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题目定为“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将清末社会与文学的转变与废除科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试图从科举废除的角度对这段时期士人与文学的发展变化加以阐释。文章尝试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科举废止前后,“士”阶层对科举改革的态度与反应;“士”的社会地位及心理的变化;晚清文人社会地位与精神状态的变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影响;科举文体对晚清文学发展的影响;科举革废对晚清社会与文学转变影响与意义的价值判断。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究科举革废的深层原因,剖开这个影响巨大的“文化的断裂,社会的转型”的真实面目,尽可能还原20世纪前后晚清中国士人与文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发掘清末政治历史的变化给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带来的影响。
     文章上编借鉴《史记》以“以‘本纪’为经,以‘列传’为纬”的结构布局方法,第一章以慈禧与光绪皇帝的政治活动为纲,梳理了晚清科举制度革废的基本发展状况,将其作为全文论述的整体文化背景。第二章论科举改革的上层士大夫,较为全面地观照了作为科举制度高层受益者对改革科举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废除科举后所做的善后与文化补救工作。第三章论述科举社会的中层士绅,先述康梁等激进改革者变革科举的呼声,再论严复、叶德辉、曾廉等人,以及科甲出身的翰林院学士等士人群体对改革科举的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声音,试图在同一阶层士人的对比中,凸显科举改革的现实意义。第四章论述科举社会中以科第作为人生追求的下层知识者和主动疏离科举的知识阶层,他们(尤其是前一类)占据了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形成了整个科举金字塔的庞大底座。在乡村教育的萎缩和中国教育制度艰难转型的大背景下,考察他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变化,能够最直接地触及到科举制度最真实的层面。
     下编以科举革废对文学的影响为论述中心。第五章总论晚清科举革废前后文人文学的发展情况。科举的革废使文学创作主体的生存状态、心理情感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进而影响向到当时的文学创作,“革新”与“守旧”、“雅洁”与“通俗”的交锋贯穿了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报刊、杂志等现代传播媒介的盛行,促使晚清文学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等方面也日趋多样化,晚清小说也精粗杂陈、泥沙俱下,展示了转型时期文学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第六、七章重点论述晚清散文和诗歌,紧紧围绕二者与科举文体的密切关系而展开。作为明清文学最大的文学生态,科举对文学的影响不言’自喻。虽然八股文在晚清时期被指斥为国弱民贫的“根源”,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八股文对散文的影响仍然明晰可见。试律诗对诗歌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诗歌体制、语言、音韵等方面的规范外,对“雅”风格的追求仍然昭示着古典诗歌的强大魅力。古近体诗歌的创作一方面遵循着古典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克服乾嘉以来的“轻脱”、“纤佻”诗风,同时又转益多师、熔铸百家,自成面目;另一方面则不断向外拓展,试图援引外国名词、景物入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诗”风貌。不同文体的文学创新,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面目,经验足以给后人吸取,教训亦足以给后人借鉴。
     第八章回应全篇,揭示晚清以来西方“进化论”观点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生硬切割与剪裁,反思清末以来“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视角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武断与遮蔽,主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晚近以来的文学、文化事件。
Combin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lars and literature with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was reformation and abolishment of Ke-tsu system in Late Qing, this thesis tries to give a cultural explaina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Ke-tsu, which was the largest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tranditional society and tranditional literature, and so as to find the ra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ince1905th. The thesis focuses on four aspects:a. How the Scholars, which were the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Ke-tsu society, had expressed their views and attitute towards the refomation and abolishment of Ke-tsu? And whether their conditions and mentality had changed much or not after that? b. How the writers, which were the subjects of literature, had a liv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ation and abolishment of Ke-tsu of Late Qing? And whether it influenced on the literature or not? c. How the stereotyped writing style(八股文) had influenced o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around the abolishment of Ke-tsu? How to valu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bolishment of Ke-tsu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literature at Late Qing Dynesty? From these four aspects, I want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abolishment of Ke-tsu, and reveal how political reformation had deeply influenced on Chinese trandit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nd uncover the truth about the scholars and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First of all, Chapter I expounds Empress Cixi and Emperor Guangxu's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makes it as a background when describ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formation and abolishment of Ke-tsu system, the idea which is learned from the greatest historical classics--. Chapter Ⅱ discusses the scholars of the upper class--the upper officals of empeor which had been benefited from Ke-tsu. It makes a investigate to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reformation of Ke-tsu and their remedial measures towards the reality after its abolishment. Chapter III is talked about middle class, which is the gentry in the imperial society. Firstly it discusses the radical innovationists such as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secondly is about Yan Fu, Ye De-hui, Zeng Lian and etc. And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also be included. It tries to make it prominent by contrast and individual cases about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Ke-tsu's reformation of Late Qing. Chapter IV is about the lower scholars in imperial society, which is included the students(童生, Tong Sheng), the scholars who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country level(秀才,Xiu Cai). and those provincial graduates (举人,Ju Ren)who had never participated in the officialdom, and those scholars who had determined not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ll of them made up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tranditional intellectuals, expecially the former. Make an expeditionary research about them is beneficial to recover the most real being of the imperial society in the background when the rural education had been shrinking and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had in a embryonic form.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Ke-tsu'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esty. Chapter V is eptomizes the writers and literature around the period of abolishment of Ke-tsu when great changes had been taken in the writers' living condition, phychology and emotions, etc. And the change also had affected the literature.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and "Conservative","Elegant"and "Popular" had bee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te Qing's literature. New communication medias such as newspaper and magizines prevailed, and it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tents to the manners of composition. Numerous and shoddy novels of the Late Qing reveals the trendenc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is period. The essay and poems in this period are the contral content of Chapter VI and VII. In this section, I want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een Ke-tsu styles and literature. Though stereotyped writing(八股, Bagu) had been considered as the root of the nation's poorness and weakness, and people wanted to abolish it long before, the influence of Bagu was still clearly on the tranditional essay. Not only from the structure, verbal and rhyme can we see the influence of Shilv(试律诗) poetry on "rhyme style"&ancient style poetry, but also its elgent style had still shown the strong attractivity of the classical poetry. On the one hand, the classical poets of the Late Qing had corrected the deviation of frivolity and flirty style since Qian-Jia period, and still innated the laws of poetry's development and did their best to learn from many ways in order to form their pecularity in classical poetry histor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some poets had tried to carved out a place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and quoted some nouns, objects, sceneries of alien that formed a more unique and exotic style-which was called "new poetry" at that time. Different styles of innovation displayed different features in various genres of literature, which its lessons can be drawn and its successes can be learned by late generations.
     Chapter VIII is a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which correlated with the whole details. In this section I announces we should introspect the simple and crude attitude to Chinese trandit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nd disgree the prejudice using the western way and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as a supreme standard (which is so-called "Modern Angle") to select and judge it. We also can recover the veil that covered up the truth of it and keep a level head towards the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引文
①钱穆:《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原载《考诠月刊》1951年创刊号。收录于刘海峰编:《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选举考》(4)。杭州:浙江古籍同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③[宋]李心传:《建元以来系年要录》卷113,“高宗绍兴七年八月戊申”条:“戊申,权礼部侍郎吴表臣言:‘科举校艺,诗赋取其文,策论取其用,二者诚不可偏也。然比年科举,或诗赋稍优,不复计策论之精粗,以致老成实学之士,不能无遗落之叹。欲望特降谕旨,今年秋试及将来省闹,其程文并须三场参考。若诗赋虽平而策论精博,亦不可遗。庶几四方学者知所向慕,不徒事于空文,皆有可用之实。’辅臣进呈。帝曰:‘文学、政事自是两科,诗赋止是文词,策论须通知古今。所贵于学者,修身、齐家、治国以治天下。专取文词,亦复何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2页。
    ①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①[清]嵇璜:《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四,《选举考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0-3151页。
    ②[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变科举议》中载狂士饶廷襄之言,说八股文乃“明祖以枭雄阴鸷猜忌驭天下……求一途可以禁锢生人之心思材力,莫善于时文,……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此说坊间盛传,影响颇大。(具体内容详见本文第47页正文所引内容。)载自《冯桂芬黄遵宪郑观应卷》/李天纲主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龚自珍曾说科举使天下子弟心术坏而义理锢:“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如其胸臆本无所欲言,其才赋又未能达于言,强之使言,茫茫然不知将为何等言,不得已,则又使之姑效他人之言,……实不知其所以言。于是剽掠脱误,摹拟颠倒,如醉如寐以言。言毕矣,不知我为何等言。今天下父兄,必使髫角之子弟执笔学言,曰,功令也。……然则天下之子弟,心术坏而义理锢者,天下之父兄为之。”(龚自珍《述思古子议》,《龚自珍张南庄卷》/李天纲主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梁启超则认为科举使天下士子相率为无用之才:“二十行省童生数百万,乃皆民之秀也。而试之以割裂、搭截、枯窘、纤小、不通之题;学额极隘,百十不得一,则有穷老尽气,终身从事割裂、搭截、枯窘、纤小、侮圣之文,而不暇它及者。是使数百万之秀民,皆为弃才也。若为生员,宜可为学矣,则制艺功令禁用后世书、后世事,于中天下父兄师长,虑了弟之文以驳杂见黜,禁其读书,非徒了、史不观,甚且正经不读……”(《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摺》。转引自中国近代史从书编写组编写:《戊戊变法》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4页。)
    ①康熙四年(1665)三月壬演,礼部右侍郎黄机疏言:“制科取士,稽诸往例,皆系三场。先用经书使上了闸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心术:次用策论,使二子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献。今甲辰科止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恐将来士子剿袭浮辞,反开捷径。且不用经书为文,则人将胃圣贤之学于不讲,恐非朝廷设科取士之深意。臣请嗣后复行三场旧制,则士子知务实学,而主考鉴别亦得真儒,以应国家之选。”载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①也即五经文。五经为《易经》、《诗经》、《书经》、《春秋左氏传》、《礼记》为五经,限制在其中出题,因此称为“经文”,用八股文体。后文中所言“经文”,亦均指五经文,而非佛教经典。参考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注释[7]。
    ⑤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①袁以春:《论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②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①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期。
    ②周振鹤:《官绅新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③杨齐福:《清末废科举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①刘佰和、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
    ②李志茗:《科举制度之废除及其后果——兼析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年7月。
    ③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④叶哲铭、陆竹燕:《废科举——近代著名思想家的反思》,《复旦教育学报》,2005年第3卷第2期。
    ⑤何玲:《清末经济特科探析》,《历史档案》,2004年第1期。
    ⑥杨齐福:《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月。
    ⑦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⑧关晓红:《老树能否接新枝:晚清议改科举新探》,载于郑师渠、史革新、刘勇主编的《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350页。
    ①关于八股文研究的著作,可参考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人主编的《说八股》、孔庆茂著《八股文史》、金诤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等。
    ②姜义华:《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论》,《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③李涛:《论近代知识分r的文化转型——以晚清民国教育家群为例》,《辽宁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③周孜正、周玉奇:《而今解下还清帝,脱去寒酸自啸歌——废科举与盐城士坤文人之命运》,《盐城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戏曲》,《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②赵善嘉:《清代科举与文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
    ③刘焕阳:《北宋科举与文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④邝建行:《唐代律赋对科举考试的粘附与偏离》,《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⑤黄仁生:《论元代科举与辞赋》,《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⑥李光摩:《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①叶楚炎:《“类科举”的情节和小说——明代科举对小说文体的影响》,《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②张会:《科举背景下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礼会科学家》,2012年2月第2期。
    ③刘于峰:《科举题材戏曲在晚清的开拓——以杨恩寿(再来人)为考察对象》,《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
    ④王玉超、刘明坤:《明清小说中婚姻观念与科举的关系探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4月第2期。
    ①吴志坚:《元代科举与士人文风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10月。
    ②王玉超:《明清科举与小说》,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③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④川勇:《明代会元别集考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⑤李华:《永乐年间庶古士诗文与明前期社会》,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10月。
    ①汤忠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五书》(一八九八年一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1页。
    ②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3页。
    ①乾隆二十三年(1758),定京官文四品、外官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及翰詹科道等官为限,其吏、礼二部司官及内阁侍读了弟停编官卷;官生为子、孙、曾孙、同胞兄弟及同胞兄弟之子。“官生”的试卷应单独列出来,以免妨碍“寒畯上进之途”,其界限即是以京文官四品、外文官三品、武二品以上为限。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106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从编》(第1辑),军机处上谕档。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4年版,第110页。
    ②[清]朱寿朋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页。
    ①[清]朱寿朋撰:《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2127册。
    ②[清]朱寿朋撰:《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2180页。
    ③[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62页。
    ④[清]朱寿朋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148。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200页。
    ①[清]苏继祖等撰:《清廷戊戌朝变记》(外三种),“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编者下有按语:“慈禧有术无学,为大事却囿于数人耳目,所以前有戊戌变政,后有庚子祸乱,王小航早已论定其人矣。”
    ②庄建平编:《稗海精粹·晚清民初政坛百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③郑曦原编;李方惠、胡书源、郑曦原等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第2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175页。
    ④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⑤[英]濮兰德、白克好司著,陈泠汰译:《慈禧外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①徐郙:“致星海亲家函”(未刊稿)。转引自徐彻著:《慈禧大传》(沈阳:辽沈书社,1994年版)第299页。
    ②载自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禆海》(第一辑),岑春煊著:王善中整理:《乐斋漫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102页。
    ③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报效”:“凡奸臣善迎合者,多借言利以结主。知岁入有常经,不能过求于户部;民穷虚走险,不能苛责于闾阎。则报效之说以起。当光绪十二年(1886)兴海军报效,时革员杨宗濂、姚宝勋、马永修、陈本各献多金,谋开复。主事延熙以五千金得郎中。郎中岑春荣以五千金得道员。道员周绶、沈永泉各以万金得记名简放。阳借海军为名,实用以给园工。在内醇亲王奕譞主之:在外李鸿章主之,罔非献媚宫闱以为固宠求容之地。然当时利孔初开,内外稍知畏忌,受授之间不过如是而止。后练兵处祖袭海军故智,仍用报效之法,罔利鬻官辇金求进者自十万以至数十成水止,监司部郎上下不甚贵重,动以京堂相答。然交通关说必得要要指引,取径而入。闻诸员报效海军时副都统恩佑得贿独多,张振勋进二十万金报效练兵,擢太仆寺卿,私酬枢府乃过其数。始作俑者无后,李鸿章盖不得辞其责矣。”载录自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禆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②除奕劻自己得了“铁帽子”之外,妻妾中还封了6位“福晋”,超出了清朝祖制亲王只能封5位福晋的限额。
    ③岑春煊著,王善中整理:《乐斋漫笔》。载自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裨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笫103页。
