志上》。
    ①《通典·选举典》。
    ②《唐摭言·述进士上篇》。
    ③《明史·选举志二》。
    ④《钦定大清会典·学校典》。
    ⑤《皇朝掌故汇编》内编卷41《学校四》。
    ①《徽县志》卷8《凤山书院记》。
    ②《唐国史补》卷下。
    ③《唐摭言》卷9《好及第恶登科》。
    ④《旧唐书·杨收传》。
    ⑤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考选委员会[936年版,第398页。
    ⑥关于学校教育内容与科举考试内容的关联性,参见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第六章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孙鼎臣:《论治》,《经世文续编》卷66《礼政六·贡举》。
    ②《唐六典·户部郎中员外郎》。
    ③《嘉泰会稽志》卷1《学》。
    ①叶盛:《水东日记》卷15《陆放翁家训》。
    ②袁采:《袁氏世范》卷2《处己·子弟当习儒业》
    ③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122页。
    ①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07-109页。
    ②《常用杂字》详见赵洪林编:《蒙学全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1页。
    ①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6 《瓯北集序》。
    ②《论语·雍也》。
    ①《后汉书·党锢列传·刘淑传》。
    ②《后汉书·党锢列传·檀敷传》。
    ③《晋书·孝友列传·王裒传》
    ④《晋书·隐逸列传·宋纤传》。
    ⑤陈元晖、王炳照指出:“一般说来,书院是反对科举的,但也常常受到科举制度的强烈影响,同样变成科举的附庸。而当书院作为独立的教育机关,与官学相对存在时,书院的特点就明显地体现出来;反之,当书院官学化加强时,书院的特点也就不太明显了。同样,当书院摆脱科举的影响时,书院的特点就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当书院变成科举的附庸时,书院的特点也不见了。”参见陈元晖、王炳照:《书院制度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⑥《朱子文集·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明夷待访录·学校篇》。
    ②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人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
    ③《宋史·蔡元定列传》。
    ④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77页。
    ⑤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①杨布生:《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②牛文元:《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①范正娥:《论两汉太学与郡国学、私学之关系》,《科教文汇》2007年8月下旬刊。
    ②汉代设置的地方学官,称文学椽或文学史,可统称为文学官,也可简称为文学。
    ③卜然然:《汉代地方官学的教师设置》,《教育学报》2007年第5期。
    ④以今天的行政区域比附过去的行政区域确实不妥,但在史料阙如的情况下,作这种比附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⑤《隋书·儒林传序》。
    ⑥《隋书·儒林传序》。
    ⑦《旧唐书·儒学传》。
    ①《唐大诏令集》卷105《祟儒·置学官备释奠礼诏》。
    ②《通鉴》卷214《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正月》。
    ③《新唐书·选举志下》。
    ④关于唐代中央官学的生员数目,开元年间,国子祭酒杨瑒称有“学徒三千”,见《全唐文》卷294《谏限约明经进士疏》。
    ⑤《旧唐书·韦景骏传》。
    ①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②《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四》。
    ③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吉州兴学记》。
    ④《文献通考·学校考七》。
    ⑤《续资治通鉴》卷89。
    ⑥《续资治通鉴》卷90。
    ⑦张邦炜:《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⑧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①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页。
    ③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175页。
    ④《清史稿·选举志·学校一》。
    ⑤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⑥《钦定学政全书》卷28《磨勘事例》。
    ①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②以清代行省为计量单位的原因,详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65页,注4。
    ①参见邓小泉:《唐代科举人才区域分布概况及原因》,《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唐代科举人才区域分布的教育因素考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英]托马斯·孟著、顾群译:《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3页。
    ①包世臣:《答族子孟开书》,《安吴四种》卷26。
    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1),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4页。
    ①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81页。
    ②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9页。
    ③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59-72页。
    ④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88-106页。
    ①《理财论》,《申报》1875年9月27日。
    ②王先明:《论近代“士农工商”结构的错动》,《河北学刊》1991年第1期。
    ①孙中山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够不上半殖民地的资格,称半殖民地是自己安慰自己,因为中国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殖民地,而是与中国缔结了条约的多个国家的殖民地。因此只能称为次殖民地。参见周谷城:《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8-259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一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第313页。
    ②张锡勤:《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③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制洋器议》。
    ④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采西学议》。
    ⑤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
    ⑥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页。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卷2。
    ①张之洞:《劝学篇·明纲》。
    ②张之洞:《劝学篇·循序》。
    ③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8页。
    ④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2卷3号。
    ②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甲寅》1917年2月4日。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45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7页。
    ③钟少华:《从近代科技书籍看中西科学技术的交流》,《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3期。
    ①沈春敏、李书源:《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73-1374页。
    ②清末民初的现代文化主要指西方文化(或称西学),以科学为主要特征。
    ①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6页。
    ②史静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教育活动》,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③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5页。
    ①承担“中学”教学任务的教习仍与传统学校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如京师同文馆第一位中国教习徐澎琳原为候补八旗学教习,而且京师同文馆的教习可视其表现奖励授官。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③1867年,围绕京师同文馆的开办及学生来源等问题,京师士大夫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以奕訢提出的将招生范围扩大到满汉进士、举人、贡生以及科举出身的五品以下的京外官员的意见获得朝廷支持而告终。但在实际招考中,一方面报名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报考人员中无一人是科举正途出身,而且在此后的发展中,许多学生却无心科学,属意科举。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333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0页。
    ①白燕:《从“洋教习”到“外国专家”——北京大学聘请外籍教师百年回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②《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际》卷381,中华书局影印本,第986-987页。
    ③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60页。
    ④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19页。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②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③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19页。
    ①美国学者艾尔曼语,参见艾尔曼:《中华帝国后期的科举制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②罗兹曼主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页。
    ②罗志田:《中国文化体系之中的传统政治统治》,《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①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台北维新书局1975年版。
    2.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方然:《教育生态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吴一舟:《你的教育生态了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江光荣:《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张倩如:《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12.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益志:《生态化学校教育》,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14.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徐书业:《变革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周军:《乡村教师文化生态及乡村教育变革》,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和和建构》,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刘玉勇:《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意识的培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赖龙扬:《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屈光泽:《西北地区高中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刘登学:《构建中学化学教育的生态模式》,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窦福良:《课堂生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向勇:《健美操文化与高校“文化生态圈”的关系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
