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对于中国未来大学之发展可谓“生死攸关”。它至少应包含“学术自由与人格独立”、“批判旧智与创造新知”、“勇担重任与创造文明”诸方面。这三条六点虽然是针对“大学”而言,但鉴于大学主体分别由校方、教师、学生三方组成,所以这三条也是各有侧重,而分别对应这三方而言。“学术自由与人格独立”主要是指为大学主体的校方之气象风范,及其对内对外的态度方略。“批判旧智与创造新知”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所在,更多的是相对教师而言。“勇担重任与创造文明”是大学精神对服务社会、引导未来的主旨所在,更多是相对学生而言。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精神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在当代的发展。具体讨论大学精神及其沿革、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精神的现代理论形态和大学精神的发端等四个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具体论述大学的学术自由与人格独立、批判旧智与创造新知、勇担重任与推进文明等三种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导向与凝聚、塑造与约束、激励与辐射等三种功能。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建设思路。具体论述大学以人为本与注重学术、服务社会与引导未来的本质特征和重构大学精神的文化内涵、强化教师主体素质建设、推进大学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建设思路。
     结束语,主要论述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导向。
The spread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pirit is life-and-de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s in the future. It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academic freedom an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Criticizing the old wisdom and creating new knowledge". "Undertaking big duties and creating civilization" and so on. Though the three items and six points refer to college, they emphasize different parts. Because the subject of the college consists of campu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demic freedom an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mainly refer to the style of the campus as the subject and the manners and strategies of inside and outside campus. "Criticizing the old wisdom and creating new knowledge" is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 spirit. It mainly refers to teachers."Undertaking big duties and creating civilization", which is the purport of college spirit serving for the society and leading the future, refers to the student. This essay will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and study the college spirit from three parts in the present age.
    Part one: the first part states the n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day of the college spirit .we will study on the history, nature, the conformation in modern theory and origin of the college spirit in detail.
    Part two: the second part states that the main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the college spirit. We will state how to direct and cohere, mold and band, encourage and radiate the three items.
    Part three: the third part states that the intrinsic character and the constitution's idea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pirit .the intrinsic character is "man-centered","emphasis on academician "serving for the society","leading the future".We can also constitute the college spirit by reconstructing the culture meaning, enforcing the teachers quality, propelling the renewing of the college institution and building the modern college institution.
    The end: This part will state the importance and the values direction of building the college spirit.
引文
[1] 李辉、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15—119页。
    [2] 王冀生:《大学精神与制度建设》,《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年第1期,第6—11页。
    [3]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2000年第12期,第61—64页。
    [4] 《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1、191页。
    [5]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6]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第20页。
    [7] 张澜、温松岩:俨高等教育”和“大学”概念的界定与分析》,载《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8] 杜作润主编:《世界著名大学概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前言”第7页。
    [9] [日]平冢益著,黄德诚等译:《世界被育辞典》,湖南效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10][11][12] 转引自马万华:《迎来大学“灿烂的明天”》,载《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13] 转引自罗红波编著:《博洛尼亚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1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15] 茨克再编:《高等教育简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16]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17] 刘明浚主编:《大学教育环境论要》,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18] 杜作润主编:《世界著名大学概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页。
    [19] 杨之岭等编:《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0] 1903年更名为北洋大学,解放后改名为天津大学。
    [21] 1912年5月改为北京大学。
    [22] 《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2、405、415页。
    [23]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24]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9页。
    [25] 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6页。
    [26] 王岳川:《大学的“学”与“用”》,引自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52页。
    [27] 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哲学思想》,《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28] 淡江大学教育研究中心21世纪基金会编:《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体制功能与学校组织》,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印行,1990年版,第225—226页。
    [29] 转引自林正范《论香港高等院校的自治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启示》,《高等教育新探》,杭州高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58页。
    [30] 张圻福:《大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31][32] [美]G·卡斯帕尔著(夏洪流、周刚译):《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33][34] 高德胜:《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第6期。
    [35] 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哲学思想》,《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36] 蔡克勇著《高等教育简史》、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大致都持此说。
    [37] 周光迅:《中国高等教育千年之交的哲学预想》,载《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第4期。
    [38] 蔡克勇编:《高等教育简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39] 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40] 刘克选、方明东主编:《北大与清华》,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上册第2章。
    [41]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发展的轨迹》,载《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42] 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载《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43] 眭依凡:《改革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载《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45] [美]欧内斯特·博耶著:《美国大学教育》(中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第85、73页。
    [46] 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47] 高志其:《大文化时代》,载《未来与发展》1994年第5期。
    [48] 荀振芳:《大学精神的守望与回归》,《江苏高教》,2001年第2期,第12—16页。
    [49] 李辉、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15—119页。
    [50]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2000年第12期,第61—64页。
    [51] 肖海涛:《大学何以为“大”》,《江苏高教入2001年第2期,第21—24页。
    [52] 王冀生:《大学精神与制度建设》,《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年
    
    第1期,第6—11页。
    [53]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54]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高叔平:《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10页。
    [55] 董任坚:《大学的学术自由》,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56] 闻朔:《何谓北大真精神?》,《东方文化》,1999年版,第84—88页。
    [57] 贺麟:《学术与政治》,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58][59] Abraham Flexner·universtil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5. 3—4.348。
    [60][61] [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5页。
    [62][63] 转引自张汝伦《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见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65、72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西班牙]奥尔加特·加塞特:《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4.[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5.[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北京第1版。
    7.[加]徐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
    8.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版。
    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北京第1版。
    10.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1.王郡虎:《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2.杨新超:《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3.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4.张宪文:《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5.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6.袁运开、王铁仙:《华东师范大学校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7.赵新林、张国龙:《西南联大:战火中的洗礼》,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18.昌荣、王运来:《南京大学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9.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0.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
    21.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版。
    22.舸听:《从哈佛到斯坦福》,东方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3.朱国宏:《哈佛帝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4.钱理群:《走近北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5.葛兆光:《走近清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6.陈思和、龚向群:《走近复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7.张宏生、丁帆:《走近南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8.吴定宇:《走近中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9.龙泉明、徐正榜:《走近武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0.《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1.马扬、汪克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2.《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3.《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4.刘家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5.《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6.《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7.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8.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9.王世儒、闻迪:《我与北大——“老北大”话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40.《精神的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41.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
    42.赵为民:《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43.张凤:《哈佛心影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4.孙康宜:《耶鲁·性别与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5.王海龙:《哥大与现代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6.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7.黄俊杰:《大学通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48.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9.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
    50.肖海涛:《大学的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51.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9期。
    52.刘智运:《论现代大学的新理念》,《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第2期。
    53.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54.朱国仁:《论现代高等学校三种职能的意义》,《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55.肖海涛:《正本清源:摆正教育的社会角色》,《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56.肖海涛:《论学术自由及其形成条件》,《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57.胡弼成:《大学走进社会中心的功能新探——论现代大学生预警功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58.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59.杨李娜:《用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60.刘道玉:《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1.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
    62.厉以宁:《对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可贵探索》,《高教探索》1998年第3期。
    63.陈至立:《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高教研究》周报2002年1月。
    64.周远清:《在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2001年10月2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