    ④印銮章:《清鉴》。北京:中国书店(据1936年影印),第931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四,“选举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33页。
    ②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四,“选举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36页。
    ③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四,“选举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37页。
    ④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四,“选举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37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四,“选举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41-3242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徐珂:《清稗类钞》(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19页。
    ②徐俊西主编、李天纲编:《冯桂芬 郑观应 黄遵宪卷》(海上百家文库/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①刘大鹏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十六日、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二十六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606页。
    ②何炳棣根据《爵秩全览》统计了1764、1840、1871、1895四个年份地方官的初始任官资格,由科目正途入仕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72.5%、65.7%、43.7%、47.9%;由捐纳入仕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2.4%、29.3%、51.2%、49.4%,见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第49页。
    ③参见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39页。
    ④[清]蒋琦龄:《应昭上中兴十二策疏》。转引自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7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7页。
    ①《清实录》(同治元年四月庚午):“本月十五日考试试差人员,经大学士贾桢等分别去取呈览,复命议政王军机大臣详加覆阅,乃张之万拟取之霍穆欢诗内‘桨’字误写作‘浆’,沈秉成诗内‘声唤一轮孤’,全句费解。既经签出,仍复拟取,尤非同寻常小有疵颓签出者可比。吴存义拟取之张丙炎诗内‘欸’字误写作‘款’,王发桂拟取之马元瑞全诗低三格写,实属违式。其余拟取卷内,添注、改补以及笔画小有错误,未经签出者甚多,因其无关弊实,免其撤去外。”引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9页。
    ②《清实录》(同治元年四月癸酉)上谕:“本年庶吉士散馆,经派出阅卷大臣尚书朱凤标等将各试卷公同阅看,拟定等第名次,开单进呈,于各卷考列前后,尚属公允。惟万青藜所阅拟取一等一名严辰一卷,诗赋文理,尚属明顺:而其赋体全篇牵引本朝故实,作意铺张,词意多未着题,甚至过事颂扬,有‘女中尧舜’等句。国家取士,本明试以言之义,总宜崇实黜华,用觇品学。翰林散馆,将以选授清华之职,试用诗赋尤应切当敷陈。若如严辰所作,不求实际,专事揄扬,于人品学术颇有关系,此风断不可长。严辰着改为一等末名,即将原拟一等二名之王珊作为一等一名,其余以次递推。嗣后,各项考试派出考官及阅卷大臣等,务当悉心考校,讲求切实,毋事虚浮,以期拔取真才,用副敦崇实学之至意。”载录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9页。
    ①同治六年(1876)二月壬子覆张亮基奏,鉴于黔省停科太久,补行乡试;光绪元年(1874)掩岑毓英奏,加云南文武乡试一次性永远中额各20名。载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利举史料汇编》。武汉:武代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7、946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乙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5页。
    ②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6页。
    ③《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该八股文题是截一句中字句为之。
    ④《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该八股文题是将二章截取关键字词合而为之。
    ⑤《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也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该八股文题将关于孝的三章合而为一,无疑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⑥《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该八股文题是将此二章截而合一。
    ⑦卢前:《明清戏曲史(外一种:八股文小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00-101页。
    ⑧鲍桂星,字双五,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进士。嘉庆十年(1805)以中允任河南学政。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6页。
    ②同治九年(1870)十二月庚午,徐树铭荐俞樾、谭廷献、赵铭、杨希闵等重入翰林院录用,遭到慈禧的驳斥。上谕说:“俞樾前于咸丰年间,在河南学政内,因出题割裂,荒谬已极。奉旨革职之员,何得擅请录用?……徐树铭……实属私心自用,谬妄糊涂。所请均不准行。徐树铭着交部严加议处。寻议,徐树铭应降四级调用,不准抵销。”这里,徐氏因推荐被革职多年的俞樾反而遭到“株连”——“交部严加议处”,“降四级调用”,可见朝廷对出割裂目现象深恶痛绝。载录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科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0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7页。
    ④[明]周玄暐:《泾林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②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③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期。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 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0、1010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 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25页。
    ③徐珂:《清稗类钞》(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98页。
    ②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④徐珂:《清稗类钞》(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04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8、1032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2、1031、1011页。
    ③对此次科场案的具体情形,可参看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第八章《科场案件与轶闻》,第312-316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从编》(第九辑),《松骏奏报审理周福清贿赂案情形折》,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军机处录副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269页。
    ①按:为防止考官在地方私通关节、收受贿赂请托,清代对考官的规定特别严格。前面对此已有陈述,兹不赘说。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5页。
    ①李天纲编:《冯桂芬、郑观应、黄遵宪卷》,(“海上文学百家文库”,3,/徐俊西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①[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点校:《目知录集释》(全校本)卷十七,“出身授官”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5页。
    ②[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方点校:《目知录集释》(全校本)卷十七,“出身授官”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37-940页。
    ③[清]魏禧著,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文集卷三,“制科策下”。节录原文如下:“天下奇才异能,非八股不得进,自童年至老死,惟此之务。于是有身登甲等、年期耄耋,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而其才俊者,则于入宫之始而后学。故居今以救制科之败,愚则以为莫若废八股而勒之以论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3-184页。
    ④[清]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取士》。北京:中会书局,2011年版,第62页。
    ①本段参考葛剑雄的《科举制度存废皆有理》一文。载自新京报主编:《科举百年》。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②此处可参考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264页。
    ①郑曦原编;李方惠、胡书源、郑曦原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第2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①[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95页。注:此处所用日期均为公历记日。
    ②[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95页。
    ③[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97页。
    ④[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97页。
    ⑤[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08页。
    ⑥[清]陈良倚编:《清经世文三编》,卷十六,治体四,“变法上”,胡燏棻《上变法自强条陈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242页。
    ①[英]濮兰德、白克好司著.陈冷汰译:《慈禧外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卷2。载自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8页。
    ①郑曦原编;李方惠、胡书源、郑曦原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第2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页。
    ①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页。
    ②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21。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第16页。
    ③苏继祖、梁启超、袁世凯、陈庆年等:《清廷戊戌朝变记·戊戌朝变纪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 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2页。
    ④郑曦原编;李方惠、胡书源、郑曦原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第2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59、1062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2-1063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1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4页。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3页。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7页。
    ①陈文新士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4-1065页。
    ②[清]朱寿朋撰:《光绪朝东华绪录》,光绪一百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256页。
    ③时人言,作为仅存一线光明之京师大学堂,被礼部各堂官及守旧诸臣视为赘疣。“所以不能迳废者,盖因外洋各教习均延订,势难中止。不能不勉强敷衍,以塞其口。以故在华诸人,亦均无精打采,意兴索然。”转引自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0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第一章,“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主撰人:密西根大学历史教授费维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63页。
    ③[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④[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169。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癸卯,“奕劻、李鸿章奏:……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卒,创深痛钜,薄海惊心。今和议以成,大局少定,仍望我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或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之心,伏祈圣鉴垂察。”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23页。
    ①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一)。北京:三联书店,1957-1962年版,第1002—1024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4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1072页。
    ③吴相湘主编、于宝轩编:《皇朝蓄艾文编》(二),卷八,《通论八》,陶模《粤督图存四策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864页。
    ①吴相湘主编、于宝轩编:《皇朝蓄艾文编》(二)卷九,《通论九》袁世凯:《东抚复奏条陈变法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898-900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五十二,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0页。
    ③[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697-4698页。
    ①张晓灵:《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1期。
    ②陈邦瑞:《<皇朝经世文四编>序》。转引自陈恭禄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2页。
    ③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四),卷二九,《命定学堂新章并递减科举事宜》。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42页。
    ④罗惇曧:《京师大学堂成立记》。载自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教育类”。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4389-4390页。
    ⑤1903年12月,清政府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另设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张亨嘉时为总监督。
    ①罗惇曧:《京师大学堂成立记》。载自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教育类”。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4389页。
    ②苑书文、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二,“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1662页。
    ③1904年9月26日,政务处奏《更定进士馆章》章八条,将入学进士分为内外两班,内班住馆肆业,外班到馆听课。考试毕业则一律办理。
    ④《学员无几》,载《大公报》,1905年3月3日。
    ⑤苑书义、孙华峰、李律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六十一,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请试办递减科举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7-1599页
    ⑥[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五)。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127-5129页。
    ①沈桐生辑:《光绪政要》(五),卷三一,《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58-59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9页。
    ③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从刊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北京: 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第336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2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9页。以慈禧的智识和对“新政”别有用心的目的,她也是这样来看等废科举、兴学校这一事件的。
    ①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9页。
    ①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甲戌,以创办山西学堂,赏英国教士李提摩太等封典宝星。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二月甲子,以实心授课,赏直隶工业学堂教习日员藤井恒久宝星。等等。总之,这时期被授予“宝星”荣誉的外国教员很多。载自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9、1128页。
    ②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八十九《选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3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内寅,办理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吕海寰奏,学堂注重,端在教科课本,拟请官编教科及早颁发,私纂课本亟行厘正。下部知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6页。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5页。
    ⑥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6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9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宣统元年十二月壬辰,“(给事中)张世培奏,新出小学教科书,荒谬芜杂,如戈登劝李鸿章谋反,俾司麦与李鸿章言恢复祖国,及修道之谓教,牵及释迦牟尼,巧言令色,附会留声机器,并学部所设图书局编纂之书,亦无善本。应请饬部严行厘订,慎编善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9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0-1151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7页。
    ②如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癸未,常熟县知县钱保衡“性耽安逸、办事因循,惟系进士出身,文理尚优,着以教职归部铃选。”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月乙卯,福建侯补知府卢庆云“挥霍纵恣,声名平常,惟系进士出身,文理尚优,着以教职归部铃选。”其他诸如此类者甚多,都是进士入教职的事例。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5、1040页。
    ③[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一,“选举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81页。
    ④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丙子,引见考取各省优生。得旨:列入一等之王嗣曾等十八名着以知县用,列入二等之黄芝等十八名着以教职用。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3页。
    ⑥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代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6页。
    ⑦1905年废除科举的诏令中,有“截取举人,请毋庸用教职”的规定。
    ①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11-17页。
    ①[清]宝鋆等主编,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六,同治五年十一月庚申(初五日),《奕訢等奏拟设馆学习天文算学馆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45-1946页。
    ②[清]宝鉴等主编,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七,同治六年正月甲申(二十九日,公元3月5日),《张盛藻奏同文馆学天文算术不必用科甲正途官员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01页。
    ③[清]宝鋆等主编,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七,同治六年二月己亥(十五日,公元三月二十日),《倭仁奏正途学习天文算学为益甚微所损甚大请立罢前议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09-2010页。
    ④[清]宝鋆等主编,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同治六年三月丙辰(初二日,公元4月6日),《奕訢等奏议覆倭仁请罢正途学天文算学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21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八十九,“选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22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6页。
    ②[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光绪二四年七月十九日(1898年9月4日)上谕:“吏部奏遵议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处分一折。朕近来屡次降旨,戒谕群臣,令其破除积习,共矢公忠。并以部院司员及士民有上书言事者,均不得稍有阻格。原期明目达聪,不妨刍荛兼采,并借此可觇中国人之才识。各部院大臣均宜共体朕心,遵照办理。乃不料礼部尚书怀塔布等,竟敢首先抗违,借口于献可替否,将该部主事王照条陈一再驳斥,经该主事面斥其显违谕旨,始不得已勉强代奏。似此故意抑格,岂以朕心之谕旨为不足遵耶?若不予以严惩,无以做戒将来。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騤、左侍郎堃岫、署左侍郎徐会澧、右侍郎傅颋、署右侍郎曾广汉,均着即行革职。至该主事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着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用昭激劝。特谕。”这里一降一升,颇可见出光绪帝的态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76-4177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1页。
    ④[清]刘坤一:《刘坤一遗集》(四),“致郭筠仙中丞函”。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11-1612页。
    ①[清]刘坤一:《刘坤一遗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90-894页。
    ②[清]刘坤一:《刘坤一遗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93页。
    ③徐珂:《清稗类钞》(二),“废科举”。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5-596页。
    ④黄濬著,李吉奎整理:《花随人圣庵摭忆》。北京:中华书局,第2008年版,第544页
    ①刘坤一:《刘坤一遗集》,“书院学堂并行以广造就摺”(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三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66-1067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五十九,奏议,“查明许应骙参款折”(光绪二十年二月十三日)。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2-1554页。
    ①[英]濮兰德、白克好司著,陈泠汰译:《慈禧外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页。
    ②[清]万斯同撰:《明史》,卷七十一,志四十五,“选举志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影印),2008年版,第292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御制重刻文献通考序》:“夫帝王之治天下也,有不敝之道,见不敝之法。纲常伦理,成世相因者也;忠敬质文,随时损益者也。法久则必变,所以通之斤也。必监于前代,以为之折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2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戊午,以方外捐产兴学,赏广东华林寺僧恒光等匾额,曰‘输诚兴学’”;“八月庚午,赏河南南阳县元妙观道士姚祥现扁额,曰‘全真广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1119页。
    ③该段引文转引自杨齐福:《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州学刊》,2002.7。
    ④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近代史研究》,1987年6月。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1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李蔚然:《请变通整顿学务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3页。
    ③[清]刘锦藻撰:《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学校考十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627页。
