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文化村落本身不完全等同于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它代表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文化、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具有一定文物属性。又由于其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以一定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的历史建筑群,具有古代的建筑形态特征和现代居住聚落的功能属性。对其整体的保护普遍采取冻结式的保存或开发利用,其保护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些都是近年来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领域中广受关注的理论与实践热点。
     历次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府历史文化村落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广府历史文化村落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是被充分认可的,然而通过对以评选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数个村落的调研与分析,结果却并不乐观,如村落中的建筑空置、破损现象严重,而相关的保护措施却无法落实等。究其原因涉及社会制度、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首先对广府村落中建筑进行价值评价,根据评价得分将历史建筑划分为文物性历史建筑和风貌性历史建筑两类,然后分别以两者为典型提出技术层面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维护方面的初步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了可供参照的范本。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tself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important heritage buildings who have an historical value, it represents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nd a certain area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vel,which is heritage property,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physical form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based on a certain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t has anci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modern living. The common typ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m is to freeze them or make flexible use of them, The protection of them is considerable complexity and specificity, it is paid of widespread attention both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Guangfu traditional villages made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previous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election, indicating that Guangfu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tself has a unique value and was fully recognized.However, by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selec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the conclusion is not optimistic. Vacant buildings in the villages are seen everywhere,building damage is serious, and related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not implemented. The Reason relates to social, economic, legal, technica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value of Guangfu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and then makes classification of non-heritage buildings into the category of heritage-historic buildings and features-historic buildings. Two typical of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by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mainten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a preliminary proposal to a certain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two typ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in order to provide templates for reference methods to those historic buildings threatened by the morden life in the villages .
引文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袁吉亮.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问题.法制日报.2003年5月15日
    6叶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 [法]Raymond Roch著.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概念及其发展(一)—欧洲历史性建筑遗产.童乔慧、李百浩译.华中建筑,2001(1)
    8村松贞次郎近代建筑的保存意味着新的创造.汪坦、张复合主编.《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
    9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人文地理》.2005.1
    11肖金亮.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番禺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番禺县镇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13曾昭漩.《岭南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中《宋代珠巩巷迁民对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4曾新、曾宪珊.从族谱看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中国区域文化史及史料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广州
    15丁邦友、夏建国.广州古村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16牛秀敏、郑少智.几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统计与决策.2006.5
    17程建军.文物古建筑的概念与价值评定——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之二.《古建园林技术》.1993.04
    18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新建筑》.1998.2
    19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J].基建优化.2001(1)
    20梁学春,达庆利,朱光亚.我国城乡历史地段综合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
    21赵勇,李娜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地理科学.2006年8月
    22王景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规划》,载国家文物局文保司等编:《乡土建筑保护论坛文集》,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7~71页。
    23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60~61页。
    24中国古镇游编辑部.中国古镇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贺建红.地域性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6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中国农史,2009.4
    27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J].基建优化.2001(1)
    28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29车震宇.传统村落保护中易被忽视的“保存性”破坏.华中建筑,2008,26(8)
    30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31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1964.
    32王涛.效用理论与建筑遗产评估.东亚建筑遗产的理论和未来.2006
    33程建军.文物古建筑修建的概念与原则──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之三.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1月
    3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审团意见
    36谭刚毅、廖志.从化广裕祠堂修复纪实与随想.自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8参考《顺德碧江尊明祠修复研究》阮思勤,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39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1王健.《广府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42阮思勤.《顺德碧江尊明祠修复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43王健.《广府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44程建军.澳门卢家花园“后羿求药”灰塑的揭取.《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3期
    45林冬娜.《岭南历史村镇的特色与保护》.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费向克.《文物保护概念的发生与发展——以古苏州城为例》[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5]叶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曹永康.《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白颖.《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中的技术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9]陆元鼎、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上、下)[J].《城市规划》.2008.第32期
    [11]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吴郁文.《广东经济地理》[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赵勇、骆中钊、张韵等.《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14]方明、薛玉峰、熊燕.《历史文化村镇继承与发展指南》[M].2006年
    [15]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16]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7]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黄雨三主编.《古建筑修缮·维护·营造新技术与古建筑图集》[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年10月
    [19]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主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20]陈允适主编.《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1]邓其生.谈中国古建筑的维修与保养[J].《古建园林技术》2001.2
    [22]贾付军.文物古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地方特色保护问题简论[J].《古建园林技术》2008.2
    [23]程建军.文物古建筑修建的概念与原则──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之三[J].《古建园林技术》.1994.1
    [24]罗瑜斌、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0.1
    [25]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4.8
    [26]仇保兴.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0.2
    [27]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中国农史》2009.4
    [28]唐常春、吕昀.基于历史文化谱系的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9
    [29]闫力、杨昌鸣、汝军红.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30]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2]朱怡.《乡土环境中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3]邵诏亚.我国乡村传统建筑保护性利用的多元困境[J].《华中建筑》2002.1
    [34]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2.2
    [35]赵勇、张捷、秦中.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5.2
    [36]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1
    [37]靳志强、郑力鹏.欠发达地区建筑遗产保护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8.4
    [38]邬艳婷、庞弘.农村零星历史建筑再生式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09.10
    [39]陈晓宇.《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0]祁艳.《历史古镇保护与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1]谷蓉、苏建明.论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历史村镇传统建筑营建逻辑提取方法[J].《中国名城》2011.2
    [42]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05.3
    [43]朱光文.广东省历史文化村镇政策性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J].《小城镇建设》.2006.1
    [44]程建军.文物古建筑的概念与价值评定——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之二[J].《古建园林技术》.1993.04
    [45]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新建筑》.1998.2
    [46]韩冰、罗智星.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0.6
    [47]陈蔚、胡斌.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前期调查与评估策略[J].《新建筑》.2009.2
    [48]蔡效军.《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中价值观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9]程建军.广府式殿堂大木结构技术初步研究[J].《华中建筑》.1997.4
    [50]王健.《广府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51]林冬娜.《岭南历史村镇的特色与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2]余建华.《岭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3]周海星.《岭南广府地区灰塑装饰艺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4]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5]程建军.澳门卢家花园“后羿求药”灰塑的揭取[J].《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3期
    [56]郑力鹏.村镇房屋建设的防风灾对策[J].《小城镇建设》1992.6
    [57]冯江、郑莉.佛山黄公祠地方性材料、构造及修缮举措[J].《南方建筑》2008.5
    [58]吴庆洲.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J].《华中建筑》1997.2
    [59]肖旻、林垚广.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J].《华中建筑》2008.8
    [60]肖旻.岭南民间工匠传统建筑设计法则研究初步[J].《城市建筑》2005.2
    [61]廖志、陆琦.岭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功能置换——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村保护与更新设计[J].《建筑学报》2008.7
    [62]郑力鹏、王育武、郭祥、刘晖.广州珠村人居环境调查与改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3]陈静敏、郑力鹏.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对策初探[J].《华中建筑》2007.7
    [64]郑力鹏、郭祥.广州聚龙村清末民居群保护与利用研究[J].《华中建筑》2002.1
    [65]黄永贤、屈寒飞.广州历史建筑更新政策和管理模式探悉[J].《热带建筑》2007.3
    [1]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196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1987)
    [4]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奈良真实性会议《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
    [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巴拉宪章》(1999)
    [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1999)
    [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
    [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筑遗产分析、保护和结构修复原则》(200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1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1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
    [14]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