    9.尹志英:《中学语文教学生态系统初探》,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龚书文:《生态道德培养与中学历史教学》,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1.高正荣:《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研究》,河海大学,2003年。
    12.孙启武:《城西小学的老师评价——实地的研究和生态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3.许松芽:《新手一熟手一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4.沙未来:《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4。
    15.高明华:《论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6.陈靖:《从“能力本位”走向生态式艺术教育》,广西师范大学,2004。
    17.于洪艳:《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生态教育”理念》,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8.熊玉坤:《论生态道德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9.陈维:《科技创新生态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20.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1.鄂继荣:《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2.岳滢:《德育社会生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3.王姣青:《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理论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4.张玲:《生态化语文教学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5.余骏:《青少年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6.曾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建设》,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7.余珊珊:《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生态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8.杨士荣:《语文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探索》,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9.韩宝柱:《构建班级教育生态环境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0.周游:《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城乡教育生态性分析》,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1.刘雪飞:《生态课程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视角》,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2.王琼娥:《关于高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3.李彦:《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态化建设》,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4.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5.尹连博:《语文教育的文化生态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6.张红:《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西南大学,2006年。
    37.何红丽:《我国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取向》,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8.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9.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0.苏墨:《幼儿园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初探》,中南大学,2006年。
    41.赖定益:《学校教育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2.王素玲:《教育生态观与教育生态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3.姜世健:《欧洲生态学校计划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4.安梅:《以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为基础提高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的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5.马爱芹:《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6.顾晓东:《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7.何平:《促进“生态江苏”建设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8.孙晓静:《中学化学课堂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9.李继平:《生态视野中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0.宋金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广西大学,2007年。
    51.陈正汝:《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态观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2.梁颖智:《广西高中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3.钟兴:《生态课程观照下的语文课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4.肖振华:《一般高中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5.刘金玉:《原生态作文教学探究》,西南大学,2007年。
    56.王兴华:《课堂教学生态及其优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7.樊宁:《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生态德育探微》,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8.黄显军:《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生态环境创设方案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9.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0.张灵毅:《关于读写生态链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1.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2.张显旭:《中学语文生态化教学思想探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3.徐丽雪:《优化言语生命意识建构绿色写作生态》,福建师范大学,2007 年。
    64.陈锡腾:《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态危机及其对策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5.李宁:《语文阅读教学生态环境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6.王敏:《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7.李文华:《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生态化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郑雪:《教育的生态评定简介》,《外国教育资料》1983年第5期。
    2.[美]克雷明著、蒋晓译:《教育生态学的趋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上海)1986年第1期。
    3.崔振凤:《关于教育圈良性循环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年第3期。
    4.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5.吴鼎福:《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初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6.刘初汉:《苏联的生态教育》,《中国环境报》1990年1月30日。
    7.唐德章:《论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5期。
    8.朱述宾:《教育生态学首部专著问世》(《教育生态学》评价),《大学教育论坛》 1991年第1期。
    9.朱述宾:《一部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书——评<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研究》1991年第1期。
    10.沈晓阳:《生态教育:当代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江苏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11.曹虎:《论教育的生态效应》,《江苏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12.吴鼎福:《教育生态的两条重要法则》,《江苏教育研究》1991年第5期。
    13.王庆玲、柏昕:《创造有利于教育的生态环境》,《光明日报》1989年6月7日第3版。
    14.肖学飞:《教育环境论》,《东疆学刊》1991年第4期。
    15.唐德年:《教育与生态效益》,《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6.肖鸣政:《教育生态系统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17.刘尔明、张敦奎:《教育生态学论纲》,《北方论丛》1993年第2期。
    18.吴鼎福:《教育生态学:一门文理交叉的新学科》,《中国教育报》1993年4月8日。
    19.伍孝江:《学校环境与教育生态》,《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20.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1期。
    21.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2.范国睿:《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思想述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23.[英]埃格尔斯顿著、范国睿译:《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11期。