    ④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未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2页。
    ⑤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11-17页。
    ①陈文新主编、赵伯陶校注:《七史选举志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1页。
    ②[元]马端临等撰:《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考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呐喊>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438页。
    ②中山大学关晓红教授《老树能否接新枝:晚清议改科举新探》一文,对该问题阐述颇详,可资参考。
    ③[清]朱寿月等撰:《光绪朝东华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4-75页。
    ①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2页。
    ③[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四年六月甲辰(二十二日)孙家鼐奏。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55-4157页。
    ①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②[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四年五月甲戊(二十二日)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26页。
    ③其中,两湖书院设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自强学堂设立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头二等学堂设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南洋公学设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务学堂设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求是书院设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清德宗实录》卷四二七,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壬辰(十一日)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4页。
    ⑤[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169。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19页。
    ⑥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丁巳,“谕内阁:……前据袁世凯奏,先于省城建立学堂,分斋督课,其备斋即寓小学堂、中学堂规制,业终谕令各省仿照开办。”此后袁世凯在山东 所设省大学堂试点成为推行全国的样板。同年十一月辛卯,江苏巡抚聂缉规奏,“苏省改设学堂,参酌山东章程,设法扩充,增置译书局、藏书楼、博物院,以资肄习。并通饬省外各府厅州县一体仿办。得旨:着即认真办理,务收成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0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九十八,《抱冰堂弟子记》:“历官主考、提学,最勤于搜遗,乡试卷全阅,小试卷十阅其七,得人甚多。提学时屏绝搜检,然枪倩、怀挟、剿袭,专于文字中求之,罕能欺者。所录专盾根柢、性情、才识,不拘拘于文字格式,其不合场规文律而取录者极多:惟义理悖谬者,虽一两语,必黜。人服其公明,亦小訾议也。”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13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附录四 光绪二十一年陕西学署增订本《輶轩语》赵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55-10756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附录四 光绪二十一年陕西学署增订本《輶轩语》赵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55页。
    ④学海堂是由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阮元继杭州创建诂经精舍之后,于道光五年(1825)在广州城北粤秀山创办的又一个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一,《劝学篇·设学》:“先以书院改为之,学堂所习,皆在诏书科口之内,是书院即学堂也,安用骈枝为?”由此我们可以将张之洞早年所创办的几所书视为向新学堂转变的试点。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39-9741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三十七,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吁请修备储才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9-1001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三十八,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荐举人才折并清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2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三十八,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保荐人才折清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8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三十八,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保荐人才折清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9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七,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五日。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分别出自第1298、1299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妥议科举新章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4-1309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妥议科举新章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7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妥议科举新章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8-1309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7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五十二,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3-1406页。
    ①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新式教育受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以说是步趋日本现代教育之武。该问题可参阅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教育观》(《日本研究》,1999年3月)一文。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妥议科举新章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4-1309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五十二,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3-1406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9页。
    ②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71-72页。
    ③范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六十一,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请试办递减科举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6-1599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筹备宪档案史料》(下),黄运藩:《请变通科举并行中学与西才分造呈》,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1-983页。
    ①转引自费正清、刘广京等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140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六十四,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二日,“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0-1664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9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0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0页。
    ④袁世凯于晚清新政期间所制定的《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共分四部分:学堂办法、学堂条规、学堂课程、学堂经费,,共计96节,对大学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如何创办省城大学堂作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学堂办法规定:“考各国学制,必先有小学而后升入中学;由中学而后升入大学,此通例也。大学堂内区分三等:一备斋,,习浅近各学,略如各州县之小学堂:二正斋,习普通学.略如各府厅直隶州之中学堂:三专斋,习专门学。三斋之外,另设蒙养学堂,自7岁起至14岁止,8年内专令讲读经史,并授以简易天文、地舆、算术,毕业后选入备斋。再令讲求浅近政治,加习各级初级艺学,俟入正斋,又加深焉。现当创办伊始,所有中学、小学以及蒙学,均尚在议而未设之列,只可先用经义、史论考选,挑入备斋肄业。暂以三百人为定额。设总办、监督、教习各员。各种图书、仪器,先择应用者酌量购置,以供肄业。”学堂条规规定:“课士之道,礼法为先,而宗圣尊王尤为要义。堂内应尜礼至圣先师孔子暨本省诸先贤先儒,每月塑望由教习率领诸生行礼,并宣讲圣谕广训,以束身心。若恭逢万寿圣节暨圣先师孔子诞日,均须齐班行礼,以志虔恭。”学堂课程规定:“备斋以两年为毕业之限,温习中国经史掌故,并授以外国语言文字、史志、地舆、算术等各种浅近之学。正斋以四年为毕业之限,授普通学,分政、艺两门。政学分为中国经学、中外史学、中外治法学三科:艺学分为算学、天文学、地质学、测量学、格物学、化学、生物学、译学八科。专斋则以两年至四年为毕业之限,共开设中国经学、中外史学、中外政治学、方言学、商学、工学、矿学、农学、测绘学、医学十门课程。”学呇经费规定:“就现在办法而论,学堂常年额去之款暂需六万两。其一切活支数日尚难预计,日后渐次推广,经费亦需随时增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云贵总督岑春煊奏请修明礼教折”,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4-978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等奏考察各国学务择要上陈折”,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1-974页。
    ①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禆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88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二日,“致长沙端抚台、王祭清诸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350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263,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二日,“致成都锡制台、开封陈抚台、济南杨抚台、贵阳林抚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43-9444页。
    ④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三卷),卷六十八,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创立存古学堂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2-1766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二日,“致安徽藩台冯、学台沈、署臬台毓、署安庐道台辰”:“本日巳刻接有电具悉。恩新帅因考巡警学堂被会办枪伤甚重,不胜骇异。会办徐锡麟,系何官?何省人?想系学堂出身,是否革命党?因何启衅?何以持枪专击新帅一人?该堂学生共有若干人?军械所已否被抢?围军械所者,有无另学堂学生在内?如此大事,省城新军及练兵,岂竟无人围捕?以上各节,来电均未详叙,务望即刻发急电详复,切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33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0、1136页。
    ④张之洞的“国粹”之意,与康梁和晚清国粹派所言“国粹”之意,不尽相同。其区别可参见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相关论述。
    ⑤[清]刘锦藻撰:《清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学校考十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663页。
    ①刘师培此文发表于1906年1月9日(农历1905年十月十五日)。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转引自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六十八,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创办存古学堂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2-1766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妥议科举新章折”。石家庄:河北人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4-1309页。
    ④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劝学篇》,“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04-9706页。
    ①苏云峰著:《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6年版,第13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劝学篇·设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41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十一,“奏议”二十一,“创办水陆师学堂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5页。
    ④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劝学篇·循序》:“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开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25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劝学篇·循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24页。
    ②罗志田先生在其《裂变中的传承》一著第五章“读书与传统:清季民初士人一项持续关怀的演变”,对该问题仃较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可资参考。
    ③吴剑杰编著:《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77页。
    ①[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清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
    ②邓实:《拟设国粹学堂启》。转引自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306贞。
    ③冉蟫祖(1637-1718),字永光,号蟫庵,河南中牟人。康熙三十三年(1691)进士,改庶吉上,授检讨。有《寄愿堂诗集》。
    ④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乙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3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②[清]康有为著:《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五年已卯,二十二岁。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页。
    ②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③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出都留别诸公》:“吾以诸生上书请变法,开国未有。群疑交集,乃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页。
    ④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已丑上书不达出都》。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5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桂学问复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102页。
    ②易顺鑫编:《梁启超选集》,《三十自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③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上清帝第二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页。
    ④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上清帝第五书》(一八九八年一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1页。
    ①这些奏折均见于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其中所代拟奏折,均经汤先生考订后收入。
    ②《戊戌六君子遗集》,康幼博茂才遗文。转引自吴世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4-95页。
    ③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二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页。
    ④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1-152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请厘定文体折》(代杨深秀拟)。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248页。
    ①梁启超著,林志钧编:《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一)《变法通议·论科举》。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2008年重印),第21-26页。
    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③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附录”,《科举考试的回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2页。
    ② 《戊戊六君子遗集》,康幼博茂才遗文。转引自吴其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①梁启超:《康有为传》。载于康有为著、楼烈宇编:《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3-244页。
    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①[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章句》,卷七,曰:“程子曰:‘不在其位,则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对曾子“君子思不出其位”,朱子注曰:“此艮卦之象辞也。曾子盖尝称之,记者因上章之语类记之也。范氏曰:‘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绵得其职也。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每台146页。
    ②[宋]朱喜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页。
    ③[美]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英]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蒐:音sou,聚集。
    ③[清]谭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重印本,第17页。
    ④[清]谭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重印本,第57页。
    ⑤[清]谭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重印本,第297页。
    ⑥王栻主编:《严复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54页。
    ①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一),《救亡决论》。北京:国华书局,1986年版,第40-41页。
    ②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一),《救亡决论》。北京:国华书局,1986年版,第42页。
    ③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一),《救亡决论》。北京:国华书局,1986年版,第44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
    ②王栻编:《严复集》,第1册,《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原载于1906年1月10日《中外日报》,后转载于《东方杂志》第三节第三期。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页。
    ③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②马勇编:《严复语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③王栻编:《严复集》(五),“附录三 师友来函”。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2-1563页。
    ④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05页。
    ②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07页。
    ③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2页。
    ③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2页。
    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⑤故宫博物院明清史研究组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李灼华:《学堂难恃请兼行科举折》。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3页。
    ①朱光潜著:《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②可参见孔庆茂:《八股文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绪论”中的相关论述。
    ③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284页。
    ①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②此处只讲八股文的社会功能,其在文章学上的意义留待第六章详论。
    ③[清]方苞:《望溪集》外文卷二奏劄。载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李澜校注:《钦定四书文校注》,“附录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5页。
    ④[元]脱脱等撰:《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二十四史简体字本):“新进士……辈皆可用之材。起身刀笔者,虽才力可用,其廉介之节,终不及进士。”并说:“夫儒者操行清洁,非礼不行。以吏出身者,自幼习吏,习其贪墨,至于为官,习性不能迁改。政道兴废,实由于此。”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7、121页。
    ⑤邓云乡:《清代八股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三桓:指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
    ②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③《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届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硒鼓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为之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④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3页。
    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③曾廉:《应诏上封事》。载于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史料从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9-503页。
    ④曾廉:《瓥庵集》(卷十三)。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24年版,第19-20页。转引自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410页。
    ⑤曾廉:《瓥庵集》(卷八)。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24年版,第40-41页。
    ①曾廉:《瓥庵集(续)》(卷七)。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24年版,第6页。
    ②[清]王先谦(1842-1917),安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进士出身。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维新变法时任岳麓书院山长。享有“长沙阁学,季清巨儒:著书满家,门庭广大”之声誉。时人尊之为“名流领袖”,是当时湖南最有影响的绅士
    ②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
    ③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戌辰科(1892)进士。钦点主事,观政吏部,保升员外郎加四品衔。后以乞养为名,请予开缺回籍,成为当地有名的绅士名儒。
    ④叶德辉:《叶德辉文集》,《与邵阳石醉六书》:“譬如今日功令,以四书文取士,而一二好学深思之士,或治经,或治史,穷年累月,轩干禄之事而不顾,安得小谓之志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⑤[清]苏舆编:《翼教从编》,卷四,“叶吏部《非<幼学通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①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9页。章太炎看重的乃是学说学理上的科学性,与康梁的思理路径绝不相同,因而也就导致了日后章太炎与康梁的分道扬鏣。
    ②王先谦:《虚受堂诗存》,《葵园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625-626页。
    ③陈文新主编、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庚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壬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4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年四月甲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9页。
    ② 《论学堂之腐败》。《东方杂志》第1年(1904)第9期,第201-202页。
    ③ 《毁学果竞成为风气耶?》。《东方杂志》第1年(1904)第11期,第78页。
    ④何怀宏:《晚清科场的衰落与改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页。
    ①“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乙丑,(御史王步瀛)奏,陕西商等学堂英日文功课太多,恐慌中国根本学问。下学部查核办理。”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7页。
    ②如光绪三十年十一月癸巳,浙江知府何恭寿等在余姚县治西北乡倡设诚意学堂,其取名即为保存儒学之意。半年后,又有广东学海堂菊坡精舍研究实学,“与学堂相表里”,“请饬留一所”。见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4页。
    ③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庚辰,“衍圣公孔令贻奏,务陈学务,用备采择。一、重品行。一、尊师道。一、教习宜择老成。一、操衣宜示限制。下部知之。”见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页。
    ④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己丑,“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得旨:所奏甚是,着学部会同礼部将所拟学堂冠服章程妥议具奏。寻奏,遵议学堂冠服章程,缮单呈览。从之。”见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页。
    ⑤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癸酉,“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近日学堂怪风恶俗,不忍睹闻,为国家计,则必有乱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尤不胜洪水猛兽之忧。谨于湖北省城设立存古学堂,以经、史、词章、博览四门为主,而以普通科学辅之,庶经训不坠,以保国粹而息乱源。下部知之。”见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2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吏部主事胡思敬陈言不轻易改革官制呈”,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年原)。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31-435页。
    ②当然,晚清新政的最高统治者慈禧所乐意的,是换汤不换药的“假改革”,“更名”重于“核实”。如其所谓“预备立宪”,就被时人称为“一场闹剧”——其所谓组阁的内阁,也多是以满洲贵族利益为首先考虑的要素,被称为“皇族内阁”。这种玩弄政治的欺骗于腕,使满清政府既失去了真正改革家们的支持,也失去了维护传统的“守旧者”们的信任。因此,而临信任危机的晚清政府,在慈禧、光绪相继死去后不久即宣告终结,也是大协所趋,人心所向。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3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庚子,御史沈潜奏,学堂流弊宜防,拟变通办法四端。日:崇儒先以端趋向,广登进以揽贤才,慎习染以立防闲,重专门以求实济。下部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4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1-983页。
    ③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裨海》(第一辑)。胡思敬《国闻备乘》(三),“鹿传霖暗中主复科举”:“某月日,民政部参议刘彭年、翰林侍读学士恽毓鼎、给事中李灼华同时具疏请复科举。皆留中不发。三人本巧宦,忽进此背时偭俗之言,人皆讶之。后乃知为鹿传霖所授意也。传霖与张之洞为姻党。之洞督鄂时,尝侦察内情以告,遇事辄袒护之。及两人同值枢庭,情意反不相洽,于科举之事龃龉尤甚。同时唯王文韶与传霖意合。文韶既去,传霖之势益孤。碍于之洞,不敢发言,而嗾彭年、灼华、毓鼎言之。惜三人皆非善类,灼华尤不理于人口。上疏未久,即以京察见黜。不知者或疑前疏招政党忌,阴为所陷,后遂无敢进言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288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6页。
    ①汤志钧编:《章太炎谱长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7页。
    ②[清]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1-5卷)。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179、3304页。
    ③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42页。
    ④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六,1921年3月15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页。
    ①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89-90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3-284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志第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36页。
    ②[清]吴振械:《养吉斋从录》,卷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顺治九年四月癸卯,“史科给事中高辛允奏言,庶吉士官司,见为清华近侍之臣,久则司公辅启沃之任,年貌、文章、品行并重。旧例详慎选择,有由然也。至于习满书蔗吉士,所以明满汉之义,达士下之情,即论年貌,,亦必加考试,以明朝廷慎重名器之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④康沛竹选注:《尊隐——龚自珍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①徐珂:《清稗类钞》(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6页。
    ②此段与以下几段大部分史料,均参考商衍鎏所著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第159-171页。
    ①学政:又称督学使者、学政使,俗称大宗师、学台。掌管各省学校生员考课、升降等事宜。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0页。
    ③《清德宗实录》卷507,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戊午(初九日)下。又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四十九,电牍八十,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十四午刻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750-8751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3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6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0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2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7页。
    ③对于大部分留洋学生的措置,第四章第二节将详述,此处略提及。
    ①此处参考商衍鎏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206页。
    ②[清]龙顾山人纂,卞孝萱、姚松点校:《十朝诗乘》,卷二十四。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2贞。
    ③[清]恽毓鼎:《澄斋奏稿》,《开办讲习馆片》,(宣统元年(1909)(原稿无月日,查日记为三月廿八日——整理者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④[清]恽毓鼎:《澄斋奏稿》,《翰林院拟设宪政研究所折》(宣统二年(1910)正月二十一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⑤[清]恽毓鼎:《澄斋奏稿》,《请疏通翰林片》(1898年六月十七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0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二十年二月辛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7页。
    ②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1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候补内阁中书黄运藩请变通科举并行中学与西才分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1-983页。
    ②[清]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澄斋奏稿》,《请拟改定学堂章程折》(宣统元年己酉二月初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9页。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翰林院编修陈骧为学堂急宜择要举办力除弊 端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6-991页。
    ①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五十六,电牍八十七,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一日巳刻在武昌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035页。
    ①张謇:《张誊全集》第六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53页。
    ②祁龙威著:《张謇日记笺注选存》,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二、初三日记。扬州:广陵书局,2007年版,第78页。
    ③祁龙威著:《张謇日记笺注选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为诗。扬州:广陵书局,2007年版,第76-77页。
    ①祁龙威著:《张謇日记笺选存》,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十日,《与子培讯稿》。扬州:广陵书局,2007年版,第51页。
    ②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①祁龙威著:《张謇日记笺注选存》,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初七日,《与丁恒斋函》。扬州:广陵书局,2007年版,第53页。
    ① 《张啬庵先生实业文钞》,卷一,“大生纱厂章程书后”。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22-123页。
    ①《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②《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三。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①此见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转引自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19页。
    ②此处参考王尔敏:《近代经世小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0-401页。
    ①[三国]何晏:《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十九。《论语·子张》:“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原文“正义”为:“此章劝学也。言人之仕,行已职而优。间有余力,则以学先王之遗文也。若学而德业优长者,则当仕进,以行君臣之义也。”意思是说,做官之人如有余暇,就应该去学习先王圣贤所留传下来的知识,以弥补作官的小足:道德和学业都很优秀的人,应当去作官,以达致君臣之义。完整地看这段话,本为劝学之意,孔子的门徙子夏并没有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作官。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9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25-2326页。
    ①[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5页。
    ②对这一方面的论述,可参考何仲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页。
    ③《古文真宝》前集卷首,《真宗皇帝劝学文》。
    ④ 《论语·卫灵公》:“了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⑤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①除极少数被规定的“贱民”和有罪之人外。“贱民”乃是一个与“平民”相对的概念,一般指官私奴婢、倡优皂隶,以及某一时代某一地域的某种特殊人口,如清初山西陕西两省的乐户、江南的丐户,浙江的惰民等从事被视为卑贱之职的人。科举主要限制的也就是这些“贱民”。清代规定:“凡出身不正,如门子、长随、小马、驿递车夫、皂求、’马快、步快、盐快、禁卒、弓兵之了孙,均不准应试。”还有浙江之丐户九姓、渔父、山陕之乐户、广东之蛋户、吹手、旗民家奴等,除非改业削籍,并自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或扣足三世),方准报捐应试。实行这些限制的原因可参见《刑案汇览》中的记载:“家奴身充贱役,若放出后即与平民民一体应试出仕,其祖父即得以家奴而上封典,下足以清流品而重名器。”参见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今晚i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页。
    ②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③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十二日《中外时报》文《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5年第11期“救育”栏转载。
    ①此段参考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如宗族、社学、义学、会馆甚至私塾老师、书院山长、爱才的官员等人的资助,其中当然也不乏具有投资目的的资助。
    ③钟毓龙:《科场回忆录》,载自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文史资料精选》(第一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初五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②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1868—1918),1903年5月18日(四月二十二日),《与吴君遂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1页。
    ③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④苏云峰著:《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第76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九年五月初八日(1893年6月21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94年1月14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896年3月1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初三日(1897年3月5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⑤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十四日(1896年6月24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⑥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四日(1897年4月5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⑦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1896年5月7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57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八日(1896年3月30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守,1990年版,第55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96年12月28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66页。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96年12月31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6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1903年1月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九日(1905年10月17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906年3月27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1908年4月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⑤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民国二年正月初八日(1913年2月1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页。
    ⑥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1908年4月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初十日(1906年11月25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九年三月十八日(1893年5月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九日(1904年6月2日)日记。人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1905年8月14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
    ⑤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5。北京:中国文史资料出版社,2012年版,第385页。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直隶总督赤袁世凯奏据实履陈查明河朔会党情形折》,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二日。(军机处录副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页。
    ⑦范爱众:《辛亥四川首难记》,《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⑧ 《辛亥革命回忆录》3。北京:中国文史资料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⑨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载自新京报主编:《科举百年》(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年版)第155-171页。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组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南书房翰林袁励准奏顶备立宪须无人不学请广劝兴学折”(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三日)。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9-980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六十四,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二日“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0-1664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907年1月21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293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页。
    ①新潮社编:《蔡孓民先生言行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4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6年版,第433-440页。
    ②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别号思想,湖南新化人。早年就学长沙岳麓书院,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国民教育会,从事反清活动。1904年与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武裂起义,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年仅30岁。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乙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贝。
    ④有的甚至只5需一年半即可。日本文部省为了迎合晚清大批赴日留学的清国留学生,创办了为数不少的法政科或其他科目的“速成班”,时间只需一年半。
    ①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三年五月癸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2页。
    ①[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199。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488页。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组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2页。
    ③科举制度内在的规定性——开放性和公平原则使传统四民社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④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⑤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光绪三十三年九月辛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5页。
    ⑥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4-115页。
    ①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92-112页。
    ②在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江浙地区,举人的录取率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因而乡试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士子能够获隽的可能性也就愈小。
    ③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①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②按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介绍:“发案书以圆式,谓之圈。亦有称图、称团者。取在五十名内者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层三十名,内层二十名,亦有不分内外层列四五址名为一大圈者。居外层正中提高一字写者为第一名。……第二圈以下仿此。”
    ③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
    ④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⑤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①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期。
    ②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期。
    ③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内部发行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④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期。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②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代表作 《訄书》、《新方言》、《文始》、《小学问答》等。
    ③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巴县人。中国近代革命传家,代表作有《革命军》。
    ④章上钊:《章士钊全集》,第一卷,《读<革命军>》(1903年六月九日)。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897年8月8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1899年2月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九年五月初九日(1893年6月22日)日记:“士风之坏未有甚于此时者也。诚心读书以求根底者固不多见,即专攻时文以习举业者亦寥寥无几……吾邑应桐封书院课者,生有三十余人,童二十余人,尽心作文者不过数人而已。或直录成文窃取奖赏,或抄袭旧文幸得膏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1899年2月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⑤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893年1月2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⑥宾兴:古代指学有所成、德行卓著的士人,得到“乡举里选”后,由地方官行“乡饮酒礼”,将他们举送京师的一套仪式。
    ⑦决考:指大考前的试前选拔考试,又叫预选考试。
    ⑧此处参考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243页。
    ⑨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七日(1902年7月1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年正月三十日(1904年3月1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133页。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1903年1月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③[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八十八,“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14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903年1月13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9页。
    ① Adam Smith. The Wealth od Nation.转见Herbert J. Walberg."Scientific Literacy and Economic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Daedalus (Spring.1983).p.2.