    24.陆思选:《教育生态论》,《曲靖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25.马歆静:《教育生态研究应明确的几个问题》,《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26.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27.刘敏:《浅议对大教育的生态分析》,《教育探索》1996年第1期。
    28.廖泽良:《基础教育生态建设中的经济观点与策略》,《曲靖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29.兆先、方然:《基础教育生态链相关细节的微观研究》,《曲靖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30.何跃兰:《试论教育生态条件下的县(市)幼儿教育》,《曲靖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31.傅先庆:《略论“教育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福建高教研究》1996年第2期。
    32.邢永富:《世界教育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3.梁保国、乐禄祉:《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 5期。
    34.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教育评论》1997年第6期。
    35.方然:《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6.范国睿:《试论教育资源短缺及其对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7.范国睿:《试论教育资源浪费及其对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第2期。
    38.卢君臻:《教育生态环境简论》,《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39.方然:《教育生态失衡与调控的微观思考》,《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40.马歆静:《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
    41.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素质教育专辑。
    42.陈清硕:《教育人类生态学刍议》,《南京农专学报》2000年第1卷第1期。
    43.张大群、罗明东:《教育、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论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2卷第6期。
    44.刘克汉:《教育生态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学术论坛》2000年第5期。
    45.吴郁葱:《一个应令人警觉的问题——从乐清师范招生男女生比例看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教学与管理》2000年第11期。
    46.熊庆年:《校园生态与新世纪的大学理念》,《高教探索》2001年第1期。
    47.任遂虎:《“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8.任遂虎:《“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9.岳龙:《中国教育传统结构的人文生态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0.刘贵华:《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高教探索》2001年第3期。
    51.田真、吴明放:《浅析教育的生态环境》,《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 期。
    52.范国睿:《“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教育探索》2001年第4期。
    53.高卫国:《云南教育生态演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学术探索》2001年第5期。
    54.虞纪忠:《建设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55.徐国亮:《必须实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法论>关于教育系统论的新创意》,《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5日。
    56.蹇兴东、孙小伍:《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2期。
    57.马歆静:《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种生态学分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58.高正荣:《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8期。
    59.李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光明日报》2002年5月31日。
    60.赖龙扬:《客家文化的教育生态价值初探》,《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61.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62.李力:《浅谈亲和—平衡—创造的教育生态链》,《前进》2003年第4期。
    63.邹和平:《浅议大学教育的生态化》,《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第5期。
    64.张忠福:《基础教育生态的建设与培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65.张向葵:《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鲜活生命》,《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7-8期。
    66.汪凯:《学习型社会和教育生态的转型》,《前沿》2003年第9期。
    67.关文信:《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监控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 2003年第11期。
    68.邓威:《营造高品质的教育生态》,《人民教育》2003年第21期。
    69.黄扬清:《优化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第1期。
    70.魏国孝:《坚持生态教育思想 实现大学教育生态化》,《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1.何又春、李世雁:《教育的生态过程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2.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0期。
    73.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1期。
    74.黄荣怀、沙景荣、李茂国:《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10期。
    75.秦小云、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
    76.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7.魏国孝:《教育生态环境与学校环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8.毛勇、胡四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7期。
    79.肖爱平:《论高等教育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80.李建军:《高等教育生态预警系统模型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81.胡继飞:《论大班额背景下的我国学校教育生态》,《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4期。
    8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83.陆斌:《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1.《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4.《三国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
    5.《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1.《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3.《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14.《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5.《新元史》,中华书局1988年版。
    16.《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7.《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18.《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19.《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20.《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1.《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3年版。
    22.《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23.《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4.《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25.《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26.《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27.《西汉会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8.《后汉纪》,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安文铸:《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曹凑贵:《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5.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8.丁钢:《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丁鸿富:《社会生态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姜琦:《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16.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1.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22.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2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24.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先秦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7.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9.毛祖桓:《教育学的系统观与教育系统工程》,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梅汝俐、李生荣:《中国科技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1.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32.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35.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6.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8.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0.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王长华:《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2.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43.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4.王仁湘、贾笑冰:《中国史前文化》,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5.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7.王志民、黄新宪:《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版。