    ②1970's Report of UNESCO.P.17:转见David Crossy. Literacy and The Social Order:Reading and Writing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p.19-20.
    ③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241页。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三年二月月二十四日(1907年4月6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905年3月14日)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②[清]恽毓鼎:《澄斋奏稿》,“拟请改定学堂章程折”(宣统元年(1909)二月初一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9页。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史档案组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黄运藩:“请变通科举并行中学与西才分造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1-983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之《肥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之《在清楼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②[清]恽毓鼎:《澄斋奏稿》,“拟清改定学堂章程折”(宣统元年(1909)二月初一日)。杭州:浙汀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9页。
    ①[美荚]费正清、刘广京编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5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页。
    ③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0-91页。
    ①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原文其中一段如此说道:“从民国二十六年到三十五年,我完全足一个乡下孩了,从未接触到现代的知识和思想。事实上,现代的正规教育和我是绝缘的。我只在私塾、临时中学等处断断续续地上过两三年的学。临时中学设在邻县舒城的晓天镇上,步行要走一整天,极不方便。我只在十三岁时去过半年,然后便因病休学回家,等于什么也没学到。读书识字大概主要是从看旧章回小说中得来,这是旧社会中儿童所共有的经历。此外所接触的则是一些片断的中国文史知识。抗战的末期,我曾在桐城县住过一年,那是我少年时代惟一记得的‘城市’,其实也闭塞得很。桐城人以‘人文’自负,但仍然完全沉浸在方苞、姚鼐的‘古文’传统之中。我在桐城受到了一些‘头方名士’的影响,对于旧诗文发生了进一步的兴趣。但是我从来没有听人提到过‘五四’。当时无论在私塾或临时中学,中文习作都是‘文言’,而非‘白话’。所以我在十五六岁以前,真是连‘五四’的边沿也没碰到。”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2页。
    ①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页。
    ②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一字伯烈,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编修。十年(1884)疏劾北洋大臣李鸿章,不报。旋追论妄劾,降五级调用。张之洞督粤,聘主广雅书院。及之洞署两江,又被聘主钟山书院。后随之洞还鄂,参其幕府事。二十六年(1900),以端方荐,起用直隶州知州。张之洞再荐,用知府发湖北,调武昌,补汉阳。摧安襄郧荆道,迁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三十二年(1906)入觐,以劾庆亲王袁世凯,受诃责,引疾乞退。辛亥(1911)再入都,以三品京堂候补。旋奉广东宣慰使命,不果行。丁巳(1917)复辟,已卧病,仍强起周旋。卒于北京。著有《节庵先生遗诗》、《款红(?)词》。
    ①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一作确士,号觚庵,浙江山阴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以翰林改官刑部,外任道员。甲午中日战起,赴台佐唐景崧幕。明年(1895),台湾民主国成立,入阁为内务大臣。二十八年(1902),为江南陆师学堂总办。次年,赴上海参与查办《苏报》案。后移官江西,摄赣南道。宣统二年(1910),任甘肃提学使,署布政使。民国二年(1913),甘肃肃政使。晚归江南,筑室南京西溪,与陈三立邻。又居杭州西湖,与陈曾寿往还。著有《觚庵诗存》。
    ②夏寿田(1870-1935),字午诒,一作午彝,号耕父,湖南桂阳人,王闿运弟子。年十三以神童游庠,十九举乡试。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一甲二名进士,散馆授编修。既终养,入都,供职清禁。又尝入端方幕。民国初,为袁世凯所重,任总统府内史、约法会议议员。晚居上海,耽佛法。著有《涿州战记》。
    ③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④王蘧常编:《喜兴沈寐叟先生年谱初稿》。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9页。
    ①尚小明编著:《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页。
    ②此处参考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4页。
    ③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弁言”云:“余为张文襄属吏,粤鄂相随二十余年。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载自汪堂家编译:《乱世奇文:辜鸿铭化外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7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页。
    ①陈灨一:《睇向斋逞臆谈》,载自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裨海》第13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9-360页。
    ①上海古籍书店:《从书集成初编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②陈衍:《二十四史校勘记叙》。载自《小说月报》1916年第11号。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八十一,“古文二”,《<传鲁堂诗集>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57页。
    ④杨国强:《李鸿章论》。《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③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①杨萌芽:《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②陈衍:《送陈剑潭南归序》。载自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集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385页。
    ③何晓明:《略论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载自郑师渠、史革新、刘勇主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96页。
    ④李善兰、华蘅芳、管嗣复、蒋敦复、张福僖等为墨海书馆同人;沈毓桂1862年即与艾约瑟同去山东传教,当过18年《万国公报》的主笔。
    ①[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①其中生员(即秀才)与举人又占了其中的大多数。
    ②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③郑振铎:《梁启超先生》。找自汪龙麟选编:《20世纪巾国文学研究论文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21页。
    ④袁景化编:《帝士先生年谱》。1903年四月王日,章上钊被聘为《苏报》主编,时年二十三岁。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⑤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
    ①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②据孙之梅《南社研究》称:“1905年后到民国建立期间,南社成员成了革命派在新闻报刊界的主力军,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报人,并办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报刊,如于右任和“竖三民”(指于右佑所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柳亚子和《复报》,陈去病与《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林獬与《中国白话报》、宁调元与《帝国日报》等。民国以后,南社成员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活跃在新闻界,《太平洋报》、《民国日报》是由南社人主持、编撰的有影响的报纸,像邵飘萍、成舍我、叶楚伧、邵力子这样近代新闻史上第一流的报人记者也都是南社成员。南社人借助报刊宣传他们的反清反袁、反独裁、反专制的革命主张,揭露反动派,抨击黑暗势力,唤醒民众,激扬民气,在近代的政治、思想进程中产生过相当的积极作用。”转引自孙之梅著:《南社研究》,“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③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又号樊山,晚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五年(1879),散馆外放。丁父忧归,终服不出。旋谒选,得陕西宜川令。历任咸宁、富平、长安县令。谙世故,擅治狱,所为判词海内传诵,曰《樊山判牍》。二十六年(1900)简授皖北道道员。明年,授陕西按察使,行布政使事。二十九年(1903),调浙江,任江宁布政使,代理两江总督。辛亥后避居上海,以遗老白命。民国四年(1915),充参议院参政。晚以诗人老。著有《樊山集》、《续集》等。
    ④樊增祥:《樊山诗集自叙》。载自汪辟疆著、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8页。
    ⑤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明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406 页。
    ①王国维:《静安文集》“自序”二,载自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页。
    ②陈寅属:《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载自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①光绪二十三年(1897),贵州学政严修上疏,奏请设立经济特科,认为“为今之计,非有旷出非常之特举,不能奔走乎群才;非有家喻户晓之新章,不能作兴乎士气”,肯请“速设专科布海内”。载自[清]朱寿朋等撰:《光绪朝东华录》,光绪142。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24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7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6页。
    ④魏绍昌主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页。
    ⑤李锡奇:《李伯元生平事迹大略》,本文原载《雨花》月刊第四期,1957年四月一日出版。收录于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30页。
    ① 《指南报》第一号,1896年6月6日。见魏绍昌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12集第30卷《史料索引集》(二),祝均宙、黄培玮辑录:《中国近代文艺报刊概览(二)·指南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177页。
    ②转引自程华平编:《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③李锡奇:《李伯元生平事迹大略》,本文原载《雨花》月刊第四期,1957年四月一日出版。收录于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④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139页。
    ⑤[清]吴趼人:《李伯元传》,原刊于《月月小说》第1年第3号,1906年11月。载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①邱菽园《挥塵拾遗》卷五。收录于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②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19条,《艳科三榜》、《游戏主人答客论开花榜之不易》,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4月版。转引自程华平编:《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③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记注倡优起居”,不但《繁华报》是这样,《游戏报》以及其他各种小报,也都是这样。当时有“花报时期”之称。关于这一点,阿英在1956年9月19日所作的《晚清小报录》的《引言补充》中说:“读者也许会问:‘你所记录的这些报纸,几乎每一种都是谈风月,说勾栏,显然是后来黄色小报之类,有什么必要呢?’话是不错的。但也必须理解,若果不谈这些‘风月’、‘勾栏’,这些小报在当时就不会存在了,就失却物质基础了。这正说明了这类小报,是半殖民地都市生活和封建地主生活结合起来所孕育的具有特点的报纸,也正反映了当时半殖民地的买办阶级、洋场才子、都会市民和官僚地主一些没落的生活形态。这些报纸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不过,我所以著录,却是为着另外一面,就是这些小报,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抨击了买办、官僚以及帝国主义,奠定了晚清谴责小说发展的基础。”载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④《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又名《四大金刚传》、《海上四大金刚奇书》、《四大金刚传奇书》、《海上秦楼楚馆冶游传》、《大闹上海秦楼梦馆演义》,书叙上海四大名妓事,前后集各五十回,石印巾箱本四册。1898年由上海 书局刊出。撰者署“抽丝主人”。向来以为即吴趼人,但无实据。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页。
    ①关于上海名妓“四大金刚”混号的由来,孙玉声《退醒庐笔记》有《天香阁韵事》一文,节录如下:“清光绪季年,张味莼园安垲地洋房设作茗寮,每至斜日将西,游人麝至,俱以此为消遣地,而青楼中之姊妹花,亦呼姨挈妹而来,其日必一至者,当时为名妓陆兰芬、林黛玉、金小宝、张书玉四人。南亭亭长李伯元之《游戏报》上,因戏赐以‘四金刚’之名。曰‘四金刚’者,缘四人既至之后,每于进门之圆桌上瀹茗,各人分占一席,若佛氏之有四金刚守镇山门,观瞻特壮也。”转引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③ 《海上繁华梦》,海上漱石生撰,妓院题材小说。海上漱石生即孙家振(1863-1939),字玉声,别署警梦痴仙、退醒庐主人,晚年以笔名“海上漱三生”知名于世。上海人。
    ④ 《九尾龟》,漱六山房(张春帆)著。全书原定写成三十集,每集十六回。1906至1910年出版12集,1924年继续出版至24集,虽然仍未写完,但已有三百八十四回,一百多万字了。载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资料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694页。
    ③胡适著:《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海上花列传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7页。
    ④陆士谔著:《新上海》。六编六十回,1910年上海改良小说社出版。
    ①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6-487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06页。
    ③[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71、372页。
    ①沃丘仲子:《当代名人小传·文人》,是书刊于民国十五年。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②刘师培撰,程千帆、曹虹导读:《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③魏绍昌主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3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292页。
    ①即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品为代表的、以“揭发伏藏,显其弊恶”为目的的小说。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④“鸳鸯蝴蝶派”:是以言情为主的小说创作群体。源起于光绪、宣统年间(1908年前后),兴盛于民国初年。他们的成员大多是苏州人,阵地却在上海。先后创办了许多刊物,主要有《小说月报》(1909)、《小说时报》(1909)、《游戏杂志》(1912)、《礼拜六》(1913)、《小说从报》(1913)、《小说海》(1914)、《小说新报》(1915)、《小说大观》(1915)、《小说画报》(1917),以及《申报》、《新闻报》等副刊,其中以《小说月报》和《礼拜六》影响最大,寿命最长。这些刊物都拥有一批共同的作者,较著名的有:包天笑、周瘦鹃、半侬、林纾、铁樵、钝根、李定夷、徐枕亚、吴双热、指严、天虚我生、毅汉、卓呆、觉迷等人,他们每人既负责编辑又负责创作。(引自北京大学中文系专门化1955年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修改本初版。)第9编第6章第4节。
    ⑤海上文社:1897年李伯元创于上海。1900年发行其机关报《海上文社日报》,是兼社会性活动与商业经营于一体的艺文社:。
    ⑥原载于1897年十一月十日《游戏报》第140号。载自魏绍昌编:《李伯元资料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①张乙庐:《李伯元逸事》。载自魂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②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页。
    ③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第1期,1906年。
    ④眷秋:《小说杂评》,《雅言》第1期,1912年。
    ⑤寅半生:《<小说闲评>叙》,《游戏世界》第1期,1906年。
    ⑥冥匕:《古今小说评林》,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⑦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295-296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③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④吴趼人早年曾为上海华兴公司出品的燕窝粮精作《食品小识》,晚年则为上海中法药房的艾罗补脑汁作《还我灵魂记》,颇为时人所訾议,有论者惜之,挽以联曰:“百战文坛真福将,十年前死是完人。”周桂笙对此独不以为然:“……先生为市侩作《还我灵魂记,》犹是失言之过。所作酬应文字,类此者不知凡几。殆亦文人通病,乌得以咎趼人?……同时日报主笔,如病鸳、云水、玉声诸君,且受佣药肆剧场,专事歌颂,则又何说?古之人有为谀墓以致重金者,今人独不可以谀药耶?《还我灵魂记》甫脱稿,市侩立奉三百金,先生即以此寿老母,开筵称觞,名流毕集。……”(周桂笙:《同辈回忆录》)。载自魏绍昌编:《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7页。
    ⑤《新小说》:1902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五日)创刊于日本横滨。编辑发行人为赵毓林,实为梁启超。自第二卷起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共出二十四号,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刊,是我国首家大型小说专业杂志。
    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于《新小说》1卷1期,1902年。载自梁启超著:《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⑦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发表于《新民从报》第十四号。
    ①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2卷1期,1915年。
    ②[清]吴趼人:《吴趼人哭》。载自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0页。
    ③彭俞:《泡影录》“弁言”。彭俞,别署破佛、亚东破佛等,浙江绍兴人。著有《泡影录》、《闺中剑》等小说。1907年九月底,《竞立社小说月报》创刊,彭俞任主编。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7页。
    ① 《海上花列传》:曾以《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海上花》等名称刊行于世。作者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花也怜侬,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幼习举业,兼攻诗文。光绪贡生,后屡应秋试不第。家本清寒,又吸食鸦片,生活困顿。寓居上海,以卖文为生,一度任《申报》编辑。常与上海名士以诗相酬。为人落拓不羁,善弈棋,好狎妓,笔墨收入,尽挥霍于北里。又好作小说,自办《海上奇书》杂志,刊登自撰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及文言短篇小说《太仙漫稿》,其著作除小说外,大多散佚。《海上奇书》为我国纯文学期刊之首创,也开创了报刊连载章回小说、每回自成起讫的先河。其后仿效者纷起,影响深远。参考[清]韩邦庆著:《海上花列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附录”,《(海上花列传>作者作品资料》,第613-61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段引文分别引自第271、272、275页。
    ③孙玉声:《退醒庐笔记》,“李伯元”条。转引自魏绍昌编:《李伯兀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
    ④[清]李伯元:《游戏文字六法四忌》。转引自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1页。
    ①[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②[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③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①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②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载自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③钱钟书:《七缀集》,《林纾的翻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85、87页。
    ④[清]吴趼人:《(中国侦探案)弁言》。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456页。
    ①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九期刊发。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2页。
    ②陈平原先生对此问题有较为充分的论述。可参考其《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章“商品化倾向与书面化倾向”的论述。第66-90页。
    ②[清]吴趼人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露关节同考装疯 入文闱童生射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①郑逸梅:《南亭亭长》:“……某岁,伯元大困窘。除夕,索逋者接踵而至,伯元则与友跼匿小楼,饮洒联句达旦,成律诗三十首,题之为《避债吟》。一时传诵焉。”载自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②李葭荣:《吴趼人传》。载于魏绍昌编:《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③周作作人:《苦竹杂记·关于王韬》考证说,王氏虽然“在同、光之际,几为知识界的权威”,但其人好酒、好色、好抽鸦片。去日本游历时,只知“日在花天酒地中作活,几不知有人世事”。故而周氏认为他不脱名士才子气,“终究只足个清客,在玉平时帮闲、在乱世帮忙而已”。周作人著、止庵校订:《苦竹杂记》(周作人自编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②[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夫自唐取士有明经一科,而宋兴因之,不过试以墨书帖义徒取记诵而已。神宗时,王安石撰《周礼》、《诗》、《书》三经义颁行试士,旧法始变。彼其欲以己说一天下,事固无是理,然其所制义式,至今仿之,盖不得以人废法也。厥后安石之义,废格不用,而《文鉴》所载,尚有张庭坚‘经义’篇,岂其遗式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9-140页。
    ③此处参考孔庆茂:《八股文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绪论”中的相关论述。
    ①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70页。
    ②张庭坚(生卒年不详),字才叔,广安军人,宋代文学家。进士高第,调成都观察推官,为太学《春秋》博士。绍圣经废,通判汉州。
    ③[清]刘熙载:《艺概》卷六《经义概》。载自张思齐整理:《八股文总论八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2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孔庆茂依八股文的这种特点,称八股文为“第二文本”。见孔庆茂:《八股文史》,“绪论八股文的文全特点与流变”。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②李光摩:《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③引自卢前:《八股文小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91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总集类,《论学绳尺》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2页。
    ②[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辑注》,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17页。
    ③莫道才:《骈文通论》。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阮伯元文韵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166页。
    ②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页。
    ③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著:《周作人代表作·雨天的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④莫道才:《骈文通论》。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56页。
    ⑤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②[清]冯桂芬:《显志堂稿》卷二,《沈汝松时文序》。清光绪二年冯氏校邠庐自刊本,第27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日》,卷189,集部42,《四六法海》([明]王志坚撰)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19页。
    ②[清]永瑢等主撰:《四库全书总目》,卷189,集部4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19页。
    ③[清]孙梅著、李金松点校:《四六丛话》,卷十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6页。
    ①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转引自覃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前言”,第1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45页。
    ③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3集,第12卷,散文集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385页。
    ④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的关系问题》,原载《文学评论》1962年第二期。后这篇小文为《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收录,第151-158页。
    ⑤尤信雄著:《桐城文派学述》,第五章“桐城派古文与时文之关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版,第123-136页。
    ①《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之钱仲联先生文:《桐城派古文与时文的关系问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2页。同样的论断亦见尤信雄先生《桐城文派学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第127页)。尤先生还补充说:“故高者援古文为时文,陋者则援时文为古文。二者之关系如此,而彼此之影响则殊异焉。”
    ②方东树《书震川史记圈点评例后》:“近世有肤受颛固僻士,自诩名流,矜其大雅,谓圈点抹识批评,沿于时文伧气,丑而非之。”曾文正《经史百家简编序》亦日:“圈点者,科举时文之陋习也,而今反以书之古书。”
    ③尤信雄:《桐城文派学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版,第128页。
    ④此句原文不见于《刘大櫆集》,乃出自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01页)。刘大槐曾类似关于时文、古文关系的话:“盖孔、孟之微言,经前代诸儒之论辨,而大意已明矣。后代更创为八比之文,如诗之有律,用排偶之辞,以代圣贤之口语,不惟发舒其义,而且摹绘其神,所以使学者朝夕从事渐渍于其中而不觉也。故习其业者,必皆通乎《六经》之旨,出入于秦、汉、唐、宋之文,然后辞气深厚,可备文章之一体,而不至于龃龉于圣人。”(《方晞原时文序》)“余尝谓时文小技,然非博极群书不能作。”(《綦自堂时文序》)此两句分别出自《刘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7、100页。盖钱老依此概括言之。
    ⑤[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注:《惜抱轩诗文集》,文集,卷四《停云堂遗文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①[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陈文新主编、王同舟、李澜校注:《饮定四书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王葆心编撰、熊礼汇标点:《古文辞通义》,卷二,《解蔽篇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③郭绍虞编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5页。
    ④[清]方苞《进四书文表》。载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李澜校注:《饮定四书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5页。
    ①[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载自王同舟、李澜校注:《钦定四书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清]李元度纂、易孟醇点校:《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四,《方望溪侍郎事略》:“姜西溟宸英、王崑绳源尝与公论行身祈向,公曰:‘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其庶几乎?’”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449页。
    ③[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校:《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④[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校:《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0页。
    ⑤[清]姚鼐:《与管异之第四书》。转引自段熙仲《再论桐城派》(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辑:《桐城派研究论文集》,1963年版)第189页。
    ①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散文概论》四二,“清初清真雅正的标准和方望溪的‘义法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1页。
    ②[清]曾国藩:《曾文正公诗文集》,文集卷三,《欧阳生文集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③如吴敏树就曾对桐城文“派”之说颇不以为然甚或不屑:“自来古文之家,必皆得力一截古书。盖文体坏而后古文兴,唐之韩、柳承八代之衰;而力挽之于古。柳不师韩,而与之并起。宋以后则皆以韩为大宗,而其为文所以自成就者,亦非直取之韩也。韩尚不可为派,况后人乎?乌有建一先生之言,以为门户涂辙,而可自达于古人者哉!”“独弟素非喜姚氏者,未敢冒称;而果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则侍郎之心,殊未必然。皆出自《与筱岑论文派书》。筱岑即欧阳兆熊,字筱岑,一作小岑,湖南湘潭人。诗文皆法唐人,亦擅词曲、书法。载自贾文昭编著:《桐城派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18页。
    ④杨氏此文乃为方海琳《小九华山馆诗文集序》所作。载于清代平步青(1832-1896)《霞外捃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卷七(上)《积素斋文》,第523页。
    ①[清]平步青:《霞外捃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19页。
    ②陈柱:《中国散文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③[清]吴汝纶:《桐城吴先生全书》之《答严几道》。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①周作人:《桐城派对新文学的影响》,载自薛绥之、张俊才主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②周作人:《桐城派对新文学的影响》,载自薛绥之、张俊才主编《朴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③[清]曾国藩:《曾文正公诗文集》文集卷三,《欧阳生文集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①陈文新主编,王同舟·、李澜校注:《钦定四书文校注》,“凡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三,《輶轩语·语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9页。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三,《牺轩语·语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03页。
    ①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贝。
    ②见光绪甘四年六月十九日《申报》文《八股辩》。当年会元为陆增炜,江苏太仓人。转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戊戌变法》(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5-346页。
    ③孙文光编:《中国历代笔记选粹》(中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5页。
    ④《论语·和氏》:“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开见其人矣,吾闻其语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唐文治序,蒋们潜解:《四书读本》(三),《论语》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⑤孙文光编:《中国历代笔记选粹》(中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046页。
    ①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下,第四篇:《清代后期之社会与经济》。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8页。
    ②转引自唐振常:《蔡元培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④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志九十,《选举志三》。民国十七年清史馆本,第1682页。
    ⑤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9页。
    ⑥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18页。
    ①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载自陈望衡主编:《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林纾:《与姚永概书》。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④刘大櫆、吴德旋、林纾:《论文偶记 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5页。
    ①章炳麟:“纾视复又弥下,辞无涓选,精采杂污,而更浸润唐人小说之风。夫欲物其体势,视若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陚,而只益其丑也。”载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①[南朝]刘勰著,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页。
    ②[宋]李焘撰,上海师大古籍所、华东师大古籍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8。陈植锷认为此处的“不考文论”、“兼考策论”的“考”是对主考官而言,指评阅试卷中“考校”、“考判”的意思。这一看法是正确的。见陈植锷著:《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③[宋]李焘撰,上海师大古籍所、华东师大古籍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刘筠得清臣所对策,奇之,故推第二。国朝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2009年重印本),第2354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五,列传六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155页。关于刘筠与北宋科举考试关系的分析,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91-93页。
    ⑤[宋]李点撰,上海师大古籍所、华东师大古籍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35-3437页。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选举考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页。
    ②[宋]司马光撰,李文泽、霞绍晖点校:《司马光集》,卷二八,奏章一三,《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窃闻昨来南省考校,始专用论策升黜,议者颇以为当。臣犹恐四方疏远,未知所尚,有司各持所见,则人无适从。欲乞今来科场,更不用诗赋。如未欲遽罢,即乞令第一场试论,第二场试策,第三场试诗赋。每遇廷试,亦以论压诗赋,为先后升降之法。庶成先帝之志,永底人文之盛。”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0页。
    ③此处参考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④[宋]李焘撰,上海师大古籍所、华东师大古籍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十一:“中书礼房请令进士试本经、《论语》、《孟子》大义,论、策之外,加律义一道,省试二道。从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2009年重印本),第7538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55,志第一百八,“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19页。
    ①钱穆:《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载自刘海峰主编:《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35,“经籍考六十二”。杭州:浙东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5页。
    ①注意此时期主持制政的是出身武将的满洲贵族将领鳌拜。康熙皇帝此时尚未亲政,由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临时听政,以商定并决策一系列国计民生的大事。
    ②[清]法式善:《槐厅载笔》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70-71页。
    ③[民国]赵尔哭等撰:《清史稿》,卷108,“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9页。
    ④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⑤[美]艾尔曼:《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11月,第5期。
    ①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章“北宋前期(960-1071)进士科考试与文学”对此论述颇为详备,可资参考。
    ②[宋]陈襄:《常州请顾临秘校主学书》。载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5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475页。
    ③[宋]石介著,陈植鍔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上蔡副枢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009年重印本),第144页。
    ④[宋]石介著,陈植鍔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2,《上赵先生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009年重印本),第136页。
    ⑤[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⑥此方面可参阅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一著中的相关论述。
    ①[宋]孙复:《寄范天章书》(一)。载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0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245-246页。
    ②[宋]球襄:《答阮鸿秀才书》。载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5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455-456页。
    ③[宋]欧阳修撰、李之虎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六),卷105,奏议集,卷八,《论更改贡举事件劄子》。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41页。
    ④可参看[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的相关论述,尤其是第一章“导言”部分。第1-34页。
    ①[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卷41,《居士集》,卷41,《苏氏文集序》。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卷47,《居士集》卷47,《与荆南乐秀才书》。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③[宋]蔡启:《蔡宽夫诗话》,卷22引。载自郭绍虞编:《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8页。
    ④[宋]苏轼撰,[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九,“策”,《拟进士对御试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重印本,第301页。
    ①[宋]李觏著:《李觏集》卷27,《上李舍人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8-289页。
    ②[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3,《上蔡副枢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009年重印本),第143-144页。
    ①[宋]孙复:《答张洞书》。载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0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250-251页。