    49.吴元梁:《社会系统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1.徐建华、余庆余:《人类生态系统》,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2.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3.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4.杨布生:《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5.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56.湛垦华:《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7.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58.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9.赵吉惠:《中国儒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0.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广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周洪宇:《书院的社会功能及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3.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64.祝廷成、董厚德:《生态系统浅说》,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5.邹珊刚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6.杨国赐:《系统分析在教育革新上的应用》,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版。
    67.章开沅:《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9.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1.[奥]L.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比]迪维诺·P著:《生态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4.[美]E·P·Odum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年版。
    5.[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美]费正清主编、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美]欧文·拉兹洛著、闵家胤译:《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8.[美]普洛格F.普洛格、D.G.贝茨著,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等译:《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小拉尔夫·弗·迈尔斯主编,杨志信、葛明浩译:《系统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日]倉内史郎等 编著:《生涯学習の生態学:成人学習の個别化状況を探る》,野間教育研究所,1993年。
    13.[日]梅棹忠夫著、王子今译:《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日]佐藤公治著:《[周学期]児童の心理発逹に関する教育生態学的研究》(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1996-1998年。
    15.[苏]米丁斯基:《世界教育史》,三联书店1950年版。
    16.[匈]欧文·拉兹洛著,钱兆华、熊继宁等译:《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7.[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Cremin,L.A.Public Educ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76.
    19.J.L.Chapman,M.J.Reiss,Ecology:principles and alic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0.Charles J.Krebs.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Science Press,2003.
    21 .Monica Hale.Ecology in edu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2.C.A.Bowers and David J.Flinders.Responsive teaching: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lassroom patterns of language,culture,and thought.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
    23.Elaine Riley-Taylor.Ecology,spirituality,&education:curriculum for relational knowing.New York:P.Lang,2002.
    24 .Johnson,Edward.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dvocacy:changing perspectives of ecology and education.Cambridge:The Univ.Pr.,2005.
    25 .Golley,F.B.A History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Ecology.Yale Univ.Press,1993.
    1.陈曼娜:《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在近代的转型》,《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2.陈元晖、王炳照:《书院制度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3.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4.方立天:《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5.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年第3期。
    6.黄书光:《宋代地方官学考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4期。
    7.翦伯赞:《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学习》1951年第3卷第10期。
    8.江铭:《两汉地方官学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1期。
    9.江祖求:《原始社会的教育方式辨》,《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2期。
    10.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
    11.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二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第1期。
    12.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及其历史变迁——论十七世 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第2期。
    13.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4.罗裕祥:《从考古发掘试探中国教育的起源》,《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15.罗志田:《中国文化体系之中的传统政治统治》,《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16.桑新民:《从印刷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12期。
    17.沈大德、吴廷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探析》,《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1期。
    18.史彦虎、马淑英:《中国社会系统现代化演进的复杂性研究》,《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9.孙立平:《论科举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20.王从仁、孙曰融:《从“大房子”谈中国原始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21.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22.王建军:《论中国教育史评价尺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23.王伦信:《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4.王伦信:《先秦“师”概念的发展及其教育意涵的获得》,《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25.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阶层的分化》,《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26.王先明:《论近代“士农工商”结构的错动》,《河北学刊》1991年第1期。
    27.王子今:《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理论学刊》2002年第1期。
    28.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29.阎步克:《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30.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31.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总第43期。
    32.俞启定:《中国古代学校与选士关系的发展》,《教育学报》2005年第5期。
    33.张岱年:《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
    34.张锡勤:《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5,周玉萍、武杰、李润珍:《从协同学看中国近代社会系统的演化》,《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6.周玉萍、武杰:《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社会转型》,《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7.周志家:《生态城市中的社会生态的分析框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增刊。
    38.朱启新:《从甲骨文看殷商时期的教育》,《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
    39.[法]让一皮埃尔·戴仁:《中国的读书写字和木板印刷》,见《法国汉学》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40.E.P.Odum.:《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要观点》,《生态学杂志》1995年第1期。
    41 .Madhu Suri Prakash What Are People for? Wendell Berry on Education,Ecology,and Culture.Educational Theory.Volume 44,Issue 2,Page 135-157,Jun1994.
    42 .Lisa A Petrides,Susan Zahra Guiney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chool Leaders: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inking School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Volume 104,Issue 8,Page 1702-1717,Dec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