    ②[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三),卷47,《居士集》卷四七,《答吴充秀才书》。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66页。
    ③[宋]蔡襄:《答谢景山书》。载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4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22页。
    ④[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五),第一百八册,“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269-4270页。
    ⑤[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五),第一百八册,“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271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③康氏之“三统”指夏、商、周三代不民,当随时因革;“三世”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愈改愈进。
    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⑤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123页。
    ②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4页。
    ①[清]章学诚著,刘公纯点校:《文史通义》,外篇三,“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305页。
    ②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248页。
    ①王栻编:《严复集》(五).“附录三 师友来函”,“梁启超致严复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7-1568页。
    ②梁启超:《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载自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18页。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②梁启超:《梁启超演讲集》,《保国会演说词》(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初一日第二次集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易鑫鼎编:《梁启超选集》,《中国积弱溯源论》(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③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④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诗人的文化观》(上)。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582页。
    ①[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辑注》,卷五《议对》。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46-247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2008年重印),第52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各报存佚表》。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④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⑤王栻主编:《严复集》(一),《译(群学肄言)自序》,(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3页。
    ①王栻主编:《严复集》(一),《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1月10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从话》卷一:“试律始于唐……我朝乾隆间始复用之科举,或稍为排律。然古人排体诗有数十韵及百韵者,今限以六韵、八韵,则不得以排律概之也。又或称为试帖。然古人明经一科,裁纸为帖,掩其两端,中间唯开一行,以试其通否,故曰试帖。进士亦有赎帖诗,帖经被落,许以诗赎,谓之赎帖,非以诗为帖也。毛西河检讨奇龄有《唐人试帖》之选,盖亦沿此误称。唯吾师纪文达公撰《唐人试律说》,其名始定。”纠正了试律诗与“试帖”的区别、“试帖诗”之称的由来及世代误称相延的情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页。
    ①参考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②商衍鎏:《肖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了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④钱穆《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载自刘海峰选编:《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⑤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1页。
    ①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页。
    ②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③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54页。
    ④“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从话》卷一,梁章矩引郑光策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⑤参考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页。
    ⑥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从话》卷一,梁章矩引毛奇龄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2页。
    ②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2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5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8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96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王廷绍(1763-?),字善述,号楷堂,大兴人,嘉庆四年进士。著《淡香斋诗草》、《淡香斋试帖》等。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一,引纪昀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②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一,梁章矩引郑光策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从话》卷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7-618页。黄安涛(1777-1848),字凝舆,号霁青,嘉善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潮州知府。著《诗娱室诗集》、《息耕草堂诗集》、《真有益斋文集》等。郭兰石,即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伯仰,号兰石,莆田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著有《郭兰石先生文钞》、《芳坚馆题跋》等。
    ④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序”,吴廷琛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①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5页。吴锡麟(1746-1818),字圣征,号榖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国子监祭酒。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至终。著有《正味斋全集》。王惕甫()
    ②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卷五,李桢《分类诗腋》论试律诗之准则。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2-6701页。李桢:一名祯,字佐周,湖南善化人。著有《畹兰斋文集》。
    ①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9页。
    ②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页。
    ③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试律丛话》,“序”,吴廷琛语。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2-670页。
    ①评述近代诗的著述,最只参考价值的,学界公认有三家:一为陈衍《石遗室诗话》,一为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一为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比较三家而言,陈氏《诗话》的缺点是其随意性较多,且口语有明不免应酬,所以尽管在诗人、作品的具体评量上,其参考价值过过汪《录》,但作为诗史的简明大纲,因不具备谨严的结构,所以不能与汪《录》相比。钱氏的《诗话》,篇幅并不长,也无自觉承担诗史的意思,其所品评的近代诗人,较之陈氏的《诗话》,范围要狭窄得多,所以参考价值并不能与陈氏之《诗话》相提并论。作为一部近代诗史,汪氏的《录》学术价值无疑最高。
    ②[日]吉川幸次郎著,高桥和已编:蔡站泉、陈顺智、徐少舟译:《中国诗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11页。
    ①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近代诗派与地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②汪辟疆著;王培军笺注:《光宣诗坛点将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61页。
    ③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④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3页。
    ①康有为著: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闻和议成,而东三省别有密约割与俄,各省直人士纷纷力争》(1901):“魏绛和戎岂有功?只愁云雾蔽辽东。凭将士扶中夏,泪洒山河对北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4页。
    ②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③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④[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6-1255页。
    ⑤[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9页。
    ⑥[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1页
    ⑦范当世赠黄公度诗共二首。其一:“准为君为异人者?我观君道得毋同。诗言起讫一生事,眼有东西万国风。燕 处危巢岂由命,龙游涸泽竟无功。便偕邹子论三乐,也让行歌带索翁。”其二:“愁来遍揽前人句,读至遗山兴亦阑。容有数声入清听,何曾一气作殊观。乾坤落落见君好,冰雪沈沈相对寒。胜恨杨云犹贱在,不虞千世少人看。”复题其后曰:“诗意若曰公度之人,处于今世则不能异人;而公度之诗,传之后世则诚异耳。”[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4页。
    ②何翽高(藻翔)郎中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底跋黄氏诗:“五古奥衍盘礴,深得汉、魏人深髓;律诗纯以古诗为之,其瘦峭处,时类杜老入夔州后诸作。四、五卷以下,境界日进,雄襟伟抱,横绝五洲,奇才奇才!”[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1页。
    ③[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1-1222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9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9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63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1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诗活》,第4条:“近世诗人,能镕铸新理想以信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丙申(1896)、丁酉(1897)间,其《人境庐诗》稿本,留余家者两月馀,余读之数过,然当时不解诗,故缘法浅薄,至今无一首能举其全文者,殊可惜也。近见其七律一首,亦不记全文,惟能诵两句云:‘文章巨蟹横行日,世界群龙见首时。余甚爱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页。
    ④[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1238页。
    ①这与他在1901年时候在《梅水诗传序》中所表达的观点完全一致:“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转引自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j版社,1981年版,第1244-1245页。
    ②[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5-1246页。
    ③黄氏同年(1902)11月11日与梁任公论小说:“《新小说月报》,果然大佳。……所短者,小说之神采——必以透彻为佳——之趣味——必以曲折为佳——耳。仆意小说所以难作者,非举今日社会中所有情态——饱尝烂熟,出于纸上,而又将方言谚语,——驱遣,无不如意,未足以称绝妙之文。前者须富阅历,后者须积材料。阅历不能袭而取之:若材料则分属一人,将《水浒》、《石头记》、《醒世姻缘》,以及泰西小说,至于通行俗谚,所有譬谕语形容语解颐语,分别钞出,以供驱使,亦一法也。”[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0页。
    ④[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9页。
    ⑤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54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2-43页。
    ①[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0页。
    ②[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三诗话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1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40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0-31页。
    ①汪辟疆著: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65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128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03页。
    ③何藻翔:《岭南诗存》,转引自[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附录三,“诗话下”。第1301页。
    ④何藻翔为黄遵宪《人境庐诗》“跋”。转引自[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附录二,“年谱”。第1221页。
    ⑤[清]黄遵宪著,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二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9页。
    ⑥光绪二十六年(1900)本年秋,丘仲阏(逢甲)访先生人境庐,抚时感事,迭相唱和。跋先生诗,谓:“四卷以前,为旧世界诗:四卷以后,乃为新诗。茫茫诗海,手闢新洲,此诗界之哥伦布也。变旧诗国为新诗国,惨淡经营,不酬其志不已,是为诗人中嘉富洱;合众旧时国为一大新诗国,纵横捭阖,卒告成功,是为诗人中俾思麦。”“地球不坏,黄种不灭,诗教永存,有倡庙祀诗圣者,太牢之享,必有一席。信作者兼自信也!悬此言集 中,二十世纪中人,必有圣其言者。”载自[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 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8-1239页。
    ①[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2页。
    ②[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2页。
    ③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原载于《学衡》1923年年第18期)。收录于汪龙麟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晚清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④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⑤钱仲联:《梦苕阉诗话》。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7页。
    ⑥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4页。
    ①原段话为:“余于晚清诗家,推江弢叔与公度,如使君与操。弢叔或失之剽野,公度或失之甜俗,皆无妨二人之为霸才健笔。乾嘉以后,随园、瓯北、仲则、船山、频(原字为“左(?)右频”)伽、铁云之体,汇合成风。流利轻巧,不矜格调,用书卷而勿事僻涩,写性灵而无忌纤佻,如公度乡献《楚庭耆旧遗诗》中篇什,多属此体。公度所删少作,辑入《人境庐集外诗》者,正是此体。江弢叔力矫之,“同光体”作者力矫之,王壬秋、邓弥之亦力矫之,均抗志希古,欲回波断流。公度独不绝俗违时而竟超群出类,斯尤难能罕觏矣。其《自序》有曰:‘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岂非明示爱古人而不薄今人哉?……余称王静庵以西方义理入诗,公度无是,非谓静庵优于公度,三峡水固不与九溪十八涧争幽蓓清泠也。观《人境庐集外诗》,则知公度入手取径。后来学养大进,而习气犹馀,熟处难忘,倘得沧浪其人,或当据以析骨肉而还父母乎?”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7页。
    ②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61-162页。
    ①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原载于《学衡》1923年第18期。收于汪经麟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晚清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8-69页。
    ②汪辟疆《光宣诗坛旁记·林琴南逸诗》:“余曾见其早岁所撰《闽中新乐府》一卷,即当时盛传闽中者。实则摭拾传闻,略含讽刺,诗亦平平。后乃稍稍与文士还,眼界较宽,而诗亦不出梅地末派。以其济以时务,在尔时风气中,周易得名也。”出自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③高燮:《<漱铁和尚遗诗>序》。漱铁和尚即当时的诗人顾九烟。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④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页。
    ①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②高旭:《愿无尽庐诗话》。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6页。
    ③转引自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3页。
    ④如“世界革命”先锋谭嗣同曾作《仁学》一书,自负为“奇作”;而王国维则认为《仁学》乃是“形而上学出于上海教会译书,幼稚无足道”。转引自钱钟书:《谈艺录》,“补订”。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8页。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63页。
    ②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著,高桥和巳编,蔡靖泉、陈顺智、徐少舟译:《中国诗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12页。
    ②汪辟疆:《江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9页。
    ③“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③汪辟疆著: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83-384页。
    ④陈文新:《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100页。
    ⑤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7页。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陈三立著,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附录中”,《鱼千里斋随笔》论散原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7-1248页。
    ③[清]袁昶《广雅碎金书后》。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④樊增祥谈“八面受敌”法:“向来诗家率墨守一先生之集,其他皆束阁不观。如学韩、杜者必轻长庆,学黄、陈者即屏西昆,讲性灵者则明以前之事不知,尊选体者则唐以后之书不读。不知诗至能传,无论何家,必皆有独到之处,少陵所谓‘转益多师是吾师’也。人所处之境,有台阁,有山林,有愉乐,有幽愤。古人千百家之作,浓淡平奇,洪纤华朴,庄谐敛肆,夷险巧拙,一一兼收并蓄,以待天地人物形形色色之相需相感。吾即因以付之,此即所谓八面受敌,人不足而我有余也。所蓄既富,加以虚衷求益,旬煆季炼,而又行路多,更事多,见名人长德多,经历世变多,合千百古人之诗以成吾一家之诗,此则樊山诗法也。”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①樊增祥《书广州诗后》。转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②吴闿生(1877-1948),原名启孙,字辟疆,号北江,安徽桐城人,吴汝纶之子。诸生。自小濡染家学,复师事贺涛、范当世、姚永概,受古文法。著有《吴北江先生文集》等。
    ③此乃姚鼐引程晋芳、周永年的话:“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出自[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注:《惜抱轩诗文集》卷八,《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④贾文昭主编:《桐城派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58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30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卷二百七十二,《牺轩语·语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9页。
    ③郑孝胥:《简梦华》。转引自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沮未的诗——读散原精舍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②《柳亚子的诗和字》。开《人物丛刊》1980年第一辑。
    ③1911年,柳亚子作《胡奇尘诗序》中说:“……虽然,今日诗道之弊,其本原……盖自一二罢官废吏,身见放逐,利禄之怀,耿耿勿忘。既不得逞,则涂饰章句,附庸风雅,造为艰深以文浅陋。彼其声气权势,犹足奔走一世之上。士之夸毗无识者,辄从而和之。众昫漂山,群盲诧日。后生小子,目不见先正之典型,耳不闻大雅之绪论,氓之蚩蚩,惟扪盘逐自者足听,而黄茅白苇之诗派,遂遍天下矣。……而今之称诗坛渠率者,,暮穷途,东山再出,典学阿世,迎合时宰,不惜为盗臣民贼之功狗,不知于未贤位置中,当居何等也。其尤无耻者,妄窃汝南月旦之评,撰为诗话,已不能文,则假手捉刀,大书深刻,以欺当世。就而视之,外吏则道府,京秩则部曹,多材多艺,炳炳麟麟:而韦布之上,独阅然无闻焉。呜呼!此与职官表、缙绅录何异?而诗话云乎哉!”柳亚子向来评价文人及其作品是从政治上着眼,对同光体亦不例外。而其对同体如此反恶并痛加斥责,亦因其欲“振唐音以斥伧楚”的文学与政治的主张。转录自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9页。
    ①南京大学历史系选注:《严复诗文选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1898年6月17日)。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271页。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电牍”,“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辰刻发”,“致江宁刘制台(发衙转成都奎台、广州陶制台、福州许制台、云南丁署制台、济南袁抚台、安庆王抚台、武昌李抚台、苏州聂抚台、杭州余抚台、长沙俞抚台、贵阳邓抚台、清江张漕江、上海盛大臣)”。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533页。
    ③易顺鑫编:《梁启超选集》(上)。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①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文化的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罔的现代化》,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①当然此中还有如国际形势等重要因素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②这在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八章“今评’中有更加具体地论析。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5页。
    ①朱希祖、林传甲:《中国史学通论 中国文学史》,林传甲“自序”。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8页。
    ②胡适:《胡适经典文存》,《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93页。以下引用胡适的晚近文学观点皆出自于此,不再重复标注。
    ③用胡适自己的话说,即是“《申报》出世的一年,便是曾国藩死的一年”。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②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原载《学衡》1923年第18期)。载录自汪龙麟选编:《20世纪中国文学论文选·近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8-74页。以下所引胡先骕的观点,皆出自该篇文章,不再重复标注。 ①发表于1921年。
    ②编写于1921年11月至次年1月间。1927年4月,经黎熙锦略作增补面排印成书。
    ③陈文新:《<红楼梦>的现代误读》。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65-66页。
    ①陈文新:《<红楼梦>的现代误读》。济南:齐鲁书社,200]年版,第66-67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田建民、刘玉凯主编:《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论、诗歌、散文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②徐灵胎《道情》:“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转引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8页。
    ③[民国]刘咸炘:《刘咸忻学术论集》(文学讲义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④周作人:《看云集·论八股文》。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⑤周作人:《看云集·论八股文》。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页。
    ①启功、张中行、金克木等:《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页。
    ②周作人:《看云集·论八股文》。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85-86页。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
    [清]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 《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清]永镕等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梁章矩撰,陈水云、陈晓虹校注:《梁章矩科举文献二种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清]黄遵宪著,钱钟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张之洞著,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梁启超著:《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三立著:《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郑孝胥著、周坤校注:《海藏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陈衍著,郑朝宗、石文英校点:《石遗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萌芽编:《清末氏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尔巽、柯劭忞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徐列编:《清裨类钞》。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陈文新主编)。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0年版。
    魏绍昌编:《吴研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0年版。
    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陈文新主编,王同舟分册土编:《中国文学编年史·晚清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小说集、散文集、诗词集、戏曲集、笔记文学集、俗文学集、书集日记集、翻译文学集、史料索引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1993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刘大鹏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阿英著:《晚清文学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程千帆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0年版。
    钱锺书著:《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王德昭著:《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傅璇琮著:《唐代利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日]吉川幸次郎著,高桥和已编,蔡靖泉、陈顺智、徐少舟译《中国诗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金诤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张仲礼著:《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邓云乡著:《清代八股文》。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徐彻著:《慈禧大传》。沈阳:辽沈书社出版社,1994年版。
    [美]本杰明·史华慈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近代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刘东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刘东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桑兵著:《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阿英著:《晚清小说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桑咸之著:《晚清政治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郭齐家著:《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吕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六卷),“近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孙孝恩等著:《光绪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杨天宏著:《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的制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辟疆著:《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喻大华著:《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海峰著:《中国考试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朋园著:《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文学史研究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文新、鲁小俊、王同舟著:《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陈文新
    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华平编著:《近代上海散文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细珠著:《张之洞与清末新政》。上海:上海书店,2003年版。
    刘良明、黎晓莲、朱殊著:《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陈文新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孙之梅著:《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联芬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文学史研究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刘世南著:《清诗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启功、金克木、张中行等著:《说八股》。北京:中华书局, 2004年版。
    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商衍鎏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玉华著:《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世愉著:《清代科举制度考辨》。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刘忆江著:《袁世凯评传》,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张亚群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科举学研究丛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余英时著:《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占,2005年版。
    何仲礼著:《科举与宋代社会》(浙江大学求是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陈文新著:《中国文学意识流派的发生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龚鹏程著:《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店,2007年版。
    李润强著:《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文新著:《<红楼梦>的现代误读》。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陈兴德著:《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科举学研究丛书)。武汉:华中帅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维著:《中国诗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汪龙麟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汪辟疆著、王培军点校:《光宣诗坛点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杨国强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 2008年版。
    罗志田著:《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吴剑杰编:《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本杰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 2010 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入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韩南著,徐伙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英]濮兰德、白克好司著,陈冷汰译:《慈禧外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邓嗣禹著:《中国考试制度史》。长春:吉林出版社,2011年版。
    何怀宏著:《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桑兵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孙燕京著:《急进与慢变——晚清以来社会变化的两种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杨萌芽著:《古典诗歌的最后守望: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张天星著:《报刊文学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钱基博著:《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新京报》主编:《科举百年:现代教育与文官制度的历史审察》。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
    陈文新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刘海峰主编:《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陈文新主编)。武汉:武汉人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郑师渠、史革新、刘勇等主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桑兵、赵立彬主编:《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郭剑鸣:《晚清绅十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吴志坚:《元代科举与士人文风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10月。
    王玉超:《明清科举与小说》,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5月。
    周勇:《明代会元别集考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李华:《永乐年间庶吉士诗文与明前期社会》,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11月。
    姜义华:《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论》,《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陈建华:《晚清“诗界革命”盛衰史实考》,《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第3期。
    郑焱:《1905年废除科举论》,《史学月刊》,1989年第6期。
    袁立春:《论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戏曲》,《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赵善嘉:《清代科举与文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1期。
    邝健行:《唐代律赋对科举考试的粘附与偏离》,《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刘焕阳:《北宋科举与文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黄仁生:《论元代科举与辞赋》,《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程禹文:《论梁启超对科举教育的批判》,《首都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2月。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李子广:《<西厢记>与科举文化》,《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黄强:《明清“西厢热”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河北学刊》,1999年第3期。
    李志茗:《科举制度之废除及其后果——兼析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李涛:《论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型——以晚清民国教育家群体为例》,《辽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何玲:《清末经济特科探析》,《历史档案》,2004年第1期。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潘建国:《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杨齐福:《清末废科举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
    吴淑钿:《从夏敬观(唐诗说)看同光体后期诗人的诗史观》,《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邱远猷:《黄遵宪的香港感怀诗》,《文史杂志》,2005年第3期(总第117期)
    张亚群:《漫议科举考试文体》,《中国考试》,2007年第2期。
    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叶哲铭、陆竹燕:《废科举——近代著名思想家的反思》,《复旦教育学报》,2005年第3卷第2期。
    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8月。
    刘海频:《儒林外史呈现的科举活动与科举观》,《教育考试》,2008年第4期。
    刘海峰:《科举文学与科举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第2期。
    叶楚炎:《“类科举”的情节和小说——明代科举对小说文体的影响》,《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江俊伟、徐薇:《从文体类型和创作生态看明代文学研究的两个学术增长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5期。
    钱志熙:《古代小说中的温州人形象》,《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总第176期)。
    刘于峰:《科举题材戏曲在晚清的开拓——以杨恩寿<再来人>为考察对象》,《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
    章友彩:《从(国色天香)文言小说中看晚明科举文化》,《中国市场》,2011年第26期。
    李光摩:《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期。
    张会:《科举背景下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社会科学家》,2012年2月(第2期,总第178期)。
    王玉超、刘明坤:《明清小说中婚姻观念与科举的关系探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4月第2期。
    王日根、张霞:《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教育考试》,2012年第1期。
    杨毓团:《论后科举时代江西乡绅群体文化心态与社会功能——以1905—1930年代赣中南地区为考察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